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3 醫療.新陳代謝
搜尋
家族史
共找到
832
筆 文章
-
-
2022-12-22 醫療.腦部.神經
腳步不穩、頭暈…秋冬留意中風徵兆 3大議題 800位照顧者最想問
進入冬季,低溫及溫差變化影響下,血壓、血流壓力容易升高,使中風與再次中風危險性增加。一旦中風留下如癱瘓、認知障礙、失語等失能後遺症,照護上更是需額外花費不少心力,因此預先辨識中風前兆成為照顧者十分重要的課題。台灣腦中風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作,於WaCare遠距健康平台舉辦「不可不知的腦中風大小事」,針對常接觸中風高危險族群的照服員、家屬等照顧者進行線上教育課程。此次特邀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腦中風暨神經重症科主治醫師黃虹瑜及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腦中風中心個案管理師侯玫妅授課,分享如何辨識再次中風的警訊、中風危險因子及預防、復能照護等以避免再次中風。近八百名參與線上課程的照服員,對於如何預防中風、反覆中風以及中風高危險因子心房顫動的警訊等議題,十分關注,發問踴躍。照顧者問卷調查,最想了解的議題前三名:TOP3:如何預防中風與再次中風「相較昨天,出現任何一個輕微變化都可能是中風前兆」黃虹瑜說,「中『風』就是一陣風吹來,一個突然的變化,一下子就發生的事。」中風是血管產生急性血塊堵塞腦部血管,當有新的血塊產生,就會有新的症狀,除了半身肢體或臉部麻痺等讓人較有警覺,有些症狀輕微易被忽略,但若比起前一天症狀突然出現或有新變化,就需額外注意,如: 💡突然暈眩 💡走路不穩 💡四肢不協調 💡理解或說話能力下降、溝通出現困難 💡口齒不清或原因不明的劇烈頭痛比起第一次中風,再次中風會弱化對症狀的感受,病人較難察覺身體是否有出現異狀,需要透過照護者協助回顧病患的病史,找出可能再次中風的危險因子加以預防,才有機會避免再次中風。TOP2:如何快速辨識中風徵兆及如何處置「再次中風危險因子,心房顫動是最危險的不定時炸彈」黃虹瑜說,中風危險因子有八大項,分別為: 💡心房顫動 💡腦中風家族史 💡吸菸史 💡體重 💡血壓 💡膽固醇異常 💡糖尿病史 💡運動不足其中,心房顫動是最危險的不定時炸彈,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登錄實際的中風案例,每6人就有1人是因為心房顫動引起。心悸、頭暈、胸悶等,可能都是心房顫動發作的疑似症狀,但仍有8成的病患沒有任何症狀,建議45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心電圖檢查,定期回神經內科追蹤,若檢查出患有心房顫動,可提前評估合併中風的風險,透過口服抗凝血藥物來預防。病患如中風後半身癱瘓或失去語言能力,也需注意症狀的急性變化,如: 💡原先為左邊癱瘓,卻突然右邊身體機能也退化 💡使不上力 💡語言表達能力變差 💡開始流口水、嗆到此時應省去討論時間,盡快聯繫119送醫,保握黃金搶救時間,降低肢體偏癱及認知障礙等後遺症。TOP1:中風後的營養照護與日常生活訓練「中風後仍有機會回復正常生活」侯玫妅說,腦中風後六個月為復健黃金期,積極復健有較高恢復身體功能的機會。 💡剛中風的急性期(3-21天):復健重點在關節運動、翻身擺位等維持肌肉與關節的活動度。 💡恢復期(3-6個月):待病情穩定後加強復健能力,訓練日常生活所需功能 💡慢性期(6個月後):著重預防再次中風及機能退化。一名30多歲的年輕病患,中風後積極復健,鍛鍊患肢的肌肉與關節及調整過往的飲食與生活型態,不僅重新回到工作崗位,生活也恢復正常,醫師驚訝地說,「就像沒中風過一樣,整個人精神煥發。」鼓勵病友積極復健,中風就有機會逆轉勝。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的恢復程度不同,對於中風症狀嚴重者,為避免中風後的肢體發生攣縮及退化,照護者可協助病患多使用患肢拿取物品進行練習,透過患肢執行動作來學習,刺激大腦產生新連結,及訓練病患練習獨立穿衣,肯定自我價值。「預防再次中風:治療控制、身心復能、長照資源」照護者是病患預防中風、再次中風的關鍵角色,侯玫妅說,9成的腦中風與危險因子有關,控制危險因子包含: 💡協助病患穩定服藥及定時監測健康數值,如:心律、血氧、睡眠品質 💡避免血壓、膽固醇及血糖、心跳數值異常波動 💡若有服用慢性病藥物,勿自行停藥或減少藥量 💡控制飲食及體重 💡改變生活型態,如:規律運動、復健、戒菸、戒酒等。飲食照護上首重讓病患吃得下、均衡攝取六大類營養(全穀雜糧類/豆蛋魚肉類/蔬菜類/乳品類/水果類/油脂堅果種子類),如病患進食後聲音改變、咳嗽或流口水、吞嚥後呼吸急促或出現類似噎到的症狀、將食物吐出等,可能是吞嚥出現困難,需注意嗆食後可能引發吸入性肺炎,透過復健科、語言治療師、營養師評估狀況調整飲食質地,或指導預防嗆食等餵食步驟。此外,根據1項發表在《Neurology》(神經病學雜誌)的研究統計,每三人就有一人中風後伴隨憂鬱情緒,當病患出現不想活動及交流等狀況,照護者多陪伴、聊天有助短暫的憂鬱隨時間蒸發,但若憂鬱持續超過一個月,回診時應向醫師反應。中風後的長期照護面臨壓力及經濟負擔,侯玫妅說,視病患狀況由醫師認定後,可申請重大傷病及身心障礙手冊,減免部分醫療等負擔,或透過社工或1966長照服務專線,評估居住縣市可利用的社會資源提供幫助。
-
2022-12-17 癌症.大腸直腸癌
血便應速就醫!30歲男血便、嘴唇與手指末端黑色斑塊 醫:這病恐引發大腸癌
血便應速就醫!30歲越南籍移工陳先生來台工作1年多,血便以為痔瘡發作,豐原醫院發現男子嘴唇與手指末端出現黑色斑塊,安排大腸鏡檢查有多處大小不一瘜肉,切片送檢為「黑斑瘜肉症候群」;醫師王柏政說,此症狀是形成大腸直腸癌的原因之一,所幸及早治療根除。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王柏政醫師表示,此患者情況特殊,一來患者年紀尚輕,二來患者表示家人沒有類似症狀,請他脫下口罩發現,患者嘴唇有數個黑色斑塊沉積,雙手手指末端則有黑色色素沉積。王柏政分析,綜合上述症狀、內視鏡切片病理檢查報告,診斷患者為黑斑瘜肉症候群 (Peutz-Jeghers Syndrome),是一種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以口及肛門周圍皮膚、唇頰黏膜、指趾末端的黑色素沉著,和消化道存在多發性瘜肉為特徵。黑斑瘜肉症候群症患者常有胃腸道、生殖系統和其他器官的良性或惡性腫瘤,王柏政指出,患者此症狀是形成大腸直腸癌的原因之一,所幸及早發現根除,避免釀成大腸癌病灶。而此病少見,男女發病率相等,約有一半病例有家族史。陳先生回想後分享,雙手、腳的黑色斑點從小就有,國中開始偶有血便,因來台灣後更嚴重,尋求就醫。王柏政說,血便有許多原因,不是年紀輕就是痔瘡或相對無害的狀況,加上國人飲食西化,大腸癌發生年齡有下降趨勢,出現血便情況應盡速就醫,降低大腸直腸癌訣竅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定期篩檢。
-
2022-12-06 養生.聰明飲食
減重是第一步!營養師教7訣竅逆轉脂肪肝、預防肝癌
脂肪肝俗稱「肝包油」,每三、四個台灣人,有一人罹患脂肪肝。一旦罹患脂肪肝,未來出現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增加。若脂肪肝進展到中、重度,肝臟反覆發炎,可能會造成肝細胞壞死,發生肝纖維化及肝硬化,其中4-27%肝硬化患者會演變成肝癌。只要掌握減重、飲食控制等7訣竅,有助逆轉脂肪肝。1.減重減重是逆轉脂肪肝的第一步,只要體重減少5-10%,就能改善脂肪肝的程度,減輕肝臟纖維化問題。2.主食以全穀雜糧類取代未精緻的全榖雜糧類富含維生素B群,B群是許多代謝過程的重要輔酶,能夠協助肝臟細胞代謝,減少三酸甘油脂累積在肝臟。3.多攝取有解毒能力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含植化素「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對肝臟有解毒作用,常見如花椰菜、高麗菜、白菜、白蘿蔔、芝麻菜、青江菜、羽衣甘藍等。建議每天至少有一餐吃到一份十字花科蔬菜,一份是煮熟的五至八分碗。4.多吃強抗氧化力蔬果抗氧化能力高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E、花青素、類胡蘿蔔素、薑黃素、葉綠素、番茄紅素、葉黃素、玉米黃素、有機硫化物等,建議每餐至少可以食用三種不同顏色的蔬果搭配,提高肝臟的抗氧化能力。5.攝取含果膠的水果食用香蕉、蘋果等果膠較高的水果,可在體內吸收膽固醇,降低肝臟的膽固醇含量,達到改善脂肪肝的作用。6.避免高糖飲食精緻糖類會增加血糖的負擔,且易生成三酸甘油脂儲存在肝臟,增加脂肪肝生成,平時應該少攝取。值得一提的是,水果儘管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但絕大多數成分是果糖,吃多容易生成三酸甘油脂,造成脂肪肝,因此,若吃水果過多,血糖及脂肪肝問題比率較高。7.避免高油及過量酒精過量攝取高油食物,容易讓多餘的油脂堆積在內臟及血管,應避免食用。酒精容易生成三酸甘油脂堆積在肝臟,建議有脂肪肝家族史的民眾,少喝酒甚至戒酒。
-
2022-12-04 醫療.婦產科
打排卵針會變胖? 生殖醫:食慾可能增加、水腫
晚婚成為現代人的趨勢,許多女性為了讓自己保有育兒的選擇權,因此進行凍卵。不論人工受孕、試管嬰兒或是凍卵,透過施打「排卵針」來幫助取得卵子。但也有女性擔心,打了排卵針後會變胖。不過,醫師表示,打排卵針後確實會因為雌激素升高,但只是短期水腫,不會造成肥胖。食藥署說,注射型排卵藥品主要作用為培育更多卵泡成熟,主要成分為濾泡刺激素(FSH)及黃體化激素(LH),排卵反應間接會使體內雌激素升高,然而雌激素會促使鈉和水在體內滯留,造成暫時性的水腫。國泰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說,進行人工生殖時會打排卵針增加卵泡數量,以取得較多的卵子,通常多在8至14天的短期使用期間內,荷爾蒙的效應不會造成體重增長;長期的賀爾蒙分泌,如懷孕,才可能造成體重上明顯的增長。不過,賴宗炫也說,部分女性施打排卵針後,可能因為雌激素短期濃度升高,食慾增加、胃口變好,因此吃得較平時多一些,讓體重稍稍增加,但不是因為打排卵針就造成體重增加,臨床上也沒有明顯的統計顯示。為增加受孕機率,取出的卵子是否愈多愈好?賴宗炫提醒,可取出的卵子數量多,代表卵巢儲能較好,與年紀、個人體質有關,但用藥過量可能過度刺激卵巢,造成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因此仍要與醫師討論,平衡適度的劑量即可。食藥署指出,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會產生少尿、腹脹、口渴、呼吸困難或喘促,嚴重併發胸腹腔積水、肺栓塞與呼吸窘迫症候群,甚至出現血栓等副作用,所以需經不孕症專科醫師適切之診斷及評估,給予適當之劑量,以避免用藥相關安全疑慮。至於,使用排卵針等賀爾蒙藥物,是否造成未來罹患婦癌的機率增加?賴宗炫表示,排卵針目前問世使用44年左右,根據許多長期研究顯示,並不會增加罹癌風險。賴宗炫說,賀爾蒙藥物屬於處方用藥,切勿自行透過不明通路購買,用藥不慎可能造成血栓風險增加,特別對年輕、具家族史的女性來說,務必要留意。
-
2022-12-03 醫療.心臟血管
胸悶、胸痛是心肌梗塞警訊!除了心臟問題,還有4種原因會造成胸口悶痛
又到了入秋時節,過往每當天氣變化大、溫差劇烈時,總是常常聽到救護車的警笛聲,發生心肌梗塞等急症的病患在這時特別多。談到心肌梗塞,大家第一個浮上心頭的畫面是否是手抱胸口、表情痛苦的畫面?是的,胸悶、胸痛確實是心肌梗塞的最重要警訊,但您是否知道,除了心臟問題外,還有很多常見原因會造成胸口悶痛。所以本文將介紹您不可不知的五大問題。心臟血管問題 造成胸口悶痛這方面的問題雖然不是最常見,但卻是大家最關注的,尤其本身具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的人(如: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抽菸、肥胖、缺乏運動、家族史)需要特別注意。當負責輸送血液給心臟的冠狀動脈發生動脈粥狀硬化,進而造成血管內的狹窄與阻塞時,就可能心肌缺氧而產生心絞痛的症狀。心絞痛的感覺是胸口的擠壓感,比較類似鈍痛或悶痛,常見是胸前左側一大片的感覺或位於胸口深處,通常不會是位於明確的一個痛點,有時痛感會延伸到脖子、下巴、肩膀或手臂等處。心絞痛的症狀常在運動、爬樓梯或搬提重物時產生,一般來說休息5到10分鐘就會改善,若症狀持續過久或伴隨冒冷汗或噁心嘔吐等症狀要儘速就醫,有可能是疾病惡化甚至是心肌梗塞的情況。主動脈剝離代表胸腔內的大動脈產生血管壁撕裂的現象,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沒控制好的高血壓所造成。主動脈剝離的症狀是突發性強烈而銳利的胸痛,感覺像刀割一般,痛感常常延伸到背部。主動脈剝離是絕對需要馬上就醫的急症,常需要緊急手術才能降低死亡率。其他非急症的心臟問題如心包膜炎、二尖瓣脫垂、心肌肥厚等等也可能造成胸悶或胸口刺痛的症狀。腸胃道問題 造成胸口悶痛造成胸悶、胸痛最常見的原因是胃食道逆流。分泌過多的胃酸進入食道而造成胸口灼熱或悶痛感,平躺或吃飽飯後比較容易發生,某些刺激性食物也容易誘發症狀。食道痙攣是由於構成食道的平滑肌功能失調所造成的,症狀常是胸口的強烈擠壓感,跟心絞痛的感覺很類似,不容易分辨,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持續時間可長可短,也不一定有很明顯的誘發因子。其他腸胃道問題如胃炎、胃潰瘍、胰臟炎甚至膽結石也都可能造成胸口的不舒服。肺部或胸腔問題 造成胸口悶痛肺栓塞是由於肺動脈被血栓或其他物質堵塞所造成,症狀通常包括喘、呼吸急促與伴隨呼吸的胸部刺痛。肺栓塞是比較不常見的急症,好發於長期臥床、急性骨折、重大手術、孕婦(羊水栓塞)與癌症病人等。氣胸是因為肺泡自發性或創傷性的破裂造成胸腔內充滿空氣,症狀是伴隨呼吸的胸部刺痛,嚴重時也會感到呼吸困難。其他還有許多胸腔相關的問題也可能造成胸悶或胸痛,如:肺炎、肋膜炎、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等。肌肉骨骼問題 造成胸口悶痛這一類型的問題也佔了胸悶胸痛原因中的大宗,尤其是生活型態常常久坐,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的人,容易造成胸壁相關肌群緊繃或痙攣,所以一直感覺胸口悶悶的,嚴重時甚至會痛。另外一直重複某些動作的職業或運動傷害也會造成類似的狀況,這類型的胸痛往往可以透過姿勢改變或深呼吸及某些動作引發。其他問題 造成胸口悶痛胸悶一直都是焦慮症、恐慌症與自律神經失調的常見症狀,常常隨著情緒壓力起伏與睡眠品質好壞等狀況改變。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由潛伏在人體內的水痘病毒所造成,當免疫力低下時,病毒就可能活躍而在皮膚產生水泡狀紅疹,伴隨厲害的神經痛。若發生在胸部,病發早期時尚未形成水泡,可能會誤解為其他原因的胸痛。由上所述的介紹造成胸悶胸痛的原因,大部分是輕症或是具有自我緩解性的狀況。然而,在高危險族群(如:高血壓、高膽固醇、抽糖尿病、菸、肥胖、缺乏運動、家族史)身上,即使是輕微的症狀也要特別警覺。而在一般族群身上,若出現高危險的症狀如:突發性胸痛、投射至下巴或肩膀、冒冷汗、強烈撕裂感伴隨背痛等,一樣要謹慎處理,儘速就醫。
