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吃冰消暑退火 濕氣反而更排不出!?中醫師教祛濕3招自我保健
抗老養生又到了炎炎夏日,你是否常常會覺得悶熱、潮濕,疲倦、沒胃口、提不起勁呢?那你可能是身體的濕氣太重了! 台灣是熱帶海島型氣候,本來濕度就很高,到夏天,高溫加上潮濕,更容易產生許多濕氣造成的病症,比如胃脹
「夏至」後養生宜養心! 中醫建議養生茶飲護心增免疫
抗老養生40歲宋小姐,每到夏天就大汗淋漓,時常覺得心悸、胸悶、口渴且淺眠多夢;且她本身就不愛運動,所以常覺得心臟沒力似的疲累感。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夏至」時節過後,開始進入中醫所謂的「三伏天」,指的是一年當中
陽虛、陰虛、痰濕、濕熱...9大體質,你是哪一種?黃帝內經教你調攝體質,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
抗老養生唐代藥王孫思邈曾說:「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這樣的醫理概念,可說與《黃帝內經》「治未病」理念一脈相承。當我們要做到「醫之於無事之前」,就必須瞭解自己的體質現況,才能
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沒有婚姻關係的人死亡率高15%
抗老養生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前天(2022-5-31)發表Association of Marital Status With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A
芒種節氣後易引發腸胃濕熱!中醫教你泡「生薑綠茶」順氣血、「紫蘇生薑竹茹茶」除濕熱
抗老養生芒種是1年24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時間在每年的6月6日左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芒種是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
後疫情與病毒共存/透過黃帝內經「12 時辰養生法」調整作息,未病先防、調養身體
抗老養生COVID-19病毒從2019年底在武漢爆發開來,至今已進入第三年,某些科學家預測,新冠病毒並無消失跡象,能夠穿透身體抵抗力的各種變種病毒將持續出現,導致有些人不斷遭到感染,一個人染疫兩次甚至三次,都
中暑刮痧最有用?先搞清楚「陽暑」與「陰暑」,只有一種可以刮痧改善
抗老養生「日頭赤焱焱,隨人顧性命」原本在閩南語是在形容人遇到患難時,沒有多餘心力幫助別人,以顧好自己為優先考量;而在這炎熱的夏天,藥師要提醒大家出外工作或踏青之餘,也要顧好自己身體,小心中暑囉! 中暑在中醫
端午「惡月惡日」百毒齊出!5植物驅毒避邪、5茶飲防疫消暑
抗老養生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將至(6/3),端午節又叫「天中節」,因五月以後天氣漸熱,蚊蟲蒼蠅孳生,許多傳染病開始傳開,百毒齊出,因此又有「惡月惡日」之稱,此時節的習俗多跟「驅毒避邪」有關,如掛艾草跟菖蒲,都是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黃帝內經:節制七情、調養五臟為養生之道
抗老養生《黃帝內經》是上古先哲智慧的百科全書,涉及養生、預防、調攝、推拿等,提供人們日常保健參考的自然醫學寶典。 前面談到的「情志」,作為7 種情緒的精神活動,我們就從五臟(心、肝、脾、肺、腎)來談談其中的
連日大雨下到快發霉!濕氣致病三階段…除濕NG行為、不同體質怎麼吃,大補帖完整收錄
抗老養生空氣太過潮濕,魚都能從門口游進來,游過房間的半空中,再從窗戶游出去。」這是馬奎斯在「百年孤寂」裡的句子。最近梅雨不停,可能很多人也覺得空氣中充滿濕氣,可以養魚。環境潮濕,而端午將至,時序入夏,又到了體
該怎麼正確的染髮才能成功遮住白髮?染髮5大技巧大公開,跟著這樣做變年輕又自然美
抗老養生隨著年齡漸增,不少人頭上冒出不少白髮,甚至許多年輕人也有頂上白髮,都用染髮來遮掩,但在染髮前,有5件事情要特別注意,才能...
