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9 11:49:02 劉秀枝
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就會活化 如何預防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
帶狀疱疹是小時候得過的水痘病毒,潛伏在人體的腦與脊髓的背根神經節中,當年紀大了或罹患癌症等導致免疫力降低時,病毒趁機活化而出,從一側神經節沿著感覺神經傳至末梢神經,造成神經痛,最後抵達皮膚,出現腫脹、紅疹與水泡等。疱疹好發部位在胸腹部,其次是頭頸部,包括三叉神經所支配的頭皮與額頭,以及顏面神經所支配的耳殼、外耳道和舌頭。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03-19 11:49:02 劉秀枝
帶狀疱疹是小時候得過的水痘病毒,潛伏在人體的腦與脊髓的背根神經節中,當年紀大了或罹患癌症等導致免疫力降低時,病毒趁機活化而出,從一側神經節沿著感覺神經傳至末梢神經,造成神經痛,最後抵達皮膚,出現腫脹、紅疹與水泡等。疱疹好發部位在胸腹部,其次是頭頸部,包括三叉神經所支配的頭皮與額頭,以及顏面神經所支配的耳殼、外耳道和舌頭。
2023-01-29 09:40:43 劉秀枝
最近接連兩位在我當年擔任科主任時還是住院醫師的同事屆齡退休,才猛然警覺到我已退休16年,剛好是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年數。在這漫長又覺得像轉眼而過的16年「社會大學」中,除了持續寫兩個專欄文章,希望作為醫病溝通的橋樑外,75歲的我還學到了什麼?
2022-11-27 09:36:57 劉秀枝
參加旅遊團,午餐桌菜中的炸香菇很受歡迎,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吃?我說因為前日做胃鏡檢查發現有胃食道逆流,不宜吃炸物。立刻有團...
2022-10-16 10:16:25 劉秀枝
與好友走郊山,兩人拄著登山杖一步步地下階梯,生怕走太快會傷膝。她說,有次她9歲的孫兒從二樓樓梯蹦跳地跑下來,她看得好羨慕...
2022-08-28 09:23:48 劉秀枝
2022年7月下旬,媒體紛紛出現「阿茲海默症關鍵論文疑造假」、「16年失智療法得打掉重練?」等標題,一時之間,失智症專家...
2022-07-17 12:21:28 劉秀枝
近日,所參加的社區大學健行課安排走新北市南勢角山(烘爐地步道),20位學員中,有八成是銀髮族。走在上坡步道旁邊的岩層上,...
2022-05-22 11:27:14 劉秀枝
近日COVID-19確診人數飆升,為了減少群聚感染,許多活動都取消或改為線上視訊,但是我每星期的兩個戶外健行活動都仍維持...
2022-03-27 10:28:48 劉秀枝
想到我的雙親往生時都逾90歲高齡,如果沒有意外,我可能也會長壽,那麼未來20年的日子,要如何過呢?我試著從未來的94歲回...
2022-02-06 13:57:58 劉秀枝
近日對鏡,發現我的上腹部皮下浮現出好幾條靜脈,雖然不到糾結成團,但立刻讓我想起以前當醫學生時所學到的「梅杜莎頭」(cap...
2021-12-12 11:17:30 劉秀枝
73歲的陳先生清晨起床,覺得左手臂麻麻的,手機用起來不太順手。他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與心血管疾病,且冠狀動脈曾裝了支...
2021-10-31 10:02:13 劉秀枝
最近在幾個社團演講,發現中壯年族群很關心失智症議題,不僅是為父母長輩著想,也關係到自身的長壽未來,一位男士問:「有次餐敘...
2021-09-19 12:12:57 劉秀枝
傍晚,朋友和66歲的先生買了一輛新車,回到家,看到女兒,陳先生問:「妳剛下班嗎?」女兒說:「早就下班了,你們出門前,我還...
2021-08-01 10:53:53 劉秀枝
因疫情第三級警戒期間不能出遊,好友提議開車去兜風。我們兩人全程戴口罩,從臺北開到淡水,沿著北海岸到金山,轉入陽明山,繞了...
2021-06-20 10:42:49 劉秀枝
最近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長達一個多月的第三級警戒,除了宅在家看書、追劇,參與視訊課程,並且勤...
2021-04-25 11:15:28 劉秀枝
一頭銀髮的我,有次應邀到電視台錄影,經過美容師的巧妝,自覺年輕不少,可是回到家,和來幫我安裝新事務機的陳先生一碰面,他卻...
