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訓只練上半身使血管硬化?教授解析日本研究
運動天地讀者詢問: 林教授您好,敝人是重訓的愛好者,不過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說到上半身的重訓會導致血管硬化??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麻煩您幫敝人解惑,感恩您!! 擷取內文:近年國人健康意識抬頭,
「早餐前運動最健康」最新研究:有效控血糖、燃脂肪
運動天地2019年10月28日,當代醫學新聞網站(www.medicalnewstoday.com)刊登一篇文章稱,「早餐前運動可能是最健康的選擇」。文章說,根據有關進餐時間和鍛煉之間關係的最新研究顯示,弄清
健身只顧上半身?當心胸肌還沒練成反而先操壞血管
運動天地近年來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帶起健身風潮,根據教育部統計,臺灣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有固定運動習慣,但你做對了嗎? 目前台灣年輕人的運動型態為何?根據臺灣科技大學研究團隊針對100位大學生運動習慣調查
影/重訓、慢跑、登山族看這!醫:鐵腿肌肉酸痛靠這招
運動天地近年運動風氣盛行,不少民眾瘋重訓、慢跑、登山、球類等運動,24歲陳姓大學生勤練重訓鍛鍊身材,但運動傷害接踵而來,痛到無法...
運動後隔天肌肉痠痛怎麼辦?專家教你這樣喝咖啡減緩
運動天地合作撰寫: 好痛痛(粉絲頁連結) 丁政豪運動防護員(專欄連結) (粉絲頁連結) (IronPerformance鋼鐵運動訓練隊介紹連結) 先前的文章寫到如何分辨運動後的肌肉酸痛以及拉傷,我們
戶外運動怕空污、帶口罩就行了?可能有這負面影響
運動天地隨著天氣轉涼,路上行人中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其中一些小伙伴戴著口罩做運動卻引起了小編的關注,問了其中一部分運動愛好者這麼做的原因,大多的回答是戴著口罩做運動是擔心空氣污染對身體有害。那麼,戴著口罩是否
身體會感謝你做的一切 專家教你這樣做提升基因的表現
運動天地合作撰寫: 好痛痛(紛絲頁連結)、李冠頡物理治療師(專欄連結) 我們都知道好的運動與飲食習慣可以幫助肌肉變得更大與更有力,但若偶爾放縱一下吃大餐,或是偷懶一段時間沒去運動,當我們開始懺悔想要恢
跑起來!最新研究:任何程度的跑步 都能降低死亡風險
運動天地跑步是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但有些人會嫌累不願開始或半途而廢,近期有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跑步不必多快或多遠,即使較小的跑步量,都能降低死亡風險。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British Journa
重訓只練上半身 當心血管硬化
運動天地近年流行練肌肉,許多人追求胸肌、腹肌、手臂線條,猛做上半身重量訓練,卻忽略下半身。專家提醒,只練上半身恐增加心臟負荷,使潛在血管硬化風險增加兩倍,建議上肢、下肢均衡訓練。
健身反而讓血管硬化?專家提醒重訓不能只練上半身
運動天地近年健身風氣盛行,教育部統計,台灣每三個人就有一人有運動習慣。台灣流行病學學會提醒,如果只注重胸肌、手臂線條,而忽略下半...
錯誤抬腿反而傷神經!正確姿勢3要訣圖解
運動天地現代人缺乏運動,一整天的久坐或是久站下來,長期維持相同姿勢,下肢的循環變差,小腿就容易浮腫、變粗。許多人會在睡前利用簡單的抬腿動作,希望能消除腿部浮腫的問題。但是如果抬腿的姿勢錯誤,像是抬腿的角度過大
跑步其實也要訓練核心肌群 專家教你如何鍛鍊內外核心
運動天地合作撰寫: 好痛痛(粉絲頁)、丁政豪運動防護員/教練 (專欄連結) (粉絲頁連結) 傳統觀念上認為耐力型的運動員只要做耐力訓練,但是現在的運動科學研究認為加入一些重量訓練、核心肌群訓練,可以
40歲開始跑馬…十年後因心臟病倒下 跑步對心臟的利弊為何?
