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14:18:35 健康知識+
平底鞋最健康、傍晚腳腫試穿比較準?專家曝買鞋常見迷思
「好的鞋子能帶你去到更好的地方」——這句話指的不是華麗或昂貴的鞋款,而是能真正貼合雙腳、支撐身體、陪伴你走得更遠的「健康鞋」。專家提醒,50歲之後,鞋子更是健康的「基礎建設」,正確的鞋款能幫助我們延緩衰老、預防跌倒,甚至延長健康壽命。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5-09-16 14:18:35 健康知識+
「好的鞋子能帶你去到更好的地方」——這句話指的不是華麗或昂貴的鞋款,而是能真正貼合雙腳、支撐身體、陪伴你走得更遠的「健康鞋」。專家提醒,50歲之後,鞋子更是健康的「基礎建設」,正確的鞋款能幫助我們延緩衰老、預防跌倒,甚至延長健康壽命。
2025-09-13 11:22:07 健康知識+
「最近總是動不動就發火,自己也控制不了情緒」──許多40至50多歲的女性族群都有這樣的困擾。專家提醒,這不一定只是性格或壓力造成,可能是更年期帶來的「身心警訊」。 專家碇純子指出,更年期女性的身心變化與女性荷爾蒙,特別是「雌激素」急速下降有密切關聯。雌激素原本能幫助穩定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等,當分泌減少時,情緒波動、易怒、甚至無故落淚的情況都會增加。
2025-09-12 11:33:15 健康知識+
談到窗戶清潔,多數人只注意到玻璃本體和下方溝槽的灰塵與汙垢,卻忽略了另一個「藏有隱形黑黴」的地方。日本收納專家せのお愛揭露一個超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據她在Instagram上進行的問卷調查,高達9成的人表示「完全沒清理過」。せのお愛提醒,這個盲點若放任不管,不僅掃除功虧一簣,甚至會危及健康。
2025-09-09 14:20:53 健康知識+
日本「滿尾診所」院長、醫學博士滿尾正分享一個震驚的案例。某企業委託進行員工健康檢查,其中一名20多歲的年輕男性,本以為不會出現任何大問題,沒想到骨密度檢測結果竟然只有70%。正常來說,這個年齡層的骨密度應該超過100%,70%已經屬於「疑似骨鬆症」的範圍。
2025-09-09 11:40:31 健康知識+
讀者好奇寶寶在2025-8-2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我在台北市温泉發展協會的網站找到一篇文章,文中提及:溫泉中因含有許多礦物質,可以促進人體免疫功能、強化關節、減少動脈硬化及增強心臟血
2025-09-08 10:48:53 健康知識+
微塑膠汙染飲用水已成全球議題,研究發現瓶裝水與自來水皆含有大量微塑膠,甚至能進入血液、胎盤與大腦,導致氧化壓力、慢性發炎、腸道菌相失衡,並與癌變、心血管疾病及免疫力下降相關。部分微塑膠還帶有內分泌干擾
2025-09-08 08:57:50 健康知識+
炎炎夏日,食物容易變質腐敗,有些人習慣煮一大鍋菜,吃不完隔天繼續加熱食用。醫師提醒,剩菜最好一次性復熱食用完畢,反覆加熱...
2025-09-05 08:51:00 健康知識+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會開始感覺膝蓋、髖關節、腰部出現痠痛。這些不適往往不是單純「老化」所致,而可能與日常的走路姿勢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帝京科學大學醫學教育中心特任教授、骨科專科醫師渡會公治指出,像是變形性膝關節症、下肢與腰椎的疼痛,常常源於「骨骼排列不正確」。例如O型腿、X型腿,會導致膝關節軟骨與韌帶長期受力不均,疼痛甚至可能從腿一路延伸至髖關節與腰背部。
2025-09-04 10:34:08 健康知識+
在這追求高效率的時代,許多人都恨不得自己擁有更多的時間,有沒有一種方法,讓人不需要睡那麼久就能恢復心神呢?高效能專家哈爾‧埃爾羅(Hal Elrod)就在著作中分享,如何克服早上賴床的習慣。
2025-09-04 09:53:56 健康知識+
近年來球鞋潮流分為厚底派與薄底派兩大類,許多人挑鞋時除了講求造型與時尚感,也會考慮到走路、跑步、長時間活動等實際需求。具備鞋款設計、維修與鞋適配經驗的日本專業鞋匠佐藤靖青整理出厚底鞋、薄底鞋各自的優勢與注意事項,並提供混合型鞋款的解決方案。
2025-09-02 09:47:55 健康知識+
許多人喜歡趁出門前這段時間做很多事情,但日本專家提醒,起床後到出門前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將會影響身心健康,並提出了13個起床後千萬別做的事。
2025-08-26 09:29:42 健康知識+
擁有優質充足的睡眠和健康息息相關。日媒《日刊SPA!》專訪筑波大學「國際統合睡眠醫科學研究機構(IIIS)」的睡眠研究領域權威櫻井武教授,發現現代人過於追求「正確睡眠」,反而讓自己陷入更大的失眠危機。
2025-08-23 16:47:34 健康知識+
喝水不只是為了解渴,還有助於維持生理機能、幫助體內代謝,在夏日預防中暑與脫水,英國一項新研究甚至指出,日常中水如果喝得不夠,很可能會啟動身體壓力機制,導致一連串健康問題。
2025-08-23 14:43:13 健康知識+
你知道嗎,身體某個部位的大小竟然可以當作健康指標,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研究發現,脖子的尺寸能反映出一個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死亡率。
2025-08-22 15:11:56 健康知識+
想要維持腸道健康、延緩老化,不只是飲食需要注意,日常習慣也很關鍵。日本體育大學杉田正明教授提醒,腸道環境若惡化,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讓疲勞恢復得更慢,甚至影響腦部發展與心理狀態。
2025-08-21 08:36:15 健康知識+
一位年約40多歲的男性,近期收到健檢報告結果,舒張壓出現紅字,首次看見舒張壓見紅,他並不以為意,但他的同事警告千萬別輕忽...
