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1 養生.運動健身
搜尋
阿茲海默症
共找到
537
筆 文章
-
-
2023-02-26 失智.大腦健康
35歲以上即高風險!可預測失智症風險的檢查有哪些及誰適合?
醫學上的失智症診斷,是根據臨床症狀、腦退化萎縮的區域,以及病理特徵來分類,包括:阿茲海默症(占五、六成)、血管性失智症(占兩成)、額顳葉失智症(占一成)、路易氏體失智症(占一成)。這些疾病各有特殊的臨床表現、腦部萎縮區域,以及病理切片的特徵。一個人發生失智前15到20年,大腦其實已開始產生變化,期間可能都還沒出現明顯症狀,一旦出現症狀時,便難以修復了。「高齡」是失智症最大危險因子,但這不代表年輕就不會失智!失智症,是一種症狀群,而非某個疾病的特定診斷。在台灣,失智症患者約有35萬人。而所謂的失智症前期,即「輕度知能障礙」患者,預估約有70萬人,但因症狀輕微容易被忽略,直到症狀嚴重時才去醫院檢查,往往為時已晚。在醫學如此發達的今日,我們對失智症仍然沒轍,找不到有效治療方法,只能及早檢測,及早預防。然而,目前臨床仍無一項檢查可事先偵測出這些隱性失智症患者,因此無法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診斷失智症的工具有哪些?臨床上常見診斷失智症的工具包括:一:量表。一種是快速篩檢量表,作答花費約七、八分鐘,這種方式適合大量篩檢,缺點是準確性較低,容易出現偽陰性或偽陽性,如識字能力不足或中文程度不佳的人,對於閱讀量表會有困難,不只作答速度慢,解讀敘述也可能有誤解,最終導致分數太低。另一種是長時間的結構訪談量表,儘管比快速篩檢來得準確,但仍會有過於耗時或主觀的缺點。二: 驗血。甲狀腺功能、腎功能、肝功能、電解質、梅毒、葉酸、維生素B12等。以上檢查項目若異常也會造成認知功能障礙。三: 影像。利用磁振造影(MRI)觀察腦部,排除中風、腦腫瘤或腦結構異常狀況,因為這些病變也有可能造成失智症狀。若量表結果顯示認知功能有明顯低下,而且了排除血液檢查及腦部影像的異常之後,才會診斷為失智症。其中臨床上最常用來診斷失智症的工具,包括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簡短智能測驗(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以及神經心理檢查等。不過,這些都用於評估「當下」認知功能退化的嚴重程度,沒辦法用來預測失智症風險或病程進展,為失智高危險群提出預防措施的建議。如今有一項創新技術,檢測大腦年齡,叫做「腦神經年齡(axonal brain age)」磁振造影檢查。解決了上述的缺點,只要掃描15至25分鐘的磁振造影,人工智慧(AI)就能分析你的大腦健康,並預估你未來的失智風險,好處是客觀、精準、敏銳、無輻射、無傷害,特別是可以在有症狀前提早預測失智風險。腦神經年齡,亦可稱作腦齡、腦年齡。就像膚齡、骨齡一樣,腦齡甚至透露你全身健康狀態,比你想得更廣更深。這種檢查是透過分析大腦「白質」的「神經纖維束」,評估一個人的腦神經是否退化得比同齡正常人嚴重,提早在還沒出現症狀時,預測失智風險並有效介入。大腦神經纖維束是什麼呢?想像它是大腦的電線,傳送訊號,而這些訊號以不同形式傳送,形成人腦不同的認知功能。神經纖維束的外層包著髓鞘(myelin),而髓鞘就像是一層膜,髓鞘健康,腦神經纖維束就完整,訊號自然傳導快速、有效率且精準。我們在動作、說話的時候,都是毫秒中切換,因此訊號傳送當然也要快速,才足以應付我們的生活運作,但隨年紀越大,腦神經束會有所破損,變得不健康,進而影響訊號傳導速度,我們動作就會變得卡卡的,日常功能無法順暢進行,例如記憶力減退、專注力變差、反應速度變慢等。腦神經結構退化嚴重者,則會導致失智,輕微者則不會。腦年齡退化五歲以上有潛在失智風險市面上有關腦年齡的預測,大部分使用腦部較為巨觀的變化,像是灰質、白質的體積(volume)之萎縮情形等。而過去研究顯示,白質神經束(white matter tract bundles)的微結構(microstructure)變化,如神經束的完整性(integrity),對於老化進程更敏銳。新型技術「腦年齡預測(Brain Age Prediction, BAP)」即是利用「水分子擴散技術」的影像資料,來觀察大腦白質的結構變化,再運用大量腦影像資料,透過機器學習的訓練,建立腦年齡的預測模型。這種方式所演算出的腦年齡,著重在腦神經連結的退化,在臨床症狀或認知功能的退化上,比灰質更具關聯性。腦年齡若退化超過五歲以上,為失智症潛在風險群,建議要定期追蹤;而若退化10歲以上化10歲以上即代表明顯老化,未來2到3年內可能會發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10年後失智風險將增加兩到三倍;《阿茲海默氏病雜誌(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腦年齡退化9歲以上,兩年內極有可能從「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的疑似失智轉變為輕度失智。然而,若退化小於3.22歲,是有機會從疑似失智逆轉為認知正常。換句話說,腦齡差能預測認知正常的人,未來轉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同時,也可以及早預估失智風險,及早調整生活型態,逆轉腦年齡並遠離失智。這項技術已獲美國FDA認證,運用擴散式磁振造影技術(dMRI)與人工智慧(AI),就能分析出腦神經纖維束健康狀況,核心技術是技轉自臺大醫學院近二十年的學術研究成果,除了可以輔助診斷各項腦部疾病或精神疾患,經臨床資料研究驗證,能作為失智前期客觀判斷、認知退化速度預測,以及預防介入效果評估等。一般人普遍認為記憶或判斷力明顯變差、失智症家族病史,才是失智症高風險群。但事實上,有以下任一條件者,都屬於高風險群:・有長新冠腦霧症狀・失智症家族病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曾有腦部碰撞・暫時性腦缺血・曾患憂鬱症・聽力障礙・工作壓力大・體重過重・抽菸或大量飲酒習慣・有嚴重睡眠問題・自己察覺相較於前一年,記憶力、判斷力有明顯變差者・年齡35歲以上大腦老化,伴隨神經元(neurons)與神經束(axons)的損壞,長期累積下來,相關腦區功能發生異常,因而造成認知功能的缺失。當患者已出現認知功能異常時,大腦結構早已累積了相當程度的破壞。35歲是我們大腦神經系統發展高峰,之後便會隨老化而逐漸下滑。建議35歲以上族群,儘早於失智症狀發生前做檢測,與醫師針對現況改善,改變生活型態,維持大腦健康運作,降低失智風險。【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曾文毅醫師】可預測失智的「大腦神經年齡檢測」懶人包:怎麼做?誰適合?】
-
2023-02-22 焦點.健康知識+
4個跡象顯示你的大腦比你實際年齡還老!8招逆轉大腦老化
人的年齡有明確的依據,但你知道「大腦」其實也有年齡,而且跟「外貌」一樣,會因為健康狀況或生活方式的不同,而跟你的實際年齡不太一樣,可能比較年輕、也可能比較老。那要如何知道自己的大腦是幾歲?美國《預防》雜誌根據各國相關研究,提出以下幾個觀察的跡象,《元氣網》也整理各專家建議,提供8個逆轉大腦老化的方法。大腦年輕的3個跡象1.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根據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和延世大學的研究發現,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的人,大腦衰退的速度比較慢。研究人員表示,認為自己越年輕,身心就越活躍,這已被證明對你的大腦健康非常有益。所以,盡可能做一些讓你感覺年輕的事情!2.會說不止一種語言加拿大和西班牙的研究人指出,會說兩種語言的人,可以讓你的大腦更有效地選擇信息,從而節省大腦能量,有助於保持大腦年輕,也較不會出現認知障礙及失智。因此,學習雙語有助於活化你的大腦。或在空閒時讓耳朵聽聽不同語言的內容,也是個好方法!3.活在當下專注此刻,活在當下,不要糾結於過去不好的事物,讓大腦擺脫憂鬱。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澳洲國立大學的研究,幫助你活在當下的「冥想」、「正念練習」,可抑制雜念、提升注意力及記憶力、控制情緒,透過減輕壓力保護大腦。大腦老化的4個跡象1.憤世嫉俗芬蘭的一項研究,發現憤世嫉俗的老年人不僅認知能力快速下降,而且往往死得更早。這可歸究於「負面壓力」,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對大腦有非常不健康的影響,它會阻止你清晰地思考。如果你的世界觀傾向於憤世嫉俗——定義為認為其他人通常是自私或不誠實的——開始注意這種態度何時出現在某事或某人身上,在那些時刻,嘗試積極改變你的心態:做一些深呼吸,並選擇想一些積極的話。2.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南加州大學的一個研究發現,容易分心是認知老化的標誌。這種特徵早在 30 歲時就會出現在大腦中,並且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一個徵兆。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如果你在壓力下經常難以集中注意力,做「認知測試」看看是否有任何認知衰退的傾向。【改善】一些小遊戲有助大腦專注力訓練,如拼圖遊戲。3.家人朋友的抱怨許多人都有忘東忘西的毛病,但如果你的健忘行為,已經到了身邊的人經常抱怨、覺得有問題,你就該警覺自己的記憶問題,執業的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院士、醫學博士Thomas R. Vidic並說,許多患者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有記憶問題,這時身邊人的回應是很好的觀察依據。4.白天也覺得累許多研究都點出,睡眠是大腦非常重要的保護,盡可能維持每晚7~8個小時的良好睡眠。如果你白天覺得很累,表示你的大腦沒有在夜晚得到充分休息,導致大腦衰老。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更要注意睡眠呼吸暫停會導致缺氧,直接損害大腦。逆轉大腦老化的8個方法1.健康飲食:多吃健腦食物,如鮭魚或鯖魚等油性魚類、蛋、優格、新鮮果汁、深綠色葉菜、莓果、堅果、全穀物等。麥得飲食、地中海飲食,都是專家極推薦對大腦有益的飲食法。2.維持運動:如每天每爬一段樓梯、經常快走…。3.讓生活有目標:生活有目標,可激發你的大腦努力去達成。如果已經退休,擴大你的社交圈,經常與他人互動,有助於提升記憶表現,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4.適時傾訴壓力:遇到壓力記得多向家人朋友傾訴,適時釋放壓力,有助減緩大腦衰老。5.保持樂觀:如上述,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對大腦有非常不健康的影響,遇到不合理的事,試著改變自己心態,樂觀看待。6.起床後「冥想」:起床後嘗試冥想至少十分鐘,讓大腦平靜、高效地開始一天的生活。德國基納大學醫院也曾做過研究,冥想對大腦有益,可放慢大腦老化的速度。7.經常鍛鍊大腦:經常使用大腦並讓它保持忙碌,就能讓大腦維持在健康狀態。如玩數獨、讀書、或上述多學一種不同語言,都是好方法。8.改變刷牙方式:同時使用慣用手與非慣用手,也就是左右手交替刷牙,不僅可以刷到不同的角度、讓牙齒的污垢能更徹底地被清除,同時也可以為大腦帶來適量的負荷,達到訓練大腦的效果。【資料來源】.美國《預防》雜誌.如何讓大腦老得慢?科學實證減緩大腦老化5方法,改變刷牙方式很關鍵!.生活有目標很重要!神經科醫師分享「護腦」5件事.研究:長期冥想 大腦年輕7歲半
-
2023-02-18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會影響心血管嗎?一天能喝幾杯?心臟科名醫建議喝完做這件事便知
也許咖啡的效果因人而異,問自己的血壓計最準,喝完咖啡後替自己量一下血壓,就能知道咖啡對自己血壓的影響有多大。 咖啡知多少 至於咖啡,複雜的程度也沒差多少,讓我們先來個測驗:「濃縮咖啡和美式咖啡,哪種比較濃?」 這是陷阱題,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什麼是濃? 如果「濃」的定義是哪種咖啡的咖啡因更多,能讓人更清醒? 答案會是美式咖啡! 美式咖啡雖然每盎司的咖啡因含量比較低,但因總量大,平均每杯會有約一百毫克咖啡因,相對的,標準濃縮咖啡一杯容量只有四十四毫升(一點五盎司),所以每杯只含七十七毫克咖啡因。 再來一題:「以全世界咖啡總消費來看,百分之三十六屬於重烘焙、百分之六十是中烘焙、百分之九輕烘焙(有的消費者會混搭,所以超過百分之百),哪種烘焙方法最能抑制胃酸?」 答案會是重烘焙,因為阻斷胃酸的分子NMP(N-methylpyridinium)要烘焙後才會出現。 如果不算糖,酒精、尼古丁、咖啡因,是全世界成癮性商品的三大宗,咖啡因更位居榜首。咖啡因存在於咖啡、茶、巧克力、可樂等食物中(見下頁圖表13),但含咖啡因的食物對人體的影響迄今尚未有明確結論。 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天消耗七十毫克咖啡因,在有些國家(例如英國、瑞典),每人每天的消耗量可以達到四百毫克。咖啡因的結構式與氣喘藥物茶鹼(eophylline)神似,部分也與腺苷(Adenosine)相似,是腺苷受體A1與A2A的拮抗劑,它的作用會刺激中樞神經、急性升高血壓、增加新陳代謝率,以及利尿等;咖啡因由肝臟代謝,作用在肝臟的代謝酶P450 CYP 1A2,會和許多藥物相互作用。 咖啡因含量含量比較咖啡因幾分鐘就到達血液中,一小時到達顛峰,會持續六小時以上,年紀大的人清除時間需要更久,甚至會超過二十四小時。當一日咖啡因攝取超過每公斤體重一百至兩百毫克時,就可能致命;超過每公斤十五至三十毫克的攝取量時,就會產生毒性,長期使用會產生耐受性。 咖啡因含量依食物種類不同而相異,但同一種食物也未必每天咖啡因含量皆相同,有篇研究在同一家咖啡廳每天取樣測量咖啡因含量,結果發現同品項(例如雙份卡布奇諾)的咖啡因含量竟然每天不同,變化居然會超過兩倍,落在一百三十至二百八十二毫克之間,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像貝多芬每天喝六十顆咖啡豆煮成的咖啡,咖啡因含量也會每天不同。 