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 醫療.新陳代謝
搜尋
內臟脂肪
共找到
152
筆 文章
-
-
2022-10-28 養生.健康瘦身
胖肚子更易得心血管疾病!醫:位置比體重更重要 3關鍵健康減重
衡量體態常是看體重、換算BMI,不過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提醒,這些數據雖可參考,但看脂肪分布等資訊更重要,像是普遍來看男性脂肪率比女性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卻比較高。 胖肚子更易得心血管疾病?醫:位置比體重數字更重要! 洪育忠醫師表示,一味的追求體重減輕不一定代表就是健康,舉例來說現代人常見肌少症、骨質疏鬆症等,就很有可能是體重過輕所造成。脂肪的分布狀況也是關鍵,像是男性的脂肪率普遍比女性低,但是心血管疾病風險卻更高,關鍵就在於女性大多是「皮下脂肪」,對健康影響較小,而男性則較多是「內臟脂肪」,也就是常見的鮪魚肚、啤酒肚。 醫師更進一步說明,內臟脂肪累積、中心型肥胖的鮪魚肚、啤酒肚,容易導致高血壓、高血脂,且也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形成糖尿病。因此比起體重數值,更重要的是看胖在哪,一般建議可觀測腰圍,男性應小於90公分,女性則為80公分。除此之外也可透過腹部超音波、身體組成分析了解。 變瘦、體重下降不一定就健康,健康減重3關鍵肌肉也很重要! 洪育忠醫師指出,想要健康減重、有健康的體態,飲食控制、降脂肪量、增肌肉量三者都很重要。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活動不足、再加上身體自動囤積脂肪避免飢荒的生物本能、易胖體質,都容易導致肥胖風險增加。而極端節食則如同宣布進入「災荒狀態」,更容易使得新陳代謝降低、內分泌異常。 醫師建議,良好的飲食控制應像溫水煮青蛙般逐漸改變、養成習慣,避免精製糖,並以優質蛋白、油、維生素補充,在吃足、多動下改變體態。 降低脂肪量,常見以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進行,也有利心肺功能,不過並不一定會增加肌肉。增加肌肉量應從肌肉訓練著手,肌肉越多也越容易燃燒脂肪、越不會有多餘的肥肉,且也具有保護關節的作用。 醫師也表示,曾看過20幾歲的女子,外表並不胖,但身體組成分析顯示肌肉量不足、脂肪量太多,為求改善,女子一年間努力慢跑,但卻效果不彰,經檢查了解才發現是方法用錯。 體重有大變動才需特別關注,一般建議著重身體組成分析! 洪育忠醫師叮嚀,瘦並不代表健康,體重也只有在「生活方式沒有改變下,一個月內增加或減少2公斤」這般大幅度變動,才需要特別關注。每個人的體重、身體組成都有所不同,數字只需和自己比較。一般情況下更應著重於了解自己的肌肉及脂肪分布等身體組成分析,如此更有助掌握健康狀態及疾病風險。 《延伸閱讀》 .常見10大不良習慣!防癌、中風、心肌梗塞等早改善。 .減肥失敗?肥胖停不下進食?關鍵也可能在「心理疾病」。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0-19 養生.聰明飲食
對抗老化、預防三高 專家詳解抹茶有哪些功效:3類人可能不適合
抹茶是非常健康的一種飲品,因為抹茶含有豐富的兒茶素、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植化素,而且外觀鮮綠、味道甘美,現在廣受全世界的喜愛。而且現在不只拿來單純的飲用,還加在各式各樣的甜點或花式飲料裡,如抹茶拿鐵、抹茶冰沙、抹茶蛋糕、抹茶湯圓等等,廣受大人小孩的喜愛。抹茶以及茶道現在是以日本為主流,但是喝綠茶這件事是起源於中國,而且實物證據至少可以倒推到將近兩千年前的漢景帝,參考前文:找尋世界上第一個喝茶的人。而且抹茶的點茶法,其實源流於宋朝團茶的點茶或鬥茶法,點茶表面會形成一層如同奶霜般的細末,宋朝茶人還會拿來拉花使用,如尋找世界第一個拉花的人-千年歷史的點茶是拉花鼻祖,甚至400次咖啡的奧秘,居然與宋朝點茶有關?!所以喝茶知道真是博大精深又饒富趣味。之前有多篇媒體刊登標題非常聳動的新聞,說某營養師說「抹茶粉是蠶寶寶大便」「抹茶的綠色是由蠶沙裡的的銅葉綠素製成(蠶寶寶的糞便又稱蠶沙,是一種中藥材)」。頓時新聞裡報導很多消費者哀號,說以後不知如何再面對抹茶,韋恩告訴大家這當然是謠言。抹茶有其嚴格定義抹茶的原產國日本對抹茶有嚴格定義(緑茶の表示基準,公益社団法人日本茶業中央会,2019),抹茶指的是以覆蓋栽培生產、不經揉捻、再以碾茶爐乾燥得到的碾茶,再以茶臼等器具製成的微粉狀茶「碾茶(覆下栽培した茶葉を碾茶炉等で揉まずに乾燥したもの)を茶臼等で微粉末状に製造したもの」。所以抹茶從種植到製茶生產有以下一連串的關鍵,就是這樣精細的功夫,才讓抹茶美味、精緻而高價,高級抹茶的價格可以高達一公斤數十萬日幣。覆下茶園種植碾茶抹茶用的茶葉叫做碾茶,碾茶與玉露綠茶一樣,要採取覆下茶園的方式栽種。所謂覆下茶園,就是茶樹栽種時要很費心的以遮光網或是稻草架在茶園的上方,好遮去大量陽光,這樣一來可以讓茶葉的葉綠素提高,因此茶葉會呈現柔潤的鮮綠色,而且茶葉的甘味與旨味會提高,澀味會降低,同時也形成一種抹茶特有的青海苔香。碾茶荒茶ー蒸菁不揉捻抹茶完全不經過發酵,所以採收後就要與時間賽跑。茶葉採收進廠後要以最快的速度,以大約只有20秒的短時間通入高溫熱蒸氣,也就是「蒸菁」的方式將茶葉蒸熟,以求立即停止所有細胞裡的酵素活動。蒸熟的茶葉不經過揉捻,以散茶的樣態即刻進行吹風冷卻,同時吹散附著在茶葉上的多餘水氣。乾燥蒸熟的潮濕茶葉會送入多段熱風乾燥機,以大約180-200度的乾燥熱風進行乾燥,乾燥機內部分為3到5層,最下層也是最熱的地方,投入的是剛送入最濕的茶葉,可以進行急速加熱,再較乾燥後就會吹送到上層持續進行乾燥。此階段完成的稱為碾茶荒茶。碾茶仕上茶ー仔細分級碾茶荒茶算是半成品的話,碾茶仕上茶就是很接近抹茶成品了。碾茶荒茶需要切碎,然後靠著風力、電棒等方式挑出不需要的茶枝、茶莖、葉脈等部分,有必要的話會進行很多次的循環挑選,以求得到的是茶葉味道最好的葉肉部分。此階段完成的稱為碾茶仕上茶。石臼磨茶磨取抹茶算是抹茶最精細的功夫,一般為了保存抹茶的品質,貯藏時會以碾茶仕上茶的形式進行,直到要出貨前才會磨成抹茶,這一點與咖啡的道理很像,因為磨成細粉後表面積大增,尤其是抹茶研磨之後,粒徑小到5-10微米而以,所以吸水、吸氧、吐出香味的速度都會快上幾十倍,因此品質的劣變會非常快。也因此,抹茶的研磨非常怕熱,所以高級的抹茶一定使用石磨或是石球進行慢速研磨,這樣比較不容易發熱,而且研磨的場所也要保持20度左右的低溫與相對溼度40%的乾燥環境,好讓葉綠素保持鮮綠色,茶粉的顆粒也保持維繫且均一。抹茶要怎麼泡?抹茶有一種特殊定義的香氣叫做「覆香(Ooika)」,是一種綠色蔬菜、草香、而且有高湯般的旨味,所以要把這樣的纖細的香氣重現,又能保留最多的青綠色,抹茶的泡茶法要特別下一些功夫。抹茶的泡法特別叫做點茶法,其實與宋朝的鬥茶法是一脈相承。量茶一杯(碗)抹茶所需要的茶粉量約為2茶杓、或是1茶匙,重量大概等於1.5-2克。備水一杯(碗)抹茶需要大約70毫升的水,水溫不要過高,70-80度最佳。過篩抹茶因為粉末很細,很容易因為靜電作用而形成假性結塊,所以使用之前可以先過篩一次,好將茶粉打散,這樣泡起來才會均勻。沖少量的水茶粉倒入杯(碗)中,先加入少量約10-20毫升的水,以茶筅慢慢的將底部的抹茶與熱水攪拌均勻。加入剩餘的水把剩下的水倒入,使用手腕將茶筅前後擺動,最後將慢慢的講茶面調整,緩慢的將茶筅離開茶面,如果有大顆泡沫,用茶筅將其打散。抹茶表面如浮有像奶霜般的細小泡沫的話,即已完成。抹茶要怎麼保存?抹茶因為粉末細小,以食品化學的角度看是很容易與周遭產生化學變化的狀態,而且其味道非常精緻,所以稍有變化就會造成價值大為降低,所以抹茶的保存非常重要。前面已經提過,最好的保存方法是以碾茶仕上茶方式保存,接近使用時再加以磨粉。不過現在技術進步,粉狀抹茶也可以好好保存,保存期限試各家包裝而定,大致上都可以超過6個月以上。抹茶保存基本原則為:避光光照會造成葉綠素氧化,抹茶顏色會變紅,味道也會走味。防潮濕氣會造成抹茶變質或腐敗。冷凍或冷藏低溫會大大降低化學反應的速度,所以對保存有利。只是冰的抹茶在室內反倒會很快吸潮,所以一定要回溫後再打開,並且開封後盡快用完。避開氣味重的其他東西抹茶粉的相對表面積大,所以很容易吸味道,如果存放空間裡有其他較重味道的東西存在的話,抹茶那纖細的香氣就會被汙染了。脫氧許多抹茶包裝內會附脫氧劑,對降低氧化作用很有幫助。抹茶有哪些成分抹茶與一般茶葉的不同之處在於,一般的茶葉喝的是茶湯,所以我們只能攝取到茶葉裡的水溶性成分。但是抹茶則不同,抹茶是整個茶葉的成分都一起喝了下去,所以可以說是充分攝取了茶葉的完整營養。抹茶的營養成分包括:兒茶素(茶多酚)兒茶素是綠茶裡最具代表性的優良抗氧化成分,也是茶的澀味來源,因為抹茶完全未經過發酵,所以兒茶素完整的保留下來,不像全發酵的紅茶,其兒茶素都轉化成了茶黃素或茶紅素,當然茶黃素還有其他的健康效果,參考台灣茶的茶黃素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小心分辨新聞的渲染成分。兒茶素因為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所以對於預防癌症、調整血脂、調整血糖、降低體脂肪、預防肥胖都有很多的相關研究。一杯抹茶含有150毫克以上的兒茶素。維生素C抹茶因為未經發酵,所以保留了大量維生素C下來,維生素C含量是所有茶類最高的。根據分析,每100克的抹茶含有212毫克的維生素C(資料來源: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維生素C有助於抗氧化作用,也有抗發炎以及調整免疫的功能。維生素A抹茶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裡面包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A、葉黃素這些家族成員,根據分析,每100克的抹茶含有18166 IU的維生素A (資料來源: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類胡蘿蔔素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葉黃素、維生素A對眼睛的保護力更是重要。膳食纖維抹茶是膳食纖維的寶庫,每100克的抹茶含有34.7毫克的膳食纖維 (資料來源: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便,也可以做為益生質幫助益生菌生長、調整腸道,更有利於排毒如排除膽固醇、重金屬等效果。茶胺酸綠茶最特別的是含有茶胺酸這個特殊的胺基酸,抹茶也含有很高的胺基酸,茶胺酸特別的地方是可以幫助紓壓、幫助失眠的人入睡。因此日本有一些飲料如百事可樂對抗疫情的睡眠問題,推出含茶胺酸的助眠機能水 Driftwell,刻意添加茶胺酸來幫助心情舒緩、提升睡眠品質。葉綠素葉綠素對於口氣清新,去除口臭一向很有幫助,更有研究顯示,葉綠素也有助於降低體臭,連便便的臭味都可以降低。維生素K根據分析,抹茶的維生素K1含量很高,一杯的抹茶大約含有25微克的維生素K1,根據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19歲以上的成人每日維生素K建議攝取量,男生為120微克、女性為90微克,所以一杯抹茶就可以提供20%-30%的每日所需。維生素K可以促進骨質的鈣化,對維持年長者行動力有很好的幫助,與維生素D有協同作用。維生素K也有助血液正常的凝固功能,所以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如Warfarin的人要注意,避免維生素K抑制抗凝血藥的效果。抹茶有哪些功效?因為抹茶含有豐富的功效成分,所以對人體有很多健康效果,主要的有:對抗老化因為抹茶有兒茶素、維生素A、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所以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因而有助於預防癌症、以及老人失智、記憶力衰退等氧化性傷害。預防三高日本大規模研究顯示,綠茶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一天一杯綠茶的族群中,曾經有中風經驗的人可以下降35%死亡率,曾經有心肌梗塞經驗的人可以下降34%死亡率。預防肥胖許多研究顯示,飲用綠茶可以調節血糖與血脂,預防體脂肪堆積,降低內臟脂肪量。預防便祕因為綠茶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所以可以幫助腸道蠕動、幫助腸道益菌生長。因此許多日本青汁產品,現在也會添加抹茶成為配方之一。而抹茶裡的咖啡因也有刺激腸道蠕動的作用。美白作用兒茶素與維生素C都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對於抑制黑色素生成有一定的效果。去除口臭與體味抹茶含豐富葉綠素,葉綠素在許多研究裡證實可以幫助口氣清新、去除體味、甚至便便的臭味也可以降低。飲用抹茶有那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人?抹茶的飲用歷史已經上千年了,從漢朝皇陵找到的大批茶葉就可以推斷人類飲用茶的歷史有多悠久(參考前文:找尋世界上第一個喝茶的人),所以適量的飲用抹茶是安全的,除非飲用過量才要考慮是否有副作用的問題。只是某些特殊體質的人還是要注意抹茶的一些特性:咖啡因抹茶100克約含有3克咖啡因,所以孕婦、小孩等對咖啡因敏感的人需要注意,而且避免睡前喝。服用抗凝血藥物的人一杯的抹茶大約含有25微克的維生素K1,而維生素K具有抑制抗凝血藥的效果,所以有在服用抗凝血藥的人要注意。肝、腎功能較弱的人抹茶含有鉀,所以腎臟較弱的人要注意,這也同時會影響到肝功能。抹茶的謠言:抹茶的綠色不是來自蠶大便的銅葉綠素日前多篇媒體刊登標題非常聳動的新聞,說某營養師說「抹茶粉是蠶寶寶大便」「抹茶的綠色是由蠶沙裡的的銅葉綠素製成(蠶寶寶的糞便又稱蠶沙,是一種中藥材)」。頓時新聞裡報導很多消費者哀號,說以後不知如何再面對抹茶。這當然是個以訛傳訛的網路偽消息,只是被掛著專家頭銜的人背書後,讓大家信以為真。至少在台灣,抹茶也不可能添加蠶沙,更不可能添加銅葉綠素,銅葉綠素現今的作法也不太可能是來自蠶沙。所以這一系列全都是錯誤的資訊,卻可能造成台灣消費者不喝抹茶或綠茶的心理影響,甚至這消息如果傳去日本,也可能大大影響台灣出口綠茶粉到日本的產業,因為台灣因為生產優質的綠茶,每年都會出口優質的綠茶粉到日本去,是日本綠茶粉的大供應來源,這又是台灣另一項隱形冠軍。如今這些產業,可能就被未經查證的專家以及這些渲染過的文章所毀,所以身為茶葉界與食品界一份子的韋恩,不得不出來澄清,也希望媒體與該營養師看到此一正確訊息之後能夠出來更正。什麼是銅葉綠素首先,銅葉綠素是什麼?依照食安法的定義,它是食品添加物中的著色劑,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色素。它帶有鮮明的綠色,是合法可以使用的。葉綠素本來是食物裡最天然的綠色,也是大家喜歡的顏色,只是葉綠素怕熱、怕酸,一下子就會失去綠色變成褐色,所以不耐存放加工,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專家從植物中提取葉綠素,經化學方法部分修飾(或穩定),以銅取代該分子的核心,而得到穩定的著色劑,這就是銅葉綠素。