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8 科別.婦科
搜尋
內臟脂肪
共找到
156
筆 文章
-
-
2020-02-28 新聞.健康知識+
別再放任肚子凸出!8危險因子恐讓你走上洗腎人生
50歲陳先生事業有成,但患有高血壓和痛風病史,健檢報告也呈現血液尿酸高合併腎功能下降,無奈長期應酬頻繁,沒有定期追蹤,僅痛風發作時服用止痛藥,直到近期痛風頻繁,被告知腎功能退化,恐走上洗腎一途,才配合醫囑治療,調整飲食習慣,所幸各項指數已控制良好,腎功能也無惡化跡象。 以陳先生為例,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李其育表示,造成腎衰竭的危險因子,包括未控制好的高血壓、肥胖、高血脂、高尿酸併痛風、頻繁使用止痛藥、喝酒、喜好高鹽、高磷食物等,若不改善既有的生活習慣與飲食,並搭配定期門診抽血檢查和藥物治療,日後腎功能恐會持續惡化衰竭,有極高機率需要洗腎。 李其育強調,現代人生活忙碌、有繁多交際應酬,常會忽略身心健康,導致肥胖人口持續增加,出現許多「小腹婆」、「富爸爸」等腎臟病潛在患者,尤其中廣型肥胖的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比例也相對較高,推測應是內臟脂肪分泌的發炎因子增加,造成發炎、體內自由基與氧化壓力增加、異常的腎激素系統分泌造成高血壓腎病變。 因此,除了控制高尿酸的問題,飲食方面,必須先戒酒,並減少紅肉、內臟、海鮮類食物的攝取,例如餐敘免不了的下酒菜小魚乾,其內臟亦含大量膽固醇,故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應好好檢視日常飲食,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止痛藥物攝取,才是預防腎功能惡化的長遠之計。 李其育也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應把握「一青二白」,一青即多吃青菜,二白是指控制澱粉類和蛋白質攝取,並減鹽、控磷,才能活出「腎利人生」。 延伸閱讀: 瘦小腹不是少吃就有用! 6個懶人必學的小秘訣 肚子痛卻說不出是哪裡痛? 看醫生時必答4個問題揪兇手 頻頻脹氣好難受 超過3天可能是重病前兆! 
-
2020-02-19 養生.健康瘦身
狂踩飛輪減重沒效? 想要燃脂這運動更有用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飛輪課已經成為健身房及各縣市運動中心最夯的運動課程,雖然1堂課只有40分鐘,但在教練口令帶動下,雙腳用力踩著飛輪一下就爆汗、大量燃燒卡路里,許多人認為,這類高強度間歇運動可以有效減重,因此,飛輪課大受歡迎。 國民健康署指出,高強度間歇運動(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是指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較長時間低強度運動兩者交叉進行,以飛輪為例,突然爬坡、增加阻力或速度變快等。 研究顯示,經常踩飛輪,可以減少脂肪堆積、降低身體脂肪組成,特別是腹部與內臟脂肪,相當適合希望雕塑體態,讓線條變好看的人。至於體重過重者,只要持之以恒,長期(12周以上)接受高強度間歇運動訓練,也能改善最大攝氧量、腰圍、體脂率、休息時心跳與血壓,有助於身體健康。 不過,目前研究尚未證實,踩飛輪等高強度間歇運動,可以顯著地減重。也就是短期高強度間歇運動的減脂效果,並未優於中強度有氧運動。 國民健康署表示,如果從時間觀點來看,高強度間歇運動時間較短,消耗同樣的卡路里,則要比中強度有氧運動少花將近40%的時間,屬於比較有效率的運動方式。 國健署建議,不管從事哪一種運動,都應循序漸進,注意場地安全,並事先動態暖身、運動後緩和拉伸。一開始,最好先請經驗豐富的教練指導,此外,第1次做高強度間歇運動時,應該量力而為,不用跟其他學員做比較,一步一步來,才能避免運動傷害風險。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瘦小腹不是少吃就有用! 6個懶人必學的小秘訣 脂肪頑固難消? 營養師激推2食物讓你邊吃邊瘦 
-
2020-02-19 科別.泌尿腎臟
肥胖、長期吃止痛藥 腎衰危險因子
一名50歲商人有高血壓和痛風,且合併腎功能下降,但他仍頻繁應酬,還常因痛風發作服用止痛藥,直到最近因痛風頻發作、腎功能退化,恐走上洗腎一途,他才配合醫囑調整飲食習慣,腎功能也才未再惡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李其育說,這名商人血液尿酸長期偏高,每與友人聚餐,都會大喝一場,並經常吃辣炒土豆小魚乾下酒;長期下來除了有啤酒肚,也因尿酸高合併痛風,經常自己買止痛藥緩解症狀。他說,未控制好高血壓、肥胖、高血脂、高尿酸合併痛風、頻繁使用止痛藥、喝酒等都是造成腎衰竭的危險因子,若不改善既有生活習慣與飲食,並搭配定期門診抽血檢查和藥物治療,日後腎功能都會持續惡化、衰竭。該商人後來努力配合醫師建議與治療,不再隨便服用止痛藥,並每三個月回門診追蹤,在血壓、血脂、尿酸皆控制良好下,痛風發作次數明顯減少,腎功能也不再惡化。李其育強調,肥胖人口持續增加,許多「小腹婆」、「腹爸爸」都是腎臟病潛在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比率也相對較高,推測應是內臟脂肪分泌的發炎因子增加,造成發炎,以及體內自由基與氧化壓力增加和異常的腎激素系統分泌,造成高血壓腎病變。李其育說,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應把握「一青二白」,吃青菜,控制澱粉類和蛋白質攝取,並減鹽、控磷,才能活出「腎利人生」。
