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2 醫療.消化系統
搜尋
睡覺
共找到
1572
筆 文章
-
-
2023-06-21 養生.家庭婚姻
和黃子佼孩子同天誕生,常被長輩拿來比較!孟耿如:每個孩子有自己的速度,別給照顧者太多壓力
當了媽媽後,不僅手機裡都是小寶貝照片,連帶網路上看的也都是可愛嫩嬰,整個母愛爆棚。原本刷嫩嬰照是件很療癒的事,關注育兒相關資訊也很正常,但卻有媽媽因此倍感壓力......孩子常被長輩拿來和玉米比較黃子佼與孟耿如的愛女「玉米」日前剛滿一歲,兩人也時常分享玉米的成長日常及育兒心得,臉書粉專充滿著溫馨正能量,吸引了不少媽媽粉絲。但昨日有粉絲私訊孟耿如:「這位母親很開心自己的孩子跟玉米同一天生,也因此成為玉米的粉絲,但後來發現家中的長輩常常拿玉米跟自己孩子做比較,導致母親壓力很大......」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速度!孟耿如表示自己看完有點難受,本來分享玉米的成長,是希望在這個紛亂的世界裡,能夠帶給大家一點療癒和快樂的氛圍。但其實除了這位母親之外,她常常在路上遇到其他父母,也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怎麼還不會走路......等等。「不知道這篇文章有沒有機會被大家轉發,但我想告訴各位家長,是玉米有點太快了;多爬對孩子比較好,可以刺激統合神經。但玉米開始會走之後,我怎麼希望她爬、她都不要......」孟耿如也記得自己媽媽說過,以前她沒爬幾下就要走路,導致於長大之後很容易跌倒......因此以前自己常滿腿瘀青。「各位家長和長輩們,千萬不要擔心,也不要比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速度,像玉米這麼快真的未必是好的;所有影片、照片的分享,真的只是希望可以送些快樂給大家!」老公支持:孩子們不同不能比較孟耿如呼籲粉絲們:「請大家告訴大家,別給自己或主要照顧者太多壓力、和自己腦補的想法,這樣我會很愧疚......」文章還附上前幾晚玉米怎麼哄都不睡覺,最後終於哄睡小心翼翼挪去床上的時刻:「所以玉米也是有很歡的時候的!」老公黃子佼也表示,這位家長辛苦了!而他每次不管發文或影片,無論主動或受訪都會不時提及:「每個小孩不一樣,真的不能太比較」。他也會盡力在自己和老婆的可控範圍,分享歡樂溫馨時,也同步給予提點,希望有幫助。網友:有問題的是愛比較的人粉絲們留言:「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真的開心健康最重要」、「每個孩子都很棒!都必需被看見優點,讓他們跟自己做比較!」、「很多阿公阿嬤真的是無心講出話,但這些聽在媽媽耳裡真的很不舒服。」「媽媽們辛苦了,別讓不好的言語影響好心情」、「當媽媽真的要勇敢在前,孩子才能開心在後」、「人比人氣死人就是這樣。希望這位媽媽多舒壓,找對的人傾訴,找回正能量,加油!」孩子被拿來比較,真的是日常生活中很常發生的事,不只來自長輩、有時甚至出自於父母自己的口中(例如與表兄弟或鄰居、同學比較),但小心,可別無形中傷了孩子的心。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6-21 焦點.健康知識+
炎熱夏天你應該裸睡?熱飲比冷飲更能讓你涼爽?破解降溫迷思
【本文重點】隨著炎熱天氣來臨,如何保持涼爽或防曬是大眾關注的議題。裸睡和喝熱飲是否有效率成疑,專家建議穿由透氣材質製成的輕便衣服能達到降溫效果。建議在多喝水、洗熱水澡並塗上防曬乳來避免陽光曬傷,甚至可能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by ChatGPT隨著天氣變得越來越炎熱,如何保持涼爽或防曬也成為大家關切的議題,例如有說法認為裸睡可以幫助降溫,或者喝熱飲比喝冷飲更能感到涼爽,不過這些說法正確嗎?以下為幾個常見問題的解答。裸睡可以讓你降溫?裸睡似乎是在外出一整天後降低體溫的最簡單、最快捷的方法,不過英國藥師Abbas Kanani表示,當我們沒穿衣服時,汗水會聚集在身上並留在那裡。雖然穿得更少可以讓你在炎熱的天氣裡感覺更舒適,但穿著由透氣材質製成的輕便睡衣有助於吸走身上的汗水,讓你感覺更涼爽、更舒適。那麼晚上應該穿什麼來保持涼爽呢?Kanani建議,由棉或亞麻等天然材質製成的衣服透氣吸水,它們會吸收你皮膚上的汗水,讓空氣通過,讓你涼快下來。喝熱飲會讓你保持涼爽?在炎熱夏天堅持喝熱茶或熱咖啡能讓人涼快下來嗎?英國國民保健署的家庭醫師Adam Staten表示,一個似乎經常出現的迷思是,熱飲比冷飲更能讓你冷靜下來。但他認為證據表明這並不重要,只要你保持水分,你的飲料可以是熱的也可以是冷的。Kanani指出,適時補水對於在高溫下保持涼爽至關重要。多喝水,尤其是水,以保持水分,避免過量飲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因為它們會導致脫水。洗熱水澡比冷水澡更能幫助降溫?想降低體溫最簡單的方式之一就是洗個熱水澡。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的資料顯示,雖然在炎熱的夜晚洗熱水澡聽起來並不好玩,但這實際上可以幫助你在睡前降溫,不過別在洗後立即上床睡覺。洗完澡後,你的體溫會降低,因為您的身體會適應較涼爽的環境。洗熱水澡有助降低核心體溫的原因,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神經科學家和睡眠專家Matthew Walker解釋,在於你實際上把所有的血液都帶到了表面。你的手和腳是熱量的極佳的散熱器,你把身體核心的熱量都引導到你的身體表面了。只有出太陽才需塗防曬?在多雲天氣外出時比較不會被曬傷?Kanani表示這不是真的,雖然這比你在陽光充足的時候發生的可能性要小,但雲層並不能阻擋所有的太陽紫外線。另外,很多人認為防曬乳是防水的,這意味著他們在游泳或流汗後不需要重新塗抹。Kanani建議,在你接觸過水、用毛巾擦乾、流汗或可能被擦掉後,應該立即重新塗抹防曬乳。Staten提醒,曬傷是一件需要小心的事情。這是非常普遍的,不管在短期內和長期都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並且可能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資料來源】.Should you sleep naked? And will a cup of tea cool you down? Four heatwave myths debunked by experts.Expert warns against taking 'counterproductive' cold showers during hot weather.A Warm Bedtime Bath Can Help You Cool Down And Sleep Better
-
2023-06-20 養生.營養食譜
夏日減重偽麵條料理!營養師推薦一高纖高鉀蔬菜,助腸道蠕動、防水腫
夏天到,又是減肥旺季!營養師劉怡里提醒,減重時,三餐飲食應將碳水化合物熱量攝取降低,約占總熱量45%至50%,蛋白質熱量攝取拉高到15%至20%,脂肪熱量控制在總熱量的25%到30%以內,就可以輕鬆健康減重。劉怡里建議,減重者可以試著將晚餐的澱粉量減少,或是在白天時將澱粉食用完畢,晚上只攝取蔬菜和蛋白質食物。不過,晚餐不吃澱粉的前提,是要「提早睡覺」,否則容易肚子飢餓,半夜想進食而影響減重效果。在減重期間,劉怡里指出,可以選擇食用雜糧根莖類澱粉,例如馬鈴薯、地瓜、南瓜、玉米等,富含高膳食纖維及植化素,可以增加飽足感,同時提高抗氧化效果。劉怡里設計一道夏日減重偽麵條料理「茭白筍炒蛋」,富含高纖高蛋白,很適合作為減重晚餐。首先要將茭白筍切絲偽裝成麵條,實際上是高纖高鉀的蔬菜,可以幫助腸道蠕動,預防水腫;且有豐富的葉酸,有助於提振精神和維護血管健康;還有優質蛋白質雞蛋,含有完整必需胺基酸,可以幫助減重時,達到避免肌肉流失的功能。茭白筍炒蛋食材:茭白筍3支、雞蛋2顆(一人份)調味料:醬油、鹽巴、白胡椒、白醋作法:1.茭白筍洗淨,切成絲狀。2.雞蛋打勻加入些許醬油和白醋備用。3.將茭白筍放鍋中,快炒到全部都沾到油,加入50cc的水、少許鹽巴、白胡椒調味,煨煮一分鐘左右到水分收乾。4.再加入雞蛋液等稍微成形後,跟茭白筍翻炒一下,即可盛盤上桌。(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18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長者晚上失眠、白天嗜睡怎麼辦?醫:做好「這件事」,勝過加強用藥量
讀到醫學院畢業又從醫為業,見過的聰明人不少,依照社會定義,他們就是人生勝利組,但我這一路看來,總覺得對這些所謂的優秀成功人士來說,人生就是要按部就班,只要一脫離常軌,他們就會變得惶惶不安。但人生總不是一場規劃好的旅程,無法凡事都依照計畫書執行,在失智照護的現場更是如此。於是,我三不五時就會見到患者和家屬之間因此起紛爭。「白天睡太多」引起的睡眠問題舉例來說,失智者常有夜間不想睡,導致家屬晚上也無法安眠的問題,白天要工作、晚上又不得休息的家屬往往為此情緒失控。每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會請家屬先思考看看是不是和患者白天睡覺時間太長有關,有時是因為藥物引起的嗜睡,但有時純粹是白天沒事做,光看電視就打起盹來了。許多家屬的第一個反應是否認患者白天睡太多,接下來我就會問他們,是不是白天都緊跟在旁,確切觀察到每個時段的作息狀況?若家屬依然用肯定的語氣回答,幾乎像是要發誓一樣地說每分每秒都沒離開過,此時我就會開些幫助睡眠的簡單藥物。家屬回去後讓患者服用,下次再回診,多半會滿意地說患者晚上不睡的現象有改善。少數患者會出現吃藥後兩天不睡,但一睡就睡一整天的狀況,那麼順應著調整一下患者的生活作息,往往也能達到患者能睡、家屬能獲得休息的好結果。但近日我遇到患者黃伯伯,他的睡眠問題就超出這個範圍了。積極調整用藥,卻不見成效黃伯伯事業有成,以創立公司的精神來管理孩子們的教育,黃家的孩子們在父親的教導下個個都有優秀表現,也延續了父親積極管理生活各面向的精神,自小就學會要訂定目標,並且積極在設定的時間內完成。黃伯伯年邁退休後確診失智症,孩子們對老父親相當照顧,於是他們設定的照護目標之一,就是要讓老爸爸每晚準時睡覺、躺上床就一覺到天亮。家屬們拿出科學實驗的精神,每天調整父親服用的藥量後仔細觀察,父親睡得好的那天,他們就很滿意,但只要有一天父親的表現不是如此,他們就會立刻掛號,找別的醫師再開不同的睡眠處方來嘗試。一輪看診過程下來,我從雲端藥歷看到黃伯伯的睡眠用藥,在兩星期內就從25 mg上升到200 mg。基於醫病間的信任,家屬還是會帶父親來掛我的門診和討論,他們的用心大家都看得見,每次來都是一大家子一起出動,除了主角黃伯伯外還有老伴黃媽媽、兒子和媳婦,連女兒、女婿都不缺席。我習慣性地問一句:「黃伯伯白天有多活動、少打盹嗎?」兒女們說:「有的,我們都有好好陪爸爸一起活動。」我看了看用藥狀況後說:「你們一直調整藥啊,這樣爸爸會不會沒精神、很虛弱呢?」家屬趕忙回答:「沒有這回事,你看,我爸還能好好坐在這裡跟你說話,他可是自己走進來的,不是坐輪椅喔。」我說:「可是,黃伯伯的眼神看起來很累,走路的狀況也沒有以前有力,似乎有些步履蹣跚呢。」家屬說:「應該是他還沒有睡醒吧。他前幾天半夜還偷開車出門,出了點小車禍,想來他應該是因此受到驚嚇了。但你放心喔,我們有找精神科醫師看診後調整藥物了。」於是我建議:「那麼就請精神科醫師協助你們一起調整管理睡眠和情緒的藥物吧!畢竟兩個醫師分開處理藥物容易混亂,給同一位醫師看診也有額外的好處,就是他能更熟悉你父親的狀況。我擔心的是調整藥物的次數這麼頻繁,若又同時發生不同的因素引起生活上的變動,你爸生理上會因為前一批藥物還沒吸收完全、新一批藥物又加入而產生混亂呢。」「只有太太陪我,孩子們沒有」家屬和我專心討論時,本來一言不發的黃伯伯突然插嘴了:「只有太太在家陪我,孩子們沒有,他們很忙。」大家一時間愣住了,轉頭看他。黃伯伯繼續說:「我還能教孫子做功課啊,為什麼一定要出門參加有的沒的活動?我不喜歡和話不投機的人在一起。」這話一出,兒女們在父親身後對我猛搖頭,但我心底明白黃伯伯的意思。教導孫子做功課這件事是他在生病前已經持續十幾年的生活重心,至今依然深刻印在腦海中。至於他不喜歡的「出門參加活動」,則是確診後我請家屬帶他去失智據點上課,但他一直覺得自己的程度和據點中的老人們有差距,因此心生排斥。這下我懂了,難怪黃伯伯依然白天沒精打采、不時打盹,晚上則精神好到不想睡,但他的兒女們專注於藥物量的調整,想不通為什麼不管怎麼調,狀況還是沒改善。我回想起黃伯伯曾經因為住院開刀,離開加護病房後的第一晚翻來覆去睡不好,值班醫師打針幫助他入眠,第二天家屬就照會神經及精神科醫師來協助調整藥物,可說是一見到老父親一點情緒波動,家屬就會焦慮地請求醫師協助。但黃伯伯到底不是身上裝了開關的機器啊,無法按照家屬的期待,吃個藥就馬上昏倒似的入睡。不是他病得太重,是我們太想一招立即見效黃家的狀況其實也是不少失智家庭的共同反應,其實幫助失智長輩在夜間入睡的好方法所在多有,上網隨便搜尋就可以讀到近百種,很多都還比用藥更好呢。所以我常勸家屬,先定下心來,好好觀察患者的生活作息,依照作息狀況些微調整,一步步慢慢來。失智照護不見得都有一蹴可幾的方法,就算有,也不見得是最好的方式啊。當然,我這樣的勸告對家屬來說往往是有心無力,因為現在大家都生活在連走路都要三步併作兩步走的快速年代,大家都禁不起等待。我想起與孩子互動的經驗。就如天下家長一般,當我見到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馬上焦慮起來找各種解方,例如找學校老師討論上課狀況、要求孩子重讀課本內容、把參考書都寫完,同時緊急聯繫安親班老師問狀況後再提出加強的方法。多管齊下,要求孩子短時間內要統統完成。但小孩馬上抗議:「我知道我之前沒有學好,可是一下子要做那麼多東西,我沒辦法!我又不是超人!」爭執到最後,做父母的我們終究放棄想要他在短時間內快速達標的心願,改為只針對當日要完成的作業、隔天要考的內容來努力,這樣的安排對孩子來說似乎好多了,他的認知是一次只要完成一件事情。意外的是,當我們真的把待完成事項簡單化,孩子的心也安定下來了,加上每天一點一滴的努力,慢慢地,成績也上升了。-----想想孩子,再看看眼前黃伯伯一家,我想照護精神是一樣的,不論是老人或小孩,我們都要多點耐心去等待。更希望大家能體諒身處紛爭漩渦中心的當事人,相信他們並非故意讓大家不好過,相反地,他們壓力更大。例如黃伯伯深受失眠所苦又出現記憶障礙,導致他半夜開車還出了小車禍。或許家屬是顧慮老人家的面子而不忍心責備,因而改為期望醫師給出神奇的藥物,幫助他一吃就能躺上床睡到天亮,可是啊,世上哪有每回用都成功的藥物呢?造成黃伯伯晚上睡不好的真正問題沒獲得解決前,他仍會是家屬們眼中的問題所在。那天我花費一番唇舌為家屬解說,但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呢?那就要看家屬能不能把話聽進去了。乃菁醫師與你一起探索失智者的睡眠議題現在的健保制度及快速時代,讓我們對這個世界失去了耐心,總覺得世界就要像電燈開關一樣,按下去就全亮,再按一下就全暗。偏偏大部分的病,對於藥物的反應也像是按鍵開關一樣:頭痛時吃顆止痛藥,就不痛了;血壓高,吃強一點的血壓藥,血壓就改善;便祕,吃下便祕藥物,沒有百分之百也有百分之三十的效果……就這樣,我們日積月累地養成對藥物「速效」的期待。可是,高齡者的身體、心情還有對藥物的反應,就不是這樣的速效。有時候,家人說:「陳醫師,這安眠藥好怪啊,吃了晚上都不睡,結果白天一直睡。」這時候,我就會說:「加上白天的活動,我們等等、忍忍。白天一定要活動,藥物不變,但是服藥時間一定要調整。我們慢慢來。」忍得住的家屬,勢必要改變生活、花更多時間來觀察爸媽,微調再微調。即使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這樣緩慢、持續的互動過程,或許會讓照顧者更了解長輩,而長輩在被等待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愛。當然,現實中的照顧者,白天其實無法休息,晚上也真的很需要睡覺跟休息。面對漫漫長夜、一直不睡覺的爸媽,若他們又因為失智而在晚上有嚴重的妄想與幻覺,如此情況下,滿心希望有一顆藥物能讓他快速進入睡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所以,真是不得已的時候,還是要跟醫師求助,請醫師協助幫忙。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失智照護:那些被忽略的失智症患者心理需求及感受》延伸閱讀:.失智後的金錢焦慮:「我這麼老了,身上還沒錢,不是很悲哀嗎?」.林志玲淚崩「媽媽不認得我了」!失智症三期別,中期日常生活已需協助.當「失智長輩」懷疑家人偷東西、看到不存在的人,怎麼辦?醫授4應對技巧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7 寵物.寵物疾病
跟毛小孩玩耍卻染病?!養寵物要注意哪些共通傳染病?
