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巴金森病巴金森病患者可能合併憂鬱症狀,若未妥善治療,恐加速失能。一位70歲罹患巴金森病的老先生,透過藥物控制動作障礙,罹病2、3年來病況穩定,直到兒子發現父親時常面無表情呆坐、悶悶不樂,言談間甚至拋出輕生的念頭,才驚覺異樣陪同回診。醫師問診後得知老先生過去會自己外出到公園與朋友聚會,但罹病後因爲手顫抖、動作緩慢、步態不如以往穩健,非常介意外界的眼光,更擔心被老友嘲笑,愈來愈不喜歡出門。判斷老先生可能已出現憂鬱症狀,在協助調整治療藥物後,老先生心情慢慢好轉,不僅願意外出,甚至開始主動復健、運動,幫助自身病情穩定。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巴金森病「有天早上刷牙,我像被點穴,手突然定在半空中;除了手之外,我的腳也出問題,走路常常因為無法控制動作差點跌倒出意外。」60歲中晚期巴金森患者王先生說道。苑裡李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莊協勳說,中晚期巴金
帕金森氏症問題不只是動作 便秘、睡眠障礙都是警訊
巴金森病A先生在52歲那年走路明顯變慢,手無力,連從錢包拿錢、轉方向盤都很困難,後來確診帕金森氏症。確診後,A先生才回想起來,其...
世界巴金森日/是否手抖、臉僵…自我檢測巴金森
巴金森病4月11日是世界巴金森日,這是一種漸進性神經退化疾病,因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減少,導致肢體於靜止狀態時顫抖、運動遲緩...
簡報忘詞、公文寫不了字…壯年得巴金森病 衝擊事業和家庭 醫:漸進式用藥、可延緩
巴金森病61歲的吳大哥,原本擔任廚具業務,銷售表現亮眼,是同事主管眼中的模範,但56歲時毫無預期出現手部顫抖、走路駝背、右手僵硬無法擺動等動作障礙,就醫後被確診是巴金森病。 由於簽公文寫不出字、介紹產品
「放鬆1.2.3」睡前小運動 專家籲多運動延緩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病隨著人口老化,許多慢性疾病備受關注,其中「巴金森氏症」更是以每年2000多人速度成長,根據健保5年統計,從106年的6萬...
煮婦聞不出味道 巴金森病前兆
巴金森病擁有一手好廚藝的陳媽媽,最近幾年卻不太願意進到廚房烹調三餐,原因是她的嗅覺愈來愈差,無法聞出真正味道,多次至耳鼻喉科就診...
健保大數據/110年巴金森氏症患者就醫5大院所
巴金森病110年巴金森氏症患者就醫5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巴金森氏症治療特色院所
巴金森病醫學中心No.1
好好治療巴金森 壽命與一般人無異
巴金森病巴金森氏症剛開始被發現的時候,被視為一種導致年長者動作緩慢的疾病,兩百多年過去,科學家發現巴金森氏症並非年長者的專利,症...
及早進行吞嚥訓練 多運動是延緩巴金森病程的關鍵
巴金森病常見失智或中風患者用餐時吞嚥困難、需在流質食物中添加助凝劑,或因長期臥床感染肺炎,其實不只這些病友,巴金森氏症晚期病友也...
深部腦刺激手術治巴金森 術後仍須服藥控制
巴金森病巴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神經退化疾病,主要是因大腦「黑質」部位退化,神經傳導的多巴胺細胞死亡,而導致運動變得混亂和無法控制。...
調節大腦多巴胺 巴金森需長期用藥、隨時調整
巴金森病國內老年人口增加,巴金森氏症病友人數逐步上升,目前全台有七萬多人,除了2025年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患病人數會不斷上升,...
巴金森病友年增2千人 左旋多巴藥物使用量最多
巴金森病隨年齡增長,巴金森氏症罹病比率也跟著上升。據健保近五年資料統計,從106年的6萬9千多人,上升至110年的7萬7千多人,...