-
2022-11-30 醫療.消化系統
一吃飯就腹痛當心膽結石 醫揭何時該取出結石:常做2事易成高風險群
「我從高中到現在,常吃完飯就胃痛。」一位30幾歲女病人以右手摸著上腹痛苦地說。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心想,胃痛20年太怪了,於是安排她做腹部超音波,果然問題不是胃,是一堆膽結石導致慢性發炎引起疼痛。開刀清除結石後檢查發現,膽囊經過結石長期摩擦,慢性發炎到出現癌化跡象,若未經處理,就會演變成膽囊癌。●7、8成膽結石病人無症狀●常大吃大喝,易誘發膽結石急性發作●膽結石慢性發炎,易引發胰臟炎、癌化約7、8成膽結石病人是無症狀的,朱光恩表示,通常是做了超音波檢查才會發現,如果長期都無症狀,也不會一吃東西就痛,就沒有開刀取石的急迫性,病人可選擇和膽結石和平共處。不過,病人要有「某天可能急性發作」的心理準備,因此有些無症狀膽結石病人是不敢出國的,害怕在國外遇上急性發作卻沒有醫院可處理的窘境。3成有症狀的膽結石病人,可分為症狀嚴重的急性發炎病人、症狀輕微的慢性發炎病人。朱光恩分析,急性發作最常見的誘發因子是「大吃大喝」,因為膽汁是用於消化油脂的消化液,當人吃了大量高脂食物,膽囊會努力收縮、排出大量膽汁,但原本有結石問題者,這時膽囊可能會不堪負荷、發炎抗議。朱光恩指出,膽結石急性發作,常會同時出現「高燒、右上腹劇烈疼痛、黃疸」三種症狀,很容易診斷。要注意的是,很多病人以為皮膚發黃就是黃疸,其實這比較不準,應該看眼白是否變得偏黃。若是發生在體弱的老人家,來勢洶洶的全身性感染可能會導致死亡,不可輕忽。這位女病例屬於慢性發炎的膽結石,容易被忽略,牽連出胰臟、癌化等大問題。「一吃飯就腹痛,要高度懷疑膽結石。」朱光恩說,當人吃東西,膽囊就會反射性地收縮,這時如果碰到了結石,可能會輕微疼痛,也會導致膽汁分泌的比較不好、消化不良,常見腹脹、打嗝、放屁等症狀,病人常誤以為是胃痛,做胃鏡仍找不到原因。「如果有一顆膽結石進到膽管,可能會波及到胰臟。」朱光恩指出,膽管鄰居就是胰臟,膽管和胰管在壺腹這個部位是相連的,膽結石跑進膽管,就可能堵住胰管,導致急性胰臟炎。膽結石的慢性發炎,也可能引起慢性的胰臟炎,即便症狀輕微,但長期發炎久了,這些部位罹癌的機會就高了。為防患未然,應該把石頭清掉。朱光恩說,除了超音波,也會做核磁共振造影確認結石位置。如果膽囊、壺腹都有結石,會分兩段手術治療,首先利用逆行性的胰管膽管內視鏡,清除在壺腹的結石,再利用腹腔鏡把膽囊裡的石頭拿掉。分兩段手術處理可讓腹部的傷口最小化,不必為了取壺腹的石頭而劃開肚皮。預防膽結石產生,得先掌握造成結石的主要原因。朱光恩指出,三個生理因素和兩個行為因素,都會增加膽結石產生的機會。水分太少、膽固醇過高、地中海型貧血導致的膽紅素過高等生理因素,都會導致膽汁太濃稠,容易在膽囊中生成結晶,進而變成結石。沒空喝水、沒空吃飯的人,罹患膽結石的風險高。朱光恩解釋,水喝太少會導致身體缺水,膽汁變濃而易結晶;若兩餐間隔時間太久,膽囊長時間沒有反射性收縮,膽汁中的水分會被再吸收,愈來愈濃縮,也容易產生結晶。朱光恩建議,規律運動、多喝水、低糖低油高纖飲食、定時吃飯,都是預防膽結石的重點,有地中海型貧血或膽結石家族史的人必須更認真執行。多喝水和定時吃飯可避免膽汁黏稠,低油低糖飲食和規律運動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並促進新陳代謝,高纖飲食則有助於排除多餘的油脂。
-
2022-11-26 醫療.心臟血管
36歲三年心肌梗塞2次!醫:降壞膽固醇防心梗,降1單位少22%風險
心肌梗塞和不穩定心絞痛風險,「壞膽固醇」被視為重中之重,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陳玠宇醫師提醒,壞膽固醇對人體危害不容小覷,降低壞膽固醇可減少風險,如何降低是重要課題。 心肌梗塞常見風險因子,醫:降壞膽固醇是重要課題! 陳玠宇醫師指出,常被提及的心血管風險因子可如年紀,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或停經之後。家族史,尤其是早發性,男性小於55歲、女性小於65歲。除此之外也包括抽菸、缺乏運動、飲食不佳等,引起的肥胖、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血脂異常、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現代人因飲食西化,以及高糖、高油等精緻飲食,心血管疾病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膽固醇是風險之一,尤其是低密度膽固醇LDL-C,也就是所謂的壞膽固醇,危險因子調控、嚴格控制是重中之重。 降壞膽固醇防心肌梗塞,降1單位可減少22%風險! 研究:降1mmol/L可減少22%風險!陳玠宇醫師表示,根據文獻,低密度膽固醇每降低1mmol/L(約38.6 mg/dL的LDL-C),可減少約22%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 各疾病建議數值:台灣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也建議,所有冠狀動脈心臟病、急性冠心症患者,需將LDL-C降到基本70 mg/dL以下。急性冠心症合併糖尿病、再發心肌梗塞、多條冠狀動脈血管病變或周邊動脈阻塞者,更應考慮將其嚴格控制在55 mg/dL以下。 其他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頸動脈狹窄之缺血性中風、暫時性腦缺血患者,皆建議將LDL-C降至70 mg/dL以下。冠狀動脈、頸動脈、周邊動脈疾病三者合併兩者以上,則應考慮降至55 mg/dL以下。 而針對膽固醇異常,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基礎LDL-C過高超過190 mg/dL者等高風險族群,建議應直接將LDL-C降到最少100 mg/dL以下。 降壞膽固醇防心肌梗塞,醫指4大關鍵缺一不可! 陳玠宇醫師也建議,若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應至少3個月非藥物控制調整,如飲食、運動、生活型態等,經調整LDL-C仍大於115mg/dL、有兩個危險因子以上,或是130 mg/dL、有一個危險因子,或者160 mg/dL、無危險因子,都建議開始使用降膽固醇藥物治療。 他36歲三年心肌梗塞2次!抽血檢查成績大大不及格。 陳玠宇醫師也分享,日前就有一名36歲男性案例,三年發生兩次心肌梗塞。該案例三年前因胸痛、冒冷汗送至急診,診斷為「下壁ST節段上升急性心肌梗塞」,經急救後就回一命。 正當案例以為已經遠離心血管疾病猝死風險,近日又再度因胸痛發作送至急診,診斷發現為「非ST節段上升急性心肌梗塞」,且比三年前更加嚴重,再次接受心導管手術。 案例不解,3年前心肌梗塞後就已規律服用藥物,並定期追蹤,為何又會再次發生、且更加嚴重。經抽血檢查發現膽固醇數值大大不及格,總膽固醇196 mg/dL、三酸甘油酯135 mg/dL、高密度膽固醇35 mg/dL、低密度膽固醇134 mg/dL。 膽固醇對健康傷害非立即性,日久恐釀重大危害不可小覷! 陳玠宇醫師提醒,膽固醇對健康所造成的危害,雖然不是立即性的,但長年累月下血管提早老化、硬化、狹窄,就會使得相關併發症出現,甚至造成心肌梗塞、腦中風、死亡等。膽固醇及相關風險因子控制相當重要,遠離心血管疾病風險,不可單靠藥物控制,飲食、運動、生活各方面都應時時關注。 《延伸閱讀》 .海鮮也要注意膽固醇?10種海鮮比一比,營養師指需注意關鍵! .簡單4招消滅壞的膽固醇!助防中風、心肌梗塞、失智症、腎衰竭!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1-25 焦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不菸酒、沒摸到腫塊…體檢竟發現乳癌,最後發現這原因
醫院每年定期安排員工體檢,2017年做乳房攝影檢查後,放射科醫師來電說和過往不太一樣,懷疑可能有問題,趕緊做乳房超音波、切片,「當時心臟就蹦蹦跳的」,報告出來的確不是很好,當下心想是真的嗎?再度確認「是真的」,那年我58歲,確診乳癌第一期。巡迴醫療 常感疲憊想睡「做體檢才意外發現罹患乳癌。」我根本沒摸到腫塊或不舒服,但回想那段期間,外勤業務多,要去宜蘭監獄、山地巡迴醫療、協助宜蘭縣政府衛生局,那時以為工作忙,所以常感疲憊、想睡,現在看來搞不好是前兆,只是當時沒發現。「真的沒想到會罹癌,當下覺得我怎麼會得,也沒抽菸、喝酒等習慣。」後來問診家族史才知道,妹妹疑似有乳癌,還沒確診就在美國911事件過世,阿姨、姪女也罹患乳癌,但還是會想「為什麼是我?」術後發現 淋巴有癌細胞7月得知罹患乳癌即告訴家人、同事和朋友,剛開始只想到工作要請假、病人怎麼辦?外勤業務要取消,還得找人代理…。直到準備開刀,慢慢了解乳癌,思考切除乳房、治療與重建問題,術後發現淋巴也有癌細胞,8月緊接著做化療。「這是我人生中最大一場病。」化療做人工血管是很痛苦的經驗,第一次感受到「原來當病人真的很痛苦」。生病後體力大不如前,會很喘,想做有氧運動都沒辦法,開刀有傷口也不能亂動,平時工作滿檔的人突然沒工作,就覺得好無聊。家人打氣 挺過抗癌艱辛抗癌之路難過且心情低落,3周一次的化療大概做了8次,曾想過是不是別再做化療,「洗澡時不用做什麼,頭髮就掉了,隔沒幾天就不見了」,那時朋友會買帽子來為我打氣。留職停薪2年,在家好好休養,我會去爬山、走路、看書、整理東西,起初的飲食茹素,不吃加工食物,補充健康食品。天主教徒的我,每天會祈禱,感謝有老公與4個女兒全心照顧,身邊人的加油打氣,才能挺過那段艱辛的日子。病癒後的生活回復常軌,身體少一個乳房之外,體力沒以前好,2020年重回工作崗位,原本外勤工作量砍半,一周5天門診減少為3天、不夜診。「剛回來上班時,不想照顧癌症病人,都會轉給同事」,後來時間淡化,一年多才克服心理障礙。身為醫師的我,大病後心境轉變,因經歷治療過程的不舒服,更能感同身受癌友的心情,知道如何與病人及其家屬溝通、解惑,沒生病前會不耐煩,現在比較能體諒。勇敢面對 保持正向心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定期體檢很重要,尤其有癌症家族史者,別等到身體有狀況再做檢查,罹癌後勇敢面對、找對醫師治療,不可亂吃偏方,病癒後定期追蹤,維持足夠睡眠、營養補充、多運動等,更重要的是保持正向心情,「你的敵人是癌症,成功戰勝就是賺到新人生。」醫學辭典/乳癌乳癌的危險因子,如肥胖症、每天喝酒2至5杯,初經早(小於12歲)或停經晚(超過55歲,未生育或第一胎,超過30歲才生),有家族史或使用避孕藥。若乳房出現硬塊、胸形變動、表皮出現酒窩、皮膚紅腫等疑似乳癌症狀,需做切片,以診斷是否罹癌。多數乳癌患者可透過手術切除,搭配化療或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達到良好控制。戴慧美小檔案現職:羅東聖母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年齡:63歲學歷:菲律賓國立大學醫學院專長:一般內科疾病、急慢胸腔腫瘤、各類室內感染症及發炎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炎、呼吸道過敏疾病、職業性肺病變、氣喘、感冒經歷:●馬偕醫院胸腔科醫師●羅東聖母醫院內科部主任●澎湖惠民醫院主治醫師●羅東聖母醫院醫務部副主任●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肺結核診療醫師
-
2022-11-24 醫療.心臟血管
乍暖還寒心肌梗塞好發期 醫師提醒一症狀出現是警訊
近來氣溫乍暖還寒,醫師提醒慎防心肌梗塞突襲,尤其有心血管疾病等三高患者,若平時有胸悶現象,當感覺到不適時,建議立即就醫,避免延誤衍生憾事。71歲謝姓男子近日因胸悶不適馬上送往柳營奇美醫院醫治,醫師判讀心電圖過後,立即安排心導管手術,順利救回一命;另名約50歲男子因胸悶未立即就醫,昏厥無心跳後緊急送醫到院前已回天乏術,柳營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鐘國瑋說,兩人同是心肌梗塞,生死卻大不相同,最大差別在於搶救時機。鐘國瑋表示,心肌梗塞好發於冬季,發生前典型症狀是胸悶、胸痛、呼吸急促、冒冷汗等;其中三高患者、有抽菸習慣、肥胖及有心臟疾病的家族史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應加以留意。此外,秋冬或冬春氣候交替,也常因氣溫忽冷忽熱增加心臟血管的負擔,進而引發心肌梗塞,讓人猝不及防。「急性心肌梗塞最重要的是把握黃金搶救時間!」鐘國瑋指出,通常患者送達急診10分鐘內須完成診斷,30分鐘內需開始施行心導管手術,90分鐘內需打通阻塞的血管,解除當下危機。若心肌梗塞超過8小時,就會因為心臟肌肉缺血,導致肌肉壞死或纖維化,造成心臟缺損不可逆後果。鐘國瑋說,柳營奇美醫院2015年成立心血管中心,2017年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肯定,院方可提供民眾在急診能及時診斷並穩定生命徵象,心導管室手術人員隨時待命,經手術後加護病房能接手後續照顧。他提醒,過去有冠狀動脈疾病或開刀治療後的病人,更要注意身體保養、不要抽菸、預防三高,同時維持適當運動,將心肌梗塞發生的機率降至最低。
-
2022-11-23 醫聲.癌症防治
男人這種痛,外人不會懂?醫:「腺」有症狀千萬別隱忍!
