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4 醫療.感染科
搜尋
發燒
共找到
3041
筆 文章
-
-
2023-03-2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醫院裡的痛苦和折磨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從病人學習到的心得」。一位醫學生在即將離開實習醫院時,寫出自己六個月來如何從教室、課本,在臨床老師的指導下,應用到醫院、病人的心路歷程,並且給「醫病平台」帶來作者別具匠心畫出的「插圖」。另外兩篇是由一位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的學生,仍舊不忘以「敘事醫學」的方法,追述自己一位病人由最初無法接受診斷到後來欣然同意接受治療的故事,以及聆聽病人分享治療引起的副作用。這些都是只有透過病人才能學習到的重要醫學知識。希望這三篇醫學生的動人敘述可以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參與,將來我們的子孫生病時才有好醫生可以照顧他們。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內科實習之震撼教育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確診前的不安與徬徨 夜間學習時,我接到護理師通知的一床術後發燒病人,推開門時他靜靜的躺在床上,虛弱地微微顫抖著,嘴裡不知囁嚅著什麼,我將耳朵湊近, 「太痛苦了。讓我死一死好了。」 我的心漏了一拍,在這過於安靜的空間裡,生命在疾病面前變得好脆弱。 公務機劃破了無助的空氣,是另一床痔瘡手術後,止痛藥無效的病人。見到他時,他側著身,緊抓著床緣的欄杆,不停顫抖著。他轉過頭,從那強忍著痛楚的眉宇間透露故作的堅強。一旁的太太伸出手,握緊住丈夫的手,彷彿給他最後一點支持,「他從恢復室回來,麻藥退了之後就非常非常痛,能再給他一點止痛嗎?」 「如果最不痛是1分,最痛是10分,你覺得現在有幾分痛?」 「超越我所感覺過的痛。」 不容拖延的氛圍讓我退出了病房,打給老師,想到每延遲一分鐘,他的牙關就得多咬緊一刻,我的心就彷彿被無形的勒住,在那一呼一吸之間感受著持續而不定時的抽痛。 換了另一種止痛藥後的一小時,我再去見了他,僅稍微緩解,大約還有9分痛,決定再和老師討論一次。「開痔瘡手術的第一天本來就會很痛,我們給他的止痛藥已經很多了,再更多怕會有藥物過量的問題,但是病人痛一下不會怎麼樣。」和病人說明時,他硬擠出了微笑地說他知道了。回家的路上,我都還在想著那對夫妻握緊雙手的畫面,接下來整夜他大概都不用睡了吧,即使無聲,傷口撕裂般的痛是不是讓他在心裡嘶吼呢?癌症是場漫長的奮鬥,在醫院更能明確感受到。病人們的病歷往往長長一條,除了每隔幾週要回來打化療,種種免疫力低下造成的問題亦讓人傷透腦筋,那些不知道癌症是否會復發、漫長的治療儼然是種折磨。一天午後,我碰上了難度極高的病史詢問。頂著光頭的中年阿姨,表情用力的闡述著化療的煎熬,「喔,真是太痛苦了。」在那段日子裡,她睡不好也無人陪伴,對於患有憂鬱症的她宛如人間煉獄。崩潰的回憶不停被重複著,偶然被踏入病房的個管師中斷了節奏,離開時一句「你繼續跟我們的學生講化療有多痛苦吧。」讓我差點沒昏倒,畢竟在過去的一小時內,同樣的故事我已經重複聽了四遍,眼看下班時間逼近,平均要花兩小時以上才能打完的入院病摘,至今還隻字未寫,令我焦慮不已。按捺著耐心再聽了好一陣子,直到公務機打來,阿姨趕緊叫我先去忙,才終於鬆了口氣,脫離這無限輪迴。「辛苦了。」從病房出來時,學長這麼對我說道,迎來我的苦笑。當時真的很想逃開,覺得自己投入了大量時間,但沒得到相對應的回報,晚點還要邊加班邊面臨挨餓的煎熬,實在有苦說不出。時隔多日重新回想,我才意識到這場心力的損耗雖令人無奈,可是尚能被公務機打斷,癌症卻是牢牢的根植病人身上,想掙脫都無能為力。後來的她因為看護確診新冠肺炎,被轉到隔離病房。獨自一人被關在房間裡,身邊甚至沒了還算有點時間的實習醫學生,只剩在疫情下忙得團團轉的醫療人員。我不禁擔心,會不會那些負面情緒和念頭在她腦中徘徊不去,像橫在心上的枷鎖,一次又一次地勒住發狂的意識?近日我確診了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期間,每次躺下便咳嗽不止,難以入眠。不能去醫院實習的日子裡,我重新想起了照顧過的那些人,他們的夜好睡嗎?隨時可能出現新問題的身子承受得住嗎?面對疾病的預後,是帶有希望,還是只剩無窮無盡的苦難?每個問題都像未爆彈,令人傷透腦筋後,依舊無解。醫院就是個這麼特殊的地方,大部分的人不會帶著笑容走進來。「沒有痛到受不了的人,是不會來醫院的。」一位胸痛的病人曾這麼對我說。生理上的病痛、心理上的折騰,在醫院裡赤裸裸的呈現著。因為實習,我很珍惜自己有機會貼近這些疾苦,感受那常被隱藏卻最真實的艱辛。
-
2023-03-22 癌症.其他癌症
尿液變深、糞便變淺…「隱藏版癌王」膽道癌7危險因子:膽結石也需留意
【本文重點】台灣近年膽道癌患者以4%比例增加,其中肝內膽管癌發生率最高,但多無典型症狀,常被界定為肝癌。雖手術切除病灶是膽道癌最有效的方法,但僅不到3成病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且術後容易復發,存活率低。近年免疫治療加入治療方案,有3成病友腫瘤明顯縮小,平均存活期超過1年。但費用是一大負擔,療程至少要上百萬。建議50歲以上每1至2年做詳細健康檢查。--by ChatGPT57歲劉先生是中藥行老闆,5年前出現消化不良,進食就脹氣,起初以為是胃問題,自行抓中藥治療,不過後續出現黃疸,皮膚變黃,「連床單都睡成黃色」,半年後才就醫,確診肝內膽管癌第3期,當時腫瘤已有10.5公分,研判無法開刀摘除,在醫師評估下,參加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腫瘤明顯縮小,症狀也好轉,劉先生從「人生無望」到控制病情,鼓勵病友勇於面對治療,不要放棄。國人常聽「癌王」是胰臟癌,但膽道癌(或稱膽管癌)更堪稱「隱藏版癌王」,包括港星沈殿霞、和信二代辜啟允、曾連任5屆的前台北縣(新北市)議員柯玟伶等皆因膽道癌驟逝。國健署109癌症登記,膽道癌新診斷人數每年增加到2629人,五成以上為男性,又以60多歲以上年長者居多。消化不良、脹氣竟罹患膽道癌膽道癌包括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及膽囊癌、壺腹癌,其中肝內膽管癌發生率最高。膽道癌較難早期發現,因大多無症狀或不明顯,像是黃疸、發燒、體重下降、腹部疼痛等,民眾多半到出現消化不良、全身搔癢、尿液變深、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時才就醫檢查,因此臨床上6至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渺小存在的膽,藏著巨大危機!」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膽囊功能是貯存肝臟製造的膽汁,人進食後,膽囊會運送膽汁至十二指腸用來分解脂肪。過去鮮少會認為膽道會罹癌,因此膽道癌過去常被界定為肝癌,亞洲發生率相較歐美高,台灣近年膽道癌患者以4%比例增加。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表示,腫瘤形成原因不明,但已知的風險因子,包括:1.長期導致膽汁鬱積的疾病。2.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炎。3.慢性B型、C型肝炎或肝硬化。4.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5.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6.膽管良性瘤,如膽管乳突狀瘤病。7.肥胖。8.糖尿病。9.抽菸、酗酒。膽道癌手術+化療存活率未達3成陳仁熙表示,雖手術切除病灶是膽道癌最有效的方法,但僅不到3成病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術後也容易復發,平均5年存活率僅10至30%。無法手術只能化療的病友,僅2至3成病友腫瘤有縮小,後續病友還可能出現肝功能惡化、重複膽道感染、惡病質和營養不良等問題,存活期僅8到10個月,晚期膽道癌的五年存活率小於5%,死亡率相當高。今年獲衛福部核准免疫治療用於膽道癌治療。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表示,免疫療法合併化療,有3成病友腫瘤明顯縮小,整體存活期超過1年,有2成5以上病友存活期大於2年,打破膽道癌治療10多年來的困境。以劉先生例子,當時因腫瘤太大,若手術切除,剩下的肝功能無法支撐日常生活,後續加入免疫療法試驗,當時不到1年腫瘤明顯縮小,至今3年多,10.5公分腫瘤僅剩2至3公分,成效良好。陳仁熙表示,台灣過去做過許多膽道癌研究,此次新藥試驗收案量是全世界第4,免疫治療加入是很大的突破,不過費用是一大負擔,療程至少要上百萬。饒坤銘表示,如果膽道癌病灶靠近膽囊、或是出現黃疸症狀,較有機會及早發現,而台灣許多患者同時有肝癌及膽道癌,更是治療上的挑戰。他也提醒,膽結石摩擦久了,膽囊內膜因慢性發炎會惡性病變,不過從膽結石變成膽囊癌的比例不高,建議民眾若有膽結石需追蹤,或是超音波發現膽囊較厚、或有息肉都要小心,建議50歲後每1至2年做詳細健康檢查,除腹部超音波外,建議斷層檢查較能檢查胰臟、壺腹等。陳仁熙提醒,年輕先天性膽道囊腫患者,建議及早切除囊腫,避免一定年紀後發展為膽道癌。而單純膽結石後續不會有問題,但膽結石若掉至膽道產生發炎,則有可能引發膽道癌危機,除了移除膽結石以外,民眾更應該從前端預防,包括控制體重、體脂及膽固醇、糖尿病等,人類隨時都面對許多疾病挑戰,平常維持好身體狀態,遇到疾病才有體力去面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21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3關卡」攻擊,不治療只剩3個月生命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種急性血癌,常來勢洶洶,不治療的話,平均存活期只有3個月,加上病患多為年長者,常面臨三大關卡,讓病情急轉直下。究竟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常面臨哪三大關卡?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AML/MDS工作組召集人侯信安提醒,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常出現感染、出血、貧血等三大關卡,進而導致多種症狀。舉例來說,感染症狀為反覆發燒,或有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出血症狀為皮下有瘀青、出血點,或產生腦出血、腸胃道出血,貧血症狀為容易頭暈、疲倦、臉色蒼白,病患往往不會只出現一個問題,可能同時感染、貧血,或感染合併出血症狀,因此若發現上述其中兩大類症狀警訊,就要趕快就醫,這樣才能趕快救命,避免情況急轉直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又稱急性血癌侯信安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主要成因在於不正常的壞細胞(造血芽細胞)異常增生,導致白血球、血小板與紅血球等正常細胞大為減少,當白血球減少,就會影響身體抵抗力、免疫力,感染問題便層出不窮。若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就會異常,除了皮下容易產生瘀青、出血點,也容易有各項凝血功能異常症狀,紅血球減少,便導致貧血,心肺負擔也會加重。由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程變化極快,病患的健康狀況可能在短短一、兩星期就急轉直下,所以被列為一種急性血癌,除了嚴重感染,也可能產生嚴重休克,甚至必須進加護病房、接受插管、輸血治療,不僅醫療花費很高,病患、病患家人也因此措手不及,如果沒有積極治療,病患平均存活期只剩三個月,多數病患、病患家人聽到這消息如晴天霹靂,生活,心情都大亂。年長病患,常無法承受化療副作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患族群中,約半數為65歲以上長輩,年齡越大,發生風險越高,20年來,疾病發生率逐年上升,許多年長病患帶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或腎臟病等多種疾病,治療就會更棘手。一般來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準治療以化療、骨髓幹細胞移植為主,不過許多年長者無法承受化療副作用,若為了減輕副作用而減少藥物劑量,化療效果又會大打折扣,導致年長病患被迫在化療副作用、治療效果間取捨,當藥物控制不佳,骨髓幹細胞移植手術也很容易失敗。標靶藥物問世,病患延命機會大增所幸隨著標靶藥物、精準治療推陳出新,加上根據最新世界衛生組織(WHO)資訊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國際共識分類」(ICC),對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已有新的診斷分類標準,若搭配個人化精準治療,傳統治療困境便有所突破,患者預後也會產生明顯改善。近年來,科學家發現,病患體內的BCL-2蛋白質就與壞細胞的存活、複製有關,病患若使用標靶藥物BCL-2口服抑制劑,藥物便可針對壞細胞作用,好細胞則較不受影響,治療副作用輕微許多,病患平均存活期也可從3個月延長到12個月,有的病患控制良好,還可接受骨髓幹細胞移植,痊癒希望大增。目前像75歲以上或較年輕卻合併心、肺、肝功能異常族群使用這類藥物,可獲得健保給付,病患的治療負擔減輕不少。病患治療、診斷需求,期待獲得滿足侯信安認為,目前國外所使用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標靶藥物,約有10種之多,但國內現在引進、獲得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只有兩種,分別為BCL-2口服抑制劑與FLT3抑制劑抑制劑,期待國內引進藥物的速度可以加快,也希望台灣加入更多國際臨床試驗,讓更多病患可以得到新藥醫治。另外,由於健保給付相關藥物趨於嚴格,像病患條件過於限縮、藥物使用時間較短等,皆讓病患治療受到限制,侯信安也期盼政府正視患者迫切的治療需求,加速許可、給付,並放寬健保給付條件,若將NGS (NGS-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入給付,自然更為理想,在疾病診斷分類上,也會更為精準。病友、專業團體支持,後援更有力量侯信安認為,對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人而言,家人的關心、照護誠然重要,若能得到病友團體的支持,或透過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得到最新、正確的資訊,病友將有更大的支援力量,生活、心情也將更為穩定、踏實。● 侯信安醫師現職: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AML/MDS工作組召集人● 「給神隊友的一句話」「家人扶持雖重要,但串聯病友團體、專業學會,能交流且得到正確資訊,支持力量也會更緊密!」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響應今年 #世界衛生組織 的新計畫,除了關注癌症本身外,更要重視癌友、家人與醫療團隊,因此我們邀請2位知名癌友家屬分享照顧歷程、20位癌症權威開講,讓這些神隊友提供癌友身心靈全方位的支持。👉🏻點擊報名2023年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報名人數:共計100名。(依網路報名優先順序決定錄取及備取順位,需待主辦單位確認順序後,以簡訊發送報名成功通知為主。)📍時間:DAY1:04月08日(六)上午10:00至16:00 (09:30開放入場)DAY2:04月09日(日)上午10:00至15:20 (09:30開放入場)*備午餐餐盒📍地點: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3F (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專頁
