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鈞/病情解釋的重要性
為了慶祝臺大醫院創院120年(1895-2015),院方準備出版紀念專書,書名叫做「臺大醫院雙甲子——1895~2015」,主要在回顧臺大醫院過去的歷史,現在做到什麼?並提出未來的展望。由於我有27年擔任「當代醫學」月刊總編輯的工作經驗和多年「內科學誌」的編輯經驗,再加上有美術創作的能力,又從民國66年,就正式在臺大醫院工作,因此編這本書,駕輕就熟。
不過,接下來每天都要細讀文稿,再加上美術編輯工作要與教學室一起做,才發覺並不那麼輕鬆。但從閱讀當中,可以看到現代醫學的走向,那就是個人化的醫療,也就是治療的方法因人而有所差異;每位病人要有負責對口的單位,有問題時知道要找誰處理。另外一件,比較少提到的,就是對病情的解釋。
許多病人來找我處理,常常已做過詳細的檢查,正在等待進一步的處理。病人之所以會來找我,當然可能是我很有名,他們認為我說的才算數。但我常常覺得,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對病情沒有詳細合理的說明。因為病人要知道的是,他現在得的是什麼病,要如何處理,以後的進展會如何?其實在我說明清楚後,問題就迎刃而解。
好比說病人有一個甲狀腺結節,根據超音波的檢查,他得到甲狀腺癌的機會為50%,若根據細針吸引細胞學檢查,他得到甲狀腺癌的機會為50%,如果照科學的結果這樣直截了斷的告訴病人,病人會覺得他不如到龍山寺抽籤,還比較準。
他需要知道的是針對他個人,要如何處理?其實這是因為在美國,前者為放射線科的醫師操作,後者為細胞病理科醫師判讀,而我是從觸診到後兩項檢查都自己做,當然就像卡通片的名偵探科南,能夠收集到很多的線索,自然判讀起來就準確多了。這樣就可以清楚的告訴病人,他得的是良性或惡性的結節,接下來要不要手術、手術的範圍多大、術後要不要吃藥、要不要吃放射性碘治療等。
至於大家比較不會治療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時出現的眼病變,除了從外表評估他的活動性,利用沒有打對比劑做的眼球電腦斷層攝影,可以看出眼肌肉腫大的程度,眼球裡面脂肪增多的情形,來決定治療計畫,要不要先注射高劑量的腎上腺皮質類固醇,要打多久,什麼時候需要開刀,開刀的效果如何?可以好到什麼程度等等。我甚至會在電腦銀幕上放出幻燈片,來跟病人說明以後會恢復到什麼樣的情形。
現代的醫療進步甚多,但醫師與病人間的關係反而淡了,多了看電腦的時間,少了與病人談話的時間,醫學變得有點冰冷,我們大家應盡力避免這種情形的發生。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張天鈞
臺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兼任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專長:甲狀腺疾病、甲狀腺眼病變、內分泌疾病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張天鈞/由《人間失格》 談日本文學家永恆的美麗
張天鈞/從松雪樓談登山
張天鈞/阿輝伯的小故事
張天鈞/年長者罹瀰漫性B淋巴瘤 應如何處理?
張天鈞/末代皇帝與故宮
張天鈞/疫病的紅色狂想
張天鈞/如何使圖畫更美麗
張天鈞/魯蛇也有美麗人生
張天鈞/由「海獸之子」談人工智慧
張天鈞/抽象畫與人
張天鈞/退出職場 走進自然
張天鈞/一場生命的豪賭
張天鈞/再會吧!北投 粉味年代 純純的愛
張天鈞/心的自由與美感
張天鈞/追求健康的長壽 「喝茶」是日本長壽村的祕訣
張天鈞/找到天賦 還需勤灌溉
張天鈞/長期離開工作崗位後,如何迅速復位?
張天鈞/當醫師變成病人 走出復健病房靠的是信心
張天鈞/當醫師變成病人:復健讓我學會不急不急
張天鈞/當醫師變成病人:手術台上 其實還清醒著
張天鈞/你吃的海鹽含碘嗎?
張天鈞/繪畫與醫學
張天鈞/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看病方式?
張天鈞/高美館╳泰德美術館 窺見《裸》之藝術
張天鈞/從關渡賞鳥 談善意是通往地獄之門
張天鈞/藝術豐富人生
張天鈞/抗甲狀腺藥物引起的過敏
張天鈞/在天命裡,保有樂觀積極
張天鈞/和病人聊天 找到勃起障礙真正病因
張天鈞/美聲背後的人生故事
猜你喜歡
為何新冠疫苗已試驗成功卻仍有副作用?醫師解惑
「高潮是什麼感受?」她不想再靠演技配合求解答
林靜芸/不要低估鼓勵的力量
第二劑副作用比第一劑更高!一張表看懂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
謝向堯/混亂的呢喃,可能是心裡的牽掛…居家安寧訪視 察看患者也撫慰照顧者
黃達夫/正確的醫療是最經濟的醫療
洪惠風/火星人的起源 來自於翻譯錯誤
劉秀枝/東西找不到?別怕!可能只是心不在焉
林靜芸/病患心中好醫師 是人性的關懷
許金川/肺癌、肝癌沒症狀 定檢保健康
許金川/保肝定期超檢 別光想性福
許金川/好心不一定好肝 一定要超一下
楊定一/用正向的心,迎接改變
許金川/喝酒傷肝 別等肚子大了吐血才後悔!
潘懷宗/脂肪不見得都不好!棕色脂肪能降代謝性疾病,但要如何增加呢?
林思偕/查房
張鴻仁/有了新冠疫苗,就能「解封」開放?
鄒頡龍/從日劇《半澤直樹2》談老年人聽力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