「醫師,我這邊骨頭、那邊骨頭一直在痛,吃止痛藥也好不了,是不是退化?」一名年約七十歲的老先生,每天飽受骨頭痛之苦,個性堅毅的他以為是退化造成,想隱忍,但實在痛到受不了,只好四處求醫,無論去復健科或骨科診所,也無論吃多少止痛藥,疼痛依舊如影隨形,拖了一段時間,直到去大醫院檢查,才發現是晚期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骨轉移引起,接受治療後,情況才逐漸好轉。在台灣楓城泌尿學會理事長闕士傑、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劉詩彬的診間,有時會遇到像上述老先生這樣的病患。乍聽到自己是晚期攝護腺癌病患,多數如晴天霹靂,有些甚至失去生存意志,不過現今治療藥物增多,加上多有健保給付,因此晚期攝護腺癌病患還是有機會延長壽命,同時享有不錯的生活品質,在醫師的勉勵、說明下,許多病患重拾希望,不再灰心喪志。11月鬍子月登場,提醒男人珍惜攝護腺健康「為避免拖到晚期、骨轉移,最重要的,就是50歲以上的男性需定期做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篩檢,有攝護腺癌家族史,更要提早篩檢!」闕士傑解釋,在早期,攝護腺癌多半沒症狀,常受到忽視,所以又被稱為「男性的沉默殺手」,即使到晚期骨轉移階段,也不見得所有人都有明顯症狀,導致不少病患確診已是晚期,唯有接受PSA篩檢,才能及早發現病灶、展開治療,痊癒機會當然也會高出許多。劉詩彬指出,攝護腺長得像核桃一樣,外面包覆一層膜,當癌細胞還在膜裡面,也就是早期階段,治療以開刀、放射治療為主,治療成功率的確很高,不過有部分病患,即使接受開刀、放射治療,體內還是殘留著頑強癌細胞,病程還是可能繼續進展,這類病患,抗癌之路相對辛苦,也需更多的支持、協助。 由於攝護腺癌是沉默殺手,可能嚴重影響男性生活品質,甚至傷害男性生命安全,因此在許多歐美國家,將十一月視為「鬍子月」,很多男性在這段時間留鬍子,呼籲大家注意男性健康,並重視攝護腺癌威脅。癌細胞轉移,這些症狀讓病患痛不欲生有關攝護腺癌警訊,如前述,多數早期無症狀,隨腫瘤擴大,可能引起排尿不順、排尿障礙,但這些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常受忽視。一旦癌細胞轉移,很常出現骨轉移、淋巴轉移,以骨轉移來說,常見症狀為骨頭疼痛、病理性骨折,而骨轉移常出現於脊椎、肋骨、腸骨、髖骨等中軸骨區域,主要特色為多點疼痛,吃止痛藥也無法改善,剛開始,病患可能只感覺酸麻、不舒服,嚴重就會形成劇痛、神經壓迫症狀,病患可能因神經受壓迫而大小便失禁或一手一腳不能動,更有不少病患痛不欲生,痛到了無生趣。「癌細胞一轉移,依病程進展不同,治療策略不一樣。」劉詩彬表示,癌細胞轉移之時,治療以「去勢性療法」為主,也就是運用荷爾蒙藥物阻斷男性荷爾蒙作用,進而抑制癌細胞生長,效果可維持一段時間。若癌細胞已經始對荷爾蒙藥物產生抗性,目前還有體內放射線同位素,第二代荷爾蒙藥物或是化療可供選擇,可以幫助延長病患存活期。癌細胞骨轉移,治療依然有希望至於攝護腺癌骨轉移部分,如果此時癌細胞對荷爾蒙療法有反應,醫師就會建議使用荷爾蒙療法,當荷爾蒙療法不再有效,病患可選擇體外放射線治療或體內放射性同位素治療,幫助舒緩骨轉移疼痛症狀,同時減少骨折風險、延長生命。闕士傑分析,若採用體外放射線治療,範圍比較局部、聚焦,相較之下,體內放射性同位素治療透過注射方式進行,治療範圍較廣泛,當骨骼上的癌細胞吸收到放射性同位素,就會萎縮、受壓制,病患的症狀便可明顯舒緩。此外,治療晚期攝護腺癌時,療程的先後順序也可能決定治療效果。有研究顯示,體內放射性同位素治療越早使用,效果會比較好。 近年來,在晚期攝護腺癌的治療上,不少新藥、新療程納入健保,讓病患的負擔減輕許多,病患也更能安心接受治療。舉例來說,當病患對荷爾蒙藥物產生抗性、有兩處以上骨轉移,還沒出現內臟轉移,且因為疼痛而使用止痛藥,此時使用體內放射性同位素治療,便納入健保給付範圍,根據闕士傑、劉詩彬的觀察,許多病患在接受治療後,重新可以旅遊、含飴弄孫,享受各式生活樂趣。男人骨骼保養,非常重要!劉詩彬叮嚀,無論有沒有罹患攝護腺癌,對於男性而言,骨骼保養都是非常重要,特別是罹患攝護腺癌後,骨骼健康更是整體照護重點之一,病患除了要定期接受骨骼掃描等檢查,平常也要規律運動、曬太陽,並補充足夠鈣質、維生素D。闕士傑也提醒,當民眾確診攝護腺癌必須了解,攝護腺癌有高惡性度、低惡性度與極低惡性度的差別,若是低惡性度或極低惡性度,不見得需要開刀或進行侵襲性治療,病患也不一定得承受治療副作用,此時可與醫師討論,以擬定最適合治療、監控計畫。有異常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求助劉詩彬再次強調,男性病患只要出現排尿相關症狀,或骨骼疼痛等異常症狀,千萬不要隱忍,盡早站出來求助,並諮詢專業醫師建議,才能及早揪出病灶,生活才不會大受影響。更多疾病資訊請點擊連結前往 攝護腺癌的「腺」身前兆?有症狀請大聲說!
-
2022-11-17 醫療.泌尿腎臟
日媒曝德仁天皇患攝護腺肥大 醫教PSA數值怎麼看及會不會罹癌
據日媒NHK報導,現年62歲的日本德仁天皇日前健康檢查時,發現攝護腺分泌的蛋白質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略高於正常值,經後續磁振造影檢查後證實為攝護腺肥大。事實上,PSA指數是診斷攝護腺癌的重要數值之一,若PSA數值異常該怎麼辦?PSA數值高代表有攝護腺癌?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曾受訪表示,PSA是攝護腺細胞產生的一種醣蛋白,正常情況下,PSA會少於4ng/ml。研究指出,當PSA介於4至10ng/ml時,罹患攝護腺癌機會有4成;大於10ng/ml,有一半的機率罹患攝護腺癌。他提醒,對於有攝護腺癌家族史者,PSA大於2.5ng/ml就應特別注意並追蹤。然PSA升高不一定是罹患攝護腺癌,周固指出,除攝護腺癌致PSA升高以外,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PSA數值,如年齡、攝護腺大小、尿路感染、攝護腺炎、射精、攝護腺受傷、攝護腺受傷以及接受內視鏡檢查或手術。此外,檢查前有性行為、攝護腺好的或是惡性的細胞均,甚至騎馬、騎車多次摩擦,以上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PSA短期或持續的升高,所以PSA升高不用太擔心,但要積極找醫生治療。周固說明,年齡較大,PSA升高;當攝護腺肥大程度已引起症狀者,通常會升高;攝護腺發炎使得攝護腺細胞受損害,也會導致PSA上升,通常在治療後會逐漸降低,甚至恢復正常數值。攝護腺肥大有哪些症狀?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泌尿科主任陳炫達曾受訪指出,隨著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受到攝護腺肥大的困擾。隨著年紀愈大,症狀就更明顯,超過50歲的男性過半都有攝護腺(前列腺)肥大,也就是攝護腺組織增生的現象。攝護腺肥大,包含阻塞性症狀:尿流變細、解尿速度慢,嚴重者甚至尿不出來,這是因為肥大阻塞尿道所引起。另一個是刺激性症狀:頻尿、急尿、夜尿,這是由於攝護腺肥大刺激到膀胱所引起。攝護腺肥大所引起的問題,可使用藥物或手術來治療。藥物治療為第一線治療方法,也是主要的治療方法,當症狀控制良好,通常能長期服用,但需定期追蹤檢查。如何避免攝護腺肥大?中山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曾提供資料指出,4多2少的飲食準則能避免攝護腺肥大:4多1.多食富含維他命、礦物質、纖維素及抗氧化劑的食物環境有毒物質的刺激也是攝護腺肥大的原因之一,多吃這些食物以消除環境毒素對身體的傷害。2.多食含豐富鋅、銅的食物例如南瓜子、葵瓜子、豌豆、全穀類、扁豆、生薑、黑棗、胡蘿蔔、可緩和症狀、避免惡化。3.每天食用2大匙亞麻仁油有助荷爾蒙平衡,亦可預防攝護腺肥大。4.多補充維生素B6有助降低泌乳素的濃度,例如鮪魚、秋刀魚、香蕉、地瓜、芥藍、菠菜、堅果、根莖類。2少1.減少啤酒飲用量啤酒會提升泌乳激素的濃度,使攝護腺肥大。2.避免膽固醇濃度過高高膽固醇會抑制攝護腺細胞的汰舊換新,使攝護腺肥大。
-
2022-11-14 醫療.牙科
為什麼補牙後牙齒反而開始痠痛?專家曝造成不適的原因
大家試著回想一下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平常都有乖乖刷牙和使用牙線,每半年例行性牙齒檢查時,牙醫卻告訴你有個蛀牙需要填補,本來毫無症狀的牙齒,卻在補完牙後開始痠痛!其實這樣的狀況稱為「術後敏感(post-operative sensitivity)」,是個常見的自然恢復過程。補牙術後敏感的原因目前最被接受的理論,是因受限於現今「補牙材料無法克服的性質」所產生的結果。大部分的補牙材料對牙齒神經而言,都有一定的刺激性。最常見的補牙材料為「樹脂」,有聚合收縮的特性,可能會影響牙齒中的「流體壓力」;而另一種補牙材料「汞齊」(銀粉)則有微滲漏的性質。當牙齒放入填充物後,刺激神經,易導致在治療後反而感到敏感疼痛。根據統計,若不論蛀牙的深度、位置,填補不同材料發生術後淺談補牙術後敏感敏感的機率如下:●補樹脂:24小時內發生術後敏感的機率為11.6%,不過會隨時間遞減,兩個星期後降至5%以下。●補銀粉:2天內發生敏感機率高達43%,一樣隨時間逐漸減少,30天後降至8%,3個月後幾乎無症狀。另外影響術後敏感嚴重度的原因還有「蛀牙深度」以及「蛀牙位置」。●蛀牙深度:蛀牙越深,短期內發生術後敏感的機率也越高,但長期來看(補牙後30天以上),蛀牙深度的影響便不太顯著,意即補牙術後敏感是會隨時間而消失的。若蛀牙深度已達琺瑯質底下的牙本質,深度可能非常接近神經,處理蛀牙的過程中易有痠痛的感覺。●蛀牙位置:蛀牙造成的窩洞如果沒有直接曝露在外界環境中,一般沒什麼感覺,若位置發生在牙縫間,或是後面的牙齒如臼齒,術後敏感的機率較高。其他造成補牙後牙齒不適的原因1.吃甜食、對冷熱敏感:牙齒在接觸冷、熱或甜的食物時發生疼痛,移除後疼痛會在幾秒鐘內消失。若在移除刺激源後疼痛仍然持續很長時間,表示神經可能出現不可逆的損傷,需進一步治療。2.牙齒咬合與填充物:通常麻醉退後不久發現牙齒咬合時會疼痛不適,且不會隨著時間改善,表示蛀牙可能已深入到牙髓深處,需進一步根管治療。而補牙的填充物若放置不恰當,出現裂紋,甚至干擾日常生活時,此時則需返回治療院所並重新調整填充量。3.對牙齒填充物過敏:有些人對於金屬牙齒填充材料,如汞合金、銀汞合金、甚至較少見的銀填充物較敏感,會出現類似典型的皮膚過敏,包括皮疹和搔癢,不過這樣的情形並不常見,此類患者通常有金屬過敏的家族史,補牙時使用其他修復材料即可。4.牙根外露:若蛀牙已填補,牙齒咬合及填充物無異狀,也無其他過敏問題,牙齒卻仍然感到痠痛,此時最常見的原因可能是牙周病及牙齒損耗。牙周病因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或是不當的刷牙方式,造成齒槽骨流失與被吸收,導致牙齦萎縮,使齒頸部的牙根外露及磨損。居家照護補牙後,牙齒敏感會持續數小時或數天之久,有時會造成飲食上的不便,可遵守下列的方法以降低不適感:1.避免食用刺激性、甜食、過熱或過冰的食物:甜食及含糖飲料可能會引起牙齒敏感,也會讓填充物的四周,甚至底部滋長細菌,造成牙齒進一步惡化,而過熱或冷的食物易刺激牙齒引發疼痛。2.細嚼慢嚥,勿咀嚼較硬或黏稠的食物:咀嚼時牙齒會受壓,若食用堅硬的食物,如堅果、冰塊等,會使牙齒受壓程度增大,也有可能讓未定型的填充物磨損、剝落,因此應避免過度咬合。3.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平常飯後就要使用牙刷及牙線,每半年定期洗牙,並檢查牙齒的健康狀態,以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不僅保有良好的儀態,亦能提升開口時的自信。結語凡是補牙後卻又感到痠痛敏感,不要太焦急,敏感疼痛持續時間及感覺因人而異,個人生理因素如年紀、有無慢性病史、過敏史等,都會是影響恢復的因素,可先自行觀察兩個星期,若情況有慢慢改善,則可先放心,因這是一個必經的恢復過程,若疼痛持續或加劇,就必須回診檢查。(本文轉載自榮總人月刊第461期)
-
2022-11-12 醫療.新陳代謝
不甜的水果不會影響血糖可以多吃?營養師打破糖尿病常見的5大迷思
每年11月14日為聯合國訂定的「世界糖尿病日」,目的是為了喚起全世界對於糖尿病的關注,並重視糖尿病對於人類的危害。選擇訂在11月14日是因為這天是著名的班廷醫師Frederick Banting的生日,為了紀念他在1921年發現重要的糖尿病治療藥物-胰島素的貢獻而訂定,而今年2021年也正好是胰島素發現的100週年紀念。根據統計,全球罹患糖尿病的人數已經超過4億人,而衛福部公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也位居第五名,可見糖尿病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現代文明病,對於人類健康的傷害也真的不容小覷。糖尿病的病友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舉凡是親人、朋友、同事等等,甚至是我們自己,都有可能正在努力與糖尿病奮鬥著,而這是一條漫長又辛苦的道路,對抗糖尿病,首先就必須要擁有正確的觀念。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用自身的臨床經驗,來帶你一起打破糖尿病常見的5大迷思吧!迷思1:糖尿病是肥胖者專屬的,瘦的人就不用擔心?肥胖者確實是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原因是肥胖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IR),導致身體難以利用飲食攝取的營養來提供能量,而必須分泌更多胰島素,長久下來造成身體各部位的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進而導致糖尿病。然而除了肥胖以外,糖尿病也與遺傳基因、飲食與生活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評估糖尿病風險時一定會將家族史考慮進去。無論本身體型再怎麼瘦,只要有糖尿病的家族史,就有非常高的機率罹患糖尿病,若是再加上缺乏控制的飲食習慣,常常攝取高油高糖高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的食物,又缺乏規律的運動及作息,那麼糖尿病就很有可能找上你喔!迷思2:澱粉對糖尿病都是不好的,應該全都不吃?並不是的!澱粉是三大營養素中醣類非常重要的來源之一,而根據均衡飲食的原則,每天攝取的醣類應占總熱量的50~60%,因為醣類能提供我們身體日常所需的熱量,也是許多器官主要使用的能量來源,因此並不建議完全都不吃喔!否則長期下來會造成營養失衡導致身體出現問題。當然,因為醣類的食物會直接影響血糖的上升,因此我們可以優先選擇富含膳食纖維、GI值也較低的「未精製穀物」,例如:糙米飯、地瓜、燕麥、全麥食物…等等,會比白飯、白吐司這種精製過的澱粉來的好喔!其實對於糖友來說,並沒有什麼食物是「絕對不能吃的」,比起嚴格的限制飲食,了解自己所吃的東西並控制份量才是更重要的。