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7 醫聲.醫聲要聞
搜尋
食安
共找到
455
筆 文章
-
-
2023-06-05 醫聲.醫聲要聞
藥廠難撐 15款抗生素申請重新議價
健保連年議價,大砍健保藥價,不少抗生素一顆不到兩元,由於不敷成本,已有十五款抗生素向健保署提出重新議價,醫界擔心,如果價格仍舊維持「糖果價」,恐引發另一波缺藥風潮。對此,健保署表示,相關生產藥廠尚未通報缺藥。食藥署則說,這幾款抗生素均有國產學名藥可供替代,請民眾信任「台灣製藥國家隊」。儘管抗生素尚未缺藥,但許多社區藥局早已出現抗生素缺藥、補不齊等窘境,民眾拿著處方箋,跑了多家藥局,仍領不到藥物,只好回到原來就診的醫療院所。開業藥師沈采穎表示,先前食藥署調查基層藥局「Amoxicillin與Clavulanate複方藥品」抗生素需求,明明藥師已告知缺貨,但迄今還是不少藥局未收到藥品。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表示,世界各國爭搶抗生素,藥廠依照供貨紀錄,優先提供給原有的醫療院所、藥局,以致部分藥局收到處方箋,但無藥可給。建議藥局往上通報,由食藥署出面協調。藥局無法供應部分抗生素及其他藥物,讓藥師普遍對通報平台感到失望,但更令人擔心的是,最近共有十五款抗生素向健保署申請重新議價,種類包括,盤尼西林penicillin類、巨環類、頭孢菌素類、Beta-lactam類、廣效性抗生素、Quinolone類、抗真菌類、細菌蛋白質合成抑制劑類等八大類。沈采穎表示,這些都屬於常用的老抗生素,早已過了專利期,各類最低價約在一點五元,藥廠不敷成本,如果仍維持原價,可能退出台灣市場,引發另一波缺藥困境。對此,陳惠芳強調,上述每款抗生素均有國產學名藥可以替代,台灣本土藥廠都通過PIC/S GMP等專業認證,所產製的學名藥輸銷百餘國家,民眾應該信任「台灣製藥國家隊」。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表示,這十五款抗生素中,Etapenem將於六月十五日在共擬會議討論調價,其餘十四款則仍待初步資料核定後,再研議是否送至共擬會,目前先維持原給付價,不會砍價。沈采穎說,食藥署執掌藥安、食安等重要業務,沒人力處理缺藥,而健保連年砍藥價,無異「飲鴆止渴」,食藥署應該盤點原料、生產端,並補足人力,才能解決缺藥問題。陳惠芳表示,為解決基層缺藥,衛福部著手建立「中盤商監控系統」,預定今年年底前建置完成,如有短缺,即時調度。
-
2023-05-27 焦點.健康知識+
「螢光蝦壽司」與「螢光劑」有關嗎?螢光劑有沒有毒?螢光劑知識一次看
「螢光劑」,又名螢光增白劑,是一種螢光染料,也可稱為白色染料,是一種複雜的有機化合物。螢光劑的特性是能吸收入射光線產生螢光,使所染物質獲得類似熒石閃閃發光的效應,讓肉眼看到的物質很白,達到增白的效果。近日有網友到知名連鎖壽司品牌「爭鮮」外帶壽司,帶回家吃時卻發現,蝦壽司在關燈的室內竟然發出藍綠色光芒,擔心壽司受到細菌感染,或是有添加螢光劑等食安疑慮。在過去,其實也有發生過粉紅湯圓、紅龜粿、白蘿蔔等食物,為了美觀而添加螢光劑的食安事件。到底螢光劑有沒有毒?對健康會有什麼影響?螢光劑可以如何檢測出來?日常生活中螢光劑又有哪些用途?關於螢光劑的知識一次看!螢光劑有哪些用途?根據衛生署第267期藥物食品安全週報資料,螢光增白劑是一種合成染料,具有增白的效果,因此常被用於紡織、製紙、肥皂及清潔劑中。螢光劑是利用化學物質的螢光反應來改變物質的顏色觀感,例如加在洗衣精中的螢光增白劑是一些經由紫外線照射後會放出藍光的物質,由於藍光跟黃光是成互補色,會讓原來偏黃的衣服或紙張纖維呈現潔白及鮮豔的視覺感。自然界中,有螢光反應的物質其實處處可見,包括各種螢光染料、植物中的葉綠素、蝦蟹的甲殼素、維生素A、E、B2及B12、天然洗潔劑、部分從石油提煉出的化合物、螢火蟲、螢光魚、人體蛋白質、酚醛樹脂、含丁二烯的橡膠和塑膠、尿醛樹脂、紙鈔等都有螢光反應。只要是使用含有螢光反應的天然原料製成的各種民生商品,都可能被檢測出螢光反應。蝦蟹的甲殼素也可能有螢光反應。螢光劑對人有什麼影響?螢光物質主要可分成兩種,一種是含「非遷移性螢光劑」的螢光物質,另一種則是含「可遷移性螢光劑」的螢光物質。「非遷移性螢光劑」沒有遷移性,就算有螢光反應,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使用有螢光反應的樹脂或原料製成的商品即是屬於此類。至於「可遷移性螢光劑」,如添加螢光增白劑,由於可能會透過人體皮膚吸收,因此有危害健康的疑慮。臺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兼部主任楊振昌指出,螢光劑對人體危害討論最多的是「致癌性」及「致敏性」問題,多份研究報告及文獻指出,螢光劑有不少是由二苯乙烯(stilbene)衍生而來,因此被懷疑可能具有致癌性,但目前仍沒有明確證據顯示螢光劑含有致癌性。螢光劑是否對眼睛或皮膚產生敏感症狀也仍有爭議;而在環境荷爾蒙的研究上,雖然在少數的體外細胞研究顯示可能會有此種作用,但後續的動物實驗上,同樣沒有證據顯示螢光劑具有環境荷爾蒙作用。楊振昌建議,雖然螢光劑對人體沒有明確毒性,但由於相關的研究仍不夠充分,無法完全排除對較敏感的人(如嬰幼兒)有沒有產生傷害的風險,建議有疑慮或是皮膚特別敏感的人,還是要盡量避免接觸相關物品。至於螢光劑可能造成什麼健康上的影響?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如果是發育未完全、較脆弱的嬰幼兒觸碰,有可能會造成腸胃不適、皮膚過敏,甚至溶血現象。除了傷腸胃與皮膚外,過量的螢光劑被人體吸收,不像一般化學成分容易被分解,一旦與人體的蛋白質結合,想將其去除就相當不容易,除非透過肝臟的酵素分解,才能將它排出體外,但也無異加重了肝臟的負擔。螢光劑可以如何檢測?依衛福部公告的檢驗方法,可先以波長365nm之紫外燈做測試,若檢體表面發出紫到藍白色的螢光時,只能初步檢出是否含螢光反應,但無法辨別出是非遷移性或可遷移性,須進一步以無螢光反應之紗布進行染色法,以確認是否有可遷移性螢光劑檢出。為維護國人消費健康與權益,衛福部有公告,以紙或不織布為材質的面膜化粧品,材質中不得含有可遷移性螢光劑;食品方面,對於食品及和食品接觸的紙製品,如器具、容器及包裝等,則是規定都不得使用螢光增白劑。如何預防螢光劑的危害風險?雖然目前沒有研究證明螢光劑對人體有明確毒性,但對部分民眾來說仍有健康上的疑慮,生活中我們可以怎麼做,來避免螢光劑的危害?專家建議以下幾個方式:1.新衣服可用驗鈔筆等紫外燈照射,觀察是否有使用螢光劑;另外,可搓揉白色系或花色部分,觀察是否有螢光劑遷移的現象。2.使用一般的洗衣精或肥皂洗衣,不要購買有「增艷潔白」功能的洗衣精。3.避免購買特別白淨或過於鮮豔花色的衣物,建議可改選米白色、象牙白等白色系服飾較不容易有螢光劑成分。4.新衣服(尤其是嬰幼兒的衣物),穿之前先用溫水浸泡及清洗,可有效去除可遷移性螢光劑。將衣物浸泡於小蘇打粉溫水溶劑中,也可快速去除螢光劑。5.越貼身的衣物,越要小心檢查清潔,避免螢光劑直接接觸肌膚的風險。米白色、象牙白等白色系服飾較不容易有螢光劑成分。最後,美之道皮膚科診所院長邱品齊醫師提醒,不是所有會產生「螢光反應」的物品都等於有添加螢光劑,當物質受到紫外線照射時,其中某些特殊的化學鍵被紫外線激發,被激化的能量如果轉換成肉眼可見的可見光釋出,這就稱為「螢光反應」。像是日常常喝的綠茶,或是調味用的醬油,在照射到紫外線後都有可能產生螢光反應,但這是屬於天然螢光反應(Natural fluorescence),是物質本身的特性且對健康無害,提醒大家要區分清楚,不要自己嚇自己!延伸閱讀: 腐蝕小強骨骼、毒死整窩蟑螂...台大化工博士家中都用這個:成功殺死蟑螂(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26 焦點.食安拉警報
不明沈澱物再現,蘋菓西打出包史整理!不只食物,「這東西」不注意清潔也很容易長黴
蘋菓西打接連出問題 生產線全面停工桃園市衛生局今天中午表示,5月18日依據新北市政府通報市售蘋菓西打330、600ml(毫升)小瓶裝飲料也有白色不明沈澱物,桃園衛生局19日前往該公司平鎮稽查,因生產線環境仍有霉斑等虞慮,決定勒令2、3號條生產線停工,連帶4月就勒令生產1250、2000ml大瓶裝的1號生產線停工,蘋菓西打又只有平鎮廠,等於全面停工。衛生局說,4月稽查蘋菓西打平鎮廠生產線大瓶裝產品,發現部分有白色沈澱物,經檢驗後含黴菌和酵母菌,因該飲料總公司在新北市,已經把檢驗結果函送新北市政府,至於是否按食安法罰款6萬元至2億元,由新北市政府處置。蘋菓西打所屬大西洋飲料公司已在22日發布消息,說明公司生產的蘋菓西打CAN330ml 、PET600ml商品,依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來函預防性下架,即日起至6月2日消費者可憑2023年5月19日前瑕疵品的發票或商品,向原購買通路辦理退貨退費,也可透過0800241548以,及(02)29820061由專人辦理退貨退費。蘋菓西打出包史.2018、2019年:被民眾投訴出現不明沉澱物、有漂浮雜質、易開罐底部生鏽等問題。.2023年4月:又發現有不明沉澱物,經檢驗後含黴菌和酵母菌。衛生局宣布自2023-04-23零時起,市售通路不得再販售「1250毫升及2000毫升」包裝的蘋菓西打。.2023年5月:市售蘋菓西打330、600ml(毫升)小瓶裝飲料也有白色不明沈澱物。蘋菓西打平鎮廠全面停工。吃了發霉食物會怎樣?有民眾以為只要把表面切除就還能吃。專家提醒,黴菌會長根,最好丟掉不要吃。家中蔬果放久了也會變黑、長黴菌,提醒發現食物發黴一定要立刻丟掉,避免黴菌擴散,不要因過於節省而影響健康。如果吃了發霉食物,可能產生的健康疑慮最多是嘔吐和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再者是過敏反應。更嚴重的可能有中毒症狀及對肝臟損害,不過這是極少數嚴重情況,若只是不小心吃到一些,則不用太過擔心。環保吸管不注意清潔也易長霉另外,其實不止食物有發霉會產生健康問題,你所使用的器具不注意清潔也會長霉。外媒就曾報導過,一位澳洲女子上傳TikTok影片分享恐怖經驗,她長期使用一個水瓶及所附的不銹鋼吸管喝水,但因為都只裝白開水沒裝飲料,因此用了近3年都沒洗過,後來因為常生病,經提醒後查看吸管內部,竟發現吸管內藏著大量霉菌。現在很多人使用環保吸管,提醒大家,不管是喝飲料還是喝水,一定要仔細清潔吸管內部,洗完也要注意晾乾,以免內部發霉。環保吸管正確清潔4招1、買回來首次使用前,先用中性清潔劑或食用醋清洗,再用熱水泡一泡。2、使用完後盡可能趕快洗,可減少污垢停留於管內的機會。而管內可用軟毛吸管刷,來回刷洗數次。3、若有異味或喝過奶類油脂的飲料,可食用小蘇打粉或中性清潔劑清洗,再用熱水泡一泡。4、洗完後通風晾乾。【參考資料】.TikTok.1250ml及2000ml蘋菓西打今起都不能賣 桃衛生局:最重罰300萬
-
2023-05-21 焦點.食安拉警報
雙酚A吃下肚會怎樣?歐洲食品安全局再次下修每日耐受量 比2015年嚴格20000倍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雙酚A(BPA)是一種常見於食器或食品包裝的化學物質,研究認為這種成份會對人體的生育力、內分泌和荷爾蒙系統帶來負面影響,也可能引發皮膚過敏,基於健康與食安考量,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也提出新建議,並將雙酚A的每日耐受量調降至0.2奈克。你用來承裝食物的容器含有雙酚A(BPA)嗎?你知道雙酚A會對人體帶來哪些危害嗎?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日前進行一項公共衛生風險評估,並提出新的食品安全建議,將雙酚A的每日耐受量(TDI)降低為每公斤體重0.2奈克,比過去的標準低了20000倍!什麼是雙酚A?為什麼不能用在嬰兒奶瓶?雙酚A究竟是什麼呢?根據《Food Navigator》於2023年4月19日的報導指出,這是一種用來製造聚碳酸酯塑膠產品的化學物質,許多食器或食品包裝的塗層上,都有它的蹤跡,含有雙酚A的容器一旦接觸到食物,就可能進到食物中,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提醒,這可能對人體或動物的生育力、內分泌和荷爾蒙系統帶來負面影響,甚至造成皮膚過敏。因此,歐盟境內全面禁止雙酚A用於嬰兒奶瓶和特定產品,法國更是全面禁止任何食品包裝、容器和器具使用雙酚A。EFSA的食品接觸材料、酶和加工助劑小組主席Claude Lambre博士表示,為了進一步了解雙酚A的毒性,本次評估審查了800多項自2013年1月起發表的新研究,研究團隊也發現脾臟中一種名為輔助T細胞的白血球細胞百分比增加,這種T細胞在人體的細胞免疫機制中具有關鍵作用,一旦數量增加可能導致過敏性的肺部炎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每日耐受量17年間調整3次,最新標準嚴格20000倍其實早在2006年,EFSA就發布了第一份雙酚A風險評估報告;2015年則提出一份新的綜合評估報告,將每日耐受量從每公斤體重50微克減少至4微克,但當時EFSA認為尚缺乏更多有關雙酚A毒性的數據,基於研究充滿不確定性,因此僅將4微克作為臨時標準。到了2023年,EFSA再次針對雙酚A進行健康風險評估,透過將膳食暴露估計值與臨時TDI進行比較,專家們發現所有年齡層的平均暴露量與高暴露量消費者都超過了TDI上限,意味著雙酚A隱藏的健康問題不減,因此決定將每日耐受量調整為每公斤體重0.2奈克,比2015年制定的標準還要嚴格20000倍。這項最新的科學建議將成為歐盟各國政府採取適當監管措施的參考,歐盟委員會和成員國對雙酚A的限制,也可能從食品包裝改為食品中雙酚A含量的嚴格控管。新標準合理嗎?塑膠業者、消費者組織看法兩極雖然EFSA基於民眾健康提出了新的科學建議,但這對歐洲塑膠產業無疑是一記打擊,同時也對新的每日耐受量提出異議,歐洲塑膠行業公會的聚碳酸酯/雙酚A小組批評,EFSA的評估具有嚴重的科學缺陷,導致TDI數值過於保守,不適合作為風險管理的標準,並以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發表的報告為證,報導中強調,基於科學和研究方法的分歧,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並不支持EFSA提出的新TDI。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也對 EFSA 重新評估的方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根據 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對胃腸道接觸雙酚A的科學數據的分析,得出的TDI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2微克,比EFSA新的TDI值高出1000倍。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反對EFSA的研究成果,歐洲消費者組織(BEUC)的發言人就表明,EFSA降低TDI數值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呼籲雙酚A應盡快被淘汰,相較法國已禁止雙酚A用於嬰兒產品和食品容器,歐盟也應該跟上腳步,全面禁止在所有食品包裝和兒童產品中使用雙酚A。延伸閱讀▶塑膠袋裝熱食會致癌嗎?9種塑膠包裝的優缺點一次告訴你▶使用要小心!選購塑膠器皿應注意耐熱溫度、使用方法▶食品接觸材質疑雲-該擔心金屬罐頭食品中的雙酚A嗎?(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08 養生.聰明飲食
草莓受歡迎卻被封為最髒水果 驗出農藥殘留超標需要恐慌嗎?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當主管機關進行市售或進口蔬果檢驗時,草莓經常榜上有名,即使鮮豔欲滴的草莓是國人喜愛的水果之一,卻也因為農藥問題而被列名為「最髒水果」之一。但檢驗出農藥殘留超標真的需要很恐慌嗎?一起來了解檢驗標準的意義!從我國主管機關邊境查驗或市售蔬果抽驗的農藥檢驗結果,到美國非營利環保組織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簡稱EWG)每年列出受農藥污染最嚴重的12種農作物名單,「草莓」總是長踞榜單上。在媒體大幅報導下,你是否也對這鮮豔欲滴的草莓感到心情複雜?明明是國人最喜愛的水果之一,草莓季到果園採果是最受喜愛的親子活動,手搖飲與甜點相關草莓產品推陳出新,但在大口食用同時,又總是害怕農藥殘留問題?2023年4月22日台灣農業化學會主辦的「2023食安論壇 食農教育推廣與分享系列活動:農藥在台灣」邀請到聯合國人類健康組織首席科學家暨馬里蘭大學化工及生物分子工程學系客座教授羅揚銘、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技術服務組組長陳妙帆、美國榖物協會駐台代表盧智卿、2021第二屆永續善農獎得主的苗栗大湖健生農場劉秉竑一起分享農藥使用與管理原則。為什麼草莓經常被驗出農藥殘留?用藥真的很嚴重嗎?栽種草莓時的用藥為什麼容易比其他水果來得多、導致最終的殘留量超標?劉秉竑表示,草莓因為沒有果皮所以本身就比其他農作物脆弱,因此受到病蟲害威脅的風險也比較高。在田間面對的生產難題包括劇烈天候變化、害物(病蟲草)發生又快又強、新型害物出現、防治藥劑成效不彰等,「過去有很多農友在噴藥之後發現沒有效果,所以就一直噴,也容易造成最後的檢驗無法過關。」農藥是治療手段 仍須以科學為基礎來使用與管理大家聽到農藥就很容易產生恐慌,但是換個角度想,農藥其實就是農作物的「藥」,跟人生病時會吃藥治療一樣,農作物生病時噴灑農藥也是為了讓它快速恢復健康,但是重點是需要「對症下藥」,而這也需要仰賴農友的知識與經驗判斷,以及主管機關對於農藥的把關管理。陳妙帆表示,我國推動「農藥登記審查」,重點就是為了兼顧農業生產的正面效應,也要對人類與環境取得平衡。台灣農業化學會理事長李坤達進一步說明,農藥的發展是基於實際田間需求而來,但是每種農藥的開發還是有科學根據的,且為了達到糧食安全、有足夠的供應量和好的品質,基本的用藥還是有必要,且必須以科學為基礎來使用與管理。農民需培養正確用藥觀念 以免對環境與人體造成危害對於用藥的知識不足與方法不對,也是市售蔬果農藥超標的源頭問題之一,長期在各國推廣正確農業用藥觀念的羅揚銘就表示,知識較為不足的農民會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噴灑藥劑,把農藥向上噴果樹,殊不知自己也被農藥灑滿全身,還以為噴藥後想睡覺是正常現象。當農藥超量噴灑或錯用農業,就會讓農藥累積於土壤中、對環境造成危害,對於農民的人體也會造成急性(如頭痛、皮膚過敏)或慢性(提早發育、攝護腺癌等)中毒。預防勝於治療 減用農藥不是夢劉秉竑認為目前國內草莓的農藥殘留狀況已經降低很多,是因為農藥也會推陳出新、讓農友不必用量過多就能達到治療效果,而政府也有提供農藥自主送驗的資源,可供農友自我把關,「田間用藥是有科學方法可以管理的」。劉秉竑強調,用藥並非唯一手段,應該要思考的是「噴藥沒有效,會不會不是農藥的問題?」不是發現植株長不好時就只是一味噴藥,而是得要從最基本的栽培方式去檢視與解決問題,例如土壤、水份管理、肥料。「很多人以為投入更多肥料、給更多營養,就能得到更多的收穫回報,但事實上可能適得其反。就像人類飲食如果大量攝取高糖高油,健康會出狀況,草莓也是一樣。」這也是劉秉竑認為國內植物醫師制度與人力應該趕快趕上的原因。導入病蟲害整合管理技術 精準用藥為了推廣正確的病蟲害管理、不以農藥為唯一解方,劉秉竑與志同道合的農友夥伴成立「莓事團隊」逐步協助大湖地區草莓農園朝此方向邁進,導入草莓病蟲害整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簡稱IPM)技術,基本原則有三點:1、將害物之族群維持於經濟危害水準之下,而非趕盡殺絕。2、盡量採用非化學製劑之防治方法。3、當藥劑之應用已無可避免時,宜慎選藥劑,將其對有益生物、人類及環境之影響降至最低。「化學製劑的防治要適時,用最低投入量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劉秉竑強調必須觀察植株病蟲害發生規律與徵兆,提早介入,針對病蟲害精準用藥、清園以減少害蟲藏匿地方、進行健康種苗處理(種苗病毒檢測)、適地適作適時適量適法地合理化施肥,並且做預防監測。「不是不用藥,而是精準用藥」劉秉竑說明,目的是在最少的總投入量獲取最大的防治效力與經濟收穫。「農藥超標」真的很嚴重嗎?先來了解什麼是「農藥最大殘留容許量(MRLs)」在農民正確地精準用藥同時,政府也需要把關各種農藥的用藥標準。羅揚銘說明,每個國家的農藥監管機構都會進行風險評估,為所有新鮮食材和加工食品確定「農藥最大殘留容許量(MRLs)」,此標準會考量「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DI)」以及國人飲食習慣,其中ADI是代表一個人每日攝入某種化學物質,終其一生都不會有健康風險的估算值。「考量食物消費模式很重要,當地人民食用某種食物較多時就需要考慮食用後的交互作用。」羅揚銘強調。在各國在訂定MRLs標準時,是為了管理所需,但該標準距離真正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劑量仍有相當大差距。陳妙帆解釋,如果ADI是100%,那麼控制所有攝取量的總和會在ADI的80%以內,但是訂定MRLs會在考量國人飲食習慣後再下修到40%左右,是相當嚴格的把關。也就是說如果真的有食材或食品被檢驗出農藥超標,也僅代表超出MRLs的法定標準,但是距離會造成危害的程度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為什麼進口水果會有那麼多農藥超標案例?此外,飲食習慣因各國不同,綜合因素考量也導致各國的MRLs會各有差異,也因此就會出現日本進口草莓在海關頻頻被驗出超標的情形,就是因為日本MRLs標準比台灣較為寬鬆,也因此傳出日本交流協會曾向我國提出放寬農藥殘留標準的消息。長年投入國際榖物貿易的盧智卿表示,各國MRLs是依照科學為本去看個別國家的最大容許量,雖然在進口時也會進行貿易談判,但是還是會以科學為證據,並不會說開放就開放。而雖然台灣頻頻因農藥超標而退運或銷毀日本草莓,表示當你到日本旅遊時就不能吃當地的草莓嗎?當然並非如此,就跟在台灣驗出草莓農藥超標的狀況一樣,超標只是超過行政管制標準,距離人體健康危害還有很大的差距,只要在清洗草莓時注意要在「保留蒂頭」時以「流動水」仔細清洗每一顆果實,洗後才剝除蒂頭,如此即可安心食用。延伸閱讀▶美國公布「十二大最髒蔬果」名單讓你嚇到了嗎?對農藥殘留放大的恐懼可能讓你什麼都不敢吃▶草莓真的農藥很多嗎?怎麼吃才安心▶怕農藥殘留?重要的是你怎麼清洗蔬果!(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06 養生.聰明飲食
