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態度
共找到
1833
筆 文章
-
-
2023-11-09 癌症.其他癌症
8點檔女星兵家綺 追蹤3年甲狀腺腫瘤變成癌!腫塊會動是惡性?醫教判斷關鍵
常在8點檔演出貴婦角色的女星兵家綺,在民視「市井豪門」殺青後,甲狀腺亢進回診竟發現癌細胞,醫生建議她甲狀腺全部切除,終身服用甲狀腺素。醫師表示,嗓音沙啞、摸到硬塊都是甲狀腺癌前兆;年輕女性常罹患甲狀腺癌,但多為預後良好的甲狀腺乳突癌。根據聯合報報導,兵家綺原本就有甲狀腺亢進、甲狀腺腫瘤,這幾年一直持續追蹤,但最近因感喉嚨、耳朵不適,晚上睡覺還會心悸失眠,回醫院檢查後發現,持續追蹤3年的甲狀腺腫瘤最終還是轉變成癌細胞,令她無奈表示:「該面對還是要面對。」原以為只要切除癌的部份就好,沒想到醫生建議甲狀腺全部切除,終身服用甲狀腺素。她日前也在臉書發文:「祈求不要擴散到淋巴。」【記者林琮恩報導】甲狀腺癌分3類 患者大多是年輕女性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張以承說,甲狀腺癌主要分為甲狀腺乳突癌、甲狀腺髓質癌以及甲狀腺未分化癌三大類型,以甲狀腺乳突癌最為常見,占比8至9成,且若確診時未出現淋巴轉移,經手術切除與碘131放射治療後,20年存活率高達9成,是人類最好治療的癌症之一。他也說,甲狀腺髓質癌占比約為一成,且較為難治;甲狀腺未分化癌則具有猛爆性發作的特色,非常兇猛,但近年隨免疫治療新藥研發,不少病人能可獲得治療。張以承表示,甲狀腺癌患者以年輕女性較多,且八、九成都是甲狀腺乳突癌,預後良好。自己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服務時,曾有一位護理師午餐時突然摸到甲狀腺腫塊,確診為甲狀腺乳突癌,但因結婚在即選擇不動手術,追蹤至今已過十年仍未造成影響。甲狀腺癌多數無徵兆 2成聲音沙啞、吞嚥困難「聲音沙啞、鎖骨間摸到硬塊是甲狀腺癌的主要徵兆,但更多人是沒有任何症狀,在健檢時接受超音波檢查才發現罹癌。」張以承說,甲狀腺癌腫瘤局部侵犯,會影響聲帶、造成嗓音沙啞;腫塊則會位於兩鎖骨之間,且硬度很高「像石頭」。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聖為曾受訪表示,大部分的甲狀腺相關疾病,像是甲狀腺癌或甲狀腺結節,超過八成的患者並不會有任何症狀,只有約二成左右的人可能會出現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或可以觸摸到腫塊等症狀。多數甲狀腺疾病的患者是透過健康檢查才被發現的,例如進行頸部超音波檢查、抽血檢驗甲狀腺功能等,或者是因為本身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的症狀,所以定期接受追蹤檢查才能發現問題。腫塊移動與否可判斷腫瘤良性或惡性?至於是否能以腫塊移動與否判斷腫瘤的良性、惡性?張以承說,不論腫塊是否移動都有可能是惡性腫瘤,若腫瘤已發生局部侵犯,會因組織沾黏而固定不動,但在局部侵犯之前,患者吞口水時腫瘤也會跟著移動。甲狀腺結節、家族史 甲狀腺癌主要危險因子張以承說,甲狀腺結節、家族史是甲狀腺癌的主要危險因子。若發現超過一公分的甲狀腺結節,臨床上會先以細針穿刺判斷是良性或惡性,每半年到一年穿刺一次,並連續進行三次,若都是良性則持續觀察即可,不必動刀切除。此外,甲狀腺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發炎等情況,有可能導致癌化。他表示,細針穿刺的準確率約為七成,開刀是最有效的防治方式,但全台具甲狀腺結節的民眾約佔人口一成,不可能每人都開刀切除。通常是穿刺後為惡性、超音波觀察到嚴重鈣化的患者,才會進一步治療。目前醫學界至今仍不清楚甲狀腺癌真正發生原因,但推測可能跟遺傳、飲食、孩童時期因腮腺炎接受X光或放射線治療者等相關。整體而言,甲狀腺癌的存活率很高,在所有癌症中算是預後良好,而適當的治療尤其重要。透過積極的態度和適切的治療,大多數患者都能夠康復。》看更多甲狀腺癌預防方式
-
2023-11-09 焦點.杏林.診間
是醫師,也是人師!2看診態度 說明為何診間外總是人潮攢動
首次進入長庚骨科陳文鈐醫師診間,門外攢動的人潮,感受到與我同有脊椎困擾患者著實不少。這是我做MRI後,二度因坐骨神經痛求診。之前他院醫師說明MRI報告,診斷罹患「椎間盤破裂」,只能進行傳統脊椎手術。為求慎重,我掛了長庚骨科陳文鈐醫師。進入診間,陳醫師的微笑與開朗,縮短了醫病距離,問診時,鉅細靡遺的探索發病過程,不時透過電腦影片與桌上脊椎模型,清楚告知病灶,是第四、五節神經受到壓迫,導致左半側疼痛 。陳醫師教導如何判讀MRI,透過影片橫縱切面,深入淺出詳盡解說,且以iPad一頁頁敘述病況,以及可運用微創加上內視鏡治療,疼痛能獲得緩解。得知可以微創,當下心情為之飛揚,雖然微創不盡然絕對優勢,但是從陳醫師篤定的語氣與自信的神情,讓我信心倍增,果真手術後次日順利出院,術後癒合超乎預期的順利。在職期間,我時而懇求老師們莫忘其影響力,因為老師一句話,對學生可能造成終身影響,所謂「一言足以成事,一言足以僨事」。陳文鈐醫師在診間視病如親的問診態度,讓焦躁不安的患者,瞬間解除壓力,甚而忘卻連日來的困擾,其影響力甚或超越老師的角色。也許,陳文鈐對我而言,是一位醫師,也是一位人師。
-
2023-11-09 養生.人生智慧
74歲劉墉不只昏倒送醫、山難、心臟問題都遇過,感恩幸運活到現在,分享豁達人生觀:人不可一日無必死之心!
74歲作家劉墉移居美國紐約多年,近日到兒子劉軒的網路節目「劉軒的How to人生學」分享自己人生觀,並透露10月在家中院子修剪花木時,撞到頭後昏倒送醫,現在已無大礙。面對生命,劉墉始終抱持著「人不可一日無必死之心」的豁達。劉墉在家中院子撞到頭昏倒送醫2023年10月劉墉突然在家中昏倒送醫,他回憶起當天在院子修剪樹木時,不慎被花盆絆倒,瞬間反應靠右手撐住,雖沒撞傷頭部,卻因重心不穩而摔了下來,在摔下來的瞬間突然覺得天旋地轉失去意識。之後被太太叫醒發現滿身滿地都是嘔吐,接著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急診室醫生讓他做一系列檢查,隔天下午下午3點多被醫院『無病釋放』。劉墉表示自己當時很走運,如果不是摔倒時手肘先撐著,而是頭先著地導致頭撞到,後果可能不堪設想。他感恩的表示,自己這輩子好像上帝都很眷顧,這一生當中已經遭過很多次危險,像是爬山遇山難、在浴室裡頭撞到...,20歲兵役檢查時被測出心跳一分鐘跳130幾下可能活不久,自己還是健康快樂的活到現在。他表示,轉念思考可以幫助你更感恩於後來的後果,並且想一想怎麼樣可以去避免下一次同樣的事情發生。長者一定要做體檢 晚輩請做好2件事劉墉提醒,跌倒對於老人家來說是非常大的一件事,也許年輕的時候跌倒不算什麼,但是當你年紀越大,跌倒的風險就越大。而很多長輩都不喜歡做身體健康檢查,擔心「做出了問題怎麼辦」,想逃避面對可能會有的不好消息,但劉墉呼籲年長者要定期做健康檢查,且做完體檢後不是「我做過體檢了」就好,而是要根據保告上的指數及醫師給的建議做進一步改善。家中有長輩一同生活,晚輩可以:1.家中有長者要隨時注意,不要把會滑、會絆倒的東西放在動線上請處處都要想到老人家會不方便,常常有人會把東西放在樓梯上,就算不放在中間而放在邊上,若老人扶著欄杆往下走,那個腳步很可能會踩到比較靠樓梯的偏邊上,可能會因此跌倒。或是家中有小孩者,小孩常會放學回家把書包亂丟在地上,若長者踩到也很容易滑倒。2.晚輩要幫長輩紀錄吃藥狀況對於吃藥這些事情,老人家常常會不記得,需要晚輩要幫忙留意,像是用特別的藥盒子分裝,吃下去時也要幫忙記錄,不然很容易有重複吃藥的情況發生。死亡的冥想 認知什麼東西對你比較重要在華人社會裡面,常常大家可能連數字四都會忌諱,很多人會去迴避談論死這個議題,覺得討論這件事會不吉利。但在日本及印度的正念有個一叫做death meditation的觀念,就是「死亡的冥想」。當你去想像自己或家人死亡的時候,或者去想像即將要離開這個世界的前一刻,它會提醒你,到底什麼東西是比較重要,它會讓你去面對這個可能性。而對於我們的每一天,只要我們是健康平安的度過,都應該懷著感恩。請感恩活著的每一天,當我們活著的時候,有一點餘力也可以幫助人、多做善事。劉墉人生觀:人不可一日無必死之心劉墉面對生命,始終抱持著「人不可一日無必死之心」的豁達。他分享自己的人生觀,人不可以沒有一天不想到,我們隨時可能離開這個世界。他提醒老人家跟年輕人,請把你有哪些帳戶帳號、有哪些很重要的東西,都要寫下來交代下來,不一定交給孩子,但請存在一個檔案裡面,告訴孩子我有這個檔案。才不會哪一天突然離世,你小孩通通不知道。人從年輕的時候就應該隨時有個交代,這是你對生命負責的態度,是你對自己負責的態度,也是對家人負責的態度。「人不可一日無必死之心」,當你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你會珍視你的每一天、努力把握你的每一天、感恩你的每一天。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態度積極有助長壽?外國研究:「這特質」與長壽的關係最大.盤點臨終病患「人生最後悔的5件事」 醫:做好4事活出無憾人生
-
2023-11-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愛讓家屬尊重病人的決定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臺北醫學大學的人文教育」。主持這課程的老師認為人文教育不只是一門學科,而是一種人生態度和價值觀。透過「拆」、「解」、「合」的策略分享,重新設定教學目標與方向,聚焦在培養未來醫師之跨領域核心能力,完成了全新的人文課程蛻變歷程,成功地提升學生對人文課程的滿意度。→想看本文一位實習醫學生寫出他在安寧病房觀察到在一場家庭會議中,當孩子們群起反對父親拒絕洗腎的決定時,病人的太太因為愛,說出幾句真情流露的話,說服了家人尊重病人的決定,學生的描述令人感動。一位實習醫學生在安寧病房送走了照顧了幾天的病人,自己的心情從震驚到瞭解再到平靜。「宣告死亡的當下感覺在爺爺身旁的時空靜止了,後來和學姊來移除爺爺身上的管路,默默整理身上的傷口,也將移除管路後留下的洞口都各帶上一針。」字字句句道出醫學生面對死亡的學習。這是我在安寧病房的實習期間所遇到的一個印象深刻的案例。他是一位83歲的老爺爺,轉上來安寧病房的時候看起來精神還不錯,意識也都十分清楚,正當我好奇爺爺轉上來的原因時,住院醫師學長就走過來跟我說:「他是一位末期腎臟病病人,但因為本身不願意洗腎,所以在跟樓下的腎臟科醫師討論後決定轉上來安寧病房。」學長接著就帶著我去接這位病人,床旁邊跟著的是病人的老婆,奶奶雖然聽力受損,卻對我們都十分有禮,也很耐心的回答我們的一些疑問。就這樣過了幾天,每次經過病房時,總能見到奶奶手緊緊握著爺爺的手聊天。其中一次我特別駐足停留,隔著門簾聽到的是奶奶跟著爺爺說他們曾經的約定,說著:「不是說好要去環遊世界嗎?我們還要去歐洲、美洲、還有很多地方啊!」聲音聽起來不是悲傷、也不是生氣怨懟,反而是一種異常溫柔,讓人聽了很平靜的語氣。這是我在當時實習了一年多以來,也看過了不少末期病人,第一次產生了為病人與家屬感到難過想哭的感覺。奶奶在爺爺過世後該有多麽的孤單,之前的病史詢問了解到他們的小孩(兩位女兒、一位最小的兒子)都在外地工作,再加上原本就有重聽,後續獨自生活的日子又會多麽辛苦。在一週的相處過後,也曾與學長、主治醫師單獨與奶奶聊過,了解到其實奶奶是很希望爺爺洗腎並接受積極治療繼續活下去的,但看爺爺的心意與怕他痛苦也只能全心支持他。到了下一週,爺爺的其中兩位女兒暫時放下工作,來到醫院探望,並跟主治醫師提到,現在孩子們其實都希望說服爸爸洗腎並積極治療,但礙於爸爸跟媽媽的強硬而僵持不下,於是就在爺爺住進來的第二週、禮拜三的下午安排了家庭會議。此時的爺爺在我們每天的查房過程中可以發現意識已經越來越差,漸漸不能與我們正常對談,而奶奶卻還是一樣,每天握著爺爺的手陪伴他、與他聊天。很快地,到了家庭會議的時間,兩位女兒到現場參加,兒子則是以視訊的方式在國外連線參與。會議開始後主治醫師先與家屬們解釋爺爺現在的狀況以及目前的預期餘命(以天計算)。接著就導入正題,在是否積極治療上面的衝突。主治醫師一一解答了家屬們關於積極治療後可能的情況所提出的疑問,最後可以看出其實孩子們非常希望能讓爺爺積極治療。就在爺爺原本的安寧計畫快要被翻盤之際,沈默了一整場的奶奶突然開口了:「爸爸說過他不想要再受折磨了,我們就尊重他的決定,好嗎?」一樣是奶奶一如既往的溫柔語氣,卻似海嘯般將想積極治療的氣焰給撲滅,現場陷入了短暫的寂靜,彷彿時間暫停。「好吧,既然連媽都這麼說,我們應該要尊重爸的決定。」大女兒率先開口,以哽咽的語氣說到。家庭會議在這段插曲之後轉向討論臨終探訪的議題,兒子打算馬上訂機票回國探望,也與主治醫師確認爺爺可能的離去時間。相比會中曾經的吵雜,會議最終結束的相對平靜。經過這場會議,我對奶奶的不捨與尊敬同時存在,奶奶其實應該才會是所有家屬中最希望說服爺爺積極治療的人,但在家庭會議中,面對孩子們的群起反對,用一句話一錘定音,壓下了其他意見,讓爺爺繼續安寧的照護。這該是多矛盾的一個決定,卻必須由一位最愛也陪伴爺爺最久的奶奶來做出。也許我在長大的過程中聽過了許多類似的故事或看過類似的電影書籍,但真的參與其中,並在一次次查房或聊天中了解這個家庭中的所有人後,這個家庭會議所帶來的衝擊與鼻酸的感覺是前所未有的。孩子們希望爺爺繼續活著陪伴大家;而爺爺不希望再受折磨想要安詳的離開,夾在這當中的奶奶又是經過了什麼樣的心境轉折,需要多麽大的勇氣、多麽久的時間思考才能說出尊重爺爺這一句話。過去我們所學到的,無非是如何診斷、治療病人,讓每位病患的生理健康都得到良好的照顧,有時也會關心病人的心理狀況。即使以前常聽到病人的家屬也是我們需要去顧及的部分,卻總是不太放在心上,或者說不會是首要考量。但這次的經驗告訴我,爺爺本身反而是這次案例中最不需要擔心的,爺爺對生死看得很開,只求安穩度過生命的最終階段,家屬們的不捨與心情才是需要去解決、關心的部分。在這種狀況下家庭會議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透過家屬們聚在一起,搜集大家的意見並給出一個大家都能滿意接受的答案。雖然要召開家庭會議看似麻煩,除了醫師與團隊的時間要能配合之外,也要考慮家屬們的時間。甚至整個家庭會議進行的時間也是不短,這個案例的家庭會議就持續了三十多分鐘。但我認為對於許多病人而言,家庭會議的重要性是很大的,不僅要滿足病人本人的需求,也要能讓家屬們都滿意。有了爺爺的經驗,相信在我未來的行醫生涯中,因為對心理造成的衝擊巨大,我會將家庭會議這個選項牢記在心並好好活用。安寧照護的過程也是一樣,除了讓病人最後一程舒舒服服,也要一步一步的引導家屬們放下,並盡量不要以悲傷的心情陪伴病人走完最後這段路。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師人文教育的「拆」與「解」
