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上豪/盜墓醫師
報紙上偶而會讀到急診室暴力的事件,情緒激動的病患或家屬,毆打醫護人員;抑或是可以看到新聞媒體的報導,因為醫療糾紛,家屬召集大批人力到醫院灑冥紙、抬棺抗議,甚至是包圍醫院,造成緊張的醫病關係。前述這些脫序的行為,看起來似乎是震撼人心,或者讓人有行為野蠻的印象,但是和醫療史上曾發生事件比起來,可能還算是小兒科,底下談到的一件群眾暴力事件,應該會讓讀者們大開眼界。
故事的地點發生在1788年4月13日的紐約,當時在紐約醫院的解剖教室有位「白目」的醫學院學生叫約翰.希克斯(John Hicks),可能是研究解剖太無聊了,於是拿著一隻女性的手臂,對著樓下嬉戲的小孩高聲說道:「喂,這是你媽媽的手臂,我們剛從她的墳墓挖出來的!」
沒有想到這句玩笑話,剛好觸動小男孩心中的痛,因為他的母親剛剛才去世,而且也下葬沒多久。於是他哭著回家,向父親說出這可怕的消息,結果一行人到了墓地,發現他母親的屍體真的被盜走了。
我相信,這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的玩笑話。只不過這希克斯的行為挑動了當地居民長久以來的憤怒。因為紐約醫院教授解剖學的醫師叫理察.貝利(Richard Bayley),是位從英格蘭訓練之後、回美國任教的學者,由於當時英格蘭的醫師所使用的大體多屬盜墓而得,自然也使得他有此一技之長。
貝利醫師在醫院裡使用的大體,早就讓紐約的居民懷疑其來源,只是一直苦無證據,找到他盜墓的證據,如今希克斯的一句玩笑話,雖然不見得是真的,但也因此聚集了一批暴民,攻進了紐約醫院解剖教室裡。
暴民闖進教室之前,已有不少師生聞風而逃,但是有一位老師和四位高年級學生,因為要保護多年蒐集不易的大體解剖樣品,想帶著它們去別處藏匿,卻因此逃避不及,被暴民抓去遊街示眾。
此時的解剖教室裡,桌上當然還有些血淋淋的新鮮大體被留下,看到這些光景的民眾,當然心中很悲痛,所以在破壞教室設施後,也將這些遺留在教室裡的人體組織一併帶走,找到適當的地方埋了起來,算是對死者的尊敬。
至於那些被抓到的老師與學生們,被將近2000位民眾拉著他們在街上遊行。此時,紐約市長詹姆士˙杜安(James Duane)聞風而至,說服了那些氣憤難耐的民眾,將那五個人送至監獄裡,希望一方面平息民眾的怒氣,二方面也保護這些師生的安全。
沒有料到,人群並未因此散去,依舊在全城裡搜索,想要將紐約醫院其他的醫師與學生找出來,抒發他們所蓄積的怒氣。尤其那位叫做希克斯的醫學院學生,更被視為惡貫滿盈的通緝犯。只是民眾未能如願,但不死心的他們依然不散去,竟然隔天聚集在監獄外,向官方要人,希望給一個公道。
紐約州的州長驚覺事態嚴重,於是暗中召集了部隊,希望儘早控制這場紛爭。結果,此舉無異是火上加油,看到軍隊出現,群眾有人向他們投擲石塊,忍不住的士兵終於開火,造成了至少三人死亡、二十多人受傷,而且受傷的人有不少也在之後,因為傷口感染死亡。
4月15日整個場面才控制住,但紐約城的秩序,還是需要軍隊巡邏來維持。可以想見,民眾對於醫師的怒火仍未熄滅,但為了維持讓生病的人有接受治療的機會,暫時忍住了怒氣。
紐約州議會在隔年回應了民眾的訴求,明令掘墓的人將受到鞭刑、罰款,甚至坐牢,而且學習英國人的做法,讓死刑犯在死後必須交由外科醫師,供教學解剖專用。不過它遇到的問題和英格蘭一樣,大體僧多粥少,加上保存不易,表面上盜屍的事件變少了,但實際上美國也走了英格蘭的老路,讓這些盜墓者更專業與集團化,直到接近二十世紀,大體保存方法變好,加上盜屍無利可圖, 這些令人髮指的行為才終結。
看我說完的故事,相信讀者可以深刻了解,醫學研究不可避免的殘忍,如果沒有法治與科技做支撐,只要有利可圖,人性還是有脆弱的一面。同理可證,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暴力與糾紛,要是法治不張,或是家屬覺得恐嚇醫師有利可圖,那相關報導一定還會在我們的報章雜誌中,像鬼魅一樣反覆出現。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蘇上豪
醫界的說書人。豐沛的創作能量,透過簡短的故事,深入淺出介紹醫學科普散文迄今。就讀醫學院時代,連續獲得國防醫學院「源遠文學獎」1988及1989年小說獎第一名。著有《國姓爺的寶藏》、《開膛史》、《DNA的惡力》、《鐵與血之歌:一場場與死神搏鬥的醫學變革》。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蘇上豪/「聰明藥」吃了變聰明,然後呢?
蘇上豪/當美食節目穿上醫療養生的外衣
蘇上豪/包皮割不割 真的跟女性無關!
蘇上豪/經典賽外... 職棒球員的痛怎解?
蘇上豪/一顆抗過敏藥物的神奇身世
蘇上豪/走鋼索的武聖和太陽王
蘇上豪/切除人腦的諾貝爾獎得主之死
蘇上豪/我的金創藥 你的仁慈藥物
蘇上豪/我是醫療VIP 是福還是禍?
蘇上豪/西方麻醉與武俠小說的巧合
蘇上豪/一場「顛簸」與醫學的美麗錯誤
蘇上豪/為了愛你的人多活幾天吧
蘇上豪/可口可樂,另類的解毒劑?
蘇上豪/李媽媽的南瓜餐
蘇上豪/原味內褲
蘇上豪/施者無畏
蘇上豪/一串念珠
蘇上豪/溫啤酒
蘇上豪/當酒駕碰上急診室
蘇上豪/母親的願望
蘇上豪/沒腸肚的人
蘇上豪/產翁
蘇上豪/脂肪瘤是我的提款機
蘇上豪/病人是我的薩克斯風老師
蘇上豪/爺爺的最後一段路
蘇上豪/搶救財產48小時
蘇上豪/地瓜的滋味
蘇上豪/七月鬼門開 醫師說鬼話
蘇上豪/木乃伊蜜糖
蘇上豪/總統殺手
猜你喜歡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用不修行的方法修行 名醫揭「走路的人」療癒祕訣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李偉文/回應來自心靈與自然召喚的行者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將疫比疫防新世紀病,快篩也要腹超!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