同樣類似的作法,也可做成他的兄弟,銅葉綠素鈉。銅葉綠素可依據我國「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之規定,作為著色劑添加於所規範適用的食品中。依規定銅葉綠素得添加於口香糖及泡泡糖、膠囊狀、錠狀食品;銅葉綠素鈉則可用於乾海帶、蔬菜及水果之貯藏品、烘焙食品、果醬及果凍、調味乳、湯類及不含酒精之調味飲料、口香糖及泡泡糖、膠囊狀、錠狀食品。合法使用銅葉綠素或銅葉綠素鈉之食品,其成分標示應詳實揭露該添加物之名稱,不可以標示、宣稱為「天然色素」、「天然葉綠素」。另外,說銅葉綠素來自收集的蠶大便,因為蠶大便裡有很多葉綠素。我翻遍目前食品業銅葉綠素製造商,沒找到有人使用蠶大便作為葉綠素來源的。葉綠素在世界上並不稀奇,蔬菜植物裡面就很多了,何必自找麻煩去收集衛生很有問題、收集成本也很高的蠶大便呢?我看到葉綠素來源不是綠藻、菠菜、就是羊茅、苜蓿,這些來源都是天然食品,根本合理多了。而如果有哪家銅葉綠素是來自於蠶大便,也請提論者舉證。抹茶不可能添加銅葉綠素所以法規寫得很清楚,銅葉綠素只能添加於三類食品:口香糖及泡泡糖、膠囊狀、錠狀食品。其他食品都不准用,用了就是違法,因此抹茶是不可能使用銅葉綠素的。如果大家還記得2013年時造成大眾驚慌的黑心橄欖油事件的話,惹禍的主角正是銅葉綠素。當時,位於彰化的大統長基食品廠,就是被查獲在大統特級橄欖油產品標示宣稱「100%特級橄欖油」卻在裡面混加了低成本葵花油,而為了遮掩顏色不對的情形,所以它又違法添加銅葉綠素。因此大統長基的負責人高振利被起訴後認罪,並與部分盤商和解,二審判高振利12年徒刑,大統長基罰金3800萬元確定,高振利並於2020年獲得假釋。如果高振利早知此一說法,在法庭上堅稱添加的是蠶寶寶大便,難道就可以脫罪嗎?經過了這十年,他會不會覺得扼腕呢?(笑)。我相信台灣抹茶業者一定也是不齒高振利的行徑,不會做同樣添加銅葉綠素的違法手段的。茶的顏色是判定品質的重要依據所以很明顯,不在准許之列的食品,是不得添加銅葉綠素的,這樣的立法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以添加色素來魚目混珠,讓低品質的產品混充為高品質的產品,因為很多產品的顏色是品質判斷的重要依據。因此,以綠色為品質分級重要關鍵的抹茶當然也是同樣道理。其實不單是抹茶,應該是在台灣所有的茶葉都沒允許添加色素,我想理由都很類似,欣賞顏色是喝茶食很重要的一項享受,顏色也是判斷茶葉品質一項重要的依據,所以不該以人工著色來干擾。就像韋恩前文食安謠言的手法-人造的美麗誤會,從泰式奶茶的橘色談起說明過,為何在泰國喝到的泰式奶茶是特別的橘紅色,而為何在台灣買到的泰國茶包泡不出這個顏色,因為泰國紅茶添加了色素,而不是廠商宣傳的泰國土質呈酸性,所以茶葉含氧化鐵(鐵鏽)泡出就是這個顏色。這種宣傳的渾話,與這次的抹茶事件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銅葉綠素同樣不能添加於烘焙、甜點等食品然後我猜有人會想狡辯(因為我看到某些新聞有點警覺不太對勁,把標題由抹茶偷偷改為抹茶粉),說這裡的抹茶指的是抹茶風味粉,是添加在抹茶冰淇淋、抹茶蛋糕的裡面的調和粉,就像泰式奶茶粉包就可以添加色素了不是嗎? 這邊我還是會說「你還是在亂說」。因為銅葉綠素就只能添加於三類食品:口香糖及泡泡糖、膠囊狀、錠狀食品,其他烘焙食品、甜點都是不能加的,請不要再亂牽拖了。我想最直接的證明就是,請說出抹茶有添加銅葉綠素的人提出證明,請提出市面上有這種產品、或成分裡有銅葉綠素的標示,沒有證據就亂攻擊,只會讓整個茶葉界落入如大統長基一般黑心製造商的臭名。假消息不宜一傳再傳其實我追溯這條消息來源,遠從2000年左右的日本網路論壇就看得見,而且近年來很多日本網路上的討論也是對這條嗤之以鼻,也有人認為是受到了紅色色素胭脂紅來自仙人掌上的胭脂蟲的影響而改編的胡說故事。所以台灣消息很可能就是從日本網路上不求甚解的抄了過來,翻譯的語句還不太通順,而因為沒有專業知識,所以就信以為真,文中也一直將銅葉綠素與天然葉綠素混淆。媒體見到這麼獵奇的題目,也就大肆轉載,落的消費者、產業都被這種假消息風評被害,這是社會的不幸。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2-10-18 養生.健康瘦身
為什麼過重者難減重?哈佛教授揭我們如何又為何變得更胖?
▌我們如何又為何變得更胖?其中一項針對為何越來越多人過胖的解釋為:越來越多人越吃越多,而活動量越來越少。這項解釋最廣為流傳,也有部分論點屬實,但卻過於簡化。正如第九章所述,許多證據顯示,過去數十年的食品工業化已增加了每份食品的分量大小,使食品的大卡密度更高。其他與工業化相關的「先進發展」,包括汽車與省力裝置的量產化,以及更長時間的久坐,均使人類的活動程度下降。如果你算入人們多攝取的大卡量,以及減少的大卡消耗量,就會得出過多的能量,被轉換為過量的脂肪。以「大卡進出量」觀點詮釋廣泛的肥胖現象並不完全錯誤,但由於我們的飲食內容也產生變化,情況更為複雜。請記得,能量守恆的機制受制於各種荷爾蒙(特別是胰島素)。胰島素的首要功能在於將能量從消化完畢的食物中,導入人體細胞內。在此必須重複:胰島素濃度隨著血糖濃度上升而上升,使肌肉與脂肪細胞吸收一部分的糖,將其儲存為脂肪。胰島素也使血液中的脂肪(三酸甘油酯)進入脂肪細胞,同時阻止脂肪細胞將三酸甘油酯釋放回血液中。因此,無論脂肪來自醣類或脂肪,胰島素會讓你越來越胖。根據某些評估,美國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體內所藏的胰島素,遠較他們父母在青少年時期(一九七五年)體內的胰島素多。因此,他們之中越來越多人有肥胖傾向實在不足為奇。由於胰島素濃度只會在你吃下含有葡萄糖的食物後上升,所以導致更高濃度胰島素與更多脂肪的元凶之一,顯然就是食用更多的含糖食品(如可樂與蛋糕)了。然而,還有許多其他因素造成肥胖,其中包括兩項與糖有關的附加因素。其中一項為人體將食物分解為葡萄糖的速率,這將決定人體產生胰島素的速率;另一項較為間接的因素在於你吃下了多少果糖,以及這些果糖到達肝臟的速率。為了進一步探究這些與糖有關且導致肥胖的因素,讓我們比較你的身體吃下一顆重一百克(三.五盎司)的生蘋果與一包重五十六克(兩盎司)的水果糖後所產生的反應(水果糖的原料是蘋果,但已經過加工且添加糖分以確保甜度,蘋果原有的營養成分與纖維均被移除,以延長產品的保存期限)。單就糖分而論,這兩項食品的重大差異在於:生蘋果所含的糖分僅有十三克(不到半盎司),而水果糖卻含有二十一克的糖分(四分之三盎司),所含大卡亦幾乎為生蘋果的兩倍。第二項差異在於所含糖類的百分比。蘋果所含糖分的百分之三十為葡萄糖,水果糖則約為百分之五十。若食用水果糖,將產生同量的果糖與雙倍以上的葡萄糖;最後,生蘋果帶有表皮,蘋果所含帶的糖分位於細胞中,而皮質與細胞均富含纖維素。纖維又稱粗料(roughage),是蘋果中你所無法消化的成分,但它在你消化蘋果糖分的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蘋果所含的糖分藏於細胞內,纖維素構成細胞壁,減緩人體將醣類分解為糖分的速率。纖維素也能包覆食物與腸臟內壁,成為一道護欄,減緩腸道將所有大卡(特別是糖分)從內臟轉移到血液循環與器官中的速率。最後,纖維使食物加速通過內臟,使你感到飽足。因此,當我們比較這兩種與蘋果有關的產品時,真蘋果不只含糖量較少,還使你感到更飽足,讓你能更漸進、順暢地消化所吃下的糖分。相對地,水果糖被稱為「高血糖食品」,原因在於它會突然、顯著地提高血糖濃度(這種現象稱為血糖過高)。當然,吃下太多蘋果還是可能會變胖;但現在,你有更充分資訊證明,為何水果糖更容易導致肥胖。最明顯的是水果糖含有更多大卡。第二項問題在於人體吸收大卡的速率:當你吃下蘋果時,由於蘋果中所含的纖維素減緩你體內葡萄糖的抽取速率,你體內的胰島素濃度緩慢且漸進地升高。如此一來,人體將有充分時間瞭解究竟需要多少胰島素,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保持均衡。相反地,水果糖中雙倍量的葡萄糖直接進入你的血液中,使血糖濃度急速飆升,造成胰島腺瘋狂地產生大量(甚至過量)的胰島素。過量的胰島素不可避免地造成血糖濃度急降,你會再度感到極度飢餓,只想食用水果糖或其他富含大卡的食物,急速讓血糖濃度調回正常值。簡而言之,富含快速消化葡萄糖的食品提供大量大卡,使你更快感到飢餓。若食用由蛋白質與脂肪組成主要大卡來源的食物,將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飽足感,整體上的進食量將少於常食用高糖、高澱粉食物者。未加工食品富含較多纖維素,使食物在胃裡停留時間較久,釋放出能夠抑制食欲的荷爾蒙,使你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飽足感。然而,葡萄糖並非唯一的影響因素。另一項甜美且被忽略的糖類為果糖。現今,大眾常將果糖妖魔化(有時其實不無道理),主因在於高果糖漿使糖分變得無比大量且廉價。不過,還是請你記住一項事實:生蘋果與水果糖含有的果糖量相同。事實上,黑猩猩幾乎只吃水果,牠們因而必須消化大量果糖。然而,牠們和其他愛吃水果的生物並未發胖。為什麼新鮮水果所含的糖分不容易導致肥胖,而加工水果或其他如蘇打汽水、果汁等高含糖量食品所含的果糖卻更容易使人發胖?答案再次牽涉到果糖在肝臟中消化的分量與速率。提到分量,馴化作用扮演關鍵因素。大部分我們今日所吃的水果已受到相當程度的馴化,變得比生長在野外的老祖宗更甜美。直到近代以前,絕大多數蘋果都是野生的酸蘋果,所含的果糖量顯著較少。事實上,幾乎所有我們老祖宗所吃的水果甜度都和胡蘿蔔差不多,稱不上是足以導致肥胖的物質。即便如此,和水果糖及果汁等加工食品相比,經過馴化的水果所含的果糖量仍不算多,而它們更富含纖維素;正如我們先前提到的,許多加工食品早已不含任何纖維素。正因為纖維素,生蘋果所含的果糖能在人體內漸進地消化,以更緩慢的速率抵達肝臟。如此一來,肝臟就有充分時間代謝蘋果內的果糖,更從容地將其燃燒。然而,當加工食品迅速以過量果糖將肝臟淹沒時,肝臟不勝負荷,將絕大部分的果糖轉為脂肪(三酸甘油酯)。其中一部分脂肪塞滿了肝臟,造成發炎,進而阻塞胰島素在肝臟中的作用。這就造成了一連串有害的連鎖反應:肝臟將自己所儲存的葡萄糖釋放到血液循環中,使胰島腺釋出更多胰島素,進而將多餘的葡萄糖與脂肪輸入細胞內。肝臟由高濃度果糖所製造的剩餘脂肪釋入血液中,最終也進入脂肪細胞、動脈血管與其他容易產生不良後果的部位。果糖聽來相當危險,但也只會在快速、高濃度下導致發胖的危險;人類演化史上絕大部分的時間裡,我們老祖先唯一所能取得的重要、能急速消化的果糖來源就是蜂蜜。如第九章所述,由於高果糖漿的發明,人類在一九七○年代才開始能品嚐便宜、高濃度的果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每個美國人每天平均攝取十五克(半盎司)的果糖,主要食用蔬果等緩慢釋出果糖的食品;現代,每個美國人每天平均攝取五十五克(近兩盎司)的果糖,絕大部分來自蘇打汽水與其他由食糖製成的加工食品。從各方面來說,越來越多人發胖(尤其在腹部)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加工食品提供了過量的大卡,其中許多又來自糖類(果糖與葡萄糖),濃度過高,釋出速度過快,以致我們所遺傳到的消化系統無法適應。即使我們經過演化、食用大量醣類並將其有效儲存,我們仍無法如此大量吸收存在於蘇打汽水與果汁等含糖飲料(沒錯,水果汁就是垃圾食物)、蛋糕、水果糖、糖果與其他各式各樣工業化食品中以原始型態存在的醣類。工業化飲食所造成的問題證明,全球各地不同農耕文化所獨立發展的眾多傳統飲食方式,看來均能有效防止人體體重增加。例如,典型的亞洲與地中海飲食除了包含大量澱粉(稻米、麵包或麵糰)以外,似乎沒有什麼共同點;但兩者充分整合大量富含纖維素的新鮮蔬菜,並擁有足量蛋白質與健康脂肪,例如魚油與橄欖油(我們稍後將探討脂肪的部分)。這類飲食也傾向於富含其他有助保持健康的營養物質(這將是另一項重要主題)。簡而言之,假如你依據富含未加工蔬果的傳統、符合常理的飲食方式攝取醣類,就能防止增胖,避免體重過重。飲食習慣可以詮釋為何全球各地越來越多人口變得越來越胖,但還有包括基因、睡眠、壓力、肝臟內細菌與運動等其他數項重要因素。首先就是基因。如果我們發現導致肥胖的基因,不是很好嗎?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發明使肥胖基因失去作用的藥物,問題便迎刃而解。不幸的是,特定基因並不存在;但由於人體的每一項環節均源自於基因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因此數十種基因被確認能夠增加人體增重的威脅,並不令人意外。這些基因最主要藉由影響人類大腦產生作用。目前為止所發現作用最強的基因名叫FTO(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gene),影響大腦管制食欲的方式。如果你體內存在一組這種基因,你的平均體重可能較沒有這種基因者多出一.二公斤(等於二.六磅);假如你運氣不好、體內存在兩組這種基因,你可能會比別人重三公斤(六.六磅)。體內擁有FTO基因者更難以控制食欲,但在藉由運動或飲食減重等方面則與其他人相同。此外,FTO基因與其他和體重過重有關的基因,在近代越來越多人開始肥胖以前即已存在。過去數十年間,導致體重增加的基因並未席捲人類。數千個世代以來,幾乎所有體內含有這種基因的人體重都維持在正常值,這顯示產生重大變化的是環境,而非基因。要想控制人口肥胖的趨勢,我們就得著重在環境因素,而非基因。環境的變化遠較飲食更多元、更複雜。就像第九章討論到的,改變中重大的一環在於我們感到的壓力越來越強烈、睡眠越來越少。這兩項因素互相聯結,導致惡性體重增加。「壓力」這個詞本身帶有負面意涵,但壓力是與生俱來的適應作用,使你免於陷入危險狀態,並在需要時啟用體內所儲存的能量。如果附近傳來一聲獅吼,一輛車從旁駛過而幾乎將你輾翻,或你準備逃命時,你的大腦會向腎上腺(位於腎臟上方)發出信號,釋出少量可體松。可體松並不會使你感到壓力;在你感到壓力時,體內才會釋出可體松。可體松有許多功能,其中包括給予你即刻和必要的能量;它使你的肝臟與脂肪細胞(特別是位於內臟的脂肪細胞)將葡萄糖注入血液循環中,增加心跳率與血壓,提高你的警戒心,並防止睡眠。可體松也能讓你特別想吃富含能量的食品,使你準備從壓力狀態恢復。簡而言之,可體松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荷爾蒙。然而,源源不絕的壓力也有其陰暗面,並會導致人體發胖。長期壓力產生的問題之一為過長時間內高居不下的可體松濃度;從各種原因來看,數小時、數星期甚至數月過量的可體松都對人體有害,它會產生惡性循環,導致肥胖:首先,可體松不只導致人體釋出葡萄糖,更使你想吃富含大卡的食物(這就是壓力使你渴望撫慰食物的原因)。正如你現在所知,這兩種反應都會提高胰島素濃度,造成脂肪累積(特別是內臟脂肪),而內臟脂肪對可體松的敏感程度約為皮下脂肪的四倍。更糟的是,持續高濃度的胰島素會抑制大腦對瘦素的反應;瘦素是另一種重要的荷爾蒙,脂肪細胞在感到飽足時會將其釋出。如此一來,處於壓力狀態的大腦認為你還相當飢餓,啟動使你感到飢餓的反射作用,同時還啟動使你減少活動的其他反射作用。最後,只要環境中的壓力因素持續存在(工作、貧窮、通勤等等),你就會持續釋出過量可體松,導致過量胰島素,增加食欲,減少活動量。另一個惡性循環是睡眠不足;有時,升高的壓力指數與過高的可體松濃度都會導致睡眠不足,而睡眠不足會使可體松濃度提高。睡眠不足同時也會升高另一種激素:飢餓激素(ghrelin)的濃度。這種「主掌飢餓感的荷爾蒙」由你的胃部與胰島腺產生,刺激食欲。眾多研究發現,睡得少的人體內的飢餓激素含量較高,更容易過重。