一對年輕的夫婦帶著小狗來看診,以特殊儀器和顯微鏡進行毛根的檢查,確定是黴菌的感染。而女主人腹部和手臂也出現圓型狀的突起,另外也有紅色小點而且極癢,很有可能是疥蟎,我們請她趕快去皮膚科求治。疥蟎很小,需要在顯微鏡下才看的見,雖然不吸血,卻會鑽進皮膚之下,讓寵物感到極度不適,也會造成禿毛、皮膚炎等問題。疥蟎所引起的皮膚病屬於人畜共通的疾病,這會在人的皮膚上出現數個小紅點,又癢又不容易痊癒。而在寵物身上,通常出現在耳朵、 肘部、踝關節等毛較少的部位。若是螨蟲出現在寵物耳朵裡,則成為我們常聽見的「耳疥蟲」,容易造成中耳炎,甚至耳血腫,不得不防。寵物能帶給飼主很多歡樂,並為家庭紓解生活壓力,但是寵物身上會攜帶一些病菌並傳染給人類,尤其是幼兒、老年人、孕婦、免疫系統差的家人易受感染。以下為常見的寵物傳染性疾病及其預防方法。皮癬皮癬是由黴菌所引起的,造成皮膚上出現紅色、突起的圓形皮疹(俗稱圓癬、錢癬)。若觸摸感染的寵物、感染的毛巾或被單,即很容易被傳染。如果飼主患了皮癬,請立即至皮膚專科由醫師評估使用局部抗黴菌軟膏或開立口服藥物。預防方法觸摸過寵物後立即洗手,家中除濕機開到40%,每日進行30分鐘,同時使用空氣清淨機過濾,減少黴菌孢子的散佈。除濕以睡覺的地方優先,當下人寵皆要迴避,以免身體過乾脫水。蛔蟲、鉤蟲、絛蟲很多小狗和小貓生來就帶有蛔蟲,如果人類接觸到受感染的土壤或糞便,接著又吃東西,就很有可能會吞下蟲卵。蛔蟲卵會引起眼睛、心臟、肺部、甚至神經方面相關症狀;鉤蟲幼蟲會侵入人類皮膚,人類患絛蟲病後會造成胃腸道症狀和體重下降。預防方法不要光腳走或坐在受感染的土壤和沙上,要確保寵物接受跳蚤和蜱蟲的預防性用藥。請獸醫師幫寵物做例行性的體內寄生蟲驅蟲、及時清理寵物的排泄物,並將其裝好在塑料袋中,然後綁好扔進垃圾桶。弓形蟲病(貓)透過貓砂或土壤中的排泄物傳給人類,如果孕婦接觸到這類的寄生蟲,會造成胎兒出生有缺陷或流產。預防方法每天戴手套清理貓砂,並在清理之後用肥皂洗手。整理戶外花園或接觸任何土壤後,要及時洗手。讓貓待在室內,在室外活動的貓,很容易去挖砂土而感染了弓形蟲並帶回家中。貓抓病(感染跳蚤的貓)被貓抓傷、撕咬或舔到傷口時, 透過帶菌貓蚤的糞便而感染,導致人出現發燒、淋巴結腫大、咬傷部位疼痛的現象。潛伏期不一定,有的傷後幾天至二週後產生病灶。預防方法1. 每月給貓除跳蚤藥,蚤類的控制非常重要。 2. 如被抓咬,請立即用稀釋優點、肥皂或水沖洗傷口,嚴重者立即就醫。 3. 限制寵物貓接觸到病原,飼養環境要維持乾淨。結核病結核病是由分枝桿菌屬中,對人畜有病原性的慢性肉芽腫病灶的細菌所引起,如人型、牛型、鳥型結核菌及某些非典型分枝桿菌所引起。其病灶為壞死、乾酪化或鈣化,其外型均為結節狀,故稱之為結核病。是嚴重威脅人畜健康的傳染病,其病原菌可經由空氣,污染的食品、飲水、器械感染人類及其他動物。如果經空氣傳染給人類,會影響到肺部健康。預防方法戴口罩和勤洗手是最佳的預防方法。狂犬病(狗、貓)通常發現於野生動物身上,如貂、蝙蝠、浣熊、臭鼬、狐狸。但寵物狗貓也會得該病,因為病毒存在於唾液中,所以,如果寵物狗貓在外面和患有狂犬病的動物發生打鬥後被咬傷,就會被感染。一旦出現狂犬病症狀,患者存活率極低。預防方法預防這種疾病的最佳方法是定期為寵物接種狂犬病疫苗。鉤端螺旋體鉤端螺旋體是一種發現於狗或老鼠尿液中的細菌,它可以在水或士壤中存活數月,感染的尿液會經由人身上的傷口直接傳染。人類感染後會出現發燒、嘔吐和腎衰竭等症狀。預防方法為寵物接種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措施。萊姆病是藉由壁蝨叮咬而傳播的人寵共通傳染病,引發的病原為伯氏疏螺旋體菌(Borreliaburgdorferi),犬、貓、人、牛及馬等,都會傳染。因為在美國的萊姆鎮確認這種疾病,故命名為萊姆病(Lyme disease)。會造成人和狗狗的關節炎、皮膚紅疹(人較多)、發燒,嚴重感染時會造成心臟與腎臟的傷害、腦膜炎,甚至死亡。寵物是家人,和飼主的肢體接觸常常比人還要密切,一旦感染傳染病也會影響到人的健康,尤其是幼兒、老年人、孕婦、免疫系統差的家人易受感染,提醒各位毛爸媽,除了例行做預防投藥或是施打疫苗之外,也要留意環境的清潔喔。
-
2023-06-15 醫療.中醫
肩膀卡卡抬手會痛是五十肩?中醫師教你「3招運動」紓緩
你有五十肩困擾嗎?是否會手臂舉不高且抬起來就痛?中醫師授3招紓緩五十肩。了解五十肩五十肩正式的醫學名稱是『冰凍肩』或稱為『粘黏性關節囊炎』,它是一種不明原因的肩關節疼痛與活動受限的疾病,是肩部軟組織及關節囊腔等受損之通稱,主要決定症候是肩關節的"被動"與主動的活動範圍的喪失,類似關節被冰凍之後無法活動自如一般。因為它好發生於五十歲左右的病人,因而得名。肩帶是非常複雜的三度空間關節,也是全身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可能因某次用力過猛或動作失當,因而引起內部組織受傷、粘連,日積月累,終於造成整個關節囊都受影響。肩關節的活動受限,日常生活活動困難(如梳頭、拉拉鍊等),甚至晚上睡覺亦感困擾,經常因壓到患側肩膀而痛醒。治療時必須配合適當的肩部運動。五十肩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原發性的五十肩,一種是次發性的五十肩。►原發性的五十肩:原因通常不明,大多與關節的直接受傷”無關”。►次發性的五十肩:與關節的直接傷害有關,如骨折、旋轉肌破裂受傷、肩部附近手術(胸部、心臟手術)。臨床上兩種形式的五十肩常同時發生。而原發性的五十肩占多數,所以坊間關於五十肩的描述以原發性為多。原發性五十肩,臨床病程分為三個時期•冷凝期或疼痛期疾病初期,不管肩膀怎麼動都痛,甚至不動或睡覺壓到也會痛,夜間疼痛會加劇,患者通常因為疼痛而睡眠品質不佳。肩部活動會逐漸受限,此期約2-9個月,最長可延續一年。•冰凍期或僵硬期疼痛會逐漸減輕,但肩部活動會因為關節沾黏攣縮受限,無法完成是常生活的諸多動作,如梳頭髮,穿衣服,穿內衣等。此期平均約9個月,之後活動限制慢慢解除進入解凍期。•解凍期疼痛減到最輕,甚至不痛,活動的限制慢慢解除,但約只有10分之一不到的患者可以恢復到未發病前的9成活動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肩部疼痛活動受限都是五十肩,例如:常見的肩部肌腱炎,因為肌腱疼痛發炎導致關節某些方向會有疼痛現象,並有主動的肩部活動受限,但被動活動受限幾乎沒有。此外,慢性肩關節後脫臼,創傷後之關節僵直,旋轉肌套破裂,肩關節腫瘤與關節撞擊症候,都可能造成肩部活動受限,須詳細詢問病史,與進一步理學或影像檢查來鑑別診斷。五十肩 中醫治療五十肩中醫又稱為「露肩風」,多為過度勞累,風寒邪氣趁虛侵襲肩部經脈所致。風寒侵襲經脈,導致氣血阻滯,經脈凝滯而形成肩痛,固又稱為「肩凝症、凍結肩」等,屬中醫痺症。中醫認為,人過中年陽氣虛弱,正氣漸損,肝腎不足,氣血虛弱,以致筋脈肌肉失去濡養,遇有風濕寒邪外侵,易使氣血凝滯,脈絡不通故發本病。針灸:活血化瘀,搭配內服外敷藥效果更佳中醫對於五十肩治療,其一是中藥內服採用分期辨證論治,可以縮短療程,加速五十肩的痊癒;其二是針灸治療可疏經活絡,通調氣血,減輕疼痛,加速組織的修復及關節正常活動,常以「肩三針」和「條口透承山」等特效穴為主。若是不敢針灸的患者,亦可以單獨採用中醫傷科治療。五十肩雖然不是致命的疾病,在外觀上也看不出來,平時不動則已,但只要牽動肩膀,往往會引起疼痛與動作困難,不但影響病患日常活動,也造成生活起居上很大困擾,因此千萬不要拖延治療時機,提早接受治療是上策。自我運動,可以增加肩關節與肩胛骨的活動度重點在於運動的強度與頻率,一開始不妨輕一點,多做一點,有空就做,然後慢慢增加其強度。每天四~六次,每次10~15 分,為減少運動時之疼痛,可事先以電熱毯或熱水袋作熱敷15分鐘。►鐘擺運動:弓箭步(前腳彎,曲後腳略彎),彎腰,令患側上肢自然下垂,然後做前後、左右、順逆時鐘的甩動,動作由小漸,大若疼痛厲害,可只做前後甩動,要領是肌肉要放輕鬆,亦可手持重物(罐頭或保特瓶),可提高效果。 ►手臂爬牆運動:正面(或側面)向牆,以手指爬牆,並將身體貼近牆壁,可在牆上做記號,看看是否一天比一天進步。 ►拉毛巾運動:肩關節運動-訓練肩關節內轉及外轉的運動,改善沾黏情況,增加肩關節活動的角度1. 雙手各執毛巾分別抓住長毛巾的上下兩端,毛巾垂下,在背後,兩手一上下2. 使用健康側,緩慢將患側手,朝關節活動受限的方向伸展,直到有緊實感。3. 維持10秒再放鬆,上下拉動毛巾10次,每天四~六次※要領是要以持續穩定的力量牽引,切忌突然猛力硬拉。※動作時不可彎腰或駝背。※要維持就要經常性且有耐性的進行復健運動。 「預防勝於治療」,平時維持良好的姿勢,注意肩關節的正常活動,避免因過度使用,而造成肩關節的傷害,並可減輕肌肉及關節的張力,若有任何酸痛無力的毛病,必須經由醫師詳細的檢查才能得到最安全及正確的治療。※本文由
-
2023-06-14 醫療.腦部.神經
糖尿病、膽固醇高、不運動都很危險!腦中風前大多無症狀,3跡象助判斷
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 中3項即為高危險群腦血管疾病是國人10大死因的第5位,平均約42分鐘就有1人死亡,國健署提醒民眾,共同檢視是否有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包括吸菸、運動量不足、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及腦中風家族史等,一旦符合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的其中3項,即屬於高危險族群,應立即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鍾遠芳表示,導致腦中風的主因為腦部某區域血管有阻塞或破裂,無法順利供應腦部氧氣需求,而發生腦功能障礙,影響該區支配的肢體功能、語言功能或意識障礙等導致失能,並有致命的危險。且更危險的是,腦中風發生前通常無症狀,令人難以察覺。【疾病百科】缺血性腦中風【疾病百科】出血性腦中風鍾遠芳指出,近年來隨著飲食西化、生活型態、環境和壓力等因素,民眾容易攝取高油、高糖、高鹽(鈉)的食物、水分攝取不足;工作型態比較偏向久坐少動,這些原因可能增加血壓或血液中的膽固醇,讓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彈性,長期下來造成血管提早老化,增加血管病變風險。鍾遠芳表示,心房顫動也容易提高中風機率,因心房顫動會使心跳不穩定,且心跳速率過快又亂,導致心臟血液輸出量減少,增加中風風險。此外,若是家中父母、祖父母或兄弟姐妹之間有中風病史,或曾發生心肌梗塞或猝死者,自己出現中風情形的機率也會比其他人高。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應積極培養良好的生活型態與慢性病自我管理,減少因中風而導致死亡與失能的風險。判斷腦中風3跡象鍾遠芳表示,民眾可以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3招判斷自己或旁人是否有腦中風跡象。.「微笑」的時候,臉部兩邊不對稱.「舉手」雙手伸直時,有一隻手會垂下來.「說你好」沒辦法講得很清楚上述三個辨別方式,若有發現任一情形,請儘快撥打「119」並記錄發生的時間,把握搶救黃金時間。3招預防腦中風除了確認是否有中風家族史,可依據自身情形採取適宜的預防策略,降低罹患腦中風的風險:1.不吸菸:善用戒菸門診或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等服務資源,戒除菸癮,找回健康。2.維持健康體重,避免肥胖:透過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多攝取蔬菜及高纖食物,每天進行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之身體活動(無法一邊活動、一邊跟人輕鬆說話的程度)。另外,身體質量指數(BMI)維持在18.5到24 kg/m2,腰圍部分: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3.監測健康數據,定期健康檢查:(1)血壓:少吃含鹽(鈉)量高的食物、調味品或加工食品,並搭配居家血壓量測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維持血壓值≤120/80mmHg)。(2)血糖:糖尿病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如果控制不好,容易引發合併症,定期檢查才能有效預防(維持空腹血糖標準值70到99mg/dL)。(3)血脂:高血脂症狀不易觀察,建議前往醫療院所抽血檢查(維持總膽固醇<200 mg/dL、三酸甘油脂<15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40 mg/dL、女性<50 mg/dL)。(4)心房顫動:如發生心跳不規律或不明原因胸悶、心悸,容易疲倦,應及早就醫檢查。(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07 養生.運動健身
大吃美食還能瘦!減重醫生親授「5招越吃越瘦」小撇步
減肥忌口好困難?想吃美食的慾望好難控制,今天就讓吳醫師來教您,如何吃得健康又同時擁有令人垂涎的辣妹曲線!吳醫師提到,其實減肥80%重要的是飲食控管,20%運動。因工作壓抑或是心情不好造成的情緒性、過度壓抑進食、吃錯食物,其實都會讓腦子不容易飽。以下是吳醫師的飲食控制五大要點,想大吃美食還能瘦的你趕緊筆記吧!要點一正餐必須吃飽,依據水、肉、菜、飯、果這個順序,正餐時間先讓健康營養成分充足的食物買足身體的需求,少鹽、辛香料調味,吃食材原本的味道,久而久之其實就會習慣清淡的口味。要點二正念飲食,想吃零食時,問自己的身體是如何的飢餓,吃得時候從外觀香氣滋味,好好品嘗。想像食物的來源、運輸、烹調過程,自己看到食物,身體對它的感受,唾液分泌、呼吸、飢餓程度等,一到十分,給它定義一個分數,了解自己有多飢餓。要點三增加取得食物的困難性,如只放食材,不放零食,想吃時只能從頭開始準備與烹煮,刪除外送軟體等。要點四減少誘惑,加工食品和精緻糖少碰。要點五零食替代法,嘴饞時,如想吃巧克力,將一般巧克力換成85%黑巧克力。影片中建議了多種食物的替代方案與減肥飲食小技巧,趕快點擊影片,跟著吳醫師一起吃得營養開心,瘦的舒服沒壓力。「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延伸閱讀】給我女神大長腿! 每天花7分鐘 瘦下你難纏的小腿肚【延伸閱讀】女童睡覺踢被遭爆打流血趕出門 父親和後母批:你比垃圾還不如!她想回到過去對自己說:沒人愛你沒關係, 我愛你
-
2023-06-06 醫療.精神.身心
趴睡也有助養生!物理治療師指注意2重點 睡得好降慢性病發生率
