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十大解膩飲食!不一定要喝茶 吃點蘿蔔也有幫助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胃潰瘍

  • 審稿:吳明賢/台大醫院院長

更新時間:2023-10-03

  • 疾病名稱: 胃潰瘍
  • 英文名稱:Gastric ulcer, Stomach ulcer, Peptic ulcer disease
  • 別名:消化性潰瘍

胃潰瘍是什麼?

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是胃酸和胃黏膜間的平衡失常所產生。胃酸幫助食物消化,胃部屬於強酸環境,胃壁黏膜細胞透過不斷修復防止胃酸破壞胃部,當胃部黏膜細胞自我修補能力受損,胃酸直接侵襲胃壁,在胃壁破損區域產生發炎、纖維化等狀況,便是胃潰瘍,此時胃部結構可能逐漸變薄,嚴重時可能導致胃出血,甚至是胃穿孔,造成腹腔嚴重感染。

正常情況下,胃黏膜細胞有豐富的血液供應,可產生新細胞,影響胃黏膜細胞受損的原因包括胃幽門桿菌感染、胃酸過多、藥物刺激、吸菸、飲食習慣不良以及心理壓力等。

胃酸造成潰瘍不只發生在胃部,連接胃部的十二指腸也可能腸潰瘍,通常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兩者合併稱為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 disease)。

多數胃潰瘍沒有明顯症狀,部分患者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大多數是悶痛。一般而言,疼痛的嚴重度與潰瘍的大小有部分相關,愈大、愈深的潰瘍,症狀比較嚴重,部分潰瘍很嚴重卻沒有很明顯症狀,常見年紀大、有糖尿病病史或服用消炎止痛藥的患者。

有部分患者有出血、胃穿孔、阻塞等併發症,出血的症狀包括吐血、吐黑色物質、解黑便、頭暈,甚至於休克等,穿孔患者症狀則包括嚴重腹痛、發燒;有阻塞併發症的患者會有嘔吐、腹脹,吃了少量的食物就飽脹、便秘等。也有患者出現火燒心胃食道逆流症狀。

 

胃潰瘍有哪些症狀?

  • 上腹部不適
  • 上腹部疼痛或悶痛
  • 吐血
  • 吐黑色物質
  • 解黑便
  • 頭暈
  • 休克
  • 嚴重腹痛
  • 發燒
  • 嘔吐
  • 腹脹
  • 吃少量食物就飽脹
  • 便秘
  • 胃食道逆流

胃潰瘍該如何預防?

  • 定期做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 檢查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 未經醫師診斷,應忌用可誘發或加重潰瘍,甚至引起併發症的藥物。如:阿斯匹靈或消炎止痛藥等。
  • 避免暴飲暴食、細嚼慢嚥,睡前2小時應避免飲食,戒掉吃宵夜的習慣。
  • 規律作息、避免熬夜,睡眠充足。
  • 禁酒、戒菸、不吃檳榔。
  • 少吃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
  • 多運動,維持標準體重。
  • 舒壓,保持樂觀態度。

胃潰瘍的保養照護重點?

  • 調整飲食:選全麥穀糧,配合富含維生素A及C蔬果緩和受傷腸胃。
  • 避喝乳製品:雖喝牛奶可暫時緩解症狀,但飲用後又會增進胃酸分泌,加劇腹痛。
  • 遠離菸酒:菸酒易刺激腸胃道黏膜層,且會提高胃酸分泌,加劇病情。
  • 飯後別躺平:飯後2到3小時內別平躺,降低胃食道逆流機率。
  • 減輕壓力:運動、與朋友聊天等方式緩解壓力。

哪些人容易得到胃潰瘍?

  • 家族病史:胃潰瘍病史。
  • 飲食習慣: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
  • 食物選擇:常食用高油脂、刺激性食物,空腹食用高油脂或刺激性食物。
  • 飲酒過量:長期飲酒、吸菸、吃檳榔。
  • 藥物使用:長期服用消炎止痛、阿斯匹林、類固醇等。
  • 精神壓力:過度憂慮、焦慮緊張等。
  • 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會破壞胃粘膜表皮細胞,易導致胃發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

胃潰瘍的成因是什麼?

造成胃潰瘍常見原因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藥物過度或不當使用、吸菸、飲食習慣不良以及心理壓力等。

 

  • 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 ):
  • 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螺旋狀桿菌,具有鞭毛可在胃黏膜中螺旋狀前進,能夠分泌一種酵素中和強烈的胃酸,生存於強酸環境中。

    在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澳洲研究人員馬歇爾(Barry J. Marshall)與華倫(Robin Warren)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炎與消化性潰瘍的病因之前,醫界不認為細菌能活在強酸中,更不認為胃潰瘍與感染有關。

    經證實幽門螺旋桿菌可能導致胃部長期發炎,甚至導致胃部萎縮或腸道組織增生,甚至可能提高罹患胃癌的機率。目前化性潰瘍的患者都建議進一步接受幽門桿菌檢驗,及早發現及早殺菌,降低將來形成胃癌的風險。

     

  • 非類固醇消炎藥物過度或不當使用:
  • 非類固醇消炎藥物(NSAID)為常用的消炎止痛藥物,但可能造成前列腺素分泌降低,以致消化道無法正常修復黏膜層細胞,引發胃潰瘍。國內曾發表研究,使用NSAIDs藥物有20%的病患會有產生消化道潰瘍,其中1-4%會因消化道潰瘍而產生其他併發症,如出血或胃穿孔。

     

  • 其他:
  • 胃酸分泌受自律神經所控制,也會根據胃腸道內的環境自主調控,所以除了緊張和壓力,如果再加上飲食失調和作息不正常,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食道逆流都很常見。

     

胃潰瘍的疾病發展?

胃潰瘍症狀出現,如反覆胃痛,就醫持續未改善,胃粘膜反覆刺激受傷,長期累積將癌變,演變成胃癌。

 

胃潰瘍的檢查方式有哪些?

  • 可從病史做初步的臨床診斷。
  • 胃鏡檢查:胃癌症狀與良性消化性潰瘍症狀類似,建議胃癌高危險群,45-60)、有胃癌家族史、有體重減輕、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症狀,應接受胃鏡檢查,以排除胃癌的可能性。
  • 抽血或利用碳13同位素呼氣法,確認是否有幽門桿菌感染。

胃潰瘍該如何治療?

找尋導致胃潰瘍的主因,確立是否為幽門桿菌感染。

 

  • 藥物治療:制酸劑,粘膜保護劑、組織胺拮抗劑、質子幫浦抑制劑(療程約一到四個月)、H2-阻斷劑。
  • 手術治療:嚴重胃穿孔或難治潰瘍、無法藥物控制或是急性出血期可透過內視鏡有效止血,或採取針劑治療。
  • 滅菌治療:胃潰瘍主因若為幽門桿菌感染,需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
  • 追蹤治療:無論是否為幽門桿菌感染,胃潰瘍患者接受治療後,都應定期追蹤檢查,避免造成胃癌。

胃潰瘍主要的發生部位?

  • 胃、食道、十二指腸

就醫前該注意哪些?

就醫前紀錄使用藥物、胃痛時間、胃痛部位等。

可請教醫師以下的問題:

 

  • 醫師我需要做些檢查?
  • 用藥可以改善我的症狀嗎?
  • 飲食和生活上有那些禁忌?

課程推薦

more

延伸閱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