泡麵、冰淇淋相繼驗出「環氧乙烷」!專家告訴你品管制度一次看
最近的環氧乙烷事件佔據了新聞各大版面,讓大家聽到「環氧乙烷」都人心惶惶。它是一種化工原料,也可以用作醫療用具的消毒,在某些國家會拿來幫農作物滅菌消毒。但我國對環氧乙烷的規範是「不得作為農藥使用,也不得在食品中檢出」,所以當進口食品檢測到環氧乙烷殘留時,就必須退回或銷毀,作為一級致癌物,長期接觸的情況下就會破壞腎臟功能與增加致癌風險。透過這次事件,可以知道食安對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建立一套完善的品管制度也就顯得無比重要。今天就讓【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來和大家一起認識我國的「食安三級品管制度」!食品三級品管的由來有鑑於以往食安事件頻傳,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簡稱食安法)在2014年進行修法,確立食品安全三級品管制度,並依據食安法第七條、第八條及第四十一條,強制食品業者實施三級品管,分別是業者自主管理、第三方機構驗證、政府稽查評鑑三個等級來加強食安的把關。下面一段的內容會帶大家來了解三級品管的內容及細節,看看食品業者與政府是如何為大家每日的飲食安全做把關!食品三級品管的內容如上一段所述,食品三級品管由業者自主管理、第三方機構驗證、政府稽查評鑑三個環節組成的金字塔,具體細節如下:‧ 一級品管:業者自主管理大家如果常去餐廳或是手搖杯店購物的話,可以多注意牆上或是櫃台是否有張貼如冰塊生菌數、炸油品質檢驗等檢測報告。常聽到的其他檢驗項目如食品重金屬、農藥、微生物檢驗等,都是屬於一級品管的範疇。一級品管中的內容包含執行產品強制檢驗,如原料、半成品與成品的定期檢驗;並規定業者自行制定食安監測計畫,依照危害分析與風險評估來做產品品質的自主管理;同時也會要求食品業者設立實驗室來時刻檢查自家產品的品質。‧ 二級品管:第三方機構驗證「本食品工廠通過HACCP、GHP驗證合格!」,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描述。依據政府公告規定,當特定類別食品業者經營達到一定規模後,政府會強制要求業者取得二級品管驗證,也就是受到由衛福部認證的第三方驗證機構到廠實地查核,查驗工廠對於人員、廠區、食品製程、品保制度的管理是否符合規定,以維護國人飲食衛生安全。‧ 三級品管:政府稽查抽驗最近備受關注的環氧乙烷殘留事件,以及莓果中驗出A型肝炎病毒事件,就是由衛生機關抽驗產品時所發現的。根據食安法第41條規定,政府有權對食品業者的原料、產品、廠區、用具、添加物等進行查核與抽驗,且業者不得規避或拒絕。所以像這樣由政府單位對業者來稽查抽驗的制度,便屬於第三級品管。【PrimePlus小學堂劃重點】共同監督,「食」在「安」心想要全方位提升食品安全的環境與品質,可不能只靠政府與業者!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同樣有責任一起維護我們的飲食安全,具體的方式可以透過以下三點來完成:1.仔細檢查食品標示與標章守護食安的第一步就從了解食品標示開始做起!包裝食品標示上都應依食安法載明品名、內容物、有效日期、原產地、廠商名稱及通過驗證的標章等重要資訊,養成購買前先檢查的好習慣除了可以確保自己的權益不受損外,也可以透過標示的資料來追溯自己所買的食品是從何而來。2.主動查看商家出示的檢驗報告與品管表單在餐廳、飲料店用餐或購買商品時,可以查看業者是否有出示檢驗報告或品質管理表單,由此檢查業者是否有執行一級品管,落實自主管理的原則,也可以由報告中知道業主對產品做了哪些檢驗與管理,保障自己在飲食衛生安全上知的權利。3.善加利用食安專線近年來政府因應食安議題討論度水漲船高,開辦了「1919食安專線」,象徵政府機關與民眾攜手同心守護食安的決心,只要民眾有食品相關的問題,如黑心食品檢舉、食品諮詢、消費問題、生鮮農產諮詢等,都可以透過撥打1919食安專線來由政府專員為你服務。拜現代科技進步所賜,食品工業的發展也越趨發達,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食品供我們選擇,透過食品營養知識文章提升消費者的食安意識,正確選擇安全有保障的商品,也是【PrimePlus健康設計家】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在看完今天的文章之後,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食安小達人,一起來為我們的「食」事貢獻一份心力吧!本文為《健康知識Plus專欄》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29 焦點.食安拉警報
美國3月才剛傳出A肝冷凍草莓!台灣好市多「科克蘭綜合莓」驗出A肝病毒,已賣近萬包
衛福部食藥署4月10日於邊境抽驗好市多進口產品,「Kirkland Signature科克蘭冷凍三種綜合莓」,後續檢驗結果出爐,驗出該產品有A肝病毒,食用者恐會增加感染A肝機率。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科長呂昀儒表示,第一時間已立即到好市多位於高雄總公司稽查,也於倉儲內驗到該產品有A肝病毒,下架203包,但進口的其餘9427包已賣出,高雄市衛生局將依食安法開罰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延伸資訊】三月才剛傳出華盛頓州5起A肝案例 疑與市售冷凍草莓有關科克蘭冷凍綜合莓驗出A肝病毒 已全數下架食藥署於邊境抽驗到產品違規後,立即啟動後市場查核機制,會同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前往該公司抽樣5件不同批次產品檢驗A型肝炎病毒,其中4件檢驗結果為陰性、1件為陽性(產品標示有效日期2023年09月19日)。呂昀儒表示,好市多此次進口的產品總計有1萬7431.78公斤,一包1.81公斤,稽查時,庫存僅有367.43公斤,為203包,目前好市多已經將違規產品全數下架,屆時將由地方衛生局監督業者完成後續回收銷毀作業並依法處辦,並維護消費者相關權益。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4款規定,染有病原性生物,或經流行病學調查認定屬造成食品中毒之病因,不得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販賣、輸入、輸出、作為贈品或公開陳列,違反前述規定,依同法第44條可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A肝症狀 突然發燒、嘔吐及腹部不適…A型肝炎的潛伏期約15到50天,平均為28到30天。主要症狀有突然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適等,數天後可能發生黃疸現象。食用相關莓果有症狀者請就醫告知飲食史,以利醫師評估感染情況和採檢。因A型肝炎屬法定傳染病,疾病管制署亦已啟動相關措施。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針對本事件疑似或確定A型肝炎個案詢問相關飲食史,並進行病毒序列比對,以釐清國內有無相關傳播發生。其中8例已經完成定序,比較接近韓國貝類病毒株。羅一鈞呼籲,曾購買該批冷凍莓果民眾勿再食用,若已經食用者也請勿驚慌,請自最後一次食用日次日起,進行60天自我健康監測,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確實告知醫師相關飲食史,疾管署也呼籲醫師,發現疑似有食用莓果飲食史病例時,依規定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疫調處理,降低傳播可能性。高風險族群 可自費接種A肝疫苗疾管署建議,慢性肝病、肝癌或免疫力低下等具有A型肝炎重症高風險民眾,如曾食用該批莓果類產品,可在最後一次食用日後2週內就醫評估自費接種A型肝炎疫苗之必要。詳情請參閱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洽詢。疾病百科/A型肝炎A型肝炎的傳染途徑是「糞口感染」,若食用的食物水源,被A型肝炎病毒所污染時就會感染,較常碰到的感染源是被糞便污染的水源。環境衛生較差的地區或個人衛生習慣不良的民眾,仍然有較高的感染率。A型肝炎的潛伏期大約二至四星期左右,一般人在感染「A型肝炎病毒」經治療後,體內多會產生抗體,使人體具有免疫力。絕大部分都可痊癒,也不會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後遺症。》看完整百科(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9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飲用水中的硝酸鹽恐致攝護腺癌 多吃「這種蔬果」減少危害
攝護腺癌在全球各地的發生數有愈來愈多的趨勢,2020年估計就有約 1,414,259的新病例產生(佔當年所有癌症中的7.3%),根據台灣衛福部公布,攝護腺癌發生率佔台灣所有癌症中的第六位(每年發生數7,115人),相比於美國,雖然國人的發生率僅為美國的1/7,但死亡率卻為美國的1/3,顯示台灣的死亡率偏高,故需加緊衛教,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外,更應進一步地防患於未然,預防其發生才是。攝護腺癌致病原因多 亞硝酸鹽和硝酸鹽也可能影響然而,攝護腺癌致病的原因目前仍然未完全了解,它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 尚未明白確定是何種致癌物(Carcinogenic Agent)所造成的少數幾種癌症之一。目前已知的危險因子是: 年齡、種族和家族史(包括遺傳),攝護腺癌除了有大家所熟知生長緩慢的惰性種類外(Gleason評分小於 8),其實也有具侵襲性和致命性的攝護腺癌(Gleason評分大於 8),但我們仍然不清楚影響其差別的主要原因在哪裡。當然,許多針對攝護腺癌的更多危險因子也已經相繼被提出來,像是抽煙、不健康飲食、超重肥胖和缺乏鍛練等等,以及,接觸到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例如橙劑(Agent Orange;含戴奧辛)和殺蟲劑等等都是,就在最近(2022年)還報導了食品添加劑中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與攝護腺癌之間的關聯性。目前,人類飲用水中的硝酸鹽主要是來自於農業栽種所使用的肥料和畜牧業所產生的糞便,它們很容易被雨水沖刷到土壤的含水層內以及河流中,硝酸鹽是一種化合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類改變了它的自然循環,破壞了環境平衡,因此,全世界水循環中的硝酸鹽含量正在逐漸上升中,而人體所攝入的硝酸鹽主要是通過食物和飲用水。當攝入的硝酸鹽因為任何原因被還原為亞硝酸鹽後,這時候在胃的酸性條件下,亞硝酸鹽就有可能和胺(amines)或醯胺(amides)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亞硝基化合物(例如亞硝胺,2A級致癌物)。所以,當身體內的條件容易導致這類反應發生的時候,攝入較多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時,就有機會對人類致癌。目前,科學界關於飲用水中硝酸鹽暴露量與癌症之間的流行病學研究仍然有限,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另外,飲用水中的含氯消毒劑及其副產物碰到氨(NH3+)的時候,就有機會和氯結合形成氯胺(Chloramines),也可能形成致癌的亞硝胺,因此,科學家就想要了解飲用水中硝酸鹽的暴露量與攝護腺癌間的關聯性。2023年3月8日西班牙巴塞隆那全球衛生研究所,專門從事水污染研究的維拉紐瓦教授(Cristina Villanueva)在國際期刊《環境與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結果表明,飲用水中硝酸鹽的攝入量越高,與攝護腺癌的關聯性就越大。與攝入較低硝酸鹽的參與者相比(一生平均每天少於 5.5毫克),攝入較高硝酸鹽(終生平均每天超過13.8毫克)的參與者,其罹患低侵襲性的攝護腺癌的可能性高出1.74 倍,而罹患高侵襲性攝護腺癌的可能性則更為驚人,高出近2.78倍之多。顯示出一個人在成年後通過飲用自來水和瓶裝水所攝入的硝酸鹽(Nitrate)總量可能是攝護腺癌的危險因素之一,特別是高侵襲性的腫瘤。實驗是這樣進行的,2008~2013年期間,在西班牙總共招募了1,624位年齡在38~85歲之間的男性,其中697人是攝護腺癌病患(97例屬高侵襲性),927人則是對照組(研究期間無任何癌症)。每位參與者從18歲起,飲用水中的硝酸鹽攝入量均需詳細計算,首先是了解他們居住史和飲用水的類型(自來水、瓶裝水,或者井水),如果是自來水,就依據當地市政府或特許公司公佈的飲用水中硝酸鹽的管控標準,如果是瓶裝水,就使用當地最暢銷品牌的分析數據,如果是井水,就會以不同地點的地下水監測數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實驗中,纖維攝入量較低(≤11 克/天)的參與者中,硝酸鹽攝入量較高會使罹患攝護腺癌的可能性增加 2.3 倍。 然而,在纖維攝入量較高(>11 克/天)的人群中,較高的硝酸鹽攝入量就與前列腺癌的增加無關聯性。多吃五顏六色蔬果 可減少飲用水硝酸鹽負面影響因此,若能多吃纖維、水果、蔬菜和維生素C就可以減少飲用水中硝酸鹽的負面影響,而剛好在2023年3月南澳大利亞大學科學家的最新研究,定期食用五顏六色的水果和蔬菜的男性被診斷出患有攝護腺癌的可能性較小,進一步支持這項發現。水果和蔬菜中的抗氧化劑、維生素C和多酚可以抑制亞硝胺在胃中的形成機會,同時由於纖維有助於腸道益生菌,也可以防止食物衍生出有毒物質,包括亞硝胺。正因為如此,陽明交通大學食安所林怡君教授在2022年召開記者會時就說明,如果硝酸鹽攝入的來源是來自於蔬菜水果,則不必擔心,甚至對心血管有幫助。但需提醒的是,若從培根、臘肉或香腸等加工紅肉吃到的亞硝酸鹽,則仍然還是應該少吃才是。而今天這篇研究論文提醒大家的是,如果硝酸鹽來自於飲用水,就可能和來自於蔬菜水果,必須有不同的考量?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多納特-瓦爾加斯研究員(Carolina Donat-Vargas)進一步說道,在歐洲也已經觀察到飲用水中硝酸鹽含量和攝護腺癌之間的關聯性,目前歐盟法規是每升水中硝酸鹽不得超過50毫克,未來應該考慮降低。但她也特別強調,喝到高含量的硝酸鹽的水並不意味著就會得癌症,這篇論文只是提供了該關聯性的第一個證據,往後需要通過更多的研究來加以確定,因此,要斷言因果關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作者期望這項研究和其他研究可以鼓勵政府降低飲用水中允許的硝酸鹽含量,以確保對人類健康沒有風險。最後,期望未來更多的研究能有助於提高人們對水中污染物,以及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潛在影響加以重視,並能影響政府確保對這種自然循環的保護有更嚴格的管控,像是結束對化肥和殺蟲劑的濫用,並鼓勵減少動物性食品的消費來優先考慮保護地球的綠色飲食,才是王道。參考文獻1.Carolina Donat-Vargas, Manolis Kogevinas, Gemma Castaño-Vinyals, Beatriz Pérez-Gómez, Javier Llorca, Mercedes Vanaclocha-Espí, Guillermo Fernandez-Tardon, Laura Costas, Nuria Aragonés, Inés Gómez-Acebo, Victor Moreno, Marina Pollan, Cristina M. Villanueva. Long-Term Exposure to Nitrate and Trihalomethanes in Drinking Water and Prostate Cancer: A Multicase–Control Study in Spain (MCC-Spain).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23; 131 (3) DOI: 10.1289/EHP113912.Varinderpal S. Dhillon, Permal Deo, Michael Fenech. Plasma Micronutrient Profile of Prostate Cancer Cases Is Altered Relative to Healthy Controls—Results of a Pilot Study in South Australia. Cancers, 2022; 15 (1): 77 DOI: 10.3390/cancers15010077(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2 養生.聰明飲食
韓國泡麵又被驗出致癌物環氧乙烷!到底為何要使用環氧乙烷?