「小滿」天氣漸炎熱 這樣吃這樣動幫你除溼又除熱
抗老養生時間來到5月21、22左右,這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為何取名小滿呢?此時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取名之。此時天氣逐漸炎熱、雨水增多,意味著暑氣與濕氣一起來到,我們經常
立夏後如遇梅雨季遲來,天氣濕熱食慾不振!中醫建議蓮藕食療 生藕、熟藕各具有不同功效
抗老養生天氣潮濕又悶熱,已能感受到夏天的腳步。中醫師賴睿昕指出,時序進入「立夏」後,也象徵進入夏季,但是今年梅雨比較慢來,所以今年是個潮濕悶熱的立夏,這時立夏飲食建議以清淡為主,立夏時節飲食上如果偏愛辛辣、味
今天「立夏」生活有禁忌?專家報四字秘訣給你知
抗老養生今天的晚上8時26分,節氣會進入「立夏」,民俗專家楊登嵙說,「立夏」後氣溫漸熱,心臟的工作強度日漸增大,不論做任何事情,...
年過50易營養失調 這樣吃補足「5缺」減少肌肉流失
抗老養生●中老年人最缺維生素D、E及鈣、鋅、鎂
名中醫的四季養生法:秋白、冬黑、春綠、夏紅...這樣吃提高免疫力少生病
抗老養生每逢梅雨季往往會讓人覺得四肢沉重、浮腫而精神不振,這時節小兒容易患呼吸道傳染病,如感冒、咳嗽、肺炎、水痘、腮腺炎等。 按照四季調養,可根治過敏 《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到,「人以天地之氣
春天養肝好時節早睡少吃酸!春天常見疾病與如何緩解治療?
抗老養生前陣子還經歷了不到10度的寒流,最近已經熱到快要穿不住外套了。沒錯,這就是一個天氣多變的狀況,也就是春天來囉!中醫角度認為,春天人體的代謝會慢慢增加,這都是屬於「肝臟」疏泄的功能。肝臟的疏泄如果不夠呢
睡不好,可能跟你吃的東西有關!科學實證5個可以助眠的食物
抗老養生你可能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度過緊張且忙碌的一天後,有時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還是睡不著,或是一覺醒來覺得身體還是很疲憊,感覺夜晚的睡眠品質不太好。美國營養學家 Samantha Cassetty 表示,如果想
白髮不一定要染黑才好看!日本設計師教你微白、半白、全白的造型及整理技巧
抗老養生編按:白髮不一定要染黑才好看,巧妙運用,也可以讓髮色看起來更有型!不同比例的白髮髮量,也有不同的染髮和造型技巧,專精於熟齡髮型設計的日本設計師提出實用建議,下次要整理頭髮時,不妨可參考或和設計師討論,
走路散步可以當運動嗎?想預防肌少症,醫建議勤做「3件事」
抗老養生日行萬步是許多人當成運動的方式之一,但若誤把走路散步當運動、或是走路速度1秒低於1公尺,甚至覺得走路常常被路人超越,可能就是健康警訊。醫師提醒,除了追求步數,走路的「速度」才是最大關鍵。 走路散步可
發炎、自由基不平衡加速身體老化 研究建議避免3大危險因子
抗老養生隨著年紀增長,最怕聽到「老化」兩個字,不可否認若快速衰老下更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如今一項刊登《JAMA Pediatrics》研究上發現,如果在青春期時有肥胖、吸煙或有心理障礙,當成年之後可能比同齡人衰
春天養肝四原則 多吃這些綠色食物助排毒
抗老養生春天天氣回暖、萬物吐新芽,人體處在陽氣生發的階段,「養陽氣」是養生重點;春天屬於「養肝」季節,此時如果沒有將陽氣養好、進...
「驚蟄」必知5保健關鍵! 養生以「肝」為先,宜多吃清淡食物
抗老養生今天(5日)是「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三個節氣。動物昆蟲在入冬後就會蟄伏冬眠,直到這天大地轉暖、春雷乍響,萬物方才甦醒,「驚蟄」即意味著上天以打雷的方式驚醒蟄伏冬眠中的動物。 驚蟄雖然是一個春暖
如何讓大腦老得慢?科學實證減緩大腦老化5方法,改變刷牙方式很關鍵!
抗老養生工作一段時間後,偶爾會感覺到大腦似乎沒有之前那麼靈光,不僅學新東西的速度很慢,也開始忘東忘西,進而影響到工作的效率。雖然,人們不能避免大腦會隨著時間慢慢退化,但只要透過日常生活型態的一些小改變,或許就
節氣「雨水」宜養肝護胃 養生做好4件事增強抵抗力!
