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5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膽固醇
共找到
1683
筆 文章
-
-
2023-01-24 醫療.心臟血管
30歲男沒糖尿病、高血壓,突胸痛竟是心肌梗塞!醫曝這原因加速動脈硬化
「噢,胸口好痛…」阿凱在爬樓梯時突然感到胸痛,胸口彷彿被重物壓住,頸部、肩膀也很不舒服。30多歲的他沒有糖尿病、高血壓,一直都覺得自己很健康,萬萬沒想到會發生心肌梗塞。「診斷心肌梗塞後,我們便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把血管打通。」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醫師回憶,「抽血報告顯示,他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壞膽固醇)高達220 mg/dL,而他從來都不曉得自己的膽固醇超標。」如果能夠及早治療,好好控制膽固醇,這種心肌梗塞其實可以預防,洪惠風醫師指出,一旦發生心肌梗塞,就會影響心臟功能,導致心臟衰竭,甚至可能在送到醫院前死亡,非常危險。膽固醇超標時,通常沒有症狀,卻可能造成生命危險!若在健檢的時候,發現低密度膽固醇LDL-C、或其他血脂肪過高,千萬別掉以輕心,一定要積極處理,以免發生憾事。心肌梗塞不是老人的專利,低密度膽固醇LDL-C加速動脈硬化損害全身器官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經常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關,洪惠風醫師解釋,隨著時間我們的血管壁會越來越厚,有點像樹木的年輪,日積月累一天天增加,差別在於有人動脈硬化速度較快,有人動脈硬化速度較慢。研究發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抽菸、欠缺運動、遺傳等因素,都會讓動脈硬化的速度加快。當膽固醇、血脂肪超標時,患者通常沒有症狀,而毫不自覺。根據109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自述無三高、心臟病及腦中風等病史之民眾,在接受成人健康檢查後,新發現有血脂、血壓、血糖異常者分別有24.7%、21%、9% 〔1〕。因為動脈硬化剛開始的時候,血管內徑沒有受到影響,讓患者沒有感覺,洪惠風醫師說,當血管壁越來越厚,就會影響全身各個器官,例如心臟的心肌梗塞、腦部的中風、腎臟功能惡化、周邊動脈阻塞等,而造成嚴重併發症,危及性命〔2〕。「曾經有研究發現,動脈硬化的速度,跟高血脂、膽固醇密切相關,當動脈硬化血脂肪太高,動脈硬化的速度就越快,老化的速度也越快。」洪惠風醫師說,「如果高膽固醇、高血脂沒有好好控制,血管就會老得快,身體也會老得比較快,而容易中風、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可能在年輕的時候發生,洪惠風醫師強調,低密度膽固醇LDL-C(壞膽固醇)越高,動脈硬化的速度就越快,危險就會越早發生。舉例來說,一般人可能是在70、80歲才發生心肌梗塞,但當低密度膽固醇LDL-C(壞膽固醇)很高時,可能在30、40歲就會發生心肌梗塞,不可掉以輕心。風險越高,低密度膽固醇LDL-C越低越好!如何有效控制壞膽固醇?控制高血脂得從飲食、運動、藥物著手。洪惠風醫師說,若只靠運動,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下降幅度大概是小於5%;若是飲食控制加上運動,平均來說大概下降8%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如果使用口服藥,大概可以下降30-50%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2〔2〕。目前還有降膽固醇針劑可以使用,降膽固醇針劑能夠促使身體清除低密度膽固醇LDL-C,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濃度。洪惠風醫師說,一般是兩個禮拜打一針皮下注射,可以降低50-60%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為低密度膽固醇控制不佳或是對口服藥物副作用不耐受的患者提供一項治療選擇。藥物的選擇與患者的危險因子有關,洪惠風醫師解釋,發現高血脂的時候,首先要確認危險性有多高,包括是否有糖尿病?糖尿病的時間有多久?是否有缺血性腦中風或暫時性腦部缺氧?是否有急性冠心症候群?是否有慢性腎臟病?是否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根據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血脂異常管理指引〔3〕,心血管疾病風險越高的時候,建議將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越低的水準。若屬於低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116 mg/dL。若屬於中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100 mg/dL。若屬於高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70 mg/dL。若屬於非常高度危險,例如腎功能很不好、糖尿病已經造成器官損傷、已經有心肌梗塞、中風、周邊動脈疾病等,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55 mg/dL。「即使屬於低度危險,沒有任何危險因子,也希望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116 mg/dL以下,任何人都不能太高。」洪惠風醫師強調,「臨床上會先看低密度膽固醇LDL-C目標值是多少,然後根據目前的數值,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如果抽血發現低密度膽固醇LDL-C過高,而目標值很低,則在飲食、運動、口服藥之外,勢必要考慮使用降膽固醇針劑,運用各種工具,積極控制膽固醇。」小提醒:低密度膽固醇過高,以運動、飲食來改善,並定期健檢心血管疾病會在日積月累中形成,想要預防心血管疾病,請務必戒菸,維持理想體重,飲食方面要多攝取蔬菜、水果、魚類,減少攝取飽和脂肪酸,每天進行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是會讓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加快,使得心血管疾病提早發生,洪惠風醫師叮嚀,大家要定期檢查,若發現異常便要盡快就醫,善加運用口服抗膽固醇藥物、降膽固醇針劑積極治療!◎ 了解更多心血管疾病用藥知識與風險,前往問診便利貼。◎ 了解十年內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前往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參考資料:1. 預約成人健康檢查 掌握風險擁抱健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 Atherosclerosis_AHA 3. 2019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lipid modification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risk: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and 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EA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Volume 41, Issue 1, 1 January 2020, Pages 111–188原文:
-
2023-01-22 養生.聰明飲食
寒流來襲 三高患者注意 吃鍋只喝開鍋前20分鐘湯底
大年初一全台各地氣溫回升,北部氣溫舒適、南部氣溫微熱,明天起,從初二開始,氣溫可能會開始下降,初三、初四寒流籠罩,挑戰入冬以來氣溫最低紀錄。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黃晨祐說,寒流來襲,三高患者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該時節是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梗塞性腦中風的高風險時節,如果出現持續性胸悶、呼吸困難、單側突然無力、口齒不清等,應要立即就醫,避免發生猝死意外。黃晨祐說,冬天是急性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期,氣溫驟降時,體內的血管也會跟著收縮,使血流阻力上升,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和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的不穩定性,增加急性心肌梗塞與和急性梗塞性腦中風的風險。氣溫變化劇烈,高風險族群為三高、抽菸和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黃晨祐說,這些疾病都是動脈粥狀硬化最相關的病因,除了按時服藥之外,必須定期追蹤各類膽固醇數值、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腎功能肌酸酐指數。高血壓的患者更需特別注意,不論年紀性別,目前建議居家量測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冬季時的血壓容易忽高忽低,建議病友應該多紀錄居家血壓,回診時和醫師討論必要的高血壓藥物微幅調整。冬天時的飲食大多是油膩、高熱量的湯類或火鍋,容易使得血糖和膽固醇容易超標,建議避免食用過多的含油脂的肉類,如豬、牛、羊和加工火鍋料,火鍋湯底盡量也昆布、柴魚風味的清湯為主,避開麻辣、起司、酸菜白肉等重鹹度的鍋底。另外,火鍋湯建議只喝開鍋後前20分鐘,因為一旦煮過後,湯內的鈉離子、磷酸鹽及硝酸鹽等食品添加物濃度會大幅提高。
-
2023-01-21 養生.聰明飲食
年節大啖美食,吃盡山珍海味慶新年! 營養師授「5招飲食法」健康又享瘦
今天除夕,家家戶戶準備各式各樣的山珍海味慶新年,讓人食欲大開。國健署歷年統計,國人春節過後發胖率高達3成,平均增加2公斤。長達10天的春節假期,如何在慶團圓的氣氛下吃得健康又享瘦?5技巧不可不知。「5招飲食法」健康又享瘦1.植物性蛋白取代部分肉類團圓飯免不了滷豬腳、烏魚子、滷三層肉、炸魚等高油、高膽固醇食物,建議可將部分的肉類或海鮮,換成豆腐、豆干、豆干絲、豆皮等豆製品,可減少膽固醇攝取,同時降低熱量的攝取。2.蔬菜量要吃夠蔬菜富含纖維質,可幫助延緩血糖上升、吸附膽固醇及油脂,在年節大魚大肉期間,尤其要吃夠蔬菜量。全葷的佳餚建議可用青菜當配菜,如豬腳搭配青江菜、雞肉搭配蒟蒻、木耳、香菇、筍子等,增加纖維入菜,也能提高飽足感。3.新鮮食材取代加工品過年圍爐常會煮火鍋,但火鍋料如蝦餃、魚餃、蛋餃、米血、甜不辣等,都是重度加工食品,含過多的油脂、鹽分及糖分,建議以新鮮的魚片、肉片、雞蛋取代;烏魚子、德國豬腳、臘肉、臘腸等,也暗藏過多的油與鹽,淺嘗即可。4.無糖茶類最適飲茶類有吸附油脂、增加脂肪代謝的好處,建議飯後可以喝無糖茶飲,如綠茶、普洱茶、紅茶、水果茶等飲品,不僅解膩又不會攝取過多的糖分。有睡眠問題的人,建議下午三點過後就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飲品,可用麥茶或水果茶取代。5.選擇天然零食蛋捲、牛軋糖、肉乾、鳳梨酥、薯片、各式糕餅等零食,暗藏令人發胖的油脂與糖分。餐與餐之間若想吃點心,盡量以天然的食物為主,如堅果、水果乾、當令水果、燕麥棒、豆漿或牛奶等。堅果為油脂類,每天最多不超過一湯匙,以原味最好。少油4技巧1.少油烹調法 蒸、滷、燙、烤、涼拌等較少油的烹調法。2.去除食材過多油脂 烹煮前先除去肥肉、豬皮或雞皮;撈除湯品浮油。3.使用少油的烹調工具 如不沾鍋、電鍋、悶燒鍋、烤箱等。4.選好油 以橄欖油、芥花油等植物油,取代豬油、奶油等飽和性高的油脂。
-
2023-01-19 焦點.健康知識+
逆轉衰老,想要健康又長壽?不妨試試這五個生活方式
