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 醫聲.癌症防治
搜尋
關懷
共找到
1693
筆 文章
-
-
2023-03-17 醫聲.癌症防治
罹患多發性骨髓瘤 長者面臨三大折磨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許多長輩希望對社會、家庭有貢獻,但有些癌症專以長輩為攻擊目標,多發性骨髓瘤就是其一。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與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不約而同觀察發現,多數多發性骨髓瘤的年長病患面臨「癌症狀干擾」、「慢性病攪局」與「療程不完整」等三大折磨,導致生活、行動大受牽制。出現疲倦、貧血、骨頭痠痛王正旭表示,多發性骨髓瘤病患以65歲以上占多數,病患常出現疲倦、貧血、骨頭痠痛、腎功能變差等症狀,多數年長者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病等慢性病,罹癌後更雪上加霜,病患即使想繼續工作、做志工也有心無力。滕傑林指出,目前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健保去年四月給付標靶治療藥物抗CD-38,用於復發的病人的第二線治療,該藥搭配蛋白酶抑制劑或免疫調節劑一起使用,一半以上的患者反應率好,可降低骨折、高血鈣及腎衰竭的併發症,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新標靶藥物盼放寬給付抗CD38標靶藥物經衛福部食藥署核准,用於新診斷病人的第一線治療用藥。但目前抗CD38標靶藥物的健保給付用於第二線治療,且只有22次治療。但實際上治療不能停,必須到疾病惡化為止,滕傑林無奈地說,現在每個醫師有自己的打法,有人兩周打一針,有人一個月打一針,為的就是讓患者維持基本治療,避免復發,進而拉長治療時間。另外,由於健保給付是給復發患者使用,但從新診斷到復發約有3成患者會不幸離世,因此,在治療上希望可以放寬給付條件。「從醫療角度來看,我們希望可以接受治療的病患,全部都能接受目前醫療指引所訂標準療程。」王正旭指出,若藥物療效受認可,副作用也比較輕微,對病患恢復正常生活、行動力絕對可帶來好處。不過,健保大餅有限,若健保署願意幫忙病患獲得藥物標準治療劑量,癌症希望基金會樂觀其成,但在財務上無法滿足的情況下,或許透過提高保費、增加補充保費、落實健保法規定的「部分負擔」精神,或以商保補位等方式擴充財源,才能永續改善問題。治療無法持續常感無助三月是多發性骨髓瘤關懷月,對此,滕傑林希望病人可以多與醫師溝通、配合治療,民眾對相關症狀也可以及早察覺,及早戰勝病魔。王正旭認為,多發性骨髓瘤病患在癌症、慢性病的夾擊下,加上治療療程可能受健保限縮而無法持續,常產生孤單、無助情緒,非常需要家人、社會大眾的關心,期待癌友、癌友家人可以多運用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的各項資訊、知識與資源,像各類教育小冊子、醫院內的癌症資源中心與北、中、南希望小站等,抗癌路上才會更有力量,也更有動力。(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16 養生.家庭婚姻
在婚姻中陷入「不對等關係」又有孩子該不該掙脫?三角度幫妳重新審視自己!
在愛情中,一段不對等關係,即使付出再多也沒用;但若是已經步入婚姻,情況就更複雜了。「一輩子很長,要怎麼繼續愛著一個,永遠不會回頭看她、甚至把她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的男人?」不對等關係令人失去自我這是蔡佳芬醫師曾於臉書粉專分享的真實故事。L跟學生時期仰慕的白馬王子交往,但在交往的過程中,卻很少感受到男友對她的重視和關懷。深愛男友的她,總是以對方專注於理想與工作為由,說服自己去接受多年的淡漠;甚至,認為對方不在意自己,是因為自己還做得不夠多。今年情人節,L在為彼此精心準備一頓燭光晚餐的時刻,和交往多年的男友提出了分手。雖然的父母很不解她的決定,認為兩人交往得穩定,為何不是進一步結婚而是分手?甚至覺得L的決定很荒唐。但L卻很清楚,這段為愛不斷犧牲奉獻的道路,對她來說已經夠了,告別這段不對等的愛戀,重新擁有自己的人生了。而在這篇文章發佈後,有些女孩問:「如果身在一個不對等關係裡,但卻在婚後甚至是有了孩子之後,才真的意識到這件事,該怎麼辦呢?」該不該告別?三角度審視自己蔡佳芬表示,婚姻關係,遠比戀人關係還要複雜;有了孩子之後,要考慮的又比戀愛時更多。所以她才會不斷強調:「審慎考慮婚姻」這件事(並非「否定婚姻」)!人生也沒法總是有先見之明,很多事情要經歷後才知道其中甘苦;即使是她自己,也曾經在一段不對等的婚姻關係中掙扎,最終好不容易掙脫。為此,她提出三點由衷建議,給正陷入不對等婚姻關係、苦思無果的女性:一、先釐清「妳要的是什麼」蔡佳芬前陣子在網路看到一篇貼文,女孩抱怨自己想住一天一萬的月子中心,但老公覺得真的太貴,於是希望她住20天就好,回家後再請月嫂坐20天。但女孩認為自己生小孩辛苦,連坐滿30天月中都不願意,老公的行為讓她很心寒。從這個例子裡面,雖然不清楚家裡經濟條件如何,但先生的想法坐20天每天一萬的月中、20天在家請月嫂,大概就要花費25萬左右(原PO是想直接花30萬住月中),從經濟考量上,對一般小家庭來說的確是一種負擔。從務實的層面來說,先生的考慮已經算周延,但如果先生在表達這件事時,態度是一種輕視、隨便的態度,也許就會讓太太覺得失望。所以,在婚姻關係遇到問題時,我們要釐清的是:女孩,妳想在關係裡獲得什麼?妳要的是對方用金錢來表達他的珍惜,或是其實妳在意的並不是他的花費,而是他有沒有看重這件事?如果妳知道在意的是什麼,不妨讓他知道妳介意的是他的態度。如果他能夠體恤生孩子的辛勞,並且捲起袖子一起去陪伴和照顧孩子,是不是花30萬住在月中,也許就不是一件值得爭吵的事情。二、劃清妳的底線如果已清楚自己要什麼,但是跟對方溝通卻沒有效果呢?假設妳在產後憂鬱中,極度渴望他的關懷,他卻在回家後埋首於電玩或手機,對妳的心情置之不理,那麼妳恐怕需要為自己設定一個底線。蔡佳芬分享,自己兩胎懷孕時身體臃腫、生產後各種不適,讓產後憂鬱相當嚴重;也是在那時她慢慢去認清,跟孩子的父親並沒有走在同一條道路上。「所以,認清現實的我,為自己設立了停損點。雖然當時的處理並不算成熟,反反覆覆猶豫不決,給了他很多次機會,也承受了很重的苦果。但在那個分分合合過程中,我也慢慢堅定自己的底線,認清自己在婚姻當中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最終,我確定自己必須離開這段不對等的關係,才能獲得重生。後來跟大叔在一起,我的底線就很明確。我明確讓他知道:有些事情如果充分溝通,我都可以包容;但有些涉及我底線的事情,如果伴侶一再踩線,那麼我寧可捨棄這段關係。因為我把底線確定得很明確,而大叔又是一個很尊重伴侶的人,所以我們後來的相處,多少也會吵架也會爭執,但不會衍生什麼大問題,更沒有誰一再忍讓的情況發生。後來,跟大叔誕育老三的時候,我很訝異的是,身體上雖然沒有生老大老二時年輕,但整個孕期狀態極佳,產後也完全沒有出現產後憂鬱。那時我才發現,在適合的人身邊,用對的相處方式互動,身心都可以保持在最好的狀態。」三、保持一定的生存能力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女性產後回歸家庭,並沒有什麼不妥,也不是要否定家庭主婦的價值。蔡佳芬強調,即使女性回歸家庭,也不要停止學習;可以利用帶孩子的空檔,透過網路或各種方式,增進自己的能力。「我知道帶孩子、做家務很疲倦,但若因為這個理由停止成長,那麼一旦婚姻遭遇問題,走不下去的時候,妳就失去了離開的底氣。」「生存能力,能讓妳在遇到不適合的人時,可以灑脫的放手。」蔡佳芬指出,自己當時醒悟並勇敢跟前夫分開,乃至後來爭取到孩子監護權,除了心智堅定、對孩子用心之外,不能否認的是,擁有養育孩子的經濟基礎,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妳不需要家財萬貫才能把孩子帶在身邊,但妳需要有基本謀生的能力,才能在有朝一日,決定離開的時候,能有養活自己和孩子的信心。蔡佳芬表示,如果妳在婚姻中,陷入不對等的關係中,又找不到脫離的方法,建議可以把這三點放在心上。一方面釐清自己要什麼,一方面把底線找出來、劃清楚,接著,慢慢重拾學習、成長的習慣,不要放棄一點跟世界接軌的機會!等一切都準備好了,我相信妳的眼界會有所不同;到時候的妳,或許就不再是一個,甘願在不對等關係中掙扎的女人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3-10 焦點.元氣新聞
健康永續論壇/公託費最低 媽媽市長打造台中幸福城市
重視孕產婦的身心健康,降低憂鬱情緒。設立數位智慧育兒小幫手,幫新手爸媽解決育嬰問題,台中市副市長王育敏表示,台中市長盧秀燕為「媽媽市長」,長期致力於母嬰親善照護,積極打造幸福城市。台灣疫苗推動協會、聯合報今天共同舉辦「2023城市健康永續論壇」,邀請中央、六都市府團隊與地方政府衛生局首長討論各縣市因應母嬰防護力的相關政策。為了全方位守護母嬰,台中市提出六大政策,分別是產後媽媽心理諮詢加值服務、首創數位智慧育兒小幫手LINE@、嚴謹食安查核把關母嬰健康、平價托育、公托公幼倍增、打造友善親子環境。王育敏表示,台中市於111年7月起結合產後護理之家,辦理「產後媽媽心理諮詢服務」,產後媽媽接受「愛丁堡量表」篩檢,瞭解自身心理狀況,另關懷憂鬱高風險孕產婦,委請心理師電訪、面對面等心理諮詢,預計112年篩檢2500人次。至於數位智慧育兒小幫手LINE@,由科技聊天機器人提供不打烊服務,提供育兒即時通及健康資訊,例如,半徑10公里內哺集乳室。孕婦也可尋求協助,例如,「母奶不夠怎麼辦?」、「寶寶一直哭,讓我心情差,該如何是好?」,希望讓孕媽咪及兒童身心健康。在平價托育上,王育敏表示,台中市公托月費7000元,家長只需負擔1500元,為全國最低;準公共托嬰中心 訂定起始價,同樣也是全國最低。在幼兒疫苗接種上,王育敏強調,如果專家認為某些疫苗是必要的,政府就應設法解決財務問題,籌措經費,分階段、逐步納入常規疫苗,「健康議題應是全國一致,不應因縣市不同,而所有差異。」
-
2023-03-10 醫療.眼部
降眼壓治療青光眼,卻導致視神經仍惡化!8種青光眼替代療法改善
【本文重點】本文提及青光眼為一潛在使人致盲的疾病,每年三月第二周為「世界青光眼周」,各國相關機構提醒國人重視。在亞太眼科醫學會中有學者提出數種考量的替代療法,包括中藥、針灸、調整飲食及補充維他命等,但尚無定論證明其對青光眼治療有明確效果。--by ChatGPT青光眼是一個潛在使人致盲的疾病,為了強調它的嚴重性,每年三月第二周訂為「世界青光眼周」,各國的相關機構都利用此機會提醒國人重視這疾病。今年二月底在吉隆坡召開的亞太眼科醫學會,其中有關青光眼的替代療法引起與會者高度的興趣。青光眼的治療以降低眼壓為主,但許多患者就算眼壓降低了,視神經仍持續惡化,因此大會中有學者提出數種考可慮的替代療法,雖然這些替代療法尚無定論證明對青光眼治療有明確效果,但發現有12%青光眼患者使用過某種形式的替代療法,包括中藥、針灸、調整飲食及補充維他命等。8種青光眼替代療法1. 銀杏葉:銀杏除了能中和自由基,亦可穩定及保護粒線體避免受損。同時被證實具有血管舒張及抗發炎特性,在治療青光眼時可提供神經保護作用,因此在臨床上常見患者服用。2. 一氧化氮、深綠色蔬菜:文獻報導食用深綠色蔬菜,可能與降低罹患青光眼的機率有關。但大多數深綠色蔬菜含有維生素A、C、K和硝酸鹽,因此不確定相關確切來源,其中硝酸鹽可能在青光眼相關的一氧化氮途徑中發揮作用,因此臨床使用的青光眼藥也有含一氧化氮的降眼壓藥物。雖然吃深綠色蔬菜和青光眼之間的關聯仍然不明,但考慮其豐富的營養價值,鼓勵青光眼患者適量攝取。3. 必需脂肪酸:包含Omega-3及Omega-6已被證實在許多疾病中發揮作用,以青光眼為例,Omega-3對於青光眼的氧化反應提供了保護作用。Omega-3作用於視網膜內的細胞,發揮抗氧化及抗發炎的功效,並幫助視網膜紫質的再生。由於必需脂肪酸亦具有抗血栓及止血作用,每日攝取量以3克為上限,若大量攝入則有出血風險。4. 維生素A:維生素A是維持視網膜和視網膜紫質正常運作的重要化合物,可做為抗氧化劑。每日攝取量不超過3,000微克,大量攝入可能會導致顱內高壓。5. 維生素B群:研究發現,缺乏維生素B12患者的視網膜神經纖維層較薄,因此維生素B12對視網膜具有神經保護作用。6. 維生素C:維生素C在青光眼的作用機轉未知,但是在房水及玻璃體液中含有高單位維生素C,為血漿中的20至70倍。推測這是一種保護機制,可以抵抗陽光和氧化引起的自由基。7. 褪黑激素:青光眼可能與睡眠障礙、憂鬱症、焦慮症等心理障礙有關。青光眼造成視網膜損傷後,睡眠及晝夜的調節會直接干擾,褪黑激素則可能在眼組織中發揮抗氧化劑的作用,因此具有神經保護功能。8.薑黃素或薑黃:薑黃是一種流行的印度香料,主要成分之一為薑黃素。研究顯示,薑黃具有抗發炎、抗氧化及抗腫瘤的功效;薑黃素能夠調節細胞凋亡、增生和轉化,也能調節與發炎反應相關的基因路徑。青光眼的動物實驗顯示,薑黃素可降低青光眼中粒線體損傷、提高眼壓引起的視網膜缺血後保護。雖然青光眼的替代療法引起廣泛興趣,但替代療法的有效性和臨床可行性仍有許多研究需進行。不過,健康的生活型態,包含戒菸、鍛鍊、冥想、運動和均衡飲食,皆對青光眼有正面的影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09 焦點.元氣新聞
