2019-12-15 22:06:29 罕見疾病
罕病健保給付/SMA病友期待健保保障「萬一」 罕病就是這萬分之一
生命無價,大部分人都同意。如果非得喊個價,花多少錢去挽救一條生命,才符合成本效益?這看似冷酷的問題,是世界各國健保決定是...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9-12-15 22:06:29 罕見疾病
生命無價,大部分人都同意。如果非得喊個價,花多少錢去挽救一條生命,才符合成本效益?這看似冷酷的問題,是世界各國健保決定是...
2019-12-15 22:05:32 罕見疾病
「我們要有尊嚴的活下去!」獲兩次總統教育獎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李怡潔,日前與罕病SMA肌萎藥物爭取聯盟在立法院一同表達...
2019-12-15 17:56:57 用藥停看聽
【文、圖/摘自蘋果屋《自己的皮膚自己救!》,作者豊田雅彦】 建議外用藥劑量為一個指尖 日本外用類固醇的強度共分為五級,由強到弱依序為最強效(Strongest)、強效(Very Stron
2019-12-15 16:01:56 皮膚
Q:冰凍勺子敷眼睛,可打擊熊貓眼?
2019-12-15 15:35:50 許金川
老王老婆美麗又賢淑,眾人稱羨。
2019-12-15 15:26:10 兒科
有些父母會讓寶寶趴睡或用嬰兒枕來顧頭型,恐增寶寶猝死風險。國健署近日發文警告,除勿用嬰兒枕,也應避免寶寶和他人同床,以及...
2019-12-15 15:21:16 保健食品瘋
一位70歲長輩每天至少吃三種維他命,導致體內B12過量,當綜合維他命都吃完時,體內已經習慣高濃度的B12,當開始沒有服用時,反而出現缺乏B12的症狀,如貧血、精神沮喪等。營養師呼籲,平時應均衡飲食,當確定營養缺乏時才增加使用綜合維他命,且一天最多服用一種綜合維他命即可。
2019-12-15 14:58:38 科普好健康
被診斷罹癌且接近末期的病人,最常出現的心情轉折是震驚、六神無主、惶恐與沮喪,包括還要不要治療、放不下家人、甚至是害怕最終得留在安寧病房。
2019-12-15 14:34:08 大腸直腸癌
107年大腸癌手術20大醫院排名
2019-12-15 14:28:05 大腸直腸癌
嘉義基督教醫院是雲嘉南地區大腸直腸癌重要治療中心,透過社區護理室「四癌篩檢」、胃腸肝膽科「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大腸直腸外科「3D立體腹腔鏡」,平均每年治療超過250例大腸直腸癌病人,在區域醫院排名第一,幫助許多人減輕癌症之苦,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肯定。
2019-12-15 14:21:13 大腸直腸癌
有些大腸直腸癌患者擔心術後肛門保不住、必須做人工肛門(腸造口)而諱疾忌醫。全國腸造口手術最多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柯道維說,腸造口多數是暫時性,中國附醫直腸癌治療團隊平均一年為約200名大腸直腸癌患者施做,僅個位數做人工肛門,保肛率達95%。今年12月初,該團隊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獨一無二、精準診斷、專業治療」。
2019-12-15 14:15:42 大腸直腸癌
從健保署大數據分析來看,台大醫院在治療大腸癌上,除了手術,化療與標靶治療人數最多。
2019-12-15 14:14:04 大腸直腸癌
外科手術是大腸直腸癌最常見治療方式,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春吉表示,大腸癌第一、二期的患者,手術治療的五年存活率約80%至90%,第三期則有60%至70%。
2019-12-15 12:15:13 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是預後相對良好的癌症,治療效果不錯。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癌症中心教授賴基銘表示,大腸直腸癌第二期且屬復發高風險的患者,以及第三期患者,均需使用輔助性化學治療。
2019-12-15 11:36:12 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連續11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國內許多知名人物因大腸癌而離世,
2019-12-15 11:09:45 大腸直腸癌
在大腸癌治療方面,除非發現時已是第四期,一般多以手術為首選。手術目的是切除腫瘤與鄰近的腸繫膜和淋巴結,並重建腸道的完整性。許多人問,該選擇腹腔鏡還是傳統開腹手術?達文西手臂手術可以開大腸癌嗎?醫師表示,應考量個別病情及醫師專長,成功率才有保障。
