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4 醫聲.領袖開講
搜尋
醫學教育
共找到
232
筆 文章
-
-
2023-04-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平台誠懇的向醫學院校師生邀稿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學生如何成為良醫」。高雄醫學大學一位資深肺癌專家以病人的照護,說出許多富有哲理的話,「除了這些藥物治療之外,我們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幫病人做的事」、「醫療工作很忙所以很重視效率,但這樣久了會失去對病人的敏銳和溫柔」、「每一個病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無論是誰,都希望你們能放慢腳步,蹲低下來看看這些跟你不同世界的人,多了解他們才能夠真正幫助他們」。接著一位臨床實習醫學生更睿智地指出,處處以「醫病對立」的立場,只怕「如果不這麼做,會被告」,反倒可能被告,唯有發揮「同理心」,隨時「將心比心」,才能根本性翻轉醫病對立的關係,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最後,醫病平台回顧當年成立這電子報就是為了改善醫病關係,而誠懇的向各醫學院校師生邀稿,分享各校對改善醫病關係的努力。自從2016年6月1日我們開始成立「醫病平台」這電子報,希望能在醫療團隊(包括醫師、護理以及所有醫療志業的同仁)與社會大眾(包括病人、家屬)有個「平起平坐」的園地,彼此說出在醫療場域的感觸與心得。利用這機會,我們彼此可以翻越醫病之間的鴻溝高牆,透過對話,了解對方的感受與需求,進而彼此有機會自省,改善醫師看病人以及病人就醫的態度。當時是因為一位台大醫學院剛畢業的醫師在即將服役之前與我分享他對選擇習醫的後悔,使我感到非常震驚。他沉痛地告訴我,七年前他考上台大醫學系時,他的高中同學都非常羨慕他,但現在當他畢業時,這些中學同學們大多早已大學畢業,進入職場有穩定的工作,而他卻因為台灣醫病關係的日見惡化,而後悔學醫。他說他剛進入台大醫學院之初,每年都主動回去他的母校建國中學,鼓勵學弟走向習醫之路,將來能夠享受服務人群的成就感。但自從四年級下學期開始走進醫院臨床實習,他親眼見證到一些認真工作的學長姐(住院醫師)遭受到病人或家屬的語言暴力,有時甚至肢體暴力。辛苦工作的老師,又要看門診、照顧住院病人、開刀、教學、研究,蠟燭多頭燒,有時還要應付醫療糾紛。上法庭後萬念俱灰,深感受辱憤怒,讓醫學生看在眼裡十分不忍。他不覺自問,畢業服役歸來後,難道還要走這行醫之路嗎?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希望老師不要再誤導我們了,行醫這條路在台灣已經不像您所說的那麼理想了。在醫學院的最後兩年,我已不再回母校勸學弟們學醫了。事實上,我現在會對學弟們說,做醫生這條路已經不像我過去所想的那麼理想。台灣的病人與家屬的不合理,已讓我警覺到,學醫這職業已經變成需要處處提防被告或遭受暴力的危險工作。」最後他說「過去羨慕我的中學同學現在都同情我」,而流下淚來。就因為這位年輕醫師給我上了這堂「震撼教育」,我們老、中、青三代的七位醫師以及關心台灣社會的三位有心人(音樂家、小說家與一位在醫院專門處理醫療糾紛的牧師)共同商量之下開始了「醫病平台」。這幾年來我們有幸得到許多醫療團隊不同領域的醫護人員分享他們在各自的醫療崗位的心得,同時我們也得到許多社會大眾與我們分享他們的就醫經驗。這些資料也幫忙了我們這些關心台灣醫學教育的老師們,藉此了解我們過去在「培養良醫」的路上,疏漏了哪些重要的「知識」、「態度」、「行為」方面的指導與討論。我們也注意到,有些醫學生在「醫病平台」分享他們的臨床實習心得,最讓我們備感珍惜的是他們對病人與家屬的感恩,這些赤子之心所表達的醫病之間的感恩、珍重、尊重、信任正是我們台灣目前醫病之間越來越看不到的溫馨關係。最近「醫病平台」刊載了三個醫學大學師生分享的教與學的分享:台大醫學院的老師與兩位醫學生(視病猶師、床邊教學讓漸凍人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看見病人的「疾病」,更要傾聽病「人」的故事)、中山醫學大學醫師老師與兩位醫學生(欲為醫者,必先為人也、醫學系新生的醫學人文體驗、從醫學生與病人的交會中一點一滴成為醫師),以及本星期高雄醫學大學的老師與一位醫學生(一步一步陪著病人慢慢走、打破醫病對立的自我實現預言)的共同努力,希望能藉著醫學人文的課程與臨床的實習,使醫學系學生真正學到如何做個好醫生。也希望我們能陸續收到其他醫學院在「醫病平台」分享他們的努力,同時我們更期待能有更多的病人或家屬願意分享他們在生病時接受醫學生的照護的心得與建議。如果我們的醫病關係能夠達到彼此尊重信任,而醫學生也能在社會大眾(病人與家屬)願意讓醫學生參與照護而學到寶貴經驗,使更多有志學醫的有愛心有抱負的年輕人能以他們的聰明才智,奮力用功以紓解病人的病痛為其目標而在他們的志業找到成就感,那將是我們「醫病平台」夢寐以求的目標。
-
2023-04-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打破醫病對立的自我實現預言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學生如何成為良醫」。高雄醫學大學一位資深肺癌專家以病人的照護,說出許多富有哲理的話,「除了這些藥物治療之外,我們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幫病人做的事」、「醫療工作很忙所以很重視效率,但這樣久了會失去對病人的敏銳和溫柔」、「每一個病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無論是誰,都希望你們能放慢腳步,蹲低下來看看這些跟你不同世界的人,多了解他們才能夠真正幫助他們」。接著一位臨床實習醫學生更睿智地指出,處處以「醫病對立」的立場,只怕「如果不這麼做,會被告」,反倒可能被告,唯有發揮「同理心」,隨時「將心比心」,才能根本性翻轉醫病對立的關係,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最後,醫病平台回顧當年成立這電子報就是為了改善醫病關係,而誠懇的向各醫學院校師生邀稿,分享各校對改善醫病關係的努力。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一步一步陪著病人慢慢走「為什麼我們治療病人要照著準則走呢?」這個問題當我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就讀藥學系的時候,老師們的答案大多會圍繞在準則集結了最佳的實證,能最有效的改善病人臨床實效。但是在台灣,從我過去這六年在醫學系上課的經驗,老師的回答大概會是:「如果不這麼做,會被告啊!」的確,加拿大跟台灣的人文風情不同,藥師及醫師所面對的訴訟風險也不同,台灣的醫師或許被告的機率比較高。但是回過頭來,老師的這種回答方式,難道不會造成一種「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現象嗎?「自我實現預言」是社會學家Robert Merton所提出的一個著名理論,內容是指一個人害怕某事情發生的想法會使他改變他的行為模式,但是這個改變卻間接地增加了原本他所害怕的事情發生的機率。舉例來說,某人非常害怕得到癌症,於是注重健康身體,熱衷健康生活。同時他也堅持純天然飲食,拒絕西藥及西醫治療,因為擔心其化學物質及輻射線會傷害身體。但卻也因此錯過了早期癌症的診斷發現機會,最終可能仍然死於他當初所害怕的癌症。現今台灣的醫學教育與醫療爭議之間的關係正是一種「自我實現預言」的現象。有些老師們以切身經驗,立意良善地提醒同學們注意醫療糾紛,卻在不經意間傳達了「醫病對立」的觀念。久而久之,醫學生習慣站立在病人的對立面,無法同理病人的需求。然而許多研究卻一再顯示,同理心才是預防醫療爭議事件的關鍵。缺乏同理心的醫療人員有更高的機率面臨醫療糾紛,當醫療糾紛增加時則又加深了最初那個要隨時提防醫療糾紛的想法。這個惡性循環持續在台灣發生,醫病關係始終得不到改善。從「自我實現預言」的角度去思考,改善醫病關係、降低醫療糾紛的關鍵,正是從醫療人員的養成教育開始,打破醫病對立的關係。可是具體又該如何著手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多接觸病人,花時間和他們說話、相處,不只醫「病」,更是醫「人」。但是現實上,醫療人員整天忙到焦頭爛額,最能有時間跟機會改善關係的正是臨床醫學生的階段,從主要照顧開始。以下,我想簡短的分享一個我主要照顧過的病人,他是第一個讓我萌生夥伴感受的病人。這是一個我在當實習醫學生第一年時在外科遇到的病人。病人因為手術的併發症在醫院多待了一個多禮拜,眼睜睜看著和他同時間入院,開一樣刀的病人一個個出院了,只剩下他一個人仍在住院,身體狀況依舊沒有好轉,病人逐漸感到沮喪。有一次我去病房看他的時候,他忍不住用有點不耐煩的語氣問我:「我到底還要這樣多久才能出院啊?」當時,身為一個連聽診器都會拿反的菜鳥實習醫學生,我只是愣在那邊,不知道要回答什麼。還是對方自己回答,化解我的尷尬。他說:「唉,我講這些也不是要讓妳不好受,我知道妳只是學生可能也不懂,只是妳每天來我這裡,我就把妳當朋友這樣,我心裡有什麼想法就直接跟妳講,抒發一下,這種事情我又不敢去跟醫生他們講。」這一番話瞬間轉換了我跟他的對立關係,我發現醫生不用處處跟病人進行攻防戰,而是可以當病人的朋友,多點傾聽就會產生同理心。尤其是醫學生,身為醫療團隊中較有時間陪伴病人的人,我們可以給病人最多的支持與陪伴,在養成教育中扭轉醫病關係。沒有人希望發生醫療糾紛,但是當我們因為害怕而封閉自我,將病人定義為「敵人」時,這只會助長更多的醫療糾紛透過「自我實現預言」的方式發生,使這個惡性循環不斷上演。當我們打開心胸,用對待一般朋友的方式去了解、認識病人時,我們才能開始建立同理心。也許以法律攻防戰的角度所發展出的防衛性醫療,能幫助醫療人員打贏醫療糾紛的官司,但是唯有發揮「同理心」,隨時「將心比心」,才能根本性翻轉醫病對立的關係,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
2023-03-3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醫學院教授的難題——沈默的槍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對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影響」。一位資深內科教授由多年的臨床經驗發表他對ChatGPT應用於醫療的隱憂,如果醫病雙方沒有互信的基礎,這種科技產物是否反而會更增加猜忌而破壞醫病關係。一位兼具多重身份的學者(醫師、醫學院基礎醫學教授、電腦工程師)與具有護理背景的腦科學研究生共同從科技面、人性面、產業面探討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醫學教授由淺入深地發表ChatGPT對醫學教育與醫學研究可能造成的困擾。讓我們不得不警惕,這樣發展下去,是否會影響學生的評估(作業、報告)以及學者的研究(論文內容及其原創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序曲我在ChatGPT上鍵入:「GPT的出現對醫學教育和醫學研究會產生什麼影響?」不到三秒,出現以下的一篇文章:「GPT的出現對醫學教育和醫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在書面作業方面,GPT可以幫助醫學生更加高效地完成作業,並提高作業質量,但也有可能使醫學生過分依賴機器人的智能生成功能,減少自主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在醫學研究方面,GPT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在較短時間內對大量文獻進行閱讀、分析和統整,從而提高研究效率。然而,GPT的生成內容並非全部真實可靠,因此研究人員需要對GPT生成的結果進行嚴格的驗證和比對,避免因GPT所生成內容的不正確性而導致研究結果的不準確性,進而對執行醫療產生不良影響。此外,GPT還存在著對隱私保護和倫理風險的威脅。由於GPT可以通過機器學習技術學習大量的個人數據和行為模式,因此存在著潛在的隱私泄露風險。同時,在使用GPT生成的內容時,也需要考慮到是否會觸犯倫理和道德準則,尤其是在醫學領域中。總之,GPT的出現對醫學教育和研究帶來了諸多的機會和挑戰,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如何合理運用和管理。在醫學教育方面,我們需要加強對GPT的引導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在醫學研究方面,我們需要對GPT生成的內容進行嚴格的驗證和比對,並加強對隱私保護和倫理風險的關注和管理。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GPT的優勢,促進醫學教育和研究的進步。」第一樂章故事要推回到去年(2022年)12月,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參與投資的OpenAI發布了ChatGPT聊天機器人,它的驚人效果立即引爆所有人的關注。GPT是指「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它是一種自然語言處理模型,使用一種稱為人類反饋強化學習(RLHF)的機器學習技術進行訓練,運作原理基於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技術,它使用大量的文本數據作為訓練資料,並透過學習這些數據中的模式和結構,來學習人類語言的規則和模式,模擬人類的語言能力,以生成新的文本。ChatGPT實務上能夠理解人類語言,並且回答問題,就像對話聊天。無論是隨性聊天、或是交付任務,甚至協助畫圖,創作小說,修改論文或是寫電腦程式、解決各式難題等,都能像專家一樣,做得出色到位。相信在不久的未來,ChatGPT很可能會廣泛地用在我們生活周遭的每一方面, Google搜尋引擎的角色恐怕會被取代。第二樂章就在今年(2023年) 一月中,我參加陽明交通大學教師會的尾牙時,一時興起,就問ChatGPT:「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合併有什麼好處?」不假思索,機器人立馬回應:「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合併可以帶來多方面的好處,以下列舉幾個可能的優點:1.提高學術水平:陽明大學和交通大學的學科領域有所重疊,合併後可以整合人力和物資資源,進一步加強學科研究能力,提高學術水平。2.擴大研究領域:合併後,兩校可以進一步整合研究領域,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加強學科間的合作與交流,從而提高研究成果和學術影響力。3.優化師資隊伍:兩校合併後可以整合師資隊伍,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並優化師資結構,引進更多優秀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4.提供更多學術資源:合併後,學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學術資源,包括圖書館、實驗室、研究中心等,這將有助於學生的學術成長和發展。5.提升校園文化:合併後,學校可以整合資源,提高校園設施水平,並整合兩校的校園文化,促進交流和融合,建立更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聲譽。」我接著又問:「還有呢?」機器人隨即又答覆:6.建立更強大的跨領域研究平台:合併後,可以整合兩校的優勢學科,建立更強大的跨領域研究平台,促進學科間的合作和交流,推動新興學科的發展。7.提供更多學生交流機會:兩校合併後,可以提供更多學生交流的機會,包括學生交換計劃、跨校聯合課程等,這有助於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和交流經驗。8.提高學校的整體品質:合併後,可以整合資源,提高學校的整體品質和實力,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學術聲譽和社會影響力。」我繼續又問了兩次「還有呢?」機器人洋洋灑灑地共給了我14個答案。剛好陽明交大的林奇宏校長就坐我對面,我就將這些答案給他看,林校長說:「哇!寫得真好!麻煩轉寄給我參考!」第三樂章最近,科學月刊陳亭瑋編譯在2023-3-15的文章指出:「要ChatGPT寫作業、交報告,甚至產出學術論文應該都難不倒它。」當然,這樣的發展,讓從事教育的有識之士十分擔憂。事實上,現在已經出現正式的發表文章將ChatGPT列為文章作者之一。據陳亭瑋所轉述:「《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等重要學術出版社,均於今(2023)年針對大型語言模型制定相關的使用規則,並且已經正式列入現有的投稿指南。」重點是:這些AI工具都不可被列入論文作者的行列,因為AI無法為作品負責。陳亭瑋寫道:「《科學》期刊的主編索普(Holden Thorp)也發表社論,認為根據《科學》系列期刊要求作者投稿時聲明「作品為原創」,投稿的文章原本就不可使用大型語言模型如ChatGPT的成品進行寫作,作者應全權為投稿文章中的文字負責。」現階段, ChatGPT依然存在有一些破綻。常常這類AI技術會寫出看似合理但實際上完全不正確、甚至非常荒謬的答案。教師會那天,我故意用我的名字但是搭配上錯誤的醫院名稱,請ChatGPT評價一下對這位醫師。結果它給的答案卻讓我哭笑不得。ChatGPT正經八百地把我描述成那家醫院的名醫,不但專長領域寫錯,連進修過的學校也是瞎掰的,簡直可說是胡說八道。我不信邪又再測試了幾位當天在場的醫師,結果也都出現錯得離譜的內容。根據一些最近的報導,「此種AI技術是有可能在事實方面犯下許多錯誤,例如引用一些(甚至是捏造)不存在的參考資料。」終曲最近大學學測結束,又來到了申請入學的階段。學子和家長們都在費神準備相關的申請文件與備審資料。這時不少人擔心有人會使用ChatGPT等AI工具當槍手代筆。我就索性將這個難題還給ChatGPT。我問它:「如何鑑別學生所繳交的資料是透過GPT的機器人所撰寫?」以下就是它的回覆:「要鑑別學生所繳交的資料是否透過GPT的機器人所撰寫,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比對:•資料的一致性:GPT生成的內容通常會呈現出一定的模式和風格,如果資料內容在風格、用語和結構上呈現出過於一致的特徵,就有可能是由GPT所生成的內容。•資料的內容和主題:GPT的生成內容通常是基於大量訓練數據和預設主題進行生成的,因此如果資料內容和主題與所申請的醫學專業無關或不符合常理,就可能是由GPT所生成的內容。•資料的知識深度:GPT的生成內容通常只是從已有的資料中綜合、生成,因此資料的知識深度和創新性相對較低,而人類創作的資料通常具有更高的知識深度和創新性。•資料的真實性:GPT生成的內容可能存在著虛構或不真實的情況,而人類創作的資料則更具有真實性和可信度。綜合考慮以上幾點,可以對考生所繳交的資料進行綜合評估和鑑別,從而確定其是否為GPT所生成的內容。」這部分,我覺得ChatGPT答的還算蠻好的。
-