顯然,演化史未能使我們的身體能夠妥善因應持續、無止境的壓力與睡眠不足。我們的身體也並不適應靜止不動的狀態,然而很可悲地,運動與肥胖之間的關係有時被誤解了。假如你現在一躍而起,馬上去慢跑個三英里,你可以燃燒大約三百大卡的熱量(實際燃燒量根據你的體重決定)。你可能會覺得這些燃燒的大卡會協助你減重,然而眾多研究已顯示,規律且強度介於中等與劇烈之間的運動其減重效果有限(通常介於二到四磅之間)。針對此現象的一個解釋為,每星期幾次多燃燒三百大卡的熱量,其實在人體總代謝預算裡的卡路里中不算什麼(特別是在你已經過重的前提下)。此外,運動會刺激暫時抑制食欲的荷爾蒙,但也會刺激其他使你感到飢餓的荷爾蒙(例如可體松)。假如你每星期跑步十六公里(十英里),除非你能夠克制多攝取一千大卡(約為兩到三個鬆餅的熱量)的自然欲望,保持熱量均恆,否則你將難以減重。此外,某些形式的運動以肌肉代替脂肪,導致無法減重的事實(雖然運動本身仍然符合健康原則)。體能活動或許無法使你能輕易減重,但確實能防止你的體重增加。體能活動最重要的機制之一在於,增加肌肉(而非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銳度,使脂肪能被你的肌肉(而非腹部)攝取。體能活動也增加燃燒脂肪與醣類的線粒體數量。上述因素與其他代謝方面的變化足以說明,為什麼活動力強的人可以吃很多食物,而外觀與體重看來卻又不受食量影響。最後一項尚未受到廣泛探索的環境因素是,我們吃下的食物並不僅僅供養我們本身而已。你的腸臟裡有數十億個微生物(菌群)、消化蛋白質、脂肪與醣類,提供能協助你吸收大卡與特定營養物質的酵素,甚至合成維他命。他們就像你每天在環境中觀察到的動植物一樣,是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充分證據顯示,飲食習慣的變化與廣譜性抗生素的使用,可能藉由異常改變人體的菌群,導致人體肥胖。事實上,對工業化飼養動物施打抗生素的原因,正是要使牠們的體重增加。無論你如何看待這個事實,人體本能上就是會儲存大量脂肪(絕大部分是皮下脂肪)。人類代謝的演化觀點亦能協助解釋,為何過重者難以減重。考慮到這一點,若體重過重、甚至肥胖者的體重沒有增加,他們就無法保持能量正平衡。就像一個皮包骨的人一樣,他們只是處於能量正平衡而已;如果他們開始節食,或從事更大量的運動,這意味著他們攝取的大卡將少於所消耗的大卡。他們將會又餓又累,因此啟動最原始、本能的食欲,吃得更多,動得也更少。飢餓與昏睡是古老的調適機制。在我們的演化史上,我們根本無暇忽略或駕馭飢餓感。但這也不代表我們生來就註定會發胖。※ 本文摘自《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作者:丹尼爾‧李伯曼 譯者:郭騰傑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22/07/30
-
2022-10-13 焦點.健康知識+
瘦不代表健康,別當假瘦子真胖子! 除了體重、BMI 醫:這分析不能少
別只看體重、BMI指數,想擁有健康體態,應該追求低脂肪、高肌肉。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強調,瘦不代表健康,不少女生看來纖細,但身體組成分析報告卻顯示肌肉量不足,脂肪量太多,成為「假瘦子」、「隱形肥胖」。「瘦」不一定等於「健康」減重似乎成為全民運動,許多民眾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站在磅秤上,觀察體重,只要少了一兩百公克,就覺得開心,洪育忠指出,一味追求體重減輕,並不一定健康,肌少症、骨質疏鬆,就可能源於體重過輕。洪育忠說,與其在意體重數字,不如好好了解自己的肌肉和脂肪分布,更能夠掌握健康狀態和疾病風險。從人體健康的角度來看,「身體組成分析」是更具參考價值的指標。透過「身體組成分析」儀器檢測,就能了解自身脂肪量、肌肉量,如果肌肉量愈多,新陳代謝率較高,愈容易燃燒脂肪,愈不會有多餘的脂肪肥肉。但想增加肌肉量,光做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是不夠的,必須持續重量及肌力訓練。洪育忠表示,有1名20幾歲女孩子體重符合標準,外表偏瘦,但檢測結果顯示,脂肪量偏高,肌肉量不足,為了提高肌肉量,她持續在公園慢跑,但1年後回診,報告數據仍為紅字,原來運動方式不對,「光跑步,是無法長出肌肉。」除了做對運動,勤加肌肉訓練,影還應該維持健康飲食,避免精緻糖類的攝取,同時搭配優質蛋白質、油,並補充維生素,吃足、多動,才能維持正常新陳代謝,在健康的情況下改變體態。了解身體脂肪分布 最簡單的方式為量測腰圍洪育忠建議,想了解身體脂肪分布,除了透過腹部超音波、身體組成分析等儀器檢測,最簡單的方式為量測腰圍。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則小於80公分。許多中老年男性挺著「鮪魚肚」,這就是內臟脂肪過多,屬於「中心型肥胖」,容易導致高血壓、高血脂,且可能引起胰島素阻抗,增加糖尿病風險。洪育忠提醒,很多人以瘦為美,但是瘦不代表健康,「請記得,無論是體重還是身體組成,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這些數字只要跟自己比較,慢慢透過運動和飲食改善,並定期追蹤,無須一味追著體重數字跑。」★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9-22 焦點.健康知識+
國外研究:睡眠不足、太早醒來影響健康!心血管病及糖尿病也跟著來
你昨晚睡得好嗎?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夜晚失眠狀況很頻繁,不管是難以入睡、睡眠品質不佳,或是睡覺時頻頻做夢、睡沒多久就清醒並無法再度入睡…等狀況,都屬於失眠。晚上睡不好、失眠,長時間下來,健康狀況就會出問題,包括血壓、血糖都會不穩定,白天也會沒精神、沒體力;國外更有研究發現,缺乏足夠的睡眠和沒有節制的飲食,還會加速身體熱量消耗,進而導致反饋機制,也就是脂肪堆積而變胖。睡不好導致腹部脂肪增加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王羚表示,發表在《Mayo Clinic》的研究表示,在這隨機控制/對照組的交叉研究中發現:「缺乏良好的睡眠,會導致腹部脂肪9%增加、腹部臟器脂肪11%增加;而臟器脂肪堆積與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和糖尿病發生率成正比。簡單來說,缺乏足夠睡眠和沒有節制飲食,皆會加速身體熱量消耗,導致反饋讓脂肪堆積更多。研究還發現,不管是年輕族群,苗條或健康的人,只要減少睡眠時間一段時間下來,每天攝取的熱量、體重、腹部脂肪都會增加,而且大多堆積內臟周圍,而不適過去所認為會堆積在皮下組織。更重要的是,即使改變睡眠習慣,把睡眠時間補回來,加上降低熱量攝取,體重雖然有下降,但內臟脂肪依然持續增加。睡眠不足恐引發慢性病王羚近一步說明,這項研究說明了睡眠不足會觸發內臟脂肪堆積,也就是說睡眠不足儼然是肥胖、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疾病等好發的危險因子,而且即便把睡眠補回來,腹部脂肪還是在,甚至還持續增加。這項研究結果讓人不得不正視睡眠不足,對新陳代謝疾病的潛在影響力,而長時間睡眠不足會導致內臟脂肪逐漸積累和擴張。所以,如果有睡眠障礙問題,一定要盡早處理,如果自己沒有辦法解決,可以就醫尋求幫助,才不會讓睡眠障礙影響身體健康。最後王羚呼籲,睡眠不足與體重及脂肪堆積影響相當大,對於無法改變睡眠的長度和模式的族群,竭盡所能地節制的飲食及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以維持身體健康的新陳代謝,減少臟器脂肪堆積、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好發率。延伸閱讀: 。壓力大睡不著,該睡了還一直煩惱,睡著了卻不斷做夢,失眠不一定藥吃藥,透過「3做法」提升自我覺察力 。不安、失眠、身體痠痛是壓力or焦慮? 美國家衛生研究院揭「兩者差異」:7招舒壓
-
2022-09-21 養生.運動健身
改善三高、慢性病 醫師教你如何超慢跑不傷膝:跑步勿低頭
●超慢跑以慢速度跑步,較高步頻、較短步長●屬中低強度運動,接觸地板時間短、更省力●改善慢性病、減肥及紓壓的好管道從日本紅到台灣的「超慢跑」,近年廣受熟齡族喜愛,因以較慢速度跑步,可降低對膝蓋的傷害,只需要穿著輕鬆運動服,隨時隨地都可以跑。新冠疫情期間,不少民眾在家原地邊看劇、邊慢跑,一次達到運動、減肥、改善三高慢性病等多重效果,對於不擅長運動的年長者、肥胖族,是很好入門的有氧運動。小碎步速度 長距離慢跑復健專科醫師蔡育霖表示,超慢跑是以較高步頻、較短步長,類似「小碎步」速度完成長距離慢跑,平均時數為每小時5到6公里,心率建議每分鐘100到120下,看起來雖然速度慢,實際上腳步快速,屬於有氧運動的中等強度,但不會過度疲累,對長者來說相當適合,也比較不會抗拒。國人熟知的「運動333」原則,指的是每周運動3天、每次30分鐘、運動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蔡育霖說,心肺功能不佳的長者較難完成中高強度運動,建議採分段累積方式,以每10分鐘為單位,循序漸進增加。超慢跑在自覺強度量表(RPE)中介於10至12級,屬於輕鬆到中等的中低強度運動。蔡育霖表示,相較於快走,超慢跑熱量消耗更高、安全性也高,肌耐力不好的長者可搭配一分鐘超慢跑、一分鐘快走,漸進完成30分鐘運動。跑步勿低頭 以免受傷害超慢跑時,前腳掌先著地,再後腳跟落地,避免踮腳或踢地板,腰桿打直、肩膀放鬆、手臂自然擺動,呼吸頻率穩定不急促,下巴要微微抬高,眼睛望向遠方,切記跑步時不要低頭,否則後頸部張力過大,加上跑步時身體晃動,就容易受傷。體適能教練徐棟英指出,超慢跑不僅能減肥,還能降低慢性病危害。建議跑步步頻每分鐘180步,接觸地板時間短、更省力,身體感受舒適,不會喘、心跳也不快。一位竹科高階主管,過去內臟脂肪指數17,遠超過正常值1到9,2年前開始超慢跑,搭配每分鐘180步節拍器頻率,內臟脂肪指數恢復到7,減肥成功。每天超慢跑 2周瘦3公斤另一位49歲男性上班族,原本體重105公斤,三酸甘油脂數值724mg/dl、糖化血色素6.5%、空腹血糖116mg/dl,為罹患糖尿病高風險群,經每日飯後超慢跑,一天累積運動70分鐘,2周就瘦3公斤,三酸甘油脂更降到75mg/dl,恢復正常值。室內外都可 赤腳更健康超慢跑在室外或室內都可進行,徐棟英建議,在室內赤腳跑更健康,因為足底有許多穴道,赤腳跑可直接刺激穴道,且肌肉與地板接觸更完整,有助於穩定髖關節及膝關節。但沒有跑步習慣的人,嘗試赤腳跑時,足踝、小腿肌肉會有些微不適,建議可先穿鞋跑,漸進地改踩在瑜伽墊上,再進階到赤腳跑。蔡育霖指出,超慢跑的特色是小步伐、高步頻,可大幅降低對膝蓋的負荷,適合年長者、肥胖族群。此外,有氧運動能改善慢性病、增加心肺耐力,以及幫助腸胃蠕動、改善便祕、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肩頸痠痛、手腳冰冷,對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而言,超慢跑也是很好的紓壓管道。
-
2022-09-18 養生.健康瘦身
胖這裡中風、癌症威脅增 一張圖看懂脂肪囤積部位健康風險
過多的體脂肪會危害健康,眾所周知,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不同部位的脂肪對健康的危害程度並不相同。被女性視為大敵、影響美觀的「橘皮組織」,其實是較無害的皮下脂肪;至於男性常見圓滾滾的啤酒肚,則是對健康危害甚大的內臟脂肪,可能引起各種慢性病,如心臟病與脂肪肝。皮下脂肪是一種不穩定的脂肪,位於皮膚下方,導致脂肪團形成擠壓到真皮,多數囤積在大腿和臀部,形成所謂「梨形身材」,雖然有礙美觀,但實際的危害最小。內臟脂肪通常是啤酒肚的成因,也就是所謂「蘋果形身材」,這種脂肪在肌肉與腹部器官之間形成堅硬內層,一般認為它會將化學物質和激素釋放入血液而導致炎症。最近有一項研究總結了兩者的風險差異,相較於皮下脂肪,內臟脂肪含量多的人,罹患心衰竭的風險多出三分之一。德克薩斯大學研究人員針對2399名70至79歲的人,進行12年的追蹤,結果顯示肌肉內的脂肪具有發炎性。臀腿脂肪/對健康的威脅★這是女性最討厭的脂肪囤積部位,但事實上是危害最小的皮下脂肪。除了其位置遠離重要器官,研究顯示,與腹部脂肪相比,儲存在腿部的脂肪有超過100個基因差異,因而使其危害較小。2010年一項研究指出,下半身體重增加,會導致體內製造更多脂肪細胞;而腹部肥胖則會造成脂肪細胞膨脹,當脂肪細胞變得太大,會開始將脂肪酸洩漏到血液中,對身體造成毒害。胸部脂肪/對健康的威脅★★★大胸圍可能是肥胖的象徵,而肥胖本身就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素。但哈佛大學在2008年,針對9萬多名20多歲女性進行的研究發現,D罩杯女性在中年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同齡A罩杯女性的三倍,即使她們的BMI在正常範圍。2012年另一項研究指出,較大的乳房可能代表這些女性更傾向於出現危險的內臟脂肪。頸部脂肪/對健康的威脅★★★★研究顯示,頸圍愈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愈高。頸部脂肪多,代表上半身的脂肪也多,而使游離脂肪酸進入血液,增加罹患心臟病風險。頸部肥胖也容易阻塞呼吸道,影響睡眠,妨礙器官休息和再生,增加心臟壓力。《美國心臟健康雜誌》最近一項研究發現,與BMI等傳統指數相比,女性頸圍超過14英寸(35.56公分),男性頸圍超過17英寸(48.18)公分,有較高的心臟病風險。腹部周圍脂肪/對健康的威脅★★★★★這是最危險的脂肪類型,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癌症、第二型糖尿病和失智症風險,因為此處的脂肪圍繞著體內重要器官。2019年針對160萬名女性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BMI(身體質量指數)正常但腹部凸出(腰臀比高於0.85)的女性,相較於腰部較細的同齡女性,死亡機率高出44%。而他們罹患心臟病和癌症的機率,甚至高於那些BMI值界定為肥胖、但腹部相對較小的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現腹部脂肪(啤酒肚),一般認為,女性雌激素可以保護她們遠離腹部肥胖,雌激素會將脂肪儲存在臀部和大腿中。如何降低危險脂肪堆積?一旦脂肪囤積在體內,就無法針對內臟脂肪或皮下脂肪來瘦身。但進行整體減重、減少體脂肪,有助於降低上述疾病風險。1. 研究指出,體內更多的鈣和維生素D含量,與較少的內臟脂肪相關。建議多吃綠葉蔬菜、豆腐、魚、優格和牛奶等乳製品。2. 將飽和脂肪(多存在肥厚的紅肉中)換成橄欖油、花生、菜籽油、酪梨和堅果等單元不飽和脂肪,可以預防肌肉內的脂肪堆積。3. 一項研究指出,每周進行兩到四次中度運動,一次至少30分鐘,能讓內臟脂肪的堆積率下降7%,包括快走、騎單車、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2022-08-10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羨慕別人的川字腹肌?學會熊爬加上兩大關鍵就能搞定!