新藥+量表納入給付 及早發現巴金森氏症患者
巴金森病54歲金曲歌后詹雅雯因罹患巴金森氏症震驚歌壇,手抖、動作障礙、服藥後的頭暈、食欲不振,讓她因此暴瘦十公斤,也引起民眾對此...
68歲開朗阿公性情大變 就醫發現罹患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病花蓮68歲林姓阿公原本總是笑咪咪,近來經常面無表情,家人誤以為阿公有心事,就醫才發現罹患巴金森氏症。門諾醫院指出,長輩若...
「撲克臉」非臉臭 醫師提醒手抖面僵可能是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病巴金森氏症好發於中老年人,大部分人對於這個疾病的印象就是「手抖」,但動作變慢、臉部僵硬「撲克臉」、平衡感變差,也都是巴金...
營養師5招「快樂」飲食 愈吃愈快樂 遠離巴金森病風險
巴金森病根據《國際臨床與健康心理學雜誌》統計,自2020年1月1日疫情爆發後,全球憂鬱症發病率與2017年相比高出近7倍。除此之外,憂鬱也與腦神經疾病相關,尤其是巴金森病,這群病患也希望有好心情,但源於大腦的
緩釋型巴金森氏病新劑型藥品 減少異動症和斷電症狀
巴金森病在中老年人常見的巴金森氏病,病患可能因為漸進性的神經退化與長期使用藥物的結果,出現運動併發症像是異動症,使得手腳或身體的不自主運動,或藥物波動而產生的動作開關現象(on-off),去年十一月台灣健保給
生活照護/巴金森病友的家 家具少一點、動線要寬敞
巴金森病巴金森病是一種好發在老年人的退化性神經疾病,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病友會出現手抖、僵硬等動作障礙,除了及早就診,避免步入失能...
警訊自我檢測/及早發現巴金森病 每月8號手指操自我檢測
巴金森病你知道什麼是巴金森病嗎?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自己是得到巴金森病的高風險族群嗎?
巴金森病警訊/及早警覺憂鬱焦慮 不能忽略的巴金森病前兆
巴金森病巴金森病(又稱巴金森氏症)平均好發年齡為60歲,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大腦基底核中的黑質細胞會分泌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稱為多...
巴金森病治療/藥物、運動雙管齊下 延緩巴金森病效果明顯
巴金森病Q:照顧者平常應如何照顧和幫助病友?可以申請長照資源嗎?
生活照護/家有巴金森病患者該如何安置 3要點打造安全居家環境
巴金森病巴金森病是一種好發在老年人的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於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病的症狀分為動作障礙與非動作障礙,部分病患會有憂鬱、便秘、睡眠障礙等非動作障礙,動作障礙則較為常見,包含平衡障礙、肢體僵硬、轉位
生活照護/當你的巴金森病家人有吞嚥困難、營養不良 照顧者有哪三招可幫助他?