睡姿影響人體結構、身體健康,其中有許多研究認為「趴睡的睡姿」有助人體健康,甚至有助改善許多疾病。前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提出好處,並教大家如何趴睡對身體更有幫助。 良好趴睡也有助養生!睡得好也助降慢性病發生率。 簡文仁表示,趴睡據許多醫學研究,也認為是個良好的姿勢,日本高齡100多歲的醫師-日野原重明 就相當鼓勵趴睡。 良好、不違反人體結構、身體躺在床上的趴睡睡姿,據研究可有助於呼吸順暢,並減少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發生機率。人在正躺睡眠時,懸雍垂和會厭軟骨因受地心引力影響下垂,就有可能影響呼吸、引起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特別是肥胖者等風險族群。趴睡就有助暢通呼吸道。而若趴睡這個姿勢對自己是習慣的、睡得更好的,自然睡醒也有助神清氣爽、睡醒後更有精神,自然也能減少身體慢性發炎,降低慢性疾病發生的可能性。 不過簡文仁也提醒,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會有自己習慣的睡姿,除非是睡得太離譜、或以不良的姿勢睡覺,例如躺在沙發、頭下腳上等,否則一般而言正常的睡姿對人體沒有太大的影響,沒有所謂的「標準睡姿」,只要睡得著、睡得好,依照自己的習慣進行即可,不用做太大的改變,以免換個姿勢反而睡得不舒服。 良好趴睡姿勢有助健康,物理治療師指2重點! 簡文仁指出,趴睡這個睡姿若民眾有興趣,可試著用枕頭或棉被將頭部、胸部墊高,以維持人體正常結構姿勢,並讓臉部露出以利順利呼吸。 另外,睡覺時的呼吸方式也和睡眠息息相關,簡文仁建議,可先練習腹式呼吸,吸氣時肚子鼓起,吐氣時肚子收起,如此可將空氣吸到更深層,也讓氣吐得更順暢,並且有助增加肺活量,也有利於交感神經放鬆,更有助睡眠。而這也正是養生觀念中常聽到的「氣沉丹田」。 常常失眠、睡不好原因多,盡早找出原因維護健康! 簡文仁也提醒,若常常發現自己睡不好、睡醒之後時常感覺腰酸背痛、越睡越累,建議檢視自己的睡姿是否不佳,進而導致這些情況發生,可透過調整睡眠姿勢改善。 另外也建議評估,是否有可能為其它因素所引起,例如枕頭太硬、空氣太悶等環境影響,或睡前使用手機等睡前習慣不良、或是容易腰酸背痛等身體結構影響而難以入睡、或是本身有不寧腿等疾病在身影響睡眠、還是睡前思緒不停壓力過大而影響到睡眠,若有需要都可以至身心科、睡眠中心、復健科等進行了解,找出睡眠問題相關原因。 《延伸閱讀》 .趴睡也會對身體帶來影響?物理治療師教4撇步,睡得更健康! .打呼簡單捲舌頭有助改善!醫:3情況早治療,防中風等疾病。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06-06 名人.好食課
改善失眠睡前不能吃什麼?吃什麼食物可助眠?一次看懂如何能睡得好
自從COVID-19肆虐,壓力造成失眠、睡不好等睡眠障礙問題更加嚴重,2022年調查指出全台約有20%有失眠問題,且每年吃掉9億顆安眠藥,顯示睡眠問題非常嚴重。睡眠與健康十分相關,有好的睡眠才有好精神與情慾脾氣面對工作,甚至也有研究發現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體重過重的比例高於睡超過10小時的人,代表睡眠也會影響新陳代謝!但要怎麼才能睡得好?飲食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今天就由營養師一次告訴您。問題一⟫改善失眠,睡前不能吃什麼?睡前吃東西會使得腸胃夜間仍在消化食物,影響睡眠品質,所以一般建議睡前3小時就把晚餐給吃完,但如果你是肚子餓會徹夜難眠的人,以下這些食物應盡量避免!回答一⟫咖啡因咖啡因的結構跟「睡眠啟動」物質(adenosine)很接近,因此兩者會互相競爭,抑制了adenosine的生理作用,讓我們無法好好啟動腦內的「睡眠反應」,因此就會讓人睡不著!雖然每個人對咖啡因的耐受性也隨基因不同而有差異,但如果你想要一個好的睡眠,建議傍晚後不要喝咖啡。提醒您:咖啡因除了存在於咖啡、茶飲料當中之外,其實巧克力、可樂、能量飲料當中都有喔!回答二⟫辣味食物不少人在週末會和朋友吃熱炒、火鍋聚餐,因此辣味的下酒菜、麻辣火鍋都是常見的料理!但其實睡前不適合吃辣味食物,辣的食物會讓食道、胃部產生灼熱感,反而不好入眠!所以如果是太晚聚餐或者是吃宵夜,要避免辣味食物,或者吃完後休息2-3個小時再躺下吧。回答三⟫高升糖指數食物高升糖指數食物(例如:精緻甜食、部分水果等),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刺激血清素的分泌,讓人產生放鬆、想睡覺的感覺。所以如果「偶爾」在睡前攝取這類食物,是可以幫助入睡。然而,這些食物吃多了會有肥胖、慢性發炎,甚至影響身體賀爾蒙的問題,進而干擾睡眠品質,因此平常的飲食習慣,要減少高升糖指數食物,把體質調好就可以更好入睡。回答五⟫產氣食物油炸、辣味、高升糖都是在睡前盡量要避免的食物,而產氣食物也是!富含膳食纖維的地瓜、糯米、汽水等,都容易讓腸道產氣,產生脹氣感而有不舒服、不好入睡的現象。回答六⟫酒精飲品酒精就跟高升糖指數食物一樣,一開始微醺會讓人想睡,但等到體內酒精濃度下降,伴隨脫水和續存的乙醛毒性等等問題,會有頭痛、口乾舌燥等狀況,反而會使睡眠時間與品質雙雙下降。問題二⟫吃什麼食物,可以助眠與改善失眠?回答一⟫色胺酸食物色胺酸是胺基酸的一種,亦是血清素的原料之一,具有調控舒服、放鬆感覺的物質。另外,色胺酸也能進一步合成褪黑激素,是控制人體睡眠、生理時鐘很重要的激素。因此攝取足夠的色胺酸食物,像是瘦肉、黃豆製品(如:黃豆、豆腐、毛豆)、奶類、未精製的全榖雜糧(如:大紅豆、麥片、小麥胚芽等)等,可以幫助我們調節神經作用,幫助睡眠品質。回答二⟫維生素B6「維生素B6」則是5-羥色胺酸轉變為血清素的輔助因子之一,能幫助血清素的合成,維生素B6可從瘦肉、鮭魚、香蕉、酪梨、未精製的全榖雜糧(例如:馬鈴薯、地瓜等)中獲取。回答三⟫牛奶很多人說睡前喝牛奶可以助眠,這是真的嗎?雖然,有學者認為晚上喝溫熱的牛奶,可以讓人連結嬰兒時期被抱在母親懷中舒適的感覺,而有幫助入睡效果,但目前並確切研究直接證明夜間喝牛奶可改善睡眠。不過,因為牛奶含有鈣質,幫助肌肉放鬆,舒緩焦慮,並且牛奶也富含色胺酸,可幫助褪黑激素的合成,所以有許多研究發現,平日牛奶的攝取與睡眠品質呈正相關。問題三⟫晚上、睡前吃維他命B群,會睡不著嗎B群主要是幫助身體新陳代謝,但是對於沒缺乏B群問題的人來說,補充B群並不會有提神的效果!除此之外,研究也發現缺乏B群反而會增加失眠的風險!因此,均衡飲食格外重要!選擇天然食材如全穀類、未精製雜糧、豆類、魚類、蛋類、肉類和奶類等,這些食物都是良好的B群來源。有趣的是,以機制來說補充B群是不會有提神,或者影響睡眠的狀況,但卻有研究觀察到受試者晚上攝取綜合B群維生素,睡眠品質有降低現象,且在醒來後易感到疲勞!因此,如果是有睡眠問題,或者吃B群後影響睡眠品質的人,可以改在其他時段吃,避免敏感的身體出現反應而睡不好!其他睡眠常見迷思,就看營養師整理的這張圖囉!結語⟫不過失眠理由千千萬,改善睡眠品質實在是一個複雜且困難的挑戰,今天營養師提供您預防失眠的飲食小妙招,與其在床上數羊,不妨調整平常飲食試試看,另外,建議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以及適度的運動,也是幫助入睡的好方法喔!【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2023】營養師最新分析⟫失眠、睡不好怎麼辦?吃什麼食物?】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06 醫療.婦產科
私密處搔癢怎麼辦,會自己好嗎?最常見搔癢原因是「它」!醫教吃4類食物改善
很多女性都有過「私密處搔癢」的經驗,尤其夏天悶熱、流汗,水分容易蒸發,導致排尿量減少,進而孳生細菌,這也是發癢的原因之一。這次《優活健康網》為讀者整理了關於私密處搔癢原因、私密處搔癢止癢、私密處搔癢改善方法等常見問題,幫助所有女性擺脫癢癢的困擾!私密處搔癢原因 隨著夏天來臨,悶熱的環境加上流汗,私密處容易滋生細菌而發癢。事實上,引起女性私密處搔癢原因,包括感染、過敏⋯等,甚至情緒不穩都可能引起外陰部搔癢,其中最常見的是搔癢原因為「念珠菌感染」(徽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為婦女最常見的陰道炎,該菌普遍存在人類之消化道內(如口腔、直腸、肛門)及陰道內,屬於黴菌的一種,而黴菌的特色為不容易根治,且很容易復發,而其症狀有:.陰道搔癢:尤其在月經期間、排卵期間、同房後更癢 .其他症狀:燒灼感、局部酸痛、頻尿、小便疼痛或陰道痙攣私密處搔癢怎麼辦? 私密處搔癢是許多婦女會遇到的症狀,很多人都會選擇自行買藥膏塗抹,建議民眾,若是私密處出現搔癢、灼熱、疼痛、分泌物異常等症狀,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千萬別亂塗抹藥品。 事實上,醫師通常會依細菌、黴菌或滴蟲等不同感染原因,開立口服或陰道用(栓劑、錠劑、乳膏)等合適的處方藥,因藥品不同,療程約在3~14天左右:.栓劑:通常呈子彈形狀。 .錠劑:比較像大顆的橢圓形藥丸。 .乳膏:通常會附上管狀的「輔助給藥器」,協助將藥膏推進至陰道內。那麼藥膏該如何使用呢?建議使用前應先洗淨雙手,平躺且將雙腿弓起,將栓劑、錠劑或乳膏推入陰道中約一個指節深度。投藥後應避免走動,以免藥品滑出。其中,栓劑極易軟化,請放在室溫陰涼乾燥處,並避免照射到光線。私密處癢會自己好嗎? 上文提及,私密處搔癢最常見的原因為念珠菌感染,該疾病的特色為不易根治,且很容易復發,所以不容易自己好,因此最好的方式還是尋求醫師協助。那麼治療期間該怎麼守護私密處呢?以下有幾點供民眾參考:.改掉沖洗陰道習慣 .少吃甜食 要有耐心,連續治療2週以上 .長期不癒者最好先生也要一起治療 .治療期間,夜間睡覺可考慮不穿內褲,保持外陰部透氣乾爽 .治療期間穿紙褲,穿完即丟,舊內褲日光殺菌或換新(透氣棉質內褲最好) .配合醫師指示每天睡前塞陰道片,早晚擦藥膏,必要時配合口服藥效果更好私密處癢吃什麼改善? 私密處搔癢的治療除了西醫治療以外,也可以透過中藥、飲食來改善症狀。名漾玉璽中醫診所院長王心湄指出,西醫一般以抗生素或塞劑等方式來進行治療,如果配合中醫則能進一步減輕症狀,調整體質,減少反覆感染之機率。 其中「白色念珠菌、陰道滴蟲」常用苦參根、白鮮皮、地膚子、蛇床子、赤茯苓、蛇床子、苦參根、百部、土茯苓等,根據個別狀況不同搭配使用。建議私密處感染的女性,平常飲食要減少食用冰品、酒類、奶類製品、油炸物與甜食,冰品會使身體累積濕氣,而其他則易生痰濕,阻礙循環,使身體濕熱加重。 此外,新竹國泰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指出,多吃高維生素C的水果,能減少細菌增生與發炎;另外優格、大蒜與堅果都能預防陰部感染的症狀:.鳳梨、奇異果:高維生素C的水果可以提升黏膜的防護力,減少發炎,維持私密處的弱酸性環境。 .蔓越莓:蔓越莓可以維持女生尿道與陰道健康,其中的前花青素可以使細菌不容易附著在私密處。 .優格:優格中天然的益生菌可以維持陰道菌叢生態,平衡私密處ph值,記得要選無糖的。 大蒜:大蒜是超強的抗菌食物,可以抑制壞菌在陰道內繁殖,減緩發炎症狀,記得是用吃的,不是擦的。 .堅果:堅果有豐富微量元素,其中的維生素E可以預防陰道乾澀。如何預防私密處搔癢? 想避免私密處感染或發炎,最好的方法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陰道發炎與日常生活作息有密切相關,若未從根本改善,就算治癒仍會反覆復發。針對私密處治療與日常保養方法,過度清潔恐越洗越癢,建議可從注意平常的穿著、盥洗用品與如廁習慣著手: .避免穿太過貼身的褲子,建議穿棉質衣物,並保持私密處乾爽與通風。 .不需特別使用陰道灌洗產品,過度沖洗反而會破壞陰道酸鹼環境恆定。 .如廁後,應該由前向後擦拭,避免將肛門細菌帶到陰道。 .均衡飲食,避免高糖食物與精緻甜點,並保持良好作息,提升免疫力。 .感染期間避免泡澡,儘量使用淋浴。 隨著女性的生理週期變化,有時會有透明至白色的分泌物,只要不感到搔癢或有特殊味道,都屬正常現象。提醒民眾,若私密處感染,應有耐心依照醫師、藥師指示完成整個療程,勿因害羞而延誤治療。【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0290.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03 醫療.泌尿腎臟
50歲以上男性注意!攝護腺肥大拖久恐傷腎,夜尿多、尿不乾淨要當心
55歲王伯伯,近日開始出現頻尿、小便變細,甚至解尿困難症狀,晚上睡覺也因急尿感起床2到3次,影響睡眠品質;白天上班時小便解不乾淨,需常跑廁所,造成工作上的困擾。因此至泌尿科看診,經診斷為攝護腺肥大引起的排尿障礙,在服藥控制後,症狀已大幅改善。輕忽症狀 錯失服藥控制時間攝護腺肥大引起的排尿症狀,對於50歲以上的男性是個惱人的問題。根據美國統計指出,排尿障礙是年長男性前三大就診原因,而亞洲的男性常輕忽了這些症狀,到了尿不出來或腎臟功能受到影響時才去就診,通常只能接受手術的治療,而錯失可以用單純服藥控制的時間。病患門診時,一般會安排基本檢查,包括指診、尿液檢查及抽血檢查攝護腺指數。指診可初步評估攝護腺的大小及是否有摸到腫塊,配合抽血檢驗攝護腺指數,可以偵測出是否有攝護腺癌的風險。如果服藥後症狀仍無法完全改善,可能會加做尿流速檢查,或直接用下腹部或經直腸超音波來評估攝護腺的大小。兩種藥物 按照個人情況評估目前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物主要有二種,一種是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另一種是5-甲型還原酶抑制劑,各有其優缺點。該使用何類藥物或合併一起使用需由泌尿科醫師針對個人的情況來做評估。■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可以幫助攝護腺放鬆,作用效果快,通常服藥一周後會有明顯的改善,壞處是可能有降低血壓的風險,造成頭暈現象,但它並無法讓攝護腺縮小,所以如果過大的攝護腺或服藥後經過一段時間,可能效果就不顯著。■ 5-甲型還原酶抑制劑:在於減少男性荷爾蒙在攝護腺的作用,可讓攝護腺縮小,缺點在於服藥後六個月攝護腺大小才會有明顯變化,也可能影響性功能。藥效變差 兩種手術方式治療如果服藥一段時間後,藥物的效果變差,或有反覆泌尿道感染或尿滯留等併發症,經過重新檢查評估後,可能需使用手術治療,目前常見手術有二種。■傳統內視鏡電刀刮除手術:使用電刀將攝護腺肥大壓迫到尿道的部分刮除,需住院5至7日,手術中出血及電解質不平衡的機率較高,所以有中風、糖尿病、心臟疾病或有其他合併症的病患較不適合。■內視鏡雷射剜除手術:住院及拔除尿管的時間較短,出血及電解質不平衡的機會低,長期復發機率較低,但健保不給付,需自費耗材。雖然大部分解尿的症狀並沒有立即性的風險,但攝護腺問題可能造成男性生活睡眠品質及工作上的影響,如果放置不理,更有可能造成尿滯留及腎功能損傷。所以50歲以上的男性,如果有泌尿道的症狀,建議每一年定期檢查攝護腺指數及門診評估,以期達到早期發現及治療,改善長期的生活品質。延伸閱讀:.頻尿、尿不乾淨…攝護腺肥大症狀超困擾,為何寧放尿管不動手術?.85歲李家同自曝罹癌!PSA指數超標定是攝護腺癌?醫教2生活習慣.尿不出來頻送醫很困擾!避免憋尿、規律性行為…8招預防攝護腺肥大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01 醫療.皮膚
夏天愛洗冷水澡降溫? 專家曝:想要涼爽用「這溫度」洗才對