健康永續論壇/少子化危機 提升母嬰防護力是重要議題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與聯合報今共同舉辦「2023城市健康永續論壇」,邀請中央、六都市府團隊與地方政府衛生局首長一同討論因應母嬰防護力的相關政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說,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預防醫學可有效降低整體社會和醫療體系的負擔,除已上市的嬰幼兒疫苗,各國積極開發許多新創疫苗,如腸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疫苗以防範嬰幼兒急重症的發生。六都政府也分享該縣市母嬰健康政策及未來推廣方向,實現城市健康永續目標。今天的與會者包括衛福部疾管署長莊人祥、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六都則由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台中市副市長王育敏、台南市衛生局長蘇世斌和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分享六都母嬰防護政策及挑戰,現場還有民間團體與會。後新冠疫情時代為全球帶來「免疫負債」的挑戰,台灣校園3月6日解除口罩禁令,但呼吸道疾病、腸病毒大流行是否重演仍需觀察,母嬰等脆弱族群更須提前保護,確保家庭能夠應對未來的挑戰。台灣疫苗推動協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去年11月29日發布「城市健康防護力指標報告」,針對全國各縣市幼兒常規疫苗接種政策進行調查,並盤點衛福部疾管署成人疫苗接種建議,雖然各縣市在公費疫苗補助不盡相同,但保護母嬰等脆弱族群的願景是一致的。今天六都決策首長及中央、地方衛生首長共同參與,這也是去年年底縣市長選舉後,六都衛生首長第一次共同的聚會,是城市健康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尤其台灣少子女化嚴重,去年新生兒出生人口僅13.8萬多人 ,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7項中,將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列入需解決問題,如何提升母親及嬰幼兒防護力是今後城市在「健康永續發展」的重要議題。台灣因應少子女化趨勢,政府去年投入逾800億經費推動生育補助、人工生殖補助等政策。依內政部最新統計,去年我國新生人口下降至13.8萬名,且總人口連3年呈現負成長,對嬰幼兒防護刻不容緩。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表示,台北市面臨雙重挑戰,目前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人口的21%,但兩歲以下人口僅占1.21%,出生率0.96%更低於全國的0.98%,因此北市要打造成「敢生、能養、好健康」的城市,除加碼生育補助、提高友善生育補助、回復1500元敬老金,還要提供平價、優質、近便及多元的幼兒照顧服務,並推出「廣慈社會福利園區」為國內首創的醫療、復健、長照的整合機構,以提升健康城市防護力,更是公私協力一起達成的目標。新北市人口為全國最多,但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不均,即便如此,新北市仍不宜餘力照顧母嬰健康。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說,新北市首創好孕專車補助,以及推廣育兒寶貝袋,讓家長注意嬰幼兒發育、促進親子互動,同時推動疫苗接種,包括提供弱勢族群公費輪狀病毒疫苗。另針對身心障礙、未成年、藥物濫用及低收、中低收戶的特殊族群孕產婦提供關懷服務,讓弱勢家庭無後顧之憂。「每個寶寶、媽媽都是寶。」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指出,桃園市於六都中最年輕的城市,但台灣少子女化原因是不想結婚或想晚一點生等,甚至是非婚生子女等都提供相關的幫忙,如策略方面是建立友善生育環境,並於孕前給予凍卵營養金,孕期提供智慧產房、中醫助孕等,產後則給予心理諮商等措施,並納入發展全人照顧系統,讓母嬰同時獲得良好的照顧。台中市副市長王育敏說,為打造母嬰親善的城市,台中市正推動幸福台中,包括提供首創數位智慧育兒小幫手LINE@、產後媽媽心理諮詢加值服務、嚴謹食安查核把關母嬰健康、平價托育讓育兒更容易、打造特色共融公園等,透過身心健康、育兒支援及友善環境的多元守護,作為爸媽最堅強的後盾。根據亞太經濟合作(APEC)衛生工作組(HWG)制定的「APEC生命全程疫苗接種行動計劃」(APEC Action Plan on Vaccination Across the Life-Course)指出,疫苗接種是世界最重要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衛生措施之一。因此,地方政府如何與中央協力,完善常規疫苗接種,並逐步納入新創疫苗,以維持母嬰防護力之永續,是全球共同目標。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指出,聯合國第3個SDGs永續發展指標「健康與福祉」,關心的都是「人」,從城市層面審視健康防護力,讓我們從人出發,用最在地的資源與能量,滿足國民真正日常的健康需求。每一座城市,都是民眾的健康與福祉,最重要的防線。台灣歷經這3年疫情之後,除了接下來要面對公衛挑戰,相信正是政府部署健康永續、加速創新的時機。洪淑惠說,聯合報關心公眾的健康、公衛重大議題,我們承諾將致力在健康永續的議題上,這個論壇是一個重要的平台,也是一個始點,期待每一年我們都有機會邀約政府、專家、產業意見領袖共聚,繼續在城市健康永續議題發揮影響力,為更健康的台灣做出貢獻。此次「2023城市健康永續論壇」期許在健康永續目標下,中央、地方政府、專家學者、產業界和民間社會持續交流,落實在地作法,共同提高台灣城市健康防護力,讓民眾享受生活,參與城市發展。
-
2023-03-08 醫療.婦產科
女性4招補鐵!日常含鐵食物多 搭配「這個」吃更可增進鐵質吸收
今日3月8日為我國婦女節,根據統計,台灣15至49歲婦女貧血盛行率為19.1%,代表近2成育齡婦女有貧血現象,若準媽咪在懷孕初期缺乏鐵質,容易導致孕期缺鐵性貧血,甚至造成早產、死胎等風險,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醒,女性備孕、懷孕期間應加強攝取富含鐵質食物,維持良好健康狀態孕育下一代。育齡婦女貧血 胎兒可能早產、過輕或死胎依據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5至49歲育齡婦女貧血的盛行率為19.1%(血紅素濃度隨著胎兒的成長,母體的血液量會增加,以利運輸足夠的營養素給持續發育的胎兒,如果懷孕初期鐵質缺乏,血液中無法運送足夠氧氣,容易導致孕期缺鐵性貧血,且可能增加嬰兒早產、出生體重過輕或死胎等風險。蔡維誼說,若孕婦缺乏鐵質,也容易出現疲倦、嗜睡、頭暈、臉色蒼白等情形,且寶寶在胎兒時期會預先儲存出生至6個月大體內所需的鐵質,若胎兒無法從母親體內獲得足夠的鐵質,可能造成其出生後生長遲緩。蔡維誼建議,育齡婦女每日鐵質攝取量需達15mg,第三孕期之孕婦及哺乳中的媽咪更要增加每日鐵質攝取量至45mg,以提供本身及胎兒所需的鐵質。女性4招補鐵為預防缺鐵性貧血,國民健康署提供4招鐵質攝取建議,讓有懷孕計畫的婦女透過飲食,調整身體狀況,做好備孕的準備:1.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可經由富含鐵質的紅肉類、海產類(如文蛤、章魚、牡蠣)、內臟類(如豬肝、鴨血、雞心)及豆類與其製品(如黑豆、小方豆干、豆干絲)來補充。2.攝取深綠色蔬菜:除了動物性食物外,深綠色蔬菜的鐵,亦可作為部分鐵質的來源,如紅莧菜、白莧菜、紅鳳菜等,建議每日至少攝取1份(煮熟約0.5碗),除了攝取鐵質還有纖維,可幫助腸道蠕動與健康。3.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用餐中或餐後2小時內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當季水果(如:柑橘、芭樂、鳳梨、小番茄),可以增進鐵質吸收。4.避免用餐時喝茶與咖啡:茶葉、咖啡中的單寧酸與咖啡因會阻礙鐵質的吸收,建議於用餐後2小時再酌量飲用。14次公費產檢 含2次貧血檢驗為能瞭解孕媽咪及寶寶的健康狀況,國民健康署補助孕婦14次公費產檢,包含2次貧血檢驗(建議檢驗週數分別為孕期第12週前與第24週至28週之間)與2次一對一衛教指導服務,強化準媽咪孕期營養健康識能。準爸媽們如有其他孕期營養或孕產婦照護相關問題,可至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孕媽咪好孕館(https://health99.hpa.gov.tw/theme/5),或是孕產婦關懷網站(https://mammy.hpa.gov.tw/)查詢相關資訊,或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國語諧音:抱緊您,抱緊您),將有專業人員為您服務,歡迎準爸媽們多加利用。(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5 名人.林思偕
林思偕/臨終之前 病歷之外
從手寫病歷到電子病歷,我做醫院的「病歷審查員」很多年了。審閱許多病人最後一次住院的病歷。大部分是癌症末期,簽了DNR,在醫院走完最後一程。病人臨終前幾天,住院醫師失語了,主治醫師的教學紀錄空白了。到頭來,人生是一個放手的過程。與病人素未謀面,我在稀薄的文字中揣想:那猛然急墜的魂靈,破碎的家庭,無法實現的期約……醫師在病房門前徘徊,鼓足勇氣進去,空氣凝結,到了床邊,不知道要說什麼。家屬眼神落寞,鎖在各自的哀傷中。置物櫃上,散落祝福的卡片,花瓶中的花逐漸枯萎。醫師大都會壓抑死亡。淡化它,不張揚。查房時快速通過,沒有評論。病歷上沒有「病家觀點」的記載。我好奇在這樣的時刻,病人看到什麼,希望什麼。《罪與罰》的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27歲時曾被押到射擊隊前準備被槍決。在那幾分鐘之間,眼前的事物鮮活起來。他發現一道光束打在教堂的圓頂上,而他的人生一幕幕隨著那道光束流逝。他注意到獄友們臉上的表情,那英勇假面後的真切恐懼。他形容彼時:「時間變成無限寬廣,像巨大的寶藏……每分鐘都像一世紀那麼長,分秒都不能浪費,必須踏實地過 ……」最後一刻終於到來。住院醫師寫下:急救藥物的使用,維生系統的撤除,死亡時間的宣告。病人會不會感到孤獨?有沒有人握著病人的手,好好和他說再見?另一個俄國作家,契訶夫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天,突然大量咳血。妻子緊急喚來醫師診治。為了讓空氣進來,窗戶全打開了,但契訶夫仍不停地喘著,太陽穴浸滿了汗水。醫師為他注射樟腦,但沒有反應。正要派人去拿氧氣枕。「這有什麼用呢,醫師?」契訶夫用微弱的聲音抗議:「在它送來前,我早已經成為一具屍體了。」於是,醫師點了一瓶香檳。酒送來的時候,契訶夫轉向他的妻子,說:「我已經很久沒有喝香檳了。」 他把杯子裡的液體一飲而盡,躺下,轉向左側,慢慢停止了呼吸。一隻巨大的黑蛾從窗戶飛了進來,不停瘋狂地撞向燈泡,發出擾人的聲響。突然間,軟木塞從香檳酒瓶中彈出,泡沫隨之嘶嘶作響。黑蛾飛出窗外,鑽進悶熱的夜裡,一切歸於沉寂。黎明破曉時,契訶夫的妻子坐在那裡,凝視著丈夫的臉。沒有日常的喧囂,沒有人聲,只有平和而美麗,死亡的莊嚴和寧靜。臨終病人仍清醒的時刻,神經格外靈敏,他們咳嗽、腹瀉、關節痛、呼吸困難等各種不適症狀都會被放大。醫師應該積極處理。醫師也應該注意病人的心靈需求。想像自己爬進他的皮膚,在他的體內遊走,從他的觀點去思考,病人最後的想望是什麼。人終將一死。你可能隨時離去,或許是明天,或許是20年後,你猜不準。你的摯愛、親人、朋友也可能瞬間消失。你產生一種急迫感。開始珍視眼前的事物,為夢想訂下優先次序。聆聽和陪伴死亡,感受它的衝擊。勇敢的凝視它,用愛與關懷 ,把死亡變得從容,把它轉化為生機與活力。雖然疾病無法被治癒,我們總能做點什麼,撫慰傷痛,提供病人最終安詳美好的存在感。在病歷之外。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04 醫療.懷孕育兒
當個「夠好的父母」比「完美」更重要! 一起成長,讓孩子練習處理困難、排解情緒
【本文重點】成為「好夠的父母」而不是「完美的父母」。成為一個「好夠的父母」意味著接受有時你無法給予孩子100%的關注或在互動中完美無缺。這也意味著讓孩子們看到你是一個有情感的人類,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解放的體驗。總體來說,本文鼓勵父母們關注孩子的成長,同時也允許他們獨立地成長和學習。--by Notion AI人都會有情緒,即使做了父母也一樣。當寶貝還小時,一顰一笑都是那麼天真無邪,即使犯錯也覺得好可愛、捨不得罵;但當孩子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也在在挑戰著父母的底線。父母都希望成為無微不至的照顧者身而為人,哪有不失控的時候?儘管我們希望成為孩子的好榜樣,但伴隨著生活、工作,各式壓力隨之而來,到底該怎麼做?臨床心理師洪仲清分享了《更快樂的選擇》一書的內容,提供父母參考。英國兒童心理學家唐納德.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體認到,許多父母都希望成為無微不至的完美照顧者。當孩子哭泣時,家長立即給予安慰、當孩子遇到挑戰時,父母就在那裡提供協助。溫尼考特指出,這不是孩子們需要的;孩子需要的是「夠好的父母」。「夠好的父母」更貼近孩子需要不管是因為忙碌、心煩、疲憊,抑或是需要獨處的時間,而無法百分之百呵護他們的孩子,那都不是什麼壞事!藉由這種缺乏關注的機會,孩子們將學會自我調節;相較之下,當父母總是隨傳隨到時,孩子們將無法學會自己處理困難。而父母最終目標是培養獨立的孩子,畢竟,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都在孩子的身邊。孩子從出生起,就必須有機會應對問題;夠好的父母比所謂的完美父母更接近孩子的需要。孩子向父母學習當個「普通人」當個「夠好的爸媽」,同時意味著如果你的孩子偶爾看見你處於低潮,那也無妨。你甚至可以和他們談談你的狀況,你可以抱著他們,讓他們感到安心,然後告訴他們「我現在很沮喪」或「我只是覺得累斃了」。你可以在向他們傳達事情並不是一切都安好的同時,也傳達你的愛與關懷。事實上,孩子們從你那裡聽到這些,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解放,因為他們有時也會有這種感覺。藉由允許自己當個普通人,讓孩子們知道他們也可以這樣!和孩子一起成長,就是最好的榜樣即使他們看到你失控,這也不是世界末日。因為他們也會看到你恢復正常之後的樣子,這會讓他們感到安心。如果你在充滿情緒的狀態下,說了一些你不應該說的話,或者說了讓你後悔的話,你可以向他們道歉。孩子不需要完美的榜樣;他們需要的是夠好的人讓他們有所倚靠。育兒之所以美好,原因之一在於你不僅在教導他人,你也是在自我成長。「不斷學習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塔爾.班夏哈《更快樂的選擇》※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3-04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莊永鑣推動銀青共好!提醒「沒有病的人不要吃藥」,吃錯藥對身體來說是毒藥