百分之七十的美國人抗氧化物來自咖啡,咖啡除了咖啡因,還有其他會影響健康的成分,例如咖啡油醇(Cafestol)和咖啡白醇(Kahweol)會升高LDL,但又會被濾紙濾掉,所以喝的咖啡是否有濾過,對健康有不同影響。 洪醫師小提醒 咖啡因幾分鐘就到達血液中,一小時到達顛峰,會持續六小時以上,年紀大的人清除時間需要更久,甚至會超過二十四小時。長期超量攝取會產生毒性,甚至致命。 北歐煮沸咖啡(Scandinavian Boiled Coee)、法式咖啡(French Press Coee)、土耳其咖啡,每杯含有六至十二毫克的咖啡油醇與咖啡白醇,比較會升高LDL;過濾咖啡、滲濾咖啡和即溶咖啡的咖啡油醇與白醇含量每杯只有零點二至零點六毫克,對LDL的影響就小很多;濃縮咖啡雖然沒用濾紙過濾,但因為每杯分量很少,所以每杯咖啡油醇與咖啡白醇含量只有四毫克。 我們研讀咖啡文獻時,必須了解當地流行的咖啡煮法與喝法,才能對該篇研究有更正確的判讀。 咖啡對健康的影響 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伏爾泰(Voltaire)年過八十時,有人跟他說咖啡是慢性毒藥,喝咖啡等於慢性自殺。 伏爾泰是這麼回答的:「你說的沒錯,我想咖啡的毒一定是慢性的,不然我怎麼會喝了幾十年還沒死呢?」 咖啡在十八世紀的瑞典先被課重稅,後來又被禁止,但仍無法阻絕人們對咖啡的喜愛,據說那時的國王古斯塔夫三世(Gustav III)想用更科學的方法說服人民戒除咖啡,他把一對遭判死刑的同卵雙胞胎改判為無期徒刑,讓其中一人每天喝三壺咖啡,另一人每天喝同樣分量的茶,觀察咖啡是否會如預期般對健康不好。 沒想到一段時間後,兩名負責監控的醫師都病死了,直到一七九二年國王被暗殺了、負責實驗的人都死了,這場實驗卻還沒結束。喝茶的死囚後來活到了八十三歲,喝咖啡的死囚活了更久;這個研究後來被戲稱為「瑞典最早的醫學實驗」。 回到現代,二○二二年五月底《內科學年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刊出了一篇讓咖啡擁護者振奮的研究,其中提到,在英國每天喝適量(一杯半到三杯半)咖啡,就算加了一茶匙的糖,還是可以降低百分之三十的死亡率。 這是分析英國生物樣本庫十七萬一千一百一十六人生活習慣數據的研究,這些三十七至七十三歲的人,在實驗開始時,沒有癌症,也沒有心血管疾病,追蹤七年後,得到可以降低死亡率的結論,還說每天喝三杯的人,效果最好。 死亡率降低百分之三十? 太驚人了,平常要是哪個新藥能降低死亡率百分之十至二十,我們就覺得它是神藥,現在咖啡竟然可以比大多數藥物都厲害的降低百分之三十,那健保是不是該給付每天三杯咖啡呢? 畢竟它比藥物更神奇啊! 但是等一下、等一下,印象中英國人不是都喝茶的嗎? 這些選擇喝咖啡的人,是不同的人類嗎?還是他們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呢? 這篇是觀察性研究,可以提供想法、推論,但是不能提供我們答案,最理想的研究,應該是要瑞典國王找來三千名死囚,把他們改判為無期徒刑,讓這些人分成三組,一組喝咖啡、一組喝茶、一組喝白開水……但是這實驗應該不可能通過今天的醫學倫理審查吧! 咖啡的研究非常莫衷一是,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似乎是J型曲線,也就是過高或過低對人體都不好,適量最好。有研究提到每天喝超過四至五杯咖啡對心臟血管不好,而且相較於在美國,咖啡在歐洲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更大,但也有研究不支持這種說法,也許就像前面說的,喝法不同,結果就不一樣;對心臟衰竭的影響也是J 型曲線,完全不喝或過量都不好,每天喝二至四杯會降低心臟衰竭的發生率,五杯以上則會增加危險。 有研究顯示,每天喝二至四杯咖啡血壓會稍微升高,但每天喝更多杯反而又不會對血壓有影響。我的建議是不必管研究結果,也不必管對其他人的效果,也許咖啡的效果因人而異,問血壓計最準,喝完咖啡後量一下血壓,就能知道咖啡對自己血壓的影響有多大。 至於咖啡對於體重、糖尿病、阿茲海默症、骨質疏鬆症、腎臟病…的影響,可以寫一本專書,並非我們在此探討的目標。 咖啡與茶對身體的影響很複雜,許多作用都還有待證實與釐清,但不管如何,目前的證據看起來至少沒什麼壞處,就讓我們用愉悅的心情,丟下文獻,端著熱騰騰的咖啡或茶享受當下時光,好好品味人生吧! (本文摘錄自天下文化出版《洪惠風醫師心臟保健室》)
-
2023-02-17 焦點.元氣新聞
布魯斯威利失語症惡化,確診額顳葉失智症!話到嘴邊就忘了,是失智前兆嗎?
電影巨星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去年3月因為失語症而宣布息影,日前家屬表示,因病情持續惡化,已明確被診斷出是罹患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令所有影迷詫異不捨,未來可能難見硬漢巨星再重現螢幕!布魯斯威利因電影終極警探系列的「硬漢警探」形象深植人心,息影前最後作品《俠探特攻:全面追緝》再現冷酷英雄形象,難以想像他聽覺及理解能力受損,甚至無法口語表達。失語症即為額顳葉失智症 說不出人事物名字失智症權威醫師劉秀枝說,失語症(Aphasia)為早發型失智症的一種,主要是左側大腦的額顳葉受損所造成的語言障礙,主要分為表達性(無法言語)和接受性(不能理解別人的話),兩種狀況常常並存,說不出人事物的名字。症狀最輕的失語症只有命名上出現困難,稱為「命名性失語症」,與舌尖現象最大的差別是不僅無法說出專有名詞,連一般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名詞都有困難。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說,失語症歸類為大腦額顳葉失智症,主要是大腦顳葉不明原因退化、萎縮,症狀是無法表達、表述事情,不像是阿茲海默氏症主要症狀是忘東忘西,或是中風引發失智症的行動不變,但失語症好發比例不高,約占整體失智症的4%以下。話到嘴邊就忘了 是失智前兆嗎?失語症跟「話到嘴邊就忘了」的舌尖現象有什麼關係呢?舌尖現象(the tip of tongue phenomenon,TOT)是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是一種提取記憶失敗的現象憶,俗稱大腦暫時性失憶。民眾最常詢問:舌尖現象是否為失智前兆?當睡眠不足、慢性焦慮、資訊過載、勞累時較容易發生,且隨著年齡增加而愈頻繁,一般來說不是失智前兆。【疾病百科/額顳葉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種大腦功能漸進退化的智能障礙病症,好發於老年人,退化的速度不一定,依照病程進展可分為輕度知能障礙、輕度(初期)、中度(中期)、重度(晚期)。初期最明顯的為記憶力衰退,特別是記不住日常、最近且立即的事物。失智症大致可分為退化性與血管性兩類。退化性包含: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亨廷頓氏症造成的失智。阿茲海默症屬中樞神經系統的退化,特別侵襲腦部對於記憶、認知、語言的部分,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額葉及顳葉失智症主要病症在於語言表達障礙和個性、情緒改變等。》看詳細:失智症【延伸閱讀】.67歲布魯斯威利「失語症」惡化 診斷出額顳葉癡呆症(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10 醫療.腦部.神經
常想不起來人名和物品名稱?「手機失智症」惹的禍 過度依賴手機恐腦部功能退化
手機不離身,走到哪,滑到哪,這已是許多人生活習慣,但日本媒體報導,一旦手機成癮,還可能引發「手機失智症」,突然想不起人名、算不出簡單算數,就醫接受認知功能檢測,證實大腦功能下降。長時間使用手機 引發「手機失智症」根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臨床醫師發現,最近幾年因為長時間使用手機而造成的失智症個案有「年輕化」趨勢。以往失智症患者以高齡者居多,但專科醫師表示,近10年來,30到50歲的求診病患大幅增加,主要的原因就是手機成癮。報導指出,如果長時間使用手機瀏覽社群網站、網購、玩遊戲、追劇,就可能引發「手機失智症」,其特徵和阿茲海默症相似,例如,想不起來人名和物品名稱,或失去簡單計算能力。「手機失智症」接受進一步檢查,並未發現腦部異狀,但經過認知功能檢測,則可發現大腦功能下降。醫師認為,「手機失智症」主要是「大腦過勞」所致,可藉由改善生活習慣,逐漸恢復正常。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日本人常會創立一些新的名詞,目前全球醫學界並無「手機成癮」、「手機失智症」等明確定義,民眾無須緊張,但確實有必要減少對於手機的依賴。過度依賴手機 導致腦部功能退化「用進廢退」楊聰財說,透過閱讀、思考,可以訓練顳葉、海馬迴等腦部組織,但如果過度依賴手機,原本用到的腦部功能就可能逐漸變差,甚至退化。舉例來說,以前開車時,必須牢記街景、路名,但現在大都使用手機定位地圖來導航。再者,智慧手機可以儲存上萬筆電話號碼,許多使用者可能連自家或親友電話也記不得。楊聰財說,透過手機社群軟體,傳送訊息圖片,可以聯繫感情。此外,部分健腦手機遊戲則有助於動腦,只要善用手機,不要過度依賴,還是可以提升生活品質。
-
2023-02-01 失智.大腦健康
肥胖者大腦出現類似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變化!研究:大腦變薄了
中年發福除了在體型上有變化之外,也與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失智症的風險增加有關,不過一項新的研究指出,肥胖者的大腦變化與部分阿茲海默症病患者相似。肥胖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變薄該項研究發表在《阿茲海默症期刊》上,科學家稱分析了1300多人的腦部掃描,以直接比較肥胖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萎縮模式,發現兩組人在與學習、記憶和判斷相關的區域都有類似的大腦變薄現象。早期的研究發現,肥胖會導致身體發生變化,從而增加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包括大腦血管受損和異常蛋白質的積累,而新的研究則更進了一步。該研究的第一作者、麥基爾大學神經科學研究博士後Filip Morys表示,該項研究證明了肥胖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之間存在相似性,它歸結為大腦皮層的厚度。大腦皮層負責人類的高級大腦功能,例如言語、感知、長期記憶和判斷,是大腦的外層。Morys指出,大腦區域變薄可能反映了腦細胞數量的減少。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肥胖的人也許能夠通過減輕體重來改善。為什麼肥胖對大腦有害?研究人員指出,如果肥胖者和可能超重的人(BMI在25到25.9之間)能夠接近健康體重,他們可能能夠減緩認知能力下降。Morys表示,肥胖其他對大腦不利的疾病也與肥胖有關,像是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第二型糖尿病,不過目前尚不清楚肥胖對大腦有害的原因。Morys補充,肥胖個體在研究中進行的認知測試沒有顯示出明顯的精神缺陷,但在用於評估精神狀態的測試類型中,可能無法發現與大腦掃描中看到的變薄相關的細微認知變化。【資料來源】.Brains of Obese People Show Changes Similar to Alzheimer’s.Obesity can cause changes in the brain similar to Alzheimer's, study suggests.Obesity-Associated Neurodegeneration Pattern Mimics Alzheimer's Disease in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
2023-01-20 醫療.巴金森病
陪巴金森病媽媽抓看不見的蛇,照服員籲:記錄發作時間作為指引
「幻覺」對於巴金森病(也作帕金森病)或失智症患者家屬來說相當棘手,狀況突然或反覆地出現,往往苦惱整個家,久了還可能產生衝突。長年研究神經退化議題的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何瑞應表示,巴金森病患者通常在十年後會有幻覺症狀,盛行率約40%,出現的時間以夜間居多。擔任照服員三十多年、新活藝術專案經理王素蘭說,照護者這時能記錄發作時間,作為看診治療的指引。巴金森幻覺怎麼解 陪媽媽演出「捕蛇記」臉書社團「幸福巴士」中有民眾分享,她陪著罹患巴金森病的媽媽上演一齣「捕蛇記」,當時媽媽喊著一條不存在的蛇鑽進了家中牆內,面對無動於衷的家人,媽媽只好親自上陣抓捕,她心想不如就陪著演戲,配合將蛇抓進了塑膠袋扔出門外,果然,媽媽的心情平穩下來。巴金森病是高齡族群退化性神經疾病之一,典型的症狀會有手腳不自主抖動、四肢僵硬、行動遲緩或平衡障礙,而非動作性的症狀會有失眠、憂鬱、便秘、尿失禁,然而,到了後期巴金森病患者約有2到3成會合併失智症,特別是罹病十年後,機率會提高許多。針對巴金森病的幻覺症狀,何應瑞分析,統計有25.5%患者有輕微型幻覺或錯覺,22.2%是具體型視幻覺,9.7%有聽幻覺,此外,也有部分是觸覺、嗅覺或味覺的幻覺,通常會有幻覺的巴金森病患者,罹患疾病的時間較久且年紀也較大,而且患者通常在白天的精神狀況不濟,運動功能差,憂鬱症情況也嚴重。他說,幻覺出現的時間點,在夜間或較暗的地方居多,大多數患者出現幻覺時依舊保有洞察力,但觀察到患者很少會說出自己有幻覺症狀,主要怕被別人認為是精神疾病,也因此巴金森病的幻覺盛行率可能比研究報告中所呈現的人數還要高。巴金森病?失智症?專家:初期難鑑別除此之外,失智症當中退化性的阿茲海默症,屬於中樞神經系統退化,侵襲腦部記憶、認知、語言;路易氏體失智症則在於認知功能障礙、重複性的跌倒、出現幻覺等,兩者在記憶上都會出現狀況。何應瑞補充,阿茲海默症的幻覺是呈現過去片段回憶,因為記憶喪失,表現出時空錯亂的記憶,而路易氏體失智症的視幻覺則是能詳細描述,此外,聽幻覺的症狀,除了在巴金森病會出現之外,路易氏體失智症同樣也有。他也說,路易氏體失智症隨著病程惡化,也會出現巴金森病的運動障礙,種種症狀與阿茲海默氏症或巴金森病有雷同之處,初期確實不容易鑑別診斷。幻覺出現別否定,記錄發作頻率回診評估 「出現幻覺不要直接否定,這會讓病人受傷、挫折,下次也不會想告訴你。」王素蘭分享。此時,家人或照顧者能以平視或低視角,蹲在患者身旁,和緩地詢問或先傾聽,進而可以轉移話題並帶離當下的位置,藉此分散注意力,如果變成了一來一往對話,會落入沒完沒了的循環中。她說,家人能初步記錄下生活作息時間,像是每天幾點用餐、上廁所、夜間起床次數,還有幻覺出現頻率,這都能作為接下來與醫師或日照中心照護人員溝通的重要線索,進而透過藥物劑量或作息調整。王素蘭也說,對於退化性的疾病仍是建議多外出社交產生刺激,出去後即使長輩不願說話也沒有關係,多少能消耗些體力。【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3-01-16 醫聲.慢病防治