健身的人都希望擁有健康的體魄以及好看的身體線條,一般都會從核心訓練開始。不過有些人會發現,怎麼越練肚子看起來越大?難道做錯了?超核心健身中心的Erica、Euphe教練不僅要為大家破解這個迷思,同時還要教會大家一個很好用的核心訓練。原來,為了擁有漂亮的川字腹肌,許多人會勤於鍛鍊腹肌和核心,但這只會讓腹部的肌肉增長,若沒有同時做飲食控制,內臟脂肪會越來越多,肚子自然就會看起來大了。由Erica教練說明、Euphe教練動作示範,影片說明選擇多關節訓練動作,例如深蹲、硬舉、臥推、引體向上、划船等,便可以在訓練中創造更多熱量的消耗。詳細動作快點開影片觀看。超核心健身中心Erica和Euphe教練還教大家一個在健身房比較少見的「熊爬」動作,配合飲食控制和多關節訓練兩大關鍵,就能讓腹部線條練得更明顯更好看!不過若在家有訓練空間不足的限制,兩位教練也提供了向後爬的熊爬進階動作,還能增加核心訓練的強度喔!想了解更多關於健身運動的資訊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熊爬練起來完美腹肌不是夢!原始影片超核心健身中心Hypercore Fitness YT★教練教你三分鐘學會啞鈴划船★超核心線上課程上線囉,課程內含全身45個訓練動作的詳細教學延伸閱讀久坐不動髖部疼痛?利用簡單的馬克操減緩不適感每天走不到一萬步?試試不無聊在家就能做的踏步有氧「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8-02 醫療.新陳代謝
40歲以上6成腰圍過粗 小心代謝症候群
台灣中年發福又有代謝症候群的人超過6成!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成人健檢資料顯示,40歲以上的國人,逾六成有腰圍過粗問題,且患有代謝症候群,進而容易引起三高慢性疾病的發生。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量腰圍」是有效預防代謝症候群的方法。吳建遠指出,根據202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一半以上是慢性疾病,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等,這些疾病有共通的危險因子為「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加「二害」(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只要符合三項以上,即是罹患了代謝症候群。4成5民眾 逾一年沒量腰圍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許惠恒說,腰圍失控,不僅可能引起三高慢性疾病上身,更可能使醫療支出大增。為了能夠及早預防或控制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方法就是量測腰圍。但根據基金會2022代謝症候群認知調查發現,4成5民眾超過一年沒有量測腰圍。國健署107年健康促進調查(HPSS)也有類似結果,18歲以上民眾對於「腰圍過大較容易得到代謝症候群」有高達7成5的正確認知率,但有近5成超過半年沒有量腰圍,甚至近1成5從未量過腰圍,顯示民眾擁有足夠的健康識能,但沒有落實量測腰圍。許惠恒指出,腰圍過粗也就是腹部肥胖,代表內臟脂肪囤積,容易引起體內慢性發炎反應,導致血糖、血脂、血壓三高異常,出現所謂「代謝症候群」。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人,未來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為無代謝症候群者的六、四、三、二倍。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應養成定期量測腰圍,並記錄與追蹤其數值變化的習慣,且成年男性腰圍要保持在90公分以下、女性要保持在80公分以下,同時強調採行健康生活型態的重要性,如體重控制、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等,才能掌握健康與優質生活。
-
2022-08-01 醫療.新陳代謝
年過不惑腰圍過粗 罹糖尿病機率恐大增6倍
國健署根據109年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成人預防保健的國人,超過6成腰圍過粗,同時患有代謝症候群。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最新國人十大死因中,「三高加二害」更是重點危險因子,因此希望推廣國人定期量側腰圍,隨時監測身體狀況。吳建遠表示,根據202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有一半以上是慢性疾病,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等,這些疾病有共通的危險因子「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加「二害」(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只要符合三項以上,就是罹患了代謝症候群。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許惠恒則說,根據基金會2022代謝症候群認知調查發現,有4成5的民眾超過一年沒有量測腰圍。但腰圍失控不僅可能引起三高慢性病上身,更可能使醫療支出大增。因此,為能及早預防或控制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方法就是量測腰圍。許惠恒也指出,腰圍過粗(腹部肥胖)代表內臟脂肪囤積,易引起體內慢性發炎反應,導致血糖、血脂、血壓三高異常,是謂「代謝症候群」。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人,未來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為無代謝症候群者之6、4、3、2倍。因此,為響應「89量腰日」,加深民眾對健康腰圍「男性應小於90公分,女性應小於80公分」的印象,國健署、健保署與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共同舉辦「量腰存健康」記者會,邀請22縣市首長、明星響應量腰;同時也邀請民眾利用「健保快易通APP」的「健康存摺」功能,只要記錄上傳腰圍量測的數值,前1.5萬位完成者可獲得購物抵用金,且期間所有完成者可參與抽獎活動,詳細資訊可上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官網查詢。
-
2022-07-28 活動.精彩回顧
慢病主題館【代謝症候群】中年肥胖 小心代謝症候群上身
「最近好像變胖了,可是天氣熱好想喝手搖飲!」「下班好累,點鹹酥雞來吃,療癒一下」,你是美食愛好者嗎?上班族必須久坐?或是有一點年紀後,小腹總是不聽話呢?據國健署109年成人健檢資料顯示,國內40歲以上過重或肥胖者共105萬人,其中逾50萬人有代謝症候群,亦即代謝症候群與肥胖脫離不了關係。國健署指出,代謝症候群是可預防及治療的疾病,若不及早檢查治療,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增加,變成慢性病人。其中原因,不良的生活型態占50%、遺傳占20%。護理師曾文莉表示,如何發現是否有代謝症候群?除了做血壓、血糖、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檢查,腹部肥胖也是判定標準之一。但肥胖不只是表面而已,體態看起來纖瘦的人也需注意。身體內潛藏的內臟脂肪過多,也可能成為代謝症候群的候選人,易有慢性病纏身或誘發癌症風險,還會影響身體免疫力。因此,如何避免肥胖且降低內臟脂肪堆積、維持適當的體重,將身體的免疫調整到穩定狀態很重要。想要知道如何避免內臟脂肪過度堆積,避免成為代謝症候群的候選人嗎?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將於8月20日下午4時30分在南港瓶蓋工廠將舉辦「慢病好日子沙龍」,現場有護理師曾文莉為您解惑,教您如何保持理想體重、增強身體免疫力小撇步,遠離慢性病的威脅。【慢病好日子沙龍】講座中年肥胖 小心代謝症候群上身主講:護理師曾文莉時間:8月20日(六)下午4時30分至6時地點:南港瓶蓋工廠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二段十三號A1棟2樓免費報名:02-8692-5588轉5871、2974
-
2022-06-14 醫療.心臟血管
常見「膽固醇迷思」你中幾個?醫破解:太低也非好事
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已有不少人在出社會之初或是年滿三十之際,開始為自己安排人生第一次健康檢查,也由於年紀還算年輕,大多數還不需擔心重大疾病的危機,常見的項目有:身高體重、抽血檢查、胸腔X光等,其中,「抽血檢查」是最基礎、快速、簡易的一種檢查。不論老少胖瘦 膽固醇易超標營養師潘富子指出,抽血檢查結果報告中有一項不論老少胖瘦,最容易發生紅字警告就屬「膽固醇」。而膽固醇又是觀看體內血脂狀況的重要指標,若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過高,容易堆積在動脈血管壁內層造成硬化或血管阻塞,後續若不加以控制改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罹患中風的風險。血脂肪 4大指標數值現代人飲食精緻、較不注重飲食均衡,膽固醇項目總是看到滿江紅的狀況;不過也會出現總膽固醇數值在標準值內,但低密度膽固醇卻出現紅字,這樣的結果總是讓民眾看的霧煞煞。潘富子說明,體檢報告上的總膽固醇數值,則是由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乳糜粒(Chylomicron)所計算而成。膽固醇到底怎麼看,還有膽固醇其實沒有分好壞,帶您來瞭解各數值所代表意義:1、總膽固醇(CHOLESTEROL):指的是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含量,正常數值<200 mg/dl,但不能只單看總膽固醇的數值,需要由不同的脂蛋白及血脂肪指標來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且總膽固醇過低也不好,膽固醇是製造荷爾蒙的原料,包括性荷爾蒙和抗壓荷爾蒙等。2、高密度脂蛋白(HDL-C):正常數值為男>40 mg/d,女>50 mg/d;有血管清道夫的稱呼,可幫助運送血管內的膽固醇回到肝臟,進而避免血管阻塞,因此又被稱為好的膽固醇。數值越高,對血管保護作用越大;數值越低,則可能增加心肌梗塞、動脈硬化、腦中風、高血脂等風險。3、低密度脂蛋白(LDL-C):正常數值<130 mg/dl,俗稱壞的膽固醇,事實上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中扮演將肝臟製造的膽固醇帶出肝臟給其他需要的細胞及組織利用,但一旦低密度脂蛋白過多,就很容易沉積在血管內壁中,使血管內壁越來越狹窄或血管發生硬化,引發冠狀動脈硬化及心臟疾病的機率就會相對提升。(推薦閱讀:身體無不適,就醫發現高血脂? 醫曝「1吃飯習慣」害肥油狂囤)值得一提的是,若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族群,低密度脂蛋白的標準會較嚴格。4、三酸甘油脂(TG):人體攝取油脂、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後所產生的熱量,未被消耗掉的部份會轉變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當體內熱量過多時則會增加三酸甘油酯的產生,則會形成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導致肥胖、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正常數值應<150 mg/dl,也做為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指標之一。(推薦閱讀:三酸甘油酯太高怎麼辦?搞清楚這些事就會降下來)三低一高飲食法 維持好的膽固醇潘富子提醒,膽固醇不能只看總膽固醇數,當總膽固醇正常或低密度膽固醇偏低,還是有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原因就出在三酸甘油脂過高、高密度膽固醇偏低。要維持好的膽固醇水準,建議採取三低一高的飲食方式(低脂、低糖、低鹽、高纖維);並在攝取油脂時挑選好的油脂(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芥花油、橄欖油等)。延伸閱讀: ·愛吃蛋會害膽固醇飆高? 營養師曝「真正高膽固醇食物」...全脂奶也是陷阱 ·降膽固醇怎麼吃? 醫曝「最佳飲食法」:常吃麵包、炸雞腿便當要注意
-
2022-06-10 醫療.腦部.神經
35歲中風,跡象就藏在「嘴角」!年輕型腦中風越來越多,3大警訊快檢查
「醫生你別跟我開玩笑了,我才35歲耶!中風不是老了才有可能發生嗎?」 邱先生一臉驚訝的問醫師,看著自己腦部透過零輻射磁振造影(MRI)結果,腦部有局部梗塞。 看起來就是個陽光大男孩的邱先生,目前在外商公司擔任業務經理,時常為了業績與客戶搏感情應酬抽菸喝酒,其餘下班後生活也是多采多姿;喜歡音樂的他,還會與朋友組團玩音樂,週末更是不得閒,到處與朋友開趴狂歡。 邱先生平時身體沒有什麼太大病痛,只有偶爾覺得肩頸痠痛、偶爾頭暈,以為只是因為工作太累而不以為意,無意中發現最近與朋友出遊歡樂合照中的自己,微笑時臉部表情有點不對勁,左邊嘴角顯得僵硬笑不開,便前來檢查,透過腦部MRI檢查,結果令他相當震驚。 「我的人生道路還很長,還好提早發現!我無法想像中風後沒辦法自由行走,一定會非常痛苦!」幸好警覺性高及有健康檢查的觀念,讓他提早發現逃離中風危機。 腦中風好發於60歲以上中高齡族群,終生的發生率是1/6,但近年來年輕型腦中風個案越來越多,45歲以下中風人數更是逐年上升。 根據衛福部公布107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共奪走11,520條寶貴性命。中風後往往會帶來的失能後遺症,為中風者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後續持續就醫也會造成照顧者及家庭經濟的沉重負擔。 三高族群(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發生腦中風的風險,分別是非三高者的2.5倍。遠離腦中風,除了改善三高及戒除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無運動習慣、肥胖、熬夜等,若出現手腳無力、面部表情不對稱、長期暈眩等,就應提高警覺性並安排檢查幫助自己提早發現,可透過腦部零輻射磁振造影(MRI),判斷是否潛藏中風跡象。 若血脂、膽固醇、血壓、內臟脂肪都在標準範圍、但有家族腦心血管病史,就更需要每年定期安排腦部檢查,千萬不可自恃年輕就忽略潛藏危機,中風是可預防及治療的,及早發現避免急性中風猝死危機。 國民健康署提醒,大部分的中風是可以藉由健康的飲食與生活型態、治療積極控制三高來預防的,請把握以下原則,就能降低罹患中風之風險: 一、掌握三高關鍵控制數字:將三高數值控制在血壓<140/90mmHg、醣化血色素<7%、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0mg/dl。 二、選擇健康飲食:掌握三少二多原則,即少調味品、低油脂、少加工食品、多蔬果、多高纖。 三、養成規律運動:維持每週五次(或至少3次)、每次30分鐘。 四、維持健康體重: BMI維持在18.5 ~ 24之間,腰圍男性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 五、拒絕菸酒危害: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過度飲酒,都會增加罹患中風的風險。 六、定期健康檢查 作者簡介_錢政平 副院長 專長:神經放射線、放射診斷科現職: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副院長學歷:臺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臺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陽明大學醫學系經歷:中心診所醫院心盛影像中心 主任醫師臺北榮總放射線部 特約主治醫師臺南奇美醫院 兼任主治醫師臺北榮總放射線部研究醫師放射線及神經放射線專科醫師延伸閱讀: 「發炎」就是大腦病變的開始!聽手機、吃麵包...劉博仁醫師點名「6大促發炎習慣」你可能天天都在做
-
2022-06-08 焦點.用藥停看聽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案例:有血糖問題的小安,不僅體重超重,糖化血色素達6.8%,醫師開立降血糖藥物。不願就這樣一輩子服用藥物來控制血糖,於是鼓起勇氣走進減重門診,接受佩芬營養師專業及指導,想不到五個月的時間糖化血色素已降至5.5%,血糖藥也不用繼續服用了!佩芬營養師回憶小安第一次門診時的狀況:患慢性病、超重、外食、不運動1、患有慢性病:糖尿病、高膽固醇,平時有規律服用藥物2、體重:94.4kg、肌肉量:30.4kg、體脂肪:40.4kg (42.8%)、內臟脂肪180.8cm2、本身有脂肪肝3、飲食習慣:三餐外食、喜歡吃油炸食物、晚上加班時喜歡吃吐司或是麵包4、工作型態:靜態工作,放假時也很少運動佩芬營養師在了解小安的身體狀況、生活及飲食型態後,建議:三餐運用211餐盤搭配低油原則1、早餐:採用間歇性斷食,延到10點吃,早餐豆漿搭配奇亞子,除了獲取到蛋白質之外,添加奇亞子可以增加飽足感,也可以攝取更多膳食纖維及Omega-3好油。2、午餐:運用211餐盤搭配低油原則3、下午點心:無糖豆漿搭配奇亞子、當季水果,這樣一來,晚餐的時候較不會因為太餓而過量。4、晚餐:因為執行間歇性斷食,8點前吃完晚餐後就不再進食。運用211餐盤搭配低油原則,晚上就不會覺得肚子餓也可以戒掉吃麵包的習慣。5、運動:晚餐後散步半小時,提早上床睡覺,保持充足睡眠,早點起床工作精神好、效率更高;後期增加玩switch、騎室內腳踏車。健康狀況反映日常的生活、飲食習慣在經過五個月的飲食、生活調整後,小安體重有得到改善;此外,在原本慢性病有服藥的情況下,醫生也停掉血糖藥、膽固醇藥物。整個人都健康了起來!佩芬營養師提醒,身體的健康狀況反映著日常的生活、飲食習慣,所以想要維持健康體態,就從日常做起,若是等到已經罹患慢病,此時要恢復到健康,需要耗費的時間就相對比較長。所以,想保持健康,就從日常著手,均衡飲食加上規律運動是通往健康的不二法門喔!