前言:食藥署(4/11)公布又在韓國進口農心拉麵的青蔥裡驗出環氧乙烷,因為環氧乙烷不是合法可殘留的農藥,因此這批農心精燉牛骨拉麵遭到退運或銷毀的命運。韓國泡麵近來被驗出環氧乙烷已經很多起了,到底為何要使用環氧乙烷? 近年來食藥署在邊境查驗時,陸續有多起檢驗到進口產品含微量環氧乙烷,因此該食品或農產品被判定違規造成銷毀、退運,或是食品在上市後回收的事件,這些產品包含了膠囊、泡麵調味包、冰淇淋等等。環氧乙烷似乎成了最近的食安重點,不過大部分的消費者對環氧乙烷其實還很陌生。環氧乙烷是一種人造的小分子氣體,分子式C2H4O,帶有一種淡淡的甜味。自然界中有微量環氧乙烷存在,比如說燃燒煙草時,會產生少量的環氧乙烷,目前環氧乙烷的使用都來自於化工合成。環氧乙烷在醫療、食品、農業的應用主要是做為消毒、滅菌用,因為環氧乙烷可以形成氣體、因此易於穿透物品,特別適用於一些怕濕或怕高溫的東西進行滅菌。所以一些醫療器材如橡膠管、導管、內視鏡光纖或甚至現在大量使用的新冠病毒檢驗組的抹片都是使用環氧乙烷進行消毒的。而環氧乙烷過去以來也同樣用於食品、農產品乾貨的滅菌、滅蟲上,如拿來燻蒸農產品(香辛料、穀類、堅果、種子),以控制蟲害,或是控制諸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黴菌孢子的微生物污染,以降低菌數。只是科學界目前依照現有證據,認為環氧乙烷是IARC分類上的一級致癌物,所以依照台灣現行法規只能用於醫療上,但是不准作為農藥、食品添加物或食品消毒使用。只是某些國家如美國,還是允許用在在香辛料、乾燥蔬菜、芝麻、核桃等產品上。什麼是環氧乙烷?有哪些用途?環氧乙烷 (Ethylene oxide) 是一種人造的易燃氣體,當它的濃度非常高時,會散發出些許甜味。在自然界中也可發現非常少量的環氧乙烷,如燃燒煙草、烤肉、割草時,也都會產生少量的環氧乙烷。環氧乙烷在工業上的應用主要是用於製造乙二醇,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於聚酯纖維的合成,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可用於製作塑膠飲料瓶或是紡織纖維用。可用來當作汽車引擎抗凍劑或筆記型電腦內的冷卻劑,也可用於除去擋風玻璃上的結冰。環氧乙烷可以用於醫療產業,可以說是對於醫療器材非常重要的一種滅菌方式,主要是用於對醫院或醫療設備、用品進行消毒,所以一些怕熱、怕濕氣、怕輻射殘留的內視鏡、塑膠管、手術刀、電子儀器、紗布、棉球、手術口罩等等都要仰賴環氧乙烷消毒滅菌。疫情期間就曾有網路影片說,口罩上會殘留有致癌風險的環氧乙烷,因此市售的口罩在戴之前要先「晃一晃」讓環氧乙烷揮發到空氣中。其實這不是正確的,台灣目前口罩大部分都是未滅菌口罩,所以沒有經過環氧乙烷消毒,根本不用擔心。就算手術口罩會用到環氧乙烷消毒,不過醫療器材都會算好環氧乙烷的揮發期,控制環氧乙烷的殘留量,使其不致有健康危害。環氧乙烷在過去或是現今某些國家,也用於食品的滅菌,或是一些農產品的乾貨(如乾燥蔬菜、香料和草藥)用作防黴、控制蟲害。環氧乙烷用於食品的滅菌也有很長的歷史,從主要用在農產品(香辛料、穀類、堅果、種子)的燻蒸以控制蟲害,或是控制諸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黴菌孢子的微生物污染,降低菌數。不過,不同國家食品法規對環氧乙烷的標準不同,有的國家准用,有的國家不准用(包含台灣)。環氧乙烷有什麼健康上的問題?環氧乙烷如果長期大量暴露,會產生對黏膜的刺激性或是危害神經系統,而且近年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認為環氧乙烷有致癌性,因此國際癌症研究協會(IARC)將環氧乙烷列為第一類致癌物,也就是對人體致癌有足夠證據,因此歐盟自2005年起開始於食品中禁用環氧乙烷。環氧乙烷在台灣食品法規的標準為何?依照台灣現行法規,環氧乙烷不在食品添加物的正面表列之列,也不在允用農藥的正面表列之列,因此是個不准使用在食品的化學物質,不該在任何食品中被檢出。近年來有哪些環氧乙烷檢出事件?自從2020年起,歐盟在進口食品中監測到越來越多起的環氧乙烷檢出,因此開始加強監測,2020到2021年,僅僅歐盟大約就有超過500件環氧乙烷相關的食品召回事件,可謂相當頻繁。有人推論,環氧乙烷的濫用,可能與歐盟各國在2017年出現數起大規模沙門桿菌的食品汙染案件,因此將沙門桿菌標準調嚴有關。印度等地的原料產地,由於擔心產品的細菌標準過不了關,於是更大量的使用環氧乙烷。因應歐盟的加強監測,所以台灣的食藥署也在2021年9月曾經特別發文給各食品業者,提醒「擬輸銷食品至歐盟之食品製造加工業者及出口商,切勿將環氧乙烷用於擬輸銷歐盟之產品」。自此,台灣的邊境查驗似乎是對環氧乙烷有例行的監測,以至於陸續有多種產品檢測到有環氧乙烷的殘留,主要的事件有:GODIVA冰淇淋2021年12月主動公布含有環氧乙烷殘留而宣布回收高級巧克力品牌GODIVA發布產品回收訊息表示,因為接獲歐盟食品及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有6款GODIVA冰淇淋產品,使用的刺槐豆膠檢出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 ETO)超過歐盟標準,而環氧乙烷在台灣的食品法規中是不得檢出的物質,所以宣布產品自主回收。這些冰淇淋自共輸入89.8噸,共計6項、193批產品。哈根達斯污染環氧乙烷 45萬杯、6萬公斤產品立即停售知名冰淇淋品牌「哈根達斯(Häagen-Dazs)」,2022年6月與8月分別驗出產品含環氧乙烷而回收,食藥署經盤點國際警訊,再對比輸入紀錄,再度發現進口台灣的產品中有5項產品受影響,業者即日起將45萬杯、6萬公斤冰淇淋進行預防性暫停販售。韓國三養泡麵驗出環氧乙烷新聞報導,2022年5月貿易商進口韓國「三養火辣雞肉風味鐵板炒麵(咖哩風味)」在衛福部食藥署的邊境檢驗中驗出環氧乙烷,因而被判定不合格,1400公斤全數遭退運、銷毀。韓國辛拉麵驗出環氧乙烷2023年1月,韓國泡麵「NONGSHIM農心超進化辛碗麵(豆腐泡菜味)」被檢出殘留國內禁用農藥環氧乙烷,共1000箱,1128公斤的辛碗麵得全數退運或銷毀。大陸進口膠囊殼檢出環氧乙烷2022年12月,會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中國大陸購入膠囊殼「HPMC capsule」,經檢驗出含有環氧乙烷 571.466 mg/kg(標準:不得檢出),且部分膠囊殼已被使用於製作「左旋維他命C膠囊」交付「精緻生活企業有限公司」進行販售,依《食品及其相關產品回收銷毀處理辦法》,台北市衛生局已命業者回收產品。印度咖哩粉檢出環氧乙烷2023年2月,消基會公布抽驗市售19件食品樣品中,有1件印度咖哩粉檢出環氧乙烷。如何避免攝取到環氧乙烷?環氧乙烷在食物裡的殘留可能都很微量,而環氧乙烷是具揮發性的氣體,在產品中數個月內就會揮發掉,所以不必太過恐慌。但是我們還是可以聰明消費,儘量避免攝取到環氧乙烷。盡量選用國產農產品國產乾燥農產品比較不需長期貯藏或運輸,較不需要使用環氧乙烷製造產品,所以風險會筆記小,對照目前環氧乙烷抽驗,不合格者幾乎都是進口產品。選購有標示、可追溯的產品選購食品時,可多加注意食品是否有完整標示,尤其是廠商名稱及聯絡資訊、原產地、有效日期及營養標示等內容,如果有履歷等認證更好。避免購買散裝來路不明的乾燥蔬菜、香料或種子、堅果。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08 養生.人生智慧
小S曬居家吃飯照挨批「吃相難看」!用餐禮儀無傷大雅?2例子看影響
藝人小S日前在臉書分享與女兒在家吃飯的日常生活照,沒想到引來作家李敖的女兒李文發文痛批吃相難看,把女兒也教壞。之後李文又點名包括侯友宜.賈永婕等幾位名人「吃相有問題」。細看李文指小S家「吃飯禮儀怎麼那麼噁心」所列的12點批評,有些還算有道理,但有些卻也似乎太嚴苛了,畢竟是在自家吃。正規的用餐禮儀其實很嚴謹,不僅中餐,西餐亦是,從餐具擺放至用餐順序都有講究。不過平常我們用餐倒是可以不用遵守那麼多繁瑣的細節,但以下幾項較重要的事情還是要注意。用餐十大基本禮節1.不要跨越他人取菜。2.不要揮舞筷子。3.用公筷母匙挾菜。4.不要一直翻菜挑菜。5.吃飯時應以碗就口。6.吃東西時細嚼慢嚥,不要發出聲響。嘴裡有食物時不要說話。7.不要狼吞虎嚥。8.手不要撐在桌上或藏在桌子底下。9.剔牙要用手遮口。10.不要一直滑手機。2例子看用餐禮儀影響而用餐禮儀不止是個人行為,它所給予別人的觀感,通常夾帶了對其個人禮貌、家庭教養的評價,甚至可以當作是對一個人人品的重要觀察。例一《媽媽經》曾經刊載過一個故事,一位剛出社會的女孩帶第一個男朋友回家吃飯,爺爺觀察男生夾菜時總是用筷子把盤子底部的菜翻上來看,對自己喜歡吃的菜更是反覆翻攪弄得亂七八糟的。爺爺從「一雙筷子」看出這個男生的人品與修為,勸寶貝孫女「此人不可嫁」:如果一個飲食匱乏的窮人面對一盤盤美味菜色,吃相狼吞猴急是可以理解,因為他很少吃到像樣的一餐,但這位男孩子已經是公司主管了,可想而知物質生活並不缺乏,吃相卻如此難看,這能看出他是個自私且狹隘的人,家教也不佳。面對一盤菜,他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用筷子在盤子裏隨便地翻弄,如果改天對上利益的誘惑,他一定會不擇手段占為己有,不會顧及別人的,妳若跟他結婚或深交,絕對會被他的自私傷害的。而教養這種事,不管發生在男生或女生身上,都有可能被另一半所嫌棄甚至放棄。例二根據日本媒體「All About」去年的報導,一位化名幸子的33歲日本女性和交往一年的男友訂婚,卻在訂婚同居後發現未婚夫餐桌禮儀不佳。未婚夫在吃飯時,手肘都會搭在餐桌上,且常常用像是「握住」的方式在拿筷子,以單手捧著碗就口吃飯。幸子先是提醒未婚夫不要再用這種方式吃飯,也擔心這些行為日後會教壞小孩。但習慣總是難以改變,雙方開始出現一些爭執。後來幸子發現未婚夫家庭的所有成員都是這樣吃飯,難怪未婚夫會有這樣的習慣。因此幸子後來決定與男方解除訂婚關係,結束這段感情。或許上面二個例子只是極少數,用餐禮儀不佳大多數情況可能無傷大雅,一般我們最應優先考量的是,你會不會影響到別人?因此,遵守基本的用餐禮貌,是對自己、也是對別人的尊重。而習慣養成後,不管是在家裡,或在外面,行為都能一致,那就更好了。【參考資料】.小S曬居家生活照挨轟 她列12點痛批「吃飯禮儀噁心」教壞女兒.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食安在嘉.嫌男方家握筷「不符餐桌禮儀」 朋友都勸是小事但她堅決悔婚.「此人不可嫁」爺爺從筷子看孫女男友人品 果真應驗了
-
2023-03-30 養生.聰明飲食
皇室級冷壓初榨橄欖油 高多酚含量抗炎抗氧化
【本文重點】近年來,地中海飲食盛行,是現代營養學備受推崇的飲食方式,其中優質的橄欖油被譽為料理靈魂,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K、β-胡蘿蔔素和抗氧化劑等,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此外,如何挑選特級初榨橄欖油也很重要。西班牙王室唯一指定御用的Oro Bailen皇嘉橄欖油被譽為世界最高等級之一,其特色為:特早摘綠橄欖果實、極速封存最新鮮的Extra Virgin、運送全程18℃冷藏保鮮,深受國外五星級酒店、米其林主廚等各界名流的喜愛。--by ChatGPT近年來,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盛行,水果、蔬菜、豆類、堅果加上魚肉、海鮮、乳製品、白肉,最後淋上橄欖油,是現代營養學備受推崇的飲食方式,其原則為高鈣、高纖、抗氧化。地中海飲食烹調簡單,吃起來清爽並富含營養,優質的橄欖油被譽為料理靈魂!自古以來,地中海沿岸居民的生活都離不開橄欖油,從食物、烹飪到保養、醫藥,小小一顆橄欖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K、β-胡蘿蔔素、抗氧化劑等,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食安風暴不斷發生,橄欖油漸漸受到大家關注,藉由參加品油會、產品說明、料理課程等,學習如何挑選特級初榨橄欖油。西班牙一直是全球最大橄欖油生產國,其西班牙王室唯一指定御用的Oro Bailen皇嘉橄欖油,在疫情之後特地來台舉辦首場品油會,攜手文華東方酒店以「皇室橄欖風味&新鮮早摘青果」為主題,一邊品嘗Bencotto餐廳主廚的創意料理,一邊感受橄欖油新鮮高雅的自然滋味。品油會除了有高階品油師Kelly分享品油四步驟:溫熱、聞嗅、味覺、入喉,細細感受到橄欖油帶來的香氣與味道,更邀請西班牙Oro Bailen莊園主人Jose Galves出席。Jose Galves表示,莊園致力追求純淨的環境、細心的照料、嚴謹的製程,橄欖油競賽冠軍是一種肯定,也代表對消費者的承諾,希望更多人品嘗到這款西班牙皇室喜愛的油。文華東方酒店Bencotto餐廳的主廚Iacopo Frassi來自義大利中部托斯卡尼,曾在義大利與法國米其林餐廳歷練,這場盛宴特別使用皇嘉頂級初榨橄欖油,融入擅長的菜廚藝詮釋創意菜餚。巧巴達麵包沾橄欖油與巴薩米克醋、布拉塔乳酪佐有機番茄、義大利海鮮燉飯等,每一道菜、包括甜點都散發草香清新。高階品油師Kelly說,Oro Bailen皇嘉橄欖油是世界最高等級的橄欖油之一!除了有西班牙皇室御用的殊榮,年年參與各種國際評鑑大賽皆獲得大獎,尤其連續15年得獎Flos Olei指南的最高榮譽。皇嘉所產的特級初榨橄欖油擁有三鮮特色:特早摘綠橄欖果實、極速封存最新鮮的Extra Virgin、運送全程18℃冷藏保鮮,擄獲國外五星級酒店、米其林主廚等各界名流的心。疫情後,莊園主人Jose Galves首次出國參與品油活動,首站選擇來到台灣,期待藉自身分享、高階品油師的引導,讓更多人認識新鮮橄欖油風味。
-
2023-03-29 養生.聰明飲食
用進口雞蛋救蛋荒,補貼差額由全民買單!蛋價凍漲趕得上愈滾愈大的需求缺口嗎?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行政院農委會啟動進口雞蛋專案計畫,於2023年3月10日開始陸續以每週進口500萬顆雞蛋、每盒10顆65元的凍漲政策,以平抑市場缺蛋及蛋價問題。然而目前因雞蛋產量每日有200萬缺口,進口量不只無法有效解決,農委會為補貼因進口與國產蛋價差額,仍是由全民買單。為讓人人儘早有蛋吃、不再受到缺蛋影響,同時平穩蛋價,行政院農委會宣布於2023年3月10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實施蛋品專案進口,預計將進口共8個國家雞蛋,以滿足市場需求。而台灣也是首次批准進口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雞蛋。進口雞蛋欲補足缺口、穩定蛋價 補貼凍漲仍是全民買單台灣專案進口澳洲首批36萬顆雞蛋先於2023年2月下旬開始每週接力送抵台灣,農委會聲明3月1日先調度分配給加工業者使用,而原本供給加工業者的國產雞蛋,會釋出到超市銷售,4月初則將生鮮進口雞蛋提供給蛋商直接進入超市販售,一盒10顆預計售價65元,進口後的各項處理費用由農委會吸收。鼎巨畜產科技有限公司廠長張守忠表示,原本國內1斤雞蛋定價約4.5元,若加上運輸、洗選和分級等後約為7元左右,而首波進口的澳洲雞蛋先行提供給加工業者做為調理食品或甜點食材使用,1顆進價約台幣11元,而目前專案進口計畫以產地價格補貼給業者,等同全民補貼每顆雞蛋4元。追趕不上愈滾愈大的需求缺口 進口雞蛋無法有效解決台灣人愛吃蛋,在2020年雞蛋需求量已突破80億顆,平均年人均吃下350顆蛋;而透過農委會雞蛋產銷數據平台顯示,2023年3月平均日產蛋量約11.1萬箱、2200萬顆蛋,而高峰產蛋時期為2022年12月,平均日產蛋量約12.2萬箱、約2400萬顆蛋,產能下降約200萬顆蛋。國立清華大學心理系工商組教授高登第表示,因國內近期缺蛋,導致供給減少,消費者恐慌消費導致需求量上升情況下,即使未來平均每週進口500萬顆蛋,每日200萬顆蛋的缺口,仍無法有效處理實際問題。「不只台灣受到禽流感和極端氣候的影響,歐美國家也因禽流感而鬧蛋荒,國際市場都在協調與調度雞蛋,迫不得已才會買最遠國家。」張守忠認為,若因雞蛋讓出口額增加,導致他國國內蛋價上漲,恐有國際物價飆升的隱憂,進口雞蛋雖能短期救急、暫時安定民心,卻非長久之計。干預市場價格於事無補 缺蛋、漲價樣樣來20世紀知名經濟史學家卡爾.博蘭尼( Karl Polanyi)曾提出,當政府展現家長式的慈愛干涉市場運作,則可能會阻礙商業進取的精神。因此當政府一手進口雞蛋減少缺蛋現象,另一手又必須填補進口費用差額,試圖保全蛋荒同時抑制物價上漲,挖東牆、補西牆的方式難止脫序的產銷情況。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簡稱消基會)表示,2023年3月初便不斷接到消費者打電話表示蛋價高得離譜,一斤高達150元,甚至連跑5、6處都買不到一顆雞蛋,也提醒政府切勿為進口雞蛋而放寬檢疫標準,影響食安。大廠與政府必須放手箝制與抑價心態 才有機會解除蛋荒交易公平委員會於3月中也公告,為掌握雞蛋產銷市況,防止業者藉機從事聯合哄抬價格,已進行稽查包括盤商、通路商及相關公協會等,瞭解雞蛋產銷上、中、下游供應鏈蛋價波動原因。雞蛋產銷價格是由「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台灣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共同研討而訂定全台蛋價,雖然日後也訂定雞蛋分級計價制度,優化產銷,美國喬治亞大學農業與應用經濟學博士、清邁⼤學兼任教授黃萬傳說明,在2017年左右出現的合議制定價模式,很容易出現寡占市場,「台灣的稻米價格受到政府干預,而雞蛋價格則是受到定價委員會控制。唯有先鬆綁寡占心態,才有機會進一步處理產銷層層難題,缺蛋問題才有解。」改變包裝與微調價格調節產銷 資源分散提高民眾買到蛋機率張守忠也認為,應該讓雞蛋產業進入自由經濟市場。雖然價格上漲,需求就會下降,暫時先緩和因搶購而缺蛋的現象後,生產端同時也改進生產狀況,供給慢慢恢復,仍需要消費市場,價格不會無限上綱地飆漲。「而現在通路不斷缺貨,在保持雞蛋良好品質前提下,可將原本10顆裝的雞蛋改為6顆裝,從10粒120元微調到6粒99元,減少40%的包裝蛋量,每顆蛋雖然調漲4.5元,能提供另外40%的消費者能買到雞蛋的機會。」張守忠則以市場資源分配觀點提出暫時緩解的方案,原本100人購買,因為包裝改變,價格貴一點,因此可能讓140人能買到蛋,美國和以往墨西哥也因蛋荒以價制量,平緩在缺蛋期間過度購買的窘境。選擇替代性蛋白質食品 善用蛋製調理食品的應用高登第也說明因為價格上漲,消費行為就會有所影響,原本一天吃1顆蛋,可能改為2天左右才吃一顆,同時攝取其他蛋白質來源,其他蛋類、蔬菜、豆類或魚肉類等替代。除了日常家庭用蛋,黃萬傳舉例店鋪數多的速食餐飲業者、調理食品業者有龐大用蛋需求,就能使用蛋白粉及蛋黃粉調製,也是缺蛋之下可思索的食品應用。為緩解市場缺蛋情況,政府進口雞蛋提供加工業者、蛋商,立意良善卻僅能短暫救急,當雞蛋因生產、調度之間周轉不易,以及價格紊亂、品質未知情況下,除了選擇其他蛋白質來源或改變包裝、增加人均購買機率,讓雞蛋產業從抑價者手中鬆脫,進入自由經濟市場,才有機會直搗產業核心議題與發展。延伸閱讀▶缺蛋聲量越滾越大、限購字眼引人恐慌!當心落入缺蛋下的心理陷阱!▶進口雞蛋救蛋荒更要嚴謹把關!消基會呼籲政府應公開進口雞蛋檢驗資訊▶蛋荒缺蛋不驚慌!想補充蛋白質還有這些食材可替代(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25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B群有哪些?營養師告訴你富含B群的8種食物及8大功效
