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5 15:09:39 李偉文
李偉文/沒辦法常常進到森林 在自家陽台種植園藝也能有好處
因為植物是有生命的素材,患者在照顧的過程裡,不只勞動了身體,還能夠刺激思考,讓患者重新與周邊世界有正向的連結。在過程中,還可以同時刺激患者的視覺、嗅覺、觸覺,甚至味覺,而且當患者能呵護一個生命、看著它成長,往往也能振奮沮喪或退縮的精神狀態,因為植物需要關懷跟照顧,必須注意陽光,給予水分與肥料,當患者背負小小的責任而工作,從中體驗到自己的價值而找到存在的意義。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02-05 15:09:39 李偉文
因為植物是有生命的素材,患者在照顧的過程裡,不只勞動了身體,還能夠刺激思考,讓患者重新與周邊世界有正向的連結。在過程中,還可以同時刺激患者的視覺、嗅覺、觸覺,甚至味覺,而且當患者能呵護一個生命、看著它成長,往往也能振奮沮喪或退縮的精神狀態,因為植物需要關懷跟照顧,必須注意陽光,給予水分與肥料,當患者背負小小的責任而工作,從中體驗到自己的價值而找到存在的意義。
2022-12-04 12:26:06 李偉文
很多東西可以勾起回憶,最常見的是老相片與信件,其他如塞在抽屜深處朋友送的紀念品或某次旅行買的鑰匙圈,聽到一首歌,忽然聞到...
2022-10-23 09:58:04 李偉文
食物浪費是近年國際上很夯的議題,除了在產地與賣場被丟掉的食物外,在台灣丟棄的廚餘中,百分之九十是菜葉、果皮等尚未烹煮的生...
2022-09-11 12:03:46 李偉文
前陣子從屏東潮州回台北後,重新拿起龍應台老師的《大武山下》翻閱,看到書中重要的楔子,慎重地拿出紙筆,謄寫一次:「這世界的...
2022-07-24 09:53:21 李偉文
隨著年齡增長,難免愈來愈容易腰痠背痛,即使提醒自己要保持良好姿勢,但往往不小心就會翹起二郎腿,常被老婆大人糾正。
2022-05-29 11:09:12 李偉文
「歲數從來不是重要的事,身體軀殼會老去,但心和靈魂永遠不會。」陳維滄董事長雖然這麼說,但他的外表怎麼看也不像84歲的人,...
2022-04-03 12:52:39 李偉文
大提琴家馬友友曾說:「我之所以能在演出前保持平常心,是因為我已經到了一定的年紀,不需要再證明自己有多優秀。」
2022-02-13 11:20:45 李偉文
最近有好多本關於走路與介紹步道的書上市,也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新價值。除了上下班短暫的行走之外,為了健康目的的走路也蔚為風潮...
2021-12-19 11:45:12 李偉文
退休最棒的事情,就是從此不必再開不想開的會,做不想做的事,參加不想去的活動,跟不想見的人碰面。
2021-11-07 12:29:35 李偉文
最近聯合報橘世代周報來訪,主題是「設計你的第三人生」。
2021-09-26 15:28:34 李偉文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2021-08-08 12:01:47 李偉文
疫情控制期間,為了避免民眾群聚,遊樂設施與熱門觀光景點都進行人流管制。
2021-06-27 13:55:46 李偉文
因為疫情,全世界的跨國旅遊幾乎停擺,對於許多每年要出國多次的朋友來說,連續兩年甚至更久沒辦法出國,大概是很難得的經驗。
2021-05-02 12:22:49 李偉文
我們吃的蔬菜跟水果有什麼不一樣?
2021-03-14 11:18:01 李偉文
如果全面檢視現代人的健康,會發現問題其實出在「太多」。除了身體之外,包括精神與心靈的毛病,絕大多來自吃太多、坐得太久、工...
2021-01-10 11:55:18 李偉文
今年因為疫情無法出國,台灣所有觀光景點都人滿為患,有許多人不想人擠人,就往山林野地走,結果稍微有點名氣的步道,也擠進很多...