投票|糖尿病患共通症狀不是糖尿!醫籲正名去歧視、鼓勵就醫
您知道嗎,糖尿病患者的共通症狀竟然不是糖尿,而是高血糖。根據日本糖尿病協會日前調查,近八成受訪患者希望糖尿病更名,該協會於是發起一連串更名運動。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也呼籲「糖尿病」更名為「高血糖症」。閱讀本篇醫師論述後,邀請您在文末投票區域與我們分享您的觀點:去年(2022年)11月,筆者注意到一份網路新聞,由於糖尿病病名無法反映實際病狀且給人負面觀感,由日本專科醫師組成的「日本糖尿病協會」提出糖尿病更名的活動。在筆者40多年的糖尿病臨床治療照護經驗中,的確發現對罹患疾病的個人而言,不當的名稱,會讓部分的個人難以接受,尤其是較年輕的患者,因此會造成日後個人對自我照護的疏忽,而影響到身體健康狀況。因此也就此議題提出幾項個人看法:糖尿病原因眾多,共同表現是高血糖不是尿糖糖尿病主要是胰臟功能衰退,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周邊器官組織胰島素阻抗增加等原因造成血糖持續處於偏高的一種狀態,長期高血糖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疾病、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其他造成高血醣的原因,目前認為可能跟免疫異常、慢性發炎、腸胃菌叢失衡、腸泌素分泌減少、升糖素分泌增加、腎臟尿糖再吸收增加,大腦食慾調節障礙等因素有關。所以造成糖尿病的原因眾多,單以糖尿病一個病名其實無法完整反映病人的實際健康情況。目前國際上針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包括下列四項,患者符合其中一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1.糖化血色素(HbA1c)≧6.5%;2.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3.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4.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過去的診斷名稱負面且不符合實際診斷情形糖尿病的名稱來自於患者尿液裡出現糖分,但目前糖尿病的診斷已經不以尿液出現葡萄糖來診斷,許多患者尿液裡並未驗出糖,事實上只有當血糖過高到超出腎臟負荷時,糖分才會經尿液排出。患者共同症狀為高血糖,所以血糖檢測才是國際上診斷的標準方式,「糖尿病」這個名稱並不符合當前疾病的診斷定義。加上「尿」這個字給人不潔的觀感等,過去電視廣告上的印象是罹患糖尿病的個人上完廁所後小便斗容易到處爬滿螞蟻,這病名容易讓人聯想到「廁所」、「馬桶」、「尿液」、「螞蟻」等等汙穢、髒亂、不潔的印象。「病」這個字,意思是指人的生理或心理方面處於不正常的狀態,也給人不健康負面觀感,「我有XX病」 常是患者說不出口的心理陰影。罹患糖尿病的個人會為了隱瞞罹病的「不正常」,表現出自己是「正常」和他人一樣,試圖維持「正常」的社交生活,而隱藏疾病需要執行的健康行為,大吃大喝、暴飲暴食,甚至刻意不服用藥物或漏打胰島素,造成長期血糖控制不良。疾病污名化對疾病防治的負面影響有些媒體報導「糖尿病患者的肥胖比例比較高,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生活習慣較差,糖尿病患者有較少的運動時間」、「糖尿病是老年人的慢性病」等,有好吃、懶惰、衰老的意涵,尤其是年紀較輕的個人,認為此疾病是老年人得專利,不願接受罹病的事實,這些對於糖尿病的疾病污名化不只是對患者的心理傷害,更對疾病防治有負面影響。可能造成患者不敢去面對,不想讓其他人知道自己有血糖問題,不想讓家人、朋友知道自己有在注射胰島素,結果使罹病者試圖隱瞞病情而拒絕就醫,造成治療困難,或是造成患者不按時回診,用藥不規則的情形增加,這些情緒上的焦慮及行為上退縮使得血糖的控制變得更加混亂。當高血糖問題無法在早期診斷後迅速獲得適當的控制,後續出現大小血管併發症問題會產生更大的社會醫療負擔。正名的必要性根據日本對糖尿病患者的訪問調查,有高達9成的受訪者對「糖尿病」的名稱感到抗拒與不愉快,高達近八成的受訪者認為改變病名會比較好。對於這個問題,日本糖尿病協會正打算尋求新的病名來取代糖尿病,希望藉由正名讓大家對糖尿病有更正確的了解並改善患者就醫情形。過去成功的疾病正名行動如:1995年日本研究發現,因民眾對精神疾病的誤解,造成患者自我否定而回診率低、中斷治療比例高,因此於 2002 年將舊譯名「精神分裂病」更名為「統合失調症」,經正名宣導後,隨後2年的相關統計顯示,其就診率提升百分之20至40。參考日本經驗,台灣也在2012年,由衛生福利部積極結合民間團體及專業學會推動「精神分裂症」更換譯名活動,以「思覺失調症」來取代原有的譯名。另外,失智症過去俗稱「老年癡呆症」,癡呆一詞具歧視意涵且讓民眾排斥,以致不願正視疾病徵兆,延誤就醫影響治療黃金期。經由台灣失智症協會及各界努力。近年來使用癡呆名詞的報導及負面用語已大幅降低。但「失智」一詞仍有貶抑之意,讓人覺得這些患者都痴呆、喪失智慧、毫無腦力以及生活能力。2004年12月24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正式提出將「癡呆症」改名為「認知症」的報告書,日本正式開始全國改稱為「認知症」。2011 年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與阿茲海默症協會(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 Alzheimer's Association, NIA-AA) 與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再將失智症更名為「認知障礙症(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將病症去標籤化及汙名化作用,而世界各國也更改對該症狀的稱呼,以較為中性的「認知障礙症」作為正式官方名詞。美國糖尿病協會近年來在糖尿病照護上也積極推動以人為中心的照護,使用以人為本的非評判性語言(People-first language),以促進患者與醫療專業人員之間的合作。以人為本的語言,將病人(patient)改成個人(person)例如:使用「有肥胖症的人(person with obesity)」,而不是「肥胖者(obese person)」;「患有糖尿病的人(person with diabetes)」優於「糖尿病患者(diabetic patient)」,避免以他們的狀況來定義個人。建議使用包容性和非評判性語言和積極傾聽來引出個人偏好和信念,並評估潛在的護理障礙,以獲得最好的健康預後與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同理,以「有高血糖症的人(person with hyperglycemia)」來稱呼糖尿病患者,即是以「高血糖症」來取代糖尿病的舊名,是更為貼切、符合實際且沒有歧視性的診斷名稱。筆者認為,醫者仁心,以全人照護角度看待每一個罹患高血糖的個人,並重視其個人的人權,藉由正確的命名,避免患者因病名引發的恐懼和羞恥感,反而引起病患的排斥、逃避行為,錯失初期治療的黃金期,強調正確的疾病知識及照護觀念,讓社會大眾能用正向且包容的心態看待疾病的治療與照護。疾病的正名並不會影響現行的診斷、治療及照護原則,僅針對糖尿病三字進行更動,如:過去的「糖尿病前期」改稱為「高血糖症前期」、「糖尿病腎臟病變」改稱「高血糖症腎臟病變」等。在台灣,疾病的更名係由衛福部負責,會先由國健署慢病防治組召集學會、協會、醫師公會、專家學者等關係人進行討論,若取得共識再向上呈報並公告實施,過去失智症、思覺失調症的正名都是循此途徑。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已向國健署提議,有待各界進行更多對話後決議是否更名。筆者認為,更名目的除了去污名化、去疾病化,也希望透過議題討論,讓社會大眾對於高血糖症有更深入的認識。※本文作者為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暨李氏聯合診所院長,曾任屏東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
-
2023-01-11 失智.大腦健康
對哪些人最有效?關於阿茲海默症新藥Lecanemab該知道的事
備受期待的阿茲海默症新藥Lecanemab在2023年1月6日獲得FDA的批准,這為受這種毀滅性疾病影響的患者及其家人帶來希望。它是針對澱粉樣蛋白β的單株抗體,學術名是Lecanemab,而商品名是Leqembi。這款藥物是由日本的Eisai(衛采)公司和美國的Biogen(百健)公司共同研發,一個患者治療所需的花費預計將會是每年26500美元。特別要注意的是,這款藥並非治癒方法,但這款每2周靜脈注射一次的藥物,在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中顯示,對減緩早期疾病表現出適度的積極作用。這款藥是繼Eisai和Biogen共同研發的Aducanumab後美國批准的第二種藥物,旨在攻擊被認為是該疾病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大腦中稱為澱粉樣斑塊的積聚。以下為《元氣網》整理關於Lecanemab你該知道的事。Q. FDA的加速批准Lecanemab意味著什麼?A:在Lecanemab在減緩早期疾病進展方面顯示出積極的試驗結果後,FDA加速批准了Lecanemab。FDA可以加速批准那些治療嚴重疾病和滿足未獲滿足的醫療需求的藥物,同時繼續在更大規模的試驗中研究藥物。而有了FDA的批准,也意味著醫師現在可以開藥,但許多患者可能無法自費負擔每年26500美元的治療費用,Eisai執行長Ivan Cheung估計大多數人可能需要至少服用三年。Q. 新藥Lecanemab有哪些潛在益處?A:與服用安慰劑的受試者相比,在臨床試驗中服用Lecanemab的人經過18個月的治療後,在記憶力和思維衰退症狀方面的下降減少27%。除此之外,它還減少了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這是一種在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中積累的黏性蛋白質,被認為是該疾病的標誌。Q. 對Lecanemab副作用的擔憂A:該藥物引起了安全問題,因為它與某些嚴重的不良事件有關,包括腦腫脹和出血。在試驗中,接受該藥物治療的患者中有14%出現了包括腦腫脹和出血在內的副作用,而安慰劑組中這一比例約為11%。據報導,科學家將臨床試驗期間的三例死亡與Lecanemab聯繫起來,但尚不清楚是否是它導致了死亡。 Q. 哪些人能從這款藥物中獲益最多?A:Lecanemab是一種治療大腦中含有澱粉樣蛋白的早期阿茲海默病患者的藥物,這意味著患有其他類型失智症患者,或處於阿茲海默症晚期的病患不太可能通過這種藥物得到改善。台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目前在阿茲海默症的治療上,已和過往的目標不太一樣,現在鼓勵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將病程停留在輕度的時間延長。Q. 該如何取得新藥Lecanemab使用資格?A:通常,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將針對澱粉樣蛋白(包括Lecanemab)的新型阿茲海默症治療的覆蓋範圍限制在僅參與臨床試驗的患者,該單位主要負責辦理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之相關業務,對於是否給付這款新藥正在研擬中,目前患者必須等到FDA對Lecanemab發出完全批准才有機會由醫療保險給付治療費用。王培寧指出,通常一款新藥要進入台灣,要先待藥商於全世界分批投入人體試驗後,並經過我國食藥署審查,最快預計明年,甚至後年才正式投入使用,但「健保是否給付」,也還是一項難題。Q. 目前有新藥Lecanemab的替代品嗎? A:FDA曾加速批准Eisai和Biogen在2021年生產另一款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Aduhelm(aducanemab),但此舉引起爭議,因為該藥物的有效性受到廣泛質疑。此後,它基本上被撤出市場。 自2003年以來,Aduhelm是第一款獲批准的早期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另外,美國的Eli Lilly(禮來)公司的阿茲海默症新藥Donanemab的實驗性治療目前正處於後期試驗階段,預計今年會有結果。【參考資料】.WebMD:What to Know About Newly Approved Alzheimer's Drug.NBC News:A new Alzheimer’s drug will cost $26,500 a year. Who will be able to get it?.TIME:Why It’s Hard to Get the New Alzheimer’s Drug Lecanemab.The Wall Street Journal:New Alzheimer’s Drug Leqembi Will Be Out of Reach for Most Patients.Eli Lilly has spent years and billions of dollars in search of an effective Alzheimer’s drug. But success is not all or nothing for the stock.元氣網:1年治療費用約2.65萬美元 教授解析FDA批准阿茲海默新藥詳情.元氣網:美FDA批准阿茲海默症新藥 專家曝適用於哪些人身上
