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5 14:49:46 百病漫談
健保大數據/高血壓連5年慢箋張數居冠 前3名由三高疾病包辦
健保數據顯示,113年慢性病就醫人數達到1,372萬人,連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件數逐年增加,近五年來,平均每年增加200萬件,113年首次突破4,000萬件,來到4,027萬6,060件。 慢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5-05-25 14:49:46 百病漫談
健保數據顯示,113年慢性病就醫人數達到1,372萬人,連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件數逐年增加,近五年來,平均每年增加200萬件,113年首次突破4,000萬件,來到4,027萬6,060件。 慢
2025-05-25 14:40:32 百病漫談
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逾65歲人數占總人口比率即將超過20%,慢性病患者愈來愈多,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數量也逐年增加;從醫療上來看,能領取連續處方箋的慢性病患者,代表疾病控制穩定。今天的「聰明就醫
2025-05-23 09:26:47 消化系統
肝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二位,每年約1萬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主要肇因為B、C型肝炎。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
2025-05-23 09:25:35 精神.身心
研究顯示,憂鬱症、躁鬱症與基因相關。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郭柏秀近期完成一項跨人種研究,分別蒐集500萬、290萬...
2025-05-23 08:16:00 皮膚
臉部潮紅腫脹,竟是玫瑰斑找上門!台灣女星余皓然長期受玫瑰斑困擾,原以為只是皮膚敏感自帶腮紅效果,自己亂擦類固醇、換無數保養品,直到症狀加劇長滿丘疹膿皰,才驚覺膚況有異,就醫檢查後確診罹患玫瑰斑。皮膚科
2025-05-22 10:10:47 腦部.神經
早晨一睡醒,馬上要奔赴得全神貫注的工作並不容易,很多人是靠喝咖啡喚醒神智及身體,然而神經科學家法布里修斯(Friederike Fabritius)是用健力(powerlifting)這項運動來讓自己
2025-05-22 09:42:41 精神.身心
許多人都聽過:睡前不要看電視,以免影響睡眠;但也有人發現,聽一些有聲書、音樂、播客或電視節目反而有助入睡。201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超過半數有睡眠障礙者會使用音樂作為助眠手段。睡前滑手機或追劇是不良習
2025-05-22 09:30:25 耳鼻喉
清晨醒來,接電話時突然發現一側耳朵聽不到聲音,伴隨悶塞感或耳鳴,許多人以為是耳屎堵塞、感冒未癒或睡姿不良導致耳悶,但常忽...
2025-05-21 10:22:20 精神.身心
8小時是一般人每天「平均」的睡眠時間,如今卻成為所有人的建議睡眠量,甚至成為一種壓力。然而這個數字並不是所有人都適用,有專家認為,需要睡多小時間才足夠,端視身處哪個地方而定。 加拿大卑詩大學(U
2025-05-21 10:20:50 泌尿腎臟
68歲李先生近年飽受頻尿、急尿與排尿不順困擾,懷疑攝護腺肥大症狀加重,考慮手術改善排尿問題,但卻擔憂術後會發生急迫性尿失...
2025-05-21 10:01:32 牙科
許多人習慣睡前滑手機,看似促進睡眠,但卻隱藏著傷牙風險。一名40多歲女性常在睡前看手機追劇,日前突然睏意湧現,一時手指沒...
2025-05-21 10:00:00 精神.身心
余姓老翁五年前曾開車衝上人行道撞傷推娃娃車婦人,前天倒車碰撞事故後加速離開時撞上人群,外界質疑肇逃釀禍。交通警官認為,根...
2025-05-21 08:41:00 新陳代謝
在75歲這一年,大多數人早已步入退休、倚仗藥物控制慢性病;但對日本醫師江部康二而言,人生彷彿剛剛展開。他每天照常看診、打網球,視力與聽力維持在年輕水準,牙齒一顆不少,連晚間起夜都無。他說:「我從52歲罹患糖尿病那年開始,重新設計自己的生命,並以『超級糖質限制食』做為每天的核心行動計畫。」23年過去,這場與糖的距離戰爭,讓他活得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健康,甚至「更加年輕」。
2025-05-20 10:41:46 消化系統
一名33歲男性,半年來一直胃脹氣,且有腹痛、腹瀉困擾,且瘦了快20公斤,照胃鏡、服用藥物,始終不見改善。進一步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竟發現右上腹有一顆8公分大的腫瘤,經大腸鏡與切片確認,診斷為小腸高惡性
2025-05-19 09:26:06 呼吸胸腔
根據統計,2023年有1.7萬人死於肺炎,成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男性死亡率為女性1.5倍,65歲以上染病後更易惡化,增...