基督教門諾醫院壽豐分院提供失智、慢性病長者住院照護。門諾醫院壽豐分院長莊永鑣說,秉持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原則,醫院設立菜園、小動物可療癒長輩,未來更將開設托兒所,以達到老幼共融目標,讓不同世代互相學習,一起成長。壽豐分院創立於2010年,主要收治失智、失能者與慢性病患者為主,提供住院照顧。院內有200床急、慢性精神科及長者失智住院照顧,日間照護200床。另設立洗腎中心,讓病友免除舟車勞頓之苦。將設托兒所 促進老幼共融莊永鑣表示,由於長者離開住了幾十年的家,除了要適應團體生活,更失去隱私,醫院為了讓長者不要有失落、被遺棄的感覺,盡可能讓長者走向戶外從事簡單活動,接觸自然、陽光與動植物,感受生命存在的價值。在園區設立長青菜園,未來規畫開設托兒所,以促進老幼共融,長者看到小朋友可以療癒,小孩也能了解長者的生活智慧。在醫院管理部分,莊永鑣以身作則要做對的事、該做的事,上下要一條心,要有願景未來,創造環境留住人才,更要有創新學習的機會,跟上時代的腳步。醫師則要有「關心、用心、愛心」三心,站在病患角度思考,多溝通互動,才能有良好醫病關係。設公費專班 補足醫護人力花東醫護人力短缺是長期存在的問題,莊永鑣表示,除了例行招募,門諾醫院與馬偕醫護專校合作護理公費專班招募,可享5年全額學雜費補助,畢業後就到醫院服務,提供弱勢家庭學生能有一技之長,同時補上護理師人力;也與各大醫學中心建教合作,互相交流推薦人才。另醫院設立員工聯誼會,有牧師關懷家庭、個人等,創造溫馨的工作環境,讓醫護能有留下來的動力。產官學合作 推全齡生活圈針對門諾壽豐分院未來的規畫,莊永鑣指出,今年轉型成為老人健康照護醫院,主攻慢性病治療,增加一般急性病床50至100床,整體長照計畫有更完整的系統發展,符合鄉親的期待。醫院結合鄉公所、東華大學與在地企業合作,也向國發會爭取地方創生經費,藉由產、官、學合作推動銀青共好創生計畫,規畫全齡共創生活圈,除了爭取周邊硬體環境改善,成為打卡景點,並創造就業機會,吸引更多人進來。養生祕訣/走路、種菜、不挑食 喝茶放輕鬆門諾醫院壽豐分院長莊永鑣養生方法很簡單,每天走路上下班,在分院的長青菜園與長輩一起種菜,飲食吃得清淡,喜愛泡茶喝,也固定買書吸收新知。腎臟科醫師的他,特別提醒「病患不要亂吃藥,沒有病的人不要吃藥」,吃錯藥對身體來說是毒藥,嚴重可能要洗腎。來自高雄的莊永鑣,1984年從台大腎臟科培訓醫師完成後,即在高雄的醫院行醫,日子相當繁忙。有一天他罹患闌尾炎,要在早上6點開刀,前一晚的半夜還在幫病人插管、洗腎,雖然醫師救人是一種使命感,但他覺得這樣忙下去不是辦法,擔心會影響健康。在某個周日,莊永鑣上網不小心點到求職網,第一個看到的就是門諾醫院徵求腎臟科醫師,剛好時任門諾醫院院長黃文雄找他說:「高雄不缺一個腎臟科醫師,但門諾醫院需要。」為了這句話,2周後他就從高雄搬到花蓮。離開高雄時,很多病人都感到不捨,他也有些於心不忍,看到病人對自己的信任很感動。莊永鑣在門諾醫院一待就是16年,8年前調任壽豐分院院長。他認為,在花蓮能接觸到更多弱勢家庭,可以專業治療社會底層病患,心裡覺得踏實許多,也較有空閒時間從事有興趣的事。莊永鑣每天會走路15分鐘到門諾醫院,再搭交通車到壽豐分院,到長青菜園種菜、拔草與施肥等,有愛心民眾送給分院雞鴨鵝等,會帶領長者一起養。他的飲食很簡單,不挑食,尤其喜歡喝茶。他愛看醫療為主的書籍,也喜歡聽演歌,最愛在冬天去日本看雪景,看著雪白世界感到很療癒,放鬆身心。在39年的行醫生涯中,莊永鑣常看到病人吃太多藥,呼籲應對症下藥,「藥用對時機是仙丹,用錯是毒藥」,多喝水、飲食營養均衡,才是維持健康的原則。莊永鑣小檔案年齡:69歲專長:腎臟內科現職:基督教門諾會資源開發管理中心副執行長、門諾醫院壽豐分院院長、門諾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經歷:台大醫院腎臟科培訓醫師、阮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高雄大千醫院副院長、門諾醫院內科系主任、門諾醫院醫務部主任給病人的一句話:生活過得平安喜樂,在人生最後階段平靜安詳。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27 焦點.長期照護
「我殺死了我的家人!」面對求救訊號被凍結的照顧者,如何避免長照弒親的悲劇
當照顧風暴過去時,我們如何能全身而退?打造免於長照恐懼的國度兩年前,本會與願景工程基金會開始合作「照顧殺人事件」專題報導,「不能讓這些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白白犧牲,我們是否能從中學習到教訓?」是最初的想法,但當事人或已不在人世、或不願喚起痛苦記憶,採訪過程困難重重,我們深刻瞭解出版本書有多不容易,因此,先向作者與出版社致上最大敬意。本書作者在有限資料下努力重建現場,在細膩筆觸下,家庭照顧深淵寫實又立體:長期睡眠不足、照護疲勞、經濟困頓、貧病交加、處處碰壁的家庭照顧者,面對失能家人衰敗的無助無力、不忍卒睹所愛之人繼續受苦的艱難……長期照顧就像看不到終點的馬拉松,唯有死亡才能從痛苦中解脫。這些故事,令人同情,也讓人害怕─誰知道明天會不會輪到你或我?家庭照顧者也是長照服務的主體臺灣與日本有相同處,也有不同處。日本在二○○○年就實施長照保險,照顧資源更豐富充足,但照顧者援助法案尚在萌芽階段。而臺灣在一九九六年就有家庭照顧者倡權組織,並於二○○五年提出「家庭照顧者權利宣言」。臺灣也是亞洲第一個將家庭照顧者權益保障入法的國家,二○一五年「長期照顧服務法」明定喘息服務、心理支持等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至今全國已設置一百一十九處家庭照顧者支持據點,並配置兩百多位社工為主的專業服務人員,協助高負荷家庭照顧者,推動「照顧不離職」、「不必然自己照顧」、「家庭不失和」的「新三不長照」觀念與服務。但近兩年,臺灣家庭照顧者服務有倒退之嫌,無視於許多高負荷照顧者如同書中所描述,多是陷入照顧困局、對改變卻步的「非自願性案主」,政府擅改一些有助照顧者走出家門、增加社會參與的支持性服務,堅持「使用者付費」,民間組織必須持續抗爭與倡議。書中建議日本政府應仿效英國,實現法律上對照顧者權利的保護,才能讓照顧悲劇止息,這也是臺灣下一步的努力目標。延伸閱讀:年輕照顧者的悲歌!夢想因照顧重擔被打斷 年輕人做出犧牲是必要之責嗎?社會善意是預防悲劇的一線曙光照顧悲劇可以預防嗎?「勇於發聲」是第一步。本書提到日本在二○一五年開始連載的「殺人案件的『自白』」獲得巨大反響,激發更多照顧者與周邊親友站出來說出真相,也有更多關於照顧者援助的討論,包括確保夜間或緊急時有充足的應對服務、心理支持、經濟援助等,這些都是社會集體向照顧者展現的善意與支持。社會善意,其實個人也能傳達。書中有位吉田先生,面對鄰里出現照顧殺人事件,深深自責,他每週一次訪視、關懷倖存的照顧者,並促成接受採訪,他說:「我深知,木村先生內心的傷痛永遠也無法癒合。但是,我們地方組織必須守護他。不能讓他再一次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這讓我想起有位兒子照顧者說,在面對吵鬧不休的失智母親,他的求生之道,是當情況嚴重時,他會坐上最後一班公車,帶母親去醫院急診室,貼心的醫護人員很了解這對母子的處境,總會努力安撫母親,讓兒子可以好好睡上兩三個小時。這是政府做不到的夜間喘息服務,卻是照顧者最後的心理支撐。臺灣平均家戶人口數至二○二一年只剩下二點六人,人口愈來愈老、家人愈來愈少,面對照顧風險事件,我們如何面對?推薦一般民眾閱讀這本書,從他人故事中借鏡,培養更多彈性與韌力,以因應千變萬化的照顧情境。推薦專業人員閱讀這本書,提高辨識高風險家庭照顧者的敏感度與處遇能力。推薦政府官員閱讀這本書,基於家庭照顧者需求,加速長照公共建設,例如目前長照2.0僅限提供居家服務與日間照顧,對重度失能者卻不提供合乎需要的住宿式機構,豈非陷不堪負荷的照顧者於險境?本書警示了日本「大照護時代」的來臨,其中男性照顧者、老老照顧者、一對多照顧者存在更高風險,也分析了照顧不離職政策的執行困難。此外,日本警方也分析照顧殺人案件在所有故意殺人案件中約占36%,這些政策分析與基礎統計建置,值得臺灣借鏡。期望我們能藉由本書,更了解照顧殺人事件的本質與始末,採取有效對策,打造臺灣成為一個「免於長照恐懼的國度」。本文節錄:《無人知曉的房間:長期照護下,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一書
-
2023-02-25 焦點.長期照護
照顧者資源看這邊!教你申請「到宅照顧技巧指導」及「轉介個別心理輔導、諮商服務」
為減輕家庭照顧者照顧負荷,衛福部長照司宣布,即日起家庭照顧者經過家照專員評估後,無論低收、中低收、一般戶,使用「到宅照顧技巧指導」及「轉介個別心理輔導、諮商服務」2項服務皆可免除自負額。元氣網帶您一同了解如何申請、使用。過去民眾申請長照,會依身份別收取部分負擔,除了低收入戶免收自負額,中低收入戶收取5%,一般戶收取16%。但「到宅照顧技巧指導」及「轉介個別心理輔導、諮商服務」這兩項服務主要針對照顧者,許多照顧者不習慣「花錢放鬆壓力」,長期累積,卻對身心造成極大負荷。為鼓勵照顧者使用服務,長照司今年「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創新型計畫」中,放寬「到宅照顧技巧指導」及「轉介個別心理輔導、諮商服務」2項服務,無論低收、中低收或一般戶皆無需部分負擔,免費使用。長照司補助「照顧技巧」每人每年12小時、每小時500元,而「心理輔導諮商」則補助9堂、每堂2000元,過去一般戶申請照顧技巧,每小時需自付80元,心理諮商每次自付320元,新制上路全由政府負擔。但照顧技巧申請到第十三小時,或心理諮商第十堂,民眾須自負額。Q:家照專員在那裡?如何聯絡?●家照據點在這裡: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資源地圖目前全國有119處家照據點,提供家照服務社工或個管員到宅訪視評估。家照據點服務內容涵蓋個案服務、照顧技巧指導、個別心理輔導、社會暨心理評估與處置及諮商服務、長照知識或照顧相關訓練課程、情緒支持等支持性服務項目,如果有任何長照需求或照顧壓力與安排問題,無論是否已使用長照服務或聘有外籍看護工,可撥打1966長照專線或0800-507272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專線人員將提供協助。Q:何謂「轉介個別心理輔導、諮商服務」?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指出,要使用這2項服務,都需要先由家照專員評估,例如家人照顧之間發生衝突、照顧者本身是被迫變成照顧者、因照顧導致夫妻關係生變、照顧導致情緒壓力調節有困難等,確認並非長照資源不足,而是心理層面問題,確認的確需要心理輔導。針對不同案家的問題,家照專員會安排心理師到案家,與家庭照顧者協談。例如70多歲的太太照顧100歲的先生長達5年,難以決定要不要讓先生住機構,當中有捨不得、罪惡感、夫妻分離焦慮等,心理師會透過總共6次訪談,一次約1小時時間,與案家對話逐步解開心結。Q:何謂「到宅照顧技巧指導」?陳景寧說,如果經過家照專員評估,案家照顧問題出在「技巧不足」,像是被照顧者原先只有中風,後續增加失智症等狀況,又或是新聘移工剛到職,尚未受過照顧訓練,不擅長照顧失能長輩,也適合申請到宅照顧技巧指導。申請到宅照顧技巧指導,主要由照顧實務指導員提供協助,有別於一般長照專業,實務指導員背景大多為資深居服員轉任,資歷至少3年以上,到案家後教導家屬、照顧者、看護包括移位、上下床等非侵入性護理照護技巧,一年長照司補助12小時時數,每次可安排1至2小時不等。陳景寧表示,實務指導員除了給予技巧指導,在訓練課程中,也加入了4小時「認識家庭照顧者」課程,讓指導員除了是老師,也能陪伴家庭照顧者,不會一昧指責照顧者做得不好,而要進一步理解他做不好的原因,以及照顧者本身是否有疾病、衰弱等情況,更真實地貼近照顧者。「家庭照顧者孤立最危險」。陳景寧說,許多照顧者不會向外求援,若能有越多人給予關心、增加人際互動,像是長照人員、指導員或社工等進入案家,與照顧者互動、讓他有紓壓出口,或引導他走出家門參加活動,能有喘息空間,才能避免更多照顧悲劇發生。Q:如何取得服務? 1.撥打長照專線1966或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台語諧音:有你有你,真好)2.經家庭照顧者支持據點評估符合高負荷資格3.「心理協談」約在有隱私的諮商室,少數情況到宅(例如偏郷)。Q:還有更多補助嗎?為了鼓勵家庭照顧者能勇於踏出使用長照服務第一步,對於參與相關支持活動的家庭照顧者,如屬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者,自112年起每趟亦有150元交通費之補助。希望家庭照顧者能多多參與相關支持活動,學習如何善用資源成為「聰明照顧者」。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17 醫療.消化系統
傷胃食物有哪些?5類食物易刺激胃酸分泌,2類食物會消化不良
胃本身具有良好的平衡機制,能分泌胃酸幫助胃蛋白酶消化食物,也會分泌鹼性黏液形成胃黏膜屏障,保護細胞不受胃酸侵蝕,然而,有些食物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影響胃排空時間,破壞平衡,傷害胃部健康。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營養師表示,甜食、刺激性食物、酒精、氣泡飲、咖啡因等,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而影響胃排空時間的食物,像是高油、糯米類等,會增加胃部負擔,這些都是所謂的傷胃食物。5類食物易刺激胃酸分泌 過多胃酸會引起不適胃酸分泌過多,容易造成胃部不適,長期下來,容易對胃產生傷害。黃翠華營養師指出,有5類食物容易導致胃酸分泌過多,首先是「甜食」,不僅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許多研究也指出,糖分攝取過量會使許多疾病的發生率、死亡率增加。黃翠華營養師提到,甜食還具有成癮性,民眾要特別注意,應避免過度喜好或過度依賴甜食,因此「減糖」是很重要的生活習慣,尤其胃不好的人應忌甜食,一般人也要盡量減少。此外,「刺激性的食物」像是胡椒、辣椒、生洋蔥、生大蒜等,也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黃翠華營養師建議,這些食物應盡量避免,洋蔥、大蒜最好煮熟後減少其刺激性再吃。而酒精、咖啡、氣泡飲料也容易刺激胃酸分泌,應減少攝取。不過,要完全排除這些食物,對民眾來說其實相當困難,黃翠華營養師表示,如果要吃這些食物,切記!千萬不可以空腹吃,但最好還是減少攝取。高油、糯米應避免 改善飲食習慣也很重要而食物進到胃後須經過消化處理變成「食糜」,才可通過賁門進入小腸消化吸收,但有些食物會影響胃排空時間,導致消化不良,增加胃的負擔、傷害。黃翠華營養師指出,有兩類食物會影響胃的排空,導致民眾產生消化不良的感覺,第一,高油,第二,糯米類食物。為什麼糯米會造成消化不良呢?黃翠華營養師表示,糯米的結構與一般澱粉不同,糯米是支鏈澱粉,如同一隻手有直線、交叉處,比起一般澱粉的直鏈結構需要額外的酵素系統才能分解、消化,處理方式複雜,因此在胃停留時間就越久,容易引起胃部不適。不過,除了避免傷胃食物外,若不改變飲食習慣也容易引起許多胃部問題,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常囫圇吞棗,無法做到細嚼慢嚥,這也容易導致消化不良的症狀產生。黃翠華營養師表示,食物若在口腔未充分咀嚼,進入胃後需要更多時間消化處理成食糜,建議民眾每一口食物應咬20-30下,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保護胃部健康。【延伸閱讀】【胃痛專題】保「胃」健康從何做起? 營養師:先了解胃部結構!提供3種營養素胃食道逆流、糖尿病如何吃得健康? 醫師提醒注意「這些」飲食習慣【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6743】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3-02-16 醫聲.高齡社會
投票|照顧殺人免入獄:法務部修法是落實社會正義還是助長長照悲歌?
