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6 名人.潘懷宗
搜尋
燕麥
共找到
536
筆 文章
-
-
2022-12-11 養生.聰明飲食
讓胃潰瘍好得快!營養師授「潰瘍飲食」一次看懂該吃哪些食物
胃潰瘍不易痊癒,除了配合服藥,日常飲食也很重要。遵循「潰瘍飲食(Ulcer Diet)」,可以減輕胃、食道或小腸內壁的疼痛症狀,用意在緩解消化性潰瘍症狀,預防發作或出現更多潰瘍病灶。例如,漿果和葡萄有助修復組織;而酒精則會刺激潰瘍,有損消化道的天然保護層,讓症狀加劇。營養師解析許多消化性潰瘍是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引起,有一部分則是幽門桿菌造成,在這兩種情況下,潰瘍飲食會添加具有抗菌作用的食物和促進癒合的化合物。2021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探討包括多酚在內的一系列自然療法,多酚是一種存在於許多植物中的抗氧化劑,有些多酚有助於更快治癒胃黏膜的潰瘍,有些則有抗菌作用,有助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綠茶中的多酚能平撫發炎,並有助增強胃部組織。遵循潰瘍飲食能促進癒合,並減少對胃壁和十二指腸的刺激,它也能限制胃酸分泌,避免加重潰瘍症狀。盡量從右述食物中挑選可食用者,並絕對避免會引發胃酸逆流的食物。吃足夠的蛋白質也很重要,當潰瘍正在癒合時,目標是每公斤體重約1.2克蛋白質。其餘的卡路里應來自均衡的飲食,包括全穀物、水果和蔬菜。專家建議保持潰瘍飲食攝取,直到醫師確認你的潰瘍完全痊癒,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好食物● 水果:任何新鮮或冷凍水果,都含有纖維和抗氧化劑,漿果、蘋果、葡萄和石榴是多酚療法的最佳選擇。但如果你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請避免食用柑橘類水果。● 蔬菜:綠葉蔬菜、鮮紅色和橙色蔬菜以及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等)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劑,對整體健康非常有益。但胃食道逆流患者,要避免辣椒和番茄及其相關製品。另外,也要限制生菜攝取,因為它們不容易消化。● 瘦肉蛋白:去皮的雞、鴨肉,牛或豬里肌等瘦肉、魚、雞蛋、豆腐、豆干等,是低脂蛋白質的極佳來源。鮭魚、鯖魚和沙丁魚等富含脂肪的魚提供Omega-3脂肪酸,可以減輕身體發炎,並預防潰瘍惡化。● 發酵乳製品:一般優格和希臘優格提供益生菌和蛋白質。● 麵包和穀物:全麥麵包等多穀物食品,如燕麥、藜麥、小米等,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 香草和香料:潰瘍飲食通常應避免辛辣食物,但一項針對食物與幽門螺旋桿菌的研究發現,為調味而添加的一些香料,也有助於殺死細菌。最好的選擇包括薑黃、肉桂、生薑和大蒜,因為它們具有抗菌和抗發炎的特性。● 蜂蜜:試著用蜂蜜代替糖,有證據指出,某些類型的蜂蜜可以殺死幽門螺旋桿菌和其他細菌。消化性潰瘍患者的禁忌食物● 酒精:所酒精都會刺激胃部,延遲潰瘍癒合。尤其避免葡萄酒、啤酒和烈酒。● 咖啡因:停止或減少喝咖啡、茶和其他含咖啡因的飲料,因為它們會增加胃酸的產生。● 牛奶:曾有一段時間,牛奶被用於治療胃潰瘍,但研究發現它會增加胃酸,最好避免。● 加工肉品:高度加工的肉品如香腸、培根、火腿等都別碰。● 高脂肪食物:高脂食物會增加胃酸並引起逆流,奶油濃湯、沙拉醬、美乃滋都應避免。但健康脂肪如魚類是可以的。● 辛辣食物:含有辣椒、黑白胡椒調味料的飲食都應避免。● 過鹹食物:研究發現,過鹹的食物可能促進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泡菜、橄欖和其他醃漬蔬菜含鹽量高,與幽門螺旋桿菌造成的潰瘍高度相關。● 巧克力:巧克力會增加胃酸生成,引起逆流症狀。飲食注意●少量多餐:嘗試少量多餐,以五、六頓小餐取代三頓大餐,雖然每次吃東西都會產生胃酸,但大餐需要更多胃酸來消化,更刺激胃部。●睡前不食:至少在睡前三小時進食完畢,吃完後最好保持身體直立數小時,不要躺下,以改善消化和減少胃酸逆流。●低脂烹調:多採用低脂肪烹調,例如烤、燉,減少油炸,限制油品、奶油用量。資料來源/verywellhealth
-
2022-12-08 醫療.心臟血管
瘦瘦的李炳輝卻中風2次,自曝最愛吃這食物惹禍!5飲食原則可預防
以《流浪到淡水》一曲走紅的73歲歌手李炳輝近年身體欠佳,已顯少露出螢光幕前,日前出席活動時談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曾2度中風的李炳輝,自曝自己平常很愛吃豬腳,而且怎麼吃都吃不胖,「人家說身材瘦不會中風,結果我卻中風了」。其實中風跟高血脂都一樣,無關胖瘦。現代人飲食脂肪攝取率過高,易導致心肌梗塞、腦出血、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現代人吃得多又吃得好,脂肪占每日總熱量的比率愈來愈高。以李炳輝愛吃的豬腳,屬於紅肉,一般紅肉,如牛、羊、豬等的脂肪含量,又會比白肉(雞肉)來得高,五花肉、豬腳及肉類外皮,都含高量脂肪,吃太多恐熱量爆表。此外,現代人大多活動量少、也不愛運動,使得罹患俗稱「血太油」的高血脂症患者愈來愈多。而高血脂若不及早用飲食或藥物治療等方法控制,長期易有動脈硬化、血管內腔狹窄與血栓等問題,恐因此導致心肌梗塞、腦出血、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生。預防中風5飲食原則雖然中風的致病因子很多,但很大一部份都是因不健康的飲食致病,因此在吃的方面一定要節制,以維持血管健康,苗栗市大千醫院營養師李易真曾受訪建議民眾以下飲食原則:1.飲食多樣化:每餐盡量包含全榖雜糧、豆魚蛋肉、奶、蔬菜、水果類。2.多食用低熱量食品,如蔬菜或糖份少的水果。3.少油、少糖、少鹽;選用蒸、煮、燉、燜、涼拌等方式烹飪食物;偶爾吃煎、炸等食物,要多運動消耗過多的熱量。4.多攝取燕麥、魚類、洋蔥、芝麻等食物,有利控制血脂。5.戒菸戒酒。預防中風必做6件事其實大部分的中風,仍是可以藉由健康的飲食與生活型態、控制三高來預防,國健署提醒,注意以下6件事可以事先預防:1.控制三高數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個案發生中風的風險分別是非三高個案的2.84倍、2.86倍及2.37倍。若發現有三高問題,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如需用藥,應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及定期回診追蹤,將三高數值控制在血壓
-
2022-12-04 養生.聰明飲食
植物奶不是「奶」而是全穀類 燕麥奶、杏仁奶、堅果奶成分一次看
愈來愈多飲品主打「植物奶」,標榜健康、不會有乳糖不耐症。事實上,植物奶並不是「奶類」,而屬於全穀類,也就是富含碳水化合物,植物奶雖然有「奶」字,但完全沒有奶製品特性,像是沒有乳醣,蛋白質含量也極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千萬別以為喝植物奶可以取代牛奶,這觀念絕對是「錯誤」的,兩者完全是不同的東西。燕麥奶/屬於全穀類,主成分為燕麥、水、菜籽油等。植物奶的來源種類繁多,如豆類、堅果或是穀類。近年在咖啡界非常流行的植物奶為「燕麥奶」,其主成分為燕麥、水、菜籽油等,後續經過食品乳化而成,因此口感激似牛奶。蘇秀悅表示,燕麥奶在營養分類上屬於全穀類,蛋白質含量低,以240ml計算,蛋白質約1.29g,占整體約4%,熱量約落在127大卡。如果與全脂牛奶相比,以240ml計算,全脂牛奶的蛋白質約有7g,占整體19.2%,總熱量為151大卡。杏仁奶/兩種類型成分不同,可從成分表看出是否含奶。杏仁奶的調製方式與燕麥奶有所不同,蘇秀悅表示,杏仁奶分兩種,一種以杏仁為主成分,用類似燕麥奶採取食品乳化加工的方式製成;另一種是以牛奶當作主成分,用杏仁當作調味,製成類似「果汁牛奶」。想辨別購買的杏仁奶到底是哪一種,可以從營養標示中探尋線索。營養標示中,如果有添加脫脂奶粉,就屬於後者,以牛奶為基底的調味杏仁奶;如果標示中僅有杏仁與水以及添加乳化劑等,就屬於前者,不含奶的杏仁奶。以240ml的杏仁奶為例,其熱量約為35大卡,熱量低於燕麥奶,大約只有燕麥奶的30%;以杏仁為主成分的杏仁奶,也不具太多的蛋白質,大約僅有1.5g。杏仁奶大多以杏仁的核仁打碎製成,杏仁本身含豐富的纖維、礦物質、維生素等,其餘還有精氨酸、鎂、銅、錳、鈣、鉀等營養素,也具有較優質的「油脂」,營養價值高。杏仁奶屬於堅果奶的一種,市面上的堅果奶還有核桃奶、花生奶、榛果奶、開心果奶等。蘇秀悅表示,營養成分類似以杏仁為主成分調製的杏仁奶,不過,許多堅果奶會以「混合」各類堅果的方式製成,像是核桃奶可能也會加上杏仁奶,開心果奶則會添加一些榛果等,無論如何,只要營養標示清楚,民眾都可以做選擇。乳醣不耐症改喝植物奶,無法獲得足夠蛋白質。植物奶等於是一種全穀類飲品,蘇秀悅表示,對飽受乳醣不耐症所苦的患者而言,植物奶不會引發乳醣不耐,但如果乳醣不耐症的患者,希望透過喝植物奶,得到與牛奶一樣的營養素,那就是錯誤的選項。摒除乳醣不耐症無法攝取的乳醣,牛奶最大宗的營養價值在於「蛋白質」,乳醣不耐症的患者,可改喝豆類飲品,如豆漿、豆奶等,蛋白質比牛奶稍低,但遠高於植物奶。蘇秀悅表示,植物奶並沒有飲用上絕對的禁忌,而是民眾必須先了解植物奶的特性,也就是它並非「奶製品」,只要認識到這一點,就建議以民眾的「口味」喜好作為考量的依據即可。誰不適合喝燕麥奶?易脹氣者別過量 糖友要注意血糖由於國內流行的植物奶仍以燕麥奶為主,燕麥奶富含纖維,對於容易脹氣的民眾來說,燕麥奶不宜過量。另外,全穀類富含碳水化合物,正在控制血糖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喝燕麥奶的時候,需考量是否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影響到血糖控制。其餘像是杏仁奶等,熱量低、蛋白質少,正在控制體重的民眾,也許可以考量其熱量低的特性,選擇喝杏仁奶。
-
2022-12-01 醫療.消化系統
什麼是腸躁症?醫詳解3種腸躁症類型、症狀及飲食改善方式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習慣不正常、受情緒不佳及飲食不規律影響,容易發生大腸激躁症。醫師表示,腸躁症屬於功能性障礙,症狀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無需長期使用藥物,但須調整飲食、維持運動習慣、良好生活作息及舒緩壓力,以免腸躁症一再復發。●腸躁症是功能性障礙,無需長期用藥●腸胃不適先檢查,排除癌症、其他疾病所致●勿暴飲暴食,減少大腸激躁症發作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新光醫院健康檢查中心主任朱光恩表示,腸躁症發作時機與心理因素有密切關係,包括工作壓力大、經濟問題、家庭因素、感情問題、情緒不佳或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復發時,都可能使腸躁症發作,好發年齡落在20至60歲的職場工作者,尤其女性發生機率比男性高。腸躁症常見腹瀉型、便祕型、混合型3種類型。朱光恩說,大腸蠕動、消化系統失調是腸躁症發生原因,屬於功能性障礙,常見腹脹、腹鳴、放屁次數多等症狀,最明顯症狀是「裡急後重」,明明想排便卻上不出來、不斷跑廁所,但這些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須透過抽血、糞便潛血、大腸鏡、腹部超音波等檢查,排除其他貧血、膽囊、肝臟、胰臟等問題,或大腸息肉症、大腸癌等問題。朱光恩提醒,若腹部不適,且變瘦、體重變輕、食欲變差等狀況,要小心是否為大腸癌,因部分大腸癌患者腫瘤位置長在直腸,也會出現腹瀉、解便解不乾淨的困擾,民眾應先做相關檢查,排除其他疾病,不要自認為腸躁症而未就醫,錯過黃金治療期。不過,若已排除其他疾病可能,腸躁症即使久未治療,並不會演變為大腸癌。治療大腸激躁症不一定要吃藥,朱光恩表示,維持良好生活作息才是重點,包括飲食定時定量、兩餐不要隔太久、避免「亂吃」冷熱交替食物、酸辣不忌口、暴飲暴食等,更應戒酒、戒菸,適時補充優質益生菌、酵母菌,曬曬太陽、多運動,紓解壓力,遠離大腸激躁症。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表示,台灣腸躁症盛行率約20%,比全球平均值10%高很多,誘發腸躁症原因多與情緒壓力有關,像社經條件、地位較佳者,生活壓力大、工作繁忙、容易緊張者等都是好發族群。此外,若腸道菌叢改變,壞菌變多,也會誘發腸躁症。針對3種類型腸躁症,飲食建議也有所不同,許為捷建議,腹瀉型可多吃水溶性纖維,協助將腸道多餘水分吸出,例如洋車前子、秋葵、木耳、柑橘類等;便祕型則多攝取水分及蔬菜,增加排便順暢;混合型飲食應避免高油、高鹽,少吃洋蔥、甘藍、氣泡水、含有山梨糖醇成分的口香糖等,以減少脹氣機率。也應避免喝過多的咖啡、茶、酒,以免刺激腸道。國外許多研究證實,運用「低FODMAP飲食法」,可改善腸躁症症狀,許為捷說,FODMAP食材攝取過多,無法在小腸被吸收而進入大腸,帶入水分造成腹瀉,一旦經過腸道細菌發酵,會產生氣體並引起腹脹、腹痛,因此腸躁症患者在症狀出現時,應暫時避開FODMAP飲食,例如小麥、牛奶,以及蜂蜜、芒果、豆腐等,待症狀緩解後再恢復少量攝取。低FODMAP食物蔬菜:白菜、甜椒、胡蘿蔔、茄子、黃瓜、萵苣、大番茄、櫛瓜水果:藍莓、哈密瓜、葡萄、奇異果、柑橘、鳳梨、樹莓、草莓、香瓜奶類及乳製品:杏仁奶、巧達乳酪、不含乳糖牛奶、帕瑪森乳酪蛋白質:牛肉、雞肉、蛋、魚、豬肉、毛豆堅果及種子:奇亞籽、花生、胡桃、南瓜籽、芝麻、夏威夷果、葵花籽、核桃穀類:糙米、燕麥、藜麥、白米糖及甜味劑:楓糖漿、適量的食用糖、黑巧克力
-
2022-11-20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我的外公是台中黑派創始人