2020-12-06 11:20:09 李偉文
這些年若有機會到頂尖大學或明星科系演講,和一路過關斬將的優秀學生聊到有關生涯規畫主題時,都會特別提醒這些天之驕子,人生最...
2020-11-01 12:32:49 李偉文
假日到朋友家聊天,時近中午,從廚房傳來一陣聲響後,他們正在大學讀理工科系的兒子居然端出好幾道看來頗費工夫的菜餚。
2020-09-20 10:20:52 李偉文
人是群居的動物,我們除了必須在分工合作中才得以生存之外,生命意義與價值,也在與人互動中彰顯,因此人際關係往往是決定我們幸...
2020-08-09 12:03:41 李偉文
只要碰到許久不見的老朋友,人人都會互問:「你最近在忙什麼?」
2020-07-05 11:48:12 李偉文
今年上半年大家的行程都被疫情打亂,大部分活動都取消了,也就是除了日常之外,特殊的活動都不見了,我們日後會如何回憶這段日子...
2020-05-17 11:15:02 李偉文
走過青壯年,知道世事無常,跟朋友告別時已不像年輕時那麼灑脫,不時提醒自己,老朋友見一次是一次,次次要珍惜,次次要感恩。
2020-04-12 11:10:18 李偉文
二月中,疫情剛爆發沒多久,因為成為病毒培養皿,在海上漂流許久才得以靠岸的鑽石公主號,一個美國少女登上政府派的包機前,得知她在回美國後還得重新被集中隔離十四天,當場對著電視鏡頭飆淚:「我人生裡的一整個月就不見了!」當時看到新聞的人,大概沒料到幾個星期後,全世界許多地區的人都會像她一樣,同一個時間玩小時候的遊戲:「一、二、三,木頭人!」
2020-02-23 11:18:01 李偉文
作家董橋曾寫過一段引人深思的話:「世間人人都是收藏家,收藏家是孤獨的,而人的孤獨就是人的尊嚴。」
2020-01-12 12:56:31 李偉文
近年寫了些關於退休的文章,有讀者在臉書私訊留言,一方面當然說是感謝我的建議,但是也會暗示,他們的條件沒有我那麼好,所以只能羨慕我。
2019-11-24 13:33:38 李偉文
大約二十年前我就發現,街上的婦產科診所或中小型的婦產科醫院一家一家的關門,但是動物醫院愈來愈多。周邊朋友不結婚的也愈來愈多,不生孩子的單身貴族就開始養貓養狗,將父母親職的天性完全投入在家裡的狗兒子身上,並且以身為貓奴為榮。
2019-10-20 11:40:19 李偉文
年齡愈大,手機裡LINE的訊息,有關養生保健的資訊愈多。據統計,點閱率最高與轉傳分享率最多的也都是這些「好心的叮嚀」,不管什麼「名醫推薦」,「神奇效果」、「救命祕方」、「令人驚呆了」……聳動又誇大的標題,有時候即便知道十之八九是垃圾或假新聞,但基於人的好奇心,還是會被誘惑點進去看一下,於是就助長這些有問題的「農場文」的繼續氾濫。
2019-07-21 12:46:01 李偉文
學生時代忘了哪個老師曾用一句名言來勉勵我們:「君子立長志、小人常立志。」也就是說,君子比較有恆心毅力,立下某個志向就會堅持下去,而小人常常見異思遷,時時刻刻都在立下新的志向。
2019-06-09 12:00:44 李偉文
現代每個上班族都被時間追著跑,人人渴求一天有四十八小時,而時間管理似乎也成為一門顯學。大家都在尋找更有效率完成一切事情的方式,快速成名、快速致富,難怪在急診室待過的台北市長,一上任就標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2019-05-05 11:35:18 李偉文
達賴喇嘛曾說:「人生來有何目的?我思考了很久,相信人生的目的就是要尋求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