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6 10:11:53 生活智慧王
為了衛生與身體健康著想 急診醫師建議搭機起飛前必做2件事
想像自己準時抵達機場、搭上飛機並且很快找到自己的座位,許多人坐下後便放鬆享受飛行,希望平安抵達目的地,但急診醫師表示,為了衛生與身體健康著想,起飛前應該消毒餐盤桌與擦防曬油。 哈芬登郵報(Huf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5-11-16 10:11:53 生活智慧王
想像自己準時抵達機場、搭上飛機並且很快找到自己的座位,許多人坐下後便放鬆享受飛行,希望平安抵達目的地,但急診醫師表示,為了衛生與身體健康著想,起飛前應該消毒餐盤桌與擦防曬油。 哈芬登郵報(Huf
2025-11-14 09:00:56 生活智慧王
家裡廚房或浴室的排水孔常常不通?不少人會拿出小蘇打粉和白醋,嘗試用「氣泡反應」來疏通水管。不過,專業水電師傅提醒,這種方法並非萬用,有時甚至「完全沒效」,還可能讓問題更糟。
2025-11-13 09:25:12 生活智慧王
許多人嚮往「極簡主義」(Minimalism)的生活方式,家裡空無一物、簡潔俐落。但並非人人都能有效斷捨離,家人不同調、生活習慣難改,常讓整理變成壓力。日本極簡主義部落客Odeko分享最終找到了「不捨過頭也能清爽生活」的溫和整理法。
2025-11-13 08:34:15 生活智慧王
即使剛整理好衣櫃,沒多久衣物就亂成一團,你是否也常有這種困擾?日本整理收納顧問「シンプリストうた」指出,多數情況下問題不在個人習慣,而是「收納方式」本身出了問題。他也與大家分享了三種常見的衣櫃NG收納方式,以及簡單改善方法。
2025-11-12 10:54:18 生活智慧王
每次旅遊返家後,許多人往往只是將行李箱簡單擦拭、衣物丟入洗衣籃便草草收尾。但衛生專家提醒,旅行裝備在旅途中會沾染大量灰塵與細菌,尤其長途飛行或跨國移動時更是明顯。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
2025-11-12 08:48:00 生活智慧王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洗碗方式,有些人偏好用編織抹布或超細纖維布、有些人則喜歡用海綿,還有人喜歡用更省力的洗碗刷。事實上,如果想選擇最衛生的洗碗工具,最好使用刷子而不是海綿。 Southern
2025-11-11 09:47:23 生活智慧王
許多人每天隨身攜帶環保水瓶,無論外出或工作,都會不斷補充清水飲用。然而,即使只裝乾淨的水,專家仍強調,水瓶需要定期清洗,否則恐成為細菌與黴菌的溫床。 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2025-11-10 09:07:59 生活智慧王
忙碌的生活裡,能讓家保持地井然有序、妥善安排每日行程,並保有自己的時間,不讓生活被時間推著走,需要一些小巧思。日本作家有川真由美在著作《忙碌卻依然富足的人所擁有的88個聰明習慣》分享幾個簡單有效的生活技巧,幫你成為生活有條理的人。
2025-11-09 18:28:23 生活智慧王
不少人都認定,為免衣物縮水或更容易清除污漬,用冷水洗滌比用熱水好得多。然而有專家指出,有些衣物是用熱水清洗的效果更理想,關鍵在於認識哪些衣物確實需要高溫洗滌,哪些衣物只適合用冷水以保持其品質。
2025-11-08 09:55:46 生活智慧王
許多人在室內晾衣時,經常覺得不容易乾、總有一股悶味等困擾。日本居家清潔顧問おかみ提醒,問題往往不在於洗劑或天氣,而是「選擇晾曬的地點」。只要掌握空氣流動與濕度管理,就能讓室內晾衣變得更快、更清爽,甚至更衛生。
2025-11-08 09:24:36 生活智慧王
許多人會將去美容理髮店視為特殊的日子和場合,甚至因此特別穿著打扮,然而,日本一名資深理髮師就在文章中提醒大家,除了常聽到的連帽衣服,還有4種衣服都應該避免穿去沙龍理髮院。
2025-11-07 08:43:56 生活智慧王
我們常以為「存錢=忍耐與節省」,但真正擅長存錢的人並不是咬牙克制,而是聰明且舒服地用錢,因此能自然累積資產。曾任金融相關工作、並從0存款累積到資產2000萬日圓(約400萬元新台幣)的日本理財達人作家まりこ分享5個「不必勉強也能存錢的習慣」。
2025-11-06 10:25:20 生活智慧王
洗碗可能真的是一件令人頭疼的家務。不管你用哪種方式,都會消耗大量能量,無論是依靠洗碗機的電力,還是用自己的雙手手洗。你或許會好奇:哪種方式對地球更友好呢?幸運的是,科學有答案,而且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
2025-11-06 09:30:00 生活智慧王
罐頭開封後若直接連罐冷藏,可能增加細菌污染與金屬溶出的風險。專家建議應改裝到玻璃、陶瓷或塑膠容器保存,且2~3天內食用完畢,才較安全。 罐頭食品打開後如何存放? 許多人都會買罐頭食品吃,罐頭食品你