最近讀到幾篇石榴的文章,原來石榴的抗氧化能力高過綠茶。歐美婦女在家搗碎石榴的種皮,與燕麥或蜂蜜作成面膜,利用其抗發炎效果,增強皮膚光澤,去斑並防皺。台灣並不常見石榴,外公家的花園卻有一株。外公的一生其實正像紅色的石榴,稀奇而且燦爛。我從小跟著外公外婆,聽了許多他們的故事。外公陳水潭(1897-1956)籍貫南投竹山赤水,是貧農的遺腹子。童年的陳水潭與哥哥姊姊及寡母相依為命。他們住的是小而破陋的土角厝,屋內只有一床一竈,床底下養了一條母豬,是家裏僅有的財產。陳家沒有男人,常被鄰居欺負。有一天,母豬偷吃了鄰家的番薯葉,被鄰人活活打死。寡婦與孤兒圍著死去的母豬痛哭,令陳水潭終身難忘。陳水潭與哥哥從小就上山砍柴或幫人牧牛,原以為兩人只能作苦力養活老母。哪知道日治時代為了推廣教育,規定每個村須派小孩去念書。村人各家都想留下自己的男孩幫工賺錢,欺負陳家,指派陳家男孩作代表去上學。陳水潭意外能受教育。他每天須走路一個半小時到學校,中餐是家裡帶去的米,在教室外面生火現煮。附近野放的鷄會來偷啄,稍不注意就會整盤消失。陳水潭一邊上課,一邊要顧窗戶外面炊煮中的午飯,很辛苦。他仍堅持完成中小學教育,並與哥哥互相救濟,最後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後來還到日本東京大學取得醫學博士資格。陳水潭身高185公分,人帥而且壯。原本家裡替他訂了親,對方是布莊女兒。他婉拒了婚事,自由戀愛娶了我的外婆,外婆身高不到150公分,身材嬌小,兩人恩愛,外公寵溺外婆。外婆稍有不適,外公就將她整個人抱起來疼。我前面提到的花園,每種水果各植一株,正是外公送給外婆的禮物。陳水潭在台中縣豐原鎮執業,求診的病人非常多,他曾經教我「病人還沒坐下來,就要注意他的氣色,猜測大概是什麼病,等到觸診、聽診作完就可以確定診斷,開出處方。」多年行醫後,陳水潭有感於醫學只能救少數人,政治卻能服務眾人。1951年他投入參選第一屆台中縣長,他的競選文宣用的是白紙黑字,對手用的是白紙紅字,因而有黑派紅派之稱。第一屆縣長選舉競爭非常激烈,甚至傳言陳水潭樁腳被砍斷雙腿丟到河裡。最終陳水潭雖敗選,但黑派紅派從此對立。1952年陳水潭參選台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一屆議員並當選,1954年才當選第二屆台中縣長。陳水潭為人清廉,在縣長任內努力建設。縣政府需要用錢,公家如果沒有預算,他會叫縣長司機「回家去向先生娘領」。1956年陳水潭因腎結石,在縣長任內逝世,他給我們的遺言是「縣長辦公室的30元是他的薪俸,可以去拿回來,前幾天他去看牙醫的錢還沒有付,要家人代為處理。」台中縣民公認他是「人格者」,當年送葬行列綿延數公里。今年適逢縣市長選舉,媒體提到地方派系台中「黑派」時,很多人以為是黑道的黑,作為孫女的我希望能更正大家的誤會,更希望政治人物延續創始人精神,努力照顧百姓,繼續建設鄉里。
-
2022-11-18 醫療.新陳代謝
預防糖尿病7大方式!從飲食、運動、定期量測血糖下手就對了
根據國健署統計,2017至2020年台灣糖尿病盛行率是11.1%,換言之,台灣約有10分之1人口都是糖尿病患者,甚至還位列台灣2021年前10大死因,且因為症狀不明顯,更經常會被忽視。那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又該如何預防糖尿病找上身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網友熱議的「糖尿病預防方式」相關話題,帶您了解有關網友關心的7大糖尿病預防方式有哪些。想預防糖尿病先改善飲食!培養運動習慣觀察近3個月以來針對糖尿病預防方式的討論,不少網友認為「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模式,是預防糖尿病的方式之一,由於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與飲食、生活作息有關,網友認為「飲食規律、清淡,少喝飲料」、「少鹽,忌嘴饞」等方式都不錯,另外也有糖尿病患者分享,指出自己是糖尿病逆轉實例,「不光是糖,連澱粉類都要避免,血糖自然就降下來了」。此外,遠離糖尿病也需要靠「規律運動」,網友就分享「除了吃最重要的就是運動和喝水」,並推薦「阻力訓練、重訓」,透過這些運動,可以有效減緩胰島素抗性,讓血糖下降。平時多吃膳食纖維 少碰高澱粉、含糖飲料飲食上「多攝取膳食纖維」、「減少醣類食物」可避免糖尿病找上身,網友指出「澱粉」會導致血糖上升,平時不僅要控制吃飯時間和份量,更要少吃精緻澱粉,盡量「吃綠色蔬菜,只吃正餐」,有人補充「需要減少脂肪的攝取,多補充膳食纖維」,可以多吃地瓜葉,芭樂,蕃茄等原型食物。另外也有營養師留言表示「盡量少吃食品」,因為「現在的食品大部分都是高升糖的,像是白麵包、白吐司、薯條、白麵條等」,而高升糖食物會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使得胰島素分泌也越多,長久下來不僅會造成肥胖更容易形成糖尿病,因此建議多吃「雜糧,全麥麵包,糙米,無糖燕麥片、新鮮蔬菜」等低升糖食物,才能降低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不喝含糖飲料」方面,在討論區「要怎樣不得『糖尿病』?」一文中,底下留言紛紛指出常喝含糖手搖飲是大忌,很多人說「完全不喝含糖飲料」、「手搖飲料全改無糖」,也有人建議「若一開始不習慣的話可先從半糖、三分糖開始」,另外,網友提到過胖或超重容易讓血糖失控、造成糖尿病,因此「控制體重」也是降低得到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看完以上網友建議,除了透過運動、飲食等方式預防糖尿病以外,也可以藉由定期量測血糖,來判斷自己是否有可能是潛在患者,維持良好習慣就能避免糖尿病找上門!
-
2022-11-17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吃穀片好健康?醫揪「隱藏地雷」,加了這東西就不推薦
早餐是不少人開啟一天生活的重要開關,想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且降低身體負擔,不少人都會選擇吃穀片。市售穀片的包裝跟廣告看起來都相當很健康,包裝上畫滿了水果,並稱加入各類營養素的廣告詞,讓很多人都毫不猶豫地當早餐吃,泡一下牛奶感覺很健康,但天哪!快住手! 穀片成分恐含糖 一不小心就超標土城長庚醫院整型外科李秉勳主治醫師在《阿勳醫師的美食美麗日記 新北板橋土城長庚 整形外科 李秉勳醫師》指出,仔細看背後營養成分表,還真是會嚇一跳! 大部分的穀片糖分都超標 (每100g糖分超過15g就可以視為高糖),就算是標榜無糖的穀片,仍有可能加入水果乾、蜂蜜、麥芽糖等糖份,購買一不注意就會踩雷。含糖穀片 4大NG原因 李秉勳分享,含糖穀片為什麼不好: 1、人工添加物多:含糖穀片大多經多次加工,含有大量砂糖或糖漿、蜂蜜、椰子油、色素、香精,這些人工添加物,吃多了對人體不好。 2、高糖高熱量:曾有媒體報導一碗含糖穀片的糖份,居然比可樂還高!如果穀片再加入大量果乾、蜂蜜、糖漿,熱量更是爆炸,高熱量高糖,長久吃下來容易肥胖和慢性病 3、吃越多皮膚越差:高糖誘使身體和皮膚不斷發炎,皮膚變差,還會讓外表加速衰老。 4、有糖尿病風險:部分穀片除了高糖還有高鈉,容易引發腎臟疾病、糖尿病、肥胖問題,和各種慢性病風險。 【延伸閱讀】 ·營養師認證!早上起床空腹「吃4種食物」最好 愈吃愈瘦、降血壓還能控膽固醇 ·燕麥降膽固醇、高纖、低熱量!「這1疾病」吃了要減少白飯的量
-
2022-11-12 醫療.新陳代謝
不甜的水果不會影響血糖可以多吃?營養師打破糖尿病常見的5大迷思
每年11月14日為聯合國訂定的「世界糖尿病日」,目的是為了喚起全世界對於糖尿病的關注,並重視糖尿病對於人類的危害。選擇訂在11月14日是因為這天是著名的班廷醫師Frederick Banting的生日,為了紀念他在1921年發現重要的糖尿病治療藥物-胰島素的貢獻而訂定,而今年2021年也正好是胰島素發現的100週年紀念。根據統計,全球罹患糖尿病的人數已經超過4億人,而衛福部公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也位居第五名,可見糖尿病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現代文明病,對於人類健康的傷害也真的不容小覷。糖尿病的病友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舉凡是親人、朋友、同事等等,甚至是我們自己,都有可能正在努力與糖尿病奮鬥著,而這是一條漫長又辛苦的道路,對抗糖尿病,首先就必須要擁有正確的觀念。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用自身的臨床經驗,來帶你一起打破糖尿病常見的5大迷思吧!迷思1:糖尿病是肥胖者專屬的,瘦的人就不用擔心?肥胖者確實是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原因是肥胖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IR),導致身體難以利用飲食攝取的營養來提供能量,而必須分泌更多胰島素,長久下來造成身體各部位的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進而導致糖尿病。然而除了肥胖以外,糖尿病也與遺傳基因、飲食與生活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評估糖尿病風險時一定會將家族史考慮進去。無論本身體型再怎麼瘦,只要有糖尿病的家族史,就有非常高的機率罹患糖尿病,若是再加上缺乏控制的飲食習慣,常常攝取高油高糖高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的食物,又缺乏規律的運動及作息,那麼糖尿病就很有可能找上你喔!迷思2:澱粉對糖尿病都是不好的,應該全都不吃?並不是的!澱粉是三大營養素中醣類非常重要的來源之一,而根據均衡飲食的原則,每天攝取的醣類應占總熱量的50~60%,因為醣類能提供我們身體日常所需的熱量,也是許多器官主要使用的能量來源,因此並不建議完全都不吃喔!否則長期下來會造成營養失衡導致身體出現問題。當然,因為醣類的食物會直接影響血糖的上升,因此我們可以優先選擇富含膳食纖維、GI值也較低的「未精製穀物」,例如:糙米飯、地瓜、燕麥、全麥食物…等等,會比白飯、白吐司這種精製過的澱粉來的好喔!其實對於糖友來說,並沒有什麼食物是「絕對不能吃的」,比起嚴格的限制飲食,了解自己所吃的東西並控制份量才是更重要的。因此無論是醣類、水果、甚至是飲料及點心,其實都可以適量食用,只是要依照營養師及醫師的指示,並學習各種食物份量的概念來適量攝取,再搭配治療就可以囉!迷思3:不甜的水果就可以吃很多沒關係!從前常常會遇到很可愛的糖友們在回診時跟我說:「營養師~現在吼,那種很甜的水果像西瓜、芒果啊我都不吃了!我都只吃芭樂和蘋果那種不甜的,吃多少都沒關係吼?」首先當然要先鼓勵這位糖友有心想要努力配合飲食控制啦!不過還是要稍微導正一下這個錯誤的觀念喔!其實無論是很甜的芒果、還是不甜的芭樂,裡面都有天然的「果糖」,會造成血糖的上升,與水果本身甜不甜並沒有直接關係~但這樣並不代表不能吃水果喔!水果裡面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維生素C、植化素等營養,在均衡飲食中仍是不可或缺的!一般會建議糖友們每天攝取的水果量大約控制在1~2個拳頭以內,就算是不甜的水果,也要注意吃的份量不可以過多,而甜的水果也不是完全不能碰,只要適量攝取還是可以吃的喔!迷思4:糖尿病的藥會越吃越重!會成癮!這個迷思是導致很多糖友們不願意接受藥物治療的原因,但這真的是個迷思,事實上糖尿病的藥物並不會產生依賴性喔!之所以會有這種錯誤的觀念可能是因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顧名思義就是需要長期、甚至可能是一輩子的治療與控制。所以可能會看到有人終其一生都在服用糖尿病藥物,但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療程。糖尿病的藥物是透過許多不同的面向來幫助控制血糖。醫師會依據糖友們血糖控制的狀況、對藥物的反應、是否有併發症或其他疾病以及整體療程來不斷進行藥物的調整。除非糖友已經將血糖長期控制在非常穩定的狀態,不然不太可能始終都服用同一種藥物,而調整過的藥也不代表越吃越重,只是代表醫師評估那是更適合糖友現階段身體狀況的藥物而已喔!所以遵從醫師的指示,按時用藥、定期回診是控制血糖非常重要的一環喔!迷思5:胰島素是拍咪呀!打了會洗腎啦?其實胰島素並不是什麼外來的「拍咪呀」啦!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會自行製造胰島素,來參與體內的代謝以及維持血糖的恆定。糖尿病患者因為負責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受損,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低下,血糖沒有辦法維持在正常範圍內,所以才需要透過額外施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許多口服降血糖藥物是透過刺激胰臟細胞分泌胰島素來達到降血糖的目的,但隨著病程拉長,胰臟功能也會逐漸衰退而沒辦法再製造更多胰島素。因此在過去的治療方針中,晚期的糖尿病患者會開始施打胰島素,所以才會有人認為走到打胰島素這一步就代表要洗腎了。事實上並不是胰島素造成洗腎,而是患者本身的糖尿病已經嚴重到併發糖尿病腎病變了。而在比較近年的治療指引則建議及早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因為已經越來越多研究證實,越早開始使用胰島素就越有助於糖尿病的控制,也越能防止胰臟細胞的衰退,甚至能夠維持現階段胰臟細胞的功能喔~因此,胰島素並不是什麼「拍咪呀」,而是幫助糖友們控制血糖非常重要且安全的藥物喔!看完今天的內容,是否有幫你破解到一些存在心裡很久的迷思呢?糖尿病是現在非常常見的慢性病,因此網路上、報章雜誌等等都會流傳許多資訊,有些內容的正確性其實都有待商榷,建議大家在廣泛蒐集資料的同時,也別忘了要尋求專業的醫師、營養師的證實。糖尿病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擁有正確的觀念才能陪伴糖友們一起對抗,同時也幫助自己維持健康、遠離糖尿病!
