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5 14:00:00 骨科.復健
五十歲後會遇上骨質大量流失的「骨質跳樓期」,醫師建議從年輕開始存骨本!
打從人類一出生起,就有了骨密度,隨著年齡增長,骨密度就會以慢慢地增加,正所謂一眠大一吋,不斷地茁壯長大,骨質一路增加到二十歲,此時骨質的生成遠大於破壞的速度。 差不多到達二十歲的時候,開始進入平衡期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0-06-25 14:00:00 骨科.復健
打從人類一出生起,就有了骨密度,隨著年齡增長,骨密度就會以慢慢地增加,正所謂一眠大一吋,不斷地茁壯長大,骨質一路增加到二十歲,此時骨質的生成遠大於破壞的速度。 差不多到達二十歲的時候,開始進入平衡期
2020-06-24 12:33:09 骨科.復健
一名30歲羅姓婦人3年前產後發現雙腿無力,歷經2年餘四處求診,都沒能解決問題,直到由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診...
2020-06-23 16:15:38 骨科.復健
「天啊!骨質疏鬆難道是女性的天敵嗎?」 美國統計資料粗估顯示,三億人口中約有一千萬的美國人被確診為骨質疏鬆症,當中就有高達百分之八十是女性! 回頭檢視台灣,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六十歲
2020-06-22 17:03:23 骨科.復健
24歲的陳先生(化名),平時工作忙碌、壓力大,為了紓壓,回家後習慣打手遊才入睡。適逢周末,他花了比平時更多時間於遊戲中,而因為該遊戲需要反覆的手腕和大拇指的動作,隔天手腕竟異常疼痛,趕緊就醫。
2020-06-19 14:00:53 骨科.復健
慢性腰痛目前已經成為困擾我們的主要病症之一,為此我們創造了很多的治療方法和康復鍛煉。但在平日的醫療工作中,發現患者不良的睡姿往往會成為慢性腰痛的主要病因。一晚錯誤姿態的睡眠,甚至可以讓所有的努力功虧一
2020-06-18 09:00:11 骨科.復健
一位中年男子常打高爾夫球運動,偶爾肩膀痠痛但不以為意,有晚睡覺竟被肩痛痛醒,更衣時手舉不起來、如廁後連屁股也無法擦,前往...
2020-06-10 17:48:08 骨科.復健
「肩膀也會骨質疏鬆?」相信是很多人的疑惑。 你沒聽錯,肩膀也會骨鬆,只是比例比較少而已。肩膀雖然不是骨質疏鬆最常見的部位,卻是人們可能忽略的關鍵位置。 一般而言,骨質會不會容易流失而疏鬆,通常取決
2020-06-10 17:20:13 骨科.復健
許多手腕疼痛的患者,常常以為自己是媽媽手,但其實許多的疾病都會造成手腕疼痛,俗稱媽媽手的狄奎凡氏症也是其中之一,而鮮少聽到的隔間症候群也會引發相似部位的疼痛,若沒有多加注意,並不易區分兩者差別。
2020-06-08 10:01:10 骨科.復健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名56歲婦人鮮少出門在家當「沙發馬鈴薯」,卻引發下背痛,痛到直不起腰。經就醫接受復健及藥物治療後背...
2020-06-07 17:30:00 骨科.復健
30歲的陳小姐,是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為免身材走樣,趁假日到游泳池瘋狂運動,結果,隔天右膝蓋疼痛腫脹無法走路,只好求助於復健科醫師。醫師用超音波檢查膝關節,發現髕骨上方有異,用空針抽出30毫升的積水
2020-06-05 17:42:00 骨科.復健
31歲林小姐,常忘記蓋被子睡覺,有天凌晨想起床上廁所,不料小腿肚瞬間糾結,劇痛讓她立刻驚醒,但全身無法動彈,只得下床用爬行前進;之後整夜輾轉難眠,甚至到了中午,小腿仍隱隱作痛,就醫後,才知是靜脈曲張惹
2020-05-30 22:29:16 骨科.復健
在家宅了幾個月,終於出門走走,但沒想到爬個山卻造成膝蓋疼痛,好幾天走不了路。這是許多人最近的遭遇,是不是要繼續走下去,真...
