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1 16:57:07 林靜莉
林靜莉/血糖高不能保險怎麼辦?小秘密照過來!
「有事請教,請回電!」手機上出現現職保險業黃同學的未接來電與留言,回電後她問我說:「醫師能改他的診斷嗎?」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問句,我疑惑的問她怎麼會有突如其來地講法? 黃同學說有位保戶甜嬤帶著她的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6-07-21 16:57:07 林靜莉
「有事請教,請回電!」手機上出現現職保險業黃同學的未接來電與留言,回電後她問我說:「醫師能改他的診斷嗎?」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問句,我疑惑的問她怎麼會有突如其來地講法? 黃同學說有位保戶甜嬤帶著她的
2016-07-20 12:08:02 急診女醫師其實.
剛生產完,變得很愛哭,也很容易生氣。情緒超級不穩,比經前症候群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2016-07-19 11:29:28 韓柏檉
今年的四月是我罹患肝癌之後超過八個年頭,可以說八年抗癌抗戰有成吧!這八年來也算是小有心得,平常被親朋好友詢問的也不少,都問我如何做到的。這一路披荊斬棘、浴血奮戰的過程是…多麼痛的領悟啊!
2016-07-19 11:05:04 蔡宇哲
以前有不少人會在床上看點書來幫助入睡,這樣的習慣確實能幫忙讓思緒沈澱下來,比較好入睡。不過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流行後,睡前閱讀的行為也跟著改變了,從看書變成滑手機或平板。因為這些產品實在太方便了,不
2016-07-18 08:00:00 陳亮恭
長照以生活照顧為主體,但醫療攸關生活品質。長照個案多因慢性病造成的失能所致,原本的醫療狀況就極其複雜,失能之後,照顧難度更是倍增,純以醫療眼光切入長照絕非好事,但罔顧醫療對於長照的重要性,卻可能犯更大的錯誤。唯有整合醫療、長照、保健與復健,充分落實在地安老的目標,避免反覆就醫與住院,又因住院加重失能,造成健保與長照的雙輸。
2016-07-17 13:05:09 鄒頡龍
接近40度的高溫,你走在沙漠。 極目望去,天際線盡頭是熱氣滾滾的黃沙。太陽在你的頭頂,眼前景物因高溫,如同肚皮舞孃的纖腰不住扭曲。狂風捲起,黃沙燠熱熾燒、鋪天蓋地撲向你。喉頭柴火猛炙,嘴唇因乾燥而迸裂…。
2016-07-17 12:50:33 楊定一
每一個人都想要追求個人、家庭、企業乃至於整個社會、地球全面的健康。然而,許多解決方案的成效之所以短暫,是因為沒有徹底了解一切人生苦難的來源,只是想從一個狀態,轉到另一種狀態。於是,最多也只能帶來一點暫時的緩解。
2016-07-16 10:58:20 醫院也瘋狂
孕育新生命是件莊嚴且神聖的事情,父母對於胎兒的照護往往小心翼翼深怕有所差池。但人往往難免會有生病的時候,在臨床上孕婦可能會因為其他病痛來就診,有時就需要面對是否要接受X光的檢查。眾所皆知,X光是醫師臨
2016-07-15 11:28:18 潘懷宗
當炎炎夏日來臨,大家最在意的莫過於衣服少了、身材就顯露無遺,尤其是女生,當穿不下以往的褲子或裙子時,先別著急,以為自己又胖了,很有可能只是暫時的腹部脹氣或水腫,不一定是腰圍尺寸增加喔!