因此無論是醣類、水果、甚至是飲料及點心,其實都可以適量食用,只是要依照營養師及醫師的指示,並學習各種食物份量的概念來適量攝取,再搭配治療就可以囉!迷思3:不甜的水果就可以吃很多沒關係!從前常常會遇到很可愛的糖友們在回診時跟我說:「營養師~現在吼,那種很甜的水果像西瓜、芒果啊我都不吃了!我都只吃芭樂和蘋果那種不甜的,吃多少都沒關係吼?」首先當然要先鼓勵這位糖友有心想要努力配合飲食控制啦!不過還是要稍微導正一下這個錯誤的觀念喔!其實無論是很甜的芒果、還是不甜的芭樂,裡面都有天然的「果糖」,會造成血糖的上升,與水果本身甜不甜並沒有直接關係~但這樣並不代表不能吃水果喔!水果裡面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維生素C、植化素等營養,在均衡飲食中仍是不可或缺的!一般會建議糖友們每天攝取的水果量大約控制在1~2個拳頭以內,就算是不甜的水果,也要注意吃的份量不可以過多,而甜的水果也不是完全不能碰,只要適量攝取還是可以吃的喔!迷思4:糖尿病的藥會越吃越重!會成癮!這個迷思是導致很多糖友們不願意接受藥物治療的原因,但這真的是個迷思,事實上糖尿病的藥物並不會產生依賴性喔!之所以會有這種錯誤的觀念可能是因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顧名思義就是需要長期、甚至可能是一輩子的治療與控制。所以可能會看到有人終其一生都在服用糖尿病藥物,但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療程。糖尿病的藥物是透過許多不同的面向來幫助控制血糖。醫師會依據糖友們血糖控制的狀況、對藥物的反應、是否有併發症或其他疾病以及整體療程來不斷進行藥物的調整。除非糖友已經將血糖長期控制在非常穩定的狀態,不然不太可能始終都服用同一種藥物,而調整過的藥也不代表越吃越重,只是代表醫師評估那是更適合糖友現階段身體狀況的藥物而已喔!所以遵從醫師的指示,按時用藥、定期回診是控制血糖非常重要的一環喔!迷思5:胰島素是拍咪呀!打了會洗腎啦?其實胰島素並不是什麼外來的「拍咪呀」啦!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會自行製造胰島素,來參與體內的代謝以及維持血糖的恆定。糖尿病患者因為負責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受損,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低下,血糖沒有辦法維持在正常範圍內,所以才需要透過額外施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許多口服降血糖藥物是透過刺激胰臟細胞分泌胰島素來達到降血糖的目的,但隨著病程拉長,胰臟功能也會逐漸衰退而沒辦法再製造更多胰島素。因此在過去的治療方針中,晚期的糖尿病患者會開始施打胰島素,所以才會有人認為走到打胰島素這一步就代表要洗腎了。事實上並不是胰島素造成洗腎,而是患者本身的糖尿病已經嚴重到併發糖尿病腎病變了。而在比較近年的治療指引則建議及早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因為已經越來越多研究證實,越早開始使用胰島素就越有助於糖尿病的控制,也越能防止胰臟細胞的衰退,甚至能夠維持現階段胰臟細胞的功能喔~因此,胰島素並不是什麼「拍咪呀」,而是幫助糖友們控制血糖非常重要且安全的藥物喔!看完今天的內容,是否有幫你破解到一些存在心裡很久的迷思呢?糖尿病是現在非常常見的慢性病,因此網路上、報章雜誌等等都會流傳許多資訊,有些內容的正確性其實都有待商榷,建議大家在廣泛蒐集資料的同時,也別忘了要尋求專業的醫師、營養師的證實。糖尿病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擁有正確的觀念才能陪伴糖友們一起對抗,同時也幫助自己維持健康、遠離糖尿病!
-
2022-11-11 醫療.心臟血管
駕駛心肌梗塞導致車禍!溫差變化大須注意心臟問題,教你如何預防
台中蘇姓男子昨晚駕駛1輛黑色凌志小客車,行經台灣大道四段時心肌梗塞,整個人痛苦不堪造成車輛失控,先是擦撞同向的張姓女騎士後再衝向路旁的建地草皮,車頭嚴重毀損,所幸緊急送醫做心導管手術目前暫無生命危險,張女多處擦傷包紮後已出院。心肌梗塞是什麼?心肌梗塞是由於心臟冠狀動脈突然阻塞,導致供給心肌血流中斷,心肌缺血缺氧而壞死。臨床表現上,持續性胸痛、盜汗和呼吸困難是典型的病徵,但約有一半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病發前沒有任何症狀。心肌梗塞患者在症狀和影響的程度上也有所不同,輕微者可能只感到胸悶,嚴重者則會造成心肌細胞永久性的損傷,引發如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等併發症。心肌梗塞會出現哪些症狀?一般來說,心肌梗塞病患容易出現持續性胸痛、胸悶、盜汗、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噁心、嘔吐、全身虛弱無力等症狀,如果嚴重時,還會出現暈眩、呼吸困難、休克等症狀。除了這些典型的預兆,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陳炯瑜醫師曾撰文指出,民眾應該也要特別了解到一些非典型的表現,抓住這些暗藏的異狀,或許就能提早防止遺憾發生。‧非典型徵兆一:從心臟到下巴、牙床,擴散開來的悶痛。‧非典型徵兆二:上腹部及後背疼痛。‧非典型徵兆三:左肩膀、腋下及手臂疼痛。‧非典型徵兆四:當身體處於休息狀況下,出現像是被大象給踩住的緊繃感。要如何預防心肌梗塞?心肌梗塞雖然是突發疾病,但還是有跡可尋,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內文,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進行預防:1.飲食應採低脂低鹽,以清淡為主,並減少高膽固醇食物攝取。2.避免三高(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疾病,有相關病史者應定期至醫院追蹤檢查。3.避免抽菸及過度飲酒。4.多吃富含纖維質的蔬菜水果,少吃精緻醣類食品。5.維持理想體重,避免肥胖。6.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保持充足睡眠。7.日常生活中應避免情緒激烈起伏,適時抒發壓力。8.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平時應多注意身體健康警訊。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心臟血管內科、現任博仁綜合醫院心臟內科周伯翰醫師表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容易疲勞、自律神經失調,出現胸悶、氣促、血壓高等情況,若有心絞痛、胸悶症狀,要盡快到醫院詳細檢查。參考資料:‧元氣網疾病百科:心肌梗塞‧心肌梗塞不一定是胸口痛!醫:4種非典型疼痛要警覺,年紀大或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胸悶 喘不過氣 心肌梗塞前兆‧台中黑色凌志駕駛突心肌梗塞 失控衝撞同向騎士
-
2022-11-09 癌症.肺癌
健檢發現肺部有結節會是肺癌嗎?醫曝一狀況才需就診追蹤
依據108年衛福部的癌症登記報告,每十萬人當中有315.9人新發癌症,其中肺、支氣管及氣管癌症佔39.8人(每十萬人),位居第二。男女發生率與排名相仿,女性新發生肺、支氣管及氣管癌症而死亡的比例為35.0人(每十萬人),排在第二,男性的比例則為45.6人(每十萬人),同樣位居第二。又依據110年衛福部的死因統計,每十萬人當中有220.1人因為惡性腫瘤死亡,連續40年佔據十大死因之首位,其中肺、支氣管及氣管癌症佔了37.2人(每十萬人),為惡性腫瘤之首。性別也佔了重要的角色,女性因為肺、支氣管及氣管癌症而死亡的比例為31.3人(每十萬人),男性的比例則為54.5人(每十萬人),皆居惡性腫瘤之首。對於看起來如此窮凶惡極的肺癌,台灣也發展出了一套篩檢策略。從2022年7月開始,政府已經公費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兩年」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獲益對象包含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曾經得過癌症的50-74歲男性與45-74歲女性,以及不論性別,50-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或正在吸菸、戒菸15年內的國民,目的是為了提早發現並處理早期腫瘤、癌症。這時問題就來了,如果真的發現異常,報告上有類似肺部結節、腫塊等字眼的話,該如何處理呢?首先,來認識肺部結節、腫塊的定義吧!一般來說,在做電腦斷層的時候,會請病人吸氣並屏住呼吸,讓肺裡面充滿空氣,使X射線可輕易穿透、藉此成像。咦?不是電腦斷層嗎?跟X射線有什麼關係呢?這牽涉到電腦斷層背後的成像原理,可以視為照了相當多張X射線的影像之後,經過演算法計算,產生的重組影像。判讀的時候,如果發現影像上出現穿透率較低、比較不透明、密度比較高的區域,就會先根據大小給予不同的命名,直徑小於三公分的稱之為結節(nodule),大於三公分則稱之為腫塊(mass)。接著我們會根據結節的型態,大致分成幾種類型。不只如此,單是「根據型態分類的方式」也有許多種,其一是分成實質結節(solid nodule)、非實質結節(non-solid nodule)跟兩者兼具的部分實質結節(part-solid nodule)三種,其中非實質結節又稱作純毛玻璃樣結節(pure ground-glass opacity, GGO 或 pure ground-glass nodule, GGN)。其二是分成實質性結節、亞實質性結節(subsolid nodule),再把亞實質性結節細分為純毛玻璃樣結節跟部分實質結節。而此篇文章後續提到與分類相關的處置,主要採用前者的分類標準。儘管分類的方式有許多種,但相同處是這些結節「不一定就是惡性腫瘤」。事實上,真的是惡性腫瘤的機率只有30-40%,更常見的是良性。原因包含細菌感染造成肺部發炎,而發炎的病程結束之後,肺部組織會進行重建,其中一部稱之為纖維化,而纖維化的痕跡也會在影像上有類似結節的表現。另外,空氣污染物在肺臟裡面堆積久了造成的傷口,也是常見造成結節的原因。畢竟回顧電腦斷層成像的原理,「有結節」只是象徵著那裡有「穿透率與空氣不同」的組織,而惡性腫瘤僅是其中一種可能性,並不需要過度緊張。至於要怎麼判斷是不是惡性腫瘤呢?首先,醫師會根據家族史、環境暴露、是否最近曾感染過等風險因子做初步的鑑別診斷,接著依照初步診斷結果,安排病理切片或是更高階的影像檢查,例如正子攝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等,除此之外,過一段時間最好再回診進行電腦斷層的追蹤。時序上的資訊往往能給出更有利的線索,一個結節看起來顯著比六個月之前更大、形狀更不規則、密度更大了,相較一個追蹤了三年還是長得一模一樣的腫塊,儘管大小顯著不同,但前者是惡性腫瘤的機率還是相對較高的。所以應該在哪個時間點、或說在報告上看到哪些字眼,需要進入醫療系統內進行常規追蹤呢?根據衛福部公告的「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指引」,初次篩檢出小於6mm的結節,無論是單個或多個、非實質性、部分實質性甚至實質性的肺結節,都只要每年追蹤一次即可。不過每位病人的個體差異性高,臨床醫師可以根據不同的狀況,制定不同的追蹤時間及策略,所以也不是一塊死硬鐵板,完全無法通融。至於大於6mm的結節,就會再根據型態決定分成小於8mm、大於8mm,或分成小於20mm、大於20mm兩組,但大致上而言,處置方式就會如前述提到的:使用再次追蹤電腦斷層、正子攝影、支氣管鏡、組織切片、手術切除等工具,以不同的時間間隔來確認結節是否增大超過1.5mm,原則是結節越大、越多的人,由於惡性機率越高,就會需要以越短的時間間隔固定追蹤。隨著時代演進,各種診斷、治療工具都以日新月異的方式飛速進步,預防醫學、定期健康檢查的觀念也越來越為人所重視,這是醫界相當樂見的。與此同時,具有良好的閱聽素養,不因為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而過度恐慌,避免浪費醫療資源,讓資源可以用在正確的地方,這方面的觀念也相當重要。台灣目前是有提供公費篩檢的,照著規則適當就醫,相信不僅是個人,對於整個社會來說也才是長久發展之計。參考資料:1. 國民健康署資料2.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3. Bellomi M (2012) A classifica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 by CT scan ecancer 6 2604. MacMahon H, Naidich DP, Goo JM, Lee KS, Leung ANC, Mayo JR, Mehta AC, Ohno Y, Powell CA, Prokop M, Rubin GD, Schaefer-Prokop CM, Travis WD, Van Schil PE, Bankier AA.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Incidental Pulmonary Nodules Detected on CT Images: From the Fleischner Society 2017. Radiology. 2017 Jul;284(1):228-243. doi: 10.1148/radiol.2017161659. Epub 2017 Feb 23. PMID: 28240562.5.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指引【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李佳穎醫師】健檢報告說我有肺部結節?!醫解釋「這種的」才需要就診追蹤】
-
2022-11-08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最愛問/手抖頻率不同!醫師鷹眼揪巴金森病