2025-11-06 09:05:00 生活智慧王
隨著季節轉換,許多人開始收起夏衣、換上長袖,準備為家中進行年度大掃除。雖然清理與斷捨離常讓人提不起勁,但居家整理專家羅賓‧安提爾(Robin Antill)近日分享一項意想不到卻極為有效的方法,能幫助
2025-11-03 11:41:30 生活智慧王
平常不論吃飯再怎麼小心,總免不了遇到醬料或食物飛濺在衣服上的窘境。油漬一旦沾上衣物,有時就算洗過也常殘留痕跡。一位在服飾業工作20多年的女子在Instagram分享簡單又省時的妙招,只要用一個便宜的生活用品,就能幾秒內去除油漬,不必洗整件衣服。
2025-11-03 09:10:51 生活智慧王
現代人面臨工作、照護與育兒等多重壓力,回到家後往往已經筋疲力盡,準備晚餐都成為負擔,於是常常以外食解決,卻導致伙食費爆增。日本50多歲部落客やまだめがね分享她的節約祕訣「洗米備餐法」,這個簡單又聰明的方法,讓她在忙碌中也能輕鬆維持家中用餐。
2025-11-02 11:28:57 生活智慧王
臨近雙十一購物季,小紅書一位網友「黎貝卡」分享自己的「大型斷捨離」心得影片,引起廣泛討論。她坦言,經過一次徹底清理後,決定不再輕易增加新的東西,並歸納出四類仍願意花錢、且愈花愈值得的消費方向,提醒網友
2025-11-01 11:35:12 生活智慧王
許多人會將番茄醬與美乃滋「倒放」保存,認為這樣之後比較好倒出來,但其實番茄醬倒放會出問題。日本專業料理人植松愛實根據經驗,說明這兩者在保存方式上的決定性差異。
2025-11-01 10:56:52 生活智慧王
深色牛仔褲是許多人衣櫃裡的必備單品,但穿沒幾次、洗個幾回後,原本的深藍或黑色就變得黯淡,版型也鬆垮。澳洲服飾品牌Brand House Direct共同創辦人暨時尚顧問Leanna Spektor分享,想讓牛仔褲常保如新,其實只要靠「廚房裡的常見物」就能辦到。
2025-10-31 08:37:00 生活智慧王
氣炸鍋因操作簡便、烹調少油,近年成為許多家庭的健康料理首選。不過英國電氣安全慈善組織Electrical Safety First提醒,若清潔不當,氣炸鍋可能引發觸電或火災風險。該組織指出,氣炸鍋使用後內部仍殘留高溫與電流,若立即清洗或浸泡水中,水氣可能滲入電路造成短路,甚至導致設備報銷。
2025-10-30 12:17:41 生活智慧王
在戶外用餐是人生一大樂事,但若不停有蒼蠅、果蠅、小黑蟲來干擾,不但樂趣全消還很惱人,殺蟲噴霧固然有效,但裡面含有大量化學物質,吃東西的時候不適合噴灑,mashed報導,有五種食物是天然的蒼蠅誘餌,用這
2025-10-30 09:00:29 生活智慧王
沖泡濾掛咖啡看似簡單卻暗藏細節。日本咖啡大廠UCC上島咖啡株式會社分享了幾個在家享受手沖咖啡時常見的NG行為,只要稍作留意,就能讓每日的一杯咖啡變得更加香醇順口。
2025-10-29 15:56:14 生活智慧王
家裡累積大量物品會成為生活中的負擔和壓力,還可能增加跌倒風險。無毒教母譚敦慈在節目《元氣最愛問》中分享,六十歲進行「斷捨離」就像一場對舊事物和過去的告別,不只在物質上......
2025-10-28 13:49:15 生活智慧王
鹽是每天都會用到的基本調味料,但若保存不當不僅容易受潮結塊,還可能吸附異味,讓烹調變得麻煩。掌握正確的保存方式,就能讓鹽長期保持乾爽、好使用。 鹽的正確保存方法 1. 選擇乾燥、溫度穩定的保存
2025-10-27 08:47:09 生活智慧王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明明剛洗好的毛巾,晾乾後卻散發出一股濕悶的異味。其實,問題並不在「洗得不乾淨」,而在於「乾得太慢」。日本清潔洗衣專家おかみ指出,只要掌握乾燥時間與環境管理的關鍵,就能讓毛巾長久保持柔軟與清新。
2025-10-26 16:18:15 生活智慧王
製作與儲存優格的方法很多種,但有些材質並不適合,像是放在鋁製容器內儲存或烹調,會讓食物產生金屬味,這股味道無法藉由添加材料或高溫烹煮消除。這可能讓人覺得奇怪,因為許多商店販售的優格都有鋁箔蓋,不過想在
2025-10-26 11:40:04 生活智慧王
人們很容易挑剔自己喝的咖啡,但專家表示,對咖啡店的清潔和咖啡師的習慣也該挑剔和要求。The Takeout報導,曾任咖啡師多年的專欄作家希林(Ben Hillin)說,咖啡機上蒸汽管是否乾淨是一間咖啡
2025-10-25 09:45:36 生活智慧王
邁入60歲後,許多人明顯感受到體力與精神上的衰退,如何讓身心保持輕盈,是這個階段的重要課題。現年60多歲的日本部落客中道あん在50多歲時重新檢視生活方式,學會不再迎合世俗與他人後,進入老年生活變得輕鬆許多。以下是她分享「放下後變得更自在」的五個生活習慣。
2025-10-24 13:02:00 生活智慧王
隨著電價持續攀升,許多家庭被迫在電費與其他生活開支間掙扎。一名女子近日在TikTok上分享一項「幾乎零成本」的省電妙招,聲稱僅靠拔掉家中不用的插頭,竟讓她的電費幾乎減半,引發網友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