-
2023-11-0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人文教育的「拆」與「解」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臺北醫學大學的人文教育」。主持這課程的老師認為人文教育不只是一門學科,而是一種人生態度和價值觀。透過「拆」、「解」、「合」的策略分享,重新設定教學目標與方向,聚焦在培養未來醫師之跨領域核心能力,完成了全新的人文課程蛻變歷程,成功地提升學生對人文課程的滿意度。一位實習醫學生寫出他在安寧病房觀察到在一場家庭會議中,當孩子們群起反對父親拒絕洗腎的決定時,病人的太太因為愛,說出幾句真情流露的話,說服了家人尊重病人的決定,學生的描述令人感動。一位實習醫學生在安寧病房送走了照顧了幾天的病人,自己的心情從震驚到瞭解再到平靜。「宣告死亡的當下感覺在爺爺身旁的時空靜止了,後來和學姊來移除爺爺身上的管路,默默整理身上的傷口,也將移除管路後留下的洞口都各帶上一針。」字字句句道出醫學生面對死亡的學習。我是一位醫師,也是一位人文教師。投入醫學人文教育15年,身兼多職:第一線教師、課程規劃者、教師培育與管理、教學研究者。我要從我的角度來分享自己如何帶領團隊、協助本校醫學系來拆解醫學人文教育的難題與挑戰。在傳統的醫學教育現場,人文領域的教學,如醫學社會,心理,歷史,倫理學等,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將其交付給這些社會科學領域的教師,欠缺其橫向與縱向的課程整合,也欠缺以「核心能力為本」(competency-based)的課程設計。學生視醫學人文課程為「可割可棄」的「營養學分」,對課程的重視與參與度遠不如其他醫學專業課程,願意堅守理念的教師亦是難覓。為改善此一現象,我協助北醫醫學系採用四個策略,來進行課程再造。第一,小班教學,也就是「拆」。將所有必修人文課程之班級人數上限設定為40人,改善授課品質並主動提供課程研發所需之資源。這樣可以讓教師與學生有更多的互動與討論,也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發言機會與表達自己的想法。小班教學也有利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與信任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支持。隨著人文課程小班化,也創造了數倍的全新課程需求,增加了年輕教師的參與,也讓學生的選擇更加多元自主。第二,人文與臨床教師的共授機制,也就是「合」。讓醫學生看見跨領域教師的合作榜樣。我們邀請了不同科別的臨床醫師,特別以教育作為職涯發展的教學型主治醫師,與人文教師共同設計與授課,讓醫學生看到不同領域的知識如何相互連結與應用。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希望打破醫學生對於人文與臨床之間的隔閡與偏見,讓他們了解到人文知識對於臨床實務的重要性與價值。第三,從醫療場域之問題觀察與解決開始,也就是「解」。型塑問題意識,讓學生關心我們所身處的真實世界,強化其社會文化敏感度。我們不是只要求學生背誦或理解人文知識,而是要求他們從自己的觀察和經驗出發,發現並分析醫療場域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挑戰。例如: 醫病溝通、倫理法律爭議、健康不平等、社會責任等。我們希望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能夠以多元和全面的視角來看待和處理醫療問題。第四,重新設定教學目標與方向,也就是「方」。聚焦在培養未來醫師之跨領域核心能力,設定「以終為始」的課程目標,在此一方向上推動創新課程模式,如導入「實踐工作坊」(workshop)或「問題解決松」(problemthon & solvethon)等臨床場域實作(hands-on)活動,改以教授社會科學工具操作來取代傳統傳授理論知識,作為新的人文課程學習目標,讓所有課程必須「接地氣」及「可操作」為導向。藉由導入此上拆、合、解、方等四步驟,北醫醫學系初步完成了全新的人文課程蛻變歷程。目前的課程參與率從過去的不到四成,提升為現在之九成以上。學生對人文課程的滿意度,更從過去的4.0(滿分5.0)左右進步到4.6上下。此課程改革對未來醫師養成的長遠效益,尚待時間與進一步之研究來證明,但透過課程之改革,不僅學生的反應良好,教師們的教學與研究合作明顯深化,期許透過聚焦培育醫學生之跨領域醫學人文能力養成,協助未來醫師能在面對快速變遷的醫療場域的多重難題下,更具勝任能力,來領導團隊,建立醫病互信。我是一位醫學人文教育的推動者和實踐者。我相信人文教育不只是一門學科,而是一種人生態度和價值觀。我希望透過本校醫師人文教育「拆」與「解」的策略分享,啟發更多醫學生和教師,一起構思專業人文教育的未來方向,並邀請更多有志於推動醫學人文教育的年輕醫師與教師們交流和合作,共同實踐醫療教育的社會責任。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1-0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全民健保改革何去何從?
【編者按】:這星期三位老一輩的醫師,與社會大眾分享他們所關心的台灣醫學教育與醫療環境的問題。一位醫學院院長,在教師節寫出他與一位願意以自己的疾病幫忙醫學生學習的病人及家屬的互動,醫師讓醫學生學習到如何使用聽診器傾聽病人的心音,同時也見證醫病的互動,可以透過關懷、溫馨的對話,建立彼此的尊重與信任。→想看本文剛從6年8個月健保署署長的崗位退休下來的醫學院教授語重心長地道出:「我認為台灣醫療改革一定要落實『分級醫療』、『醫藥分業』,要有『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做配套,如此才有機會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也才能有效減少醫療體系人力的負荷。」一位曾經當過醫學院院長、參與教育部醫學教育與醫學院評鑑多年的老醫師,分享兩篇美國關心醫學教育的社論,《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指出過度企業化的管理凌駕醫療專業,造成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另一篇《社會對醫師的觀感:騎士、騙徒或士兵?》,激發醫界、教育界以及社會大眾集思廣益,如何營造理想的行醫環境。在「教師節」(9/28)與「醫師節」(11/12)的期間,在「醫病平台」討論醫師的培育,我們希望能聽到更多的關心台灣醫療環境的醫療團隊成員、醫學院師生以及病人團體的心聲。現在年輕世代的醫療人員對職業的價值解讀都有自己的看法,人生就是那麼現實,一定要到一個年齡,或者面對生命即將離去才會頓悟生命。結婚才會感受單身的自由與家庭的幸福感,養小孩才會感受到孩子怎麼那麼麻煩與孩子成長帶來的歡笑。我依然記得大一的外籍英文老師教我們的一首詩「The Road Not Taken (by Robert Frost)」,我們都有很多機會做生命的抉擇,結果也不一定有好壞的對錯,就只能說是自己生命的修行!每位醫療人員投入職場的成長背景不同,會有不同感受。民國68年我當第一年住院醫師,就被指派專責照顧啟蒙老師李俊仁教授與哥哥李伯皇教授手術的腎臟移植病人。當年免疫抑制劑沒那麼好,病人常會有急性排斥或感染現象,真的很累、很無奈,可是看到病人「重生」的感恩,令人開心的成就感只有自己能體會,我也將推動台灣器官捐贈與移植當成自己的醫療志業。在目前商業社會中,很多行為抉擇的第一考量是值不值得?事實上,沒有一個職業像醫療工作者那麼幸運,每天從上班到下班都可以不斷地幫忙病人解除生命上的痛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善事。這是一種修行,也唯有如此,我們才可以感受到所謂當醫者的成就感!醫療同業在臉書埋怨工作環境惡化,也到街頭抗議,我覺得政府官員不要期待醫療工作者用「做功德」的心態來活每一天。我也明白當工作不快樂的時候,必然會有情緒的反應,真正受傷害的是醫療品質下降。過去我們常都希望說醫療體系同仁需要有「醫德」,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必須要很誠實的面對人性。七年前我有機會由臨床外科醫師、院長、教授進入健保署擔任政府官員,當時內心就是希望能夠藉由自己的實務經驗,把醫療環境做務實改善,讓每位醫療體系的人都很能夠快樂的工作,真正受益的還是我們的民眾,可以得到最好的健康照顧。我明白健保體系是台灣醫療的最重要的基石,在教學門診,我會問年輕醫師為什麼會覺得健保不倒台灣不會好?他們也無法全方位論述健保到底是哪裡做得不好。其實台灣的健保改革真的不是那麼困難,27年前公衛前輩們規劃這「單一保險人」與「總額預算制度」的確創造台灣醫療奇蹟,傲視全世界。臨床醫療人員卻咬牙切齒覺得被壓榨,醫院管理者的主流論述是強調醫療投資要越多錢才會有好的醫療品質,這個簡單「有錢有享受」的道理是很容易明白。問題是錢從哪裡來?醫界沒有人敢誠實檢討現在的總額有沒有務實使用。改革的精髓是民眾一定要承擔責任,我們以往只會要求醫院、醫師承擔所有醫療品質的壓力。我的朋友跟我分享一個故事:某公司的一名員工,工作認真,每天自願加班到很晚。原以為等待他的是升職加薪,然而他卻被公司開除了。公司解釋,鼓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按時下班,而不是用加班來證明自己工作認真。許多人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他沒有選對前進的目標和方向。我認為台灣醫療改革一定要落實「分級醫療」、「醫藥分業」,要有「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做配套,如此才有機會減少不必要醫療行為,也才能有效減少醫療體系人力的負荷。國內病人每年平均就醫次數有14次,國外約5次,每位病人門診都需要醫護人力,做檢驗、檢查都需要檢驗師與放射師的接手,點點滴滴都是現實醫療生態的無奈。我覺得當政治家、醫者、企業家的邏輯思維都是以人的福祉爲根本,每一個政黨都需要編織一套故事,來彰顯自己跟其他政黨的差異,保證會為選民大眾帶來更多的益處。每一個政治人物都希望爭取更多的選票,所以候選人可能傾向選擇能夠讓他獲得最高總票數的立場。然而美國甘迺迪總統有時候選擇喪失選票,但是更能建立一致形象的立場。政治領導人和政客之間的差異在於政客願意採取任何立場,只要能夠得到更多選票。這也是我們醫界無法看清的根本問題,太多不必要醫療行為的資源耗費讓我們無法獲得合理對待,一直在總額需增加多少的泥沼打轉。唯有務實去面對每一個醫療行為的醫療資源使用,用心積極的做健保改革才不會累死我們很多大醫院裡面的醫療同仁!我知道要傾聽外界聲音、力求務實的溝通,很多人就舉例說我們在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還便宜、健保插管急救病人比工人通廁所馬桶更便宜、一顆藥價格比糖果還便宜。怎樣讓健保的資源能夠妥善運用是很有藝術的,我們一年有3億2千多萬件的健保申報件數,健保署只能信任醫療體系都誠實申報。人性就是很微妙,若是大家的醫療行為多加一個症狀的敘述就可讓申報點數更高,可能就會多申報。大家有聽過的「囚犯理論」,當大家不斷地在衝業務量的時候,那結果就是醫療點數超過總額,點值下降;當大家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的時候,那時候總額高於醫療點數,點值就上升。如此,我們不必做那麼累,我們還是可以得到一樣多的錢。當民眾需要「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時,醫師就要善盡告知說明、做好醫病共享決策,醫療品質一定會更好!這關鍵點就是民眾要從自己口袋掏出錢時,他自然會省思判斷他所要求的醫療行為是否真的有需要?醫界主流是想要得到更多總額的錢,在收支平衡下必須提高健保費費率,政府施政要考量整個財政,像工商界老闆是否願意承受負擔健保費增加的成本問題,不是只有我們醫界在同溫層中討論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民眾端是否溝通到位需要更多論述。今年7月1日藥品部分負擔上路,民眾幾乎都可接受這合理的政策,沒有反彈抗議的聲音,表示民眾聽得下去應該是政府官員施政能力的基本要求!