國內邁向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的增長速度快於其他年齡。想要健康老化,就要靠五個關鍵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飲食、定期鍛鍊、理想體重、不吸菸、適度飲酒等。根據哈佛大學研究執行這五個生活方式的人比沒有遵循的人相比,壽命可多活14年。不僅有助於延長壽命,還有助於改善健康狀況。發現在50歲時養成這四到五種健康習慣的女性在沒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情況下多活了大約34 年,而沒有養成上述任何一種習慣的女性多活了 24 年。這些健康的習慣。在 50 歲時養成四五個健康習慣的男性在沒有慢性病的情況下存活了大約 31 年,而沒有養成任何健康習慣的男性則為 24 年。延長壽命和健康老化的五個因素延長壽命和健康老化的五個因素: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無菸、適量飲酒1.健康飲食:高血壓和癡呆症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得舒飲食(DASH)、麥得飲食(MIND)和地中海飲食等,可以降低罹患這些疾病和其他因年齡增長所發生的慢性疾病風險。2.定期鍛煉: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可以降低患多種慢性病的風險,慢性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包括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症、某些癌症和認知能力下降。運動有助於降低焦慮、血壓,改善睡眠品質。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建議多動少坐,有活動總比沒有好。為了獲得健康益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 150-300 分鐘的中度至劇烈運動,例如快走或跳舞,以及每週兩天的肌肉強化鍛煉。有跌倒風險的長輩,可以做平衡訓練,例如太極拳或瑜珈。 3.理想體重:體重之外,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現在的健康狀況、家族史、體重史和遺傳體型。與其只關注體重,監測對身體有害內臟“腹部脂肪”和20 歲以後的體重變化可能會更有用。4.不吸煙:吸煙是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肺病和早逝的重要危險因素,因為會促進慢性炎症和氧化壓力。吸煙傷害身體的每個器官,戒菸可大大降低了與吸煙有關的疾病的風險。5.適度飲酒:研究發現,適度飲酒女性每天 1 杯,男性每天 2 杯與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發作和因心血管疾病早逝有較低風險有相關。少量或適量的酒精會提高“好”膽固醇或高密度脂蛋白 (HDL),並防止動脈的小血塊阻塞。但是,大量飲酒、成癮和肝病及多種癌症的風險有關,所以要考慮飲用的量!暢飲手搖杯前,必知二三事.....https://bit.ly/3WEnTOb
-
2023-01-16 醫療.心臟血管
冬季猝死常見3大成因 心臟內科醫師曝最好的血管保護方式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而近期猝死案例頻傳,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郁志表示,常見猝死原因為心因性猝死,指突發性心跳休止導致死亡,而造成心因性猝死的成因有三,包含心肌梗塞、肺血栓塞以及主動脈剝離,尤其高風險族群更要注意包含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吸菸習慣等民眾需提高警覺,若有不適得盡速就醫。1.心肌梗塞油脂卡在血管裡引起血栓形成造成心肌缺血,而缺血過久就會受損,甚至壞死,使心臟電流不穩定,無法良好的收縮,使腦部的血流不夠,人就會倒下,若沒有及時電擊急救回來,就會導致遺憾事件發生。陳郁志主任說,心肌梗塞發生的症狀,包含胸口突然悶悶、指不出某一點緊緊的,持續超過15分鐘,同時出現冒冷汗、頭暈想吐甚至暈倒,或是下巴、肩膀覺得怪怪的,只要出現這樣的症狀,一定要叫救護車,這是自保最好的方式。而花蓮縣消防局所屬救護車全部配置十二導程心電圖機,與醫院同步連線診斷心肌梗塞外,救護車上的高級救護技術員,則可依據預立醫囑,給予患者藥物治療,甚至實施電擊來救回生命。2.肺血栓塞除了心臟血管阻塞,肺血栓塞指的是靜脈血栓。冬天來臨,血液比較濃稠,其中骨科手術、中風、久臥床、久坐等人都是高風險族群,靜脈中的血液滯留形成血栓,隨著血液流到右心臟進入肺動脈,導致肺動脈塞住,這時心臟就會停頓進而休克。陳郁志主任提醒,如果單一腳突然腫起來,可能是靜脈有血塊,或者動一動突然覺得很喘,表示血塊可能已經跑進肺部的動脈造成阻塞,須盡快到醫院進行抽血或電腦斷層檢查。3.主動脈剝離主動脈血管分成內、中、外三層,一但中間夾層出現裂痕,當血壓一高,血液流進裂縫裡,壓力將中層與外層間撐開,就會形成剝離,導致這樣的原因,通常為高血壓控制不良。「沒有症狀也要固定監測血壓。」陳郁志主任表示,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及台灣高血壓學會推廣722量血壓原則,一個月至少連續測量7天、在休息穩定的狀態下每天早晚2次、每次2遍,間隔一分鐘取平均值;若是血壓值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0mmHg,就是有高血壓的問題,而高風險的病患,血壓值收縮壓介於130至140mmHg間就要特別注意,可能需要進一步治療。在沒有症狀的時候,最好的保護血管方式就是養成良好的量血壓習慣,若是血壓偏高就要就醫,讓醫師評估是否需使用降血壓藥物來保護血管,避免血管剝離。陳郁志主任也提醒,膽固醇高、有抽菸習慣、糖尿病、心肌梗塞病史,心臟放過支架等高風險病人,天冷時若是要運動,建議選在中午天氣較暖和時出門,避免晨起時間運動,若是要出門得注意保暖;另外,泡溫泉、泡熱水澡,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病人,都要避免溫差大引起血管的刺激,這些請民眾及病友都需要特別注意。
-
2023-01-16 養生.聰明飲食
熱紅酒富含降膽固醇元素可以多喝嗎?專家解析熱紅酒成分
熱紅酒 (Mulled Wine)熱潮吹入台灣。中山醫院營養組組長吳芷柔提醒,熱紅酒屬於酒精性飲料,應少量或限制攝取。熱紅酒基酒是葡萄酒,天冷時喝一杯是種享受,不僅可驅寒、助眠,還有其他健康功效。由於葡萄富含多酚類物質,其中葡萄皮含白藜蘆醇素(Resveratrol),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濃度,進而減少動脈硬化與血栓風險,且因含抗氧化劑,可增強免疫系統,抵禦疾病、預防癌症。葡萄還含有花青素、槲皮素、兒茶素、芸香素、原花青素低聚物、沒食子酸等其他葡萄多酚成分,這些植化素都具抗氧化特性,可保護人體免受自由基侵襲,具降低心血管風險、增強免疫功能,預防糖尿病、癌症、骨質疏鬆和神經退化等功效,益處甚多。作為熱紅酒特殊香氣的肉桂,數千年來被當香料與藥材使用,近年來發現肉桂富含多酚,也具有抗氧化、抗發炎、修復組織、保護心臟、降血糖、降膽固醇及抑制黑色素瘤增生等效用。此外,熱紅酒還有許多健康內含物,包括柑橘類水果、肉豆蔻、丁香、蜂蜜,它們都有助健康,並減少發炎作用,尤其柑橘類水果含有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降膽固醇作用。雖然熱紅酒眾多成分都有降膽固醇功效,但本質上它仍是一種「高糖分的酒精性飲料」,吳芷柔說,宜少量或限制攝取。若過度飲用,人體的糖分會飆升,會導致隔天頭痛與疼痛外,還會影響認知、情緒、消化功能及造成皮膚不佳等問題;攝取過多的酒精,也會帶來不少危害,如血壓高與心臟病等風險。吳芷柔指出,美國心臟學會對於飲酒的建議,每日男性不宜超過2個酒精當量、女性不宜超過1個酒精當量(每個酒精當量15公克,相當於啤酒360毫升,葡萄酒120至150毫升,白蘭地等烈酒30至40毫升)。因此,建議熱紅酒的攝取量,女性每日以不超過1杯(150㏄)、男性每日不超過2杯(300㏄)。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3-01-13 焦點.焦點
瞧不起流水席?準新娘稱在路邊宴客很髒很丟臉 網友:澎湃菜色的辦桌才是王道
一名台北準新娘日前在網路上匿名抱怨,說未婚夫原本答應給自己一場在大飯店辦的婚禮,夫家卻想在路邊辦流水席,讓她委屈地說「南部的夫家公公竟然要在路邊辦一場Low到不行的婚宴」,引發大批網友撻伐。流水席之亂 宴客該在哪舉辦?結婚是件神聖的事,是情侶對愛情的承諾。婚禮當天「穿上嫁衣的一刻是女人最美的時刻」,在人生重要時刻,許多女生當然想要閃亮登場,並留下自己最美麗的模樣。挑選結婚場地就成了籌備婚禮時的重要事項之一,有很多新人因此意見分歧。對此有準新人因場地不是在新娘夢想的飯店,而是在路邊攤的流水席,引發爭吵。1.婚禮舉辦流水席很Low 是鄉下人的行為?一名台北準新娘在臉書社團「匿名2公社」發文抱怨,表示與未婚夫即將結婚,雙方卻為夫家指定婚宴要舉辦流水席,吵到不可開交,準新娘認為「流水席是很Low的鄉下人才要辦的」,直指「一桌9000元的菜色是人能吃的嗎?」,此發文一出引發網友討論跟撻伐。2.流水席就跟「路邊攤」一樣髒!衛生堪憂、打包文化很丟臉台北準新娘看到網友砲轟後再度發文,說自己是「從美國歸台的台北高級人」,婚禮怎麼可以舉辦流水席。她指出流水席是在路邊搭棚子準備食材,認為這跟路邊攤有什麼兩樣?並砲轟很多人說流水席CP值高、不僅吃的飽還可以外帶,不覺得丟臉嗎?還是鄉下人真的都會這樣?並自比女星林志玲、林依晨:「這些人結婚有辦流水席嗎?」但隨著準新娘在網路上價值觀偏執的言論,新郎的妹妹看不下去,親自爆料反擊,指出該名未來準嫂嫂只是國中時期到美國玩一個月,卻自稱是美國長大。更爆料他們在台北置產的新婚房,是由父親出600萬,加上哥哥出300萬買的。準嫂嫂只出50萬,以「這樣是為了以後離婚給自己一個保障」的理由,要求把房子登記在自己名下。並落下狠話,若男方家若收回買房的600萬,且在路邊辦流水席,「那這個婚就不結了!」。流水席之亂的相關貼文一出,引起諸多網友討論流水席在台灣是從古至今相當重要的文化之一,參加親友的婚禮,令賓客們印象深刻的往往不是宴客環境氣氛,而是菜色好不好。流水席菜色是出了名的便宜又澎湃,有龍蝦、活鮑魚、烤鰻魚、燉魚翅、龍虎班、烏魚子,甜點甚至還有提拉米蘇、一大桶冰淇淋,不只菜色美味,分量多到吃不完還可以打包,吃過的人都讚嘆不已。有網友說流水席比飯店便宜又好吃,「一桌一萬吃到結束還有一桶大的冰淇淋多好我之前娶媳婦也辨流水席一人一桶大冰淇淋濱客都很高興。」、「南部流水席的菜有的比五星級的有料還好吃,想到以前我學姐辦的全海鮮流水席,料比飯店還高檔。」、「餐廳的只是排場,餐盤精美的,菜色擺盤講究一點,一般流水席不但要你吃的飽,更要的主、賓都滿意,量更不用說(還可打包),餐廳的你席散後還得找家陽春麵裹腹。」、「只要廚師的衛生條件符合標準,流水席較具風味,但千萬別下雨。」也有網友說喜歡流水席的有人情味,「飯店是表面風光,只是一時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兩萬塊的菜色比不上流水席一萬元,而且流水席大家熱鬧烘烘,好有人情味。」、「我是鄉下人!喜歡流水席,因為是姐喜歡的是~人情味!」、「流水席比較有人情味,而且比較吃得飽」、「在台南,飲料供應的是現榨果汁,由一群身著旗袍的辣妹負責逐桌端送還有猛男秀。」而有網友也提出自己的論點,「能在鄉下辨桌,尤其是在自己庭院的,大多是富豪,我算過至少必須是40O坪的三合院才有可能辨5O桌,在鄉下只有那些不合群及xx的人才去餐廳。」、「台北人的生活費用高!所以大部份的人都非常節儉!所以北部人都認為五星級就是好!北部人哪知道流水席吃的比五星級飯店還好又實在!純屬虛榮心作祟!」、「浪費錢在飯店叫女方出,男方在鄉下開流水席;拼人氣看誰開的宴客人氣做評比。」、「這種媳婦不如不娶免得以後進家門兩老可能會被她苦毒都不知道呢,還有這也都還沒進去就給新郎一家人沒面子了之後還得了。」延伸閱讀:海口人的霸氣!烏魚子「一人一整條」 醫提醒:烏魚子膽固醇高,高血脂者要當心流水席&辦桌小知識有網友留言科普「流水席和辦桌是不一樣的!」他指出有些人誤以為擺桌宴客就是「流水席」,其實宴席和流水席是不一樣的形式,一般人家辦流水席的機會不多,通常是廟宇有建醮活動時,因出入信徒川流不息,才會辦流水席讓信徒「呷免驚」。流水席的菜色比較平價,也沒有開席時間,只要賓客入席,廚師就會端上菜餚,不用等主人家喊開動,大家隨時可以吃個飽,不怕你吃,就怕你不來,流水席充滿主人家熱情歡迎的氣勢。別錯用「流水席」,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看過“知否知否”戲劇嗎?那才叫流水席是非常高雅細緻的,所以戶外搭棚辦桌宴,正名是「中式戶外婚宴」怎可稱流水席呢!很多西式婚宴也是在戶外採自助餐方式!「流水席之亂」狂燒10天,婚宴拒辦流水席的準新娘認為自己慘遭騙婚,付出3年多的感情放水流,憤而向無緣的未婚夫150萬分手費,而這場婚禮也因彼此價值觀不合而告吹。你有參加過飯店/婚宴會館、流水席的婚禮?比較喜歡哪一種場地的菜色呢?
-
2023-01-12 醫聲.癌症防治
阿北出事了!「這數字」翻倍,代表大事不妙!