-
2022-05-29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手腳、脖子、胸口痛竟是糖尿病引起 淡馬社區服務站揪疾病前兆
「最近胸口會痛,還有脖子跟左邊手腳也是,我是老了還是有什麼問題啊?」64歲阿春(化名)因為疼痛症狀困擾不已,甚至影響生活作息,就醫檢查後發現,竟是長年糖尿病使血管壁發炎,引發全身循環不順、周邊神經病變,才會有身體部位疼痛的症狀出現,經醫師治療後逐漸改善。除了「3多1少」,反覆感染、視力變模糊等也是糖尿病前兆。淡水馬偕醫院社區醫學中心、家醫科主任詹欣隆指出,近三年來,糖尿病是淡水居民最常向社區健康服務站諮詢的疾病種類之一。糖尿病的徵兆除了典型常聽見的「3多1少」,吃多、喝多、尿多以及體重減少之外,還有一些一般民眾意想不到,但卻有跡可循的症狀,例如身體若有疲倦、反覆感染、視力變模糊或傷口不容易癒合、身體部位疼痛等,都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透過定期健康服務站,及早發現糖尿病患者。為及早發現糖尿病前兆,詹欣隆表示,淡水馬偕社區中心定期透過服務站協助民眾揪出危險因子,從淡水馬偕在新北市淡水、五股、蘆洲、三芝、八里等5個行政區設置共76個健康服務站的統計資料發現,近1/4的民眾有肥胖問題(BMI超過27),此外第一期高血壓的民眾也有18%、符合第二期高血壓則超過3%,肥胖、體重過重或內臟脂肪過多的族群,在淡水社區非常普遍,同時有多項數值異常者也不在少數。詹欣隆進一步說明,因糖友常有血糖管控問題,若血管長期糖分過高,可能引起血管壁發炎或動脈硬化等問題,造成周邊神經病變或循環不良,進而產生身體部位的疼痛,更可能合併其他嚴重心血管疾病。若有以上症狀,應盡早就醫。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藥物,規律用藥、定期回診。他提醒,初確診的糖友除了配合醫囑規律服藥,可從慢性病史、飲食和藥物等面向了解自己的疾病,若本身有多重慢性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腎臟病等),建議就醫時主動提出與醫師討論用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藥物。目前有些新型的口服糖尿病藥物,對於心臟或腎臟等器官也有一定的保護效果,能降低腎病變、低血糖、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風險,千萬不能擅自停藥或減藥,以免造成更大傷害。詹欣隆指出,根據國健署的調查統計,75歲以上國人有七成同時罹患兩種以上慢性疾病,對於慢性病友,定期回診、配合醫師診治是最重要的;此外,除了睡眠充足與均衡營養兩項基本原則,更鼓勵大家參與社區活動,促進在地民眾的體能與社交關係。利用馬偕醫生到我家App,發展遠距照護模式。面對新冠肺炎,淡水馬偕醫院積極推動後疫情時期的防疫新生活運動,強化「馬偕醫生到我家App」發展遠距照護模式,同步將馬偕社區健康服務站轉型為雲端健康服務站。詹欣隆鼓勵民眾下載,每日記錄血糖、血壓、總膽固醇等數值,確診的病友更可輸入每次用藥的時間與筆記,回診時與醫師討論,隨時追蹤疾病。詹欣隆說,與病毒共存的時代下,慢性病友若因擔心外出感染而延誤就醫,反而可能使病情加重,應積極與醫師溝通,從個人的慢性疾病病史等面向做整體評估,選擇適當的藥物,配合飲食和運動,主動擊退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的危害。【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2-05-20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坐下來之後,肚子總是會有一圈,糾纏多年的「腹」能量嗎?如果你也是小腹較突出的朋友,要注意內臟脂肪含量是否較高,不過如果沒有明顯的外觀特徵,該怎麼知道自己是否為隱性肥胖「泡芙人」的一員呢?原來這就是隱性肥胖陳志銜醫師分享,隱性肥胖就是看起來不胖,體重與體脂也在正常範圍,內臟脂肪卻偏高,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腹部肥胖即是內臟脂肪堆積的現象,透過以下兩個方式,進行自我檢測,就能替自己和家人檢查隱性肥胖是否已找上身。◎量腰圍:成年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80CM◎腰臀比:成腰圍除以臀圍,成年男性腰臀比例>0.9,女性則是>0.8隱性肥胖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危害?除了會造成水桶腰或脂肪肝,還會擠壓腸胃、影響消化而導致便秘,陳志銜醫師也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留意自己是否有隱性肥胖的跡象,千萬別覺得只是肚子變大一點,體重還不算重,就對過高的內臟脂肪掉以輕心,一般成人正常內臟脂肪指數約為1~9,10~14 就是肥胖,15 以上則屬於非常危險的跡象,各位朋友們要特別注意。因為嚴重的隱性肥胖也會造成代謝疾病,例如: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病症,同時也是中風及心臟病等高危險群。擊退內臟脂肪,跟著醫師這樣做1.攝取維生素與纖維含量高的食物、新鮮蔬菜2.攝取好消化的蛋白質:蛋、魚、豆漿、雞肉3.以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取代飽和脂肪酸高動物油4.減少攝取飲料、加工食品、紅肉5.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無論是要選擇控制飲食,還是規律運動來降低內臟脂肪,都可以透過專業醫療團隊,幫助你找出引起內臟脂肪堆積的原因,避免操之過急不適合自己的步調,往真正健康的路上前進。
-
2022-05-1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肥胖會造成許多全身性的健康問題,最常見的有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像是糖尿病)、關節疾病、皮膚皺摺、內分泌疾病等。由於肥胖造成的健康問題多不勝數,所以歷史上,找尋有效的減重方法,就成了醫生們的重要任務,最後促成了「減重手術」(bariatric surgery)的發展,這是至今為止,最有效且長期的減重方法—可以同時減重和解決全身性的健康問題。減重手術是什麼?一般人聽到「減重手術」這個名詞,也許會想到抽脂手術,然而抽脂手術並非減重手術,我們可以從人類脂肪的分佈知道它們的差別,人體脂肪可以分為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其中與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較相關者為內臟脂肪,而抽脂手術抽取的為皮下脂肪,與代謝性疾病關聯不大,且抽取量有限,因而不能算一種減重手術。故在此說的減重手術,都是指在胃腸道方面介入,使病人吃得少或吸收少,才能達到真正減重的效果!什麼樣的人適合做手術?說到減重手術,不少人會以為這樣的手術要自費很多錢,其實健保對於減重手術是有給付的,健保給付減重手術規定如下(1) BMI ≧37.5 kg/m2 or(2) BMI ≧32.5 kg/m2 合併肥胖引起的高危險性併發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色素經內科治療後仍在7.5%以上、高血壓、呼吸中止症候群等)。(3) 且需符合以下條件:(a) 經半年以上的運動飲食控制、內科減重治療均失敗。(b) 年齡介於20~65歲。(c) 無內分泌系統異常或其他會造成肥胖的疾病。(d) 無酗酒、嗑藥及其它精神疾病。(e) 精神狀態健全,經由精神科專科醫師會診認定無異常。從上面的規定我們可以知道,在病患要做手術之前其實要經過很多程序,不只要BMI超過一定標準,還必須做過其他減重治療失敗,最後還要經過精神科醫師的認定,確認患者的肥胖並不是因為精神疾病引起,才能接受手術。這麼多的程序其實就是避免在不該進行減重手術的人身上做了手術,所以如果懷疑自己的身材已經到嚴重的病態性肥胖,可以到門診進行評估,經過詳細的問診和檢查,專業的醫師會提供最適合你情況的選項!減重手術要怎麼做呢?減重手術在歷史上的發展已經超過50年,早期外科醫師認為病患肥胖可能肇因於消化吸收過剩,因此最早的減重手術以小腸繞道為主,當時的手術均是開腹手術,術後傷口大常會造成病人不敢動,使得這些病態性肥胖的病人心血管問題更加重,因此早期減重手術死亡率較高。另外當時的手術方式以小腸繞道為主,如果繞道過少瘦身效果不佳,繞道過多則會造成嚴重的營養不良,成效差異性大、副作用多、死亡率高,病人避之唯恐不及。直到1980年代,縮胃手術的概念開始興起,再加上微創手術的蓬勃發展,病人術後住院天數短、恢復快且疼痛較低,讓減重手術的術後併發症大大降低。到目前為止,以腹腔鏡進行減重手術就成為世界主流。而縮胃手術實際上又是怎麼進行的呢?現在最主流的方式是胃袖狀切除手術(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做法是切除較大彎曲部分的胃[1],以減少胃的容量,讓患者的食量變成大約150毫升左右,一年下來大約可以減少25%左右的體重。由於切除了大部分的胃,所以也會減少飢餓素(ghrelin)的分泌,使患者吃少之外也不會有飢餓感。到這裡也許你會想,減少25%的體重似乎不是太多,以一個155公分,100公斤的女性為例,她本來的BMI換算下來是42左右,進行胃袖狀切除手術後,她一年後的體重大約是來到75公斤,BMI則變成31左右,仍是處於中度肥胖的身材。沒錯!減重手術並無法使人從重度肥胖變為苗條的模特,但對於減少肥胖相關的併發症而言,已經是綽綽有餘了。如果覺得減少25%的體重不夠,還有另外一種手術叫做「胃繞道手術」(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同樣是以腹腔鏡進行,和胃袖狀切除一一樣是限制胃容量,不同的是,胃繞道手術同時跳過 100-300cm的小腸的吸收,使得體重可以減少更多,一年約可下降 30%的體重,不過由於腸道被繞道的緣故,這個手術也容易造成營養素的缺乏,術後要補充鈣、維生素D、維生素B12、鐵劑等營養素,還有可能因為食物太快進入小腸造成噁心不適感(Dumping syndrome)。[2]有沒有什麼後遺症?胃袖狀切除手術現在做完胃袖狀切除手術病患最常出現的問題是胃食道逆流,根據研究[3],大概有三成的病人接受胃袖狀切除後會出現症狀,或讓本來的症狀加劇。不過症狀經過藥物治療(例如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多能緩解,相較於肥胖造成的心血管併發症而言,還是利大於弊。另外長時間有些病人還是會因為胃的擴張而增加食量,如果沒有控制甜食的攝取還是會復胖。胃繞道手術而胃繞道手術的後遺症大多是以營養素缺乏為主,若病人術後的服藥順從性不佳,沒有按時補充缺乏的營養素,可能過了幾年會因為嚴重貧血的症狀再次回到診間。也是因為術後飲食的調控複雜,這個胃繞道手術通常不會作為手術的首選。做了減重手術,就可以不用吃糖尿病的藥了?腸胃道的功能除了消化、吸收之外,和我們身體的代謝,像是血糖調控、賀爾蒙的分泌等等也有很密切的關連,經過減重手術的病人,不只體重減輕,有研究[4]發現肥胖合併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血糖控制情形獲得大幅度的改善,且效果在體重瘦下來前就很顯著。舉例來說,術後原本每天定時要打胰島素的病人,或許可以單純靠口服血糖藥便可控制血糖,甚至連藥物都不需服用,大大減少了糖尿病治療帶來的不便。當然並非所有第二型糖尿病病人都適合接受手術,目前研究顯示只有合併肥胖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才適合做手術。結語減重手術的目的並非只是讓身材變地更好看,一個嚴重肥胖病人在經過減重手術後無法保證會成為模特兒身材,只能從大胖變成小胖而已,然而減重手術最重要的是,可以顯著減少肥胖伴隨的心血管併發症和全身性代謝問題,而且對於第二型糖尿病伴隨病態性肥胖的病人來說,經過減重手術後甚至能不吃藥就控制好血糖。參考資料:[1] Hayes K, Eid G.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Surgical Technique and Perioperative Care. Surg Clin North Am. 2016 Aug;96(4):763-71. [2] Shoar S, Nguyen T, Ona MA, Reddy M, Anand S, Alkuwari MJ, Saber AA. Roux-en-Y gastric bypass reversal: a systematic review. Surg Obes Relat Dis. 2016 Aug;12(7):1366-1372. [3]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vs 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 on Weight Loss in Patients With Morbid Obesity: The SM-BOS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8 Jan 16;319(3):255-265.[4] Affinati AH, Esfandiari NH, Oral EA, Kraftson AT. Bariatr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Curr Diab Rep. 2019 Dec 4;19(12):156【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淺談減重手術】
-
2022-04-02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營養師:影響肥胖的因子有7種,教你從BMI檢測自己的健康狀況