白天早早起床去上班,累了一天後還要回家面對家裡的大小事…這樣的生活讓人真希望自己有好多個分身!此時的你,一定有聽過親朋好友說過要多吃"B群"來提升精神!但你知道為什麼B群拿~麼厲害嗎?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要來帶大家一起探討人體的"精神"食糧—維生素B群家族!維生素B群家族成員點點名及它們的功能維生素B群(同維他命B群)既然稱為B "群",想必一定不只一種。沒錯!它是數種水溶性維他命的總稱,而它們在人體內負責各式各樣的生化反應。現在就讓品牌營養師Sean帶你認識所有B群的大小事吧!⦁ 維他命B1(硫胺)想要有副運動員的身體和科學家的頭腦可不能少了它!維他命B1可以幫助人體對醣類和胺基酸的正常代謝與產能,也是合成DNA與RNA的重要推手,更是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合成所必須,所以想要有個精神滿分的一天就從維他命B1開始吧!⦁ 維他命B2(核黃素)能量飲料怎麼幾乎都是黃色的?為什麼喝完能量飲料後上廁所的尿尿都這麼黃呢?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因為有它在啦!維他命B2有著非常顯眼的黃綠色螢光,它是人體細胞中粒腺體產能的原料:FAD與FMN的組成分,也是幫助其他維他命合成的功臣,同時它也對細胞的抗氧化機制做出了貢獻,因此補充足量的維他命B2便能保障你有個好氣色!⦁ 維他命B3(菸鹼素)菸鹼素可以說是細胞中的能量工廠-粒腺體用來產能的最重要原料:NAD與NADP的組成份,它還參與了細胞內至少兩百種以上的新陳代謝反應,例如酒精代謝、胺基酸代謝與脂肪酸合成等。想在工作上事半功倍不再打嗑睡?吃維他命B3就對了!⦁ 維他命B5(泛酸)人體中三大營養素醣類、脂質、蛋白質的代謝能順利進行的必要中繼站-乙醯基輔酶A的組成都需要泛酸,除此之外,泛酸還是合成膽固醇、紅血球中血基質的原料。泛酸這個名稱,是因為科學家們發現它廣泛地存在於人體內的各種細胞及各類食物來源因而得名,由此不難看出泛酸在我們體內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維他命B6(吡哆醇)人體內幾乎所有的胺基酸代謝都需要它!維他命B6所參與的轉胺作用可以讓身體自行合成一部分所需的胺基酸。同時,維他命B6還參與了肝醣分解、同半胱胺酸的代謝及紅血球中血基質的合成等重要生化反應。有維他命B6當好朋友,氣色紅潤的臉蛋隨之而來!⦁ 維他命B7(生物素)壽喜燒的醬料配生蛋液一起吃真是絕配!但為什麼有人會說少吃生雞蛋呢?除了食安考量以外,還有個原因就是因為生蛋白中的卵白素會阻礙身體對生物素的吸收。生物素的功能是在眾多代謝反應中給反應物加上一個二氧化碳,這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維持體內產能、糖質新生、脂肪酸氧化、脂肪酸合成等生化反應的正常進行。一個健全發達的身體機能,生物素可說是功不可沒。⦁ 維他命B9(葉酸)相信你一定聽過:備孕期的準媽咪們要多補充葉酸!這是因為它參與了DNA中含氮鹼基的合成,因此在細胞正常分裂中擔任非常關鍵的角色,而葉酸的其他重要功能還包括:同半胱胺酸的代謝、腦中神經傳導物的生成。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指出:成年女性應每日攝取400微克的葉酸;孕前一個月至懷孕期間更應攝取達600微克的葉酸,所以一個健康寶寶的誕生,葉酸的功勞是不可或缺的。⦁ 維他命B12(鈷胺素)因維他命B12多存在於動物性來源,及需要充足的胃酸才能有效消化吸收,所以家中若有素食者或年紀較大的長輩要注意了!它與葉酸可說是一對黃金搭檔,共同調節血中同半胱胺酸的濃度。同時還是脂肪酸氧化產能路徑中所需的酵素,也是保護神經纖維的成分之一,思緒清晰不腦霧就交給維他命B12!維他命B群缺乏時所出現的症狀維他命B群在我們身體中扮演了如此多重要的角色,如果沒有均衡飲食,就很有可能導致維他命B群攝取不足,Sean幫大家整理好一份表格及圖片,上面載明了缺乏維他命B群會造成哪些症狀:富含維他命B群的食物有哪些?雖然上述的疾病及症狀看起來有些嚇人,但別擔心,只要跟著Sean一起均衡飲食就不怕它們找上門囉!下圖及表格是富含維他命B群的食物:看到這裡,相信你一定對B群家族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為了讓自己有副無限能量不停往前衝的健康身體,平時就要注意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B群營養,若日常的飲食中不易攝取到各類食物,也可以選擇一些可信任的保健食品作為補充。擁有健康生活,從現在就開始補充B群吧!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13 名人.好食課
螃蟹+柿子、菠菜+豆腐能一起吃嗎?一圖破解農民曆食物相剋表
不敢相信 這兩者一起吃有毒?糖、香料及美好的味道可以生成飛天小女警,但A+B混搭就會變成毒?過去家家都會有張農民曆的食物相剋表放在廚房,以防自己誤將A+B製成毒藥害死自己,但這些食物一起吃真的有毒嗎?就讓好食課 Janie 呂雅珍 營養師解析給你聽!Q:螃蟹跟柿子可一起吃嗎?A:可一起吃學理上柿子等富含單寧的食物,與蛋白質一起吃會凝結成塊,造成消化不良,但正常吃柿子及螃蟹量不至於造成腸胃不適,所以不需太過擔心Q:蝦子跟檸檬可一起吃嗎?A:可一起吃過去謠傳檸檬中的維生素C會使蝦子中的五價砷轉變成有毒的三價砷(砒霜),但這要十分純且高量的維生素C及大量的砷才有可能,日常正常食用蝦子或檸檬並不會產生有毒物,所以可安心食用Q:生魚片跟牛奶可一起吃嗎?A:可一起吃過去許多蝦子跟南瓜、或生魚片跟牛奶有毒的傳言,但主要是因為早期食物保存不良,導致食物中毒而有腹瀉等問題,只要食品安全衛生有做好把關,並且適量食用生魚片,並不會有食安疑慮Q:菠菜跟豆腐可一起吃嗎?A:可一起吃網路謠傳菠菜中的草酸會與豆腐中的鈣質結合生成草酸鈣,造成腎結石,但人體腸道並不會吸收草酸鈣,所以會隨糞便排出,根本不會有結石問題!Q:豆漿及雞蛋可一起吃嗎?A:重點是熟食如果是生豆漿,可能會有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劑造成蛋白質消化不良,但量並不至於造成身體危害,且市售豆漿也皆為已煮過的豆漿,所以不需擔心喝到生豆漿!生雞蛋則容易有沙門氏菌或是抗生物素等問題,只要煮熟便無食安疑慮,豆漿及雞蛋煮熟一起吃也無毒,但容易胃脹氣者建議適量食用Q:紅白蘿蔔可一起吃嗎?A:可一起吃網路謠傳胡蘿蔔中有分解酵素會去分解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造成營養大大流失,但目前並無相關文獻去證實這件事情,且食材加熱後維生素C本然就會減少,不需去在意胡蘿蔔是否會減少維生素C,於飲食上吃芭樂、小番茄等食物補充即可。【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你的春天來了嗎?8大春季蔬果營養報你知!】
-
2023-03-10 焦點.元氣新聞
健康永續論壇/公託費最低 媽媽市長打造台中幸福城市
重視孕產婦的身心健康,降低憂鬱情緒。設立數位智慧育兒小幫手,幫新手爸媽解決育嬰問題,台中市副市長王育敏表示,台中市長盧秀燕為「媽媽市長」,長期致力於母嬰親善照護,積極打造幸福城市。台灣疫苗推動協會、聯合報今天共同舉辦「2023城市健康永續論壇」,邀請中央、六都市府團隊與地方政府衛生局首長討論各縣市因應母嬰防護力的相關政策。為了全方位守護母嬰,台中市提出六大政策,分別是產後媽媽心理諮詢加值服務、首創數位智慧育兒小幫手LINE@、嚴謹食安查核把關母嬰健康、平價托育、公托公幼倍增、打造友善親子環境。王育敏表示,台中市於111年7月起結合產後護理之家,辦理「產後媽媽心理諮詢服務」,產後媽媽接受「愛丁堡量表」篩檢,瞭解自身心理狀況,另關懷憂鬱高風險孕產婦,委請心理師電訪、面對面等心理諮詢,預計112年篩檢2500人次。至於數位智慧育兒小幫手LINE@,由科技聊天機器人提供不打烊服務,提供育兒即時通及健康資訊,例如,半徑10公里內哺集乳室。孕婦也可尋求協助,例如,「母奶不夠怎麼辦?」、「寶寶一直哭,讓我心情差,該如何是好?」,希望讓孕媽咪及兒童身心健康。在平價托育上,王育敏表示,台中市公托月費7000元,家長只需負擔1500元,為全國最低;準公共托嬰中心 訂定起始價,同樣也是全國最低。在幼兒疫苗接種上,王育敏強調,如果專家認為某些疫苗是必要的,政府就應設法解決財務問題,籌措經費,分階段、逐步納入常規疫苗,「健康議題應是全國一致,不應因縣市不同,而所有差異。」
-
2023-03-09 焦點.元氣新聞
健康永續論壇/少子化危機 提升母嬰防護力是重要議題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與聯合報今共同舉辦「2023城市健康永續論壇」,邀請中央、六都市府團隊與地方政府衛生局首長一同討論因應母嬰防護力的相關政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說,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預防醫學可有效降低整體社會和醫療體系的負擔,除已上市的嬰幼兒疫苗,各國積極開發許多新創疫苗,如腸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疫苗以防範嬰幼兒急重症的發生。六都政府也分享該縣市母嬰健康政策及未來推廣方向,實現城市健康永續目標。今天的與會者包括衛福部疾管署長莊人祥、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六都則由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台中市副市長王育敏、台南市衛生局長蘇世斌和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分享六都母嬰防護政策及挑戰,現場還有民間團體與會。後新冠疫情時代為全球帶來「免疫負債」的挑戰,台灣校園3月6日解除口罩禁令,但呼吸道疾病、腸病毒大流行是否重演仍需觀察,母嬰等脆弱族群更須提前保護,確保家庭能夠應對未來的挑戰。台灣疫苗推動協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去年11月29日發布「城市健康防護力指標報告」,針對全國各縣市幼兒常規疫苗接種政策進行調查,並盤點衛福部疾管署成人疫苗接種建議,雖然各縣市在公費疫苗補助不盡相同,但保護母嬰等脆弱族群的願景是一致的。今天六都決策首長及中央、地方衛生首長共同參與,這也是去年年底縣市長選舉後,六都衛生首長第一次共同的聚會,是城市健康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尤其台灣少子女化嚴重,去年新生兒出生人口僅13.8萬多人 ,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7項中,將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列入需解決問題,如何提升母親及嬰幼兒防護力是今後城市在「健康永續發展」的重要議題。台灣因應少子女化趨勢,政府去年投入逾800億經費推動生育補助、人工生殖補助等政策。依內政部最新統計,去年我國新生人口下降至13.8萬名,且總人口連3年呈現負成長,對嬰幼兒防護刻不容緩。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表示,台北市面臨雙重挑戰,目前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人口的21%,但兩歲以下人口僅占1.21%,出生率0.96%更低於全國的0.98%,因此北市要打造成「敢生、能養、好健康」的城市,除加碼生育補助、提高友善生育補助、回復1500元敬老金,還要提供平價、優質、近便及多元的幼兒照顧服務,並推出「廣慈社會福利園區」為國內首創的醫療、復健、長照的整合機構,以提升健康城市防護力,更是公私協力一起達成的目標。新北市人口為全國最多,但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不均,即便如此,新北市仍不宜餘力照顧母嬰健康。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說,新北市首創好孕專車補助,以及推廣育兒寶貝袋,讓家長注意嬰幼兒發育、促進親子互動,同時推動疫苗接種,包括提供弱勢族群公費輪狀病毒疫苗。另針對身心障礙、未成年、藥物濫用及低收、中低收戶的特殊族群孕產婦提供關懷服務,讓弱勢家庭無後顧之憂。「每個寶寶、媽媽都是寶。」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指出,桃園市於六都中最年輕的城市,但台灣少子女化原因是不想結婚或想晚一點生等,甚至是非婚生子女等都提供相關的幫忙,如策略方面是建立友善生育環境,並於孕前給予凍卵營養金,孕期提供智慧產房、中醫助孕等,產後則給予心理諮商等措施,並納入發展全人照顧系統,讓母嬰同時獲得良好的照顧。台中市副市長王育敏說,為打造母嬰親善的城市,台中市正推動幸福台中,包括提供首創數位智慧育兒小幫手LINE@、產後媽媽心理諮詢加值服務、嚴謹食安查核把關母嬰健康、平價托育讓育兒更容易、打造特色共融公園等,透過身心健康、育兒支援及友善環境的多元守護,作為爸媽最堅強的後盾。根據亞太經濟合作(APEC)衛生工作組(HWG)制定的「APEC生命全程疫苗接種行動計劃」(APEC Action Plan on Vaccination Across the Life-Course)指出,疫苗接種是世界最重要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衛生措施之一。因此,地方政府如何與中央協力,完善常規疫苗接種,並逐步納入新創疫苗,以維持母嬰防護力之永續,是全球共同目標。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指出,聯合國第3個SDGs永續發展指標「健康與福祉」,關心的都是「人」,從城市層面審視健康防護力,讓我們從人出發,用最在地的資源與能量,滿足國民真正日常的健康需求。每一座城市,都是民眾的健康與福祉,最重要的防線。台灣歷經這3年疫情之後,除了接下來要面對公衛挑戰,相信正是政府部署健康永續、加速創新的時機。洪淑惠說,聯合報關心公眾的健康、公衛重大議題,我們承諾將致力在健康永續的議題上,這個論壇是一個重要的平台,也是一個始點,期待每一年我們都有機會邀約政府、專家、產業意見領袖共聚,繼續在城市健康永續議題發揮影響力,為更健康的台灣做出貢獻。此次「2023城市健康永續論壇」期許在健康永續目標下,中央、地方政府、專家學者、產業界和民間社會持續交流,落實在地作法,共同提高台灣城市健康防護力,讓民眾享受生活,參與城市發展。
-
2023-02-27 焦點.食安拉警報
把未開封煉乳罐頭放鍋裡隔水加熱做焦糖醬?專家籲別這麼做