照顧者長期陷於難以想像的巨大壓力,無處排解,導致近年「照顧殺人」事件頻傳,十年來已累積近百件。受限現行《刑法》規定,照顧殺人案件被告最低刑期為2年6個月,讓法官「求其緩刑而不得」。法務部7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將研擬修法,讓類似案件被告能免於入獄。消息一出掀起輿論,支持者認為慈悲殺人的刑責本該有轉圜之處,質疑者則擔心修法會讓更多人把弒親當作家庭照護出口之一。照顧殺人事件中「被社會遺忘的人」當疾病無情的降臨,讓家人維生的能力逐一挪去,沒有留給照顧者太多時間思考規劃,基於親力親為的倫常或是經濟的弱勢,他們一肩扛起照顧的責任。這一扛,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後簡稱家總),平均至少9.9年,每天照顧時間長達13.6小時,照顧親人數十年者也大有人在。法務部提出修法的原因,外界認為是去年判決定讞的陳姓男子殺女案。3年前,一位照顧先天性腦性麻痺女兒超過50年的陳姓老翁,以棉被悶死女兒後吞下數十顆安眠藥尋短。陳男送醫後獲救,檢方依殺人罪起訴。根據本報去年報導,陳男殺害的女兒為其次女,年約半百,自幼罹患先天性腦性麻痺,長期臥床無法自理。因陳妻健康因素動了手術,其後就由陳男獨自照顧女兒。數十年的時間裡,他不能像一般人一樣偶爾離家旅遊,社交生活更是幾乎完全停擺,每天的換尿布、拍痰、餵食,都由陳男一肩扛起。在長期沈重的照護負擔之下,陳男患有憂鬱症多年。一審時,陳男表示悶死女兒是他一人所為,也知道會有罪行,只是長期的憂鬱狀態加上新冠疫情影響,才讓他認為和女兒一同赴死是脫離重壓全家苦難的解方。陳男家屬陳述,陳男「非常愛女兒」,一審法官也認為陳男將終身受到「良心監牢」禁錮,卻因現行《刑法》規定,不得不判處2年6月的最低刑期,且依法不能緩刑,故籲請總統蔡英文頒布特赦令。二審開庭時,法官形容陳男是「被社會遺忘的人」,然因陳男認知功能正常、未罹患失智,犯案當下不具幻覺、妄想等狀況,故維持一審判決。案件上訴後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全案以2年6月徒刑定讞。與陳男殺女案情境類似的案件不在少數。去年本報報導一件桃園陳姓男子殺母案件,42歲的陳姓男子與65歲母親相依為命,陳母久病臥床,領有殘障手冊超過20年,又於2021年中風癱瘓,長期由陳姓男子一人照顧。陳男既要照顧母親,還要外出工作維持經濟來源,導致壓力與疲憊不斷累積。一日上午他走進母親房裡,拿起枕頭悶死母親,並在事後向親屬坦言「我把媽媽殺死了」。警方到場時,陳母已身亡,陳男被依殺害直系尊親屬罪移送地檢署偵辦。警方調查,陳男原有固定工作,疑似因為照顧母親而離職,長時間和母親共處家中,心情低落最終釀成憾事。發生在2019年的吳文佑殺父案,是另一起震驚社會的長照悲歌。監視器畫面中,吳文佑花了七分鐘走上高屏溪舊鐵橋橋墩,再過了53秒,他以繩索套住頸部,一躍而下結束生命。這不是一件單純的自殺案件,停車場吳文佑轎車後座,躺著他勒斃的父親遺體。「萬惡的罪業我來承擔。」根據願景工程的專題報導,吳文佑留在家中的紙條寫著。他辭去工作在家久病老父超過兩年,鄰居說,從沒聽過他一句抱怨。吳父有攝護腺肥大、高血壓,又因車禍不良於行。吳文佑當了數十年泥水匠,粗工導致退化性關節炎。即使健康狀況不佳,因兄弟姐妹都已成家,單身跛腳的他就這樣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兩人困居在老舊透天醋的一樓生活。根據願景工程報導,高齡80歲的在地鄰長形容吳文佑:「真的是很老實、孝順的囝仔」。吳父生病前,老鄰長常和他坐在巷口泡茶。吳父逐漸老衰,偶爾拄著拐杖亂跑,讓兒子尋上半天;有時則拒絕出門,吳文佑必須連哄帶吵,抱著老父上車,才有辦法就醫。鄰居知道照顧長者辛苦,曾經詢問吳文佑是否要找看護,他都拒絕,認為照顧家人是自己的責任;「我可以的。」吳家兄弟姊妹來訪時,他也要手足不必擔心。吳文佑和父親雙雙逝世後,鄰居們都十分懊悔,覺得應該可以多做什麼。如今徒留監視器影像,再也沒有人知道壓垮吳文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修法三方案 首重減輕刑期、給予緩刑機會長照悲歌社會新聞,讓大眾和司法界人士開始思考,「照顧殺人」真正的兇手究竟是被告個人,還是整體社會支持系統?當這些走投無路的照顧者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孤島,最終選擇激進的方式脫離苦難。有些照顧者尋死而不得,有些則已經年過半百、身心狀況比被照顧的親屬好不了多少,他們是否應和其他窮凶惡極的殺人犯一樣,面臨漫長的監禁生活?在本報「陽光行動」專題報導中,法務部檢察司司長黃謀信提到,「法律訂死在那邊,怎麼判都要坐牢」,但長照悲歌類型的案件有特殊犯案動機,若再以囚禁懲罰,不符合罪刑相當原則,也違背國民法律感情。除了讓法官得判緩刑,黃謀信指出,若檢察官能在「緩起訴」階段就有權處理這類案件,當事人更可免除後續的訟累,但因涉及司法院權責,仍有待商榷。法務部的新聞稿中則提到,考量照顧殺人事件中,部分行為人之所以犯下殺人犯行,係因缺乏家庭支持系統,或因爲「智識程度、經濟條件、生活狀況、心理健康等有所欠缺」,若依照現行「刑法」規定,「是否符合罪刑相當性」仍有討論空間。現行《刑法》第271條第一項規定,殺人者應處死刑、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即使行為人即使符合減刑原則,最低刑度只能減輕至2年6個月,且不符合緩刑要件,必須入監服刑。基於「公義與關懷」理念,法務部長蔡清祥指出,將傾聽民意,針對長照悲歌衍生照顧殺人事件進行修法可能性的研議,並列出三大修法方向,包括放寬緩刑條件、緩起訴條件,或訂定針對長照殺人案件的獨立處罰規定:一、修正《刑法》放寬緩刑條件為三年以下,最低刑期2年6月的照顧殺人案件被告,可獲得緩刑之可能。二、修改《刑事訴訟法》緩起訴要件,讓長照悲歌類型案件,在地檢署審理時就可以獲得緩起訴處分的機會。三、在《刑法》中針對長照殺人案件訂定獨立處罰規定,把本刑由十年降為七年,讓被告有緩刑的機會。法界:當心開大門、應考慮長照被告真實需求法界人士對於法務部提出的三個項修法方向各有解讀。律師林俊宏受訪時表示,認為放寬緩刑要件較為合理、可行,再加刑法現有的自首與情堪可憫「把關」,應不會有過度放寬的疑慮;若是放寬緩起訴條件,「開的門比較大」,影響層面較廣,得看外界是否能接受。由於長照殺人案件被告多半是年長、罹患精神疾病或有情緒困擾,律師范振中認為,放寬緩起訴要件,比較能有效符合長照殺人案件被告的需求,案件時間愈長,對被告愈是痛苦的折磨,「遲來的人道關懷,不是真的關懷」。律師陳長文則建議,放寬緩刑與緩起訴條件兩頭併進,讓可能被檢方忽略的被告,有機會在法院獲得緩刑。「如果不是走投無路,誰想親手殺害自己最親愛的家人?」家總秘書長陳景寧接受願景工程採訪時表示,法務部目前研議的三個修法方向都值得推進:第一項鬆綁法官判刑、第二項鬆綁檢察官起訴壓力,第三項可以讓社會有更多對話,共同認識「長照殺人罪」的樣態與影響,量刑能兼顧情理法。變相鼓勵照顧者殺人?專家:整合長照資源、完善心輔機制才能治根有質疑者認為,此次法務部修法減刑或緩刑,讓照顧殺人案件中的被告不必入獄,可能變相鼓勵照顧者轉變成施暴者,甚至讓殺害親屬成為照顧者脫離長照地獄的新管道,造成極大的道德風險。民間團體認為,應就根本解決問題,如:增加居服員到訪次數、加強照顧者的心理輔導等。針對質疑聲浪,陳長文曾投書《中國時報》,提出以下論點:有論者質疑,倘照顧殺人得緩起訴、緩刑而不需入監,恐生「破窗效應」,遑論特定案件手段殘忍、毫無慈悲。但筆者非指「照顧殺人」必然輕判,而是應讓司法官在審理極端案件時能公正裁量,不應明知「刑罰苛酷、罰不當罪」卻束手無策!莫低估國家培育的司法官,司法官則應審慎認事用法。再者,刑罰以矯治為目的,照顧殺人多為長期壓抑、一時失控,幾無再犯可能。既然立法者能體恤產後婦女壓力,訂定「生母殺嬰」降低刑責,「照顧殺人」同為精神狀態不穩,不增訂殺人罪類型,至少也應使之適用緩起訴、緩刑,不是嗎?2008年「長照疲憊」為日本殺人第5大動機,如今日本「介護殺人」亦於我國頻生。修法已過20年,當年借鏡日本的《刑事訴訟法》智慧卻未隨社會環境變化及司法官的閱歷鬆綁(緩刑亦同),如此恐龍法制,法律人政府能不慚愧?「現在不是哪個政府部門該負責,整個社會都要負責,沒有人是局外人。」陳景寧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照顧悲劇現場層出不窮,如今悲劇再次發生,若政府單位持鴕鳥心態,不去了解真相、沒有完整調查報告,「這類悲劇只會不斷出現,沒完沒了」。陳景寧點出另外2項重要配套,包括台灣目前沒有照顧殺人事件的統計分類,警政部門必須建立更完整的照顧殺人事件資料庫,才能讓法務部在討論修法更有依據,例如日本即有相關作法;二是期待法務部能與社福部門合作,針對創傷家庭提供法律以外的後續心理復原服務。陳景寧呼籲,「長照悲歌」的根源還是因為長照服務的不夠用、不好用,多數悲歌都發生在重度失能家庭,以長期而言,應全面推動長照保險,短期而言,長照2.0應儘速放寬對7級以上等重度失能者,不應限制僅能使用居家服務或日照中心,而另給予住宿式機構選項,政府每月補助約3.6萬元,可大幅降低家庭照顧壓力。責任編輯:林琮恩本文部分內容彙整自聯合報系記者梁玉芳、林孟潔、王聖藜、蕭白雪、許政榆、沈能元、曾增勳、楊湛華等採訪撰稿之專題與即時新聞。★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3-02-07 焦點.元氣新聞
「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星雲大師遺囑全文公開
【編註】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法師2月5日圓寂,佛光山也在今(6日)清晨發布公告證實。星雲法師多年前在《人間福報》寫的「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一文,提及他一生信仰佛陀,「法界一切都是我的,但形相上的無常,一切都不是我的」,所留下的一切都將奉獻出去,被外界視為「遺囑」。以下為星雲法師《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全文。各位朋友、各位徒眾:先和各位道別,下面做一個真誠的告白,跟大家告假,謝謝。我一生,人家都以為我很有錢,事實上我以貧窮為職志。我童年家貧如洗,但我不感到我是貧苦的孩子,我心中覺得富有。到了老年,人家以為我很富有,擁有多少學校、文化、出版、基金會,但我卻覺得自己空無一物,因為那都是十方大眾的,不是我的。在世界上,我雖然建設了多少寺院,但我不想為自己建一房一舍,為自己添一桌一椅,我上無片瓦,下無寸土,佛教僧伽物品都是十方共有,哪裡有個人的呢?但在我的內心可又覺得世界都是我的。我一生,不曾使用辦公桌,也沒有自己的櫥櫃,雖然徒眾用心幫我設置,但我從來沒有用過。我一生,沒有上過幾次街,買過東西;一生沒有存款,我的所有一切都是大眾的、都是佛光山的,一切都歸於常住、社會,所有徒眾也應該學習「將此身心奉給佛教」,做一個隨緣的人生。我一生,人家都以為我聚眾有方,事實上我的內心非常孤寂,我沒有最喜歡的人,也沒有最厭惡的人。別人認為我有多少弟子、信徒,但我沒有把他們認為是我的,我只希望大家在佛教裡各有所歸。我沒有什麼個人物質上的分配,說哪一塊錢分給你們,哪一塊房舍土地分給你們,也沒有哪一個人拿什麼紀念品。你要,那麼多的書,隨便在哪裡都可以取得一本做為紀念;你不要,我有什麼良言好話也沒有用。我只有人間佛教供你們學習,只有道場供你們護持。我對大家也沒有何好、何壞,在常住都有制度,升級都有一定的標準,但世間法上總難以平衡,升級的依據:事業、學業、道業、功業,這裡面大小、高低、有無,看的標準各有不同,都與福德因緣有關。所以大家升級與否,不是我個人所能左右,這是我對所有的徒眾深深抱歉,我不能為你們仗義直言,做到圓滿。不過,你們也應該學習受委屈,宗務委員會決議你們的功績升降,出家道行,自有佛法評量,不在世法上來論長道短。今後,我所掛念的是徒眾的調職,佛光山它不是政府,但是單位多,又有調職制度,傳燈會竭盡所能安排適能適任,對於個人所長、想法縱有所差,大家都要忍耐。世間難以論平等,我們要把它創造成和平、美滿的人生,但也要看在哪個角度來論平等。未來如有不同意見,大家要依循《佛光山清規》,可以更改,但要經過大眾的同意。我一生,人家都以為我創業艱難,事實上我覺得非常簡易;因為集體創作,我只是眾中之一,做時全力以赴,結果自然隨緣。許多人以為我善於管理,事實上我只是懂得「無為而治」。感謝大家互助合作,除了戒律與法制之外,我們都沒有權力去管理別人。對於世間的一切,來了,並沒有覺得歡喜,去了,也沒有覺得可惜。總想,人生應該任性逍遙,隨緣自在,能夠與道相應、與法相契,就是最富有的人生。我一生,服膺於「給」的哲學,總是給人讚歎、給人滿願;我立下佛光人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因為我深知結緣的重要,心裡只想到處結緣、到處散播佛法種子。我立志興辦各種教育,因為從小我沒有進過正規的學校讀書,明白教育才能提升自我,改變氣質。我也發心著書立說,因為從佛陀那裡一脈相承的法水流長,我不能不把心裡的泉源用來供應世間。我這一生奉行「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無為有、以空為樂」的人生觀,凡我出家弟子,都應本諸出離心,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生活要求簡樸,不要積聚。過去三衣一具、頭陀十八物、衣單兩斤半,這許多優良傳統,都合乎戒律,都應該深思熟記。佛光弟子不私自募緣,不私自請託,不私置產業,不私造飲食,不私收徒眾,不私蓄金錢,不私建道場,不私交信者,大家都能這樣做到,佛光山的法脈會更加光耀永遠。所謂「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社會,功德歸於信徒」,大家應該好好奉行。須知「佛道遍滿虛空,真理充塞法界」,法界一切都是我的,但形相上的無常,一切都不是我的,不要對世俗有太多留戀。人間佛教雖然不捨世間,但是「猶如木人看花鳥」,不要太多留意、太多分別。時時以眾為我,以教為命,在佛道上安身立命。凡我徒眾,擁有佛法就好,金錢、物質,儘量與人結緣,因為那是人間共有的財富。對於財務經濟,點滴歸公,我們每個人一切都是常住供應,不需紛爭,不要占有,只要大家正信辦道,生活應該不足掛慮。也希望徒眾不要為世間這種衣食住行太多的分心掛礙,此實不足道也。我希望常住淨財要用於十方,不要保留,這才是佛光山未來的平安之道。除了道糧需要以外,如果還有淨財,一律都布施文化、教育、慈善。佛光山取之十方、施之十方,我們要濟助急難,關心鰥寡孤獨,或隨緣做些施捨予貧困民眾。因為災難、貧苦是人間的不幸,急難救助,這是理所當然要給予一些助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等土地以及所有的別分院道場,都不是國有的,也不是租借的,都是常住陸續以淨資購買。