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仍然持續中,這段時間以來疫苗接種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都關注的議題,「打了究竟有沒有效?」、「打了會增加什麼風險」之類的問題便是大家最為好奇的。先前就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肥胖者不僅較健康人更容易罹患新冠肺炎,且演變成重症以及不良的預後機率也更高。日前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也提醒,肥胖、內臟脂肪過高者,打疫苗的效果可能會打折扣,這也讓大家開始擔心自己是否也是肥胖的體位而影響疫苗的保護力。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大眾正視肥胖對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體重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為45.4%,雖然上升的趨勢較前幾年已有趨緩,但比例仍在增加中,代表「肥胖」已經是我們必須好好正視與面對的問題。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你認識一下什麼是肥胖?肥胖又會造成哪些問題呢?以及教你一些小撇步讓控制體重不再是難事喔!肥胖的定義首先我們要認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WHO建議使用BMI來衡量肥胖的程度。BMI的公式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下表列出由BMI分類各種體位,在台灣,BMI介於24~27 kg/m2被定義為體重過重,27 kg/m2以上則為肥胖。範例:身高170公分,體重60公斤的人計算BMI計算:BMI=60/1.72 =20.76 (kg/m2)另外,我們也可以使用以下這些方法,來評估自己是否有肥胖的問題:• 體脂肪率體脂肪重量占身體總重的百分比,男性的正常體脂肪率為15~25%,女性則為20~30%,超過這個範圍就算是肥胖喔!• 腰圍衛福部定義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80公分者為腰圍過大,意指腹部脂肪過多,罹患代謝相關疾病的風險也會變高喔!• 腰臀比腰臀比是由腰圍除以臀圍計算得來的,這個數值更能夠初步的看出脂肪分佈的位置,因此近年來腰臀比也成為重要的參考依據。當男性腰臀比>0.9、女性>0.85時就算是異常喔! 肥胖的種類常見的肥胖依照脂肪分佈的部位不同有三種類型,而不同類型在減重時要著重的地方也不同喔!• 蘋果型蘋果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及腰部,主要為上半身的位置,體型就像是一顆蘋果一樣,通常男性肥胖屬於這個類型。蘋果型肥胖因為脂肪常分佈於內臟,因而容易提高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減重時應著重在「飲食控制」會更加容易喔!• 梨型梨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臀部及大腿等下半身的位置,因體型類似一顆西洋梨而得名,通常女性肥胖屬於這種類型。梨型肥胖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雖不像蘋果型一樣高,但風險相較於一般人仍是比較大的,且仍會增加雙腿的負擔因此容易有靜脈屈張、關節相關的問題。而這類型的肥胖主要需要對抗「頑固脂肪」所以不容易減重,建議除了飲食控制外,最好著重在下半身的肌力訓練才更有效果喔!• 沙漏型沙漏型肥胖是蘋果型與梨型的綜合,常發生在停經後的女性身上。通常是本來就有梨型肥胖,停經後因為少了雌激素的保護,囤積脂肪的速度更快,造成上下半身都胖的狀況,內臟脂肪也增加,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了!沙漏型肥胖者減重時建議飲食控制與肌力訓練等運動並行,會有更好的效果呦! 影響肥胖的因子造成肥胖的原因是很複雜的,有些不單單只是熱量攝取過多的問題,可能還跟生活習慣、疾病…等等其他的原因有關係。在執行減重之前,一定要先知道造成自己肥胖的真正原因有什麼,才能正確的減重喔!• 遺傳參與人體體重調節的基因與神經因素很多都是受遺傳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常常會有「一家人都胖」的現象產生,當然這一部份也跟共同的生活習慣及環境相關,但遺傳也是決定肥胖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喔!• 飲食習慣經常過度飽食、三餐不定時、宵夜習慣、經常外食、偏食等等不佳的飲食習慣,常常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營養不均,也容易造成內分泌或神經失調,進而導致肥胖喔!• 活動量(運動)活動量多寡是決定每天熱量消耗的一大因素,在同樣的飲食攝取下,久坐不動的人熱量消耗低,容易造成熱量盈餘,體重也會上升喔!另外,運動有助於增加肌肉量,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讓每天消耗的熱量更提高喔!• 睡眠習慣睡眠時間不足會影響飢餓以及食慾的內分泌調節,晝夜顛倒或是習慣晚睡也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造成脂肪堆積進而導致肥胖喔!• 疾病有許多內分泌或代謝相關的疾病都會造成肥胖,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多囊性卵巢等等,必需先改善疾病的狀況才有機會改善肥胖的問題。• 藥物有些藥物可能會影響體內的代謝系統而造成肥胖,例如:部分糖尿病藥物、類固醇等等。• 心理因素情緒及壓力因為容易影響內分泌以及個人行為,在失調的狀況下容易會導致肥胖。 肥胖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衛福部公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結果,其中就有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7項與肥胖有關,肥胖確實造成了許多健康上的不良影響,WHO也提出了肥胖可能會提高罹患以下疾病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主要為心臟病及中風)• 糖尿病• 肌肉骨骼疾病(特別是骨性關節炎)• 部分癌症(包括大腸癌、乳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等)而除了上述這些疾病之外,由於肥胖會導致體內代謝異常,進而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因此肥胖還有許多「併發症」,包括我們常說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是近幾年很常聽見的「代謝症候群」,這些疾病除了跟生活型態相關,其實也都跟肥胖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有許多研究都證實,肥胖者只要能夠減輕5%~10%的體重(例如90公斤的人,減少5公斤),就能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也減少上述這些風險喔!此外,除了生理上的問題,肥胖可能也會導致心理上的影響,由於出現肥胖的年齡層已經越來越低,在心智都未發展成熟的孩童階段,體重過重以及肥胖的孩子可能會要承受許多同儕間歧視的眼光,甚至是到了成年後進入社會,仍有許多人因為身材問題而飽受冷嘲熱諷。種種原因讓肥胖防治成為現今非常重要的課題。 減重小撇步-成功不再是難事相信嘗試過的人一定知道,減重必需非常有恆心毅力才能成功,除此之外還須具備正確的觀念,才能「健康的瘦」。許多人往往因為沒辦法堅持下去而放棄,導致體重一直停在原地甚至復胖,這邊就來教大家一些減重小撇步,讓你的減重之路不再看不到終點喔!1.設定「可以達成」的目標及合理的速度,每週以減輕0.5~1公斤為原則較適當,並將目標階段化,達成一個階段就可以給自己一些小獎勵,提高堅持下去的動力。2.選擇適當且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除了能夠事半功倍之外也要能持之以恆3.訂定「能夠執行的」飲食、運動計畫,太高難度或短時間內大幅度改變的計畫很容易造成執行上的困難導致失敗4.尋求專業的醫師及營養師協助制訂減重計畫及菜單,並詳細紀錄每日的飲食及運動狀況,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或偏方5.食用保健食品須選擇正確且經過認證的6.飲食相關: ✓ 三餐定時定量,且不偏重任何一餐,避免宵夜及點心 ✓ 細嚼慢嚥,增加進食的時長(最好超過20分鐘) ✓ 用餐順序可以將湯、蔬菜及水果往前擺 ✓ 學習拒絕親友遞來的非計畫內食物7.在可能過度進食的時間計劃做點別的事、培養新的興趣,轉移注意力8.保持良好的心情,並避免利用進食來抒發情緒9.充足睡眠,每天睡滿7小時10.同居者、親友間的支持及肯定很重要 看完這篇文章後有沒有更認識肥胖了呢?將自己的身體保持在最好的狀態才能讓疫苗發會最好的效果喔!如果你正在被體重問題所困擾著,也可以來看看我們前面的文章:想減重?各種常見減重飲食方式,你了解多少? 由營養師帶你認識不同的減重飲食,再來搭配上面這些小撇步,一起來戰勝肥胖吧!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3-31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減重5公斤就能逆轉糖尿病!醫教4招燃燒內臟脂肪
降低內臟脂肪,跟治療或預防糖尿病,其實根本就是同一件事!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在FB粉絲專頁表示,以往認為糖尿病是由於長期高血糖造成胰島細胞的損傷,但在2020發表的一篇文獻指出:「脂肪對胰臟是有毒性的,逆轉糖尿病的關鍵就在於減少肝臟和胰腺內的脂肪。」「胰島細胞」其實是被肥死的「許多人在減重前抽血檢查,常意外發現有糖尿病的問題,有些人甚至空腹血糖超過300,糖化血色素超過10,必須開始服用糖尿病的藥物。」蕭捷健表示,根據2018年就有研究指出:體重減少0~5公斤,有7%逆轉糖尿病體重減少5~10公斤,有34%逆轉糖尿病體重減少10~15公斤,有57%逆轉糖尿病 體重減少>15公斤,有86%逆轉糖尿病 蕭捷健也發現,體重下降之後,的確有不少人就再也不需要吃糖尿病的藥物了。所謂減重,其實就是把自己當成糖尿病的病人,若用一句話解釋糖尿病,他說:「人體就像是手機,因為你一直在充電(吃),最後就把電池充壞了。」我們是怎麼把這顆電池搞壞的呢?蕭捷健說明,脂肪肝(肝臟)和糖尿病(胰臟),是2個惡性循環的轉輪,一路把我們帶往不可逆的糖尿病併發症、和重度脂肪肝導致的肝硬化。由於肝臟受損後,處理脂肪微粒的功能會出問題,血管中產生更多的VLDL微粒膽固醇,導致血栓和中風。第1圈:肝臟循環1. 過多熱量攝取我們吃了碳水化合物,這些醣類必須在肝臟或肌肉裡轉換成肝醣儲存起來,稱為肝醣,這個過程需要胰島素的作用。肝糖的儲存空間是有限量的,肝臟的肝糖儲存量大約為300~400卡,肌肉的肝糖儲存量因人而異,可多達1,200卡以上,看你肌肉多不多。2. 肝臟脂肪增加肝糖儲存空間滿了之後,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沒地方擺,只好變成脂肪儲存起來,在肝臟就形成了脂肪肝。碳水轉換成脂肪儲存比較費力,需要胰島細胞更用力地分泌胰島素。3. 胰島素阻抗:胰島素無法降低血糖肝臟塞滿了脂肪後,會感到憤怒:「你再塞我就要壞掉了!」於是開始對胰島素的指令已讀不回,血液中有更多的葡萄糖無法轉換成脂肪儲存。4. 胰島素分泌增加胰臟只好加班分泌更多胰島素,強行把葡萄糖變成三酸甘油脂,於是血液裡有更多的VLDL極低密度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脂肪肝越來越嚴重。第2圈:胰臟循環1. 胰島脂肪過多由於血液裡有過多的三酸甘油脂,這些脂肪對胰腺是有毒性的,脂肪會造成胰島細胞去分化。研究發現,有些人在胰腺脂肪含量超過5%的時候,就患有2型糖尿病了。2. 胰島素反應變差餐後的血糖降不下來,導致更高的血糖,和更多的血脂肪。初期胰島細胞還能代償,當胰島脂肪累積到一個程度,胰島細胞就被肥死了,這也就是糖尿病的開始。3. 高血糖糖尿病高血糖, 甚至糖尿病,導致脂肪肝的情況更嚴重。4招改善脂肪肝,逆轉糖尿病回到源頭,最重要的第1步,就是解決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肝醣滿載的問題。吃下去的澱粉都變成肝糖儲存起來,不要滿出來變成油脂,內臟脂肪就會開始變少,還沒被肥死的胰島細胞也會慢慢復活,胰島素的功能也會回復。已經有糖尿病的人,可能胰島素阻抗相當嚴重,肝糖明明還有空間,卻怎麼都存不進去,這種情況,就要使用藥物治療了。蕭捷健建議,可透過以下方法逆轉糖尿病:1. 充電80%就好為了肝臟的胰島素阻抗,每個人能吃的澱粉量,根據肝糖的儲存量,有一定的額度。糖尿病的病人,最好在有監控的情況下減糖。突然完全不吃澱粉,3餐藥物繼續使用,可能會導致低血糖或酮酸中毒。可以先把米飯切換成低GI的澱粉,例如綠豆,地瓜,糙米等,再開始減量,可能一天400到600卡左右的澱粉就好。當你不把肝糖的儲存空間都填滿(電池不要充飽電),內臟脂肪就會開始燃燒。順帶一提,果糖和酒精會直接在肝臟變成脂肪儲存,就像是給二重轉輪上油一樣(真的是油啊)。2. 夠長的空腹時間不管吃什麼東西,都會導致胰島素的分泌,就算吃肉也一樣。 要讓胰臟有時間休息, 建議一天至少可以空腹12~16個小時,但也不需要空腹過長的時間,以免影響到蛋白質的吸收。3. 改善肌肉的胰島素阻抗講白話,就是要運動。不管是重訓或有氧都能提昇肌肉使用肝糖的能力,而運動要像約會一樣,找一個做完還想要下一次再做的運動就可以了。蕭捷健強調肌力訓練的好處,除了增加胰島素敏感度,還能改善肌少症肥胖的問題,日後肝糖儲存空間增加,可吃更多澱粉也不變胖。4. 吃太多油脂也會糖尿病很多人都覺得吃澱粉會胖,不知為何就覺得吃肥肉不會胖。事實上,肥肉在腸道消化分解到最後,會成為脂肪酸在小腸吸收,最後運送到肝臟合成三酸甘油酯。 吃太多澱粉,超過肝糖的儲存量, 這些葡萄糖會被轉化成脂肪; 但是吃下去的脂肪,就是脂肪。 就算進行生酮飲食,狂吃肥肉吃到飽,也會造成胰臟細胞的脂肪中毒,造成糖尿病和三高。飲食,還是要盡量以蔬菜,瘦蛋白,抗發炎的油脂為主。已經有脂肪肝和糖尿病的人,要逆轉這些問題,需要不少的時間和努力。蕭捷健提醒,「我們投資了不少時間在自己的事業上,但卻不願意花相應的時間在自己的健康上, 等到發現問題這麼嚴重, 反而要花更多的心力和金錢去找回健康,不是很不划算嗎? 」【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減重5公斤就能逆轉糖尿病!醫教4招「燃燒內臟脂肪」】
-
2022-03-16 養生.健康瘦身
肥胖不僅是慢性病!醫曝十大死因有8項與肥胖有關
近一半成人有肥胖問題!腰圍控制同樣重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2016年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過重者超過19億人,其中肥胖者超過6.5億人,表示肥胖已成全球重要的公衛議題。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定義,18歲以上成人身體質量指數(BMI) ≧24為「過重」,BMI≧27則為「肥胖」。 2016-2019年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的比率高達47.9%,有近一半成人有體重的問題,而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盛行率也高達11.21%,以上數據皆顯示台灣過重與肥胖盛行率仍有改善空間。除了BMI,腰圍也是健康體態重要的一項指標,根據國健署定義,腹部肥胖為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這間接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導致血液三酸甘油脂濃度增加、血糖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將上升。十大死因有8項與肥胖有關!新冠肺炎死亡率比一般人更高 台灣肥胖醫學會林文元理事長表示,肥胖是一種慢性病,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還可能會導致各種代謝、婦科方面的疾病。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還包括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症、胃食道逆流等。而臺灣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項與肥胖相關,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導致醫療費用與社會成本的提升。不僅如此,肥胖還會增加罹患新冠肺炎時的重症風險,住院率更是正常體重者的三倍,且肥胖住院者較健康體位住院者多2倍死亡率! ACT體重管理 改善肥胖遠離慢性病 因此,台灣肥胖醫學會呼應2022世界肥胖日主題「全民皆須行動(Everybody Needs to Act)」,提出體重管理的「ACT」三個行動方案: Accompany陪伴與支持:過重及肥胖者需要同理與陪伴,以長久支撐減重之決心,更需要專業醫療協助。小從周邊親友,大至整體社會,都應以支持代替歧視,給予減重者陪伴和幫助。 Calories 輕卡管理:有效率的減重計畫,應搭配熱量計算及適當的營養調配,加上適度的運動來消耗卡路里,達到健康體重的範圍。 Training 體重管理與全民學習:針對民眾端,透過國健署健康99網站等資源,幫助民眾打造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起追求健康體態;醫護端由台灣肥胖醫學會對專業人員進行體重管理相關醫學講座,從基層到醫學中心,讓醫護人員可以透過各種管道幫助與支持民眾進行體重管理。 改善肥胖問題,刻不容緩!健康體態的維持不僅帶來更亮麗自信的自己,更是遠離慢性病的關鍵。國健署也呼籲無論是自己或親友在面對肥胖問題時,應以更正面、積極的方式,並於需要時勇於尋求專業醫療團隊協助,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行動來改變全球最嚴峻的健康問題。 《延伸閱讀》 .肥胖罹癌風險僅次於抽菸!醫舉肝癌3部曲,趁早調整生活可逆轉。 .真實案例!從118公斤到46公斤,減重營養師分享成功4原則。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3-1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男人也有更年期!醫:出現肚子大、性慾低、易疲勞3症狀要當心,教你如何改善男性更年期
