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1 09:25:08 趙可式
趙可式/插管度餘生 連李光耀都怕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日前去世,一代強人驟逝,各國哀悼。其實,他在2013年所出版的遺著「李光耀觀天下」《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即已預立醫囑,若康復無望,不願插管維生。此舉對全新加坡民眾起了帶頭及啟發的作用,真不愧為英明智慧的國家領導人。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5-04-21 09:25:08 趙可式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日前去世,一代強人驟逝,各國哀悼。其實,他在2013年所出版的遺著「李光耀觀天下」《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即已預立醫囑,若康復無望,不願插管維生。此舉對全新加坡民眾起了帶頭及啟發的作用,真不愧為英明智慧的國家領導人。
2015-04-21 08:48:20 一般外科
38歲的林小姐體重曾高達105公斤,因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26歲就領到殘障手冊,後來又罹患糖尿病,嘗試節食、運動和各種減肥藥都沒效果。為了想瘦下來,她動了胃縮小手術,術後半年體重掉到71公斤,纏身多年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和糖尿病明顯改善。
2015-04-20 15:26:06 蘇怡寧
現今的防衛性醫療氛圍之下,在母胎兒醫學的領域,面對許多複雜的問題,但卻又是最簡單的答案,就是請您把孩子拿掉。 你同意嗎? 至少,在很多情形之下,我不是這麼認為的。 我今天不打算討論,到底誰才有權
2015-04-20 14:28:10 整形美容
醫美風行,北市衛生局調查發現,約19%的大學生曾接受過醫美療程;醫師提醒,坊間醫美療程常有「揪團共購」、「保證最低價」等宣傳花招,若被宣傳手法牽著鼻子走,很可能接受了自己不需要的療程。
2015-04-19 11:33:30 陳豐偉
上網搜尋「間歇暴躁症」,能找到的專業文章遠低於強迫症、恐慌症,汽車駕駛暴怒、危險駕駛的新聞倒是每幾年就出現一次。過去精神醫學界把「間歇暴怒症」視為罕見精神疾病,但這十年來累積的研究認為,「間歇暴躁症」盛行率並不低。
2015-04-19 10:26:07 李偉文
或許要等到水龍頭打開沒有水時,我們才能夠發現有水用的可貴,但是對於其他資源,我們能夠惜福愛物嗎?這些年來,一方面因為科技進步,一方面因為全球化競爭,東西似乎愈來愈便宜。也因為便宜,我們就輕易地買,愈買愈多;也因為便宜,我們就不會好好珍惜,隨隨便便就扔掉了!即使我們把不要的東西分類回收,處理過程中也將耗掉許多寶貴的能源。所以要提醒自己:買東西時不要只看價格是否便宜,而是要想那件東西是不是真的用得著,用完後它會到哪裡去?要看東西來自於大自然的價值,而不是販賣的價格。倘若我們過著不斷消費、不斷購買、又不斷丟棄的生活,大自然的資源很快就會被我們用完了。
2015-04-17 14:42:12 張璽
曾經有旅居英國的日本媽媽,因為孩子的扁頭被幼兒園老師關切,以「頭型異常」為由要求帶孩子去就醫,當這位媽媽表示「在日本這樣的頭型很常見,不是疾病!」老師竟然表示「你這樣是虐待兒童!」過去,東亞地區的父母
2015-04-17 11:12:38 器官捐贈移植
衛生福利部去年10月公布施行「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將配偶、三等親等列入優先排序,死後器捐捐贈者的等待移植親屬,有提早獲得分配器官的機會,統計近六個月的數據,每個月同意簽署器官捐贈的民眾平均有兩千人,另平均每個月屍體器官捐贈的人數多達20人,與去年同期的16人相比,成功率達20%。
2015-04-17 09:16:15 血液.淋巴
連簡單散步都得擔心體內出血,這是一名血友病患的心情寫照。醫師建議,病患應考慮定期注射凝血因子,將症狀治療改為預防治療。
2015-04-17 09:16:15 血液.淋巴
10歲的血友病患楊小弟,因4歲以前未注射凝血因子,某次右腳踝扭傷造成內出血,導致腳踝筋膜永久受損,每個月都會發生好幾次自發性出血,甚至有半年時間腫痛無法走路,只好學嬰兒爬行。
2015-04-16 11:17:14 潘懷宗
睡太多 睡太少 都容易中風 甚麼時候睡?睡多久?愈長愈好嗎?周末可以賴床嗎?首先,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最新研究指出,平均每天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的人,罹患中風
2015-04-16 10:18:01 蘇上豪
報紙上偶而會讀到急診室暴力的事件,情緒激動的病患或家屬,毆打醫護人員;抑或是可以看到新聞媒體的報導,因為醫療糾紛,家屬召集大批人力到醫院灑冥紙、抬棺抗議,甚至是包圍醫院,造成緊張的醫病關係。前述這些脫
2015-04-15 15:06:32 健康大富翁
春天「後母臉」,身體跟著拉警報!隨著季節的轉變、身體的機能也會因天氣變化而產生改變,甚至由內而外影響氣色,使臉色看起來「落漆」,甚至面有「菜色」,令許多女性花容失色! 如果要讓氣色看起來紅潤,日