-
2023-03-21 醫療.感染科
懶人包/猴痘疫苗開放預約施打!全台6院所詳細施打時間及預約流程
猴痘今(21日)再新增本土3例個案。而猴痘疫苗登記平台也提前至今天下午3時開放登記,依據醫院的準備狀況,最早開打的是部立桃園醫院,將於明天(22日)提供接種。預約平台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平台:https://mpox.cdc.gov.tw/ 預約時間自3/21下午3時起可開始預約。提供接種院所猴痘疫苗目前開放六都各一間醫院提供接種:.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亞東紀念醫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奇美醫院.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提供對象民眾自我風險評估「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如:性病患者、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本次提供約2500人次可接種,初估兩成爽約率,開放3000人登記,後續再視情形調整。預約流程先至意願登記平台選擇想前往的醫院完成登記,並完成高風險性行為等相關問卷。↓收到媒合確認的預約信,再至醫院網站完成掛號。↓依照預約掛號時間,攜帶身分證件至診間需出示預約信,才可接種。接種費用猴痘疫苗為公費接種,僅需負擔掛號費。猴痘症狀感染猴痘要注意六大項症狀,包括皮疹水泡、淋巴結腫大、發燒、頭痛、肌肉痛和極度倦怠等,其中以臉部、四肢和生殖器出現皮疹、膿皰、結痂等疹子症狀最為明顯,如果有這些症狀,一定要戴上口罩再就醫。疾管署今(21日)發布新增本土3例猴痘個案,分別居住於新北市、苗栗縣和宜蘭縣,症狀包括發燒、鼻塞、頭痛、疲倦、口腔潰瘍、腹瀉、紅疹、淋巴結腫大、水泡、膿皰等症狀。我國自去年6月23日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日累計確診16例病例(10例本土及6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均為男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間,中位數約30多歲,以性接觸感染為主。【延伸資訊】.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猴痘Q&A
-
2023-03-21 醫療.牙科
胸悶竟是牙周病引心內膜炎!4種人要留意,心、肺感染易出現3症狀
簡單的牙周病竟然也可能引起心臟內膜炎!?日前一名65歲案例發現腳部腫脹,且時常覺得胸悶、容易喘,上樓梯行動緩慢,在朋友建議到醫院檢查,竟發現是「感染性心內膜炎」。 他胸悶、易喘、腳腫脹,檢查竟是牙周病引心內膜炎!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該案例起初檢查時就發現肺積水、腳水腫、心臟明顯大很多。後續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並未發現異常,但發現二尖瓣膜逆流、關不緊,安排住院觀察。 住院期間案例發燒,除了抗生素治療外醫院也再抽血檢查,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醫師警覺可能是「感染性心內膜炎」,並推估患者可能是因牙周病引起,果不其然發現患者有較嚴重的牙周病、口腔衛生不佳、也有口臭、掉牙的情況。所幸經兩周的抗生素治療,並安排手術清除感染後患者恢復穩定並出院。 牙周病也會引起心內膜炎?醫籲4種人要留意3症狀! 感染性心內膜炎是個會致命的心臟感染疾病,牙周病和心臟疾病在一般民眾觀點來看,很難聯想在一起,事實上牙周病是有滿高的機會影響到心臟。 牙周病怎麼感染心臟的?郭志東醫師說明,牙周病使得口腔出現傷口,再加上口腔細菌量繁多,細菌有機會從此處傷口透過血液傳達身體其他部位,例如心臟,這在國內外都有不少研究證實有所關聯,同樣相似的情況也包括拔牙後傷口照護不佳。因此心臟科醫師看到這類感染,通常也多會了解患者是否有牙周病等口腔疾病。 4種人都要留意:郭志東醫師也表示,人體並不會莫名其妙出現感染性心內膜炎,一定有某個傷口細菌感染引起,例如注射毒品受到汙染的針頭,或是洗腎等治療時使用的導管,這些也都有可能,而在眾多因素當中牙周病和拔牙是最為常見的。 心、肺感染易出現3症狀:這樣的感染情況也有可能感染到其他部位,例如離心臟較近的肺臟,引起肺水腫。而心肺又可視為一體,通常一處感染,也會連帶牽連另一處,患者容易出雙腳水腫、胸悶、呼吸困難、活動易喘症狀,而這些症狀出現時,通常也都與心肺有關,提醒不能大意。 防範牙周病感染心肺礙健康,醫籲定期洗牙注意傷口照護。 郭志東醫師提醒,牙周病雖然看似只是影響口腔健康的小問題,但確實存在影響心臟健康的疑慮。建議民眾應每年洗牙一次,若有牙周病或拔牙都應妥善治療並照護。而有上述相關風險者也都需注意相關症狀,以利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延伸閱讀》 .牙周病易骨鬆、心臟病、中風?醫:機率較高,刷牙方式很重要。 .提早掉牙是心血管疾病警訊?醫教正確潔牙「護齒3寶」不可少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21 醫聲.罕見疾病
搶救TTP之7/罕見血液病TTP治療不即時恐要人命 醫師呼籲應增加治療武器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雖然是個極罕見的血液疾病,致命又帶有不確定性,我們就像「深海中無聲吶喊的海天使」;但隨著疾病衛教資訊增加,許多病友陸續現身,讓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現在即將舉辦的病友會,我們想邀請大家一起共襄盛舉,彼此分享與交流,減少面對疾病的茫然驚慌,也歡迎提供您寶貴的生命經驗,讓彼此做最佳的後援!●時間:3/30 14:00-16:20●地點:Happ.小樹屋|大葉桉分館2樓(台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20號2樓)●報名連結:https://reurl.cc/G4nnjD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是種發生率百萬分之一、可能多次復發的罕見血液疾病,一旦患者病發,需在短時間內給予治療,但常因診斷不易而陷入危險中,加上目前國內能用的藥物有限,國外有些新開發的藥物也尚未被引進核准,增加臨床治療的困難。因此醫師建議,須加強民眾、醫療人員對TTP的認識,國內也應盡快納入新治療武器。【關心TTP病友,請加入「十三分之一罕見血液病友聯誼會」粉絲團】藉由TTP衛教資訊平台 盼縮短患者診斷時間 爭取搶救時機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發生率極其微小,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周聖傑表示,以台大醫院為例,一年平均只有1、2人,過去累積至今30餘例個案;而目前推估全台一年新診斷患者僅10餘位,十分罕見。有鑒於TTP在內的罕見血液病發生率不高,國人普遍對其缺乏認識及了解,以致常發生延遲診斷,臺中榮民總醫院罕見疾病暨血友病中心主任王建得,邀請同儕一起成立台灣罕見血液病促進協會並出任理事長,加強民眾及專業人員的醫療知識。他表示,過去醫師即使懷疑患者罹患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但也沒有診斷的方法或管道,患者可能在診斷、治療過程中飽受煎熬,甚至死亡。王建得認為,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提供懷疑的患者、醫療人員TTP相關的資訊,因此協會除了持續建置TTP衛教內容,也將邀請患者、醫師分享實際經驗,提高社會認知度之餘,同樣期盼引起大家一同關切,注入更多診斷、治療的資源。TTP是什麼?中文名稱是什麼?根據國外研究報告指出,5%的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患者是先天基因突變所致,其餘為後天免疫型。若血液中的ADAMTS13酵素缺乏或受抗體影響而活性低落,將無法切斷凝血蛋白溫韋伯氏因子(vWF, 亦稱類血友病因子),導致其變得太長,功能也會過強,造成血小板過度活化,並於全身各處微小血管中形成血栓,使紅血球通過血栓處破裂,發生血管內溶血現象及貧血;同時血小板也因為過度活化而大量消耗、數量嚴重低下,出現出血,皮膚紫斑等症狀。因此當出現以下5大症狀就要懷疑:1.血管內溶血 2. 血小板低下 3. 發燒4.神經學症狀如意識模糊、昏迷、癲癇等 5.腎功能異常其後三者不一定要出現,但都是全身多處微小血管阻塞所引發的症狀。在鬼門關前搶救TTP患者 台灣目前治療武器卻有限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患者通常在發病時被送往急診,但症狀多元,又與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ITP)、伊凡斯症候群(Evans syndrome)、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aHUS)相似,若醫師經驗不足,恐錯失救治機會。周聖傑也指出,雖然TTP臨床診斷上是以抽血有無ADAMTS13酵素為確診標準,不過檢驗耗時,且TTP治療常常分秒必爭。醫師若有懷疑,就會先處以血漿置換術,合併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待血小板恢復才停止。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血漿置換後,血小板恢復正常,但ADAMTS13依然偏低,代表抗體仍在,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藥物,如利妥昔單抗(Rituximab)等來抑制抗體。即使利妥昔單抗已被國際列入TTP治療指引,不過對於TTP為適應症外使用,患者須自行負擔數萬元費用。而現在國外有一種新型以拮抗vWF來治療TTP的抗體藥物,可阻擋vWF與血小板結合,大幅減緩TTP的症狀,但尚未被引進國內,「TTP最好能同時進行血漿置換、免疫抑制藥物及這個新藥共三種治療,可有效增加救治的機會。」周聖傑補充。TTP患者治療一次定生死 或終生抗戰對於誘發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的因素,周聖傑表示,目前尚未有定論,因此難以預防,ㄧ旦發病,恐會要人命,如有位患者病程惡化極快,即使施予血漿置換、免疫抑制劑,患者仍陷入昏迷、出現癲癇,最終離世。所幸大約6、7成TTP患者第一次發病且治癒後,未再復發,如曾有一名病患發作當下昏倒送醫,經過緊急救治後已無大礙;少數患者則會反覆復發,徘徊在生死關頭。周聖傑建議,發病後幾個月須密切抽血追蹤,若是確診為更少見的先天型TTP患者,因為天生缺乏ADAMTS13,不需要免疫抑制藥物,但必須每二至三周補充一次冷凍血漿,終生皆須如此,以防復發。
-
2023-03-20 醫療.感染科
他大拇指發黑流膿...這樣處理讓醫聽完搖頭:養出超級細菌了
日前,陳先生突然發現大姆指受傷,卻不知道傷口是怎麼來的,就先不管它,幾天後陳先生意外發現左腳大拇指已經發黑,周圍皮膚也出現些微紅腫,就醫時有些微發燒,疑似感染造成,且從腳趾至腳踝發紅擴大蔓延的現象,大拇指尖端也已發黑,指甲處明顯可見傷口,看似會流膿出來,情況實屬嚴重。 具糖尿病史 自行吃抗生素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感染科李振德醫師表示,陳先生有十年的糖尿病史,因為沒有疼痛感,對糖尿病的病識感較低,當發現腳趾有傷口後沒有包紮處理、沒有積極治療,洗澡時未對傷口進行防水保護,未積極就醫,自行吃了女兒的抗生素藥物。但藥吃完後,腳還是痛,因此去附近診所看診拿藥,不確定藥物有沒有抗生素,只在傷口痛時才吃藥,沒痛就忘記吃。 濫用抗生素 長出「超級細菌」 由於陳先生的患部嚴重,收治入院後,醫護人員立即對傷口處採集膿液,送至檢驗科進行細菌培養,並給予靜脈施打抗生素,同時會診整形外科醫師進行手術評估。李振德提到,檢驗結果證明在意料中,陳先生的傷口長出「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這是濫用抗生素而長出的「超級細菌」,會讓原本有效的抗生素變無效,由於治療選擇有限,感染難以治癒,病人容易感染及引發較多副作用,嚴重可能需要截肢,好在整形外科醫師迅速安排傷口清創手術,陳先生保全了左腳大拇指,傷口感染也在手術與後線抗生素「老虎黴素」的共同壓制下,獲得顯著的改善。 遵循「四不一要」用藥原則 防多重抗藥性細菌死亡 抗生素是醫學史上的重要成就,使惡名昭彰的細菌感染症不再高度致命,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誕生了具有廣泛抗藥性的細菌,新抗生素的研發速度若趕不上細菌演化速度,在未來恐怕會面臨無藥可醫治的感染症,衍生出更難治療並增加疾病傳播和死亡風險的「超級細菌」。 研究指出,2019年約有127萬人因多重抗藥性細菌死亡,而2022年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也發布,因新冠疫情治療,使用抗生素導致有抗藥性的細菌也增加,因此,除了醫療院所加強合理使用抗生素之外,李振德呼籲,遵循「四不一要」的用藥原則:「不吃別人的藥、不自己買藥隨便吃、不主動要求醫師給予抗生素藥物、要遵守醫囑使用藥物」。【延伸閱讀】·酸痛貼布別亂貼,否則恐傷內臟!一天「最多只能貼O片」  過量恐增加腎臟負擔 ·藥師示警「日本1止痛藥」成分在台灣尚未核准使用!副作用曝 無法申請藥害救濟 
-
2023-03-19 醫療.耳鼻喉
不只確診新冠才發生喪失問題 科學家曝影響嗅覺的疾病有這些
