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說・疼痛:當醫學遇上現象學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雅萍老師挑選了五本和受苦經驗與現象學有關的書籍,讓大家以小組報告的形式進行閱讀與反思,循序漸進地帶領我們進入受苦者的世界。示意圖,書本與當事人所讀不同,圖片來源/ingimage。
雅萍老師挑選了五本和受苦經驗與現象學有關的書籍,讓大家以小組報告的形式進行閱讀與反思,循序漸進地帶領我們進入受苦者的世界。示意圖,書本與當事人所讀不同,圖片來源/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編者按:本週又輪到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的師生談他們在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心得。五位一年級醫學系學生敘述他們學到如何帶入「現象學」的方法思考,藉由這樣的反覆練習、摸索,不只學到了概念,更能夠將這融入生活的實際應用,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經驗,而能發揮同理心,更了解病人與家屬身心的需求。一位旁聽的研究生以她本身歷經重症的診斷與治療,飽受身體與心靈的考驗,在這「現象學」的上課學會了接受自己的病,並且親眼看到年輕的醫學生的熱烈討論而深受感動。教授這堂課的老師如詩如畫地描繪出她上課的用心,以及期待學生應用所學,增加對病人與家屬的了解,與病者同行,走過生命的曲折,回頭照見自己的靈魂。並說出,「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麼樣的知識,而是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ㄟ你這學期想修什麼課?」

「當然是越甜越涼的課越好呀~」

「那這堂《聆聽受苦:病痛經驗與存在現象學》怎麼樣!」

「存在現象學?那是什麼呀?聽起來超冷門超沒用的欸……而且我們是醫學生,有必要學這麼多哲學嗎?」

在走進這間教室之前,我們心中或多或少都抱持著這些疑惑,萬萬也想不到課堂中紮實知識與精彩的討論竟點燃了我們對哲學的熱情,我們這群大一學生對醫學人文與倫理懵懂的認知於是有所昇華,各自也有了不同的體悟。

與現象學初遇的感動

一開始,雅萍老師先帶我們認識現象學與存在哲學,對於初次接觸哲學的我們來說,意向性、同一性、顯現與不顯現等等的名詞與概念,是很陌生而艱澀的,即使努力想釐清各個概念的意涵,卻始終一頭霧水。可是,後來的課程將現象學與醫學結合,印象很深刻的是雅萍老師上課時以「家屬對於是否動手術意見相左」的案例,讓我們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思考:為什麼同樣是「愛」,有的家屬會選擇讓病人自然死亡,有的家屬則會選擇再嘗試一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只著眼於問題本身,藉由現象學,我們得以更深入地探詢問題背後的脈絡。

隨後的課程也提到了這門哲學的核心宗旨——回到人的主觀感受,讓現象自身說話。在資訊與科學風行的時代,又有誰曾在乎過人們心中枝微末節的感受或脫離現實的狂想?但是現象學告訴我們:真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意識如何呈現,重要的是你。

它更使我們相信,世界就在我們的意識與知覺之中,反過來說,若一味地去懷疑與否定他人,那就是抹殺了對方的世界。所以才要不帶成見的去理解他人,或者說,全然的去接納對方,而那是必須放下固有思維、徹然尊重他人、消弭自我界線才能達成,所以才如此的觸動人心。

品淇:「雖然現象學的概念很抽象,但每次的課後反思作業,雅萍老師都會請我們用實際的經驗或案例,帶入現象學的方法思考。藉由這樣的反覆練習、摸索,我不只學到了概念,更能夠將現象學融入生活、實際應用,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經驗。」

婧寧:「對於現象學的理解,僅僅進行被動的『輸入』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將這些概念應用到實際案例中,並進行主動的『輸出』,例如透過討論、分析和反思來深化對理論的理解。只有通過親身實踐和對案例的深入思考,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現象學的魅力,並將其運用於我們的專業領域中。」

千喬:「現象學是艱澀困難的......同時卻也浪漫而動人。不禁使人反問到:我有辦法實踐嗎?我也可以去接納與被接納嗎?抱持著這樣的嚮往,我持續探索著現象學,且無數次被啟發,於是一切漸漸離開了客觀算計的冰冷,而世界也慢慢變成了自口中唱出的,一首溫柔的歌。」

展現溫柔——從同理到療癒

「我們要看到的不單是『病』人,更重要的是病『人』。」

人,是醫學人文強調的重點。我們曾以為真誠待人非常容易,但在上完這堂課後,我們才發現同理他人之難。印象很深的是課堂上關於幻肢的討論。先前,我們認為幻肢是錯誤的、不存在的肢體。我們在討論如何解決病人的症狀時,卻在無意之中帶著批判的眼光審視著病人眼中的世界。

