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1 14:10:00 腦部.神經
又暈眩又頭痛怎麼辦?醫指3種人易出現,改善不能只吃藥!
在暈眩門診中,約半數患者也苦於偏頭痛,其中20%,一來診,主訴「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會一陣暈,沒多久,開始視力模糊,頭悶脹,噁心想吐」、「睡前上床,都得慢慢地躺下,不然會頭暈,接著頭痛一邊,好像撕裂一樣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05-11 14:10:00 腦部.神經
在暈眩門診中,約半數患者也苦於偏頭痛,其中20%,一來診,主訴「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會一陣暈,沒多久,開始視力模糊,頭悶脹,噁心想吐」、「睡前上床,都得慢慢地躺下,不然會頭暈,接著頭痛一邊,好像撕裂一樣
2023-05-08 18:24:46 腦部.神經
深度睡眠可能可以防止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記憶力減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團隊發現,大量深度睡眠可以作為一個保護因素,防止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人記憶力下降。深度睡眠可增強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的彈性,這種蛋白質與失智症引起的記憶喪失有關。透過減少患者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的積累速度,以深度睡眠來改變睡眠,可以帮助緩解失智症患者面临一些破壞性後果。
2023-05-03 16:48:28 腦部.神經
33歲南韓演員崔晳鎮(최석진)是音樂劇的熟面孔,原定上個月30日演出音樂劇《海賊》,演出當天突然身體半邊麻痺,緊急就醫後被診斷出「腦中風(腦梗塞)」,劇團因而發出公告表示,崔晳鎮因將全面退出演出,消息
2023-04-29 10:53:08 腦部.神經
身體中最重要的神經之一是迷走神經(vagus nerve)。這條神經把來自心臟、肺臟和消化道的訊息帶到腦部,同時也把腦部發出的「平靜下來」、「休息並且消化食物」的訊息,從腦部帶到那些器官。迷走神經的活
2023-04-12 10:16:44 腦部.神經
病毒感染可能造成顏面神經麻痺!66歲陳先生罹患三高,某天晚餐突然左側舌頭麻木,起初不以為意,但幾個小時後竟出現左側臉部麻...
2023-04-11 00:12:48 腦部.神經
巴金森病患者常覺疲累,反應變慢,執行功能變差,加上手抖、步履不穩,不少人因而退出職場,宅在家裡,這相當可惜。臨床顯示,只要持續用藥,巴金森病患者平均餘命與一般民眾差不多,且能繼續在職場上貢獻所長,吳逸如表示,門診就有不少醫師同業患者,儘管手抖無法開刀,但仍可繼續看診,提供醫療服務。
2023-04-06 17:42:47 腦部.神經
根據一項新研究指出,飲食中攝取較高的「鎂」與較低的失智症風險有關,尤其是女性。日常食物多吃綠葉蔬菜、堅果種子、黑巧克力等,都有助於「鎂」的攝取。 高鎂攝取與較低失智症風險有關 腎臟科醫師王介立
2023-03-19 11:27:57 腦部.神經
若每周至少偏頭痛一天以上,可考慮以四大類預防性藥物來降低偏頭痛的發作頻率,包括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抗憂鬱劑等。偏頭痛預防性用藥常需每天服用,若使用一種預防性用藥後,頭痛發作頻率改善有限,醫師會考慮合併使用第二種或第三種預防用藥。除了藥物治療以外,建議患者需記錄「頭痛日記」以了解自身頭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適當的紓壓方式以及規律的生活作息也有助於預防偏頭痛發作。
2023-03-19 10:41:09 腦部.神經
偏頭痛是發作時噁心、頭痛、怕光、怕吵等症狀的夢魘,國內有超過200萬人因此困擾。偏頭痛的治療以單株抗體等新藥物為主,在健保申請條件下使用可改善生活品質。若發現3項以上症狀,便有高達九成機率為偏頭痛,須至神經內科就醫診治。頭痛的腦部檢查多以臨床症狀及診斷標準來判定,但有其他症狀則需進一步做續發性腦部的鑑別診斷。
2023-03-12 10:11:20 腦部.神經
多巴胺是一種大腦神經傳導物質,通過啟動“獎勵機制”來讓人感到愉悅,促使人重複某些行為。多數人知道運動可以增加多巴胺分泌,但其實還有其他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如進食、喝水、受到表揚和玩電子遊戲。瞭解多巴胺對情緒的提升和帶來幸福感也對自己有説明,這對於多巴胺水準較低而罹患某些病症的人尤其重要。
2023-03-06 20:01:00 腦部.神經
一項研究表明,A 型血的人患早發性缺血性中風的風險高 16%,這是一種由腦血管阻塞引起的中風。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與血小板、內皮細胞、凝血因子等可形成血塊有關。改變生活方式,例如控制高血壓和減輕壓力可能有助於預防中風。此外,無症狀的中風也可能發生,因此有中風家族史的人應提高警惕。
2023-02-22 15:50:00 腦部.神經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需要透過與他人互動來滿足各種生活所需。像是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渴望一個安心的擁抱,或者在漫長的一天之後找人傾訴。若長期孤獨的生活,可能會為我們帶來痛苦的感受,國外專家研究
2023-02-09 16:10:00 腦部.神經
手機不離身,走到哪,滑到哪,這已是許多人生活習慣,但日本媒體報導,一旦手機成癮,還可能引發「手機失智症」,突然想不起人名、算不出簡單算數,就醫接受認知功能檢測,證實大腦功能下降。 長時間使用手機
2023-01-30 17:02:28 腦部.神經
第二型糖尿病和高血壓長期以來一直是已知的中風危險因子,但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這兩種慢性病對中年人中風的風險可能比對老年人影響更大。
2022-12-30 14:21:45 腦部.神經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頭痛的經驗,造成頭痛的原因形形色色,不過依據頭痛的位置、特徵、時間的不同,導致頭痛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元氣網整理導致頭痛的不同原因,讓您可以對症下藥。也教您按三穴道緩解頭痛的不適感。
2022-12-26 09:36:05 腦部.神經
冬天氣溫驟降,是腦中風好發季節,但只有冬天才會中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腦中風中心功能性主任蕭又仁說,當早晚溫差大時,容易使...