當年我們為了落實分級醫療,建立所謂Medicloud的醫療資訊雲端分享,讓醫學中心、診所、民眾都可在診間、藉由健康存摺分享資訊,很成功的減少「重複」檢驗檢查與「重複」開藥,只是「不必要」檢驗檢查在還沒有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之前,還有再努力的空間!兩年前有一位診所醫師的居家醫療照顧申報,那個病人已經死亡了,醫師還繼續申報居家醫療的費用。健保署同仁在資料裡面發現異常,清查結果就發現他虛報的費用是808萬元,他未開慢性病連續處方籤卻也申報診察費,沒有病歷而申報費用、無居家訪視無病歷、沒有藥師期間申報藥師費用等等,我們請他「自清」就繳回來5410萬元,檢察官與法官對這件違法事情相當有意見,覺得健保申報不應該這樣子,採取羈押手段訊問,最後判決這位醫師要捐贈愛心專戶1600萬元、繳公庫2400萬元,全部9988萬元。當時有位醫界前輩攻擊健保署不該如此對待醫師,事實上同仁們根本沒能力干涉檢調依法行政的辦案程序,我非常心疼盡責的健保署同仁受到委屈,不過同仁們倒是很正向的人生態度,說他們挨罵也算是上班領薪水的部分工作!我一直覺得合理的醫療支付必須明確的規範和與時俱進,照顧弱勢也是在健保支付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原則。該怎麼做呢?記得當時我們的規劃是將過時的資料做彙整,不同科一定有不同的想法,透過各個分科的討論,然後跨科的討論,到最後再共擬會議討論,這樣互相比較的時候才有機會得到一個好的結論,也讓大家覺得比較公平。分享「公地悲劇」(Tragedy of Commons)的故事,那是前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Howard Hiatt說醫療保健與任何其他稀缺資源沒有不同,醫生負責照顧面前的病人,如果每位醫生都只為自己的患者利益行事,最終結果就不一定是公平的。正義是一種保護「公地」的努力,以確保未來醫療保健系統的資源可以永續經營。我知道台灣的健保需要面對人性、相互信任,健保的改革需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沒有開始就沒有改變的機會!一位政界好朋友告訴我每個時代都會有結束的時候,有時候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金剛經示:有生有滅是自然的循環。最近更能感受到每個人都有自己天上一片雲,做到真心尊重與祝福彼此都能得到快樂,自然能放下內心深處的糾結,追求海闊天空的生命,平常心面對生命的安排,互勉之!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30 失智.失智專題
97歲失智阿嬤升格電影咖 家屬這樣做讓患者保持長年輕症
97歲失智奶奶,竟然是全台最「長青」網紅?個性開朗的「中壢一朵花」,在鏡頭下化身為爆笑諧星,以一支模仿饒舌歌手的趣味短片,意外爆紅並獲邀至桃園失智症關懷協會進行演出。在孫女導演徐紫柔的異想天開下,召集了鄰居與奶奶拍攝一部阿公阿嬤金剛戰士大戰殭屍的B級片 《記憶戰隊》。在這笑料不斷的拍攝現場中,他們能度過重重難關完成電影嗎?高齡97歲的蔡鍾景妹在10年前罹患失智症,當時家人及早發現且積極治療,多年來維持在輕症的狀態,除了短期記憶有缺損外,多數時間仍可自理。她的外孫女、紀錄片導演徐紫柔,以自家經驗為出發點,將外婆的失智過程拍成正向、溫馨的紀錄片《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顛覆失智症給人沉重的刻板印象,「其實輕度失智症的陪伴沒有這麼困難,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一起表演、創作,留下回憶。」蔡鍾景妹剛出現失智症徵兆,是由兒子、也是主要照顧者蔡瑞洲察覺的。他說,媽媽手上經常抓著錢包找錢包、拿著眼鏡找眼鏡等一般人認為的「老化現象」,經朋友提醒,帶媽媽去醫院檢查才確診是輕度失智。所幸早期發現,靠著藥物及家人的陪伴,讓媽媽能盡量維持穩定狀況。不苛責,保持失智者身心愉快家人會常跟景妹奶奶開玩笑,替她取各種可愛的綽號,如「中壢一朵花」、「美女」、「小妹」、「阿龜」等,把奶奶逗得笑呵呵,讓失智者時常保持愉悅的心情,對於延緩病程有正向幫助。有時候景妹奶奶會忘記事情,但家人不會予以苛責,反之,當她憶起往事時,家人會給予讚美、鼓勵。不像失智症家屬給人灰暗的感覺,蔡家人以正向、開放的態度面對失智症,家族也會討論奶奶的病況該如何處理,不怕去談論。徐紫柔形容,因為大家知道感冒會有哪些症狀,所以有症狀會去看醫生,但因為大家不知道失智症有哪些症狀,所以常常會忽略看醫生。 讓失智者發揮所能獲得成就感徐紫柔從日本攝影師淺田政志的家族照片集獲得拍片靈感,決定以幽默且自然的方式呈現外婆失智的過程,並透過影像傳遞給更多年輕人,現在聽到失智症,年輕人覺得「不關我的事」,中高齡覺得緊張害怕,「最可怕的其實是我們沒有好好認識它」。在拍攝紀錄片《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過程中,劇組配合景妹奶奶量身設計台詞,每句只有5到7個字,一次只給一個行為指令,導演也會在鏡頭外擺出表情讓外婆模仿,瞬間捕捉到景妹奶奶的俏皮神情。蔡瑞洲說,拍戲能激起媽媽對於生活的欲望,不會感覺自己不中用了,讓失智者發揮現有的能力,獲得自信感。小編側記採訪過程中,受過日式教育的景妹奶奶始終面帶笑容,對採訪人員說鞠躬說謝謝,給人溫暖的長者形象,失去短期記憶的她,在家人陪伴下依舊把日子優雅又快樂。失智症或許無法治癒,但我們能以不恐懼的態度面對,減緩患者的症狀,讓他們跟景妹奶奶一樣享有快樂的晚年,正如徐紫柔導演所言,「其實輕度失智症的陪伴沒有這麼困難,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一起表演、創作,留下回憶。」📽️更多電影資訊詳見「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臉書粉絲團🧠想了解更多失智相關資訊,請鎖定「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
-
2023-10-28 養生.抗老養生
名人養生/如同治理公司,退休生活也有計畫且規律的執行!5個堅持讓92歲張忠謀容光煥發
7月底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落成啟用,邀請了7月10日剛過92歲生日的創辦人張忠謀出席並致詞。台積電刻意在張忠謀生日月舉辦盛大的落成啟用典禮,當作他的92歲大壽生日大禮,也向他致敬。張忠謀自從2018年裸退後,已顯少參與工作,此次出席並致詞,氣色仍顯精神,不像一位9旬高齡的長者。退休前的張忠謀,工作講求效率,非不得已不加班、不應酬。退休後,寫作、旅遊、打橋牌、閱讀,他的人生態度及養生法則,如同他治理公司一樣,都靠著毅力,有計畫且規律的執行。工作態度「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從創立台積電到2018年6月宣布退休,擔任台積電董事長逾三十年,在這個足以左右台股指數、被稱為護國神山的重要企業任要職,如果你以為他每天都工作到三更半夜,那就錯了!張忠謀過去受訪時自述,他從20多歲開始就秉持不加班精神,因不喜應酬,每月應酬不超過兩次,且一定於1個半小時內結束,好讓自己早睡早起、作息規律。他也以此要求員工,增進工作效率和成效,能不加班就不加,希望員工們都能兼顧家庭生活,有健康、平衡的生活。「健康而平衡的生活」 張忠謀反對員工長期過勞原報導刊載時間:【2012-11-24/聯合報/記者高宛瑜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透過公司內部網站談話,希望員工努力工作以外,兼顧家庭生活、運動等,擁有健康、平衡的生活。他反對員工長期超時工作,即使自願加班,「每周工時最好不要超過五十個小時」。張忠謀以影片方式,對員工發表「工作時間」談話,提出兩個原則、兩個贊成和三個反對。他說,近幾年,台積電的技術推進到與世界最強大的半導體公司競爭的地位,有這個地位,是員工的努力和大量資金注入,以後要保持這地位,甚至更進步,需要大家繼續努力;所以,原則一「努力工作是必要的」。但「工作究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原則二希望員工都有「健康而平衡的生活」,工作之餘有家庭生活、運動、個人興趣和社交生活。張忠謀表示,基於這兩個原則,公司贊成主管與員工共同思考,如何增進工作效率和成效,「工作效率與成效往往比工作時間更重要!」也贊成在主管和員工雙方同意下,如果要加班,應依照勞基法規定,請領加班費或申請補休。張忠謀說,他不反對同仁因對工作有興趣,自願下班後工作,以強化自己的實力,但不希望同仁每周工時超過五十個小時。另外他堅決反對主管要求員工加班,但又不核發加班費或不給予補休;反對即使有加班費,同仁卻長期超時工作;反對同仁受主管或同儕影響,「感覺非要長時間待在公司不可」。養生哲學多年前張忠謀曾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公開他的五大養生祕訣,作家李偉文在談論健康退休的書《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2:50+的自在活,健康老》評論:這些道理講起來都不難,難在真正做到;真做得到,就會活出健康又令人羨慕的人生。較特別的是,張忠謀的養生是兼顧身心靈,用閱讀及音樂為心靈「排毒」。關渡醫院院長、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恭,為張忠謀的養生策略打了120分超高分。張忠謀五大養生祕訣:●第一,早睡早起,作息規律。這一點最重要,但也最難做到。●第二,不加班,不應酬。有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點除非是專業人士或自己就是大老闆,不然也不容易。●第三,持續運動,飲食清淡,維持一魚一肉的簡單菜色,烹調少油低鹽。●第四,閱讀搭配音樂紓壓。媒體稱這是張氏獨門祕方,在一天的不同時段讀不同類型的資料與書籍,搭配不同的音樂。●第五,有系統有計畫的終生學習。我猜所謂的有系統,大概是指大腦必須費點勁的困難學習。近年科學研究證實,只有這種挑戰大腦的認真學習,才會產生較多的神經連結,又稱「認知儲備」,能為大腦存摺多添點資產,以備將來大腦神經退化(失智症)時,有多的餘裕可以應付。張忠謀養生招數 醫師也說讚原報導刊載時間:【2017-02-01/聯合報/記者鄧桂芬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年逾80,但目光有神、思考犀利,而讓他能持續率領企業壯盛的背後原因,就是貫徹養生之道,作息規律、天天運動,更用閱讀及音樂為心靈「排毒」。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現職為關渡醫院院長、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恭為他的養生策略打120分超高分,他強調,張養生兼顧身心,最難能可貴的是執行力十足,令人佩服。張忠謀曾接受媒體訪問,講述養生之道。他從20多歲開始就秉持不加班精神,因不喜應酬,每月應酬不超過兩次,且一定於1個半小時內結束,好讓自己早睡早起、作息規律;且每周至少6天快走40多分鐘運動。特別的是,他將音樂和閱讀當作心靈排毒法,釋放一整天下來的壓力。陳亮恭說,張的養生策略不複雜,重要的是實踐能力,一般人難天天執行,更何況張還在職場,而非退休在家。可貴的是,張不忘關注心靈,部分長輩會隨著年紀愈大,愈發失落及憂鬱,利用閱讀益智、音樂鑑賞,有效穩定情緒防失智。伉儷情深張忠謀與夫人張淑芬都是二度婚姻,2001年結婚,20年來感情甚篤,經常不管公事私事,都是出雙入對、形影不離。張忠謀在七十歲時重新步入禮堂,找回幸福。美滿的婚姻、有可以牽手走一輩子的伴侶,也是讓人心境開朗的關鍵。他說她溫柔體貼 她說他善體人意 相識15年終決定攜手一生原報導刊載時間:【2001-02-10/經濟日報/曹正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和新婚夫人張淑芬,2月2日晚間首次在圓山大飯店攜手亮相;張忠謀形容張淑芬,「溫柔體貼,一個人如果有伴侶,對心境、健康都有幫助」。張忠謀選農曆年在加州完成結婚儀式,婚宴僅有張忠謀高達90歲的母親、女兒,及女方親屬參加,只請了兩桌,儀式很簡單,1月29日,台積電部分員工才知道張忠謀在美結婚。張忠謀與妻子張淑芬1月30日刊登結婚啟事。張忠謀和張淑芬相識時間逾十年。「伊莉莎伯」是張忠謀中學時寫的小說中的女主角,伊莉莎伯長的漂亮,性格活耀,頗具交際手腕,在男女感情中有主導權; 認識張淑芬的人亦是如此形容她,張淑芬英文好,個性活耀,長於社交。7月生的張忠謀是巨蟹座,根據星座學來看,巨蟹座的人敏感、多情,感情細膩並執著,也相當戀家,對感情品質很挑剔。張忠謀過去從不提張淑芬的姓名,相識逾十年才結婚,顯露出張忠謀對感情的深刻。張忠謀很嚴肅,不苟言笑,有時還會罵人,但張淑芬眼中的張忠謀,很和藹可親,也為人著想。張淑芬說,張忠謀很關心台積電的員工或朋友,但他從不讓別人知道,這讓她很感動。最讓張淑芬感動的是,當她生病,身心痛苦時,張忠謀很著急,分分秒秒都在她身邊照顧著她。讓她覺得張忠謀是可以共度一生的人。張淑芬和張忠謀認識十幾年了,在工研院時,張忠謀是張淑芬的長官,工作上是從屬關係,當時張忠謀的火爆脾氣在工研院是出了名,張淑芬「很害怕、很尊敬」張忠謀,她說,那時候她對張忠謀還沒有產生情愫。兩人交往密切,是這半年內的事。張淑芬說,雖然她和張忠謀在十年前相識,兩人有很多共同的朋友,因此兩人除了在工作場合上碰面,就是在應酬場合,或家中聚餐時碰面,離開工研院後,兩人聯絡機會就少了。張淑芬以前看張忠謀,是部屬看老闆,因此會敬畏他,但現在,她眼中的張忠謀是一般的男人,如同一般太太看待自己的丈夫,感覺截然不同。