俗話說得話好,女人的性欲是30如狼,40如虎,50時坐地能吸土。但是大部分的男人,過了40歲卻只剩一張嘴。而造成只剩下一張嘴的原因呢?就是「男性更年期」。高醫師跟大家說明男性更年期發生的來龍去脈,以及如何保養身體,讓你的生活與工作都恢復到以往的狀態,雄壯威武,恢復往日的自信。高醫師指出「男性更年期」3症狀:肚子變大、性慾降低、容易疲勞,如果有出現以上三個症狀,就應該去尋求醫師診斷與治療!更年期不是女性獨有,男生也會有,跟男性賀爾蒙分泌逐漸減少有關,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男性賀爾蒙有什麼功能呢?1、維持肌肉強度2、維持骨骼強度3、減少體脂肪的比率4、促進紅血球生成5、促進性慾男性更年期的病人主要有三種症狀:1、大肚腩:男性賀爾蒙下降會造成體脂肪上升,主要會堆積在內臟脂肪,會造成肚子變大。首先,會不好看,第二肚子變大,也會造成心血管疾病上升。2、性慾低:男性賀爾蒙是維持性慾的關鍵。有很多中年病患,不管太太如何挑逗,還是一樣不動如山,夫妻生活不協調,最後都是被太太壓著來看診。3、易疲勞:原本是活躍職場菁英,但是過了中年之後,卻突然每天不想上班,只想待在家裡,什麼事都不想做,原本是職場戰鬥機,現在卻變成生活的弱雞。如何改善男性更年期?經專科醫師診斷,為男性更年期之後,接下來就要接受治療,高醫師說治療分成三個面向,包括飲食、運動、補充男性賀爾蒙1、食療:首重均衡飲食,不要過多或是過少,這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因為男性賀爾蒙低下的人,同時會有三高的問題,所以吃東西就會畏首畏尾,有時甚至不敢吃油,但油裡面的脂質,其實就是男性賀爾蒙的原料,所以你不吃油脂,反而男性賀爾蒙會下降,狀況會變得更嚴重。2、運動:像是有氧運動、無氧運動,兩者都要並進。有氧運動像是跑步、騎腳踏車或是游泳,長時間的運動,可以燃燒肚子裡面的脂肪,可以避免男性賀爾蒙,在脂肪中被轉換成女性荷爾蒙,進而造成肥胖。無氧運動像是深蹲或去健身房鍛鍊核心肌群,可以改善肌肉的血流及骨盆腔的血流。在性行為的時候,可以增強反應。3、補充男性賀爾蒙:市面上目前有針劑、凝膠以及鼻噴劑等。直接補充男性賀爾蒙,在數週到數月之後,會使男性賀爾蒙上升,肌肉也會跟著上升、骨骼肌會維持並增加性慾。像是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在補充之前,一定要與醫師溝通,因為補充外來的男性賀爾蒙,會造成血容比上升,可能會造成一些心血管的疾病,而且補充外來的男性賀爾蒙,可能會惡化原本攝護腺癌的狀況,所以在補充之前,務必經過醫師專業診斷及諮詢,才能去補充。高醫師教你如何戰勝男性更年期運動「深蹲」深蹲,首先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底板平放地上,重心位於整個腳底板,臀部像坐椅子一樣,向下坐,這時候要注意,膝蓋千萬不要動,坐下去的時候,上半身維持抬頭挺胸,並且吸氣;站起時,保持上半身抬頭挺胸,緩緩吐氣。這樣就完成了一個深蹲循環。最後高醫師不忘提醒,在使用男性賀爾蒙之前,醫師會先評估病患是否可以使用,因為外來的男性賀爾蒙可能會造成不孕,或是讓攝護腺癌有惡化風險。而除了服用荷爾蒙之外,飲食與運動也要一起加入,減緩更年期症狀。
-
2022-03-12 新聞.健康知識+
發炎害你瘦不下來!想減肥要先消炎,醫師教你「對抗發炎」該怎麼吃、怎麼動
肥胖會讓發炎指數增加,並因系統性和長期發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發炎相關疾病的罹患風險。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比喻,「慢性發炎就像全身都在放火」,會導致肝炎、肺炎、神經炎、腎臟炎、自體免疫疾病、關節炎、糖尿病、阿茲海默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各種問題。所以維持健康體重是預防慢性發炎的重要關鍵,那我們就要先了解發炎和肥胖之間的關係。「發炎」害你瘦不下來!想減肥就要先消炎脂肪細胞會持續製造及分泌促進發炎的脂肪激素,包括IL-6、IL-8、TNF-α,造成胰島素阻抗增加,進而造成各種的代謝異常,如血糖值過高。而過多胰島素也會促進發炎,發炎又導致肥胖,這時脂肪組織當然又增加了。所以,肥胖、糖尿病和發炎就是致病鐵三角,想要健康和減重,就一定要滅火、消炎。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世鐸則提到,過多的脂肪細胞因造成局部的血液供應不足,加上因堆積脂肪酸而增大細胞較不穩定,所以這些細胞容易因為受到物理性的壓力而破裂,進而引起發炎反應。台北榮總研究也發現,身體發炎物質會與胃腸道內分泌系統相互影響,由於腸道荷爾蒙會影響食慾、體重、脂肪與肌肉組成等等,一旦發炎問題未經治療控制,身材胖瘦也相對容易失控。呼吸也會胖?!這些肥胖背後的原因都和發炎有關當我們拆解導致肥胖背後的原因,不難發現每一項幾乎都和「發炎」有密切的交互影響。包括:‧ 糖類和精緻澱粉攝取過多:除了添加糖的飲料和甜食,白麵條、白吐司等高升糖指數的精緻澱粉吃多了也會促進發炎。‧ 煙燻燒烤食物:食物經過高溫燒烤會產生多環芳香烴 (PAH) 、異環胺 (HCA) 或丙烯醯酸 (AA) 等致癌又促老的物質,不但會讓身體發炎嚴重,也與肥胖、大腦發炎脫不了關係。‧ 長期熬夜、久坐不動:當胃的饑餓素以及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脂肪的瘦素以及腦部血清素分泌降低,都會造成發炎反應增加,引起肥胖。而熱量消耗降低、血管易發炎,全身就容易堆積脂肪,也會增加三高風險。‧ 空氣污染: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醫師表示,許多研究發現PM2.5濃度過高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及胰島素阻抗使得血糖連同血脂上升,造成人體一系列代謝混亂,並導致肥胖與三高。對抗發炎變胖的正確飲食和運動有肥胖困擾的人,如果想降低身體發炎,達到減重效果,建議先從「抗發炎」食物下手。由於人造奶油、速食、高溫油炸食品及大部分植物油所富含的「亞麻油酸」會促使大量生成親發炎性的物質,所以烹調方式也要避免高溫和油炸。:1. 各式色彩的蔬菜水果:能攝取豐富纖維及各種植化素(phytochemicals),其中像是鳳梨當中的「鳳梨酵素」可以幫助身體有效減少一些不必要及過度的發炎反應、增加免疫力並溶解血栓,具有不容小覷的抗發炎效果。不過也要避開高糖分水果及果汁,以免越吃越胖。2. 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Omega-3具有抗發炎的效果,在日常的飲食中較需要刻意加強補充,如沙丁魚、秋刀魚、鯖魚、鮭魚、鮪魚等深海魚及亞麻仁籽、海藻、酪梨、芝麻、堅果類等。另外油品也很重要,橄欖油、苦茶油、茶籽油、酪梨油、或玄米油是較適合的選擇。3. 綠茶:綠茶的茶多酚有抗氧化及抗發炎的效果,龍井或烏龍茶則次之。4. 辛香料:像是咖哩的薑黃、薑、紅辣椒、大蒜、洋蔥、迷迭香等,都含有抗發炎效果或抗氧化的植化素。其中「天然薑黃素」不僅比維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多出2.75倍,臨床醫學也發現它除了有抗氧化效用外,對降低血脂、抗發炎、抑制腫瘤、抗癌及預防動脈粥狀硬化都有幫助。除了飲食,運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想要降低內臟脂肪並減低身體長期發炎,又以「有氧運動」的效果較佳,能減少發炎、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可達到保護心血管的效果,像是跑步、游泳、拳擊或有氧舞蹈等等。專家也建議,可選擇多樣化的運動模式刺激身體,所以適合的有氧強度運動以外,不妨每週安排兩天的肌力訓練穿插。資料來源:肥胖與發炎─同樣的胖子,不同的健康?類風濕性關節炎研究重大突破:發炎影響胖瘦延伸閱讀: 乳癌9成以上是後天!護理師、空姐都是高危險群...妳一定要戒掉的6個壞習慣
-
2022-02-24 養生.健康瘦身
大量運動仍難瘦,原來是吃錯了!路易莎董座減重3階段 學會這樣減才不復胖
路易莎創辦人暨董事長黃銘賢,身形高挑、體態健壯,很難想像,過去的他體重曾飆到99公斤、甚至破百,後來花了4年減下30公斤。外界好奇,黃銘賢怎麼辦到的?他透露,除了自己本身堅定的意志力,飲食及運動都是重要關鍵。 現年42歲的黃銘賢,身高180公分、體重73公斤,最瘦時期體重69公斤。 他大學時期體重72公斤,出社會後工作壓力大,體重從78公斤上升至83公斤,一度靠著少吃瘦回78公斤,卻又復胖。2011年,原本每天只吃晚餐的他,開始吃宵夜、服用抗憂鬱藥物,儘管有在打球運動,體重仍暴增至99公斤,最胖時甚至突破100公斤。 減重階段跑步累到腿軟、大量運動仍「難瘦」 原來都是「吃錯了」 「第一次跑步跑了200、300公尺就累到腿軟,甚至膝蓋會痛。」黃銘賢笑說,當時不覺得自己變胖,直到在球場遇上高中好友,對方從原本的140公斤瘦到101公斤,讓他驚覺兩人的體重幾乎快走到「死亡交叉」,才決心減肥,開始少吃並大量運動。 起初靠著少吃及跑步,黃銘賢的體重確實從99公斤下降至92公斤,但他發現,這方法容易復胖,就採取2個月瘦5公斤、再增加2公斤的做法,重複進行。他說,自己其實沒有認真規劃,但自認意志力夠堅強,花費約2至3年後,減下22公斤。 不過,真正讓黃銘賢意識到,減肥不能只減體重,更要減掉脂肪,是在他瘦下16公斤以後。 減脂階段「那段時間都是認真運動,吃還是隨便吃,也告訴自己運動是為了吃。」黃銘賢說,當時一周打籃球4天,重訓5天、每次1小時,有時甚至早晚都到健身房報到,但飲食方面未做調整,導致瘦的慢。 不僅如此,每周都會測量Inbody(身體組成評估)的黃銘賢發現,那段期間他的內臟脂肪數值高達6至7,不減反增,才下定決心改變既有模式,從少吃大量運動改為「選擇對的食物吃」,開始減脂。 減脂期間,黃銘賢堅持不碰碳水化合物、澱粉、醣,大量食用蛋白質與蔬菜,曾試過不吃油脂,但身體、眼睛變得乾澀,因此也會搭配一點油脂食用。 黃銘賢指出,澱粉的缺點是吃了很容易就會餓,升糖快速,消耗掉後又再進食,熱量高,醣一般來講都是高GI(升糖指數),吃了胰島素會快速上升變成脂肪,蛋白質較屬於中升糖指數,能透過運動快速消耗,較不易快速變成脂肪,油脂則幾乎不太升糖。隨身攜帶微量秤、精準計算 看一眼就知道熱量 「理論上,減脂要控制總熱量,但又不能餓得不舒服。」 為了精準計算自己一天吃進多少熱量,黃銘賢笑說,自己曾隨身攜帶微量秤一個月,吃每一口都量過再吃,只要外出用餐都會引來服務生好奇詢問,他也會特別向服務生解釋原因,現在已練就出看到食物份量就曉得熱量的功夫。 談到要如何知道每項食物的熱量?黃銘賢直言,就是透過大量閱讀、查詢資料,自己的手機裡有所有食物的GI值與熱量。 黃銘賢舉例,他吃火鍋不吃豆腐、南瓜、芋頭,會吃菜類及香菇;肉類則選擇吃松阪豬、板腱牛,鍋底選用昆布鍋。他說,麻辣鍋都是油,牛五花100公克熱量超過400大卡,但板腱牛同樣克數,熱量僅140大卡,吃下同等分量熱量卻差了300大卡。 「你知道吃什麼是對的,吃再多都不會胖、還會瘦。」回想過往暴肥的時光,黃銘賢坦言,曾有一段時間愛上吃速食店,每個晚上都會點3塊炸雞、一份大薯、蛋塔,再搭配一杯可樂,吃一餐下來熱量突破2500大卡。 難道減脂期間沒有碰上停滯期嗎?黃銘賢想了一下說,原本減脂都照著步調走,當體脂降到10%時,原以為很容易就降到9%,選擇跑步、吃更少,一周後體脂反而上升至11%,讓他驚覺跑步會流失肌肉,改為快走,讓心跳維持120至130之間,飲食回歸原本方式控制,慢慢又讓體脂往下掉。 「停滯期有時候是太過想要更快進步,做出更極端的作法,身體反而會反抗,讓你無法達到目標,要用對的做法做,才可以順利往下走。」黃銘賢說道。 增肌階段下個目標是「增肌」 少吃一片吐司「差很大」 現在,黃銘賢將目標瞄準「增肌」,一天總熱量頂多吃進2200大卡,以雞胸肉、蔬菜及蛋為主,再搭配低升糖燕麥奶。 他舉例,早餐吃雞胸肉、燕麥奶再搭配一顆蛋,健身後補充高蛋白,再吃個雞胸肉。吃路易莎的三明治時,先拿掉一片吐司、不要醬,適當攝取澱粉,只吃肉、蔬菜及一片吐司。偶爾心情好吃片蛋糕,儘量不選奶油而是慕斯類,或較蓬鬆的蛋糕。 為何要少吃吐司?黃銘賢拿出手機開始計算,一片吐司120大卡,一天少吃一片、一個月就差3600大卡,一年就少43200大卡,每8000大卡可燒掉1公斤脂肪,所以每天少吃一片吐司,一年後脂肪就會掉5.4公斤、體重至少減掉7至8公斤。那片吐司要跑20分鐘才可能消耗掉。 運動方面,黃銘賢表示,剛接觸健身時有3名教練教學,各教一年左右,後來他從中分析教練們教學的優缺點,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自行鍛鍊,現在以重訓為主,每天健身一個半小時,朝著肌肥大訓練提升肌肉量,追求理想中的身形。 做每件事都有「完美方程式」 明天再開始就輸了 「我喜歡的事我就想把它弄懂。」黃銘賢笑說,自己做事有個「完美方程式」,從起床到睡覺都應有可用最短路徑完成的SOP,不論在減重、減脂,或是管理路易莎都是。 以減脂來說,黃銘賢認為,運動是生活的一環,他的目標是要先讓公司同仁把體脂降下,前陣子展開減脂大賽,請同仁在比賽開始先量Inbody,將資料回傳,期間則鼓勵大家調整飲食習慣及健身,若減脂最多者就有獎勵可拿。 管理路易莎方面,黃銘賢從排班到店舖經營等,都規劃了學習課程,針對門市運作,編排出最適合門市利弊、達到獲利的方式,讓夥伴們透過課程,有個可依循的方向慢慢進步,再進而內化為自身養分。 「以前常跟人說我做事都是全力以赴,我們開的每間店都會把它做到最好。」今年路易莎將繼續拓點,並加強服務、科技(數位轉型)、環保,將餐飲做到最完美、有溫度,內用改成使用咖啡渣製成100%可回收的杯子,發展線上點餐可先預訂結帳,讓消費者到店後免排隊。 最後,黃銘賢也給予想減重、減脂的人建議,要挑選「對的食物」吃,運動可選擇快走,讓心跳維持在130、走45分鐘至1小時,他也透露,自己從沒想過放棄減重減脂,反而抱持著「早做早得」的想法,認為都要減肥不如提早減,「明天再開始做就已經輸了!」●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提升免疫力,笑就對了!產生笑容時腦中釋放快樂激素,有效舒緩各種疼痛、不舒服.抑鬱症真是可怕惡魔!苦苓:那時唯一念頭是要怎樣尋死,才能讓妻子拿到全部保險金.攝護腺手術容易出現低體溫!骨科、泌尿科手術特別要注意,「這樣做」避免併發症發生
-
2022-02-16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破解厝邊迷思/瘦子不會得糖尿病?小心隱形肥胖
Q:一般人對糖尿病患者的印象是肥胖和超重,對於身形纖細的瘦子來說,應該不是罹病的高危險群,不用擔心糖尿病找上門吧?A:肥胖是容易罹患糖尿病的因子,但不是絕對!不良的生活習慣才是主因。糖尿病是身體代謝異常,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導致血液裡的糖分升高,高血糖不僅會造成血管受損或硬化,還會損壞器官和神經。許多體型偏瘦的民眾會輕忽糖尿病的可怕性。有些人的內臟脂肪堆積、體脂肪高,但是從外觀上根本看不出來,加上久坐、少運動,反而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這些看起來不胖、體脂卻嚴重超標的「泡芙人」,更要小心隱形肥胖的危險性。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與肥胖、不良習慣等有關,第一型糖尿病則是先天遺傳和免疫系統造成,千萬別誤信「瘦子就不會得糖尿病」的迷思。糖尿病有多吃、多喝、多尿和體重減少的「三多一少」症狀,若突然消瘦,一定要注意,這是身體健康亮紅燈的警訊。建議民眾平時應養成量測三高數值的習慣,定期健康檢查,找出潛藏的疾病。諮詢/馬偕紀念醫院心血管中心超音波影像學兼遠距醫療主任洪崇烈(本專欄與淡水馬偕社區醫學中心合作)
-
2022-02-05 養生.聰明飲食
熟齡減重該怎麼做? 營養師傳授「長壽減重法」,掌握4原則瘦身並不難!