「涂先生剛進來診間,第一眼就發現這是非常典型的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右側肢體低頻的不自覺顫動。」芯禾診所主治醫師/寶建醫院兼任主治醫師李杰勳說明,巴金森病的抖動通常在休息時才會出現,頻率較低且大多只在單側肢體,相比之下,易與其混淆的原發性顫抖症,則是拿筷子、敬酒等較高頻率的顫抖,且雙側肢體都會發生。提醒民眾若有疑慮,就直接就醫由醫師來評估,巴金森病只要遵照醫囑、規律服藥,並定期回診與醫師討論治療狀況,症狀就能穩定控制。巴友涂先生:「手一直抖,只是緊張或疲勞?」去年滿六十五歲從中華電信退休的涂先生,還記得三年前與同事一起工作,被提醒手抖得嚴重,當時不以為意,只覺得是肌肉處於專注、緊張之下導致,恰巧,本身也患有糖尿病,有天到新陳代謝科回診時,醫師注意到異狀,這才轉介到神經內科治療。顫動是巴金森病的一項特色症狀,卻也讓民眾容易與動作障礙疾病中常因家族史、基因造成的原發性顫抖症搞混。李杰勳點出,巴金森病的顫抖又以食指、大拇指較為明顯,頻率較低而緩慢,有點像是搓藥丸的動作,並合併肢體僵硬、動作緩慢的狀況,反觀,原發性顫抖症是維持一個動作時才會發生,其他肢體動作皆正常。巴金森病除了動作障礙外,也有不少病人也可能出現情緒起伏大、悶悶不樂等非動作症狀。而對於正準備過上愜意的退休生活,卻碰上了巴金森病的涂先生,沒有喪志反而積極面對、定期回診,經過兩年治療,病況穩定的他說,「李醫師很親切,任何的疾病都要找醫師、按時吃藥。藥袋副作用 不需對號入座在巴金森病人當中,自行調整藥物劑量、停藥等狀況層出不窮。李杰勳語重心長地說,如果病人吃藥有不舒服,一定要來和醫師溝通,都能夠討論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他說,自行停藥的結果,如果是前期的巴金森病,可能會有肢體動作變慢、顫抖嚴重;後期病人停藥,還可能出現身體斷電、行動到一半而無法動彈的問題。為了避免用藥中斷,針對初期的病人會選用低劑量藥物,漸漸讓身體適應也能減少頭暈、噁心等副作用。另有部分患者也可能因長期使用藥效較強的藥物(如左旋多巴)出現藥效波動,造成「異動症」等動作併發症,同樣也能以調整藥物劑量方式進行治療。不過,他在診間也觀察到,病人對於藥物產生的副作用有時可能來自藥袋上警語,曾有病人看見寫著頭暈、噁心等副作用,便對號入座,雖然不需要太過緊張或擔心,但也再三提醒只要有任何不適,都可以隨時回診和醫師溝通。李杰勳認為,巴金森病的診療策略是採滾動式調整,他會觀察評估病人本身的症狀,再來一步步說明,畢竟有些病人相當排斥醫師把病情說得太嚴重,巴金森病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與病人的信任,不用對病情過於悲觀,想像成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治療的路上會有醫師一起陪伴。養成透過「巴金森病手指操」檢測的好習慣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呼籲民眾透過「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建議每個月檢測一次,如果發現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應先就醫排除關節及肌腱問題,再由醫師詳細評估。【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2-11-07 養生.運動健身
他看過9萬人腸鏡,發現這種腸道「最漂亮」!腸道健康、預防失智都靠這習慣
《今周刊》於10/25舉辦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莊宜芳、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合勤健康事業總經理李柏憲,以「迎向熟齡健康生活」為題,鼓勵長者著重自身健康並預先規劃未來,才能愜意、有尊嚴的享受退休生活。其中,運動被視為老後健康最重要的一環。專精失智症研究的陽明交大副教授莊宜芳表示,想預防失智、延緩老化,最好在進入中年後就保持「三動」:運動、動腦、社會互動。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也從多年臨床經驗發現,擁有運動習慣的人腸道健康比較好,運動更能促進腸胃蠕動、提升體內環保,鼓勵大家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預防失智、退化要「三動」:運動、動腦、保持社交互動 莊宜芳先是分享自己母親—何老師的故事,提醒長輩面對「正常退化」應及早評估治療,延長健康餘命。 何老師過去從事教學,培育很多專業護理人員,退休後長期安寧病房擔任志工,照顧癌末病人,很愛參與宗教經典讀書會,與附近鄰居打拳做運動,每日傍晚就張羅一家的晚餐,含飴弄孫。 幾年前,何老師開始會重複說已經講過的事情,煮飯也常常忘記關火,並漸漸不參與社區活動、甚少為煮飯。這一年,健忘情形越來越嚴重,熟悉的人事物開始不記得。後來,經由一連串的測驗與腦部檢查,何老師是失智症前期—有輕度認知障礙。 莊宜芳指出,隨年紀大的長輩會有「正常退化」現象,偶爾忘記事情,對瞭解比較複雜的對話或指引感到困難;不過,若簡單字詞想不起來,忘記熟悉人事物就到了輕度認知障礙的階段。最後,若穿衣、煮菜等生活無法自理,還有明顯的情緒與行為變化,可能就患有失智症。 據衛福部統計,全台65歲以上人口共約390萬人,其中有8%為失智人口、約31萬人;15-20%輕度認知障礙、約70萬人,全台總計有100多萬人。 莊宜芳指出,失智症目前沒有真正有效藥物,只能延緩退化,雖然少數人可以透過積極治療,改善恢復,但大多數只能預防持續惡化、維持輕度認知狀態。不過,據統計,五年內有1/3輕度認知障礙會持續惡化到失智程度。 莊宜芳分享,輕度認知障礙者有85%生活在社區當中,鼓勵照顧失智、認知障礙者的家屬,要常常微笑,記錄每天要做的事情,不與他爭論對錯,生氣時退一步轉移注意力,讓多參與家庭生活。 至於要如何預防失智症?莊宜芳建議40~50歲就要開始保養,最好要做到「三動」—運動、動腦、以及與人互動。 第一個是「運動」,雖然有點無聊,但一定要持之以恆;第二個是「動腦」,要不斷思索如何動腦,而且退休後也不能鬆懈;最後則是「互動」,社交互動非常重要,也是許多熟齡族退休後很難維持的一件事。她強調,退休後仍應維持社交網絡與互動,這是將來預防或延緩退化最好的方式,也是自己就能做到的事。 運動者腸道黏膜漂亮,規律運動能促進蠕動、改善便秘 朱光恩則由預防醫學的角度提醒民眾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尤以大腸內視鏡檢查最為重要。 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最容易罹患癌症,有6個來自消化道,而台灣人罹患大腸癌率全世界第一,每10萬人口就有45.1人罹患大腸癌;其中,50歲以上,終生罹患大腸直腸癌7%。 朱光恩指出,大腸癌晚期發現就需要化療、電療,甚至標靶治療,要花很多心力,臨床上許多小於1公分小瘜肉就可能是癌症,提醒糞便潛血反應陽性者、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曾解血便,以及不明原因貧血應定期進行大腸內視鏡健康檢查。 朱光恩更以診所健檢統計數字指出,近年大腸有瘜肉呈年輕化趨勢,提醒50歲以下民眾不要輕忽健康風險。 最後,朱光恩也分享臨床經驗,他說想要活得好、活得久,定期的健康檢查不能少,另外「規律運動」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他笑說,自己20幾年來看了9萬個屁股、9萬個腸子,有個小小的心得,「我發現有做運動的人,尤其是運動員,他的的腸子乾淨度會比較好,黏膜較光滑、濕潤度較好,看起來就是漂亮、健康一點」,由此可見,運動對腸胃保健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因此20多年來,他個人每周一定要去2次健身房,持之以恆,「我會逼我自己去!」因為平日工作忙碌,總免不了有藉口:「今天很累、很忙、很想睡覺、沒時間…,但就是要排除萬難,該運動就是要運動,運動真的有很多好處。」 他也觀察到,年紀較大的長者,若有運動習慣,甚至能改善便秘的問題。「如果水分喝得不夠多、膳食纖維吃得不夠,這時候運動就變得很重要。」他說,如果能做一些核心肌群運動,對於促進腸胃蠕動、改善體內環保有幫助,運動也是維持腸道健康非常重要的一環。●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一到下午就想睡、晚上卻睡不著…當心惡性循環拖累健康!對抗疲勞先補氣,練一招提神補元氣.私密處出狀況,是體內「濕氣」惹禍?解決婦科困擾這樣做.她退休11年總花費只有314萬!居無定所走到哪、玩到哪、住到哪,壯遊世界把旅行當生活
-
2022-11-06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奧斯卡掌摑事件 談女性落髮
今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結束後,最佳影片是哪一部?最佳女主角是誰?似乎都不是影迷討論的重點,因為今年典禮發生了史無前例的暴力事件:大明星威爾史密斯因不滿愛妻被主持人調侃,竟然衝上舞臺朝主持人克里斯洛克一巴掌揮下去。原來口無遮攔的克里斯看到坐在臺下的史密斯太太光頭造型,調侃期待她能演出「魔鬼女大兵《G.I. Jane》續集」。或許他以為這是無傷大雅的玩笑,卻忽略了這些年來史密斯太太不明原因的落髮,是經歷了多少挫折與治療失敗,才會忍痛將象徵女人性感柔美的頭髮剃光。調侃女性的光頭造型,是在傷口上撒鹽。印象中,許多人都以為落髮是男性的專利,事實上,大約三分之一女性一生當中可能經歷過落髮問題。停經後婦女更可能三分之二有頭髮稀疏的困擾。女人通常較重視外貌,落髮問題對情緒與健康有重大負面的影響。女性落髮的原因有很多種,常見與以下因素有關:老化、荷爾蒙的變化、男性或女性型禿髮家族史、產後落髮、缺鐵性貧血、藥物,例如化療。女性落髮大致分為以下幾種:●女性雄性禿。與男性相同,造成落髮主要在於雄激素的作用。女性體內也有少量雄激素(睾固酮),當睾固酮被5-alpha還原酶代謝為二氫睾固酮(DHT),DHT會攻擊毛囊,使毛囊萎縮變成容易脫落的毫毛。●休止期落髮。可能與壓力有關。例如生產、缺鐵性貧血、心理壓力、疾病手術或藥物的影響。大量頭髮同時進入休止期而脫落,造成頭髮稀疏。●圓形禿。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經常與壓力、自體免疫疾病或甲狀腺問題等有關。掉髮沒有特定的部位,最常見的是好幾個硬幣一般的大小,界限明確的脫髮,因此俗稱為鬼剃頭。需要正確的鑑別診斷,根據落髮原因給予治療。【藥物治療】1.Minoxidil(敏諾西代):這是美國FDA唯一核准用於治療女性落髮的用藥。研究證實將藥物塗抹在頭皮上可以刺激頭髮生長,另外也有口服的劑型,但因為可能有多毛與水腫的副作用,須經醫師評估討論後方可使用。2.類固醇:可以治療圓禿,較常見是使用病灶內注射或是外用類固醇,少部分較嚴重的則可能會使用類固醇脈衝治療。3.鐵補充劑:如果是缺鐵性貧血造成的落髮,例如:月經大量出血,子宮肌瘤等,補充鐵劑並找出原因可能改善脫髮的狀況,不過如果血中鐵值是正常的患者,補充額外的鐵並沒有好處。另外,許多落髮與壓力有關。有落髮問題可以盡早到皮膚科門診評估治療,以免毛囊萎縮後會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愛妻身體的缺憾在大庭廣眾下被調侃,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位奧斯卡金獎男星衝上舞台動了手。而結果呢?辛苦建立的形象受重大傷害,成為世界矚目的負面教材。沒有人是贏家。如果當下沉澱個三分鐘,威爾史密斯會不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憤怒總是突如其來,忍耐並不是懦弱,如何適當成熟處理憤怒情緒,是人生重要的課題。(本文關於女性落髮部分承「真心皮膚科診所」周宛儀醫師閱稿,僅此致謝)
-
2022-11-04 癌症.卵巢.子宮
前警政署長王卓鈞妻「子宮內膜癌病逝」!哪些人是高危險群?該如何預防?
曾任警政署署長、現任中信保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卓鈞之妻賴兆琳,傳出在今天凌晨因子宮內膜癌病逝榮總,身為長媳的藝人丫頭(詹子晴)也低調證實。雙和醫院婦產科賴鴻政醫師在2018年接受聯合報訪文時說,40歲以後的女性,經期不規律或是經血異常,都是「子宮內膜癌」的警訊,且子宮內膜癌是目前台灣成長最為快速的女性癌症,應該更加注意!子宮內膜癌是什麼?跟子宮頸癌有什麼差別?子宮內膜癌屬於子宮體癌的一種,在台灣的案例佔子宮體癌的92%,在2019年的癌症登記中,有2884位新增病例,在女性十大癌症中可以排到前5名。‧子宮內膜癌:女性子宮腔內覆蓋著一層上皮稱為子宮內膜,包含有基質與小腺體,子宮內膜癌是子宮內膜上的細胞變化長出癌細胞。‧子宮頸癌:是由於「人類乳突病毒」(HPV病毒)長期慢性感染子宮頸上皮細胞,導致上皮細胞化生不良,進而癌化。早期的子宮頸癌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後期的子宮頸癌的症狀則因侵入或擴散的器官而有所不同。同場加映: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有何不同?透過下表可以發現到,子宮內膜癌跟子宮頸癌雖然都發生在子宮,但是發生部位不同,子宮頸癌發生在陰道與子宮交接區域,而子宮內膜癌發生地點則是在子宮內部的子宮內膜。此外,子宮頸癌主要是因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而子宮內膜癌則是子宮內膜上的細胞出現變化。子宮內膜癌會出現哪些症狀?子宮內膜癌常會出現以下症狀:‧停經後出血‧異常子宮出血‧腹部疼痛‧月經不規則‧子宮積膿‧貧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癌科主任葛裕民曾接受聯合報採訪指出,不正常陰道出血是指月經與月經之間不正常出血,或是月經期拉得特別長,醫師通常會先替患者進行子宮內膜切片檢查,一旦確認有癌細胞,會透過「婦癌分期手術」將子宮、卵巢、輸卵管、骨盆腔淋巴腺等摘除,術後再依照疾病擴展的範圍,決定是否需接受化療或放療等治療方式。同場加映:子宮異常出血 醫:小心子宮內膜癌 哪些人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群?該如何預防?葛裕民強調,國內子宮內膜癌每年約新增2千多例,好發年齡為停經前後,通常子宮內膜癌第一期的治癒率高達9成,約75%的患者在早期就能發現病灶、提早治療;但因子宮內膜癌的高峰期與更年期的年齡相重疊,故仍有許多患者並未在第一時間提高警覺,直到天天出血不停,且出血量大,才意識到身體異狀。賴鴻政說,女性黃體素分泌不足時,會使體內雌激素不斷刺激子宮內膜,導致內膜增生,增加細胞病變風險,特別是肥胖的女性,過多脂肪會讓身體分泌過量的雌激素,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台灣女性多半為職業婦女,工作壓力大、又沒有正常的作息,也會影響內分泌,增加罹癌機率。但是要提醒讀者的是:賴瓊慧在聯合報舉辦的「2022癌症高峰論壇」曾提到,近年子宮內膜癌的患者有年輕化趨勢,2、30歲的患者常見於診間,一名17歲的少女因月經不順就醫,發現有多囊性卵巢,因經常排卵,沒有黃體素的刺激,子宮內膜沒有完整剝離,舊細胞一直留下來,累積突變造成內膜增生形成子宮內膜癌。所以還是要提醒女性,需要多注意經期變化,是否有不規則情形出現,如果有相關的問題,還是要提早就醫。子宮內膜癌高危險族群整理:‧不孕症或停經後的婦女‧初經較早或停經較晚的女性‧從未生育過或月經不規則的女性‧家族病史有子宮內膜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及卵巢癌的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也會愈高。‧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該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呢?在元氣網疾病百科中提到:1.更年期或停經後的女性,應謹慎使用雌激素荷爾蒙治療。2.多吃蔬菜、新鮮水果、全麥麵包,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較低。3.多攝取含有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的食物,對子宮內膜有保護效果。4.高危險族群(有子宮內膜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及卵巢癌家族史的婦女、接受停經後單獨雌激素荷爾蒙治療者、肥胖的停經後婦女、停經較晚的婦女、停經前有多囊性卵巢或功能性卵巢疾病者)更應該接受子宮內膜癌的定期篩檢,篩檢方法為陰道超音波或子宮內膜切片檢查。參考資料:‧影/子宮內膜癌罹患人數飆漲 成長速度比乳癌還高‧胖嘟嘟又亂經 小心子宮內膜癌‧元氣網疾病百科:子宮內膜癌
