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13:41:05 劉秀枝
名人專欄/劉秀枝:樂觀性格 幫助走出疾病王國
【聯合報/劉秀枝】 兩位好友最近分別因癌症和主動脈剝離而動了大手術,手術成功,都在接受後續的治療,這個消息大大地震撼了我們這群後中年兒女。 正如如蘇珊‧桑塔格所說,每個人都握有雙重公民身分──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13:41:05 劉秀枝
【聯合報/劉秀枝】 兩位好友最近分別因癌症和主動脈剝離而動了大手術,手術成功,都在接受後續的治療,這個消息大大地震撼了我們這群後中年兒女。 正如如蘇珊‧桑塔格所說,每個人都握有雙重公民身分──
2014-09-23 13:40:47 劉秀枝
【聯合報╱劉秀枝】 重度失智的97歲陳老太太最近開始進食困難,餵食時嘴巴常不張開,牙齒咬得緊緊的,她的媳婦得耐心的誘導、等候,趁其不經意張口時,用小湯匙趕快把食物送入,老太太會自動咀嚼而嚥下。雖
2014-09-23 13:40:00 劉秀枝
【元氣周報/劉秀枝】 有次餐會後搭朋友的便車,他忘了車子是停放在哪一層,我們上上下下,費了好一番力氣才找到。朋友有點懊惱,擔心是否要得到老年失智症了。 其實,是因為停車場大,朋友匆匆趕赴餐
2014-09-23 13:39:52 劉秀枝
【元氣周報/劉秀枝】 最近看了紀錄片「被遺忘的時光」,是關於六位住在「天主教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以及一位社區失智老人的故事,片中並造訪他們原來的住家,傾聽其家人的心聲,有淚有笑,溫馨感人。
2014-09-23 13:39:51 李偉文
【元氣周報/李偉文】 從中學時代開始參加社團,為了活動所花的時間往往比讀書時間還多,長大進入社會工作後,在公益團體擔任志工的時間也比賺錢的時間多。 理論上,對於像我這樣有豐富志工經驗的人而
2014-09-23 13:38:48 劉秀枝
【元氣周報/劉秀枝】 92歲的陳老太太與兒孫同住,生活起居一向自理,對自己的銀行帳戶也一清二楚。半年多前,晚上起來小解,因燈光昏暗,跌了一跤。 到醫院掛急診,X光檢查沒發現骨折,但從此下背
2014-09-23 13:38:29 林靜芸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 婆婆高齡86歲,但林靜芸表示,婆婆頭腦非常好,對任何事充滿高度好奇心,永遠都在學習,心態很健康。 她說,婆婆最喜歡出國旅遊,但不會開車,為讓婆婆體驗駕車的
2014-09-23 13:38:26 劉秀枝
【元氣周報/劉秀枝】 為何要面對阿茲海默症的挑戰?因為只要活得夠久,人人有機會。根據2006年發表的美國弗來明罕研究,追蹤4897位55歲以上居民長達51年,發現終其一生,女性每5位就有1位、男
2014-09-23 13:37:11 劉秀枝
假如有一天,我是說假如,目前我並沒有忘東忘西、丟三落四的徵兆,但是如果不是現在,將來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會有多大?
2014-09-23 13:36:17 劉秀枝
【元氣周報/劉秀枝】 朋友的母親幾年前因短期記憶力減退以及其他認知功能障礙而就醫,經認知功能測試和相關檢查後,被診斷是輕度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開始服用乙醯膽鹼抑制劑,並定期回診。 近半年來,
2014-09-23 13:35:47 劉秀枝
【元氣周報/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2013年4月在台北市舉行的第28屆國際失智症協會研討會,除了醫療新知和國際交流外,著重在失智症患者和家屬的心聲和福祉,因此特別邀
2014-09-23 13:35:27 劉秀枝
【元氣周報/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人過中年,總覺得記性不如前,到了老年難免丟三落四,因此一般都認為記憶力減退是老化的正常現象。的確,橫斷面的流行病學研究,也就是比較不
2014-09-23 13:35:22 劉秀枝
【元氣周報/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有位醫師在研討會上提到慢性機構中的失智老人有兩種,一種很可愛,好照顧,另一種容易激動甚至出現與人打架等精神行為問題,很難相處。為什麼
2014-09-23 13:29:48 精華區
【聯合報/文/朱慧芳】 茶是水的昇華,好茶與好水密不可分,茶與水的關係不只是依伴,還是循環。 可是,自從現代農業加入了化學肥料和農藥之後,茶與水的關係不再如往昔和諧。過量的化學肥料、農藥、除草
2014-09-23 13:27:47 劉秀枝
【聯合報/劉秀枝】 有次餐敘,朋友提到一位50多歲的友人得了狂牛病,而且這位友人從來不吃牛肉,這消息立刻引起一陣驚呼和錯愕。我連忙說:「他得的應該是庫賈氏病,而不是狂牛病。」這是一種由具感染力的
2014-09-23 13:26:20 劉秀枝
朋友的親戚在幾個月內認知功能急速變差,且出現行為問題,住院後被診斷為庫賈氏病。朋友聽說此病與狂牛症有關,腦袋都變成一個個空洞,還會傳染,覺得很可怕,很擔心前往探望是否安全?