【本文重點】科學家已經找到了COVID-19和突然失去嗅覺(也稱為無嗅症)之間的可能聯繫。儘管完全的機制尚未被充分理解,但是人們認為冠狀病毒會影響人體的嗅覺系統,包括鼻子和大腦。失去嗅覺不特定於COVID-19,已經在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普通感冒或流感,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中得到注意。--by ChatGPT為何病患感染Covid-19會影響嗅覺?大部分的人都視嗅覺為理所當然的存在,不過它卻在二○二○年五月十八日再度成為眾人的注目焦點;英國的四位首席醫療官聯合聲明:「自今日起,民眾如果有持續咳嗽、發燒、嗅覺缺失的症狀,就必須自行隔離。」接著又有科學家進一步解釋:「嗅覺缺失的意思就是指嗅覺消失或有所改變。」值得一提的是,這份聲明的意思並不精確;失去嗅覺的確叫做「嗅覺缺失」,然而嗅覺改變的現象則應該叫做「嗅覺倒錯」(parosmia)。越來越多證據指出,突然失去嗅覺可能是感染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二型(SARS-CoV-2)所引發的Covid-19症狀,而這份聯合聲明才姍姍來遲地出現。此疾病造成的嗅覺症狀可以做為其潛在生態標記;在這種嚴峻情況下,任何能給病患多一點打敗疾病的線索都是好事。起初,罹患Covid-19就會聞不到味道似乎只是個都市傳說。然而隨著傳染擴散、感染人數不斷攀升後,關於嗅覺喪失的報導也隨之增加,在醫學界的討論亦然。全球研究化學感官(chemosensory)的科學家都開始深入調查,並以科學界前所未見的開放資源形式即時向大眾分享調查數據及研究結果。這種作法的確帶來許多好處,然而卻也存在缺陷。科學家們熱切地想要找出關於這項疾病的更多資訊,並且向大眾分享研究細節,因此釋出了許多所謂的預印本(preprints)──也就是尚未經過同儕審查的研究論文,這表示這些研究成果並未經過一般情況下應該進行的嚴謹審查。在世界上出現了史無前例重大疫情的情況下,這種折衷做法對科學家來說是件好事,但對於一般大眾來說可就不一定了。記者可能會擷取部分資訊,用誇張、聳動的標題吸引讀者點閱,在根本不懂或僅片面了解其科學原理的情況下隨意做出結論。然而的確有某些預印本為我們找出了答案,但這項疾病依然存在許多謎團。照目前的情況看起來──至少在本書準備出版的這個當下──嗅覺缺失或嗅覺倒錯確實是罹患Covid-19時常出現的初期神經症狀,在某些人身上更可能是唯一的症狀。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科學家都認同,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二型是藉由Covid-19病毒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運用血管收縮素轉換酶二型(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受體及跨膜絲胺酸蛋白酶二型(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2,TMPRSS2)與細胞結合,進而感染人體細胞。我們的鼻子、喉嚨及上支氣管裡存在大量的血管收縮素轉換酶二型及跨膜絲胺酸蛋白酶二型,在鼻腔的呼吸上皮(respiratory epithelium)細胞及嗅上皮(olfactory sensory epithelium)的支持細胞裡數量尤其多。即便嗅覺神經元中本身的血管收縮素轉換酶二型十分稀少,但鼻腔上皮(nasal epithelium)的支持細胞卻會成為冠狀病毒入侵人體的開口。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病患感染Covid-19的初期會影響嗅覺,然而卻沒有鼻塞或呼吸困難的症狀,也解釋了為何年長者受此疾病的影響更大──因為他們身上血管收縮素轉換酶二型受體的數量比年輕人多。科學證據顯示,病毒能夠透過鼻腔、嗅球以及其他路徑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正如上文所述,Covid-19病毒並非以感覺神經元為目標直接入侵人體,一般情況下其所造成的嗅覺缺失並非是中樞神經系統遭到破壞所致,因此喪失的嗅覺未來應該會恢復。然而,部分患者卻在康復後數月依然未恢復嗅覺,也有部分研究案例的患者康復後喪失了一到兩成的嗅覺能力;這表示若不是嗅覺神經元的確遭到永久性的損害,就是中樞神經系統也受到影響了。藉由大腦成像在患者腦部發現患病跡象的案例,就能夠支持以上論述;也或者只是患者的嗅覺神經元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夠完整再生,因而遲遲沒有恢復嗅覺。總之我必須再次聲明,這一切現象都尚待釐清。嗅覺缺失不僅僅是新冠獨有症狀乍看之下,嗅覺缺失與其它Covid-19可能導致的病情相比,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神經症狀,但該領域的進一步研究或許能為該疾病的演進、機制、可能導致的病症提供線索,找出更好的治療方法──不僅是為了應對Covid-19本身,也是為了處理嗅覺缺失的症狀。近來有一則報導,紀錄了以色列一名婦女在受某種病毒感染後的十二年間完全喪失嗅覺,卻在感染Covid-19後恢復了嗅覺。目前針對此一案例的資訊還不夠多,無法進一步論斷,但的確為Covid-19與嗅覺之間的關聯又增添一抹神秘色彩。嗅覺缺失不僅僅是Covid-19的潛在症狀,也絕對是人體的一大問題,時常伴隨著各種病毒感染、感冒或呼吸疾病。頭部受傷、過敏、化療,甚至是古柯鹼上癮都可能導致嗅覺缺失。聞不到味道通常就表示身體哪裡出了問題──鼻竇感染可能導致鼻腔組織發炎進而損害嗅覺細胞,頭部受傷則會破壞連接至大腦的嗅覺神經纖維。帕金森氏症及阿茲海默症都會影響嗅覺的靈敏度,因此嗅覺測試可用於這些疾病的早期診斷。我們通常可以明確找出嗅覺缺失的肇因,但在嗅覺器官及大腦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只能靠推測了。原因很簡單:人類的鼻子在科學界依然是個複雜難解的謎團。※ 本文摘自《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作者:比爾.S.漢森譯者:孟令函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3/01/05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9 醫療.腦部.神經
怎麼區別頭痛和偏頭痛?快速檢測3症狀:不治療恐痛上4小時
【本文重點】偏頭痛是發作時噁心、頭痛、怕光、怕吵等症狀的夢魘,國內有超過200萬人因此困擾。偏頭痛的治療以單株抗體等新藥物為主,在健保申請條件下使用可改善生活品質。若發現3項以上症狀,便有高達九成機率為偏頭痛,須至神經內科就醫診治。頭痛的腦部檢查多以臨床症狀及診斷標準來判定,但有其他症狀則需進一步做續發性腦部的鑑別診斷。--by ChatGPT認識偏頭痛症狀很多人都有頭痛的經驗,可能忍一忍就過去,或吃個止痛藥就緩解。但對偏頭痛患者來說,頭痛是可怕的夢魘,有時一發作就是大半天,還會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怕吵,嚴重影響工作、生活。偏頭痛能靠吃藥根治嗎?還是得一輩子和它和平共處?值此季節交替溫差大的時刻,偏頭痛患者更要學會如何預防頭痛發作。偏頭痛發作起來要人命!一名40多歲英文老師,長年飽受偏頭痛之苦,每次發作就會噁心、嘔吐,導致無法上課必須請假,嚴重影響工作。過去她曾使用口服預防性藥物,但出現心跳慢、血壓低、嗜睡、頭暈等副作用,甚至自覺影響記憶力。近年單株抗體等藥物逐步運用於治療偏頭痛,因符合健保申請條件,患者使用後偏頭痛頻率大幅下降,也減緩不適症狀,改善生活品質。國內超過200萬人為偏頭痛所苦,影響生活需就醫。三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部科主任楊富吉教授表示,根據過去台灣本土研究,台灣15歲以上民眾偏頭痛的盛行率接近10%,相當於超過200萬名國人為此困擾。偏頭痛好發於18至50歲的民眾,男女患者比為1:3。多數偏頭痛患者屬於低頻率,平均一個月內痛1至2天,不致影響生活;但若是高頻率偏頭痛,例如一個禮拜至少痛1-2天以上,導致無法工作、上學、做家事等,影響生活功能,應至神經內科就醫診治。楊富吉指出,偏頭痛與緊縮型頭痛皆屬於原發性頭痛。偏頭痛的常見症狀包括搏動性的抽痛、噁心、嘔吐、怕光、怕吵等,疼痛程度屬於中度至重度,容易造成患者失能,為門診中最常見的頭痛類型。而在社區中盛行率最高的是緊縮型頭痛,患者症狀較不常合併搏動性的抽痛、噁心、嘔吐、怕光、怕吵或失能,疼痛程度屬於輕度至中度。七成與遺傳相關,一成為預兆型偏頭痛,多在青少年期就發生。楊富吉表示,根據研究發現,偏頭痛病人約七成與遺傳相關,若父母其中一人患有偏頭痛,其子女約46%會有偏頭痛;若父母皆有偏頭痛,子女約66%會有偏頭痛,具有高度遺傳相關性。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威宏表示,有偏頭痛體質的患者不一定會時常發作,但若一個月痛超過一次,建議就醫檢查。偏頭痛分為預兆偏頭痛、無預兆偏頭痛。楊富吉說,在國外,預兆偏頭痛的比率較高,約二至三成,而台灣的預兆偏頭痛約占一至二成,其餘為無預兆偏頭痛。常見的預兆類型為視覺預兆,症狀包括視力模糊、眼前閃光、鋸齒狀亮點等。台灣本土研究發現,預兆偏頭痛的患者,許多從青少年開始就有偏頭痛,與遺傳基因高度相關。一般頭痛休息會緩解,偏頭痛不治療,恐痛上4小時。急性偏頭痛發作若不予以藥物治療,恐要痛上至少4小時才有機會緩解。根據國際頭痛疾病分類,偏頭痛的診斷可依照「54321」口訣進行判別:「5」為出現過類似頭痛至少「5」次以上;「4」為頭痛若不予以藥物治療,至少持續「4」小時,但很少持續疼痛超過「3」天;「2」為偏頭痛特徵符合「2」項以上,包括單側頭痛、搏動性抽痛、中等至重度疼痛、日常活動會使頭痛加劇(如走路或爬樓梯);「1」為頭痛時伴隨噁心或嘔吐、怕光及怕吵之其中「1」項症狀。楊富吉表示,一般民眾可利用簡易3項條件來快速篩檢自身的頭痛是否為偏頭痛,包括「頭痛發作時是否需要休息」,例如無法上班、上課、做家事;「頭痛發作時是否會合併噁心」;「頭痛時是否會怕光(對光線感到刺眼)」,若上述3項條件中滿足2項以上,則為偏頭痛的機率高達九成。原發性頭痛不須做腦部檢查,多依診斷標準判定。至於頭痛的腦部檢查,楊富吉表示,偏頭痛、緊縮型頭痛等,屬於原發性頭痛,一般無需額外進行腦部影像檢查,多以臨床症狀及診斷標準來判定。但若頭痛以外,合併有其他症狀,如發燒、肢體無力、癲癇發作等局部神經學症狀,或50歲以上才開始頭痛、雷擊式頭痛、姿勢性頭痛;咳嗽、蹲踞、運動、從事性行為等增加腹內壓行為時,頭痛會加劇等情形時,則需安排腦部影像檢查,來做續發性腦部的鑑別診斷,以排除腦部結構性或血管性的病灶。預防偏頭痛偏頭痛是現代人的通病,可能會有畏光、怕噪音、噁心嘔吐,嚴重者掛急診求醫。醫師表示,偏頭痛與個人體質有關,會因季節交替或是心理壓力增加偏頭痛發生機率;部分人對「酪胺酸」過敏,建議避免吃巧克力、起士與柑橘類俗稱的「3C食物」,也不要常喝酒,以免腦血管收縮膨脹造成偏頭痛。嚴重發作時,藥物緩不濟急,不少患者跑急診。門諾醫院急診室主任鄧學儒指出,偏頭痛患者到急診室就醫的人不少,其中以年輕女性居多,常出現嘔吐,也會畏光、怕吵等,都是典型的偏頭痛症狀。患者或許在家有準備藥物,但頭痛得厲害的時候,藥物緩不濟急,甚至吃藥後不適吐掉,這時就可能到急診室報到。鄧學儒說,患者到急診室來,第一個會先評估確認腦部有沒有病變,排除患者是否有顱內出血,或腦部有腫瘤等。若狀況排除,只是單純的偏頭痛,急診醫師會開止痛藥物、止吐藥物等,合併使用通常會有改善的效果。減少飲酒避免血管膨脹收縮,注視3C螢幕勿過久。針對常見誘發偏頭痛的因子,鄧學儒表示,偏頭痛跟每個人的體質有關係,有時因為季節交換,或是心理壓力,甚至食物會影響偏頭痛發作的頻率。一般建議病患盡量避免喝紅酒、吃起司類食物,裡面的成分可能導致腦部血管收縮又膨脹,進而造成頭部疼痛。另外,現代人手一機,滑手機滑太久或是盯著電腦螢幕過久,鄧學儒認為也是造成偏頭痛的原因之一,應盡量避免聲光比較強烈的環境,或不要看螢幕看太久,以減少偏頭痛發作的機會。對酪胺酸過敏者,少吃巧克力、起司、柑橘類。至於網路上盛傳所謂3C食品,是指巧克力(chocolate)、起司(cheese)及柑橘類(citrus)等常見食物,是誘發偏頭痛的食物地雷,多吃可能加劇症狀。不過3C食物主要是針對對酪胺酸過敏的患者,也不是完全不能吃這3種食物,而是要適量食用。有營養師建議,平時可多吃含有「鎂」的食物,幫助安定神經,包括香蕉、綠花椰菜及菠菜等,也可多攝取富含B群食物,如全穀類、新鮮肉類及雞蛋等;多喝牛奶、豆漿等富含色胺酸食品,可以幫助睡眠。另體內Omega-3和Omega-6不平衡也會造成頭痛,每周可攝取二至三次深海魚類,或是亞麻仁籽,也可以在煮菜時用芥花油、葵花油等。有氧運動、心理治療、排除壓力,都有助預防。有氧運動可以預防偏頭痛,包括游泳、跳舞、騎腳踏車、慢跑與快走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保持規律運動與均衡飲食,有機會改善偏頭痛發作機會。門諾醫院臨床心理師陳宣安指出,生活中的情緒、緊張與勞累,或是身心疾患等,都可能引發身體的壓力反應,雖然可幫助抵抗遇到的危機事件,然而持續暴露在壓力下,容易引起身心不適,偏頭痛就是其中症狀之一。若經過檢查已排除生理器官的因素,民眾不妨尋求心理治療,緩解偏頭痛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偏頭痛的心理治療偏頭痛除了能用藥物治療外,透過心理治療,包含認知行為治療法、生理回饋治療法、正念減壓治療法,都可有效促進民眾對壓力的覺察與因應。認知行為治療協助民眾了解自身的適應表現,分析並找出誘發、維持或是惡化偏頭痛的行為或思考模式,協助民眾辨識或尋求更具適應的替代行為,減少壓力與偏頭痛的惡性循環。生理回饋治療法會運用相關儀器,讓民眾由螢幕中看見與壓力有關的生理指標,包含手指溫度、心跳或呼吸等,加上臨床心理師的專業指導,促進民眾了解並進一步控制自己的生理功能,達到症狀減輕與舒緩壓力的效果。正念減壓療法協助民眾專注在當下的身心感受,透過不同的引導練習,了解自己與偏頭痛的關係,學習與不適的感受共處並接納自我,緩解對於偏頭痛的預期性壓力。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明起防疫大鬆綁:確診輕症免隔離 8大QA一次解惑