前言:日本人好像很愛直接加熱罐頭,近來看到很多例子,實在在食安上替他們感覺捏一把冷汗。像之前網路上很流行,甚至很多台灣網紅也在學,將煉奶罐長時間加熱就變成了牛奶糖(焦糖醬),好像很方便、很好玩、露營也很好用,而日本人在家料理好像也會將罐頭拿去直接加熱。罐頭直接加熱最大的食安問題是雙酚A,雙酚A存在於罐頭內壁的epoxy塗層內,如果加熱就會大量溶出,所以如果要加熱罐頭食物,較好的方法是將食物倒到碗裡再加熱,不要直接加熱罐頭。雙酚A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在一些塑膠容器、或是鐵鋁罐內部塗層會有微量添加,對人體可能會有一些內分泌干擾的作用,我們最好盡量避免攝取。雙酚A這種環境荷爾蒙對健康有什麼影響?BPA (bisphenol A,雙酚A)是一種1960年代開始發展出來的一種塑膠添加劑,可以提高塑膠的強韌度,所以曾經用在許多食品、化妝品的包裝上,比如說透明堅固的PC水瓶、食品金屬罐的內襯塗層等等。但是之後陸續有研究懷疑雙酚A會在保存過程中慢慢滲到食品、化妝品中,造成人體可能誤攝取入微量的雙酚A。雙酚A令人擔心的地方是它的結構類似於雌激素,因此可能會干擾體內荷爾蒙的平衡,所以雙酚A一種內分泌干擾物,被歸類為環境荷爾蒙的一種。由於人體荷爾蒙的調控影響是全面性的,所以雙酚A對生殖、代謝、神經、免疫、內分泌、甚至癌症的發生都有潛在的健康問題,過度接觸雙酚A會造成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情形。嬰幼兒對雙酚A更為敏感,所以不可不慎。所以還是建議大家接觸雙酚A要越低越好,依照現在台灣的「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嬰幼兒奶瓶不得使用含雙酚 A 之塑膠材質,而PC 材質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檢驗雙酚A不得超過0.6 ppm。BPA雙酚A常被使用在哪裡?雙酚A最常添加在製造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的塑料、或是環氧樹脂(epoxy resins)裡。PC 常被使用於生產食品容器,或是透明的飲料水瓶,例如:餐具(盤子與杯子)、微波器皿、廚具,過去也用作奶瓶,也可用來製造玩具與奶嘴。而雙酚 A 製造的環氧樹脂被使用於鐵罐、鋁罐的內襯塗層,也會用在住宅飲用水儲存桶的塗層中。感熱紙的油墨也曾使用雙酚A (依照目前台灣規定,標準檢驗局已於2011年公告CNS 15447「感熱紙」標準,規範感熱紙所用顯色劑不得含有雙酚A成分,且感熱紙中雙酚A限量值須低於50 ppm。)。BPA會造成那些健康問題?荷爾蒙對人體的影響是全面性的,雙酚A作為一種環境荷爾蒙,對人體的影響很大;而且雙酚A會造成人體慢性發炎,對健康整體的威脅也不可小覷,再加上雙酚A屬於油溶性的,容易累積在體內不易排除,所以對健康的影響時間很長,甚至在一些動物實驗裡發現,雙酚A的影響甚至透過母體及於下一代。雙酚A生殖影響雙酚A在人體內會干擾性荷爾蒙,造成其功能混亂,因而引起不孕、早熟,也可能透過母親影響嬰幼兒的行為與成長。雙酚A引發新陳代謝症候群在一些人類流行病學的研究中,發現雙酚A與成人的第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有正向相關。也有研究認為,過度接觸雙酚A會造成肥胖。雙酚A影響免疫近期的研究指出人類暴露於雙酚 A下可能影響免疫系統,造成全身慢性發炎反應。雙酚A造成癌細胞發展有許多研究顯示雙酚A促使卵巢癌、乳癌、前列腺癌、大腸癌的發展。雙酚A會透過怎樣的途徑進入人體?如果使用了含有雙酚 A的食品容器,雙酚 A可能皆由食品包裝材料遷移至食物與飲料中,而被人吃進身體。而手如果摸了含雙酚 A 的感熱紙,沾到了油墨再以手拿食物食用,雙酚 A也可能被攝取進人體。由於雙酚 A 可能存在於感熱紙與化妝品中,可能經由皮膚接觸這些產品而攝取了雙酚 A,另外也可能接觸家中含有雙酚 A 的灰塵 (來自含環氧樹脂製造的地板、油漆、電子設備與電路板),經由皮膚攝取到雙酚 A。怎樣才能避免雙酚A的健康問題?目前國際認定雙酚 A 的每日容許攝取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TDI)為 50 μg/kg/day; 歐盟EFSA 的專家曾在 2015 年 1 月 21 日公布報告考慮降低雙酚 A 的安全限量,將 TDI 降為4 μg/kg/day,專家並認為新的暴露評估結果顯示日常生活中暴露雙酚 A 的量,不致使人類有健康上的風險疑慮。所以雙酚 A沒有全面禁用於與食品相關的包裝材質裡。雙酚A這種環境荷爾蒙,我們還是盡可能減少接觸,所以想要盡可能降低攝取雙酚A的機會,我們可以做到:選擇標示不含雙酚A的PC容器可以選擇有些水瓶特別標示不含雙酚A的,如最新的Tritan材質可以考慮。嬰兒奶瓶可以盡量改用玻璃材質。然而許多號稱不含雙酚A的材質,其實是使用了雙酚S BPS或雙酚F BPF作為代替,只是近年一些研究也發現BPS、BPF也有一些潛在的健康問題,這點仍需注意。罐頭食品避免直接加熱鐵鋁罐或是金屬罐頭不要直接加熱,最好是將食物倒出再加熱,因為加熱會加速鐵鋁罐內壁塗層中的雙酚A溶出,因而造成大量攝取雙酚A。塑膠容器避免損傷、定期更換塑膠容器或水瓶避免直接曝曬於陽光下或使用高溫,如果塑膠表面受損或有刮痕時最好立即更換。補充加速排毒的營養有一些營養成分有助於體內排除或降低雙酚A的傷害。如蝦紅素、CoQ10等脂溶性抗氧化劑有助於抵抗雙酚A造成的氧化壓力與體內發炎;一些富含含硫植化素的蔬菜如青花菜、羽衣甘藍,也有助於提升肝細胞酵素排除雙酚A的活性。觸摸油墨、塑膠器具後記得洗手由於雙酚A也用於環氧樹脂中,所以如果手摸了塑膠製品、塑膠家具、油墨等等器物之後,最好徹底洗手再摸食物。延伸閱讀:塑膠包裝到底能裝熱食嗎?一文看懂塑膠種類及是否含有塑化劑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3-02-10 癌症.大腸直腸癌
台灣罹患大腸癌居世界之冠! 網分析「1原因」導致
被列為國人10大癌症之首的「大腸癌」,已帶走不少人的寶貴性命,近日中研院院士朱雲漢因直腸癌病逝,也讓外界再次注意大腸癌帶來的危害。日前一名網友好奇「為何台灣罹患大腸癌的人數是世界第一?」多數網友認為「外食」導致。一名網友在PTT拋問「為何台灣罹患大腸癌是世界第一?」他指出,「看到網路上報導顯示,大腸癌主因是加工食品吃太多,以及飲食西化影響,但是外國人也常常吃熱狗、香腸或油炸物,照理來說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應該也很高,為何台灣罹患大腸癌卻是世界之冠?難道也跟基因有關?」台灣罹患大腸癌居世界之冠 「1原因」導致對此,多數網友認為是「外食」所致,指出「外食族幾乎都吃隔夜加熱食品」、「台灣美食太多了」、「我覺得是食品添加物太多」、「壓力、長時間久坐、外食不健康加上睡眠不足,都有可能罹患大腸癌」、「早餐店跟夜市的食物不健康」、「吃太少菜也會導致吧」、「天天吃鹽酥雞、滷味、東山鴨頭、速食」、「國外不會用爆香的方式烹飪,我們用大火炒到油變質」、「夜市的食安需要加強」、「台灣料理重油又喜歡大火快炒」、「外食應該是主因」、「衛生跟飲食習慣所致。熟食隔夜加熱,長期吃下來很傷身」。大腸癌無明顯症狀 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治癒高大腸癌奪走不少國人性命,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賴寯志表示,早期大腸癌無明顯症狀,若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治癒率非常高。賴寯志認為,國人飲食西化、大腸癌發生率逐年攀升,呼籲民眾重視大腸癌篩檢。他提醒50歲以上民眾,國健署補助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另外,大腸癌病人有年輕化趨勢,50歲以下青壯年,親戚若有大腸癌病史也不能輕忽。賴寯志提醒,平時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避免吃煙燻或燒烤類食物,維持每日運動及2年1篩檢的習慣,即可有效預防大腸癌。
-
2023-01-21 焦點.食安拉警報
吃巴沙魚=洗腎?違法添加磷酸鹽肉眼難辨!餐廳業者籲「不要再吃了」
台中連鎖餐飲業者「江小漁鴛鴦酸菜鍋」涉嫌販售過期一年巴沙魚,引發網友討論,Jacky Bistro預約制餐酒館於臉書粉絲團發文指出,巴沙魚還潛藏「泡藥水」風險,不肖業者會泡磷酸鹽,增加巴沙魚賣相,民眾根本吃不出來。毒物科醫師指出,吃過量的磷酸鹽,恐會有高血磷症、心血管疾病、血管鈣化、腎臟病等風險。巴沙魚很毒? 長期吃=一踏入洗腎之路?「巴沙魚」學名為低眼巨鯰,別名低眼無齒𩷶、虎頭鯊、鯊魚鯰,外型像鯊魚,英語系國家又將其稱為「彩虹鯊魚」,不過在科學分類上,屬於鯰魚的一種。台灣將低眼巨鯰稱為「巴沙魚」,時常會被誤認為是「多利魚」。多利魚是一種魴魚,並非鯰魚,價位比巴沙魚高。過去台灣衛生單位多次揪出不肖業者,假多利魚之名,實則販售巴沙魚之實,從中獲取價差得利。泡過藥水的巴沙魚,難以從肉眼發現異常,但烹煮後肉質較為鬆散,且體積會明顯縮水。巴沙魚是越南最大經濟規模的魚種,光是出口美國一年就能達到10多億美金。巴沙魚沒有魚鱗,魚刺也較少,喜歡吃炸魚的西方國家,巴沙魚是很好的食材,能大幅減少去鱗去骨的時間。不過東方國家的料理較為複雜,且喜歡賣相較好的魚肉,巴沙魚油脂不高,不肖業者為了從中獲利,會透過泡磷酸鹽,增加巴沙魚肉的重量,這樣的情形不只發生在巴沙魚,蝦仁、切片魚肉等,都曾被查出違法添加磷酸鹽。泡磷酸鹽能膨脹、Q彈、賣相佳 成水產業者潛規則?Jacky Bistro預約制餐酒館於粉絲專頁指出,過去想找沒有泡藥水的巴沙魚,結果只有一家業者販售,但價格卻是有泡藥水的2.5倍,吃過這麼多家賣巴沙魚的餐廳,僅在高雄的一家餐廳吃到沒泡藥的巴沙魚。他感嘆「好幾個朋友就是洗腎洗到最後死掉」,呼籲國人注意「不要再吃了」。毒理學家招名威指出,水產品泡磷酸鹽,巴沙魚並不是首例。Jacky Bistro預約制餐酒館直指吃巴沙魚會洗腎,招名威說,過多的磷酸鹽確實對腎臟負擔大,長期高劑量攝取,會仍容易引起腎臟功能病變,只是磷酸鹽本來就存在於各種物質中,像是肉類或海鮮,本身就含有磷酸鹽,因此「攝取量是關鍵」,並不是巴沙魚本身。歐盟建議,磷酸鹽每日攝取建議上限為70毫克/每公斤,如果以60公斤的成人換算,每天最高可攝取4200毫克。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建議,青少年每日磷攝取量為1000毫克、成人為800毫克,攝取上限為4000毫克。到處都是磷酸鹽 違法添加+合法添加 容易超過攝取上限依食藥署規定,磷酸鹽可作為「品質改良劑」、「黏著劑」使用,如可以添加在槓丸、重組肉、麵條中,不過,都需要符合限量標準,以Phosphate計為3克/公斤以下,等於是每公斤3000毫克。磷酸鹽的特性是具有保水、黏著的作用,許多食品加工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只是依食藥署規定,磷酸鹽不得添加在生鮮水產品,只要是以水產動物當作原料,不管是在卸貨階段、分級、選別、去頭、去尾、去內臟、去鱗、去皮或去殼、分切低溫保存製造及運送、儲存等,統統都不能使用。一旦被揪出發現,生鮮水產品添加磷酸鹽,將可依食安法,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磷酸鹽運用在食品加工上,等於是替食品加工產品翻開新篇章,幾乎所有好吃的加工品都有添加磷酸鹽,若再加上違法添加的磷酸鹽,很容易就超過每日攝取上限的建議。鹽酸鹽吃多了 體內鈣磷不平衡 增洗腎風險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磷酸鹽攝取過量,導致體內鈣、磷不平衡,而正常健康人攝取磷酸鹽後,會經過腎臟代謝後從尿液排除,腎臟功能不佳者,可能會引發高血磷症,因腎臟無法順利代謝,進一步造成腎功能變差、心血管疾病等。
-
2023-01-20 養生.聰明飲食
辦年貨備年菜 「眼觀、辨味、適量、均衡」4招保健康
明天就是除夕,不少家庭今天忙著採買年貨、辦年菜。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洪聖傑提供「眼觀、辨味、適量、均衡」4訣竅,幫助負責辦年貨、備年菜的主婦與主夫,從年貨採購開始把關,讓年菜吃的均衡又健康。洪聖傑建議,除當季新鮮食材外,挑選年貨有訣竅。首先,「眼觀」商品包裝、色澤,購買時留意包裝與標示是否完整,並確認產品有效期限。他提醒,料理常用的乾貨,建議選擇接近原色的食材,過於白晰、鮮豔可能含有漂白劑、保色劑或色素等化學添加物。其次,要靠鼻子「辨味」,食材聞起來有刺鼻、酸臭、腐敗味,甚至味道太過濃郁,可能是食品已經敗壞,或添加了過量風味劑,採買時只要留心,就能享受食安。洪聖傑建議,把握「適量、均衡」原則。他舉例,「適量」準備年菜,以家人數為單位最恰當,不僅能減少剩食處理的煩惱,更能讓家人每餐品嘗新鮮食物。洪認為,過年節不必餐餐魚肉滿桌,維持「均衡」飲食最重要。肉類食物外,可選擇豆類蛋白質加入菜單,或增加蔬菜、水果搭配,不但能幫助去除油膩同時也能攝取多種植化素,維持身體健康。洪聖傑提醒,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人,每逢佳節飲食更要節制,少碰煙燻、醃製食物,減輕身體負擔。
-
2022-12-22 醫療.心臟血管
天冷喝酒暖身?醫:這4種人不該喝,每周喝一次罹癌風險增
今天冬至,耶誕節、跨年元旦即將到來,天氣冷颼颼,許多人會喝點酒暖身。心血管專家提醒,喝酒會臉紅、心律不整或心跳偏快、三高沒控制好、心腦血管疾病者,都不建議喝酒。心房顫動患者喝酒,中風機率倍增心血管專家提醒,冬天容易發生心房顫動,最常見原因就是喝酒,有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倍增,建議有心律不整或心跳偏快、三高沒控制好、有心腦血管疾病、喝酒易臉紅者,都不宜飲酒。最新本土研究發現,飲酒造成健康和健保的負擔不容小覷。成年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是不喝酒的1.2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得到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的風險是不喝酒的15.81倍。將與酒精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疾病加起來,一年至少要花掉健保28億元,其中16億元用於45歲以上罹癌男性身上。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檢查室主任王宗道表示,雖然有零星研究指出喝酒有一些好處,但整體來說,更多大型綜合研究都顯示飲酒對健康是負面的,喝少量也沒有比較好。尤其在台灣等亞洲國家,較高比例人口具有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酵素基因缺損,喝酒易臉紅,俗稱「酒精不耐症」,酒精對於這類人的健康危害也更加確定,對心血管、神經、癌症等各方面都有害。喝酒不能暖身,反而會增加心血管負擔「衣服穿暖才是重點,喝酒取暖不僅捨本逐末、只有暫時效果,還可能帶來危險。」王宗道分析,酒精會讓心跳加速、血管擴張,熱量被血流帶到身體表面,人會暫時覺得溫暖,但要注意的是,血管擴張也會加速散熱,接下來身體會感覺更冷。如果酒後輕忽了保暖,熱量散去後,人可能會失溫,血管遇冷收縮會刺激心血管系統,引起心臟病或中風,這就是冬天出現醉漢路倒死亡事件的原因之一。王宗道建議,喝酒會臉紅、心律不整或心跳偏快、三高沒控制好、心腦血管疾病者,都不建議喝酒,以免增加心血管系統負擔。冬天受歡迎的一些燉補料理也常含酒,也不可能完全禁絕不放,但如果知道自己有上述風險因子,還是要有所節制,不可過量。成功大學公衛所與中興大學食安所今年共同發表研究,分析2009年與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萬5515名18歲以上民眾的飲酒頻率,並追蹤健保紀錄直到2017年底。結果發現,2成受訪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風險是不喝酒的15.81倍,罹癌風險是1.2倍,癲癇風險是2.49倍、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是1.3倍,消化道疾病風險是1.29倍。喝酒會臉紅者飲酒,會提高罹癌率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台灣每2人就有1人是酒精不耐症,喝酒會大幅提高罹癌率,呼籲國人盡量勿飲酒。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生活壓力大的勞工階層,喝酒之外可能會抽菸,飲食也受限於一些較不健康的選項,例如高脂肪、高熱量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都會提高罹癌率。喝酒喝習慣了怎麼辦?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表示,慣性喝酒是其他難解問題的行為結果,但酒精會抑制神經功能,導致解決問題能力更差,將人推進惡性循環,愈喝愈無力、愈喝愈多,久了就有精神或神經障礙疾病。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就是要找到其他解決問題的辦法,必須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
-
2022-12-19 焦點.元氣新聞
當心酒害/本土研究:每周喝一次 男性罹癌風險增2成
