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2 14:08:44 理財準備
手機舊了、不適合要換,那理財計畫呢?30、40、50歲應有的退休理財計畫大不同
關於「準備退休金」,你是否已經有一套理財計畫?是否有定期隨著年紀增長而調整這份計畫的投資策略? 如果沒有,你可能要注意了! 國內投信擁有最多退休理財規劃顧問(RFA, Retirement Fi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09-22 14:08:44 理財準備
關於「準備退休金」,你是否已經有一套理財計畫?是否有定期隨著年紀增長而調整這份計畫的投資策略? 如果沒有,你可能要注意了! 國內投信擁有最多退休理財規劃顧問(RFA, Retirement Fi
2023-09-16 05:25:56 自在獨立
因應選擇養生村或銀髮住宅做為老後居所的人變多,坊間養生村、銀髮住宅、樂齡宅也愈來愈多,選擇增加之後,應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居所?專家建議,五十歲以後就可以開始考慮並選擇老後居所,依個人喜好與需求、預算,再考量地點、軟硬體設備等,可先實地參觀、試住,再做決定。
2023-09-16 05:03:45 自在獨立
安老不一定要在家,大家共老,住進養生村或銀髮住宅成為許多人新選擇,不少新一代初老族有能力,想法也不同於上一輩,「機構」安老成為選項之一,最近需求大增。但想住進來,除了費用,還有許多細節需要考慮,請看過來人的經驗。
2023-09-16 04:56:30 自在獨立
一○一歲的靳爺爺去年八月十五日住進台中沙鹿的好好園館,他最近發表「周年」感言,他說入園前生活無味,住進之後,與室友和服務人員相處,就像自己有了另一個大家庭,從兩腿走路無力到大有進步,體重還增加了六公斤,計畫開刀處理白內障,「我現在有了看清楚的動力,目標要活到一一一歲。」
2023-09-16 04:55:14 自在獨立
到養生村或銀髮宅養老,成為一種時髦、新時尚?開辦近廿年的長庚養生文化村在近半年來一房難求,登記後至少得等上一年半,對於突...
2023-09-11 12:21:37 理財準備
楊小姐是一家貿易公司的中階主管,工作忙碌一天後,總是迫不及待地回到自己溫馨小窩,獨自享受著寧靜和自由。她從不浪費金錢,不叫外送或買外帶,而是親手準備食物。不僅能保證食物新鮮和身體健康,還能節省不必要開
2023-09-09 15:45:00 理財準備
「連輪椅族也出來互動,看到他們健康、正向的心態,有點顛覆原先認為他們會愁雲慘霧的印象。」一頭短髮、戴著眼鏡的嚕咪(化名)今年30歲,目前以「跨世代共居計畫種子戶」的身份,住在新店央北青年社會住宅(以下
2023-09-09 13:50:00 理財準備
悠揚音樂在寬廣的大廳響起,尋聲發現有個身姿挺拔,穿著藍色T恤、淺色襯衫、黑色長褲、腳踩帆布鞋的人正邊彈吉他邊唱歌,但定睛一看,他的三分頭早已花白。他是今年68歲、住在新店央北社會住宅(以下簡稱央北社宅
2023-09-09 11:25:04 理財準備
11坪半的空間裡,長者熟稔地張羅一桌菜,青年在一旁幫忙擺放碗筷、端菜,眾人陸續上桌,開飯,閒話家常。看似一家人的他們,其實沒有血緣關係,只是一群共住在新店央北青年社會住宅(以下簡稱央北社宅)的居民,實
2023-09-07 09:34:27 理財準備
從人生周期圖來看,若將人生旅途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人生:茁壯期,此時雖然只有支出沒有收入,但經濟來源有長輩可依靠。這時必修的是課業。 . 第二人生:奮鬥期,進入職場後靠著自己的努力工作所得養活自
2023-08-26 16:15:06 理財準備
當大多數人收到工資時,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支付賬單或去哪裡度假。但投資大師如巴菲特,卻有另外一套策略。在華爾街的知名操盤手闕又上新書《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巴菲特默默在做的事》中,他解釋了巴菲特如何以
2023-08-25 18:27:23 理財準備
台灣社會面臨生育率不及死亡率,且2023進入65歲老年人口將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生不如死的時代,人口結構改變也讓現行退休制度面臨挑戰,然而絕大多數人在準備退休金時,仍會誤踩3大NG雷區,造成退休金
2023-08-15 18:28:55 理財準備
勞保可能不夠,退休金怎麼辦?台灣勞工退休時擁有「勞保退休金+勞工退休金」二層保障,隨著戰後嬰兒潮出生的大量人口退休,領取勞保退休金的人變多了,同時因少子化原因,繳納勞保費的人變少了,造成勞保基金可能出現缺口。政府有在推所謂的「長照 2.0」,自己還需要準備嗎?長照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潛在需求。長期照護長期性每月支出費用中位數55,000元來計算,即使不加計通膨,須準備至少554萬的長照費用。