國內外疫情趨緩,疫情穩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日宣布,3月20日(個案採檢日)起,輕症或無症狀民眾如檢驗陽性,不需通報也不需隔離。符合新冠肺炎併發症(中重症)條件才需通報並隔離治療。聯合新聞網整理民眾可能會有的疑惑,一次解答。問:確診怎樣的情形才要通報?答:併發症(中重症)才須通報,即如為新冠檢驗陽性,且出現肺炎需氧氣治療或其他新冠相關併發症,因而住院(含急診待床)或死亡,醫事人員才須通報。問:我確診了,真的可以外出嗎?答:輕症者建議「0+n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快篩陰性,或至距離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已達10天無需採檢,即可解除。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建議有症狀時在家休息,避免不必要外出,無症狀或症狀緩解(退燒至少1天)後可安心外出。外出時請全程佩戴口罩。問:我確診了,需要就醫嗎?答:具有重症風險因子的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孕產婦、具慢性病或免疫不全/免疫低下病史者等民眾,快篩陽性後請盡速就醫,以利醫師及早診治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若出現警示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100次/分鐘,盡速撥打119、或由同住親友接送、自行就醫。住院需防護措施,經醫師評估維持,符合病例定義的住院者亦維持開立隔離治療通知書。問:我確診了,有發燒等症狀很不舒服,可以請假嗎?答: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說,軍人、公務人員、教師、學生與勞工等族群,皆可請「病假」,學生持快篩陽性證明,0日及次日起5日以內之病假不列入出缺席紀錄,家長可請防疫照顧假;勞工請假雇主不可扣發全勤獎金。若第6天後學生或教職員工仍快篩陽性並有症狀者,建議可就醫看診並取得醫師證明,學生仍不列入出缺席紀錄,家長亦可申請防疫照顧假,教職員工仍可請病假,不列入學年度病假日數計算及成績考核。勞動部指出,快篩陽性勞工如有症狀,身體不適無法出勤,可持「快篩陽性證明的照片」,向雇主請未住院之普通傷病假,病假日數1年內未超過30日的部分,雇主應發給半薪。另外,快篩陽性的勞工請病假者,自篩檢陽性日及次日起5日內,雇主不得扣發全勤奬金。問:防治相關配套措施有哪些變動?答:取消「輕症強制隔離」、「開立隔離通知書」、「同住家人、入境民眾0+7」、「輕症通報、確診數位證明」、「確診者簡訊、自主疫調回報」、「居家照護遠距諮詢」,並同步調整遺體處置感染管制建議。問:我的親人確診過世,我想為他送終。答:指揮中心取消「確診死亡個案遺體盡速火化」規定,並刪除「使用雙層屍袋」規定,改為有滲漏風險才使用屍袋;以及刪除「醫院或接體車上入殮封棺後逕送火化場火化」規定,無需24小時內火化,家屬可自行安排後事。符合感染管制原則下,親友可瞻仰遺容,惟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並避免直接碰觸遺體。問:防疫鬆綁以後,確診就醫的新冠藥物必須自費了嗎?答:「口服抗病毒藥物」、「淸冠一號」由公費支出。問:我確診還可以請領勞保傷病給付嗎?答:勞動部說,輕症確診者不再具請領勞保傷病給付資格,僅收治醫院診療的重症者可請領。資料來源/指揮中心、教育部、勞動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6 醫療.呼吸胸腔
結核病初期常被當感冒!潛伏結核感染不會立即病發 咳嗽2周以上當心
結核病俗稱肺癆,從古至今許多人飽受此病侵擾,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每年3月24日為「世界結核病日」,期望藉此警惕世人,加深對於結核病的認識。結核病是由飛沫與空氣傳染的疾病,傳染時常發生於與傳染性結核病人同住一室的家人或密切接觸者,健康人受到結核桿菌感染成為潛伏結核感染者後,通常不會立即病發且不具傳染性,病菌可長期潛存在宿主體內,病發率約5至10%,感染後一年內病發機率最高,隨時間進程機率會遞減,人體可藉由自身免疫力抑制發病,但終生皆有病發的可能性。病發轉為活動性肺結核後就具有傳染力,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常見症狀包含咳嗽2周以上、咳痰、發燒、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倦怠、夜間盜汗、胸痛等。有些個案是接受身體檢查時才被發現,也有人在初期可能會被當作一般感冒治療,建議結核病人的接觸者若出現上述症狀時,即可向專科醫師求診,並告知醫師曾是結核病人的接觸者,以提供醫師完整的診療訊息。【延伸資訊】元氣網疾病百科/肺結核(結核病)隨藥物研發的進步,若在結核發病前即接受完整的潛伏結核感染藥物治療,成人治癒率高達70至97%,除了可避免日後結核病發影響健康以外,亦可預防病發後傳染給同住者與親友的風險。目前臨床上有各種適用於治療潛伏結核感染者使用的藥物,相較活動性肺結核所需的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者所需服用的藥物較少,可降低用藥者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就診時醫師會評估治療對象的過敏史、年齡、檢驗報告結果、適合的用藥頻率與療程長短、併用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等多種面向,選擇最適合病人的用藥,藉由按時服藥、定期回診、加入都治計畫等措施,可大大提升治癒機率,千萬不可諱疾忌醫,避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輕症免隔離新制/成人7症狀、兒童6症狀應警覺 這些對象適用口服抗病毒藥
下周一(3/20)起新冠肺炎輕症確診者就可正式免隔離,但民眾可能仍有輕症轉重症的風險。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不論大人小孩,如出現重症的警示症狀,包括喘、呼吸困難、意識不清等,應儘速就醫。羅一鈞表示,大部分新冠肺炎確診者症狀輕微,休養後即可自行康復,但部分有較高重症風險的病人,務必觀察自身症狀變化。輕症確診常見十大症狀:1.喉嚨痛、乾癢2.咳嗽、有痰、聲音沙啞3.頭痛、肌肉痠痛4.鼻塞、流鼻水5.腹瀉、腹痛6.發燒7.心悸、胸悶8.皮膚紅疹、蕁麻疹9.會喘、呼吸困難10.心情鬱悶(統計資料來源:「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兒童6警示症狀若兒童出現以下6種症狀,包括抽搐、嗜睡或意識改變、呼吸困難或胸凹、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或冒冷汗,家長或親友應儘速送醫。成人7警示症狀若成人出現以下7種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紫、在沒有發燒情況下心跳大於每分鐘100次、無法進食或喝水以及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都可能是轉為重症的前兆,也務必儘速就醫。4類高風險對象適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公費COVID-19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領用也從自3月20日起同步調整。如為檢驗陽性併發症高風險民眾,就醫後經醫師診察評估為發病5日內且符合「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指引」的重症風險因子藥物適用條件者,可由診療醫師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處方,至全國約2700餘家口服抗病毒藥物合約機構領用藥物治療。醫事機構於開立或調劑口服抗病毒藥物可自主上傳IC卡藥物作業,以掌握藥品使用流向。尤其65歲以上、孕婦、產後六周內的產婦、具氣喘、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或具影響免疫功能疾病的民眾,是感染新冠肺炎可能導致併發症的高風險對象,於快篩陽性後請儘速就醫,以利及早診治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4類高風險族群.65歲以上.孕婦、產後六周內的產婦.具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炎、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大於等於30等慢性病.具影響免疫功能疾病下周起台灣社會將向常態生活邁進一大步,但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則提醒應持續觀察兩指標,包括超額死亡是否趨近於零,以及新冠重症率和住院率都降低到與疫情前的流感相同;但兩個指標都還沒達到。對此,羅一鈞也表示,將持續「疫苗加一」的活動,希望能進一步提升疫苗覆蓋率,另外輕症免通報、隔離新制上路後,也會持續提供公費抗病毒藥物給重症高風險的民眾,以減少重症和住院率。【解封必知】.3/20起確診隔離改「0+N」,7個QA掌握解封新制重點.整理包/「疫苗加一」 上路,十大QA 一次看!這幾個縣市施打可拿500元禮券【確診必知】.輕症確診「喉嚨痛」討論度最高!8大緩解良方,多喝水最重要.一般確診吃什麼藥?輕中重症適用藥品詳細看(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8 醫療.皮膚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難診斷 滿身膿疱感染惡化恐致命
「手指甲的下緣冒出了許多膿疱,整片脫落的指甲難以重新長出來,即使復原也會變形,抓取東西變得很困難。」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陳俊賓表示,這是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患者出現的症狀。此疾病較為少見,多數人會誤以為是單純乾癬或濕疹發作。一位正在接受治療的20多歲女性病患,初期是斑塊型的乾癬,後來因為工作壓力等因素,病情控制不穩,最後急性發作而就醫,才確診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陳俊賓提醒,若急性發作伴隨發燒、膿疱破皮等狀況時,恐有感染、敗血症、器官衰竭,甚至致死風險,千萬不可輕忽,必須立即就醫治療。初期難鑑別 患者女性居多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初期症狀,可能會以斑塊型乾癬合併膿疱或單純膿疱來表現。陳俊賓說,臨床上患者嚴重急性發作時,病程會來得又急又猛,加上發燒、發冷等看似感染的病症,病發期間服用藥物,也容易誤判為嚴重藥物過敏的急性廣泛性發疹性膿疱症(AGEP),診斷上需要花些時間釐清。陳俊賓說,這項疾病的致病機轉,包括基因、後天環境誘發(如感染、藥物)等因素都有關聯性。新近研究發現,部分患者的IL-36RN基因出現突變、介白素IL-36異常活化,是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患者免疫異常的重要關鍵,這與導致乾癬的介白素IL-17、IL-23等異常類似卻又不同。患者以女性居多,好發年齡從20多歲到60多歲長者都有。症狀影響全身 輕忽恐致死患者的症狀可能會從局部斑塊型乾癬或單純膿疱皮疹,進展到全身長滿膿疱、發燒、發炎、脫水等,嚴重恐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到休克,特別是年長患者的發病進展可能更加快速。陳俊賓指出,此疾病因為全身皮膚都有機會長出膿疱,若在腳底板、背部及指甲下緣,平常生活作息都會受影響。大多數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患者可能會反覆急性發作,急性期死亡率為3到5%。以往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治療,多為類固醇、A酸、環孢靈素、滅殺除炎錠等四種藥物,陳俊賓說,如果患者有肝腎功能異常,藥物選擇要更注意,即便近年乾癬用的生物製劑上市,但難對該疾病有專一性和快速控制病情,治療仍有侷限。新藥助緩解 應發展病友團針對難治型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患者的治療,陳俊賓表示,近期有了針對介白素IL-36調控的生物製劑新藥,能夠精準緩解急性期症狀,經臨床試驗和實際恩慈治療經驗應證,確實可穩定病情,讓患者治療有新契機。不過,患者面對這樣充滿問號的疾病,內心的不安可想而知,陳俊賓說,他會盡量提供緊急聯絡窗口給予病友,必要時提出狀況問題,更鼓勵病友心情保持樂觀,建議組成病友團體彼此分經驗,還能讓大眾正視這項疾病,提高警覺心及病識感。【GPP治療最新資訊】>>>衛福部健保署已於2024年7月起,將新藥納入暫時性給付【GPP病友抗病故事慢慢說】>>>錯把膿疱當濕疹?當心恐致失能的罕見皮膚病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我會遇見GPP嗎?遇見GPP會怎麼樣?我想對GPP病友說...👉最完整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大公開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加入臉書社團】👉 GPP情報站[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3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壓力大 作息亂 易誘發皮蛇!超過「這年紀」罹患機率也大增
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是水痘病毒引起,一旦免疫力下降就容易再度發病。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表示,50歲以上有9成民眾都身帶皮蛇病毒,壓力大、作息紊亂的民眾更容易發病。帶狀疱疹好發於春秋 免疫力下降易誘發帶狀疱疹好發於春秋,患者涵蓋各年齡層。初次感染症狀表現為水痘,亦屬同一種病毒,之後該病毒長期潛伏在脊髓末根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時就誘發病毒再度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出現群聚呈帶狀的水泡,並伴隨不同程度的神經痛、發癢等。50歲以上、免疫功能不全或低下者、抵抗力較弱、過勞、壓力大等族群,甚至新冠肺炎確診者,都是罹患帶狀疱疹的高危險群;急性帶狀疱疹症狀表現為沿皮節分布單側、疼痛、水泡性皮疹,通常併發帶狀疱疹神經痛、眼部帶狀疱疹,甚至引發心血管與腦血管問題、皮膚疤痕、顱神經受累等症狀。黃玉成分享,他的太太、兒子因生活作息紊亂、壓力過大,因而罹患帶狀疱疹。帶狀疱疹屬老年疾病 超過50歲罹患機率大升「很特殊的是,帶狀疱疹算是老年疾病,通常年齡超過50歲,罹患機率就會急遽上升。而且,年齡愈長、受到感染後的症狀也會更嚴重。」根據統計,50歲以上的成年人,超過九成的人都有帶狀疱疹病毒,這是由於老化,免疫功能下降,導致罹病機率上升。帶狀疱疹除了會讓皮膚冒出水泡、破皮,還會造成相當嚴重的神經痛,黃玉成指出,預防帶狀疱疹,除了正常作息、不要過度疲勞,及早接種疫苗也是預防的關鍵。黃玉成建議,疫苗的預防效果仍十分重要,舊皮蛇疫苗屬活性減毒疫苗,保護力約六成,保護效果可維持八年;新款皮蛇疫苗則為次蛋白疫苗,保護力約九成,同時配搭較強佐劑,五至六成施打部位紅腫疼痛、一成發燒,但適合免疫低下族群。(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3 醫療.感染科
九成50歲以上民眾帶「皮蛇」病毒! 醫:帶狀疱疹壓力大時易發病