-
2022-11-10 養生.聰明飲食
腦霧怎麼辦?醫師傳授7大護腦食物讓你越老越聰明,「喝好水」也很重要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腦霧」現象(Brain Fog)十分受矚目。若出現腦霧現象,我覺得應該高興,因為你確實收到了來自身體的提醒,腦霧不是病,它只是暫時的休眠或當機,重新整頓身心靈,例如好好睡上一覺、活化腦細胞、吃好一點、修煉靜心、活動筋骨……,就能讓腦霧完全散開。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出版《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 我有個朋友阿肥,某天他在東區被一個小姐姐搭訕,找他做問卷,準備推銷阿肥塑身整形療程,問卷第一題:「你對自己身上哪個部位最滿意?」阿肥答:「頭腦。」本來要接著問「那你對哪個部位最不滿意」並順勢推銷產品的小姐姐瞬間傻眼語塞,一時間不知道她的業務人生該怎麼繼續下去。希望你我的頭腦都能跟阿肥一樣靈活好用還很幽默,而不是像做問卷的小姐姐這麼容易當機。話說,常常用腦就不怕腦袋卡卡。我們人身上符合「用進廢退」原則的,是大腦跟肌肉。少年人別光顧著自己爽,快揪長輩戰一場腦力跟肌力一樣,都可以鍛煉、都需要營養。想要活得長、想要不生病、想要快樂能自理,有尊嚴又不麻煩到別人,腦跟肌肉這兩樣,特別關鍵。鍛煉頭腦預防退化的技巧很多,比方說現在日本就很流行讓老人家打電動,一方面這對長輩來說頗為新鮮,學新玩意兒等於在幫大腦神經元創建新迴路。另一方面打電動必須勤動手指,十指連腦,能刺激不同腦區做出反應。7大護腦好食 讓你越老越聰明天佑勤勞人,勤快使用手指,活化頭腦的效果總令腦科學家十分滿意。喜歡編織的人最能感覺到有編織有差,既紓壓,思路也更清晰。其它像是玩拼圖、手洗衣服、幫家人按摩、撫摸寵物,也都可以喔!除了打電動、靈活運用手指,接下來,我們輕鬆一下來吃好料,七大護腦好食有吃有保佑,趕快記下來。1.藍莓抗氧化食材中的佼佼者就是藍莓。實驗證實,連吃藍莓十二週,有失智風險的成年人不僅改善記憶力和情緒,就連空腹血糖的數值都更為理想。當然不用非藍莓不吃。別這樣限制自己。草莓、覆盆莓、蔓越莓、黑醋栗、桑葚,看到「莓」字或什麼什麼「Berry」的,你都可以像看到寶物一樣,心懷感激吃下去,護腦、抗氧化、預防退化性疾病,有它們陪你更勝過我說千言萬語。2.巧克力每週至少吃一次巧克力,你在視覺空間記憶和抽象推理能力上,將有更出色的表現。不過為了避免攝入過多精製糖反而傷身,這裡指的是「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黑巧克力的可可粉濃度較高,請至少選擇可可粉含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不怕苦的人,百分之八十五、九十以上的更好。可可粉含有一種現今八成人口體內都缺乏的珍貴礦物質「鎂」。缺鎂容易出現睡眠障礙、偏頭痛、情緒不穩與腦神經衰弱的問題。吃好的黑巧克力,味覺上享受,還幫自己補充鎂,多讚啊!對了,喝熱可可也可以耶,一樣別加太多糖就行。3.深綠色蔬菜包含菠菜、芥菜、青江菜、花椰菜、羽衣甘藍皆富含大腦所需的營養素,諸如維生素K、葉黃素、葉酸、β胡蘿蔔素等。這些營養成分有助於維持大腦正常運作,並減緩認知功能下降。天天吃豐富深綠色蔬菜的人,掃描顯示他們的大腦比普通人年輕十一歲。在臺灣買葉菜類非常方便,選擇也很多,我希望你能儘量吃、各種當令蔬菜輪流吃。在一些乾燥的內陸國家,想吃綠色蔬菜,不僅沒這麼多選項,而且還很貴呢!4.核桃外型長得像大腦的核桃還真能「以形補形」,讓人不容易「頭殼壞掉」。最主要是裡頭的Omega-3 脂肪酸在護佑著你。西方國家很流行給學童吃核桃當作課餘點心。專家發現,給予充足的 Omega-3 能改善小朋友注意力渙散、毛毛躁躁的問題。用好油護好頭,除了核桃,亞麻仁油、苦茶油、酪梨、腰果,你也都可以常吃。想預防腦霧,不管是長新冠或慢性疲勞引起的,好的油脂都是你最可靠的撥雲見日小幫手。5.杏仁若血漿中的維生素E濃度低,人的記憶力也會比較差。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高劑量的維生素E顯著減緩了阿茲海默症的退化進程。什麼東西維生素E很多,當成零食吃又很方便?我給的答案是「杏仁」。其他還有芡實、炒花生、葵瓜子、芝麻醬、松子、小麥胚芽和南瓜,也都是補充維生素E的好來源。6.全穀物包含糙米、全麥、蕎麥、燕麥、藜麥等未經精製加工、仍保留完整營養的穀粒,都屬於全穀物。我之所以列入護腦好食中,主要是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的緣故。維生素B除了為你我帶來活力,它同時也是確保腦神經傳導物質能被製造出來的關鍵原料。神經元間訊息傳導無礙、你有沒有足夠的快樂荷爾蒙,以及降低腦神經退化風險各方面,維生素B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7.好水人身上每個細胞都含有大量水分。水真的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了!體內含水量不足,不僅弱化大腦認知力、判斷力,還可能引發恐慌、憂鬱、暴怒等不良情緒。心情不美麗,也許不是別人害你的喔,更有可能是在暗示你正處於慢性脫水的狀態。因脫水導致判斷力失準、反應速度失常,因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其危險程度不亞於酒駕。喝酒不開車這個大家都會注意,但確保細胞水分充足這一點,很多人常常會忘記。請彼此互相關懷提醒,有事沒事一起來喝一杯,我是說「水」。本文節錄:《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一書
-
2022-11-06 養生.聰明飲食
植物奶能取代牛奶嗎?專家解答哪種營養成份更能被人體吸收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近年,以植物奶取代動物奶的風氣興盛。除了疾病如乳糖不耐症的影響,許多人也因營養價值或環保考量而開始飲用植物奶,但動物奶與植物奶的成分其實大不相同,且計算碳足跡還需考慮長程運輸的問題,兩者難以輕易相互取代!近年來吹起植物奶的風潮,從率先搶進咖啡廳市場的瑞典植物奶品牌Oatly帶起,不少品牌提倡健康、環保、愛地球、營養價值等口號,根據《食力》「你是『鮮奶』控嗎?市售鮮乳國內外、大小廠你如何選?」問卷調查發現,消費者由動物奶轉為飲用植物奶的主因分別為:營養價值(44.1%)、環境永續(32%)、個人疾病(27.7%)等,難道植物奶這些項目真的都輸給牛奶嗎?動物奶營養價值無可取代的原因是它:人體吸收率佳「植物奶終究沒有辦法取代牛奶。」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陳明汝說。不管是動物奶或是植物奶,多數人最在乎的就是營養價值,但以基質來源完全不同的兩種產品來看,這樣的比較其實並不公平。即使不是自己主動選購植物奶,走進咖啡廳也常聽見店員在點餐時詢問,是否要「升級」加購更換成燕麥奶,讓不少消費者下意識認為植物奶是更好的選擇,覺得營養價值更高或是更健康,「以燕麥奶來說其實它的熱量並不低,因為Carbohydrate(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陳明汝說,且即使是植物奶也有營養成份的差異。「如果真的要說營養價值,豆漿才是最理想的植物奶選擇。」陳明汝分享到在比較營養價值時,最重要的是看消化率(digestibility),也就是指食物經過人體消化系統後,真正能吸收營養素的比率。除此之外,牛乳在重要的營養素鈣質提供上,植物奶很難取代,動物奶在此略勝一籌。特殊族群對植物奶仍舊有需求植物奶並不是完全沒有優勢。「乳糖不耐症、或是對牛奶過敏的人,可以選擇植物奶飲用。」陳明汝笑著說。亞洲人高達70%都患有乳糖不耐症,有這類症狀的人喝了乳製品最多的反應就是腹瀉,陳明汝也直言症狀輕微的人其實可以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去喝,腸道微生物其實可以透過刺激、訓練,對於乳醣的分解能越來越好,腸胃也會越適應。此外,在加工技術上,通過水解其實可將90%的乳醣進行分解,但這樣的加工過程中可能會讓牛乳產生些許苦味,消費者在喝到苦味後往往難接受,也因此在鮮乳上不太常見到這種處理方式,多是配方乳粉才會以此加工來解決乳醣所帶來的腹瀉問題。此外,對牛乳過敏主因是牛奶中含有β-乳球蛋白(β-lactglobulin),這個物質是人體中不存在的蛋白質,面對外來蛋白質,部分群眾就可能在飲用過後發生過敏不適反應。面對這樣體質不適,植物奶就會是更好的選擇。而植物奶所能提供的營養與動物奶也有不同。以燕麥奶為例,之所以被極為推崇的主因被認為是一種健康、可持續的牛乳替代品,其健康益處與β-葡聚醣(Beta-Glucan)的存在有關。EFSA(歐洲食品安全局)於2009年就公開表明,β-葡聚醣每天攝入至少3公克,能夠幫助維持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豆漿中同樣也含有許多對人體有益成分,如異黃酮、多酚等,對心血管健康同樣具有很好維護效果。從生產體系來看,植物奶真的比較環保嗎?植物奶最常被提出的優勢,莫過於環保概念。牛奶最常被拿出來檢討的主因是畜牧業不管是在土地、水資源的使用高,加上牛隻溫室氣體排放的程度對於環境也造成不小的影響,但植物奶就真正環保嗎?事實上,以台灣的現況來說,植物奶不管是原料或是產品,居多仍舊是以進口為主,從整個供應原料到最終產品來計算碳足跡歷程,以台灣仰賴海運進口來看,加上長途航運,硬生生就是將碳足跡的數字上加了一筆。面對這樣的問題,其實台灣也有品牌選擇在地原料製作成植物奶產品,好比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所輔導,並由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與新北市農會合作製造,所推出的「100%台灣產黃豆奶」產品,所使用的黃豆就是來自高雄的「高雄9號」及「台南10號」產銷履歷黃豆,以環保的角度上來看就能更落實碳足跡減少。而瑞典植物奶品牌Oatly為了更符合自己所倡議的環保訴求,也盡可能去改變長程運輸的事實,除了2022年將以新加坡工廠供應亞洲市場需求之外,也將在2023年在英國開設工廠,目前預估的產量約為年產3億公升植物奶,以因應英國植物奶需求提升的趨勢,相較於當地的畜牧業碳足跡可望減少至少7成。而能不能相應對走到地產地銷、減少碳足跡,主要的考量仍舊脫不了市場需求與產業型態。反觀畜牧業對於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其實不少牛乳品牌也都將關注落在環保,除了牛隻養殖環境、飼料改進來減少碳排放外,也思考排泄物要如何再有效利用。除了大規模的循環利用資源可能要耗費大量成本投注,但其實也有相對較簡單、成本較低的方式可以下手,如食品大廠義美將牛乳的包裝材料首先納入可改變的範疇,利用甘蔗汁所製成的生質塑膠,讓紙盒能夠100%回收再利用,這也都是希望夠平衡畜牧產業帶來環境困擾。而單純以運輸成本來看,台灣地產的牛乳除了免除長時間航運以外,以加工流程上來看鮮奶進場的時間幾乎是2天內就絕對需要進行處理,否則品質就容易產生變化,在新鮮程度上、運出成本上相近於進口植物奶產品仍具有一定的優勢。簡單來說,不管是牛乳或是植物奶的存在價值,並沒有可能取代對方,而是能夠滿足各自不同需求的族群。踏入植物奶市場已有15年愛之味董事長陳冠翰也表示:「植物奶是完全另一個市場的存在,並不是為了取代牛奶而生。」在現下的趨勢來看,如何開發出符合消費習慣的產品,才是植物奶真正應該鑽研的道路。【本文出自食力Vol.26季刊《乳業戰爭 九大擂台誰是贏家》】延伸閱讀▶2019年起植物奶成長率持續超越動物奶! 燕麥奶空降咖啡館、搶奪牛乳市佔▶燕麥奶大勢崛起,但它的健康、環保價值真的如宣稱說的那麼好嗎?▶瑞典研發出全球第一款「馬鈴薯奶」飲品!不含常見過敏原、生產比燕麥和杏仁更環保(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11-06 養生.聰明飲食