2023-03-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對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影響」。一位資深內科教授由多年的臨床經驗發表他對ChatGPT應用於醫療的隱憂,如果醫病雙方沒有互信的基礎,這種科技產物是否反而會更增加猜忌而破壞醫病關係。一位兼具多重身份的學者(醫師、醫學院基礎醫學教授、電腦工程師)與具有護理背景的腦科學研究生共同從科技面、人性面、產業面探討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醫學教授由淺入深地發表ChatGPT對醫學教育與醫學研究可能造成的困擾。讓我們不得不警惕,這樣發展下去,是否會影響學生的評估(作業、報告)以及學者的研究(論文內容及其原創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醫療是人類最古老的服務業之一,到目前也是最難自動化的一個行業。由於醫療知識非常複雜難懂,當ChatGPT等人工智慧(AI)技術誕生後,人們自然會將它應用在醫療上,這的確也是醫療再進步的一個機會。筆者擬由三個面向來討論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科技面ChatGPT是目前工藝的極致,繼承了幾十年來資訊科技的精華。以前只能在電影上想像的情節,現在幾乎都實現了。它功能強大,給人有問必答無所不能的印象。但許多專業人士實際使用之後,發現它還不是一個真正有問必答的智者,更無法看穿你的心思,它目前的能力更像是「文字接龍大師」。ChatGPT已經跟人類學得很像,試著從字面中去「理解」問題,再從自己擁有的「知識」中找出相對應的答案,找出一段「機率」上最平順的回應。實際上,它並沒有自知之明(insight),意思就是無法感知自己的問題。另外,就算是人和人之間也常常出現問A答B雞同鴨講的情況,甚至會造成心結。一旦發現是誤會,往往又一笑置之。對於醫療健康的問題,何其複雜也,即使是一位有知識加同理心的醫師,回答起病人各式各樣問題,也有發生困難的時候。更何況是一位欠缺醫學知識的病人,跟一個欠缺自知之明的機器間的對話?即使機器所說的每個字都有所根據,還是會有誤解的「機率」。科技本來就不斷的追求進步,但一般大眾缺乏專業知識來了解,原來醫療AI還在進步中,錯誤難免。更甚者誤以為AI已經是什麼都會、甚至什麼都對,醫病誤解的種子就種下去了。人性面人類對一件事的理解,往往會受到心情所影響,在生病無助的時候,尤其顯得脆弱。在這個當下,任何一個人所說的,甚至是機器所說的都可以變成金科玉律。我在醫學院剛畢業沒多久,遇到一位長輩。他說他心情很不好,人家說他有憂鬱症,就快死了。初生之犢的我,看了一眼就說:你不要聽人家亂講,實際上沒這麼嚴重啦,不要自己嚇自己。結果在那當下他的病情就好了一半,一直感謝我到現在,說我救了他!一個菜鳥醫師都有這種魔力了,ChatGPT這種科技巨著,影響一位無助病人的心情更是易如反掌,即使它不是故意的。病人就是這麼脆弱,這麼容易受影響。醫師受過專業訓練,有醫師執照把關,還發過誓,有醫師宣言隨時提醒著良心,不會利用這種人性脆弱的時機佔病人的便宜。其他的人或機器可不一定有這樣的專業跟良心,放棄操控人性的大好機會。以前筆者還在當醫學生的時候,就聽說在最先進的美國,有一個行業專門守在醫院門口等著,當病人出院之時,立刻積極的關心病人:你有沒有覺得醫療疏失?有沒有受到欺負?本公司專門來幫病人控告醫師主持正義,順便賺取合理服務費。有些病人想想:反正病都生了,有機會多賺一些貼補家用也不錯,就配合辦理。以前還是手翻病歷的時代,已經可以將醫院搞得人仰馬翻,現在 ChatGPT的出現,想必讓這類公司的營運效率升級不少。AI救人還是很難,即使到目前還只能出一張嘴,也無法實體下鄉服務。但是要找碴的話,透過巨量資料庫還有演算法,簡直是小菜一碟。產業面有沒有注意到,ChatGPT這類產品,在你第一次加入會員開始使用的那一刻,就要求你打勾一個同意書。這個同意書通常很長很長,長到你沒有那個眼力與時間去仔細看完,就先勾再說馬上使用。裡面的內容其實大同小異,意思是該產品對它所說的任何話,完全不負任何損害賠償責任。這些公司其實也沒那麼不負責任,這只是這個產業的特色。這些產品的開發都需要龐大的投資,動輒十億百億美金。主要的回收,來自使用者的會費或廣告收入。論單價實在不高,但憑藉者上億會員與使用量,積少成多成為一筆可觀的收入。說實在的,投資風險也不小,一個成本效益沒控制好就會「倒店」。經營者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哪裡設法再降低一點點支出,哪裡再設法增加一點點收入。對於法律責任這種無法估算的恐怖支出黑洞,稱職的執行長一定會設法消除之。相對之下,我們去看病的時候,不少佛心的醫師甚至會讓病人錄音,只希望病人不要因為聽錯話而耽誤病情,絲毫不顧慮將自己暴露在法律風險中。這是「生財工具」跟「醫師」本質上的差異。醫療不可能沒風險,強大的ChatGPT越是發揮它的功能,跟病人的對話越多,風險自然跟著使用量與日遽增。根據能量不滅定律,如果運作的公司不願承擔這些風險,風險不會憑空消失,只會流向另外兩者:醫師與病人。所有AI包括 ChatGPT的思考方式跟知識來源,主要都是從醫學複製來的。它的確用了超多的資源跟預算在收集資料與訓練AI,嚴格來說本身並沒有創造醫學新知。營運的廠商在降低成本與增加營收的壓力下,一方面不願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一方面追尋任何可以增加營收的機會,更樂於接收所有人類科技發展的榮耀,所有衍生的責任與風險只好順其自然的留給醫生與病人去承擔。醫生除了原本的服務外,還要額外替廠商解釋可能的問題,承擔廠商該負的責任,運氣不好時甚至莫名增加醫療糾紛的風險。這樣子權利義務的不對等,長久下去會出問題的,應趁早處理。在完全沒管制之下,一般非醫療專業的大眾,真的有辦法駕馭這類結合AI跟醫療的高科技產品嗎?並在廠商的營運壓力下,維持單純的醫病關係嗎?在廠商願意承擔一點點責任之前,是否我們的政府,也應該對整個醫療服務的品質把關一下?目前連血壓機都禁止放在網路上販賣,為什麼一個實質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CDSS),可以這麼無極限的在網路上使用,而不受任何規範?難道AI診斷的影響力不如血壓計嗎?是否也可以藉此教育社會大眾負責任的習慣,尤其在面對生命的時候。以下純聊天台灣一向不缺一張「嘴」(Chat),好康的行業也不缺人手。台灣缺的是對弱勢族群的照護,缺的是偏鄉的醫生,缺的是辛苦科別的同志。在這種情況下,來一個「非醫療級聊天機器人」的超級「543」,發表完全不用負責任的醫療高見,到底是來亂的還是來幫忙的?知識當然是醫學的基礎,但在複雜的醫病關中,還有更多的人間互信,對疾病的戒慎恐懼,對生命的尊敬。一位醫師的墓碑上刻著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然而 ChatGPT這類AI除了提供知識外,能治癒疾病(cure)?紓解病痛(relieve)? 還是安慰心靈(comfort)? 想了半天好像都不行!有興趣的人還可以看一下傳說中的「醫師宣言」,醫師大都不會跟你聊這個,但是會以一輩子的生命來實踐自己曾經許下的承諾。不敢說100%,很多醫師的確是佛心的。相對之下,ChatGPT 等AI產品100% 是商業產物,絕不是吃素的。醫生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拔苦與樂,服務利他,試著以有限的資源,全方面照顧人們的身心靈。而ChatGPT是時代的科技產物,背負著許多股東鉅額的投資跟夢想,有著非獲利不可的壓力。或許有些醫生真的有懸壺濟世的心懷,然而要求ChatGPT拯救世界就於過沉重。ChatGPT的確是一個很優秀的語言模型,在重寫、抓重點都有不錯表現,未來一定會陸續出現以這技術為基底的AI助手,減少醫師的文書工作,提高醫師的看病效率。ChatGPT等AI就像孫悟空有通天的本事,它如果能夠接受唐三藏(指醫生)的指揮,期待有機會為醫病關係做出貢獻。反過來,誰能想像那一天孫悟空變成唐三藏的老闆?再好的東西,擺錯位置也會變成災難。總結不論是科技的創新,人性的弱點,還是產業投資獲利的壓力,光是這三大外力的參與,根據力學上最基本的牛頓第二定律:力會改變運動!筆者預測醫病關係將會改變。
-
2023-03-2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對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影響」。一位資深內科教授由多年的臨床經驗發表他對ChatGPT應用於醫療的隱憂,如果醫病雙方沒有互信的基礎,這種科技產物是否反而會更增加猜忌而破壞醫病關係。一位兼具多重身份的學者(醫師、醫學院基礎醫學教授、電腦工程師)與具有護理背景的腦科學研究生共同從科技面、人性面、產業面探討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醫學教授由淺入深地發表ChatGPT對醫學教育與醫學研究可能造成的困擾。讓我們不得不警惕,這樣發展下去,是否會影響學生的評估(作業、報告)以及學者的研究(論文內容及其原創性)。最近報章雜誌有許多有關人工智慧產品、技術及運用的報導,這些電腦程式的軟體,可以判讀資料、分析影像,也可撰寫論文、檔案或報告等等。在醫療領域上,這些功能可以代替人工、幫忙整合許多檢驗資料,提出一些相關的診治資訊,也可提供影像資料的分析及初步的報告,這些作業是醫病互動中常在醫病溝通後的初步病情評估。最近有很多報導認為用「智慧」電腦分析也可以幫忙醫師提供鑒別診斷的能力,甚至建議治療的方式。醫師與求診病人的互動溝通,有許多在問診、分析初步檢驗結果,再評估作診斷及治療的建議。這些文書的登記及初步的判讀、建立鍳別診斷,一般來說都有明細的「演算法(algorithm)」推演。遵循人工智慧的流程分析,應當大多數的情況都可以如依據教科書的內容作初步的判斷及分析。近年診斷過程中,因科技的進步,多了許多檢驗及影像的資料輔助,而可以比過去作出更正確的分析及判讀,幫助作診斷的資料的整合,然後也因此運用這些資訊,加上大量累積的資料庫作初步的分析及訂出處理的方案,進而可以有比以往更多的建議及更精確的診斷。科技平台可以更客觀的分析學習到的資訊,也許可依累積的資料庫資料作出合理的決定。但是並不代表這些「機械」式的、反射性的作業可以取代人類的智慧。依據累積的資料及專業人員的分析及註解,可以補充「專業」反應的時效及修正人為因素、例如分心、或疲累的身心障礙引發的錯誤或認知的偏差。從另一角角度來看,一般民眾也很方便在網路上可以查到依據網路上的資料查出一些相關的病情分析、診斷及處置的建議等。對自己病情有更多的了解,也許會改善醫病互動、溝通。醫療成效是建立在互信的醫病關係下作出臨床診斷及信任的原則下進展。互相尊重的互動,才能在良好得醫病關係下達到身心的改善,如果醫病的對話因為主客觀不能建立共識,再下一歩的處置就難有進展。一般民眾對於身心不適而求診治時,多少都有些自己的想法,有時因為有心理的因素不容易表達失望而不易溝通時,或甚至有些人自己對資料的主觀成見、其他親朋好友的建議或「祝福」而偏差時,反而會增加醫病間的摩擦或誤會。當然人工智能的結構及內容的精準度及可靠性,會受到資料庫的品質而影響判斷及可靠性。當醫病雙方沒有互信的基礎時,是否反而會更增加猜忌而破壞醫病的關係。目前很多醫療作業需要靠許多檢驗及儀器檢查,在互信的關係下來判讀。如果醫病雙方都能客觀的面對這種新科技的發展,達成有共識的溝通、共同追求好醫治療效,也許可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
2023-03-2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醫院裡的痛苦和折磨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從病人學習到的心得」。一位醫學生在即將離開實習醫院時,寫出自己六個月來如何從教室、課本,在臨床老師的指導下,應用到醫院、病人的心路歷程,並且給「醫病平台」帶來作者別具匠心畫出的「插圖」。另外兩篇是由一位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的學生,仍舊不忘以「敘事醫學」的方法,追述自己一位病人由最初無法接受診斷到後來欣然同意接受治療的故事,以及聆聽病人分享治療引起的副作用。這些都是只有透過病人才能學習到的重要醫學知識。希望這三篇醫學生的動人敘述可以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參與,將來我們的子孫生病時才有好醫生可以照顧他們。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內科實習之震撼教育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確診前的不安與徬徨 夜間學習時,我接到護理師通知的一床術後發燒病人,推開門時他靜靜的躺在床上,虛弱地微微顫抖著,嘴裡不知囁嚅著什麼,我將耳朵湊近, 「太痛苦了。讓我死一死好了。」 我的心漏了一拍,在這過於安靜的空間裡,生命在疾病面前變得好脆弱。 公務機劃破了無助的空氣,是另一床痔瘡手術後,止痛藥無效的病人。見到他時,他側著身,緊抓著床緣的欄杆,不停顫抖著。他轉過頭,從那強忍著痛楚的眉宇間透露故作的堅強。一旁的太太伸出手,握緊住丈夫的手,彷彿給他最後一點支持,「他從恢復室回來,麻藥退了之後就非常非常痛,能再給他一點止痛嗎?」 「如果最不痛是1分,最痛是10分,你覺得現在有幾分痛?」 「超越我所感覺過的痛。」 不容拖延的氛圍讓我退出了病房,打給老師,想到每延遲一分鐘,他的牙關就得多咬緊一刻,我的心就彷彿被無形的勒住,在那一呼一吸之間感受著持續而不定時的抽痛。 換了另一種止痛藥後的一小時,我再去見了他,僅稍微緩解,大約還有9分痛,決定再和老師討論一次。「開痔瘡手術的第一天本來就會很痛,我們給他的止痛藥已經很多了,再更多怕會有藥物過量的問題,但是病人痛一下不會怎麼樣。」和病人說明時,他硬擠出了微笑地說他知道了。回家的路上,我都還在想著那對夫妻握緊雙手的畫面,接下來整夜他大概都不用睡了吧,即使無聲,傷口撕裂般的痛是不是讓他在心裡嘶吼呢?癌症是場漫長的奮鬥,在醫院更能明確感受到。病人們的病歷往往長長一條,除了每隔幾週要回來打化療,種種免疫力低下造成的問題亦讓人傷透腦筋,那些不知道癌症是否會復發、漫長的治療儼然是種折磨。一天午後,我碰上了難度極高的病史詢問。頂著光頭的中年阿姨,表情用力的闡述著化療的煎熬,「喔,真是太痛苦了。」在那段日子裡,她睡不好也無人陪伴,對於患有憂鬱症的她宛如人間煉獄。崩潰的回憶不停被重複著,偶然被踏入病房的個管師中斷了節奏,離開時一句「你繼續跟我們的學生講化療有多痛苦吧。」讓我差點沒昏倒,畢竟在過去的一小時內,同樣的故事我已經重複聽了四遍,眼看下班時間逼近,平均要花兩小時以上才能打完的入院病摘,至今還隻字未寫,令我焦慮不已。按捺著耐心再聽了好一陣子,直到公務機打來,阿姨趕緊叫我先去忙,才終於鬆了口氣,脫離這無限輪迴。「辛苦了。」從病房出來時,學長這麼對我說道,迎來我的苦笑。當時真的很想逃開,覺得自己投入了大量時間,但沒得到相對應的回報,晚點還要邊加班邊面臨挨餓的煎熬,實在有苦說不出。時隔多日重新回想,我才意識到這場心力的損耗雖令人無奈,可是尚能被公務機打斷,癌症卻是牢牢的根植病人身上,想掙脫都無能為力。後來的她因為看護確診新冠肺炎,被轉到隔離病房。獨自一人被關在房間裡,身邊甚至沒了還算有點時間的實習醫學生,只剩在疫情下忙得團團轉的醫療人員。我不禁擔心,會不會那些負面情緒和念頭在她腦中徘徊不去,像橫在心上的枷鎖,一次又一次地勒住發狂的意識?近日我確診了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期間,每次躺下便咳嗽不止,難以入眠。不能去醫院實習的日子裡,我重新想起了照顧過的那些人,他們的夜好睡嗎?隨時可能出現新問題的身子承受得住嗎?面對疾病的預後,是帶有希望,還是只剩無窮無盡的苦難?每個問題都像未爆彈,令人傷透腦筋後,依舊無解。醫院就是個這麼特殊的地方,大部分的人不會帶著笑容走進來。「沒有痛到受不了的人,是不會來醫院的。」一位胸痛的病人曾這麼對我說。生理上的病痛、心理上的折騰,在醫院裡赤裸裸的呈現著。因為實習,我很珍惜自己有機會貼近這些疾苦,感受那常被隱藏卻最真實的艱辛。
-
2023-03-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確診前的不安與徬徨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從病人學習到的心得」。一位醫學生在即將離開實習醫院時,寫出自己六個月來如何從教室、課本,在臨床老師的指導下,應用到醫院、病人的心路歷程,並且給「醫病平台」帶來作者別具匠心畫出的「插圖」。另外兩篇是由一位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的學生,仍舊不忘以「敘事醫學」的方法,追述自己一位病人由最初無法接受診斷到後來欣然同意接受治療的故事,以及聆聽病人分享治療引起的副作用。這些都是只有透過病人才能學習到的重要醫學知識。希望這三篇醫學生的動人敘述可以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參與,將來我們的子孫生病時才有好醫生可以照顧他們。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內科實習之震撼教育 試劑緩緩爬過快篩盤,我皺著眉,下午開始咳嗽,痰更逐漸累加上去,在新冠肺炎升溫的時代,我幾乎都可以猜上這回凶多吉少。 「拜託,希望是陰性啊。」 狹小的空間裡,我十指緊扣,彷彿在告解室尋求得到一絲救贖。 命運笑了一下,沒在跟你諒解的,標示「T」處的紅線沒幾秒就浮現,清楚告訴你:「認命吧,關進小房間,開始隔離吧!」 我苦笑地步出廁所,喔不,如果我還笑得出來的話。 同行的夥伴看著我,他們在等我的答案。 「是陽性。」盤子上兩條平行的紅線,像極了他們和我那不再交集的生活。 「你就是愛玩,早就跟你說不要去,現在你害到同學怎麼辦?」 「為什麼你的電話都打不通?接電話!」 家人透過視訊通話,把那些不滿丟出。 捷運不定時轟隆隆地從上方駛過,輾壓我奮力辯護的話語──即使身上已經沒水的我喉嚨乾得都要紅腫發炎。 沒人願意生病,而一場突如其來打亂計畫的病更奪走了我的發聲權。 我帶著滿滿的抱歉,和同學討論完宿舍可能被迫遷出,但還是得去醫院實習的後續處理,然後在昏黃的路燈下,騎著機車駛進那已不再熱鬧的黑夜。 「醫生,我這一定是肺癌嗎?」 來到醫院實習遇到的第一個病人,用那圓圓的眼睛盯著我。咳了數個月的她,肺部X光顯示著六公分大的腫塊。與影像亦十分不熟的我,只能尷尬的說著自己也還在學,不清楚這代表什麼,由主治醫師說明可能比較好。 「像我這樣沒抽菸,但是得到癌症的人多嗎?」 胸腔科醫師說明這麼大的腫塊,有九成機率是癌症後,她又這麼問道。 我仍舊答不出來,只覺得這消息對她來說實在過於突然,任誰都難以馬上接受。 她以經濟困難為由,拒絕了肺部穿刺的檢體化驗。後來打了電話關心,她說目前確診了,隔離結束後會再處理──語調裡,我不確定那是不是僅是推託之詞,而我終究不知道那一成的機率,是不是渺小得擊垮了她對身體健康的信心。 「張醫師嗎?我跟你報一床病人。她平常就有在用使蒂諾斯,因為明天要動乳房手術,現在很焦慮,看看你們是不是可以開一點幫助睡眠的藥給她。」夜間學習時接到護理師打來的電話,簡單看過資料後,我便前往病床。 推開門時,她正盤腿滑著手機,和原先想像的緊張崩潰截然不同,我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房間。 「你好,我是今天晚上值班的實習醫學生。」在我簡單的開場白後,她放下了手機,勉強笑著,希望我們給些安眠或抗焦慮的藥,讓她這兩天可以好好安心的睡覺。 詢問之下,發現她平常過了午夜十二點才會上床睡覺,可大概是太緊張了,理當睡前才服用的安眠藥,竟然今天下午六點就把它吃了。「我感覺到你為明天的手術很擔心,不過藥物也有劑量限制,我們不希望因為藥物過量造成其他副作用,這方面我會回去和學長姐和老師討論看看。」 「嗯嗯,再麻煩你了,吃的不行的話,打針也可以。反正就讓我可以好好睡就好。謝謝你喔!」她臉上的笑容過於殷情,讓我分辨不清是真的看見了希望,還是為了拿到藥而做出的討好行為。 和PGY學姐討論後,我們決定先讓她做些事情轉移焦點,接近睡眠時間若需要藥物再行開立。 再次推開病榻房門時,我告知了方才討論的結果。 「好,沒關係,那我吃自己帶來的藥。」雖然仍掛著笑容,她的態度卻急轉而下,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是不是身為實習醫學生的身分不夠有公信力,讓她無法接受我說的話。 「也許,我們可以來聊聊你擔心的是什麼。」 「擔心手術的結果啊!」她一副理所當然地僵笑著,見我仍未將視線移開,她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我怕是不好的結果。」聳了一下肩,她說自己原本只是陪媽媽做身體檢查,哪知道她竟被告知可能罹患了乳癌。 「聽起來這對你來說太突然了,你一定很難接受。」 問起平常面對焦慮緊張的時候會做什麼,她回道:「工作,專注做一件事時,就不會想東想西了。」但那卻是一件她現在無法做的事,而且男朋友也回家處理事情去了。 我沉默了一晌,覺得她在工作表現上一定是個優秀的人,然而現在能讓她擁有成就感的事物卻被拒之門外,彷彿自我價值也飄散於無形的空中,怎麼也抓不牢──如一座孤島,在生活習慣被剝奪的狀態裡,載浮載沉地漂泊於無助的大海之中。 最後我依舊沒有妥協,未同意讓她馬上再吞一顆助眠藥,即便如此,在話題結束之際,我似乎在她微笑的眼角裡看見了微微的反光:「謝謝你,你們好溫暖。」 「不會,也謝謝你願意告訴我這麼多。」 每場病帶給人的不只是身體上的不適,有更多心理上的壓力,不侷限於自己,還有很多經濟、家庭或事業上的不安。 因為新冠肺炎確診在家隔離,我有幸同理病人的感受,並記錄這些心頭上的故事。但願那些令人未知的恐懼,最後都能有好的結果,即便不是,也希望我們都能有勇氣面對並克服它們。後記: 實習結束那天,心仍懸著的我打了最後一通公務機電話。 熟悉的聲線裡,當初以經濟為由拒絕肺部穿刺的她,說起後來到別家醫院就醫,嘗試了正子治療的新方法,腫塊大小神奇地從六公分減至兩公分,也不再咳嗽;事業上仍未明朗,但隨著疫情趨緩希望能慢慢回升。 「太好了。」我開心地說,她也謝謝我們這麼照顧她。 像是放下了一顆大石頭,我也就這樣結束了大五的Clerk生涯。