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是一種病毒引起的皮膚病,初次感染症狀表現為水痘,之後該病毒長期潛伏在脊髓末根神經節,一旦免疫力下降就容易再度發病。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表示,50歲以上有9成民眾都身帶皮蛇病毒,他自己的家人也深受其苦,尤其壓力大、作息紊亂的民眾更容易發病。「帶狀疱疹」免疫力下降時易發病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病,好發於春秋,涵蓋各年齡層。初次感染症狀表現為水痘,亦屬同一種病毒,之後該病毒長期潛伏在脊髓末根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時就誘發病毒再度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出現群聚呈帶狀的水泡,並伴隨不同程度的神經痛、發癢等。50歲以上的過勞族群是高危險群50歲以上、免疫功能不全或低下者、抵抗力較弱、過勞、壓力大等族群,甚至新冠肺炎確診者,都是罹患帶狀皰疹的高危險群;急性帶狀皰疹症狀表現為沿皮節分布單側、疼痛、水泡性皮疹,通常併發帶狀皰疹神經痛、眼部帶狀皰疹,甚至有心血管與腦血管事件、皮膚疤痕、顱神經受累等症狀。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曾表示,皮蛇很難早期治療,因為前幾天甚至前幾周,根本看不出是什麼病,等到水泡出現,才知道是皮蛇,這時候已經到了疾病中後期,就算吃抗病毒藥物,也只是讓水泡快點乾,對於神經痛的治療效果不好,沒什麼機會改善神經痛的痛苦。年齡愈長、受到感染後的症狀也更嚴重黃玉成分享,他的太太、兒子因生活作息紊亂、壓力過大,因而罹患帶狀疱疹。「很特殊的是,帶狀疱疹算是老年疾病,通常年齡超過50歲,罹患機率就會急遽上升。而且,年齡愈長、受到感染後的症狀也會更嚴重。」根據統計,50歲以上的成年人,超過九成的人都有帶狀疱疹病毒,這是由於老化,免疫功能下降,導致罹病機率上升。及早接種疫苗是預防的關鍵帶狀疱疹除了會讓皮膚冒出水泡、破皮,還會造成相當嚴重的神經痛,黃玉成醫師指出,預防帶狀疱疹,除了要保持正常作息、不要過度疲勞,及早接種疫苗也是預防的關鍵。李秉穎表示,第一代皮蛇疫苗是活性減毒疫苗,保護效果不超過十年,平均保護力七成,第二代皮蛇疫苗保護效果超過十年,保護力也有九成左右。新型疫苗加入免疫佐劑,可以加強淋巴球T細胞反應,增強對於水痘病毒的壓制能力,缺點是局部反應比較強,大約有一成人打完會發燒,兩到三成會局部紅腫痛,但相較於皮蛇長期的劇痛,打疫苗的痛算很輕微了。延伸閱讀:‧美研究發現:50歲以上確診者 恐增加罹患帶狀皰疹風險‧別以為皮蛇不會找上你 感染「全身像螞蟻在爬」超痛苦‧免疫力低下易患帶狀皰疹 醫籲:50歲以上施打疫苗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03 醫療.呼吸胸腔
男星張立昂「肺塌陷」緊急插管!如何避免?「麻醉」是關鍵
「肺塌陷」是心肺手術患者術後後遺症之一,患者可能因為肺部擴張不全,導致痰液累積在肺臟,增加發生肺炎的機會,並影響復原。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郭姿廷說,經由心臟外科與麻醉部合作,結合微創心臟手術及神經阻斷術,有效降低肺塌陷、肺炎等併發症發生率,讓病人盡早脫離呼吸器,進行心肺復健,恢復正常生活。什麼是「肺塌陷」?男星張立昂日前傳出因「肺塌陷」入院,必須緊急插管治療,家屬一度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張立昂住院治療觀察了兩周,後續療養了三至四個月。經紀人透露,「講話容易喘,一段時間沒辦法有氧運動」,所幸經心肺功能訓練,身體慢慢恢復,目前狀況穩定,恢復良好,新戲也即開拍。【延伸閱讀】神隱2年!張立昂「肺塌陷」插管救命 家人心碎簽放棄治療什麼是「肺塌陷」?郭姿廷說,吸氣時,肺臟會充滿空氣而張開,有如充滿空氣的氣球,但微創心臟手術患者術後呼吸時,胸大肌等肌肉會隨胸廓起伏而伸展,病人可能因手術傷口疼痛,不敢用力深呼吸、咳痰,此時,肺臟未充滿空氣,如同洩氣的氣球,「塌塌扁扁」,形成「肺塌陷」,痰液容易累積在肺臟,增加發生肺炎的機會。肺塌陷影響心臟手術之後的復原 郭姿廷說,術後患者發生「肺塌陷」,在肺活量降低的情形下,無法順利呼吸換氣,也影響術後復健及復元進度,如採用微創心臟手術合併神經阻斷術患者多可在術後5至7天出院,對比傳統手術患者於術後需住院7至14天,才能恢復正常生活,在復元時間縮短許多。微創心臟手術是什麼? 微創心臟手術是指所有不必經由傳統正中胸骨切開的手術,目前運用在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肺動脈瓣、心房中隔缺損、心臟內腫瘤、冠狀動脈廔管等手術,應用範圍相當多元。郭姿廷表示,微創心臟手術不用鋸開胸骨,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小,組織破壞少,減少人體傷口發炎反應,縮短傷口疼痛時間。郭姿廷說,微創心臟手術最常使用的切口位於右側胸部、肋骨與肋骨的中間,雖然不需要破壞肋骨,但依舊會切斷部分的肌肉,包括胸大肌、前鋸肌和肋間肌等。這些肌肉在呼吸時,會隨著胸廓起伏而伸展、收縮,因此在病人深呼吸及咳嗽時,傷口疼痛會加劇,導致不敢用力深呼吸和咳痰。然而,病人不敢用力深呼吸和咳痰,造成心臟手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並不是心臟問題,而是新發生的「肺塌陷」或「肺炎」,讓病人血氧下降、發燒,甚至是敗血症、呼吸衰竭,不論是傳統手術或是微創手術,都有可能因為傷口的疼痛而提高肺部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如何避免肺塌陷為降低病人術後疼痛感,加快復元時間,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與麻醉部合作。台北榮總麻醉科主治醫師林素滿說,病人麻醉後,在手術醫師畫刀前,麻醉醫師在超音波導引下,將局部麻醉藥注入胸大肌和胸小肌間,以及胸小肌和前鋸肌間的筋膜,阻斷傷口周圍的神經傳導。手術結束縫合傷口前,手術醫師再從內視鏡視野下,從胸腔內將局部麻醉藥注入肋骨間的空間,使麻藥擴散到肋間神經。林素滿說,由於傳導疼痛的神經被阻斷,可大幅降低病人術後傷口不適,也降低術後嗎啡等止痛藥劑量,減少噁心、嘔吐、嗜睡、腸蠕動變慢等止痛藥副作用。手術期間全程使用麻醉深度監測儀器,讓麻醉醫師能更精準的調控麻醉深度及麻醉藥物的用量,縮短麻醉後甦醒的時間,讓病人盡速脫離呼吸器,更早開始下床活動進行心肺復健。研究顯示,微創手術在術後傷口疼痛的天數比傳統手術短,臨床上病人大約在術後第3、4天就幾乎不會被傷口疼痛所困擾,但在術後當天或隔天時,疼痛程度不亞於傳統手術。因此,北榮心臟外科醫師透過與麻醉醫師緊密合作,以術中神經阻斷術降低術後傷口疼痛,發揮微創手術最大效益。神經阻斷術止痛有禁忌嗎?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神經阻斷術止痛,因神經阻斷術採取注射方式,若患者凝血功能異常,注射後可能刺破小血管而有出血、血腫等情形。台北榮總目前使用微創心臟手術合併神經阻斷術的患者約有30多人,除微創心臟手術需自費醫材費用約3至15萬元,合併神經阻斷術須自費麻醉費用3000元左右。(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2 醫療.腦部.神經
醫示警「這1類」頭痛真的會要人命 緩解5妙方
有史書記載,三國時代一代梟雄-曹操,於年約40歲左右開始出現反覆頭痛,常伴有幻聽、幻視,且多在勞累、情緒激動等狀態下出現,並將其症狀描述為「頭風」、「頭風眩」、「偏頭風」,經當時的神醫華佗予以施針緩解,故記有「太祖苦頭風,每發,心亂目眩,佗針鬲,隨手而差。」曹操頭痛的病因,至今眾說紛紜且無可考。頭痛 一般可分成3大類 樂生療養院神經內科賴軍皓主任認為,根據曹操頭痛的狀況及發生時的外在環境推測,可能是偏頭痛、慢性硬腦膜下出血或腫瘤導致。不過,「頭痛」是診間中常聽到的主訴之一,依其病因可區分為原發性、次發性及其他疼痛型顱神經病變。8成患者都是張力型頭痛 止痛藥即可緩解賴軍皓主任說明,原發性頭痛以張力型頭痛最常見,約佔所有頭痛患者的80%,主要表現為頭部帶狀緊縮,並於數日間起伏發作,但程度較輕且不致於影響日常生活,以一般止痛藥即可治療。偏頭痛常會睡眠中痛醒 發作前有徵兆至於偏頭痛,則是第二常見的頭痛,且常有睡眠中痛醒的狀況,以女性居多。賴軍皓主任解釋,1/4-1/5偏頭痛患者會有發作前兆,像是看見閃光、局部肢體麻木等,可先於或伴隨頭痛發生,並在5分鐘~1小時內恢復。診斷標準需至少5次以上的發作及持續4小時~3天,而發作特徵在單側、搏動性抽痛、中度以上(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效率)及活動時加劇這4項條件中符合達2項者,且發作時有噁心嘔吐或畏光怕吵。次發性頭痛會致命 危險因子一次看賴軍皓主任補充,次發性頭痛雖不如原發性頭痛常見,但其潛在病因可能是致命的。臨床上有幾項紅旗子跡象(red flags)可提供判別依據:系統性症狀(發燒、體重減輕)、次發風險因子(免疫抑制、腫瘤)、神經學症狀(意識狀態改變)、突發性、50歲以上、持續惡化、在姿勢改變或出力時加劇等,排除如感染、出血、腫瘤、血管炎等病因,必要時輔以影像學檢查。頭痛是身體警訊 服藥無效快就醫賴軍皓主任再三強調,頭痛是身體健康失調的警訊,反映出生活、飲食與壓力的失衡,因此平日應養成規律的生活,當服用止痛藥仍無效時,應盡速就醫。1.多運動2.多喝開水3.避免酒精、咖啡4.避開富含酪胺酸的食物(如優酪乳、起司等乳製品)5.服用止痛藥。【延伸閱讀】半夜滑手機傷眼又傷肝 4個穴道按一按輕鬆養生「睡著時才會頭痛」要小心! 50歲後恐與腦部病變有關【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6902】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3-03-01 醫療.感染科
猴痘出現2本土個案!發燒、頭痛可能不是感冒或新冠肺炎,感染猴痘注意6大項症狀
疾管署今(3/1)公布一例高雄市猴痘確診個案,為20多歲本國籍男性,高雄市衛生局經疫調並無出國旅遊史,研判可能為本土個案。累計國內新增兩例本土個案,分別為北部40多歲和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去年至今已累計7例個案。而因應本土出現猴痘個案,疾管署除持續進行疫調之外,明天也會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暴露前預防疫苗的接種對象。猴痘主要透過親密接觸傳染猴痘於去年6月23日公告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潛伏期約5到21天,主要是透過親吻、按摩、擁抱、性行為等親密接觸傳染,或接觸猴痘病患使用過但未消毒的物品、接觸感染的動等,此波疫情以親密接觸的人際傳播為主。疾管署慢性傳染病組副組長詹珮君表示,猴痘雖與禽流感同樣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但自從開始出現人傳人後,其傳染力較禽流感更好,在台灣主要透過親密接觸、粘膜、呼吸道等傳播,較少因為接觸感染物或是接觸動物而感染。詹珮君指出,感染猴痘要注意六大項症狀,包括皮疹水泡、淋巴結腫大、發燒、頭痛、肌肉痛和極度倦怠等,其中以臉部、四肢和生殖器出現皮疹、膿皰、結痂等疹子症狀最為明顯,因此民眾如果有這些症狀,一定要戴上口罩再就醫。高市衛生局也提醒,如果曾到猴痘流行的地區旅遊或國內高風險場域,都應落實自我防護,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就醫時務必主動告知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關於猴痘Q&AQ:感染猴痘會出現什麼症狀?A:猴痘感染後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週、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倦怠。發燒一至三天後出現皮膚病灶,通常自臉部蔓延致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皮膚病灶出現後會依斑疹、丘疹、水泡、膿疱階段變化,最終結痂脫落,嚴重病患疹子數目可達數千。症狀持續14至21天,致死率低於10%,大多數個案可於幾週內康復。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容易重症,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Q:一般民眾如何預防猴痘?A:一、降低人畜共通傳播風險: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時,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以及生病或死亡動物,所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二、降低人際間傳播風險: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接觸。醫院照護疑似或確定病例時依循標準防護措施、接觸傳染防護措施及飛沫傳染防護措施。針對陽性個案應啟動接觸者追蹤,並隔離曾接觸之哺乳類動物寵物。三、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旅遊史與接觸史。Q:猴痘的致死率高嗎?哪些人感染後要注意?A:猴痘對大多數人的的症狀通常輕微,症狀持續14至21天會痊癒。第二分支(II)猴痘病毒株,也就是目前全球疫情主要流行株,其致死率為1%;但第一分支(I)病毒株致死率則高達10%。免疫功能低下族群,孕婦及幼童感染後要特別當心。Q:猴痘確診個案於解除隔離後,懷孕或發生性行為,是否仍有傳染風險?A:女性個案若於痊癒後再懷孕,胎兒並無感染風險。男性個案痊癒後精液中之病毒是否具有傳染力目前仍未知,因此美國CDC與WHO建議,痊癒後一段時間內避免性行為或全程使用保險套是確保性伴侶安全之高規格做法。我國根據上述指引,建議男性個案於出現症狀後3個月內避免各種性行為,或全程使用保險套。Q:猴痘確診個案於解除隔離後,應注意事項?A:確診個案於解除隔離後,可正常生活,因研究資料指出,男性個案痊癒後精液中之病毒,是否具有傳染力目前仍未知,故建議於出現症狀後3個月內避免性行為或全程使用保險套。若出現持續或新的症狀時,應及時尋求醫療協助。>>更多QA問題請見疾管署
-