2021-03-07 11:00:33 劉秀枝
日前和好友參加尖石鄉司馬庫斯的三天旅遊,每個民宿房間只提供一把鑰匙,我和室友因作息時間不同,鑰匙得遞來遞去。第二天早上2...
2021-01-03 11:08:26 劉秀枝
以前還在醫院工作時,每年會參加國際醫學會,在大會前後一兩天於異國城市自行逛逛或參加當地一日遊,這樣蜻蜓點水式的旅遊,對於...
2020-11-29 13:54:40 劉秀枝
與三位好友聚餐談心,其中78歲的好友剛辦完先生百日忌。先生的驟然離世讓她心痛慌亂,幸好,已各自成家的兒女幫忙處理喪葬和稅...
2020-10-18 10:25:29 劉秀枝
一位70多歲的朋友對我埋怨道,她住院接受手術,手術前一天醫師問了她許多有關個人的疾病問題,並告知手術風險,她都一一回應,...
2020-09-06 11:15:06 劉秀枝
最近餐敘,一位半年未見的60多歲好友看來神采奕奕,且顯得年輕些,問他怎麼回事?他說:「我這一個半月來實施168斷食法,體...
2020-08-02 11:29:58 劉秀枝
既沒有年輕人的精力去泛舟或登百岳,也不時興去健身房練肌肉;像我這種喜歡親山水、接地氣、抒心、健身、練腳力的銀髮族,最好的...
2020-06-21 11:30:46 劉秀枝
新型冠狀病毒重創產業、影響生計,一般民眾不能出國、不聚會、少出門,有些上班族改為居家工作,連志工活動也大多取消,一下子多...
2020-05-10 11:48:41 劉秀枝
近來我因腰椎第三、四、五節滑脫,導致脊椎管狹窄,出現間歇性跛行。經服用消炎止痛劑以及努力復健3個月後,症狀仍沒改善,每走6分鐘就腰痛、下肢麻木得都站不穩,需坐下休息幾分鐘才恢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於是決定尋求手術治療。
2020-04-05 11:37:45 劉秀枝
有天中午去一家自助餐店,客人自行夾菜後拿到櫃臺結帳,此時老闆娘一一大聲問:「你要添飯嗎?」「你要加飯嗎?」「你要一碗飯嗎?」「你要白飯嗎?」我豎起耳朵,就是沒聽到:「你要飯嗎?」想必老闆娘上過寫作課,在「要」與「飯」之間努力添字修辭,氣氛熱絡,生意很好。
2020-02-16 09:56:48 劉秀枝
內政部最新公布的2018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0.7歲,男性77.5歲、女性84.0歲,創歷年新高。截至2019年12月底,65歲以上人口高達15.2%,並持續攀升中。因此長壽不是問題,如何有個健康的老年,做到「老康健」(healthspan)才是重要的。
2019-12-22 11:53:44 劉秀枝
近日在一個社團演講「有一天你若老」,提及自身多年前罹患乳癌的治療經過,演講結束後有位女士提問:「為何得了癌症,還能如此樂觀?請問當年是如何克服心裡的不平?」
2019-11-17 15:34:54 劉秀枝
數月前覺得兩眼乾澀,眼球轉動時會酸痛,非常困擾,於是就醫。眼科醫師詳細檢查後,告知是眼瞼的瞼板腺因老化,導致分泌的油脂層不夠,讓淚液揮發過快,而造成乾眼症,並建議我用溫熱毛巾熱敷眼睛幾分鐘,每天數次,症狀大為改善。
2019-10-13 09:51:04 劉秀枝
數月前認識了幾位60歲左右的女性朋友,她們是台北市某社區大學的同學,每星期和老師一起走步道,既強身、交誼,又增長知識。最近她們成立了一個「快樂食堂」的LINE群組,我欣然加入。聚餐選擇在中午,是因為中午可以放心用餐,不用擔心增加體重,且不影響晚上的家庭生活。
2019-08-25 10:56:51 劉秀枝
朋友付費把唾液寄到美國一家基因檢測公司,發現具有載脂蛋白基因第四型(ApoE-ε4)的同型結合子,是阿茲海默症的高風險群,他說:「要好好計畫下半輩子該如何活了。」
2019-07-14 13:06:19 劉秀枝
今年6月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慶祝成立30周年,舉辦一天的「神經學新知識」研討會,內容涵蓋頭痛醫學最新進展、最先進之神經外科顯微手術到科技與隱私等,豐富紮實。作為退休12年的資深醫師,我則分享32年的神經內科行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