-
2023-03-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內科實習之震撼教育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從病人學習到的心得」。一位醫學生在即將離開實習醫院時,寫出自己六個月來如何從教室、課本,在臨床老師的指導下,應用到醫院、病人的心路歷程,並且給「醫病平台」帶來作者別具匠心畫出的「插圖」。另外兩篇是由一位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的學生,仍舊不忘以「敘事醫學」的方法,追述自己一位病人由最初無法接受診斷到後來欣然同意接受治療的故事,以及聆聽病人分享治療引起的副作用。這些都是只有透過病人才能學習到的重要醫學知識。希望這三篇醫學生的動人敘述可以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參與,將來我們的子孫生病時才有好醫生可以照顧他們。剛進臨床實習的我,才脫離一階國考與學校瘋狂區段如急診、眼科、麻醉、法醫考試的魔咒。由於一直以來因過度仰賴共筆、重點整理式學習,腦袋中的知識其實已固著成既零碎又缺乏架構的模式。「反正靠短期記憶和口訣,還能應付應付考試咩」,我心裡想著。殊不知,這樣的學習方式和心態,一到了臨床,全部砍掉重練。第一站就來到了重視知識連結的內科,學習的方式從課堂中的被動式學習轉換成必須能在臨床過程中主動學習。醫院的生活就是各科別單位的合作,層層堆砌在難以預料的疾病節奏之間。熟練的醫師、護理師如同指揮家與演奏者,經驗老道地指揮著整個病房的合作;而相較之下,我們這群菜鳥醫學生,就如同誤入一場大師級音樂會的觀眾,拎著好不容易到手的入場券,試圖擠到最前方的座位,一窺專家們是如何讓整場音樂會得以行雲流水地進行著。不再是學校裡按表操課、直截明瞭的課程進度,醫院裡的一切總是來的措手不及。老實說,這整個身分上的轉換和適應,對我來說,是一件不小的衝擊。但很慶幸的是,我得以在實習第一站來到和信,見識到原來在這博大精深的醫學之途中,能有著充滿熱忱的師長前輩手把手帶領,臨床教育竟能如此地精彩萬分。「快九點半了,超哥查房囉!」我迅速從五南工作室的電腦椅上跳起,抱著夾滿各種筆記和臨床數據的厚重板夾,噠噠噠地趕到護理站就位。 標榜著「每日手寫病歷」的超群醫師,步伐飛快、動作迅速,查起房來如軍事訓練般講究效率、口頭報告更是要求精闢扼要且概括重點。每一天,我們必須先查過病人,然後查房時站在病房外報病人的狀況、並一項項討論問題與後續的處置。光是口頭報告就會被老師電得慘兮兮,更不用說疾病背後複雜到爆炸的病生理機制、層層疊疊的臨床標準和讓人腦袋抽筋的各種臨床藥物。記得一開始,當我們回答問題不如超哥的預期時,他都會說:「停!你不要再傳遞錯誤訊息了。」然後以招牌手勢「你覺得呢?」指向下一個人。或是當覺得我們報病人報得很沒邏輯時,他就會叫那個人停下來,然後一個個人要求報一次,最後再用超群式霹靂旋風版本,簡潔俐落地報一次給我們見識見識。好不容易戰鬥查房結束後,在後頭等著我們的,是「每日手寫病歷」。我們這群衣衫挺挺卻腦袋鈍鈍的醫學生,看著個管師豆姊抱出一大疊白花花的病歷紙,滿臉心疼地跟我們說:「加油!不要寫到太晚。」而我們便開始每天努力地擠出一些勉強還能放上檯面的文字,並時不時自娛娛人,在那邊比賽看誰最早交卷完工。當然,超哥也不是省油的燈,每天都很用心地幫我們修改病歷,或是在上面提問題,讓我們知道應該要去查哪些重點、哪裡須詳加查考。到最後,我們漸漸能抓到老師的口味,越寫越順,同時對於臨床的處置也更有概念。那一個月,我用掉了整整兩支墨水芯,但厚厚堆砌的病歷紙,承載著是更無價的臨床經歷。超哥在床邊做理學檢查,可說是慎重仔細。舉看頸靜脈壓為例,老師會手把手地確保我們都有動作正確、眼到手到腦子到。聽心音的時候,會手按著聽頭,一個個讓我們輪流戴著耳竇聽,並確保我們每個人都有聽清楚並且聽懂。霎時間,臨床學習不再如學長姊耳聞般地冷酷無情,我何其有幸能在此分享著這份喜悅。其實在超哥的組裡僅是內科課程中的一段環節,還有許多值得效仿的臨床導師、學長姊們的拉拔指引,有待我詳加分述呢!三個月的內科,讓我更加看見自己知識上的不足、能力上的沒自信。但我更知道可以怎麼去克服,並更不會害怕去嘗試及犯錯。即便尚不知未來何去何從,但期盼這份對醫學教育的敬畏和熱忱,會持續成為我臨床學習的腳前燈,在未來學醫之路的徬徨和迷茫之中,指引著我。
-
2023-03-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何讓人生的樂章有完美的結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護、家屬、習醫者對生命末期的體驗」。一位專科護理師敘述自己的母親在生命末期的遭遇以及自己與醫療團隊如何化危機為轉機的經驗。一位熱心醫學教育的安寧療護專科醫師敘述如何處理這種困難的臨床情境,同時也分享他如何幫忙習醫者在臨床實習階段參加病人的照護,成為有經驗的醫師。一位資深安寧療護專科醫師在詳讀這兩篇文章後,分享他個人對生命末期的照護心得,並說出「病人、家屬與各科醫療團隊,就像合作無間的交響樂團,讓病人的人生樂章,可以畫下完美的休止符。」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當醫療人員成為家屬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病人照護與醫學教育同步進行的經驗分享看到黃醫師與杏莉的文章,有著很複雜的感觸,一方面是我們在臨床做安寧緩和照護時,最不願意看見的場景發生了;二方面又敬佩本身是醫護人員的家屬的善解與體諒,與接手照護的安寧團隊共同協助病人移除呼吸器而能尊嚴善終;其三是黃醫師領導的安寧團隊,能夠讓醫學生與PGY醫師共同參與照護,這是重要但很不容易做到的。真的很遺憾,杏莉的母親雖然先前已經接受安寧居家照護,但是在生命徵象出現變化的時候,於急診接受了心肺復甦術與接上呼吸器等維生醫療。這是我們最不願意見到的事情,但是如果了解醫療的複雜性,以及現行醫療體系的標準作業流程,實在不忍苛責當天送病危的病人到急診的家屬,與現場施行急救的急診團隊同仁們。因為對家人來說,雖然知道病人的病情已經到了末期,但是畢竟並沒有醫療專業,所以當病人的心跳血壓呼吸變差的時候,實在無法判斷這是跟本來的末期疾病有關,或是臨時發生的急症,因此叫救護車送往急診,是合理的做法。而在急診現場的急診同仁們,看到焦急崩潰的家屬希望急診團隊進行搶救,面對心跳已經停止的病人,應該沒時間查閱健保IC卡有無註記DNR,或是翻看病歷是否為接受安寧照顧的病人,標準的流程就是開始心肺復甦術與接上維生醫療儀器。而心跳停止的原因是否與末期疾病有關,也只能等到緊急的抽血檢驗,或X光、心電圖等檢查結果出來的時候,才有辦法判定。所以記得有一位院內員工(自己也是醫療人員),來做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時候,半開玩笑地談到,之前簽署DNR的時候就有想過要在胸前刺青,刺上大大的DNR,因為他充分了解即使簽署過不急救與接受安寧緩和照護的意願書,當他心跳呼吸停止、失去意識,被送到急診時,急診的團隊並不會有時間去讀健保IC卡上有無DNR註記,而萬一了解病情的家屬又不在身邊,急診的SOP一定是第一時間馬上開始急救。而現在預立醫療決定的內容又繁雜許多,他開玩笑地說,整個胸膛應該不夠刺青那麼多字。這不僅是一個黑色笑話,而是真實會發生的事。為了預防這樣的事情出現,安寧團隊的醫師、共照師、居家護理師,都會在開完家庭會議,確定安寧緩和照顧的決定後,提供主要照護的家屬,一份清楚載明病人想要接受的安寧緩和照顧內容的病歷摘要或診斷書,以便於當緊急狀況發生時,可以提供給急診的醫療同仁,作為如何施行適當醫療照護的依據。同時也會提供聯繫安寧照護團隊的緊急電話,當危急狀況出現時,可以打電話給安寧團隊的成員,提供家人最符合病人需要的醫療照護建議,如此才可盡量避免遺憾的事情發生。但這也只能預防一部分不必要的急救措施,因為有時接受安寧照護的病人,是輪流由不同的家人照顧的,有些家人是因為不夠了解,也有些家人是因為慌了手腳,或者是心中有十萬分的不捨,無法在緊急的時候給急診團隊正確的訊息。而本院的電子病歷系統,會將已經簽屬DNR的病人的病歷畫面,以顯著的方式標註此病人已選擇DNR,讓急診或是值班的同仁第一時間就可以了解。很感佩杏莉與他的家人們,事情發生後並沒有責怪急診的同仁,也沒有責怪未提供正確訊息的家人,對於一切發生的事情都能夠善解與體諒。而接手照護的安寧團隊,雖然不是由原本的安寧主治醫師負責,能夠迅速的瞭解掌握整體的狀況,安撫家屬與急診同仁合作。克服困難,以最快的速度讓病人可以脫離痛苦,也讓家人能陪伴病人善終,真是令人佩服。要知道在生死面前,家人的情緒都是緊繃到了極點,醫療團隊必須有極大的同理以及溫暖的心,才能涵容正在經驗極大悲傷的家人們。而黃醫師領導的安寧團隊能夠讓醫學生與PGY醫師共同參與照護,這是很重要而不容易做到的。醫學生與PGY醫師在一般的病人與家屬眼中,不外乎就是正在實習、技術不純熟的菜鳥。因此安寧緩和照護,這種必須在身體照護、心理支持、撫慰悲傷的家人等層面,都必須做到非常好的領域中,醫療人員的專業知識、臨床經驗、心理素質必須更成熟,醫學生與PGY醫師要能夠參與照護更屬困難。但是醫學生與PGY醫師學習專業的安寧緩和照護,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醫學院課堂教學與臨床實習的過程中,大多著重於如何治好疾病,卻缺乏對於如何協助病人善終的教學。然而醫學如果只能做到治療疾病,但是卻不知道生命末期的病人如何照顧,就像事情只做了一半,是不及格的。因此像我服務的醫院,第2年的PGY醫師,一定有一個月要到安寧病房訓練,就是要補足目前醫學教育中,只知教導醫「生」,卻沒有教生命末期照護的不足。黃醫師也分享了他如何有技巧的讓醫學生與PGY醫師,能夠融入安寧緩和團隊的照護,我想這個經驗,對於這些年輕醫師未來行醫的生涯是非常寶貴的。所以很感謝黃醫師與杏莉,分享這一個一開始令人遺憾,但最後卻能夠圓滿的真實經驗。期待透過這樣刻骨銘心的案例,讓醫療體系對於如何能夠落實安寧緩和照護,在流程上能夠更完滿,避免遺憾的事情發生。同時希望病人、家屬與社會大眾,對於生命末期照護,能有及早的省思,保障每個人善終的權利。病人、家屬與各科醫療團隊,就像合作無間的交響樂團,讓病人的人生樂章,可以畫下完美的休止符。
-
2023-03-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病人照護與醫學教育同步進行的經驗分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護、家屬、習醫者對生命末期的體驗」。一位專科護理師敘述自己的母親在生命末期的遭遇以及自己與醫療團隊如何化危機為轉機的經驗。一位熱心醫學教育的安寧療護專科醫師敘述如何處理這種困難的臨床情境,同時也分享他如何幫忙習醫者在臨床實習階段參加病人的照護,成為有經驗的醫師。一位資深安寧療護專科醫師在詳讀這兩篇文章後,分享他個人對生命末期的照護心得,並說出「病人、家屬與各科醫療團隊,就像合作無間的交響樂團,讓病人的人生樂章,可以畫下完美的休止符。」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當醫療人員成為家屬那天照顧杏莉母親的過程,就像陪伴天使走過人間。我超級謝謝杏莉願意在仍處於哀傷的時刻,回首這段歷程。藉由照顧張媽媽,讓我個人以及我的學生們,感受到醫病互信的溫暖感動。坦白講,照顧這麼細膩又身手不凡的安寧同道的母親,是有點壓力,但更多的是使命感與情誼。壓力的部分,我相信對團隊來說一定不小,但藉由杏莉溫暖卻又睿智的眼睛,我們也能藉機檢視團隊照顧的每個環節,而得到成長。而情誼來自於,杏莉與哥哥都是我們醫療同道,張媽媽又是我們安寧居家的病人。雖然因為一時陰錯陽差讓張媽媽得到了原本不想要的呼吸器與心肺復甦術,但現在家人都齊聚了,正好幸運的我們有空床,我們怎能不提供一個有尊嚴的空間,讓張媽媽的家人一起陪伴她這段時光?所以我們決定讓張媽媽立即來緩和病房,並在下午四點幫忙移除原不該屬於她的呼吸器。我很高興三位醫學生以及一位年輕PGY醫師,一起看到了在急診討論安寧住院的過程,他們也學到了撤管前的準備工作、藥物的使用,如何藉由一些照顧的細節,讓病人撤除呼吸器之後可以比較舒服。也看到了主治醫師的小技巧,如何在作好事之餘,藉由與團隊之間的溝通,讓接緊急病人的負擔能夠平均的分擔,而不要讓任何同事太過辛苦與承受太多壓力。曾經被詢問,我們如何讓病人家屬願意協助未來醫師的養成?我個人會先從同理心思考——每個人無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得到最好的照顧。當我們成為病人及家屬而走進教學醫院,都知道會有各職類學生的存在,理性上也知道培育下一代的好醫師是重要的。但我們都不能接受因為教學的需要,而讓摯愛的家人得到不安全的照顧,甚至犧牲隱私與尊嚴。所以這是我們當老師時首先要確保的事項。但從另一方面看,我們在教學醫院工作多年的醫師也知道,正因為有充滿活力、易感又好學的醫學生、PGY醫師及住院醫師的存在,病人會得到更多的關照,在優秀心靈的刺激中,主治醫師也會更周延的求真、求實、求好,而達到更好的病人照顧。以我個人而言,越是帶著更多醫學生的時刻,越會讓自己更慎思明辨,並努力做到學生的好榜樣。所以我在臨床教學與病人照顧時,會帶著以上兩點認識。從這兩個出發點延伸,我大概會注意以下幾個小細節:一、讓病人及家屬習慣醫學生的存在:例如我從急診與病房會診就會帶著醫學生。病人及家屬也會知道醫學生及住院醫師都是照顧團隊的一分子,而且病家也會知道,我會要求醫學生及住院醫師在我查房前要先看過並掌握病人的情況。二、化整為零:我自己在當醫學生的時候就覺得老師請一群醫學生輪番去摸摸病人的病灶是超級困窘的一件事。但是,如果每個醫學生都有自己主責照顧的病人,就像從觀光團變成了自助旅行,那過程就會深入而自然許多。如果是身體診察有特殊發現,要讓其他非主責的學生聽,我會先徵求病人的同意,許多時候也委屈同學們輪流用我的聽診器聽,以避免「一擁而上」那種突兀又尷尬的感覺。如果是隱私部位的診察,我會詢問病人是否允許醫學生們待在圍簾裡。三、讓醫學生成為自己的左右手:我喜歡在病人及家屬面前稱讚醫學生,我會努力背同學的名字,病床邊就直接喊名字——某某可以幫我先聽一下病人的呼吸音嗎?可以幫我扣診腹部嗎?幫我看一下瞳孔大小好嗎……我會利用同學們檢查的時間跟病人或家屬詢問其他事情,以免同學壓力太大。然後我會確認並在病家面前稱讚肯定學生的發現(如果有漏掉的地方我會出去病室之後才跟學生說)。四、保持耐心、循序漸進:有些病人比較敏感,或者有些病人還沒建立比較深層而互信的醫病關係。那我會讓醫學生先照顧已經建立有信任關係的病人。這樣才能把那個信任傳遞給醫學生。醫學生也比較容易在醫病互動中取得成就感,而喜歡去病床邊學習。最後我想分享一位醫學生在學習心得裡對當天這段歷程的描述:「其中也遇到有臨終病人的家屬,有醫療與安寧背景,病人送進來安寧病房準備拔 endo(氣管插管)讓病人比較舒服。阿葆醫師面對家屬的監督下,仍然應對的非常自然和遊刃有餘,他一邊體面的安撫著家屬的心情,一邊非常優雅的跟護理師和PGY學姊說著醫囑完成任務,讓我不禁感嘆老師的交際能力和應對技巧。而在病人善終後,隔天老師也有收到來自家屬的感謝訊息,肯定了老師在安寧療護方面的專業和溝通的技術,讓我十分敬佩,也希望終有一天我也可以像阿葆醫師一樣,可以盡可能以客觀中立的方式,跟病人和家屬討論病情,讓他們在支持的氛圍下作決定,又同時安慰病人與家屬的心情。」我想謝謝每一位低谷中的病人與其至親們,允許我們年輕醫學生與住院醫師們一起參與這些生命中甘苦與神聖的時刻。在這歷程中,我個人漸漸成為成熟的醫師與老師,一起帶著年輕醫者圓滿傳承了醫療專業及醫學之愛。
-
2023-03-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當醫療人員成為家屬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護、家屬、習醫者對生命末期的體驗」。一位專科護理師敘述自己的母親在生命末期的遭遇以及自己與醫療團隊如何化危機為轉機的經驗。一位熱心醫學教育的安寧療護專科醫師敘述如何處理這種困難的臨床情境,同時也分享他如何幫忙習醫者在臨床實習階段參加病人的照護,成為有經驗的醫師。一位資深安寧療護專科醫師在詳讀這兩篇文章後,分享他個人對生命末期的照護心得,並說出「病人、家屬與各科醫療團隊,就像合作無間的交響樂團,讓病人的人生樂章,可以畫下完美的休止符。」去年12月26號上午,我在醫院上班,才剛看完病人所有的檢驗數據,手機裡line的家庭群組突然湧進大量的訊息。點開看後才知道母親已經病危,我趕緊搭高鐵趕回台中。到了醫院之後才知道,原本因末期腎病住過一次安寧病房且接受安寧居家照顧的母親,因呼吸心跳突然改變,陪同的家人一時心慌而叫了救護車。在救護車上心跳慢到29下,也量不到血壓,到院時心跳已經停止。混亂中,已經簽署DNR的家母接受了心肺復甦術及插管。當我趕到急診時,看著母親的氣管內管隨著呼吸器的起伏,帶血的氣泡在內管及嘴角移動,我的心裡感到非常的難過。經過家人的討論後,我們決定撤除媽媽的呼吸器。急診的醫護團隊聽到我們用醫療專業術語表達我們要withdraw ventilator(撤除呼吸器)的要求,他們嚇了一跳,也急忙解釋說當初是陪同的家屬說要急救所以才進行插管。我跟他們說沒關係,但是我們希望可以緊急會診安寧團隊並撤除維生醫療。急診團隊也很幫忙,同意了我們的要求。因為急診的隔壁床剛好也在急救,我看他們實在太忙了,就幫忙媽媽把嘴角及口裡的血水抽吸乾淨,把她的臉擦乾淨,還幫她上了面霜,媽媽的臉整個亮起來了。當時我們跟媽媽說,媽媽妳放心,我們會幫妳拔管的,會達到妳之前跟我們交代的心願。這個時候本來不會動的媽媽突然掙扎起來,我的心裡十分難過。我想起到急診看到媽媽被放上呼吸器那一剎那,感覺很不真實、像在演安寧的教育影片,覺得這件事情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之前媽媽在安寧病房住的時候不是已經開過家庭會議了嗎?因為心情真的很難過,我也忍不住大哭起來。後來,安寧的共照個管師先過來,她告訴我已經聯絡醫師過來,但上次照顧媽媽的主治醫師可能另有工作,所以是我沒見過的黃醫師(阿葆醫師)過來。黃醫師過來的時候,首先我是感受到他的熱誠。他帶了劈哩啪啦一堆的團隊,還有好幾位醫學生,我想應該是PGY醫師或是實習醫學生。過來的時候,感覺他很像是很久沒見的老朋友,跟我們打招呼。他首先問候哥哥(因為他以前在中山附醫實習過),接著他也問候到我,可能之前在安寧住院的時候我們已開過家庭會議,他可能因此知道我是專科護理師。黃醫師有提到當天已經有三床的入院病人,我知道這時我們入院一定會為難安寧團隊。但急診紛亂的氛圍,我怎麼能夠在這裡讓媽媽好好的善終呢?這是我能為媽媽做的最後一件事。阿葆醫師與團隊也很好,見面沒多久他就明確表達可以讓媽媽上去病房撤除呼吸器。因為我自己是醫護人員,平常與其他團隊合作時,我喜歡觀察團隊與家屬的站位、角色與氛圍。只是這次我變成了家屬;我一邊表達我的訴求,一邊觀察眼前的團隊。原本我們跟醫院的團隊之間,彷彿有楚河漢界的一條線,但黃醫師用他的熱忱打動了我們,讓我們的警戒能夠放鬆下來。我也注意到剛到急診時,醫學生們眼神裡帶有緊張與畏懼,站的遠遠的觀察著他們的老師與家屬的互動。這種感覺蠻微妙的,我想可能對實習醫學生及PGY醫師而言,他們也是第一次面臨這樣比較特別的場面吧!阿葆醫師檢查評估了母親的狀況並跟我們討論之後,決定讓媽媽帶著呼吸器到安寧病房,在病房執行呼吸器的撤除。之後呼吸治療師、護理師等團隊成員協助我們轉送媽媽到安寧病房。上去病房之後,黃醫師又帶著這群團隊過來,這一次我感覺他帶的PGY醫師、醫學生與他的距離又更近了,幾乎只有一步的距離。他們帶著信賴與熱忱的眼神,觀察黃醫師在跟家屬說什麼?我們討論之後,決定讓團隊幫媽媽清潔整理並做完前置準備工作後,在下午四點幫媽媽撤除呼吸器。我覺得最感動的是,在這段期間,護理團隊很細膩的幫著我們一起為媽媽翻身、清潔身體,及細心的幫每個傷口換藥。雖然當中也有一些小插曲,例如foley(導尿管)、NG(鼻胃管)剛開始沒能馬上移除,後來黃醫師在下班後還過來,並支持我的決定,確保這些管路都被移除。在短短的住院過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媽媽的尊嚴有被護理團隊維護了,很謝謝他們。在整個過程,我很謝謝阿葆醫師,他做了很多的溝通,發揮了最高的安寧照顧精神!他所帶的醫學生,從急診、剛入病房、到最後撤除管路過程當中,他們看著他的眼神是有光的——就覺得說,老師很棒,能夠把病人的善終做到最完美的境界。母親是何其的有福氣,我才可以遇到這麼美好的團隊,我真的是衷心的感謝。也感謝阿葆醫師在整個互動過程讓我看到醫學人文的可貴,也希望阿葆醫師帶的團隊、帶的學生能繼續把這樣的精神傳承下去,因為醫學教育就是一個傳承,希望阿葆醫師的大手拉著醫療團隊以及醫學生的小手,一起把安寧做的更美,祝福你們,謝謝你們的幫忙,新年快樂!
