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6 19:11:00 心臟血管
高膽固醇竟是遺傳所引起!一次了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症狀、遺傳與治療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常見的遺傳疾病,病人會在年輕時就出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偏高現象,也就是「高膽固醇」是由遺傳所引起。元氣網整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原因、遺傳、症狀、篩檢和治療等改疾病的基本常識,方便大眾了解此疾病的面貌。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10-26 19:11:00 心臟血管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常見的遺傳疾病,病人會在年輕時就出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偏高現象,也就是「高膽固醇」是由遺傳所引起。元氣網整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原因、遺傳、症狀、篩檢和治療等改疾病的基本常識,方便大眾了解此疾病的面貌。
2023-10-25 20:22:48 骨科.復健
勞務工作者、上班族姿勢不良或家庭照顧者長期勞動,難免出現肌肉痠痛問題,「電療」成為常見的復健方式,就連長期臥床的長輩也有機會透過電療治療肌肉萎縮的問題。不過,醫師提醒,病患如有植入「心臟節律器」、「植入式心臟去顫器」皆不能電療,不然恐導致心律不整,皮膚有傷口、孕婦、癲癇、小孩、糖尿病患者也不建議使用。
2023-10-25 16:16:00 精神.身心
當無能為力湧現,讓那背後很深、很深的情感,能稍微浮現出來,被自己看見。 怒氣沖沖的家屬 在安寧病房工作時,護理站常接到民眾來電請教關於安寧療護的疑難雜症。有一次,護理師接到安寧門診病人的太太打
2023-10-25 14:10:00 新陳代謝
李伯伯上星期覺得頭暈想睡,這幾個月體重減輕至醫院就診,經過醫師檢查,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醫師向李伯伯解釋,糖尿病是因為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者胰島素阻抗,胰臟功能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衰退,但是透過飲食運
2023-10-25 11:48:15 消化系統
感染感染幽門桿菌多半「無症狀」,卻與「胃癌」息息相關。國健署指出,九成的胃癌病患都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
2023-10-24 20:00:06 消化系統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作息不正常,根據統計,約25%台灣人有胃食道逆流問題,平時不止飽受火燒心困擾,還可能影響睡眠品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李佩芬提出3招心法,從飲食、生活習慣著手,預防胃食道逆流纏身。
2023-10-24 16:00:00 心臟血管
你的心率或脈搏是你的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正常心率因人而異,了解你的心率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心臟健康指標。休息時心率是指當你休息時,你的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你的心臟泵出的血液量最低,以供應身體所需的氧氣。成年人的正常休息時心率範圍為每分鐘心跳60至100次。
2023-10-24 14:13:39 精神.身心
剛到癌症醫院工作不久時,我遇到一位罹患肝癌的二十多歲女孩。 女孩一直都很努力地接受治療。有一回,原本預定入院做完幾天化療便返家,沒想到在這段過程中,她的疼痛更加難以控制,人也變得嗜睡。醫師告訴她的父
2023-10-24 06:29:00 耳鼻喉
許多人家中的長輩都有聽力衰退 的問題,很多人就很好奇,如果自己或是親朋好友,真的不幸碰上這些狀況,到底怎麼知道,自己已經開始出現聽力衰退的狀況了嗎?今天胡醫師就來告訴你,五種聽力衰退常見預兆。 1.
2023-10-23 17:23:02 新陳代謝
少吃包括豬肉、羊肉、牛肉在內的紅肉,已是許多人具備的健康意識,而一項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表明,每
2023-10-23 09:40:50 心臟血管
56歲的徐先生,有10年以上的抽菸史、飲食習慣也偏愛吃重鹹;前兩年剛升上公司高階主管,工作忙碌的他可說是幾乎不運動,這也明顯反映在他的體型上,BMI數值32(中度肥胖)、腰圍為102公分,也超過標準值
2023-10-23 09:28:02 新陳代謝
糖尿病屬於全身性疾病,被稱為「百病根源」,雖沒有立即致命的危險,但長期血糖控制不當,易引起許多併發症,包括大小血管及神經病變,甚至失智上身。衛福部桃園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江俊宜表示,糖尿病危害健康至深,尤其血糖忽高忽低,會造成器官組織功能損害甚大。
2023-10-22 11:05:11 新陳代謝
糖尿病患者務必多注意「累、喘、腫」三個合併心衰竭的主要症狀,一旦出現,就必須趕緊告訴醫師,以及時得到治療。有三高、肥胖、慢性腎病變等心衰竭高危險因子的糖尿病患者,每年也應抽血檢查一次NT-proBNP,掌握身體狀況。
2023-10-22 10:56:03 新陳代謝
「糖尿病最常見致死原因,就是心血管病變。」朱建宇說,糖尿病併發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中風,主因是血糖高造成血管硬化,同時患者也容易合併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過高,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心臟三條冠狀動脈、大腦細胞血流,一旦阻塞就會引發心肌梗塞、心衰竭、中風。糖尿病對於血管硬化的影響,也出現在足部末梢血液循環及神經傳導,也就是所謂「糖尿病足」。朱建宇表示,血液循環不順易造成軟組織缺血、感染,如果感染嚴重時,將引發敗血症,恐有致命風險。而病患足部缺血也會影響神經傳導,導致神經病變、壞死,如正常人腳踩到釘子,感覺疼痛會立刻縮腳,但糖尿病患可能沒有痛覺反應,即便受傷也沒有感覺,往往傷勢嚴重才驚覺受傷。