當尿不順、尿變細,不少男性以為是老化或攝護腺肥大造成,事實上部分是攝護腺癌症狀,因此除了定期驗PSA,男性一有異常症狀,務必盡快就醫。「最近尿變細,會不會是老化、膀胱無力、攝護腺肥大?和醫師講,會不會很尷尬、丟臉?還是再看看好了….」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裘坤元、陳正哲醫師常在門診發現,有些中高齡男性,出現尿變細、尿不順、頻尿、晚上易起床解尿等症狀,以為是老化、膀胱無力或攝護腺肥大造成,等到就醫檢查,才發現是攝護腺癌引起,身心飽受衝擊。有症狀開口求助+定期測PSA,才能揪出罪魁禍首裘坤元指出,以中部攝護腺癌病患為例,大約三成以上第一次確診已是晚期,主要原因在於,許多攝護腺癌病患沒有任何症狀,或部分產生「放尿滴到鞋」(台語,指解尿時,尿會滴到鞋子上)現象卻羞於開口、求助,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後才確診攝護腺癌,由於對攝護腺癌威脅、PSA檢驗沒有概念,導致延遲就醫,由此可知,醫師對病患、病患家屬的溝通特別重要。「要揪出攝護腺癌,只有靠PSA!」裘坤元表示,當PSA在十個月內翻倍成長,代表體內攝護腺癌腫瘤可能正快速滋長,是危險警訊,此時就得展開治療,因為PSA相當重要,像台中榮總團隊曾舉辦多場衛教、PSA檢測活動,希望男性更注意攝護腺癌威脅。新型抗荷爾蒙口服藥物加入救援,抗癌人生勝率大增針對攝護腺癌沒有轉移的病患,治療以抗荷爾蒙藥物為主,不過多數用藥12-18個月後常產生荷爾蒙抗性,致使癌病變持續惡化,過去化療就得上場。近來因新型抗荷爾蒙口服藥物納入健保,病患多了新選擇。研究顯示,病患出現荷爾蒙抗性後,使用傳統抗荷爾蒙藥物,再搭配新型抗荷爾蒙口服藥物,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平均延長40個月,使用化療的時間可再延後,病患生活品質也能順利維持。陳正哲解釋,傳統荷爾蒙藥物的作用是在減少男性荷爾蒙原料製造,而新型抗荷爾蒙口服藥物可針對荷爾蒙受體作用,同時阻擋荷爾蒙進入細胞當中,並阻斷攝護腺癌細胞複製,兩種藥物合併使用,在荷爾蒙製造原料減少,又新增三重防守下,治療效果可提升,並延續下去。此外,新型抗荷爾蒙口服藥物較不會與其他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等慢性病用藥產生交互作用,也較不會影響肝腎功能,出現皮膚皮疹、倦怠等副作用的機率比較低,由於採口服形式,用藥更方便。陳正哲提醒,攝護腺癌患者通常較年長,常合併其他疾病,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可以與醫生討論,將藥物間交互作用和肝腎功能納入考量,以選擇適合療程,也避免不必要副作用。攝護腺癌,不是老人專利!裘坤元也觀察到,近年來,攝護腺癌有年輕化趨勢,過去病患以60、70歲以上年長者居多,目前40、50歲病患也逐漸增多,像他遇到最年輕的病患,只有36歲,推測可能與高油脂、高膽固醇飲食習慣有關,這代表攝護腺癌不是老人專利,年輕人、中年人也可能受襲擊。裘坤元、陳正哲不約而同叮嚀,50歲以上的男性族群,建議每年都要做PSA檢測,若有攝護腺癌家族史,建議45歲就要定期檢查。目前有不同的治療攝護腺癌藥物可供選擇,且納入健保、副作用較少,因此一有症狀,千萬不要尷尬就隱忍,務必勇於求助,才能及時阻斷癌細胞作亂,避免一再惡化。更多疾病資訊請點擊連結前往 攝護腺癌的「腺」身前兆?有症狀請大聲說!
-
2023-01-10 醫療.心臟血管
每天走路卻仍讓膽固醇、尿酸、體重暴增 原來是每天晚餐後吃2食物惹禍
許多人平常都有吃零嘴的習慣,除了各種餅乾,還有像是肉乾、鱈魚香絲等。有醫師在臉書提醒,這些加工肉品類的零嘴有很高含量的糖、鹽、飽和脂肪,每天吃會干擾體內血脂肪,讓你膽固醇、尿酸暴增,一定要節制食用。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在臉書發文指出,一位口腔癌患者在他調理4年下來,病情控制良好,但近期回診時,他卻發現該患者體重暴增,還有膽固醇、尿酸、體脂率數值也都大幅增加。詢問了他日常習慣及飲食,患者表示每天都有走路運動,但近半年來每天晚餐後都會吃豬肉乾還有鱈魚香絲。聽到這裡,劉博仁總算發現原因。劉博仁指出,加工肉品裡有高含量的糖、鹽、飽和脂肪,不管熱量高低,都會干擾體內血脂肪。他更提醒,若膽固醇過高、體重增加,可能導致腎功能變化甚至中風,因此叮囑患者加工食品暫時先不要吃。也提醒一般人,加工食品加大多加了許多油、防腐劑、香精、色素,鈉離子也相當高,千萬不要吃太多。想要降低膽固醇,除了多運動,也要從飲食著手控制,少吃煎炸食品、甜點和肥肉,並考慮多吃以下5種食物:1.燕麥片2.脂肪多的魚3.堅果4.綠茶5.豆類加工食品吃太多,真的會對健康造成負擔。之前英國就有一位醫師主持人拍紀錄片,他在大吃超加工食品4周後,發現變胖、變老、變遲鈍,「覺得自己老了十歲」。過年快到了,大家都在採買年貨時,記得多買些健康食物,零食適度吃就好。【資料來源】.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臉書.有效降低膽固醇 專家推薦多吃這5種食物.變胖、變老、變遲鈍…實證吃超加工食物一個月後有更多驚人發現
-
2023-01-08 醫療.心臟血管
吃藥後膽固醇仍超標怎麼辦?名醫洪惠風教你如何控制壞膽固醇
「什麼是壞膽固醇?」「為何壞膽固醇會造成心肌梗塞、腦中風?」「吃藥後,膽固醇還是超標怎麼辦?」「壞膽固醇偏低可以嗎?」關於低密度膽固醇LDL-C,大家常有許多疑問和迷思,請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醫師一一解答。我們的器官都需要血液供應充足的氧氣和養分才能正常運作,然而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可能堆積在血管壁形成斑塊,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所以被稱為「壞膽固醇」〔1〕。洪惠風醫師指出,心臟的血液供應來自冠狀動脈,冠狀動脈狹窄初期通常沒有症狀,但是當冠狀動脈狹窄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心肌便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隨著血管斑塊增厚,冠狀動脈會逐漸狹窄,並導致血流減少,稱為狹心症〔2〕。洪惠風醫師說,但是更可怕的是血管斑塊突然破裂,因為血管斑塊破裂時會促使血栓形成,血栓可能使血管完全阻塞,而造成心肌梗塞。除了造成心肌梗塞之外,動脈粥狀硬化還可能造成腦中風,導致嚴重後遺症。「我常把心肌梗塞比喻成土石流,冠狀動脈就像公路。一旦發生土石流,就會中斷交通。」洪惠風醫師說,「預防土石流的重點在於血管壁,也就是做好血管壁的水土保持!」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與低密度膽固醇LDL-C有關,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越高,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越快;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越低,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越慢〔3〕。洪惠風醫師說,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目的,是控制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延緩血管老化的速度。如果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70mg/dL,能夠避免動脈粥狀硬化繼續惡化。甚至還有一些研究認為,當低密度膽固醇LDL-C降到更低的時候,動脈粥狀硬化有機會逆轉〔4〕。根據風險程度,決定個人化目標值臨床上,醫師會依據每個人的狀況、病史、家族史來決定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目標值。根據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血脂異常管理指引〔5〕,心血管疾病風險越高的時候,建議將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越低的水準。● 若屬於低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116 mg/dL。● 若屬於中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100 mg/dL。例如小於50歲的第二型糖尿病患,糖尿病病史小於10年,且沒有其他危險因子。● 若屬於高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70 mg/dL。例如糖尿病病史大於10年,但尚未出現器官損傷。● 若屬於非常高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55 mg/dL。例如腎功能很不好、糖尿病已經造成器官損傷、已經有心肌梗塞、中風、周邊動脈疾病等。多管齊下控制低密度膽固醇想要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必須從運動、飲食、降血脂藥多管齊下,各種方法都能發揮一定的功效。洪惠風醫師說,如果只靠運動,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下降幅度大概是5%;如果運動搭配飲食控制,大概可以降5%至10%,平均約降8%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5〕。「假設一位患者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為140ml/dL,而目標值是70mg/L,代表降幅需要達到50%。」洪惠風醫師說,「單靠飲食、運動顯然無法達到足夠的降幅,所以必須搭配降血脂藥或針劑。」使用口服降血脂藥能讓低密度膽固醇LDL-C下降30-50%,洪惠風醫師說,現階段還有降血脂針劑,可以讓低密度膽固醇LDL-C下降50-60%〔5〕。在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時,最重要的是先根據危險程度決定目標值,然後看看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有多高,再決定要採用哪些方式才有辦法達到目標值。低密度膽固醇偏低可以嗎?關於低密度膽固醇LDL-C,目前的觀念是「低一點較好」。洪惠風醫師說,有一類人,先天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非常低,經過長期觀察,低密度膽固醇LDL-C過低並沒有對這些人造成問題。所以,對一般人而言,若抽血發現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偏低,應該可以不必擔心。貼心小提醒控制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目的是減緩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洪惠風醫師提醒,也就是說,在使用藥物控制達標後,請繼續維持,千萬不能因為看到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數值下降,便擅自停藥!對自身低密度膽固醇LDL-C有疑慮的民眾可以多加利用線上工具「快來看看你的壞膽固醇目標值是多少」,作為設定高血脂治療目標的參考。也推薦給高血脂病友進行自我評估,並就結果與主治醫師討論。◎ 了解更多心血管疾病用藥知識與風險,前往問診便利貼。◎ 了解十年內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前往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參考資料:1. Medline Plus / LDL: The "Bad" Cholesterol2.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What is Atherosclerosis?3.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Clinical Trial Endpoints: Angiograms, Events, and Plaque Instability4.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Effect of Alirocumab Added to High-Intensity Statin Therapy o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PACMAN-AMI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5. 2019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lipid modification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risk: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and 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EA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Volume 41, Issue 1, 1 January 2020, Pages 111–188原文:
-
2023-01-07 養生.聰明飲食
蘋果護心NO.1,每日吃可降低膽固醇!「10大護心食物」顧心臟預防心血管疾病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天氣變冷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進而使得中風與心肌梗塞的風險大幅提升,因此如何照顧心臟與血管健康,成為民眾關注的重要課題。《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網友熱議的「護心食物」相關話題,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10大護心食物。蘋果被推舉為護心NO.1食物 每日吃可降低膽固醇觀察網路上的「護心食物」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蘋果」是大家公認的強心聖品,這是由於蘋果含有豐富的果膠,能夠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並防止動脈硬化、抑制血糖急速上升。此外,蘋果多酚還具有抗發炎、防失智的作用,高密度營養價值也為其帶來「每天1蘋果,醫生遠離我」的知名俗諺。日前就有網友在討論區表示「看新聞才知道原來蘋果對心臟很好」,並詢問大家的看法,引來許多網友分享自己的經驗,如「家裡有心臟病遺傳史,但爺爺每天吃蘋果所以超健康」、「蘋果除了保護心臟,還能美白抗衰老和改善便秘」,建議民眾日常可以攝取足量蘋果,保健心臟及補充維生素C等營養。堅果、黑巧克力可顧心 是民眾嘴饞時的好選擇而「堅果」類食物則因為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成為許多網友提到的最佳顧心食材,且堅果種類繁多,各自也具有不同的營養功效,像是可以增進記憶力的核桃、預防骨質疏鬆的腰果、防止細胞老化的杏仁,和生酮飲食最愛的夏威夷豆等,都是有利心血管健康的良好油脂來源。有民眾就在社群網站發文請益「膽固醇過高但嘴饞想吃零食怎麼辦」,吸引熱心網友留言回覆「試試看吃無調味的堅果,可口又健康」、「把堅果磨碎加上綠色蔬菜和植物油,做成的堅果醬好香好美味」,提供大家營養新吃法。至於「黑巧克力」中,可可所含的黃烷醇也相當有益於心臟健康,黃烷醇能夠維持血管彈性和血液循環,促進心血管與腦血管的運作。有網友就在部落格上分享關於巧克力的冷知識,提到「我都吃80%以上的巧克力當零嘴,可以控制食慾還能預防心律不整」,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可可比例較高,糖分與油脂比例較低的才稱為黑巧克力,食用添加物過多的巧克力,反而可能增加三高風險。氣溫下降時,心血管疾病更容易發作,因此要格外注意心臟健康的保養,嚴密控制飲食,適量攝取不同來源的顧心食物,才能兼顧營養均衡與心血管健康喔!