-
2023-03-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欲為醫者,必先為人也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學人文教育的的學與教」,由中山醫學大學的黃馨葆醫師的師生團隊,再度在這專欄分享他們「師生的四手聯彈」。一位醫學系一年級學生分享老師如何引導他們對這種課程產生興趣。一位六年級學生回顧幾年來由課堂走入醫院,由照顧病人中學習到診斷治療的知識與技巧,以及體驗醫病關係與將心比心的態度。最後老師現身說法說出他對醫學人文課程「一以貫之的課堂原則」,分享他對教學的投入,「看到自己的醫學生找到自信、找到喜悅,是當老師的最快樂的事」這句話道盡了老師的成就感。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醫學系新生的醫學人文體驗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從醫學生與病人的交會中一點一滴成為醫師作為有幸在醫學系開大一選修課程,以及在大學開設通識課程的幸運老師,我常常動腦筋不斷的想,如何不靠點名就可以讓同學們心甘情願來上課?這些聰明的孩子,需要的是什麼核心能力?如何讓同學們保有對醫業的憧憬與理想主義,但又能有充分的能耐與韌性,不要在將來被現實所傷害而能保持初衷?如何把我希冀的明朗、正向、又快樂的氛圍帶到這些醫學生的心中?這些目標,建構了我不同課程一以貫之的課堂原則:1.將舞台留給同學,讓他們在自我挑戰中建立自信就像這學期盈文同學選修的兩門課:「The best things in my life」,及「近代台灣西方醫學史」,讓同學依序上台面對全班分享,形成了課程的主體。在進入臨床之前,我希望訓練同學們面對人群,也能夠侃侃而談的自信。2.讓生命互相吸引、互相滋潤我一直花心思,讓同學們藉由討論、分組、分享,與不同背景、不同系級的同學建立關係。像是在這堂全英文課程,每當有同學分享逝去的愛、曾有的挫折與失落,同學彼此的同理、分擔,讓課堂上出現迷人的友愛氛圍。3.平和、正向與喜悅的上課氣氛我一直相信,有快樂的醫師,才會有快樂的病人。而醫師必須被善待,當以後遇到種種挫折時,要有許多快樂的回憶與溫暖的關係,才能讓受傷的醫師盡快復原。所以從低年級到臨床階段的課堂營造,我都把醫學生的快樂與成就感擺在第一位。4.不害怕跨出自己的舒適圈這些優秀又聰明的孩子,原本就願意挑戰。如果他們看到自己的同學做出了很好的簡報,有很明朗、美好的敘事風格,其他同學也會快速模仿與成長。在安全的氛圍中,同學們會發現值得追求的不只是成績,還有很多值得追求的美好。為了以身作則,所以從來沒出國留學過的老師我自己,也不怕出醜,勇敢的開了全英文課程,跨出舒適圈,不斷與同學們共同成長。5.訓練獨立思考與終生學習的能力我總鼓勵同學們為上台報告去讀完整的書目,每學期的期末報告,我總驚喜看到有多位同學愛上了到圖書館找實體或電子書。從近代台灣西方醫學史上,特別是日治時代到戰後的前賢醫者,以及來台灣付出奉獻的國外醫者,及後來台灣人往國外付出的身影裡,我相信同學們會去思辨並找到自己憧憬的路。「欲為醫者,必先為人也」,此語出自杜聰明教授。在不同的文化與醫業傳統,我們一直看到同樣意義的話反覆的出現。雖然執行起來頗不容易,但我可以感受到全台灣、乃至其他國家的醫學院老師們,都努力從不同面向實踐這樣的醫學教育。看到自己的醫學生找到自信、找到喜悅,是當老師的最快樂的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09 醫聲.領袖開講
揭國衛院5大方向 司徒院長:國內要有「快速生產疫苗」能力
中研院士、前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司徒惠康去年底接任國衛院長。專長免疫學研究、基因操控與醫學教育的他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國衛院將延續任務導向醫學智庫的重要角色,整合國內上中下游生醫研發能量,系統性的落實疾病預防與治療,成為國人健康的堅實後盾。司徒惠康也說,疫苗二廠建立後,國衛院在新興傳染病疫苗及藥物研發將有更多突破,國衛院在癌症精準治療、高齡醫學與兒童醫療網等5大領域,也都有佈局。以人為基礎、結合科技 予病人實質助益「進入國衛院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開始,有更多機會和工具,可以去做以人體為基礎的科學研究。」司徒惠康表示,國衛院擁有優質、多元的研究人才,且能夠匯整國內的臨床試驗資源,也具有進行基因體、蛋白質體學、糞便微菌叢等各式體學分析的能量,透過以人體為對象的研究,獲得更貼近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運用在醫學、公共衛生領域,對疾病的預防治療帶來正面助益。「國衛院的研究結果,除了以人為基礎,也搭配現代科技,對病人有實質且直接的幫助。」司徒惠康舉例,國衛院曾與長庚醫療體系及宏碁智醫團隊,合作「肥胖症智慧預測系統」大型計畫,建置「國人疾病多重體學資料庫」及「整合性智慧預測系統」,開發針對肥胖症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智慧醫療預測、防治模式。他表示,結合基隆長庚長期搜集資料的社區研究目標族群,加上宏碁智醫的人工智慧(AI)分析團隊,國衛院在不同疾病的研究上獲得重要結論,並成功開發一款程式,可揪出高達8成心電圖正常,冠狀動脈卻已發生阻塞的患者。將設疫苗二廠 加速傳染病疫苗研發過去3年新冠疫情肆虐,本土疫苗、藥物研發能量受到重視,司徒惠康表示,國衛院的目標是未來面對新興傳染疾病的時候,國內能有「從頭到尾、快速生產疫苗」的能力。他表示,國衛院致力於傳染病疫苗和藥物研發,「未來新的疫苗二廠設立以後,我們有更大的能量來做這件事。」他表示,信息RNA(mRNA)平台係新興傳染病疫苗的重要趨勢,國衛院已投入可觀資源進行研發,未來將在基礎建設、專利取得等面向持續努力。建本土癌症基因資料庫 將整合資料分析技術 癌症精準醫療是國衛院研究項目的一大重點。國衛院參與執行跨部會「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2019年底開始執行「精準醫療公私合作聯盟」計畫,以建置本土癌症基因資料庫為目標,透過國衛院下轄的「臺灣癌症臨床合作組織(TCOG)」找尋合適患者,無償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取得臨床試驗藥物,同時幫助國內生技醫藥產業加速臨床試驗收案,合法、合理取得真實世界數據。司徒惠康表示,針對國內癌症防治,國衛院還有「更大的藍圖」。他表示,透過整合第一線醫療院所病人的臨床資料、基因訊息,結合健保資料庫,以及國內各大生物資料庫的資料,藉由AI等醫療資訊處理技術,進行更有效的分析,「這些結果可以直接回饋到病人身上,針對治療指引做出更好的調整。高齡社福研究 讓長者活得有尊嚴「2025年,台灣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醫學是必須重視的議題。」司徒惠康表示,國衛院2021年起即與台灣大學合作,在雲林成立「高齡醫學與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以維持高齡長者健康狀況為目標,除了醫療、輔具以外,也將就社會、文化面向進行研究,提出政策建言。他表示,讓長者「有尊嚴、很光彩」的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路,是高齡中心的重點和核心理念。台兒童死亡率高 司徒惠康:將挺身而出此外,司徒惠康指出,台灣醫療水平在世界名列前茅,兒童死亡率卻高居不下,建構更完善的兒少醫療照護網勢在必行。他表示,與基因、遺傳等疾病相關的兒童死亡率,可以透過早期診斷降低,但兒童醫療涉及的面向不僅止於此,與意外死亡、邊緣家庭的社會、經濟支持度,以及新住民家庭的文化認同程度均有關聯。司徒惠康表示,要提供一個優質的兒童照護體系,必須整合醫療、社會照福祉、教育等不同面向,涉及跨部會協作,「衛福部主責健康、社會福祉相關任務,國衛院必須挺身而出。」
-
2023-03-06 醫聲.醫聲要聞
病人自主也有城鄉差距!7成預立醫療決定書在六都 專家籲諮商應免費
台灣擁有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法」,已實施4年,但截至今年2月,僅4萬5621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前理事長、民進黨立委邱泰源指出,這僅佔台灣1900萬成年人口的千分之2,顯示實務面臨許多阻礙。邱泰源今邀集各界召開公聽會,專家指出多項障礙,其中最大問題是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費用太高,建議不要收費,或是補助每人一生一次免費,衛福部允諾會研議。費用太高外 過程繁雜、人力門檻也是阻力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程邵儀表示,根據她的國科會研究發現,預立醫療決定(AD)的至少有4個障礙。第一個障礙是一定要去醫院,民眾不容易熟悉簽署過程。第二是要錢,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需自費2000到3500元,大多是知識經濟階級較高者才會來諮商。第三是專業人力門檻高,規定ACP一定要有醫師、護理師、心理師或社工師,只有大醫院才有辦法這樣大陣仗。第四是ACP要求二等親到場,很多人要上班,覺得太麻煩。台灣社區醫院協會常務理事謝景祥也說,台灣現有400萬名65歲以上老人,每年死亡約20萬人,大部分都沒有完成過ACP,最大障礙就是諮商費太高了。如果能編列5年50億的預算,力拼5年內讓半數65歲以上長者都完成ACP,可望省下更多健保費,有助支應急重症所需的新藥新科技。專家:預立醫療諮商應比照美國不要收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楊君宜表示,如果是一家人要來諮商,很可觀的費用會令人裹足不前,建議比照美國以健保給付長照機構住民的諮商費。程邵儀建議學習美國,可在發給每個病人的住院須知中介紹ACP或AD,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收費」,就像四癌篩檢,很多民眾都會願意。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和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則都建議,政府可補助每個人一生一次免費ACP機會,這可以提醒每個人都有必要思考生死問題,令外,從小學、國中、高中校園推廣善終教育,也有利於建立社會風氣。洪心平指出,很多在居家照顧、還有自主表達能力的病人,都迫切需要到宅的服務,但成本很高,視訊的成案量很有限,導致最迫切需要的ACP和AD的病人很難使用到這個服務,這是現在很可惜的。病人自主的城鄉差距 簽署比例7成都在六都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指出,AD的簽署者有超過70%都在六都,以台北市占36%居冠,比新北市高3倍、比高雄高6倍。非六都簽署的AD不到30%,因為對於大眾運輸不發達區域的居民來說,最方便的是地區醫院和診所,但目前可提供ACP醫療機構,絕大多數都是醫院。疫情已促使更多民眾使用視訊診療,視訊諮商的配套要盡快建置起來,才能縮小病人自主的城鄉差距。醫療從業人員的再教育也刻不容緩。洪心平說,她的爸爸罹患大腸癌末期,兩年前去世,家人對安寧有概念、對善終有共識,但急診醫師還是一直來問說「確定嗎?這樣會死喔!」顯示醫學院可能沒有做好善終教育,「為什麼要一直挑戰我們對於安寧的決心?」希望醫學教育進步,不要讓做了決定的病人家屬背負沈重罪過。在台大癌醫腫瘤病房工作的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羅運生表示,希望未來各專科都要有「種子醫師」來接受相關訓練,才有助於執行,目前有些醫療團隊不具備成熟的末期照護專業,無法很好的接住這些簽署過的病人,或是無法立刻依照病人意願啟動照護。羅運生也建議,應該要同意二等親以外的人參與ACP的諮商過程,因為現在看到很多病人的意願明顯與其原生家庭不同,唯一與他比較相同或比較能信任的,是小三、伴侶、司機等非二等親,但目前因為法律建議二等親加入,常導致這些人無法參與諮商,醫療人員也很難讓家屬同意讓他們加入。
-
2023-02-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生?不生?打破傳統性別迷思的女性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女性與生育」。我們邀請一位博覽群書,曾經負責一所新設醫學院人文課程設計的資深婦產科醫師,分享他對墮胎的臨床社會醫療經驗,並介紹歷史上打破傳統性別迷思的幾位女性英雄,以及探討生育控制和人口成長的政策,並對這複雜的問題寫出他個人的看法。我們希望之後也能有其他專家表達他們的看法。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生?不生?墮胎在法律、政治和社會上的爭議男人詮釋征戰、政治、宗教和文化,一種話語權,從希臘羅馬到今天的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男人住在火星,女人住在水星;男人永遠記不得,女人永遠忘不了;男人播種,女人承擔。臺灣最出名的獨裁者說:「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孔老夫子說:「食色性也。」而啟蒙現代醫學教育的內科醫師William Osler說:「自然之人只有兩種主要熱情to get and to beget(獲取和傳DNA)。」但是,歷史總是有跳脫刻板印象的女人。因緣際會曾在醫學院和醫院從事醫學人文、性與生產、性別教育的課程,得以閱讀親近並思考女人的歷史、女性主義和性別平權的進程。基本上,這還是西方概念的東方漸近式,一如醫學。因此,我以六個女人註記這段學習,其中五個是西方人,一個是日本人。唯一的東方女人是津田梅 (Tsuda Umeko,1864-1929),她是日本五千元鈔票上的人物,五歲時和明治維新初期的岩倉使節團同船,被送到美國學英語,體驗基督教家庭生活,十年後回到日本推廣英語教學,先當伊藤博文首相兒子的家教,後來開班教英文,最後在東京近郊創立女子英學塾(日本第一所女子津田塾大學的前身)。這所學校不教家政,卻教國際關係、人文藝術、理學和生物演化學。她和當時同行去美國,較年長女生的最大不同點是不婚,其他兩位一個嫁給後來擔任首相的陸軍大臣當續絃,另一個婚後教鋼琴,生六個小孩。這些明治維新的武士女兒有兩條岔路,津田梅選擇一條人跡稀少的路,如今回顧風景截然不同。Mary Wollstonecraft (1759-1797,英國人)被後世尊為女性主義第一人,因為她寫了一本書「為女權辯護:政治和道德主題的批評」(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with Strictures on Political and Moral Subjects,1792),她提出女性並非天生低於男性,會有差別是由於她們缺少教育機會。不幸地,她39歲死於產褥熱。Margaret Sanger (1879-1966,愛爾蘭裔紐約人),目睹其母一生18次懷孕,11次活產,又因子宮頸癌和結核病,不到50歲就死了。絕大篇幅的人類演化史除了禁慾,不曾有可靠的避孕方法;在Sanger和避孕藥出現之前,女人的命運多半是不間斷的生育,令女人付出貧血、背痛、營養不良、牙病、早死的代價。Sanger學護理,畢業後立志將女人從不斷懷孕的桎梏解放,她認為對自己身體都沒有掌控的女性不能自認是有自由!1912 年她出版「每個女孩須知」(What every girl should know) ,教導性知識和生育控制,成立家庭計畫門診(委婉的代名詞,因為當時宣傳避孕違法)。1914年出版「女人造反」(Women Rebel) 新聞通訊,透露如果神和權勢者站在女人的對立面,那就抱歉了,沒有眾神,也沒有主子 (No Gods, No Masters)。1920美國女人開始有投票權,但Sanger卻被法院指控,並判罪要服刑。她棄保逃到歐洲,在1920到30年代,她周遊世界,到中國、日本、韓國和印度推廣生育控制。Sanger後來回到美國,在富孀 Katherine McCormick 的資金支持下,資助科學家和醫師,促成避孕藥在1962年上市。避孕藥是 20 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女人從此不需仰賴男人的善意,逐步走向生育自主、性解放,並加速受高等教育與充分就業的年代。Alma Schindler(1879-1964,維也納人),作曲家和指揮家馬勒的妻子,她在丈夫死後致力於馬勒音樂在美國和歐陸復興。她的情史豐富,無論在婚內婚外,伴侶對象皆屬有藝術的、甲上的男人,其女性風姿和魅力傳世,獨樹一格,是傳記人物,也是傳奇人物。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法國人) 出版第二性(The second sex),主要箴言是「女人不是天生命定的,而是被(社會文化)塑造的」。她和拒絕領取諾貝爾文學獎的沙特是伴侶,兩人都是存在主義哲學家,開放關係的信仰者和行動者。Virginia Woolf (1882-1941,英國人)小說家,她的箴言是「女人要寫小說,必須有自己的房間」,闡述經濟獨立是女人自由的關鍵。她有嚴重憂鬱和狂躁興奮的周期情緒波動,一生尋找疾病的意義但沒有成功,59歲投河自殺。關於她的研究無數,主要有三方向: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和精神病史。女人掙脫不斷生育只是六十多年的事,而女人廣泛接受教育的歷史還很短,女人有投票權的歷史只有一百年;回首女性主義人物,歷史短暫,同志仍需努力。
-
2023-02-13 退休力.健康準備
老年醫學名醫黃國晉:中年發福一點沒關係! 存「肌金」越早越好,走路運動要到這程度才有用