2016-07-12 08:49:54 楊志良
日本老友長谷川敏彥教授,曾任東大教授及主持厚生省衛生政策研究,多年前曾倡議人生有三階段,大致以25歲為一階段分水嶺,亦出生至25歲左右,為成長及學習;25至50歲為工作及養育下一代;50歲左右逐漸退出職場,退休後平均可再活25年。而且第三階段常從急診室、加護病房、復健、長照,再入急診室,多次循環。當時長谷川教授即提醒,社會如何因應老病照護,是個重大的挑戰。
2016-07-12 00:06:00 邱錦伶
寶寶就要準備好了,妳呢? 在經過了每天都有變化的懷孕時程,現在已經進入到最後一個月了,肚子裡的寶寶也準備好快要來到世上和大家見面了,那妳準備得如何了呢? 如果過去幾個月,妳增加的體重都在標
2016-07-11 15:56:02 蘇上豪
不管男女,搭上了長途旅行的火車,對他們而言,在過程中只要善加利用火車不穩定的晃動,就可以達到性高潮,其效果和真實的性愛相去不遠。有位名叫查爾斯˙威廉˙馬爾喬(Charles William Malchow)的美國醫師因此出版了一本相關的書藉,教導民眾在乘坐火車時,要利用身體姿勢不斷的變換,藉以達到不同刺激的效果。
2016-07-10 09:42:17 李偉文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應該可以說是人類史上最健康的世代,因為醫藥科技的進步,我們戰勝了比如天花、小兒麻痺等等以往讓人類大規模死亡的疾病,活在台灣,只要不出什麼意外,我們應該可以順利活到七、八十歲沒問題。
2016-07-10 09:25:09 陳豐偉
看診時常聽到兩種不同的聲音:第一種很高興地說,我最近漸漸沒吃安眠藥,也睡得著,醫師你不用再開藥。另一種很哀怨地說,為什麼安眠藥一直停不掉,吃一輩子會不會怎麼樣?
2016-07-07 17:35:57 張璽
台灣媽媽 有「雞雞苦手症候群」 前陣子內人張太跟隔壁的太太們聊天,回來以後跑來跟我說「江湖上的媽媽們有一些關於兒子限定的問題,也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可是也不太好意思在診間問醫師。」原來是媽媽有「雞雞
2016-07-05 09:24:45 黃達夫
過去研究顯示,不論是經常運動或日常工作活動量較高的人,罹患乳癌、大腸癌等的機率比較低。最近有篇發表於權威雜誌「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論文,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CI)、哈佛醫學院及歐洲幾個醫學機構合作,將多年來所累積,有關癌症關聯性流行病學研究統合一齊分析,包括312個大型問卷調查,共1億4千4佰萬人的研究數據。
2016-07-04 15:06:25 莉的自由
家裡經營機車零件業,已經進入第二代,他從軍中退伍了,將是第三代的接班人。未來的道路已經毫無疑問,退伍之後就跟在父親身邊學習,平日的生活沒有太大壓力。無聊就往家裡附近的彩券行跑,跟同好聊聊彩券經,生活好不愜意。
2016-07-03 11:32:17 張天鈞
最近因為馬達不能自行跳到另外一臺機器而頭痛不已,每一次都需要自己重新按一次開關,才會再啟動。因此找了師傅來修理。第一次的師傅修一修,說好了,可是問題仍然存在;找第二位師傅,他說機器有人動到,因此把開關放到裡面去,裝了一個鎖,花了我一千元,可是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反而為了每次重新啟動,而須開鎖,浪費我不少時間。我心想,大概沒有指望了。
2016-07-03 11:28:07 劉秀枝
66歲的黃太太自費做全身磁振造影健檢時,發現肺部有個1公分大小的結節,疑似惡性腫瘤,後來接受腫瘤及肺葉切除手術,證實是第一期的肺腺癌,後續不需化學或標靶療法,只要定期追蹤即可。
2016-07-02 00:00:00 王孟祺
不是蚊子是血球 你曾在晴朗的天空下凝視著藍天,發現視野中出現許多藍白色小蝌蚪四處飛舞,每個光點飛行一小段距離就消失不見,別處又幻化出新的小光點,重複在眼前飛舞,像極了藍色的小精靈。這是飛蚊症嗎?
