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27年前的全民健保,讓大家享有優質醫療服務,但健保也在社會保險與福利的思維中搖盪。價值醫療的服務,來自衡量健康的結果與交付成本,讓患者花更少的錢,獲得更好的健康,以病人最大利益為考量。政府必須正視不必要的醫療行為蠶食健保資源,才能看到醫療人員付出的價值。
醫療人員應獲得合理報酬,健保資源應用在必要的醫療行為上。身為外科醫師,每一項治療決定都必須精準,健保管理也必須建立在價值醫療的概念上。
舉例來說,在條件適當時,洗腎病人接受「換腎」後,幾乎可以重回一般人的生活品質,存活率也遠超過洗腎患者,而換腎的年醫療費用支出,只有洗腎的一半,這是病人、家屬及健保的多贏策略,也是價值醫療的最佳體現。
宣導器捐 可減少健保財務排擠
台灣器官捐贈移植相關法令完整,但醫療同儕沒體會到九萬多名洗腎病人使用了約十分之一的健保總額。以為宣導換腎只是少數腎臟移植外科醫師的事,其實考量健保總額下的財務排擠,宣導大愛器官捐贈是非常值得努力的重點。
藥品價格與疾病治療的結果很現實,粗估台灣約有250萬名糖尿病患接受藥物治療,每年約新增16萬人,若血壓、血糖控制不佳,33%在10年內就可能產生腎病變而洗腎。健保署已給付各種作用機轉的老藥,新藥如SGLT2 inhibitor、GLP-1 receptor agonist and DPP4 inhibitor、MRAs也都有條件給付。
從源頭健康管理 彰顯價值醫療
健保藥品共擬會議代表經常擔心,開放用藥會造成藥品費用過高,擠壓醫療行為總額。相同的現象也出現在癌症用藥,使健保新藥給付速度遭人詬病。但糖尿病與癌症用藥都應以實證醫學及醫學倫理為基礎,真實世界數據(Real World Data, RWD)可評估成效,有效的藥物花費雖然較高,但是價值醫療才可彰顯。
最近台北醫學大學關注醫院經營理念與策略,通盤檢討醫療處置、用藥,是否實踐價值醫療,真正幫助民眾,不追求醫療重裝備創造營收,建立讓民眾醫療品質的信任,這是醫學教育與倫理的重要環節。
讓社會更健康,同時減少整體醫療支出,要從源頭健康管理,在我卸任健保署長職務後,感謝有機會重回母校,繼續我熱愛的移植外科醫師工作,實踐具有價值的醫療,令人期盼。
責任編輯:辜子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