-
2023-01-07 養生.聰明飲食
冬日進補如何吃?中醫授平補、涼補方法,點名3大冬天美食: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
小寒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此時是北半球太陽光斜射最厲害的時侯,意味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中醫師賴睿昕表示,冬天寒冷,民眾聚餐時常會選擇薑母鴨、羊肉爐或是麻油雞等食物進補,因肉品脂肪豐富,過度攝取恐吃下太多飽和脂肪,影響膽固醇,且值得注意的是,屬於外寒內熱或寒熱夾雜體質的人,不太適合溫補的方式,否則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失眠多夢、心煩氣躁等上火症狀。燥熱氣虛體質者吃溫補食物 竟容易上火以中醫的觀點來看,現代人因工作關係,長期熬夜或多飲咖啡,常感覺口乾舌燥、眼睛乾澀、大便較不易解或較硬,這類人屬燥熱體質。又因工作時間愈來愈長,在辦公室吹冷氣時間太久,缺乏運動,造成身體循環功能變差,容易疲勞,甚至太累時出現手腳冰冷等現象,符合者屬於氣虛體質。賴睿昕透露,燥熱加上氣虛體質即是所謂「外寒內熱」或「寒熱夾雜」型的體質,這樣的人在小寒時節並不適合純粹溫補的方式,否則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失眠多夢、心煩氣躁等上火症狀。另外,心血管疾病患者多屬虛實夾雜,驟然用補,容易使病況加重。冬日進補如何吃? 中醫親授平補、涼補方法民眾冬天若想進補該如何吃?賴睿昕說,大家常吃的羊肉爐、薑母鴨都是溫補的食材,而麻油雞則因為麻油加熱的關係,屬於偏熱補食物,因此通常建議以「平補、涼補」較適宜,一般藥膳中常用的米酒與麻油都很燥熱,本身是熱性體質的人,在小寒時節做藥膳時可以減量使用或不用。▸羊肉爐:因為羊肉較為溫熱,較不適合給燥熱體質的人吃,因此能改用性較寒的排骨來燉煮,可以加入沙參、玉竹等滋陰藥材調和。▸薑母鴨:薑母鴨因為使用大量薑片,可以暖胃、促進血液循環,並讓身體有溫暖感的作用。當改成涼補時,薑、米酒與麻油的份量要減少,涼補具有甘涼補陰作用,讓熱性體質的人在小寒節氣吃完薑母鴨後,不會出現燥熱、口乾舌燥、失眠等症狀,而且具有清熱、涼血助睡眠的作用。▸麻油雞:其實麻油不熱,只是人們常將麻油與薑同煮,薑本性溫,故錯認麻油也熱。以中醫來看,麻油屬性味甘、平之物,功效潤燥滑腸,滋養肝腎,可使老人通便的功能,可用於病後虛弱、眩暈乏力等狀況。曾有古籍《本草從新》說:「麻油『涼血解毒,服之令人滑腸……』」,所以,麻油不熱,不用擔心上火,涼補可以把老薑改嫩薑。習俗要吃臘八粥 建議:可添入四神湯材料滋補古諺:「小寒大寒,準備過年。」在凜冽的寒風中,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小寒往往相伴臘八節,習俗要吃臘八粥,就是在米中添加各種穀物、果子,如紅豆、花生、核桃仁、桂圓、紅棗、蓮子、栗子、葡萄乾等,以微火燉煮,透過吃熱粥來取暖禦寒,賴睿昕建議,也可將四神湯的材料帶入,來個養生四神臘八粥。【四神臘八粥的做法】▸材料:蓬萊米80克,糯米80克,小米30克,薏仁30克,茯苓20 克,芡實20 克,蓮子40 克,山藥20 克,薏仁40 克(也可請中藥行直接包一份量)紅豆、綠豆、花生、核桃仁、桂圓、紅棗、葡萄乾各適量 調味料:鹽(適量)、米酒(適量)。▸作法:1.將上述穀物以清水淘洗乾淨,除小米之外的其他穀物用水泡,薏仁、芡實、蓮子先浸泡約半小時。2.將各類穀物一同倒入鍋中,加適量清水以大火燒沸。3.將各類乾果輔料倒入鍋中,改文火邊攪動邊熬煮30分鐘待粥稠糯香時即可。補充穀物與堅果 可促進血管健康賴睿昕指出,小寒節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尤其現代人飲食精緻化,體重普遍超標,且今年冬天特別寒冷,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常成為民眾晚上聚餐的首選,鍋內帶皮羊肉、豬肉及雞肉脂肪豐富,過量食用可能會吃下太多飽和脂肪,難以控制血脂中的膽固醇,易使高血脂找上門,賴睿昕提到,高血脂為健康的隱形殺手,民眾就算罹患,平常也不會有很明顯的不適症狀,但它卻是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的致病因子。而臘八粥中添加許多穀物及堅果,多補充可增進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機率。★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3-01-07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祝你活百歲,阿公聽了不高興?
阿公看診回來很生氣,兒子問原由。「醫師祝我活到百歲!」兒子一臉詫異,不是一般人都喜歡聽到這句話?怎麼老爸會不高興?再想一想,原來老爸今年99歲了!隨著醫療衛生的進步,人的壽命越來越長,百歲人瑞越來越多,但人要快樂而健康的長壽有兩個因素,一個是遺傳因子,一個是後天的因子。遺傳因子例如上一代有糖尿病、有高血壓,我們自己大概也難保不會有糖尿病及高血壓,但目前糖尿病及高血壓都有藥物可以控制,只要控制得好,就不會因為糖尿病及高血壓引起的副作用,引起心血管疾病或腦血管疾病而影響壽命。如果上一代有癌症的病友,例如肺癌及大腸癌,下一代也幾乎很難避免,但肺癌現在可以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大腸癌可以透過糞便檢查及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另一方面,影響壽命的是後天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例如飲食及生活環境,像是大吃大喝、愛吃甜食而有三高,一旦血壓高或膽固醇高會影響壽命。此外,生活起居不正常也會影響壽命。多吸收正確醫療健康知識,多結交醫師朋友,有不舒服時及早找到好醫師,及早治療。此外,年紀大了,有些時候難免有意外,因此年輕時可以住偏遠地區住陽明山,年紀大了必須住在醫院附近,萬一臨時心臟出了問題或者腦血管出了問題,可以及早就醫,及早挽回生命。總之,現代人壽命延長,百歲人瑞已成常態,因此醫師碰到老人家也不能說活到百歲,以免讓老人家傷心。●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關資訊。
-
2023-01-06 養生.聰明飲食
2023年最佳飲食法票選出爐 第一名已是連續六年奪冠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周刊每年都會邀請專家票選年度最佳飲食計畫,近日公佈2023年最新排名,強調水果、蔬菜、橄欖油和魚的地中海飲食再次位居榜首,這是該項飲食法連續六年奪冠。該份榜單是由《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在30多位營養學家、醫師和流行病學家等專家協助下,針對24種飲食法進行了幾個類別的排名,以幫助人們找到符合他們目標的計畫,除了整體最佳飲食之外,其他排行還包括最佳減肥飲食、骨骼和關節健康最佳飲食、控制糖尿病或心臟病的飲食等計畫。《元氣網》節錄部分排名如下: 【延伸閱讀:地中海飲食/無魚不歡 蔬果添長壽】◎地中海飲食重點:善用當地富含各式各樣抗氧化物及多酚的農特產品,是一種金字塔結構的健康飲食概念,強調食物適量即可,不見得吃多就好。整體最佳飲食今年最佳飲食排名中,除了由地中海飲食蟬聯六年奪冠之外,透過飲食方式來防止高血壓的得舒飲食(DASH Diet),及大部分時間吃素、多吃植物少吃肉的彈性素食飲食(Flexitarian Diet)並列第二。‧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彈性素食飲食【延伸閱讀:得舒飲食/高血壓剋星 硬骨頭尖兵】◎得舒飲食重點:包含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與降低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不但可降血壓、降血脂肪,減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更可以有利於骨質健康。最佳減肥飲食最佳減肥飲食冠軍由體重管理公司Weight Watchers提倡的飲食法奪得,該飲食計畫不僅強調減肥,還強調更健康的飲食和規律活動。WW飲食為食物分配特定點數,加入的會員只要按照每日積分進食即可。得舒飲食獲得第二名,專注於水果、蔬菜和全穀物的梅約診所飲食(Mayo Clinic Diet)和側重於蔬菜、水果、瘦肉蛋白和降低膽固醇的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飲食(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 Diet, TLC Diet)並列第三。‧WW飲食‧得舒飲食‧梅約診所飲食/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飲食【延伸閱讀:Weight Watchers飲食/不怕孤軍奮戰】◎WW飲食重點:已先將食物「分等級」,根據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纖維量及身體消耗難易度等訂出點數,吃下食物點數愈高,也就愈容易達到上限。有益心臟健康最佳飲食有益心臟健康的最佳飲食排名適合關注心臟健康的人,從幫助控制血壓到降低膽固醇都是重點,得舒飲食位居第一,地中海飲食次之,彈性素食和專注於植物性食品和天然食品,並限制使用動物產品的歐尼斯飲食(Ornish Diet)並列第三。‧得舒飲食‧地中海飲食‧彈性素食/歐尼斯飲食【延伸閱讀:歐尼斯飲食/讓柯林頓變好心人】◎歐尼斯飲食重點:避免任何高油脂、高膽固醇等會造成身體負擔的食物,改以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可以讓心臟更健康。糖尿病最佳飲食糖尿病最佳飲食和有益心臟健康最佳飲食排名雷同,由得舒飲食取得冠軍寶座,地中海飲食次之,彈性素食排第三。‧得舒飲食‧地中海飲食‧彈性素食【延伸閱讀:梅約診所飲食/可吃到飽 但低熱量】骨骼和關節健康最佳飲食骨骼和關節健康最佳飲食排名是最適合關心骨骼和關節健康的人的飲食,這些飲食法具有減少炎症,並且支持健康骨骼和關節的營養素和維生素的特色。由得舒飲食和地中海飲食並列首位,其次則是彈性素食。‧得舒飲食/地中海飲食‧彈性素食營養師Samantha Cassetty指出,整體上最好的飲食法也是適合各種情況的最佳飲食,例如總體排名第一的地中海飲食在糖尿病、心臟健康、骨骼和關節健康方面也名列前茅。不過,專家提醒沒有一種飲食是完美的,任何飲食都有好壞及其限制,在考慮選擇哪個飲食計畫時建議從長計議,並且諮詢醫學專家以獲取有關決定的意見。【參考資料】‧U.S. News & World Report:Best Diets Overall 2023‧WebMD:Best Diets in 2023: Mediterranean Diet Wins Again
-
2023-01-06 養生.聰明飲食
紅茶、烏龍、綠茶..不同茶葉冷泡茶浸泡時間不同!喝茶好處多:消脂、護肝、助眠
國人喜歡飯後喝點茶解膩,過往除了用熱水來泡茶,但天氣一熱真的很難喝下肚....不過現在用冷水也可以泡出香味兼具的茶飲!市售茶包種類多樣,到底該如何泡出一壺好茶呢?敏敏營養師傳授大家冷泡茶攻略,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浸泡時間喔,想要來杯好茶,一定要跟著看下去....除了滿足味蕾之外,也要了解喝茶的好處喔!敏敏營養師分享,自己日常生活離不開茶飲,雖然有點老派,但是喝茶對於健康上而言有很多好處呀!每種茶,適合泡的時間都不一樣營養師不私藏,分享泡冷泡茶的秘訣:其實每種茶,適合泡的時間都不一樣!建議:1.紅茶:泡10hr2.紅烏龍:泡10hr3.高山烏龍:泡8hr4.鐵觀音:泡6hr5.凍頂烏龍:泡6hr6.文山包種:泡6hr7.綠茶:泡4hr除了留意泡時間外,還有很多泡茶細節可以注意,像是:1.茶水比例1:502.4°C水冷泡3.水選ph值6-6.54.水硬度選低於120mg/L敏敏營養師愛好飲茶,除了覺得好喝之外,重點是茶無糖、幾乎無熱量,泡一壺涼涼的喝,療癒、營養又健康!6個茶的好處如果你也超愛喝冷泡茶,更要知道「6個茶的好處」1.茶胺酸:放松緊繃情緒,適度的飲用可以提升睡眠品質,但建議不要喝過量或是在睡前喝,以免增加失眠情形喔2.茶色素:紅茶、烏龍茶等兒茶素會慢慢轉變成茶色素,能助抗發炎、抗癌、護肝等作用3.提高專注力:茶胺酸、兒茶素、咖啡因,皆能提升注意力和工作效率4.茶鹼:促進脂肪燃燒、抗肥胖;也具有抗氧化作用、利尿、消水腫、降血壓、降血糖等優點5.EGCG:對減重有幫助6.兒茶素:抗氧化之外,也能幫助調節血脂肪、抑制膽固醇及糖類吸收、減緩血糖上升速度敏敏營養師提醒大家,這邊指的是只單純的茶,不是含糖的茶製品!雖然含糖飲料偶一為之療癒一下可以,但平時還是以無糖茶為主,或是與親朋好友共享才不會讓身體橫向發展囉!