抗老養生今天(19日)是「雨水」,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30度時,就是雨水節氣的開始,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是雨量變化的節令,農夫開始播。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雨水的到來
常楓睡夢中辭世/98歲長壽秘方 戒菸癮、吃得清淡
抗老養生【2022/02/09編註】聯合報報導,曾拿下金馬、金鐘雙金影帝等殊榮,資深演員常楓9日驚傳在大年初六已在家安詳辭世,享耆壽98歲,女兒常青在受訪時低調證實。以下為常楓2016年接受聯合報專訪,聊到自
手腳冰冷發麻怎麼辦?專家教做抬膝拉筋3運動,鍛鍊下肢肌力暖身體
抗老養生歲末將至,一波波寒流陸續報到,手腳冰冷發麻,除了食補養生、泡熱水澡,不妨也起身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促進末梢血液暢通。每天只...
今年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養生先養腎!做好9件事,教你保陰潛陽固陽氣
抗老養生今(20)日是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同時大寒也代表最寒冷的時節已經到來,過了大寒天溫度就會逐漸溫暖,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是冬天結束,春季到來的轉折點。過渡時期,寒暖交接,人體最易受到
元氣一日線上課程 教你增加抗寒力與免疫力
抗老養生24節氣來到大寒,古云:「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又濕又冷的天氣提醒大家做好保暖準備。元氣網於新年度新增會員專屬一日課程服...
發炎就是大腦病變的開始!聽手機、吃麵包...劉博仁醫師點名6大促發炎習慣,你可能天天在做
抗老養生發炎是一切大腦病變的開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從2004年2月號《時代雜誌(TIME)》封面以「發炎」(inflammation)為「神祕殺手」(secret killer)為題之後開始,大多數疾病都會
最冷節氣「小寒」宜溫補!養生注意三細節,教你不同體質如何進補
抗老養生今天是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冬季的第五個節氣;此時北半球太陽光斜射最厲害的時侯,意味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但寒至極時,便是即將回暖之時,生物界開始萌動,大雁開始北歸;古諺有
台灣邁向衰老 九成民眾認為社會對超高齡「準備不足」
抗老養生台灣四年後就進入超高齡社會,但壯世代教科文協會日前發布的「壯世代議題大調查」發現,有43.2%的民眾認為台灣社會對超高齡...
「我還沒要等死,身體、腦筋都還在動」!102歲孫立德,長壽秘訣就是盡力避免2件事
抗老養生「我現在講話要用麥克風啦,請你們見諒,我怕我氣不夠聲音太小,這題目(大同)本來好幾個月前我就想講,拖到現在,你們要多點耐心聽我慢慢說,但不要懷疑我亂扯喔!」 笑著說這些話的,是102歲孫立德「孫
秋天重滋陰潤肺! 中醫師告訴你「該做什麼、該吃什麼」
抗老養生寒露是中國24節氣的第17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5個節氣。寒露的意思是露水日多,氣温比白露時更低。氣候變化上可明顯感覺到雨水漸少、天氣乾燥、白天仍熱但夜晚涼爽。 滋陰潤肺食物忌食生冷冰品 粥
毛病一堆小心是代謝差!中醫教4原則改善,薑黃有助調節
抗老養生人體代謝對健康相當重要,不僅可以排出體內毒素,還可以加快消耗脂肪和熱量達到減肥效果。許多年輕人普遍認為代謝只是減肥的專屬,但其實隨著年齡增長,維持代謝更是保持健康的關鍵。 代謝變差不只關乎減肥,上年紀
睡前也要有「儀式感」!雙腿泡熱水、看小說...名作家的「安眠10大撇步」,讓你一夜好眠
抗老養生很多睡眠品質不好的人,關鍵都在於躺在床上時,腦袋的負面思緒就一個個跑出來了。 「第一隻綿羊跳過去,第二隻綿羊跳過去、第三隻綿羊跳過去……第兩百零一隻綿羊跳過去……」 我的腦海中一直有綿
中秋團圓不想成為月半臉 按摩「這幾個穴位」加速體內代謝
抗老養生中秋時節前後,生活往往離不開柚子、月餅及聚餐烤肉,如何快樂團圓享受佳節氣氛,安然度過一片美食誘惑又不會付出月圓臉更圓的代價,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張馨予提出以下應景的飲食活動供大家參考。