2025-08-20 17:55:05 健康知識+
對於無法仰睡、習慣側睡的人來說,枕頭不僅是睡眠的輔助工具,更是脊椎健康的守護者。枕頭的主要功能,是支撐頭部與頸部,讓脊椎從頸椎到尾椎能維持在一條直線上。側睡時,因肩膀與床面之間存在高度差,若枕頭高度不
2025-08-20 08:23:00 健康知識+
家裡最髒的地方不只馬桶!一名清潔經驗長達15年的專業管家揭露,浴室裡的牙刷杯往往是她遇過「最噁心的物品」,內部容易積水、潮濕昏暗,成了細菌繁殖的天堂,甚至曾讓她清到反胃。
2025-08-16 16:25:47 健康知識+
喉嚨癢、頻繁清痰常被認為是感冒或是年齡問題,但實際上可能是身體正在發出警訊,日本漢方醫學專家碇純子就指出,喉嚨不適的症狀可能與更年期身體失調有關。
2025-08-16 10:23:48 健康知識+
夏天高溫下,很多人為了節省電費,選擇吹電扇消暑。但最新研究指出,在高溫環境下使用電風扇,可能會增加致命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尤其是在缺乏水分的情況下,風扇反而會加重心臟負擔,甚至引發心肌梗塞。
2025-08-15 11:41:22 健康知識+
常常以為只要噴酒精、乾洗手,手就夠乾淨了嗎?小心細菌、黴菌偷偷上桌!醫師傑登實驗不同狀態的手碰吐司,結果顯示,最有效的清潔方式仍是「肥皂+流動水,搓洗 20 秒以上」。
2025-08-13 10:42:41 健康知識+
隨著全球一次性塑膠製品大量使用,不論是塑膠微粒或是塑膠奈米,這些肉眼難察覺的微塑膠顆粒已廣泛存在於飲用水、空氣、食物與人體組織中,近期多項研究更揭露,這些微塑膠顆粒甚至出現在人類血液、尿液、腎臟、心臟
2025-08-13 10:19:14 健康知識+
中度颱風楊柳暴風圈已於今晨6時許觸陸,中南部恐受影響,菜價也會勢必跟著波動。北農表示,今日蔬菜到貨量下降,但每公斤批發價...
2025-08-13 09:37:13 健康知識+
今年夏天高溫潮濕,大家紛紛開冷氣避暑,但常因室內與戶外的溫差太大,導致人體無法調適而引發「冷氣病」症狀。中醫師賴睿昕指出...
2025-08-12 11:26:29 健康知識+
許多人白天上班、上課時使用廁所的頻率十分正常,卻發現睡覺時半夜總是頻頻起床上廁所,這種「夜間頻尿」的現象困擾著不少人。泌尿科醫師金光俊行指出,睡眠期間若起床排尿超過兩次,恐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存活率,提醒民眾不可輕忽夜間頻尿問題。他並分析夜間頻尿主要有三大成因,教你怎麼辨別與對症下藥。
2025-08-11 15:06:41 健康知識+
手指腫脹可能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除了與天氣炎熱、飲食習慣有關,有些情況則是身體正在發出某些警訊,例如關節炎、慢性疾病等,《Prevention》就列出12個手指腫脹常見的原因與解決方法,讓醫師告訴大家什麼時候應該盡快就醫。
2025-08-08 19:59:06 健康知識+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身處都市叢林,連帶使身心也亮起紅燈。不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只要花15分鐘待在戶外,就能有效降低憂鬱症的風險,不只能夠減少焦慮、憂鬱心情,甚至還能消除疲勞。
2025-08-08 15:36:35 健康知識+
許多人都有半夜醒來、輾轉難眠的困擾。近日,一名美國創作者分享了一個簡單又奇特的「眼球運動法」,聲稱能在幾秒內重新入睡,引發網路熱議,影片累積超過 260 萬次觀看,不少人嘗試後直呼「被救了」。
2025-08-08 11:13:13 健康知識+
某些家庭有「上小號不每次沖水」的習慣,特別是在家人專用的廁所中。然而這種做法在網路上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支持者認為是節省用水的聰明之舉,反對者則直指不衛生、感覺有害健康。事實上,這個看似簡單的節水方法,背後也潛藏著意想不到的風險。
2025-08-07 10:58:00 健康知識+
不升血糖、熱量低的代糖,雖然滿足了「吃甜甜」的口慾,最新的研究發現有可能反而會誘發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