-
2023-01-05 養生.聰明飲食
減肥能吃滷味嗎?營養師教你掌握4原則避熱量地雷又增肌減脂
減肥可以吃滷味嗎?相較於隔壁的鹹酥雞攤,滷味的熱量確實比較低,有肉有菜又有麵。食物的種類選擇多元,如果可以做到均衡搭配,不僅能吃進多種營養素,還有助於減重!減脂期滷味怎麼吃?滷味點餐 4 大指南在琳瑯滿目的食材中挑選「低卡食物」,對你來說太困難了嗎?其實一點都不需要擔心,點餐只要掌握以下原則,就能吃得過癮又不發胖,當成正餐或宵夜都特別適合。一、蔬菜儘管吃滷味攤常見高麗菜、地瓜葉、青江菜、空心菜、大陸妹、青花菜、白蘿蔔、黑木耳、金針菇、海帶、白蘿蔔等蔬菜。不需要特別限制攝取量,可以夾 2~3 種以上蔬菜,不僅熱量低,每 100 公克僅 25 大卡,體積大又能加強飽足感,讓胃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以裝其他高熱量食物,同時可以滿足每餐的蔬菜攝取量。好康報你知!在同重量下,黑木耳的膳食纖維是高麗菜的 6.7 倍,可以促進腸道好菌生長、降低血膽固醇,是減重族群必須多吃的食物,利用蔬菜來減肥,就能讓減重效果發揮最大效益。二、選低脂優質蛋白質蛋白質是增肌減脂的關鍵營養素,然而滷味攤的蛋白質食物卻暗藏熱量陷阱,不是高油的炸豆包、豬皮、豬大腸、百頁豆腐、五花肉、培根肉,就是貢丸、魚丸、蛋餃、鑫鑫腸等熱量高、營養低的加工食品,不管有沒有在減肥,這些食物都應該要少吃,建議選擇以下幾種低脂且優質的蛋白質為主:‧動物性蛋白質:牛腱、豬腱、雞腿、雞肉片、里肌肉片、雞蛋、蛋白、雞胗。‧植物性蛋白質:五香豆干、黑豆干、生豆包、板豆腐、凍豆腐。三、棄麵條選根莖類加熱滷味基本上都有多種麵食可以選擇,鍋燒意麵、烏龍麵、王子麵、蒸煮麵、冬粉等,哪一種麵食的熱量最低?一份冬粉提供 140 大卡的熱量,相較之下是當中熱量最低的。儘管如此,無論是哪一種麵類,只要丟進滷鍋中就會吸飽滷汁,鈉含量增加,徒增身體負擔,需要格外注意。所以我們在滷味攤挑選主食時,建議改以玉米、芋頭、南瓜、蓮藕等根莖類主食做取代,它們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具有比較高的飽足感,是聰明的減肥選食技巧。四、減少滷汁和調味料滷汁經過長時間烹煮加熱,足以讓食物「入味」,可以大膽推測裡頭的鈉含量不容小覷!濃郁的滷味中通常含有高鹽分,許多人習慣連湯帶料一起吃下肚,不僅熱量相當驚人,也容易引起水分滯留在體內,造成隔天水腫的問題。衛福部建議每日鈉攝取量勿超過 2400 毫克,長期超標會增加高血壓,影響腎功能,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盡量不要喝又油又鹹的湯汁,可以直接請店家不加湯,避開額外添加的重口味醬料、香油和酸菜,用天然的青蔥、薑、蒜、辣椒取代,才是對健康最好的選擇。減肥 300 大卡滷味菜單組合滷味是人氣超高的國民美食,正在減重的你難以抵擋滷味的誘惑嗎?不如就照著以下菜單夾,正確挑選也能健康享瘦。1.根莖類主食 1 碗:玉米一份 + 芋頭一份2.蔬菜挑 2~3 種:黑木耳一份 + 海帶一份 + 深綠色時蔬一份3.豆魚蛋肉 1 掌心:瘦豬肉片一份 + 小豆干三片滷味熱熱吃很涮嘴,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鈉含量偏高,食用頻率高則容易引發水腫,長期下來會增加腎臟和心臟的負擔。年輕人想要偶爾享受滷味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對於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者,應盡量少喝滷味的湯,攝取量也應更謹慎控制。簡單來說,就是不能每天、每餐都吃滷味,任何食物都不過量攝取,才是對健康最好的選擇。延伸閱讀:冬至湯圓添歲不變圓!營養師教你聰明吃湯圓熱量不爆表
-
2023-01-05 養生.運動健身
每天走一萬步更健康?連續走30分鐘才有效果?專家解析7個走路常見誤區和事實
一直以來,「步行鍛煉」受到許多有在運動人士的喜愛,其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是步行擁有其他低強度穩態有氧運動 (LISS) 鍛煉的所有健康和健身益處。走路是方便進行的運動,不需要到花哨的健身房或很使用很多設備就可運動。步行鍛煉可根據您的個人能力來進行,對所有健身水平和年齡的人都有好處。但是「步行鍛煉」的好處是否過譽了?根據Everyday Health的報導,告訴你關於步行鍛煉需要了解的7個誤區和事實。1.誤區:每天走一萬步最理想許多人用一萬步作為每日目標的基準,但這個數字實際上起源於營銷活動,而不是來自科學證據。Move to Live More 的首席執行長兼創始人Amy Bantham 博士解釋說,這是一家健康和健身公司諮詢公司的營銷活動。Bantham 對醫師運動推薦和患者運動行為改變進行了研究,他說目前還沒有確鑿的科學證據表明這個數字是比減少每日步數更健康的理想目標。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 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確實表明,在降低癌症和心髒病發病率以及每天走一萬步的死亡率方面,每天多走一步與更多益處相關,這時點好處趨於平穩。目前仍然無法確定每天走多少步才能帶來最大的好處,雖然步數是對很多人都有效的切實目標,但還有其他很好的健身指標,如時間和頻率。2.事實:步行有助於免疫功能和消化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運動醫學理療師、醫生和外科醫生邁克爾弗雷德里克森醫學博士說,步行的人感冒較少,因為輕度運動會刺激你的免疫系統。根據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每週鍛煉五天或更長時間的人(該研究特別關注有氧運動,但不一定只是步行)患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的可能性比一周內不鍛煉的人低 43%。研究表明,即使每周至少一天做 20 分鐘的適度運動,您生病的可能性也較小。走路或鍛煉時,您會增加心率和血流量,從而增加體內免疫細胞的循環。血流量的增加也是讓你的消化道滾動的原因。3.誤區:步行可以治癒抑鬱和焦慮大多數運動都與心理健康有關,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一種運動(如步行)本身可以治癒臨床疾病。走路如何影響心情?弗雷德里克森醫學博士說,大多數人都處於交感神經或壓力更大的狀態,鍛煉可以使人進入副交感神經或更放鬆的狀態。腦中增加的血流量會產生更多的內啡肽,可以幫助我們重新設定、充電和重新集中注意力。4.誤區:跑步總是優於步行Bantham博士說,步行是一種低衝擊力的運動,具有促進內啡肽釋放、增加身體和大腦的血流量以及改善骨骼健康等好處,而且不會對關節造成額外的壓力。對於普通大眾來說,走路比跑步對身體更輕鬆,而且受傷的機率也更小。此外,這種低影響的活動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他說,跑步更像是一種技能,有些人的身體更適合這種類型的活動。他說,臀部和膝蓋的對齊方式、體重和足弓的形狀可能會使您容易出現問題或導致您在跑步時取得成功。很多人問他們應該跑步還是步行,這要歸結為一件簡單的事情:你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你想健身並改善氧氣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那麼跑步是一個更好的工具。如果您正在尋找降低血壓、感覺更好或睡眠更好的東西,步行更適合。研究發現,在消耗與跑步相同的能量時,中度到劇烈的步行可以降低患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糖尿病的風險。5.誤區:你不應該一周中的每一天都走路因為步行是一種低強度的活動,所以人們每天出去散步是完全合理的,其中一個好處是大多數人都可以每天做這件事。然而,弗雷德里克森醫學博士說,如果你真的在散步時用力過猛,那麼每週休息一天或將騎自行車或游泳等其他形式的運動,納入你的日常活動中可能會很好。根據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 (HHS) 的美國人體育活動指南(PDF),成年人每週應進行150至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或75至150分鐘的劇烈運動每週進行高強度活動(如跑步)對健康大有好處。6.事實:你必須走得更快才能燃燒更多卡路里雖然任何活動都會燃燒卡路里,但鍛煉強度越大,燃燒的卡路里就越多,步行也是如此。Bantham博士說,在鍛煉中燃燒的卡路里數量取決於個人的體重和身體成分。Harvard Health根據活動和體重範圍發布了30分鐘內燃燒的卡路里比較。一個70公斤重的人,每30分鐘以每小時3.5英里的速度行走可燃燒133卡路里,以每小時4英里的速度行走每30分鐘可燃燒175卡路里。這意味著,如果某人的目標是減脂,那麼你將需要以更高的強度行走或比其他活動走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那些想要的結果。為了讓步行更具挑戰性並增加步行期間燃燒的卡路里數量,間隔(在較高強度和中等或較低強度的運動週期之間交替)是一種很好的方法。結合間隔對健身非常有用,因為你的心率比你悠閒地走路時更高,最終燃燒更多的脂肪和卡路里。7.誤區:你必須連續步行 30 分鐘才能看到健康益處根據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所發布的《身體活動指南》中提到美國人150分鐘適度有氧運動的目標,建議人們每天步行30分鐘,每週步行 5 次以達到這個標準。然而,一個常見的誤解是你必須連續完成這30分鐘,弗雷德里克森醫學博士說,你可以將它分成更小的部分,在一天中多次步行 5 到 10 分鐘,仍然可以獲得與每天步行 30 分鐘相同的健康效果。看完這5個常見誤區跟2個事實,是否更了解「步行鍛煉」對身體健康的好處,心動不如馬上行動,達成每天累積步行30分鐘,每週步行5次的運動目標,有助於提升消化和免疫功能。參考資料:Walking Workouts: 7 Myths and Facts to Know
-
2023-01-04 養生.聰明飲食
拿鐵真的比黑咖啡不傷胃嗎?醫曝一類咖啡豆可降低胃傷害
你習慣每天喝咖啡嗎?一天都喝幾杯呢?不少人都有喝咖啡的習慣,期望透過咖啡因活絡思緒、減輕疲勞,但若是空腹喝好嗎?怎麼喝才健康?咖啡促進腸胃蠕動 過量恐致胃食道逆流肝膽腸胃科詹宜學醫師指出,咖啡中有種物質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而減少便秘,就能夠降低大腸癌發生的機率;也有研究顯示,喝咖啡能夠促進腸道內好菌的增加,減少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的發生,不過以上好處的前提是「適量的咖啡攝取」。咖啡若飲用過量,咖啡中的咖啡因會使食道與胃的交接處「賁門」括約肌鬆弛,增加胃酸逆流經過食道的風險,而導致胃食道逆流。若長時間不注意,甚至有可能會造成食道病變、癌化;另外,過量的咖啡因,也可能造成心悸、血壓升高。遵守一天建議咖啡飲用量 這些人飲用要注意詹宜學強調,根據衛福部公告,建議咖啡因每日攝取量在300毫克以下,若是現煮咖啡,建議一天最多不要超過兩杯!(一杯指的是約350CC)另外,現在外面的咖啡店有些都會用顏色標示出咖啡因含量,喝咖啡時,也可以順道參考所喝下的咖啡因含量:.紅色:一杯含201毫克以上.黃色:101-200毫克.綠色:100毫克以下此外,詹宜學提及,有一說法,孕婦其實不要刻意去攝取「低咖啡因」的咖啡,一般正常或減少攝取即可。其理由是低咖啡因烘培製作過程中使用的「二氯甲烷」有可能產生身體不適的副作用。詹宜學也提醒,孕婦、孩童、心臟病患者、腸胃不好的人,應減少咖啡因攝取。應特別注意的是,可樂、巧克力、茶葉也都含有咖啡因。空腹喝咖啡恐增胃酸分泌 加牛奶沒有比較好不少人習慣一大早空腹喝咖啡,詹宜學說,空腹喝咖啡會增加胃酸的分泌,刺激黏膜,若本身胃就有發炎,潰瘍的人,會因此更不舒服,甚至更嚴重。也有人會問,如果加牛奶會不會比較好?詹宜學強調,不會!因為牛奶含有脂肪,脂肪會使腸胃蠕動變慢,反而更容易不適;而咖啡與牛奶一起喝並不會增加鈣質的吸收。咖啡成癮怕飲後不適 飲用時機點跟頻率一次看針對腸胃不好、胃食道逆流的人,詹宜學建議不要空腹喝咖啡,吃一點東西後再喝會比較好。若真需要咖啡因攝取,建議「深烘培」的咖啡,因為深烘培豆會有種特殊成分N-methylpyridium(NMP)能減少胃酸分泌,對胃造成的影響會比較少。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網路上都有很多對咖啡的實驗研究,研究出來的內容也眾說紛紜,其實都當參考就好。詹宜學強調,不用過度去害怕擔心咖啡造成身體上的副作用,因為任何飲食本應該適量攝取,過度攝取是會有反效果的!延伸閱讀: ·常喝「這類咖啡」小心讓膽固醇過高! 抓緊1黃金關鍵降風險 ·早上起床馬上喝咖啡提神效果最差! 「最佳飲用時段」曝:怕失眠O點後別喝 
-
2023-01-02 癌症.攝護腺癌
初期無感又容易轉移 泌尿科醫師解析攝護腺癌有哪些治療選項
「醫師,我的健檢報告顯示PSA攝護腺指數異常。」王先生將報告遞給醫師。「你有感到不舒服嗎?」醫師問。「常常腰酸背痛。」王先生槌了搥背。「正常的PSA攝護腺指數會小於4ng/ml,你的PSA攝護腺指數已經超過1,000ng/ml,要盡快安排檢查。」醫師慎重地回答。檢查發現,患者確實罹患攝護腺癌,而且已經有多處骨頭轉移,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泌尿科主任吳佳璋醫師解釋,因為攝護腺癌合併多處轉移,所以便開始進行荷爾蒙治療,施打GnRHa(促性腺素釋放素促效劑)。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患者的PSA攝護腺指數逐漸下降,甚至降到小於0.1ng/ml,荷爾蒙治療發揮顯著成效。吳佳璋醫師說,攝護腺癌治療成效與腫瘤惡性度有關,順利的話,部分患者可維持3年至5年,甚至達到10年,病況相對來說穩定。即使病情開始出現變化,醫師也可以調整用藥,幫助患者維持生活品質。當心攝護腺癌早期警訊,PSA數值異常上升要留意隨著年紀增長,各種慢性病會慢慢出現,除了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等問題,中高齡以上的男性,還要多加留意攝護腺的健康,吳佳璋醫師指出,在熟齡男性身上常見的攝護腺肥大,會造成一些排尿的症狀,如頻尿、尿急、尿不出來等。至於攝護腺癌,在台灣的發生率是男性癌症的第五位,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越來越大,患者可能出現頻尿、血尿、解尿困難、精液帶血、射精疼痛等症狀,如果攝護腺癌轉移至骨頭,便會導致骨頭疼痛,也容易出現病理性骨折,導致嚴重疼痛,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早期警訊一定要多加留意,才能掌握治療先機。另外,在攝護腺癌的檢查上,大部分的病患進行抽血檢查之後,會發現PSA攝護腺指數異常上升,不過,有多種原因都可能造成PSA攝護腺指數上升,因此必須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是否為攝護腺癌。多元工具對抗攝護腺癌,荷爾蒙治療最為常見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有很多種,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臨床上會根據攝護腺癌的期別、癌細胞的特性、病人的年紀與身體狀況來擬訂合適的治療策略。