天氣漸漸變熱,不少人為了消暑總會快速沖個冷水澡,但最近有專家表示,其實洗冷水澡並不會讓體溫下降,想要感覺涼爽,還是應該要洗熱水澡。最簡單的降溫方式是「洗熱水澡」據《鏡報》(Mirror)報導,多明尼克(Dominic Lees-Bell)是專門製作浴室用品的供應商,他在受訪時表示,最簡單的降溫方式,其實是洗熱水澡。多明尼克說,洗冷水澡或泡冷水其實會讓體溫更高,因為當人們浸泡在寒冷的環境中,身體會調節核心溫度,讓人感覺比沖完冷水澡之前還熱。因此他指出,如果要降低體溫應該要洗熱水澡,因為洗熱水澡會增加血液循環,讓身體熱能流失,進而降低體溫。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的研究也支持這項說法。根據該機構官網所述,如果在室溫很高要降溫時,應該要洗熱水澡或泡熱水澡。美國國家心臟、血液與肺部研究所(US National Heart, Blood, and Lung Institute)的研究也指出,人在睡覺時體溫會明顯下降,因此睡前洗熱水澡更有助於放鬆,讓人能好好休息。最適合洗澡的溫度是攝氏45度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的皮膚科醫師梅麗莎.皮聯(Melissa Piliang)表示,最適合洗澡的溫度是華氏112度(攝氏約45度),因為這樣的溫度既可以保護皮膚的脂質層,又能清洗掉污垢和細菌。不過她也表示,其實洗澡時不太會特地測量溫度,只要水溫對個人來說是舒服的就是最適合的溫度。延伸閱讀:.坐著還是站著?我們天天進行的洗澡習慣其實超危險.洗冷水澡真的能增強免疫力、有益身體健康嗎?教授揭實驗數據.夏天不建議洗冷水澡!醫:洗完做這事爽一時卻更傷身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31 醫療.精神.身心
睡覺突然抖一下,正常嗎?醫提醒4種情況盡早檢查
睡覺時突然抖一下,是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的情況,不過這情況有時干擾睡眠,有時在公司或學校出現這情況也讓人有些尷尬,更要注意的是,若有不尋常的抽動恐怕是疾病所致。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指出入睡抽動常見原因,並提醒出現異常症狀盡早檢查。 為什麼睡覺會突然抖一下?有哪些族群會更容易出現? 當身體出現下墜感:洪暐傑醫師表示,入睡抽動相當常見,原因主要和「下墜感受」有關,是一種人體在睡眠狀態中出現下墜感時會出現的防衛機制,許多研究認為是出自於人類演化所遺留下來。 大腦曲解下墜:出現下墜感的原因,除了夢境以外,也包括了身體肌肉在睡眠狀態處於極度放鬆時,大腦為避免身體過度放鬆,發送信號至身體各處肌肉,此時就會像突然發車而出現「短暫拋錨」的情況,而此情況所帶來的影響也讓身體曲解為下墜感,因此抽動而醒。 容易誘發下墜感的原因:也有不少睡眠相關研究認為,容易出現下墜感的原因,大多和姿勢、位置、睡眠品質等有關。睡眠姿勢若趨向於捲曲狀會有較高的機率出現抽動,例如趴睡。而睡覺位置若不平穩,例如趴在書上,也會有較高的機率出現不平衡,引起下墜感。至於睡眠品質則如受到環境、咖啡因、劇烈活動、心理壓力,使得睡眠品質不佳或處於淺眠、易醒的狀態。 睡覺抖一下也可能是生病?醫指4情況提醒留意健康! 即便入睡抽動人人都可能發生、相當常見,不過洪暐傑醫師也提醒,除了有可能是疾病所引起之外,也需檢視睡眠狀態是否不佳。 入睡抽動可能影響身體健康的背後原因,也有可能和營養流失或缺乏等影響有關,例如鉀、鎂、鐵、鈣缺乏就會較容易抽動。而睡覺時常會覺得不舒服、覺得癢的不寧腿也有可能。而連續抽動很有可能是癲癇正在發生。 若睡眠時常被中斷也難讓睡眠狀態進入深層睡眠,深層睡眠是大腦修復的重要時刻,若時常被中斷也意味著大腦容易欠缺修復,久了也容易使得身體出現慢性發炎、容易生病。 睡覺突然抖一下,正常嗎?醫提醒4種情況盡早檢查。 洪暐傑醫師表示,入睡抽動通常都是一次性的,不會一直發生。因此若是已覺得入睡抽動干擾倒睡眠,或是抽動在短時間內、一次睡覺中出現不只一次,或是在短期內、一周出現好幾次,又或者出現時是連續抽動數次,這些都需要特別留意盡早檢查。 出現入睡抽動雖不必緊張,不過也得留意「正常的入睡抽動」為何,出現不尋常的抽動時還是得有所警覺,盡早檢查為佳,以免正出現不尋常抽動卻誤認是正常的,反倒忽略了身體正發出的警訊。 《延伸閱讀》 .夢到掉牙、墜落、被追,10大常見夢境代表什麼?心理師1招解夢! .趴睡也會對身體帶來影響?物理治療師教4撇步,睡得更健康!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05-30 養生.聰明飲食
宵夜竟吃出心血管疾病!醫教「防中風、心肌梗塞」6原則這樣吃
國人常見有吃宵夜的習慣,不過宵夜對身體的影響其實恐怕超乎大家想像,不只是容易影響腸胃而已,長期下來也容易增加各種慢性疾病風險、急性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也隨之上升。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陳玠宇醫師指出地雷,提醒民眾能避免還是盡量避免為佳。宵夜易增心、肺、胃、腸負擔,長期增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陳玠宇醫師指出,雖說普遍建議睡避免飲食,但其實身體的新陳代謝隨時間越晚也會逐漸下降,因此過了一般晚餐時間建議避免再進行不必要的飲食,而若工作忙碌較晚用餐,也盡可能提早進食並且別吃太多,以免增加身體負擔。 若長期較晚進食、習慣吃宵夜,日久除了容易肥胖、增加腸胃負擔、提升腸胃疾病風險以外,也會使得三高、代謝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疾病機率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易影響睡眠、醒來後容易依舊疲倦,在睡覺時呼吸阻力會上升,心肺壓力也會上升,易增加心肺疾病。綜合之下,患者出現中風、心肌梗塞等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逐漸上升。這也是為什麼腦中風、心肌梗塞容易發生在半夜的其中一項原因。 宵夜常見影響健康6大地雷,醫:高油鹽糖真的盡量避免! 陳玠宇醫師也提醒,現代外送發達,民眾吃宵夜不外乎鹹酥雞、炸雞、漢堡、薯條等等,也常見是蛋糕、甜甜圈等甜點,通常是高油、高糖、高鹽的食物,這些都容易使得血壓、血糖、血脂不穩定,若偶爾為之倒是還好,但長期下來就容易使得血管健康出現問題。但會這麼吃的民眾,除了容易份量過多以外,也常見是已經養成吃宵夜的習慣,而即便是沒有感覺到吃飽,往往對身體而言也是到了增加負擔的分量。 因此提醒,若民眾真的要吃宵夜,建議還是注意食物類型、進食時間、以及進食分量,以避免長久下來增加各種疾病風險。 他吃宵夜竟吃出心肌梗塞,醫:飲食習慣得要盡快改善! 陳玠宇醫師分享,一名心肌梗塞案例,經急救後索性無礙,不過據了解平時就有飲食不良、愛吃宵夜的習慣,且宵夜多高鹽高油,BMI也以達30,已屬於病態型肥胖,並也有三高、睡眠呼吸中止症。雖急救治療後救回一命,但若後續飲食習慣、生活型態依舊未改善,心肌梗塞再次復發也不無可能。 醫師也提醒,肥胖是百病的根源之一,像這樣BMI30的病態型肥胖,相信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如此,體態是飲食習慣長期所建立下來的結果。而即便沒有到此極端的肥胖程度,不良的飲食習慣也可能受到影響,民眾應當多佳留意。 防宵夜增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醫教6觀念注意分量健康吃! 陳玠宇醫師表示,宵夜盡量能不吃還是盡量避免為佳,能晚餐就果腹最好,但如果真的晚上肚子有點餓、想咬點東西吃,除了建議盡量早一點,也可選擇低油、低鹽、低糖的食物,並多以原型食物、健康的食物為佳,例如水果、堅果、優格、牛奶等,避免鹹酥雞、甜點、洋芋片等高油、高鹽、高糖食物。並且注意份量,再健康的食物吃太多也是容易肥胖、增加慢性疾病風險。日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更有助身體健康,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等各項疾病找上門。 《延伸閱讀》 .「超加工」比加工食品更傷?!光2週影響就差很大。 .勃起硬度分等級!醫:硬度不足恐增心肌梗塞風險!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05-30 養生.運動健身
晚上睡覺該穿內衣?專家親曝「這時間點穿」有害胸部
晚上睡覺到底要不要穿內衣呢?影片中對此議題進行了街訪與探討,現在就跟著YT左左美麗診間的主持人們一探究竟吧!經過了一整天的街訪調查,YT左左美麗診間的主持人發現,6成的女性覺得,睡覺時不應該穿內衣,4成的女性覺得,應該要穿著內衣睡覺比較有安全感,但實際上還是有8成的女性睡覺時沒有穿內衣,少部分2成女性認為穿著比較有包覆安全感,胸型也比較不會跑掉。所以到底該不該穿呢,左左老師馬上為您解惑! 影片中提到,中醫師建議,對於胸部大的女性朋友來說睡覺時穿內衣,可能是有幫助的,但對於整體的身體循環以及胸部循環來說,是不太好的,因此不建議穿著內衣睡覺。再來是西醫的說法,對於胸部大的女性(D罩杯以上),如果睡覺時要穿內衣的話,建議穿著醫療等級的塑胸衣,才會對胸型有所幫助。想維持好胸型,左左老師也傳授了幾個秘訣,按摩+運動,維持正確良好姿勢,穿著舒適以及正確的內衣。以上,大家都學會了嗎,想了解更多身體健康知識嗎,趕快訂閱關注女子漾吧~「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延伸閱讀】【胸肌訓練大補帖】想擁有完美胸肌嗎? 只要7招 打造完美胸線【延伸閱讀】7族群失眠不能吃安眠藥! 醫曝替代方案:從「這些事」改善也能助眠
-
2023-05-25 養生.人生智慧
「萬秀洗衣店」秀娥阿嬤逝!孫張瑞夫:想透過影像定格珍貴時光,為阿公阿嬤留下生命的每個時刻
【2023/5/25編註】最潮熟齡網紅「萬秀洗衣店」受到許多網友喜愛的秀娥阿嬤過世了!臉書「萬秀洗衣店」昨晚突曝光秀娥阿嬤離世消息,透露阿嬤於23日上午辭世,將於6月2日上午舉行公祭。孫子瑞夫表示雖然萬般不捨,但也知道阿嬤從此無病無痛了。詳細報導/從此無病無痛...最潮長輩級網紅「萬秀洗衣店」秀娥阿嬤過世了「萬秀洗衣店」的幕後推手!孫子張瑞夫:想透過影像定格珍貴時光,為85歲阿公阿嬤留下生命的每個時刻【橘世代周報/張瀞文報導/2022/08/13】若要列舉「台灣最知名爺奶」,85歲的萬吉和86歲的秀娥絕對榜上有名。他們在台中后里經營的「萬秀洗衣店」,原本是間因鄉村人口銳減而沉寂的傳統洗衣店,兩年前,孫子張瑞夫為了排解兩老發呆、打瞌睡、百無聊賴的日常,利用店內囤放已久的衣物裝扮阿公阿嬤,舊衣新穿創造出可愛潮味,照片上傳社群媒體IG後意外竄紅,目前有超過64萬粉絲追蹤,還成為BBC、CNN、紐約時報、德國公共電視等國際媒體爭相報導的對象。洗衣店暴紅,讓14歲就經營洗衣店,年老時守著沒幾個客人的老店的萬吉和秀娥,踏上了奇幻之旅—他們接受採訪、拍廣告,看見自己出現在電視上、雜誌裡;他們緊張兮兮地面對國外記者、嘗試視訊和連線採訪,用可愛的方式讓世界認識台灣;他們成為台灣人眼中的時尚爺奶,偶爾會有年輕人特地前來聊天拍照。這件事也改變了張瑞夫的生命,他從文創、藝人經紀等幕後工作走向幕前,為長輩發聲,也鼓勵兒孫輩要珍惜和長輩相處時光。阿公阿嬤帶大 能與長輩暢聊在鄉下洗衣店長大,張瑞夫從小就很懂得如何和長輩相處。張瑞夫4歲父母離異,爸爸也因為工作要四處輪調,兒時主要照顧者是阿公阿嬤,兒時的旅遊記憶就是跟著爺奶參加洗衣公會的旅行團、不用上學時就在店裡招呼客人,老鄰居不只來洗衣服也會來泡茶聊天,張瑞夫笑著說,他從小就知道,只要嘴巴甜一點,永遠都會很帥,他也知道,爸爸不准的事找阿公阿嬤就對了。阿公阿嬤永遠會滿足孫子,即便他們不懂也不一定認同孫子做的事。張瑞夫高中玩音樂,老人家認為玩音樂會影響課業,從來沒有支持過。但在高中最後一次演出、成果發表會時,阿嬤竟然現身會場,張瑞夫在台上看見阿嬤捧著一束花默默坐在台下,「我哭到爆。」阿嬤總是直接用行動和眼淚表達愛。考上台中一中時,阿嬤高興地抱著他哭;每次離家,阿嬤也會因捨不得掉眼淚,無論眼前是求學住校的15歲高中生,或是已能承擔家裡許多責任的33歲青年,在阿嬤心中,張瑞夫就只是她疼愛的孫子。阿公性格剛強,不隨意表露情緒,但每次張瑞夫回到后里,擔心孫子忙到沒時間吃飯睡覺的他會問:「有吃飯了嗎?」感受時間急迫 記錄生活片刻 作為爺奶帶大的孩子,張瑞夫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到人生的有限。15歲開始,張瑞夫便離鄉求學工作,但是他大學每個月回家2次,同學驚訝,他會說:「2次很少誒,換算下來1年才24天!」後來在台北工作,每個月也至少回家1次。是阿公阿嬤的期待嗎?「他們不會講,但很現實,你這輩子還能夠看他們多少天?」張瑞夫坦承:「我很害怕那一天。」張瑞夫愛拍照、喜歡用照片為阿公阿嬤留下生命的每個時刻,也是因為看著他們一天天變老,想透過影像定格珍貴時光。從北上念大學開始,每次離家前,他都會和阿公阿嬤合照;無論身處世界哪個角落,他都帶著阿公阿嬤的照片。他用照片記錄阿公阿嬤生活、以拍穿搭照為阿公阿嬤生活找回活力,也透過照片呈現祖孫間的情感,因此他常常收到粉絲的訊息,懊悔過去沒有好好跟阿公阿嬤相處、沒有留下照片。和長輩溝通 主動發問與分享張瑞夫認為,許多長輩因為不知道聊什麼,又希望和孩子有交集,最後就透過負面質疑來產生對話,誤以為這就是溝通。他建議兒孫輩可以主動發問,讓長輩講自己的故事。發問是一把鑰匙,只要我們願意拿鑰匙打開門,就會看見沒看過的風景、聽到沒聽過的故事。再者,兒孫也可以主動分享自己的生活,讓長輩理解我們。花時間相處 用照片留下回憶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出遊,做什麼都好,張瑞夫強調,回憶要花時間相處才會擁有。擔心如何創造和長輩的回憶的人往往是相處時間太少。而照片是留下回憶最好的載體。他建議大家多拍照,將生命珍惜的片段留下來。募集祖孫照片 辦展分享故事今年生日7月初,張瑞夫閃過念頭,便在個人IG發起一個計畫,募集「與阿公阿嬤外公外婆的照片」,希望在祖父母節(每年8月的第4個星期日)辦一個展,讓大家透過照片分享與爺奶的故事。從發想到實體展覽只有一個多月,無論是資金或時間都顯得窘迫,難道沒有想過找贊助?「找贊助可能會拖個一年半載,我不知道那時候大家還會不會關注萬秀,更無法預期到時候阿公阿嬤的身體狀況。」33歲青春正盛的張瑞夫,說起和阿公阿嬤相關的事,總有著時間急迫感:「世界太多不可控的事,我得趁著現在快做。」說到阿公阿嬤的愛,張瑞夫還是會禁不住落淚。阿公阿嬤是他心底最柔軟的一塊,也是努力的動力。以前出國工作時,張瑞夫常會故意在洗衣店營業時間從世界各地打電話給阿公,讓阿公可以接到電話時笑吟吟地轉頭,對拿衣服來洗的鄰居說:「我孫子去X國工作打電話回來啦!」現在他做傳統洗衣店舊衣的永續循環、他出席關心長者及青年創業場合、他到處演講分享,一對傳統洗衣職人養大的孩子現在做的事,不僅是心裡的呼喚,也是希望他能夠成為阿公阿嬤的驕傲。(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24 失智.長期照護
當「失智長輩」懷疑家人偷東西、看到不存在的人,怎麼辦?醫傳授4大應對技巧