張淑芬剛剛搬家,此刻她最想做的,就是陪在張忠謀身邊照顧著他。退休生活張忠謀在退休前就規畫好,退休要立即做四件事:完成自傳、打橋牌、旅遊與閱讀,但2018年中剛退休,就又立刻接下APEC領袖會議重擔,一刻也不得閒。而他年輕時在國外的大學生活階段培養了許多興趣,包括聽音樂、看歌劇、打橋牌等,這些興趣一直到他退休了也還一直維持著,甚至還與隊友組隊參加橋牌世界盃長青組的比賽,退休生活仍精力充沛。身心靈全面退而不休,讓張忠謀得以一直保持精神抖擻、容光煥發的狀態,絲毫看不出是已近百歲的高齡長者。張忠謀談退休 三件事都做了原報導刊載時間:【2019-11-03/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報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昨(2)日參加台積電運動會,他以「回家」的愉快心情與媒體分享他退休後生活。他說,日前已完成自傳下冊第一篇針對「德儀盛衰」7.5萬字手稿, 接下來會專心撰寫約10萬字的第二篇「台積奇蹟 」,並保證明年一定出版; 夫人張淑芬則很開心說她現在最快樂。張忠謀說,去年6月5日他退休時,提出退休後會做三件事,依序是撰寫自傳下冊、參加橋牌比賽及與太太一起旅遊。下冊將分為兩大篇及一段職涯插曲,從1964年在史丹佛念完博士開始寫,包含在德州儀器待了25年,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原本預計這一篇幅字數5萬字,但最近完成初稿,寫了7.5萬字,這幾天可以開始準備寫插曲約3,000字;第二篇主軸是「台積奇蹟」,估計10萬字。他說,原本預定自傳下冊今年3月前能出版,但時間已延誤了,現在不講出版時間了,但會積極寫,希望明年底前一定出版。至於參加橋牌比賽,張忠謀認為他和隊友報名世界盃的長青組,他的隊伍在24隊循環賽中,一連打了八天,順利進入前八強,打敗很多世界級高手,雖然他在進入決賽的前八強中被淘汰,隊伍獲第五到第八名,但他已相當滿足,因為是世界賽,被打敗的選手中有好幾個以前都是世界選手。至於旅遊,他和太太過去旅遊很多次,但印象最深刻是最近去巴黎看趙無極畫展,五天的旅程中走了四個博物館,吃了好幾家米其林新餐廳,特別的是看畫展時兩人牽著手,有朋友從背後拍下這個畫面,這張照片也讓張淑芬畫了第二幅執子之手。另一旅遊的大體驗是兩人搭郵輪暢遊南澳十多天,飽覽南澳美景。張淑芬則表示,她的生活很簡單,有三個工作,當張太太是第一,她也花了更多時間運動,讓身體保持健康,能更好地照顧張忠謀;第二就是做慈善;第三是持續畫畫。張淑芬表示,張忠謀退休後的這段時間是她最開心的日子,因為先生終於回到家庭、回到她身邊,不必為了台積電煩心、平靜的張忠謀,給了她很多安全感。她說,張忠謀不鼓勵她做任何事情,但給她很多空間,很謝謝他。(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3-10-28 養生.抗老養生
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
過去認為每天走1萬步有助於改善健康,降低心臟疾病和癌症的風險,然而,近期有研究指出,即使每天只走約4,000步,也有助於降低早逝的風險。根據發表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期刊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上的最新研究,走的步數越多越好,只要每天至少走3,967步,就可以降低死於任何疾病的風險,其中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則可透過每天走2,337步而降低。每天至少走4千步就能降低死亡風險? 研究結果曝光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全球17項不同研究的226,889名受試者的數據後,研究小組發現,每多走1,000步,全因死亡率就會降低15%;每增加500步,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則會減少7%。即使每天走2萬步,這些好處仍然存在,研究人員目前還無法找到最高閾值。這項研究的首席作者Maciej Banach博士表示,根據研究發現,你走的步數越多越好,而且男女皆宜,無論年齡是幾歲,以及生活在溫帶、亞熱帶,還是副極地區域,都一樣能帶來益處。此外,研究分析也發現,每天只需至少走4,000步,就能明顯降低任何原因的死亡風險,甚至走更少的步數,也可減少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60歲以下每天至少走7千步 有效降低近5成死亡風險研究結果還表明,當人們在60歲之前開始步行時,效益更大,其中60歲以下的人每天走7,000至13,000步時,整體死亡風險即可降低49%,而60歲及以上的人每天走6,000至10,000步時,死亡風險也能降低42%。Maciej Banach博士表示,這個研究主要的訊息是,人們應盡可能多走一點,而且越早開始越好,才能獲得最大的健康益處,而且在這個擁有愈來愈多可治療特定疾病的先進藥物世界中,還是要強調,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飲食和運動,也是研究的主要焦點,因為良好的生活方式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和延長壽命方面,與藥物一樣有效,甚至更加有效。資料來源:Walking Just 4,000 Steps A Day Could Help Reduce Risk Of Early Death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態度積極有助長壽?外國研究:「這特質」與長壽的關係最大.長壽的祕訣其實很簡單 新研究曝只要多做一件事★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27 退休力.理財準備
她離婚無子,想賣房環遊世界引論戰!熟齡部落客授親身經驗:存夠4帳戶不買房「想住哪就住哪」
台灣單身人口逐年提高,有些人即使進入婚姻,也難保會走到最後,如何規劃好一個人的生活更重要。有位網友在網路論壇發文表示自己43歲、離婚沒小孩,由於母親已經離世,因此想把名下房子賣掉改租房,價金一部份給爸爸養老,一部份拿來投資,其餘將用來環遊世界,卻意外引發兩派論戰。許多網友都勸別賣房,以免老後租不到房子住,真的是這樣嗎? 有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發文表示,自己今年43歲,離婚沒有小孩,離婚後淨身出戶,靠擺地攤存到開店資本,後來也加入電商,打拼11年後有車有房,過著經濟獨立的生活。 由於不願再婚,女網友前後交往2位男友都因婚姻問題而告分手,如今原PO表示不想再談感情,於是思考是不是該好好享受生活?「把房子賣掉,租房子住,反正我賺的錢死後也帶不走!」 原PO說,父母的婚姻也是離異收場,如今媽媽過世、父親也未盡過扶養責任,還有一個成天惹禍的姐姐,加上自己工作壓力很大,又需要體力,因此思考是否把房子賣掉,租一個還不錯的房子住。 她規劃,賣房款項除了用來償還剩餘貸款,剩下的錢一部份留給父親養老,一部份環遊世界,其他的作為投資,詢問網友:「我這個想法會不會太天真?」 單身更需要理財規劃,好好善待自己 對此,網友看法兩極,一派建議原PO千萬別賣掉房子,因為台灣仍有許多房東不願租屋給銀髮族,「房貸就當是在繳房租,至少每個月付出去的貸款是繳在自己的房子,而不是幫別人繳房貸」、「長久之計還是把房留在身邊」。 也有人示警:「妳確定等妳老了年紀大的時候租得到房子?不要等到時人老了還沒死卻租不到房子,到處流浪求房東租給妳時就不好笑了!房東最怕老人和收入不穩定的人來租,才沒跟妳在那講感情!」 另一派人則認為原PO的想法很棒,「自己的錢自己規劃,照顧好自己開心快樂最重要」、「不天真,反倒是規劃可以,往後的生活好好善待自己。」 但不少網友仍勸原PO才40多歲不必太早侷限自己的未來,「有個伴可以互相照應」、「真要結婚也不是不行,婚前協議寫滿寫好就行,真的不行再離婚也沒什麼差別」、「隨著年齡增長陪伴彼此老去,不是很好嗎?」 粉圓妹:「有錢不怕沒地方住」,選擇更靈活 許多人對於女網友「賣房去環遊世界」的想法有疑慮,多半都是考量台灣銀髮族不易租屋這問題,擔心年輕時不買房,老了就沒房住流離失所。熟齡部落客「粉圓妹」曾對此分享觀點,單身的粉圓妹同樣沒有買房,理由是:「擁有現金流遠比房子重要」,空有老宅卻沒有錢進帳,一樣無法生存、無法安老、更無法樂活,甚至無法申請低收補助。 粉圓妹認為,「有錢不怕沒地方住」,反而因為沒有房貸牽絆,人生擁有更靈活的選擇權。對於許多專家、網友們說「老了租不到房,就知道有多慘」,即使年過70歲,只要有錢、有體力、夠健康,「揹著行囊、俐落的裝扮、用輕盈的腳步踏入飯店/旅店,會被拒絕入住的機率有多高呢?」 樂活退休 4大帳戶要存夠不過粉圓妹強調,要不買房又能擁有樂活退休人生,4大帳戶一定要存夠: 1、存財富:只要擁有足夠的現金流,無論想住飯店、旅店、養老村或安養中心都可以。 2、存體力:老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行動力,所以平常就要存好體力,上山下海通通行。 3、存健康: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也要培養興趣、持續學習,讓身心靈三方面都維持健康。 4、存能力:儲存獨立自處的技能、開放的思維、國際觀的眼界、適應環境的身體。如此一來,即使年紀增長也能接軌時代、不必倚靠他人,健康優雅的老去。●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陪伴癌末先生的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好珍貴,一定要好好珍惜,活在當下.優雅「無關年紀」!不管幾歲都別放棄打扮自己…丁菱娟:「活出美麗」是一種生活態度 .日夜溫差大,提防「心血管疾病」上門!營養師圖解6大類「護心飲食」:這種每週至少吃2次
-
2023-10-2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兒童疾病末期照護經驗遇見CALM(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照護模式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晚期癌症的身、心、社會、靈性照護模式: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CALM 模式)」,由安寧療護團隊的醫師、臨床心理師、護理師分別介紹這一般人比較陌生的領域。對CALM有多年經驗的醫師介紹他如何與首創CALM 的Dr. Rodin結緣,介紹CALM的四個面向:症狀處理與醫療團隊溝通、自己與重要他人關係的改變、靈性,生命意義與目的,面對死亡與保持希望,並分享在國內舉辦工作坊的心得。→想看本文臨床心理師發現使用CALM架構的會談,就像行進中有張地圖引領,有助於團隊與病人在龐大的情緒與訊息量中不至迷航,也能讓每次的談話都更聚焦討論的精要。→想看本文兒童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的護理師在與家屬貼近的生活和訪談,更深入的了解照顧者的需求與經驗,才發現家屬所經歷的遠比她過去在兒童病房工作中所想得更為艱辛,而發現Rodin的教學使她「驚呼連連,太多我不知道為什麼的事,找到了根據,這麼一來,才有機會在未來工作中發展出更多具個別性的照護」。一個研討會的際遇中遇見充滿關懷與熱忱的莊永毓主任,在主任的分享中參與這次CALM的工作坊,起初聽到此照顧模式以學習的心情,抱著跟老師們學習的想法完成報名,直到收到課程內容的講義,我在心裡不斷放著煙火,激動不已……這幾年加入兒童緩和醫療照護中,和家屬貼近的生活和訪談,更深入的了解照顧者的需求與經驗,才發現家屬所經歷的遠比我過去在兒童病房工作中所想得更為艱辛,這段日子猶如沒帶氧氣筒潛入深海的感受,對孩子和父母的敬畏也更重。近年因著撰寫論文,花了長時間反芻母親經歷喪子女的內心話與閱讀哀傷相關書籍,不斷反思臨床工作如何從結果來改善未來兒童安寧緩和醫療的照顧,一堆的「為什麼」在腦中盤旋:「為什麼要這麼做?」 「為什麼要同在?」內心很多個「為什麼」,知道做這些都很重要,但卻不理解背後的原因。尤其在教學上好像只能經驗分享的感覺,很多安寧緩和醫療相關的理論與知識與兒童暨家庭的照顧似乎又不完全貼近,畢竟兒童不是大人的縮影,照顧孩子與成人的照顧者負荷更是不同,但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親子的依附理論目前也開始運用在哀傷陪伴,開始摸索依附理論運用在重大傷病兒童及家庭的可能,但在解釋照顧者的身心反應,似乎又少了些什麼……直到參與了CALM工作坊,如同久旱逢甘霖,課程中Dr. Rodin的教學更是讓我驚呼連連,太多我不知道為什麼的事,找到了根據,這麼一來,才有機會在未來工作中發展出更多具個別性的照護。CALM關注四個面向:一、疾病症狀管理與醫病溝通:與兒童安寧緩和醫療重要的照護指引中醫病共享決策(SDM)以及預先照護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有相輔相成的部分。二、自我及與重要他人關係的改變: 兒童正值建立自我概念之際,遇到重大疾病突襲,將影響了這群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未來的自我照顧能力、親子建立依附關係期間,因治療產生的困境,也為安全依附帶來壓力,不僅於此,家庭中各角色因孩子住院之故需要彼此分工及協調等調整,也成為家庭中的挑戰,等等諸多的衝擊與改變。三、靈性、生命意義和目標:兒童的靈性發展及生命意義因年齡及認知發展有很多不同,如何了解兒童的需求外,照顧者及華人文化對兒童死亡,有著惋惜與不捨,我們也常聽父母親們嘆息孩子生命的短暫,只到這世界承受治療辛苦等,Dr. Rodin課程中說道提供支持性的積極傾聽,幫助個案更多的分享找出意義,與我們熟悉的敘事護理的精神也很類似。四、未來、希望與死亡:兒童面臨死亡威脅時,較大的孩子常常出很多點子讓大家一同與他完成;當然也會遇到無法接受此狀態的父母,我們也協助孩子完成,在未來留給爸媽;對父母來說,談論孩子面對死亡更是一難題,但透過正視及接納的態度,能幫助家庭保有更多積極生活經驗的空間。在課程中反思如何參考成人照護模式基礎,來調整成為兒童暨家庭照護好用的工具,正當我想破頭之際,課後很開心聽到Dr. Rodin正在發展適用兒童照護的相關架構,真是值得期待! 理論或架構都是幫助臨床工作者更有系統及更全面的提供醫療照護,不論何種模式,最重要的我想都是不違背身為醫療工作者的初心,陪伴經歷疾病困難的人一起走過這段曠野,成為彼此生命中的啦啦隊,我相信不論是助人或是受助者,在彼此的生命旅程中的相遇都能成為沿途美麗的風景。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27 養生.抗老養生