腸躁症要少吃!營養師推9種最佳高纖食物緩解便祕、控制血糖
便祕的人要多攝取纖維,但纖維的好處不只緩解便祕,還能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臟病,減少罹患結直腸癌風險。對糖尿病患而言,高纖食物可預防血糖飆升,增加飽腹感,幫助減輕體重。吃多少纖維才夠?購買食品的人,可在包裝盒上看到纖維含量標示;當然最佳的纖維來源,仍是天然蔬果等原型食物,可以上網搜尋它們的纖維含量,試著加總每天吃的纖維量,並逐漸增加直到每天達到35克的標準。營養師Amy Lee提醒,增加纖維攝取必須採漸進式緩慢增加,讓腸道細菌習慣分解纖維,才能避免短時間大量攝取而引起腹脹不適。酪梨有人把酪梨當水果吃,但它並非高碳水化合物,反而富含大量健康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纖維含量也不可小覷,這兩種營養素已證實對代謝與腸道菌叢有益。纖維量:每100克含5.6克纖維燕麥燕麥同時含水溶性和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可為腸道大掃除,同時也可降低膽固醇。另外,它也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纖維量:每100克含12.9克纖維扁豆扁豆是纖維含量非常高的食物,扁豆的熱量也很低,並且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把扁豆和喜歡的穀物做成扁豆湯,對腸胃道健康是超級食物。纖維量:每100克含10.7克纖維奇亞籽奇亞籽是非常好的高纖食物來源,而且含有大量鎂和鈣,可以加進早餐燕麥片中,或加入不濾渣的蔬果汁,吃進滿滿纖維。纖維量:每100克含34.4克纖維覆盆子所有漿果都是非常好的食物,其中覆盆子和黑莓含最多纖維,在國內不容易買到新鮮覆盆子,冷凍的漿果可獲得同樣的好處。纖維量:每100克含6.5克纖維杏仁堅果成員之一的杏仁,不管取得或攝取都非常方便,除了纖維,還可獲得健康的脂肪和礦物質鎂。纖維量:每100克含11克纖維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居然含有膳食纖維?前題是你必須購買可可含量高的黑巧克力,才能攝取到較高的纖維、抗氧化劑和其他營養物質。確保你購買的是70%以上的黑巧克力。纖維量:每100克含10.5克纖維鷹嘴豆近年火紅的鷹嘴豆也是膳食纖維的最佳來源之一,還富含礦物質和蛋白質,可以煮熟後用調理機打成泥,作為吐司抹醬或加入沙拉。纖維量:每100克含12.2克纖維爆米花看電影吃爆米花還可以增加纖維攝取?以玉米為原料的爆米花,是未經加工的全穀物,但建議自製不含奶油或少油、無糖的原味爆米花,才是健康的選擇。纖維量:每100克含14.5克纖維●營養師小提醒 誰不能吃太多纖維?有腸躁症的患者,最好在增加纖維攝取前諮詢醫師,因為大量纖維可能讓症狀惡化。資料來源/美國《預防》雜誌
-
2022-11-05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又三高該怎麼吃?學會「飲食法」輕鬆照顧
照顧失智長者時,「飲食」是很多照顧者會遇到的難題,想要讓他們按三餐乖乖吃飯,已經不是很容易,如果同時又患有三高等慢性疾病,需要為此限制飲食,或特別注意什麼嗎?快來聽聽失智症權威醫師曹汶龍怎麼說,他根據多年經驗,分享了失智又三高適用的「飲食照顧法」。我受過完整的內科學訓練,也出國進修臨床神經學,一直從事治療腦中風的疾病,十幾年來則投入失智長者的照顧。年過半百,有三高慢性病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不在少數,三高與腦中風幾乎脫不了關係,胃口好,吃得多、動得少,體重自然也會居高不下。醫生最愛開這三類病症的藥,但治療過程中,其實病人(沒有病痛)並沒有太大感覺,只是數據會說話。若醫生說,你只要注意飲食,多一點運動,三個月後再回來量量看。醫生會拿出科學數據,而現今的標準數據壓得愈來愈低,大家只有乖乖聽醫生的話,定期來看診拿藥,問求診者為何吃藥?他只會回答:「預防啊!」然而若七老八十,一把年紀又罹患失智症該怎麼辦呢?一、過度限制飲食顧此失彼,未必友善大腦一個人若老到開始失智(認知障礙),日常生活功能發生問題,不能獨立自主生活,這種腦部退化的過程多半不超過十年。這個過程中,他的味覺也退了,漸漸要吃重口味的食物,如果長者又本來有高血壓,也不一定要過度限制他的食物鹽分,讓老人家吃出一點味道,平淡的生活也才會多一點滋味。因為人生到此階段,已經不用在乎要預防什麼了,只要求食物多一點滋味。血糖也不要限制得太嚴苛,飯前的血糖能保持在二百左右就不錯了。我們的腦細胞裡面不會儲存糖,它們直接需要從血中的糖取得。若吃了血糖的藥而忘了吃飯,或者多吃了一次降血糖藥,血糖掉到30到40,會引起意識混亂。這時就算吃了糖或打了葡萄糖液,把血糖提升回來,但卻會讓失智退化的腦細胞再一次受到嚴重的打擊。二、熱牛奶或燕麥豆奶,可穩定情緒和行為失智的老人常容易在下午五到六點左右發生精神行為症狀,有時是早上剛起床時。這時都是血糖最低的時候。若能及時給他喝杯熱牛奶或燕麥奶或豆漿,必要時給他吃一個糖都好。增加了血中的糖分,可以穩定他的情緒及行為。三、下午點心,睡前熱豆漿,滿足食慾又顧腦少量多餐也是對失智友善的飲食方式。下午三、四點吃個點心,晚上睡覺前喝杯熱豆漿,半夜醒來也可吃一點東西。既可滿足食慾,也可穩定大腦。人體腦細胞裡面儲存的糖分是腦部活力的重要來源,完全需要靠血液中的糖來供應。因此失智老人腦細胞減少的時候,對於血液中糖分的多寡就會非常敏感。如果老人家的胃口不是很大,中午十一點多就吃午餐,晚上六點才吃晚餐的話,很有可能在下午三、四點的時候,他血中的糖就已經偏低,供應腦部的能量就不夠了,那麼失智的腦,就有可能在這個時候產生不穩定,他看到的東西,可能會跟實際的東西會不一樣,比如說一條繩子,可能會被他看成是一條蛇;他聽到的聲音,以為是幻聽,所以我們常說這是「黃昏症候群」,大多在這個時候發生。如果能夠在下午三、四點左右,給他吃點含熱量的食物,如牛奶、豆漿或是安素等,可以提高他血中的糖分,就能避免或減少「黃昏症候群」的症狀發生。同樣的道理,半夜也是一樣。老人家晚上六、七點吃完飯,可能十點就睡覺了,到了半夜十二點,血中的糖分減低,若是又剛好醒過來,便會產生一個對周遭環境認識的錯亂,就可能會干擾到家人或照顧者的睡眠。凌晨十二點、一點時,如果老人家醒了,建議可以給他一些溫熱的飲食,這樣胃獲得溫暖,就可以安定的繼續睡覺了。老人的狀況就跟嬰兒一樣,嬰兒常常會在半夜哭鬧,因為他餓了需要熱量到腦部,給他沖個牛奶喝,嬰兒就會睡著。同樣老人也是如此,他的食量並不大,睡到半夜,他的腦也餓了,腦的細胞活化起來了,我們要用一點溫熱的、含糖分的熱量提供給他,就可以讓他馬上安定下來。所以照顧失智長者的飲食要特別注意一點,就是少量多餐,尤其是半夜那一餐也很重要。半夜提供給老人家的那一餐,可以是熱牛奶或者是豆漿,讓老人家的飲食與大腦之間達到一個平衡穩定的狀態,他自然就會比較開心快樂,也能睡得安穩。照顧失智症共病的長者,不僅要留意原有的慢性病,也要兼顧失智長者生活享樂的尊嚴,讓他活得輕安自在。(本文出自原水文化《超越認知障礙 曹爸有方:保有快樂記憶、忘得輕安自在,有尊嚴安老終老》曹汶龍著)
-
2022-10-18 癌症.飲食與癌症
國際乳癌防治月/營養師授一日食譜預防乳癌:控制油脂攝取
十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根據衛福部癌症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一名,每12位女性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威脅女性健康甚鉅。營養師劉怡里強調,避免乳癌發生,首重飲食健康,她設計1621大卡「預防乳癌一日食譜」,大家不妨跟著吃吃看。劉怡里表示,此份食譜設計重點,油脂攝取不能太高。三餐的澱粉類都來自全榖雜糧類,如地瓜、糙米、燕麥、南瓜、穀物等;蛋白質是來自白肉或是植物性豆類,如魚類、豆漿、豆腐、毛豆、海鮮等;蔬菜來自十字花科,如 高麗菜、大白菜、小白菜、綠色花椰菜、白蘿蔔、芥藍菜等;烹調用油來自植物油,如橄欖油、苦茶油、葵花油等,飽和脂肪酸較低;牛奶或乳製品選用低脂。
-
2022-10-18 養生.聰明飲食
壓力大腸躁症發作?營養師提醒:少碰這些高「FODMAP」食材
今年已進入Q4,不少上班族、業務員面臨極大壓力,如果有腸躁症體質,可能深受其擾,一旦吃錯食物,情況更慘。國外研究顯示,腸躁症病友若常吃蘋果、豆類食物、花椰菜、高麗菜、大蒜或常攝取咖啡因等高「FODMAP」食材,容易誘發腸躁症發作,導致身體更不舒服。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團隊建議,從許多研究結果來看,腸躁症患者採取低「FODMAP」飲食,症狀發作機率可大幅降低,舉例來說,就有研究數據顯示,採取低「FODMAP」飲食的腸躁病患者中,有76%症狀出現改善。高FODMAP食物 對腸躁病患大不利「FODMAP」的英文全名為「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 Disaccharides,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低FODMAP飲食也就是少吃「可發酵」(Fermentable)的寡糖(Oligosaccharides)、雙醣(Disaccharide)、單醣(Monosaccharides)與多元醇(Polyols)類食物。為什麼FODMAP食物會讓腸躁症加劇?許多研究發現,許多腸躁症患者的腸道系統無法順利吸收FODMAP食物,在腸道菌發酵作用的催化下,這些食物會讓腸液增加,也會製造許多氣體,一旦腸道充滿液體、氣體,就會脹氣,食物消化速度也會改變,結果便引發腹脹、放屁、腹痛、腹瀉等症狀,當少吃這些食物,理論上症狀就會緩解。舉例來說,像乳製品、豆類食物、小麥、大麥類食物、蘋果、櫻桃、花椰菜、高麗菜、大蒜、洋蔥、蘑菇與含糖飲料、甜點、含高果糖玉米糖漿食物、甜味劑等,都屬於高FODMAP食物、食材,這些食物都不太適合腸躁症族群。腸躁症病患 適合吃哪些食物?對此,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分析,腸躁症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容易腹瀉、腹痛類型,另一類則容易便秘,而國外研究多以容易腹瀉、腹痛者為主,如果病患擔心攝取小麥、大麥類食物會不舒服,可考慮以糙米、燕麥、玉米、馬鈴薯取代,至於豆製品方面,很多人以為黃豆製品也包含其中,事實上,單純黃豆較容易引發脹氣,若經加工,製成豆腐、豆干,易引發脹氣的成分就會減少,所以豆腐等黃豆製品也是可以食用。陳韻婷也提醒,咖啡因容易刺激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系統,對腸躁症患者並不利,所以腸躁症病患要避免食用含咖啡因飲品。至於便祕型腸躁症患者,則建議攝取充足水分,攝取水分標準為一公斤體重一天攝取30cc水分,以體重六十公斤的成年人來說,一天就會建議最少補充1800cc的水分。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團隊建議,腸躁症病患可選擇以下食物做取代:1. 無乳糖奶類製品、無乳糖優格、米漿、杏仁茶與椰奶等食物。2. 香蕉、葡萄柚、草莓、柑橘、檸檬、萊姆、奇異果等水果。3. 白菜、竹筍、胡蘿蔔、豆芽菜、小黃瓜、茄子、薑、萵苣、蘿蔔等蔬菜。4. 豆腐、雞蛋、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等蛋白質食物。5. 杏仁等堅果類食物,但一天需控制在10到15顆。6. 糙米、燕麥、玉米、馬鈴薯、藜麥、玉米粉製品等食物。採取低FODMAP飲食 記得諮詢專業營養師如果腸躁症病患想採用低FODMAP飲食,建議諮詢專業營養師建議,這樣才能確保飲食計畫安全、健康,如果要恢復正常飲食,也要循序漸進,每次增加一種食物,再觀察症狀變化,在這過程中,撰寫飲食、症狀日誌或許會有不少幫助。