2023-03-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最後的愛是手放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者面對困境的感觸」 一位年輕醫師列舉多種醫者感到無能為力的醫療情境,而最後慨嘆「長存信、望、愛」,並自我勉勵:「遺憾的有一天可以圓滿,離散的有一天都可以團圓。因為人世間最大的仍然是愛。」一位中年醫師深深體會面對病人的痛苦,不是單純的醫學能夠解決的,也需要佐以同理心來傾聽家屬及病人的需求及感受。行醫路上,即使有些病人無力救治,但在行醫的過程中,希望能讓醫護、病人及家屬三方盡量沒有遺憾。一位在美行醫多年、年近退休之齡的癌症專科醫師更提出老年病人有各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強調行醫需要了解並尊重病人自己對生命的態度以及家人對病人病情的了解與看法,而後量身定做。 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才剛出院,現在要不要再送醫?自從下鄉以來,所服務的族群老年人佔的比例在八成以上,衍生出許多在醫療上及與病人、家屬溝通上的難題。在醫療上所常遇到的難題大多是因為年紀大造成身體器官機能逐漸衰退,常常有種類似老舊車輛這個零件壞了,好不容易修好了,沒多久就換另一個零件壞了,如果能修得好算是幸運的,如果修不好對家屬及醫護雙方都是種遺憾。大約兩年前,接到復健科同仁的會診,病患為九十多歲的男性病患,因為脊椎手術術後在復健科接受復健的治療,因為突發性的發燒、畏寒及右上腹疼痛,超音波看起來膽囊腫脹及有膽結石,很明顯地病患罹患急性膽囊炎併發敗血症,因為考慮到年紀大,擺放經皮穿肝膽囊引流管將感染的膽汁引流為首要考量。於是幫忙放了引流管後,復健科同仁希望能將病人轉給我做後續的照顧,他們仍舊會輔助幫忙做後續的復健治療。一開始的照顧還蠻順利,直到過了幾天後,看護在早上查房時反應病人昨天開始尿量逐漸減少,在驗了腎功能指數之後,發現有腎前性急性腎衰竭,於是將點滴調整並會診腎臟科同仁,高度懷疑是顯影劑造成的腎臟損傷,又將點滴增量。但點滴增量後最常發生的現象就是病人身體會開始水腫,家屬通常很在意這現象,經過溝通之後,治療加入白蛋白讓水腫有稍微地改善,只是腎功能經過治療仍未有起色,而且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尿毒的症狀。在與腎臟科同仁討論後與家屬溝通,建議先血液透析讓症狀減緩,度過急性腎衰竭之後再觀察腎臟功能是否能恢復,再決定之後是否需要長期洗腎。病患家屬們討論後希望轉到醫學中心看看是否有其他的治療方式。轉院後,約過了一週的時間,家屬中有位在醫院工作的同仁告訴我病人在幾天前就過世了。轉院去的醫院也建議他們洗腎,後來決定讓病人安詳地離開。聽完之後,內心真的覺得有種遺憾的感覺。約三年多前,剛下鄉到目前醫院服務沒幾個月所遇到的病人,病人因為肺炎住院,因為胸部X光片發現右側橫膈明顯升高,以及肝臟酵素上升而來做腹部超音波。當探頭一放到肚子上,右肝就看到一個十幾公分的腫瘤。做完超音波後,建議做電腦斷層及驗胎兒蛋白、肝臟一些凝血功能及膽紅素,還要查是否有病毒性肝炎造成的肝硬化及肝癌。沒ㄧ會兒,胸腔科同仁就發會診單來希望能夠接手後續肝癌的治療,肺炎部分都已改善,剩下肝癌的部分希望轉過來治療。病人為99歲男性,入院前與兒子媳婦同居可以輔助日常生活功能,尚可以稍微行走,所以向兒子解釋電腦斷層及抽血結果,很明顯是B型肝炎造成的肝細胞癌。依年紀及目前狀況,可以做肝癌血管栓塞但是不建議,怕栓塞後影響生活機能,恐怕造成衰退的更快速,保守緩和治療似乎比較適合目前的狀況。可是兒子一聽到是肝癌後,腦中似乎呈現一片空白,直呼怎麼可能、他是我爸爸不能只有這種無法根治的治療、可不可以開刀切掉的重複話語。我知道當下,說什麼他可能也聽不進去,就讓他冷靜一下思考,再來好好地討論及面對問題。隔天他還是依然想知道開刀有沒有機會,開刀後復原是一個問題,但更重要的是開完刀一定馬上會遇到的問題就是急性肝衰竭,因為整個右肝都是腫瘤要整個拿掉,開完刀無疑是讓病人更早離世且造成莫大的痛苦。但是他就想要相對積極的治療方式,而肝癌血管栓塞就成了他想要的治療方式。雖然我不是很同意他的想法,但他對年老父親的孝心令我感動,就幫他找了專長血管栓塞的放射科醫師來評估栓塞的可能性。放射科醫師認為年紀大但精神及肝功能都算還不錯,而且他覺得這個病例不難處理。所以就替病人安排了肝癌栓塞治療。術後情況還不錯,有些噁心的情況,給予點滴止吐後有減緩的情形,但我還是會提心吊膽,深怕哪天會有什麼無法預期的情況發生。還好一切都順利,等兒子把家中一些輔助設施完備後就先讓病人出院回家。只是好景不常,回家後生活機能衰退,吃飯的時候不小心嗆到引起吸入性肺炎又送來住院。住院期間,鼻胃管置放讓這位老人家痛苦萬分,兒子媳婦不忍讓他痛苦,於是要求醫護將鼻胃管移除,他們會小心地餵食避免嗆到。我去探視他的時候,也有跟他們提醒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的嚴重性,絕對不能躺著餵食、餵食後不能讓病人躺下等衛教內容。然而,遺憾還是無法避免,後來還是發生嗆咳吸入性肺炎而被插管送到加護病房。後來才了解整個過程,是因為病人突然嘔吐而嗆到,造成血氧一直無法維持而併發急性呼吸衰竭。經過治療,雖然有拔管轉出加護病房,但整體狀況仍是不佳,最後家屬也不忍病人再經歷諸多痛苦,再次呼吸衰竭就不再插管積極治療,讓病人安詳地離世。最後檢視整個醫療過程,從肝癌栓塞到病人往生的時間為期一個半月,如果當時讓病人接受緩和保守療法,這一個半月應該可是有更好的生命品質?有時候想起來,是不是我的不忍心害了這位享有嵩壽的長者?醫療常常要站在十字路口做決定,即使現在醫療發達,各個專科都有許多治療指引,但仍有許多問題在治療指引內找不到解決方法,如同以前常聽過前輩們說:醫療是一門藝術。面對病人的痛苦,不是單純的醫學能夠解決的,而是需要佐以同理心來傾聽家屬及病人的需求及感受。行醫路上,很感謝遇到從前教導過我的師長,以及接受過我治療過的病人,即使有些病人無力救治,但在行醫的過程中,希望能讓醫護、病人及家屬三方盡量沒有遺憾。
-
2023-02-28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為什麼「增強免疫系統」是危險的?專家曝做好一件事更重要
如果可以的話,你想增強免疫系統的哪些部分?提升免疫系統會發生什麼事?你想要更具侵略性和更強的巨噬細胞,還是嗜中性球?嗯,這代表著即使只是遇到輕微的感染,也會有更多更強烈的發炎、更嚴重的發燒、更加不舒服和疲倦。或者你想要超強的自然殺手細胞去殺死更多受感染的細胞或癌細胞?好的,但它們可能會因為太過積極而吞噬掉剛好在附近的健康細胞!想要增強樹突細胞,讓它們開始活化後天免疫系統嗎?這樣即使是很小的危險,也會消耗和耗盡免疫系統的資源。而且會讓你在發生真正嚴重的危險感染時更加地暴露與脆弱。或者也許可以增強T 細胞和B 細胞,讓它們變得更容易被活化?但這會導致自體免疫疾病,因為其中一些細胞肯定會開始攻擊自己的組織。一旦增強的抗體和T 細胞開始殺死心臟細胞或肝細胞,它們直到工作完成之前都不會停止。也許對你來說這一切還不夠危險,寧可增強肥大細胞和產生IgE 抗體的B 細胞?這兩種細胞是導致過敏的組合。即便只是輕微的食物刺激腸道,現在都會導致劇烈腹瀉或過敏反應,並且可能會在幾分鐘內就殺死你。這一切是不是太無聊了?為什麼不跳脫框架,增強防禦系統所有調控的部分,進而關閉免疫系統?這會讓你即使是受到最無害的病原體感染,也會變得無助。你可能明白我在這裡的意思—提高免疫系統是一個常被人們濫用去試圖說服你購買一些無用之物的糟糕想法!幸運的是,增強免疫系統實際上可以造成的危險非常輕微。基本上,任何可以合法購買的東西實際上都沒有這樣的效果!即便只是「強大的免疫系統」,也是不當的用詞。最重要的是,你需要一個平衡的免疫系統,也就是在積極和冷靜之間的體內恆定。你需要可以記住舞步的優雅舞者,遠多於想要粉碎東西的橄欖球運動員。在所有的情況下,都要讓免疫系統可以完全按照預期去運作。好的,等一等。如果提升免疫系統是如此瘋狂、複雜和危險的事,為什麼網際網路上充斥著號稱可以達到這種效果的產品呢?從沖泡咖啡到蛋白粉,從亞馬遜熱帶雨林中挖出的神祕樹根,或者維生素錠,你可以買到無窮無盡有助於「提升」免疫系統的產品。實際上,沒人知道究竟當哪些種類的多少細胞處在什麼程度的活力下,能讓免疫系統最有效地運作。任何說他們知道你需要什麼的人,可能正試圖推銷一些東西給你。至少目前,還沒有任何可以輕易取得的產品是經過科學驗證,能直接提升免疫系統能力的。如果有的話,在沒有醫療監督的情況下使用這些產品,是非常危險的。擁有健康的免疫系統該怎麼做?要擁有健康的免疫系統,最需要和最重要的是攝取能提供身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和營養的飲食。原因很簡單,免疫系統會不斷製造數十億個新細胞。所有的新生細胞都需要資源去維持正常運作。營養不良與免疫系統薄弱有著密切的關聯。如果處於飢餓狀態,就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影響。因為身體必須做出艱難的決定,而免疫系統也會因此受到影響。但假設你至少是攝取稍微均衡的飲食,包括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將獲得讓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所需的所有微量和主要營養素。有趣的是,即使在已開發國家也有微量營養素缺乏的狀況,尤其是在老年人中。這只表示有人缺乏必需的營養素和維生素—通常是因為他們吃得不夠多或飲食種類太少。所以只吃披薩是不健康的,這應該是很確定的。只要你吃得還算好,免疫系統極可能會如預期地正常工作。除了正確的飲食之外,即使只是適當的規律運動,對於健康的好處也早已為人所知。身體是為運動所造,所以稍微地移動它,可以使各種系統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尤其是心血管系統。運動也可以直接增強免疫系統,因為它可以促進體液遍及全身的良好循環。簡而言之,只需要移動、伸展和擠壓身體各個部位,都好過整天躺在沙發上,如此一來體液就可以更好、更自由地流動。良好的血液循環對於免疫系統非常有益。因為這可以讓細胞和免疫蛋白更有效、更自由地移動,進而發揮更好的作用。這基本上就是你能做的事。有些人的確有缺陷而且需要藉由某些補充劑得到改善,但這並不是你可以自我診斷的。殘酷的事實是,人類彼此之間的差異相當地大,而飲食或生活方式的改變為什麼可以對你產生好的或壞的影響,其中的原因相當複雜,我們無法總結於一本關於免疫系統的科普書中。如果覺得自己缺乏維生素或微量元素之類的東西,這是你應該在現實生活中和醫生討論的問題。這種籠統的說法會讓很多人不滿意。人類怎麼可能飛到月球、製造粒子加速器、想出了九百八十種不同的神奇寶貝,卻無法改進我們的免疫系統?好吧,可以這樣想—如果有一輛幾十年來一直用於越野的老車生鏽了,它的車軸壞了、輪胎爆了、車頭燈破了,你認為可以藉由在油箱中加入特殊汽油和整理外觀來修復它嗎?你無法利用魔術去挽救一台因不良對待而毀損的車子。如果想讓車跑得更好、更長久,就只要好好照顧它。在此你可能已經猜到了,對待身體也是如此。如果想「提升」免疫系統讓它更健康,請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來好好照顧自己。免疫系統數十億個不同的部分複雜的安排,不需多久就可以正常地運作。不幸地,這也不會是永久的,無論是汽車還是人類都不是為此而生,只是比較長久和比較好一點。這就是科學對這個話題可以提供的解答,至少目前是如此。要討論那些由數十億美元補品銷售產業工作者提出的增強免疫系統和不科學的論點,會有點好笑。因為絕大多數的人最糟的就是在浪費錢。很不幸地,有數百萬人患有真實而嚴重的疾病,從癌症到自體免疫疾病,這絕非有趣的事。而這些人,常常不顧一切地想減輕自己的症狀,或者坦白來說,努力地想活著。他們是最可能成為那些補品行業空頭支票的無辜受害者。更糟的是,有些人甚至可能因為這些原因,誤信被貪婪支撐的謊言或是出於善意卻不明智的自然主義訴求,而無視於真正的醫療。這些關於健康和提升免疫系統偏頗的想法,可能因為我們集體對免疫系統機制偏離事實的誤解而延續下去。為什麼操縱免疫系統是危險的?即使是專家想嘗試提升免疫系統,也必須非常小心。這可能是一個好時機來講述那個一切都出錯的故事。在過去幾十年中,隨著對於免疫系統機制的瞭解大幅增加,科學家試圖想出新方法來解決困擾我們的疾病。如果可以操縱錯綜複雜的防禦系統,這對我們物種的好處將是非常巨大的。但正如之前所說,操縱免疫系統是很危險的。它不斷在過於苛刻和過於溫和之間保持平衡,試圖干擾它可能會釀成大禍。一個惡名昭彰的例子是 TGN1412,這是一項非常可怕的藥物試驗。它造成的嚴重過失已超出了免疫學的範圍,還上了一些報紙的頭條新聞。這個試驗的目的是在測試一種藥物的副作用,人類在服用這藥物後本應刺激癌症患者的T 細胞,進而讓他們活得更久。這藥物是一種人工抗體,能夠連結並刺激T 細胞上的CD28 分子—之前我們已經遇過CD28,但並未為它命名,它是活化T 細胞需要的訊號之一。我們將它描述為樹突細胞需要給T 細胞的一個溫柔之吻,以活化T 細胞。所以TGN1412 的概念非常簡單—給T 細胞一個人工之「吻」,去刺激它們在癌症患者體內變得更有效、更容易被活化。基本上,藉此「提升」免疫系統,使它在面對癌症這種危及生命的疾病時更加強大。是的,嗯,它的確做到了。為了安全起見,TGN1412 的用藥量低於讓獼猴(如果你想知道的話,這是一種可愛的猴子)產生任何反應劑量的五百分之一。因此研究人員在做藥物試驗時,沒有預期到人類受試者會產生任何真正的反應。但是,在給予健康年輕男性TGN1412 幾分鐘後,地獄之門大開。原來彌猴(也就是測試藥物的動物模式所使用的動物),它的T 細胞上的 CD28 分子恰好要比人類少許多,因此彌猴對於藥物的反應不如意料中那麼強烈,因而造成錯誤的安全感。另外因為某種原因,在人類受試者的給藥速度比在動物模式中快了十倍。在幾分鐘內,志願受試者經歷了一種極強大的細胞激素釋放症(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這是一場極快速的細胞激素風暴。遍布全身的數十億個免疫細胞,通常需要經過謹慎的活化過程並被先前討論過的保護措施維護著,現在一下子就甦醒了。基本上,所有志願受試者體內的T 細胞受到過度的刺激,並且猛烈地釋放出活化和發炎細胞激素。這些大量氾濫的細胞激素又活化了更多免疫細胞,然後釋放了更多細胞激素進而引起更多發炎。可怕的連鎖反應不斷地自我延續而且加速進行。志願受試者的免疫系統已經解放了,但沒有人對正在發生的事情做好準備。在一種快速、劇烈和全身性的反應中,液體從血液中湧入全身的組織,使受試者在極度痛苦中扭動,並且腫脹起來。接下來是多重器官衰竭,志願受試者只能靠機器和大量關閉免疫系統的藥物維生。其中受影響最嚴重的志願者同時遭受心臟、肝臟和腎臟衰竭,之後緊接著失去許多腳趾和一些指尖。幸運地,所有六名志願受試者都在這可怕的一天中倖存下來,經過幾週的加護照顧,大多數的人都能再次離開醫院。由於TGN1412 試驗以最糟糕的方式失敗,很明顯地在醫學研究界造成了強烈的衝擊。許多人體試驗的指引都因此進行了修改。好的,那麼這個恐怖故事的目的是什麼?當然不是概括地說提升免疫系統的藥物是個壞主意,但它教導我們瞭解使用這些藥物的複雜性和危險性。如果我們看看免疫系統的規模、令人難以置信的細節,以及複雜的交互作用,想要操縱它所要面臨的挑戰難度就會十分明確。所以不要被誤導了—雖然本書確實討論了很多東西,我仍然大大簡化了一切。從在免疫學領域工作的免疫學家觀點來看,我們幾乎連事情的表面都沒有碰觸到。把免疫系統想像成一個瘋狂的大型機器,擁有數千個槓桿和數百個錶盤。數十億個齒輪、螺絲、輪子和閃爍的燈在裡面不斷地交互作用。拉動任何一個槓桿,你將無法確定在下游會造成怎樣的交互作用。好的,所以對於專家來說,提升和強化免疫系統是很複雜的。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外,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明智的)。但你實際上可以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去避免破壞它。事實證明,許多人實際上在不知不覺中抑制了自己的免疫系統。※ 本文摘自《免疫:認識你的免疫系統,45個打造身體堡壘的必備知識》。《免疫:認識你的免疫系統,45個打造身體堡壘的必備知識》作者:菲利普.德特默 譯者:周序諦出版社:鷹出版出版日期:2023/02/01
-
2023-02-27 癌症.肺癌
總統府資政辜寬敏病逝享耆壽97歲 為何肺腺癌是國人常見癌症?