幾歲開始會發現自己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波段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
你是否有深刻感受,到了某個年紀後會忽發現自己「老很快」?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衰老是一個無法避免的自然現象,但是只要超過了一個臨界點,你的大腦就會像掉下懸崖一樣急劇衰老「崩塌式的退化」,甚至影響你的壽命。對此,黃軒教你6招延緩老化的方法,讓你保持健康活力不快速衰老。大腦衰老的臨界點大腦衰老的臨界點,是指在人的一生中,大腦功能會出現急劇下降的年齡節點。黃軒指出,不同研究可能有不同的定義和測量方法,但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臨界點:.70歲2022年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在Nature發表題為Clonal dynamics of haematopoiesis across the human lifespan的研究,探索人為什麼會在70歲這個時間點會斷崖式衰老,斷崖式衰老與血漿蛋白的關係可追溯到造血幹細胞。在整個生命週期中,分子損傷的積累是漸進的和終生的,包括「端粒磨損」、「體細胞突變」、「表觀遺傳變化」和「氧化反應」激化。這種分子損傷的逐漸積累到70歲後,大量毒素垃圾增加到臨閥關卡,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導致身體細胞大量跟著死亡!.54歲、72歳一項發表在《自然》子刊的研究指出,大腦在中年和老年時會出現兩個老化轉變臨界點,分別是54歲和72歲。該研究發現,大腦在某個基因(Vimar/RAP1GDS1)的過度表達下,會產生一種「SASP蛋白物質」並約在54歲年齡左右,開始表現就是粒線體碎裂、細胞內的鈣超載、能量代謝下降,這些情況持累積到72歳左右,導致大腦老化加速、認知功能減退和壽命縮短。.34歲、60歲、78歲這是一項2019年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的研究Undulating changes in human plasma proteome profiles across the lifespan,研究分析了4263名年齡在18-95歲的受試者的2925種血漿蛋白質,發現他們與年齡增長呈現非線性變化 :(a)34歲開始衰老波峰34歲的突然衰老在「顏值」上體現得最明顯:科學研究認為那是因為參與結構途徑的蛋白質大幅下調,如細胞外基質相關的蛋白質大量減少。這意味著膠原蛋白的流失,你會臉部肌肉開始塌陷、皮膚開始鬆弛,失去了年輕時的飽滿、彈性和光澤。(b)60歲和78歲明顯衰老的波峰60歲和78歲的崩塌式衰老,不只是呈現在皮膚表面上,而是在「健康」衰老上表現得最明顯:.60歲時,激素活性、結合功能和血液通路相關蛋白變化大量流先,最為劇烈。.78歲時,血液通路、骨形態發生蛋白信號傳導出現大量障礙變化,最為劇烈。 研究人員發現在60歲和78歲的蛋白波峰,主要是與疾病相關的蛋白波動,與阿滋海默病(AD)、心血管疾病(CVD)等衰老疾病相關的垃圾蛋白,明顯增加太多了,阻止了神經傳導物質,導致了嚴重的內臓器官快速衰老。這些蛋白波峰與疾病出現和衰老基因表達相關,最終導致人體出現三波斷崖式衰老。6方法延緩老化要如何延緩衰老?黃軒分享6方法,讓你保持健康活力不快速衰老。1.控制血糖、血脂、血壓,戒煙大部分致命疾病都與血管有關,例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動脈硬化、腦中風等。血管是人體的輸送系統,將營養和氧氣運送到組織器官,同時排出代謝廢物。要保護血管不老化,控制血糖、血脂、血壓,戒煙,減少有害物質攝入是關鍵。.控制血糖:「高血糖」是導致大腦老化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它會損害神經元和血管,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和失智症。為了控制血糖,建議你定期檢測血糖,尤其是如果你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風險。也應注意飲食,少吃高糖、高油、高鹽的食物,多吃富含纖維和抗氧化劑的食物,如全穀物、豆類、蔬菜和水果等。 .控制血脂:「高血脂」是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它會增加腦部缺氧和出血的風險。為了控制血脂,建議你每年至少測量一次空腹血脂,並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你也應減少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多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堅果、橄欖油、魚類等。 .控制血壓:「高血壓」是導致大腦老化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它會損害大腦的微循環和神經元功能,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和中風。 為了控制血壓,建議你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壓,並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你也應該減少鈉鹽的攝入,多吃富含鉀、鈣、鎂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香菇、海帶、芹菜、香蕉等。 .戒菸:吸菸是導致腦部老化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它會增加氧化應激,損害血管內皮,促進血栓形成,增加腦部缺血和出血的風險。 戒菸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改善大腦的血液供應,提高認知功能。 2.堅持運動運動不僅是鍛鍊身體,同時也是鍛鍊大腦。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讓更多的氧氣和血液運送到大腦中,為腦細胞提供一個滋養的環境。 運動還可以刺激大腦分泌一些有益的化學物質,如內啡肽、血清素和多巴胺等,這些物質可以提高我們的情緒、注意力和記憶力。所以,每周五到七天進行30分鐘以上的中度有氧運動,日常活動無法替代運動的效果。運動能夠改善器官功能、降低心血管風險、提升記憶力。3.終身學習學習是保持大腦活躍和靈活的最佳方式。任何新的學習活動都會在大腦中形成新的神經聯繫,這可能有助於我們避免與失智相關的大腦損傷。建議每天學習一點新東西,不管是一門新語言、一種新樂器、一盤新棋局、一本新書籍、還是一場新舞蹈,都有利於大腦功能的改善和刺激新的神經元形成。所以,持續學習活動有助於維持心智活躍,減緩智力退化。而經常參與麻將、閱讀報紙、數字遊戲等能夠訓練記憶、注意力和決策能力的好方法了。4.參與社交對成年人來說非常重要。中年之後不要孤立自己,與他人建立社交和情感聯繫,能夠降低老化引起的疾病風險。社交網路較大的人,大腦中白質纖維束的連結性較好。認識新朋友可以讓頭腦清晰,改變思考方式,獲得新靈感和想法,這些都是大腦的潤滑劑。所以與同事、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是必要的。5.飲食健康研究人員發,限制熱量攝入能夠延長壽命。經常攝取高熱量的人,相比攝取較少的人,死亡風險增加2倍,患癌風險增加4倍。如果以植物性食物為基礎,多吃堅果、豆類,少量攝取魚類對健康有益。6.定期進行體檢對中老年人來說是必要的。體檢能夠發現潛在疾病,並了解疾病對器官的損害程度。對於有基礎疾病的人,體檢要有針對性,例如高血壓患者需要進行心電圖、心臟超音波、腎臟和血管超音波、生化抽血檢查和腦部MRI/CT等相關檢查,以便提早發現斷崖式衰老對器官的影響。以上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延緩衰老進程,保持健康和活力。延伸閱讀:.醫盤點「人在臨終前最後悔5件事」你符合幾項?做好4件事活出無憾人生.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
-
2023-10-24 醫療.精神.身心
父母心疼20多歲肝癌女兒,不知怎麼開口如實告知病情!心理師:「病情告知」家屬需思考4件事
剛到癌症醫院工作不久時,我遇到一位罹患肝癌的二十多歲女孩。女孩一直都很努力地接受治療。有一回,原本預定入院做完幾天化療便返家,沒想到在這段過程中,她的疼痛更加難以控制,人也變得嗜睡。醫師告訴她的父母,這一次的狀況不是很樂觀,或許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提醒他們要有心理準備,並建議:「可以開始思考『後面』的事情……」從彼此著想、避而不談,到開啟溝通女孩的父母非常焦慮。母親告訴熟識的護理師,之前他們刻意拜託醫師別讓女兒知道病情,希望她放寬心治療就好,彼此間從未觸碰過關於病情走向的話題。現在一時之間,家人們不曉得該怎麼和孩子談起這件事、了解她有沒有什麼心願或還想做的事情,以及該如何為她做準備。於是,護理師請我來協助這對無助的父母。我前往病室訪視時,虛弱的女孩疲憊地半靠在床上,雖然應答較簡短,但思緒仍清楚。寒暄之後,我決定直接切入正題,問她:「醫療團隊請我來看你,是有原因的。你記得前天主治醫師有來看你嗎?」她搖搖頭。她大部分的時間都處在昏睡狀態。我說:「沒關係。其實那天,主治醫師有向爸媽提到你的病情。」她睜大眼睛。我凝視著她,問:「你……會想知道醫師說了什麼嗎?」她愣了一下,然後點點頭。女孩靜靜地聽著我轉述醫師對她腫瘤進展的說明。最後,我問她:「這和你本來預期的有落差嗎?」她搖搖頭,接著告訴我,其實她每回住院都感覺到症狀比前一次更難處理,止痛藥的劑量也愈調愈高,身體愈來愈不舒服。她曾經想過是不是要主動詢問醫師病況,但因為父母始終寸步不離地陪在身邊,她擔心他們聽到醫師的回答會難以承受,因此心中的疑問遲遲沒有問出口。「但我的身體,我自己很清楚……」她輕聲說。我看著她,又轉頭看向病床旁一直迴避著我的眼神的父母,對他們說:「其實你們雙方都很害怕對方沒辦法承受這個事實,你們都好替彼此著想,擔心對方難過,都用著自己的方式在照顧對方。但同時,你們似乎也都比對方想像的更堅強。」女孩問母親:「醫師有講我還有多久嗎?」母親停頓了一會兒,低聲回答:「兩個月。」豆大的淚珠從女孩的臉龐滑落,她說:「跟我想的差不多……」病室陷入一片沉寂。爸媽對女兒「病情告知」的糾結過了一會兒,我主動打破沉默,對女孩說:「爸媽很重視你的感受,有一些事情,他們想和你討論,但是不知道該怎麼開口。」這一次,她的爸媽終於有勇氣接下我拋給他們的球。他們告訴女兒,家人們這陣子已經去看了幾個地方的塔位,還跟她分享每個選項的利弊。起初女孩似乎十分驚訝,沒想到家人已提前做了準備,竟然比她想像中更能面對病況惡化的事實。之後,他們與女兒平靜地討論對後事的想法,回味著一家人過去的相處點滴。聊著聊著,彼此在心裡設定了一個小小的期待:如果可以,還想一家三口一起,到熟悉的北海岸看看山、看看海。【療心錦囊】關於病情告知的四點思考臨床上,常見到家屬擔心病人在聽到病情惡化的消息後會大受打擊,而選擇刻意隱瞞病況,或善意「輕描淡寫」地回應病人的疑惑。之所以難向病人告知和溝通病況,背後至少隱含了三種可能的心情:.不捨與貼心:不忍心澆熄病人心裡的最後一絲希望。.焦慮與恐懼:不曉得該怎麼去面對、照顧病人在聽到真實病況後的反應。.失落與傷心:面對將失去至親的那份預期,身為情感連結最深的人,也有自己的哀傷需要消化及調適。我常試著與家屬聊聊他們的經驗和感受,試著去了解他們內心的不捨及糾結,聽聽他們預期中害怕的情況是什麼。許多時候,當原本紛亂的思緒和心情被聆聽、了解與接納,家屬就比較能從情緒的影響中跳脫出來,自然而然變得有勇氣,能客觀地思考更多可能性。感受到家屬的情緒較為緩和後,我會再進一步地引導家屬思考這四件事:1.病人過去的性格與自主需求例如:病人以往在家中或工作上,是否習慣自己掌握一切、決定事情?病人是否渴望自主?病人面對壓力的心理復原力如何?過去是怎麼面對困難的?是否真如他們所想的這麼不堪一擊?2.病人面對疾病與治療的態度例如:罹病至今,病人怎麼看待自己的疾病和治療?是否曾經表達過對於人生意義、生活品質或餘命期的態度和偏好?3.病人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嗎?根據病人的性格、敏感度與推理能力而言,他是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嗎?有沒有可能其實他心裡有數,只是不曾或不敢說出口?過去你們有過好好地、開放地溝通的經驗或習慣嗎?你們是否對於對方聽到病情後的反應不知所措呢?如果癥結點在於缺乏溝通習慣、不曉得如何因應對方的反應,我會鼓勵家屬勇敢向醫療團隊提出需求,請專業人員在場協助,一起開啟重要的溝通與對話。曾經有病人趁著我至病房與他討論關於病情的想法時,對身旁不斷迴避重要話題,一直要他「想像過去他有多勇敢,千萬不要放棄」的太太說:「老婆,我不是不勇敢,我只是想知道我還有多少時間準備。」4.大部分的病人都想要為自己做決定無論是繼續接受治療與否,或是關於未來餘命期和未盡事宜的安排、後事或財務方面的規劃等,當病人有機會為自己負責,才能盡量減少家屬的自責。延伸閱讀:.幫20歲癌末女辦生前同樂會!最後親自跟每個人說說話,與親友不留遺憾的告別.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怎麼好好說再見」,祝福彼此將有新旅途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23 活動.精彩回顧