-
2022-10-16 養生.聰明飲食
防失智、腦霧怎麼吃?營養師揭飲食中易傷腦筋的隱藏地雷
早在多年前不少人就為防失智症而留意飲食,近年因長新冠其中之一的腦霧,更引起密切關注,常會聽到民眾詢問「要吃什麼?」。 對此劉怡里營養師建議,養腦更應著重在「怎麼吃?」,也就是養成飲食習慣,如此才更有利防失智症及腦霧風險,而飲食模式最常被提到的就是麥得飲食。 防失智、防腦霧怎麼吃?麥得飲食10要5不輕鬆吃!劉怡里營養師指出,麥得飲食是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的強化版,這兩種飲食本就都對腦部等各器官、血管有相當的助益,麥得飲食則更以防範失智症為主軸作設計,是被公認可改善認知功能、延緩最常見的失智症型態-阿茲海默症的飲食方式。 營養師表示,麥得飲食設計上雖建議10種食材,看似有些難以入門,但其實仔細看都相當輕鬆就能達標,若能以這樣的飲食模式成為日常習慣,對腦部相當有幫助。 在主食方面,建議以全穀類為主,可為燕麥、黎麥、糙米等。蔬菜類則鼓勵多吃深綠色蔬菜,可為地瓜葉、青江菜、花椰菜。不過也得營養均衡,其他蔬菜也得吃,可多吃顏色較深的彩椒、胡蘿蔔、番茄等。蛋白質可從豆漿、豆腐等豆類攝取,肉類則建議以白肉為主,可吃鮭魚、沙丁魚、鯖魚等魚肉,或是雞、鴨、鵝等家禽類。 至於油脂方面,平時可多以核桃、杏仁等堅果攝取,料理用油則建議用冷壓橄欖油,另也可選擇苦茶油、酪梨、酪梨油等,橄欖油發煙點低適合低溫料理,苦茶油發煙點高適和適度高溫的料理。 水果方面自然多元為佳,不過在防失智、防腦霧的麥得飲食上,建議可多吃草莓、藍莓、桑葚等莓果類。他們都具有相當優越的花青素、類黃酮素,有助促進血循、對抗自由基、抗老化、抗發炎等。 而地中海飲食常被民眾關注的紅酒,也被納入麥得飲食當中,其主要因含有許多白藜蘆醇,一樣有助保護血管,進而促進腦部健康。但要注意的是適量,建議一天一份、少於120c.c.。不過若原本沒有喝酒習慣也無須特別養成。 飲食中易傷腦筋的隱藏地雷,營養師:紅肉真的別吃太多!劉怡里營養師也指出,麥得飲食在設計上也有呼籲盡量別碰的食物,例如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雖然紅肉也有其營養價值,不過也是飽和脂肪酸的常見來源,不利健康,因此多建議以白肉為主。 奶油、人工奶油、甜點類、油炸類等,也因多使用棕櫚油、椰子油、豬油等,當中含有飽合脂肪酸、反式脂肪,都是建議別碰的食物。人工奶油也得留意添加色素。而起司雖是乳製品有利健康,但人工起司因為通常鹽、鈉含量較高,不利於血管健康、易引高血壓,也不利於腦,建議避免。 劉怡里營養師也特別提醒,許多民眾習慣吃素養生,但往往越吃毛病越多、甚至吃素吃出三高來,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在「油炸素食」,這類的素食其實有違吃素健康的本意,在高溫破壞營養、油脂容易裂變等因素下,其實和一般同為「炸植物」的炸薯條並沒有太大的差別。而素食的點心糕點中如果使用棕櫚油或是椰子油,也容易造成血脂過高,血管阻塞。 劉怡里營養師叮嚀,疾病人們最怕的大多是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引發的後續嚴重疾病,如三高引起的腦中風、血管性失智等,這些主要風險多是長年累月的習慣所致,不論是養生或是養腦,養成良好的習慣非常重要,養出好的飲食習慣對健康更有幫助!《延伸閱讀》 .我有腦霧嗎?放任恐憂鬱、失智!1分鐘自我檢測,醫:超過3項就符合! .15種養腦、補腦食材!營養師:充分咀嚼更助增強記憶力!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0-02 醫療.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可以吃什麼?美國權威醫師告訴你最佳食物
燕麥片燕麥片是最佳的早餐,而且任何時間都適合當作點心。它能帶來飽足感,但是不會造成逆流。即使是帶著葡萄乾的即溶燕麥片也是「合法的」,因為燕麥片會吸收葡萄乾的酸度。。全麥麵包逆流食療普遍建議食用全麥麵包,但是今日大多數的小麥相較於我們祖父母那輩吃的,含有較高的升糖指數(醣類轉換)。因此,我們建議限制麵包的攝取,特別是體重過重的逆流患者,因為小麥會轉換成醣類,醣類再變成脂肪。儘管全麥麵包很美味,又是良好的早餐選擇,但是不宜每餐都吃麵包。用蛋白質和複合式碳水化合物,如小扁豆、豆類、燕麥、藜麥和糙米來取代麵包。薑如果適量,薑對於逆流來說是最好的食物之一,縱使人們對於薑味的喜好趨於兩極。薑在歷史上一直被用做抗發炎藥,而且是治療胃腸疾病的處方。沙拉每天吃沙拉是件好事。沙拉是逆流患者的基本餐點,只是應該避免番茄、洋蔥,以及起司和高脂醬料。我們允許醬料帶點酸或脂肪,但是只能允許一大匙(或更少),而且必須經過測量,不能目測!香蕉香蕉是很棒的點心,而且其pH値為5.6,對於逆流患者來說很好。然而,大約有1%的逆流患者發現他們的狀況會因為吃了香蕉而惡化。由於比例很小,所以我們沒有把香蕉列為特殊食物,但是你要記得,對於大多數人有效的東西,不一定對你有用。雞肉和火雞家禽肉是逆流食療的主食。它可以被蒸煮、烘烤、炭烤或油煎(但是不要油炸!)而且你必須撕掉高脂肪的雞皮。魚類/海鮮海鮮是逆流食療的另一種主食。烹調時應該選擇烘烤、炭烤或油煎,絕對不要油炸。蝦子、龍蝦和其他貝類也適合逆流患者。我們推薦野生的魚,不要養殖魚。花椰菜、青花菜、蘆筍、四季豆和其他綠葉蔬菜這些蔬菜對逆流患者來說都是很棒的食物。幾乎所有綠色蔬菜和根莖類植物都很好。芹菜芹菜因為高含水量,所以幾乎沒有熱量。它也是絕佳的粗纖維食物,並且有助於抑制食慾。巴西里幾千年來,巴西里一直被當作草藥,用於舒緩胃部不適和幫助消化。平葉巴西里和皺葉巴西里可以在很多地方取得,它們是絕佳的調味與裝飾食材。鹽、胡椒和辣椒可以吃嗎?鹽不會造成逆流,逆流食療也並非限制鹽分攝取的飮食。因此,我們會在一些食譜中用到鹽和酸豆等調味料。對於沒有高血壓或相關家族病史的人來說,從飮食攝取的鹽分能正常排出體外,不會造成問題。然而,如果你的醫師有限制你的鹽分攝取,那麼則必須對食譜進行相應地調整。至於胡椒或辣椒,即使只是少量,卻仍屬於會招致麻煩又無法預測的特殊食物之一。對於一些人來說,胡椒和辣椒會使他們的逆流爆發。我們認為在烹調時加入少量(一撮)的黑胡椒是可以的,但是你或許有必要限制在煮好菜餚中添加黑白胡椒粒或辣椒碎片。患有逆流相關慢性咳嗽症狀的人應該避免胡椒和辣椒粉。同樣地,也應該避免辣椒和辣椒醬。●香草煎蛋捲與全麥吐司材料:蛋4顆、巴西里4枝、龍蒿1枝、百里香1枝(都切成細末)、白開水或脫脂酸奶油2茶匙、奶油2茶匙、鹽(調味用) 適量作法: 1.用叉子把兩顆蛋攪拌均勻。2.將半量的白開水或脫脂酸奶油,以及香草和鹽加到蛋液中。3.以中火預熱一個約20公分不沾鍋。4.放入1茶匙的奶油,煮至其發泡並轉成淺褐色。5.立刻將2倒入鍋裡。6.讓蛋液凝固幾秒鐘,然後把鍋子自爐火上移開,一邊用木勺或耐高溫的橡膠刮刀攪拌。7.把鍋子放回爐火上,輕輕敲打鍋子以去除氣泡,調降溫度。8.使用不沾刮刀,從1/3的地方將蛋折至中線。9.再從另一邊1/3的地方折起,稍微在中線重疊,然後小心地翻轉到盤子上。重複上述步驟煎好另一份蛋捲。10.蛋捲可以刷上一點融化的奶油(也可以不刷)。11.撒上一些香草,然後在盤子一邊放上吐司。
-
2022-10-02 癌症.飲食與癌症
研究:一天一根綠色香蕉 降低高風險者罹患消化道癌症機率
一項研究指出,一天吃一根綠色香蕉,對某些具有高遺傳性癌症風險的人,可能因此降低罹癌機率。其關鍵在於綠色香蕉富含的「抗性澱粉」。對抗遺傳性消化道癌症,關鍵在「抗性澱粉」。這項由英國專家領導的研究,追蹤近千名「林奇氏症(Lynch syndrome)」患者,這是一種自體顯性遺傳疾病,也被稱為「遺傳性非息肉大腸直腸癌(HNPCC)」,由於基因問題,這類患者罹患其他癌症的風險也高於一般人。研究中,一組參與者平均每天服用固定抗性澱粉劑量(相當於一根未成熟香蕉),另一組則服用安慰劑,持續兩年。研究人員預計治療階段結束後,會有更長期的影響,因此進行長時間隨訪。在隨訪期間,服用抗性澱粉的463名參與者中,只有5例新發上消化道癌病例,而服用安慰劑的455名參與者中,有21例新發上消化道癌。新堡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人類營養學專家John Mathers教授說,雖然並沒有因此降低腸癌的風險,但確實將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症風險降低了60%。這種保護作用對消化道癌症特別明顯,包括食道癌、胃癌、膽道癌、胰腺癌和十二指腸癌等不易發現的癌症。在停止服用抗性澱粉補充劑後,研究人員觀察到保護作用仍持續10年。抵達大腸中才發酵,能為益菌提供食物。抗性澱粉是一種碳水化合物,在未成熟的水果中含量尤其豐富(如綠色香蕉),抗性澱粉也存在燕麥、穀類和豆類等食物中。實驗中使用的劑量相當於每天吃一根未成熟香蕉,香蕉中的澱粉會抵抗分解並到達腸道,改變腸道的菌種類型。研究人員推測抗性澱粉在小腸中不易被消化,而是在大腸中發酵,為益菌提供食物,改變膽酸的產生。研究人員表示,抗性澱粉對消化道的保護超出預期,但仍須更多進一步研究來支持這個發現,不只是林奇氏症患者,也希望能對一般人有助益。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2022-10-01 焦點.科普好健康
68歲李阿姨頭暈、腹痛才知罹糖尿病,恐引發腎病變!西醫控糖,搭配中醫療養助改善