因時養生,從一天7個「黃金時間」做起!預防醫學名醫教你,打造不易失眠、生病的體質
抗老養生了解時間醫學,除了提前避災遠禍,另一方面,也讓人更準確地察覺自己的弱項,以作為保養時的參考。 人體內每個器官,在不同時間區段的表現是有波動的。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
「白露」抗秋燥防病毒 多吃這幾種白色食物養肺
抗老養生今天(9/7)是農曆24節氣的「白露」,是典型的秋天節氣,儘管白天仍覺得熱,入夜後轉涼,中醫師提醒,季節交替之際免疫力下降,燥氣易傷肺,今年又有新冠病毒威脅,防秋燥、潤肺補氣,飲食生活作息適時調理,才
秋老虎來了!「處暑」養生潤肺防秋燥,飲食忌辛辣宜多酸
抗老養生今天(8/23)是24節氣的「處暑」,屬於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處」有止的意思,指暑氣到此打住,在立秋之後理應感受到秋意,但在台灣,即使處暑仍火傘高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老虎,毒如虎」,俗語稱:「處暑
立秋之後出現這種“困倦”,小心是中風先兆! 別再用「秋乏」糊弄自己
抗老養生大白天就呵欠連天時,不少人會覺得這是「秋乏」搞的鬼。 確實偶爾的犯困無傷大雅,但是如果同時伴隨這些症狀,那就要小心中風了。 立秋之後,首防「中風」 雖然立秋了,可有時候天氣還是很熱,大家出汗
汗流太多易增心臟負擔!醫授「夏季6個養心術」:愛賴床、愛生氣要當心
抗老養生夏天氣溫高、環境易悶熱,人體新陳代謝快、加速了血液循環,也使得心臟的做工量增加。中醫科醫師黃中瑀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汗為心液,過度流汗就 容易傷心、增加心的負荷;心又主神明,掌管著對外界的反應。也
丹麥老年研究中心:臉看起來年輕,真的較長壽!怎麼做才能逆轉老化?
抗老養生編譯:長壽與否,看臉就知道!一項由丹麥老年研究中心發起的研究顯示,雙胞胎中看起來年紀較長的那人,7年後死亡率較高。視覺年齡的確是預測剩餘壽命的指標之一。原因在於,人體染色體末端的端粒長短,影響了人老化
立秋之後如何健康吃?營養科專家教你3道有藥膳功效的美味食譜
抗老養生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今年的立秋在8月7日。身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立秋時節暑氣仍難消,但天氣總的趨勢是逐漸轉涼。飲食上建議多食粥品,少吃蔥、薑、蒜、韭菜、辣椒
立秋養生先養肺,吃這些東西潤肺去燥!6種常見疾病教你預防
抗老養生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今年的立秋在8月7日。身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剛入秋季氣候乾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所以也有秋老虎之說,在「陽消陰長」的過渡階
只要1分鐘就有巨大改變 專家曝22個簡單健康習慣
抗老養生我想好好吃飯,但沒時間;我也想好好運動,但沒時間。關於照顧自己的健康,我們總覺得是一件耗時的事,不管是自煮三餐還是到健身...
除了基因,有2/3壽命是由自己掌控!醫師認證人瑞健康長壽祕訣
抗老養生醫療科技進步、養生觀念盛行,全球愈來愈多人成為百歲人瑞。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顯...
「小暑」過後愈來愈熱! 專家建議多吃夏日消暑聖品「絲瓜」,清熱、利尿、消水腫
抗老養生絲瓜
冷氣吹多產生濕氣,讓你病多難痊癒!中醫師教「去濕2招」:夏吃酸性水果、喝排濕茶飲
抗老養生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黏滯,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癒。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楊淑媚醫師建議,可以吃芒果、鳳梨等酸性水果,及4款去濕茶飲改善。 什麼是外來的濕氣? 風、寒
長期待冷氣房皮膚老得快 10個讓你顯老的壞習慣
抗老養生皮膚鬆弛、時常感到疲憊,覺得自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你可能沒意識到,有些習慣是造成身體、皮膚加速老化的元凶。從吃的食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