2023-08-14 11:33:40 自在獨立
「老」或「年輕」是個相對的詞,或許出於私人的偏見,有些人在記憶中不曾老去,彷彿自己也能永遠年輕。好比演員湯志偉,時間的戳印還停留在《TV新秀爭霸戰》、《京城四少》,怎麼一眨眼,他竟也到了花甲之年?對此
2023-08-13 17:12:22 理財準備
李媽媽今年已經92歲,和先生同是大陳義胞,來台生了2男3女,跟先生在胼手胝足在新北市買了一幢小小的透天厝,10多年前老伴也過世。 其餘子女都各自成家,只有未婚的么女小芳和她一同居住互相照顧。 近
2023-08-12 11:39:29 理財準備
「信託」二字,容易讓人聯想到有錢人的「投資玩具」。但近年高齡詐騙頻傳,「安養信託」提供因年齡增長、資產管理容易出現錯誤判斷的民眾,兼顧財產安全與支應老後生活、照護需求的新選擇。 安養信託門檻低
2023-08-12 10:33:00 理財準備
「這產品利潤很高,絕對划算!」、「退休金放在銀行利息太低,應該拿出來投資」、「爸,我生意需要一筆周轉金,你的錢可否先借我?」及早規畫老後財務是趨勢,守住「老本」更是老後生活基石,但人生充滿風險,投資不
2023-08-10 14:06:15 理財準備
張姐跟先生結婚40年,感情一直很和睦;大約10多年前,意外撞見先生和事務所行政助理有親密舉動,才發現先生應該是和小他20歲的助理外遇了。 面對張姐的質疑,先生不承認助理是小三,但卻用個性不合,對
2023-08-05 13:59:36 理財準備
準備退休金,要先知道自己的財務缺口,同時注意四個風險,首先是長壽風險,如果活得比預期久,準備的退休金是否足夠?最近通膨壓力顯現,若退休是很久以後的事,必須將通膨風險納入考量,另外就是健康與投資風險。要
2023-08-05 12:49:59 理財準備
「你自提了嗎?」勞退新制自二○○五年實施,與舊制最大不同,便是雇主每月提繳勞工薪資百分之六到勞工個人專戶,做為勞工退休金,同時允許勞工可在薪資範圍內自提,為自己存退休金。專家指出,自提退休金不但強迫儲
2023-08-05 11:54:03 理財準備
勞保老年給付有時被稱為勞保年金,到底是一次領,還是按月領?是許多人計算退休金時一定要精打細算的問題。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產促進會理事長景肇梅指出,許多人想一次請領,但根據她多年提供諮詢的經驗,考慮老後心
2023-08-05 10:42:37 理財準備
退休到底要準備多少錢,不同單位的調查有不同答案,少則數百萬,高則逾千萬,對許多上班族都是天文數字,尤其投資有賺有賠,理財有一定風險,去哪裡存這麼多錢?專家提醒,勞保和國保等社會保險是退休金的重要支柱雖
2023-07-29 14:58:03 理財準備
國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一個人面對老後,必須對抗「長壽風險」並兼顧醫療、長照需求,保險規畫有助避免落入貧窮,或無人照顧的窘...
2023-07-29 14:43:02 理財準備
統計顯示,二○二一年國人平均餘命八十點八六歲,但國人需仰賴他人照顧的「不健康餘命」,卻高達八年。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總會估...
2023-07-29 14:35:00 理財準備
買了保險,卻不記得自己買了什麼?壽險公會保險存摺提供線上保單查詢服務,有網頁版及App版,可查詢個人所有人身保險投保狀況...
2023-07-29 14:28:00 理財準備
如何評估買的保險夠不夠?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副理事長吳士賢建議,應假設自己明天就無法工作,生活保障是否足夠?單身族...
2023-07-26 09:49:30 理財準備
李爺爺在南部繼承了許多農地,原本價值不高,但10多年前隨著政府開發交通建設,進行土地重劃,讓一輩子務農的李爺爺突然間變成了「李員外」,家族也跟著沾光。李爺爺對兒孫願望通通買單,「只要你喜歡,爺爺買給你
2023-06-24 12:20:00 自在獨立
愈來愈多人自由行,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發言人李奇嶽指出,旅遊消費型態確實發生轉變,自由行人數增加,連帶像餐券、門票、機場接...
2023-06-24 12:05:25 自在獨立
「旅行,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已成為走出既定生活、跳出舒適圈的精神標語,不只年輕人一個人出發,「50+」以上的熟齡單獨...
2023-06-24 11:51:51 自在獨立
旅行,是離開既定生活模式的方式,一群人出遊能夠獲得美好的回憶,但一個人出遊卻能不斷突破自己。好好園館創辦人紀金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