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男裝心臟支架7年後胸悶竟又梗塞 再放1支架救命
心臟血管50多歲李先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7年前急性心肌梗塞,被送急診後心臟冠狀動脈放了支架,他之後平時服藥,但日前工...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心臟血管白天工作到一半,突然瞌睡蟲上身,這種情況大家多少都有經驗吧?如果偶爾發生倒是還好,但若是常常如此,可能就要小心了!過度的日間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和某些疾病有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心臟血管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是動脈硬化心臟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動脈硬化發生在腦部會造成中風、發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四肢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如果沒有控制好血脂肪,就有可能在全身上下
健保大數據/110年二尖瓣脫垂門診就醫人次10大院所
心臟血管110年二尖瓣脫垂門診就醫人次10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二尖瓣脫垂治療特色院所
心臟血管修補與置換‧全國No.1
健保大數據:二尖瓣脫垂患者51至60歲最多 71至80歲就醫率最高
心臟血管二尖瓣脫垂被戲稱為「模特兒病」,因其常發生在年輕、身材纖瘦高挑的女性身上。很多人患有二尖瓣脫垂而不自知,因為此疾病多半無...
手術治療並非一勞永逸 醫提醒二尖瓣修補或置換需謹慎評估
心臟血管二尖瓣脫垂患者大多屬於無症狀或輕症,部分民眾會出現胸悶、喘、心悸、心律不整等,通常無需治療,透過調整作息即可改善。若二尖...
身材纖瘦高挑是高危險族群!心臟科醫師詳解二尖瓣脫垂常見症狀、治療重點及預防方法
心臟血管二尖瓣脫垂是常見的心臟疾病,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脫垂」指的是對瓣膜型態的描述,一旦二尖瓣脫垂,引起二尖...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心臟血管二尖瓣脫垂是所有心臟瓣膜異常中最常見的一種,其盛行率約為10%,女性發生的機率是男性的兩倍。據健保數據顯示,近三年就醫人...
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否改善動脈硬化進展?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解答
心臟血管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Cardiology(心臟學)昨天(2022-6-17)發表Association Between Statin Use and Progression of Arterial
連戰傳因中風住院,靠她相助脫險!醫:7大中風危險因子,熟記FAST助判斷
心臟血管國民黨前主席連戰住進台大醫院,外傳是小中風,他目前已能下床、說笑,復原速度快。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連戰之所以恢復快速,關鍵在於事發時,有人協助連戰在黃金搶救時段迅速就醫。 去年疫情爆發期間,連戰曾
常見「膽固醇迷思」你中幾個?醫破解:太低也非好事
心臟血管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已有不少人在出社會之初或是年滿三十之際,開始為自己安排人生第一次健康檢查,也由於年紀還算年輕,大多數還不需擔心重大疾病的危機,常見的項目有:身高體重、抽血檢查、胸腔X光等,其中,「
急性中風治療創紀錄遠離失能兩關鍵:FAST及早辨識、打119送醫
心臟血管Q:65歲的老張有糖尿病史,這天中午12點和下課回家的孫子玩了一會兒,覺得右邊手腳有些無力,心想睡午覺就有精神了便回房休...
8成以上成人曾心悸 醫師:合併這4項症狀快就醫
心臟血管醫界研究, 超過8成以上的健康成人都曾經發生心室早期收縮,也就是心律不整,一名42歲女性因心悸及活動時呼吸喘至成大醫院求...
中風後該如何復健?如何避免再度中風?專家教你怎麼吃才能顧及營養與健康
心臟血管納豆年初腦中風,經過3個月治療及靜養,終於在五月中出院回家。而中風後可能會有出現障礙,像是手腳無力、語言困難等生活上問題。一般來說,中風後3到6個月內是復健治療的黃金治療期,積極配合復健治療計畫,降低
疫情高峰胸悶不想進醫院 70歲老翁差點出大事
心臟血管端午過後,天氣進入炎夏,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期,一名70歲老翁,最近胸悶多時,卻因為疫情嚴重,一直不想就醫,最後喘不過...
健檢膽固醇數值總是紅字?教授解析數字過高原因
心臟血管讀者Shaun 2022-5-12在高膽固醇的健康人的回應欄裡留言:「有一個問題敝人思考很久但是沒有查到結果。因為膽固醇大部分是由肝臟產生的,那LDL或是VLDL過高是因為肝臟知道身體需要這些膽固醇而
餐廳女服務員左腳比右腳粗一倍 診斷為深部靜脈栓塞
心臟血管30歲陳姓女子是餐廳服務員,因工作久站已習慣雙腳稍微浮腫狀態,近期忽感左腳比右腳還腫,且逐漸延伸到大腿,甚至直接比右腳粗...