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黃國晉專精老年醫學、預防醫學,長年診間看盡生死百態,對「老」有更深體悟。他認為,現在應該追求健康老、活躍老,而非倚賴他人協助,轉化傳統對「孝道」的觀念,「千萬不要覺得,不幫他做就是不孝!」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萬事都要服侍阿公阿嬤、爸爸媽媽,但千萬別服侍到飯來張口、茶來伸手,應該讓他們利用生活中的機會多活動,千萬不要覺得,不幫他做就是不孝順!」黃國晉說。 「像我媽87歲,透過做家事、做喜歡的事來活動,譬如澆花、騎腳踏車、擦地板…。她住透天厝,一層一層擦地板,有時候我們覺得很捨不得,但她就是很健康!」黃國晉笑道,八旬老母喜歡到市場買菜,原本擔心擠傳統市場容易感染Covid-19,想不到媽媽防護得宜,至今未曾確診過,「反而我們去年5月都被感染了!」 他認為,歐美老後的價值觀是自理生活、獨立老,台灣卻是「有事弟子服其勞」,反而讓長輩加速退化。「當然太操勞、危險性高的,像搬重物、爬高可以避免,但如果能增加活動量、運動量倒是非常鼓勵,不要說不讓她做!」 進入熟齡後也應改正心態,千萬別覺得年紀大了就該少動,因為高齡者最怕吃得多、動得少,體內脂肪過高又有肌少症,落入「肌少性肥胖」的雙重危害。 中年後不只看體重,要看肌肉、脂肪比例 不過,很多人年輕時怎麼吃都不胖,過了中年卻像失速列車般止不住體重上揚,「這其實是人體正常的保護機制,因為根據調查,發現熟齡者過重一點,反而活得比較久!」 黃國晉指出,過去認為BMI值標準應維持在18.5(kg/㎡)及24(kg/㎡)之間,但研究發現,台灣BMI值24~26的人活得最久、死亡率最低。特別是進入中高齡後容易生病,胖一點才有足夠的「本錢」消耗,「假如身材瘦乾癟,又有肌少症,反而沒有多餘的空間給它。」 「中年發福一點沒關係,不要胖就好!」至於「胖」的標準,由於人種差異,國人BMI值最好能控制在27以內。但他提醒,別被體重蒙蔽,因為同樣60公斤,20歲與70歲的體脂率可能從15%翻倍到30%,所以年紀增長後,看的應該是肌肉與脂肪比例。 除了用「量」來評估肌肉,也可以從「質」的部分來看:■握力(上肢)男性握力需大於26公斤、女性大於18公斤。若沒有握力儀,也可以利用開寶特瓶蓋、開罐頭瓶蓋或扭毛巾來測試,如果打不開或覺得辛苦費力,就要注意是否有肌少症或肌肉無力。■走路速度(下肢)每秒鐘行走速度不少於0.8公尺以下。 要預防肌少性肥胖,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飲食、多運動。像是走路、騎腳踏車雖屬有氧運動,若能加強力度,也能有一點點的阻力;實驗也證明,有氧運動最能讓存儲能量的「白色脂肪」轉化為燃脂的「灰色脂肪」(或稱米色脂肪)。另外如原地半蹲,也是在家就能做的阻力訓練。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最怕生病臥床,過去曾有統計,長者住院3天就會流失0.95公斤的肌肉量,「我爸爸在的時候,肺炎住院1個多禮拜,起床就不能走路了!」黃國晉對此有深刻體驗。他回憶,父親出院後肌力退化需找人攙扶,後來買了一台固定式腳踏車讓爸爸踩,才慢慢將消失的下肢肌肉練回來,至於上肢則可以在家用啞鈴訓練,「不是做不到的事!」 利用機會多活動,存「肌金」越早越好 如同防止骨質流失,存「骨本」越早越好,肌肉也是一樣,「年齡我們沒法去抵抗,我們接受它,但要減緩肌肉的流失。」如果不做任何事,年過40後肌肉會以每10年減少8%的速度減少,換言之每年幾乎流失1%,若有其他疾病會流失得更快,所以中年過後就要留心預防。 黃國晉建議,可以利用工作與生活中的機會,讓自己多一點活動。像他搭公車會提早2站下車,不等電梯改走樓梯,但高樓層下樓仍建議搭電梯,以保護膝關節。 他笑說,光是往返台大醫院東西址,就有3000~4000步,「來回2趟,不用颳風淋雨就1萬步了!」而且別小看平日走路養成的體力,他不爬山、不跑步,去年12月帶國際醫療團到印尼,一行人從半山腰出發去看火山,「我還是走第一!」 從數據來看,靠走路要達到「有效運動」程度,可以讓每分鐘心跳落在(220-年齡)× 0.6~0.8的區間;主觀感受則是走到「微喘」,但跟旁人講話仍然清楚,假如上氣不接下氣,就是過量了。 上班族也能利用一些小技巧來增加活動量,好比市區不易找停車位,開車族不妨將車停遠一點,多走一段路累積步數。而平常搭捷運,排電扶梯的人龍總是很長,不如選擇走樓梯,對心肺訓練有極大幫助。 拒絕「空熱量」食物,韓劇迷追劇紓壓 「從環境、生活習慣的改善,就能夠增加運動量。」黃國晉常鼓勵患者聚餐前先約出去戶外活動,平常飲食則要少油、多蛋白質,盡量避免手搖飲、精緻糖等「空熱量」食物,像每次辦公室揪訂飲料,他一定拒絕,「喝起來也不快樂啊!」 當然,生活中難免有誘惑、或有應酬,那就要有「大小餐」的觀念。「晚上要聚餐,中午就少吃一點;或是吃飽了,剩下就打包,不要覺得打包很丟臉。」同時也要聰明的選擇食物,盡量避免油炸、勾芡、雞鴨禽肉皮以及甜點飲料。如果真有無法滿足的甜點胃,不妨試著「只吃一半」,不要全吃光。 除了運動、飲食,他認為日常養生無非就是睡眠充足、壓力不要太高,「看電影、聽音樂、出國旅行、運動…,找你有興趣的方法健康紓壓,不要倚賴抽菸、喝酒、吃東西這些不健康的方式。」 身為韓劇迷的黃國晉,就是靠「追劇」、聽音樂抒解壓力,回家躺按摩椅按上1個鐘頭,晚間12點多一定要上床,睡足6小時,「太太都說我3秒鐘就打呼!」他大笑。 這幾年時興跑馬拉松,他也認同是一種不錯的紓壓方式,但提醒可以把參加馬拉松當作目標,別看成比賽,「如果計較要跑全馬、半馬、幾分鐘內跑完,那壓力不是更大?」 退休前建立備援系統,才有「本錢」老 已進入「坐五望六」的年紀,黃國晉坦言面對死亡,「但凡生物體,都是會怕的,講不怕是假的。」既然生老病死是眾人都會碰到的議題,我們如何在人生的黃昏活躍老化、健康老化,才是應該關注的焦點。 他舉例,台灣人平均不健康餘命長達8年,歐洲人卻僅臥床1周,因為他們在心態、行動上追求「動到最後一刻」,即使身有病痛,也會讓自己盡量保有獨立的活動力。 「老後要讓自己有多餘的本錢,無論是知識、心靈的力量,找到可以寄託的事,包括另一半走掉,如何面對一個人?你的後援在哪裡?」黃國晉念EMBA時,跟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是同學,當時戴勝益就提出「支援系統」的概念,認為退休後應有經濟備援,支應夫妻各自的長照需求。 「養兒防老已經過時,熟齡族一定要有理財規劃,譬如以房養老、或是退休金轉為信託照顧自己,不要一下子都給小孩。」黃國晉說,隨著國人壽命逐漸延長,健康是人生步向黃昏時最大的追求,平常就該保養、健檢、有正確生活習慣,「千萬不要等老了才來存!」不讓變老與「衰老」劃上等號,我們也能老得健康、活躍! 【黃國晉小檔案】出生:1965年現職: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教授學歷:台大醫學系流行病學研究所博士、台大高階管理商學組碩士(EMBA)、台大醫學系醫學士經歷: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台大醫學保健暨醫療中心主任、澳洲雪梨大學人類營養中心博士後研究、美國賓州大學醫院及醫學院醫學教育及臨床教學進修●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年輕從事旅行業年收200萬,晚年卻在開計程車?他嘆:有些事50歲後才懂,真的也晚了.「放棄」不可恥,第三人生無須逞強!登古道只差1公里攻頂卻放棄:享受過程美好就足夠了.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半導體、台積電!中年後都該有的3個領導特質,將才的養成,是國家大事
-
2023-02-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視病猶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幫忙」。一位醫學生敘述因為一位罹患「漸凍人」的病人與家屬願意讓老師在醫學生面前示範他的神經疾病的症狀與徵候,並說出他們「因病而苦」的心路歷程,使學生受益良多。一位醫學生寫出他們事後採訪病人與其夫人,感激他們幫忙醫學生了解疾病帶來的病痛,加深醫學生暸解病人的感受,同時病人與家屬也表示欣慰,他們的努力能「保持教育的火苗不滅,醫學之路就能繼續推進。」。一位資深教授說出臨床醫學的精闢之語:以每位病人從各自的症狀、結合生活與經驗,其實就是一個疾病的自然史,經由對話與溝通,比醫學教科書的文字敘述,更讓人印象深刻,勝讀多本教科書,而勉勵學生「視病如師」。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看見病人的「疾病」,更要傾聽病「人」的故事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床邊教學讓漸凍人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非常高興有機會對病人參與醫學生實習問診、檢查提供想法,這是良性、具有醫學教育意義的互動。每位病人的臨床表現,即使是同一疾病,也會有很大的變異和差別,也因此每位病人的症狀,是累積臨床醫學經驗與知識,最重要的基礎。如何讓病人願意分享臨床資訊,是醫師與病人關係的最重大考驗,特別是當病人要面對一群陌生的、還在學習階段的醫學生或是住院醫師,更是重大的挑戰。這些症狀,也許難以描述、涉及隱私、難以啟齒,這些困難,應該是醫學教育者在診治病人時,必須優先考慮的。問診是一個雙向的互動,詳細的臨床表現、症狀描述,對於疾病的診斷,特別是缺少大量、廣泛實驗室檢查的疾病,比如神經疾病、精神疾病,更需要詳細的問診,並依據病人的回應,進一步垂詢病人的症狀。這些互動,一方面是取得臨床資訊;另一方面,這也是病人與醫師的互動,顯示醫師是否有同理心、是否可以讓人感受到。這是人性的互動,而不是單純冷冰冰的如審訊一般的制式問答。這樣的互動,同時也可以展現醫者對病人的關心,病人會很樂意回應。這是有溫度的互動,是成功診斷的基礎,而不會只有「是」與「否」的回答,這相當於孔子所說的:「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這樣的經驗,會給予病人良好的回憶和感受,病人就容易、也願意分享自己的臨床症狀和就醫經驗與治療史。這是個人多年的經驗。總結而言,病人和醫師的互動關係,英文稱為rapport,所彰顯的是病人與醫師的良好互動關係,這樣的關係,可以提高病人願意和醫學學習者的醫學生與住院醫師、醫學專業學習者,分享自身臨床症狀的意願。邀請病人參與醫學生實習時的問診,需要尊重病人。醫學生問診、訪談時,需要考量病人的症狀、精神狀況與體力,即便是非常熟識的病人,我也需要觀察病人的反應,經過評估以後,對於合適的病人,還是會向病人說明與詢問:「是否願意分享自己的臨床症狀,接受實習醫學生的問診。」這是考量病人在極端不舒服的狀態,還願意撥出時間、忍受病情所致的不舒服,來描述自己的症狀,這是不容非常不容易的「利他」行為,不只是需要尊重病人的意願,也需要保護病人的權利。寫這篇文章也勾起我兩年前在台大醫院「臨床病理討論會 clinical pathology conference,簡稱 CPC」的回憶,不只是病人,還包括病人家屬地主動參與、提供醫學生資訊,得到很好的回響,值得和大家分享。這位病人是一位罕見的「類澱粉神經病變」的病人,這是一種罕見疾病,不容易診斷,所以病人先前在各家醫學中心之間輾轉看診,一直到我所在的醫院才做出診斷。有感於自己的症狀特殊與複雜,病人因此非常樂意和醫學生、甚至住院醫師分享自己的症狀以及求醫經驗,就是希望可以加深醫師對於這個疾病的印象和認知,減少病人輾轉求診的辛苦。病人對於這個疾病沒有完善的治療,耿耿於懷,也因此極力向我表示:希望往生後,可以捐贈大體做病理解剖與診斷。在病人往生後,家屬遵從病人的遺願,捐出病人大體做病理解剖。病理科在病理解剖、作出診斷之後,會舉行臨床病理討論會,這是醫學院和醫院互相溝通的最重要教學活動。在那次病理討論會之前,我就想到病人、還有家屬非常熱心,因此和病理科主任討論,是否可以邀請病人家屬參加,一方面讓病人家屬知道最終的病理診斷,另一方面也讓家屬分享症狀、求醫經驗、表達感受,可以用醫學生由病人與家屬的語言,了解病人的症狀、日常行動障礙、生活品質,這是對整個疾病的自然史,最真實與深刻的理解與印象。在主任同意後,我邀請病人家屬參加,病人家屬欣然同意,當天在主治醫師報告完臨床症狀以及做完診斷分析以後,請家屬分分享病人的症狀,同學除了請教家屬,對於臨床表現,有很熱烈的討論。最終病理科醫師做出完整的診斷,並對於病理發現和臨床症狀之間的相關性,有非常詳細的說明與連結,解釋了許多病人、家屬、不同領域專科醫師之間的疑惑:家屬了解病人生前痛苦的緣由、臨床神經科醫師了解病人所以有這些症狀的機制、病理醫師知道這些病理現象會造成病人的那些臨床表現。所有參加討論者,都有莫大的收穫。在討論會結束後,家屬除了表達由衷的感激,終於了解病人生前的痛苦。在這一次的臨床病理討論會之後,病理科的同事告訴我,主任覺得這是第一次的嘗試,讓病人家屬參加,除了是非常成功的經驗,也是經歷過最為感動、而且有收獲的臨床病理討論會,對於病理科醫師,也同樣有收穫,顯示病人的主動參與,其實對於醫學知識的交流、以及治療研究的進展,會是最大的助力。邀請病人主動參與醫學生的問診,這樣的互動其實對於病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也有莫大的幫忙。個人有多次經驗,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在心臟外科因為心肌病變準備接受心臟移植的住院病人。一位醫學生在和這位病人問診的過程中,病人提到最近幾個月腳底開始發麻,接著手指頭也會發麻,是典型「多發性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學理上,心肌病變造成心臟衰竭的病人,應該只有呼吸困難、走路會喘的症狀,不應該會有感覺神經的症狀,因為這是周邊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這位醫學生正好前一週在神經科實習,神經科的老師有向同學介紹「類澱粉神經病變」是全身性的疾病,除了影響周邊神經、還會沉積在心臟。醫學生很快地和住院醫師討論、也請我會診,後來這位病人診斷確認是「類澱粉神經病變」,治療的方向改變,也不需要接受心臟移植。這一位病人的個案顯示:病人和醫學生的互動,其實對於疾病的診斷、治療,有莫大的幫助,甚至是決定性的資訊,病人也會是受益者。其中的一個原因是:醫院目前分科很細,主治醫師學有專精,但可能只專注於自己的領域,而醫學生因為在各科實習,很容易會有不同科別的資訊,更容易整合在一起考慮,有觸類旁通的效果,可以避免「見樹不見林」,會有更全面、完整的診斷。這樣的交流,對於罕見疾病特別重要。比如類澱粉神經病變,和醫學生文章討論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英文全名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 ALS (漸凍人),這些都是罕見疾病。對大部分民眾來說,比較陌生,甚至於醫師也較少聽聞,也因此病人願意主動分享經驗,從醫學教育的觀點來說,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一方面鼓勵病人分享自己的症狀和求醫經驗,同時也感謝這些病人願意為醫學教育奉獻,這些資訊的提供,其實和捐獻大體和腦神經組織,都是同等重要、一樣的偉大!作為醫學教育工作者,除了感激,更鼓勵病人、家屬,一起分享症狀、病程,參與醫學教育,當醫學生有更多了解,未來對於疾病治療,就可以有更多回饋,對於病人可以提供更好的照護。在我所診治的病人,都非常樂意分享他們自己的經驗,特別是這些很難治的疾病。他們的症狀其實非常多樣化,不見得外觀可以看得見,特別是我所看的病人,主要是神經的「麻」、「刺」、「痛」,以及異常感覺來表現。這些在外觀上,其實沒有辦法看出端倪,只能依照病友本人的敘述,以及表情等等非語言等表達方式。他們所用的這些文字描述,還需要醫護人員的同理心才可能感受到,也因此病人都有很高的意願,希望讓醫護人員可以傾聽、了解臨床症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患有類澱粉神經病變的病人,這位病人的症狀,除了肌肉肢體無力、自律神經失調,包括姿態性低血壓、慢性腹瀉,最讓病人困擾的是神經痛,特別是神經痛從外觀上沒有辦法看出那裡的不對勁,但是神經痛是全身性的分布,特別是在肢端的末梢往近端的肢體一直延伸,病人自己的描述是「被背叛的身體所束縛」。我們平常人都有肢體受壓迫後,短暫幾分鐘「麻」感的經驗,我們都知道有結束的時候,但是病人是二十四小時和「麻」相處,因此很樂於向醫師與醫學生分享、說明症狀,希望醫師的了解,可以思考新的治療方法。筆者個人的臨床診療,主要是看疼痛領域的病人。神經痛有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最多數的病人是以麻感為主要症狀描述,但是「麻」可能是運動神經的無法使力,無力的「麻」感、也可能是感覺神經的症狀。不同的「麻」,其描述、反應也有是不同。神經就像電線,生病時,就像電線斷掉,或是絕緣的電線皮磨損、造成漏電,比如反映的症狀,可能是有燒灼、熱的「麻」感,可能是像受壓迫的「麻」感,也可能是像昆蟲、螞蟻爬過的「麻」感,也可能是像電線漏電的「麻」感,不同的「麻」感,代表不同病的生理意義,需要用不同的藥物治療。也因此這些需要用實際的案例、語句和經驗,讓病人可以去想像,從而做出正確的敘述,而這些需要仰賴病人和醫生的良好互動。 在醫學系擔任教師的經驗,包括教授醫學系三年級基礎醫學入門的「大體解剖學」,以及醫學系四年級臨床醫學入門的「神經學問診與檢查」,通常在大體解剖學開學時,提醒同學感念大體捐獻大體的「無語良師」。同學不只是學習解剖學的知識,還要了解學習大體老師奉獻醫學教育的精神。到了臨床醫學的授袍典禮,我常告訴同學,不只需要「視病猶親」,還需要「視病猶師」,以病人為師!每位病人從各自的症狀、結合生活與經驗,其實就是一個疾病的自然史,經由對話與溝通,比醫學教科書的文字敘述,更讓人印象深刻,勝讀多本教科書。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病人得願意敞開心胸,主動和醫學生分享、對話,除了病人本身的人格特質,作為醫師的照顧者,平常看診時盡心盡力的付出同理心與關心,才能讓病人感受到醫學知識最重要的是累積與傳承經驗,這才是最重要的精神。
-
2023-02-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床邊教學讓漸凍人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幫忙」。一位醫學生敘述因為一位罹患「漸凍人」的病人與家屬願意讓老師在醫學生面前示範他的神經疾病的症狀與徵候,並說出他們「因病而苦」的心路歷程,使學生受益良多。一位醫學生寫出他們事後採訪病人與其夫人,感激他們幫忙醫學生了解疾病帶來的病痛,加深醫學生暸解病人的感受,同時病人與家屬也表示欣慰,他們的努力能「保持教育的火苗不滅,醫學之路就能繼續推進。」。一位資深教授說出臨床醫學的精闢之語:以每位病人從各自的症狀、結合生活與經驗,其實就是一個疾病的自然史,經由對話與溝通,比醫學教科書的文字敘述,更讓人印象深刻,勝讀多本教科書,而勉勵學生「視病如師」。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看見病人的「疾病」,更要傾聽病「人」的故事醫學系五年級於神經內科的實習課程中,有安排數堂的個案討論與病房迴診,內容為讓學生先簡扼報告病人的病史、臨床表現、治療計畫等面向,再由老師帶領我們到病房,在事先取得病人同意的前提下,與病人互動,若病人同意,由老師指導我們進行神經學檢查,讓我們不只是紙上單純討論病人臨床表徵,能實際看到病人症狀如何表現,且能真實感受到病人的想法與情緒反應。在2022年末12月的實習期間,我們遇到一位在2021年七月左右發病,疑似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的病人,入院來做進一步檢查和初始治療。面對此病程幾乎不可逆,且尚無有效治療方式的疾病,病人與家屬(病人太太為主要照顧者)情緒反應其實相當正向樂觀,不但積極治療,對待我們也十分親切,非常樂意讓我們詢問病史和進行檢查,讓我們在回診課程收穫良多,對於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神經學表現有了具體的認識。在迴診課程結束後,我們心中除了感激,也存有一些疑惑:為何這位病人和家屬在面對如此重大疾病,除了情緒相對穩定,更不會排斥讓我們這樣尚未學成的醫學生學習?因此我們採訪了病人與家屬,想更深入了解他們在面對醫學生問診或課程中需要示範檢查的環節,心中的感受,與對此教學方式抱持的觀點。當我們來到病房,已是接近黃昏時分,病房的橘黃陽光裡,只有病人一人待著,他親切地招呼我們,向我們解釋太太剛下樓去買些東西,稍後便回來。我們有些不好意思地向病人說明,想要更深入地訪問其心境與對醫學教育的看法,他立刻一口答應。其實病人因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病程進展緣故,咬字發音已有些模糊,但尚可辨認,只是要說出一句連貫完整的話語,需要費上比一般人多好幾倍的力氣,因此當他立馬答應時,我們心裡也有些歉然,但也十分感動。訪談一開始,我們詢問病人對醫學生的看法,病人表示並不會覺得醫學生就比較缺乏經驗或比較「菜」,他認為每個人都不是生來就具備專業技能,如今醫術精湛的教授是如此,我們亦是如此,皆需要長期經驗的積累,而病人便是這個過程中,教導我們最多的對象。若是一直不讓醫學生有臨床學習的經驗,待富有學識經驗的師長輩們退出醫療現場,這些學生該如何具備真槍實彈上戰場,為病人診治?但是,在診視檢查中,檢查者可能觸碰病人隱私的部位、要求病人分享自己切身的苦痛,對他們來說,都需要一定程度的信任關係,面對毫無經驗的醫學生,這樣的關係更難以短期建立,也並非病人一定要參與的義務。因此,我們請病人回想那天老師帶著我們來到病房迴診的過程,他心中的感受如何?病人自陳雖然罹患這樣目前無藥可醫的病症,但透過這樣的教學過程,能為醫學教育出一份心力,讓他感受到自身的價值。也期許提供這樣的機會,能讓我們這些醫學生學習到更多,將來才能在疾病研究上有所突破。他說著這些話時,語氣十分堅定,讓我們明白,原來這次教學,讓這位身患重症的病人,在生命前路縹緲難行之際,反而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價值。我們的存在,對病人來說彷彿是希望之火的柴薪,縱使現在我們尚未學成,這樣的疾病也還尚未有根治可能,但保持教育的火苗不滅,醫學之路就能繼續推進。我們也回想到當天,老師在開頭十分慎重其事地向病人和家屬介紹我們,並徵求他們的同意,才進行接下來的教學,是為了要給予病人足夠的尊重,還有讓我們具備應有的謙卑感激,透過這樣的雙向尊重,才得以產生良性的交流。反思有些社會大眾較無意願參與醫學教育活動,有著不願被當作「實驗品」的心理,可能的癥結點便在於我們在事前並未給予病人清楚的說明,以及讓病人感受到「我們是前來向您學習」的尊重,若將來醫學院師生與病人的互動,都能這樣虛心向病人請教,相信大多數的病人,也十分樂意與我們分享。最後,我們問及病人對醫學生的期許,病人鼓勵我們這一路學醫與行醫之路皆大不易,需持續努力與精進自我,不論是在醫術或醫德方面,皆要對自己有著高標準的要求,才能成為真正受病人信賴的好醫師。這次病人的傾力參與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幸運和所具備的使命,最好用以答謝這位病人的方式,便是如同病人所述,我們需持續精進,將來學有所成,有經驗與能力照顧病人,回饋於社會,方能不負病人以親身疾苦交換的心意!