-
2023-01-08 失智.大腦健康
美FDA批准阿茲海默症新藥 專家曝適用於哪些人身上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本月6日批准一款阿茲海默症的新藥「Leqembi」,在1年半的臨床試驗中延緩衰退達27%,一年治療費用約為2萬6500美元。專家表示,此款藥適用於輕度患者身上,若病況已來到中度,恐怕效果相當有限。「Leqembi」由美國百健(Biogen)與日本衛采(Eisai)藥廠共同研發,是全球第一款經臨床實驗證明,可針對阿茲海默症的生物特性,降低類澱粉蛋白沉澱,並減緩記憶力和思維衰退的藥物。第三期臨床試驗中共1795名患者,投入藥物一年半的時間,延緩了27%的記憶力、思維衰退症狀。台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目前在阿茲海默症的治療上,已和過往的目標不太一樣,現在鼓勵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將病程停留在輕度的時間延長。「過去投入藥物治療時,病患多已退化到較為嚴重的情況。」王培寧說,近期問世的新藥,已漸漸開始針對有部分自主生活能力的族群,此次的新藥也是能夠減緩失能速度,這對患者的生活品質,以及照顧者的照護壓力來說,都是相當大的改善。王培寧也說,「Leqembi」的主要機轉,即為移除大腦中不正常的澱粉,以延緩病程的發展,前兩年也有一款新藥問世,但價格是這款藥的兩倍。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新藥適用於輕度的病患,若為中重度病患就不太建議使用。不過,「Leqembi」每月需注射兩次,可能出現腦腫脹等副作用。王培寧也說,目前臨床上許多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都有腦腫脹的副作用,但也有大部分病患無症狀,但從國外的案例來看,確實已有幾例死亡個案,懷疑與腦腫脹有關。目前美國醫療保險(Medicare)計畫也正在研擬是否給付這款新藥,美國FDA也正在確認新藥藥效。王培寧則說,通常一款新藥要進入台灣,要先待藥商於全世界分批投入人體試驗後,並經過我國食藥署審查,最快預計明年,甚至後年才正式投入使用,但「健保是否給付」,也還是一項難題。
-
2023-01-08 失智.大腦健康
1年治療費用約2.65萬美元 教授解析FDA批准阿茲海默新藥詳情
美國FDA今天(2023-1-6)宣布加速批准一個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它是針對澱粉樣蛋白 β的單株抗體,學術名是Lecanemab,而商品名是Leqembi。請看FDA Grants Accelerated Approval for Alzheimer’s Disease Treatment(FDA 加速批准阿茲海默症治療)。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昨天才剛正式發表這個藥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該論文的標題是Lecanemab in Early Alzheimer’s Disease(Lecanemab 治療早期阿茲海默症),而結論是:「在 18 個月時,Lecanemab 減少了早期阿茲海默症中澱粉樣蛋白的標記物,並且導致認知和功能指標的下降程度低於安慰劑,但與不良事件有關。」這個藥是日本的Eisai(衛材)公司研發出來的,將由美國的Biogen(百健)公司負責全球市場開發。一個患者治療的花費預計將會是每年 26,500 美元。美國FDA在2021-6-7曾加速批准Eisai和Biogen共同研發的新藥Aducanumab(商品名Aduhelm,也是針對澱粉樣蛋白 β的單株抗體),引發軒然大波。請看我發表的阿茲海默新藥:科學拒絕,政治認可,以及阿茲海默新藥:FDA批准,專家辭職痛批。針對此一事件,美國國會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調查,終於在去年12月發布一份長達46頁的調查報告The High Price of Aduhelm’s Approval: An Investigation into FDA’s Atypical Review Process and Biogen’s Aggressive Launch Plans(Aduhelm 批准的高昂代價:對 FDA 非典型審查程序和 Biogen 攻擊性啟動計劃的調查)。去年7月一位研究澱粉樣蛋白 β的專家涉嫌論文造假,也是引發軒然大波。這兩個事件導致媒體對於針對澱粉樣蛋白 β的研究及療法產生疑慮。還有人發表文章說「所有關於 β澱粉樣蛋白的後續研究、藥物開發的投入很可能都是付諸東流」。請看我發表的阿茲海默症論文造假引發的胡扯。我目前看到的專家評論都是對這個新藥(Leqembi)抱持審慎樂觀。但願FDA已經得到教訓,不會重蹈覆轍。原文:FDA 批准阿茲海默新藥,但願不會重蹈覆轍
-
2023-01-06 失智.照顧喘息
「39歲怎麼可能得失智症?」從發病到再就業,一位年輕型失智症者的分享
電影《我想念我自己》描述女主角罹患早發型的阿茲海默症,在人生最巔峰時,逐漸遺忘身邊的人事物,除了絕望無助,還能做些什麼?失智症平均好發於65歲以上的長者,除了記憶力減退,注意力、反應力、語言能力、空間概念也跟著下降,各項認知功能退化,漸漸影響人際關係與日常生活。若65歲以前發病,則稱為年輕型失智症,又名「早發型失智症」,許多患者剛開始並非典型記憶功能缺損,診斷較為困難,平均約1.5年,甚至4、5年才被確診。現年48歲的丹野智文,跟電影《我想念我自己》的女主角一樣,事業正值高峰之際卻健康失衡!他在39歲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時任豐田汽車銷售員,業績經常名列前茅,在職場可說是意氣風發。丹野智文說,得知罹病噩耗十分惶恐,害怕遺忘所有的事情、失去自主生活的能力,包括無法勝任引以為傲的工作。而在確診前5年,隱約感覺記憶力大不如前,當下沒有多想,勤著做筆記提醒自己日常大小事,直到有一天,突然叫不出同事的名字,甚至被主管斥責簡單的事情也出錯,決定求診就醫,多次評估、看了好幾次醫生才確定病因。【什麼是年輕型失智】65歲以前發病,病因較多樣化,初期有明顯的精神症狀及個性改變,常被誤認為壓力大、情緒問題,因而不易被診斷。【年輕型失智與一般失智有什麼不同】1.發病時間:以65歲為區隔2.病程症狀:年輕型失智症通常症狀較嚴重、惡化程度快,且對藥物反應較差3.失智類型:年輕型失智症主要為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保有工作為失智者帶來安全感、延緩病情「明明還很年輕,怎麼可能得了失智症?」丹野智文難以相信,更害怕人生就此完了,但看到家人擔心的模樣,決定與疾病共存,公開病情希望得到社會的支持和幫助。公司主管了解狀況後,協助從汽車業務轉為內勤文書工作,維持穩定的工作和薪水。他也積極投入失智症倡議並參加日本失智症陪伴「RUN TOMO」活動,樂觀態度受邀擔任日本RUN TOMO大使,到世界各國失智症相關研討會分享個人經歷。丹野智文認為,失智並不是失能,大眾也不要用「失智了還能做什麼」來侷限生病後的職涯發展,而是應該塑造友善的環境,讓失智症患者繼續發揮人生價值。公司的認同對於正值中壯年卻突然罹病的年輕型失智者非常重要,友善的職場環境有助於穩定身心安全,目前日本有一半的公司接受、認同失智者,大約50%的患者可以保有工作,即使確診仍可活出尊嚴。隨著失智人口逐年增加,失智是日本老年人需要照護的第一名,日本厚生勞動省全面推動「認知症施策推進綜合計畫」,加強宣導得了失智症也可以跟一般人過相同生活。「預防失智,不如做好失智的準備。」丹野智文說,失智症已不是老年人專利,失智者發病有年輕化趨勢,期待企業透過「職務再設計」讓患者續留職場,照顧者也可以維持原有的工作,避免長照悲歌。【認知症與失智症】失智症(Dementia)俗稱老人癡呆症,屬於持續性且不可逆的認知功能下降腦部疾病,為了保有高齡者的尊嚴,日本厚生勞動省於2004年將「癡呆症」統一更名為「認知症」。提供年輕型失智者工作機會與照顧服務綜觀國內,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人口將超過30萬人,其中,年輕型失智者大約1.2萬人,且有增加的跡象,政府應加強營造多元包容的社會,協助失智症患者續留職場工作,減低對家庭經濟的衝擊。台灣失智症協會所成立的「Young記憶會館」,於2018年開幕迄今,藉由工作讓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找回重返職場的感覺,努力學習新技能、不放棄工作機會。2020年,台中市首創全台年輕型失智服務據點「向上清活小屋」,以「互助家庭、共同生活」的型態呵護年輕患者、協助重返社會。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情緒及照護需求與老年人、一般失智症患者不同,若溝通不良容易惱羞成怒,而不同病程的患者也應該被區隔對待,據點特別量身打造的專屬認知課程和多元服務,另引入志工協助,分享緩解衝突的經驗,彼此學習照顧技巧及紓解壓力。失智症是每個人都可能罹患的疾病,早期最明顯的病徵為記憶力衰退,一旦失智症上身,漸進性的認知功能退化不可逆,其病程平均約8至10年,甚至超過15年。當中壯年族群罹患失智症,因年齡不符合「老人福利」的規範,如果無法工作也沒有社會福利的支援,全靠家庭支持,最後造成照顧者沉重的負擔。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於2020年3月推出「推動職務再設計服務計畫」,協助年輕型失智者就業,把工作當成一種「復健」,維持良好社會參與。【得了失智症該怎麼辦】1.多運動、多動腦、吃健康食物,延緩病症惡化速度。2.參加相關機構的服務,年輕型患者不一定適合跟長輩一起懷舊治療,應量身打造多元課程。3.增加人際互動,延緩記憶與認知功能的退化,同時減輕家庭照顧者的壓力。💡面對罹患失智症後的認知、體能退化,感到束手無策?跟著一起做,提早預防、保養運動訓練,從內而外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身心機能與健康▶點此立即觀看免費線上課程人生不到半百,得了失智症離開職場,退化速度將會加快,也會成為家人沉重的負擔。年輕型失智者應正視自己的病症,經過治療及職務再設計勝任工作,依然能在職場貢獻一己之力。
-
2023-01-03 醫療.巴金森病
在做特定動作時會出現明顯手抖症狀?醫提醒當心是疾病引起
面對令人驚嚇或緊張時刻,全身會不自覺顫抖,光是拿一杯水極可能手抖到將水灑出,但如果沒有外在刺激卻引發手抖,有可能是「疾病」引起。常見會導致手抖的疾病,包括甲狀腺亢進、甲狀腺低下、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緊張引起的手抖常在情緒度過後改善,但疾病引起的手抖,則會在做特定動作時,出現明顯的手抖症狀。● 手抖多與疾病相關,緊張型手抖無需治療● 甲狀腺亢進或低下,都會引發姿勢型手抖● 巴金森氏症為靜態型手抖,失智症多單側手無力國泰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黃柏堯表示,多數的手抖都與疾病有關,部分屬於遺傳,部分屬於後天疾病引起。遺傳的「原發性顫抖」,這類患者天生在做特定動作時就會手抖,例如將手抬高、手平舉時,無法控制肌肉而引發顫抖,該情形除非嚴重影響生活,否則不需要特別治療。甲狀腺異常 手抖不典型甲狀腺亢進及甲狀腺低下的患者,也會用「手抖」表現,但通常並不典型。醫師在診斷時,會請患者雙手平舉,如果有微微顫抖,加上抽血檢驗甲狀腺功能異常,即可依此判定診斷。甲狀腺亢進或低下,常發生在20歲到40歲的人身上,以女性為大宗,甲狀腺疾病的患者大都是年輕人,鮮少年紀超過40歲以上者會發生甲狀腺疾病,40歲以後發生的手抖,大多與腦部有關。黃柏堯指出,腦部導致手抖症狀的疾病,如巴金森氏症、腦中風後引發的血管型失智症、小中風等。小中風是指大腦特定部位的血液供應暫時受阻,導致產生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發作時類似中風症狀,若患者單側突然沒力,手部平衡變差,拿東西時會感覺到手軟,用力時會感到手抖,就可能是小中風的症狀。失智症初期 會出現手抖巴金森氏症典型症狀就是「手抖」,且為靜止型手抖,不需要做特定的動作時,靜止時手就會不自覺抖動。巴金森氏症的發生,主要是腦中多巴胺分泌不足,投以多巴胺後,症狀明顯改善,就能明確判定為巴金森氏症,目前巴金森氏症的藥物治療效果不錯,從單側手抖進展到雙側手抖,能控制在三到五年以上才發生。失智症患者也是腦部功能異常所導致的疾病,腦部曾受傷、如腦中風患者等,都是罹患失智症的高危險群。失智症患者除了有認知功能異常的表現外,初期症狀會以身體僵硬、手抖、步態不穩表現。診斷上,可以先從認知功能判斷,再查看是否有其他手抖、身體僵硬等症狀。地中海飲食 可預防失智中風、巴金森氏症、失智症都是手抖背後較為嚴重的疾病,黃柏堯表示,避免中風的發生,建議控制體重、三高、減少抽菸飲酒,維持正常的生活型態;巴金森氏症多與遺傳有關,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了解,同時需要維持正常的生活型態;導致失智症較為大宗的原因仍是腦中風,降低發生的機率與預防中風的方式相同。平時的飲食上,預防失智症可以採地中海飲食,多攝取鋅、B12、葉酸等,降低身體發炎的機率,蔬菜量要攝取足夠,幫助腸胃道健康,黃柏堯出,腸胃道被譽為人體第二個大腦,腸道平衡是近年愈來愈重視的議題,平時應讓生活步調盡可能平衡,避免壓力過大,維持運動頻率,也能降低身體發炎的機率,遠離疾病上身。【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3-01-02 失智.大腦健康
晚上睡太少、午覺睡太多都會提高失智風險!專家教你如何睡得剛剛好