2020-05-30 15:33:00 骨科.復健
你也是屬於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的懶骨頭嗎?王咨翔醫師分享,門診最近來了一位38歲的李先生,表示下背痠痛,起身時還會有某根筋突然被拉到的痠麻感,仔細詢問才發現,原來李先生是標準的沙發馬鈴薯,不管是看電
2020-05-30 13:50:00 骨科.復健
您看過慢跑者、籃球員或網球選手,使用五顏六色,像是膠帶的肌內效貼布嗎?食品藥物管理署說明,其主要功能為預防或減緩運動傷害,在復建科、骨科或神經科,常見復健科醫師透過肌內效貼布,藉此改善患者的肩頸痠痛、
2020-05-30 09:00:00 骨科.復健
骨鬆患者,小心易骨折部位!根據統計,骨折1年後,男性死亡率約為22%,女性約為19%。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骨科部顧問醫師林高田表示,骨折本身不會致命,而是由於骨頭斷
2020-05-28 19:20:00 骨科.復健
WHO將骨質疏鬆症列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重要流行病,但因檢測不便,導致發生率高,篩檢率卻偏低;加上骨鬆症無聲無息,大多數病人發生骨折後,才知道骨質早已默默流失,失去提早預防的機會。 誰是骨鬆高
2020-05-23 14:30:00 骨科.復健
「挫傷」(Contusion)是指鈍性直接打擊於身體所導致的非開放性傷害,如撞擊、棒打、腳踢…等,可發生於人體任何部位,其中多見於頭部、胸部、四肢、腰背部。 挫傷其實是沒有傷口的,受力於軟組織(
2020-05-23 10:00:00 骨科.復健
一位60幾歲的婦人,長期膝蓋疼痛,除服用消炎止痛藥以外,嚴重疼痛的時候就去小診所打一針,便可撐過一段時間,但在某次注射後,膝蓋竟腫得跟排球一樣大,並且紅腫發燙,同時也跟著發燒,經送醫診治,從膝蓋中抽出
2020-05-19 23:20:09 骨科.復健
長短腳原因分為先天、後天性兩大類,後天性若沒有徹底治療矯正,恐衍生下肢病變。衛福部台東醫院骨科醫師陳俞志表示,後天性長短...
2020-05-16 09:10:00 骨科.復健
做家事、抬重物,少做上臂伸展運動,許多中老年女性都有五十肩的困擾。但研究發現,如有糖尿病,則罹患五十肩的風險更高,約為一般人的5倍,更有3成的五十肩患者罹患糖尿病。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應多活動手臂關節
2020-05-13 11:13:31 骨科.復健
更年期婦女停經後由於體內荷爾蒙減少,副甲狀腺素功能降低,造成骨質大量流失,骨質密度降低,使骨骼變脆、變弱。而咖啡有利尿作用,會讓身體中水分及礦物質排出,若一天的咖啡量超過4杯,就會加重骨質的流失,因此
2020-05-11 00:12:00 骨科.復健
案例健走、游泳、腳踏車,哪個有效增骨質? 「請問大家,健走、游泳、騎腳踏車這三項運動,哪一項對提升骨質密度最有幫助?」在一次社區演講中我問台下的聽眾這個題目,我發現有不少人答錯,因此我認為有必要用一
2020-05-08 19:00:00 骨科.復健
一名40多歲退役軍人深受下背僵硬疼痛困擾多年,由於平時愛好打高爾夫,一開始誤以為只是運動傷害,而且疼痛在運動時感到舒緩,也就漸漸地不以為意。不料,他的症狀持續惡化,甚至連腳踝也出現嚴重紅腫疼痛,持續復
2020-05-06 15:25:00 骨科.復健
案例父母住處偏遠又不上醫院,如何在家也能初步檢測骨骼健康? 小廖從美國碩士班畢業以後,回到臺灣就一直在外商公司任職,因為語言能力好、工作又努力,很快地在42歲就已經當上了臺灣分公司的副總。 他從大
2020-04-07 09:34:12 骨科.復健
根據統計,80%的人在一生當中曾經有過下背痛的經驗,其中1/4的人疼痛會持續超過1個月。因為下背痛的比例很高,所以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不難發現身邊經常有人喊:「腰痠背痛」。 追根究柢下來,許多人的
2020-03-29 17:24:14 骨科.復健
你知道坐著時間越長的人,老化的速度越快嗎?即使骨骼已經攝取了充分的必需營養素,但如果沒有配合足夠的運動,就無法建構出強韌的骨骼。如果只考慮骨骼的健康,重點就是「先運動,再食補」。但是,這個運動不需要太
2020-03-18 10:28:35 骨科.復健
日本骨科博士太田博明經過數十年研究在其新書《一天100秒,遠離骨質疏鬆》(時報出版)中提到,內臟脂肪是造成生活習慣病的「壞脂肪」,絕對不能過度囤積。男性非常容易囤積內臟脂肪,這也是他們「中年發福的真正
2020-02-28 13:55:20 骨科.復健
正常人不會因為「睡眠」造成身體的傷害,因為人體自有保護機制-「翻身」。 正常人會「翻身」保護身體 人體每個晚上大約會翻20~40次,目的是讓身體不會因為維持同一個姿勢,讓某些部位的壓力特別重而
2020-02-25 09:29:35 骨科.復健
你知道嗎,關節每天所承受的壓力有多重?其實除了平躺時,其他時候膝蓋都在負重。有研究指出,走路時膝蓋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1~2倍,上樓梯時則變成3倍,跑步時,要承受4倍重量,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關
2020-01-09 11:00:35 骨科.復健
好友羅先生在2019-12-24用臉書簡訊詢問:【報告教授,為何要「鎖住」鈣質?這篇FB用的詞彙 令我起疑】。我點擊他附上的連結後看到這篇文章:《80%的人 骨質保健都錯了!!??每天吃兩顆真的好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