-
2023-02-0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看見病人的「疾病」,更要傾聽病「人」的故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幫忙」。一位醫學生敘述因為一位罹患「漸凍人」的病人與家屬願意讓老師在醫學生面前示範他的神經疾病的症狀與徵候,並說出他們「因病而苦」的心路歷程,使學生受益良多。一位醫學生寫出他們事後採訪病人與其夫人,感激他們幫忙醫學生了解疾病帶來的病痛,加深醫學生暸解病人的感受,同時病人與家屬也表示欣慰,他們的努力能「保持教育的火苗不滅,醫學之路就能繼續推進。」。一位資深教授說出臨床醫學的精闢之語:以每位病人從各自的症狀、結合生活與經驗,其實就是一個疾病的自然史,經由對話與溝通,比醫學教科書的文字敘述,更讓人印象深刻,勝讀多本教科書,而勉勵學生「視病如師」。我們一群醫學系五年級的學生擠在病房門口,心情忐忑的等待答覆,等待病人是否同意老師帶著學生到其床邊互動教學的答覆。「可能又要被拒絕了」心中閃過從大四臨床課以來,各種被拒絕的場面:只是醫學生而已,懂什麼?浪費時間;我什麼都不會,不要找我啦;叫學生去唸書比較快……的確,我們只是醫學生,遠不如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鮮少知識也沒有經驗,或許被拒絕是合理,但我們難免失落,也難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好!」出乎意料,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病人就爽快答應這次的教學!黃先生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在來到病房前,我們已經先看過、討論過其病歷,也學習過ALS的臨床表現、診斷與治療,但是實際與病人互動,和單看教科書是天壤之別,對我們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學習經驗:老師為我們示範如何和黃先生和黃太太互動、病史詢問、鑑別診斷,並進行神經學檢查。雖然文獻資料上有許多ALS的介紹,但臨床上每一個病人的疾病表現、病程的演進與變化都是因人而異,這樣的學習模式更實際、更令人印象深刻。但上述對我來說,並非最可貴的事。最令我珍惜的是,這樣臨床的互動使我學習除了要看見病人的「疾病」,更要看見、傾聽病「人」及其家屬的故事。每一個願意成為我們老師的病人都讓我時時刻刻心存感激與欽佩。生病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負面的經歷,同時也是一件極為隱私的事;因為身為醫療人員,所以才有這樣的「特權」讓初次見面的病人願意向我們訴說他們的不適與痛苦。ALS是一種罕見疾病,會大大影響病人的生活與活動,且目前為止並無有效的治療方式,相信黃先生自發病到確診,再到慢慢惡化,一路走來一定經過無數次的情緒起伏,有失落、憤怒,或是難過、否定,但最後他與太太願意成為我們的學習對象,並且能在我們這些「外人」面前侃侃而談,除了感謝與感動,更佩服他們面對疾病的勇氣和樂觀態度。在互動過程中,黃先生雖然說起話來較緩慢吃力,但仍很詳細、清楚的向我們訴說來龍去脈,在神經學檢查時,也很努力的配合;黃太太則是幾度表現出對於先生的不捨,但即使淚水在眼眶打轉,仍很正向的鼓勵黃先生,同時也勉勵我們要認真學習。關於如何面對病人和家屬的情緒,尤其是患有罕見疾病的病人,身為醫學生的我們,一開始常不知所措,也時常將病人情緒或想法投射在自己身上,但隨著經驗的累積,我逐漸了解到,感同身受是件好事,使我能同理病人的處境,更能關心到他們的身心靈,也學會要注意各種細節,像是用字遣詞、問診速度等。以黃先生為例,考量他的語速和體力,應該要更有效率的問診及檢查;設身處地去想,面對不可逆的疾病時仍然保持正面樂觀,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且兩人互相扶持鼓勵,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即使醫療有限,也應該成為他們的另外一股支持的力量,應適時的稱讚、鼓勵他們的努力。「教學讓今天成為我們最有人生意義與價值的一天!」最後黃先生和太太向我們說道。但帶著滿滿收穫走出病房的我們,不禁想著,其實是因為有他們,才讓今日我們醫學生的學習不同以往,別具意義!
-
2023-02-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教學醫院對台灣未來醫療水準的重要性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學的學與教」。一位醫學系五年級學生描述她由醫學院的教室走入醫院的病房,開始臨床實習的興奮與緊張,透過老師與學長的教導,以及一些善心病人的鼓勵,她享受到如何學會「用對的方法」連結書本的知識與實際病人的照護。一位不分科住院醫師分享自己走入習醫這條路以來,深深領悟到前人所說的「好的醫生應該也是好的教師,以對待病人甚至對待這個社會的方式去啟發後輩,醫學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生活之道」。一位資深醫師提出理想的教學醫院必須落實對醫學教育的重視,讓認真教學的醫師可以有時間用心指導醫學生與住院醫師,同時他們在教學的努力也可以得到醫院的重視與鼓勵。唯有落實「教學醫院」的教學功能,台灣的醫學教育才有可能培養出更好的醫師,台灣的醫療水準才能更上一層樓。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學生從基礎學科到臨床實習的心境轉換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接下燃燒的火炬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與一位醫學系五年級學生、一位不分科住院醫師坐下來閒談,我說走入習醫這條路以來,深深覺得不管我們在哪個階段,我們都會有「教」有「學」。進入臨床的醫學生或許會以為他們只「學」不「教」,但很快地就會碰到病人或家屬問他有關醫療的問題,而他也才領悟到,醫學生也要有「教」的能力,而因為要「教」,他們就不能不「學」。畢業後的住院醫師更不用說,一方面要從主治醫師學到如何解決臨床實際上遭遇到的診斷或治療的問題,但也要以自己一路走來的經驗幫忙「學弟」、「學妹」這些醫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技術,應用到有血有肉的病人身上。主治醫師當然一定需要繼續學,醫學知識日新月異,而且學、思必須並重。思考有助學習,確保學得真確、通達,學習能增進知識,啟發思考,加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教學醫院」的主治醫師而言,他們的重要功能是利用「醫術」(知識、技術)透過探問病史、身體診察、加上臨床確實需要做的實驗室、放射科檢查或其他科技檢驗、得到正確的診斷,而找到最有效的藥物、外科手術、放射治療或其他物理治療,治癒病人的疾病或減緩他們的病痛,同時更重要的是他們要教導年輕醫學生或住院醫師,成為具有優秀的醫學知識、技術與態度三者並重的好醫師。在學醫的路上真的可以領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透過思考,也更能了解如何以自己「如何學」的心得,來幫忙學生。與這兩位不同年齡層學生的探討中,我突發奇想,邀請他們與我三人個別在「醫病平台」,發表我們有緣在一所「教學醫院」相遇,感受到不同習醫階段的「教」與「學」的心得。一方面我們可以讓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病人家屬)了解醫師是經過怎麼樣的學習訓練才能成為好醫師。同時,我們也希望利用這機緣,將來可以聽到更多不同階段的習醫者(醫學生、住院醫師、專研醫師、主治醫師)發表他們的看法,互相切磋,刺激台灣的習醫環境更加改善。為了要能坦白說出彼此真正的看法,我們也相約都用「筆名」,也不標明我們相遇的「教學醫院」,以暢言我們的真實感受。這兩位年輕的醫界新血對這醫院的主治醫師關心學員的學習心得與進度,表示十分感激,也使我忍不住想更了解這教學醫院怎麼挑選負責教學的醫師?這醫院是有什麼特別的因素促成這些醫師對教學會更有興趣?我有機會分別請教這醫院負責教學總籌劃的兩位內科與外科資深醫師,我發覺這醫院的薪資制度沒有「績效獎金」。換句話說,每位醫師的每個月薪水都是固定,但年終獎金才是真正以當年的總體表現而有差別。他們對當月負責教學的老師並沒有「教學加給」,但是對教學老師在輪到教學的月份時,醫院會減少他們當月的門診及其他臨床工作的負擔,通常是儘量讓他們只追蹤複診病人,而沒有或很少有初診病人的壓力,這樣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照顧住院病人並指導學員。同時因為這醫院沒有「業績」決定月薪的制度,當主治醫師輪值到教學的月份時,雖然臨床服務量減少,也不會影響他們當月的收入,而將整年在教學上的投入納入年終考核讓教學老師得到正向的鼓勵。相對的,因為門診壓力的調整,他們輪到教學的月份,就能有更多的時間與學員互動,這包括參加晨會、病房回診與床邊教學、參加放射診斷科主治醫師與住院病人照顧團隊討論住院病人的影像診斷結果、指導學員因病人的問題所做之專題討論、以及其他教學活動,如醫學期刊聯誼會(Journal club)、個案討論會等。至於參加臨床教學的主治醫師的教學成效,我們可以由醫學生以及各層級醫師之畢業後訓練之學習心得、教學評估與回饋,以及其他教學團隊成員(包括專科護理師)的回饋,獲得相當客觀可靠的教學評估。為了更了解學員在這教學醫院所接受的教學活動,我也在一位教學滿意度非常高的主治醫師的答允下,參加他的教學回診,實際體驗老師與學員的「教」與「學」,也更了解這兩位學員在他們文中所描述的感受。對一位已經離開「受教」多年的老醫生,能夠有機會與住院醫師、醫學生共享「學」的滋味,真有說不出的興奮。坦白說,我真的非常佩服這位年輕主治醫師的教學熱誠、醫病關懷的互動以及仔細的身體診察。為了撰寫這篇報導,我才有機會對醫院的教學工作更加了解,也才深感教學醫院對台灣未來醫療水準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也懇請社會大眾,在自己或家人生病時,願意在教學醫院接受醫學生、年輕的住院醫師參與照護,使他們在資深的臨床教師的指導下,學到更多的臨床經驗。唯有鼓勵全民參與醫學教育,台灣的將來才有更優秀的、有實作經驗的年輕醫師接棒,我們的子子孫孫生病時,才會有好醫生可以照顧他們。
-
2023-02-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接下燃燒的火炬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學的學與教」。一位醫學系五年級學生描述她由醫學院的教室走入醫院的病房,開始臨床實習的興奮與緊張,透過老師與學長的教導,以及一些善心病人的鼓勵,她享受到如何學會「用對的方法」連結書本的知識與實際病人的照護。一位不分科住院醫師分享自己走入習醫這條路以來,深深領悟到前人所說的「好的醫生應該也是好的教師,以對待病人甚至對待這個社會的方式去啟發後輩,醫學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生活之道」。一位資深醫師提出理想的教學醫院必須落實對醫學教育的重視,讓認真教學的醫師可以有時間用心指導醫學生與住院醫師,同時他們在教學的努力也可以得到醫院的重視與鼓勵。唯有落實「教學醫院」的教學功能,台灣的醫學教育才有可能培養出更好的醫師,台灣的醫療水準才能更上一層樓。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學生從基礎學科到臨床實習的心境轉換「行醫,是一種以科學為基礎的藝術。它是一種專業而非交易,它是一種使命而非行業。」創辦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被譽為現代臨床醫學之父的William Osler醫師曾經如此說到。學生時期我們可以從課本上學到許多醫學的科學知識,但踏入臨床後要如何將這些知識轉化成診治病人的基礎,同時為正在受苦的病人與家人提供寬慰就真的是門藝術了。而此時我們能臨摹、學習的對象往往就是更資深的住院醫師及主治醫師,因此William Osler醫師也曾叮囑,好的醫生應該也是好的教師,從他們對待同事、對待病人甚至對待這個社會的方式去啟發後輩,醫學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生活之道(A way of life)。十分榮幸,我在學生時期遇到許多位導師,從他們的身體力行中我漸漸體會到醫學作為一種使命是多麼神聖,是多麼應該用畢生的努力去實踐。曾經有位住院醫師在查房完後帶著我到很遠的另一間病房探望病人,那位病人整個腹腔都蔓延著癌症,甚至擴散到表皮形成許多化膿的廔管造成難以忍受的疼痛,而學長只是在值班時偶然看過這個病人,後來就每天找空閒時間去幫他清創。也許這個動作不能延長病人的壽命,卻減輕了許多痛苦,也帶給病人許多的寬慰。當下的我深受震撼,這樣的行為並不會為自己帶來任何利益,甚至可能會因為干涉了其他醫療團隊負責的病人引來非議,但對學長來說病人就是病人,而減輕痛苦就是醫生至高無上的使命。畢業後我也成為了一位住院醫師,真正開始執業之時我回顧著過往啟發過我的老師們,期許著自己也能以同樣的態度面對病人、面對學生,點燃他們對於醫療的使命感。很幸運的是對於我訓練的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及醫學教育是最重要的任務,我有很寬裕的資源與時間去實踐對於行醫的理想。我希望帶著他們走出厚重的課本直接面對人們的病痛,去親身體認我們作為醫者被賦予著多麼重大的權力及相伴的責任。同時我希望成為他們的保護傘,讓他們不會被龐大的體制壓得喘不過氣或因經驗不足遭人冷眼,得以在有人指導的環境下練習與病人溝通,練習分攤他們的不適,並仔細的思索如何有效的溝通,聆聽病人的心聲,並傳達照護者的想法。而當整個醫療體系懷著這樣的目標,將醫學生一同納入團隊協助照護病人,是會得到很豐碩的回饋的。透過這樣的賦權(empowerment),我們從學生的眼中看到他們想要為病人盡一份心力的熱情,每天早上查房時都會看到學弟妹們在床邊問候著病人,為病人仔細地做身體檢查,並努力的查閱資料,思索最佳的治療選擇。一位老太太在出院之際偷偷問了我住院期間照顧她的醫學生叫什麼名字,她想要特別感謝那位學生的照顧。作為學生也許還沒有辦法對於照顧的計畫做出太多決定,還沒有辦法直接的透過醫療改變病人的病況,但只要我們樹立了好的榜樣,只要整個體制鼓勵他們承擔責任照護病人,學生們的投入是會讓病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太太也許不會記得哪位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給了她什麼藥物做了什麼精密檢查,但她將永遠記得有一位實習醫師每天下午都會坐在床邊陪她聊天,傾聽她的不適。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是一位有多重共病的病人要準備出院,他有十幾種藥物各自都有不同的作用及服藥時機,我跟學生討論到當病人回家以後就沒有護理師按時的給藥,這麼複雜的治療在家裡並不易達成,也許可以嘗試設計一些說明讓病人帶著回家。忙碌一陣後回到會議室,就看到學生們把每一種藥的作用、外觀及注意事項分門別類寫成一個清楚的表格,讓我們可以一起帶著那份表格跟病人解釋,這類的事情再再說明了,醫學生並不是我們總訕笑暱稱的「路障」,只要有好的典範好的引導,他們絕對能成為醫療團隊的重要一員。學生們結訓前夕寫了一張卡片給我,提到初入醫院的他們難免感到茫然無助,但有著我們、主治醫師、護理師的鼓勵與教學,讓他們能夠克服恐懼,慢慢學習如何承擔照顧的責人。看著他們我總會憶起,幾年前的我也是像他們一樣,心底感激著學長姐及老師,並立志以後也要成為他人的典範。這只是個開始,希望我們都能繼續堅持,接下老師們手中燃燒著的火炬,將行醫這門藝術、這門使命繼續傳承。
-
2023-01-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學生從基礎學科到臨床實習的心境轉換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學的學與教」。一位醫學系五年級學生描述她由醫學院的教室走入醫院的病房,開始臨床實習的興奮與緊張,透過老師與學長的教導,以及一些善心病人的鼓勵,她享受到如何學會「用對的方法」連結書本的知識與實際病人的照護。一位不分科住院醫師分享自己走入習醫這條路以來,深深領悟到前人所說的「好的醫生應該也是好的教師,以對待病人甚至對待這個社會的方式去啟發後輩,醫學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生活之道」。一位資深醫師提出理想的教學醫院必須落實對醫學教育的重視,讓認真教學的醫師可以有時間用心指導醫學生與住院醫師,同時他們在教學的努力也可以得到醫院的重視與鼓勵。唯有落實「教學醫院」的教學功能,台灣的醫學教育才有可能培養出更好的醫師,台灣的醫療水準才能更上一層樓。這篇文章想表達從大四基礎學科到大五臨床實習的心境轉換,也想對學習路上所遇到非常的珍貴人、事、物表達感謝。在學習的路上所遇到很珍貴的事學習是把知識和生活體驗相互串聯的一個過程,大部分的事情都有可遵循的邏輯,按照這個方向去理解和消化新知的話,把知識記起來的可行性就變得更高了。但這套邏輯是否足以應付我們在實習階段所面臨的挑戰呢?事實上學生時期在不同階段所面臨的挑戰都相差甚遠,所以學習的方法也必須順應著課程去做調整,這過程是具有彈性和流動性的。基礎學科階段所遇到最大的困難是把枯燥、硬性的理論和熟記起來並在考試時進行回想。臨床實習階段即是把所學的基礎知識投入臨床進行運用,每天感受現實與理論相互融合或是交戰的場景。這時更大的變化是我們不再是單純僅和教科書相處,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對話相對佔了很大一部分。自此以後學習範疇跳脫了以往的框架,我們得學習如何運用團隊的力量去處理問題,思考與執行,並解決問題。接下來想細談從基礎醫學到臨床醫學這階段的心境轉換和所接收到很珍貴的學習及實習體驗。從小到大的學習旅途中會因為老師教得非常生動有趣而對該科目有了更深的認識,多了一層想要探究的動力和喜歡的心情。這是因為在和老師討論的過程中漸漸了解「找尋知識之間的連結」是什麼樣的感覺、體悟。這時的學習開始有了回饋感,我想這就是思考能力的萌芽。每當老師在課堂中把思考的脈絡表露出來,或是以引導的方式測試我們的邏輯,這些會帶動思考的教學方式都會帶給我們極棒的學習體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知道學生們其實不是還沒開竅,而是尚未了解「思考的方法」。所以把針對這點去做教學的人物稱作為啟蒙老師一點也不為過。由於基礎學科的內容就好像是語言學裡的單字背誦,因缺乏實踐應用而顯得生硬枯燥,但如果遇上老師能提綱挈領,幫助學生們建立觀念,那真的會大大提升學習的成效,獲益匪淺。在初步進入臨床實習的時候其實學生們都很容易迷失學習方向,因為所有事情的自由度都變得更廣大了,在完成了實習作業以後想要主動參與到什麼程度都是由自己決定,沒有硬性規定或強迫性質。那學習的目標會是什麼呢?在內科實習期間至少把小麻口袋書的重要章節看完嗎?還是把國考分科詳解念完呢?其實都不是。累積知識量固然重要,但在實習期間發現更為棘手的是我們對於臨床實務的處理方式和思維都不太熟悉,所以我想不應再以書本作為框架,而是該以更加務實的學習能力和應變能力做為實習階段的學習目標。比如在值班時遇到病人有突發狀況,我們該怎麼迅速掌握狀況?再來是遇到完全陌生的問題時我們該從何獲取資源以迅速幫助病人渡過難關?實戰永遠比紙上談兵來得更有學習成效,而在這個轉換期當中若能遇到願意為我們指點迷津的老師和不分科住院醫師的學長姐們,那真的非常幸運。耐心指導我們的前輩們深知——我們所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尋找答案的過程、邏輯思維的訓練,跌倒和犯錯都是必經之路。倘若在這階段只依靠指令做事,完全不加以思考,那就真的會失去成長的黃金時期。必須知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幾週實習下來我發現醫院裡的病人就像是千變萬化的教科書,而醫療團隊合作當中也有非常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事物。看著門診和病房裡老師和護理師之間的默契、刀房裡刀助和主刀者的合作流暢度、主要照顧團隊和病理、影像科的密切合作,我們也逐漸理解醫學真的是漫長的團體戰。所以在遇到任何疑問時必須勇敢提出,只有提出了之後才會知道錯在哪裡、怎麼糾正、團隊間互相扶持。與病人的互動也帶給了我們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記得有一天門診實習,有一位女病人雖然因為自己即將開刀這件事而感到非常緊張焦慮,但還是抱持著豐富的同理心來對待還在學習階段的我們,非常有耐心地聽我們為她解釋報告,完全不介意我們身為實習醫學生的身分。她說道「凡事都有第一次」,在學習路上看到如此寬容的病人真的非常幸運,彷彿在告訴我們蛻變的過程雖然會跌跌撞撞,但是千萬不要害怕去嘗試。當時老師馬上跟病人道謝,謝謝她願意給我們機會,接著說:「這階段的學生就像在學綁鞋帶的小孩。那小孩不會綁鞋怎麼辦?不能幫他綁啊,你就在旁邊慢慢等他綁好。」當下聽到真的好感動,有願意給予機會的人,學生才能透過初次嘗試去學習,接著反省糾錯和反覆嘗試,最終獲得成長。每天在醫院遇到的不同疾病對我們來說像是醫學生涯中的許多個小章節,但對病人來說卻是生命中的大章節、轉捩點。有些時候雖然我們能做的有限,但這些舉動並不是都毫無意義。面對一位腦部腫瘤壓迫導致右側上下肢無力的病人,老師說道雖然手術不會讓你完全好起來,但它至少能讓你的病情不會加劇,目標是繼續好好地過生活。面對生命期限的未知,這樣的目標的存在感覺就像浮木,讓這些末期的病人有個救贖、努力的方向。最後非常感謝在實習階段非常樂意幫助我們的老師、護理師、藥師、社工、刀助、病人及家屬們。在學習的道路上能夠接收到提點我覺得是非常幸運的事。認真地努力固然重要,但「用對的方法」去努力,比起「盲目的」的努力更是學習的重點。感謝富有耐心的前輩們一直以來的默默付出和引導,只為等待學生們變得獨立的瞬間。我們會繼續努力前進!