失智症其實也可以很可愛 《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扭轉刻板印象
「記得從來不是理所當然,而是萬分珍貴」,失智症在高齡社會的台灣儼然成為是一件持續發酵的重要議題。現今政府倡導「2025 失智友善台灣777,失智家庭照顧者有7 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有7 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全國民眾有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絕對是最佳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的傳遞媒體。失智症也可能是一份禮物您相信嗎?一位失智症家屬的愛可以號召全人、全家、全社區參與94歲失智症奶奶憶起的旅程,帶給社會莫大的正向能量。透過本片,讓更多照顧者及失智者見證守護記憶的驚喜!當您看到徐紫柔導演在沒有任何資金、資源的贊助,為了守護失智症奶奶和家人的夢想,不斷和社區博感情,「參加接力比賽」、「躲避球賽」、「挨家挨戶的拜訪」等,您就深感佩服「失智」這個禮物,讓我們激昂的看見「愛的力量」。小小的夢想逐步踏實,成就了不凡的傳奇。全力支持失智症家屬快樂的照護失智者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失智症中心、共照中心、社服組連袂失智共照中心輔導之四家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怡仁愛心基金會-愛琳社區服務據點、桃園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龜山智樂學堂、歡喜學堂推廣協會、旭登護理之家)與徐紫柔導演共同邀請所有關心失智症近兩百位的民眾一同進電影院欣賞《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許多民眾現場分享發現「失智症其實也可以很可愛」、「光是記得就很忙了」、「知道原來自己可以用不一樣的方式照顧」,貼切又真實的紀錄影像,帶給大家翻轉「害怕失智症」的觀念。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陳怡君主任表示,失智者透過家人、社會對失智症的正確認識與了解,就能讓失智者安心的在家、在社區裡活動,讓照顧這漫長的旅程充滿更多愛的能量。當你我發現身邊有人疑似失智時,切勿對他說「你就是失智症」,而是應該透過關懷及適切的引導,鼓勵其到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做相關檢查。當大家對失智症更了解時,就能適時調整「溝通的方式」,透過準確的評估、及時診斷及治療,才能達到延緩的目的。更多相關資訊:記憶戰隊ep 1https://youtu.be/51m0ijlQiqU?si=ucmlfjUWTQZITgvf記憶戰隊ep 2https://youtu.be/uyP1Ckki5fw?si=4pgd-Ta1dfujT5vZ記憶戰隊ep 3https://youtu.be/3F8OjjaV-Bc?si=2spDTNqpIzkUBZmE《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粉絲專業桃園長庚失智共照中心
-
2023-10-22 醫聲.醫聲要聞
5、6月「這病」就醫人次竟高達百萬 醫:從來沒有遇過
新冠肺炎疫情後,民眾就醫大增,西醫基層健保點值降低,引發基層醫界怨聲載道,而護理師、醫檢師等醫護人員也深陷薪資低、人力流失困境。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今號召醫療人員至凱道遊行表達訴求,衛福部因應此遊行,昨下午邀集各職類醫事人員全國聯合會代表,召開意見交流會議。 參與昨天會議的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該會議由衛福部昨天上午臨時通知,下午邀集各公會開會,並於會中分表達問題、意見。醫師公會全聯會也提出最近大眾關心的問題,包括健保點值低、護理費補貼不足及新冠肺炎治療費用等,其中新冠肺炎治療費用原由公務預算支應,但改為健保支付,若再加上新藥基金等,健保不堪負荷。周慶明說,衛福部3月20日宣布,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免通報後,基層診所收治染疫確診者人數大增,其中也包括長新冠患者,依統計資料顯示,5、6月時,此兩類就醫患者已達100萬人次,就醫人數真的太多。以往,每年5月是基層醫療的淡季,但許多基層醫師表示,今年5月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多病人,「這樣的情形,真的沒有看過」。同時身為基層醫師,周慶明指出,今年5、6月到診所就醫患者,每10名病人,8人都在發燒,其中許多雖然是流感患者,但新冠確診者、長新冠患者真的很多,整體西醫基層收治100多萬人次,還是低估的數字。「衛福部願意與醫界溝通,這是很好的開始。」周慶明說,昨天會議從下午4點開始,歷經個2多小時,直至晚間6點多結束,會議中各公會團體表達意見時,十分熱烈,感覺衛福部的態度有明顯釋出善意,對相關經費可能有機會採用公務預算等方式支應,必須從新檢視及增加健保財源挹注。周慶明指出,今年第一季,西醫基層點值還在0.9以上,但第二季健保平均點值已降至0.8791,浮動點值更低為0.81左右,此問題再不解決,「愈拖,問題愈大」,年底時基層診所經營會更加困難。
-
2023-10-21 養生.家庭婚姻
從來沒有倦怠期!池晟、李寶英10年婚姻的幸福秘訣:倆人是彼此生活的驅動力
若說到演藝圈的模範夫妻,絕對少不了池晟和李寶英。倆人為紀念結婚十周年,罕見合體登上韓國時尚雜誌《allure》拍攝一系列照片,令粉絲們驚喜不已。結婚十周年甜蜜合體雖然同為優秀的演員,但真實生活中的愛意與幸福感是演不出來的。池晟和李寶英相識於2004年合作韓劇《最後之舞》,池晟對李寶英一見鐘情展開追求,剛開始李寶英並不想和圈內人交往,沒想到池晟竟願為了她退出演藝圈,感動之餘答應交往。喜歡池晟的粉絲都知道,他是非常認真、嚴謹的演員,而李寶英氣質、顏質與演技兼具,只能說我們歐巴眼光真的太好了!倆人在2013年舉辦盛大婚禮,並在今年迎來十周年。倆人是彼此生活的驅動力池晟和李寶英接受《allure》雜誌採訪時表示,十年時間過得好快,兩個人都非常幸福並且「是彼此生活的驅動力」,令人羨慕不已!李寶英描述剛認識池晟時,覺得:「他雖然是個無聊的前輩,但很認真、也很努力(笑)」,但在一起後,非常喜歡他成熟而令人放心的態度。「我老公是一個非常細膩、溫柔的人,也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讓我難堪或試圖改變我的人。」對於妻子李寶英,池晟認為她誠實、自信的一面很有魅力,私底下也很可愛真誠,而且自從遇到妻子後,感覺自己在各方面都更有自信。編輯詢問若兩人遇到爭執時怎麼辦?他也頑皮地說:「大多數時候,我妻子都是對的。」(編按:這對夫妻實在太可愛了!)一家四口什麼都一起做在《allure》雜誌採訪公開後,夫妻倆隨後也在各自的instagram,PO出一家四口共同拍攝的照片;原來,池晟和李寶英的兒子、女兒也一同加入了拍攝。在育兒方面,李寶英透露他們一家四口會一起做所有事情,包括至今仍一起睡在一張加大雙人床上;每當孩子學新事物,她和池晟也會一起加入,像是學游泳和跆拳道;而因為女兒喜歡藝術,所以自己和池晟也開始一起畫油畫。只要孩子有值得慶祝的事情,夫妻倆也會買蛋糕在家當作驚喜,全家人一起吹蠟燭吃蛋糕;還會在未告知孩子的前提下,直接到校門口接他們,然後就去旅行。(編按:有這樣的爸媽真好)池晟則努力在工作之餘,盡量陪伴小孩,他也運用自己理解作品的態度來分析孩子心理:「我不能成為一個孩子,但如果我把孩子當作一個角色,並將其根植於我的腦海中,我也許能夠理解他們的感受。有時,理解、支持、愛比工作更需要精力。」當編輯問到,想留給小孩什麼,池晟回答是:「我們一起度過的時光!我希望孩子即使在孤獨的時候也能勇敢,不會感到疲倦或跌倒。」儘管有了孩子後,池晟和李寶英少了一點獨處時光,不過也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緊密,夫妻倆也很享受這樣的感覺,並希望可一起白頭偕老,祝福池晟和李寶英!延伸閱讀:.相愛容易相處難?4種依附關係類型找出最適合彼此的相處模式.媳婦最想要的婆婆人選!尹汝貞:「不喜歡就不見面,幹嘛製造問題」.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術有時而窮,誠心無所窮時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對病人與家屬的感激」。他們真誠地道出開始踏入病房實習,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學到課堂或教科書所學不到的、成為良醫不可或缺的經驗。我忍不住抄錄幾段醫學生真誠的道白:「未來路上我也會持續精進自己,有一天我也終將獨當一面,不被忘記的將會是在我臨床學習生涯的起步時,一位病人為我上了一堂珍貴的、有關生命韌性、有關醫病互動、有關信賴與無私提攜的人生課。」 「我始終相信一個病人能帶給醫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疾病的知識,病人對於生命的態度、發病過程的情緒、認知變化,就我們旁觀者而言,都將帶來不同的衝擊。」→想看本文「身為醫學生的我,從病人身上學習到的永遠不只疾病本身,而是病人因信任願意敞開、分享這段辛苦難受的回憶,使我可以藉著陪伴,學習同理病人的情緒及所經歷的生命試煉,而踏上成長為一位全人關懷醫生的道路。」→想看本文 「聽其輾轉就醫的故事,我設想他過去數年間歷經複雜的情緒轉折,可能從驚訝、否定或憤怒,到如今能平靜微笑著向我展示消瘦冰冷的雙腿,樂觀釋懷和無奈接受或許只是一體兩面。病因不明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是不樂見、折磨人的事,這次照顧陳伯伯的過程我並未學到哪個病的典型特徵,但留下的印象卻比其他診斷明確的案例更深刻。」真誠地盼望社會大眾能因為感動、瞭解醫學生臨床實習的重要而踴躍參與醫學教育。晚間七點左右,邁著些微興奮和不安的步伐,準備照看今日剛入院的新病人。單調潔白的日光燈從半掩的床簾透出,我開始想像一簾之隔背後,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性別、高矮胖瘦、年輕病苦或垂垂老矣,又是甚麼病痛困擾著他?突然住進陌生環境,他的心情是焦苦難耐抑或世故豁達,會有耐心向我訴說他的病史和心情嗎?我所擁有的知識與檢查技巧,又能不能釐清病因,回應他求助的期待呢?一位年逾花甲的伯伯坐在床沿,放下剛泡好的泡麵,用笑容迎接我的到來。他的聲音略顯嘶啞卻氣沉丹田,讓我陡然振奮,一消幾秒鐘前的猶疑。還來不及關心他怎麼拿泡麵當晚餐,就趕緊做自我介紹並說明來意。陳伯伯說他跟人聊天時會特別興奮,我直覺接收到他的熱情,那股熱情彷彿渲染整間病室,使得詢問病史的過程特別流暢自然。瞭解病史後,我想幫他做全身例行的神經學檢查,但是擔心打擾到他的用餐時間,經詢問意願,陳伯伯慷慨地歡迎才疏學淺的我,放心以他為教材練習檢查技巧。一個多小時的相處過後,泡麵肯定冷掉了,但我的心因為陳伯伯的熱情,很暖。陳伯伯的雙腿明顯不成比例地消瘦,步伐蹣跚以至於無法站定,雙手虎口肌肉凹陷並伴隨不自主的震顫,乍看之下屬典型的下神經元病變症狀(Lower motor neuron sign)。起初因為走路容易跌倒而就醫,但途經好幾年、不同家醫院的檢查都病因不明,這次來我們醫院就是想要一探究竟。聽到他多次求醫未果,我心裡明白導致他雙腿日漸無力的病因複雜、必須仔細推敲,大概已經超出我這個實習醫學生的知識範疇,我能做的或許是耐心傾聽他的感受,在住院期間幫助他了解每項檢查的目的與結果。聽其輾轉就醫的故事,我設想他過去數年間歷經複雜的情緒轉折,可能從驚訝、否定或憤怒,到如今能平靜微笑著向我展示消瘦冰冷的雙腿,樂觀釋懷和無奈接受或許只是一體兩面。不能眼睜睜看著雙腿繼續惡化下去,但專業醫師都找不到原因,民俗療法也姑且一試,還能怎麼辦呢?我驚詫於近在眼前的醫學極限,教科書上詳細羅列、包山包海的知識,仍無法給陳伯伯、一個再常見不過的主訴,一個清楚的交代。這次他來我們醫院已是最後的求助門路,想到這我覺得肩膀上扛的期待更重了些,一定要盡心盡力幫助他。隔日來看望陳伯伯時,他的妻子也在場,我便從她的角度再次詢問病史和就醫過程。我注意到她在看的書,是關於運動障礙疾病的內容,那時我明白疾病不是一個人的事,是一家人的事,他們必定是一同面對令人煎熬的病程。後來的一週內,我時刻追蹤檢查時程與結果,常常關懷陳伯伯住院期間的感受和身體變化,每天都被他朝氣的笑容所感染。病因不明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是不樂見、折磨人的事,這次照顧陳伯伯的過程我並未學到哪個病的典型特徵,但留下的印象卻比其他診斷明確的案例更深刻。陪著病人和家屬一起努力釐清病因的過程,和診斷治療同樣重要,都是醫療神聖的一部份。我感受到醫術並不是許願成真的萬靈丹,它是有時而窮的,人體遠比我們所知的更廣袤而複雜,然而,鐫刻在醫學本質中醫生與病人相互敬重信任的那份誠心,在人的心中、在澄澈的目光中,在恬然的微笑裡,永恆閃爍著。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20 養生.人生智慧