失智長輩的精神行為症狀,常會導致家庭衝突。失智症是大腦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通常會伴隨著一些「精神行為症狀」,包括出現妄想、幻聽幻覺,例如懷疑家人偷東西、或是一直說在家裡看到已故的親人等。麻煩的是,當失智者有這些症狀時,家屬通常不知道如何應對,稍微弄不好就與失智者發生衝突,讓家庭關係變得更糟。土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失智症治療專家徐榮隆提醒,如果家中長輩有任何異常行為,而且反覆發生超過兩個禮拜,就要趕快找到原因,建議可以就醫接受診斷。這些精神行為症狀雖然透過服用藥物可以改善,但家屬也要學習正確應對失智長輩的方式,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失智長輩建立正向的關係。徐榮隆指出,失智症常見的精神行為症狀包括妄想、幻聽幻覺、情緒不穩、情緒低落等,詳細說明如下:一、妄想妄想是患者有錯誤的想法,而且堅持這個想法,即使給他證據,他仍然沒有辦法理解,還是堅持錯誤的信念。失智者常見的妄想包括:‧懷疑家人偷東西‧懷疑配偶不貞,例如太太懷疑老公在外面有女人‧明明在家,卻堅信自己不是在家‧堅信自己的親人不是他的親人‧另一種妄想反映了患者的期待,例如常說有名人、國王請他吃飯。應對策略:由於失智者的判斷力已經下降,家屬切記不要試圖用理性的方法去說服失智者,也不要去挫折他,因為這只會讓他更生氣。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可以試著用感性的方法,讓病人得到情感的支持,並解決病人真正焦慮的核心。例如,婆婆覺得自己的錢被媳婦偷,可以跟他說:「你是不是很擔心錢不見了?」並向他保證:「就算你沒有錢,我們還是會照顧你。」讓患者得到安全感。對於反映了患者「期待」的妄想,可以多稱讚患者,給他尊榮感,請他分享過去光榮的成就,給他情感上的支持。二、幻聽幻覺幻聽幻覺是患者受到不存在的人、事、物、聲音的刺激。常見的幻聽幻覺包括:‧看到不存在的人‧看到奇怪的動物,例如看到地上都是螞蟻‧聽到附近有聲音,例如聽到有人唱歌、放收音機應對策略:家屬要訴諸感性來回應患者,切記不要直接否定患者。可以詢問他為什麼會看到、聽到這些事物。例如看到已故親人的臉,可以問他,為什麼是這個親人?是不是很懷念這個親人?他跟你的關係是什麼,讓患者抒發他的感受。失智長輩如果出現妄想、幻聽幻覺,切記不要否定他、挫折他,而是要給予長輩情感支持。三、情緒不穩常見的情緒不穩例如突然生氣、發脾氣、情緒起伏變化大。例如失智長輩吃飯、洗澡時突然發脾氣。應對策略:通常會有情緒不穩定的現象是患者受到某個刺激,這個刺激可能是特定場合、特定時間或其他因素。家屬要仔細觀察病人,找到刺激的來源,並避開這個刺激。如果無法避開這些刺激,可以服用穩定情緒的藥物。通常這個現象會反覆發生,家屬要仔細觀察,注意患者是不是在特定時間或環境下,情緒比較暴躁。例如有個個案是,失智長輩吃早餐總是發脾氣,因為家屬急著要出門,一直催促患者吃飯,讓患者情緒激動。但後來仔細觀察,發現失智長輩在早餐時一直打瞌睡,才知道他早上雖然醒來了,但還是想睡覺,被家屬急著催促吃早餐才會發脾氣。找到原因後,家屬可以讓失智長輩晚一點用早餐,來解決這個問題。四、其他情緒問題其他情緒問題包括:‧情緒低落‧憂鬱‧焦慮不安‧患者可能會哭泣,對一切事物失去興趣,或是常常擔心事情、沒有安全感,影響到他的飲食、睡眠。失智長輩也可能會有情緒低落、憂鬱的症狀。家屬可以多給予患者支持與鼓勵,讓他有自尊心跟尊榮感,並找到患者焦慮的核心,給予安慰與支持。另外,適度服用抗憂鬱藥物,也可以幫助患者舒緩情緒。總地來說,當失智長輩出現精神行為症狀時,最重要的是「不要直接否定患者」,因為失智者對「對」、「錯」已經失去理性判斷的能力,如果糾結在失智者的「對」、「錯」上,只會陷入證明的漩渦,讓家庭衝突越演越烈。家屬要做的是,給予患者「正向的情感支持」,看到失智長輩在這些妄想、幻聽幻覺、情緒困擾背後真正擔心、焦慮的是什麼,並予以安撫。徐榮隆建議,可以想辦法一天讓長輩開心三次,多講笑話、讚美長輩,或帶他吃喜歡的東西,讓他心情愉悅。讓失智長輩維持比較好的人際、情緒、家庭關係,才能讓他有健康的生活,在照顧上也比較輕鬆。延伸閱讀:.協助長輩起身好困難?學會這幾招,起身、移位更省力!.失智患者初期夜上廁所易跌倒 預防半夜跌倒撇步大公開.家中長輩有失智症,該不該做基因檢測?早發性失智症5症狀一次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23 醫療.精神.身心
睡眠不足真的會胖!研究:睡不飽「這時段」最容易亂吃:非消夜時間
睡覺就能減肥是真的!營養師李婉萍表示:「來門診諮詢瘦身方法的民眾,營養師除了會針對飲食和運動給予建議之外,通常還會再三提醒,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這跟少吃多動一樣重要!」一份最新研究指出,只要每天多睡1小時,就可避免多吃下最多500大卡的熱量,有效幫助瘦身。大多數人總是很疑惑,睡覺也能減肥嗎?李婉萍在臉書粉絲頁發文指出,睡眠不足可能是肥胖,或是減肥不見成效的因素之一。瘦體素和飢餓素是什麼? 到底睡眠對減肥的影響是什麼?李婉萍表示,可以從體內2個很重要的激素來看:瘦體素(Laptin):這是一種能抑制食慾的激素。當瘦體素濃度較高,對於控制食慾和增加身體代謝率有幫助。而當我們在睡覺時,瘦體素濃度通常會上升,告訴大腦目前有夠用的能量,不用觸發飢餓信號。但要是睡得不夠,血液中的瘦體素濃度便會降低,就算當下其實不需要食物,大腦也會發出飢餓訊息,並且把攝取而來的卡路里儲存變為脂肪。 飢餓素(Ghrelin):和瘦體素相反,它是一種能促進食慾的激素。睡覺時濃度會下降,身體就不會感覺到飢餓;要是睡眠不足,容易分泌過多飢餓素,以致身體會以為需要攝取更多熱量。 另外也有科學家發現,睡眠不足會導致壓力荷爾蒙上升、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這2種因子也會使得體重跟著增加。睡飽可少攝取500卡熱量 關於睡飽可以降低熱量攝取有助減肥,這件事有沒有實證呢?李婉萍指出,根據一份發表在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篇文獻表示,該研究召募80名體重超重(身體質量指數BMI在25~29.9),且平均每晚睡眠時間少於6.5小時的成年人,隨機分成兩組並追蹤2週。 其中透過培養良好睡眠衛生習慣而每晚多睡1小時左右的實驗組,和睡眠不做任何改變的對照組,相比結果發現,實驗組平均每天攝取的熱量下降約270大卡,甚至還有一些人減少了500大卡。至於對照組,每天攝取的熱量平均還增加了115大卡。且在這個實驗中,研究團隊並沒有針對飲食或運動提供任何建議。同時為了避免受試者得知計畫目的後會改變其生活方式,影響實驗結果,所以只告訴他們是要了解睡眠習慣和新陳代謝之間的關聯。 另一項以體重正常、BMI值22~26男女成年人為對象的研究顯示,每天晚上只睡4小時的人隔天會吃進更多食物,多攝取的熱量高達300大卡。如果對象換作是胖小孩,也有類似的現象,一篇文獻指出學齡兒童若能增加睡眠時間,比起睡覺時間變少的孩子,吃的食物較少、體重也會減輕。澱粉控、嗜零食,恐因睡不夠 除此之外,已有研究表明,睡眠也會影響人們對食物的偏好。睡眠不足的人不但容易感覺飢餓,也傾向挑選熱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都較高的食物來果腹,比方那些不健康的零食和垃圾食品。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睡眠不足的參與者較難抗拒餅乾、糖果或薯條這一類飲食,即使他們在2小時前才剛吃完一頓足以供應每天90%熱量的一餐,而且對食物的慾望在傍晚時會最為明顯;若是和至少睡滿8小時的人相比,他們選擇的食物熱量多出50%,零食中的脂肪含量則是2倍。李婉萍指出,良好的睡眠是讓我們身體每個細胞獲得休息和修復的重要關鍵,有助調節心率、荷爾蒙和新陳代謝。儘管睡眠會影響食慾,但要是身體已經獲得足夠的休息,就不需要再多睡了。 按照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各年齡層族群的睡眠時間,應達到以下時數:.6~13歲的孩子每天應睡滿9~11小時 .14~17歲青少年為8~10 小時 .18~25歲少年應達7~9小時 .26~64歲的成年人7~9 小時 .65歲以上則需要7~8小時 不過,還是要依照每個人的狀況,多睡或少睡1小時,都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李婉萍提醒,舉凡我們所吃的食物、活動量多寡、運動習慣、睡眠狀況與壓力,都是成功減重的一環,而適合每個人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好好觀察自己的生活模式、找出問題並解決它,才能看見理想的瘦身成效。【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0625.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23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患者初期夜上廁所易跌倒 預防半夜跌倒撇步大公開
若家中有失智症患者,那一定多少了解失智症症狀,包含:精神病症狀、行為症狀以及情緒症狀,當中在初期症狀對家屬造成困擾問題中,一定有「晚上時常起床上廁所,不小心跌倒」這個問題。我們知道初期的失智症長輩多半仍然可以自己走路,但通常因為對於自身能力了解及判斷不足,常不使用輔具行走,導致容易在臥室、走廊或是浴廁周圍跌倒,總是家裡的人半夜起床才發現長輩跌倒!不僅如此,也因為失智症常常有日夜顛倒的問題,因而晚上睡不著起床到客廳甚至想要外出。曾經也遇過有類似個案的家屬,擔心長輩半夜外出,而輪流在長輩房間門口「守夜」避免又晚上跑出去,原本長輩晚上不睡覺的問題,影響到全家一起不能睡覺而感到疲累,想一想就覺得好辛苦,因此這次與大家分享的內容,主要是與服務個案的家屬討論出來幾個有用的小撇步,希望可以給予有類似困擾的家屬一些幫助囉!解決半夜起床問題有時候長輩半夜起床,可能是因為早睡太多,導致半夜睡不著而起床如廁或是想去客廳坐坐,為避免半夜起床問題,有一些方式可以嘗試看看。1.飯後或是睡前給予適度運動,使長輩運動後消耗部分體力,晚上更容易入睡而不容易起床。2.建立規律生活作息,與上述同理,藉由規律的正常作息,在白天時間避免過度休息睡眠,減少晚上睡不著的機會,又尤其是剛出院的長輩,因為醫院加護病房長時間日光燈照射,導致沒有白天黑夜差異。3.改善夜間頻尿問題,長輩常常因為年紀、心肺或腎臟等器官因素,導致晚上容易上廁所,藉由減少水份攝入、適當用藥,以減少晚上如廁機會。使用警示器提醒若真的無法改善半夜問題,則可以藉由簡單或科技的方式,讓家中其他人快速地知道長輩已經離床,以避免長輩獨自下床行走,而目前市面上可以用來作為警示的東西,大致上有:1.一般警示工具(鈴鐺、呼叫鈴)擺放隨處可買的警示或有聲物品於長輩床旁,當長輩起身移動時,可主動或被動方式發出聲音,來提醒周遭人長輩已經起床,讓家屬立即的協助長輩。2.常見之離床輔具(紅外線、壓力感測)藉由壓力或紅外線偵測長輩的姿勢改變,再搭配現在科技及通訊軟體的進步,進而通知家屬長輩起身或是離開床面,使家屬就算人在戶外也可以清楚家中長輩狀況,甚至連其他生理改變也可以同步了解。(P.S. 目前市面上有買斷或是租賃方式使用,可查詢到的買斷費用約落在$12,000-$20,000左右,而租賃方式則是以每月$4,000不等的收費方式,而確切實際金額還是要依照廠商實際提供價格為主喔!)增加安全防護設備/限制活動範圍除了以上方法外,有可能預算考量、實際可執行程度…等因素,真的無法改善長輩夜間起身跌倒問題,那增加長輩行走動線的安全或限制長輩的活動範圍,也許是另一種被動的保護方法,也因為有適當的保護,下降了問題的嚴重性。1.透過家中設備調整限制活動多半失智長輩對於再學習能力較差,因此若是於床旁邊增加相對沉重家具、床邊扶手或是改變門鎖方式,使長輩離開臥室或床面困難,減少離床機會。※但因為限制活動後,可能也需要注意是否長輩受限後,產生情緒反應或是尿床問題,也是這個策略中需要考慮的!2.於長輩行進動線增加安全設備安全設備包含了扶手、地墊及巧拼,都是增加長輩行走安全的方式,但還是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包含:是否長輩能力可主動扶持扶手?還是只是裝著不會用?使用的墊子是否過軟,導致長輩行走容易不穩?等等的問題,都需要在增加設備前需要去注意。大家都知道長輩跌倒很可怕,也知道預防勝於治療,「盡早發現長輩的問題、且勇於去面對與改善」,才能大大降低問題的發生,相信以上方式遠遠不及開刀的治療費用,雖然不能完全保證每一位長輩都適合,但多了解長輩狀況及多去嘗試任何能解決的辦法,也是我們能做的事情,真的還有困擾,可以尋求醫事人員協助是不錯的方法,祝福大家都有個安全的環境及良好的生活品質! :)
-
2023-05-21 醫療.中醫
夏天因濕氣重而擾人的關節疼痛 該如何藉由飲食祛濕?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夏天的到來,天氣開始悶濕交替,而體內濕氣太重也會影響身體狀況與情緒,其中最擾人即為關節腫脹痛,可以透過泡湯與運動,透過皮膚除去濕氣,也可以吃對食物保養關鍵,但最重要的則是在日常減少重口味、喝酒、冰飲的不良習慣等。夏天開始了,天氣悶濕交替,讓人感到不舒服,除了心情,身體也會因為潮濕環境而影響體內濕氣不易排出;常見體內濕氣太重的症狀有以下6種:1、頭重、頭痛,整個人覺得昏沉、睏倦無力。2、沒感冒卻總覺得喉嚨卡卡,咽喉有痰,想清喉嚨、咳嗽,有些許鼻涕。3、腸胃悶脹、食慾不佳,排泄物較濕軟易沾附馬桶。4、女性陰道分泌物量變多。5、皮膚搔癢發疹,皮膚濕疹、手腳汗皰疹發作。6、身體痠痛、四肢浮腫或關節腫脹疼痛。從西醫角度看關節腫脹疼痛 通常從消炎止痛下手常見的關節疾病有四類,西醫重視關節組織、免疫學異常等微觀變化,根據症狀給予不等程度的消炎止痛藥,或者免疫調節劑及局部注射類固醇:關節疼痛、中醫則從巨觀的角度來看待關節炎,收集關節炎罹患病史、大小便、脈象及身體其他資訊,分門別類後以「陰陽」二分法歸類後再處方用藥,不論是那一種關節炎、統稱為「痺症」,再將痺症區分成常見的3種類型:中醫治療濕氣有4種機轉夏天濕氣重,中醫是如何看待濕氣?誰容易有濕氣?濕氣重會有什麼症狀?中醫治療濕氣有4個機轉:1、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邪易阻遏氣機,從而使氣機升降失常,經絡阻滯不暢;脾為運化水濕的主要之臟,性喜乾燥而惡潮濕,濕邪常先困脾,而使脾陽不振,運化不正常,進而水濕停聚。2、濕性重濁:濕邪外襲肌表,則清陽不升,頭昏而沉;濕邪留滯經絡關節,陽氣布達受礙,關節有疼痛沉重感。3、濕性黏滯:濕邪黏膩停滯,症狀多黏滯而不爽,病多纏綿難癒,病程較長或反覆發作。4、濕性趨下,易襲陰位(陰位即身體下半身或腹面):濕邪為病多見身體下部的症狀,如水腫多以下肢較為明顯,小便白濁、婦女白帶、腹瀉等病證,多由濕邪下注所致。重口味、喝酒、冰飲 都是造成身體濕氣重的原因1、愛吃口味太重、油膩、太甜食物:很多人習慣外食,自然就會吃一些油膩、生冷食物,這對脾胃的傷害是非常大的。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一方面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而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另一方面甜食少吃益脾、多吃助濕。脾胃一旦虛弱,濕氣就會來臨,養護脾胃,就先得從日常的飲食開始做起。