運動天地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有研究發現,正常人活一輩子心臟跳動25億-30億次,因此心跳越慢,壽命越長。許多經常運動的人,特別是長跑愛好者,心跳普遍比較慢。但還有一種說法,經常高強度的運動,會讓心臟變大,更容
「飯後散步」不算運動?運動和活動有個最大差異點
運動天地「我都有在走路運動啊!」 有時跟做擴張術的肩友提醒不只做五十肩的專屬運動,還要做有氧幫助身體循環時,會聽到這樣的回應,「飯後散步」好像已經有運動,奇怪,明明這麼認真了,怎麼感覺「沒有效」、「沒什
舒緩緊繃的小腿和腳底 醫師教6招室內伸展操
運動天地膝蓋痛非常常見,也很惱人,因此大家比較會注意膝蓋痛的各種訊息。而提到膝蓋痛,大一點的肌肉群 – 也就是大腿的股四頭肌 – 總是第一個被討論到的重點。然而,今天就讓我們再把目光往下移動,看看那常被忽略的
男跑馬拉松使下體「血紅一片」教練指導如何做防護
運動天地近日開跑的2019襄陽馬拉松中,有位男跑友因為“流血事件”成了跑圈討論的熱門話題。從現場照片不難發現,因為摩擦,等他堅持跑到終點,運動短褲都被染紅了。 隨後,有疑似該跑友在群聊當中的回覆
治療師痠痛自救療法:2個基本動作有效放鬆緊繃筋肉
運動天地2大基本技法,站跪坐臥都適用,30秒有感解除痠痛! 網球是圓的,與人體接觸,不外乎「滾動」和「按壓」這兩個基本動作,經過搭配和設計,就成為網球按摩的技法變化,無論站、跪、坐、臥都能運用。 1.「滾
健走穿鞋有3重點 治療師:常被忽略卻很重要的是這點
運動天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健走運動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足部和鞋子。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表示,如果沒有特殊足部問題的人,基本上只要穿包覆性佳、避震性好的運動鞋,走起來覺得舒服、不會引起疼痛就可以了。
操場繞圈走,順時針走好還是逆時針走好?醫師這樣說
運動天地走路是最簡單的運動,了解自己適合的速度、選擇恰當的時機和地點,才能真正走出健康。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表示,快走是最基本而且安全的運動,除非因行動不便或平衡能力不佳而容易跌倒,或是因認知退化而容易迷路,幾乎沒有人不適合。
走路、快走、慢跑有何分別?治療師教你怎麼走才不會有運動傷害
運動天地「要活就要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運動選手健康管理中心物理治療師李旻璋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運動建議是「353」,即每周運動3天、每天時間要持續50分鐘、每次運動時心跳要達每分鐘130下。熟齡者秋冬想持續運動保健,又擔心運動傷害時,快走、走路就是很好的方式。
長壽且健康祕訣 美國《預防》雜誌告訴你這樣走路最好
運動天地一天步行30分鐘的好處,就像眾所周知的「一天一蘋果,醫師遠離我。」醫學博士Melina B.Jampolis說,從減輕體重和壓力,到降低血壓和慢性病風險,每天步行是最容易做到、且有利健康的習慣。
跑步5個月竟掉了塊骨頭!怎樣跑步才能不傷膝蓋
運動天地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的康復醫學科門診,幾乎每天都會有2-3個因跑步受傷的人來求助。 有個14歲的小姑娘,為了體育考試,每天晚上都堅持跑步。 連續跑了5個月後,膝蓋開始疼,一開始只是短暫休息沒
動不動就背痛?七種躺床上就能做的背部伸展操
運動天地抱小孩後突然閃一下,之後背就痛到不行嗎? 咳嗽時身體出力,背就開始痛,接著就痛到什麼事情根本都做不了嗎? 還有更慘的,好像也沒什麼特殊事件發生,背就開始亂痛一通呢!背痛很惱人,一發作人就什
健走多快才有健康成效?醫師提供這個公式教你算心跳
運動天地走路是最簡單的運動,了解自己適合的速度,才能真正走出健康。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表示,健走是最基本而且安全的運動,除...
靠跑步機健走取代外出散步走路?專家其實沒有很贊同
運動天地根據體育署2018年運動現況調查,50歲以上民眾為健康而運動的比例高達八成,超過七成熟齡運動者最喜歡散步走路。天氣越來越...