編按:睡眠好壞,和日後罹患失智的機率密切相關!近年研究顯示,夜間睡眠剝奪、白天睡眠頻率過高的人,日後罹患失智的比例偏高。大腦無法再生,失智預防非常重要。怎麼睡,才能保護大腦?現在,正是失智症最受關注的時刻!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統計,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全球失智症報告》也推估到2050年,全球預計有1億5千2百萬人失智,足見失智人口成長之快。轉回國內,衛福部研究結果顯示,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為7.78%,且每增加5歲,盛行率呈現倍增趨勢。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失智症並非是老人專利,有些病患在65歲之前便已發病,被稱為早發性失智症(early-onset dementia)或是年輕型失智症(young onset dementia)。近年知名電影《我想念我自己》中的主角愛麗絲,就是被醫生診斷為年輕型且是遺傳性PSI基因變異的阿茲海默症者。國衛院神經及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員、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院長藍祚鴻,近10年來投入失智症及憂鬱症臨床治療。他表示,失智症是一種「日積月累」的疾病,因此,年輕時養成的生活方式不可不慎。其中,睡眠習慣好壞,就會影響未來的失智風險高低。睡眠剝奪讓小白鼠細胞中毒!睡眠不足,就是減少自己的記憶老本藍祚鴻指出,儘管尚未有失智與睡眠的直接研究,但曾經有過失智症的動物實驗,就是透過「睡眠剝奪」的行為介入來研究小白鼠失智情況。研究結果發現,不睡眠時,老鼠腦中類澱粉蛋白的清除功能變差,腦脊液與間質液交換,清除大腦運作時所累積的代謝廢物速度變慢,大腦修補受損神經細胞和組織的功能也變差。從外顯現象來看,原本元氣滿滿的小白鼠呈現呆滯狀,活動力不如以往。「經年累月下來,大腦細胞變少、無法代償,等於就是『細胞中毒』,」藍祚鴻說明。雖然尚未有人體實驗,但人在睡眠時,與學習有關的激素會分泌,包括血清張素、正腎上腺素和生長激素。缺乏睡眠,會影響注意力和執行能力,使反應速度變慢。學理上也證實,年輕時的睡眠品質不佳,會造成類澱粉蛋白(Beta amyloid)在神經細胞上沉積,增加年老後失智症的機率。「雖然數據上還看不出年輕、早發性失智症比例的變高,或說睡眠直接影響失智,但那是因為年輕人不夠老,樣本數還不夠。」藍祚鴻觀察,「從臨床來看,造成失智症的每一項危險因子影響都超過50%以上,睡眠異常就是一項。」他指出,除了睡不夠以外,睡眠周期不穩定,例如有時早睡、有時晚睡,也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大腦是有可塑性的,但不喜歡一直變動,因為改變會耗費資源,且多變易多錯。」此外,睡前滑手機,藍光會影響大腦神經連結,活性降低,自然也會睡不好。因此,常熬夜的人,可能慢慢地正在吃掉「記憶老本」而不得知!白天睡太多,日後失智機率愈高!午睡20分剛剛好,一夜好眠才是護腦關鍵睡不夠會提高失智風險,那睡太多呢?今(2022)年一篇發表於著名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的研究,在14年內追蹤1,401位受試者,發現在白天9點到晚上7點這段時間,睡覺頻率愈高的人,一年後認知功能退步、日後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將可能愈高。可以說,早在認知功能退化等失智的主要症狀還未出現以前,不正常的睡眠習慣或熬夜,就可能是罹患失智的早期徵兆。藍祚鴻提醒,相較於失智,午睡跟老人家的死亡率相關性較高。常常睡一睡,就在夢中離世了;但如果一個人白天睡太久,的確會干擾到晚上睡眠的質量。夜間正常睡眠才能幫助記憶穩定,整合白天發生的訊息,進而激發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還能延緩認知功能老化。那麼,究竟睡多久是適當的?「50歲上下的族群,白天睡20分鐘就夠了!」藍祚鴻的回答有點出人意表。回想學生時期的午睡,不是至少半小時嗎?他的理由很容易理解:「定時定量」。白天睡多了,晚上就容易睡不著。藍祚鴻建議,想預防失智,白天應適度運動、保持快樂心情,「多參與社交活動,繞圈圈式的思考,容易讓腦子退化、且產生自發性焦慮。」此外,不要喝酒、有慢性病等共病者要注意用藥,有些副作用可能導致睡眠中斷。晚上,儘量在12點前入睡,不要當夜貓子,也為自己營造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他以自己為例,從睡前半小時開始,就不看手機。將手機放置在離床一公尺遠處,讓自己看不到手機閃動光源,避免影響睡眠品質。他再三強調固定睡眠的重要,「大腦設計是先天配備,不可逆的,而研究顯示,工作需輪值夜班者,罹患三高、慢性病者也較多。」最後,藍祚鴻也提到,「失智的本質即在於:東西用久就會壞掉。大腦一輩子就那麼(轉)一輪迴,不會再生。大腦非電腦,腦力有限。一旦生病,只能減緩或減少症狀。很多保健食品不見得能預防失智。如果真的睡不著,根據醫師的醫囑,適當使用安眠藥不可怕。」好好睡,就是最好的護腦方式!家人罹患早發性失智症,怎麼辦?照顧早發性失智患者 4面向小撇步早發性失智症病患退化速度較快,病理特徵較為明顯,許多人具有家族性或遺傳性,一半以上病患容易出現幻覺或妄想等精神症狀。且早發性失智症多為家庭中流砥柱,經濟主要來源;一旦確診,對於照顧者來說是一大衝擊。照顧年輕、早發性失智症者,可從四面向提早思索:1. 工作面依照病情跟工作單位討論職位調動,甚至於安排退休;病患也要避免駕駛車輛或操作危險器材。2. 經濟面開始籌措安養費用,及有效利用社會福利補助。3. 法律面建議在疾病初期,患者仍保有大部份知能時,事先安排法定代理人、甚至預立遺囑,避免日後產生不必要的法律或財務糾紛。4. 心理面對於照顧者來說,迎面衝擊一下子承接不住,可能產生憂鬱、絕望、否認、煩悶、甚至罪惡感(如因遺傳性基因造成),若情況嚴重時得輔以藥物治療。原文:晚上睡太少、午覺睡太多,都會提高失智風險!藍祚鴻院長:如何睡得剛剛好,才能正確護腦?
-
2022-12-27 焦點.元氣新聞
不只人類!研究發現鯨豚也會罹患「阿茲海默症」 擱淺就是失智症狀之一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讓患者大腦逐漸萎縮的疾病,通常會大大影響患者的腦部功能與生活品質。最近國外有科學家解剖鯨豚大腦,發現牠們的大腦有類似人類阿茲海默患者的生物標記(Biomarker),並推測阿茲海默產生的失智症狀可能是鯨豚擱淺的原因之一。綜合外媒報導,這篇研究近期發表在學術期刊《歐洲神經科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研究團隊解剖了22隻因擱淺死亡的瓶鼻海豚、長肢領航鯨與白喙斑紋海豚,在其中有3隻鯨豚的大腦找到人類阿茲海默症的生物標記,發現牠們腦內大量神經膠質細胞堆積的狀況與人類阿茲海默症患者十分相似。研究團隊表示,目前仍不清楚這些鯨豚大腦退化的原因,但是相當有可能是鯨豚擱淺死亡的原因之一。另外,也沒有證據能確認鯨豚大腦出現的變化是否跟人類的阿茲海默症一樣會使人出現認知障礙與失憶,一切都需要透過追蹤活體研究才能找到解答。由於阿茲海默症無法根治,一旦出現症狀病情通常就不可逆,因此許多科學家積極地在動物界尋找類似症狀,試圖找出疾病背後的原因。而這次在鯨豚身上首次看見與人類阿茲海默症同樣的生物標記,研究團隊認為是「相當重要的一步」,若是未來能夠觀察到阿茲海默症的觸發因素,或許就能研究出治療與預防的辦法。
-
2022-12-25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失智、減緩認知衰退的祕訣 最新研究發現與這類食物有關
一項新研究指出,早餐喝杯茶、午餐吃一把蔬菜、晚餐喝杯葡萄酒佐餐,是成功預防失智的祕訣。研究人員說,多攝取含有抗氧化物黃烷醇(flavonols)的食物或飲料,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較慢。在一項為期七年的研究中,來自芝加哥Rush Medical Centre的科學家,招募961名平均年齡81歲,且患有失智症的老人。參與者每年填寫飲食問卷,關於他們吃某些食物的頻率,並完成認知測試。科學家根據他們飲食中黃烷醇的含量,分成五組。平均而言,參與者每天攝取10毫克的黃烷醇,最低的一組每天攝入5毫克,最高的一組15毫克,相當於一杯深綠色蔬菜或三到四杯茶。分析顯示,與黃烷醇攝取量最低的人相比,黃烷醇攝取量最高的人,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降低了32%。研究更發現,從羽衣甘藍、豆類、茶、菠菜和青花椰菜中攝取多數黃烷醇的人,認知能力下降速度最慢。而那些吃較多番茄、蘋果、茶、酒和柑橘類的人,也看到相關益處。研究作者Thomas Holland認為,此研究最令人振奮的是,特定飲食選擇可以延緩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像多吃蔬果、多喝茶這類簡單的事,就可以對保持大腦健康發揮積極效用。」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計畫負責人Sara Imarisio博士評論這項研究時說,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證實,黃烷醇可以保護腦細胞免受損傷,這促使研究人員想更深入了解它們在減緩認知衰退上的潛在作用。他分析,由於參與者在這項研究開始時平均為81歲,在研究開始前幾年的生活方式,可能也是影響他們認知能力下降的因素。「但我們現在可以說,有大量證據表明,均衡飲食是降低認知能力下降風險的一種方式。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飲食,以及大量運動和不吸菸,有助心臟健康,進而保護大腦免受導致認知障礙疾病的侵害。」「如果我們終生控制飲食和身體活動,那將是邁向晚年大腦健康的關鍵一步。」研究結果發表在《神經病學(Journal Neurology)》雜誌上。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2-12-21 醫聲.醫聲要聞
想喝熱紅酒卻不想喝醉?這食譜去酒精卻可保留健康益處
聖誕節將至,喝一杯溫熱又充滿香氣的熱紅酒,被不少人視為寒冬中的小確幸。近期各地的聖誕市集、北歐家居連鎖店,都能見其身影;也有不少民眾會購買香料及紅酒,在家自製熱紅酒。雖然熱紅酒中的肉桂等藥材,具有降膽固醇、抗氧化等功效,但攝取過量酒精恐造成心血管危害。國外風行的「無酒精熱紅酒」做法簡單,不宜飲酒的民眾也能飲用,還能保有香料的健康益處,值得一試。小酌有益健康的傳言,實則有待商榷。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檢查室主任王宗道曾受訪表示,心律不整、心跳偏快、心腦血管疾病者皆不宜喝酒;高血壓者一天約只能喝50毫升。他指出,許多研究指出飲酒對健康有負面影響,即使只是小酌也一樣。王宗道在報導中指出,亞洲人容易有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酵素基因缺損,典型的表現是「喝酒容易臉紅」,飲酒對於這群民眾有害而無益,建議民眾喝酒應有節制、不可過量。不適合飲酒的民眾,藉由英國食譜網站《BBC goodfood》的無酒精熱紅酒食譜,也能享受和一般熱紅酒相差不遠的味覺享受,以及健康助益。步驟如下:1.先將石榴汁、黑莓汁、蘋果汁和砂糖放入平底鍋。2.加入肉桂棒一根、一顆八角、四粒丁香、少許黑胡椒粒和切成四份的橘子3.以溫火煮至沸騰4.試飲決定是否調整甜度即可起鍋除了使用果汁調製,去酒精紅酒也是一般紅酒的替代品之一。國外醫藥網站《Healthline》一篇文章指出,「去酒精紅酒(dealcoholized wine)」是一種將紅酒經由逆滲透(RO)處理的工業方法,降低酒精成分的飲料,可當作紅酒的替代品,用於料理或純飲等情境。不過需要注意,去酒精紅酒並非完全沒有酒精成分,而是將其含量減至極低。熱紅酒的香料配方雖各有不同,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是肉桂。《Healthline》專家指出,肉桂富含抗氧化物,且有研究指出其有助血糖控制,降低心臟病發生機率,還能對抗發炎。健康網站《WebMD》則寫道,肉桂的主要成分是桂皮醛(Cinnamaldehyde),也是其健康益處的來源。專家指出,肉桂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古埃及時代,在當時被視為相當罕見且具有價值的食材,常被用來進貢給國王。此外,有專家認為,肉桂具有預防阿茲海默症、癌症、蛀牙、過敏及人類乳突病毒(HIV)感染等功效,然而目前並無人體試驗證明。在副作用方面,專家指出,部分民眾可能對肉桂過敏,食用太多肉桂亦可能產生肝臟毒性。值得一提的是,肉桂的降血糖效果,也可能讓本身血糖過低或正在服用糖尿病藥物的患者陷入危機,應酌量食用。除了肉桂之外,熱紅酒中的其他成分也對健康有益。健康管理師王啟儒也在一篇專欄中指出,熱紅酒中的柑橘類水果具含有維生素,有助增強免疫系統;肉豆蔻、丁香、蜂蜜,則和肉桂一樣,有助減少發炎。國際紅酒網站《VIVINO》一篇文章中說明了熱紅酒的起源。該文指出,熱紅酒(Mulled Wine)最早可追溯至西元2世紀,羅馬人為了禦寒而開始飲用熱紅酒。後來,羅馬人逐漸征服歐洲,熱紅酒也逐漸傳遍帝國境內各地。到了中世紀,因為認為香料有益健康,可以避免疾病,歐洲民眾開始在熱紅酒中加入各式香料,或是運用香草和花朵當作天然的甜味來源,讓紅酒變得更好入口。
-
2022-12-19 失智.像極了失智
肥胖增加失智症風險?最新研究稱這項數據才是預測關鍵