針對攝護腺裡的腫瘤,可採取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吳佳璋醫師表示,如果攝護腺癌已經擴散、轉移,便需要使用全身性治療,如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如果是第一期或第二期攝護腺癌,一般會選擇開刀,吳佳璋醫師說,若是不適合開刀的患者,可以採用放射治療搭配荷爾蒙治療或直接使用荷爾蒙治療。攝護腺癌的生長與男性荷爾蒙有關,因此荷爾蒙治療在攝護腺癌的治療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進行荷爾蒙治療時,常會使用GnRHa(促性腺素釋放素促效劑),吳佳璋醫師解釋,我們的下視丘會釋放GnRH(促性腺素釋放素),GnRH能夠促使腦下垂體分泌LH黃體激素與FSH濾泡刺激素,進而促進睪丸分泌男性荷爾蒙;GnRHa注射進體內後剛開始會造成男性荷爾蒙快速上升,然後對下視丘產生回饋抑制使得內生性的GnRH分泌下降,造成腦下垂體減少分泌LH黃體激素與FSH濾泡刺激素,進而抑制睪丸分泌男性荷爾蒙。GnRHa採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通常在一個月後,便能降低男性荷爾蒙濃度,達到抑制攝護腺癌生長的效果。目前在荷爾蒙治療的使用上,主要有兩種劑型,患者可選擇一個月或三個月施打一次,而三個月的劑型因為不需要經常回診,便利性高,有助維持生活品質、提升治療順從度。若是選擇三個月施打一次的長效型GnRHa,可以讓患者們的回診安排更加便利,在預約醫院和醫師看診時間時,也有更多的選擇彈性,且效果跟一個月施打一次的效果相同,在使用的第一個月就可以大幅降低睪固酮,可以說是「快、長、強」的治療選擇。吳佳璋醫師也表示:「大部分患者在使用GnRHa時,會合併一些口服抗荷爾蒙藥物。因此若是回診時施打每三個月一次的長效型GnRHa,並且領取三個月的口服藥連續處方箋,對患者與家屬都非常方便。」貼心小提醒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不容易察覺,早期患者常常是在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在狀況許可時,早期攝護腺癌有機會透過手術治療達到痊癒的目標。在台灣,很多攝護腺癌患者被診斷時便已經不屬於早期,吳佳璋醫師說,因此病情相對嚴重,甚至產生擴散及全身性轉移,所以必須仰賴全身性治療。GnRHa(促性腺素釋放素促效劑)能夠有效抑制攝護腺癌,幫助維持生活品質,順利的話能讓病情穩定數年,倘若癌細胞產生去勢抗性,也還有相對應的藥物可以合併使用。患者、家屬要與醫師詳細討論,擬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以達到最佳的成效!原文:
-
2023-01-01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AI人工智慧取代醫師,會更好嗎?
Q:下列何人最熟悉醫療指引?(單選題)A醫學生 B實習醫師 C住院醫師 D總醫師 E主治醫師 F教授 G律師這是美國醫界流傳的笑話,據說答案是G。也就是說,在醫療糾紛時,美國律師比醫師還認真,會仔細研讀指引中的每個字句,跟案情比對,希望能抓到醫師或是醫院的錯處。醫療指引並不好讀,動不動就是一兩百頁密密麻麻的醫學英文,不但許多國家很多地區都有,品項眾多,頻繁改版,不同的醫療指引,偶爾還會相互牴觸,讓人莫衷一是。但共同的特點,是每個治療指引,都是由許多專家在廣泛參考最新研究報告後,在科學的基礎上,共同做出的客觀建議。臨床醫師跟病患只要照著最新指引的建議做,通常醫療行為都不會太離譜。醫療指引有點像是囉嗦的開車指引,胎壓多少、車速多少、紅綠燈該如何因應、離前車應保持多少距離……當遵守所有的規則時,車禍的機會就會降低。每個指引的前言中都會有一段文字,交代這個醫療指引,不過是建議,不是金科玉律,更不是法律,臨床醫師在面對不同狀況時,必須要加上自己的判斷,以病人的利益為優先,做出取捨。在大部分的狀況,醫師病患遵循治療指引,偶爾做出微調(如開車緊急避難,需要靈活應對交通規則),會是最佳的醫療型態。如果不遵循指引,風險就會增加。曾見到2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家中的血壓都快150(糖尿病病人,建議血壓控制在小於130/80),糖化血色素A1C控制在9-10+之間(除非年紀大或如低血糖的風險高等其他因素時可稍微放鬆外,一般建議糖化血色素要小於7,甚至小於6.5),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LDL也在100上下(2019歐洲治療指引建議,糖尿病十年以上時,LDL要小於70)。這位病人三高未達標一段時間後,就心肌梗塞了,令人驚訝的,是發病後,她的數值仍然維持不變,甚至LDL還更高了(心肌梗塞後LDL應小於55)。如果每一個數值都好好控制,她那次的心肌梗塞有很大機會是可以避免的,發病後如果好好控制,更能預防下一次的發病。醫師跟病患或許是太累,或許是沒有跟上時代,或許是粗心,或許是該注意的東西太多……臨床上沒有人能夠不犯錯,所以醫院常常會利用檢查表、個案管理等方式來確保不會有該做而未做,或是不該做而做的漏洞。最近CHATGPT聊天機器人模型在網路上暴紅,它可以寫程式、交報告、寫小說、還能聊時事、討論問題,它像是個知識淵博又永不休息的大師,給大家無盡的想像,雖然也犯錯,卻一天一天進步。AI人工智慧會比醫師更好嗎?有許多爭辯,但我相信在上述的情境時,答案會是肯定的,因為它能避免Clinical inertia(臨床惰性)、Physician inertia(醫師惰性)。這兩者的意思,就是數值應該要更積極控制,卻沒有積極處理,也就是說「應做、能做、卻未做」。醫療指引中建議的數值是全世界醫學會中,許多專家共同做出的最理想血壓、血糖、血脂建議,遠比個人經驗更科學,更客觀。只要照著做,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能降到最低,而且還會依照最新的研究結果,即時做出調整。在AI醫師來臨前的解決之道,是自己注意數值,如果發現未達標,請跟自己的醫師好好討論一下。
-
2022-12-31 醫療.心臟血管
跨年聚餐!吃火鍋突胸痛是心肌梗塞前兆!醫師提醒這些情況要小心
近期冷空氣一波接一波,不少熱愛飲食,號稱「血液中有湯底」的台灣人會吃火鍋。不過醫師分享有位有糖尿病史的病患,吃到一半感到胸痛,因此前往就診。醫師提醒,如果無病史卻感到胸口很痛、眼前黑一片等症狀,就應及早就醫;而有三高病史者需要避免攝取油膩或太鹹、太甜的食物。天冷吃鍋溫差大 易致心肌梗塞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郭志東分享,有位有高血壓與糖尿病史的病患,天冷時與親友吃火鍋,走出店外時突感一陣胸痛,立即前往就醫。郭志東表示,這位病患是因胸痛前往急診,他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他說吃火鍋吃到一半,突感到胸口很不舒服,前往就診。郭志東表示,心肌梗塞大多是突發性的,實際上多數病人是因受到一些刺激而使血壓上升,血管破裂而產生血栓。心肌梗塞是因血管本來有些膽固醇油塊藏在裡面,血壓上升時會使血管磨損破裂,血管中的血小板過去將它修復後會產生血塊,阻塞血管,便會引發急性心肌梗塞;有慢性病者容易發生。「冬季大家喜歡吃鍋,火鍋店內外溫差極大,血管收縮血壓會上升,加上吃辣與冷飲,都是相當強烈的刺激,容易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早上洗澡、爬山溫差大 也易心肌梗塞同時不少人是在起床甚至洗澡時,發生心肌梗塞。郭志東表示,因為一般人的血壓在清晨較高,且早上衣服通常穿得較少,使得從被子起來時,因溫度差太多,引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老人清晨睡到一半,去跑廁所,也是一樣道理。另外40歲以下青年也有心肌梗塞的可能,像是在爬山或前在較冷的天氣運動,出汗脫衣服後溫差會過大,或是缺乏運動時又去運動,較容易產生這類心血管方面問題。這些情況要小心 易發生心肌梗塞郭志東表示,容易產生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為三高、年齡(男生超過45歲女生超過55歲)以及吸菸。如帶有危險因子,感到胸口不適就應立刻就醫。有很多人沒有危險因子,但感到胸口被壓住般疼痛、冒冷汗、眼前黑一片、心跳極快等症狀,就應早點就醫。「我們也看過30多歲、無危險因子的病患,因幼時被病菌感染過,血管有異常,因而有心肌梗塞。」從飲食跟運動做好預防最後談到預防措施,郭志東表示,健康的人需要定期量血壓與膽固醇、適量運動,避免食用太過油膩的人,像是炸物與甜食。有慢性病者,進出溫差較大場合需要洋蔥式穿法,須戴上圍巾帽子,身體容易有血管收縮情形。飲食部分須避免太刺激性的食物,像是避免喝油膩的湯,以及太鹹的食物,且避免喝冰水,高糖分的飲料避免喝太多。如果要吃海鮮或白肉,可以吃里肌肉或梅花肉,盡量避免內臟或雞皮等,搭配青菜豆腐類的食物。如需要運動,需要做好熱身,並補充水分。★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12-30 養生.聰明飲食
2022超級食物第一名竟是「它」!蛋白質比黃豆高,富含60種營養素,可入菜還能當中藥
近幾年受到疫情影響,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飲食健康,讓營養豐富的「超級食物」都有著高支持度,2022年被票選的超級食物TOP10中,第一名竟然是「浮萍」!除了可觀賞,還能食用跟當作中藥,來看看浮萍的營養價值及如何食用跟入藥。2022超級食物 第一名竟是「浮萍」全球女性時尚美容雜誌《柯夢波丹》公布的「2022超級食物」排名,第一名的超級食物竟是「浮萍」。沒有想到吧!平常在池塘邊看到的水生植物浮萍,不僅能觀賞,還能吃,更能當作中藥使用,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浮萍蛋白質比黃豆高 且富含纖維浮萍的營養在許多方面都超過了其他超級食物,根據德國及印度科學家的研究顯示,一種特定的浮萍—Wolffia globosa,具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45%成分是蛋白質,比率高於黃豆的36%。浮萍除了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富含鐵、葉酸、膽鹼、維生素B12、omega-3脂肪酸和所有9種必需氨基酸等60多種營養素。有助於降血壓、降膽固醇,有益人類心血管健康,並能改善胰島素和糖水平的調節。 專家表示,將浮萍乾燥後磨粉,可成為高蛋白(含量68%)食品,而且富含纖維。浮萍可食用 也能當作「中藥」根據採訪中醫師賴睿昕報導,浮萍是東南亞國家常見的食材,經常被用來當作蔬菜食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味道嘗起來類似菠菜,可以生吃跟煮湯都非常適合。浮萍也具有藥性價值,能製成藥散、藥丸、藥膏,可以內服、外用。賴睿昕表示,浮萍性寒、藥性屬辛,為辛涼解表藥,歸經於肝經、脾經,具有清熱、解毒、發散的作用,可透疹、祛風、止癢、利水及消腫;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浮萍主風濕麻痺、跌打損傷、口舌生瘡、目赤翳膜。浮萍可為素食者的健康飲食選項 是過敏者佳音浮萍的一大優點是它具有相當中性的味道,加進各種食譜內不會影響食物的美味,可嘗試將它添加到沙拉、冰淇淋、醬料、麵包、三明治、蛋糕、湯類、麵食中。雖然營養價值高,大量生產卻須克服一個問題。由於浮萍生長在水中,具有吸水中的化學物質的特性,生長過程會直接接觸水源中的雜質和污染物,因此必須確保浮萍來自安全無虞的水源地才可安心食用。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浮萍粉或可取代牛奶或黃豆製成的乳清粉,當作素食者的健康飲食選項;浮萍粉的好處是原料無基因改造疑慮,且不含麩質和乳糖,是過敏者佳音。據估計,隨著全球人口增加,未來30年的糧食需求將增加70%,生長快速、到處可養的浮萍可能成為解決糧食危機的妙方。
-
2022-12-29 焦點.元氣新聞
浩鼎創辦人張念慈心臟病逝!才剛通電話,半小時後傳噩耗…心血管病發快又急,出現8病徵快送醫
台灣浩鼎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博士,今(29日)傳出在美國聖地牙哥家中因突發心臟病猝逝,享壽72歲。上午九點,張念慈還和台灣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事情;沒想到,半小時後台灣端就接獲美國傳來的噩耗,令浩鼎員工都感到震驚。冬天是許多心血管疾病病發的危險時期,本周一(26日)才傳出東海大學法學院院長、現任南山人壽獨立董事卓俊雄在高鐵上心肌梗塞逝世(詳細新聞),今再傳出台灣浩鼎生技創辦人張念慈心臟病逝。台灣浩鼎生技指出,張念慈平日在美國和台灣時間各半,在美期間,上班時他均在遠端與台北公司視訊連線,隨時交辦事項。今上午九點,他還和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一些事項;沒想到,半小時後台灣這邊就自美接獲張念慈心臟病逝噩耗。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以冠狀動脈心臟病最常見。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因動脈硬化阻塞造成,現代人高脂、高膽固醇的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在許多先進國家,心血管疾病都名列死亡原因前幾位。(疾病百科/心臟病)依據衛福部109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4萬人死亡。心血管疾病一旦發作,經常又快又急,如果沒有緊急送醫急救,很多人就因此猝逝。國健署長吳昭軍曾受訪提醒,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應注意,若發現以下8個心臟病病徵,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就醫,才能增加復原機會。心臟病發8病徵1.胸悶2.胸痛3.心悸4.呼吸困難5.噁心6.冒冷汗7.頭暈8.暈厥4習慣預防心血管疾病國健署提醒,8成的心臟病與中風死亡是可以預防的,而保命之道正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健康生活常態,就是規律運動、規律健康飲食、規律服藥、遠離菸酒。而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4件事就可預防心血管疾病:1.健康飲食與運動:採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控制體重(BMI)、好睡眠。2.戒除菸酒:研究發現就算每天僅吸1支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比不吸菸的人增加5成、中風的機率更增加超過2成。WHO統計2016年全球因酒害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300萬人,其中19%死於心血管疾病。3.控制三高慢性病:已有三高的民眾應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4.定期健康檢查: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來源】.國健署:心血管疾病總無情,健康生活型態要力行.比癌症致命!送急診才知「心臟衰竭」 心臟病5年內死亡率近50%.防心肌梗塞當心3症狀 醫曝最易發生時間及如何急救.台灣浩鼎創辦人、董事長張念慈上午突發心臟病猝逝
-
2022-12-29 醫療.新陳代謝
2成5青壯年罹代謝症候群 靠飲食、運動可以逆轉嗎?