近百歲人瑞有何長壽飲食秘訣?答案可能讓人大失所望
運動天地【文、圖/摘自啟示《最活力的老後》,作者布魯斯.葛里森】 歐嘉的飲食秘訣 許多人很想知道歐嘉的飲食習慣,這是常見問題的第二名。她最常被問到的是:「你有什麼秘訣?」 大部分的人會自然地猜想,她
南韓研究:不想禿頭 改成室內運動比較好
運動天地運動有益健康,但新研究指出,空氣汙染可能導致禿頭,如果不想變得童山濯濯,改成室內運動可能比較好。 南韓未來科學研究中心(Future Science Research Centre)研究人員在實
運動傷害讓小腿腫成「煙燻火腿」因為少做了一件事
運動天地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 林琮凱 華先生日前與客戶相約打高爾夫球,途中因稍稍落隊,為趕進度而快跑跳上開球台,就在右腳落下接觸草地瞬間,聽到「啪」的一聲,痛得他倒地不起,
早晨運動vs.晚上運動 專家分析不同時段要講究什麼
運動天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運動習慣: 有的人習慣早上運動,對他們來說,晨跑就像喝咖啡,是種喚醒儀式; 有的人更偏愛晚上運動,以此幫助消除一天的壓力。 早上和晚上運動到底有什麼區別?最近的一些新研究
愛運動還是掉肌肉?醫師:都因為這族群動錯又吃錯
運動天地體育署調查顯示,銀髮族是最愛運動的一群人,但肌少症問題卻依然嚴重。高齡醫學專家分析認為,只做有氧不練肌力的運動偏好、過度...
百歲人瑞中,十之八九是女性?科學家指出關鍵原因
運動天地【文、圖/摘自啟示《最活力的老後》,作者布魯斯.葛里森】 女性的常青優勢 如果你已進入中老年,又是女性,那就更值得高興,因為你從運動獲得的效益會比其它不具備上述條件的族群來得高。 根據匹
深蹲的時候,腳尖到底向前還是向外?專家:兩者皆對
運動天地【文、圖/摘自采實文化《強肌深蹲》,作者亞倫‧霍什格】 腳尖向前或向外? 最近一次的深蹲大學研討會上,一位運動員問我為何要求每個人以腳尖向前做深蹲?這不是我第一次被問到這問題。今日的健身界對於
運動不是愈多愈好 小心肌肉不只罷工還「玉石俱焚」
運動天地常聽到「橫紋肌」因為紋路是橫的而命名,通常指的是骨骼肌。 而這種肌肉平常很聽話,大腦叫它收縮抬大腿它就收縮、叫它放鬆就放鬆,是我們要達成日常生活最好的的幫手,而且經過訓練還能夠增加力量,讓體態優
讓大腦及身體產生正向改變 科學家:不健康的解藥就在我們面前
運動天地【文、圖/選自八旗文化《走路的科學》,作者謝恩・歐馬洛】 身體與大腦的鎮痛軟膏 在世上移動,是身而為人的一種必要經驗。活動,特別是規律走路,對於身體以及大腦的健康確實能帶來益處。然而在這一
對全身其他部位帶來負面影響!專家指出深蹲問題背後的元凶
運動天地【文、圖/摘自采實文化《強肌深蹲》,作者亞倫‧霍什格】 即使偶爾有踝關節疼痛,腳踝本身是穩定的關節,也容易變的僵硬,失去靈活度。因此腳踝的角色是動作與靈活度,當腳踝無法活動時,它會影響到身體其他
不想禿頭 最好在室內運動
運動天地運動有益健康,但新研究指出,空氣汙染可能導致禿頭,如果不想變得童山濯濯,改成室內運動可能比較好。
10分鐘也行!認識改善肌力和心肺功能的「間歇運動」
運動天地「今天我會帶你做一組間歇運動!」程太太第一天上健身房課程時,教練如此告知。 程太太滿心狐疑:「什麼是間歇運動?有時候運動,有時候不運動嗎?那我還請教練幹嘛?!」 間歇運動 確實我們一般比較常
增加運動強度是肥胖的解方?科學家:這項機制將能量消耗降至最低