失智症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目前影響著5000萬人,預計到2050年全球病例將急劇上升至超過1.5億例。早期研究認為中年肥胖可能會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而身體質量指數(BMI)通常用來衡量是否肥胖的依據,但BMI與失智症風險間的關聯並不清楚。不過最新研究發現,在一個人的生命過程中,不同的BMI變化模式可能是一個人罹患失智症風險的指標。根據外媒Science Daily和Daily Mail報導,近期一項刊登在《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協會期刊》的研究發現,BMI下降的總體趨勢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有關。然而,在進一步探索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其中一組參與者,其BMI最初增加然後又下降的模式都發生在中年,這似乎是BMI與失智症關聯的核心。該研究的美國和中國團隊分析了弗雷明漢心臟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的數據,該資料對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州小鎮的參與者們進行了長達四十年的追踪研究,大約每兩到四年測量一次他們的體重。研究團隊比較那些體重上升、下降或保持穩定的人的失智率。該研究作者之一、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學教授Rhoda Au表示,這些發現很重要,因為之前研究體重軌蹟並未考慮體重變化,包括增加、減輕或保持穩定的模式如何幫助表明失智症可能即將來臨的風險。Au指出,對於個人或家庭成員而言,監測體重是相對容易的。如果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穩定增加是很常見的,Au建議在中年之後出現意想不到的體重下降,最好諮詢一下醫事人員並查明原因。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能夠說明失智症風險可能醞釀多年,甚至貫穿整個生命週期。研究人員補充,失智症不一定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像體重模式這樣容易注意到的監測風險指標,可能會提供早期干預的機會,從而改變疾病的發作和發展軌跡。肥胖的定義是什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顯示,BMI與肥胖有相當大的相關性,BMI超過25被視為超重,超過30被視為肥胖。隨著BMI數字的增加,某些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一些與超重和肥胖相關的常見病症包括:過早死亡、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骨關節炎、某些癌症和糖尿病。
-
2022-12-19 焦點.元氣新聞
當心酒害/酒精傷肝傷腦增罹癌率 專家籲打破惡性循環
最新本土研究發現,相較於不喝酒,成年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是1.2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得到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的風險是15.81倍。癌症專家分析,酒精可能引起慢性肝炎、提高肝癌風險;酒精與其他不良生活習慣共同作用,也會讓癌症和慢性病風險上升。精神科醫師提醒,酒精會抑制大腦神經功能,讓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差,讓人陷入愈喝愈無力、愈喝愈多的惡性循環。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較無B肝、C肝問題的歐美國家,酒精是導致肝癌的首要原因,因為酒精是經由肝臟代謝,可能引起非病毒性的慢性肝炎,長期導致肝癌。生活壓力大的勞工階層,喝酒之外可能也會抽菸,飲食也受限於一些較不健康的選項,例如高脂肪、高熱量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都會提高罹癌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飲酒只是生活中一環,理論上還要加上一些其他因素,才會導致罹癌的結果,例如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環境中的毒物如黃麴毒素、發霉的食物等。雖然不同生活習慣對於罹癌的貢獻,有待更多研究詳細探討,目前這篇研究仍發揮很重要的警惕作用,讓社會大眾知道喝酒一定要酌量。「慣性喝酒是其他問題的結果。」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表示,自古以來,當人類面對到難以解決、不知該如何面對的問題,就可能用喝酒這個行為來因應,最常見的就是因為憂慮、焦慮、失眠。當酒精作用在大腦,會抑制神經功能,導致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差,此時人就會落入惡性循換,愈喝愈無力、愈喝愈多,久了就有精神或神經障礙疾病。方俊凱表示,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就是要找到其他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要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一開始可以先透過一些藥物緩解他的情緒或睡眠問題,幫助他恢復可以面對問題的行為能力。接下來就要透過適當的諮商、心理治療,幫助他去找方法面對、解決問題。*完全可歸因酒精疾病:酒精引起之精神與行為障礙疾病酒精性神經病變酒精性心肌病變酒精引起之消化道疾病胎兒受酒精影響症候群*部分可歸因於酒精的疾病:癌症第二型糖尿病憂鬱症阿茲海默症癲癇心腦血管疾病資料來源:台灣公共衛生雜誌整理:記者邱宜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2-12-15 失智.長期照護
擁有一個博士學位、兩個碩士學位的媽媽,得知罹患失智症時,哭著說:「為什麼是我?」
「2022年國際失智症協會亞太區域會議暨國際研討會」今年於12月8日至9日於國內舉行,今年由台灣失智症協會主辦,日前圓滿落幕。在閉幕式演講中,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家屬張康筠分享,母親57歲就因失智提早離開職場,全家12年陪伴她走過失智症的過程。母親失智讓全家人不捨,但她說:「我以媽媽為榮。」把公司公文帶回家問家人,說自己看不懂,才驚覺事情不對!張康筠在演講中提到:過去,擁有高教育程度的女性相對少;但當時母親就有兩個碩士和一個博士,在工作上是精明果斷的指揮者,表現非常出色。因此,很難將母親與失智症聯想在一起。所以當母親開始找不到東西、常問家人相同問題,大家都當作只是年紀大、健忘而不以為意。直到有次母親把公司的公文帶回家問父親,說看不懂,大家才嚇了一跳。因為以母親27年的工作資歷,怎麼可能看不懂。後來才知道,原來母親當時已經常常錯過公司會議時間,公司聚餐時也會因找不到熟悉的聚餐地點,甚至是迷路,導致無法獨自前往。「最不能接受失智的人就是母親自己。」張康筠說,母親在2010年提早於57歲退休,到台大醫院就醫,正式被診斷為「年輕型阿茲海默症」。雖然母親有病識感,但由於個性好強,各種自己以前都可以輕鬆掌握的事物,現在都漸漸失去掌握,母親開始變得很沒自信,也難以接受自己還這麼年輕、一直這麼優秀卻會失智,有天晚上還哭著問家人「為什麼是我?」家人都很不捨。張康筠表示,儘管如此,母親仍鼓起勇氣面對。在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邱銘章的邀請下,在2013年失智症國際年度大會上分享個人病程經驗,也是第一個公開分享自己失智症經驗的失智症患者。「我非常以她為榮,不論是生病前或生病後,都非常努力完成每一件事情。」疾病惡化不是病患的錯,是必經的過程張康筠說,母親每天早上去國父紀念館打太極拳,到社區中心找課程參與,例如音樂欣賞班、書法班、歌唱班,也參加失智症協會辦的活動,去運動中心參加運動課程。為了多陪伴母親,原本忙於工作和學業的一家人,全都放慢了腳步,特別安排時間陪媽媽到處遊山玩水。坐郵輪、看美國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去日本泡溫泉吃美食、去加州納帕酒莊和紅酒,留下許多珍貴回憶。直到2016年,張康筠回憶,母親忽然病程惡化,夜不成眠、白天大聲叫罵,對於音量很敏感且容易因此生氣、變得沉默寡言、出門需要輪椅代步,生活起居也需要協助。這是家人感到最挫折的一年,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還好主治醫師邱銘章一直陪伴著他們,告訴他們這就是病程的必經之路,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什麼。張康筠表示,後來家人學習改變照顧模式、讓生活步調更加單純,減少不必要的複雜刺激。例如避免帶母親去容易引起她情緒的地方、參加知覺統合課、天氣好就去公園走走,三五好友不定期在家裡聚會等。經過種種努力,母親病情也漸漸恢復平穩,也能坐著輪椅跟全家人一起去台灣各地小旅行,直到現在,雖然母親病情已經進入重度失智,但每當看到母親美麗的微笑,就會覺得這些年都是值得的。年輕型失智症越來越多,政府、家屬與社會該如何協作?失智症不是65歲以上長者的專利,有少數是65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症」,這些病人和家屬面臨許多獨特的挑戰。「希望有更多適合年輕失智症患者的資源!」張康筠說,母親剛退休時,曾經報名家附近社區大學針對剛退休的社會人士所開的課程,但因為這些課程不是針對失智症患者設計,難易度不適合,母親漸漸感受到壓力和挫折,就不願意去上課了。後來改找專為失智症患者設計的課程,到了現場卻發現同學都是70、80歲以上的老爺爺、老奶奶,年僅50幾歲的母親無法獲得認同感,也不想再去。張康筠表示,這些年來,在尋找適合的課程過程中有不少碰壁的經驗,但很幸運一家人是住在台北市,可以取得很多好的資源和服務。希望未來政府能夠更放寬資源取得的年齡限制,也希望有更多民間團體投入,發展出更多適合年輕失智症患者的課程,幫助他們得到認同感、維持現有能力、發揮尚存功能,也讓家屬獲得喘息空間和支持團體。
-
2022-12-12 失智.像極了失智
老年憂鬱是失智症早期徵兆!醫:未及時治療恐損傷腦部神經
● 被害妄想是老年憂鬱常發生症狀● 憂鬱症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之一● 失智症患者對健忘、記憶衰退沒有感覺「醫師,我最近常忘記事情,是不是得了失智症?」「我父親的脾氣變得很暴躁,覺得鄰居都在講他的壞話,是失智還是其他精神疾病呢?」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說,當經歷重大壓力事件,容易引發憂鬱情緒,對周遭人事物的興趣明顯減退,漸漸地失去活力,專注力和判斷能力也下降,如果久未痊癒,認知功能會跟著變差,讓人誤以為是失智了。身心狀況急速惡化 恐是老年憂鬱老年憂鬱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之一,當家中長輩亂發脾氣、無理取鬧時,先別下「上了年紀都會這樣」的定論,找出是否因生活改變、慢性疾病影響造成的。憂鬱會引起「假性失智」,若未能及時得到治療、症狀逐漸惡化,腦部神經也會受到損傷。謝嘉娟指出,有些患者對健忘感到不安,主動求診主述困擾的問題,但真正的失智症患者是無法察覺到自己的記憶力衰退或下降,忘東忘西不自知,而且會把旁人的提醒和好意想成負面的攻擊。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並非正常的老化,其症狀為記性變差、反應變慢、變得消極、無法完成過去可以勝任的事情,也會出現健忘和妄想。老人憂鬱和失智症的症狀相似,常被搞混而錯失治療時間,要分辨兩者的最大關鍵是「病識感」。謝嘉娟表示,許多長輩很堅持「自己沒有生病」,不承認自己有問題,甚至妄想是其他人要加害於己,種種情緒、精神行為加重照顧者的壓力。得舒、地中海飲食 抗憂鬱防失智除了病識感,憂鬱導致的記憶力下降可經由提醒想起來,而失智症患者則是怎麼刺激也無法達成記憶目標,有此情形應盡早前往精神科、老年醫學科評估診斷。謝嘉娟說,睡眠是影響情緒的重要因素,長期睡眠不足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影響腦內代謝,相對提高失智的風險。謝嘉娟指出,不良生活習慣也會提高罹患失智風險,例如:三高、肥胖,容易引發血管型失智症;頭部外傷、憂鬱症跟神經退化的阿茲海默症相關。民眾最常詢問:「老年憂鬱與失智症到底該不該吃藥?」謝嘉娟建議,以藥物為輔、非藥物為主,最好多參與社交活動或是外出運動,增加人際互動的機會。在飲食建議食用結合得舒飲食和地中海飲食的「麥得飲食(Mind Diet)」,強調多吃原型食物,選擇全穀類食物、限制高飽和脂肪食物及精緻食物,有助於穩定血糖、延緩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
-
2022-11-29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症只能預防和延緩 專家曝最能降低患病風險的3大類活動
●多從事休閒活動,可降低17%失智風險●認知活動有助延緩退化,降低23%失智風險●跳舞、打乒乓球等複合式活動,具運動、訓練反應能力、與人互動效果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目前失智症人口已逾30萬人,96%是65歲以上長者,因此預防失智、延緩失智惡化刻不容緩。一篇刊登在八月美國神經學會雜誌的研究顯示,從事休閒活動可以降低17%失智風險,其中以認知活動效果最佳,可降低23%失智風險;體育活動、社交活動分別降低17%及7%的失智風險。國內專家推薦,可從事跳舞、打乒乓球、玩大型撲克牌等有伴又兼具認知或體能的活動,一起化妝也很棒,只要長輩有興趣、能帶來滿足感,就是好活動。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暨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表示,即使年紀大了,腦神經仍有可塑性,就像鍛鍊肌肉一樣,腦神經連結會「用進廢退」,因此認知活動有助延緩退化。運動可以改善代謝症候群、減少心血管風險、增加腦神經營養因子,這些都能保護大腦,減少血管性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發生的風險。人若孤單容易憂鬱,袁瑋指出,長期的壓力和憂鬱對於腦部有害,會造成海馬迴萎縮,海馬迴正是調控情緒和記憶力的重要部位。因此,透過社交活動支持情緒、降低憂鬱和壓力,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可以降低失智風險。台灣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衛福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表示,失智症是漸進性的神經疾病,無法恢復,只能預防疾病、延緩惡化,非藥物治療非常重要。只要長輩願意動,不論是認知、運動、互動都好,目標就是讓他盡量多做喜歡的活動。相較於跑步、看電視這類較被動單純的活動,袁瑋特別推薦複合式的活動,例如跳舞和打乒乓球,不止有運動效果,還能訓練反應能力,也能與人互動;與朋友相約打麻將也優於打線上麻將;參加課程學習編織、烹飪、插花、樂器演奏也是好選擇,這些活動的認知複雜度比較高,還能兼顧社交、娛樂性和成就感。市面上桌遊琳瑯滿目,張自強特別推薦大型撲克牌。大張撲克牌比較好拿,圖和字也比較大,長輩看到這麼大張的牌,通常都很有新鮮感、躍躍欲試。撲克牌成本低、玩法變化多,不論是接龍、分類、配對、加總、比大小、心臟病,規則都不複雜,長輩能玩得很開心、有成就感。大賣場的DM也很好用。張自強說,把DM剪下來,可以讓長輩玩虛擬購物的遊戲,比方說每人有500元額度,分組去買東西,看看買東西誰能買最多;DM上豐富的圖片,剪下來留著,可以讓長輩玩拼貼遊戲、做美術創作。如果長輩近期的事情記不得,但較久遠的記憶還清楚,可以加強懷舊元素,例如年輕時的照片、老歌,讓長輩講故事、唱歌,從事傳統節慶活動,這些都不用花大錢,就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發揮創意的方式很多,但找出長輩喜歡的活動最重要。張自強曾引進日本的「化妝療法」,請了講師來,發給失智阿嬤每人一個化妝包,結果阿嬤們打開化妝包就開始動作,根本不需要講師教,就化得不亦樂乎,反應非常熱烈。袁瑋提醒,家人知道多活動有好處,難免敦促長輩要去做,但長輩可能因為退化或情緒等問題,很難踏出第一步,需要家人幫忙,就像幫孩子準備上幼兒園那樣。例如幫他找課程、找伴、陪他搭車、陪他去幾次,這些都能提高長輩穩定參與活動的機會。哪些是防失智的好休閒活動?認知活動:閱讀、寫作、繪畫、插花、化妝、編織、唱歌、玩桌遊、演奏樂器、製作工藝品。體育活動:散步、跑步、游泳、打球、跳舞、瑜伽、騎腳踏車、使用健身器材。社交活動:涉及與他人溝通的活動。例如參與課程、加入俱樂部、志願服務、探望親友、參加宗教活動。