糖尿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五位,每年近萬民眾因糖尿病或相關併發症死亡。糖尿病患者一旦血糖長期失控,病情惡化常導致腎臟病變,嚴重者可能需要終身洗腎。除了西醫積極治療、調整飲食生活模式外,也可搭配中醫輔助調養,為血糖與腎功能把關。中西醫治療 降糖護腎現年68歲的李阿姨,兩年多前因突發頭暈、惡心和腹痛緊急送醫急診,抽血檢查發現她的血糖非常高,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11%,腎絲球過濾率(eGFR)只剩42(ml/min/1.73m2),可見她已罹患糖尿病許久,且腎臟也明顯受損而不自知。她遵醫囑持續服用降血糖西藥後,糖化血色素逐步降至8.2%,腎絲球過濾率略為回升至48(ml/min/1.73m2),但數值就一直在此徘徊。半年前,李阿姨初次至中醫就診,希望搭配中醫藥治療,幫助血糖控制並挽救腎臟功能。典型氣陰兩虛 兼有胃熱李阿姨主訴她容易疲倦、口苦咽乾、腰膝痠軟、大便祕結費力(便祕)、小便量少但泡沫多,稍微一活動,就滿身大汗;仔細診察後發現,她的舌質偏深紅色,舌苔少且有裂紋,脈細數。整體看來,李阿姨屬於典型的「氣陰兩虛兼有胃熱」證型。經過半年來以「益氣養陰兼清胃熱」為主要方針的中藥治療,例如清心蓮子飲、三黃瀉心湯、冬蟲夏草(菌絲體)等,加上規律運動,並定期回新陳代謝科追蹤治療,近期回中醫門診時見她總是神采奕奕,不適症狀已不復存在,血糖和腎功能也都有進步。糖化血色素已降至6.8%,腎絲球過濾率提升至56(ml/min/1.73m2),李阿姨對治療成效相當滿意,期望中醫與西醫一同持續為她的血糖與腎功能把關。糖尿病初期 症狀不明顯糖尿病主要分為兩大類型:胰島素缺乏的「第一型糖尿病」,以及主因為胰島素阻抗的「第二型糖尿病」。初期症狀可能不明顯,但若長期未妥善控制血糖,則可能導致腎臟、血管、神經、視網膜等重要器官組織的嚴重併發症。其中,糖尿病腎病變是造成末期腎病變的主因之一,因此,強烈建議糖尿病患者務必遵循醫囑嚴格控制血糖。睡眠要充足 12點前就寢在生活型態方面,糖尿病患者須格外注意睡眠與飲食,建議最晚12點前須就寢,並獲得充足睡眠;飲食結構以原型食物為主,如糙米、燕麥等;盡量避開精緻澱粉類食品,如麵包、餅乾、蛋糕等,含糖量較高的水果也要少吃,以免血糖控制不穩。臨床上,經常看到「氣陰兩虛」或「氣虛血瘀」證型的糖尿病腎病變患者,可能個別還兼有胃熱或其他兼證。像李阿姨即為前者,適合選用清心蓮子飲等方藥治療;部分患者若呈現舌質暗、舌下脈絡曲張等明顯血瘀證候,則宜運用補陽還五湯等方劑。像李阿姨這樣有胃熱兼證與便祕困擾的患者,則可搭配三黃瀉心湯或黃連解毒湯治療。
-
2022-09-23 醫療.新陳代謝
吃白米還是糙米好?「這1類」食物幫助降血壓,還有減重效果
米、麵、麥一直是東方人的主食,亦是重要的熱量來源,但只是吃白飯及白吐司仍是不夠的,在衛福部最新每日飲食指南6大類食物當中,已將沿用數十年的「五穀類」修改為「全穀根莖類」。全穀食物擁有更多營養素主要因為全穀食物跟精製穀物食物比起來,擁有更高的營養素,同樣吃一碗全穀的糙米飯,跟精製穀物的白米飯比起來,熱量差不多,但全穀類食物的營養價值,比白米飯平均可以高出2~3倍以上。全穀類食物含有相當豐富的膳食纖維,主要因為全穀未經加工,保存了含有胚乳、胚芽及麩皮的完整穀粒,同時還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E、鉀、鎂、鐵及鋅等,其中鎂及鉀有助於血壓的控制。此外,其亦為酚類化合物的最佳來源,有助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膳食纖維能保護心血管諸多研究證實,膳食纖維能降低膽固醇、防止血液凝結,達到保護心血管的效果,每天攝取1~3份的全穀類,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及中風發生的風險。另每天攝取大於3份的全穀類,可有效降低代謝症候群風險,而全穀類可能因其低熱量密度,而達到減重及減重維持的功效,同時可有效降低癌症21~43%發生的風險。不僅如此,膳食纖維還可與膽酸鹽結合排出體外,增加膽固醇的分解,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而膳食纖維的升糖指數(GI值)低,可延緩飯後血糖上升的速度。已有多篇研究證實,全穀類可能因其富含膳食纖維及抗性澱粉,可降低21~35%的糖尿病風險,並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的功效。延伸閱讀: 。「聽說」吃小麥會過敏、米飯容易胖、燕麥可以降膽固醇?營養師一次破解4大穀物迷思 。「5項」運動幫助提升好膽固醇,沒做滿30分鐘等於白做,做越久消耗熱量越多
-
2022-09-18 養生.聰明飲食
優格千萬別當早餐吃 營養師授最佳食用時機保住好菌
優格富含益生菌及優質蛋白質,成為近年民眾喜愛的健康食物之一,市面上更出現各類優格產品。營養師表示,優格的益生菌有助於維持腸道好菌增生,進而調節體質,且富含鈣質、蛋白質,及多重優點於一身,建議民眾挑選優格時注意成分標示,並建議飯後食用效果較佳。營養成分/鈣質豐富 還有維生素B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表示,優格又稱酸奶酪,含有豐富的鈣質,每100g優格就含有110mg鈣質,為成人每日鈣質攝取量十分之一,且富含10%蛋白質。優格也含有維生素B6、B12等,有助於神經傳導運作;另含有磷、鎂、鉀,有助於代謝及調節血壓,也能保護骨骼健康。對健康的好處/活菌有利腸道 別買即期品許為捷表示,優格中需有10億個益生菌存活量,食用後才有助於腸道保健,市售優格有時因運送過程、保存時間過久,導致活菌數量下降,建議不要買快過期的優格。也有民眾選擇自製優格,透過優酪乳加上菌種、牛奶發酵,製作出的優格即擁有豐富活菌。許為捷說,自製優格建議用程序較少的「定溫發酵法」,以優酪乳、全脂牛奶1:3比例,用玻璃碗當製作容器,將全脂牛奶用75度C加熱15秒殺菌,並冷卻到42度,再將優酪乳、欲使用菌種加入「攪拌均勻」,接著放入電鍋保溫10到12小時,即可做出凝狀優格,時間越久、酸度越高。希臘「式」優格 小心更多添加物相較僅以優酪乳、牛奶及菌種做出的一般優格,市售還有「希臘優格」、「希臘式優格」不同種類。許為捷表示,希臘優格是一般優格再增加「過濾」程序,透過離心技術排除乳清,更加濃縮、蛋白質含量更高,但製作希臘優格的過程較複雜,成本也高。而「希臘式優格」與「希臘優格」不同,許為捷指出,「希臘式優格」透過加工程序,達到與希臘優格一樣的口感,當中添加洋菜膠、刺槐豆膠、果膠等增稠劑的成分,讓優格呈現固狀型態,雖然口感好吃,但如果還加了鮮奶油,糖分和熱量也高得嚇人。許為捷說,民眾挑選優格時,不能只是「看熱量」,有時熱量低的優格產品,可能是因為全脂牛奶添加較少,但添加其他香料、糖,熱量低並不代表營養價值高。她建議,挑選優格時,先排除有加糖、添加香料的品項,再挑選乳含量較高的優格。如何聰明吃/早晨空腹吃 好菌會被胃酸殺掉許為捷表示,有些民眾喜歡把優格當早餐,但剛起床時空腹胃酸濃度高,這時吃進優格,優格的好菌一下就被胃酸破壞,無法進入到腸道讓菌相變好,只感覺吃下冰涼的優格後會想拉肚子,實質上卻沒有創造營養價值。許為捷建議,優格建議在「飯後2小時食用」,在胃酸濃度不會太高時,吃優格後才能讓好菌不被消化,順利植在腸道內;若時常拉肚子、便祕者,代表腸道壞菌太多,這類民眾就很適合吃優格;作息不正常、骨質疏鬆、有心血管疾病者,也可以吃優格補充磷、鎂、鉀、鈣。誰吃優格要小心/胃食道逆流嚴重時 建議別吃許為捷表示,優格富含蛋白質且有許多好菌,對於有八、九成缺乏乳製品攝取的國人是很好的食材,但不建議一歲以下的孩子食用,因為幼童腸道發育尚未成熟,腸道菌相不穩定。優格含糖量較高,高血糖患者不適合吃希臘式優格,建議選用全脂奶或一般發酵的希臘優格。優酪乳內蛋白質含量高,約占10%,許為捷提醒,若腎功能不佳者,攝取過多蛋白質會造成腎功能負擔;腸躁症患者時常拉肚子,不太適合激進地補充優格;胃食道逆流的患者,也建議等症狀緩解後再食用,避免加劇症狀。營養師推薦優格食譜優格燕麥優格本身帶有酸甜口感,可以加入泡軟的燕麥,再添加一小匙堅果、切塊水果或果醬,攪拌均勻後,提升風味及口感層次,適合當作下午茶或小點心。優格馬鈴薯蛋沙拉優格除了當點心,也可以搭配主食類食用。像是將馬鈴薯蒸過後搗成泥,並將水煮蛋切塊成丁狀,再加點蔬菜,倒入優格攪拌。馬鈴薯優格蛋沙拉除了有蛋白質外,也含有全穀類及蔬菜,健康又營養。
-
2022-09-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康復後又失眠,該怎麼辦?中醫師教3招克服長新冠失眠後遺症
隨著確診者相繼解隔離,中醫門診出現因為「新冠後遺症」求診的患者,睡不著的確佔了很大一部分。根據經驗,新冠後遺症的失眠可分為三型。 新冠失眠3類型 第一型是累到睡不著,通常合併疲勞及食慾下降。以中醫來看屬於「氣虛」範疇,代表生病之後身體的能量不足,累到連睡覺的力氣都沒有。此時中醫會用「補」的方式來處理,臨床上常用補中益氣湯、酸棗仁湯來處理,效果很好,治療後我們身體會充滿能量,白天精神好,晚上睡得好。 第二型是緊張到睡不著,通常合併胸悶心悸及肩頸僵硬;這個在中醫來講屬於「心陽不足」,簡單來說就是被這個病嚇到了,擔心會傳染給家人、擔心後遺症、擔心朋友同事鄰居的異樣眼光,焦慮到睡不著或是壓力大到睡不著。這一型跟自律神經失調最相近,中醫會用四逆湯、真武湯、吳茱萸湯來處理,讓我們可以對抗壓力,不再焦慮,正向思考,自然就會好睡。 第三型是身體有一般人常說的「虛火」,通常會發生在確診時有發燒高熱的患者身上,虛火引發的失眠會容易睡睡醒醒,睡不安穩,身體在下午晚上還會覺得發熱,手心腳心也會發熱,但明明體溫怎麼量都是正常的。這一型的我會用引火湯、防己地黃湯來處理,一方面補虛,一方面降火,吃藥後我們就可以一覺到天亮。 改善後遺症3方向1.生活作息 多出門活動,輕量的有氧運動像散步、快走、腳踏車可以幫助睡眠。睡前避免使用3C產品,也要減少睡眠時受到外界噪音及光源的影響,營造舒服的睡覺環境。 2.飲食 減少攝取,油炸、燒烤、咖啡因、酒精這些刺激性的食品;多攝取香蕉、藍莓、燕麥、雞肉,這些食物能夠幫助產生更多的快樂因子「血清素」,血清素會讓我們的身體有愉悅的感覺,有放鬆的效果,可以助眠、抗焦慮。 3.中醫茶飲 • 材料:浮小麥30克,甘草8克,大棗5枚 • 煮法:用600cc的水煮成300cc,可以幫助我們穩定情緒,平衡自律神經。
-
2022-09-10 醫療.新陳代謝
外食該如何控制血糖?營養師教3原則因應便當、自助餐、麵食及便利商店選項
