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飯讓長輩進加護病房?老年人做事要「七慢」
你是不是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文章標題:“七旬老人起夜去廁所時暈倒在地,居然是小便惹的禍”、“一口飯讓家中老人住進ICU”、“高血壓居然在起床時變成了低血壓”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爸媽的眼睛越來越花、耳朵越來越背、手腳也越來越不利落……許多疾病都會找上他們,父母衰老成為我們不願意接受的現實,因此,這7個老年人日常需特別留意的“慢”細節,千萬要提醒爸媽!
吃飯慢一些
老人的消化功能和吞嚥功能不如年輕人,吃飯過快不利消化。如果咀嚼不細,粗糙的食物還會增加胃的負擔。所以,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嚥,一口飯最好嚼25-50次,可以幫助食物消化。
喝水慢一些
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時,還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要提醒父母記住,正確的喝水方法是:倒一杯溫開水,先含一小口滋潤口腔,然後慢慢嚥下,小口小口的喝,每次喝250-300ml即可。
排尿要慢一些
早晨醒來尿意緊迫時,千萬不要迫不及待去廁所。還有,記得排尿時不可用力過猛,直立位或蹲起時,最好用手扶著支撐物。因為如果排尿過快,膀胱排空容易引起頭暈,甚至出現排尿性暈厥。
早上起床慢一些
起床過猛可能造成血壓升高,發生暫時性暈厥甚至腦出血。醒後不要太著急,可以先躺一會,再伸懶腰,使血液慢慢流動。坐起來時也不要立即挪到床邊,靠在床頭休息一會,能改善腦供血狀況,以防腦供血不足。
低頭彎腰慢一些
低頭彎腰過快或猛然抬頭,很容易導致體位性低血壓,還容易閃腰,上了年紀的人最好盡量避免此類動作。如果您必須做撿東西的動作,一定要手扶桌椅,使身體有個著力點。
上下樓梯慢一些
老年人控制力差,又往往骨質疏鬆,一旦摔倒很容易骨折。上下樓時,最好側身子、扶著扶手、寧慢勿快,等雙腳全部在一個台階後,再走下一步,以減少關節承重。下樓梯盡量腳尖先著地,確保安全。
轉身慢一些
老人心臟功能衰退,血管彈性降低,突然轉脖子會壓迫頸動脈,影響腦供血,導致昏厥,所以做轉身回頭的動作時,動作不要太快,幅度不要過大。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找不到東西是認知功能出狀況?專家:視野變小了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24節氣「雨水」潮濕,皮膚過敏者當心!多吃這些深綠色蔬菜養肝
牛轉乾坤功夫拳 打下扎實新年
癌症、慢性病和失智症哪項最能補救?專家的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想健康長壽,減脂好還是增肌好?40萬人調查揭曉
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擁有面對「孤獨」的能力!中年就要開始準備二件事,讓年老也能很幸福
10年偏頭痛,靠運動不藥而癒!70歲的他透露:這樣才能越活越青春
最簡單的抗老祕訣!葉金川走遍世界, 靠「登山」玩出快樂第二人生
「大寒」各種病毒活躍 多吃這類食物抵禦風寒邪氣
保守祕密傷健康?與配偶關係好壞無害健康?解讀關於健康生活的研究
天冷食補2湯品 有助增強免疫力
祛寒保暖 中醫師推薦喝2茶飲、吹風機吹5穴
人的一生總心跳數是固定的,心跳越慢壽命就會越長?
熟齡健身房為老人家重訓 他們告別拐杖冒險追夢
「冬至」後氣溫直直落 做好保暖注意心血管疾病
中年後每10年「基礎代謝率」降低2%至5%! 醫:做好這3件事就能避免中年發福
日行一萬步、地中海飲食...原來「4大胸腔內科名醫」靠這4方法清肺毒、養好肺
「大雪」陰冷潮濕,疾病好發!通氣血舒緩關節腫痛
60歲看起來像40歲!吳明珠中醫師善用8養生法,快樂度過更年期
為什麼當你超過五十歲後 該將運動視為一項「工作」?
吃得健康、每週運動6天是「成功的老化」祕訣嗎?
粗茶淡飯、挑軟的吃、三餐不定才養生?!3大錯誤飲食習慣,讓你成為衰弱而失能的銀髮族!
入冬氣溫驟降 中醫師、營養師大推這項健康食材
豆漿煮粥 補充銀髮族蛋白質
冬季養生飲食、藥膳大公開 中醫:飲食加入這東西助暖身!
賈伯斯對食物相當挑剔!為什麼健康狂熱者還是死了?
停止退化的多重災難!權威醫師教你2種方法降死亡率
猜你喜歡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不要的牙刷清磁磚?省過頭小心越掃越髒!家事職人教11種「超省時妙招」一次清除髒污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保溫杯可以裝咖啡嗎? 醫:4點事項須注意!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愛穿一身黑的人自傲、難以親近?心理學家透露他們的真實性格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你吃的土魠魚羹是什麼魚?不同魚種價差可高達3倍
茶葉渣2大妙用,入菜成超級調味料!專家:富含8大營養素,丟掉超可惜
影/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 高醫營養部揭3大NG行為
空汙紅色警示 中醫師:吃這3類食物抗身體發炎
促進消化又能健身 陳淑麗教你2招在家就能做的瑜珈
吃對食物能抗老!6色蔬果添活力,10大食物助逆齡
鳳梨不僅是水果!譚敦慈教你鳳梨保存及入菜料理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比雞腿、雞心熱量還低!你知道你吃的雞胗是什麼
魚眼清澈不代表一定新鮮?海鮮專家教3步驟挑鮮魚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中藥藥效比西藥慢?只能養身不能治病?中醫師說分明
省電燈泡用久會汞中毒?毒物專家揭真相...「1動作」超危險
食物掉地上3秒內撿起來仍可吃嗎?科學家幫你解惑
今晚我想來點… 吃優格的7大好處1次告訴你!
太空人維他命募資一天破千萬 教授曝維他命的故事
低碳減重出現落髮、抽筋副作用?專家直指2大原因
日本同步配方 全新合利他命「金」強效錠 有效改善末梢發麻
吃鳳梨挺臺灣/挑選鳳梨4撇步 6道果汁、料理達人教你做
省到一條內褲穿20年的侯昌明,年過半百突想通,花百萬全家暢遊義大利!中年樂活靠4個小秘訣
每晚抬腿抬心酸?6個腹肌鍛鍊動作你可能一直做錯
爆米花跟油脂竟然都在列!醫師點名:「5種由黑翻紅的食物」其實超營養
你是小腹婆、大腹翁?專家教你辦公椅運動燃燒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