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1 14:10:00 精神.身心
生病的爸爸退化成小孩!看著他這麼痛苦卻幫不上忙 「只要一轉身踏出病房,我就立刻崩潰」
面對爸爸的失態和退化,小芬總是強迫自己在爸爸面前維持著鎮定、可靠的樣子。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11-01 14:10:00 精神.身心
面對爸爸的失態和退化,小芬總是強迫自己在爸爸面前維持著鎮定、可靠的樣子。
2023-10-25 16:16:00 精神.身心
當無能為力湧現,讓那背後很深、很深的情感,能稍微浮現出來,被自己看見。 怒氣沖沖的家屬 在安寧病房工作時,護理站常接到民眾來電請教關於安寧療護的疑難雜症。有一次,護理師接到安寧門診病人的太太打
2023-10-24 14:13:39 精神.身心
剛到癌症醫院工作不久時,我遇到一位罹患肝癌的二十多歲女孩。 女孩一直都很努力地接受治療。有一回,原本預定入院做完幾天化療便返家,沒想到在這段過程中,她的疼痛更加難以控制,人也變得嗜睡。醫師告訴她的父
2023-10-18 14:12:00 精神.身心
台灣老人憂鬱症的盛行率是相當高的,根據台灣老人健康調查報告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憂鬱症的盛行率約為6.22%。此外,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指出,65歲以上的老人中,約有18.7%的人有憂鬱症狀,
2023-10-07 08:30:00 精神.身心
癌症病人和家屬,做為疾病適應或心理調適的依據,應該如何心境調適? 面對重大疾病,如何做心境調適? 動筆時,腦海浮現出的第一個概念,是這幾年台灣臨床心理學界在推廣心理健康觀念時,最耳熟能詳的「安
2023-09-29 16:48:00 精神.身心
老年憂鬱是現代社會中年長者常見的疾病,根據國外研究顯示,50至60歲以上長者罹患憂鬱症比率是所有年齡層最高的。老年憂鬱症是一種隱形疾病,有些是早發在中年,有些是在晚年,也有反覆發生,因此要特別注意。
2023-09-24 15:22:35 精神.身心
猶豫不決應對策略─如何更容易做出決定 我們已經看到,如果我們做出了一個「糟糕」的決定,心理免疫系統可以保護我們,因此我們應該勇敢去做,而不是退縮。還有其他的策略可以幫助你成為更果斷的人,我們一起
2023-09-23 14:21:00 精神.身心
「醫生,我媽媽變得很奇怪,可能失智了。」女兒述說著媽媽最近的改變,自兩個月前爸爸過世後,媽媽愈來愈不對勁,吃很少、睡不著...
2023-09-23 12:45:00 精神.身心
衛福部心健司心理健康促進及自殺防治科科長王芃宣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健康定義為生理、心理及社會,因應即將到來的超...
2023-09-23 11:58:14 精神.身心
「退休」讓你想到什麼樣的畫面?已經卸下人生重責、含飴弄孫享清福?
2023-09-20 10:51:22 精神.身心
身心俱疲應對策略─如何照顧自己 1.按暫停 能讓你感覺好一點又簡單的第一件事就是按暫停。不要追著人和報告跑,不要不斷地思索下一步要做什麼。只要暫停。這種方法在你因為進度落後而感到不知所措的時
2023-09-19 00:12:00 精神.身心
網路謠傳已久的都市傳說「別對鏡子問:你是誰?」幾年前就引起不小的討論,日本甚至有網友親身進行這項恐怖實驗,30天後竟真的面容憔悴、精神恍惚。 對此心煦心理治療所蔡岳融心理治療師指出原因,也提醒民眾勿輕
2023-09-17 11:05:40 精神.身心
拖延應對策略—如何產生動力 1.做得很糟 在深入研究之後,我發現了獲得動力的最大祕密。我現在就和你分享這個祕密:做得很糟。當你面對一項艱鉅的任務,而且還不想開始做時,就先隨便做,做得很糟也沒關係。
2023-09-16 16:50:00 精神.身心
國外期刊研究指出,柔和的下雨聲、海浪輕輕的拍打聲等白噪音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品質,具有助眠效果。不過,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白噪音、瑜珈冥想等聲音,只是眾多助眠方式之一,絕非首選,因為能夠藉由音樂幫
2023-09-13 20:05:00 精神.身心
比起過去,現代人生活步調快,確實更難做好情緒控管,容易衍生不少的身心問題,如陷入憂鬱情緒、入睡困難、焦慮、恐慌等。其實,透過飲食調整及運動,就有助調節交感神經跟副交感神經,幫助大腦回歸平靜。 五
2023-09-08 15:21:22 精神.身心
「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老友啊,我和你一起老了!老去,是怎麼一回事呢?」如此感嘆年華逝去的,是人們印象中樂觀曠達的...