最新本土研究發現,每周喝酒一次,對健康和健保的負擔不容小覷。相較於不喝酒,成年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是1.2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得到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的風險是15.81倍。估計與酒精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疾病一年至少要花掉健保28億元,其中16億用於45歲以上罹癌男性。此研究是成功大學公衛所與中興大學食安所今年共同發表於《台灣公共衛生雜誌》,分析2009年與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萬5515名18歲以上民眾的飲酒頻率,並追蹤健保紀錄直到2017年底。研究者列出可完全或可部分歸因於飲酒的11大類疾病,若有人追蹤期間曾經因這些疾病急診2次或住院1次,就視為罹病。結果發現,3成女性、6成男性過去一年曾喝酒,其中19.59%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12.37%每個月喝一到2次、25.4%每個月喝不到一次,男性疾病風險因此明顯提升,以「酒精引起的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與飲酒頻率有最明顯的劑量反應關係。排除教育程度、吸菸習慣、運動習慣、月收入的影響後,44歲以下每周至少喝一次的,男女性得到「酒精引起的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風險都是不喝酒的11.48倍;44歲以下男性每月喝1到2次,風險為3.44倍,44歲以下女性每月喝1到2次,風險為5.11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風險更高達15.81倍。至於癌症,無論是44歲以下或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都是不喝的1.2倍。其他疾病方面,44歲以下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癲癇風險是2.49倍、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是1.3倍。44歲以下女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憂鬱症風險為1.6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發生酒精引起消化道疾病的風險是1.29倍。以健保點值一點一元推估,主診斷為酒精相關疾病的一年健保醫療費用高達28億元,若主、次診斷都計,更高達56億元。其中以45歲以上男性的癌症醫療費用居冠,僅以主診斷估計已達16.48億元,主次診斷合計則有24.78億元。就算只看此次統計與飲酒相關性達顯著的疾病,一年的健保費用也分別高達17億元(只看主診斷)、33億元(主、次診斷都計)。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國健署長年強調的四大健康風險因子就是「抽菸、不運動、營養不良、酗酒」,過去研究指出,即便少量飲酒也會提高罹癌風險,包括口腔癌、鼻咽癌、食道癌、肝癌、乳癌。台灣大約每2人就有1人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酵素,就是俗稱的「酒精不耐症」,這也會大幅提高罹癌症機率,呼籲國人盡量勿飲酒、飲酒要適量。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2-12-14 養生.聰明飲食
多喝牛奶真的能補充更多鈣嗎?破解你的鮮乳10大迷思!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關於鮮乳的添加物與營養成分總是流傳著許多謠言與迷思,大眾對台灣的鮮乳有什麼誤解呢?一起來看《食力》整理關於鮮乳的十大傳言,破除對於鮮乳的錯誤印象!「鮮乳、保久乳中有添加物嗎?」、「喝鮮乳會比喝保久乳營養嗎?」、「多喝鮮乳真的能補充更多鈣嗎?」,這些也是你的疑惑嗎?《食力》整理網路上各種對於鮮乳的十大傳言,一起來看看到底是真是假!迷思1:台灣鮮乳是因為加了添加物,所以喝起來比國外鮮乳更濃醇香?首先,這並不是因為台灣的鮮乳有添加物,在台灣法規中除了強化營養鮮乳外,是不得添加任何食品添加物。而會造成國內外兩者口感差異的原因是來自於「加溫殺菌法」的不同。鮮乳在加熱過程中,乳糖和蛋白質會產生梅納反應、加上蛋白質變性等反應,會造成鮮乳風味更香甜、濃郁。而台灣市售鮮乳多使用加熱溫度125~138度、加熱時間2~5秒的「超高溫瞬間殺菌法(UHT)」,是鮮乳殺菌法中溫度最高的一種,也造就了鮮乳的「濃醇香」風味。而國外鮮乳則多採用相對溫度較低,72~75度、加熱時間15秒以上的的「高溫短時間殺菌法(HTST),溫度較低,也較能將鮮乳原有的風味保存下來。迷思2:鮮乳、保久乳中會有添加物嗎?濃、醇、香,可說是現在消費者對於鮮乳的想像,不過會有業者在鮮乳中加入添加物來符合消費者期待的口感嗎?依造現行法令「乳品類衛生標準」的規定,在鮮乳、保久乳中是不能添加任何食品添加物的。僅有「強化營養鮮乳」被允許添加「生乳中所含之營養素」,只要是生乳中原本含有的營養素(例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鐵、乳清蛋白等)等都可以添加。而添加量的多寡,如果所添加營養素屬於食品添加物,用量應符合衛福部標準(例如:乳清蛋白添加量需少於1%);若不屬於食品添加物,則不得超過生乳中原有含量。至於一般市售保久乳的保存期限能長達6個月,也並非含有防腐劑等食品添加物,而是因為製程中已經過殺菌、無菌充填等步驟,所以得以常溫、長時間保存。迷思3:明明都是鮮乳,台灣鮮乳保存期14天、進口鮮乳卻可放70天,是有防腐劑嗎?台灣人最常購買的進口鮮乳,符合CNS3056鮮乳定義的好市多販售的「Kirkland Signature 科克蘭全脂鮮乳」上的保存期限長達70天,同樣是鮮乳,台灣市售鮮乳保存期限多為12~14天,為什麼差這麼多?其實這款進口鮮乳和台灣大部分市售鮮乳都使用「超高溫瞬間殺菌法(UHT-pasteurization)」,國內鮮乳常見加工溫度為125~135度、2~3秒,在未開封下可以保存15~60天,不過為了確保品質,台灣市售鮮乳保存期限多為12~14天。而殺菌溫度越高、時間越長,越能延長鮮乳的保存期限,科克蘭鮮乳加工的溫度為138度,略高出台灣常見的125~135度的殺菌溫度,也是能存放較久的原因。不過不管是國內外的鮮乳,開封後還是盡量早日飲用完畢。迷思4:喝鮮乳會比喝保久乳營養嗎?有一派選擇喝鮮乳的人會認為,鮮乳會比保久乳更營養,不過這是真的嗎?根據《鮮乳保久乳調味乳乳飲品及乳粉品名及標示規定》,產品若標示鮮乳或保久乳,原料均為100%生乳。台灣市售大部分的鮮乳與保久乳均使用「超高溫瞬間殺菌法(UHT)」,兩者不同之處在於,鮮乳加熱溫度較低,且需使用冷藏保存;而保久乳以高溫、高壓滅菌後得以常溫保存。也就是說,其實兩者的差別只是殺菌方式與保存方法、期限的不同,在營養素含量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迷思5:加熱殺菌鮮乳的營養也會被破壞嗎?鮮乳中主要提供的營養素為脂質、蛋白質、和鈣。而「鈣」並不會因為受加熱而遭到破壞,所以不論是哪種殺菌方法都不會有影響。而鮮乳中含有約3~4%的蛋白質,其中有8成為酪蛋白,另外2成則為乳清蛋白。不過乳清蛋白在約80°C時會產生變性、遭到破壞,降低部分鮮乳中乳清蛋白所提供免疫調節、抑制細菌的機能性。而水溶性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B1、B2)在熱環境下也會受到影響而流失。像乳清蛋白、維生素等鮮乳中的機能性成分,雖然會因為高溫而受到破壞,不過也並非鮮乳中主要提供的營養素,就整體營養價值來看,影響並不大。迷思6:多喝鮮乳真的能補充更多鈣嗎?鮮乳雖然是補充鈣質的良好食物來源,但並不代表你喝越多就能吸收越多。喝下一杯鮮乳,其中「鈣」的吸收率只有30%~32%,且喝進去的鈣是存在於血液中,並不會馬上進入骨頭中,也就是說,血鈣濃度高不代表骨骼中的鈣濃度高,必須透過「維生素D」的轉化才能增加人體骨骼鈣質的吸收,而維生素D可以從雞蛋、豬肝、鮭魚等食物中攝取。迷思7:鮮乳中會有藥物殘留的食安風險嗎?2013年商業週刊《牛奶駭人》的烏龍報導,指出台灣有進7成鮮乳含有抗生素、抗憂鬱、避孕藥物的動物用藥,並指出可能造成肝腎負擔、過敏等身體危害,造成消費者對喝鮮乳的恐慌。不過農委會及澄清並抽驗台灣13家CAS乳廠的原料生乳,檢驗86項「動物用藥殘留抗生素」、塑化劑、抗憂鬱劑、止痛劑等項目,均符合規定。而台灣是禁止對牛隻注射生長激素,抗生素也僅能用於治療,所以台灣鮮乳中並沒有藥物殘留的疑慮。迷思8:鮮乳中有高量雌激素?乳牛之所以一整年都可以產奶,是因為乳牛的「品種」所造成,並非使用藥物或施打雌激素。而雌激素在血液中主要由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來結合運送,也就是說,雌激素並不會輕易進到牛乳中,所以不用擔心牛乳中會有雌激素的存在。迷思9:有「鮮乳標章」才是真的鮮乳嗎?要取得鮮乳標章,需使用「國產生乳」為原料,且需領有乳品工廠登記證的乳品廠並訂有契作生乳才可申請,其標章的設計用意是用來控管乳品廠的生乳量與銷售量是否對等,因此市面上有些沒有乳品廠的小農品牌鮮乳無法申請標章。而要能稱作「鮮乳」,依照《鮮乳保久乳調味乳乳飲品及乳粉品名及標示規定》,只要以生乳(符合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3055)為原料,經過加溫殺菌、包裝後以「冷藏」形式供飲用之乳汁,皆可標示為「鮮/牛乳」、「鮮/牛奶」。也就是說,並不一定要取得鮮乳標章才是真鮮乳,可以從成分表來看是否以「100%生乳(符合CNS3055生乳之規定)」為原料,且產品規格是否符合CNS3056鮮乳之標準。迷思10:「業務用奶」是什麼?是化工奶嗎?「業務用奶」為在連鎖咖啡廳、手搖飲店使用的乳品來源,其中包括鮮乳、保久乳、冰磚奶、乳粉等原料,其實都可被稱之為業務用奶,並非所謂的化工奶。因商業使用需考量成本、貨源穩定等因素,會有以其他乳飲品來替代鮮乳使用的情況,其中進口冰磚奶為台灣連鎖咖啡業中最常使用的乳源。【本文出自食力Vol.26季刊《乳業戰爭 九大擂台誰是贏家》】延伸閱讀▶殺菌加工不只擔任牛乳安全重責!保存溫度、風味、營養物質也全靠它決定▶植物奶想將動物奶踢下飲品寶座?營養價值大不同 兩相難以取代▶想獲得牛奶好處,小孩怎麼喝才健康?解決3大常見營養疑問(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11-26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地方名人堂【台中市】衝高疫苗打氣撇步,曾梓展:以量取勝、動員民眾打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台中市曾創下施打新冠疫苗人數占全台施打率一半的成績,尤其是長輩的接種更為踴躍。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分享,重要的是依照各年齡層、族群等習慣的接種方式「場地時間不同,願意出來施打的人都不同。」同時採用快打站方式,以量取勝。此外,為了建構適合移居、安全的城市,近年市府注重食安檢驗,並納入了地理資訊系統(GIS)進行稽查,盼未來這套系統廣納更多資訊,作為其他縣市的學習樣本。他說,不少縣市會採用大型接種站、體育館等作為疫苗施打站,上千人聚集還得大排長龍反而降低了民眾的意願,因此,台中市採取到各區活動中心、關懷中心、小型體育館或學校等各區皆有快打站的策略,雖然快打站的成本會比醫療院所高,施打率卻相對較高,為此市府也撥預算補貼給予協助的工作人員。這樣的施打模式,從長輩接種率奪下多項中央評鑑六都第一就能看出,像是台中市衛生局在65歲以上長者拿下績優獎和卓越獎,75歲以上也拿下績優獎和卓越獎,以及疾管署的Covid-19感謝獎。耳鼻喉專業估流感恐爆發,提醒戴口罩、打疫苗新冠疫情已有三年,接下來的是面對「免疫負債」問題,耳鼻喉科醫師出身的曾梓展擁有豐富的第一線經驗,他觀察流感的重症大約5到7年是一次輪迴,2017年曾爆發過,時序推算下來,差不多落在今年或明年,因此「口罩要戴到明年春天,疫苗也要打好。」為了提高流感疫苗施打率,他說,市府規畫出多個場域施打,包含職場揪團、校園、快打站、衛生所、合約醫療院所、住宿長照機構、行動防疫車等共9種,同時與600多家的合約院所合作,至於難設站又沒有醫療院所的偏鄉地區,則是會出動專車協助,以多元方式提升疫苗施打率。疫苗盤點,地方補上不足他並且盤點台中市府的常規疫苗,以肺炎鏈球菌為例,中央的公費接種對象為71歲以上長輩,不過疾管署建議65歲以上民眾都要施打,所以,台中市府放寬到60歲以上民眾,補足了斷層的缺口;同時,中央提供的國一女學生接種2價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台中市加碼給予保護力更佳的9價替國二女學生接種,不過,他認為,以全民覆蓋率來說,其實男性也該施打HPV疫苗,中央及地方政府都要盡力推動。台中市在疫苗施打率衝出成效外,食品安全的控管也是近年著力的項目,曾梓展介紹,這套利用地理資訊系統打造的高風險稽查,是將全市的食品製造業資訊稽查匯聚在電腦中,進行相關的比對及風險管理,未來希望能運用於多項的議題。他說,目前每年都會編列預算、維護費用等,未來會持續規劃,同時歡迎其他縣市交流,讓台中市穩居民眾嚮往的宜居、安全城市。【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2-11-21 退休力.健康準備
不減肥、不養生,這樣吃出健康瘦!譚敦慈3建議照顧好60後的自己:一個人也要好好過生活
一上台,譚敦慈就像廣告裡的電動兔子在舞台上走個不停,她語速極快、身材纖細,不用麥克風卻能讓聲音傳得老遠,瞬間就炒熱200多人的場子。「最毒不是婦人心,最毒是『不動症候群』!」她幽默一語,惹得全場哄堂大笑,接著說:「研究指出,坐著不動1小時,就會少活22分鐘;國健署統計,國人每天會坐著6小時,等於少活2個多小時,所以大家趕快站起來跟我一起動!」 譚敦慈在演說中總不時夾帶「拜託各位」、「好不好?」這幾句話,與其說她是毒物科護理師、健康達人,毋寧更像苦口婆心的「國民媽媽」。 想不到國民媽媽也已經跨入60歲字頭,還調侃自己對「養老」議題非常關注,譚敦慈笑說,過去大家都認為退休之後要到「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地方養老,其實這觀念錯誤,「預防失智的第一步,就是要多多參加社交活動、多多跟人相處!」 台不健康餘命逾8年,老後長照要準備600萬元 她指出,國人越來越長壽,但不健康餘命也越拉越長,更可怕是長照費用金額龐大,若平均每月支出6萬,1年就是72萬,以2020年國人平均不健康餘命8.5年來計算,相當於要花掉612萬,「雖然我兩個兒子都是醫生,但大家辛苦存的退休金,千萬不要貢獻給醫療人員!」 「生病最需要什麼?精神支持、家人支持?其實最需要的是錢!」譚敦慈坦言,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標靶藥物、基因療法都上市了,但所需費用非常高,「人不怕死、怕病,死沒什麼好怕,是怕病拖在那裡!」 而要避免自己落入長照陷阱,最重要是控制好三高。她更指三高是萬惡之源,像是台灣洗腎人口多,有近6成是來自糖尿病控制不好,而非因為食安問題。而常有人擔心吃藥就要吃一輩子,因此拒絕用藥,「我都會跟她講:要是不吃這些藥,妳沒這輩子了!」 除了三高之外,維持肌力也很重要。據統計,台灣每3秒就有1人骨折,而肌肉力量與骨質密度唇齒相依,「不要再看不起你的蘿蔔腿,蘿蔔腿可以讓你長命百歲!」 她要大家將雙手食指與拇指合併,去測量小腿最粗的地方,如果合不起來,表示肌肉量足夠,若稍微可以圈起來或圈起來有多餘縫隙,恐怕就有肌少症的危機。因此50後一定要有足夠的蛋白質來源、曬太陽、以及規律運動,才能照顧好自己。 日吃2碗青菜,不為養生犧牲蛋白質攝取 飲食方面,很多人都以為當她家小孩一定很辛苦,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其實我們家的小孩把該吃的先吃了,剩下隨便你!」她建議,每天應該吃1碗煮熟的深綠色蔬菜(如空心菜、菠菜、地瓜葉等),以及1碗白色蔬菜(白蘿蔔、白花菜、白高麗菜、茭白筍、竹筍、菇類等皆可)。 譚敦慈說,自己60歲以後格外重視蛋白質的攝取,「我最怕各位年紀一大就開始養生,所有的菜清蒸、水煮,不加油、不加鹽,很難吃」,反而讓食慾變差。還有許多人一開始養生就不吃肉,這也是錯誤觀念。她說,每人每天應攝取「自己體重(公斤)× 1.2公克」的蛋白質,約末是每餐1個手掌心大的份量,同時搭配一點堅果,讓自己有好的油脂攝取。 若擔心肉類熱量高,魚肉是不錯的蛋白質選項,她特別推薦Omega3含量高的鯖魚,其他如秋刀魚、虱目魚鱸魚也是好選擇,建議1週吃2次。但鮪魚、旗魚、油魚、鯊魚則因汞含量較高,不宜多吃。 「每天1綠1白的青菜、每週吃2次魚,是不是很簡單?」身為職業婦女的譚敦慈,也未必天天開伙,她常在中午到麵店請老闆燙一盤青菜,但因不喜油膩,所以不淋肉燥;鯖魚切片則是她心目中最友善主婦的好料理,只要解凍後放進烤箱,5分鐘就能上菜。 練肌力先測步速,15秒須走完馬路4線道 幾年前,譚敦慈因工作忙碌少運動,有次和孩子出國竟莫名跌倒,此後她便給自己一個功課,規定每天要走10公里、爬70層樓,「可是我一不小心都走到15~16公里、爬到90層樓,但那次之後就沒再跌倒過,就算路不平坦,也能很快保持平穩。」 每天大量走路,讓她練出結實肌肉,而一般人又要怎麼知道自己肌力夠不夠?譚敦慈說,肌少症最主要的表現之一就是走路變慢,大家可以用幾個方法來測試:肌少症測試:●15秒走完馬路4線道●1秒大於1公尺●10分鐘走1000步●2分鐘走完200公尺國小操場1圈●不靠支撐12秒內站立、坐下5次 至於肺活量則可測試爬階:●1分鐘少於30階(差)●1分鐘大於30階(正常)●1分鐘大於50階(佳)●1分鐘大於80階(良好) 譚敦慈常到中正紀念堂運動,從底部到最高處為89階,「我爬完大概不用50秒,」隨著練習可以提升肺活量。而大家常覺得運動很難,她也透露一個小秘訣:吃完飯馬上站起來,膝蓋彎起、墊起腳尖在原地「僵屍跑」,「跑1公里不會超過7分鐘,不會喘,怎麼跑都愉快!」 對於熟齡族,她有3個小提醒: 1.建議定期健診,有小問題很快就處理好;2.60歲後絕對不減肥,努力把肥肉變成肌肉;3.奉行能走不站,能站不坐、能坐不躺,要活就要動。 她說,自己在飲食上其實沒有太多限制,有時兒子給巧克力吃,她也不忌口,但吃完一定站起來原地踏步,同時均衡飲食。 最重要是:「即使一個人也要好好過生活;要永遠保有正面能量,因為抱怨會把身邊的人推開,」她不斷提醒自己,千萬別用嘴巴干擾下一代的生活,獨立活出美好老後。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台灣驚爆本土霍亂病例!她吃了「這兩樣東西」有5症狀…什麼是霍亂?一文看如何預防.私密處出狀況,是體內「濕氣」惹禍?解決婦科困擾這樣做.她退休11年總花費只有314萬!居無定所走到哪、玩到哪、住到哪,壯遊世界把旅行當生活