2015-04-15 15:06:31 健康大富翁
懷孕期間易忽略營養補充導致產後體質改變 羊年一開始美寶我就要來跟大家公佈喜訊,目前我已經懷孕18週了,正當我們一家人還沈浸在這偌大的喜悅之中,我忽然想起來當初在懷小玫瑰的時侯,由於當時工作繁忙回
2015-04-15 15:06:30 健康大富翁
辛苦的媽咪們,是否正在為家庭、工作蠟燭兩頭燒?生活壓力大,身體感到越來越虛弱,臉色蒼白、失眠、工作提不起勁…,甚至引發許多疾病?提醒媽咪,喝對營養品調養身體很重要。燕窩是自古以來極珍貴的養生聖品,含豐
2015-04-15 09:37:16 癌友故事
35歲,正是人生精華階段;婦人卻在剛迎來兩個新生命不久,被迫接受罹患乳癌的噩耗,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
2015-04-15 09:13:54 性愛後遺症
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發現,國內有八起桿菌性痢疾個案疑似經由口肛交而染病。
2015-04-15 08:53:08 器官捐贈移植
成大醫院最近完成4例血型不相容活體肝臟移植,情況都相當良好,是南台灣第一家進行這項手術的醫院;其中22歲女兒捐出7成的肝臟給肝癌末期的父親,順利救回一命,她說「自己的父親本來就要自己救」,捐肝根本不算什麼。
2015-04-15 08:46:11 一般外科
中市3個月大的陳姓女嬰日前洗澡後,父母為幫她保暖,戴上新生兒護手套,3天後再洗澡時拿下手套,竟發現女嬰左手中指前端變黑,緊急到醫院治療,卻因指頭前端細胞已嚴重壞死,最後慘遭截肢。
2015-04-14 15:13:07 林靜芸
小林18歲,是日本料理店的學徒,師傅是60歲的阿國。料理店原本生意很好,阿國堅持不變菜單、不改裝潢,客人日漸減少。小林上網搜尋,發現創意與行銷是現代餐廳重要的元素,利用午休時間教阿國上網。
2015-04-14 09:05:41 楊志良
2008年舉辦第一屆全國藥品政策會議,是我國醫療政策的重要指引。今年將舉辦第二屆,主題為「以病人為中心、價值為基礎」。但檢視議程,卻令人百般好奇「以病人為中心」的思維何在?所謂「價值」又是指什麼?
2015-04-14 09:02:44 性愛後遺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有些男性朋友認為,手淫過度容易導致腎虛。對此,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俊明醫師表示,手淫又稱自慰、打手槍,適度手淫對身體無害,甚至還可能促進新陳
2015-04-14 08:48:17 性病防治
20年看診經驗中,不乏接觸到感染愛滋病的上班族或家庭主婦,她們未曾有過一夜情或性交易,也沒參加過集體性轟趴等聚會,卻在體檢或陪同篩檢時驚覺,明明生活單純規律,卻因伴侶或前男女友出軌或外遇,感染愛滋病毒而不自知,而且毫無症狀。
2015-04-13 09:01:35 愛情診療室
很多夫婦期待進入空巢期,以重拾以前兩人喜歡共同做的許多好玩的事。但是當這天來到時,他們卻發現,多年來忙著撫養子女、經營事業,使他們變成與二、三十歲時非常不同的人。子女離開身邊後,才發現另一半已成陌生人。
2015-04-12 13:49:51 血液.淋巴
今年12歲的林小柚,其母系家族成員有血友病史,他一出生時因頭圍比其他寶寶還大,醫師推測是新生兒顱內出血,在詳細基因檢查後,確定是第八凝血因子異常——「A型血友病」。從此之後,小柚每周都要去醫院報到,定期預防性施打「第八凝血因子製劑」,增加身體的凝血功能。
2015-04-12 13:31:59 血液.淋巴
今年23歲的葉朝仁在六個月大學爬時,全身出現大塊大塊的瘀青,久久不退。醫師在他腳上畫一道傷口,持續兩天流血不止,確診是第八凝血因子異常——「A型血友病」,也就是血小板凝血功能差,只要外傷或內出血,他就得到醫院報到,施打「第八凝血因子製劑」止血。
2015-04-12 13:25:08 血液.淋巴
「醫師,孩子可以運動嗎?要如何跟老師溝通?」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醫師翁德甫說,血友病患家長最常問的問題,除了擔心孩子運動會不會出血問題,另一個頭痛的,是不知道如何和老師溝通。
2015-04-12 13:18:35 血液.淋巴
血友病在台灣並不常見,國人對血友病的認識也很有限,更有不少人把血友病和白血病混淆了。三軍總醫院血友病防治及研究中心主任陳宇欽說,血液疾病可分成惡性和非惡性兩大類。惡性的血液疾病如白血病、淋巴腫瘤和骨髓瘤等;非惡性的疾病主要為括貧血、凝血功能異常、血管栓塞等。
2015-04-12 11:16:32 張天鈞
為了慶祝臺大醫院創院120年(1895-2015),院方準備出版紀念專書,書名叫做「臺大醫院雙甲子——1895~2015」,主要在回顧臺大醫院過去的歷史,現在做到什麼?並提出未來的展望。由於我有27年擔任「當代醫學」月刊總編輯的工作經驗和多年「內科學誌」的編輯經驗,再加上有美術創作的能力,又從民國66年,就正式在臺大醫院工作,因此編這本書,駕輕就熟。
2015-04-12 11:09:54 劉秀枝
陳女士(化名),60歲,兩年前因心律不整導致右腦缺血性中風,造成左側肢體無力,復元良好,只有左手的細微動作還不太靈活。她規律服用抗凝血藥物以預防中風復發,生活逐漸踏入正軌,還曾與家人到中國旅遊一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