2023-08-26 11:23:00 精神.身心
編按:香港男星余文樂昨日(8/25)出席時尚活動,提到自己近5年因罹患恐慌症,變得害怕人群,嚴重時甚至難以呼吸,有段時間病況嚴重,因此疫情後休息一段時間,目前病況逐漸穩定。 余文樂在2017年罹患恐
2023-08-22 17:09:02 精神.身心
衛福部8月1日起提供15至30歲族群三次免費心理諮商,全台預估6000人受惠。目前部分縣市預約踴躍,衛福部長薛瑞元已經同意會增加預算因應。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表示,將盡量協調讓已經有預約諮商的民眾
2023-08-20 15:24:45 精神.身心
王維與孟浩然友誼深厚,他曾給孟浩然一些人生建議,而王維卻也有他自己的人生難關。當他碰上安史之亂,被抓後孤立無援,只能被迫...
2023-08-17 15:38:52 精神.身心
YouTuber「Eric Duan」日前發布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片中山道猴子總認為自身社會經驗才是對的、自己騎車技術最好,想要「教別人」,見到其他男性懂攝影、擁有較高檔的歐洲車款,即尋找不同理由
2023-08-17 14:10:00 精神.身心
今健康/洪素卿 熟悉的工作變得力不從心?每天要上班都得「強迫自己」?其實,你也可能是陷入憂鬱而不自知!一名五十多歲男性在公司打拚了二十多年,去年開始漸漸覺得工作「力不從心」、表現大不如前,經兩度
2023-07-24 11:59:15 精神.身心
主要照顧者通常會把長輩接到家中同住,進而明顯感覺長輩在飲食、睡眠上的改變。被老化掩蓋的憂鬱症,通常不容易被患者本人察覺。反而容易對照顧者生活造成衝擊,認為自己需在生活安排、心理狀態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尋
2023-07-03 17:18:22 精神.身心
失眠、睡不著,是一件很困擾的是,尤其如果是長期的問題,更要擔心可能影響身心健康,如肥胖、糖尿病與憂鬱症、加速大腦老化。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加身體的免疫力,一般建議每天至少要有7到9小時的不間斷睡眠才夠。如
2023-07-01 11:33:00 精神.身心
外媒「timesnownews」報導,越南一名80多歲男子泰玉(Thái Ngọc)自1952年以來,60年來沒有閉眼睡...
2023-07-01 10:00:00 精神.身心
你是否曾在昏暗的PUB中,酒精微醺之際,發現自己的朋友其實是一個你從未認識的陌生人?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的著作《從習慣洞察人心》(時報出版)中揭露了這種現象。驚訝的是,我們所認知的人,其實可能存在著不
2023-06-19 17:24:57 精神.身心
黃子佼直播道歉爆走 精神科醫師:人性的表現,但反應過度了 黃子佼遭網紅爆料性騷擾,他今中午開直播道歉認錯,但也爆料演藝圈多名藝人,可能不為人知的事情。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臨床上常常發生這樣的情形,多
2023-06-13 10:05:46 精神.身心
衛福部公布111年十大死因,去年65歲以上長者自殺死亡率,已回到疫情前的情形。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說,新冠疫情期間,國內年長者自殺率呈下降趨勢,但去年又再上升,可能原因是年長者在疫情期間
2023-06-06 13:00:00 精神.身心
睡姿影響人體結構、身體健康,其中有許多研究認為「趴睡的睡姿」有助人體健康,甚至有助改善許多疾病。前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提出好處,並教大家如何趴睡對身體更有幫助。 良好趴睡也有助養生!睡得好也
2023-06-03 13:55:00 精神.身心
譫妄症為腦部的一種非正常狀態,如果把大腦比喻成電腦,急性的故障、當機就是譫妄,通常都會需要幫大腦重新開機。 韓劇《財閥家的小兒子》的爺爺在劇中突發譫妄症,不僅認不得最喜愛的小孫子,還指著說:「就是他
2023-05-23 10:46:00 精神.身心
睡覺就能減肥是真的!營養師李婉萍表示:「來門診諮詢瘦身方法的民眾,營養師除了會針對飲食和運動給予建議之外,通常還會再三提醒,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這跟少吃多動一樣重要!」一份最新研究指出,只要每天多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