台北榮民總醫院證實,總統府資政辜寬敏今(2/27)上午8時55分於北榮辭世,享耆壽97歲,據媒體人周玉蔻在臉書表示辜寬敏是因肺腺癌病逝。什麼是肺腺癌?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任陳育民曾指出,肺癌蟬聯癌症死因榜首超過十年以上,發生率也居高不下。肺癌分為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肺癌患者大多屬非小細胞肺癌,又分為肺腺癌、鱗狀上皮細胞癌及大細胞肺癌。國人常見肺癌以肺腺癌居多,約占六成,其次是鱗狀細胞癌,占一成五到兩成,大細胞肺癌僅占百分之五,小細胞肺癌約占一成三。肺腺癌大多發生在較小的支氣管黏膜分泌黏液的上皮細胞,肺部的周邊,腫瘤擴大速度較慢,早期無徵兆,通常診斷出來已是晚期。【延伸閱讀:肺癌分四種 肺腺癌占六成】肺腺癌危險因子有哪些?肺腺癌主要與亞洲人基因、家族史及環境汙染等因素有關。女性肺腺癌患者約有九成都不吸菸,男性患者約三到四成也沒有抽菸史。》看更多肺腺癌成因肺腺癌症狀有哪些?.咳嗽.咳血.厭食.呼吸困難.肋膜積水.聲音嘶啞.吞嚥困難.上腔靜脈症候群.疼痛及無力感早期肺腺癌是「安靜」的癌症,出現咳嗽、咳血、胸悶、胸痛、發燒等症狀時,往往已是三、四期,加上轉移速度快,死亡率較高。如沒來由的呼吸不順、體重減輕、疲倦,或頸部、鎖骨淋巴結出現腫塊、久咳不癒,一定要提高警覺。患肺腺癌該如何治療?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洪榮志曾指出,早期的非小細胞肺癌,一般指一期及二期肺癌,治療首選是手術切除。第一期非小細胞肺癌手術切除後,預後更佳,根據文獻報導,1A期和1B期肺癌患者術後5年存活率可達83%和71%。【延伸閱讀:五大類肺腺癌 這二型預後差很多】除了以手術切除病灶,為早期肺癌病患首選治療方式之外,其餘治療方式還包括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看更多肺腺癌治療方式肺腺癌該如何預防?陳育民在《元氣網》疾病百科指出,定期接受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LDCT對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敏感性高,最小可抓到0.3公分的病灶。且對於檢查長在肺臟肺泡旁腫瘤組織(結節)時,清晰度與敏感度不輸標準電腦斷層,且輻射量低,成為篩檢肺癌可行的工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曾建議,只要你年紀一過50或55歲,本身又是以下高危險族群,都應該早期定期接受肺癌篩檢。【延伸閱讀:蘇一峰/如何早期發現肺癌】
-
2023-02-24 醫療.感染科
咳好久不只是新冠後遺症,小心黴漿菌作祟!醫建議做好1件事預防
除了新冠肺炎和流感會造成呼吸道疾病,讓人不停咳嗽外,黴漿菌也是造成久咳不止的兇手之一。有網紅醫師在臉書指出,「梅江俊這位壞同學,最近有(又)開始到處出沒害人」。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黴漿菌和流感雖然都會造成咳嗽,但和流感不同,病程來得慢、去得也慢,且咳嗽時間拉很長,通常會拉到兩周左右;但通常以紅黴素類的抗生素治療就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咳好久 小心黴漿菌作祟台大醫師李秉穎今天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兒童傳染病疫情持平,由於過去採取嚴格防疫措施,很多傳染病都不流行了。但對於新生兒由於這三年都沒感染過相關的疾病,特別容易產生大規模流行規模,如呼吸道融合病毒前陣子有很多病例,所幸沒有太多重症個案,並未造成醫療過度負擔;另外,如腺病毒、黴漿菌病例開始上升,也和解封有關,但並無免疫負債問題,疫情流行狀況並未叫疫情前高。林應然說,從去年五月新冠肺炎大爆發後,慢性咳嗽的人數就大幅增加,針對這些長期慢性咳嗽者,醫師除了判斷是新冠肺炎後遺症外,也會「順便」檢驗是否為黴漿菌感染;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感染新冠肺炎後,免疫力下降,導致民眾進一步感染,因此臨床上會看到「感染人數增加」。由於現在正是流感的流行季節,一但咳嗽常會和黴漿菌搞混。林應然說,兩者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流感主要流行在秋冬季節,且來勢洶洶,一但感染除了呼吸道症狀外,還會出現精神不濟、發燒、頭痛、全身痠痛等症狀;尤其疲倦症狀明顯。以克流感等抗病毒藥物治療。黴漿菌一整年、不分年齡 都可能感染黴漿菌則一年到頭都可能感染,且不分年齡都可能感染。感染時雖也會發燒,但多以低燒為主,且咳嗽期拉得很長。雖也可能因免疫力低下造成肺炎、腦炎住院,但治療上不難,主要以紅黴素類的抗生素治療。林應然表示,由於過去三年因新冠肺炎緣故,民眾口罩戴得牢實,不容易感染相關呼吸道疾病,現在隨著防疫鬆綁,加上過去都未感染,可能造成免疫負債,因此容易得到流感或是黴漿菌,因此建議民眾還是戴好口罩,預防各類呼吸道疾病。延伸閱讀:‧咳嗽咳不停到底是什麼問題?醫師列舉5項可能疾病‧感冒久咳不癒可能是黴漿菌感染 應儘速就醫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23 醫療.消化系統
她胰臟「組織壞死」花2個月清創 為何急性胰臟炎會這麼嚴重?
54歲女性患者因腹痛、發燒等感染症狀掛急診,檢查為急性胰臟炎,且腹腔內大面積組織壞死,三軍總醫院運用內視鏡超音波技術搭配「雙蘑菇頭金屬支架」,研發「內視鏡壞死清創術」,助該名患者清除壞死組織,救回病患一命。急性胰臟炎致命性高,通常會有哪些症狀?胰臟炎是胰臟的發炎性疾病。胰臟發炎可以是急性的或慢性的,急性胰臟炎意味着胰臟因某種因素受到重大傷害而受損,其病程緊急且持續數天至數周;慢性胰臟炎則因毒素等相關因子造成胰臟慢性受損,其病程漸進而且持續多年,並且難以緩解。任何一種形式的胰臟炎都很嚴重,並可能導致併發症。急性胰臟發炎症狀有上腹痛,通常進食後加劇、前傾身緩解,可能轉移痛至背部,還有腹脹、惡心、嘔吐、發燒等症狀。急性胰臟發炎程度,可能從輕微至相當嚴重的併發症,嚴重時死亡率甚至可達10~20%。慢性胰臟炎的症狀則有三種,其一是慢性陣發性的上腹痛,飲食亦會加劇這樣的疼痛,但通常不緊急,並且劇烈程度亦不像急性胰臟炎這般嚴重;其二則是消化酵素分泌不全引起的腹瀉、腹脹、消化不良與體重減輕;最後則是胰島素分泌不足產生的糖尿病。為什麼急性胰臟炎會這麼嚴重?三軍總醫院內科部胃腸科主治醫師林榮鈞表示,當胰臟發炎,胰臟內消化液無法排出時,則會「反芻」消化自己的組織,輕微發炎人體會自行吸收,若持續發炎,胰臟組織遭消化液侵蝕、壞死,突破到胰臟外形成「偽囊腫」,在體內持續產生感染、發炎,據統計有7%的病人會產生偽囊腫。以該名54歲女性個案,因服用藥物引發急性胰臟炎,但胰臟發炎情況嚴重時才掛急診,已衍生嚴重併發症,產生感染性有壁分隔之壞死,個案胰臟組織壞死範圍,從十二指腸至胃部、將近10幾公分範圍,且胰臟發炎壓迫胃部,影響食慾、無法消化。胰臟炎有哪些治療方式?林榮鈞說,過去治療方式有2種,包括放射科醫師做引流手術、或由外科醫師做清創手術。引流手術好處傷口小,但較難引流乾淨,且過去多用塑膠引流管,效果不佳,尤其嚴重組織壞死個案效果更差,需要外科醫師協助清創,但外科手術併發症、風險不低,也常讓醫師及病人卻步。林榮鈞表示,因為胰臟躲在胃後面,做超音波一般不容易看到病灶,隨著醫材發展,超音波搭配內視鏡探頭,可進入胃、胰臟清楚地掃描、檢查,還能進一步做治療,且不會再外部留下傷口,三總近年運用內視鏡超音波,搭配金屬支架引流,作為壞死清創的第3種治療選擇,可應用於膽管引流、膽囊引流、胰臟積水引流、輸入環症候群等。林榮鈞說,此次在內視鏡超音波引導下,將雙蘑菇頭金屬支架置入、撐開至1.6公分引流後清創壞死組織,並在胃開一處小洞,將清創後的組織引流到胃,經由正常消化管道隨糞便排出。因組織壞死嚴重,此個案每周執行1次、清創2個月才完全清除,「是有史以來清最久」。目前已有7名病例應用此技術,但整個術式未有健保給付,需自費約10幾萬元。金屬支架置入後會撐開狹窄範圍、固定位置不滑脫,但對於醫師執行清創時「礙手礙腳」,林榮鈞表示,因此三總創新巧思,清創時先將金屬支架暫時取出,清創後再將金屬支架放回,提高內視鏡壞死清創術效率及處置意外事件,此經驗也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Digestive Endoscopy》。哪些人是胰臟炎的高危險群?又該如何保養?林榮鈞表示,長期飲酒、結石、三酸甘油脂過高、高血鈣等,都容易造成胰臟慢性發炎,許多人以為只是胃痛不以為意,但長期發炎有10%機率引發胰臟癌,且急性胰臟炎也可能導致感染、敗血症喪命,提醒慢性胰臟炎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接受醫囑治療,並維持良好生活作息。這些人容易得到胰臟炎:.過度飲酒:研究發現,酗酒者患胰臟炎的風險更高。.抽菸:與不抽菸的人相比,抽菸者患慢性胰臟炎的機率更高。.肥胖:如果身形肥胖者,則更有可能患胰臟炎。.糖尿病:患有糖尿病會增加患胰臟炎風險。.胰臟炎家族病史。如果得到胰臟炎,應該這樣保養:.即便胰臟炎是輕微的,康復期戒酒也是明智之舉。.如果有抽菸習慣,戒菸可以降低胰臟炎風險。.選擇低脂飲食並注重攝取新鲜水果、蔬菜、全榖物和瘦肉蛋白質。建議全天少量多餐,以減輕消化系統的壓力。.胰臟炎會引起脱水,因此每天要多補充水分,並且限制咖啡因的攝取。參考資料:.疾病百科:胰臟炎.台灣第一例 微創治癒壞死性胰臟炎.不敢了!高血脂患者吃烤肉配啤酒腹痛 胰臟炎住院7天責任編輯:林又旻、辜子桓
-
2023-02-22 醫療.骨科.復健
不能站、不能走是失能嗎?只要努力運動、復健就一定會好嗎?