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2、愛喝啤酒:啤酒是「助濕」之品,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濕氣重的人切記要少喝。脾主運化,喜燥惡濕,經常喝啤酒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造成消化吸收障礙,加重濕氣。3、愛吃生冷瓜果:進入夏季後,西瓜、黃瓜、香瓜等大量入市,有些人甚至直接當飯吃,其實這些是助濕瓜果,尤其是孩子無節制的吃這些瓜果,會損傷脾陽,出現便溏、厭食、睏乏等症狀。4、愛喝冰飲:不管天氣多熱,都最好不要喝太多冷飲或吃冰,中醫認為,生冷食物、飲料或冰品,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春天及夏天宜養人體的陽氣,尤其在夏天很重要,若喝太多冷飲,一旦脾陽受損,消化能力就會減弱。5、睡眠不夠: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會產生氣虛的症狀,隔天精神會變差,提不起精神。睡好覺,也能讓身體更輕盈。而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睡眠品質提高,睡得更好。6、少運動,老是坐著: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濕氣重的表現;愈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愈多。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7、流汗沒有即時擦乾:夏天天氣潮濕悶熱,特別是流汗後沒有擦乾身體,又馬上吹電風扇或冷氣,這樣很容易讓濕邪侵入身體。夏天洗澡水如果太涼,或洗頭後又覺得天氣熱沒即時吹乾就去睡覺,這些舉動都很容易讓濕邪入侵。其次,不要穿沒有乾透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8. 環境不通風:外界濕氣誘發內濕,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濕氣入侵。所以,在陰雨綿綿的天氣,應該關窗關門,把濕氣拒於外面;一旦天氣好轉,濕氣減少時,應該及時開窗通風,讓空氣流通,帶走室內的濕氣。若外界濕氣很重,建議使用空調、除濕機等,使得室內空氣乾爽,免得濕氣滯留室內。9、洗好頭髮沒有即時吹乾:洗頭洗澡時,如果沒有擦乾水分、弄乾頭髮,濕氣容易藉由濕濕的頭髮進入體內,導致身體濕重,也有可能造成頭痛症狀。如果是坐月子的產婦更需要注意,洗完頭要馬上吹乾頭髮,否則很容易會有風濕或頭痛的現象產生。10、喜歡淋雨或玩水:若生活環境很潮濕,或居住的地區常下雨,又或者是住在海邊,就很容易會因為外在環境的濕氣,也就是所謂的「外濕」,而造成身體濕氣重。而喜歡淋雨或玩水的人,外在的濕氣較容易趁機侵入人體,長時間不注意就會造成身體濕氣重。水腫!如果是夏天濕氣重、尤其是下雨天關節就疼痛,要如何保養關節?阿利博士建議從食物、運動泡湯與中藥花草三管齊下。濕氣重的體質 可食用這5大祛濕食物如果您的體質、經過醫師診斷、的確屬「濕氣」,阿利博士推薦5大祛濕食物:1、綠豆:綠豆味甘,性涼,入心、胃經;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利水消腫的功效;濕熱體質的人想趕走體內濕氣,可以將綠豆煮湯來喝,切記不要加太多糖。2、薏仁:這裡指的是大薏仁,不是小薏仁。薏仁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是清除體內濕毒的好食品,常用來利水滲濕,能美白肌膚,改善青春痘。虛寒體質的人吃薏仁要注意,適量而止,不可長期服用。3、玉米鬚茶:玉米鬚味甘性平,能涼血、瀉熱,平肝利膽,祛除體內濕熱之氣。4、湯裡加生薑:生薑屬於升陽食物,吃生薑後,人體會有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生薑可使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當受了雨淋,或在空調環境中有點受寒,吃點生薑可以及時排除濕寒之氣,消除因體濕寒重造成的身體不適。5、四神粥:可幫助排出體內濕氣、促進腸胃功能,精神更好活力充沛!均衡營養,不能只偏好單一食物!米飯熬成粥 腸胃更好吸收,粥品是亞洲人喜愛的家常飲食,不僅華人愛吃,日本韓國家庭的餐桌上也經常可見一碗碗熱呼呼的粥。藉由爐火將米粒中的澱粉糊化,其中的胺基酸、葡萄糖都釋放出來,分解成小分子,身體更好吸收,因此特別適合腸胃功能不佳的人食用。粥在傳統營養學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與湯食一樣,具有製作簡便、食材變化靈活、易消化吸收的特點,是食療方中常見的劑型。四神湯中的4味藥材是蓮子、芡實、茯苓、山藥,有的會加薏苡仁、豬小腸或豬肚。四神湯有溫脾、健胃、補腎、利濕、提升元氣的功用,主治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胃口差、小便白濁等,能改善濕疹、青春痘。四神湯的正規料理:需準備的食材有,芡實、蓮子、山藥和茯苓,四者均量,豬小腸和米酒適量。 做法是先將豬小腸處理乾淨,整條川燙後不要剪開備用;在將芡實、蓮子、山藥及茯苓用水洗淨後,加水浸泡20分鐘,然後把主食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大火煮滾後,撈掉浮沫後改為小火,煮至豬小腸熟爛,再放入當歸煮出香味即完成,在食用前,再將豬小腸剪成一小段、一小段,再滴幾點米酒提香即可。運動加上泡湯 使濕氣從毛孔散發出去多運動、排汗、自然會使濕氣從毛孔散發出去。如果運動時間不夠,也可多泡湯,泡湯的好處雖多、不過、阿利博士也溫馨叮嚀下列這7類朋友、夏天泡湯要多小心:1、心臟疾病:例如冠心症患者,泡溫泉會使心臟負擔加重2、惡性腫瘤患者:過熱會促進腫瘤擴散3、感覺異常者:容易造成燙傷4、有凝血異常患者:如血友病5、有開放性傷口的患者6、多發性硬化症患者7、高血壓患者:不宜浸泡過熱的溫泉。溫泉溫度宜在38℃到41℃之間,泡溫泉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也要適當補充水分,避免產生脫水的情形。膝部疼痛者可改用足浴如果是膝部或腳踝關節疼痛,不妨多用足浴泡湯, 阿利博士建議比較好的足浴泡湯法:1、水位:泡腳建議方法,水位超過腳內踝以上約4指幅,因穴位「三陰交」位於此處,為肝、脾、腎三經交會穴,是幫助血液循環重要穴位。2、溫度:一般洗澡溫度即可,約攝氏39至42度,低於體溫則無泡腳的功效。3、時間:時間控制在15至20分鐘,覺得身上微熱,額頭上有汗即可。另外搭配以下足部穴位按摩效果更佳。4、順便穴位按摩:懸鐘、湧泉、承山。或者泡湯時、學阿利博士的放鬆泡湯包組成,DIY中藥泡湯藥材:大風草、艾草、荊芥、防風、薄荷、香茅,藥量等量即可、 藥材要剁碎,到中藥房購買藥材時,明確告知想做澡包,都能提供搗碎的服務。依體質選用中藥花草 從體內排濕前面提到中醫對於痺症常分成3種,治療的方式根據「辨證論治」而給予不同的中藥:1、寒症型關節痛:葛根、桂枝、白芍、甘草、羌活、白芷等驅寒活血中藥2、熱症型關節痛:石膏、知母、甘草、連翹、海風藤等散熱通絡中藥3、虛症型關節痛:當歸尾、川芎、桃仁、紅花、赤芍、黃耆等補氣中藥如果您對中藥的苦、有點沒辦法長期使用,不妨根據自己體質、選用合適的花草、來保養健康:1、寒症型:南非博士葉、人參鬚、枸杞,這三味適量、加600cc熱開水沖泡3分鐘、即可飲用。2、熱症型關節痛:決明子、薰衣草、檸檬馬鞭草,這三味適量、加600cc熱開水沖泡3分鐘、即可飲用。3、虛症型關節痛:菊花、枸杞、粉光參,這三味適量、加600cc熱開水沖泡3分鐘、即可飲用。中藥或者花草,雖然天然藥性溫和,阿利博士還是不建議、自己直接就使用,不妨、先跟您的中醫師請教過後、再使用會比較安全又有效果的。關節發炎有許多類型、是常見的疾病,例如歌王周杰倫先生與奧運羽球國手陳思羽的僵直性脊椎炎,武打明星洪金寶與歌手何如芸小姐的退化性關節發炎,甚至剛剛即位的英王查爾斯三世「香腸手」、各界推測可能可能是水腫或關節炎,無論是哪種關節發炎,只要正確的請西醫診斷與治療,加上阿利博士跟大家分享的保養關節三管齊下,自然可以不再夏天濕氣重、關節先知道了。延伸閱讀▶歐洲中世紀把酒當水喝!痛風成為上層階級飲酒過量的通病?▶冬季泡湯養不是人人都適合!泡湯能減肥是真的還是噱頭?▶吃鹼性食物可以減少痛風發作?別盲信!最新研究:降尿酸治療才是根本之道(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21 醫療.骨科.復健
屁股痠痛、腿麻可能是梨狀肌症候群!醫授3招遠離
屁股痛一定是脊椎長骨刺或椎間盤突出嗎?也可能是「梨狀肌症候群」作祟。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骨科醫師李佳龍說,很多原因都會引發梨狀肌症候群,而且不只老年人,年輕人突然劇烈運動或姿勢不對,也可能引發。梨狀肌是臀部深層肌肉,下方有坐骨神經通過。梨狀肌是臀部深處的一塊肌肉,人體有兩塊梨狀肌位於左右臀部。李佳龍說,梨狀肌主要功能是協助大腿做外旋的動作,而次要的功能是當髖關節彎曲時,幫助髖關節做外展的動作,不論走路、跑步或爬樓梯,梨狀肌都會收縮以協助人體完成動作。梨狀肌因下方有坐骨神經通過,一旦梨狀肌受傷發炎,除了臀部深處的痠痛感,也常會出現腿麻、腳麻等類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坐骨神經源自腰椎匯聚成坐骨神經,經過臀部通往下肢,而臀部最深層的梨狀肌剛好包覆在坐骨神經最上方,因此當梨狀肌受傷發炎腫脹或是過度緊繃,壓迫底下的坐骨神經,就可能引發坐骨神經症狀,出現的疼痛由臀部傳至大小腿後方甚至到足部,類似椎間盤突出或是脊椎骨刺壓迫神經的下肢麻痛症狀。醫師測試壓痛點加上X光檢查,可鑑別診斷。鑑別診斷需與脊椎神經壓迫區別,李佳龍表示,梨狀肌症候群患者,常見久坐疼痛加劇、上樓疼痛加劇,躺平則可緩解。理學檢查時,可將痠痛的腿彎曲約90°,醫師按壓臀部梨狀肌的位置,如果觸發患者的疼痛,而按壓其他臀部肌肉不痛時,則可高度懷疑梨狀肌症候群。影像檢查上,可用X光檢查是否有骨盆薦骼關節炎或其他脊椎退化問題,梨狀肌症候群有時與脊椎神經壓迫、臀肌筋膜疼痛等病症不易完全區分,有些人則是同時存在以上問題。久坐過度緊繃,稍微一動就容易拉傷。為何梨狀肌症候群被稱為現代人的文明病?李佳龍說,現代人的生活,一天中除了躺在床上睡覺外,很長的時間都是坐在椅子上。不論是坐著上班、坐著吃飯、坐著滑手機,長時間久坐的姿勢,很容易使梨狀肌沒辦法獲得伸展而過度緊繃,而後稍微一動就容易拉傷,拉傷也會發炎引起臀部疼痛,進而刺激下方的坐骨神經,引發坐骨神經痛,演變成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症候群的好發族群包括久坐上班族,久坐會使梨狀肌緊繃而引發相關症狀,喜歡翹二郎腿的人,梨狀肌更易緊繃而受傷。另外,也常見於假日運動員(平時不運動、假日才大量運動)身上,突然過度劇烈運動容易導致臀肌及梨狀肌拉傷,引起發炎腫脹。口服藥效不佳者,可考慮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當梨狀肌症候群引起急性疼痛時,就應先對症消炎止痛,除了口服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外,口服藥物效果不佳或嚴重疼痛患者,可考慮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物理治療方面,可利用微波、干擾波、超音波等儀器,減輕疼痛放鬆肌肉,同時配合伸展運動與按摩放鬆肌群,運動治療都是最關鍵也是最需要的,可以避免復發。如何遠離梨狀肌症候群?李佳龍建議3件事:3招遠離梨狀肌症候群1.避免久坐久站,建議每隔30分鐘要起身活動或休息。2.維持良好姿勢、不要翹腳,合適的桌椅高度。3.每日做適當臀部伸展運動,避免假日運動員習慣、多伸展大腿與臀部肌肉群。屁股肌肉伸展操梨狀肌、膕繩肌(大腿後側的大肌肉)的伸展運動可以減輕緊繃感及舒緩坐骨神經痛,減少再受傷;臀肌鍛鍊(臀大肌、臀中肌、大腿後側肌)可以保護梨狀肌,增加骨盆與髖關節的穩定性,避免梨狀肌受傷。梨狀肌伸展動作一1. 仰臥時,雙膝彎曲,腳板平放在地上。2. 將腳踝放在對側膝蓋上,雙手抱著對側大腿往身體拉,並保持伸展。對另一側重覆相同的動作。動作二坐在椅子上,背挺直,一腳翹起,腳踝放在對側膝蓋上,將一隻手放在翹起的膝蓋上往下壓,身體同時稍微往前傾,直到感覺到臀部有拉扯的感覺,然後保持這個姿勢。換腳重覆相同動作。膕繩肌伸展動作一將兩張椅子相對放置。坐在其中一張椅子,將一隻腳跟放在對面的椅子上,將身體前傾,臀部彎曲,直到感覺到大腿後部有輕微的拉扯,然後保持這個姿勢。換腳做。動作二仰臥時,雙腿伸直。在一隻腳上繞一條毛巾。將腿向上拉直,直到感覺到大腿後部有輕微的拉扯。●每種伸展動作最初應維持5秒,然後逐漸增加到維持30秒,每日3回合。(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19 醫療.骨科.復健
久坐讓你下背痛?其實靠「棒式運動」就能舒緩!棒式正確2步驟,但「這2種人」千萬別做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大家居家辦公及在家活動的機會增加,健身房及戶外活動減少,腰痠背痛及下肢麻木無力的人數大增。「腰痠背痛」就是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看起來只是單純的不舒服,但常是骨質退化或流失的危險因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羅逸帆說,要緩解下背痛,如果能適當調整生活習慣及鍛鍊核心肌群,就能減少疼痛及就醫的機會。下背痛的原因以疾病來說,大多數的下背痛是由於腰薦椎的病變所引起,包括肌肉韌帶拉傷、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退化性關節炎、脊椎滑脫症、脊椎狹窄症、骨質疏鬆症及僵直性脊椎炎。也有少數是因為腫瘤、骨折、 腎臟疾病(如腎結石)、肝膽疾病所引起。引起下背痛的情況包括: 彎腰搬運推拉重物 長時間彎腰工作 跌倒 外傷 打噴嚏 久坐或久站 不良坐姿 穿高跟鞋 懷孕 肥胖 體力差軀幹肌力不足。以上原因都容易引起下背痛。此外,某些運動需使用腰部較大活動度,例如舞蹈、跳高、桌球、網球等, 也容易引起腰椎受損,進而引發下背痛。下背痛看哪科?如果感覺到自己下背痛、不舒服,可以初步至骨科、復健科接受檢查。下背痛如何舒緩:棒式運動羅逸帆建議,可以做「棒式運動」來鍛鍊背部核心肌群,減少下背痛及骨質退化的機會,如果有正確的姿勢與訓練,效果甚至不輸藥物控制長期下背痛。無論是健身運動或瑜珈,棒式運動都是基礎的入門動作。棒式運動的做法: 藉由前臂和腳尖接觸地面,將身體撐起像一塊平板。 在撐起身體的過程中,腹部、臀部和腿部肌肉都必須出力。要注意的是,這兩種人不適合做棒式運動,以免惡化背部疼痛,以及對關節造成太大負擔: 有急性背部疼痛、外傷 手肘或肩膀關節受傷年長者若肌肉力量較弱,可嘗試將背部打直、雙手上舉往後貼近雙耳停留數秒,抑或平躺在床上將臀部抬離床板做提臀的動作,效果也不錯。下背痛的伸展運動有下背痛的患者,可以透過一些運動治療強化腰背部及腹部肌肉,增加髖關節活動度,改善體態姿勢。以下列出常見的治療性運動,進行前宜向醫師諮詢合適的項目。一、伸背運動:俯臥,以手肘或手掌支撐起上半身,保持腹部緊貼地面,每次維持20秒。二、小腿後筋伸展:雙腳一前一後站立,雙手固定於前方,前膝彎曲,後膝伸直,每次維持20秒。三、大腿後筋伸展:仰臥,將一側大腿盡量拉高並保持膝蓋打直,以毛巾套住腳底往下壓,每次維持20秒。四、大腿內收肌伸展:盤膝而坐,雙腳貼緊,將兩側大腿往下壓,每次維持20秒。五、大腿外展肌伸展:一手貼牆,同側腿置於身後往外延伸,軀幹往對側彎曲,每次維持20秒。六、收腹平背運動:仰臥屈膝,腹部用力將下背緊壓床面,每次維持6秒。七、貓背運動:雙手及雙膝著地,將背部拱起,維持20秒,再將背部下凹,亦維持20秒。下背痛患者,睡覺要注意什麼?下背痛不適合坐較深的沙發或睡太軟的床墊,起床時也應避免突然從床上爬起。另外,罹患下背痛病患應注意姿勢,避免腰部壓力負荷過大。搬移重物時不宜直接彎腰取物。羅逸帆提醒,新冠病毒迫使人類的生活習慣有了改變,但是身體健康卻不應該因為疫情而打折扣。平時做好自我保養,預防退化及骨質疏鬆,適當運動及均衡飲食及保持良好心情,是減少背部疼痛、進出醫院及長期抗疫最好的良藥。參考資料:台中榮總復健科 - 下背痛的復健治療延伸閱讀: 脂肪肝就是痰濕堆積物!50年經驗資深中醫師:遠離脂肪肝,你該多吃的6種食物