所有一切全為佛光山常住所有,沒有與人合股共業。沒有牽連,也沒有借貸,常住開山以來,從未向外借貸。對於那許多別分院道場都要好好輔導、整修,給予信徒方便。如果實在不能維持,得到宗委會、信徒的同意,把它結束,淨財集中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私人不可分配。和佛教界、道友都不共金錢來往,要有來往就是布施,沒有償還,不可借貸,免除日後紛爭。我這一生信仰佛陀,以佛陀為我的導師,為我的道路。未來,大家在佛道的修學上,佛陀、十大弟子都是我們的榜樣,佛教的宗門祖師都是我們的模範。在佛法的弘傳上,世界各地的道場,要儘量給予本土化,請當地徒眾住持;我對人間佛教的所有言教,都要能傳達到家家戶戶,為人所接受。我一生,以弘揚人間佛教為職志,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有助於幸福人生增進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苦,要視為我們增上緣的力量;無常,不是定型的,可以改變我們未來的一切,促進人生的美好。空,不是沒有,空是建設有的,要空了才有,我一生一無所有,不是真空生妙有嗎?我堅信人間佛教必然是未來人類世界的一道光明;說好話是真,做好事是善,存好心是美,讓三好運動的真善美要在社會裡生根。智就是般若,仁就是慈悲,勇就是菩提,要努力做到,讓戒定慧在我們的心裡成長,以實踐菩薩道做為我們人間的修行。人間佛教的本源發自於佛陀,現在已經成為普遍的氣候,所以佛光山、佛光會的發展,必定會成為佛教界一個正派的團體。但世間的人事各有所執,自古以來,在印度就有上座部、大眾部,傳到中國有八大宗派,在教義上實踐理念各有不同,無可厚非,但如果在人我是非上較量,那完全不能契合佛心。假如你們有心,為團結佛光僧信四眾,可以效法過去古德聖賢成立一個宗派;但所謂創宗立派,則是看後代行人的作為,如果後來的人對佛教有所貢獻,又眾望所歸,有個當代佛教的宗派來為佛教撐持,做擎天一柱,這也未嘗不可。對人間佛教弘法事業方法有所不滿意的,所謂「我執已除,法執難改」,要另立門戶,我們也要有雅量接受這種佛光的分燈法脈,只要對宗門沒有傷害,不要給予排擠,還是要給予包容。我們的理念不在於自我的成就,是在於佛法能夠傳承,不分男女老少。在「佛光大道」上,僧信四眾現在已有規模。佛光山的僧眾比丘、比丘尼要擔綱,佛光會的優婆塞、優婆夷也要出一些人才,有所發揮,彼此不容分散力量,凝聚共識,讓大家有團聚的向心力,使佛光會日日增上,俾使佛光普照、法水長流。對於佛光會會員在社會上合乎八正道精神意義的事業,都要鼓勵並且幫助他們發展。佛光會永遠為佛光山教團所屬,僧信和諧,不爭彼此,不必對立,等於空有是一體兩面。佛光山已經推行民主的制度,今後佛光山和佛光會的領導人,都按照常住的循序,不要有所爭論,要以大眾意見為歸。我倡導「平等」,深信男女、貧富都在平等之中,不可以有所歧視。眾生皆有佛性,情與無情,都能同圓種智,所以我從「人權的尊重」到「生權的提倡」,希望徹底落實「眾生平等」的精神。大家對山上的老樹、小花,要多多愛護,山下的村民、百姓,應該給予關懷;育幼院的兒童要多多鼓勵,精舍安養的老人要時常慰問,對開山的諸長老要給予尊重。我對兩岸視如一家,我對世界都如兄弟姐妹,我希望把美好的因緣留給人間,把佛法的情誼留給信者,把信心的種子留給自己,把無上的榮耀留給佛教大眾。但願普世大眾,都能信仰因緣果報,希望每位仁者,都能奉行慈悲喜捨,把一切的心意留在人間。人間佛教的事業:如辦大學、電台、報紙、編輯出版、雲水書車、養老育幼等,凡有利於社會公共事業的都應該交由教團擔當,給予支持,不可間斷;滴水坊要把「滴水之恩」做得更加美好。對於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有緣分,要常去禮拜。我對社會的文教、公益數數尊重,所以有一個公益信託教育基金,現在已有十餘億元,除了少數由信眾發心捐贈,全由過去的稿費和一筆字義賣所得。今後,山上的長老可以護持,也希望佛教人士或熱心公益者的遺產都可以參與進來,讓公益基金壯大,更能造福全民,成為國家社會的一股清流。像真善美傳播貢獻獎、三好校園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星雲教育獎等,其他再有項目,只要經濟許可,將來都可以設立。我們對於社會總要增加養分,這是每一個佛教徒不可以推卻的責任。在教育上,開支最浩繁的,就是常住辦的幾所大學、中學等;若有緣分,無條件的贈予有緣人管理,不可買賣;如果賣學校,對那些募款辦學的人怎麼交代?這對佛光山的名譽不好,會給人批評。對於協助佛光山文化教育發展的社團,如有興辦,應該量力補助,以使其有心人更加團結。如有良言建議,甚至批評,只要是善意的,也不要排拒,要以聞過則喜的雅量接受,我們總要接受大家的意見,他人才會更加擁護。我時常看到園藝組的徒眾們在那裡除草修花,看到環保組的同道們在那裡做資源回收分類,看到工程組的修繕、都監院的服務、大寮裡的典座,以及殿堂裡的香燈、殿主等,那種投入,任勞任怨,實在是山上成功的動力,我只有感動、感激。沒有大家的發心,何能有今日的佛光山?今後,對於客堂的接待,對於信徒的招呼,對於義工的參與,要有種種教育訓練,以使我們的教團更增臻完美。所以,集體創作的精神,要永遠的、無怨無悔的堅持下去,這是我一生的志願。因為誰都不能單獨存在,大家要互助互敬、共存共榮,那才是懂得佛法的核心精神,寧可以個人犧牲忍耐,不要讓常住和大眾受到損失。我的鄉親前輩唐朝鑑真大師,經過多少磨難到達日本弘法傳播文化,在七十五高齡,自知歸鄉無望,他寫下遺偈:「山川異域,日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在人生的生命之流裡,如同大江東去,終會有再回來的一日,人的生命一期圓滿,還會有另一期生命的開始。人類不能獨居於世間,生活需要士農工商的供應,生存需要地水火風的助緣;大自然裡,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都是我們的生命,大家要愛惜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要幫助地球上的一切眾生,因為他們都是曾經給我、助我的人,對我們都有恩惠。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因緣裡,要彼此相依相助。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沒有帶來,死也沒有帶去」,回顧自己這一生,我不知道曾為人間帶來什麼?但我帶走了人間多少的歡喜、多少的善緣。我難以忘記多少信徒對我的喜捨、對我的護持、多少同門的祝福,我也難以忘記刻骨銘心的助緣。我這一生所受到的佛恩、友誼,真是無比浩蕩,我應該在人間活得很有價值。我願生生世世為佛陀奉獻,為大眾服務,以此上報四重恩。現在,我雖然帶走了你們對我的尊重,帶走了你們給我的緣分,帶走了你們對我的關懷,帶走了你們與我的情誼,未來我會加倍補償你們。我一生所發表過的言論,如:「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又如傳法說偈:「佛光菩提種,遍灑五大洲,開花結果時,光照寰宇周」,希望大家都能謹記、實踐。所謂「有佛法就有辦法」,凡我信者,要實踐慈悲、喜捨、結緣、報恩、和諧、正派、服務、正常、誠信、忍耐、公平、正義、發心、行佛……這些都是佛法,能夠實踐,你就會有辦法。我一生雖然遭逢大時代的種種考驗,但我感到人生非常幸福,我享受苦難、貧窮、奮鬥、空無;我體會「四大皆有」,我感覺人生「花開四季」,佛陀、信徒給我的太多了。雖然出家,注定要犧牲享受,但其實吾人也享受了犧牲的妙樂,我覺得在佛法裡的禪悅法喜,就已享受不盡了。對於人生的最後,我沒有舍利子,各種繁文縟節一概全免,只要寫上簡單幾個字,或是有心對我懷念者,可以唱誦「人間音緣」的佛曲。如果大家心中有人間佛教,時時奉行人間佛教,我想,這就是對我最好的懷念,也是我所衷心期盼。最後我所掛念的,除了信眾的幸福安樂,要重視世界各地辦的大學,這是我們的根本;山上的大眾,尤其叢林學院的師生,他們未來都是未來佛光山菩提種子,要他們健全、發心,人間佛教才能長久與天地同在,與大眾共存。法幢不容傾倒,慧燈不可熄滅,期願大家未來都能在人間佛教的大道上繼續精進,大家相互勉勵,共同為教珍重。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於佛光山開山寮(本文於二○一三年完稿)
-
2023-02-05 名人.李偉文
李偉文/沒辦法常常進到森林 在自家陽台種植園藝也能有好處
在暌違將近四十年後,最近這兩年卻有多次機會到溪頭自然教育園區。之前媒體曾批評因為高齡長者不用門票,所以溪頭每天有數千個長輩在樹下或坐或臥或躺,因為有礙觀瞻,呼籲應該想辦法改善。當然,若以觀光景點來說,溪頭的高人氣多少會影響遊賞品質,但是以活躍老化的角度來看,溪頭大概是最省國家社會資源,效果又非常好的「日間照顧中心」。近年來國內外都開始注意到自然療癒的功效,不管是走入森林或在社區鄰里甚至居家空間的園藝治療,逐漸被正規醫療體系所接受,甚至推動。因為植物會散發我們傳統稱為芬多精的植化素,具有抗菌防黴效果,這些天然化合物通常是為了保護樹木自己不受病毒蟲害侵襲,而這些植化素對我們人體對抗致病因子也有效果。空氣中的芬多精有好幾百種,植物根莖葉中的植化素也有好幾千種,這些對抗陽光輻射傷害及病菌感染的化學元素,也是這十多年來最夯的營養醫學研究項目。日本民間近年來很流行的樹木氣功,也是我們通稱的森林療癒的一種。選定一棵自己喜歡的樹,站在樹的前方深深一鞠躬之後,深呼吸同時將雙手慢慢往左右伸展,去除心中雜念,讓自己與樹木的氣場合一。然後貼近樹木,觸摸樹木,感受樹木的脈動,體會與想像著樹木裡的能量流動,同時也慢慢放鬆自己,緩和情緒,達到療癒的效果。如果沒有辦法常常進到森林,在自家陽台種植一些植栽,也可獲得園藝治療的好處。園藝治療是利用植物或園藝相關的活動來幫助我們跨越某些心理的障礙,美國園藝治療協會會長史蒂芬曾指出:「園藝治療是在由專業主導的課程中,利用植物和園藝活動做為治療和復健的工具。」有很多設計嚴謹的實驗也發現園藝治療的確有相當大的效果。因為植物是有生命的素材,患者在照顧的過程裡,不只勞動了身體,還能夠刺激思考,讓患者重新與周邊世界有正向的連結。在過程中,還可以同時刺激患者的視覺、嗅覺、觸覺,甚至味覺,而且當患者能呵護一個生命、看著它成長,往往也能振奮沮喪或退縮的精神狀態,因為植物需要關懷跟照顧,必須注意陽光,給予水分與肥料,當患者背負小小的責任而工作,從中體驗到自己的價值而找到存在的意義。所有生命都是來自於自然荒野,有學者主張,人的天性就有接近自然的傾向,從生理而言,綠色是人的眼睛最舒適放鬆的顏色,而接近大自然可以紓解精神壓力,我們在演化中發展的免疫系統,也在大自然中最有活力。因此,對於久居都市,在太多噪音與視覺干擾下的慢性疲勞,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口愈來愈多,所以自然處方箋或許是現代人都必須定期服用的。近幾年,園藝治療被廣泛用在樂齡長者的長期照護中,對於照顧者來說,園藝治療是一種低技術高報酬的技能,比起其他人的心理治療或復健,沒有什麼特別高深困難的理論,也不需昂貴的治療設施與費用,沒有操作不當引起的後遺症,而且幾乎對所有人都有效。參與者,不管是照顧者或被照顧者不必花多大力氣學習與準備,只要安靜下來感受,開啟我們的視、聽、味、嗅、觸各種感官,自然生命就會回饋給我們身心的療癒。
-
2023-02-05 退休力.自在獨立
孤老危機/獨居加劇10年翻倍 直擊全台最孤老5縣市
「獨居」是場寧靜危機,將悄悄改變我們的老後生活。台灣的高齡獨居戶在我們有生之年可能突破一百萬戶,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獨居老人」。高齡獨居不等於孤單也不一定活得悲苦,雖不少人迫於無奈得一個人生活,但也愈來愈多人主動選擇獨居,期待自主健康有意義的老後生活。 本專題走訪了全台高齡獨居比率最高的五個縣市—台東縣、花蓮縣、澎湖縣、基隆市、雲林縣,看見不同樣貌的高齡獨居生活、聽到各種高齡者獨自居住的原因。每個地方因著地形氣候、族群、產業、文化等差異,形塑出不同的獨居風貌,都有特殊的難題,也都有努力找解方的人。今日報導將以政府數據為您勾勒目前台灣高齡獨居的整體樣貌,並在接下來五周的《橘世代》,走訪山巔水湄、穿越都市鄉村、探訪農村漁村,在這些您或許也熟悉的地區,看見高齡獨居者的故事。 什麼是「高齡獨居」 根據衛福部定義,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且未有子女、或有子女但不在同一縣市、同住者不具照顧能力,或老老照顧等符合獨居定義。但國內並無針對以上定義撈出的數據,僅有地方政府的社會局處自訂不同定義找出「列冊關懷獨居老人」。本專題高齡獨居數字整理自「一○九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由行政院主計處執行,每十年調查一次。無論願不願意,你我都很有機會在年老時成為「獨居老人」。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一一一年第二季全戶僅一名老人(六十五歲以上)共四十七點七萬戶,十年間增幅逾百分之百,高齡獨居已勢不可擋。嬰兒潮世代 傾向自己住高齡獨居大增,除了高齡人數變多外,也因為戰後嬰兒潮世代的主動選擇。前政務委員、人口學者薛承泰觀察,戰後嬰兒潮世代已成為「法定老人」,他們教育程度比父母高、不比子女低,擁有不動產者比率高,且房子多是自己掙來的,這群人傾向獨居或老夫妻自住。高齡獨居率 台東冠全台根據一○九年的行政院人口普查,全台六十五歲以上獨居者有五十七萬多人,占高齡人口百分之十五點五六,即每六人中有一人獨居。廿二縣市中,獨居比率前五高依次是:台東(每四人中有一人)、花蓮(每四點五人中有一人)、澎湖(每五人中有一人)、基隆、雲林(皆每五點五人中有一人)。走訪這五個縣市─百分之九十五是丘陵地的基隆市;全國人口密度最稀疏、幅員最遼闊的台東縣與花蓮縣;用農業養大孩子,卻也因產業的單一迫使年輕人遠離家鄉的雲林縣;以及每個有住人的小島都有停機坪以便轉診的離島澎湖。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獨居風貌、獨特的難題。 列冊關懷人數 不增反減根據各縣市資料,實際列冊服務的獨居老人只有四萬一千九百五十五人,約占全體獨居老人的百分之七點三。有趣的是,十年前列冊需關懷的獨居老人卻也是四萬多人;這十年間,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增加了一百四十多萬人,但列冊需關懷的獨居老人不增反減。「列冊人數會影響地方政府資源,很多縣市甚至依預算及資源去抓服務人數。」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張淑卿直言,「獨居老人」對地方政府是個歷史悠久卻微小的業務,在中央也不受重視,沒有長期追蹤資料,各部會如國健署、內政部、國衛院、行政院雖都有關於老人的調查,但每個定義與目的不同,歷年數據難以反映高齡獨居人口的變化。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舉國外研究說明,已開發國家有三成高齡者感到孤單,但住在長照機構卻有六成感覺孤單,所以有人照顧並不代表就不寂寞。他強調,獨居、孤寂感、憂鬱三者雖不同,但在臨床上又高度重疊。獨居只是「居住形式」,不必然感到寂寞;不同的地形、族群、產業,甚至是社區文化,也會形塑出不一樣的獨居樣貌。一直是群居的台灣社會,無論是城市或鄉村、本島或是離島,面對愈來愈高比率的高齡獨居人口,都沒有做好準備,更遑論打造出一個「高齡獨居宜居」的區域。專家及第一線工作者都建議,中央必須建置長期追蹤資料庫,擬定政策時才能有所據;也須針對需列冊關懷的對象界定標準,改變因各縣市資源不一,同樣處境的老人卻得到不同照顧的現況。而務實的生活照顧與陪伴,張淑卿說,「獨居要解方,一定要由地方發起。」 數位版 看這裡目前高齡獨居者有五十七萬多人,你知道這些人分布在哪裡嗎?在台灣獨居比率最高的前五個縣市之外,你住的地方有多少比率呢?你住的地方又有多少「列冊需關懷」的弱勢獨居老人?政府公開的數字背後,有哪些沒有說出的訊息呢?在聯合報數位版中,有更多您想知道的訊息。▌延伸推薦:孤老危機/一張圖看你住的地方多孤獨 台灣老人多自願獨居 但75歲後就變了