巴金森病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暨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創辦人吳瑞美表示,巴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常見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平均好發年齡為60歲,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會出現動作逐漸變慢、關節僵硬、手部顫抖、平衡困難
巴金森警訊/出現手抖、憂鬱、關節僵硬?小心可能是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肩膀痠痛不適,做伸展運動時覺得關節好僵硬,有種使不上力的感覺,看了骨科、復健科,還是不見好轉。醫師提醒,若出現動作變慢、關節僵硬、平衡不佳等動作障礙,有可能是巴金森病,應盡快求診就醫治療。 打太
延緩退化/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 訓練肌力延緩手腳顫抖
巴金森氏病● 手抖、肢體僵硬,以及因為腦神經退化所造成的憂鬱、反應遲緩等,是巴金森病最典型症狀,好發年齡55歲左右 ● 症狀通常從單側的手、腳開始,逐漸影響身體平衡,最後可能需靠輔具行走 ● 運動能改善動作
巴金森治療/被診斷「巴金森氏症」怎麼辦? 醫師詳解四大治療方法
巴金森病在患者被診斷巴金森氏症的時候,家屬和患者本人往往會突然面臨生活的失落感,不知道未來該如何是好。 最近一位患有巴金森氏症的阿嬤回來門診,她手拿著拐杖,面帶些許微笑緩緩走進診間。 半年前她是坐在
巴金森治療/爸爸不怕巴金森症 家人和醫療團隊給你靠
巴金森氏病男性罹患巴金森症的比例較女性高,尤其有些男病友正值壯年,更是家中經濟支柱。在父親節前夕,醫界鼓勵病人及家屬不要氣餒,因為目前新趨勢是以整合性團隊概念來治療病友,讓巴金森病人有機會早日重返工作和社會,並
圖表/不只手抖、慢動作 憂鬱也潛藏巴金森病風險
巴金森病●巴金森病初期和晚期是憂鬱症出現的雙峰時間。 ●巴金森病程進展較快、易焦慮、曾有憂鬱症病史、女性病患,罹患憂鬱症風險也較高。 ●憂鬱巴金森病友的表現多是身體逐漸退化,擔心拖累家人或感到人生無望。
飲食照護/巴金森病潛藏憂鬱風險 營養師推五種「快樂」飲食
巴金森氏病靜止型顫抖、肢體僵硬、行動緩慢、步態不穩為巴金森病的四大動作障礙症狀,而「憂鬱」症狀卻常常被大家忽略。憂鬱是罹患巴金森病前的徵兆,也會在病程初期或中後期顯現,透過治療可加以改善,營養師則建議病友採取快
警訊自我檢測/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巴金森氏病● 巴金森氏症是不可逆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飲食照護/帕金森氏症患者怎麼吃?醫師建議4點健康飲食指南
巴金森氏病帕金森氏症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常見神經變性疾病,目前全球帕金森病患者約500萬,預計到2030年,患者將達900萬。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帕金森病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的第三大殺手。幸運的是,
飲食預防/不用就會喪失!專家教你一事訓練味覺防大腦老化
巴金森氏病老年人的味覺 年歲增長最殘酷的,莫過於我們的嗅覺能力不可避免地衰退。六十五歲至八十歲的人中,有一半都喪失了部分的嗅覺;八十歲以上的人則有八成以上嗅覺都衰退了。 我和薩拉索塔老年友誼中心的一群老人
警訊自我檢測/你正值發病年齡嗎?帕金森氏症10症狀中3項別輕忽
巴金森氏病台語金曲歌后詹雅雯驚傳罹患帕金森氏症,她在臉書貼文及照片,圖片中她手腕的住院標示上面寫著台大醫院,文中則表示,近日檢查發現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中度萎縮,2個月內已瘦8公斤。 之前詹雅雯就罹患喉部
警訊自我檢測/金曲歌后詹雅雯確診帕金森氏症,左腦已中度痿縮!10大症狀出現3項就要警覺
巴金森氏病「金曲歌后」詹雅雯之前才克服喉部長腫瘤、無法自行分泌口水的罕見疾病之後,近2個月又因食慾不振,體重驟降8公斤就醫,檢查後竟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已經中度痿縮。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巴金森主題/「你這麼好的人,怎會得這種病!」…若你遇見「巴金森氏症」,這些話別說!
巴金森氏病縱使得了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 之前參加一個女性成長團體聚會,輪到一位六十歲出頭的優雅女士發言。她患了巴金森氏症。 她說,幾年前和先生到一間機構辦事,趁著她先生剛好走開時,櫃檯小姐笑咪咪地
飲食預防/癌症、帕金森氏症,很多是吃出來的!腸胃科名醫提醒:8惡習是禍首
巴金森氏病國人10大癌症的大腸癌、肝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消化系統就占了大宗,就連10大死因之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也與腸胃脫離不了關係。台語說,呷ㄟ落、睏ㄟ去,放ㄟ出就是健康。你健康了嗎?