英國歌后愛黛兒(Adele)前陣子被發現又瘦了一圈!她公開是採用「長壽飲食法」瘦身,利用喝低熱量的蔬果汁、少量的正餐,加上規律的運動,不碰糖類、酒及辛辣食物,達到快速減肥的目的。事實上,減肥的方式相當多,如何不為難自己,又能達到減肥的目的,讓生活趨向更健康、更快樂?建議熟齡減重可掌握4大原則。1.低醣飲食糖會促使胰島素分泌,而胰島素正是一種合成性的荷爾蒙,會驅使脂肪的合成,因此,減重的關鍵就是「控制攝取總醣量」,建議醣攝取量控制在一天150克以內。加上從蔬菜、水果獲得的醣類,換算下來,一天白飯不能超過一碗半,用這個方法,堅持一個月,多數人可以明顯看到成效。不過,很多人為了求好心切,會戒斷包括主食在內的所有醣類,其實,人類本身就需要醣類的滋養,如果醣類攝取不夠,代謝脂肪的能力會下降,也就是說,完全不碰主食的人,未來出現復胖的機會相當高,而且容易引發內分泌失調、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問題。2.避免精製糖等加工品減肥計算熱量固然很重要,但食物的選擇更重要。日前一位女性分享,她早餐、中餐幾乎沒吃,晚餐只喝一杯珍珠奶茶,一天攝取的熱量根本不到1000大卡,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瘦不下來。癥結點就是她陷入熱量迷思,選錯食物了,常吃精緻糖類、加工品等食物,而這類食物是會讓身體趨向脂肪的合成,儘管限制整體熱量、搭配規律運動,也很難瘦下來。所以,減肥期間,更應該選擇食用天然、身體好代謝的食物。3.水果不可以吃到飽很多人以為水果富含天然酵素、維生素、礦物質,減重期間可以肆無忌憚的吃,那就錯了。水果固然營養,別忘了,其主成分仍是果糖,很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過量攝取,不僅造成血糖震盪,還很容易生成三酸甘油脂,變成體脂肪、內臟脂肪。正確做法是一天以2至3份為限,若是糖尿病患,就得嚴格限制在兩份以內(一份水果大約是一個拳頭大小)。4.規律運動飲食控制雖然可以減少熱量達到變瘦的目的,但過程中也會一併消耗掉肌肉,而肌肉正是掌管基礎代謝率、未來是否復胖的關鍵。因此,透過適當的有氧及阻力運動,訓練肌肉,不僅能提高基礎代謝率,也會更健美有型,達到真正的「塑」身,而非僅是「瘦」身。
-
2022-01-24 新聞.元氣新聞
戰勝糖尿病 從健康生活開始
「我騎我助,偏鄉學童營養補充」 終結肥胖與貧窮的惡性循環「治療糖尿病不单是靠使用藥物就好,它廣泛地牽涉到個人健康習慣、生活型態,健康的生活方式、充足的運動跟均衡飲食,才是戰勝糖尿病及其他嚴重慢性病的關鍵。」來自丹麥的知名製藥公司、台灣諾和諾德藥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的總經理施伯菲再三強調這個原則。於2021年12月12日,為紀念胰島素一百週年,台灣諾和諾德發起「我騎我助,偏鄉學童營養補充」活動,就在倡議上述這個的理念。施伯菲邀請公司內部同仁和眷屬參加騎行,透過眾人累積的總里程來達到捐款目標。雖然一路上遇到風雨攪局,參加者們還是堅持騎完全程,最後達成30萬元捐款目標給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幫助食物銀行持續執行「偏鄉教室的營養補充包」計畫,提供偏鄉學子營養充足均衡的點心。預防糖尿病,最好從避免肥胖、過重著手。許多民眾可能知道糖尿病和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高度相關,因此如果要預防糖尿病,從「避免肥胖、過重著手」會是有效的做法。台灣人體重過重、肥胖人口比率多年來在亞洲榜上有名。當施伯菲將這個數據回報給丹麥總部時,都沒人願意相信他,「我們真的相當訝異,因為我們看到走在街上的台灣人看起來都很瘦啊!」但後來施伯菲了解到,台灣的肥胖情況和歐美不同,有很多人是「胖在裡面」,即內臟脂肪過高。他表示,現代人的生活本來就已經少勞動、久坐辦公室,加上人們喜愛攝取高熱量食物(特別是台灣又是美食王國),三高就這樣累積起來,糖尿病也成為國人常見的慢性病。缺乏「好食物」,肥胖與貧窮和物資缺乏高度相關。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刻板印象中常認為肥胖多是「有錢人的疾病」,因為愛吃美食、攝取熱量過多、勞動工作較少,所以才會發胖。然而事實上,肥胖其實與貧窮和物資缺乏高度相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粗估,全世界有四分之一人口難以取得安全、營養的食物 ,且他們大部份分布在中低收入國家;除此之外,超重和肥胖現象在所有區域持續增加,尤其發生在學齡兒童和成人中1。原因有很多,包括營養均衡、新鮮的食材較為昂貴,貧窮者負擔不起,為了掙錢養活自己,可能也沒有餘裕跟時間烹調;但垃圾食物、速食、使用大量人工添加物的「工業食物」則便宜得多且容易取得,進而成為他們主要攝取的食物,加上缺乏對飲食與健康的正確知識,肥胖和糖尿病因此隨之而生,成為「貧窮病」。預防重於治療,從小建立良好飲食觀念。因此,針對一般族群如何避免糖尿病,施伯菲的觀念是預防重於治療。他認為人若在小時候就建立良好的飲食觀念與生活習慣,讓身心常保平衡,便能降低日後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不需要靠藥物便能維持一副好的身體跟生活品質。「我自己也是這樣教小孩的。我們住在陽明山,所以常常去健走,或在大台北地區到處騎單車。台灣跟北歐一樣都是海島環境,有很多戶外活動可以從事,我覺得這是台灣的優勢。」施伯菲説。透過與食物銀行合作,滿足偏鄉兒童營養需求。而對於較難取得新鮮、營養食物的族群,如偏遠地區的居民,諾和諾德則想到可以和食物銀行合作,透過食物銀行作為「重新分配食物資源」的平台協助,讓偏鄉居民能較容易取得好食物、好食材,攝食更營養均衡、降低他們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同時避免都會區因食物過剩所產生的浪費。像這次接受食物銀行營養補充包計畫之一的新北市貢寮區和美國小,就特別重視建立學生的飲食和運動習慣。校長張麗秋指出,學校會跟家庭一起聯手合作,提供學生足夠的營養。由於和美國小位於鼻頭角和三貂角之間、位置偏遠,雖然家家戶戶容易取得漁獲,但肉類、蔬菜類都得等假日時前往瑞芳、澳底等地才能購買。因此學校請家長早上盡量幫小朋友準備夠豐盛的早餐,晚餐則烹煮魚類、海鮮等優質蛋白質;至於肉類、蔬菜類等營養,則靠學校的自立廚房供應,於午餐時間補充。另外,學生在校活動量大、容易肚子餓,因此學校跟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合作,由食物銀行定期定量供應學生在校點心,補充活動後的營養需求。台灣全民食物銀行秘書長劉露霞說,「偏鄉教室的營養補充包」計畫自2016年開始執行,根據台灣營養基金會建議,針對六大類食物中不易取得的「牛奶、堅果種子類」為主要,並搭配營養強化地早餐穀片,避免供應營養密度低的「空熱量」食品,提供包含「牛奶、堅果、早餐穀片」的「營養補充包」給偏鄉學子,和美國小正是他們的合作對象之一。此外,食物銀行也規劃一系列寓教於樂的飲食素養課程,培養學生正確的飲食觀念。
-
2021-12-30 養生.聰明飲食
跨年寒冷又一波!營養師盤點5大高鈉食物,少攝取避免心血管疾病發作
冬天為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低溫容易增加血管收縮的機率,使血管變細,也使得血壓容易增高,導致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因此在寒冷的冬天穿著足夠的衣服保暖相當重要! 國人每日鈉攝取普遍超標營養師潘富子提醒,除了做好保暖工作之外,飲食上也需多加留意「鈉」含量的攝取。飲食中吃下過多的鈉是造成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壓若控制不佳易導致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所以,避免吃重鹹是健康的第一步。依據2005-2008年、2010-2011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我國各年齡層民眾的鈉攝取量都已超過每日建議量,而且有「男多於女、少多於老」的趨勢。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國中、高中以及青壯年(19-30歲) 男性每日鈉總攝取量分別為4899毫克、4962毫克及4494毫克,已達每日建議值的2倍以上;依照衛生署建議國人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即食鹽6克),每1克鹽含400毫克的鈉。 5大高鈉食物大公開現代人生活因忙碌,飲食方式講求快速、方便,也隨著冬季氣溫明顯驟降,飲食也會因為了取暖也有些改變,潘富子整理了5大高鈉食物,提醒民眾在攝取上必須留意食用份量。1.調理包:調理包的食用方式最適合上班忙碌的族群,只需經過簡單加熱就可開封食用。以一包市售的紅燒牛腩調理包來看,一包約200公克,其中鈉含量就高達約1371毫克。若一天三餐中,吃兩次用調理包當主食,其鈉攝取就已超過當日攝取量。2.泡麵:泡麵的食用方式也是方便且快速,再加上熱呼呼的湯頭最適合在冬天裡取暖食用,尤其以麻油雞、花雕雞或有其它料理酒入味等風味泡麵,更是在冬季裡大受民眾喜愛。但泡麵的鈉含量也是不能小覷,以市售的袋裝花雕雞麵來看,一小袋的花雕雞麵鈉含量也高達1200毫克,整份吃下去相當於已吃下當日鈉攝取量的一半。3.火鍋湯底:每到冬天,最愛與親友相約吃火鍋開心相聚享受美食,但火鍋湯底內的鈉含量也是相當驚人。以國人熱愛的麻辣火鍋湯底來看,一碗(200c.c.)鈉含量約1255毫克,超過當日鈉攝取量的二分之一。潘富子提醒,在冬季裡還是可以開心吃火鍋,但湯底盡量選擇由昆布或蔬菜熬製的清湯底,不僅減鹽也可降低熱量的攝取。4.醬菜:冬天裡喜愛的食物還有來碗熱呼呼的粥,白粥的鈉含量雖然不高,潘富子營養師要提醒的是吃粥用的配菜,常以醃漬、罐頭做為保存方式,而製作過程中就會加入大量的鹽,相對食物的鈉含量也提高。以市售的醬瓜來看,一罐醬瓜的鈉含量也有1765毫克,鈉含量也是相當高,提醒民眾千萬別因爽脆涮嘴的口感就一口接一口,而忘了控制份量。5. 豆乳醬:國人在冬季裡喜愛用食補的方式做為取暖,潘富子提醒民眾在吃薑母鴨、羊肉爐時通常都會搭配豆乳醬一起食用。100克的豆乳醬料,其中鈉含量更是驚人,高達2945毫克。在享受美食時,醬料的份量千萬要斟酌食用。延伸閱讀: 。飲食高油、高糖、高鹽恐爆血管! 「5大清血管食物」曝光 。看不到的脂肪最可怕! 4大因素都會讓內臟脂肪過高…長期減肥也不OK
-
2021-12-20 失智.大腦健康
活躍老化,長者更要動!10步驟教你如何有效運動、預防疾病
「距離失能只差一個跌倒,一旦跌倒疾病就會出現」, 特殊族群發生此現象的機會,相對其他族群而言風險更高,也因此需要更多方法來教導,幫助他們在風險管控下進行安全有效的訓練,並且去實踐「運動就是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的價值。」是很重要的。常見的特殊族群(包含視障、智能障礙、糖尿病、癌症、關節炎、高齡銀髮族群、青少年族群、高血壓、骨質疏鬆、肥胖族群、懷孕產後等),在運動計畫上,相較於一般族群,更應設計有效、安全之運動處方訓練計畫,並且掌握因特殊疾病而有的病理、生理限制與訓練禁忌,並以現有的證據來降低疾病及罹癌率。大家都知道無論是健康族群、亞健康族群,抑或是本篇文章所提及特殊族群都應該要動,但到底要動多少?怎麼動?如何動?為何動?卻了解不多。根據2021年美國心臟協會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出「我們需要多少的身體活動?」有以下四點:1、每週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有氧運動。2、增加身體活動。3、提高強度(心跳)。4、增加肌肉量。💡小結:有活動比沒有活動好;活動量多通常比更少活動來得更好;且能有效降低失智、憂鬱症風險。然而,特殊族群運動處方考量的重點「安全的動」比「動得多」更為重要。也因此,運動前的評估絕對是當務之急,透過運動前健康篩檢問卷可以了解症狀及運動狀況,特別要注意的事項有:1、獲得醫療許可與否取決於醫療專業評估,目前並無任何單一工具可以準確判斷。2、跟您的教練或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如:家族史、醫療病史、運動強度上限、其它症狀、是否正在服藥…)等風險評估,以利運動測試與運動計畫設計。💡若有伴隨特殊疾病或其它健康疑慮,則應進一步尋求醫師協助。從「腰臀比」、「體脂肪」簡單自我檢測身體是否異常●身體組成中,腹部脂肪可能與多種疾病有關,如:高血壓、代謝症候群、第二型糖尿病、中風、心血管疾病、血脂異常。●腰臀比(WHR),腰圍÷臀圍,即腰圍與臀圍的比值,比值越高則表明是內臟脂肪過剩的高危顯人群。銀髮族男性腰臀比>1.03為高風險,而女性腰臀比>0.9則為高風險,所以在客觀條件下,腰越細相對越健康。●一般來說,體脂肪在下列狀況下,對於長期健康是有益的:男性:12~23%、女性:17~26%。了解運動強度指標 以強化訓練、提升運動品質代謝當量METs是衡量特殊族群運動強度最方便、且標準化的指標。簡單來說,它指的就是能量消耗速率,也就是一個人在休息時的耗氧量。所以,2METs能量消耗速率就是1METs的2倍●輕強度(1.6-2.9METs),如:室內空間步行、洗碗、坐著釣魚、彈鋼琴。●中強度(3.0-5.9METs),如:擦地板、高爾夫、籃球投籃。●高強度(≧6.0METs),如:非常快步走、慢跑、籃球、足球、連續跳繩、競賽排球。※不同年齡在執行相同身體活動任務時,相對強度不同,反應在不同最大攝氧量,這些都是特殊族群安排運動強度需要考量進去的。阻力訓練原則 有效達成訓練成效●特異性:透過特定訓練方法,以達到特定的生理適應。●超負荷:以大於自己平常習慣的強度進行訓練,以達成成果進步。●漸進性:能夠更有效的帶來長遠成長。本文中所指的漸進,除了負荷漸進之外,每週訓練頻率、每次訓練項目種類、訓練對技巧的要求(如:反應、協調、平衡、敏捷)都算是漸進的變項。透過運動一般性原則 改善身體各部位疼痛●改善膝關節疼痛:肌力強化訓練、核心訓練、心肺有氧訓練、水中訓練。●改善髖關節疼痛:肌力強化訓練、水中訓練。●提升整體日常體能活動,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對特殊族群而言、水中訓練不僅能改善疼痛,也能提升膝關節、髖關節功能。※良好設計的運動處方,不會對關節退化造成負面影響。※目前並沒有一體適用的運動處方原則(FITT);但需要額外留意疼痛、關節穩定性、疼痛。遵守特殊族群訓練完整流程 以避免運動傷害產生●進行運動前篩檢(自我篩檢可)。●取得醫療許可。●了解運動對健康益處,並設定合理目標。●辨識運動訓練風險(但不運動風險更高)。※對於做事生活者(如:家庭主婦、司機、需久坐上班族等)有兩點要特別注意:1、強烈建議應從低至中等強度訓練開始。2、逐步增加強度與持續運動時間 2 - 3 個月。●準備醫療緊急處置(如:支氣管擴張劑)。●知情同意書。●運動評估與測試並決定身體基準狀態。●尋求適當的運動處方。●計畫執行監控與後續追蹤。●不斷反覆確認是否符合現有指引建議。特殊族群運動其實與一般族群無異,只是需要「方法」,帶來的好處不勝枚舉。●肌力訓練可有效控制血糖及血壓。●心肺訓練也可有效降低LDL*並增加HDL**。●適當運動可增加睡眠品質。●幫助降低因病而產生的憂鬱、增加食慾,提升生活品質,進而逆轉健康及運動表現。*低密度脂蛋白 (LDL):含有大量膽固醇,而且體積小,容易滲入血管壁中,形成動脈粥狀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hol)俗稱「壞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 (HDL):含有大量的磷脂類及少量的膽固醇,可以移除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預防堆積在血管壁中,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hol)俗稱為「好的膽固醇」(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 )
-
2021-12-19 新聞.健康知識+
肚子大怎麼消?營養師曝4種大肚類型如何改善
根據國健署統計,國人身體質量指數(BMI)為肥胖的人口比例逐年攀升,大約每五人就有一人屬於肥胖範圍,而且肥胖人口有年輕化趨勢,肥胖也容易造成代謝症候群,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而低頭看一下自己的肚子,你的肚子是哪一種呢?▲鮪魚肚特徵:肥肥軟軟、坐下會分兩層、全身偏肉。原因:多因每天大魚大肉、無肉不歡、少吃蔬果所致。建議:每天蔬果579、肉不超過1.5個手掌大小、改變飲食觀念。▲小腹肚特徵:常出現在女生,肚臍以下腹部凸起,穿緊身裙特別明顯。原因:可能便秘、常久坐不動、經期不順、愛喝冰品等。建議:多吃蔬果、多喝水、多活動、注重經期前中後的調理。 (推薦閱讀:女性更年期後腹部愈來愈胖? 5個肚子變胖的後遺症要小心) ▲啤酒肚:特徵:全身不一定胖,但肚子圓滾滾,尤其男生較明顯。原因:常喝酒過量、吃加工食物、飲食重口味。建議:飲酒適量就好、不吃太重鹹、吃食物原型、飲料改無糖。(推薦閱讀:一半台人喝酒會臉紅! 醫警告「酒精不耐症警訊」:罹癌率增) ▲壓力肚特徵:體重一直往上增加,尤其肚子連帶腰間贅肉整圈脂肪肥胖;有時會克制不了食慾跟心情。原因:壓力賀爾蒙刺激,造成食慾上升、脂肪囤積等反應。建議:去渡個假放鬆心情、或假日給自己放空48小時,建議早睡早起、不熬夜、補充鈣、鎂、色胺酸食物放鬆心情、運動調整壓力賀爾蒙。 (推薦閱讀:一片黑巧克力熱量比蛋糕高! 營養師揪「致胖陷阱」:小心愈吃愈沮喪) 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測量腰圍能判斷腹部肥胖程度,更是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判斷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低的重要指標。快拿出皮尺量一量 :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就代表腰圍過粗!建議對症下藥,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希望大家的肚子愈來愈平坦,人人都擁有滿意的曲線及健康。延伸閱讀: ·便祕、缺鈣還有遺傳都會讓小腹微凸! 營養師揭「3個飲食自救法」:吃很重要 ·瘦小腹不是少吃就有用! 6個懶人必學的小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