-
2023-02-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教學醫院對台灣未來醫療水準的重要性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學的學與教」。一位醫學系五年級學生描述她由醫學院的教室走入醫院的病房,開始臨床實習的興奮與緊張,透過老師與學長的教導,以及一些善心病人的鼓勵,她享受到如何學會「用對的方法」連結書本的知識與實際病人的照護。一位不分科住院醫師分享自己走入習醫這條路以來,深深領悟到前人所說的「好的醫生應該也是好的教師,以對待病人甚至對待這個社會的方式去啟發後輩,醫學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生活之道」。一位資深醫師提出理想的教學醫院必須落實對醫學教育的重視,讓認真教學的醫師可以有時間用心指導醫學生與住院醫師,同時他們在教學的努力也可以得到醫院的重視與鼓勵。唯有落實「教學醫院」的教學功能,台灣的醫學教育才有可能培養出更好的醫師,台灣的醫療水準才能更上一層樓。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學生從基礎學科到臨床實習的心境轉換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接下燃燒的火炬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與一位醫學系五年級學生、一位不分科住院醫師坐下來閒談,我說走入習醫這條路以來,深深覺得不管我們在哪個階段,我們都會有「教」有「學」。進入臨床的醫學生或許會以為他們只「學」不「教」,但很快地就會碰到病人或家屬問他有關醫療的問題,而他也才領悟到,醫學生也要有「教」的能力,而因為要「教」,他們就不能不「學」。畢業後的住院醫師更不用說,一方面要從主治醫師學到如何解決臨床實際上遭遇到的診斷或治療的問題,但也要以自己一路走來的經驗幫忙「學弟」、「學妹」這些醫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技術,應用到有血有肉的病人身上。主治醫師當然一定需要繼續學,醫學知識日新月異,而且學、思必須並重。思考有助學習,確保學得真確、通達,學習能增進知識,啟發思考,加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教學醫院」的主治醫師而言,他們的重要功能是利用「醫術」(知識、技術)透過探問病史、身體診察、加上臨床確實需要做的實驗室、放射科檢查或其他科技檢驗、得到正確的診斷,而找到最有效的藥物、外科手術、放射治療或其他物理治療,治癒病人的疾病或減緩他們的病痛,同時更重要的是他們要教導年輕醫學生或住院醫師,成為具有優秀的醫學知識、技術與態度三者並重的好醫師。在學醫的路上真的可以領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透過思考,也更能了解如何以自己「如何學」的心得,來幫忙學生。與這兩位不同年齡層學生的探討中,我突發奇想,邀請他們與我三人個別在「醫病平台」,發表我們有緣在一所「教學醫院」相遇,感受到不同習醫階段的「教」與「學」的心得。一方面我們可以讓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病人家屬)了解醫師是經過怎麼樣的學習訓練才能成為好醫師。同時,我們也希望利用這機緣,將來可以聽到更多不同階段的習醫者(醫學生、住院醫師、專研醫師、主治醫師)發表他們的看法,互相切磋,刺激台灣的習醫環境更加改善。為了要能坦白說出彼此真正的看法,我們也相約都用「筆名」,也不標明我們相遇的「教學醫院」,以暢言我們的真實感受。這兩位年輕的醫界新血對這醫院的主治醫師關心學員的學習心得與進度,表示十分感激,也使我忍不住想更了解這教學醫院怎麼挑選負責教學的醫師?這醫院是有什麼特別的因素促成這些醫師對教學會更有興趣?我有機會分別請教這醫院負責教學總籌劃的兩位內科與外科資深醫師,我發覺這醫院的薪資制度沒有「績效獎金」。換句話說,每位醫師的每個月薪水都是固定,但年終獎金才是真正以當年的總體表現而有差別。他們對當月負責教學的老師並沒有「教學加給」,但是對教學老師在輪到教學的月份時,醫院會減少他們當月的門診及其他臨床工作的負擔,通常是儘量讓他們只追蹤複診病人,而沒有或很少有初診病人的壓力,這樣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照顧住院病人並指導學員。同時因為這醫院沒有「業績」決定月薪的制度,當主治醫師輪值到教學的月份時,雖然臨床服務量減少,也不會影響他們當月的收入,而將整年在教學上的投入納入年終考核讓教學老師得到正向的鼓勵。相對的,因為門診壓力的調整,他們輪到教學的月份,就能有更多的時間與學員互動,這包括參加晨會、病房回診與床邊教學、參加放射診斷科主治醫師與住院病人照顧團隊討論住院病人的影像診斷結果、指導學員因病人的問題所做之專題討論、以及其他教學活動,如醫學期刊聯誼會(Journal club)、個案討論會等。至於參加臨床教學的主治醫師的教學成效,我們可以由醫學生以及各層級醫師之畢業後訓練之學習心得、教學評估與回饋,以及其他教學團隊成員(包括專科護理師)的回饋,獲得相當客觀可靠的教學評估。為了更了解學員在這教學醫院所接受的教學活動,我也在一位教學滿意度非常高的主治醫師的答允下,參加他的教學回診,實際體驗老師與學員的「教」與「學」,也更了解這兩位學員在他們文中所描述的感受。對一位已經離開「受教」多年的老醫生,能夠有機會與住院醫師、醫學生共享「學」的滋味,真有說不出的興奮。坦白說,我真的非常佩服這位年輕主治醫師的教學熱誠、醫病關懷的互動以及仔細的身體診察。為了撰寫這篇報導,我才有機會對醫院的教學工作更加了解,也才深感教學醫院對台灣未來醫療水準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也懇請社會大眾,在自己或家人生病時,願意在教學醫院接受醫學生、年輕的住院醫師參與照護,使他們在資深的臨床教師的指導下,學到更多的臨床經驗。唯有鼓勵全民參與醫學教育,台灣的將來才有更優秀的、有實作經驗的年輕醫師接棒,我們的子子孫孫生病時,才會有好醫生可以照顧他們。
-
2023-01-30 養生.聰明飲食
外食更要慎選吃進肚裡的食物!陳月卿堅持2對策3原則 細嚼慢嚥很重要
外食對策如果必須外食,對於要吃進肚子裡的食物,也要盡量慎選。我個人的外食原則如下:1.營養均衡一定要有主食、蔬菜、蛋白質。米食的部分,盡量選擇五穀米。蔬菜則盡量選擇綠色蔬菜,最好有一種是十字花科蔬菜,再搭配一些根莖類蔬菜。蛋白質的部分,盡量選擇豆類、豆腐、魚、蛋。2.盡量避開炸、煎、烤的食物外食較難控制油的品質,可盡量選擇湯品、清蒸或汆燙的料理。食物的分量、比例和進食順序1.食物的分量比例我基本上是根據哈佛大學設計的「健康飲食餐盤」(Healthy Eating Plate)來分配,也就是30%的蔬菜、20%的水果、25%的主食(包括全穀類與根莖類)與25%的蛋白質。不過蛋白質的部分,我會攝取較多植物性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大約只占1015%。2.早、中、晚餐的分量我秉持的原則是:「早上吃得像國王、中午像王子、晚上像乞丐。」早餐一定是我營養最豐富多元的一餐,1杯精力湯或豆穀漿是必備的。午餐很豐富,若要攝取肉類,我大都會在午餐時攝取。晚餐我就會吃得較清淡、分量也較少。那遇到晚餐有飯局怎麼辦?我非常鼓勵大家把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回家,因為晚餐吃得太飽或大魚大肉,對身體是很大的負擔。而且根據環保署統計,2021年台灣的廚餘回收量總計約48.7萬公噸,若以90公分高、容量155公斤的桶子來計算,一年的廚餘量可疊起「5,544座台北101大樓」,這是多可怕的數據!因此我總會把晚餐飯局中至少一半的菜打包回家,對自己的健康與我們的環境都好。雖然每餐的分量不太一樣,但我會力求營養均衡,即有主食、蛋白質與蔬菜水果。特別是蔬菜或五穀類,我每餐一定會吃。我們腸道內的細菌生態一直在變化,必須經常性的維持它的平衡,透過每一餐都吸收均衡多元的營養,才能養出各種不同的好菌,營造良好的腸道環境。3.進食的順序為了幫助消化,進食的順序也非常重要。我的習慣是先慢慢喝點湯,讓溫熱的湯水先暖胃。接下來吃生菜(如沙拉或泡菜、涼拌菜),此時胃裡還沒有食物,比較容易吸收生菜的營養。接著吃煮熟的蔬菜。然後吃飯,最後再吃魚和肉。不過老年人或消化力比較弱的人,也可以先吃蛋白質食物,再吃蔬菜和飯。水果則是在午、晚餐之間吃。這是我覺得對消化最好的吃法(以上原則若想知道更多細節,可參見我的著作《吃對全食物》)。細嚼慢嚥之必要每一口食物至少咀嚼30秒。除了用牙齒把食物切得愈細,愈能減輕胃腸的負擔,細嚼慢嚥還能刺激唾液分泌。唾液中含有能分解澱粉的消化酵素、多種酶類、維生素與蛋白質,咀嚼愈久可分解愈多澱粉,而酶類、維生素、蛋白質等與食物混合得愈充分,也愈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此外,唾液中的特殊酵素與免疫球蛋白還能中和胃酸、抗菌、解毒。許多人會認為,無論如何胃都會消化食物,何必那麼費事的細嚼慢嚥?但如果沒有充分咀嚼食物,這些唾液的轉化作用就來不及產生,當食物通過消化道時,就無法消化到能夠完全轉化的狀態,當然其中的營養素也無法被身體吸收,有些變成廢物排出體外,有些甚至變成毒素積存在體內,等於是留不住營養、又排不出毒素,對身體當然會有不良的影響。此外,如前文提過的,人體可自行產生的消化酵素與代謝酵素數量有限,細嚼慢嚥可以節省消化酵素的消耗量,代謝酵素的可用量便相對增加,身體的代謝排毒能力也會變好。記得有一年我去做健康檢查,報告中所有數據都正常,唯獨「乳酸」這項數據偏低,我有點驚訝的請教醫師,才知道那代表我體內積存的乳酸很少,也就是我的代謝能力很好。我想這應該和我每天喝精力湯有密切關係,一方面是因為精力湯裡面原本就富含酵素,另一方面則是精力湯已經先把食物攪碎,喝到口中再咀嚼一下,很快就能與唾液混合,當然也容易消化吸收。除了有利消化吸收,細嚼慢嚥不只更能仔細品嘗出食物滋味,還有很多好處,像是幫助減重、控制血糖、預防疾病、養顏美容,還可以促進大腦皮層血液循環、活化腦力等。不過,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細嚼慢嚥是一門功課,我也仍在學習。偶爾感覺胃脹氣或不舒服時,就知道身體在提醒我又忘了細嚼慢嚥。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身體,身體遲早都會反映出來。只要用點心,培養一些良好的飲食習慣,就能不費力的養生,還有什麼比這更划算的事呢?(本文摘錄自天下文化出版,陳月卿著《時時刻刻微養生》)
-
2023-01-26 醫療.眼部
追劇、滑手機看到眼睛累…112歲人瑞天天做的「眼睛操」助改善乾眼症
眼睛操這套眼睛操不一定要在晨起時做,任何時間都可以做,重點是要天天做,持之以恆。尤其是頻繁使用3C產品的現代人,我更是強力推薦。功效消除眼睛疲勞、活化眼睛、回復視力、改善乾眼症。步驟3分鐘1.躺在床上,全身伸直,縮腹夾臀,腳尖往下,舌尖抵上顎。2.雙手往上伸直,摩擦雙掌直到發熱(見下頁圖6-1)。3.用溫暖的手心熱敷雙眼,默數5 秒,重複12 次(見下頁圖6-2)。4.中指和無名指輕輕放在上下眼瞼處,從眼頭拉到眼尾(見圖6-3、6-4),做36 次。手法要輕柔,千萬不要太用力,只要感覺有溫和的力量與微微的熱度即可。5.彎曲拇指,用指節處依序按摩雙眼眼頭上方的凹洞(睛明穴;見圖6-5)、眉頭(攢竹穴;見圖6-6)、眉峰(魚腰穴)、眉尾(絲竹空穴)、眼尾(瞳子髎穴),以上穴道位置見下頁圖7.每個穴道按摩36 次。如時間充裕或有需要,可增加按摩次數至108 次。 這套眼睛操,是我從今年(2022年)以112歲高齡仙逝的崔介忱老先生那裡學來的。他在1933年偶然由察哈爾省琢鹿縣清涼寺光明法師傳授一套功法,直到1977年、崔老先生67歲從警界退休後,才開始練習。整套功法的重點是,每天晨起依序按摩身上重要穴道,每個穴道按108次。他教我這整套功法時已90歲,但耳聰目明、行動俐落、肢體柔軟,尤其上身前彎能與大腿貼平,我看了瞠目結舌,心嚮往之。不過,這整套功法做完需要2小時,當時還是朝九晚七上班族的我根本不可能辦到。但其中有一小部分是針對眼睛的,做起來很簡單,花不了多少時間。加上崔老先生說他每天勤練,退休前的老花眼、青光眼不藥而癒,到90歲還可以不戴眼鏡讀報紙。剛好那時我開始有輕微老花現象,一時很難適應,尤其我兩眼視差大,右眼近視450度、左眼則不到100度,兩眼同時還有散光,原本右眼戴上隱形眼鏡矯正後,開車、看書都沒問題,但有老花後,戴上隱形眼鏡近的看不清楚,不戴變成遠的看不清楚,很是困擾。於是我下決心每天做這套眼睛操。執行一個月後,我就發現視力大有改善。由於眼睛的血液循環變好,我的雙眼自然找到分工合作的方法。右眼看近、左眼看遠,自動達到調和狀態,連隱形眼鏡都不用戴了!後來我在TVBS「健康2.0」節目中也示範過這套眼睛操,有位在跨國企業任職的觀眾照著做了一個月之後,視力從0.4恢復到 0.7 !因為覺得太有效了,她還特別邀請我去他們公司演講,分享給更多人。我有位作家朋友,因為每天面對電腦寫稿,不到50歲就出現飛蚊症,她試著每天做這套眼睛操,三個月後飛蚊都不見了。而我拜這套眼睛操所賜,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用戴老花或近視眼鏡,雖然來到70歲,加上家族有青光眼病史,但白內障、青光眼這些老年易有的眼疾,至今仍未干擾我,是我受益最大的養生法之一。剛開始我每次按摩18次,只按摩到魚腰穴,效果便已相當顯著。後來隨著年紀增長,為加強效果逐漸增加次數,並延伸到絲竹空穴(眉尾)與瞳子髎穴(眼尾)。若沒有時間做到36次,也可以從6次做起。另外,我在寫稿眼睛疲勞時,還會閉上眼睛轉眼球,先順時鐘轉、再逆時鐘轉,然後再往上、往下動,各做18次或36次。這對舒緩眼睛疲勞非常有用,特別是上班族整天盯著電腦、手機,眼睛的負荷很大,有乾眼症的人也很多,只要在眼睛感覺疲累或乾澀時轉一轉眼球,就能達到潤澤眼睛、改善循環的效果。❖ 崔介忱老先生,1910 年 12 月出生,2022 年 1 月無疾而終,享年 112 歲。他的長壽健康法:「飯勿吃太飽,覺要睡得好,運動每天做,營養不可少,盡量找快樂,切莫尋煩惱,赤子心常在,百年也不老,不做虧心事,人格比天高,為人不貪墨,子孫也逍遙。」 (本文摘錄自天下文化出版,陳月卿著《時時刻刻微養生》)