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
不知是否因年過七旬,深感時不我與,老朋友、老同學(小學、中學、大學)的聚會接踵而至,忙得很呢。相聚不只是歡樂敘舊與珍惜情誼,也有傷心,不捨幾位七十多歲的好友罹病多年後往生;還有感嘆,並替目前正與癌症奮鬥的同學打氣;更有欣慰,如聽到老友抗癌成功或順利植入冠狀動脈支架;也有人要照顧九十多歲的長輩而身心俱疲。聊到最後的話題幾乎都是──「健康最重要」。活到七十多歲,家庭、事業大都已定,能改變的不多。有人小時了了,長大更是一帆風順,青雲直上;有人小時課業不佳,後來卻成就非凡。這些都不用羨慕,更不用比較。如果真要比,就比誰活得長久、健康、自在而圓滿吧。七十歲的生活志願年過七十,仍可以如小學生般,認真地寫下「我的志願」──一、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再強調一次,「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如:睡眠充足;盡量採用多蔬果、魚類等的地中海式飲食;喝少許酒,但不抽菸;多參加旅遊、健行、聚餐、聽演講等活動;獨處時,則可閱讀或寫回憶錄等。如此動腦、動身、動腳與人際互動,身心健康,遠離失智。二、遵循醫師的治療若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需配合醫囑治療,避免有併發症。三、有症狀時不要輕忽年紀大了,身體難免有些小問題。若是觀察一陣子沒改善,或合併體重減輕等症狀,則不要自我臆測,請就醫。四、跟上數位科技的潮流善用社群軟體以分享訊息,並不吝按讚。或者與朋友及遠方的家人視訊,維繫感情,讓心情愉悅。五、做個有趣的老人幽默自嘲是最好的潤滑劑。我參加一個女性成長團體多年,某次的慶生會壽星剛好是一位高䠷的年輕美女與矮小而年長的我。兩人並列在台前切蛋糕時,有位社姐讚嘆道:「兩人看起來好像是戴安娜王妃與德蕾莎修女喔。」我脫口而出:「我不知道我長得像戴安娜王妃呢!」全堂爆笑。六、心態是最後的把關,正面思考是最有效的利器飾演電影《雷神索爾》主角的三十九歲澳洲演員克里斯.漢斯沃(Christopher Hemsworth),在二○二二年的實境影集《克里斯.漢斯沃的極限挑戰》中,聽到醫師告知他的基因檢測結果,「具有從父母各得一個載脂蛋白第四型的對偶基因(ApoEε4),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為一般人的八到十倍」時,臉部表情嚴肅,但繼而他心態一轉,眼睛一亮說:「這會給我動力,現在就積極地開始預防阿茲海默症。」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許下你的七旬志願我所參加的社區大學課程,有回老師帶領我們爬台中的小百岳「頭嵙山」,走大坑三號步道的圓木棧道,陡直上下,幸好兩旁有粗繩可拉。我步步為營地慢慢走,雖然無法攻頂,但欣賞夥伴們拍的攻頂照,也很滿足。尤其自己沿途悠哉地取景拍照,與過往遊客點頭、寒暄,也很快樂。我每次都提醒自己,就像吃到飽的豐盛自助餐,只取自己喜歡的或能消受的,不用每一樣都吃、每件事都要做到盡善盡美啊。有位一路「勇腳」的同學,卻在回程時踩空了最後一個階梯,左腳踝扭傷腫痛,難免懊惱。但她說:「生命總有起伏。幸虧有護法護佑,小災消業是很好的事啊!」我也替她感到慶幸,只是扭傷,而沒有骨折或其他更嚴重的傷害,而且是發生在最後一階,不是在山頂,否則怎麼下山回來呢。杜甫詩「人生七十古來稀」,孔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有同學說「人生七十才開始生大病」,也有人說「人生七十,歲月靜好」或「人生七十,自在滿足」……那麼,你呢?延伸閱讀:.態度積極有助長壽?外國研究:「這特質」與長壽的關係最大.想健康長壽到老嗎?研究:每周4次、每天走路15分鐘可延年益壽.好好走路就不會老!87歲金融退休董座推薦CP值最高銀髮運動本文節錄:《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18 醫療.消化系統
醫PO照驚不到1公分息肉竟是0期大腸癌!息肉如何成癌?權威醫教你預防
經常在社群網站PO文衛教網友胃腸肝膽常識的禾馨民權內科診所院長林相宏,日前在臉書貼一張大腸鏡檢查的照片,要大家仔細找找早期大腸癌在哪?息肉若超過1公分,大腸鏡通常很容易照到,不過林相宏這次照的病例,息肉只有不到1公分,而且位於皺褶處,肉眼實在很難看到,林相宏曝還好有被AI大腸鏡偵測系統抓到。再貼近一看,表面絨毛已經呈現不規則病變,經切除後化驗居然是0期大腸癌。林相宏也提醒,不要覺得小息肉不會怎樣,還好這個息肉沒有遺漏掉,否則3年後一定是嚴重大腸癌。因此所以每一次的大腸鏡品質都非常重要,一個病變息肉如果漏掉 很可能就釀成大災難。大腸息肉超過1公分 醫建議最好切除息肉顧名思義,就是腸道裡多出來或非正常的組織。通常可分成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發炎性息肉。惠來醫療社團法人宏仁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江明師曾受訪表示,增生性息肉多半是良性腫瘤,但腺瘤性息肉有可能是癌症的前身,如果腫瘤還在大腸的黏膜層,稱為原位癌,只要沒有轉移,病人接受大腸鏡切除就可以根治,如果到了大腸癌第一期,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也高達95%以上;假如腫瘤周邊呈不規則狀,則要進一步化驗是否已轉為惡化腫瘤,開始擴散轉移。大腸癌經常是由息肉經過一連串的基因變化,而演變成癌症。有的為惡性息肉;有的則是良性息肉,但良性也可能轉為惡性。所以不管是良性或惡性,都建議一旦發現最好切除,以杜絕後患。大腸息肉3類.腺瘤性息肉:又可分成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管絨毛狀腺瘤等3種型態。以管狀腺瘤最常見,四到五成的腺瘤性瘜肉多屬此類,其外觀為帶有柄莖。其次為管絨毛狀腺瘤即混合型,約占四成;絨毛狀腺瘤則外觀無柄莖,呈扁平狀,它最少見,約占一到二成。若超過1公分者,約有三分之一可能演變成大腸癌。這是因為能長到1公分的瘜肉,通常是放很久未處理,細胞容易增生失控,由良性變為惡性。.增生性息肉:良性。為腸道腺體受到發炎刺激,而增生長出息肉.發炎性息肉:較少見。為腸壁潰爛後形成息肉,最好也要切除治療。關於息肉你該注意常見症狀:間斷性血便、腹部悶脹、腹痛、體重減輕、貧血危險因子:遺傳基因、愛吃紅肉、少運動、抽菸、喝酒、高身體質量指數(BMI)【看更多大腸息肉】息肉癌變 通常要10到15年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曾受訪表示,通常大腸癌發生年齡約在50歲以上,而大腸息肉變為腺瘤再轉為癌病變,通常要10到15年時間,提醒民眾35歲開始就有可能產生大腸瘜肉,有家族史的人要提早做糞便潛血,如果發現問題應進一步做大腸鏡。哪些人是大腸息肉高危險群?權威醫教如何預防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網站,容易長出大腸息肉的族群可大致分為三大類:大腸息肉高危險群第一大類為一般危險群:包含無任何症狀民眾,經常攝取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食物者或久坐不動、嗜菸酒者。第二大類為中等危險群:包含一等親曾罹患結腸癌或瘜肉者,一等親有2人以上有癌症者,曾有瘜肉、大腸腺瘤或曾患乳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者。第三大類為高度危險群:包含有家族性大腸瘜肉症者,或發炎性腸疾病有十年以上病史者。多數大腸息肉發生的風險因子都類似,不外乎和基因、愛吃紅肉、少運動等有關,因此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很重要。賴基銘建議,預防大腸瘜肉應多吃高纖維質食物,多吃蔬果、適量補充優酪乳等,並減少高油重鹹烹煮習慣、少吃紅肉、多運動,50歲以下民眾應主動糞便潛血篩檢。日常7件事預防息肉成癌.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蔬菜水果,可增進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少吃紅肉與加工食品,避免食用高油高溫燒烤的食物。.設法改善便秘,養成每日排便的習慣,早上醒來排便最佳。.禁酒、戒煙及不吃檳榔。.生活作息規律、避免熬夜,睡眠要充足。.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增強免疫力。.培養樂觀的態度,保持良好的心情。.定期做大便潛血檢查、大腸內視鏡檢查,若有腸胃悶痛不適或排便習慣改變等情況,應儘速就醫。【資料來源】.臉書粉絲專頁《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0-1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學習同理病人而成為全人關懷醫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對病人與家屬的感激」。他們真誠地道出開始踏入病房實習,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學到課堂或教科書所學不到的、成為良醫不可或缺的經驗。我忍不住抄錄幾段醫學生真誠的道白:「未來路上我也會持續精進自己,有一天我也終將獨當一面,不被忘記的將會是在我臨床學習生涯的起步時,一位病人為我上了一堂珍貴的、有關生命韌性、有關醫病互動、有關信賴與無私提攜的人生課。」「我始終相信一個病人能帶給醫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疾病的知識,病人對於生命的態度、發病過程的情緒、認知變化,就我們旁觀者而言,都將帶來不同的衝擊。」→想看本文「身為醫學生的我,從病人身上學習到的永遠不只疾病本身,而是病人因信任願意敞開、分享這段辛苦難受的回憶,使我可以藉著陪伴,學習同理病人的情緒及所經歷的生命試煉,而踏上成長為一位全人關懷醫生的道路。」 「聽其輾轉就醫的故事,我設想他過去數年間歷經複雜的情緒轉折,可能從驚訝、否定或憤怒,到如今能平靜微笑著向我展示消瘦冰冷的雙腿,樂觀釋懷和無奈接受或許只是一體兩面。病因不明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是不樂見、折磨人的事,這次照顧陳伯伯的過程我並未學到哪個病的典型特徵,但留下的印象卻比其他診斷明確的案例更深刻。」真誠地盼望社會大眾能因為感動、瞭解醫學生臨床實習的重要而踴躍參與醫學教育。醫學生生涯的四、五年級是接觸並熟悉臨床情形的開端,許多接觸過的病人都令我印象深刻,不僅僅是教科書上的知識鮮活地呈現在我眼前,病人的應答反應、情緒的流露、包容我們學生問診的信任感,常常才是在我腦中刻下回憶的契機。我始終相信一個病人能帶給醫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疾病的知識,病人對於生命的態度、發病過程的情緒、認知變化,就我們旁觀者而言都將帶來不同的衝擊。在大堂課程的醫學教育訓練合理、清晰的邏輯思考,從疾病的臨床表徵及檢查判斷可能的診斷、再用影像、病史驗證自己的猜測,接著根據診斷疾病人的身體狀況適當地處置。我好像完成一項任務,成功緩解或治癒「病人」,然而唯有自己親身走入臨床,才能瞭解所接觸的是一位活生生的病人,而非生硬的疾病知識。當看見病人對於疾病的反應、病痛所帶來的折磨,以及他們因著相信而願意讓我們看見生命脆弱的時刻,才能學習同理生命的課題,似乎能與病人一同對抗疾病的魔爪。這樣的體悟來自大三時父親生的一場重病。還記得在剛開學的小組討論課程上我學習到憂鬱症的種種機制、病程以及治療處置,沒過多久,爸爸身為一名大學教授,就因為研究、教學、家庭及學生的長期壓力,而確診重度憂鬱症。