上午門診倒數最後第二個個案了, 診間的時鐘也指向下午1點半!一對夫妻推著84歲媽媽進到診間,老人家只能斜坐在輪椅上。「過年前,媽媽大腿關節扭到之後就說會痛,不能站不能走。拍了X光,醫師就說沒事呀!但她還是不願意起來走。」我估算了一下發生的時間,應該有兩個多星期了!兒子還沒等我開口詢問病況,就嘰哩呱啦說了一串,感覺有些數落母親的味道。「在這之前,媽媽的情況如何?」我試著語氣平穩的說,希望讓他們心能夠先定下來。「之前都很好啊,都可以自己走,完全正常!醫生說應該是扭傷,但她就說痛不肯走。我們知道她也不能夠一直不動,復健當然一定會痛啊! 痛的時候還是要忍耐吧,不然一定越來越糟。」太太接著說,似乎想讓我了解他們照顧媽媽的用心。「這陣子照顧媽媽,看媽媽都沒有進步,他也急了!有時語氣比較不好。其實我先生他是很孝順的……」太太緩緩的說著,接著夫妻都靜默了,似乎全然無助,不知如何是好。在這期間我已經打開連結健保署的雲端,看病人在醫院急診時照X光,確實顯示並沒有骨折。病人可以初步的應對,我問她哪裡痛?她摸了一下左側的髖關節。我簡單測試髖關節的內轉與外轉,單單這樣的動作,她的臉就揪起來說痛。我慎重的跟兒子媳婦說:「媽媽的痛是真的!」這樣的痛,要她站走,當然不可能!我不由得心中狐疑,真的不能排除大腿骨有骨折,但X光檢查卻說沒事?老人家雖然意識尚可,卻沒有辦法精確的遵從指令。我再次跟家屬確認,受傷前日常生活自理行動都沒問題,而今整體變得虛弱,肢體也顯得無力,即使讓她躺著做復健治療運動,左側髖關節的疼痛,恐怕都讓她無法執行,更不要說要站立、行走,回復她之前的能力。我也評估確認她沒有中風等神經性問題,再次審視她的檢驗報告,原來10天前家人曾經帶老人家到神經內科就診,醫師也覺得她整體精神情況不佳,做了抽血檢查,安排兩週後再回診。 雲端上的抽血報告看到病人低血鈉(僅120mEq/L)、白血球上萬,發炎指數升高。老人家即使有發炎狀況,常常不見得會明顯發燒,因而容易被家人忽略。低血鈉更是老人家的致命傷,常常容易引起危急的狀況。這些都是需要立即處理的內科問題!我告知家屬:不要再等醫院回診的時間了,今天直接帶媽媽到急診!我也立即寫好轉介單,將她的情況詳加說明,方便急診醫師接手。門診結束了,心中還是一直惦記著這個老人家,還有兒子媳婦焦急與期盼的神情。當天稍晚,我再次跟兒子聯絡,了解老人家的狀況。一到急診再次拍了一張髖關節的X光(不同的角度吧!)確定真的有髖關節的骨折!但因為低血鈉等內科問題,醫師必須先控制,狀況穩定後再開刀處理。我讓兒子安心,這都是正確的處置。期盼老人家情況越來越好,一切穩定,術後再回來積極復健治療。相信她有機會可以回復到之前獨立行走,自主生活的能力!在復健科常常會見到焦急的家屬陪著病人前來,常常是因為親人不能站、不能走而憂心。單純的想法就是「只要努力運動,復健一定會好!」、「健康促進」、「預防失能」……似乎民眾很容易就朗朗上口。 其實每一個病人都是獨立個案,復健科看的是一個全人!復健科醫師必須要仔細評估了解病人整體的狀況,而不單單是他的神經運動功能、骨關節狀況。復健科醫師像一隻「八爪章魚」,必須面面俱到!有任何影響復健的因素,而且是可以矯治的 ( 上述這個個案,就是內科問題以及她左側髖關節骨折)都必須要先行處理。復健團隊本身之外,復健科與各科醫師間的合作同樣是非常的緊密。而開立復健治療處方之前,要能確定患者是一個積極復健的個案,同時精準擬定他的復健計劃、設定預後目標。隨著人口的老化,高齡社會的來臨,在台灣的社會,越來越多人會面臨照顧家中長者的問題。復健醫學的照顧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復健科醫師在這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絕不單單只是開處方訓練「讓他能站、能走!」在這之前,需要排除的不利因素、需要評估的整體狀況、復健科醫師都會是最盡責的「守門員」!(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我們只是希望媽媽能夠站、能夠走…」 復健的路上,你絕對不能缺少的醫療專業「守門員」)
-
2023-02-22 醫療.消化系統
被魚鱗、蝦殼刺傷非小事 醫曝這些人當心海洋弧菌致命風險
隨著疫情解封,許多民眾恢復享受美食、大啖海鮮,但是醫師提醒,罹患慢性肝病者吃海鮮要注意,接觸海鮮,例如下廚、剝蝦殼時,要慎防皮膚被魚鱗、蝦殼刺傷,以免海洋弧菌經由傷口乘虛而入,若嚴重感染,引起併發症,需要截肢,甚至會危及生命。當心海洋弧菌經傷口感染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指出,海洋弧菌(又名創傷弧菌)是存在於鹽水中的細菌,一般感染海洋弧菌途徑,包括食用被海洋弧菌汙染的食物,以及身上傷口接觸到遭海洋弧菌汙染的海水、被海洋生物刺傷等。【延伸閱讀:魚市場髒水濺到腳 小命差點休】什麼是海洋弧菌?別稱:創傷性弧菌地點:常見於河海交界、亞熱帶淺海岸寄宿:海水、魚類、貝類、岩石等都可能存有海洋弧菌病症:健康民眾感染會上吐下瀉、腹痛等;免疫力較差民眾感染會引起發燒、畏寒、皮膚壞死,壞死性筋膜炎,也可能造成全身器官衰竭,致死性高免疫力正常者感染海洋弧菌後,大多是輕微腹瀉、腸胃炎、嘔吐或局部傷口感染,但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脂肪肝炎等患者,或是免疫力較差、長期使用類固醇、糖尿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後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肝病患者應避免生食海鮮康本初解釋,慢性肝病患者因肝臟無法正常發揮作用,會影響體內的代謝、免疫等功能,一旦吃到被海洋弧菌汙染的食物,或是傷口接觸到帶有病菌的海水、魚蝦,海洋弧菌就可能直接進入血液中,造成全身性的影響。一開始可能是發燒、傷口處腫痛,皮膚出現水泡,嚴重時有蜂窩性組織炎、肌肉組織壞死,甚至敗血性休克而有致命危險,必須截肢保命。【延伸閱讀:手指遭海鮮刺傷,發黑腫脹截肢險喪命!4方法避免致命海洋弧菌】康本初提醒,肝病患者應盡量避免生食海鮮,在下廚及剝殼時,都要小心皮膚被魚鱗、魚鰭、蝦殼、蟹殼刺傷,若手有傷口,連食材浸泡的水、流出的汁液都要避開,謹慎一點可以戴上手套,以免海洋弧菌乘虛而入。也要定期追蹤治療,避免熬夜,維持生活作息正常,均衡飲食,讓肝臟維持正常功能,才能降低海洋弧菌的威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趨緩口罩用量大減如何保存? 醫師曝務必做好這件事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下周一(20日)室內口罩令解封,除醫療、長照等機構及大眾運輸系統外,室內不需要戴口罩,但許多民眾家中仍有許多口罩成為困擾,不知如何處理?家中仍有許多口罩 如何處理與保存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院長黃璟隆說,室內口罩令雖解封,但指揮中心建議,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及年長者、免疫低下者外出須戴口罩,提醒口罩保存最重要的是「防潮,避免口罩受潮失去阻擋病毒功能。黃璟隆說,台灣氣候潮濕,當室內濕度高時,物品容易發霉,甚至出現壁癌等情形,民眾最好把家中沒拆封、未用過的口罩放入防潮箱,如果是放在儲物櫃,而儲物櫃最好放置防潮盒,降低口罩受潮機會,平時家中濕度過高也應開啟除濕機,將濕度維持在55%左右,當家中出現壁癌時,代表家中濕度高,應重新粉刷,避免影響健康年長者、免疫低下者 還是要戴口罩衛福部雙和醫院成人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垣樟說,雖然口罩使用機會慢慢降低,但如果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以及年長者、免疫低下者外出,或是常需與年長者、免疫低下者接觸,或到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的場合,還是要戴口罩,特別是家中有年長者、免疫低下者,務必格外注意,最好接觸時仍要勤洗手、戴口罩,不要把病毒傳染給脆弱族群指揮中心提醒,民眾仍應持續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好習慣,並呼籲尚未完整接種新冠疫苗的民眾,盡速完成接種,保護自身及親友健康4大時機仍建議戴口罩室內口罩令20日解除,四大時機仍建議戴口罩:一、於以下指定場所之室內空間須按規定全程戴口罩。包括:1.醫療照護機構: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機構2.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及場站得於上列指定場所不戴口罩之例外情形:飲食、拍照、不適合或無法戴口罩之檢查、治療或活動二、下列特殊情境建議要戴口罩:1.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2.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3.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4.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三、其餘室內場所、室內空間,由民眾自主決定戴口罩四、上述放寬措施為通案性規定,相關細節得另依主管機關規定辦理延伸閱讀:‧快檢查保存期限!口罩過期還能用嗎? 醫示警「口罩放1處」恐害防護力直降‧脫口罩、髒手揉鼻子 過敏2NG動作恐增染疫風險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17 焦點.健康知識+
感冒只能多喝水?營養師推薦「4種飲料」補充營養加速康復
每當生病感冒時想喝東西,只能「多喝水」嗎?雖然對於正在和病菌戰鬥的身體來說,的確需要補充水分能加快恢復速度,但除了多喝白開水之外,其實還可以喝「這4類飲品」也有幫助,尤其時出現出汗或發燒症狀,需預防身體脫水時,更加重要。除了清淡無味的白開水之外,是否還有其他適合用來補充水分的飲食呢?營養師李婉萍在臉書粉絲頁發文指出,以下「4類飲品」包含果汁、茶飲、湯類,除了可以補充水分外,還能補充營養,讓身體提高免疫力: .維生素C果汁:檸檬汁、柳橙汁等 .無咖啡因茶飲:花草茶 .蜂蜜水:助改善咳嗽、好睡 .雞湯:補充蛋白質維生素C果汁:有助縮短感冒時間 李婉萍表示,維生素C有助縮短感冒持續的時間和嚴重程度,在開水裡滴幾滴新鮮檸檬汁、柳橙汁,或使用油甘鮮果粉泡水喝,都能攝取到維生素C。也可使用發泡錠補充,不過市售保健品得留意過量問題,每人每天維他命C建議攝取最高上限是2,000毫克,過去曾有患者喝太多檸檬汁,結果感冒沒好,反而引起胃潰瘍復發掛急診。 無咖啡因茶飲:緩解感冒不適症狀 在身體康復之前,應盡可能避免飲用任何含有酒精、咖啡因或含糖量高的飲品,以免導致脫水。可選擇不含咖啡因的茶,例如洋甘菊、薄荷、玫瑰花等花草茶。熱熱喝還能幫助舒緩畏寒、疲倦、流鼻涕、咳嗽和打噴嚏的症狀。蜂蜜水:改善咳嗽、幫助睡眠 李婉萍指出,在開水或上述飲料中加入少許蜂蜜,也有改善咳嗽和睡眠的作用,特別是針對兒童的上呼吸道感染。有文獻指出,吃蜂蜜可減少孩子夜間咳嗽和生病睡不好的情況。但要注意,未滿1歲的嬰兒因免疫力尚未完全,不能食用蜂蜜。雞湯:增進食慾、補充蛋白質 如果因為感冒而食慾欠佳時,不妨利用雞肉和新鮮蔬菜煮湯來獲取身體需要的熱量,也能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礦物質,增強免疫力。過去曾有一項研究發現,雞湯中的成分能減少緩解體內發炎、提升免疫系統對病原體的免疫反應。 此外,雖然前面提到,應盡量避開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但平日就有喝咖啡習慣的人若擔心突然沒喝反而會引發頭痛,仍可適量飲用。不過李婉萍也提醒,因咖啡具有利尿效果,喝完後別忘了要再額外多補充水分,才不會讓身體水分快速流失。【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59957.html】
-
2023-02-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室內口罩解禁別太高興 專家:死亡個案逾6成沒打疫苗
室內口罩令將於2月20日實施,後續只剩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等指定場所強制配戴口罩。公衛專家表示,近期感染者「年齡上移」,隨著室內口罩令解禁,民眾在後疫情時代仍應養成良好公衛習慣,當有發燒、呼吸道症狀時,或是接觸長者或5歲以下幼童等脆弱族群,應配戴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從2月20日起實施室內口罩放寬規定,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等指定場所「應戴」口罩、人潮擁擠等特殊情境則「建議」戴口罩、其餘場所「自主」戴口罩。若有特殊情形指揮中心「建議」戴口罩,包括:第一「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之民眾,建議室內外都要配戴口罩」;第二「家中有長者或5歲以下小朋友同住,建議室內外也應自主戴上口罩,保護家中脆弱族群,尤其是年長者未施打三劑完整疫苗」。指揮中心評估疫情趨緩、自然感染及疫苗覆蓋率足夠等情況下,進行口罩令解封,但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提醒,近來發現「感染對象年齡層逐漸上移」的現象,儘管每日確診人數都落在2萬多例,但過去都是青壯族群感染,確診後變成中重症的病人較少,現在感染族群年齡層提高,長者風險程度大為增加。洪子仁表示,近期死亡個案中,三分之二都是「完全沒有施打過疫苗者」,推測應是過去3年保持高度警覺、防守嚴密,因而能夠規避本土疫情,但近來逐漸放鬆防疫強度,即使很小心的長者在此波也可能被感染,風險相較青壯族群來得高,因此口罩令的放寬,絕對不是代表民眾一定要放棄口罩防疫,只要自己覺得不安心,不放心還是應該戴上。洪子仁提醒,第二階段口罩令鬆綁分三個等級,包括「強制」、「自主」及「建議」,其中最需要強烈呼籲的是「建議」等級的落實,透過這次新冠疫情,民眾養成、建立起良好的公衛習慣,在後疫情生活中應持續落實「戴口罩時機點」,當發現自身不舒服、家中有脆弱族群,應戴上口罩,不管是否在新冠疫情期間,或是往後呼吸道傳染病上也同樣適用。
-
2023-02-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室內口罩2/20解禁!剩2類場所強制戴 校園要等到3/6
終於可以脫口罩了!室內口罩令維持801天後走入歷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9)日宣布口罩鬆綁第二階段上路時程,將自2月20日實施「室內免戴口罩」新規定,只剩「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的指定場所仍應戴口罩,其餘場所則由民眾自主決定;校園的口罩鬆綁則晚一步,3月6日起上路。室内戴口罩規定放寬新制 2/20實施採三強度管制一、指定場所(醫療照護/公共運輸):規定仍應戴口罩.醫療照護機構: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公共運輸及特殊運具: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及場站.上列指定場所不戴口罩的例外情形:飲食、拍照、不適合或無法戴口罩的檢查、治療或活動二、特殊情境(有症狀/年長或免疫低下/人潮聚集等):建議要戴口罩.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其餘室内場所、室内空間,由民眾自主決定戴口罩三、其餘場所:由民眾自主決定戴口罩校園及托育場所3月6日起實施,包括各級學校、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托嬰中心等,依教育部及衛福部規畫,2月13日開學後先加强相關防疫措施,如疫情穩定,自3月6日開始再依指揮中心通案性規定,實施校園及托育場所室內口罩放寬。國內在2020年12月1日起全面實施防疫秋冬專案,針對室內八大類場所全面要求強制戴口罩,室內口罩令迄今維持801天。如今口罩令鬆綁是重要的階段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