課堂中提到的「同理本身即是一種療癒」讓我們開始反思,一心只想解決問題的我們,是不是太注重結果,卻忘記去了解他們為什麼會這樣想?或者是我們在想辦法了解對方的感受時,把自己過於帶入經驗,跟著一起流淚,心疼從胸口湧出,卻反倒不知道怎麼表達安慰的語句。

而接觸到現象學後,對於如何給予安慰也激盪出了新的想法。真誠肯認他人經歷是同理的第一步,但同時,我們要釐清自己與對方的世界,掌握適當的距離去「聆聽」,更能帶來平等的陪伴與療癒。

予瑄:「我很喜歡『同理本身即是一種療癒』這個概念。知道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你,不管世界如何黑暗,你不是一個人,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呀! 過去,我將同理視為對症下藥的工具;但現在,我之所以同理,是因為我希望能陪伴他們身旁、一起看向他們的世界。很神奇的是,當我先告訴自己他們的感受都是真實的,我在面對對方時變得更有耐心,也比較不會生氣。」

家榛:「在這堂課給我最大的啟發,是顛覆了我對於『聆聽』的觀念,我也漸漸反思自己之前對於他人受苦的解讀是否過於主觀?或許,我所同理到的並非是對方最真切的感受,我們總是在思考能夠幫助到對方什麼,卻鮮少詢問過對方需要什麼。『真正的同理,永遠是以對方為出發點。』」

聆聽疼痛:為痛苦尋找話語、慈悲與寬慰

學期後半,雅萍老師挑選了五本和受苦經驗與現象學有關的書籍,讓大家以小組報告的形式進行閱讀與反思,循序漸進地帶領我們進入受苦者的世界。因為雅萍老師時常在課中提到:「善聆聽、找語言、長力量」,我們好奇如果是「疼痛」這樣的私人經驗,又要如何為它找語言呢?於是我們選了《聆聽疼痛:為痛苦尋找話語、慈悲與寬慰》這本書,希望能從中獲得解答。

「......這裡應該是這個樣子吧?」「嗯嗯,但不如說是......」「哦!原來是這樣啊!」細細咀嚼完整本書的內容後,我們與雅萍老師進行了一場燒腦的讀書會,一併討論對文本的感悟與疑惑。比如,千喬曾對英文書名“Listening to Pain”感到疑惑,不明白為什麼整本書是在教我們如何「訴說」疼痛,卻是用“listening”一詞。

聽到這個問題,雅萍老師並沒有立刻解答,反而是藉由引導式問答,讓大家能夠自在地提出想法,而經過共同討論後,書名的涵義也漸漸地浮現:受苦者必須先感受(listening)自己的疼痛,在組織語言的過程中形構「痛」本身,除了釐清自身感受,更讓他人能夠傾聽並理解,瓦解橫亙在受苦者與外在世界的高牆。如果沒有讀書會,這些疑惑和感悟或許沒有機會說出口,而在彼此討論的過程中,我們也激發了更多深刻的思考與共鳴。

像家榛就曾提到:「我之前矯正的時候有去打骨釘,那時候打完麻藥退掉之後真的整個人超級不舒服,那天晚上,我唯一做的事情是攤在宿舍的床上,連手機都不想滑,只希望疼痛能夠放過我。所以,當我看到書中『在疼痛當下希望整個人消失』的描述,很能夠共鳴其中想表達的意思。」

在忙碌的大學生活中,我們已經許久沒有靜靜地、好好地讀完一本書,像這樣的思考與共鳴更是少之又少。但透過這堂課,我們不僅仔細地讀完了這本《聆聽疼痛》,且在報告與分享的過程中重新檢視自己對書籍內容的理解,更了解現象學在生活與醫療的應用。

結語

從踏入醫學院的那一刻起,我們就不斷被教導要同理病人、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但,為什麼要這麼做?究竟要怎麼達成?藉由現象學,我們能夠與病人建立起情感連結,通過細聽他們的感受與需求,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和關心,從而更願意向我們敞開心扉,坦白地說出令他們痛苦的原因。

透過共情和共感,我們能夠超越表面的症狀,深入理解病人的內在世界。這種共情的關懷和細膩的聆聽,不僅能幫助我們建立有效的醫病關係,也能夠為病人提供更適切的治療方案。醫學人文與倫理的準則從來不是死板的教條,而是一盞燈,我們要藉著它的光,用一顆敏銳的心,去貼近病人的受苦經驗。

責任編輯:吳依凡

讀書會 治療 重症 醫學教育 同理共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