控制血糖不外乎需要藥物、飲食、運動的相互配合,其中飲食與血糖高低有密切關係,飲食過量、高油、高糖飲食更加重對糖尿病患的傷害,病友若於家中自行烹調,較能掌握好食物種類、份量拿捏、烹調用油,倘若是三餐老是在外的「老外」,對於食物選擇上往往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其實,只要掌握以下原則,並控制好含醣食物的份量,就可以幫助我們對於外食不再擔憂,控制起來更加得心應手。要控制好血糖,就要先「知己知彼」,知道含醣食物有哪些,吃了這些食物後會影響血糖,六大類食物中,主要影響血糖為以下三大類:一、全榖雜糧類(主食類):全穀類食物:米飯、粥、米粉、冬粉、麵包、饅頭、麥片、燕麥等。根莖類食物:地瓜、馬鈴薯、芋頭、蓮藕、山藥、南瓜、玉米等。種子類食物:綠豆、紅豆、蓮子等。二、水果類:各式水果,蘋果、橘子、小番茄、香蕉等。三、奶類:鮮奶、優酪乳等。這些食物都可以吃,但須依據個人的需求控制醣類攝取量,而實際最適合個人的份量,需要營養師根據個別身高、體重計算後與病友共同討論出來。外食原則一、定時定量依照計畫,配合藥物和適當的攝取食物。若進食時間不配合,有時暴飲暴食,有時又忽略一餐,很容易造成血糖過高或過低,甚至會危及生命。二、攝取含纖維多的食物,有助於延緩餐後血糖上升。(一)以纖維高的糙米、五穀米取代白米。(二)蔬菜纖維高,餐餐都要有,每餐至少一份以上(一份約為煮熟半碗的量)。(三)水果類食物的果肉中含有纖維,但也含醣類,所以份量應適當,攝取時要含果肉,不要只喝果汁。三、低油、低鹽、少糖、少加工高油、高糖的食物除了造成血糖上升外,也會造成肥胖、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而高鹽的食物容易造成高血壓,互相加成的結果,易造成併發症的發生。(一)盡量挑選清蒸、燉、滷、水煮、涼拌的食物,減少糖醋、油炸、沾粉或勾芡的菜式。(二)加工食品通常含有看不見的油、鹽、糖,例如:貢丸、香腸,醃漬食品也含較多的鹽、糖,例如:蜜餞等,也應避免,建議選擇新鮮、不加工的食物為主。(三)蛋糕、鬆餅等甜食或是含糖飲料,含有不少精緻糖,平常應盡量避免,一但食用,整日的主食類食物就需要減量。外食種類與挑選學會以上三原則後,實際吃的時候應該怎麼挑選呢?以下以常見的外食為例:一、便當類適合的選擇:滷雞腿便當、雞肉便當、烤鯖魚便當、燒肉便當。不適合的選擇:炸雞排便當、炸雞腿便當、爌肉便當。小提醒1、選擇油脂相對較少的主菜。2、一般便當約有一碗飯量,需依合適自己的份量攝取。3、若可以選副菜,請選擇蔬菜類為主。4、便當中的加工品、醃漬品盡量避免。二、中式自助餐適合的選擇主食:白飯(男生約八分碗至一碗、女生約半碗至八分碗),可以五穀或糙米飯取代白飯。主菜:烤魚、蒸魚、滷雞腿、瘦肉、滷豆腐、滷(蒸)蛋。副菜:選擇 2 ~ 3 種不同顏色的蔬菜。不適合的選擇主食:炒麵、炒飯、肉燥飯、豬油拌飯。主菜:油炸類,例如:炸雞排、炸雞腿。高脂肪食物,例如:爌肉。副菜:過多加工食物,蔬菜不到半碗。小提醒1、炒飯及炒麵類因吸油量大且肉類及蔬菜量少,應少食用。2、肉丸、肉餅、火腿、香腸等加工食品,油脂含量高不適合食用。3、夾取菜餚時建議夾取最上層的青菜,含油量較低。三、麵食類適合的選擇組合一:水餃(男生約 9 ~ 12 顆、女生約 6 ~ 9 顆 )+ 燙青菜一盤 + 青菜豆腐湯或青菜蛋花湯一碗。組合二:湯麵(小碗或中碗)+ 燙青菜一盤 + 滷味拼盤(滷蛋、海帶、豆干)。不適合的選擇主食:炒麵、肉羹麵。湯品:勾芡類湯品,例如:濃湯。小提醒1、麵食類都是以單點為主,可以將均衡飲食的概念套用進點餐中。2、乾麵較湯麵油膩,選擇湯麵優於乾麵,但是湯麵的湯因較油、較鹹,建議少喝。3、選擇麵類時,應加點青菜,增加青菜攝取量。四、便利商店適合的選擇組合一:滷排骨便當 + 生菜沙拉 + 無糖茶飲。組合二:御飯糰或三明治 + 生菜沙拉 + 無糖豆漿或無糖拿鐵。組合三:烤地瓜 + 生菜沙拉 + 茶葉蛋。不適合的選擇主食:燴飯、咖哩飯、奶油白醬義大利麵。點心:含糖飲料。小提醒1、在便利商店飲食有個好處,幾乎所有的食物都清楚寫明營養標示以及食物份量標示,糖尿病患者可利用來作為控制食物份量的攝取標準。2、大多數的超商便當中蔬果都不足夠,因此在選擇超商便當之餘,可以搭配生菜沙拉,學習不加沙拉醬,就可減少攝取油和鹽。建議病友可以與營養師討論飲食計畫和適合自己的份量,並多多複習,將衛教的內容融入平常的飲食習慣中,遇到外食時,把握好飲食原則,再根據本文介紹的技巧,並輔之規律監測血糖變化,相信一步一步來,外食就不再會是一種壓力,可以吃得健康又安心!(本文轉載自振興醫訊第307期)
-
2022-09-06 醫療.新陳代謝
只喝珍奶不喝水,「器官泡在糖水裡」!醫師調整這樣吃,3個月控血糖
67歲的陳先生經營玩具批發,過去身體不錯,還常拜訪客戶跑業務;但近3個月來他體重快速減輕,也時常感到疲倦、嗜睡,甚至因頭暈而無力工作,只好提前退休交棒給兒子。陳先生前往醫院求診,經過一系列評估檢查後,發現外表看似健康的他,其實已是三高患者,其糖化血色素高達13.7,比正常值應小於5.7高出許多,因此是嚴重糖尿病病友。 安南醫院家醫科醫師吳雅琦表示,陳先生出去見客戶都是隨手買珍珠奶茶不喝水,早餐蛋餅配有糖豆漿,攝取糖份過多,因此開出的治療方案,就是先在生活習慣方面做改變,不到3個月時間就控制糖化血色素值在6.5以下,再度恢復氣色紅潤、精氣神十足的狀態。 1.平常喝的珍珠奶茶,改成無糖茶或礦泉水。2.早餐從原先的蛋餅搭有糖豆漿,改成無糖豆漿搭燕麥。3.午、晚餐改半碗飯及多蔬菜、蛋白質攝取,水果量維持每日兩個拳頭量。4.每日運動1小時。5.積極藥物治療。 吳雅琦指出,隨著國人飲食日漸西化,加上台灣天氣炎熱與手搖飲料店盛行,常見人手一杯有糖手搖飲或加料飲料,解渴同時卻可能因此攝取過多糖份。除此之外,台灣是水果天堂,四季盛產的水果甜度都相當高,稍不注意就會攝取過多糖分。而糖尿病就好比隱形殺手,雖不會立刻造成身體不適,卻會潛移默化地讓全身器官傷害。 「想像看看,當人體所有神經和血管及器官泡在糖水裡,隨著時間增加當然會逐漸壞掉,有症狀時可能都已是三多一少狀況。」吳雅琦解釋,嚴重高血糖的「三多一少」症狀,是指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快速降少,甚至可能還會造成手腳麻木及視力模糊。 吳雅琦建議,民眾平常要養成量血壓習慣,有血糖問題的病人更要在家自我監測血糖。40歲以上民眾每3年可以做一次國民健康署所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檢查,包含身高、體重、腰圍、血壓、血糖、肝腎、血脂及尿液功能檢查,並搭配四癌篩檢—子宮抹片、乳房篩檢、糞便篩檢及口腔篩檢,才能提早預防,及早發現身體異狀與治療,避免讓器官受到損傷,持續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認識死亡,有助了解人活在世上的意義!面對生命終站5大要點:不爭不奪、多施多捨,永保赤子之心 .「一輩子跟活死人沒兩樣!」他聽爸爸話當公務員,臨終卻抱憾…子女成年後,接納與欣賞就夠了
-
2022-09-02 養生.健康瘦身
踮腳尖30秒就能瘦身、瘦肚子?營養師:搭配6大燃脂食物更有效
「管住嘴、邁開腿」是成功減重的不二法門,網傳只要踮腳尖30秒就可有效瘦身、瘦肚子,墊腳瘦身真的有那麼神奇嗎?高敏敏營養師表示,其實踮腳尖時,小腹核心收緊,呼吸就必須要花更多力氣,同時也能提高身體新陳代謝率、幫助活化身體機能,但若飲食上能再搭配6大燃脂食物會更有效。踮腳尖瘦身法沒時間、懶得動的朋友,這個方式真的超適合你!每天將整個動作重複3至5次,就可以有效又輕鬆的瘦肚子!提醒大家執行墊腳瘦身法時不要憋著氣,要保持呼吸暢通。1. 首先將雙腳腳跟緊貼,腳尖向外打開90度。2. 吸氣後夾緊屁股,並踮起腳尖。3. 雙手手掌交疊,向上盡量伸展。4. 將肩胛骨向後夾緊,之後用力收肚子。5. 全身伸展到極限後,放緩呼吸並大聲數到10秒。除了幫助計時之外,也可以確保執行時沒有憋氣。6. 雙手向兩側畫半圓放下,腳跟貼回地面。踮腳瘦身法,搭配飲食更有效。高敏敏營養師提供圖/踮腳瘦身法,搭配飲食更有效。高敏敏營養師提供「3分運動、7分飲食」搭配6大食物燃脂效果更加倍當然想要有效減肥、瘦身,除了每天踮腳尖還不夠!俗話說的好「3分運動、7分飲食」,減重族同時也要補充燃脂食物才能讓瘦身事半功倍,建議在日常餐點中搭配下列6款食物,幫助事半功倍,達到理想體態:黑胡椒黑胡椒中含有胡椒鹼,能幫助抑制脂肪合成、進燃脂。綠茶、咖啡咖啡和綠茶中都含有咖啡因,再加上綠茶中的兒茶素,都能幫助燃燒力UP。薑 薑烯酚可以促進代謝、抑制食慾、燃燒體內多餘的脂肪。小黃瓜 小黃瓜的含水量高,可以幫助水分及鈉代謝。辣椒 辣椒素具有幫助產熱、提高代謝的作用。燕麥片 維生素B群,幫助全身機能代謝。不要再說「少吃也沒比較瘦、多動也沒減多少」趕緊試試踮腳瘦身法,換個方式多活動,打破減肥停滯期!(※本文由高敏敏營養師授權提供)(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08-22 養生.聰明飲食
控制體重、預防三高 專家詳解媲美地中海飲食的北歐飲食法
講到北歐食物,或許台灣人想到的都是IKEA的肉丸子配馬鈴薯泥,其實北歐的飲食絕對不只是這樣,而且北歐飲食法是近年來新流行的一種健康飲食法,深受國外許多飲食、營養專家推崇,可以說與南方的地中海型飲食法並駕齊驅。什麼是北歐飲食法北歐飲食法是流傳於北歐國家如挪威、瑞典、丹麥、芬蘭等國的飲食法,其共同特色為:⚫ 食用較粗的、低麩質的全榖雜糧,如黑麥、裸麥、燕麥等⚫ 大量水果,尤其是莓果類(特別是北歐越橘 lingonberry)⚫ 許多蔬菜,尤其是比較多的根莖類蔬菜,如甜菜、大頭菜、胡蘿蔔等⚫ 大量富含油脂的海魚,如鮭魚、沙丁魚、鮪魚、鯖魚等。(那個臭名在外的醃漬鯡魚與發酵鯊魚不在此列……)⚫ 常使用芥花油 Canola oil⚫ 許多豆類、堅果、種子⚫ 偶爾吃優格或低脂乳製品以及雞蛋⚫ 較少吃肉類這些食材通常來自本地與周邊的海洋較多,有較低的食物里程,代表食材新鮮也有較低的碳排。北歐飲食的優點北歐國家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同時生活品質也越來越高,北歐飲食功不可沒,所以被推崇為健康的飲食法,依照食品與營養專家的分析,北歐飲食法的優點在於:良好的油脂富含油脂的海魚提供許多omega-3油脂如 DHA 或更珍稀的EPA,芥花油也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omega-3油脂,所以這樣的油脂攝取有較低的飽和脂肪酸,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因此有益於降低膽固醇、維護心血管健康、對於幫助記憶力、提升腦力也都有很大的好處。豐富的纖維根莖類蔬菜、全穀類、豆類、種子都是良好的纖維來源,因為纖維利於吸附水分,消化也比較慢,所以對於維護腸道菌相、幫助排便、降低膽固醇、維持血糖穩定也都有很好的幫助。莓果的抗氧化力莓果裡的花青素與多酚是非常好的抗氧化物,對於抗氧化、抗體內慢性發炎特別有益,所以對整體免疫力、預防阿茲海默、預防動脈硬化、預防關節炎等多方面的效果,花青素對於預防黃斑部病變也很有幫助。優質蛋白質魚肉、豆類、種子、雞蛋、低脂乳製品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可以幫助肌肉力量的維持,也對血糖控制穩定有益。低糖、低精緻碳水化合物因為有豐富的蛋白質、油脂、纖維,所以比較有飽足感,因此攝取的碳水化合物較低,而且碳水化合物來源都是較粗的穀類雜糧,而且低麩質或無麩質,所以血糖上升的速度較慢,有益血糖穩定,不容易餓,也有助於預防第二型糖尿病。豐富的微量元素堅果、種子、穀類的種皮都是豐富的微量元素來源,有天然的維生素E、維生素B群、鎂、鈣、鋅、鉀等等,都是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須。維生素D北歐因為季節因素,冬天有很長的時間曬不到陽光,特別重視維生素D的攝取,否則憂鬱是很常見的事。北歐飲食裡有豐富的海魚、乳製品、雞蛋都供應了很多天然的維生素D。參考前文北歐的陽光-可以預防憂鬱的維生素D。綜合以上優點,北歐飲食法確實在控制體重、預防三高、預防阿茲海默等等方面有很好的益處,也很值得大家參考一下。不過,北歐飲食特別重視的永續性、在地性也是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我們並不需要照章全收,應該要思考屬於台灣最健康,同時也能兼顧永續性的飲食法。北歐飲食給台灣的啟發依我的角度來看,參考地中海飲食、北歐飲食法或任何健康飲食法,台灣有很多相對應的優良食物值得我們應用與推廣。⚫ 台灣四面環海、優質的魚、海鮮是豐富的,這提供了優質的蛋白質與魚油的來源。⚫ 此外,台灣近年來也鼓勵推廣旱作雜糧,所以大豆、薏仁、芝麻、花生或其他豆類都可以成為植物性蛋白質或是五穀的來源。⚫ 台灣知名的苦茶油也是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優質油脂,還被美譽為東方的橄欖油。⚫ 而台灣可以生產的芝麻油更是富有抗氧化力的芝麻酚的優質油脂。⚫ 台灣水果的多樣與優良品質更是我們自豪的,水果如芭樂、鳳梨、屬於本土性的莓果-桑葚等,都可以提供很好的抗氧化力。⚫ 所以以上台灣產食材都足以上台灣健康飲食獨樹一格,同時兼顧美味、健康與永續,是不是值得我們思考看看呢?延伸閱讀:75%的國人維生素D攝取不足,國健署提高建議攝取量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2-08-22 養生.運動健身