-
2022-10-30 醫療.心臟血管
健保大數據/血管支架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高雄長庚醫院/心導管技術起步早 多項醫療首創 經驗豐富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高雄長庚醫院血管支架申報數量達2,867支,位居全國第一。高雄長庚心臟內科主任、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永隆表示,該院36年前創立心導管室,並與急診和心臟外科組成全國首創24小時待命介入性醫療小組,可及時治療並照護病患。除多項醫療創舉,現有28名主治醫師,心臟內科方面,更是南部醫學中心的權威。陳永隆說,高雄長庚相關醫療技術起步早,1981年台灣首例經皮心導管冠狀動脈血管成形術及1995年首例心臟血管支架植入,都由洪瑞松教授完成。1986年,洪瑞松由林口長庚到高雄長庚主持內科部及心臟科業務,同時也把心導管的技術帶到高長。此外,高長也是亞洲首個執行經橈動脈心導管技術醫療中心,讓患者術後行動較方便,且減少血管相關併發症。陳永隆指出,高長心臟血管介入性醫療有純熟的技術,也持續創新,一般心導管患者只需2到3天即可出院,心肌梗塞病患則需5天左右。陳永隆提醒,三高患者容易有血管阻塞問題,抽菸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也是高危險群,現代人飲食習慣不佳、壓力大又不愛運動,讓心肌梗塞問題年輕化,若有胸悶、喘、心悸、冒冷汗等病症,應隨時注意並及早就醫治療。醫學中心No.2高雄榮總/搶救心血管如救火 專攻複雜冠狀動脈病變據健保署110年血管支架申報資料統計,高雄榮總共申報2,492支血管支架,數量居全台第二。高雄榮總心臟內科主任郭風裕說,院內每年約做1500例至1600例介入性心導管治療,其中2%是慕名求治或外院轉介的複雜性冠狀動脈病例。醫療團隊也善用高技術門檻的鑽石刀打通鈣化嚴重的血管。因長年處理這類高難度病例,不時在院際間扮「救火隊」。郭風裕說,高榮一年執行上千例汽球擴張術、血管支架置放等心導管介入性治療,當中複雜性冠狀動脈病變案例多,支架用量相對也多。複雜性冠狀動脈病變指的是血管硬化、堵塞、血流過不去,通常也合併糖尿病、腎臟病及高血脂等,病人多數不願接受全身麻醉、切開胸骨做繞道手術。而高榮對複雜病變病例著墨較多,常在國際會議或期刊發表手術案例,也曾轉播示範全閉塞手術,因此接獲不少高難度轉介個案,這些病例血管堵塞很長,有病人最高裝到7支血管支架。他說,心血管疾病可能突然休克甚至猝死。高榮除率先推動緊急心導管,要求90分鐘內把病人的命搶下來,成功降減3%死亡率,心臟內科醫療團隊更鑽研鑽石刀,克服技術門檻,處理血管鈣化問題,讓打入的支架能完整撐開,暢通血流,減少血管再狹窄機率。區域醫院No.1振興醫院/心臟內外科同時待命 患者治療更有安全感健保署110年統計,振興醫院在區域醫院中使用血管支架數量第一,共1,743支。振興醫院副院長殷偉賢說,依健保署統計,去年許多中南部醫院申報血管支架數量上升,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響,病患多就近治療,雖然北上尋求治療者減少,但以自付差額血管支架數量統計,振興醫院1,603支與台北榮總1,667支、林口長庚1,617支並沒有相差太多。殷偉賢說,該院血管支架申報量高,原因有二,第一、該院是區域醫院中唯一以心血管疾病治療為主的特色醫院;第二、許多病情嚴重患者到院後,原本要採外科手術治療,但經評估後,可能年齡太大,或合併糖尿病、胸腔疾病、洗腎等慢性疾病,為不適合插管、麻醉的手術高風險病人,改採植入血管支架治療。振興醫院為救治心臟病患,在複雜心臟疾病著墨很深,並採取心臟內外科的整合醫療方式。當患者屬於不適合外科手術治療的高危險病人,醫師會採用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的血管腔內影像系統,讓血管結構更為清楚,再用電鑽等先進方式植入支架,患者術後中長期預後更好。即使患者採心導管等方式治療,心臟外科醫療團隊仍同時待命,一旦手術需要外科治療,醫療團隊就會介入,讓病人更有安全感。地區醫院No.1彰化員林基督教醫院/總院醫師設備支援 可達醫學中心治療效果據健保統計,彰化縣員林基督教醫院110年血管支架申報數量701支,是全國地區醫院第一名。員基副院長、心臟科醫師張永明說,裝支架有年輕化趨勢,跟現代人的飲食和壓力等造成心血管疾病有關,不過只要控制好危險因子,裝上支架後,不少病人都能維持很好的生活品質二、三十年。張永明說,員基有兩間心導管室,且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醫師與設備支援下,能做到醫學中心的治療效果,所以在南彰化地區病患多,109年心肌梗塞門診數也是全台地區醫院第一。最近就有一名40幾歲男病患送到醫院時已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後來裝上葉克膜,張永明用心導管裝上兩支支架搶救回來,現在已恢復良好出院。張永明說,裝上支架並非一勞永逸,仍得服用抗血小板藥並配合生活飲食習慣改善,危險因子要控制好。有的病患支架放了二、三十年,一直到80歲還能保持很穩定狀況,正常生活;有些病患繼續抽菸,血管加速老化,可能幾年後,其他血管也需放支架;也有病患裝上支架後就不吃藥了,三個月內又有狀況。他特別提醒糖尿病、腎臟病患更需好好控制,才能避免心血管疾病惡化。
-
2022-10-30 醫療.心臟血管
放了支架就不用擔心血管阻塞?醫曝比置放支架更佳的預防方法
Q:一個人最多能放幾支支架?放越多越安全?根據知名醫學期刊登載的研究,2010年美國有一位56歲的病患,在十年內經歷了28次的心導管手術、放置了67根血管支架。並非放愈多血管支架就代表愈安全,即使是都放塗藥支架,還是有再狹窄的風險。以放血管支架的邏輯來說,放愈多支架,自然就會越放越遠端,血管愈遠愈細,在細小血管上,更容易產生再狹窄風險,支架絕對不是放愈多愈好。每個人的血管管徑大小、結構及狹窄程度不盡相同,能放置的數量也因人而異。Q:裝了支架就不必再擔心血管阻塞?血管支架就像是「擋土牆」,日常良好的生活習慣、藥物控制等,就像是「水土保持」。很嚴重的狹窄,就像是危險的山坡地,土石容易崩落,一旦崩落,斑塊就會把血管堵住,即使有裸金屬支架當擋土牆,但上游水土保持沒做好,砂石照樣會崩塌,再狹窄率最高達30%。至於塗藥的金屬支架則能夠局部減少血管斑塊造成的狹窄,就像擋土牆加做水土保持,藥物可以滲透到血管壁,讓斑塊不要長進來,再狹窄率最高5%。因此,即使裝了支架,還是要配合服用藥物做好水土保持,支架是治標,治本仍須遵從醫囑服藥。也曾有病患檢查後,發現血管90%阻塞,但就是不想放支架,只願意吃藥,病患後來也因為按時服藥,除了偶而胸悶,大致病況都獲得控制。Q:控制三高比置放支架更能預防血管阻塞?沒錯,支架並沒有辦法預防血管阻塞。血管狹窄三大危險因子是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其次的危險因子則為抽菸、喝酒,許多病患以為放完支架,病就治好了,繼續抽菸、喝酒,結果六個月後又來醫院報到。從根本開始預防血管阻塞,可遵從預防三高的飲食,少油、少鹽、少糖。盡量吃原形食物,攝取不飽和脂肪酸類食物,堅果雖是好食物,但熱量高不宜多吃,否則轉為肝糖後,最後又形成脂肪;多食天然蔬菜、水果,但太甜的水果像是西瓜、芒果少碰,芭樂最好;每周有氧運動3次,達到運動心率大於130以上。Q:三高數字都正常,就不必擔心血管硬化、阻塞?即使現階段沒有三高,年紀仍是一大風險因子,尤其血糖與老化息息相關,老化後胰島素抗性增加,血壓就隨之增高,50歲以前可能低空飛過,但過了50歲以後,一定要定期檢查。另外,抽菸、慢性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等具高風險因子者,都要注意心血管健康狀況。紅斑性狼瘡、風濕性疾病患者,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血管動脈硬化風險高,都要定期追蹤。 Q:哪些人是血管狹窄高危險群?建議幾歲起作檢查?抽菸、三高、具家族史者,這三類族群都應定期檢查,一旦有症狀需盡早就醫。若家中有親戚40歲以前就發生心肌梗塞,自己就應該提高警覺,建議40歲過後可開始定期追蹤,每年做一次冠狀動脈攝影掃描、血管鈣化指數檢查。若完全沒有三高的民眾,只做運動心電圖,僅有陰性、陽性的結果,也沒辦法精確掌握身體的狀況,建議每三年可考慮做一次冠狀動脈攝影掃描的健檢,透過電腦斷層影像,觀察血管是否有出現狹窄狀況,才能即時掌握自身健康狀況。Q:什麼情況不適合放支架,而要採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導管手術與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最大的差別就在傷口大小。心導管手術僅在手或鼠蹊部位打洞讓導管進出;但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需要開胸,即使是微創手術,也會在側邊留下6至7公分的傷口,傳統的術法至少10至12公分的傷口,恢復期也長。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最大的風險就是「中風」,因為繞道手術需要「體外循環機」,暫時替代心臟的部分功能,因此術中必須要插管,還要擔心術中、術後產生中風的風險。心導管手術的風險,則是手術過程中將血管撐開,心臟血流會降低,術中容易產生心肌缺氧狀況,但風險高低仍要視個案血管、共病狀況而定。諮詢/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醫師黃晨祐
-
2022-10-29 癌症.乳癌
胸部越大的人,罹患乳癌的機會越大? 醫師破除乳癌常見5個迷思!
「乳癌」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顯示每年有超過一萬名以上的女性罹患乳癌,108年新增病例數為14‚856位,相當於平均每36分鐘新增1名女性乳癌發生個案。其中,大約有超過七成的乳癌發生在45~69歲的女性。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提醒所有女性朋友,雖然乳癌好發於中年以後女性,不代表乳癌就與年輕女性無關,也強調「乳房健康」不論對哪個年齡層的女性都非常重要!事實上乳癌並不可怕,只要在早期發現,透過正規治療乳癌的整體治癒率可高達85%,第0~1期個案還可高達95%以上。不過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可發現,乳癌死亡人數卻高居女性主要死亡癌症第三、四位,且標準化死亡率還有逐年成長的趨勢。沈彥君醫師指出這樣的結果,可見國人女性對於乳癌篩檢仍然不夠主動積極!除此之外,她也分享過往遇過不少女性朋友因對於乳癌認知不足,甚至有錯誤的觀念,導致錯失早期發現的機會,也整理5個關於乳癌的常見迷思與民眾分享。迷思一:乳癌都是中年後才會發生的癌症,我還年輕可以先不用檢查正解:錯!事實上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沈彥君醫師分享就曾遇過年僅22歲就已罹患乳癌的個案。建議女性從20歲開始可安排自我觸摸檢查,並搭配每1到2年一次乳房外科理學檢查及乳房超音波檢查。迷思二:胸部越大的人,罹患乳癌的機會越大正解:錯!乳癌與乳房大小一點關係都沒有。沈彥君醫師分享曾遇過一位女性朋友就是自認胸部太小,罹患乳癌的機率很低,所以都不需安排乳房檢查。直到45歲那年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醫師建議可將已符合資格的國健署補助乳房X光攝影納入這次健檢行程當中,她心想不需另外付費就接受檢查,卻意外發現乳癌第一期。迷思三:乳癌跟家族遺傳比較有關係,我沒有家族史,乳癌跟我無關正解:錯!除了乳癌家族史,乳癌相關的危險因子還有很多,包括有年齡(年齡越大乳癌發生率愈高) 、初經來得太早或停經太晚、肥胖、抽菸飲酒、未曾生育哺乳、超過30歲才生第一胎、偏愛吃高油脂食物、日常生活長時間接觸環境荷爾蒙(化妝品、殺蟲劑、藥物、塑化劑)等都可能使罹患乳癌的機率提高,所以所有的女性朋友都應該要主動為自己安排乳癌篩檢。有家族史的病患比例也並不如一般民眾想像的多。根據國外的統計,乳癌病患其一等親(母女姊妹)有乳癌病史約佔13%,有家族史的人也不可因為比例低就忽略檢查,別忘了乳癌家族史就是一個重要且確定的危險因子!迷思四:乳房檢查超痛,所以我檢查過一次沒問題就不用再做了正解:錯!雖然乳房X光攝影為了要讓乳房檢查精準度提高,檢查過程中會造成些許不適,但不適感時間其實很短,才不到1分鐘。沈彥君醫師指出不管是哪一種疾病,健康檢查的用意是幫助有機會提早發現早期病灶,才能夠及早接受治療,使疾病對健康危害降到最低。但不能夠把一次的檢查結果當作鑑定一生的身體狀態,可能因年紀增長、環境暴露或個人生活習慣改變等因素,都會造成身體健康的變化。所以想降低乳癌的發生風險,最好的方法除了不抽菸、不喝酒、飲食均衡、培養運動習慣之外,定期篩檢也相當的重要!定期安排乳房篩檢,才能更有機會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迷思五:我都會自我檢查,都沒有發現硬塊,所以我的乳房很健康正解:錯!乳癌依照病理的分類不是只有一種,不同的乳癌類型或是不同時期的乳癌症狀表現都會不太一樣。要注意的是乳癌的表現不只有硬塊而已,還會出現如乳頭或周圍有皮疹或發紅、一邊或兩邊乳房大小或形狀產生變化、乳頭外觀出現如凹陷等變化、乳房不適或搔癢、乳房顏色改變、乳房短時間內出現尺寸改變、乳頭皮膚脫皮、乳房增厚或腫脹等。沈彥君醫師也提醒如果發現乳房出現腫塊,也不用太過於驚慌,因大部分的乳房腫塊常常是良性的變化(乳房纖維瘤、乳房囊腫),但務必一定要盡快就醫檢查,安排相關影像檢查,才能夠清楚確定腫塊的性質為何。若檢查判定為良性,也務必依照建議做好後續追蹤檢查,因乳癌細胞在發展最初期時的影像外觀可能與一般良性腫塊的型態類似,後續追蹤的目的就是不要錯過任何可能的異常變化。【作者簡介】沈彥君 主任醫師 專長:放射診斷科現職: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 放射線部主治醫師
-
2022-10-28 癌症.乳癌
前主播張瑞玲51歲癌逝!自我檢查沒發現硬塊就沒事?乳癌5個常見迷思必知