-
2023-05-19 焦點.健康知識+
20種最痛疾病堪比自然產!皮蛇像被火燒、偏頭痛被尖物刺…還有這種病異常勃起超痛苦
生病之所以辛苦,在於疾病帶來的疼痛有多巨大!多數小病可能是輕微、短暫的症狀,但有些病的疼痛程度特別高,可能使患者極度痛苦到無法執行日常事務,對生活造成影響。根據英國媒體《THE SUN》引用英國國民保健署(NHS)資料,NHS列出了被認為最痛苦的20種疼痛疾病。像是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皮蛇)、痛風、叢發性頭痛…等,都入列,有些疼痛指數堪比女性自然產,或更甚。(以下為隨機排列,並非依據疼痛強弱順序)帶狀皰疹(皮蛇)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病,初次感染症狀表現為水痘,之後該病毒長期潛伏在脊髓末根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時就誘發病毒再度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出現群聚呈帶狀的水泡,並伴隨不同程度的神經痛、發癢等。看詳細疾病百科〉帶狀皰疹(皮蛇)新光醫院疼痛照護中心主任陳瑞源曾受訪指出,因為帶狀疱疹病毒會破壞神經,發作初期開始感到疼痛,多數患者以「火燒、電擊或針刺」形容發作時的痛苦,研究發現,皮蛇疼痛指數比生產痛還高。痛風痛風是體內尿酸代謝異常而引起的疾病。當人體血液中尿酸含量過高,尤其是尿酸值變化大時,容易導致尿酸鹽沉積在關節裡形成結晶,進而結石、產生痛風石。痛風痛起來,不但不良於行,還會痛得要人命。患者經常會在夜晚出現關節部位嚴重的疼痛、紅腫和炎症,疼痛感逐漸嚴重,甚至無法忍受,持續幾天或幾周不等。疼痛發作時會在半夜熟睡中痛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類似於腳趾被火燒一樣。看詳細疾病百科〉痛風心臟病發作心臟病發作有些前兆症狀,最典型的是胸痛,還有其他如上背痛、胃絞痛、腿部或腳踝腫脹、極度疲勞、感到噁心出汗…根據女性健康雜誌網《Womens Health》報導,有患者形容心臟病發作就像有一隻大象壓在胸口上或上背部,如果上背感到劇烈的壓力,可能是心臟病的症狀。看詳細疾病百科〉心臟病叢發性頭痛叢發性頭痛好發季節變換的1月到3月,根據病患描述,疼痛起來的程度不亞於生孩子,疼痛等級高達10分,教人生不如死,也稱做「自殺頭痛」。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中心主任王署君曾受訪指出,叢發性頭痛的病患常被誤以為是偏頭痛,根據研究,病患平均疼痛八年之後,才會被正確診斷為叢發性頭痛。看詳細疾病〉你是偏頭痛?還是叢發性頭痛?偏頭痛看詳細疾病百科〉偏頭痛很多人可能無法體會偏頭痛到底有多痛,台灣頭痛學會曾分享案例,患者指出,偏頭痛發作時,猶如大象在腦中奔跑或遭尖銳物穿刺,痛到想剖開腦袋。叢發性頭痛與偏頭痛經常會被混淆,腦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曾於臉書分享這二種頭痛的區別: ※偏頭痛1.好發於女性2.頭痛位置不一定侷限在一側3.搏動感的抽痛4.頭痛到需要休息5.怕光與聲音6.噁心嘔吐7.每次疼痛可持續4-72小時8.少數產生視覺障礙、聽覺障礙預兆※叢發性頭痛1.好發於男性2.疼痛位置在單側眼周及太陽穴部位3.嚴重頭部戳刺痛4.自律神經症狀:流淚、眼睛紅、眼皮腫、鼻塞、流鼻水等症狀5.是極難忍受的疼痛,又稱為自殺型頭痛6.發作週期像鬧鐘般準時固定7.每次疼痛可持續30分鐘-3小時8.頭痛時坐立難安與激動腎結石藝人胡瓜以前曾在半夜腎結石發作,痛到在地上滾不動,他形容像腰被扯裂,當時趕緊掛急診開刀。有結石的人都知道,痛起來真是要人命,有醫師指出,結石疼痛指數堪比女性自然產過程。不同位置的結石,症狀也有差異。振興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楊景偉曾接受《聯合報》訪問指出,當結石掉入輸尿管,卡在輸尿管的結石發作,會出現血尿、解尿疼痛、腎臟水腫、發燒、惡心、嘔吐等症狀,若結石在上段輸尿管則易引起腰痛,發生在中段是腹痛,結石在下段會下腹痛。看詳細疾病百科〉腎結石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是大腦中最粗的一根神經,主管顏面感覺,分別位在額頭、鼻子下巴附近。通常會在眼周、耳周、牙齒周圍及臉部引起強烈疼痛、灼熱、電擊感,與隱隱作痛、或持續性的牙痛不一樣。嘉義長庚副院長暨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仁宗曾受訪指出說,據統計,三叉神經痛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發作前常沒有預兆,但可由觸摸臉部、風吹、咀嚼、說話或刷牙而引發如電擊般的疼痛。看詳細疾病百科〉三叉神經痛急性胰臟炎胰臟發炎可以是急性的或慢性的,急性胰臟炎意味着胰臟因某種因素受到重大傷害而受損,其病程緊急且持續數天至數周。急性胰臟炎主要以上腹部疼痛為主,通常進食後加劇、前傾身緩解,可能轉移痛至背部,還有腹脹、惡心、嘔吐、發燒等症狀。急性胰臟發炎程度,可能從輕微至相當嚴重的併發症,嚴重時死亡率甚至可達10~20%。看詳細疾病百科〉急性胰臟炎鐮刀型貧血鐮刀型貧血是一種紅血球異常的罕見遺傳性疾病,患有此症的病人,因紅血球變型成「鐮刀型」或「新月型」,造成紅血球攜氧量減少,並容易發生紅血球破裂現象形成貧血。如果患者體內的紅血球出現大量破裂,可能造成血液濃稠而阻塞血管,使患者出現骨骼、關節、腹部劇烈疼痛。鐮刀型紅血球也可能堵塞陰莖的血管,造成陰莖異常勃起,且經常久久無法消退,令患者很痛苦。泌尿科醫師指出,病患陰莖海綿體持續充血,時間一久會疼痛,痛到根本不會想發生性行為。看詳細疾病〉他太持久她喊救命 原來有怪病、中年男子勃起持久超過4小時,原因竟是「這種貧血」引起闌尾炎(盲腸炎)闌尾炎以病程可區分為「急性闌尾炎」與「慢性闌尾炎」,急性闌尾炎發病快且嚴重。常見症狀為噁心、嘔吐、發燒及右下腹悶痛感,當手按壓患者右下腹部,再放開時,疼痛會加劇,即「反彈疼痛」,必須立刻動手術切除。看詳細疾病百科〉闌尾炎(盲腸炎)胃潰瘍胃潰瘍有部分患者有出血、胃穿孔、阻塞等併發症,出血的症狀包括吐血、吐黑色物質、解黑便、頭暈,甚至於休克等,穿孔患者症狀則包括嚴重腹痛、發燒;有阻塞併發症的患者會有嘔吐、腹脹,吃了少量的食物就飽脹、便秘等。也有患者出現火燒心胃食道逆流症狀。看詳細疾病百科〉胃潰瘍纖維肌痛症日前,24歲的日本知名AV女優結城莉乃才宣布自己罹患纖維肌痛症。「神祕的疼痛」纖維肌痛症是一種慢性全身疼痛,因壓力改變神經穩定性,出現全身廣泛疼痛,合併記憶力衰退、疲憊、失眠、頭痛、憂鬱和下腹痛等周邊症狀,也可能與其他疾病共存。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韋達曾受訪指出,肌痛症的疼痛感不見得是針刺、刀割,它類似深層組織疼痛,常見疼痛部位在肩頸、背部和四肢,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身體緊繃而非疼痛,增加診斷困難。看詳細疾病〉全身痛到想輕生 小心纖維肌痛症骨折很多原因會造成肋骨骨折,如車禍、跌倒、高處墜落等造成的外傷,甚至急救時的胸部按壓等。桃園孫德金診所醫師孫德金曾在《聯合報》撰文指出,一旦受傷通常是嚴重頭頸部外傷的結果,且會傷及重要神經血管。中段肋骨骨折斷端容易刺傷肺部,下段骨折則容易刺傷脾、腎、橫膈膜。側面肋骨骨折最痛,後面次之,再來是前面。痛不只是疼痛,還會讓你不敢用力呼吸、不敢咳嗽、不容易清除痰液而造成肺炎,讓你不敢翻身、不能好好睡覺休息,傷口不容易癒合。看詳細疾病百科〉骨折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是脊椎的退化性疾病,因椎間盤脫水、失去彈性,造成上面的小神經發炎、疼痛,甚至產生肌肉緊繃、關節老化,這些都會引起下背疼痛。痛的程度要看壓迫到哪些神經,如果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坐骨神經,疼痛會往下延伸至腿部、腳部,甚至造成患者腳麻無力,就變成坐骨神經痛。少數還可能造成脊髓腔狹窄或壓迫到膀胱神經,出現馬尾症候群,導致患者大小便失禁、肛門會陰部周圍麻木等症狀。看詳細疾病百科〉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是指疼痛感沿著坐骨神經的分佈區域,通常始於下背部與臀部,沿伸至大腿、小腿與足踝。典型坐骨神經痛的症狀為下肢刺痛、灼痛、麻木或感覺異常,患者在咳嗽、打噴嚏、舉重物等使腹壓增高的動作時,會使疼痛的症狀加劇。看詳細疾病百科〉坐骨神經痛五十肩(肩周炎)運動醫學名醫、聯新國際診所院長林頌凱曾受訪指出,五十肩好發於50歲以上女性,保護身體筋骨的女性荷爾蒙減少,肌腱關節逐漸磨損老化,多重情況影響下,肌腱開始發炎疼痛,有的患者會痛到像刀割般,愈痛愈不敢動,愈不動關節就會慢慢沾黏起來,進而演變成五十肩。症狀包括肩頸部疼痛、肩膀僵硬、手舉不起來、肩關肩在某些角度的活動度受限等,患者夜間睡覺時疼痛感會更為劇烈。看詳細疾病百科〉肩旋轉肌袖病變(五十肩)關節炎關節炎是導致關節疼痛和炎症的病症,最常見的是退化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是老化過程的正常現象,但不只是年紀增長,發生挫傷、拉傷、扭傷、骨折等因素,也會引起關節炎,最終造成關節退化。主要症狀是疼痛、腫脹、畸形和功能障礙。看詳細疾病百科〉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成因複雜,可能受環境、病毒、細菌共同影響,導致免疫系統出錯,攻擊身體,病人全身的關節會出現紅、腫、熱、痛,嚴重發炎。特殊症狀是「晨僵」,即早晨出現關節劇痛而痛醒,且關節僵硬的感覺會持續一段時間,通常要等到中午左右才慢慢改善。看詳細疾病百科〉類風濕性關節炎子宮內膜異位症許多女生都會經痛,經痛可能是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等不同情況引起。原本屬於子宮裡的內膜組織,剝落後在體內到處蔓延,若跑到卵巢內生長,則形成所謂的「巧克力囊腫」;跑到子宮肌層的則稱做「子宮肌腺症」;跑到腸胃附近,就容易產生腹瀉、胃腸疼痛及腹腔內沾黏。婦科名醫劉偉民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的主要症狀就是經痛,特點為隨著時間延長,越來越痛。年紀越大,症狀越來越嚴重,且容易合併腸道炎,因為子宮內膜侵犯腸壁,甚至刺穿腸道,有人因此經常腹痛、腹瀉。看詳細疾病百科〉子宮內膜異位症複雜性疼痛症候群(CRPS)根據chatgpt解釋,複雜性疼痛症候群(CRPS)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慢性疼痛疾病。它通常發生在手臂、腿部、手腳等四肢,但也可能發生在其他部位。CRPS的疼痛程度超過了正常的傷害程度,例如,即使是輕微的刺激也可以引起強烈的疼痛。疼痛可能是持續性的、劇烈的、燒灼感、刺痛感或麻木感,且疼痛可能會向四肢的其他部位擴散。此外,CRPS還可能伴隨著局部的腫脹、皮膚變色(通常是紅色或藍紫色)、溫度變化、運動功能受限、肌肉痙攣、關節僵硬等症狀。手術後疼痛根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衛教資料指出,手術後常因組織受損引發術後急性疼痛。通常疼痛程度在術後前1-2天最強烈,之後隨著傷口癒合而減輕。病患實際感受到的疼痛強度,會因傷口大小、深度、部位、是否合併感染或發炎、及本身對疼痛的敏感度而有所差異。常見症狀包括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速、臉色蒼白、肌肉緊繃、腸蠕動降低、皺眉冒汗等。初期疼痛劇烈時,多以強效類鴉片藥物止痛。【參考資料】.《THE SUN》PAIN THRESHOLD The 20 ‘most painful’ conditions that can affect your health according to the NHS.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衛教資料
-
2023-05-16 焦點.健康知識+
睡什麼枕頭,竟跟長皺紋有關係?「避免長頸紋3方法」一次看
針對這些頸紋產生的原因,除了老化這種不可逆的原因之外,許多部分都是可以事先預防的,像是保持正確姿勢,不要老是低頭滑手機,就可避免因長期低頭產生的紋路。〈方法1〉選對枕頭由於睡眠占日常生活中很長時間的比例,因此,選擇一顆適中高度的枕頭就格外重要。而且枕頭要盡量可以支撐在頸部,使頸部伸展,如此在健康上,可在睡眠時維持呼吸道暢通,促進睡眠品質,另一方面也不會因枕頭太高或不當的支撐,讓睡覺時頭部往前傾,因而產生頸紋。〈方法2〉加強頸部防曬加強防曬,也是防止頸紋產生的重點,在擦臉部防曬霜的同時,別忘了也要同時為頸部上防曬;若是天氣乾冷時,可以在脖子上圍圍巾,免除頸部肌膚暴露在環境中,減少刺激與傷害。〈方法3〉勿激進快速減肥不要用太過激烈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快速減肥,因為太過激進的方式,會讓該有的營養素減少,讓身體原本有的膠原蛋白消失,全身及臉部皺紋也會容易增加,因此即使減肥,也要適度飲食,才不會瘦了體重卻長了皺紋,又是另一個煩惱的開始。延伸閱讀:.枕頭、床墊怎麼挑可以睡最好??醫「6大挑選建議」.常換枕頭還會落枕?名醫揭長期落枕5特徵及病痛原因.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老?研究提醒你可能更容易罹患這些疾病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16 醫療.中醫
舌苔需要刷嗎?從舌頭大小、顏色和舌苔看體質,舌頭偏白腸胃虛!