2014-09-23 13:25:05 張天鈞
【元氣周報/張天鈞(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美國加州洛杉磯分校的精神科榮譽教授林克明,很會為文介紹過去有名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因此紐約大學的神經科教授符傳孝就問林教授要不要介紹蘇曼殊,他說他懷
2014-09-23 13:20:06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景氣變化實在迅速,上個月,病人談的大多是家庭問題。最近這兩星期,許多病人擔心裁員。原本加班加到煩的工作,從不需加班,到開始放無薪假。怕被列入名單的面板廠工程師,明知不健康還
2014-09-23 13:19:49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某天晚上,診所準備關門時,一位剛被資遣的工廠領班騎著機車過來。他受到家人刺激,多吞了幾顆安眠藥,想補充一些。要離開時,他已扶不起機車,跌倒地上,我只好開車送他回家。看著他呼
2014-09-23 13:19:41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學生時代似懂非懂翻佛洛伊德的書,以為精神分析就是精神醫學的一切。看國外的電影就想像精神科病人舒適地躺著或坐著,與治療師深度會談。等到自己成為第一線醫師才發現完全不同,而精神
2014-09-23 13:19:29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開業後,我深刻感受「自律神經失調」是看診病患認同度最高的名詞。他們從發現身體不對勁(如失眠、頭暈、頭痛、胸悶、心悸、喘不過氣、肩頸痠痛)開始,不斷在其他科別詳細檢查。當檢查
2014-09-23 13:19:28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台灣政府推動「三三三」的運動口訣:每周運動三次、每次三十分鐘,心跳要到一百三,在公部門上班的病人朗朗上口。 最近在醫療網站看到新的標準說,為了身心健康,每周運動應增加到五
2014-09-23 13:19:27 李偉文
【元氣周報/李偉文】 這兩年在國際各種媒體與政治人物口中最流行的用語大概就是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以及節能減碳了!當著魔於金錢遊戲的跨國銀行鉅子也開始注意到低碳生活,好萊塢偶像明星換下皮草搶著購買各
2014-09-23 13:19:27 楊定一
【元氣周報/楊定一(長庚生技公司董事長、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明志科技大學三校董事長)】 現代人生活在一種步調快速、緊張的生活節奏中,難免會碰到許多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尤其最近又面臨市場景氣較低
2014-09-23 13:19:21 楊定一
【元氣周報/楊定一】 每個人的生活中難免會面對許多不同困境或產生種種的煩惱,但沒有任何情緒比恐懼對健康的影響更大。恐懼源自於生活中的不安全感或負面念頭,也是造成身心不和諧的原因。面對恐懼、了解恐
2014-09-23 13:19:20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電影「不能沒有你」導演戴立忍接受採訪時說:「台灣有太多的同情心了,但我們應該要有的其實是『同理心』」。正逢八八水災撼動人心,許多人在網路上轉述這句話,讓「同理心」成為眾人關
2014-09-23 13:19:17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看診時病人最常問的問題是:「醫師,我最近情緒很暴躁,是不是得了躁鬱症?」通常我會對病人說:「你是因為憂鬱、長期壓力心情煩躁,煩躁的『躁』跟躁鬱的『躁』不一樣。」 病人
2014-09-23 13:19:16 楊定一
【元氣周報/楊定一】 現代人要面對的最大考驗就是克服人生中種種困境。而所有的困境源自生活中一連串的選擇、取捨過程中所產生的煩惱心。 我們每個人其實每天都不斷在比較、計算和選擇,有了這個工作
2014-09-23 13:19:09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有一次在診間對一位高中學生說:「你的症狀很像強迫症,可能要長期服藥。」他父親不高興地說:「你幹嘛說這些?」我委婉地說:「現在上網路都查得到這些資料」,這病人沒再回診。早發型
2014-09-23 13:19:05 楊定一
【元氣周報/楊定一】 近來得知周圍有些朋友對於社會上的景氣低迷、社會失序等現象感到憂心,甚至有一種失落、不知所措的無力感。其實,不管哪個年齡階段,每個人都會因為一些生活事件或是環境改變而感到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