運動天地【文、圖/選自八旗文化《走路的科學》,作者謝恩・歐馬洛】 走出非洲 在這個世界上移動,無論是透過走路、騎單車、跑步、游泳或是任何一種運動形式都會消耗能量。身體會依其所需,攝取(透過飲食與消化)
醫病天地/健身頭暈 努責現象…暫停快休息
運動天地南投30歲黃姓男子健身時,出現頭暈、頭痛、眼前一片黑,他嚇得趕緊就醫,醫師認為是「努責現象」導致血壓急速下降所致;努責現象無需治療,休息後會慢慢恢復,但醫師提醒健身時應循序漸進,選擇可以承受強度,避免身體傷害。
深蹲就是「吸氣下、吐氣上」?專家提醒一個呼吸細節
運動天地【文、圖/摘自采實文化《強肌深蹲》,作者亞倫‧霍什格】 適宜的呼吸 深蹲時,光是「像肚子被打一拳」的控制是不夠的,如果想要以一個安全的方式移動重量,還需要學習如何適宜的呼吸。很長一段時間,肌力
深蹲,不只是蹲下去而已!專家親身示範徒手深蹲要領
運動天地【文、圖/摘自采實文化《強肌深蹲》,作者亞倫‧霍什格】 徒手深蹲要領 讓我們回顧一下五個徒手深蹲的重點。 1 ─ 雙腳腳尖相對向前,向外五到七度是正常的。 2 ─ 維持腳底三點與地板接觸,建立
「除非你停止走路,不然你不會變老!」科學家告訴你走路的好處
運動天地【文、圖/選自八旗文化《走路的科學》,作者謝恩・歐馬洛】 走路為什麼對你有好處 站起身來行走,就能改變大腦的能量,這可被證明出來。美國心理學家約翰.雷德利.史楚普(John Ridley St
一個人只要14天沒運動 心血管功能和這些指標也變差
運動天地長期缺乏運動,會使組織器官機能下降30%,增加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 比這個更令人窒息的消息是:歐洲一項研究表明,只要你停止運動十幾天,身體就開始發生變化。 《生命時報》綜合國外研究並採
一個月減重超過三公斤就是「減肥失敗」?專家這麼說
運動天地【文、圖/選自方舟文化出版《醫生說「請你運動!」時,最強對症運動指南》,作者中野‧詹姆士‧修一, 田畑尚吾】 一個月減重超過三公斤就是「減肥失敗」 「休假日吃很多,一量體重發現變胖了」的人
狂做腹肌運動還是消不了鮪魚肚?專家:訓練方式錯了
運動天地【文、圖/選自方舟文化出版《醫生說「請你運動!」時,最強對症運動指南》,作者中野‧詹姆士‧修一, 田畑尚吾】 做腹肌運動「鮪魚肚」還是消不了! 「肚子有點大」、「在意腹部周圍鬆垮垮」,隨著
在家就能做的簡單6動作 幫助登山前強肌、下山後鬆筋
運動天地登山前
身體要有好的行動力 復健科醫:遠離肌肉骨骼3大問題
運動天地秋高氣爽時節,最適合三五好友相約登高健行。但許多人心裡總有個後顧之憂,那就是擔心雙腿痠爬不動、膝關節隱隱作痛,怕因此敗興而歸。其實只要從日常生活注重運動和營養,擁有能行遍天下的好膝蓋、好腿力並不難。
保護膝關節登山法:謹遵6項原則 登山生涯長長久久
運動天地受惠於板塊造山運動,台灣山林之美國際馳名,登山健行社團多又受歡迎,廣布各個年齡層。
登山是傷膝壞習慣?骨科醫師告訴你到底可不可以爬山
運動天地退休後,朋友吆喝,一夥人背上背包,上山逍遙去!國內郊山眾多,登山已成為許多銀髮族不可或缺的休閒生活。 有人說,登山爬階是最傷膝蓋的動作;也有專家認為,在正確的姿勢、訓練下登山,並不會加速膝蓋退化。
爬山爬到膝蓋壞 下坡愈走愈快最NG
運動天地熟齡愛山人士常擔心,愈常登山,膝關節退化越快,讓徜徉山林的日子被迫提早終止。上下坡確實對膝蓋都有壓力,但只要避開NG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