27日傳出前主播、資深媒體人張瑞玲罹癌病逝,享年51歲。其臉書代理人代轉達她的遺言,「我沒有當逃兵,是醫生叫我放棄的!」坦言自己用盡所有治療方法仍無效。有媒體推測,張瑞玲可能罹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的乳癌,國內平均每卅六分鐘新增一名女性乳癌個案,七大風險族群應特別留意乳房硬塊等八大症狀,一旦出現,一定要就醫檢查。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癌症登記顯示,每年逾一萬名以上的女性罹患乳癌,一○八年新增病例數為一萬四八五六位,相當於平均每卅六分鐘新增一名女性乳癌發生個案,大約七成乳癌發生在四十五至六十九歲的女性,但也不乏有更年輕的乳癌患者。【延伸閱讀】疾病百科/乳癌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指出,乳癌並不可怕,只要早期發現,透過正規治療,整體治癒率高達八成五,第○至一期個案還可高達九成五以上。但據國健署統計,乳癌死亡人數高居女性主要死亡癌症第三、四位,且標準化死亡率逐年成長。推測原因可能是國內女性對於乳癌篩檢不夠主動積極,除此之外,不少女性對乳癌認知不足,導致錯失早期發現的機會。乳癌高危險群: .一側曾得過乳癌。.30歲以上才生頭胎或未曾生育者。.初經早來(12歲以前)或晚停經(55歲未停)者。.中年或停經後肥胖者。.二等親內有人罹患乳癌者。.未曾哺乳者。.喜食高熱量、高脂肪食物者。乳癌的症狀:.乳房有腫塊但不會感覺疼痛。.乳頭出現異樣分泌物。.乳房有局部或全面性凹陷。.乳房皮膚紅腫或潰爛。.腋下淋巴腺紅腫。.在乳房附近或腋下的區域有腫塊或變厚。.乳房大小或形狀改變。.乳房、乳暈或乳頭顏色或皮膚感覺改變,如凹陷、皺摺或呈鱗片狀。乳癌防治基金會提醒,女性若注意乳房出現上述變化,應該就醫。乳癌篩檢:乳房攝影可用來偵測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是目前證實最有效的篩檢工具,適合45歲以上無症狀婦女之乳癌篩檢。目前衛福部國健署提供45至69歲婦女,每兩年一次免費的乳房攝影檢查。40至44歲具二等親以內血親罹患乳癌婦女也納入篩檢對象。小於35歲的年輕女性,由於乳腺較發達,組織較緻密,脂肪含量較低,乳房攝影的影像相對不易判讀,敏感度偏低,因此建議加上高解析度超音波做為輔助診斷工具。如何預防乳癌:1. 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 : 規律的生活,少熬夜,少壓力2. 均衡飲食 : 多纖維,多蔬果,少油,少糖,少鹽3. 多運動 : 持之以恆適度的運動,維持理想的體重控制4. 愛自己 : 適當舒壓,避免太晚生育,了解乳癌家族史5. 好習慣 : 保持愉快的好心情,養成定期乳癌篩檢的習慣五個關於乳癌的常見迷思:迷思一:乳癌是中年後才會發生的癌症?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沈彥君表示,在臨床曾有年僅廿二歲罹患乳癌的個案。建議女性從廿歲開始可安排自我觸摸檢查,並搭配每一到二年一次乳房外科理學檢查及乳房超音波檢查。迷思二:胸部越大,罹患乳癌的機會越大?乳癌與乳房大小一點關係都沒有。沈彥君表示,臨床有人自認胸部太小,罹患乳癌機率低,一直未受接乳房檢查。直到四十五歲那年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檢,醫師建議將已符合資格的國健署補助乳房X光攝影納入這次健檢行程,意外發現乳癌第一期。迷思三:乳癌跟家族遺傳有關,我沒有家族史,乳癌跟我無關?除了家族史,乳癌相關的危險因子很多,沈彥君表示,年齡越大乳癌發生率愈高、初經太早或停經太晚、肥胖、抽菸飲酒、未曾生育哺乳、超過卅歲才生第一胎、偏愛吃高油脂食物、日常生活長時間接觸環境荷爾蒙(化妝品、殺蟲劑、藥物、塑化劑)等,都可能使罹患乳癌的機率提高。有家族史的病患比率也並不如一般民眾想像的多。根據國外統計,乳癌病患其一等親(母女姊妹)有乳癌病史約佔一成三。迷思四:乳房檢查超痛,所以只要檢查過一次沒問題就不用再做了。沈彥君表示,乳房X光攝影為了要讓乳房檢查精準度提高,檢查過程中會造成些許不適,但不適感時間其實很短,才不到一分鐘。迷思五:自我檢查沒有發現硬塊,所以我的乳房很健康。乳癌依照病理分類,不只一種,不同的乳癌類型或是不同時期的乳癌症狀表現都會不太一樣。沈彥君表示,乳癌的表現不只有硬塊而已,還會出現如乳頭或周圍有皮疹或發紅、一邊或兩邊乳房大小或形狀產生變化、乳頭外觀出現如凹陷等變化、乳房不適或搔癢、乳房顏色改變、乳房短時間尺寸改變、乳頭皮膚脫皮、乳房增厚或腫脹等。沈彥君也提醒,如果乳房出現腫塊,也不用太過於驚慌,大部分的乳房腫塊常常是良性的變化,如乳房纖維瘤、乳房囊腫,但一定要盡快就醫檢查,安排相關影像檢查,才能夠清楚確定腫塊的性質為何。若檢查判定為良性,也務必依照建議做好後續追蹤檢查,因乳癌細胞在發展最初期時的影像外觀可能與一般良性腫塊的型態類似,後續追蹤的目的就是不要錯過任何可能的異常變化。根據張瑞玲臉書代理人公布的訊息是:「很遺憾地在這裡告訴大家,瑞玲暫時先離開我們,到無病無痛的天堂當天使去了…」,並傳達張瑞玲生前留下的遺言:「我不想裝堅強。罹癌很痛苦,手術、化療、放療、鏢靶、免疫療法,我都試了,我沒有當逃兵,是醫生叫我放棄的!」張瑞玲的堅強也讓人心疼,她留下遺囑外,張瑞玲也透露自己在生前已自行完成生前契約和靈骨塔等身後事的安排,並提及自己在最後這段時間,住在自己打造的空間,非常舒適,身旁有2隻貓女兒陪伴,還有一群好友,她也強調自己刻意和家人保持距離,「不表示我不在意他們,但這是讓彼此都舒服的做法。」參考資料:.乳癌防治基金會.北投健康學院
-
2022-10-22 癌症.乳癌
乳癌年輕化 醫師提醒檢查正常後若出現6現象要就醫
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國內外許多知名人士都紛紛別上粉紅絲帶,一同倡議重視乳癌防治的重要,根據衛生福利部年初的公告資料顯示,台灣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且愈來愈年輕趨勢,若能早期偵測到乳癌,經治療後5年存活率可超過90%以上,因此呼籲女性朋友要定期接受乳房篩檢。高風險族群要當心桃園聯新國際醫院表示,乳癌主要與賀爾蒙的刺激相關,12歲之前初經、超過55歲才停經、未曾生育者、第1胎晚於35歲者等,或具乳癌家族病史、生活作息不正常者輪值大夜班、長期熬夜等、飲食不當者吸菸、飲酒、高脂、高熱量、運動量不足、肥胖、長期使用賀爾蒙補充劑者等為相對高風險族群。聯新醫院指出,每年篩檢發現的個案中,有超過60%為早期乳癌,能降低41%的乳癌死亡風險,並減少30%的晚期乳癌的發生率,其中經篩檢發現的零期乳癌,「治癒率」更是超過95%。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有助提升乳癌存活率乳癌並非絕症,一旦篩檢發現陽性的個案,尋求醫療專業處置與追蹤,能有助於提升乳癌存活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最佳選擇;聯新醫院說,現在新型的乳房攝影儀器已可大幅降低檢查的不適感,另建議婦女們可在經期結束1至2周內檢查,避免因賀爾蒙作用乳房較為漲痛造成的不適。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聯新醫院提醒,45 歲以上未滿 70 歲婦女、40 歲以上未滿 45 歲且有家族史婦女,國民健康署提供每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平時也可養成規律運動,減少攝取高脂、避免太晚生育等,並時常保持輕鬆的心情,都有助減低罹患乳癌的機率。聯新國際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賴建宏醫師提醒,乳房X光攝影檢查仍有其限制,即使檢查結果正常,在下次篩檢前,如發現身體有異狀如乳房腫塊、乳房皮膚異常凸起或凹陷、乳頭濕疹樣變化、潰爛或凹陷、乳頭帶血樣分泌、腋下或頸部淋巴結腫大等,應盡速就醫。
-
2022-10-18 癌症.頭頸癌
34歲女星無預兆罹甲狀腺癌爆哭!醫:女性發生率是男性三倍,做好2件事助預防
34歲女星林欣霈過去曾演出「真愛找麻煩」、「真愛趁現在」等偶像劇,外型亮麗、身材窈窕的她,即使淡出演藝圈多年,也經常在社群平台分享生活點滴,人氣相當旺,但近日她卻驚爆今年6 月安排健檢當作生日禮物,未料卻發現甲狀腺異常,回診後確認為惡性腫瘤,回想當初得知結果,她說,走出醫院後呆站在門口崩潰大哭:「老天爺!為什麼是我?!」林欣霈昨(17)日在臉書發長文公開3個月來的抗癌歷程,表示在健檢時發現甲狀腺結節數量異常,之後轉診進一步做超音波和穿刺,發現甲狀腺附近長了5、6顆腫瘤,其中1顆已鈣化,最大達3公分,等待報告結果又是一陣緊張與煎熬,原本她還不斷地自我催眠希望是良性,無奈最終被告知是惡性腫瘤,罹患甲狀腺乳突癌,「我記得我腦中一片空白,呆站著誰也沒有打電話,口罩因為眼淚跟鼻涕的關係都濕了。」不過,她很快地收起眼淚、整理好情緒,「遇到了就處理!難過擔心負面抱怨,都不能解決問題。」在等待開刀治療的過程,林欣霈調整作息、避免勞累,所幸因癌症是初期,手術過程順利,她開心喊:「恭喜我!畢業了,抗癌成功」並稱目前繼續做放射碘131治療、定期回診拿藥和追蹤即可。林欣霈經過這段抗癌歷程,除了感謝親友的陪伴,她也想跟大家說:「可以的話,試著將心比心,給患者一些正能量,不需要責備也不用陪他們難過,只要給他們放鬆跟愉悅的心情,帶他們轉移注意力,但關心也要拿捏,過多的關心也會讓患者感覺壓力。」什麼是甲狀腺癌? 女性發生率是男性三倍【2022/10/18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報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聖為表示,甲狀腺位在兩條鎖骨正中間凹陷處,往上1.5公分左右,靠近男性喉結位置的下方。甲狀腺主要負責分泌甲狀腺荷爾蒙,又被稱為甲狀腺素,負責調節新陳代謝、心跳等。根據研究,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女性遠高於男性,比例大約是3比1,造成甲狀腺病變,較為明確的證據顯示,與幼年時曾暴露過量的放射線有關,如曾接受頭頸癌、腦瘤等放療,會大幅增加成年後出現甲狀腺癌的機率。許多文章顯示,甲狀腺癌女性高於男性,主要與壓力、內分泌失調有關,張聖為表示,臨床上確實有蠻多個案有這類的現象,但研究並未明顯證據證實。除了林欣霈以外,藝人寶媽、前副總統呂秀蓮都曾罹患過甲狀腺癌。甲狀腺癌好發年齡約在50歲上下,九成的甲狀腺癌屬於良性,僅一成為惡性甲狀腺癌。甲狀腺癌分為四大類型,甲狀腺乳突癌、甲狀腺濾泡癌、甲狀腺髓質癌、甲狀腺分化不良癌,其中以甲狀腺乳突癌為最多,占整體的8成到9成,通常乳突癌的患者會有3到4成的機率,已經出現頸部淋巴轉移,剩餘的1成則以甲狀腺濾泡癌為主,甲狀腺髓質癌以及甲狀腺分化不良癌發生機率少之又少。張聖為表示,林欣霈於34歲罹患甲狀腺乳突癌,雖然年輕但治療預後較佳,若大於55歲才被發現罹患甲狀腺乳突癌,有更高的機率出現淋巴轉移,且治療預後較差。甲狀腺癌有什麼症狀?張聖為表示,無論是甲狀腺癌或是甲狀腺結節等,有八成以上的患者不會有任何症狀,僅有二成左右會出現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摸得到腫塊等。多數的甲狀腺疾病患者都是透過健康檢查被發現,如檢查頸部超音波、抽血檢測甲狀腺功能等,或是本身有甲狀腺亢進或低下者,定期追蹤發現。甲狀腺癌如何治療?張聖為表示,甲狀腺癌以手術治療為主,如果甲狀腺癌經切片檢驗為良性,手術治療的前提則是評估甲狀腺癌是否已影響到患者,如腫瘤壓迫到聲帶、外觀不佳、影響吞嚥等,良性腫瘤切除,不一定會切除整片甲狀腺,也不會切除淋巴。若是惡性甲狀腺癌,則建議立即手術,避免淋巴轉移通常都會一起切除淋巴。進行手術治療後,避免惡性癌細胞殘留,會搭配放射性碘131治療,原理是甲狀腺素會與碘結合,讓結合後的甲狀腺素成為標的,進行放射治療,徹底消除惡性的癌細胞。後續則是服用甲狀腺促進素等方式治療。如何預防甲狀腺癌?避免罹患甲狀腺癌,張聖為表示,第一預防輻射線暴露,減少不必要的X光檢查,第二是查看自身是否有癌症家族史,定期做健康檢查;其餘的方式則是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飲食攝取充足的營養、調節生活壓力、保持運動等。如果有甲狀腺亢進或甲狀腺低下,應定期追蹤服藥,避免有癌變的機率。關於甲狀腺癌,你應該要知道的事為什麼會發生甲狀腺癌?在醫學界至今仍不清楚真正的原因,但可能跟遺傳、飲食、孩童時期因腮腺炎接受X光或放射線治療者等相關。一般來說,甲狀腺癌的存活率很高,而且大部分是良性腫瘤,所以只要遵循醫囑,大部分都可以回歸正常生活。在過去的統計可以發現到,大部分罹患甲狀腺癌的病患為女性,以發生率來說,女性是男性的三倍,常見的年齡是35~55歲。想要預防甲狀腺癌,可以這樣做:◎洗澡時可仔細檢查自己的頸部,看看是否有異常凸起的腫塊,若有發現異常,應儘快找醫師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定期接受身體健康檢查,甲狀腺癌與遺傳因子有關,若家人有甲狀腺癌,可以定期追蹤檢查。參考資料:認識甲狀腺癌:https://reurl.cc/vWVQne元氣網疾病百科甲狀腺癌:https://reurl.cc/qNQGDE
-
2022-10-10 名人.精華區
呂大文/青光眼患者每年增加8% 逾2危險因子就應持續追蹤
十月十三日是「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十月第二個星期四訂為「世界視覺日」,期盼喚醒全球重視失明、眼疾等眼睛相關疾病。今年主題是「愛你的眼睛(Love Your Eyes)」,視力影響教育、就業、生活品質,希望政府、企業、機構和個人重視眼睛健康並普及視力保健服務。台青光眼患者 每年增加8%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疾病,僅次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目前台灣治療中患者約38萬人,且每年以8%速度成長。高齡雖是青光眼高風險族群,但青光眼患者有年輕化趨勢;青光眼診斷條件,包括眼壓高、視神經不正常凹陷及視野缺損,為避免失明,青光眼一定要接受治療。但若只是眼壓高,視野視神經都正常,是否需要治療?想回答這個常見問題,1994年美國聖路易大學教授Kass發起了長達廿年的研究,收錄1636位高眼壓患者,其中817位接受藥物治療、819位只觀察而未點藥,追蹤5年發現,接受藥物治療患者有4.4%變成青光眼,未點藥患者有9.5%出現青光眼,是用藥者的兩倍。根據研究設計,追蹤5年後所有病人都用藥治療,Kass在2008年再分析,追蹤13年後,一開始就治療的患者16%出現青光眼,5年後才治療的患者,22%變成青光眼;在所有追蹤者中,時間愈長,轉變成青光眼的機率愈高。但廿年後,剩下971人,一開始就接受治療的患者41.9%出現青光眼,較晚才接受治療者則有49.3%,兩者差異拉近。高眼壓症研究追蹤20年後,表面上好像符合台灣俗語:「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也就是高危險族群患者,只要眼壓高且時間夠久,一定會產生青光眼變化,這個結論在2021年發表後,改變許多眼科醫師及高眼壓患者的想法,認為是不是眼壓高就要治療?因為證據顯示,高眼壓症追蹤20年後,不管有無治療,約半數都會變成青光眼。逾2危險因子 就應持續追蹤針對大家的疑問,Kass分析,高眼壓症患者屬於高危險群,應該治療,但低危險群患者仍無定論。考量Kass提出高危險群,目前台灣眼科界建議,高眼壓患者,即眼壓高於25mmHg,再加上有青光眼家族史,三高系統性疾病史、大於45歲、視神經凹陷大於0.6且角膜厚度小於510微米,上述危險因子兩項以上,建議治療並持續追蹤。世界視覺日前夕,提醒大家,高眼壓症並不像以往眼科醫師認為的那麼無害,單純只有眼壓高的患者在追蹤20年後,仍有50%的機會變成青光眼。而青光眼不能單靠「眼壓」判斷,需進行視野與視神經檢查,建議一般民眾40歲以上應主動篩檢,有家族史民眾滿18歲應每三年篩檢一次,500度以上高度近視民眾應每年進行篩檢。