腦部健檢/基因檢測有必要嗎?其實多數人看不出明顯風險
巴金森氏病失控的市場 儘管存在這些缺點,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所有消費者基因體學網站滿滿都是促銷的影片,這些視頻內容都是透過DNA檢測而獲得「拯救」的人們所拍攝的:唾液受測者因為事先得知遺傳結果,警告他們注意即將
中晚期照護/老年人潛在的隱性殺手「吸入性肺炎」 4類型病人為高危險群!
巴金森氏病前總統李登輝於今年2月因喝牛奶嗆到引發吸入性肺炎,於今年7月30日在台北榮總病逝,近期在門診也時常被病患或家屬諮詢嗆咳、吞嚥困難和肺炎等相關的問題。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肺炎是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三
相似症狀/比巴金森氏症更麻煩 台美合作發現顫抖症病因藏小腦
巴金森氏病全球有4%成年人、20%老年人患顫抖症,多數患者做事時雙手發抖,病因不明。台大與美國哥大合作,發現患者是因小腦神經細胞共...
腦部健檢/自爆有巴金森基因 張善政:精準醫療預防疾病
巴金森氏病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張善政昨天表示,醫藥產業需與資通訊科技(ICT)結合,才能幫助精準醫療發展。他曾接受基因檢測,確認是否有家族失智症基因,篩檢發現基因序列無失智風險,卻有巴金森氏症之虞,他強調,注重預防、維持健康即可降低觸發風險,「這就是精準醫療的優勢。」
巴金森類型/巴金森氏症不是老人專利 約10%病患2、30歲就發病
巴金森氏病巴金森氏症好發於中老年,但臨床發現,約10%的病患在青壯期就會發病,一名從事金融保險業的張先生,32歲那年騎車常摔倒、步...
相似症狀/原發性顫抖?巴金森氏症?4點教你分
巴金森氏病許多民眾有手抖困擾,嚴重手抖除了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也常造成社交時的尷尬。
相似症狀/走路變慢、擺動減少…當心可能腦部病變透端倪
巴金森氏病走路對一般人而言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們可以毫不思索的說走就走,說停就停。其實走路必須靠我們神經系統與骨骼肌肉系統密切配合才行,我們要能直立並抵抗重力必須要先能平衡,進而有規律的踏步,還要隨著周遭環
巴金森類型/巴金森氏病人也可能很年輕 醫師觀察病人多這種個性
巴金森氏病巴金森氏病並非老年人才有的疾病,台大醫院統計資料顯示,在所有病人當中,約有10至15%的病人年紀小於40歲。醫師表示,...
輔具/輔具科技化 湯匙也能防震防抖
巴金森氏病隨科技進步,愈來愈多輔具導入科技元素,例如電動輪椅不只是輪椅,也協助使用者轉位或起身,免除照顧者再把使用者抱來抱去的麻...
相似症狀/「抖腳」除了惹怒韓國瑜 醫:可能跟某些疾病相關
巴金森氏病高雄有官員在市政會議上「抖腳」惹怒韓國瑜,飆罵「什麼態度!」醫師表示,一般人會抖腳,除了當下覺得緊張、有壓力,也可能是...
巴金森類型/高中巴金森氏症發病 醫師:與基因有關
巴金森氏病巴金森氏症並非老年人專利,一對姐妹,妹妹17歲時出現手腳抖動、動作慢、表情僵硬等情形,原以為是學業造成焦慮,就醫竟確診為巴金森氏症,姐姐照顧妹妹多年後,在28歲時也得到相同診斷,所幸在醫療團隊協助下穩定治療,與巴金森氏症和平共處10多年。
巴金森類型/基因異常 姊妹花皆罹患巴金森病
巴金森氏病還記得電影「愛情藥不藥」嗎,女主角安海瑟薇即是飾演罹患巴金森症,國內外影視作品不乏以巴金森病為題材,前陣子辭世的整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