-
2023-01-22 焦點.健康知識+
刷牙洗臉順便照鏡子!養生達人教3重點看臉部透露的健康訊息
每天早上刷牙洗臉時,我都會花1分鐘,仔細看看鏡中的自己。並非因為我特別愛美,而是我們的臉會透露許多身體健康方面的訊息,透過觀察臉部,可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中醫診察基本方法「望聞問切」中的「望」,就是觀察。我每天就用這一分鐘照鏡子的時間,觀察自己臉上的變化,並據此來做為調養身體的參考,我認為這是關心自己、愛自己的一種方式。那麼照鏡子時要觀察什麼呢?我通常會觀察以下幾個部分:1.臉色首先可以看的,就是臉色。按照中醫的說法,不健康的臉色可分為「青、紅、黃、白、黑」五種,對應著「肝、心、脾、肺、腎」五大臟腑的病變。例如:臉色發青可能是肝火太旺;臉色泛紅可能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壓;臉色蠟黃可能有肝膽或消化方面的問題;臉色蒼白可能是呼吸系統較弱;臉色發黑是指氣色很暗沉,容易有內分泌、生殖系統、代謝功能方面的問題。2.眼睛觀察眼睛有沒有發紅或有血絲,若有,就代表體內的火氣較旺、身體缺水或眼睛有感染。眼白若發黃,可能是黃疸的前兆或肝有受損跡象。眼睛黑白分明,才是身體健康的表徵。接著可以留意眼睛有沒有眼屎,若有,也是體內火氣比較大的跡象。還有上下眼皮是否有水腫。由於眼皮微血管很細密,只要身體水分排除不佳,就容易有水腫的現象。偶發性的水腫可能跟吃太鹹有關,若經常發生水腫現象,就要小心腎功能可能比較低下。3.臉上有無長痘痘?我年輕時當主播,最在意一覺醒來臉上長了顆大痘痘,怎麼化妝都遮不住。臉上長痘痘,除了皮脂腺過度分泌、細菌感染導致發炎、外在環境刺激等因素,從痘痘長在臉上的部位,也可以看出身體相對應的臟腑可能失去了平衡。如痘痘多長在額頭,從中醫角度來說,是因為心火旺、血液循環和肝臟排毒不暢所致,改善的方法是不要熬夜,晚上早點睡,多喝水,可吃甜菜根、番茄、紅椒、蘋果等紅色蔬果。其他常見的部位與原因包括:▼ 太陽穴長痘痘,原因可能是飲食太油膩,或吃太多加工食品,以致膽囊負荷過量,甚至堵塞。▼ 如果長在鼻頭,問題可能在胃火過盛、消化系統異常,要少吃刺激性和生冷食物。▼ 右臉頰長痘痘,要注意肺功能是否異常,也可能是易過敏的體質,平時要注意呼吸道的保養,多吃梨、銀耳、山藥、百合等白色潤肺食物。▼ 左臉頰長痘痘,要注意是否肝火旺、壓力大、常熬夜,可多吃新鮮綠色蔬果。▼ 下巴長痘痘通常是受經期的影響或內分泌失調,吃點黑色食物可以改善。如果過了青春期還不時冒痘痘,或是痘痘長在同一部位連續三週以上,而且是紅腫、化膿型的痘痘,就要特別注意,可以找中醫調理,或從飲食、起居來改善臟腑健康。(本文摘錄自天下文化出版,陳月卿著《時時刻刻微養生》)
-
2023-01-17 醫聲.疫苗世代
擴大守備範圍!HPV疫苗能防癌,年輕病團籲補助青少男接種
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過去被稱為子宮頸癌疫苗,目前台灣公衛政策也僅補助國中女性施打。然而,近年國內外醫學研究顯示,除了子宮頸癌,HPV亦與男性容易罹患的頭頸癌、口咽癌高度相關。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指出,HPV疫苗能夠有效預防癌症,避免罹癌後的生理及經濟負擔,希望政府在關懷女性健康的同時,不要忘記男性族群。HPV病毒型別超過百種,國內的盛行型別為16、18、52、58;研究顯示,58型HPV病毒與子宮頸癌、頭頸癌均有關聯,且僅次於16型,是國內感染機率第二高的型別。劉桓睿表示,目前九價疫苗涵蓋的型別較四價多出了52、58、31、33、45五種。他呼籲,「應擴大守備範圍,防堵HPV感染導致的癌症。」衛福部國健署也在去年9月,把國一女性HPV公費疫苗改為九價;雲林縣則在2019年就開始為國一女學生公費施打HPV九價疫苗,為全台首例。過去民眾認為HPV只與子宮頸癌有關,男性為何要接種疫苗。然而,劉桓睿指出,男性也會經由性行為、口交與男男性行為等途徑感染HPV,不僅感染的機率較女性高,且男性較女性不易產生抗體,更難清除病毒,細胞癌化的機率也可能因此提升,導致增加頭頸癌、陰莖癌、肛門癌的發生機會。事實上,男女共同接種HPV疫苗係國際趨勢,已有超過23個國家提供男女不分性別均可公費施打。劉桓睿建議,青少年男也應該被保護,可以先從尚未發生性行為的國一男性開始,補助公費接種HPV疫苗。劉桓睿也透露,自己曾經計畫接種HPV疫苗,但疫苗的價格並不便宜。他期盼透過公費補助更多青少年、青少女接種HPV疫苗,在其成年後仍具有保護力,能夠降低罹癌機率;成年、已發生性行為的男女,也可考量自身經濟情況接種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伴侶。「HPV疫苗在公衛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在防範癌症發生的同時,也減輕健保財務壓力。」劉桓睿表示,台灣年輕病友協會長期服務年輕病友族群,觀察到許多年輕癌友身為家庭經濟支柱,一旦罹癌不只身體承受痛苦,家中財務狀況亦面臨考驗。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希望,透過HPV疫苗達到癌症預防的效果,也能減輕健保在癌症新藥上的經濟負擔,緩解漸趨困窘的健保財務狀況,並避免年輕勞動力流失,達到雙贏的局面。
-
2023-01-11 醫療.新陳代謝
糖化血色素僅代表平均值 糖尿病患採葡萄糖監測血糖成趨勢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持續攀升,每10人有1位糖友,若未做好血糖控制,恐提高併發症發生率。糖尿病患除透過藥物、飲食及運動控管,葡萄糖監測更是關鍵,過去傳統血糖監測一日需多次扎手指,造成病患疼痛、難以落實,無法掌握血糖波動全貌,近年「連續葡萄糖監測」成為國際糖尿病管理趨勢,除了觀察糖化血色素(A1C)指標,目標範圍內時間(TIR)數據也必須注意。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台灣較多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好發原因多與遺傳有關,也包括肥胖、飲食不當、情緒壓力、懷孕、藥物等。若血糖控制不佳,恐產生中風、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心血管疾病、足部病變等併發症,而過去傳統血糖監測,因頻繁扎針導致成效不彰,也難掌握血糖變化全貌。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說,糖友過去皆透過糖化血色素(A1C)來監測血糖,但僅代表2至3個月內的血糖平均值,單看糖化血色素也不夠,目前連續葡萄糖監測已成國際趨勢,藉由「目標範圍內時間」(TIR)指標,不僅能看到糖化血色素的全貌,還可以監測高血糖及低血糖情形。王治元表示,TIR數值越高,代表患者葡萄糖控制越穩定,根據臨床實證,TIR每增加10%,A1C約降低0.8%。反之,若TIR減少10%,微量蛋白尿發生率會增加40%、視網膜病變更達64%。第二型糖尿病友何先生說,過去總憂心運動時發生低血糖,後來改用連續葡萄糖監測裝置,挑戰騎乘自行車50公里,過程中一度血糖偏低,幸好APP即時提醒,馬上停下來吃東西,免於低血糖發生。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說,透過科技介入,可自動監測14天血糖變化,糖友不必如此辛苦,能享有更好生活品質。
-
2023-01-08 焦點.長期照護
長照喘息緊繃1/「短照」新制急上路 恐釀3問題燒喘息量能
勞權意識抬頭,勞動部今年元旦起推出「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短期替代照顧服務」(短照服務),無論被照顧者失能等級,外籍看護工的喘息額度最高皆可調升至52天,全年可享固定周休1日,保障外籍看護休假權益。專家提醒,新制將釀出3大問題,包括長照喘息服務需求遭低估、砸大錢卻難獲得照護量能、本國及外籍照顧者休假態度差異大,呼籲政府制定政策應審慎思考,若不完善恐讓供需失能更嚴重。勞動部從原先「擴大外籍看護工家庭使用喘息服務計畫」,依被照顧者失能等級,給予14天與21天的喘息額度,今年元旦起再推出「短照服務」,加碼38天與31天,等於無論被照顧者失能等級,外籍看護工1年最多可享有52天的喘息服務,達到每週固定休1日的目標。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點出新制的盲點,過去本國家庭照顧者捨不得花錢喘息,而且部分是因服務提供量不足,硬被說是照顧者沒需要,但雇主正愁找不到替手可讓移工休假,需求量一定沒在客氣的,但服務量能應付?這政策匆促上路,未和縣市政府、服務提供單位充分溝通,長照家庭申請不到服務,美意反惹民怨。● 問題1:估算400億經費 錢從哪裡來?全台約有21萬名外籍看護工家庭,家總估算,居家喘息2小時政府給付770元、1天最多申請10小時共花費3850元,若提供52天休假,每1位看護政府要多花20多萬元。對於雇主而言,1天僅自付616元,即可申請到1天10小時的居家喘息服務,十分划算,但對政府來說,全台21萬移工家庭若都申請,需要400億預算,「錢從哪裏來?」。● 問題2:現行喘息僅給出1/7量能 潛在喘息需求未計算「聽起來讓移工休假很棒,但看得到、吃不到」,陳景寧表示,目前1年約10萬人使用長照喘息服務,但全台灣有80萬名失能人口,扣除居住於機構、住宿等失能者,剩餘70萬名失能者,是潛在的長照需求人口,對照已提供的喘息服務「僅給了7分之1」的人口群,原先量能供給面已有被低估問題,如今再開放移工家庭來申請,恐讓量能更緊繃。陳景寧指出,長照司目前僅針對「有接受長照服務」做量能統計,卻沒有統計「想申請服務卻沒申請到」的人數,導致後續推動政策時,所使用的資料基礎不足,難以精確估算出真正需求量能。● 問題3:本國照顧者不敢休假 被視為不需要喘息陳景寧表示,家總認同勞動部推新制增加移工休假頻率,但本國籍照顧者和外籍看護工對於「休假」態度迥異,外籍看護重視休假,屬於「剛性需求」,且請假後的空缺,是由雇主付錢申請喘息服務,並不影響外籍看護。但對本國籍照顧者,尤其是家庭照顧者,寧願省616元不放假,政府不可將之簡略解讀為「本國照顧者不想休假」,應更細膩了解不同照顧者的立場,並分析喘息服務使用狀況。陳景寧也批評,為什麼外籍看護工能周休1日,而本國照顧者只有14至21天,豈非差別待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蘇裕國表示,去年統計至10月止,擴大喘息服務申請約33萬人次、使用人數約2萬人,對比前年2021年全年申請人次為25萬人次、人數1.7萬人,可見使用人數有在成長,沒有使用服務量不足的問題,應該有聘雇外籍看護工的長照家庭慢慢知道有這個服務可以用,量才會慢慢增加。蘇裕國說,勞動部先前也有針對長照家庭做過調查,有7成8的雇主表達想使用喘息服務,不願使用的主因,有3成是礙於資訊不足,另有3成反映喘息服務的時數太短,為此,勞動部才再額外推出短照回應雇主認為不夠用的需求,雇主既能讓雇主使用喘息的時數增加,同時也結合移工合理休假。至於國內長照人力不足的問題,蘇裕國說,勞動部在照服員供給部份,一直有在增加長照人力訓練人數,每年約訓練8千人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短照服務」的確是使用長照照管專員、派案體系來申請服務,目前新制剛上路,不確定是否會擴大居家喘息使用量,不過新制是希望維護外看休假權益,也希望外看家庭多使用長照,像是機構喘息、日照中心短照等服務,他認為供給面和需求面會隨市場機制變動,當短照、喘息需求增加,也會有更多居服單位願意提供服務。
-
2023-01-08 焦點.長期照護
長照喘息緊繃2/各行缺工 長出人力可思考「換工互助模式」
長照需求不斷增長,缺工問題不可忽視。去年我國投入超過600億長照預算,提供國內82.9萬名長照需求人口服務,但截至去年5月,照顧服務員人數為9.2萬人,雖有增長但仍不足。專家指出,各行業皆面臨缺工問題,我國已經支出600多億在長照,不應再堅持以給付制度思考長照給付政策,應以創新思維朝一對多模式提供長照服務,例如鄰里互助、喘息互助等,共用同儕人力互助換工。大心居家職能治療所執行長、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李佳泰表示,以長照政策中的居家喘息服務,確實有些「供不應求」,尤其申請「周日」的喘息服務非常搶手,因民眾平常大多申請周一、三、五或周二、四、六的上午或下午,也習慣同一位照服員來家中服務長輩,加上照服員也講求生活品質,及希望按照勞基法規定,綜合上述,能提供周日長照服務的人力不多,但也可能隨著需求上升後,供給面也有機會增加。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認為,數年前日本學者來台談台灣長照保險概念時,也曾提醒「不應再以給付制度思考」,否則長期一對一服務下,恐讓鄰里互助精神消逝,政府主事者應持前瞻眼光,擬定政策並助互助網絡更加茁壯。她表示,各行業如今皆缺工,照服員人力難大幅增加,現有長照服務滿載、甚至不足,政府應鼓勵創新模式,朝鼓勵互助、換工的「互助喘息模式」發展。在國外,有團體運用同儕人力協助「安全看視」,不一定是專業人力,但可提供照顧者獲得喘息。陳景寧表示,家總2年前曾實驗「類日照」的互助喘息家庭模式,或許是個機會,且觀察到很多長照服務並不一定要有治療效果,僅是需要陪伴。她也認為,照顧服務員應該分層級,包括嚴重程度身體照顧、安全看視照顧等,經過分級後,一般家庭照顧者或許也能加入協助換工。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在長照司立場,仍希望照顧失能者時是以正式資源把關照顧人員品質,像是居家照護、或日照中心、長照機構等,在專業人員與安全環境下,朝一對多人力模式進行,或是運用巷弄站、失智據點服務,也有專業人員可以協助,同時可促進失能、失智者社會參與,減輕照顧者負擔,同時政府也有管理角色在其中。
-
2023-01-05 焦點.元氣新聞
實力與人氣兼具…這些網紅醫師,別說你還沒按過讚!