-
2023-01-16 名人.精華區
吳明賢/那些新冠病毒教我們的事
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已逾三年,這是一場無硝煙的戰爭,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隨著疫情的爆發、延燒、趨緩,又因病毒的變異再度擴散、蔓延,幾個回合下來,大家的心情彷彿三溫暖般,起起伏伏,也使人類各方面遭受巨大衝擊。尤其醫療型態面臨了極大的改變,從比較正面的影響來看,過去可能只在某些特殊時空背景才會使用到的遠距醫療、智慧化醫療,都在疫情催化下被提早運用。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此外,抗疫過程中很多面向值得我們深思。疫情考驗了人性,也讓人類更加明白,「快樂和痛苦之間,富有和貧窮之間,只有一場病的距離」。我想大家更能夠深切體認到健康是一切的根本,假如一個人不能健康地生活,其他都是空談。而醫院固然守護群眾健康,但能夠讓人們變得更健康,只有自己本身。疫情是一面照妖鏡,無論是人性或制度,都在這段時間裡被清清楚楚地映照出來。面對疾病,大家常說台灣有健保所以不用擔心,但也正是因為健保制度,使醫療體系無法保持彈性與韌性。在還未爆發疫情時,醫療院所的醫療量能已相當緊繃;待疫情來襲,足以處理突發狀況的能量就會更有限。癌症、罕病或其他疾病,不會因為COVID-19的出現而不存在,醫院既要增加專責病房的占比,但另一方面還有非COVID-19的病人要照顧,這中間要是醫護人員染疫了,人力就更加吃緊。因此,包括醫療制度、健保制度、醫學教育或是醫師的養成等等,都必須再重新思考、改變。當然,沒有一個制度是完美的,但衷心企盼擬定政策的政治人物或醫界領導者,務必傾聽並考慮站在醫療現場第一線的人所提出的意見。挺過疫情改善不足若說新冠疫情對醫療系統而言是個考試,就結果看,我們可以說已經通過了測試。但是考試的目的絕不僅僅是要求通過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檢視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並做出改善。台大的抗疫經驗,我用十六字總結:超前部署、誠實面對、團隊合作、勇敢互信。台大109年過年期間即啓動疫情會議、專責病房,是超前部署;醫療量能降載、院區保淨、物資人力資源盤整、啓動應變計畫、兼具彈性及韌性必須誠實面對;第一線醫護及行政同時動員,目標一致是團隊合作;以科學角度破解恐慌、僥倖、假訊息等三害,用合理的行政管理達到最好結果,要靠勇敢互信。台大抗疫三年出書我們將過去三年台大醫院從成功獲得的經驗,及從挫折領悟的教訓,集結成「台大醫院COVID-19防疫全記錄-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希望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希望藉由這本書的出版,提醒民眾正確防疫,繼續適應與病毒共存的新生活模式,也將台大醫院的抗疫經驗分享政府或醫療機構的專業人士,避免歷史重演。
-
2023-01-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新年展望——聽到更多病人、家屬的心聲
時間很快,又到了寒冬臘月,該是「醫病平台」向各位作者與讀者道聲恭喜,並祝兔年一切如意。醫病平台由2016年由七位「老」、「中」、「青」三代醫師以及三位分別是小說家、音樂家與牧師的有心人共同發起,希望在這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的共同園地平起平坐地對談,而透過醫病彼此的了解,進而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我們最初在「民報」開始,以每星期二、五個兩篇文章,一篇由醫療團隊,一篇由社會大眾執筆,但一直很難達到我們想做到的「醫病對話」。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由 2019/2/18轉到聯合報元氣網重新出發,我們改以每週一、三、五三篇文章,選擇一定的主題進行討論。我們希望在「醫療團隊」、「病人與家屬」之外,能夠邀請更多的「影響」或「關心」台灣醫療的「第三者」,包括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加入平台的討論,以增加內容的廣度與深度。我們也期待作者與讀者能夠與更多的朋友分享,讓我們共同努力促進台灣醫病之間的了解,而能找回醫病之間的尊重與信任。這期間我們發現當醫師分享自己或家屬生病之後,坦言透過立場的改變,才更了解病人與家屬的感受,還有病人或家屬分享他們目睹醫護人員的辛苦與用心的感動,讓我們深感「醫病平台」能有這機會提供促進醫病雙方進一步互相了解的經驗,是非常有意義的。同時我們有機會介紹台灣社會對人生終點的各種看法,希望能促進社會了解醫學有其極限,到底怎麼樣的「生」才是真正的「活」,而整個社會可以一起深思台灣這麼多的「生不如死」的人工維生所造成的家庭社會問題是否值得。我們過去分別以不同主題深度探討,包括「老人醫學」、「安寧照護」以及台灣這幾年來對「病人自主權力法」、「斷食善終」的看法,並且我們也邀請不同宗教團體分享他們的看法。希望這些努力,可以使台灣醫病雙方變得更會思考反省,而可以促使更合情合理的法律、制度讓我們的醫病關係更祥和。這幾年來我們非常欣慰,看到更多的年輕醫師與醫學生加入我們的作者群,他們分享「習醫」過程如何使他們領悟到透過照顧需要幫忙的病人與家屬激發的「責任感」、「成就感」,而更難得的是他們也透過第一線照顧病人與家屬的「人與人」的接觸,才有機會感受到醫師還有許多可以做的事,同時他們也發出一些老師們在忙碌的行醫與教學時,沒有注意到的問題。透過這些年輕人的「赤子之心」,也喚起老師們的自省。我們期待社會大眾可以接受醫學生參與他們或家人生病時的照護,將來我們的子女生病時,才有知識、技術、與態度兼修的良醫可以照顧他們。我們除了「醫病關係」與「醫學教育」等主軸之外,這期間我們也探討了「宗教」、「疫情」、「性別醫學」。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醫病平台」也將於今天開始兩個星期的「年假」,一月三十日復刊。我們期待可以繼續得到你們的支持,更希望不久可以收到來自您與您的友人有關醫病方面的文稿。來稿請寄DrPtPlatform@gmail.com
-
2022-12-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個難忘的文化衝突故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與文化」。一位中生代醫師長年關懷臨床醫師在台灣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是否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他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研究如何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期望未來的跨文化適能更直接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一位兼具日本父親與台東排灣族母親的血統,並受過多種文化薰陶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說出他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他認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臺灣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特質。一位資深醫師描述他過去親眼見證一位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年輕醫師,在初入美國社會時,如何由文化差異引起羞辱的強烈反應,成功地轉換態度,透過對新文化的適應,最後在他的習醫之路走出一片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哈囉!年輕醫師,你準備好了嗎?醫療場域下PGY之文化識能探索延伸閱讀:醫病平台/qivu pai namaya ta tja qalji (排灣語:請說像我們一樣的話)最近我一直思考如何說服年輕的醫學院學生與醫師,使用病人的母語是醫病溝通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網路上看到高雄長庚醫院的肝膽科陳志弘醫師倡導我們更應該關心台灣的醫學教育,是否有能力使我們訓練出來的醫師在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後來我有幸聆聽陳醫師分享他在這方面多年研究的心得之後,更讓我思考我們的醫學生、醫師真正需要的不是只有語言的能力,我們更需要的是有足夠的文化能力。我不覺回顧過去多年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看到哪些可能與醫學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卻是當我們討論「文化識能」時,非常有價值又難忘的經驗。記得1980年代當我任職於堪薩斯大學醫學院時,謙和待人的神經科主任齊格勒教授是我非常敬愛的學者。有天他家人向我請教一個文化差異引起的問題。他幾年前到中國察哈爾大學醫學院做短期的訪問教授時,受到當地神經科主任的熱情招待,而這位主任的兒子最近剛從中國某個醫學院畢業,來美國訪問。他這人十分好客,就請這年輕人住在他家。但是才幾天,他們全家人都因為這訪客一大早就口嚼大蒜,而使他們全家人都受不了。她女兒打電話向我求救,看看我有沒有可能讓他停止這全家人都受不了的蒜氣沖天。她強調說他父親一再吩咐「在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的條件下」,她說,我們知道這很可能是他們的「文化」,但對她們全家人來說,卻是沒有人能夠忍受的「惡習」,我一時之間也覺得很難啟齒。想不到在我還沒想出如何與這中國醫師啟口時,這非常客氣的年輕人主動問我喝不喝咖啡,我說我一天最多不超過兩杯,就問他喜歡喝嗎?想不到他搖頭說,他實在受不了主任家每個人一大早就喝咖啡,每個人一開口說話就是濃厚的咖啡味,他只好多嚼幾片他每天都少不了的大蒜,這就給了我一個大好的機會,與他談到「國際禮儀」、「入境隨俗」。這年輕人在與我深談之後,也自覺下塌於別人家裡,自己一人在美國這種很少有「蒜不離口」的家庭裡,也實在應該要收斂。我看得出這種已經幾十年來養成的習慣,要改也不容易。最後我告訴他,其實我也沒辦法說,喝咖啡是對的,嚼大蒜是錯的,這都是不同社會的文化產物,當大家都這麼做時,不做反而是被認為「怪」,但到了另一個環境,可能會剛好相反。出乎我意料的,這年輕人隔天一早就告訴我,他決定完全戒斷大蒜,讓我打從心裡佩服這年輕人的毅力。沒幾天我接到電話,主任的女兒問我,我到底對他說了些什麼,他們很高興這位年輕醫生完全戒掉大蒜,但他們都很擔心,我是不是傷了這年輕訪客的自尊心。當我告訴她,我們是怎麼討論到這問題時,他們也才舒了一口氣,最後他們家這活潑淘氣的三女兒說了一句,「事實上我才做不到戒掉咖啡的,不過我也決定不去中國了。」這種文化的差異的確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在當地大多數人習慣的生活型態與嗜好之下,要說是為了某種人為的因素而要做根本的改變,除非是透過武力強權的佔領,要改大眾已經根深蒂固的習慣,事實上是幾乎沒有辦法做到的。但從這點來看,日本在台灣五十年的公共衛生建設的成功,也是透過各種軟硬兼施、用心懷柔的教育,很成功地促成全民健康的改善。這年輕人後來也決定要在美國久居,由主人家搬出之後,他繼續戒斷這多年的「蒜癮」。過去因為他的味道使人避之唯恐不及,這幾個月來他的朋友也多起來,他後來也在美國考過了執照,之後申請到芝加哥附近的一個小醫院的神經內科醫院的住院醫師訓練,後來就留在美國伊利諾州開業,非常成功。
-
2022-12-2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qivu pai namaya ta tja qalji (排灣語:請說像我們一樣的話)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與文化」。一位中生代醫師長年關懷臨床醫師在台灣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是否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他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研究如何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期望未來的跨文化適能更直接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一位兼具日本父親與台東排灣族母親的血統,並受過多種文化薰陶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說出他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他認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臺灣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特質。一位資深醫師描述他過去親眼見證一位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年輕醫師,在初入美國社會時,如何由文化差異引起羞辱的強烈反應,成功地轉換態度,透過對新文化的適應,最後在他的習醫之路走出一片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哈囉!年輕醫師,你準備好了嗎?醫療場域下PGY之文化識能探索「文化是生活,語言是傳達文化的媒介。」不管在哪一個國家、哪一個語言,這在傳統文化的討論一定會出現的一句金言。使用這句話的狀況大部分在於「如何傳承逐漸消失的非主流文化」或「學習母語對學習文化的影響」等等的議題。然而,這句話能表達的情境遠大於傳統文化上面。假如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這世界上生活的每分每秒,那在我們不知不覺中也經歷了無數個不同的文化。我每天工作的醫療環境也不例外。美國精神科醫師、醫療人類學家Arthur Kleinman提出「生物醫學的文化」(culture of biomedicine)的概念,而以此描述生物醫學當中的科學知識與語言構成了生物醫學獨特的文化,而這文化受到主流文化的影響,因此醫療環境裡的文化在不同地區存在相異性。在美國,忌諱使用「no longer with us」來表達某人離開醫院;在日本,機會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叫做「日和見感染(日和見:ひよりみ,「觀察天氣,或處於第三者的角度觀察狀況」的意思 )」;在台灣,住院醫師在忙碌的值班時間當中會以怨恨的眼神看著同班護理師分享的一盒鳳梨酥。在此時此刻,在地球上的醫療文化受到主流文化、醫療政策、人群組合、社會背景等等因素的影響,不斷的塑造著充滿生命力的文化。換句話說,醫療人員處於在醫學特有的文化氛圍(cultural sphere)裡,(在大部分的狀況下)服務著隸屬於外在文化的病人們。在這個角度,醫療服務本身就是文化不斷衝擊的過程。每當談到「醫療文化」,我會想起學生時候的一個小故事。我大四那一年,跟就讀護理系的高中同學在線上聊天。她當時正在準備日本的國家執照考試。我好奇日本的護理師執照考考題會問什麼樣的問題,於是請她隨機選一個考古題跟我分享。她很快就傳過來一個臨床情境題,內容大約是在描述一個30多歲初次懷孕的女士,擔心生產的過程會不會有什麼意外,題目請考生從五個選項當中選出一個適當的選項安慰這一位病人。我看到選項B說:「希望妳能抱到健健康康的小寶寶。」個人當時認為此選項似乎是最有禮貌、最恰當的一句話,我朋友也說這就是官方給的正確答案。過幾天後,我把這則題目給學校就讀護理學系的朋友看,他就提到對我的選項有質疑。他說,這樣的話聽起來太客套,沒有什麼溫度感!應該是要選C:「妳這麼健康的人,小孩也是很健康的才對! 」後來在醫院上班之後深深感受,的確我在台灣接觸的眾多病人也許比較偏好醫療人員能夠給他們這樣雖然稍微粗糙但有溫度的話語。相信對眾多醫療人員而言,職場文化的特殊性多多少少有直觀的感受。而從專業的角度而言,重要的問題是「這項因素會不會影響治療的效果?」 「有沒有可靠的證據顯示文化對病人的影響?」由於文化弱勢族群(racial/ethnical minority)的健康狀態、社會經濟階層本身在世界各地區都比主流族群差,設計一個純粹針對臨床效應(clinical outcome)而證據力高的研究相當困難。然而,不少文獻顯示慢性病的指標(例如糖化血色素、血壓、身體或精神功能評估、疼痛控制)與醫病溝通品質的正相關性。這些現象,其中一個解釋的方式就是因高品質的醫病溝通而提升的就醫滿意度以及服藥遵從性。然而,優良的溝通不只是純粹在語言上面。就像我在上面分享的故事,在每個場景當中最適合的溝通方式,往往取決於醫病雙方處於的文化環境。台灣是一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從原住民到新住民、閩客、外省、外籍,不同的語言、文化一起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面。在這樣的多元性裡,文化差距引起醫病溝通上發生摩擦是想必每天都在發生。既然對病人有幫助,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否也是台灣島上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一個特質?從二十一世紀的開始,醫療上的文化敏感度是往往出現在醫療教育上面的問題。如何在短短六年的醫療教育裡面,能夠讓醫學生擁有醫療人員所需要的文化敏感度?這看來是一則討論已久的議題。個人認為文化敏感度是面向多元而量化十分困難的一個指標。每個學生對母體文化的連結與對異文化接觸的經驗都截然不同,因此難以設計萬用(one-for-all)的課程設計。事實上,文化敏感度的培養不只會發生在教育的場合裡面。在學校的醫學人文教育當中,我們接觸眾多不同類型的藝術以及社會科學領域的知識,但這些媒體能夠傳達的訊息也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它也許在課外閱讀的一本書裡面,休假跟同學去看的一部電影裡,或在公車上面剛好聊起來的那個阿嬤,任何一個人事物都有可能啟發對異文化的理解。從學生時代以來,我們醫療人員在專業知識與素養的培養上所花的時間龐大,就算在日常生活裡面也無法容易跳脫職場文化的思維。能夠支持每個醫學生、醫療人員能夠在專業學習以外的場合享受舒適圈外的生活,接觸學校、醫院外面的環境,重新體會不同類型的生活,也許會讓我們有更多文化的體驗。除了在課程上的安排以外,這些非專業領域上面的投資或支持系統,宏觀來看也許對異文化背景的醫病溝通上面會有所幫助,進一步也會有益於我們的病人。
-