2023-10-21 16:19:09 婦產科
女性私密處有時會出現痘痘般的東西,不過未必就是你所想像的痘痘,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腫塊。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提醒,發現這樣的情況時建議盡早檢查,別自行處理、也別放著不管。 私密處痘痘未
2023-10-21 09:38:00 婦產科
凱格爾運動對女性的益處廣為人知,除了30歲後女性骨盆肌底會開始衰退外,特別是對於產後婦女,能夠加速私密處鬆弛的復原,以提升性生活品質。但其實凱格爾運動不只適合女性喔 !對男性同樣有著重要的好處,包括改
2023-10-20 19:07:11 呼吸胸腔
研究發現,空氣中的懸浮微粒、二氧化氮和臭氧,會造成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和肺癌等肺部傷害。常見的空氣汙染來源,包括交通工具廢氣、石化燃料燃燒、工業排放廢氣、稻草或垃圾燃燒、宮廟和餐廳排氣等。
2023-10-20 17:55:00 懷孕育兒
不少有避孕需求的女性,都會選擇服用避孕藥,但是,避孕藥應該怎麼吃、何時吃,才能得到最大效果?食藥署請到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郭安妮來為大家進一步說明。 避孕藥不可擅自停 嚴重恐亂經 郭安妮表示,口
2023-10-20 17:34:27 心臟血管
在台灣,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是長年盤據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每年平均奪走1萬多條人命。它不像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徵兆明顯,腦中風是一種突然、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輕微者可引起肢體障礙,嚴重
2023-10-20 12:53:39 呼吸胸腔
我們常聽到身邊某人因肺炎感染產生各種嚴重併發症狀。肺炎到底是什麼造成的,誰容易感染?又該怎麼照護及防範?元氣網整理關於肺炎的種種問題。 肺炎是什麼造成的? 新竹馬偕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曾受訪指出,肺炎
2023-10-19 17:49:29 骨科.復健
【本文摘要】55歲的陳小姐罹患五十肩,常在半夜劇烈疼痛而痛醒,經奇美醫院提供復健徒手治療和超音波導引的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治療,成功改善症狀。五十肩主要發生在40至60歲之間,女性更容易罹患。該疾病的主要症狀包括肩膀疼痛和活動角度受限。診斷五十肩的關鍵在於鑑別疼痛模式,可使用肩部X光攝影和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進行診斷。治療方式多樣,但目前最有效的是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治療搭配徒手復健。
2023-10-19 16:51:13 心臟血管
急診醫師分享,一名男子因胸悶急診,竟是心肌梗塞,需要馬上做心導管緊急處置。Icu醫生陳志金也在臉書發表看法,認為媒體誇大的標題和描述不能偏離事實太多,否則容易造成民眾的誤會。不過心肌梗塞年輕化的問題仍
2023-10-19 15:20:33 骨科.復健
巴西足球巨星內馬爾(Neymar)日前隨國家隊征戰世界盃資格賽,不料上半場結束前遭遇嚴重膝傷,經詳細檢查後,確認左膝前十字韌帶與半月板撕裂,至少要休息7到8個月,本季提前報銷。 半月板在哪?
2023-10-19 14:11:00 消化系統
每次吃完東西都會脹氣,像是一團東西卡在腹部,上不去也下不來,伴隨止不住的打嗝、放屁,讓人非常尷尬,甚至還會有忍受不了的疼痛,也影響睡眠品質。 脹氣是病嗎?怎麼樣才算病?什麼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2023-10-18 14:12:00 精神.身心
台灣老人憂鬱症的盛行率是相當高的,根據台灣老人健康調查報告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憂鬱症的盛行率約為6.22%。此外,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指出,65歲以上的老人中,約有18.7%的人有憂鬱症狀,
2023-10-18 11:40:00 消化系統
經常在社群網站PO文衛教網友胃腸肝膽常識的禾馨民權內科診所院長林相宏,日前在臉書貼一張大腸鏡檢查的照片,要大家仔細找找早期大腸癌在哪? 息肉若超過1公分,大腸鏡通常很容易照到,不過林相宏這次照的病例
2023-10-17 18:13:34 骨科.復健
世界衛生組織(WHO)訂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骨質疏鬆在中、高齡族群中是沉默的疾病,元氣網整理骨質疏鬆常見三問題:為什麼會引起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怎麼改善?如何早期篩檢出骨質疏鬆症?三面向帶領讀者深入了解骨質疏鬆。
2023-10-17 11:08:27 腦部.神經
明明沒見過的場景卻感到似曾相似,恐怕是「腦損傷」的徵兆。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黃啟訓表示,有一名54歲個案,在出國旅遊時...
2023-10-16 17:34:07 心臟血管
運動對心血管健康有助益,但不是每個人每天都能撥出時間運動,不過有新研究表明,每天至少爬五層樓梯可以降低兩種致命心臟病的風險。 一項發表在《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期刊上的
2023-10-14 16:28:08 骨科.復健
老年人肌少症,又稱為老年性肌肉減少症或老年性肌肉流失症,是指隨年齡的增長,肌肉質量和功能逐漸下降的現象。年紀達30歲過後,平均每年肌肉量會減少1-2%,60歲之後,減少的速度增快,尤其在75歲以上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