-
2022-11-28 失智.大腦健康
冬天反而睡不好?醫教你如何按摩不同穴位改善4類失眠問題
●常見睡眠問題:入睡困難、斷斷續續、過早醒來●睡前按壓刺激安神的穴位,可提升睡眠品質●練習漸進式肌肉放鬆法,緩解緊張壓力情緒天氣漸漸轉冷,讓人想躲進被窩睡個好覺,但是研究發現:冬天反而容易失眠。主要是冬季日照短,灰暗濕雨的天氣,容易引發情緒困擾,加上戶外活動量減少,連帶沒有睡意,影響睡眠品質。除了一般人會有失眠問題,失智症患者因為季節變換,冬季傍晚比其他時間更頻繁出現「黃昏症候群」,夜晚躁動、來回踱步,導致作息日夜顛倒。失智症睡眠障礙 成因多人類對黑暗恐懼不安是一種本能,一般人會開夜燈或規律呼吸入眠,失智症患者也會害怕,但因為認知功能受損而不知道如何開燈,想要站起身做一些什麼,變成半夜走來走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說,年紀大了,睡眠會變得比較破碎,無法一次睡足6至8小時,睡眠的質和量都下滑。失智症患者則因為黃昏症候群、大腦退化、時間錯亂,更容易睡睡醒醒,對照顧者來說十分辛苦。4類型失眠問題 這樣按根據統計,年輕時長期失眠,晚年罹患阿茲海默症、大腦退化的機率大增,應該提早建立規律的生活,保持營養均衡、運動習慣。針對失眠問題,林舜穀彙整了難以入睡、過於早醒、惡夢連連、夜間頻尿等四大類型,分享實用可以按壓的穴道,幫助長輩或失智症患者放鬆身體、緩解焦慮,達到舒眠的效果。林舜穀提醒,按壓穴道前,應換上寬鬆衣服,並將室內光線調到舒適氛圍,按壓力道只要感覺到痠、痛、麻即可,過程中維持呼吸順暢。一、難以入睡狀況:躺在床上超過30分鐘才能入睡按壓穴位:耳尖正上方約二指幅寬位置的「率谷穴」;耳垂後方凹陷處的「翳風穴」;後髮際凹陷處中央的「風池穴」;位在翳風穴與風池穴聯線中點的「安眠穴」。這四個穴位具有穩定心神、調整自律神經的效果。二、過於早醒狀況:不管多晚睡,總是很容易早醒按壓穴位:位於手腕處、小指一側按壓凹陷處的「神門穴」;前臂掌側、腕屈肌腱橈側凹陷處的「靈道穴」。按壓3至5秒,左右手交替各循環5至10次,可改善心火旺盛造成的失眠問題。三、惡夢連連狀況:頻繁陷入恐怖夢境而驚醒按壓穴位:瞳孔直上、眉上1寸位置的「陽白穴」;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的「上星穴」。用指腹按壓,力道由輕到重,改善頭部和臉部的血液循環,是減輕壓力和頭痛的有效穴位。四、夜間頻尿狀況:夜尿超過二次,干擾睡眠無法得到充足休息按壓穴位:後腰正中線上、高度與肚臍相同的「命門俞」;腰部第五腰椎棘突下旁,約1.5寸位置的「關元俞」。屬於膀胱經的穴位,可讓身體的氣、血、水維持平衡。
-
2022-11-25 養生.聰明飲食
黑五不只購物節!營養師激推5種養生必吃的「黑色食物」
近年來「黑色星期五」已經成為瘋狂購物節的代名詞,這是由歐美品牌帶來的黑五購物潮。「黑色星期五」指的是美國感恩節後的星期五,這天是感恩節後開業的第一天,而在美國,人們大多從這時候開始準備聖誕節的佈置、禮物,因此很多店家的業績都會提升。漸漸的就有「黑色星期五」這個說法出現,期望在這一天店家的營收可以由虧轉盈,演變之今就成為了「黑五購物節」的潮流。除了購物之外,在營養保健知識方面我們當然也要跟上潮流啦!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大家認識5種必吃的黑色食物,讓你在黑五購物節搭配攝取,滿足購物慾的同時也照顧自己的健康喔!1.黑木耳說到健康的黑色食物,絕對不能不提到鼎鼎大名的「黑木耳」啦!別看它外表看起來不討喜的樣子,其實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12、花青素、鈣、鐵等等營養素,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蔬菜喔!尤其是膳食纖維的含量,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顯示,每100公克的黑木耳就可以提供高達7.4克的膳食纖維,相較於等量的青花菜含有3.1克、菠菜1.9克的膳食纖維,黑木耳的纖維含量真的是非常豐富呢! 也因此黑木耳具有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血管、抗血栓、預防血管粥樣硬化的效果,而擁有「食物界的阿斯匹靈」的美稱!另外它也能幫助腸胃蠕動、改善便秘,也能提供飽足感,對於有體重管理需求的人是非常好的食材選擇!黑木耳是一年四季都吃的到的食物,無論是涼拌、當作佐菜、或是入湯都是非常美味又健康的料理喔!2.黑芝麻黑芝麻在六大類食物中被歸類在「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富含維生素E、芝麻素、鈣質、鐵質…等等,具有抗氧化、維持心血管健康、預防骨質疏鬆的效果喔!比較特別的是,儘管黑芝麻的脂肪多,但比例卻非常優質:45%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40%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以及15%的飽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例如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必需脂肪酸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LA,18:2)就是黑芝麻中主要的脂肪酸形式喔!除此之外,黑芝麻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它的「鈣」含量了!每100克的黑芝麻能提供1479毫克的鈣,相較於白芝麻僅有76毫克而已。這邊建議大家喝牛奶的時候可以加入一匙黑芝麻,雙重補鈣又不用擔心熱量過高喔!3.黑豆黑豆其實與黃豆、青豆一樣都是屬於大豆,只是種皮顏色不同所以名稱以及富含的營養素有所不同!而黑豆的外皮顏色之所以呈現黑色,原因與它本身富含花青素有關。除此之外,黑豆中的維生素A、胡蘿蔔素、葉酸以及膳食纖維含量都遠遠超過黃豆,尤其是膳食纖維,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克的黑豆含有23.3克的膳食纖維,是黃豆的兩倍多呢!也因此黑豆能維持消化道的健康,也擁有極佳的抗氧化、抗發炎的效果喔!一般常見的吃法是將黑豆先蒸熟之後做涼拌料理,口感清爽解膩;有些人也會選擇將黑豆作為佐料來煮湯或入菜,同樣非常健康又好吃喔!4.黑米「黑米是什麼?」、「跟紫米一樣嗎?」相信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看到黑米時的反應。其實黑米跟紫米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食物喔!以下就來比較兩者的差異: • 紫米:又稱為「黑糯糙米」,屬於糯米類,吃多了容易脹氣。口感比較黏,升糖指數也較高。• 黑米:又稱為「黑秈糙米」,屬於梗米類,吃起來口感也比較粗,但是升糖指數較低,可以像白米一樣適合長期食用。黑米富含花青素、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維生素C、鐵、鎂、鋅、錳、銅等營養素,100公克的黑米含有165毫克的花青素,相當於46顆櫻桃的含量呢!因此黑米具有抗氧化、抗發炎、保護心血管的作用。建議大家下次可以嘗試將黑米取代部分白米,混入鍋中一起蒸煮,可以攝取到更多膳食纖維以及抗氧化的營養素喔!5.桑椹桑椹是盛產於每年4~6月的水果,富含花青素、多酚類、類黃酮、維生素A、維生素C,以及一般水果較少有的維生素E,因此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最特別的是,桑椹屬於莓果類,這類水果在加工製成果汁、果醬後,仍能保有花青素、類黃酮等營養,因此,不加糖的純桑椹果醬或100%天然的桑椹果汁,對身體也是有益處的喔!小小一顆桑椹其實對人體有非常多的好處!桑椹有延緩大腦老化、抗發炎、幫助記憶、保護神經、調節免疫等功效,目前學術界也積極在研究其對於阿茲海默症的幫助。而由於它的產期非常短暫,外觀又沒有保護的皮或殼所以保存非常不易,因此是非常珍貴的水果呢。下次遇到桑椹產季記得要好好把握一下,將新鮮桑椹加入沙拉中一起吃可以增添不同風味,或是煮成果醬搭配麵包,也可以榨成果汁飲用都非常美味喔!看完今天介紹的5種必吃黑色食物,有沒有發現黑色的食物其實意外的充滿營養呢?雖然他們可能看起來不怎麼可口,但都是對於人體非常有益的食物喔! 建議大家平常在規劃飲食的時候,除了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之外,也要兼顧食材的多樣性,因為每種不同顏色的蔬果都富含不同的植化素及其他營養。今年黑五購物節,也讓你的飲食跟上流行腳步吧! 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11-24 焦點.健康知識+
塗抹就可治百病的台灣之光?教授告訴你實際研究數據真相
讀者Renie前天(2022-11-2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想問一下教授對這個產品的看法,從皮膚吸收,效果如何?完成美國FDA第二期人體臨床實驗。可以找得到資料嗎?」該產品的廣告:你有聽過CORELGF嗎?你知道這是最近最夯的塗抹喚醒保養品嗎?純天然植物萃取;在17個國家有多張發明專利。由台灣藥廠自主研發,得到國家品牌玉山獎;亞洲醫美金像獎;國家創新獎。完成17項毒理安全測試/完成美國FDA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全球首款純植物性;美國FDA申請三期人體臨床/藥廠清真規格/自體喚醒機制,塗抹後自體產生間質幹細胞,逆轉青春活化細胞,17個國家20多張發明專利。只需塗抹就能達到類似PRP增生療法的效果。血小板生長因子[PDGF]大量增生,同時達到:退化性關節的保養與維護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情緒改善;失眠改善…等褥瘡傷口/皮膚問題/醫美術後保養……等預防肺部纖維化/預防人體免疫風暴外敷塗抹改善飛蚊症/乾眼症……等台灣之光獨步全球唯一NO.1生技界的台積電我用CORELGF做搜索,有搜到此產品的廣告,但卻搜不到任何科學資訊。後來我用這家公司的英文名做搜索,結果搜到一項在美國臨床研究網站(ClinicalTrials.gov)註冊的研究A Study to Evaluat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AC in Patient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or Vascular Dementia(一項評估 BAC 在阿茲海默病或血管性癡呆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的研究)。這項研究是在2016年12月到2018年11月在下列這8個美國的研究機構進行:(1) Clinical Research Consortium, Tempe, Arizona, (2) Woodl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Group, Little Rock, Arkansas, (3) Pacific Research Network, San Diego, California, (4) NeuroTrials Research, Inc, Atlanta, Georgia, (5) The Cognitive and Research Center of NJ, Springfield, New Jersey, (6) SPRI, Brooklyn, New York, (7) Wake Research Associates, Raleigh, North Carolina, (8) Neurology Diagnostics, Inc, Dayton, Ohio.調查的產品 BAC 是一種由來自大豆提取物的多聚醣複合物 (MGC) 組成,旨在減少阿茲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中的神經炎症。使用的方法是將BAC塗抹在鼻外、頭皮、及頸部,每日2次,每日30克。在12週的治療期間,患者可以繼續接受常規用於阿茲海默病或血管性癡呆的藥物或治療,但本研究禁止的藥物或治療除外。治療組有60人,其中43人完成療程。在沒完成療程的17人中,1人是由於出現不良反應,12人是自動退出,4人是違反研究規則。(註:可是,第12週的數據分析是根據44人。請往下看)安慰劑組有20人,其中16人完成療程。在沒完成療程的4人中,3人是自動退出,1人是違反研究規則。治療終點(第12週)數據分析(認知、功能和行為的可檢測變化的全方位測量)的結果:治療組有44 人,其中1人(2.3%)改善非常多(Very much improved),1人(2.3%)改善很多(Much improved),2人(4.5%)些微改善(Minimal improved),33人(75%)沒改變(No change),5人(11.4%)些微較差(Minimal worsening),2人(4.5%)中度較差(Moderate worsening)。安慰劑組有16人,其中0人(0%)改善非常多(Very much improved),2人(12.5%)改善很多(Much improved),0人(0%)些微改善(Minimal improved),11人(68.8%)沒改變(No change),3人(18.8%)些微較差(Minimal worsening),0人(0%)中度較差(Moderate worsening)。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大於九成的患者在使用BAC塗抹治療後,症狀沒有改善,或變得更差。原文:塗抹就可治百病的台灣之光