研究證實運動後多做1件事 降血壓、膽固醇效果加倍
想要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別忘了在運動之後洗個三溫暖!《美國生理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Regulatory,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刊出一篇芬蘭研究發現,與單獨運動相比,運動之後進行15分鐘的三溫暖,可獲得額外的心臟健康益處。新研究證實 三溫暖效果媲美中強度運動先前已有其他研究已闡明了三溫暖如何促進心臟健康的好處,因此該篇研究並沒有特別說明。不過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University of Jyväskyl)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的研究員Earric Lee,也就是研究作者指出,新研究證實三溫暖對心血管的一些反應,可以與中等強度的運動效果媲美。在為期8個星期的研究當中,47名年齡在30至64歲之間久坐不動的成年人被分為3組:每週3次,每次50分鐘的阻力和有氧運動;每週3次阻力和有氧運動,每次50分鐘,然後進行15分鐘的三溫暖;最後1組則是沒有運動或進行三溫暖。一般來說,跑步或快走等有氧運動可以加強心臟功能,而阻力運動則可鍛練肌肉增加肌力。每位研究對象至少有1個心臟病的危險因素,例如高膽固醇、高血壓、肥胖、吸煙或心臟病家族史。受試者被告知若在炎熱中感到不舒服,可以在15分鐘內就離開桑拿房,但研究過程中並沒有人這樣做。收縮壓下降近9毫米汞柱 最大攝氧量增 研究之後發現,運動後進行三溫暖的人血壓和總膽固醇都低於不運動的人。具體來說,收縮壓下降了近9毫米汞柱,而總膽固醇則分布在從高到可接受的範圍之間。與對照組相比,運動後進行三溫暖組和僅運動的組別來說,他們的最大攝氧量都增加了;最大攝氧量是指身體在運動時可以使用多少氧氣,這個數字越高,表示身體素質越好。研究發現,除了降低血壓和膽固醇之外,運動後洗三溫暖的人的最大攝氧量增加得更多。協同效應更有益 但心血管疾病者須多注意Pennsylvania州立大學運動機能學博士後學者S. Tony Wolf指出,三溫暖會帶來一些心臟健康益處是有道理的。像是熱量會使得血管變得比較寬,身體因此可以保持恆定的溫度,進而增加血流量和心率。熱療法還可以提高一氧化氮(NO)的可用性,一氧化氮對人體有許多益處,如對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S. Tony Wolf說,運動也能產生類似的好處,但如果能將熱量與運動訓練相加起來,就會產生協同效應,保護心臟健康的能力就更強大。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進行三溫暖,像是患有嚴重、不穩定的心血管疾病的人,可能會因為低血壓而變得更加危險,因此應該避免進行三溫暖;但對於心血管疾病狀況穩定的人來說,風險就很小,但要切記多喝水,別讓自己脫水了。(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7大降膽固醇好食物,避免代謝症候群上身,第一名是燕麥,苦瓜、芝麻都上榜 ·營養師認證!早上起床空腹「吃4種食物」最好 愈吃愈瘦、降血壓還能控膽固醇
-
2022-08-19 養生.聰明飲食
營養師認證!早上起床空腹「吃4種食物」最好 愈吃愈瘦、降血壓還能控膽固醇
你有吃早餐的習慣嗎?不少人早上為了趕著上班、上學,早餐經常匆匆打發,但許多人美好的一天就是從早餐開始,起床之後享用一頓豐盛的早餐,對健康很重要,也是開啟一天忙碌生活的小確幸,但究竟該怎麼吃才能精神百倍、體力充沛? 早餐吃4類食物 補充能量、避免負擔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所以早餐吃得好不好非常重要,不僅是吃的食物種類,還有時間順序,都必須好好掌握,營養師朱瑞君分享,4種食物補充早餐能量也不會有太多的負擔:1.雞蛋豐富蛋白質能夠增加飽足感,能降低卡路里攝取,並為身體帶來滿滿能量。2.藍莓藍莓除了提高新陳代謝,也能增強記憶力,並且控制血壓。3.堅果富含膳食纖維、維他命、礦物質等,但需適量食用,才能避免攝取超量卡路里。4.燕麥燕麥中有許多營養,富含可溶性纖維,能有效降低體內的膽固醇。 延伸閱讀: ·肚子都肥肉怎麼減? 醫認證「瘦肚子飲食習慣」:第一步要吃早餐 ·空腹吃「5類食物」會胖、傷腸胃、血糖失控! 吐司、豆漿、香蕉都上榜 
-
2022-08-16 癌症.飲食與癌症
高熱量+高蛋白飲食 對抗頭頸癌更有戰力
頭頸癌患者除了手術治療外,還會進行化療合併放療,約90%病人會出現體重減輕及營養不良狀況。因放療易引起口乾、口腔黏膜炎、吞嚥困難及味覺改變等副作用,往往會降低患者的食欲,進而造成營養不足、治療中斷,影響存活率。頭頸癌治療期間需補充高熱量及高蛋白飲食,為了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態,家屬常會購買雞精、鱸魚精、腫瘤商業配方奶等給予營養補充。其實,可以選擇當季食材自製高蛋白流質點心,儲備營養增強治療戰鬥力。高蛋白飲食的製作,可以豆漿或牛奶作為基底,額外添加全榖雜糧類如五穀粉、糙米麩、燕麥粉、地瓜、南瓜等,或堅果種子類如芝麻粉、杏仁粉、亞麻籽粉等,或水果類如蘋果、鳳梨、香蕉、木瓜等食物做搭配。特別設計「南瓜核桃豆漿」及「薑黃南瓜濃湯」兩道點心食譜,以富含β-胡蘿蔔素、維他命C和E等營養素的南瓜為主要食材,可預防改善病人食欲不振、口乾及黏膜破損等症狀。
-
2022-08-14 醫療.婦產科
女性更年期讓4疾病風險大增 醫師教你如何及早存好本錢預防
大部分女性在50歲前後流失荷爾蒙,進入更年期,容易有自律神經失調、胸悶、睡不好等症狀,隨著年紀增長,甚至出現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醫師建議,養成運動習慣、健康飲食,可多補充鈣質食品,定期健康檢查,只要存好「健康儲蓄」,到了老年疾病就不易找上門。門諾醫院產科主任醫師蔡啟智說,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在短期內,約有七、八成的人會出現更年期症候群;過了三、五年,隨著荷爾蒙減少,女性泌尿道、陰道乾澀,性欲減退之外,還會有頻尿、漏尿,易造成尿道感染;更年期十年後,容易會有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1. 骨質疏鬆症含鈣飲食加運動補強,才能及早存骨本。蔡啟智說,一般人的骨質最高峰落在35歲左右,35歲過後骨質就開始每年下降1%。不同於男性緩慢下降,女性在停經後,每年骨質下降3%至5%,可能造成嚴重的骨質疏鬆、腰痠背痛、骨頭痠痛等。想要預防骨質疏鬆,除了適量補充含鈣食物如小魚乾、牛奶、燕麥奶、海菜及芥菜等,有必要時可補充鈣片;也記得要運動,像是快走、爬樓梯、跳繩,適時曬點太陽,若體力許可,還能到健身房重訓,存好「骨本」,就不怕骨質疏鬆。高雄市大同醫院婦產科醫師徐昕宜建議,邁入中年的女性平日晨起可喝牛奶、芝麻穀飲,中午吃點豆干、油豆腐,下午吃點小魚乾配堅果,盡量補鈣,存骨本。再者趁早晚太陽不大時,穿短袖、短褲至戶外運動半小時,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幫助人體吸收鈣、鎂及磷酸鹽。2. 心血管疾病更年期十年後,失去荷爾蒙保護,心血管疾病易上身。在更年期易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方面,蔡啟智表示,女性荷爾蒙有抗氧化,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避免血管硬化,但更年期約十年後,荷爾蒙消失,就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階段。預防心血管疾病,不外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特別注意身體警訊,若經常感到肩膀、背部疼痛、惡心嘔吐、氣喘、難以入眠或腸胃道問題,必須就醫治療,並培養一、兩年做一次健康檢查的觀念。3. 肥胖問題中高強度有氧運動,能增加肌力也能保持骨質。在女性荷爾蒙減少、新陳代謝率降低的情況下,更年期女性身材容易肥胖。蔡啟智說,高澱粉、高糖食物少吃,烹調盡量採清蒸、水煮、燉或涼拌等少油方式,咖啡與茶適量,並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可找營養師做進一步的諮詢。由於骨質流失快,再加上體力逐漸減退,因此運動方式不宜過度劇烈,每天進行30到60分鐘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游泳、快走、有氧舞蹈、騎腳踏車或慢跑。在專業的指導下,建議每周要有兩天重量訓練,增加肌肉能消耗熱量,又能讓骨本不會流失那麼快。要是病患難以靠上述方式解決更年期症狀,醫師會適量開立荷爾蒙藥物,補充流失的荷爾蒙,但除非症狀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醫師會謹慎評估是否需使用藥物。4. 尿失禁漏尿易引起尿道感染,症狀輕微者可做「凱格爾運動」改善。更年期女性除了有骨鬆、心血管疾病風險外,擾人的「漏尿」更是女性不敢說的祕密。有的人爬樓梯、開心大笑、咳嗽,下體就濕成一片,蔡啟智表示,漏尿容易讓尿道感染,不能因為不好意思就醫,就放著不管。他建議,若漏尿還算輕微,可自己在家練習「凱格爾運動」,想像尿尿到一半暫停,用到阻止尿液流動的肌肉,藉由重複縮放部分的骨盆底肌肉,減少漏尿問題;若漏尿嚴重影響生活,一定要就醫,現在有電磁波、雷射等方式,也有尿道懸吊手術,幫助解決女性難言之隱。更年期早到 健康一定比較差?更年期提早報到的人,身體狀況一定比較差嗎?蔡啟智提及,曾遇過一名女性41歲就停經,比一般人提早約10年進入更年期,並不一定是身體出狀況,而是每個人的體質、生活習慣不同,停經的年齡也會不一樣。如果維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即使是更年期提早,身體狀況不一定比晚進入更年期的人差,只要提早或及時「存好健康本錢」,歲數增長也不用擔心疾病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