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7 16:19:07 張天鈞
張天鈞/公共衛生的重要性
我曾到過嘉義縣布袋鎮和台南縣北門鄉這些當年的烏腳病流行地區,作過甲狀腺腫的流行病學調查,主要是要證明甲狀腺腫在這裡的發生率較高。當時對國民學校的小朋友每一位都要摸脖子。那時自己還很年輕,而實驗設計者就是現在的副總統,也是很有名的公衛學者,陳建仁教授幫忙的。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6-08-07 16:19:07 張天鈞
我曾到過嘉義縣布袋鎮和台南縣北門鄉這些當年的烏腳病流行地區,作過甲狀腺腫的流行病學調查,主要是要證明甲狀腺腫在這裡的發生率較高。當時對國民學校的小朋友每一位都要摸脖子。那時自己還很年輕,而實驗設計者就是現在的副總統,也是很有名的公衛學者,陳建仁教授幫忙的。
2016-08-07 16:06:59 劉秀枝
82歲的陳女士一年半前記性開始變差,而且走路逐漸不穩,需人扶持,並沒有頭痛或發燒症狀。簡短智能測驗10分(滿分30分),診斷為失智症,並接受各項檢查以找出失智症的病因。其甲狀腺功能、維他命B12濃度以及其他抽血檢查都正常,腦部磁振造影顯示腦迴和海馬區有輕微萎縮,腦室卻明顯變大,雖然懷疑是常壓性水腦症所造成的失智症,但核子醫學腦池攝影檢查(RISA)正常,並不支持此診斷。
2016-08-03 11:45:45 呂建和
很多醫師對鬼神之說,雖然嘴上都表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但他們心底不信的成份還是高過相信的,但有位向來鐵齒的醫師,自從發生了幾件親身經歷的事後,對世界上有鬼魂存在的說法,從此深信不疑。 某日帶
2016-08-02 09:03:49 施壽全
稍早前,久受醫界詬病的醫療機構向健保當局申請費用,採匿名核刪的模式,獲得衛福部善意回應,將在數個專科試辦具名審查制度。不過,一種作業程序維持多年,相信絕非毫無道理,改變以後,未來將產生何種影響,值得從客觀角度予以探討。
2016-08-01 00:41:00 趙可式
上帝造宇宙用了七天,所以我也用了七天完美向世界告別! 第1日:上帝創造了晝夜: 我在人世間已度過了無數個晝夜,工作忙碌時睡眠不夠,早上起不來。焦慮煩惱時黑夜漫漫! 今後可好了,我不必再煩惱晝夜!
2016-08-01 00:33:00 咩姐.come on
在踏入護理之前,我從來沒有認真地面對過死亡。 對當時的我來說,死亡在新聞裡、死亡在人們的嘴巴裡、死亡在推理小說的白紙裡。 我記得,當爺爺離開的時候,我站在黃色的布幔和鮮花之前,看著前來祭拜
2016-07-31 10:48:07 林靜芸
阿真是林口球場的資深桿弟,她熟悉攻球策略,擅長鼓勵(有時是指點)球友,很受歡迎。阿真依照公司規定60歲退休。她在家裏待了半年,無法適應,恰巧公司缺人,阿真又回去上班。經理看她蒼老的外表,經常擔心她被客人拒絕。
2016-07-31 10:37:30 許瑞云
人的情緒能量場分為四種原型:感受型、聽覺型、視覺型、邏輯型。在處於危急或重大壓力時,我們幾乎都一定會用與生俱來的原型反應。每一種類型的反應模式又有很大的差別,在教養上更要因「型」施教。
2016-07-28 12:15:34 胡心瀕
感冒、過敏、開脾、轉骨,這些都是父母親最關心的問題,然而父母親除了應了解幼兒、兒童可服用中藥的時機外,更重要的是審慎選擇優良合格的中醫診所,避免服用來路不明中藥的可能,並且透過專業醫師的講解,取得正確有效的衛教觀念,如此一來才能安心服藥,妥適治療。
2016-07-26 08:52:01 趙可式
台灣每年大約有17萬人死亡,換言之有17萬家庭經歷生離死別的哀傷。但我國醫療及社福體系極少提供悲傷撫慰服務,整個文化也欠缺正確知識,使哀傷家屬只能孤獨地啃噬著痛苦,或因錯誤觀念墮入複雜性哀傷。
2016-07-25 11:10:09 急診女醫師其實.
一條河會氾濫成災,解決方法不是一直建堤防來阻擋,而是還要加上疏通; 垃圾滿出來,解決方法不應該只是打造一個更大的垃圾場,而是做好垃圾分類和減量; 那錢多到花不完呢? 很簡單嘛!錢會多到花不完,主
2016-07-25 00:00:00 簡立建
急診壅塞不是新問題,早在1970年代,台大外科前輩就已經提出。然而,近十年來,政府當局與醫療實務界,花了很多心血,使用許多資源,就是無法解決急診壅塞的問題。 很多人開始失望,覺得急診壅塞問題永遠
2016-07-25 00:00:00 急診女醫師其實.
解決急診壅塞的另一個方法,就是讓已經緩解的急診病患出院,可是,最常遇到的就是明明可以出院卻不願出院,除了想詐騙保險,就是照顧的問題。像是有傷口的擔心回家後自己不會換藥;傷口還在痛的患者,擔心又會發燒或
2016-07-25 00:00:00 急診女醫師其實.