2022-10-25 09:51:08 腦部.神經
●雙腿有螞蟻在爬、不自覺抖動,恐罹不寧腿症候群
2022-10-23 14:05:16 腦部.神經
根據統計,偏頭痛在台灣盛行率多達9.1%,約有200萬人飽受偏頭痛所苦。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陳韋達,頻繁偏頭痛可能導致較高...
2022-10-16 16:34:48 腦部.神經
▌巴貝茲迴路和「閃光燈泡」記憶 當然,記憶也不是在真空中運作的。某些記憶似乎有些特別。為什麼你幾乎能聽見每個人在你去年的生日會上唱「生日快樂」歌的聲音,卻不記得一個禮拜後收音機裡播著什麼歌?為什
2022-10-05 20:21:34 腦部.神經
資深台語歌手高向鵬一年前過馬路不慎跌倒,長期陷入昏迷,今天驚傳過世消息,享壽67歲。對於,跌到後陷入昏迷,新北市立土城醫...
2022-09-25 11:24:44 腦部.神經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日前陪同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餐敘時,突然因出血性腦中風昏迷送醫,而發作前幾乎沒有症狀。藝人納豆同樣也是無...
2022-09-22 09:16:34 腦部.神經
二次中風是患者及家屬心中不定時炸彈,專家提醒,中風後再度中風的後遺症可能更嚴重,然而,面對臥床或失語病患,無法以常見的「...
2022-09-20 17:29:07 腦部.神經
45歲張小姐,國高中時期起就開始頻繁頭痛,多年來一直苦不堪言,其媽媽在年輕時也有類似症狀,每天痛起來就像脈搏跳動,甚至還會反胃嘔吐去急診打止吐針,在生理期前更容易發作,嚴重時還痛到必須請假或推辭聚餐。
2022-09-01 16:29:51 腦部.神經
許多年紀大的長者,看起來總是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臨床上觀察,如果符合以下條件的三項就屬於衰弱症(Frailty):身體活動量少、自覺疲乏、走路速度緩慢、體重減輕,以及握力低落。 每天在公園健走或跳舞
2022-08-31 17:02:33 腦部.神經
西方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麼就會像什麼。」飲食習慣影響一個人甚鉅,妥善安排飲食內容,是獲取健康人生的關鍵要素之一。 近年來各種健康飲食之道蔚為流行
2022-08-31 09:58:36 腦部.神經
夏日高溫來襲,現在出門沒幾分鐘就汗流浹背已成為常態,坊間止汗、消暑的妙招更是五花八門。然而「流汗」除了會使身體黏膩不適,其實也可能暗藏心血管危機。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腦血管科林浚仁醫師表示,多數
2022-08-30 17:39:20 腦部.神經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逐漸衰弱,沒有效率來對抗外來的病原體。而老化的免疫細胞也會產生更多細胞激素IL-6(Interleukin-6)、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
2022-08-04 16:31:46 腦部.神經
▌重現白天的夢境 我們終於睡著以後,會發生什麼事?目前為止,我們都把睡眠說成是一種「關閉」的狀態。但是在這種「關閉」的狀態下,大腦其實在做一些複雜得驚人的事情。 你可能聽說過,在睡眠的某個
2022-07-24 10:54:13 腦部.神經
頭痛、頭暈目眩、肩膀痠痛、食欲不振、失眠......你會不會出現這樣的身心不適症狀?遇到這種時候,請試著在日常生活當中空...
2022-07-08 05:02:00 腦部.神經
偏頭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全球前20大失能疾病之一,台灣的偏頭痛盛行率更高達約10%。只要頭痛就是罹患偏頭痛嗎?偏頭痛的症狀與成因為何?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陳龍主任逐一為大家解析。 偏頭痛分為:有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