2016-07-01 14:41:53 邱佩玲
現代孩子離乳後喝鮮奶, 似乎就和嬰兒「先學會爬,然後會走」一樣地理所當然。但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調查指出,約有六成五世界人口過了嬰兒期後,代謝乳糖的能力就會降低,而東亞地區有高達九成以上人口是乳糖不耐
2016-06-30 15:57:31 林靜莉
「衛教師,好久不見唷!」甜嬤帶著女兒走進診間就說:「婦產科醫師說她才懷孕就胖太多,會高血壓、糖尿病,像我就是生她的時候胖很多,現在才打針吃藥,想說趕快來問妳要怎麼辦?」女兒甜媽也緊張地問道:「懷孕不是
2016-06-29 17:15:44 陳潮宗
慢性疲勞症候群跟一般的疲勞不同,在醫學上有很標準的定義。患者持續六個月以上不明原因的強度疲勞感,且無法因睡眠充足而緩解,並同時出現注意力記憶力變差、睡不飽、喉嚨痛、淋巴結疼痛、肌肉疼痛、游走性關節痛、頭痛等等多個症狀,在做各項檢查前,先篩檢是否有貧血、低血鉀、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各項會造成深度疲倦感的疾病,才能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2016-06-28 08:47:16 陳亮恭
張太太陪同近90歲的先生長期在門診追蹤,張先生是位退休醫師,對健康有很多的想法與目標,對於醫療的建議他始終彬彬有禮的配合。張太太除了照顧先生與遊山玩水之外,平日以製作手工餅乾為樂,每次門診都會帶著她製作的手工餅乾來,尤其是食安風暴時,她總是不忘提醒我吃她的餅乾而少吃外食。
2016-06-27 16:53:56 葉勝雄
全職媽媽的工作其實和醫師值班很像,如果把所有的工作加總起來,也許幾個小時就能作完,但重點是你沒辦法控制什麼時候作什麼事情,例如你不可能連換十次尿布,就一天都不用換了。而且隨時可能有突發狀況打斷你的作息,讓你一直處於休息不夠的狀態,身心俱疲,甚至連廁所都沒辦法好好上。
2016-06-27 15:35:51 羅一鈞
想像一下,每兩個月打一針,可以讓健康人不用擔心感染愛滋,也可以讓已經感染愛滋的人不用每天吃藥。這樣是不是很方便呢?你願意加入嗎? 愛滋五十歲生日,疫情可告終? 從1981年6月美國首次報告
2016-06-22 14:31:25 急診女醫師其實.
寶寶被蚊子叮了腫好大一包,媽媽們超心疼的!老人家在旁邊直說,「這蚊子真毒!」可是大人被叮到又沒有這麼嚴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2016-06-21 11:45:27 潘懷宗
用玉米油或葵花油炸魚和炸薯條,就會使得致癌化學物質--醛類(aldehydes)的產生量嚴重超標,玉米油及葵花油等植物油本身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在高溫或者是重複使用下(如回鍋油),就會導致高濃度的醛類產生,進而引發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與失智症等疾病。而在相同油炸的測試條件下,豬油、牛油及椰子油等的醛類毒素產生量,反而會遠遠低於純的葵花油、玉米油、大豆油及花生油,相對下來,安全許多。
2016-06-21 08:50:20 楊志良
生命誠可貴,特別是有高度療效的藥物可以使用時,健保理當給付。但資源有限,社會集體的能力雖然龐大,但也有其極限,我們願不願意共同負擔幾近天價的醫療費用?
2016-06-20 14:23:59 胡心瀕
身為中西醫師的我,在第一胎坐月子時親身體驗了許多傳統月子的禁忌,希望可以了解到底哪些是真的會影響媽咪產後身體狀況,又有哪些是舊時的觀念,現代已能克服而不需要太過遵從。簡單的結論是,不要太迷信,也不要太鐵齒。今天讓我來當個流言終結者,解答各種關於坐月子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