「急診壅塞」越來越嚴重,已經快要變成大家耳熟能詳的用詞了。 到底台灣的急診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會老是壅塞? 常常在網路上、在新聞上看到類似的消息。 病患或家屬們因突發的傷病要上急診,卻抱
2016-07-24 11:24:52 孫越
過去沒有電話、也沒有手機的年代,通訊設備不發達,若要到外地看朋友,得先坐公車,然後再轉火車;到了車站之後,還得走上好長一段路,才能見到對方。雖然連絡很不方便,但是朋友之間的交情,卻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2016-07-24 11:11:00 精華區
今年首颱尼伯特,不但為台灣帶來嚴重的災情,在福建登陸後更奪走近90條人命,受災人數接近百萬。首當其衝的颱風登陸點台東縣,不但測得破表的十七級陣風,最低氣壓更一度低於900百帕,每秒風速達65公尺以上的最大陣風,讓尼伯特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的首颱。
2016-07-22 14:31:50 莉的自由
有時候,人生轉折點就像一場豪賭,賭局開始了,先把自己的籌碼備齊,有了勝算再上場。
2016-07-21 16:57:07 林靜莉
「有事請教,請回電!」手機上出現現職保險業黃同學的未接來電與留言,回電後她問我說:「醫師能改他的診斷嗎?」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問句,我疑惑的問她怎麼會有突如其來地講法? 黃同學說有位保戶甜嬤帶著她的
2016-07-20 12:08:02 急診女醫師其實.
剛生產完,變得很愛哭,也很容易生氣。情緒超級不穩,比經前症候群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2016-07-19 11:29:28 韓柏檉
今年的四月是我罹患肝癌之後超過八個年頭,可以說八年抗癌抗戰有成吧!這八年來也算是小有心得,平常被親朋好友詢問的也不少,都問我如何做到的。這一路披荊斬棘、浴血奮戰的過程是…多麼痛的領悟啊!
2016-07-19 11:05:04 蔡宇哲
以前有不少人會在床上看點書來幫助入睡,這樣的習慣確實能幫忙讓思緒沈澱下來,比較好入睡。不過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流行後,睡前閱讀的行為也跟著改變了,從看書變成滑手機或平板。因為這些產品實在太方便了,不
2016-07-18 08:00:00 陳亮恭
長照以生活照顧為主體,但醫療攸關生活品質。長照個案多因慢性病造成的失能所致,原本的醫療狀況就極其複雜,失能之後,照顧難度更是倍增,純以醫療眼光切入長照絕非好事,但罔顧醫療對於長照的重要性,卻可能犯更大的錯誤。唯有整合醫療、長照、保健與復健,充分落實在地安老的目標,避免反覆就醫與住院,又因住院加重失能,造成健保與長照的雙輸。
2016-07-17 13:05:09 鄒頡龍
接近40度的高溫,你走在沙漠。 極目望去,天際線盡頭是熱氣滾滾的黃沙。太陽在你的頭頂,眼前景物因高溫,如同肚皮舞孃的纖腰不住扭曲。狂風捲起,黃沙燠熱熾燒、鋪天蓋地撲向你。喉頭柴火猛炙,嘴唇因乾燥而迸裂…。
2016-07-17 12:50:33 楊定一
每一個人都想要追求個人、家庭、企業乃至於整個社會、地球全面的健康。然而,許多解決方案的成效之所以短暫,是因為沒有徹底了解一切人生苦難的來源,只是想從一個狀態,轉到另一種狀態。於是,最多也只能帶來一點暫時的緩解。
2016-07-16 10:58:20 醫院也瘋狂
孕育新生命是件莊嚴且神聖的事情,父母對於胎兒的照護往往小心翼翼深怕有所差池。但人往往難免會有生病的時候,在臨床上孕婦可能會因為其他病痛來就診,有時就需要面對是否要接受X光的檢查。眾所皆知,X光是醫師臨
2016-07-15 11:28:18 潘懷宗
當炎炎夏日來臨,大家最在意的莫過於衣服少了、身材就顯露無遺,尤其是女生,當穿不下以往的褲子或裙子時,先別著急,以為自己又胖了,很有可能只是暫時的腹部脹氣或水腫,不一定是腰圍尺寸增加喔!
2016-07-12 08:49:54 楊志良
日本老友長谷川敏彥教授,曾任東大教授及主持厚生省衛生政策研究,多年前曾倡議人生有三階段,大致以25歲為一階段分水嶺,亦出生至25歲左右,為成長及學習;25至50歲為工作及養育下一代;50歲左右逐漸退出職場,退休後平均可再活25年。而且第三階段常從急診室、加護病房、復健、長照,再入急診室,多次循環。當時長谷川教授即提醒,社會如何因應老病照護,是個重大的挑戰。
2016-07-12 00:06:00 邱錦伶
寶寶就要準備好了,妳呢? 在經過了每天都有變化的懷孕時程,現在已經進入到最後一個月了,肚子裡的寶寶也準備好快要來到世上和大家見面了,那妳準備得如何了呢? 如果過去幾個月,妳增加的體重都在標
2016-07-11 15:56:02 蘇上豪
不管男女,搭上了長途旅行的火車,對他們而言,在過程中只要善加利用火車不穩定的晃動,就可以達到性高潮,其效果和真實的性愛相去不遠。有位名叫查爾斯˙威廉˙馬爾喬(Charles William Malchow)的美國醫師因此出版了一本相關的書藉,教導民眾在乘坐火車時,要利用身體姿勢不斷的變換,藉以達到不同刺激的效果。
2016-07-10 09:42:17 李偉文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應該可以說是人類史上最健康的世代,因為醫藥科技的進步,我們戰勝了比如天花、小兒麻痺等等以往讓人類大規模死亡的疾病,活在台灣,只要不出什麼意外,我們應該可以順利活到七、八十歲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