-
2022-10-08 養生.聰明做健檢
很多癌症都是在50歲被發現!30、40、50、60歲健檢最該注意的事
誰都不想生病,但在還沒生病之前,每個人對健康的定義卻是相當主觀,我們醫師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我x歲了,要做全身健康檢查嗎?」這反映許多人在自以為健康的前提下,不知道如何判斷自己適合的健檢,其實可以用年齡做區分,不同的階段,身體、生活型態、人生角色都不一樣,答案也是相對的。 通常我會用「30~50歲」跟「50~70歲」兩個階段來看待。其中,30~50歲這個階段我又會分成「30~40歲」跟「40~50歲」兩個小階段。 30~40歲的人們多半已工作數年,因工作壓力的累積,身體出現新變化,特別是男性,在工作壓力大的前提下,容易因為飲食不正常、外食多、少運動而肥胖,也因而種下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壓力大刺激交感神經,長期壓力也會使得腎上腺皮質素過度分泌,容易造成血糖升高、脂肪堆積、三高等慢性病都是經年累月的結果,因此從30歲起,建議一定要有要有新陳代謝方面的血液生化檢查,即使是員工體檢,都不要忽略。 30歲起的的健康檢查也可增加一些常見的腫瘤部分,特別是有癌症家族史者,例如女性的乳房超音波;男性若有抽菸習慣,則可早期進行肺部檢查,甚至因為飲食不正常,則可做腸胃鏡檢。 40~50歲跟30~40歲階段很類似,但除了主動的態度之外還要積極,這階段小孩可能還小,加上有父母要照顧,可以說是壓力最大的一個階段。 40~50歲,除了定期健康檢查外還要多從事健康促進活動,如健康均衡飲食、運動等,也建議開始收集健檢報告的習慣,讓未來的檢查結果有比較的基礎。我常跟人家說,學生時代陽春不過的健康檢查可能都有參考價值,例如有些人膽紅素本來就比標準值稍高,但若有紀錄可循,他向來是如此,知道是個人體質之故,就不會覺得意外及焦慮。 由於多數癌症發現的年紀約從50歲開始,因此,40~50歲這個區間,若沒有做過一次較完整的健檢,在這個階段可以考慮做一次,可能可以早些發現腫瘤或做為日後身體構造比對的基礎。 很多人對精密影像健檢會有鴕鳥心態,認為不知道反而沒事,但很多腫瘤一開始是沒症狀的,若檢查結果正常反而才不會對身體發生的一些小症狀疑神疑鬼,就算有發現也大多是早期病竈,還比較容易治療。 50~70歲可以說是健康檢查下個階段的分水嶺,其中,以乳癌為例,雖然乳癌在特定族群有年輕化的趨勢,但50歲左右仍是發生率最高的年齡,這時癌症篩檢就不能忽略。 到了50~60歲時,小孩也開始大了,有較好的經濟基礎,要多久做一次全身健檢呢?這其實是沒有標準的,這好比保險,有人想保1千萬,但有人只保100萬,端看你對人生風險的態度。 在50~60歲這個階段,檢查的結果常常是發現身體有一些毛病,因此必須保持主動面對的心態,該治療就治療,該追蹤就定期追蹤,該改變生活型態就應該生活規律。 隨著人口老年化,60~70歲以後的健康檢查要怎麼做呢?我認為要看當時的健康狀態。有人70歲了,還是活力十足、社交頻繁,這時候反而要把這樣的老人當50~60歲看待,若原本就有健康檢查習慣,可以維持自己既定的頻率,繼續維持良好的健康生活型態。 80歲以後腫瘤發生率反而降低也較不須積極治療,因此,積極的全身影像健康檢查較不建議,反而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仍持續增加,積極防治三高,健康促進仍屬必要。 大體上,所謂的定期健康檢查可以分階段來看,30~50歲是我們人生工作、經濟、家庭負擔的重要時期,而50~70歲則是規劃退休生活,不管哪一個階段,維護健康的重點方法雖可不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 作者簡介韋朝榮 副院長/主任醫師 Chao-Jung Wei專長:放射診斷科現職: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副院長/主任醫師學歷:美國杜克大學病理學博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經歷:台中榮民總醫院磁振造影健檢中心主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部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教育部頒定助理教授專欄簡介/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為國內首家命名「健康管理」之健檢醫院,提供高階影像健康檢查、美容醫學,融合假期微旅,全方位照顧您與家人的身心靈。本院延攬榮總、北醫、長庚等醫學中心經驗豐富醫療團隊,透過高科技精密儀器提供專業判讀,在醫檢分離的優質環境,享用營養師調配、北投老爺酒店主廚設計的健檢餐,安心完成一日健檢、醫師當天一對一詳盡解說,有效提供健康管理、諮詢及轉診服務。http://www.tpehealth.com/延伸閱讀: 下半身循環好,自然就變瘦!一天3分鐘,她靠「轉轉腳踝」6個月瘦15公斤
-
2022-10-05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治療恐誘發「心臟毒性」 治療前建議完成心臟評估
癌症治療於過去30年間大幅進步,也大幅提升癌症存活率,但許多癌症治療,會造成「心臟毒性」也就是導致心血管循環系統出現問題。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癌症患者常常在癌症被穩定控制後,得面對化療誘導的心臟毒性,出現心臟損傷的問題,導致降低生活品質,且會因為心臟相關的疾病,增加死亡風險,建議癌症治療期間也得監測心臟狀況,適時介入給予心臟保護藥物。郭志東表示,化療藥物是最常見可能對導致心臟毒性的藥物,不過不是每一種藥物都可能導致心臟毒性,常見的治療藥物如小紅莓、胸部放射治療、部分標靶治療、單株抗體、預防癌症復發藥物等;這類藥物會導致心臟泵血效率降低,導致血流變化甚至增加血栓的風險,從而導致心臟病發作。郭志東表示,心臟併發症當中最常見的是鬱血性心臟衰竭,最嚴重的心臟毒性則是「心肌炎」和「冠狀動脈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癌症治療可能引起的其他心臟問題,如低血壓、高血壓、心律不整、瓣膜疾病等。郭志東表示,癌症治療期間和治療後,定期測量形變超音波分析可以檢測到心臟大小、心室收縮功能的微小變化,而這些微小的變化可能是心臟毒性的早期跡象,若醫師監測發現,醫師可適時給予心臟保護藥物,甚至更改化療或標靶藥物等。如果癌友在癌症治療前,已有心臟病史或具有心臟病風險因子,也會讓癌症治療誘發心臟毒性的機率增加。而具有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包含抽菸、肥胖、高脂肪飲食習慣、缺少運動、家族史等。部分化療藥物也會影響心臟肌肉和血管,所以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會有更高的心臟毒性風險,特別患者具潛在心臟疾病危險因子時。接受胸部放射治療時,患者也可能有心臟受損風險,因為心臟與輻射的距離很近。郭志東表示,具有心臟疾病風險的癌友,在接受治療前,應接受完整身體和心臟評估。像是個人病史、家族病史、全面的心血管體檢、心臟功能檢查,包括心臟超音波和心臟形變分析。心臟形變分析是一種新的心肌功能測量方法,由心臟超音波和專門的電腦軟體計算技術綜合分析。它能更準確地評估由於潛在的心臟毒性治療對心臟功能的變化。
-
2022-10-02 醫聲.罕見疾病
誤當痛風20年 他確診罕見疾病HAE:驚覺母親或因此病離世
手機、鑰匙、錢包⋯⋯,許多人出門前都會盤點該帶的物品,但對俊廷來說,最不能忘的是一盒救命針劑。今年37歲的他罹患罕見的「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若是發病,他必須緊急施打針劑,身體、臉部隨處的腫脹,怪異的外觀之外,一但腫脹發生在氣管,他就可能跟媽媽一樣,因喉頭腫脹而喪命,而媽媽至死之前,甚至都不知原因何在。呼吸道腫脹僅剩10% 因禍得福確診HAE從小開始,俊廷身體的不同部位會不定期腫脹,皮膚如吹了顆氣球,脹痛和發熱感之外,肥厚腫脹的眼睛、嘴唇,嚴重影響外觀,每次發作都是單側,這次左手腫,下次右腳腫,每回腫脹大約2到3天便會消去,期間日常生活不便,譬如難以穿戴手錶、手套、鞋子。因爲怎麼樣都檢查不出原因,俊廷索性將其視作小病,手指腫就當作過敏,腳腫就當作痛風。直到俊廷29歲那年,用畢晚餐,一直覺得喉嚨卡著異物,雖然講話不順暢,不過呼吸尚可,因此他不以為意直接就寢。隔天起床,俊廷發覺越來越喘不過氣,只好掛急診,醫師用內視鏡一看,發現他的呼吸道只剩10%可通過空氣,緊急進手術室氣切,情況危急到還來不及打麻醉,俊廷即因呼吸不到而暈厥。術後,俊廷喉嚨的腫脹消退,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得知媽媽和妹妹都有類似的症狀,媽媽甚至更嚴重,腫的部位遍及臉和全身。醫師由此推測是遺傳疾病,於是全家人抽血檢測基因,最終確診為HAE,但對大家而言,反而鬆了口氣,纏身多年的詭異毛病終於找到頭緒。2家人得HAE 媽媽至死不知病因HAE是種罕見的補體缺陷的免疫不全疾病,發生率為五萬分之一,大多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而台灣又以第一型與第二型病患居多,但其中約有20%到25%患者為新突變,無法從家族史得知,意即每個都人可能無預警的發生。知識補帖/遺傳性血管性水腫 (HAE)簡介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是因血液中的一種蛋白質- C1抑制蛋白(C1 esterase inhibitor, C1-INH)缺乏或功能異常的免疫疾病,特徵是會重複發生血管性水腫,但沒有伴隨蕁麻疹或搔癢症,最常受到影響的部位是上呼吸道和腸胃道的皮膚或黏膜組織。雖然腫脹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大約2到5天內會自動消退,但若發生在喉部可能會導致窒息。此症的遺傳模式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看更多其致病原理是當補體調節因子之一的C1抑制蛋白(C1-INH)發生功能缺陷,將影響人體免疫調節,增加血管滲透性,過量血管外積液阻塞血液或淋巴液的流動,引發四肢、面部、生殖器、腸胃道或呼吸道腫脹,時間持續2到5天,有別於過敏性水腫尋麻疹2天內完全消退。不同的發作位置帶來不同的後果。若為腹部,患者將出現噁心嘔吐、劇烈腹痛、積腹水的症狀,常被誤診為腹部急症,反覆接受不必要的腹腔手術;若為呼吸道,則有吞嚥困難、發音障礙,需要緊急插管或氣切,甚或窒息危及生命。俊廷的妹妹、媽媽剛好分別發生在腹部與喉頭,只是媽媽不似俊廷幸運,在一次喉頭腫脹中過世,死前都不知原因。預防勝於治療 降低發病不適和風險俊廷的一次發病,解答家族存在已久的困惑,而他的幸運之處不僅如此。目前台灣患者發病48分鐘內,可使用緩激肽通路調節劑皮下注射或血漿純化的濃縮C1酯酶抑制劑靜脈注射,緩解急性發作症狀,俊廷隨身攜帶的救命針劑即屬於前者,但注射時會產生嚴重疼痛感覺,「有病友急救時自己打那個針,痛到只打了一半,就趕快跑醫院看診」。然而,HAE發作僅60%為自發性,其餘與壓力、創傷、感染、雌激素、過度疲勞有關。俊廷侃侃而談地說,他大學時期課業繁重,作息不正常,時常熬夜、壓力大,水腫比過去來得頻繁,每2到3個月發作一次。「咬到舌頭也會腫耶」,馬偕兒童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徐世達補充,一般人吃飯不小心咬到舌頭,過段時間傷口自然會好,可是對HAE病患而言,卻可能使喉頭跟著腫脹,性命被奪走。既有預防藥副作用多 曾有女病患拒吃過世病患每次腫脹都必須提心吊膽,即使逃過死劫,有些人也會因水腫破裂留疤,或是進行腹腔手術。為減少病人不適,降低發作風險,台灣多以雄激素作為短、長期預防藥物,病人可於牙科或外科手術前服用。「其實雄激素副作用多,會使女性第二性徵消失,也可能造成肝癌。」徐世達指出,雄激素會使毛髮與體重增加、月經不規則、乳房體積減小、高血壓及肝腫瘤,他分享,曾有女性病患無法接受賀爾蒙改變,不願服用藥物,又因病發來不及使用急救針,最後不幸離世。另一種預防藥,是同為急救藥的濃縮C1酯酶抑制劑靜脈注射,但因藥效較短,病患一週須注射2到3次。「靜脈注射風險大,連國外也不會長期使用。」徐世達解釋,除了注射不舒適感外,反覆穿刺血管,會使血管嚴重損傷,引起血管纖維化,或細菌侵入打針造成的傷口及靜脈本身,導致感染,因此一般都不太建議長期使用靜脈注射。長效預防新藥卡關 HAE病友籲儘速納保提升生活品質2018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一種單株抗體皮下注射新藥,對於預防疾病發作有明顯效果,徐世達說明,治療剛開始的前半年,病患須每2週施打一次新藥,穩定之後,每個月施打一次即可,大幅降低病患不適感,提升生活品質。不過,新藥一人一年藥價約900萬元,讓新藥自去年八月通過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擬訂會議後,至今仍處於藥價協商階段,尚未生效。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指出,近年健保因財務困難,更講求經濟成本效益,使罕藥給付日益艱困。不忍罕病友苦苦等待治療的機會,她強調,「評估罕藥納保,不能單看成本和存活年數,更要考量病患的生活品質。」陳莉茵也認為,台灣計算成本效益時,常參考國外數據,但台灣的罕見疾病不一定同為國外的罕見疾病,因此應要因地制宜,發展出自己的成本效益計算公式,對台灣病患才公平。「遺傳罕見疾病雖只降臨在少數人身上,卻是每個人都必須承擔的風險。」她表示,罕病絕非他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陳莉茵說,罕病的治療選擇實在稀缺,不給予治療往往就是致命。目前俊廷每天睡前都要吃一顆雄激素,且隨身攜帶救命針以備不時之需,病情尚屬穩定,去年更順利結婚生子,奔走成立病友聯誼會,對外提倡疾病診斷,對內分享照護方式。對於終身與HAE共存,俊廷雖抱持樂觀正向的心情,但不免偶爾擔心萬一發病,妻小將無所依,又或其他病患因不適而不願用藥,因此期待長效新藥儘速納保,讓全台已通報的32位病患,以及尚未確診的病患更安心。(看相關新聞:「30歲男腳腫誤診痛風20年 險死才發現得遺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