中過風的人再次中風風險高?留意心房顫動高風險因素
心臟血管根據衛福部的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已連續六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四位,平均每年奪走一萬多條人命;除了死亡,腦中風最令人害怕的是失能後遺症,如果落入長照,歷程平均將近10年,肢體癱瘓、認知障礙、失語,甚至
高血壓診斷標準修改至130/80 醫揭今年最新指引2重點
心臟血管長期以來的高血壓標準140/90mmHg,即將正式走入歷史。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決定在2022年將高血壓標準下修至130/80mmHg。起因於一篇大型臨床試驗的發表—以華人為主要受試者的
大便用力導致腦出血 醫籲高血壓患者慎防便秘
心臟血管1名52歲男性因腹肚就醫,醫師發現他血壓偏高,且出現意識模糊、叫不醒情況,後來查出他因便秘,大便時太過用力導致腦出血,經...
一包鱈魚香絲,竟有可能讓你「高血壓」!營養師教5招預防心血管疾病
心臟血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行(COVID-19),日前《中國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慢性病會增加新冠肺炎的致命風險,且直指「心血管疾病」為慢性病致命風險第1名!另,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
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
心臟血管●疫情碰上梅雨季,讓心血管疾病更棘手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心臟血管Q:75歲的阿珠家住台東縣長濱鄉,兒女白天在外務農,家裡只有她跟外籍看護,某日突然覺得半邊身體特別累、想走路腳也沒力,喊...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心臟血管根據衛福部2020年國人10大死因的統計,高血壓性疾病位居第7位,其他與高血壓相關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等,也都在10大死因排行當中,由此可見高血壓對健康非常重要。
宿疾復發幸心導管手術及時搶救 醫籲落實定期追蹤
心臟血管多年前曾因心肌梗塞合併心臟衰竭經醫院裝置血管支架的莊先生,術後未遵從醫囑定期回診,日前再次因心、腎衰竭合併急性肺水腫入院...
遠離壞膽固醇!國內最新臨床指引公布 超標指數再加嚴
心臟血管國內每4人就有1人血脂指數超標,稱為「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會讓缺血性腦中風、冠心症、周邊動脈疾...
8旬老婦血管阻塞變象腿 機械除栓術讓雙腿復原
心臟血管82歲蔡姓老婦最近因左腿腫大、疼痛就醫,診斷為深層靜脈血管栓塞,醫師以藥物合併機械除栓方式將血塊清除,並在被淋巴結壓迫的...
一走就喘、乾咳不停 檢查發現肺比身體老20歲
心臟血管病友故事
喘咳血腫暈 恐是肺高壓警鈴響
心臟血管肺高壓是指肺部的血管病變,造成肺的血管產生高血壓,嚴重恐心肺衰竭猝死。常見症狀包括喘、咳、血、腫、暈,因不具特異性,容易...
【肺高壓】喘、咳、血、腫、暈五症狀,原因可能是肺動脈高壓,你沒聽過的心臟癌症,嚴重恐猝死!
心臟血管肺高壓的原因是肺部的血管病變,造成肺的血管產生高血壓,嚴重恐致心肺衰竭猝死;常見五個症狀包括「喘、咳、血、腫、暈」,因為不具特異性,容易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提醒以上症狀中有一到兩種,就該提高警覺,越早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心臟血管食物中蛋白質的來源和高血壓相關?一項新研究指出,蛋白質的攝取來源愈豐富,愈可能減少成年人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最近發表在美國...
美國心臟協會揭關鍵時期:站立血壓高於坐姿 心臟病風險多2倍
心臟血管研究亮點
主動脈剝離是高血壓患者的奪命殺手 醫詳解主動脈剝離成因、症狀及預防
心臟血管前言 幾年前,知名藝人因為主動脈剝離而逝世,留給大家無限的遺憾與錯愕。隨著時間過去,這項議題的討論度也隨著淡去,但是大家真的了解這項疾病了嗎? 可以想像,人體血液循環系統就像一個規劃良好的城市
坐車上山就會有影響 台大醫揭高山一日遊的心血管風險
心臟血管在出國旅遊不易的抗疫年代,許多國人轉而投入台灣山林。但「高山一日遊的風險」,請喜登山者務必參考,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三高...