-
2020-02-18 橘世代.健康橘
胃食道逆流好發哪個年紀?學6招有效不復發
「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嗎?」胃食道逆流是許多人都不陌生的疾病,有時候吃完飯或是喝完咖啡,一陣嘔酸、灼熱感湧上胸口,知道又是這疾病在作祟了。醫師表示,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原因很多且複雜,除了藥物治療外,透過飲食、生活的調整,才能減少胃食道逆流復發的機會。振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黃信閎表示,胃食道逆流典型的症狀為胃酸逆流、口酸、口苦、上腹痛、噁心以及胸口灼熱,也是俗稱的火燒心;除此之外,也會出現非典型的症狀,胸痛、胸悶、氣喘、咳嗽、喉嚨不適或喉嚨痛、聲音沙啞,甚至牙齒酸蝕的症狀。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主要是下食道括約肌異常,原本食道和胃連接處的下食道括約肌可阻擋食物回流,當肌肉功能衰退、因為進食吞嚥時,該處肌肉短暫放鬆時就會有胃食道逆流的風險。另外,當胃排空的速度變慢、肥胖導致腹壓升高,也會讓胃部內容物逆流。但台北榮總內科部部主任侯明志表示,胃食道逆流也可能患者出現典型症狀卻完全找不出原因,有些人在做了許多檢查後發現本身對酸敏感,因此儘管酸鹼值測試不酸,仍有不適的症狀;也可能是因為自律神經導致不時覺得有「東西」逆流。至於胃食道逆流多集中於「橘世代」,侯明志認為可能因為這個年齡層的民眾,食道長期受到酸的侵蝕,或是因為使用久了像橡皮筋一般彈性疲乏、鬆了,而越容易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另外,這個年齡層也可能因多為中廣身材,腹壓較大而導致。●減少胃食道逆流復發1.減重2.戒菸酒、咖啡、茶、辛辣刺激與甜食3.避免穿著過緊的衣褲4.避免睡前2至3小時進食5.睡時床頭抬高15至20公分6.多做腹式呼吸資料來源/黃信閎、柯富揚【熟齡飲食這樣吃↘↘↘】。體型纖瘦內臟脂肪仍過高? 醫師:這樣吃動有助減少隱形殺手。如何吃得營養又美味 哈佛大學建議「餐盤這樣放」。打破迷思! 吃太清淡反而容易衰老無力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18 新聞.用藥停看聽
肥胖、飲酒、長期吃止痛藥 醫師:易敗腎
一名50歲商人有高血壓和痛風,健檢也顯示尿酸高且合併腎功能下降,但他仍應酬頻繁,未定期追蹤,且痛風發作時服用止痛藥,直到最近痛風頻繁,查出腎功能退化,恐走上洗腎一途,才配合醫囑調整飲食習慣,使腎功能未進一步惡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醫師李其育說,這名商人血液尿酸偏高(9-10mg/dl)合併腎功能下降,但因從商應酬繁忙,鮮少定期至腎臟科追蹤。他雖未酗酒,但每與友人聚餐,還是會大喝一場,經常用辣炒土豆小魚乾下酒,長期下來除了有啤酒肚,也因尿酸高合併痛風,經常自己買止痛藥緩解症狀。李其育說,未控制好高血壓、肥胖、高血脂、高尿酸併痛風、頻繁使用止痛藥、喝酒、喜好高鹽、高磷食物等都是造成腎衰竭的危險因子,若不改善既有的生活習慣與飲食,並搭配定期門診抽血檢查和藥物治療,日後腎功能持續惡化衰竭,有極高機率需要洗腎。該商人後來努力配合醫師建議與治療,不再隨便服用止痛藥,並每三個月回門診追蹤,在血壓、血脂、尿酸皆控制良好下,痛風發作次數明顯減少,腎功能也不再惡化。李其育強調,現代人生活忙碌、有繁多交際應酬,常會忽略身心健康,導致肥胖人口持續增加,出現許多「小腹婆」、「腹爸爸」等腎臟病潛在患者,尤其中廣型肥胖的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比例也相對較高;推測應是內臟脂肪分泌的發炎因子增加,造成發炎,體內自由基與氧化壓力增加、異常的腎激素系統分泌造成高血壓腎病變。除了控制高尿酸,飲食上也必須先戒酒,並減少紅肉、內臟、海鮮類食物的攝取,例如餐敘免不了的下酒菜小魚乾,其內臟亦含大量膽固醇,所以除了應好好檢視日常飲食,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止痛藥物攝取,才能預防腎功能惡化。他說,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應把握「一青二白」,一青即多吃青菜,二白是指控制澱粉類和蛋白質攝取,並減鹽、控磷,才能活出「腎利人生」。
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