國人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代謝症候群患者增加。據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至64歲民眾罹患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24.8%,相當於4人當中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醫師提醒,遠離代謝症候群應提前預防,可採取「健康促進」模式,包括飲食、運動調整,就有機會逆轉慢性病危害。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和二害(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只要這五項危險因子含有三項以上,即罹患代謝症候群。男性代謝症候群盛行率30.4%,高於女性19.7%。一旦罹患代謝症候群,發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增2至6倍。國健署、健保署今年7月啟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至今執行5個月,有1200家診所、近2000位醫師參與計畫,照護超過2萬名代謝症候群民眾。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黃啟嘉表示,此防治計畫目標協助20萬名民眾,盼疾病初期時,可以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菸、戒檳等健康促進方式,將體重、腰圍控制在正常值,有機會逆轉疾病。黃啟嘉說,過去制度、誘因不夠積極,整體醫療環境容易忽略「監測價值」,病人會認為「看醫師就是要拿藥」,醫師苦口婆心建議病人改變飲食習慣、運動等,病人還不一定想聽,有種「好心被雷親」的感覺。黃啟嘉分享,曾碰到一位病人,誤以為自己的過敏是鼻息肉,他仔細檢查後,確認沒有鼻息肉因此沒開藥,病人反而不接受,反問「能不能退掛號費」。「我最大興趣,就是幫病人減藥。」黃啟嘉表示,專業醫師給予病人健康觀念、督促改變生活習慣,價值遠高於給予病人藥物或檢查。
-
2022-12-28 養生.運動健身
運動增好膽固醇、降壞膽固醇!簡單2招,防高血脂引中風、心肌梗塞
三高當中的高血脂,相較高血壓、高血糖,民眾似乎沒那麼熟悉、也沒那麼在意,且也無法在家監測,但其也會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提醒,民眾日常應多留意,以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纏身。高血脂沒什麼症狀沒關係? 醫:日久恐引中風、心肌梗塞! 簡韶甫醫師表示,高血脂包含了「高膽固醇」和「高三酸甘油脂」是現代人常有的通病,原因和飲食、體重、少運動、基因遺傳、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等有關。血液中的膽固醇,可分好的膽固醇和壞的膽固醇,也就是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感固醇。壞的膽固醇會堆積在血管壁上,日久使得血管發炎,血管壁上形成粥狀動脈硬化班塊,增加腦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若周邊動脈阻塞也易發生間歇性跛行。而好的膽固醇則可將堆積的壞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減少這些疾病發生的機會。 高血脂不只肥胖者才會有!醫:中等身材、偏瘦也有可能。 瘦子也可能會有高血脂?值得注意的是,高血脂不是只有肥胖的人才會有的疾病,簡韶甫醫師也提醒,中等身材、偏瘦的人也都有可能會有高血脂。但高血脂並不像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可在家監測,也少有症狀可以觀察,只能至醫院在醫院或檢驗所抽血得到數據。但民眾往往不在意檢測結果,只知道有高血脂,卻不知道長期可能帶來的影響。 高血脂風險族群盡早檢查:因此提醒若自覺飲食習慣不正常,或是有三高、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史,或是家族史等風險,建議盡早檢查,並積極控制膽固醇,以減少後續的併發症。 案例血壓、血糖正常,但有高血脂..簡韶甫醫師也分享,日前就有一位66歲的男性案例,身材肥胖又鮮少運動,檢查膽固醇過高,不過血壓、血糖都還在正常範圍內。在感到胸悶不適而就醫之後,才發現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接受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手術。醫師也叮嚀案例好好控制膽固醇,以免後續再狹窄。 簡單2招控制、改善高血脂!醫:減少外食也可降脂肪攝取。 高血脂的控制、改善及治療,首重在於改變生活習慣。簡韶甫醫師建議,除了少吃肥肉、油炸食物外,也可以減少外食次數,達到降低脂肪攝取。而運動除了可以改善體態、減少內臟脂肪,也可增加好的膽固醇、降低壞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 藥物方面,簡韶甫醫師建議,若經醫師評估需使用降膽固醇藥物,應遵從醫囑規律用藥,目前健保給付的降膽固醇藥物效果極佳,大部分的患者都可獲得良好的控制,少部分無法耐受藥物副作用的患者,若出現如肌肉痠痛、肝臟發炎等副作用,可和醫師討論減低劑量或改藥,切勿聽信不實廣告、民俗療法、使用偏方,以免傷錢又傷身。 《延伸閱讀》 .高血脂瘦的人也會有?!醫教4點觀察,防範中風、心肌梗塞。 .預防心血管疾病先檢測血管內皮功能?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關鍵!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2-25 醫療.泌尿腎臟
健保大數據/血液透析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高雄長庚醫院/照顧南台灣腎臟 獲慢性腎臟病疾病認證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110年洗腎人數排名,高雄長庚1,622人,位居醫學中心第一。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副教授吳建興表示,該院成立以來,已有36年的治療經驗,院內腎臟科有28名主治醫師、160名專業透析治療師,備有190台透析機,服務量能巨大。也致力幫助腎臟病患者減少危險因子及延緩疾病惡化,肩負南台灣腎臟照護重任。吳建興指出,高雄長庚醫院有一千多名病人接受住院及常規血液透析治療,以一般患者每周需進行至少3次血液透析,高雄長庚醫院含鳳山長庚院區每月約服務超過1萬4,000治療人次,為全台單一醫學中心最大的服務量。吳建興說,每個腎臟約由100萬個腎元組成,且無法再生,一旦失去功效就會成為末期腎病。為延緩疾病,醫院會積極找出危險因子,藉專科醫師、營養師、藥師及衛教師,讓病人認識疾病也給予正確治療觀念。在高雄長庚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中,若患者維持血液透析的瘻管失去功用,能立即由血液透析治療團隊啟動,由心臟內外科及放射科團隊執行血管手術來打通,完整醫療服務,都能在單一院區進行。院方創新治療、臨床研究及照護品質持續提升,去年更獲醫策會「慢性腎臟病疾病認證」的肯定。區域醫院No.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腎臟病難發現 及早檢查避免洗腎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北市聯合醫院110年洗腎人數827人,為區域醫院第一名。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腎臟內科主任陳永泰指出,洗腎僅是替代腎臟功能,並非治療腎臟疾病,無法讓腎功能恢復,建議民眾及早做身體檢查,及早發現愈好治療控制。一旦洗腎就是一輩子的事?陳永泰說,是否需要長期透析仍須視病患腎臟功能有無恢復,若腎臟因慢性疾病導致腎功能慢慢衰退,就不會恢復;但臨床上仍有部分急性腎損傷病患,在治療一段時間後,腎功能慢慢恢復,就有機會脫離透析。飲食方面,陳永泰指出,透析患者雖可靠洗腎清除毒素,但無法把所有毒素都洗乾淨,因此病患仍須忌口,包含鈣、磷以及電解質如鉀離子也需控制。至於洗腎過程有無風險,陳永泰說,目前透析相對安全,但光靠透析也只能提供正常腎臟功能的10%至15%,病患仍會有尿毒問題及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台灣約有四至五成洗腎病患的共病症為糖尿病,因此建議病患若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要積極控制。目前新的藥物已有研究證實可減緩、延緩腎功能衰退,因此積極服藥也很重要。地區醫院No.1員林基督教醫院/腎臟、心臟科共同照護 電子化洗腎 品質更穩定彰化縣員林基督教醫院洗腎人數,是110年全台地區醫院第一名。該院腎臟科主任江明哲說,洗腎病人中以糖尿病患最多,高血壓、心血管病患也是慢性腎臟病主要族群,員基的洗腎病人是由腎臟科和心臟科等團隊合作照護,以提升治療照護品質。江明哲說,有不少病人洗一、二十年,仍能讓身體維持很不錯的狀況。早期洗腎病人都是憑醫師經驗來設定洗腎儀器,現在員基的洗腎室都已電子化,利用BCM身體檢查儀器能更準確掌病人身體狀況,洗腎透析器的設定更精確,會讓洗腎更穩定,減少病人不適感。員基還有營養師支援,協助飲食控制衛教,腎發炎時,尿蛋白會多、膽固醇高,得配合低蛋白飲食、藥物治療,以避免尿毒高,會產生噁心、嘔吐、吃不下,甚至發生尿毒性腦病變。因為洗腎需要好的血管通路,才能提高毒素清除率,因此血管也要維護好,而員基有很強的心臟科醫療團隊支援照護。有些病人想兼顧工作、旅遊,讓生活自由度更多,而選擇在家自行用腹膜透析洗腎。員基洗腎病人中,腹膜透析佔十分之一,病人一天換四次藥水,或是睡覺時用機器做腹膜透析,不用每周三次到醫院,也不用插針血液透析。基層診所No.1新竹安慎診所/洗腎品質牽涉軟硬體 就近醫療 診所角色重要健保數據統計,110年洗腎人數,新竹安慎診所是基層診所第一名。安慎診所院長鄭集鴻指出,洗腎屬經常性治療,一般而言,患者每周要洗三次、每次四小時是洗腎的最低要求。一般患者平均洗腎時間為10年,甚至有人洗腎20至30年,因此,診所型的洗腎醫療院所較符合在地需求。鄭集鴻表示,安慎診所是全國唯一得到洗腎國家醫療品質獎的診所。據統計,診所的患者總人數約300人,每人每月須洗腎13次,一年洗腎約4萬5千人次。鄭集鴻分析,洗腎療程要做得好,牽涉到硬體、軟體兩層面。硬體指的是設備、耗材,機器與水的處理設備至關重要,安慎診所使用的機器設備採用世界最高等級且為瑞典進口。另外,洗腎透析治療使用的RO逆滲透水,多數的醫療院所都是使用一道RO機器,可過濾90%水中雜質,但安慎診所會使用兩道RO機器,讓過濾效率達到99%純水,提升透析品質。鄭集鴻說,不同機器設備進行洗腎會有差異,比如有的病患洗腎出來膚色較黑,有的則看不出來在洗腎。軟體部分則指醫護人員素質,鄭集鴻表示,安慎診所的醫師大部分來自長庚醫院醫學中心,也嚴格訓練診所內的護理人員,每個月都有考核要求。
-
2022-12-24 養生.聰明飲食
聖誕節、新年將至!年末狂歡必喝紅酒,適量飲用有3益處