你都從哪裡獲得健康醫療資訊?除了各大健康網站,網路時代各類型網紅當道,連醫師們也都有各自發聲的管道。而一般網紅說的話,你可能還要半信半疑,但網紅醫生,本身就是正牌醫師,以前從診間才能知道的事,現在按個讚、按個訂閱,就能得到正確的醫療新知。但長江後浪推前浪,所有網紅亦是一個接一個,《元氣網》整理2022仍當紅的醫療網紅。2022十大醫療網紅婦產科名醫蘇怡寧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是知名禾馨婦產科負責人。蘇怡寧以其獨特的大砲性格,長期在粉絲專頁「蘇怡寧醫師愛碎念」與準媽媽們交流,破除各種懷孕迷思、八股做法,口氣嚴厲卻也不厭其煩的向所有孕產婦傳遞正確觀念。台大名醫施景中知名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專長孕婦重症醫療,門診一診難求,還曾被不肖業者用來經營代掛賺錢。施景中沒有經營粉專或YT,只在個人臉書隨意發文,但只要一貼文,就有成千上萬個粉絲按讚或留言,是網路及實體都很超人氣的醫師。兒科名醫黃瑽寧知名小兒科醫師黃瑽寧是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粉絲專頁「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有逾80萬人追蹤,同名Youtube頻道也有34萬位訂閱者,此外也有Podcast、主持節目,多本著作及有聲書出版。黃瑽寧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解答許多父母各種育兒方面的疑難雜症。父親黃富源更是兒科界祖師爺,父子衣缽相承都在兒科界奉獻。外科醫師江坤俊外科醫師江坤俊專長為乳房外科、癌症治療,曾為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現為桃園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醫師除了有高達57萬追蹤者的粉絲專頁,YouTube頻道也有8萬位訂閱者,同時也有主持電視節目、出書,曝光率及人氣都很高。Icu醫生陳志金陳志金是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經常在臉書分享ICU(加護病房)的點點滴滴、醫療新知、關懷與感動、醫療時事評論,著有《ICU重症醫療現場1&2》,粉絲專頁「Icu醫生陳志金」有48 萬位追蹤者。陳志金從馬來西亞來台灣讀大學,也在台灣開啟他的醫學之路。在加護病房看太多死別陳志金的一句名言是:「救病人,也要救家屬。」醫師的使命當然要盡力救病患,但當盡一切努力仍然無法挽回病人生命時,努力讓家屬不要陷入自責和悔恨,就是他另一個使命。柚子醫師陳木榮「柚子醫師」陳木榮是開業小兒科醫師,粉絲專頁柚子醫師的育兒診療室 - Dr.陳木榮醫師有逾22萬人追蹤。「柚子醫師」亦偶爾上節目,許多觀眾應該對「柚子醫師」不陌生。精神科醫師鄧惠文 知名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專長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婚姻與伴侶治療。粉絲專頁有48 萬位追蹤者,她也是電視談話節目常見來賓,另也有主持廣播、Podcast及出書等。三個字SunGuts「三個字SunGuts」是物理治療師、「三個字物理治療所」院長。身體痠痛是許多人常發生的症狀,「三個字SunGuts」經常針對大家常遇到的身體痠痛問題,分享簡單的檢測方式及自救方法,及日常運動保健常識。「三個字SunGuts」頻道自2010年底成立至今,已有86萬位訂閱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小兒科醫師吳其穎,從2017年開始經營YouTube「蒼藍鴿的醫學天地」,「蒼藍鴿」的影片多是分享各式生活中的醫學和醫師日常生活,算是醫療圈蠻早期的網紅,Youtube頻道目前已累積72.2萬訂閱數。臉書有逾15萬人追蹤。77老大畢業於長庚大學中醫系的「77老大」是近年爆紅的YouTuber,頻道從2018年底開始經營已有138萬人訂閱,影片內容涵蓋保健、減肥、美容,甚至連如何追女生都談。「77老大」原本為中醫師,現已卸下執業身份,改用影片推廣中醫,成謂另類的「網紅醫師」。
-
2023-01-05 癌症.癌友故事
52歲口腔癌顏損父拉拔3孩、照顧年邁母親!盼能看著孩子平安長大
52歲從事鐵工的潘大哥,因罹患口腔癌,吞嚥能力大受影響,現在只能以全流質飲食。面對年邁母親及3名嗷嗷待哺的子女,潘大哥仍勇敢治療。農曆新年將來到,潘大哥向陽光基金會社工吐露,既希望時間走快一點,能看著孩子平安長大,卻又擔憂時間太快自己會先離開,對於不敢想像的未來,他只能過一天算一天,珍惜能夠陪著孩子們的每一天。為幫助口腔癌病友撐過治療期、持續穩定病情,實現與家人一起相守的心願,陽光基金會「顏損弱勢家庭服務計畫」現正為每年約400戶顏損弱勢家庭籌募生理復健、居家護理、營養品補助及家庭支持關懷等服務經費,籲民眾一同捐款扶助顏損弱勢家庭,平安度過人生寒冬的嚴苛考驗。10年前罹患口腔癌第3期,經歷兩次復發轉為4期,經歷多次手術、化療與電療後,吞嚥能力大受影響。罹癌10年來,不只造成潘大哥家庭成員的身心衝擊,更加重家庭經濟負擔。大兒子曾與陽光社工表示爸爸罹癌治療後瘦了很多,仍努力工作、照顧他們,且不論治療或工作多累都關心他們兄妹的生活,是大兒子心中的英雄,「未來希望成為像爸爸一樣棒的人。」為了減輕家計負擔,大兒子國三時曾利用上學前時間至早餐店打工,三名子女更努力在學業上表現,多年來持續獲得陽光獎學金肯定,潘大哥欣慰孩子課業未曾讓他擔憂,全家人不僅惜福的使用陽光帶來的各項物資,寒風中潘大哥自己即使穿著破了洞的外套,也努力將每一分錢存下來給孩子。他說「我沒甚麼願望,他們都那麼小,只希望能看著他們平安長大就好!」更時常叮囑孩子受人幫助很多,未來有能力要去回饋。
-
2022-12-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個難忘的文化衝突故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與文化」。一位中生代醫師長年關懷臨床醫師在台灣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是否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他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研究如何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期望未來的跨文化適能更直接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一位兼具日本父親與台東排灣族母親的血統,並受過多種文化薰陶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說出他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他認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臺灣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特質。一位資深醫師描述他過去親眼見證一位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年輕醫師,在初入美國社會時,如何由文化差異引起羞辱的強烈反應,成功地轉換態度,透過對新文化的適應,最後在他的習醫之路走出一片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哈囉!年輕醫師,你準備好了嗎?醫療場域下PGY之文化識能探索延伸閱讀:醫病平台/qivu pai namaya ta tja qalji (排灣語:請說像我們一樣的話)最近我一直思考如何說服年輕的醫學院學生與醫師,使用病人的母語是醫病溝通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網路上看到高雄長庚醫院的肝膽科陳志弘醫師倡導我們更應該關心台灣的醫學教育,是否有能力使我們訓練出來的醫師在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後來我有幸聆聽陳醫師分享他在這方面多年研究的心得之後,更讓我思考我們的醫學生、醫師真正需要的不是只有語言的能力,我們更需要的是有足夠的文化能力。我不覺回顧過去多年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看到哪些可能與醫學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卻是當我們討論「文化識能」時,非常有價值又難忘的經驗。記得1980年代當我任職於堪薩斯大學醫學院時,謙和待人的神經科主任齊格勒教授是我非常敬愛的學者。有天他家人向我請教一個文化差異引起的問題。他幾年前到中國察哈爾大學醫學院做短期的訪問教授時,受到當地神經科主任的熱情招待,而這位主任的兒子最近剛從中國某個醫學院畢業,來美國訪問。他這人十分好客,就請這年輕人住在他家。但是才幾天,他們全家人都因為這訪客一大早就口嚼大蒜,而使他們全家人都受不了。她女兒打電話向我求救,看看我有沒有可能讓他停止這全家人都受不了的蒜氣沖天。她強調說他父親一再吩咐「在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的條件下」,她說,我們知道這很可能是他們的「文化」,但對她們全家人來說,卻是沒有人能夠忍受的「惡習」,我一時之間也覺得很難啟齒。想不到在我還沒想出如何與這中國醫師啟口時,這非常客氣的年輕人主動問我喝不喝咖啡,我說我一天最多不超過兩杯,就問他喜歡喝嗎?想不到他搖頭說,他實在受不了主任家每個人一大早就喝咖啡,每個人一開口說話就是濃厚的咖啡味,他只好多嚼幾片他每天都少不了的大蒜,這就給了我一個大好的機會,與他談到「國際禮儀」、「入境隨俗」。這年輕人在與我深談之後,也自覺下塌於別人家裡,自己一人在美國這種很少有「蒜不離口」的家庭裡,也實在應該要收斂。我看得出這種已經幾十年來養成的習慣,要改也不容易。最後我告訴他,其實我也沒辦法說,喝咖啡是對的,嚼大蒜是錯的,這都是不同社會的文化產物,當大家都這麼做時,不做反而是被認為「怪」,但到了另一個環境,可能會剛好相反。出乎我意料的,這年輕人隔天一早就告訴我,他決定完全戒斷大蒜,讓我打從心裡佩服這年輕人的毅力。沒幾天我接到電話,主任的女兒問我,我到底對他說了些什麼,他們很高興這位年輕醫生完全戒掉大蒜,但他們都很擔心,我是不是傷了這年輕訪客的自尊心。當我告訴她,我們是怎麼討論到這問題時,他們也才舒了一口氣,最後他們家這活潑淘氣的三女兒說了一句,「事實上我才做不到戒掉咖啡的,不過我也決定不去中國了。」這種文化的差異的確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在當地大多數人習慣的生活型態與嗜好之下,要說是為了某種人為的因素而要做根本的改變,除非是透過武力強權的佔領,要改大眾已經根深蒂固的習慣,事實上是幾乎沒有辦法做到的。但從這點來看,日本在台灣五十年的公共衛生建設的成功,也是透過各種軟硬兼施、用心懷柔的教育,很成功地促成全民健康的改善。這年輕人後來也決定要在美國久居,由主人家搬出之後,他繼續戒斷這多年的「蒜癮」。過去因為他的味道使人避之唯恐不及,這幾個月來他的朋友也多起來,他後來也在美國考過了執照,之後申請到芝加哥附近的一個小醫院的神經內科醫院的住院醫師訓練,後來就留在美國伊利諾州開業,非常成功。
-
2022-12-2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qivu pai namaya ta tja qalji (排灣語:請說像我們一樣的話)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與文化」。一位中生代醫師長年關懷臨床醫師在台灣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是否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他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研究如何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期望未來的跨文化適能更直接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一位兼具日本父親與台東排灣族母親的血統,並受過多種文化薰陶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說出他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他認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臺灣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特質。一位資深醫師描述他過去親眼見證一位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年輕醫師,在初入美國社會時,如何由文化差異引起羞辱的強烈反應,成功地轉換態度,透過對新文化的適應,最後在他的習醫之路走出一片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哈囉!年輕醫師,你準備好了嗎?醫療場域下PGY之文化識能探索「文化是生活,語言是傳達文化的媒介。」不管在哪一個國家、哪一個語言,這在傳統文化的討論一定會出現的一句金言。使用這句話的狀況大部分在於「如何傳承逐漸消失的非主流文化」或「學習母語對學習文化的影響」等等的議題。然而,這句話能表達的情境遠大於傳統文化上面。假如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這世界上生活的每分每秒,那在我們不知不覺中也經歷了無數個不同的文化。我每天工作的醫療環境也不例外。美國精神科醫師、醫療人類學家Arthur Kleinman提出「生物醫學的文化」(culture of biomedicine)的概念,而以此描述生物醫學當中的科學知識與語言構成了生物醫學獨特的文化,而這文化受到主流文化的影響,因此醫療環境裡的文化在不同地區存在相異性。在美國,忌諱使用「no longer with us」來表達某人離開醫院;在日本,機會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叫做「日和見感染(日和見:ひよりみ,「觀察天氣,或處於第三者的角度觀察狀況」的意思 )」;在台灣,住院醫師在忙碌的值班時間當中會以怨恨的眼神看著同班護理師分享的一盒鳳梨酥。在此時此刻,在地球上的醫療文化受到主流文化、醫療政策、人群組合、社會背景等等因素的影響,不斷的塑造著充滿生命力的文化。換句話說,醫療人員處於在醫學特有的文化氛圍(cultural sphere)裡,(在大部分的狀況下)服務著隸屬於外在文化的病人們。在這個角度,醫療服務本身就是文化不斷衝擊的過程。每當談到「醫療文化」,我會想起學生時候的一個小故事。我大四那一年,跟就讀護理系的高中同學在線上聊天。她當時正在準備日本的國家執照考試。我好奇日本的護理師執照考考題會問什麼樣的問題,於是請她隨機選一個考古題跟我分享。她很快就傳過來一個臨床情境題,內容大約是在描述一個30多歲初次懷孕的女士,擔心生產的過程會不會有什麼意外,題目請考生從五個選項當中選出一個適當的選項安慰這一位病人。我看到選項B說:「希望妳能抱到健健康康的小寶寶。」個人當時認為此選項似乎是最有禮貌、最恰當的一句話,我朋友也說這就是官方給的正確答案。過幾天後,我把這則題目給學校就讀護理學系的朋友看,他就提到對我的選項有質疑。他說,這樣的話聽起來太客套,沒有什麼溫度感!應該是要選C:「妳這麼健康的人,小孩也是很健康的才對! 」後來在醫院上班之後深深感受,的確我在台灣接觸的眾多病人也許比較偏好醫療人員能夠給他們這樣雖然稍微粗糙但有溫度的話語。相信對眾多醫療人員而言,職場文化的特殊性多多少少有直觀的感受。而從專業的角度而言,重要的問題是「這項因素會不會影響治療的效果?」 「有沒有可靠的證據顯示文化對病人的影響?」由於文化弱勢族群(racial/ethnical minority)的健康狀態、社會經濟階層本身在世界各地區都比主流族群差,設計一個純粹針對臨床效應(clinical outcome)而證據力高的研究相當困難。然而,不少文獻顯示慢性病的指標(例如糖化血色素、血壓、身體或精神功能評估、疼痛控制)與醫病溝通品質的正相關性。這些現象,其中一個解釋的方式就是因高品質的醫病溝通而提升的就醫滿意度以及服藥遵從性。然而,優良的溝通不只是純粹在語言上面。就像我在上面分享的故事,在每個場景當中最適合的溝通方式,往往取決於醫病雙方處於的文化環境。台灣是一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從原住民到新住民、閩客、外省、外籍,不同的語言、文化一起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面。在這樣的多元性裡,文化差距引起醫病溝通上發生摩擦是想必每天都在發生。既然對病人有幫助,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否也是台灣島上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一個特質?從二十一世紀的開始,醫療上的文化敏感度是往往出現在醫療教育上面的問題。如何在短短六年的醫療教育裡面,能夠讓醫學生擁有醫療人員所需要的文化敏感度?這看來是一則討論已久的議題。個人認為文化敏感度是面向多元而量化十分困難的一個指標。每個學生對母體文化的連結與對異文化接觸的經驗都截然不同,因此難以設計萬用(one-for-all)的課程設計。事實上,文化敏感度的培養不只會發生在教育的場合裡面。在學校的醫學人文教育當中,我們接觸眾多不同類型的藝術以及社會科學領域的知識,但這些媒體能夠傳達的訊息也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它也許在課外閱讀的一本書裡面,休假跟同學去看的一部電影裡,或在公車上面剛好聊起來的那個阿嬤,任何一個人事物都有可能啟發對異文化的理解。從學生時代以來,我們醫療人員在專業知識與素養的培養上所花的時間龐大,就算在日常生活裡面也無法容易跳脫職場文化的思維。能夠支持每個醫學生、醫療人員能夠在專業學習以外的場合享受舒適圈外的生活,接觸學校、醫院外面的環境,重新體會不同類型的生活,也許會讓我們有更多文化的體驗。除了在課程上的安排以外,這些非專業領域上面的投資或支持系統,宏觀來看也許對異文化背景的醫病溝通上面會有所幫助,進一步也會有益於我們的病人。
-
2022-12-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哈囉!年輕醫師,你準備好了嗎?醫療場域下PGY之文化識能探索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與文化」。一位中生代醫師長年關懷臨床醫師在台灣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是否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他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研究如何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期望未來的跨文化適能更直接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一位兼具日本父親與台東排灣族母親的血統,並受過多種文化薰陶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說出他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他認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臺灣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特質。一位資深醫師描述他過去親眼見證一位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年輕醫師,在初入美國社會時,如何由文化差異引起羞辱的強烈反應,成功地轉換態度,透過對新文化的適應,最後在他的習醫之路走出一片天。隨著全球化的來往,各國國內的種族文化多元性越來越豐富,臨床上面對多元文化的病人機會越來越多,我們認為對於醫師的跨文化能力的培養是越來越重要,其養成也一直是醫學教育成長很重要的一環,而至2019年始Covid-19在全球傳播,大部分的醫院為了防止人員流動造成的感染增加,有管制訪客陪同的政策沒有家屬可以協助跟病人家屬溝通,會讓臨床醫師有更多時候必須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我們的醫學生、醫師真的有足夠的文化能力嗎?而現階段醫學生的養成教育,最終是以OSCE考試把關,以現在的評分標準要求,醫學生對病人的了解與關心,只達最低標準的菸、酒、嚼檳榔等。再審視醫學生的醫療記錄,也都是固定病史等標準化的寫法以符合最低病歷書寫規範。至於疾病以外的人事物皆不關注,何來全人照護?臨床學習只剩下疾病治療,病歷記載只符合最低法律要求,醫病溝通又擔心被錄音錄影與醫糾,這樣的養成模式,著實令人擔憂。介入文化及新世代的教學與反思,是希望建構PGY學員對病人及家屬的文化背景及脈絡的敏感度,藉由對病人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各層面的整體關注及尊重,回應病人的需求與價值,作為臨床決定的導向,並可及時啟動發揮跨領域團隊的照護,提升整體醫療品質。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以及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我們藉由焦點團體法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依據39 位訪談,並將記錄歸納成四構面,編碼分別為:語言與溝通模式、價值觀與常規、宗教信仰及其他,研究結果將原本片段的字句重新詮釋與命名,歸納子編碼與母編碼關係如下。語言與溝通模式部分1.講母語較能貼切表達自身健康狀態,大部分受訪者皆認為使用自己的母語可以更貼切的表達身體狀況,在閩南族群及高齡族群受訪者中,以台語描述自己的病況會較國語來得貼切。2.與醫師的語言文化不同時將採通用語言溝通、比手畫腳並行方式,或者尋求家人、朋友或翻譯軟體協助翻譯,受訪者認為用自己的母語較能貼切表達身體的不適,若真的遇到不了解自身母語的醫師,就診上就會有困難。大部分受訪者無法用母語進行溝通時,會自動轉換成通用語言,如國語及英語,或是比手畫腳並行。另外也有受訪者會請家人、朋友,甚至是運用手機翻譯軟體進行翻譯。3.習慣的疾病用詞不同,溝通困難:受訪者認為除了語言習慣外,有些疾病用詞與醫師所講的醫學專有名詞不同,受試者與醫師在溝通上就會有落差,醫療人員使用過於專業的用語會使民眾無法了解確切狀況,應貼近民眾用語,以利醫病溝通。價值觀與常規部分受訪者提到閩南文化風情特別注重時辰,例如開刀住院應避免農曆七月鬼門開,女性生產時應注意孩子出生時間等,避免影響未來的運勢。宗教信仰1.宗教信仰對於病人及家屬來說是心靈上的寄託受訪者表示文化對於民眾是心靈上的寄託,醫療人員應了解傳統文化,並給予同理及尊重。2.部分醫療人員不認同傳統民俗療法。受訪者表示許多醫師相信科學證據,不認同傳統民俗療法及部分宗教信仰的處理方式,受訪者認為應尊重不同文化,病人相信醫師的專業,醫師也尊重病人的信仰,對於病人來說除了醫治疾病外,也照顧其靈性需求,達到雙重效果。其他對於醫療人員文化能力之建議及想法1.醫療人員對不同文化應有所了解,抱持同理及尊重,能增加病人對於醫師的信任感。醫療人員對於不同族群及文化了解,同理民眾想法,減少醫病間溝通不良的狀況。2.醫療人員應學習基本台語考量目前的高齡化社會,就診的高齡者將越來越多,受訪者建議年輕醫療人員除了認識不同文化外,也應學習基本台語溝通。藉由焦點團體法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訪談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確實在醫療場域中遇到許多缺乏文化能力之醫護人員,包含在語言溝通方面出現隔閡,病人以母語貼切的描述病情,但醫護人員並不了解;醫護人員在講解病情時使用過於艱深、非貼近病人文化背景之專有名詞,造成溝通上的困難。另外,大部分醫護人員仍以醫療處置為優先,鮮少同理、尊重病人之文化及主述,降低醫病之間的信任感。因此,我們期望未來能持續推廣跨文化議題在醫學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傳統的課堂教育以及小組討論,未來的跨文化適能也期望更直接的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cultural encounter)。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若能建立起穩定且良好的醫病關係,治療的路,或許會更順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