2019-12-15 10:15:58 大腸直腸癌
全台醫療院所於107年進行大腸癌相關手術量達9901件,以台北榮總663件最多,林口長庚594件次之,第三至第十名分別是高雄長庚464件、中國附醫440件、台大醫院422件、彰基醫院326件、台北馬偕310件、台中榮總297件、成大醫院253件及嘉基醫院217件。
2019-12-15 09:57:08 洪惠風
2019年11月發表的研究顯示,慢性穩定性冠心症的心臟病病人,就算已經中到大面積(>10%)缺血,也可以不急著裝支架或繞道手術。
2019-12-15 09:49:51 林靜芸
58歲的蔡先生是彰化人,初中畢業北上念書,學成之後留在台北工作,過年過節才會返鄉省親,蔡爸爸最近以87歲的高齡往生。蔡先生返鄉奔喪,回憶這些年來,自己與父親講話,只有「吃飽了嗎?」「你好嗎?」這兩句,一年直接對話不超過十句。父親一生打拚,老年孤獨寂寞,蔡先生省思才發現,自己與兒子正在複製同樣的人生,瞬間不懂該如何面對這樣無言的晚年。
2019-12-15 09:35:11 大腸直腸癌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2016年癌症登記,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第11年盤踞十大癌症之首,每年約1萬5千人罹患大腸癌,平均每天約41人罹患大腸癌,全年死亡人數約5700多人。
2019-12-15 09:15:00 健康橘
台灣離婚率在世界名列前茅,常見離婚原因是「個性不合」,愛的初衷是怎麼變成決裂的導火線?
2019-12-15 09:05:00 好心橘
台中市大里區立新國中校長張嘉亨熱愛唱歌,因緣際會結識年紀小他16歲的衛浴維修人員孫懋文,兩人合組「忘年知音」樂團,音樂走新民歌風,除了四處走唱表演,也為罕見疾病的病友創作主題曲,希望透過音樂能帶給聽眾正面能量。
2019-12-15 09:00:00 健康橘
20年前,市原美穗在九州宮崎縣租下一幢民宅,接納來回機構、醫院,包括身患癌症、失智症、ALS漸凍症,卻因種種因素無法回家的病人,一起生活到最後,並將屋子取名為「卡桑之家」。這個模式翻轉了倚賴醫療的臨終,稱為Home Hospice,余尚儒醫師統稱這類型的服務為「共生之家」。
2019-12-15 00:07:36 兒科
台灣氣喘盛行率有上升趨勢,也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小一男童謙謙在3歲被診斷患氣喘,卻未依規則使用氣喘藥物控制,經常掛急診。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表示,兒童要遠離氣喘其實不是難事,只要別擅自停藥、居家環境要定期整理,都能有效改善,近日天氣轉涼,謙謙氣喘也未再發作。
2019-12-14 17:31:04 健康瘦身
肥胖不僅有礙個人外在的形象,同時也是疾病的溫床,但如何能健康地減重,便成許多女人關心的話題。 而最為顯眼的女性第二性徵——乳房,其外形與大小當然成為減重過程中,最令女性在意與擔心的課題。不當的減
2019-12-14 14:21:07 科普好健康
顏色會刺激人的感官,產生不同的感覺,食物也不例外。在希臘《地鐵》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人類能夠本能地將黃色與喜悅的感情聯繫在一起,吃黃色食物時,身體會釋放出高水平的幸福激素,從而產生幸福感。 心
2019-12-14 12:02:24 生活智慧王
密封的膠囊錠劑瓶罐中經常出現小小一包不可食用的東西,不少人習慣直接忽視它,放著不管。衛生福利部表示,那小小一包的東西是脫...
2019-12-14 12:01:16 抗老養生
你是不是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文章標題:“七旬老人起夜去廁所時暈倒在地,居然是小便惹的禍”、“一口飯讓家中老人住進ICU”、“高血壓居然在起床時變成了低血壓”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爸媽的眼睛越來越花、
2019-12-14 11:32:17 愛情診療室
以前總是會聽到父母輩的人跟自己的兒子說,“娶媳婦,要麼娶個漂亮的,要麼娶個有錢的,不滿足這兩個條件的最好別去,不然婚後日子不好過!” 本以為時過境遷,這些人的觀念會有所改觀,可實際上並沒有。人的
2019-12-14 10:05:14 科普好健康
牛奶富含營養,不過喝過量可能有害健康。《英國醫學期刊》(BMJ)今年11月底刊登一篇美國哈佛大學大型研究顯示,適量攝取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