又來到一年的尾聲,年末這幾天周圍總是充斥著歡樂的氣氛,聖誕節、新年接連到來,朋友的聚餐也是一攤接著一攤。聚餐狂歡除了各種美食,也常搭配各種如汽水、可樂…等甜甜的碳酸飲料,除了這些常見的碳酸飲料,今年你是否想換個口味了呢?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你認識這個年末聚餐必備的高級飲品-紅酒! 紅酒是怎麼做的?在台灣雖然比較少人有喝紅酒的習慣,但大家應該對於紅酒一定不陌生。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或是較為高級的聚會就可以看到紅酒的身影,而懂得品嚐紅酒的人也往往代表著較高的社經地位象徵。那麼,你知道紅酒究竟是怎麼製作的呢?我們可以將紅酒的製作簡單分為五個階段:1.收成葡萄:紅酒是以葡萄釀造而成,這個階段要採收最健康、最高品質的葡萄2.揀選及榨汁:將採收的葡萄連皮一起碾碎並榨成葡萄汁3.發酵:是釀成紅酒非常重要的步驟,也是由葡萄汁轉換成酒的過程,需要加入酵母來幫助發酵。 4.熟成:發酵完成後就會把酒放入不鏽鋼或木桶中成熟,熟成時間的長短以及不同的桶子可以決定紅酒的顏色、香味、風味、及尾韻等等。5.澄清、過濾、裝瓶:將沉澱物過濾掉並將釀造完成的酒分裝到瓶子內。紅酒的製作是一門高深的科學、也是一種藝術,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會影響到最後成品的風味與口感,因此好的紅酒也代表著品味與高尚的展現。 紅酒對身體的益處提到紅酒對身體的益處,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幾年前曾轟動一時的「法國悖論(French paradox)」,這是在說明儘管法國人的飲食習慣中攝取了相對較多的飽和脂肪,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卻比其他國家還要低。探究其原因發現這與法國人喝紅酒的習慣有關。 紅酒也稱為紅葡萄酒,屬於葡萄酒的一種,與白葡萄酒不同的是,紅酒釀造時是連皮一起發酵,而白葡萄酒是先將果皮去掉後再將葡萄汁進行發酵,因此在色澤上兩者就有差異。而由於紅酒是帶皮發酵,因此能夠保留更多的植化素與多酚類,例如:白藜蘆醇、單寧酸、花青素、黃酮醇、兒茶素等等,因而紅酒相較於白酒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經研究顯示適量飲用紅酒有下列益處:• 抗氧化紅酒內富含許多抗氧化物,包括多酚類、類黃酮、植化素等等,能夠中和自由基以減少體內的氧化壓力,進而達到抗氧化、延緩老化的效果。• 保護心血管抗氧化本身就能保護心血管,而在紅酒內的眾多抗氧化物中,最主要也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廣泛存在於葡萄皮與種子中的白藜蘆醇(Resveratrol),白藜蘆醇能夠減少低密度脂蛋白(LDL,我們俗稱壞的膽固醇)的氧化、降低血小板的凝集、防止血栓,進而達到保護心血管的作用,對於冠心病(CHD)、缺血性中風等等都有預防的效果。• 幫助葡萄糖、脂質代謝有研究顯示紅酒可以改善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進而能預防第二型糖尿病。而也有研究統計出適量飲酒的人與一般人相比有更多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我們俗稱好的膽固醇),因此對於健康人而言,適量飲用紅酒對於部分慢性疾病有預防的效果。 營養師碎碎念:飲酒二三事看完今天的介紹後,今年聖誕節是否也想開一瓶紅酒來嚐嚐了呢?雖然紅酒對於人體的好處多多,但都是在「適量飲用」的情況下。而國健署建議適量飲酒的原則是「男性每日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女性每日不超過1個酒精當量」, 1個酒精當量就是15公克的酒精,若簡易換算成我們常見的酒種則如下:1個酒精當量=15公克酒精=啤酒 ( 4% )375 cc=水果酒(10%)150 cc=白蘭地(40%)40 cc=高粱酒(53%)30 cc=葡萄酒(12%)120 cc*換算公式:酒的 cc數 × 酒精百分比 × 0.785(酒精密度)酒精在人體內是透過肝臟來代謝,當喝得越多時代謝的速度就會越慢,言下之意就是酒精的毒性會在身體累積越久的時間,對身體的傷害也越大,也才會有「喝酒傷肝」的理論出現。因此在這邊Evelyn還是要提醒大家記得「理性飲酒」,偶爾小酌一兩杯沒問題,千萬不要一時貪戀「酒國英雄」的稱號而傷害到自己的身體健康喔!在這個有滿滿聚會的年末,你也可以試著告別汽水、可樂等碳酸飲料,改用適量紅酒點綴歡樂的氣氛,同時對身體還能有益處喔~讓我們互敬一杯,一起為2022年慢慢畫下一個句點、並迎接美好的2022年吧!《PrimePlus健康設計家》也會陪伴您繼續度過未來的健康每一天。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2-12-23 焦點.健康知識+
突然腳抽筋怎麼辦?抽筋最常見4種情況,專家教不同舒緩方式
許多人都有腳抽筋的經驗,可能是在運動時、可能是在半夜睡覺時。肌肉抽筋是肌肉不自主收縮而無法放鬆、導致肌肉劇烈疼痛的現象,時間從幾秒鐘至幾分鐘時間不等。桃園長庚體適能中心主任、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瀛洲曾受訪分析,抽筋大致可以歸納成兩大因素,包括電解質不平衡,以及血液循環不好。而具體抽筋的原因很多,包括神經肌肉病變,代謝異常﹝如尿毒症,甲狀腺機能低 下等﹞,或是體液的流失﹝如大量流汗、腹瀉、使用利尿劑、洗腎等﹞。較快的舒緩方法可以按摩或是熱敷。很多時候都會發生抽筋,而這些情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又該如何改善呢?以下整理最多人遇到的抽筋狀況。運動中或後原因:運動前熱身不足、運動太過激烈或沒有適當水分電解質和熱量補充等原因,造成肌肉過度緊繃勞累,因此抽筋。改善:1.運動前先做適度暖身拉筋、運動中適時補給水分電解質、運動後做伸展活動,就能促進肌肉血液循環和避免肌肉脫水、電解質失衡等狀況產生。2.適度飲用運動飲料和攝取牛奶、優格、香蕉、柳橙等食物,皆有助補充電解質,並供應肌肉能量的醣分。睡覺時原因:週邊血液循環不良、肌肉疲勞、神經病變、情緒緊張、環境溫度改變未注意保暖或其他生理因素。改善:1.睡前喝點牛奶或水維持電解質平衡;按摩、溫水泡腳、做預防性體操,都可讓體內血液循環較好。2.睡覺時被子不要蓋太重,以免加重腳掌向下的姿勢。3.如果半夜腳抽筋,切記不要硬踢、踩地板或是硬拉抽筋處,可按壓小腿後方的「承山穴」(見右圖),有急性舒緩的功效。維生素D不足原因: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會影響鈣與磷的平衡,間接影響肌肉收縮,因此缺乏維生素D可能引起腳抽筋。改善:每天有充分的日曬,不要過度防曬。飲食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全脂牛奶、魚肝、香菇和黑木耳、各式魚類。孕婦原因:隨著孕期體重逐漸增加,孕婦腿部負擔加重,若走太多路、站得太久,都會令小腿肌肉活動增多,使腿部肌肉處於疲勞狀態,引起腿部痙攣。改善:1.不要過於急促的走動或走太多路。如是站著時發生腳抽筋,先讓腳跟著地將腳掌平貼在地面。2.若是睡覺時發生抽筋,則將腳掌平貼在牆壁上,或將膝蓋打直,將腳尖上翹讓腳板與小腿呈直角,使小腿肌肉伸展,即能有效緩解肌肉痙攣。3.飲食中建議多增加鈣質的攝取。其他因素還有其他許多疾病會造成抽筋,吃藥也可能有抽筋的短暫副作用發生,例如以下這些情況:.糖尿病足造成血液循環不良或骨刺壓迫神經損傷.周邊神經病變或脊椎狹窄引起的神經根壓迫.服用利尿劑及降血脂藥物的影響.降膽固醇藥物有時造成肌肉發炎,容易造成肌肉痠痛抽筋。.鈣離子或鎂離子等電解質不平衡.腹水或洗腎導致體液分佈不平衡.靜脈曲張不寧腿症候群≠抽筋同樣是腿部下肢的不適感,有些人會誤把「不寧腿症候群」當作抽筋。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看詳細),不寧腿症候群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影響的部位以下肢為主,肢體在處於靜止狀態時,如休息或夜間睡眠時,會出現如蟲爬或燒灼刺痛等等不適感,但症狀會在肢體活動後改善。不過睡覺時抽筋或不寧腿,都容易中斷睡眠,導致睡眠品質低落,影響日間活力和精神狀況。只不過抽筋較多是短暫或短期症狀,如不是長期可忽略。但不寧腿則還是建議就醫改善,不然長期睡眠品質低落,也可能增加罹患憂鬱症風險。【資料來源】.半夜腳抽筋 2招解你的痛.避免運動到一半小腿抽筋 醫師教你事前熱身外的小撇步.半夜容易腳抽筋?醫師建議:被子不要蓋太重.爺奶半夜抽筋 啊!缺維生素D
-
2022-12-23 醫療.腦部.神經
讓大腦慢一點老!營養師揭「日常6關鍵」 提早開始做有助延緩失智
平均壽命延長,80歲以上的老人中,每5人即有1位失智患者,想擁有健康又長壽的晚年生活,延緩大腦的退化成為重要的健康議題。營養師提醒,日常可利用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來保養大腦,不僅能延緩失智症的到來,甚至避免罹患失智。 郭綜合醫院營養科組長郭家伶表示,隨著歲月的累積,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因過量的β-類澱粉蛋白沉澱,使腦神經細胞纖維化,此外,大腦的血管數量也逐漸減少,造成大腦供氧及供能短缺,使大腦細胞漸漸邁向瀰漫性萎縮的狀態。就會導致長輩出現記憶力、理解力及定向感的喪失,導致最後找不到回家的路。延緩失智6方法:提供大腦關鍵營養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大腦是具有可塑性的,只要提早以健康飲食及良好生活習慣,好好地保養,可以達到防範或延緩失智症效果。她提供以下6點「讓大腦慢老」的生活提案:1、使用天然的消炎食物,清除腦中β-類澱粉蛋白: .西洋芹、絲瓜、大白菜、小白菜、高麗菜、綠花椰菜等青菜,富含維生素E、具有清除過氧化物、抗氧化能力;而咖哩及薑黃所含的薑黃素,也可以保護神經細胞免於過氧化物的侵害。 .綠茶中的兒茶素、紅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及水果酵素中的植化素萃取物,皆可降低海馬迴裡毒性β-類澱粉蛋白的沉積率。 .除了吃消炎食物外,良好的睡眠可以使腦脊髓液有更好的循環,並可以排出過量的β-類澱粉蛋白。 2、利用食物的氣味,喚起過去對味道的記憶:食物的氣味能刺激海馬迴的神經迴路,喚起過去對於味道的記憶,此外,持續學習及豐富的社交活動,也可以刺激新神經元的生成。 3、提供腦神經細胞充足的氧氣:養成每天簡單的體育鍛鍊,以增加氧合作用。以綠葉蔬菜、海藻類食物所含的葉綠素刺激血紅素的生成,增進紅血球的攜氧量。4、提供腦神經細胞足夠的能量:退化的大腦對葡萄萄的利用效能不佳,可改用適量的椰子油提供中鏈脂肪酸,做為補充大腦的能量來源。 5、提供腦神經細胞所需的營養素: .利用亞麻仁油、芥花油、核桃油、冷榨橄欖油、魚油等優良的油脂,改善神經細胞膜之間的連結,形成細胞膜良好的流動及訊息傳遞。 .適量的膽固醇食物,也是為維護細胞膜生成的關鍵成分。 6、提供原料製造腦神經細胞間的傳訊物質:雞蛋、黃豆、肉類、魚、牡蠣、牛奶、乳酪、啤酒酵母、花粉、小麥胚芽、燕麥、全穀物、堅果、黑巧克力等食材,可供應乙醯膽鹼、γ-胺基丁酸、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神經傳訊物質所需原料,例如:色胺酸、苯丙胺酸、酪胺酸、牛磺酸、腦磷脂等。除此之外,維生素B6、維生素B12,也是神經元正常運作所需的營養素。郭家伶表示,大腦是一個人最高的指揮中心,隨著生命歴經15~20年後,無聲無息地退化,不過,只要利用以上6方法積極調整飲食,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相信一直活到老,腦袋仍可以保持靈光,延緩退化造成失智。【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59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