久坐中風、心臟病風險增147%!醫教6習慣有助逆轉
心臟血管文/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醫學科 郭志東醫師 當今社會大部分人的生活時間都被困在辦公室的桌子下或家裡的沙發上,由於科技的便利和現代生活方式,大部份人越來越喜歡久坐而變得不愛運動。 美國研究:每
長期久坐讓身體有3大變化 醫授撇步遠離心血管風險
心臟血管「你今天有運動了嗎?」社會大部分人的生活工作時在辦公室、回到家中就躺在沙發上,加上科技便利連食物都可以外送到家,導致大部份人越來越喜歡久坐,也變得不愛運動。 久坐工作型態大幅增加! 隨著時代的
38歲青年上班途中被蜜蜂螫一口 差點心肌梗塞喪命
心臟血管蜜蜂叮咬,也有致命危機!南投38歲吳姓男子日前騎機車上班,眼皮被蜜蜂螫一下,到工廠後竟全身起紅疹,同事緊急將他送醫。醫師...
八成患者不知自己中風!先打119 勿自行就醫
心臟血管Q一名中年男性與友人在住處聊天,突然發生抽搐、口吐白沫的狀況,現場友人見狀十分驚慌,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友人應該怎麼緊急處...
常常胸悶、心悸?留意心房顫動!醫:可控制,盡早檢查慎防腦中風!
心臟血管好發於中老年族群的心房顫動,隨著人口老化,風險族群也日漸普遍,且不一定有明顯的症狀,加上中老年族群常認為年老毛病多,更容易忽略警訊。屏東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張雲德醫師提醒,民眾日常應多留意相關症狀
每天運動30分鐘保護心臟?專家提醒:「1件事」逆轉這個優勢
心臟血管當今社會大部分人的生活時間,都被困在辦公室的桌子下或家裡的沙發上,由於科技的便利和現代的生活方式,大部份人越來越喜歡久坐,而變得不愛運動。 據美國心臟協會的研究指出,自1950年以來,久坐不動的工作
愛運動也會心房顫動?醫:強度太低或太高都不好,留意心悸早治療防中風、心衰竭
心臟血管心房顫動常被認為是高齡者才會有的健康問題,事實上年輕族群也需留意,特別是平時有高強度運動習慣、或是本身就為運動員的族群更要小心,雖然運動普遍被認為有利身體健康,但強度較高的運動卻有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
年輕人頭暈、頭痛頻繁發作別輕忽,恐是「高血壓危象」!2個面向控血壓
心臟血管編按:12歲的阿華最近兩週內,上課時常常感覺到頭暈、頭痛,晚上睡覺睡不好的情況。本來以為是因為升學壓力過大,便不以為意。有一次上課中又發生頭暈、頭痛的症狀之後,到健康中心一量血壓,才發現血壓高達190
膽固醇過高一定不健康嗎?教授曝最重要的膽固醇數值
心臟血管讀者楊先生在2022-3-2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有關膽固醇的問題。由於內容很長,所以我把它簡化整理如下: 林教授您好,上星期健檢報告出現意料之外的紅字,我的血液膽固醇數值高達265,對
春夏中風、心肌梗塞4雷!醫:風險族群影響大要小心
心臟血管防範中風、心肌梗塞,民眾大多聚焦在冬季、天冷之時,不過其實春夏、天氣較熱的時候,也要注意相關風險地雷。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表示,冬季雖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的機率較高,但不代表只有冬季才會發生,一
頭暈目眩 竟是因為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心臟血管楊姓男子頭暈目眩1個月,日前起床突發現右上眼瞼下垂,家人趕緊送至童綜合醫院檢查,發現楊右側顱內後交通動脈瘤破裂,導致蜘蛛...
50歲曾中風這次胸痛到撕心裂肺 送醫發現主動脈剝離
心臟血管花蓮一名50多歲有中風病史的廖姓男子,某晚突感到胸部劇烈疼痛失去意識,被妻子緊急送至急診,經檢查確診心臟被血塊壓迫,情況...
心理狀態會影響心血管健康 專家:預防心臟病從改變生活開始
心臟血管多年來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奪命殺手,專家呼籲透過生活型態改變能大幅降低疾病風險,如今一項新研究發現,其實在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對未來成年後心血管疾病是有影響。國內心臟內科醫師坦言:「是有可能!像A型人格
手術成功病患卻昏迷!醫揪出肺栓塞惹禍救回一命
心臟血管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張耿豪說,一名86歲婦人在接受大腸癌切除手術後,出院前夕突然意識不清且呼吸急促,家屬...
腹主動脈瘤死亡率高 摸到腹部有跳動的腫塊勿輕忽
心臟血管一名身材纖細的妙齡女子,在肚臍周圍摸到會跳動的腫塊、有節律的隨心臟跳動,緊張就醫,原本擔心是腹主動脈瘤,超音波檢查發現,女子因過瘦直接摸到腹主動脈,解除一場虛驚;醫師表示,腹主動脈瘤超過5公分就有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