2022-12-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哈囉!年輕醫師,你準備好了嗎?醫療場域下PGY之文化識能探索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與文化」。一位中生代醫師長年關懷臨床醫師在台灣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是否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他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研究如何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期望未來的跨文化適能更直接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一位兼具日本父親與台東排灣族母親的血統,並受過多種文化薰陶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說出他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他認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臺灣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特質。一位資深醫師描述他過去親眼見證一位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年輕醫師,在初入美國社會時,如何由文化差異引起羞辱的強烈反應,成功地轉換態度,透過對新文化的適應,最後在他的習醫之路走出一片天。隨著全球化的來往,各國國內的種族文化多元性越來越豐富,臨床上面對多元文化的病人機會越來越多,我們認為對於醫師的跨文化能力的培養是越來越重要,其養成也一直是醫學教育成長很重要的一環,而至2019年始Covid-19在全球傳播,大部分的醫院為了防止人員流動造成的感染增加,有管制訪客陪同的政策沒有家屬可以協助跟病人家屬溝通,會讓臨床醫師有更多時候必須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我們的醫學生、醫師真的有足夠的文化能力嗎?而現階段醫學生的養成教育,最終是以OSCE考試把關,以現在的評分標準要求,醫學生對病人的了解與關心,只達最低標準的菸、酒、嚼檳榔等。再審視醫學生的醫療記錄,也都是固定病史等標準化的寫法以符合最低病歷書寫規範。至於疾病以外的人事物皆不關注,何來全人照護?臨床學習只剩下疾病治療,病歷記載只符合最低法律要求,醫病溝通又擔心被錄音錄影與醫糾,這樣的養成模式,著實令人擔憂。介入文化及新世代的教學與反思,是希望建構PGY學員對病人及家屬的文化背景及脈絡的敏感度,藉由對病人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各層面的整體關注及尊重,回應病人的需求與價值,作為臨床決定的導向,並可及時啟動發揮跨領域團隊的照護,提升整體醫療品質。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以及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我們藉由焦點團體法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依據39 位訪談,並將記錄歸納成四構面,編碼分別為:語言與溝通模式、價值觀與常規、宗教信仰及其他,研究結果將原本片段的字句重新詮釋與命名,歸納子編碼與母編碼關係如下。語言與溝通模式部分1.講母語較能貼切表達自身健康狀態,大部分受訪者皆認為使用自己的母語可以更貼切的表達身體狀況,在閩南族群及高齡族群受訪者中,以台語描述自己的病況會較國語來得貼切。2.與醫師的語言文化不同時將採通用語言溝通、比手畫腳並行方式,或者尋求家人、朋友或翻譯軟體協助翻譯,受訪者認為用自己的母語較能貼切表達身體的不適,若真的遇到不了解自身母語的醫師,就診上就會有困難。大部分受訪者無法用母語進行溝通時,會自動轉換成通用語言,如國語及英語,或是比手畫腳並行。另外也有受訪者會請家人、朋友,甚至是運用手機翻譯軟體進行翻譯。3.習慣的疾病用詞不同,溝通困難:受訪者認為除了語言習慣外,有些疾病用詞與醫師所講的醫學專有名詞不同,受試者與醫師在溝通上就會有落差,醫療人員使用過於專業的用語會使民眾無法了解確切狀況,應貼近民眾用語,以利醫病溝通。價值觀與常規部分受訪者提到閩南文化風情特別注重時辰,例如開刀住院應避免農曆七月鬼門開,女性生產時應注意孩子出生時間等,避免影響未來的運勢。宗教信仰1.宗教信仰對於病人及家屬來說是心靈上的寄託受訪者表示文化對於民眾是心靈上的寄託,醫療人員應了解傳統文化,並給予同理及尊重。2.部分醫療人員不認同傳統民俗療法。受訪者表示許多醫師相信科學證據,不認同傳統民俗療法及部分宗教信仰的處理方式,受訪者認為應尊重不同文化,病人相信醫師的專業,醫師也尊重病人的信仰,對於病人來說除了醫治疾病外,也照顧其靈性需求,達到雙重效果。其他對於醫療人員文化能力之建議及想法1.醫療人員對不同文化應有所了解,抱持同理及尊重,能增加病人對於醫師的信任感。醫療人員對於不同族群及文化了解,同理民眾想法,減少醫病間溝通不良的狀況。2.醫療人員應學習基本台語考量目前的高齡化社會,就診的高齡者將越來越多,受訪者建議年輕醫療人員除了認識不同文化外,也應學習基本台語溝通。藉由焦點團體法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訪談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確實在醫療場域中遇到許多缺乏文化能力之醫護人員,包含在語言溝通方面出現隔閡,病人以母語貼切的描述病情,但醫護人員並不了解;醫護人員在講解病情時使用過於艱深、非貼近病人文化背景之專有名詞,造成溝通上的困難。另外,大部分醫護人員仍以醫療處置為優先,鮮少同理、尊重病人之文化及主述,降低醫病之間的信任感。因此,我們期望未來能持續推廣跨文化議題在醫學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傳統的課堂教育以及小組討論,未來的跨文化適能也期望更直接的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cultural encounter)。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若能建立起穩定且良好的醫病關係,治療的路,或許會更順遂一些。
-
2022-11-2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quisan ni amen timadju (排灣語:他是我們的醫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尊重病人的母語」。中山醫學大學的黃馨葆醫師寄來師生「四手聯彈」的文章,一位醫學生與老師分享自己童年時會以客語與阿嬤交談,最近在照顧一位客家老太太時,因為能用幾句客語與病人交談,獲得溫馨的回饋,黃老師也分享他從語言、傾聽與陪伴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另一位醫師也分享幾十年來如何體驗到「病人的母語」在照顧病人的重要性。同時也邀請一位剛從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醫師,以他不尋常的背景(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台東排灣族人,他成長於日本,能說日文、英文、中文,以及排灣族語,可以與台東母親的家人溝通無礙),介紹原住民看病的語言與文化。我們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醫療團隊體恤不諳華語的病人和家屬看病的辛苦,願意以尊重病人的母語為念,鼓勵醫學生多學習台灣人的話語與文化。醫病平台/師生的四手聯彈----從語言、傾聽與陪伴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醫病平台/醫病平台/探討「病人的母語」在醫學教育與醫療照護的重要性「 pai, makuda sun? (你到底怎麼了) 拿藥的時間還沒到你就回來看我了餒。」老先生在門前露出一個尷尬的笑容,踏進了設立在教會的簡陋式門診間。衛生所的L醫師跟每個病人的互動都很親近,看來每個都是他的老病人。在這聚落的老人家而言,在教會看病領藥就像上山顧田或打掃家裡一樣,是一種例行公事。有些病人還會帶著從山上摘回來的農作物,只是為了分享而拜訪L醫師的門診。以慢性病的控制而言,現代原鄉老人的醫療資源與市區差距不大。統計資料顯示,原住民老人的就診率跟掛診次數等同與一般住在市區的老人。換句話說,以往我們會想到的醫療可及性的問題,至少在門診看病、領藥這方面是不存在的。自從「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在2001年成立以後,如今各家醫院的巡迴醫療團隊在各鄉鎮衛生所扮演「守門人(gatekeeper)」的角色。在社區承擔常見健康問題的處理以及慢性疾病的控制,如果無法控制的疾病轉介到都會區的本院做處置。在制度上面,我國的健保制度有成功地降低「想看診但沒有地方、沒有醫師」的情形,也成功在社區建立分級醫療的模式。然而,實際在診間裡會看到的場景並不是理想中那樣美好的畫面。還記得學生時代在各個山地鄉的醫療單位跟診的過程中,發現醫病當中的溝通不良與摩擦,在原鄉是常態。在這種情況,醫師認為老人家或家屬不了解醫師治療的意圖跟邏輯,我常看到的解決方式就是請他不要再問問題回家好好吃藥。久而久之,病人就算有回診也不想跟醫師討論太多,只會請醫師開藥就離開診間。有回診領藥還算好,有些病人甚至就再也不回去門診看病了。當然每個醫師的背景跟社會文化價值觀都不同,有些病人溝通上有不順利是難免的。在少數民族的「醫療遵從性(compliance)」議題當中,低社經地位與相對應得平均教育程度的問題,往往是被視為主要的因素。那麼,已經不在於受教年齡層的老人家沒有解決醫療遵從性的好方法,只能好好聽醫師講的?我回到台東在家裡與長輩相處時,發現他們常常都不記得自己看的醫師叫什麼名字。由於自己是讀醫的背景,長輩常會把藥物從櫃子裡面拿出來,問我藥物相關的醫療問題。有一次我問其中一個老人家,有沒有在診間向醫師詢問過這些藥物在治療什麼,她回答沒有。我覺得好奇,問他為什麼不是問醫師而是問我。她回答說,「問你我的心情比較輕鬆,你會理解我在問什麼。」對長輩們而言,信賴一個新見面的醫師,請他照顧自己也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他是常駐,或是每個禮拜來到村莊看診的醫師,恐怕也不一定是病人生活的一部分。那麼,一位醫師怎麼才能夠在老人家生活裡面得到一個角色呢?原住民族的醫療遵從性不只是台灣面對的問題。不管是加拿大或紐西蘭的原住民,都普遍會看到在臨床方面發生類似的問題。目前第一線的臨床工作人員與學者認為原住民族的醫療遵從性可以用多種因素來分析,而其中最受關注就是語言。在北加拿大的質性研究裡面顯示使用母語語溝通會提升病人對疾病的理解,也同時可以促進雙向的討論。在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UNPFII)的報告書裡面也常見在臨床上使用病人的母語做醫病溝通的建議。既然是如此,是不是請一位翻譯人士來幫忙,是不是有比較好呢?如果他們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去了解醫師的邏輯思考,他們會不會就會聽從醫師說的話呢?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注重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污名(stigmatization)的問題。加拿大的一篇質性研究論文有這樣的標題:「他們視我如廢料因為我是原住民(They treated me like crap and I know it was because I was Native)。」在世界各地區的研究顯示,眾多原住民族人在診間會遭遇到羞辱。在這過程當中,病人就算幸運的疾病有控制到,他們慢慢的會累積心理的創傷而陷入複雜的精神健康狀態,後續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與未來發生其他健康問題時的選擇。總而言之,當我們看到一個病人遵從性不好時,可能需要思考的不僅在語言上,在病人的主觀裡在診所裡的經驗含有什麼樣的意義,也是需要被關注的。嘗試用病人熟悉的語言也許是一個尊重病人的表現,但注重病人的主觀感受也是不可缺少。這對醫療服務者而言,也許是可以理解的道理,但在實際操作上卻還是有困難。絕大部分在台灣醫學教育體制裡面成長的我們而言,母語的順暢度還不到能夠在臨床使用的程度。當然語言還需要加強,但在語言溝通能力不足的當下,能不能成為「老人家生活的一部分」呢?一位阿嬤回到L醫師的門診,訴說最近腳水腫的狀況有變嚴重。我們透過身體診察評估病人的水分攝取量、頸靜脈鼓張與心音S4 ,的確有明顯的問題。在詳細的詢問病史之後,發現阿嬤最近沒有吃原本在吃的利尿劑。結束一套評估之後,阿嬤用中文問:「所以現在可以告訴我為什麼我的腳這麼腫嗎?」L醫師跟阿嬤微笑說:「好啊,那我教完你,你也可以告訴我水腫的排灣語怎麼說嗎?」長輩對下一個世代多種類型的「傳承、傳遞」,是排灣族文化裡面的核心價值之一。這時,我突然想到我們學生在醫院最常聽到的一個教訓:「當你照顧病人的同時,也需要從病人學習。」其實答案一直都是在醫院裡面聽到的這一句話。如果你同時擁有著照顧的這位老女士的「aljek(孩子) 」的身分。這樣,你是不是自然就會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
2022-11-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探討「病人的母語」在醫學教育與醫療照護的重要性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尊重病人的母語」。中山醫學大學的黃馨葆醫師寄來師生「四手聯彈」的文章,一位醫學生與老師分享自己童年時會以客語與阿嬤交談,最近在照顧一位客家老太太時,因為能用幾句客語與病人交談,獲得溫馨的回饋,黃老師也分享他從語言、傾聽與陪伴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另一位醫師也分享幾十年來如何體驗到「病人的母語」在照顧病人的重要性。同時也邀請一位剛從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醫師,以他不尋常的背景(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台東排灣族人,他成長於日本,能說日文、英文、中文,以及排灣族語,可以與台東母親的家人溝通無礙),介紹原住民看病的語言與文化。我們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醫療團隊體恤不諳華語的病人和家屬看病的辛苦,願意以尊重病人的母語為念,鼓勵醫學生多學習台灣人的話語與文化。醫病平台/師生的四手聯彈----從語言、傾聽與陪伴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我開始領悟到「病人的母語」在醫學教育的重要性是在1998年回國,參加慈濟醫學院醫學教育工作以後。記得當時慈濟醫學院還沒有醫學系畢業生,醫學系最高年級是五年級。那天早上我帶著一群五年級醫學生看一位前一天由警察送來住院的原住民獨居老人。因為病人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護理人員說是「失智症」,學生説是「失語症」。但看到病人時,直覺地我不認為他是個失智病人,因為他個人的衛生照顧還不錯,也沒有尿失禁的味道。但他也不像一般失語的中風病人,他沒有偏癱或臉部麻痺歪斜。然而病人就是一問三不知,只是瞪著眼,一副茫然無助的樣子,檢查起來也看不出不正常的肌腱反射,一些簡單動作也可以跟著我做,只是從頭到尾說不出一句話。突然想到這位原住民老人會不會是因為我們會說的國語或台語他都聽不懂,但我們又沒有人會講原住民話,靈機一動,想到大部分原住民老人都會講日文,於是我就用自己只會的幾句日文,問他:「你會說日文嗎?」突然這老人眼睛一亮,馬上以日文流利地回應,並且開始口若懸河地說了許多他為什麼被送來醫院的理由。我不得不請他講慢一點,因為我的日文程度很差,聽不懂他講的話。透過他娓娓道來的傷心史,才了解他是因為兒子與媳婦都到外地工作賺錢養家,留下兩個孫子要他照顧,孫子都不會講原住民語,只會講他聽不懂的「國語」。孫子們對他非常不尊重,自己覺得生不如死,說得涕泗縱橫。我用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幼稚園程度都不到的日語,免強能為他做了基本的神經學檢查,確定他沒有肢體麻痺或感覺異常,視力聽力也都正常,走路穩定。我們就這樣一起上了一堂非常珍貴的課:「病人的母語」是醫療照護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接著,我在2004年到高雄醫學院參加一場「醫學台語學術研討會」,探討大學的台語文教學的現況與展望,我應邀以「醫病溝通與語言使用之重要性」為題做一場專題演講。回來後我忍不住在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以「用我的母語看病」寫出病人的心聲。我認為醫生與病人的溝通包括病人有時需要告訴醫生自己的隱私、醫療上常有不可避免的不確定性、醫病間醫學知識的鴻溝、病痛生死的緊張時刻,以及醫病之間醫學理念的差異(西醫、中醫、民俗療法)等等因素,如果再加上醫病之間語言未能充分溝通,對病人而言,將是非常大的痛苦。同時我也引用契些爾醫師(William P. Cheshire)所說的名言,「雖然高科技、電腦可以使醫療錯誤降低,但是從病人身上獲得精確的病史以及教導病人醫學知識,人的語言與接觸是無法以機器取代的。任何人都知道從藥房拿到有關藥物副作用的清單時,病人心裡的感受會有多不舒服,所以沒有人解釋的訊息對病家是會產生非常大的負擔。」這幾句話充分地道出語言在醫療的重要。最後,我提出如何藉語言來落實醫學教育對病人自主權的尊重,是我們當前醫學教育所不容忽視的課題。並說出我誠懇的呼籲,「不要泛政治化地排斥醫學院推動醫學台語的教學。如有可能,客家話或原住民話也都能列入選修,充分讓醫學生有能力應付台灣本土多元化的文化背景。我衷心地盼望有一天台灣的病人都能夠用自己的母語看病,而不必在病痛加身之際,還要擔心自己是否能聽懂醫生所講的話,或擔心醫生有否聽懂自己所講的話。」想不到這篇文章發表之後,還一度因為標題引起一些友人的誤會,他們指出這可能會引起讀者誤以為我是以醫師的立場說「用我的母語看診」,其實我是說我多麼希望台灣的病人可以用他的母語看病。最近在大學醫院的例行床邊教學時,因為學生所報告的病史不是很清楚,使我擔心學生很可能與病人的溝通有問題,甚至有些學生懷疑病人有認知能力的問題。當我與學生一起到病房看這病人時,我以台語自我介紹,而病人十分愉悅地與我在幾分鐘之內就告訴了我許多與學生所了解的病史大有出入的訊息。最後我們回到討論室以後,學生就主動告訴我,這病人之前的態度完全不像今天這般友善,而深有挫折感。於是我利用這機會,勸這些年輕人應該努力學習使用病人的母語看診。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學生似乎沒有意識到「病人的母語」在臨床醫學的重要性。於是我決定與他們分享自己四十多年前初到美國接受臨床醫學訓練時,因為對美國文化、語言(尤其是病人慣用的「美國俚語」)的陌生,而使病人遭受到痛苦的憾事。我回憶當年因爲自己無法了解一位病人在我執行腰椎穿刺的檢查時,大叫一聲Charley Horse ,當時雖然短暫地停下檢查,但因為實在不了解這句從沒聽過的美國俚語,所以我就繼續穿刺的步驟,造成病人非常痛苦憤努而不能見諒。後來我才知道這是美國人廣用的俚語,意思是「抽筋」,病人的盛怒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而這個充滿歉疚的經驗,使我非常重視「病人的母語」。這些醫學生聽了這故事,也比較能了解我的心路歷程。我後來又在「自由廣場」寫出我對「尊重病人的母語」如何「更上一層樓」的領悟,同時也非常感激報社主編將我的主題改為更生動的「從Charley Horse談使用病人的母語看診」。最後,我想分享這幾年來有關「病人的母語」的觀察。當我問病人或家屬他們使用台語或華語比較方便時,許多人在第一時間都表示兩者都一樣,而我因為考量年輕的醫學生可能台語不太熟悉,所以就順著病人或家屬「兩者皆可」的回答,一直使用華語。然而當我們談到較激動的話題時,病人或家屬常會改用台語,這才使我注意到許多人雖說兩種語言都一樣,但事實卻顯示出,當他們談到激動的話題時,還是用比較「輪轉」的母語才能表達心內深處的聲音。後來我就不再直接問哪一種語言比較習慣,而逕自先以台語自我介紹,如果病人或家屬以華語回應時,我就很自然地改用華語交談,這也成了我對諱莫如深初次見面的病人的開場白。行醫已過半世紀,雖然我對突飛猛進的醫學新知瞠乎其後,但我還是堅信「尊重病人的母語」是醫師對病人的關懷與尊重所不可或缺的態度,也鼓勵醫學生多學台語、客語或原住民語,讓自己能夠照顧不同族群的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