-
2022-10-19 養生.聰明飲食
對抗老化、預防三高 專家詳解抹茶有哪些功效:3類人可能不適合
抹茶是非常健康的一種飲品,因為抹茶含有豐富的兒茶素、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植化素,而且外觀鮮綠、味道甘美,現在廣受全世界的喜愛。而且現在不只拿來單純的飲用,還加在各式各樣的甜點或花式飲料裡,如抹茶拿鐵、抹茶冰沙、抹茶蛋糕、抹茶湯圓等等,廣受大人小孩的喜愛。抹茶以及茶道現在是以日本為主流,但是喝綠茶這件事是起源於中國,而且實物證據至少可以倒推到將近兩千年前的漢景帝,參考前文:找尋世界上第一個喝茶的人。而且抹茶的點茶法,其實源流於宋朝團茶的點茶或鬥茶法,點茶表面會形成一層如同奶霜般的細末,宋朝茶人還會拿來拉花使用,如尋找世界第一個拉花的人-千年歷史的點茶是拉花鼻祖,甚至400次咖啡的奧秘,居然與宋朝點茶有關?!所以喝茶知道真是博大精深又饒富趣味。之前有多篇媒體刊登標題非常聳動的新聞,說某營養師說「抹茶粉是蠶寶寶大便」「抹茶的綠色是由蠶沙裡的的銅葉綠素製成(蠶寶寶的糞便又稱蠶沙,是一種中藥材)」。頓時新聞裡報導很多消費者哀號,說以後不知如何再面對抹茶,韋恩告訴大家這當然是謠言。抹茶有其嚴格定義抹茶的原產國日本對抹茶有嚴格定義(緑茶の表示基準,公益社団法人日本茶業中央会,2019),抹茶指的是以覆蓋栽培生產、不經揉捻、再以碾茶爐乾燥得到的碾茶,再以茶臼等器具製成的微粉狀茶「碾茶(覆下栽培した茶葉を碾茶炉等で揉まずに乾燥したもの)を茶臼等で微粉末状に製造したもの」。所以抹茶從種植到製茶生產有以下一連串的關鍵,就是這樣精細的功夫,才讓抹茶美味、精緻而高價,高級抹茶的價格可以高達一公斤數十萬日幣。覆下茶園種植碾茶抹茶用的茶葉叫做碾茶,碾茶與玉露綠茶一樣,要採取覆下茶園的方式栽種。所謂覆下茶園,就是茶樹栽種時要很費心的以遮光網或是稻草架在茶園的上方,好遮去大量陽光,這樣一來可以讓茶葉的葉綠素提高,因此茶葉會呈現柔潤的鮮綠色,而且茶葉的甘味與旨味會提高,澀味會降低,同時也形成一種抹茶特有的青海苔香。碾茶荒茶ー蒸菁不揉捻抹茶完全不經過發酵,所以採收後就要與時間賽跑。茶葉採收進廠後要以最快的速度,以大約只有20秒的短時間通入高溫熱蒸氣,也就是「蒸菁」的方式將茶葉蒸熟,以求立即停止所有細胞裡的酵素活動。蒸熟的茶葉不經過揉捻,以散茶的樣態即刻進行吹風冷卻,同時吹散附著在茶葉上的多餘水氣。乾燥蒸熟的潮濕茶葉會送入多段熱風乾燥機,以大約180-200度的乾燥熱風進行乾燥,乾燥機內部分為3到5層,最下層也是最熱的地方,投入的是剛送入最濕的茶葉,可以進行急速加熱,再較乾燥後就會吹送到上層持續進行乾燥。此階段完成的稱為碾茶荒茶。碾茶仕上茶ー仔細分級碾茶荒茶算是半成品的話,碾茶仕上茶就是很接近抹茶成品了。碾茶荒茶需要切碎,然後靠著風力、電棒等方式挑出不需要的茶枝、茶莖、葉脈等部分,有必要的話會進行很多次的循環挑選,以求得到的是茶葉味道最好的葉肉部分。此階段完成的稱為碾茶仕上茶。石臼磨茶磨取抹茶算是抹茶最精細的功夫,一般為了保存抹茶的品質,貯藏時會以碾茶仕上茶的形式進行,直到要出貨前才會磨成抹茶,這一點與咖啡的道理很像,因為磨成細粉後表面積大增,尤其是抹茶研磨之後,粒徑小到5-10微米而以,所以吸水、吸氧、吐出香味的速度都會快上幾十倍,因此品質的劣變會非常快。也因此,抹茶的研磨非常怕熱,所以高級的抹茶一定使用石磨或是石球進行慢速研磨,這樣比較不容易發熱,而且研磨的場所也要保持20度左右的低溫與相對溼度40%的乾燥環境,好讓葉綠素保持鮮綠色,茶粉的顆粒也保持維繫且均一。抹茶要怎麼泡?抹茶有一種特殊定義的香氣叫做「覆香(Ooika)」,是一種綠色蔬菜、草香、而且有高湯般的旨味,所以要把這樣的纖細的香氣重現,又能保留最多的青綠色,抹茶的泡茶法要特別下一些功夫。抹茶的泡法特別叫做點茶法,其實與宋朝的鬥茶法是一脈相承。量茶一杯(碗)抹茶所需要的茶粉量約為2茶杓、或是1茶匙,重量大概等於1.5-2克。備水一杯(碗)抹茶需要大約70毫升的水,水溫不要過高,70-80度最佳。過篩抹茶因為粉末很細,很容易因為靜電作用而形成假性結塊,所以使用之前可以先過篩一次,好將茶粉打散,這樣泡起來才會均勻。沖少量的水茶粉倒入杯(碗)中,先加入少量約10-20毫升的水,以茶筅慢慢的將底部的抹茶與熱水攪拌均勻。加入剩餘的水把剩下的水倒入,使用手腕將茶筅前後擺動,最後將慢慢的講茶面調整,緩慢的將茶筅離開茶面,如果有大顆泡沫,用茶筅將其打散。抹茶表面如浮有像奶霜般的細小泡沫的話,即已完成。抹茶要怎麼保存?抹茶因為粉末細小,以食品化學的角度看是很容易與周遭產生化學變化的狀態,而且其味道非常精緻,所以稍有變化就會造成價值大為降低,所以抹茶的保存非常重要。前面已經提過,最好的保存方法是以碾茶仕上茶方式保存,接近使用時再加以磨粉。不過現在技術進步,粉狀抹茶也可以好好保存,保存期限試各家包裝而定,大致上都可以超過6個月以上。抹茶保存基本原則為:避光光照會造成葉綠素氧化,抹茶顏色會變紅,味道也會走味。防潮濕氣會造成抹茶變質或腐敗。冷凍或冷藏低溫會大大降低化學反應的速度,所以對保存有利。只是冰的抹茶在室內反倒會很快吸潮,所以一定要回溫後再打開,並且開封後盡快用完。避開氣味重的其他東西抹茶粉的相對表面積大,所以很容易吸味道,如果存放空間裡有其他較重味道的東西存在的話,抹茶那纖細的香氣就會被汙染了。脫氧許多抹茶包裝內會附脫氧劑,對降低氧化作用很有幫助。抹茶有哪些成分抹茶與一般茶葉的不同之處在於,一般的茶葉喝的是茶湯,所以我們只能攝取到茶葉裡的水溶性成分。但是抹茶則不同,抹茶是整個茶葉的成分都一起喝了下去,所以可以說是充分攝取了茶葉的完整營養。抹茶的營養成分包括:兒茶素(茶多酚)兒茶素是綠茶裡最具代表性的優良抗氧化成分,也是茶的澀味來源,因為抹茶完全未經過發酵,所以兒茶素完整的保留下來,不像全發酵的紅茶,其兒茶素都轉化成了茶黃素或茶紅素,當然茶黃素還有其他的健康效果,參考台灣茶的茶黃素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小心分辨新聞的渲染成分。兒茶素因為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所以對於預防癌症、調整血脂、調整血糖、降低體脂肪、預防肥胖都有很多的相關研究。一杯抹茶含有150毫克以上的兒茶素。維生素C抹茶因為未經發酵,所以保留了大量維生素C下來,維生素C含量是所有茶類最高的。根據分析,每100克的抹茶含有212毫克的維生素C(資料來源: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維生素C有助於抗氧化作用,也有抗發炎以及調整免疫的功能。維生素A抹茶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裡面包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A、葉黃素這些家族成員,根據分析,每100克的抹茶含有18166 IU的維生素A (資料來源: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類胡蘿蔔素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葉黃素、維生素A對眼睛的保護力更是重要。膳食纖維抹茶是膳食纖維的寶庫,每100克的抹茶含有34.7毫克的膳食纖維 (資料來源: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便,也可以做為益生質幫助益生菌生長、調整腸道,更有利於排毒如排除膽固醇、重金屬等效果。茶胺酸綠茶最特別的是含有茶胺酸這個特殊的胺基酸,抹茶也含有很高的胺基酸,茶胺酸特別的地方是可以幫助紓壓、幫助失眠的人入睡。因此日本有一些飲料如百事可樂對抗疫情的睡眠問題,推出含茶胺酸的助眠機能水 Driftwell,刻意添加茶胺酸來幫助心情舒緩、提升睡眠品質。葉綠素葉綠素對於口氣清新,去除口臭一向很有幫助,更有研究顯示,葉綠素也有助於降低體臭,連便便的臭味都可以降低。維生素K根據分析,抹茶的維生素K1含量很高,一杯的抹茶大約含有25微克的維生素K1,根據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19歲以上的成人每日維生素K建議攝取量,男生為120微克、女性為90微克,所以一杯抹茶就可以提供20%-30%的每日所需。維生素K可以促進骨質的鈣化,對維持年長者行動力有很好的幫助,與維生素D有協同作用。維生素K也有助血液正常的凝固功能,所以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如Warfarin的人要注意,避免維生素K抑制抗凝血藥的效果。抹茶有哪些功效?因為抹茶含有豐富的功效成分,所以對人體有很多健康效果,主要的有:對抗老化因為抹茶有兒茶素、維生素A、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所以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因而有助於預防癌症、以及老人失智、記憶力衰退等氧化性傷害。預防三高日本大規模研究顯示,綠茶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一天一杯綠茶的族群中,曾經有中風經驗的人可以下降35%死亡率,曾經有心肌梗塞經驗的人可以下降34%死亡率。預防肥胖許多研究顯示,飲用綠茶可以調節血糖與血脂,預防體脂肪堆積,降低內臟脂肪量。預防便祕因為綠茶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所以可以幫助腸道蠕動、幫助腸道益菌生長。因此許多日本青汁產品,現在也會添加抹茶成為配方之一。而抹茶裡的咖啡因也有刺激腸道蠕動的作用。美白作用兒茶素與維生素C都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對於抑制黑色素生成有一定的效果。去除口臭與體味抹茶含豐富葉綠素,葉綠素在許多研究裡證實可以幫助口氣清新、去除體味、甚至便便的臭味也可以降低。飲用抹茶有那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人?抹茶的飲用歷史已經上千年了,從漢朝皇陵找到的大批茶葉就可以推斷人類飲用茶的歷史有多悠久(參考前文:找尋世界上第一個喝茶的人),所以適量的飲用抹茶是安全的,除非飲用過量才要考慮是否有副作用的問題。只是某些特殊體質的人還是要注意抹茶的一些特性:咖啡因抹茶100克約含有3克咖啡因,所以孕婦、小孩等對咖啡因敏感的人需要注意,而且避免睡前喝。服用抗凝血藥物的人一杯的抹茶大約含有25微克的維生素K1,而維生素K具有抑制抗凝血藥的效果,所以有在服用抗凝血藥的人要注意。肝、腎功能較弱的人抹茶含有鉀,所以腎臟較弱的人要注意,這也同時會影響到肝功能。抹茶的謠言:抹茶的綠色不是來自蠶大便的銅葉綠素日前多篇媒體刊登標題非常聳動的新聞,說某營養師說「抹茶粉是蠶寶寶大便」「抹茶的綠色是由蠶沙裡的的銅葉綠素製成(蠶寶寶的糞便又稱蠶沙,是一種中藥材)」。頓時新聞裡報導很多消費者哀號,說以後不知如何再面對抹茶。這當然是個以訛傳訛的網路偽消息,只是被掛著專家頭銜的人背書後,讓大家信以為真。至少在台灣,抹茶也不可能添加蠶沙,更不可能添加銅葉綠素,銅葉綠素現今的作法也不太可能是來自蠶沙。所以這一系列全都是錯誤的資訊,卻可能造成台灣消費者不喝抹茶或綠茶的心理影響,甚至這消息如果傳去日本,也可能大大影響台灣出口綠茶粉到日本的產業,因為台灣因為生產優質的綠茶,每年都會出口優質的綠茶粉到日本去,是日本綠茶粉的大供應來源,這又是台灣另一項隱形冠軍。如今這些產業,可能就被未經查證的專家以及這些渲染過的文章所毀,所以身為茶葉界與食品界一份子的韋恩,不得不出來澄清,也希望媒體與該營養師看到此一正確訊息之後能夠出來更正。什麼是銅葉綠素首先,銅葉綠素是什麼?依照食安法的定義,它是食品添加物中的著色劑,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色素。它帶有鮮明的綠色,是合法可以使用的。葉綠素本來是食物裡最天然的綠色,也是大家喜歡的顏色,只是葉綠素怕熱、怕酸,一下子就會失去綠色變成褐色,所以不耐存放加工,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專家從植物中提取葉綠素,經化學方法部分修飾(或穩定),以銅取代該分子的核心,而得到穩定的著色劑,這就是銅葉綠素。同樣類似的作法,也可做成他的兄弟,銅葉綠素鈉。銅葉綠素可依據我國「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之規定,作為著色劑添加於所規範適用的食品中。依規定銅葉綠素得添加於口香糖及泡泡糖、膠囊狀、錠狀食品;銅葉綠素鈉則可用於乾海帶、蔬菜及水果之貯藏品、烘焙食品、果醬及果凍、調味乳、湯類及不含酒精之調味飲料、口香糖及泡泡糖、膠囊狀、錠狀食品。合法使用銅葉綠素或銅葉綠素鈉之食品,其成分標示應詳實揭露該添加物之名稱,不可以標示、宣稱為「天然色素」、「天然葉綠素」。另外,說銅葉綠素來自收集的蠶大便,因為蠶大便裡有很多葉綠素。我翻遍目前食品業銅葉綠素製造商,沒找到有人使用蠶大便作為葉綠素來源的。葉綠素在世界上並不稀奇,蔬菜植物裡面就很多了,何必自找麻煩去收集衛生很有問題、收集成本也很高的蠶大便呢?我看到葉綠素來源不是綠藻、菠菜、就是羊茅、苜蓿,這些來源都是天然食品,根本合理多了。而如果有哪家銅葉綠素是來自於蠶大便,也請提論者舉證。抹茶不可能添加銅葉綠素所以法規寫得很清楚,銅葉綠素只能添加於三類食品:口香糖及泡泡糖、膠囊狀、錠狀食品。其他食品都不准用,用了就是違法,因此抹茶是不可能使用銅葉綠素的。如果大家還記得2013年時造成大眾驚慌的黑心橄欖油事件的話,惹禍的主角正是銅葉綠素。當時,位於彰化的大統長基食品廠,就是被查獲在大統特級橄欖油產品標示宣稱「100%特級橄欖油」卻在裡面混加了低成本葵花油,而為了遮掩顏色不對的情形,所以它又違法添加銅葉綠素。因此大統長基的負責人高振利被起訴後認罪,並與部分盤商和解,二審判高振利12年徒刑,大統長基罰金3800萬元確定,高振利並於2020年獲得假釋。如果高振利早知此一說法,在法庭上堅稱添加的是蠶寶寶大便,難道就可以脫罪嗎?經過了這十年,他會不會覺得扼腕呢?(笑)。我相信台灣抹茶業者一定也是不齒高振利的行徑,不會做同樣添加銅葉綠素的違法手段的。茶的顏色是判定品質的重要依據所以很明顯,不在准許之列的食品,是不得添加銅葉綠素的,這樣的立法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以添加色素來魚目混珠,讓低品質的產品混充為高品質的產品,因為很多產品的顏色是品質判斷的重要依據。因此,以綠色為品質分級重要關鍵的抹茶當然也是同樣道理。其實不單是抹茶,應該是在台灣所有的茶葉都沒允許添加色素,我想理由都很類似,欣賞顏色是喝茶食很重要的一項享受,顏色也是判斷茶葉品質一項重要的依據,所以不該以人工著色來干擾。就像韋恩前文食安謠言的手法-人造的美麗誤會,從泰式奶茶的橘色談起說明過,為何在泰國喝到的泰式奶茶是特別的橘紅色,而為何在台灣買到的泰國茶包泡不出這個顏色,因為泰國紅茶添加了色素,而不是廠商宣傳的泰國土質呈酸性,所以茶葉含氧化鐵(鐵鏽)泡出就是這個顏色。這種宣傳的渾話,與這次的抹茶事件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銅葉綠素同樣不能添加於烘焙、甜點等食品然後我猜有人會想狡辯(因為我看到某些新聞有點警覺不太對勁,把標題由抹茶偷偷改為抹茶粉),說這裡的抹茶指的是抹茶風味粉,是添加在抹茶冰淇淋、抹茶蛋糕的裡面的調和粉,就像泰式奶茶粉包就可以添加色素了不是嗎? 這邊我還是會說「你還是在亂說」。因為銅葉綠素就只能添加於三類食品:口香糖及泡泡糖、膠囊狀、錠狀食品,其他烘焙食品、甜點都是不能加的,請不要再亂牽拖了。我想最直接的證明就是,請說出抹茶有添加銅葉綠素的人提出證明,請提出市面上有這種產品、或成分裡有銅葉綠素的標示,沒有證據就亂攻擊,只會讓整個茶葉界落入如大統長基一般黑心製造商的臭名。假消息不宜一傳再傳其實我追溯這條消息來源,遠從2000年左右的日本網路論壇就看得見,而且近年來很多日本網路上的討論也是對這條嗤之以鼻,也有人認為是受到了紅色色素胭脂紅來自仙人掌上的胭脂蟲的影響而改編的胡說故事。所以台灣消息很可能就是從日本網路上不求甚解的抄了過來,翻譯的語句還不太通順,而因為沒有專業知識,所以就信以為真,文中也一直將銅葉綠素與天然葉綠素混淆。媒體見到這麼獵奇的題目,也就大肆轉載,落的消費者、產業都被這種假消息風評被害,這是社會的不幸。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2-10-13 養生.聰明飲食
加熱後會產生許多反式脂肪?芥菜籽油是不是健康的植物油?