2025-05-18 14:34:44 心臟血管
為了心臟健康,盡情地補眠吧。 心臟病是美國的主要死因,每年奪走約70萬人的生命;心臟健康受到多種生活方式因素的影響,包括飲食、運動、體重、壓力和睡眠品質。 上個月發表於「Biomarker
2025-05-18 14:18:07 牙科
「想擁有一口好牙,最基礎且不可替代的,是正確刷牙和使用牙線。」悅庭牙醫診所家庭牙醫部主任陳偉誌說,站在醫師的角度,三餐飯後都能刷牙最好,如果出門在外不方便,「晚上睡前那一次是最重要的。」他也建議隨身攜
2025-05-18 14:01:50 牙科
吃完飯後一定要立刻刷牙嗎?電動牙刷是否刷得更乾淨?洗牙機可以取代牙線嗎?牙醫師周婉霖從專業角度出發,說明日常口腔保健的正確觀念,並提醒民眾挑選適合自己的清潔工具,才能有效維護牙齒健康。 秘笈1:
2025-05-18 12:14:57 牙科
牙科醫師必須擁有一口潔白健康的好牙,才不會壞了自身招牌,曾任植牙學會總會理事長的黃斌洋醫師非常節制甜食,也不太喝含糖飲料。每天餐後及睡前一定做好潔牙。擔心傷牙,吃帶殼海鮮特別謹慎,且避免邊走路邊看手機
2025-05-18 11:50:44 牙科
身為民眾牙齒的守護者,牙科醫師如何照顧自己的牙齒呢?需要洗牙、治療的時候,自己的牙齒又是交給誰看? 本期元氣周報請四位牙科醫師公開私房養齒祕笈,教您養出一口健康的貝齒。 「刷牙,不是有刷就
2025-05-17 11:30:27 腦部.神經
現代社會存在年齡的對立,許多年輕人不滿老人的行事作風,甚至會用「老害」一詞來貶抑。成為令人厭惡的高齡者某方面來說是腦部退化的結果,任何人都有可能變成這樣,但其實是有方法能夠緩解或逆轉。
2025-05-16 08:18:00 風溼過敏免疫
眼睛突然閉不緊、想喝水卻吞不下去,這些小症狀恐是「重症肌無力」警訊!醫師指出,肌無力症是自體免疫疾病,在台灣被列為罕見疾病,患者因肌肉收不到神經來的指令,導致肌肉無力且容易疲憊,常見由眼睛開始出現症狀
2025-05-15 10:22:26 消化系統
長期腹脹不可輕忽!一名34歲男性因腹脹難耐就醫檢查,竟罕見小腸內有上百顆脂肪瘤性瘜肉合併多發性憩室及部分腸阻塞,經剖腹腸道手術,成功切除總重達2.5公斤的病變組織。患者術後恢復良好,10天後順利出院。
2025-05-14 09:38:23 心臟血管
突然站起來就頭暈、眼前一片黑,甚至重心不穩增加跌倒風險,直覺是「姿勢性低血壓」所引起。醫師提醒,起臥之間天旋地轉,也可能...
2025-05-14 08:54:00 心臟血管
不管是高血壓還是低血壓,很多人以為血壓不正常就代表身體出問題,但其實未必如此。心臟科醫師指出,如果血壓偏低但身體沒不舒服,反而可能是長壽的象徵。像是兒童或體質偏瘦者,天生血壓低卻非常健康,甚至有研究發
2025-05-13 11:45:00 呼吸胸腔
空氣污染最直接的是影響呼吸系統,鼻子首當其衝,還會對全身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研究顯示,空污中的細懸浮微粒、二氧化氮和臭氧等污染物,會進入肺部,導致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甚至是肺癌。 更嚴
2025-05-13 10:23:03 呼吸胸腔
每年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許多研究指出,不論是傳統紙菸、加熱菸或電子煙都會危害使用者,吸菸造成的二手菸與三手菸對於周遭群眾的健康亦是一大威脅。 近年新興毒品「喪屍菸彈」,是將麻醉藥品Etomi
2025-05-13 10:05:00 皮膚
明明每天都有洗頭,為什麼頭髮還是很快就油油的?其實,除了洗髮方式可能有問題外,你身邊那些長期使用卻沒有定期更換的貼身物品,可能才是讓你頭髮變油、皮膚問題不斷的真正元凶!皮膚科醫師柯博桓談男性最容易忽略
2025-05-12 09:28:28 消化系統
夏日是細菌孳生的季節,常發生腸胃炎或食物中毒事件。醫師提醒,天氣炎熱時,要注意食品衛生安全,包括食物保存、個人衛生及廚具...
2025-05-11 14:45:28 消化系統
讀者CHIN在2025-4-2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我一直是您忠實的讀者。冒昧想請教您,營養學上真的有用尿液成分和礦物質來探討食物“酸鹼“的學科嗎?其意義在哪裡?因為我有胃食道逆流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