-
2022-11-24 失智.像極了失智
退休後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醫師提醒注意失智症早期症狀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彭詩惟今天說,失智症早期常見症狀是短期記憶力衰退,但與「健忘」不同。健忘者經提示可能會想起來,但失智症者存取記憶的地方已壞掉,難再想起。民眾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打造幸福的老年生活。退休後漸漸感到力不從心彭詩惟為70多歲王姓婦人看診,主訴退休後漸漸感到力不從心,連最喜愛的書法、繪畫也興致缺缺。家人近一兩年也發現她記憶力似乎大不如前,所以才來看診。經過安排心智功能檢查及一系列評估後,確定王姓婦人罹患阿茲海默症。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持續攀升彭詩惟說,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65歲以上人口,每13人有1名失智者,80歲以上提高到5人有1人失智,因為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未來台灣失智症人口將持續攀升。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為大宗,另外還有血管性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及頭部外傷、腦腫瘤等因素導致。阿茲海默失智症雖然不可逆,但可依醫師評估及需求使用藥物「乙醯膽鹼酶抑制劑」、「NMDA受體拮抗劑」,延緩阿茲海默症退化的速度,也可嘗試懷舊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或認知訓練。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症狀為短期記憶力衰退彭詩惟表示,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症狀為短期記憶力衰退,比如說常常忘記東西放在哪裡,重複詢問相同的內容,與別人約好的聚會,或才剛講過的事情也會不記得。其他可能症狀包括對原本勝任的事漸漸感到力不從心,言語表達困難,判斷力減弱,出門會害怕迷路或個性改變等等。國際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20年研究顯示,改善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可望延緩或降低40%以上的失智症發生率。彭詩惟說,改善作法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控制,加上生活型態調整,如戒菸、控制飲酒、多運動、避免肥胖,同時保持心情愉快,學習新事物等等。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大大降低罹患失智症機會彭詩惟提醒民眾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就能大大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例如參加社團、當志工、保持愉快心情與健康飲食。民眾也可參加政府或民間團體辦理的相關講座和活動,或是閱讀相關書籍、參加線上課程,提前了解失智症。發現身邊親友出現失智症早期症狀,請儘速就醫讓醫師評估及診治。
-
2022-11-23 焦點.元氣新聞
「雷神索爾」克里斯發現有阿茲海默症基因暫息影!一旦罹患無法根治,6方法預防勝於治療
飾演「雷神索爾」的影星克里斯漢斯沃,為了Disney+新節目「克里斯漢斯沃的極限挑戰」,竟然發現自身基因造成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8至10倍,他自己的外公就是患者。阿茲海默症是許多人都害怕得到的疾病,有遺傳基因真會罹病嗎,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在「克里斯漢斯沃的極限挑戰」節目其中一集,克里斯發現自身擁有分別來自父母的一個「APOE4」基因,這將使他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較常人更高。而事實上,他自己的外公就是阿茲海默症患者,自從發病之後已有好幾年沒見過面。克里斯過去一直忙著拍片,這次事件也讓他害怕哪一天會突然意識到孩子都長大了,到時想要再多點相處時間已沒機會,因此打算趁此時機好好把握,也讓自己休息一段時間。根據台大醫院神經部「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病因的基因學」的衛教資料指出,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展性的腦部疾病,分為早發型與晚發型,兩者都跟基因有關聯性。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劉秀枝於《聯合報》專欄撰文指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致病原因不明,只有小於5%是自體顯性遺傳,目前已知的基因突變有三種:APP、PSEN1和PSEN2。如果父母之一帶有此基因,子女遺傳的機率為50%;其他50%不具此基因的子女,罹患的機率與一般人同。劉秀枝強調,這只是機率問題,有此基因的人只是罹患的機會比較大,沒帶基因者不見得就不會罹患阿茲海默症,只是機率較低,因此可說是人人都有機會得到。 6個良好生活型態預防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只能症狀治療,至今仍無藥物可根治,去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通過了阿茲海默新藥「Aducanumab」,卻引起軒然大波,因絶大多數專家都認為其療效的科學證據不足,價格更不便宜,對阿茲海默症病人實在沒有助益。大家都怕得到這種什麼都忘了的病,更怕造成家人及社會莫大的照顧負擔。想要預防阿茲海默症,最好的方法就是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而且專家建議愈早開始愈好:1.多動腦:大腦用進廢退,動腦的時間愈多,腦的活動力愈高,則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效果愈好。2.規律運動:培養一種喜愛且適合自己的運動,並持之以恆。3.多活動:積極參與社團,多與親朋好友互動,不孤立,不憂鬱。4.睡好覺:每日盡量睡足7小時,不熬夜,養成良好的睡眠品質。5-1:地中海式飲食:多吃蔬果、豆科植物、五穀雜糧、堅果與橄欖油,適量吃魚、乳製品、紅酒和少量肉製品。咖啡、綠茶、紅茶、咖哩和黑巧克力也有加分。5-2:有助維持大腦精神敏銳度食物:芝麻葉、藍莓、蛋黃、橄欖油、鮭魚、核桃6.如有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要好好治療。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也指出,對抗阿茲海默症,一定要抱持「預防勝於治療」的態度,所有人都應更加積極地落實禁菸、降低空汙、推動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去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資料來源】.台大醫院神經病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病因的基因學.劉秀枝/預防阿茲海默症 聽媽媽的話就對了.黃達夫/阿茲海默症 再次證明預防勝於治療.6種食物維持精神敏銳度 預防阿茲海默症
-
2022-11-23 失智.新手照顧
「候選人匯來買票錢」失智者選前陷混亂 醫提2招預防
2022九合一選舉11月26日登場,候選人頻透過實體、電話拜票爭取選民認同,不過對國內近30萬名失智者來說,外來刺激過多可能會增加混亂、不安情況。醫師提醒,家屬可協助減少收看政論節目頻率,改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但仍鼓勵失智者參與投票,因投票是基本公民權益。近期有失智者家屬反應,選舉前夕氣氛濃厚,家中的失智長輩變得混亂,甚至高齡媽媽還稱,「打電話拜票的候選人,已匯買票的錢到我帳戶,叫我幫他刷簿子確認。」讓他相當困擾。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不同程度的失智者的思考力差異大,中後期的失智者基本上無法語言表達、也無法做出決定,例如不能問他「要不要吃飯」,只能以命令句說「現在要吃飯囉」。因此會受選舉氛圍影響的,多半是有思考力的極早期、早期失智者。甄瑞興指出,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0.5分的極早期失智者,仍有部分思考能力,也可以上班、執行事務,不過短期記憶不佳,而近期若接到候選人拜票電話,極早期失智者可能會產生混亂、無法判斷;若以阿茲海默症患者而言,並不會增加幻覺,但會讓他不知所措。甄瑞興表示,並非每個失智長輩都會出現混亂,以臨床上統計,約30至40%的個案會伴隨妄想、急躁行為,而多數個案個性溫馴、沈默。若出現混亂時,會協助家屬以行為治療方式來改善,若無法改善時,才會考慮以藥物控制的方式,減少混亂情況發生。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會出現混亂、無中生有、劇情不對的對話,例如有候選人電話拜票、或僅由官方語音拜票,對失智者是外來刺激,無法判斷,同時讓他聯想到過去經驗,誤認「候選人買票」,要家人幫忙刷存摺確認款項。蔡佳芬建議,家屬遇到這類情況,避免質問或與其衝突、罵他「亂講」,可改用委婉、較有創意的說法,例如告訴失智長者,現在規定不可以買票,或告訴他現在行情不好,帳面上匯個小錢給長者,假裝「有收到」,盡量安撫失智長者,避免與其爭論。蔡佳芬指出,若失智長者本身熱衷政治,若選情不如預期,少數失智長者出現負向情緒,可能表現過於激烈,建議家屬別讓失智長者看太多政論節目、減少新聞報導刺激,可以增加其他戶外活動。台灣失智症協會副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候選人到家裡按電鈴、問候拜票,對失智長者來說很陌生,即使候選人已離開,失智長者還是會認為「有外人在家」、「東西被拿走」等,容易處在不安、混亂當中。甚至拜票電話、詐騙電話也分不清楚,不小心就把銀行帳戶外洩。陳筠靜指出,對政治狂熱的失智長者,選舉期間容易亢奮,不管在家裡或外面,只要一想起政治話題就激動、跟著電視罵,建議家屬技巧性地降低失智者看政治新聞的頻率,或轉移話題,改聊其他生活事情,不要聚焦在選舉,若出現精神症狀、行為問題影響睡眠,應找醫師諮詢。甄瑞興建議,若情況允許,希望家屬盡量鼓勵失智長者參與投票,讓他參與社會活動,從踏進投票所、蓋章、投票等一系列動作都順利完成時,對失智長輩來說會感覺成功、快樂,彷彿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失智老人不是植物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不記得什麼事」。蔡佳芬提醒,投票是基本人權及公民權,失智者只要沒有被褫奪公權,仍然有權利參與投票,即使失智者蓋錯也無妨。陳筠靜表示,考量選舉程序、資訊多,中央選舉委員會也提供「公民投票易讀版指南」,讓家屬可以帶著失智長者、身心障礙者閱讀,此外投開票所現場都會提供無障礙規劃,若失智者有身障證明也可出示,現場可優先進行投票。
-
2022-11-19 醫療.精神.身心
不快樂、孤獨老得比抽菸快,增加罹患疾病風險! 生心理兼顧才能全面抗老
1項研究發表在《美國老化雜誌》(Aging-US)的研究發現,不快樂或孤獨比吸煙更會加速衰老。國際專家團隊表示,不快樂會破壞我們生理時鐘,同時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心臟病、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風險。研究人員指出,有中風、肝病和肺病史、吸煙或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比沒有這些風險因素的人衰老得更快。研究團隊收集分析將近12,000 名男、女性的生物特徵和血液樣本的發現,感覺絕望、不快樂和孤獨,比吸煙更容易加速身體老化。主要研究者者、香港生物科技公司Deep Longevity的科學業務發展總監Fedor Galkin博士表示,從研究中發現了心理因素(例如感到不快樂或孤獨)會增加1歲8個月的生理年齡,整體的影響超過了生理性別、生活區域以及婚姻和吸煙狀況的影響。因此,得出1個結論:在衰老研究中不應該忽視心理因素這個部分,因為它對生物學年齡有重大影響。所以,在人們拼命關注身體來抗衰老之外,也別忘了重視心理因素,心理和生理都要健康,才能確實延緩衰老。★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