讀者Sheng Chih在2022-10-5在芥菜籽油(Canola Oil)用不得?的回應欄留言:「對岸某單位做過檢驗,發現芥菜子油加熱後會產生許多反式脂肪。請問林教授怎麼看待這問題?飲食健康的問題,訊息很混亂,一般人越看越迷糊,真是需要專家釐清。感謝!」這位讀者寄來的文章是2018-8-10 發表在163.com的21个样品实测:菜籽油 调和油 大豆油 反式脂肪含量高!。雖然它有註明來源是CEC食安体验,但點擊該連結,看到的是「网页跑丟了」。不管如何,這篇文章說:「在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的指导下,『CEC食安体验』从市场上购买了21个植物油、动物油脂样品,送到四川众检四方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反式脂肪酸。……检测结果:植物油样品中,3个菜籽油、3个植物调和油和3个大豆油样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都较高,远远高于其它植物油及3个动物油脂样品的含量。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一个菜籽油样品,占比达到9.49%,也就是说,每一百毫升这款菜籽油中,含有9.49毫升反式脂肪酸。……按照成人每天摄入食用植物油25克(建议值,半两)来计算:每天食用样品中的菜籽油1,则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超过世卫组织建议的上限(2.2克)。」我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共搜到三篇相關的論文:2005年:A rapid metho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fatty acids in fats and oils with emphasis on trans fatty acids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NIR)【使用傅里葉變換近紅外光譜 (FT-NIR) 快速定量脂肪和油中脂肪酸的方法,重點是反式脂肪酸】。這項研究檢測下面這幾種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而結果是:大豆油:0.4-2.1%,胡桃油:2.0-3.9%,橄欖油:0.5%、向日葵油:1.1% ,芥菜籽油:1.9-3.6%。這樣的結果顯然是跟上面那篇文章所說的9.49%大不相同。2008年:trans-Free margarines prepared with canola oil/palm stearin/palm kernel oil-based structured lipids(用芥菜籽油/棕櫚硬脂/棕櫚仁油基結構化脂質製備的無反式人造奶油)。它的結論是「這三種油都可以用來製作無反式脂肪酸的人造奶油」。所以,芥菜籽油肯定是不含反式脂肪,要不然怎麼能做出無反式脂肪酸的人造奶油。2015年:Analysis of Trans Fat in Edible Oils with Cooking Process(分析烹煮食用油中的反式脂肪)。這項研究從 2013 年到 2016 年從韓國9 個城市的 18 個大型雜貨市場購買了包括玉米、芥菜籽、大豆、橄欖、紫蘇和芝麻在內的植物油,而測試的結果是:玉米油每 100 克含有 0.25 克反式脂肪,其他油類包括芥菜籽油、大豆油、橄欖油、紫蘇油和芝麻油則沒有可檢測到的反式脂肪含量。它的結論是:「反式脂肪含量如此之低,根據食品藥物安全部的規定,食品標籤可以聲明為『0』反式(< 2 g/100 g 食用油)」。(註:這篇論文是發表於2015年,但它卻說植物油是在2013 年到 2016 年間購買的。還有,它把grocery markets誤寫成glossary markets)哈佛大學在2015-4-13發表Ask the Expert: Concerns about canola oil(諮詢專家:對芥菜籽油的擔憂)。這位專家是營養學系副教授Guy Crosby。他說:「另一個擔憂是關於芥菜籽油可能含有與重大健康問題有關的反式脂肪的報告。 事實上,芥菜籽油的反式脂肪含量非常低,所有經過除味的油也是如此。 除味是精煉所有植物油的最後一步。 這個過程產生了消費者想要的清淡口味。…… FDA 允許將每份少於 0.5 克的任何成分列為零克! 儘管有這種說法,但實際上超市出售的所有植物油都含有少量(低於 5%)的反式脂肪。……儘管在處理和加工芥菜籽油和其他植物油時必須小心,但與碳水化合物或牛油或奶油中的飽和脂肪相比,芥菜籽油是一種安全和健康的脂肪形式,可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和心臟病風險。 事實上,在一項顯示心臟病風險最顯著降低之一的隨機試驗中,芥菜籽油被用作脂肪的主要形式。」Canola Council of Canada(加拿大芥菜籽油議會)在網頁一開頭就說:「芥菜籽油是最健康的食用油之一,在所有常見食用油中反式脂肪含量為零,飽和脂肪含量最低。」綜上所述,在美國,加拿大和韓國,芥菜籽油所含的反式脂肪是低到可以合法地標示為零,所以,「芥菜籽油含反式脂肪最多」應該是中國特有的現象吧。原文:芥菜籽油含反式脂肪最多?
-
2022-10-03 養生.聰明飲食
有「一隻小牛」貼紙代表品質保證?看懂鮮乳標章的來龍去脈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走進超市拿起鮮乳,可以發現大部分的鮮乳上都有貼著「一隻小牛」的貼紙,這就是鮮乳標章。鮮乳標章不僅確保消費者買到的是國產鮮乳,也能作為消費者辨別調味乳、保久乳等其他乳製品的方法之一。台灣乳業發展一路上面臨重重挑戰,從1965年開放國外奶粉進口,導致國內生乳滯銷,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降低進口關稅,無不嚴重打擊台灣乳業,2013年《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生效,其中更將在2025年使紐西蘭液態奶進口全面降至零關稅,可能導致生乳成本僅需台灣3分之1的紐西蘭鮮乳以低價搶市,對此,農委會在2020年時表示將以「強化鮮乳標章」作為主要因應對策,然而,究竟代表國產鮮乳的鮮乳標章能扛起保護台灣乳業的重責大任嗎?鮮乳標章保證優質國產鮮乳,市佔保衛戰靠「鮮」取勝走進超市拿起鮮乳,可以發現大部分的鮮乳上都有貼著「一隻小牛」的貼紙,這就是鮮乳標章(俗稱小牛標章)。鮮乳標章於1986年發行,最初是因為政府發現有乳品公司收購生乳後再以進口奶粉混充,以賣出更多非100%生乳製成的「鮮乳」產品,導致台灣酪農業生計受影響。為了解決上述亂象,政府設立了鮮乳標章。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表示,依據乳品工廠每月向酪農收購的生乳量及產出的鮮乳量,核發等量的鮮乳標章,也就是能保證「收購多少生乳就賣多少鮮乳」,不僅確保消費者買到的是國產鮮乳,也能作為消費者辨別調味乳、保久乳等其他乳製品的方法之一。不僅如此,張經緯表示,鮮乳標章的重點就是溯源,農委會在核發鮮乳標章前,會以各地方政府提供的產乳量、乳品廠回報的生產量進行比較,進行嚴格查核,若是發現收購量和生產量出現異常差距,可能會停止核發。因此,張經緯很有信心地說道:「有給標章的絕對是國產且可溯源的鮮乳。」而無論是《台紐經濟合作協定》或是台灣未來可能加入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導致進口鮮乳可能席捲台灣乳業,張經緯表示:「台灣要走向貿易自由化是必然的。」台灣乳業在面對國際競爭下,「重點就是做出產品區隔」,他認為,台灣鮮乳的最大優勢就是新鮮,「從擠乳到消費者買到只有24小時,沒有任何進口鮮乳可以做到。」因此,張經緯認為在面對進口鮮乳的競爭下,透過鮮乳標章可以區隔進口乳品,讓消費者輕鬆辨別高品質、可溯源的國產鮮乳,進而維持國產乳品市佔率。鮮乳標章是發給加工廠,獨立酪農難申請然而,鮮乳標章只能代表是100%使用國產生乳製成,目前既無法涵蓋所有市售國產品牌,更無法區別品質。「鮮乳標章純粹只是生乳到鮮乳量的控管。」鮮乳坊(慕渴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龔建嘉指出,首先從鮮乳標章的設立原因來看,當初只是為了確保乳品大廠僅使用國產生乳生產鮮乳,以「乳品加工廠」作為核發鮮乳標章的對象,根據《鮮乳標章核發使用要點》,只有向酪農收購生乳後加工成鮮乳的乳品工廠才能申請鮮乳標章,這代表無加工廠但擁有自家牧場的「獨立酪農」無法申請。對此,龔建嘉表示,標章成立時的時空背景並沒有獨立酪農存在,所以設計標章制度時沒有思考到有這樣的需求,因此現在很多酪農難以申請鮮乳標章。也就是說,現行鮮乳標章制度,並沒有辦法全面管理到台灣現在興起的小農鮮乳品牌。也就形成通路貨架上的國產鮮乳並沒有全數都有鮮乳標章的情形,待國外鮮乳大量進口之時,消費者也難以光靠鮮乳標章來辨別。鮮乳標章只能代表使用國產生乳,無法保證品質然而,對於進口鮮乳低價搶市,雖然根據《食力》「你是『鮮奶』控嗎?市售鮮乳國內外、大小廠你如何選?」問卷調查,有81.4%的民眾表示有鮮乳標章的鮮乳會增加購買意願,但同時有57.5%的民眾認為「價錢」是影響購買意願的優先依據。在這樣的情況下,光靠鮮乳標章夠嗎?「單就價錢,國產鮮乳無法與進口鮮乳競爭。」花蓮唯一認證無毒牧場、擁有約1200頭乳牛的吉蒸牧場二代、董事長范君諺點出國產鮮乳的困境,他認為在未來,國產鮮乳與進口鮮乳絕對不會是價格戰,而是價值戰,「明明一樣都是鮮乳,為什麼要選較貴的國產鮮乳?」范君諺表示,目前多數消費者仍以價錢作為購買依據,但在與國外鮮乳價錢難以匹敵的情況下,必須讓消費者從價格優先的思維跳脫到價值優先,國產鮮乳需要透過背後精神、品牌理念、文化的支撐才能競爭。顯然,現行鮮乳標章只能代表是使用國產生乳製成,難以突顯價值。鮮乳標章難凸顯特色價值,在地化、差異化才是國產鮮乳生存關鍵台南市作為台灣生乳第二大產區,台南市農業局簡任技正周志勲認為,目前的鮮乳標章只能說明是國產,甚至許多小農品牌也沒有鮮乳標章。對此,龔建嘉建議,鮮乳標章應該要能涵蓋獨立酪農,讓委託代工的獨立酪農也能獲得鮮乳標章。一方面能提升鮮乳標章覆蓋率,另一方面能使小農鮮乳確實受到政府管理,減少發生食安問題的可能。再者,周志勲表示,「未來進口鮮乳一定會打壞市場」,如果單就價格,完全沒有選擇國產鮮乳的理由,因此必須賦予國產鮮乳額外的價值,他舉例可以從各個鮮乳產地為分類,將在地故事、背景、特色作為行銷的一部分,推出在地鮮乳標章。總而言之,面對低價進口鮮乳的入侵,國產鮮乳是否能賦予產品「價錢外的價值」是抗衡的關鍵,無論是主打有更好吸收蛋白質的鮮乳坊「A2β酪蛋白鮮乳」、強調動物福利飼養方式的吉蒸牧場「透明鮮乳」等,都賦予鮮乳更深層的價值,增加消費者購買的意願。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理事長徐濟泰認為,2025年後國產鮮乳市佔至少下降10%。在這樣的情況下,與其說要對抗進口鮮乳,倒不如思考如何不會成為流失市佔中的淘汰者,這顯然光靠多數品牌都有的鮮乳標章是做不到的。【本文出自食力Vol.26季刊《乳業戰爭 九大擂台誰是贏家》】延伸閱讀▶殺菌加工不只擔任牛乳安全重責!保存溫度、風味、營養物質也全靠它決定▶全聯、路易莎為小農鮮乳設專區 6成消費者願意加價買!小農鮮乳能繼續紅下去嗎?▶台灣牛乳市場在後疫情時代如何發展?環境永續為成敗因素(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09-28 養生.聰明飲食
如何避免吃進農藥殘留蔬果?譚敦慈授唯一辦法:台灣10大乾淨蔬菜一次看
●農藥殘留影響健康,有致癌疑慮●吃當季盛產蔬果,營養價值高,農藥殘留最少●蔬菜水果沖洗乾淨,就能安全食用蔬果農藥殘留一直是食安的大問題,威脅身體健康,有致癌疑慮。蔬果該怎麼處理才安全?元氣網「生活中的毒物學」邀請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長庚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教授林中英,詳解農藥對人體有哪些危害?該如何避免吃進農藥?教你蔬果該如何清洗。長期吃進農藥 損神經系統為了讓蔬果順利栽種,避免植物病蟲害,往往需要噴灑農藥,但過度使用農藥,卻會危害身體健康。科學研究證明,人體長時間累積低劑量的農藥,最終會造成內分泌系統受化學物質嚴重干擾、神經系統損傷,甚至有致癌風險。如何挑選蔬果又避免吃進農藥?譚敦慈建議,應吃當季當地盛產的蔬果,不僅營養價值最高,農藥殘留也最少。最重要的是,務必將蔬果清洗得很乾淨,就能安心吃下肚。用流動水洗菜 水果可輕刷洗蔬菜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用「流動的水」清洗,但不是大水,是以像一根竹筷那麼細的水慢慢地溢流清洗;洗水果則準備一個水盆把水果都放進去,用一個女生用的洗臉刷輕輕的把水果刷洗乾淨,再用水沖一次即可。譚敦慈強調,其實蔬菜水果經過沖洗乾淨,就能安全食用,有益於人體健康。林中英表示,農民為了避免植物病蟲害,讓農作物、農產品有好品質及產量,讓消費者有購買意願,栽種時多會噴灑一些農藥,其實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農藥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在種植時只要使用一、二種農藥,就可以維持農作物或農產品的品質、色澤,一些昆蟲害蟲也都不會去沾染到農作物上面。產銷有履歷辨識 比較安全事實上,大家不要太害怕蔬果農藥殘留問題,林中英指出,現在農政單位有推出農產品產銷履歷辨識系統,基本上這些農產品都是很安全的,當季盛產蔬果也有QRcode和民眾分享選擇,但處理蔬果時,仍要避免生物性農藥殘留,應盡可能清潔乾淨後再食用,對身體危害比較小。林中英提醒,農藥真正對人體的傷害都是慢性累積,這些慢性累積最大的傷害是在環境裡,施灑農藥則會透過空氣及土壤分布在農作物上面,比較多的是尼古丁類或有機磷這些農藥,可能會累積在人體裡造成能量的傷害,最終會破壞我們的神經系統、消化道系統,甚至可能會產生癌症,因此民眾在食用蔬果類農產品時,務必清潔乾淨,可以減少這些農藥殘存進到身體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