中醫的「舌診」是什麼?中醫從「望、聞、問、切」診斷病情,其中望舌的「舌診」是診斷病情的重要依據之一,舌頭的狀況,可以一窺身體的健康狀況,也是一個身體健康的警訊。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師張薇喬表示,透過舌診可以觀察人體現階段狀態及預期病史發展,尤其可看出人的「寒熱虛實」、「有無濕氣」等。舌頭不同位置代表不同臟器,例如舌根是腎臟、舌中間是脾胃、舌尖是心肺,舌兩側看肝膽;若只看大致情形,則是觀察舌頭的型態、大小、顏色、質地等。從舌頭的大小、顏色和舌苔可看出的身體異常有哪些?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蘇柏璇說,舌頭是消化道的延伸,藉由觀察舌頭大小、顏色和舌苔,可了解腸胃功能表現。舌頭大小舌頭大小如果偏大一些,代表陰分足夠,身體精力旺盛,能量充足。其他狀況則可能代表身體有些問題:.舌頭太大:表示精力、水分代謝不佳,容易出現水腫、消化不佳等問題。.舌頭太小、太細:陰分不足,病人常有口乾舌燥、燥熱、糞便較硬等症狀。舌頭顏色舌頭正常顏色為淡紅色,其他顏色所反映出的健康問題:.舌頭接近赤紅色,表示體內陽氣過盛,比較容易有燥熱、消化功能佳、容易餓等情形。.舌頭顏色偏白:代表陽氣不足,可能出現怕冷、拉肚子等腸胃虛寒症狀。.舌頭暗紅色:表示血液循環不好。舌苔顏色正常舌苔顏色、型態是白色薄薄的一層,可看到舌頭表面真正的顏色。沒有舌苔或出現其他顏色,反映出的問題有:.沒有舌苔,代表胃氣不足、脾胃虛弱。.舌苔為白色、厚實型態,此為寒濕體質。.舌苔為黃色、厚實型態,這是慢性濕熱體質。.舌苔發黑,顯示體內十分燥熱,好像身體水分烤乾,可能會出現高燒、意識不清、昏迷等症狀。什麼是地圖舌?舌頭邊緣有齒痕或裂紋正常嗎?張薇喬指出,舌苔形狀若出現一塊一塊、凹凸不平有如地圖一般,此種舌苔稱為地圖舌或花剝苔,反映出飲食不均衡、免疫力差。蘇柏璇說,地圖舌好發族群為小朋友,主因是兒童腸胃、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成,可能長期吃太多、消化不良所致。一般民眾也偶爾會有,主因是嗜吃油炸、高糖和醃漬飲食,不易消化而腹脹所引起。舌頭邊緣有齒痕情形,代表舌頭長時間頂在上顎,多是舌頭體積較大,體內濕氣較重、代謝不好;而舌頭有裂紋狀況,代表腸胃功能不佳是胃陰虛、氣虛和上火情形,病人可能有晚上睡眠不佳,容易口乾和喜歡喝冷飲。根據不同體質,中醫建議的調理良方■陰虛:給予麥門冬、北沙參、枸杞等滋陰藥材調理;泡枸杞菊花茶、枸杞紅棗茶飲用。■陰太盛:使用代謝水分的藥材,如蒼朮、白朮等調理。■陽氣過盛:給予清熱、瀉火藥材,如石膏、知母等。■陽虛:溫陽、補陽藥材,如附子、生薑、肉桂等。■濕氣重:喝四神湯,日常避免重口味、難消化的食物。■舌頭太小:可能缺乏維生素B12,可多喝牛奶、吃肉類補充。舌苔平常需要刷嗎?舌苔不需要特別刷,蘇柏璇表示,舌苔是腸胃道是否健康的表現,如果腸胃功能持續不佳,還是會出現舌苔,如果反覆刷舌苔或刷太大力,可能會破壞、傷害味蕾,影響味覺,甚至有刺痛感。但如果口氣不好,要出席重要場合,可以適度的、輕輕的刷一下,以暫時消除異味。張薇喬說,如果民眾一定要刷,晚上睡覺前可以刷一次,避免細菌侵犯牙齒,但要輕輕刷,不宜過於用力,避免味蕾受傷。(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15 焦點.健康知識+
揭密「睡覺說夢話5大原因」小心是帕金森氏症、失智症初期徵兆!這樣做停止說夢話
過半的人都曾說過夢話,但夢話到底是什麼?專家表示,說夢話是人類睡眠行為的正常變化,與基因、記憶力、壓力、睡眠不足相關。人通常在「非快速動眼期」(NREM)說夢話,不過若發生在「快速動眼期」(REM),可能會演變成「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如喊叫、揮打等狀況,甚至也可能是帕金森氏症或失智症的初期症狀。外媒《現場科學》(Live Science)報導,夢話是指一個人在睡著時發出聲音,包括單詞、短語句、喃喃自語、喊叫或是笑聲。過半的人都曾經歷過夢話,任何年齡層都可能出現,而且兒童中更常見。《睡眠醫學雜誌》(Sleep Medicine)2010年發表的研究統計,三分之二的人成年後至少說過一次夢話;《大腦與發展》(Brain & Development)期刊1980年發表研究顯示,一半的孩童每年會說一次或多次夢話,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孩子每周至少說一次夢話。說夢話並非睡眠障礙,而是人類睡眠行為的正常變化。國際睡眠障礙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將夢話、打鼾或睡眠抽搐列為「獨立症狀、明顯的正常變異和未解決的問題」。 說夢話5大原因 說夢話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研究人員推測與大腦活動相關。美國梅奧醫學中心睡眠神經科主任艾瑞克聖路易斯(Erik K. St. Louis)表示,根據分析顯示,夢話和正常清醒時的言語之間存在相似之處。《睡眠》(Sleep)雜誌2017年發表的研究表示,夢話的語言、模式、句法和語義,與人們日常對話有相同規則。夢話也可能與記憶有關,由於大腦會在睡眠時將重要的經歷記入長期記憶,2018年《睡眠醫學評論》( Sleep Medicine Reviews)的文章顯示,有可能是大腦當時正在篩選記憶,因此人會說夢話「口頭重播」。兒童和成人說夢話的原因則可能不同,夢話和其他不尋常的睡眠行為在孩童身上更常見,這可能與兒童時期大腦發育的階段有關,孩子的大腦「在睡覺時學習什麼不該做」。美國睡眠醫學會主席珍妮佛馬丁(Jennifer Martin)表示,大多數孩子長大後會逐漸擺脫這些夜間喋喋不休的情況,雖然未來仍有可能會因壓力或睡眠不足而發生。至於成年人說夢話可能與遺傳因素相關,根據2001年發表在《精神病學遺傳學》(Psychiatric Genetic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說夢話會在家族中遺傳。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表示,說夢話可能伴隨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1基因(有家族史)2大腦正在將短期記憶轉變為長期記憶3兒童時期大腦發育4壓力5睡眠不足 夢話反映內心秘密? 許多人認為夢話反映一個人內心深處的祕密。但根據2017年發表在《睡眠》(Sleep)期刊上的研究表明,經由3,349個錄音證實,夢話說的詞大多是「不」,另一半的夢話則無法辨識。因此專家評估,人們說的夢話似乎不是內心的秘密,夢話內容仍然是個謎。2009年發表在《睡眠》(Sleep)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有些人會在做夢時說夢話,並說出與夢境相符合的短語。不過馬丁表示,大多數的夢話與做夢無關,因為它通常發生在「非快速動眼期」,此時大腦進入慢波深眠,活動降低。至於「快速動眼期」,腦部活躍、身體肌肉放鬆癱軟。如果人在快速動眼期說夢,恐是更嚴重問題的癥兆。聖路易斯表示,「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可能會演變成劇烈的睡眠行為,如大喊大叫、拳打腳踢,導致患者或同床伴侶受傷,也可能是帕金森氏症或失智症的初期症狀。若出現上述狀況應及早就醫檢查。 如何停止說夢話? 說夢話通常無害,但1成的夢話是說髒話和咒罵,可能會讓聽到的人不舒服,另外,夢話也與睡眠障礙和淺眠有關。想要讓人停止說夢話,專家建議可以「輕推」他們,輕度打擾可讓人停止說夢話。《睡眠研究雜誌》(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2013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增加慢波睡眠、非快速動眼期睡眠的干擾,導致夢話和夢遊。專家提醒,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可降低夢話與夢遊的狀況。換言之,若擔心夢話擾人而讓伴侶先睡、自己晚睡,其實會導致說夢話的狀況更嚴重。 【延伸閱讀】健康,從減齡開始!不只變健康,還找回年輕神采想要健康長壽!每天5色蔬果至少吃3色 1表看怎麼吃【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7607】(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14 醫療.新陳代謝
研究揭糖尿病恐與夜間光害有關 如何避免睡覺受人造光危害?
城市中的街燈、廣告招牌等都是造成光害的兇手之一,光害不只會讓生活在都市的人們看不見夜空中的星星,還會影響動植物的自然生活規律,破壞整個生態。近年來也有研究指出光害會危害人體健康,而且不只傷害眼睛,還與糖尿病有關。有國外研究團隊針對近10萬名中國成年人與光害影響進行分析發現,若在暴露於室外人造光的環境下睡覺可能會增加糖尿病風險,並指出中國擁有超過900萬糖尿病人口,可能就是光害造成的。國外研究證實 夜間人造光有「這些」影響先前,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晝夜節律和睡眠醫學中心主任吉伊(Phyllis Zee)與其研究團隊已發表一項研究,調查睡眠時的光線對20多歲的健康成年族群有哪些影響。研究團隊讓受試者在關閉聲音的電視機等昏暗的燈光下進行睡眠實驗,他們發現只睡一晚就會讓年輕族群的血糖、心率升高,並表示夜間人造光與體重增加、肥胖、代謝功能紊亂胰島素分泌等相關。經由這項研究,研究團隊認為,夜間人造光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發展具有關聯性。而近日,他們利用中國的疾病監測數據進行研究分析,證實了先前的研究結果,並將新的研究成果發表於醫學雜誌《糖尿病學(Diabetologia)》。吉伊(Phyllis Zee)與其研究團隊使用2010年中國非傳染性疾病監測研究數據進行分析,並取得中國各地共98,658名18歲以上的成年人血液樣本,了解他們空腹、餐後血糖數值,再配合衛星圖了解每個人居住的區域其平均人照光暴露數值後,進行比較、分析。研究團隊發現,人造光暴露數值最高的區域比最低的區域,多了28%的糖尿病患者,平均每42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中國超過900萬糖尿病人口可能是光害造成的,而且隨著越來越多人搬進城市,數字可能會再增加。如何避免睡覺受光危害? 注意光線類型、位置吉伊(Phyllis Zee)在《CNN》報導中提到,民眾要注意人造光的危害,也要注意光線類型,尤其藍光是最刺激的光線,臥室裡最好禁止使用電腦、智慧型手機、電視等任何會發出藍色光譜光線的電子設備。若必須要使用電腦、手機等,應將螢幕燈光改為波長更長的橙色、琥珀色燈光。她也提到,床的位置最好遠離窗戶,並使用遮光窗簾,而晚上睡覺時,至少在睡前2-3小時就將環境燈光調暗。如果基於夜間安全考量,必須要開燈睡覺的時候,她建議,將光線調暗,並將燈光改為偏紅或偏棕的色調,此外,夜燈的高度位置不要與床齊平、靠近眼睛,可以放置在地上,利用地面反射光線,以避免增加更多的光源。人造光對於人的健康有些影響,尤其在夜間更要特別注意。不過,吉伊(Phyllis Zee)也提醒,白天的光線是必要的,最重要的就是白天照光,因為日光有益身體健康。【延伸閱讀】過馬路老是比小綠人慢一步?當心「肺動脈高壓」致死率高時下最夯「彩虹選食法」 提升免疫力要吃哪5種顏色?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754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14 醫療.眼部
白內障視茫茫 不只影響視力也有礙社交、心理健康
為讓民眾得到正確且充足的眼睛保健知識,聯合報元氣周報5月7日舉辦「挽救視危機 別讓白內障搶走你的視力」元氣健康講座,邀集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眼科教授暨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視網膜科主治醫師陳怡杏,一一解惑眼睛愈來愈看不清晰的「老症頭」,教導民眾做好視力保健,保護靈魂之窗。眼睛是靈魂之窗,但現代人長時間盯著手機、電腦,讓白內障提早上門。視力變差不僅僅是看不清楚而已,也連帶影響外出社交意願。醫師表示,一般人60歲以後水晶體開始老化變硬而有白內障情形,但並非所有白內障都會影響視力;若發現開始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及時就醫並與主治醫師討論手術計畫,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白內障太嚴重未處理,可能誘發青光眼。「視力不單單影響『看不看得清楚』這件事。」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副營運長吳貞瑩表示,許多長者不太願意走出家門,因為怕跌倒或其他危險,因此影響到社交、心理健康。也有研究顯示,隨著社交的減少,將提升長者的失智症風險。吳佩昌指出,近年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約九成高中生有近視,當中35.7%更為高度近視;而現今55歲以下成人需要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族群,也以高度近視者為主。小朋友的眼睛相當有彈性,能夠調節看遠看近,但過了40歲後,水晶體開始輕微硬化而有老花眼,到了60歲以後,水晶體更加老化變硬,顏色呈現黃棕色甚至嚴重變白即為「白內障」,但白內障其實是人體自我保護的機制,若太過透明則無法阻擋有害光線,這是為了保護黃斑部病變的演化過程。「角膜負責七成的眼球光線聚焦到視網膜、水晶體負責三成光線聚焦。」吳佩昌說,健康的眼睛光線會聚焦在視網膜上呈像,當眼中產生白內障就可能擋住瞳孔後方,讓光線進不來,視力受影響。若白內障太嚴重,導致前房過淺,未進行手術處置,也可能引發急性青光眼,當眼壓升高,引起頭痛、嘔吐感,容易誤以為是腸胃炎,若拖到三天以上,可能導致失明。白內障手術傷口小,術後仍需好好照顧。目前白內障治療仍以「人工水晶體」置換為主,陳怡杏說,經過手術治療後,患者視力可大致回到不錯的狀態。過去白內障手術傷口較大,約1公分,有病患返家後不慎撞到、跌倒,就會造成植入的水晶體產生位移;但現今的技術相當進步,傷口小於0.5公分,也沒有縫線,術後可自動癒合。陳怡杏說明,目前「超音波晶體乳化」技術,是在黑眼珠附近開0.2~0.3公分的傷口,另外也有新的科技,可以透過飛秒雷射機器輔助切開傷口,利用超音波把水晶體震碎後取出,再將內部洗淨後,置放人工水晶體。隨著科技進步,感染機率已非常低,但仍要注意一個月內不可搬重物、好好照顧傷口,否則一旦感染,將會前功盡棄。開車、閱讀、看電腦……人工水晶體可依自己生活習慣挑選。單焦點、延伸焦距、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市面上產品百百種,患者到底該如何挑選?陳怡杏說,沒有任何一個人工水晶體能讓人完全回到20歲原生的水晶體狀態,建議依照自己的「生活習慣」挑選人工水晶體。例如,平常會出門買菜或爬山健行等遠距離視力的需求,選用「單焦點」即可,但看手機就需要拿遠一些或配戴老花眼鏡輔助;如果平時近距離視力的需求較高,例如看手機、看平板、閱讀書籍等等,建議選用「多焦點」;若平常需要要夜間開車、看路況,同時看導航、儀表板,過去通常會建議選擇「繞射型延伸焦段」,但部分病患在夜間會感受到光線分散狀況,導致眩光、光暈的發生,進而影響夜間的視覺品質。若想避免這樣的情況會建議選擇「非繞射型延伸焦距」的人工水晶體。陳怡杏分享一位71歲家庭主婦,雙眼近視100度,有輕微散光並配戴老花眼鏡,黃斑部病變病史預後良好。她希望手術後可以看電視、搭公車、使用電腦、正常使用手機。術後希望能不要配戴任何眼鏡,因此選擇非繞射型的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手術後沒有夜間眩光的問題,日常的需求也都能夠看得很清晰。手術後「大放光明」,需配戴護目鏡重新適應光線。許多置換人工水晶體的患者,置換後對光線太過敏銳,難以適應。吳佩昌說,本來白內障擋住的光線,治療後都被清除了,確實需要配戴護目鏡一段時間,而視網膜細胞需要在黑暗狀況才能恢復,晚上睡覺時也建議關燈睡覺。陳怡杏則說,人工水晶體置換後通常可以使用終生,少數會因為細胞增生產生二次白內障,但經過5分鐘左右雷射光治療都能解決。視力保養小撇步1.兒童及白內障術後病患使用3C產品,不要近距離暴露在藍光下。2.40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一次眼科健康檢查。3.若有眼疾病史,建議每三個月看一次眼科,追蹤眼壓。4.有糖尿病共病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5.戶外配戴太陽眼鏡。6.使用手機時調到夜間模式,家中搭配偏黃的燈光,能減少藍光。7.設定鬧鐘,每30分鐘讓眼睛休息一下。資料提供╱吳佩昌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