我起初以為憂鬱症按著所學的服用抗憂鬱藥物、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會結束而回歸正常的生活,然而並非如此。父親很長一段時間活在憂鬱、焦慮、與恐慌當中,漸漸地他不能負擔學校的教課、實驗室的研究,我雖然意識到不對勁卻也無可奈何,只能鼓勵父親仍到診所回診接受藥物治療、假日陪伴他到自然環境走走。終於有天晚上回家時,我看見父親滿臉愁容,整個人身體和情緒都非常緊繃,也產生幻覺,他不斷告訴我:「有警察在我的房間要抓我,因我做了罪大惡極的事,所以我不敢回房間睡覺。」然而,不管我怎麼問他具體事件,他都無法明確回答;我不斷安慰他,他卻仍恐慌、焦慮地不敢回到臥室休息,而重複在客廳和大樓的電梯徘徊,甚至想搭電梯到頂樓輕生。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關上家門、帶著父親到房間休息,好不容易暫時說服父親沒有警察、安撫他的情緒,我也因著極大的精神壓力累倒在床上。當時我禁不住地嚎啕大哭,感到絕望、恐懼以及深深的無力感。起初相信靠著醫學和藥物,即或不然,也能改善或控制住父親的病情,然而卻一天比一天嚴重,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身為醫學生的我瞭解疾病的知識又如何?當憂鬱症找上我的家人,我依然無能為力!想到母親因為整天照顧父親也有很大的精神壓力而吃安眠藥睡覺、弟弟正面臨大考壓力又加上父親病情的影響,我也感受到家裡瀰漫著一股低氣壓,看不見任何值得喜悅的事情,在我腦袋裡迴盪的只有家庭即將分崩離析的可能,孤立又絕望。之後在半夢半醒之間,我聽到母親說要帶著父親去精神科急診,隔天父親就住進精神科病房。在往後的日子裡,我時常會去探望父親,總是會看到他在家屬探訪時間站在門口眼巴巴地等著家人到來。後來醫師建議進行電痙攣治療,我也陪同他到手術室外,握著他的手一起禱告,化解父親對電療的緊張和害怕。其實在等待治療結果的當下我亦緊張地吃不下早餐,因為醫師說電療的秒數若不夠,則治療不算成功,忐忑的心情一直到遇見另一位病友家屬分享她的經歷及醫師的好消息才逐漸消去。雖然我還未在臨床課程中實際以醫學生的角度接觸精神科病人,然而過去的這段經歷,讓我明白和病人互動時,病人以及家屬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絕非在旁的我們能輕易同理及感受的,他們如何轉化疾病帶來的痛苦、未知治療的恐懼或甚至治療無效時的失望、照顧的辛苦勞累都值得我學習,即使現階段我能做的就只是傾聽他們訴說的故事,或是建議他們聯絡個管師、社福人員,雖不能幫上大忙,卻能藉著陪伴和日常關心緩解病人及家屬的憂慮,同時也因著他們願意信任使我有幸參與生命中的一小哩路,甚至願意讓我這名尚未成熟的實習醫學生學習而備受感動。如同第一個月在神經科照顧的中風病人,他在中風之後恢復地十分良好,起初幾天我幫他做神經學檢查時,他也都落落大方,甚至會開個玩笑,但在出院之際卻反而憂心起來,倒也不是病況的惡化,而是擔心自己出院之後家人因著上班沒辦法照顧自己,也擔心中風再發時的危險。我雖無法做任何決定,不過還是聽他訴說完這樣的擔憂,並向他解釋老師及學長的醫療規劃,讓他能放心些,病人才藉著醫療團隊的溝通和陪伴,慢慢安心出院並定期回診和評估放血管支架的可能性。身為醫學生的我,從病人身上學習到的永遠不只疾病本身,而是病人因信任願意敞開、分享這段辛苦難受的回憶,使我可以藉著陪伴,學習同理病人的情緒及所經歷的生命試煉,而踏上成長為一位全人關懷醫生的道路。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暖陽在心間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對病人與家屬的感激」。他們真誠地道出開始踏入病房實習,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學到課堂或教科書所學不到的、成為良醫不可或缺的經驗。我忍不住抄錄幾段醫學生真誠的道白:「未來路上我也會持續精進自己,有一天我也終將獨當一面,不被忘記的將會是在我臨床學習生涯的起步時,一位病人為我上了一堂珍貴的、有關生命韌性、有關醫病互動、有關信賴與無私提攜的人生課。」 「我始終相信一個病人能帶給醫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疾病的知識,病人對於生命的態度、發病過程的情緒、認知變化,就我們旁觀者而言,都將帶來不同的衝擊。」 「身為醫學生的我,從病人身上學習到的永遠不只疾病本身,而是病人因信任願意敞開、分享這段辛苦難受的回憶,使我可以藉著陪伴,學習同理病人的情緒及所經歷的生命試煉,而踏上成長為一位全人關懷醫生的道路。」「聽其輾轉就醫的故事,我設想他過去數年間歷經複雜的情緒轉折,可能從驚訝、否定或憤怒,到如今能平靜微笑著向我展示消瘦冰冷的雙腿,樂觀釋懷和無奈接受或許只是一體兩面。病因不明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是不樂見、折磨人的事,這次照顧陳伯伯的過程我並未學到哪個病的典型特徵,但留下的印象卻比其他診斷明確的案例更深刻。」真誠地盼望社會大眾能因為感動、瞭解醫學生臨床實習的重要而踴躍參與醫學教育。窗外盛夏的驕陽如炙,窗內的神經科病房卻依然在白潔的燈光下,不見四季流轉綠茵蟬鳴的雀躍,反而透露著寧謐、秩序與一絲絲不安的緊繃。多少年的光陰裡人來人去,無數病人家屬的歡欣與悲慟雜揉著一代代醫師與醫學生們身影奮鬥的雪泥鴻爪,在病房靜佇的時空中凝鍊成了無言的肅穆與悄然的見證。時光流轉,又是個新的學年,新的病人、新的醫師與醫學生,也將在同一個場域中,繼續交會互放著對彼此而言獨一無二的光亮。「楊先生,你好!我是這個月的實習醫學生,您今天身體感覺還好嗎?」剛升上大五初入臨床實習的我,持著生澀的語氣便開始了與我主要關照病人楊先生的第一次接觸。每個實習醫學生來到病房,都會分配到一個主要病情追蹤的住院病人,觀察並練習入院病史詢問、身體診察、後續檢查與治療等一系列的臨床醫療照護流程,過程中也會持續地與住院醫師、主治醫師進行多次的病情討論與思維推演,期待能在實務互動中慢慢在專業上與心態上茁壯為一個術德兼備的好醫師。事實上,踏入病房前,住院醫師也早已與我進行了初步的病史討論,楊先生的病史可謂相當罕見:除了這次入院的不明原因脊髓炎致下半身癱瘓外,他也有肺癌併發罕見肌無力症候群及中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病史。看到這樣龐雜的資訊心中不禁打一寒顫,倘若是一般人經歷如此多量的不幸與磨難,灰心喪志乃至於棄絕人世者定當大有人在,而身為一個初出茅廬的醫學生,我如何能有足夠成熟的智慧與心態來承接病人可能的大量負面情緒?然而,出乎預想的是,楊先生並沒有因為一連串不幸健康事件而在心態上被擊倒,反而大有千磨萬擊還堅勁、愈挫愈勇之勢,中氣十足地向我娓娓道來其特殊的病史,如何由一個健康的商人一夕間進展到中晚期肺癌併發四肢肌無力,奇蹟似地在醫師積極機警的縝密檢查與治療而完全康復後,又是如何突然再次進展至下半身癱瘓的情況。言談中除了病情之外,楊先生提及最多的便是對主治醫師充分的支持與信任:若過去主治醫師因考量檢查的侵入性與病情的罕見性而並無與之充分討論並安排深入追蹤檢查,便無可能確認定位出肺癌病灶,進而在積極試驗治療中得以痊癒,也便不會再有任何後來人生的點滴故事。另外,在經歷自身的罕見病情後,他也深刻體認實證經驗作為醫學之本的重要意義,尤以罕見病例的治療在經驗上的累積更為緩慢,因此假如他能以一個病人人師的身分,向主治醫師身邊的住院醫師、實習醫學生們分享他的罹病經驗,給予實例表現的身教,則終有一天會有更多成熟的醫師能夠在面對類似罕見的病情時有所經驗上的依循與參考,不啻亦是另一種盡己所能造福社會之舉。與楊先生的對話中便是如此滿溢著對醫師的感謝、對生命再一次機會的豁達開闊,以及對於醫病互動教學相長的深刻體悟,至此我小小的心頭便湧上一股暖流,原先預期陰霾蔽天的沉重情緒悄悄揮散,病房外的豔陽彷彿也在病人的信任與無私分享中照進了心底最幽微的一隅。或許,我與楊先生的兩條生命軌跡,終究只有這近一個月的交錯重疊,但我確信我將永遠銘記著,曾有那麼一個對生命充滿熱情的鬥士,在經歷數次反覆的重大不幸後,依然帶著笑容與自信擁抱每一天的開始,依然在醫病溝通的互動過程中對醫師專業的判斷與治療表現珍貴的信任,依然在床邊教學上願意給予醫學生們細心耐心的病情講述與實例指點。一切一切於我這個年輕的醫學生而言,實是備感感激與幸運,未來路上我也會持續精進自己,有一天我也終將獨當一面,不被忘記的將會是在我臨床學習生涯的起步時,一位病人為我上了一堂珍貴的、有關生命韌性、有關醫病互動、有關信賴與無私提攜的人生課。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5 名人.劉秀枝
大腦已有失智病變,卻仍享有活躍老年可能嗎?名醫曝2個關鍵
曾經以為很遙遠,但轉眼間,我就從小女孩變成今日的退休銀髮族了。以前覺得父母、師長思想老舊,在現代年輕人眼中的我也應如是吧?日前,定居美國的大學同學淑玲回台探望獨居的父親。我倆約在西餐廳敘舊,都點了鱈魚套餐。香煎鱈魚肉質軟且香,但因眼前還有沙拉吧、熱湯、麵包等,我們決定共享一份鱈魚主菜就好,把另一份打包,讓淑玲帶回去給父親享用。淑玲對工作人員說:「請包裝得漂亮點。」見年輕妹妹面露難色,我趕緊幫忙解釋:「她是要帶回去給父親吃。」看著白髮蒼蒼的我們,妹妹睜大眼睛問:「你父親幾歲了?」「97歲。」不知年輕人是被嚇到還是被感動,立刻很慎重地將那份鱈魚端去打包。她可能很難想像,我們也曾經年輕過、或甚至是個嬰兒,而淑玲的父親也不是生來就97歲喔。即使97歲,身為退休醫師的老先生依然活躍得很:每天一早,走到鄰近住家的全聯買報紙;中午到商店街買便當,並常到附近的書店逛逛,有時去銀行辦事,在家則看報紙、電視,並有老友每星期來與他下棋。他胃口好、睡眠佳、聲音宏亮、精神飽滿,把「獨立自主」當作是老年的志業。大腦已有失智病變,卻仍享有活躍的老年。最近讀了一篇來自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發表於2022年《老化神經生物學》(Neurobiology of Aging)的病例報告。一位96歲的老先生有高血壓、心律不整、皮膚癌、攝護腺癌且轉移,都有接受治療並控制病情。他的「認知功能測試」直到去世的四個月前都正常,只是行動稍慢而已。而在他去世後的大腦解剖,竟然有中等程度的阿茲海默症與其他退化性失智症的腦病變。為何他的大腦有如此明顯的病變,但臨床上卻沒有失智症狀?文章的作者歸功於老先生的教育程度高,且一直維持活躍的智能與體能活動。例如他當志工、學習語言,自己開車到94歲,之後搭公共交通工具;天天運動;常參加巴士旅遊,直至95歲;每天走路、閱讀、做家事、管理投資,直到96歲因心肺衰竭去世。也許,老了並沒有那麼可怕。即使身體有病,甚至大腦有病變,但持續從事體能與智能活動,依舊能享受活躍的老年。維持健康生活、正面心態,慢性病上身也不怕。老,還有其他好處。例如有位九十多歲的長輩,罹患硬腦膜下腔出血。但因他的大腦萎縮,而有足夠的空間可容納血水,讓大腦免於被壓迫,因而未造成神經損傷,沒有出現症狀,所以不急著動手術,後來血水也自行吸收了。我們的健康受基因、環境、醫療、機遇、生活型態與心態等因素所影響,其中,能夠自己掌握的雖然只有「健康的生活習慣」與「正面心態」,但卻可充分發揮──即是維持活躍的生活,不僅從事體能(但量力而為)、心智與社群活動,且持之以恆,並養成正面思考的習慣,凡事往好處看。那麼,人生過了七旬,就算慢性病上身,也能做到像淑玲的父親般,達到「獨立自主」的老年志願了。再說,年紀大了,代謝變慢、食量變小,或許十年後,淑玲和我再來這家餐廳時,一份鱈魚都只能吃一半,另一半打包當自己的下一餐,好省錢喔!運用「全景模式」 對人多些包容年過70後,我開始收到LINE群組傳來某某同學病故或告別式的訊息,不免也想:什麼時候會輪到我?讀醫學院時,完全不曾、也不可能預測哪位同學會先往生,因為年輕的生命力那麼旺盛,誰會想到老啊!但是受到基因、環境、工作、生活習慣與醫療等因素,經年累月的影響,我和同學們的人生道路就慢慢分開來了。然而,不管從事何種行業或當哪一科醫師、經歷如何不同,最後還是殊途同歸──步入老年,走入終點。在網路還不是很普及的年代,聽說有位大醫院的院長沒穿白袍,獨自到急診室巡視。護理師沒認出來,問他:「老伯伯,請問您有什麼事嗎?」這除了讓人會心一笑,你還會怎麼想?以下五個答案,請選選看:1. 這位護理師真有禮貌。2. 院長的自尊心可能受到打擊,竟然有屬下不認識自己,但也很以護理師的態度佳為榮。3. 專業的穿著與配備(如白袍與聽診器)很重要。4. 以綠葉襯托,可能更高招。例如由一位醫師陪同或幾名醫師簇擁著前來,一看就知道這位人物不是個普通老伯。5. 如果去掉專業與身分,每個人都只剩下性別與年齡。我選擇「以上皆是」。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孟子說的「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我見到有威望或自以為不可一世的人,腦海裡會浮現他小時候包著尿布、銜著奶嘴的樣子,則嘴角不免浮上笑意而自然放鬆下來;再想像他將來年老體衰、舉步維艱的模樣,則同理心油然而生,自然就不會害怕或苛責對方。反過來,看到一個可愛的嬰兒或調皮的孩童時,我會想他或她以後可能是未來的總統或良醫,而不敢輕視。當遇到老態龍鍾或失智的長者,則念及他也許有我所不知、非常值得尊敬的輝煌過往呢!旅遊時,常恨不得把遼闊的壯麗山河美景全收進一張相片裡,這時就會打開手機的全景功能,從左至右,全部攝入。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用「從小到老」的「全景模式」來觀人呢?不僅看這個人的此刻,這是他生命的橫斷面;也可以運用想像力,觀想其一生,即其生命的縱切面。那麼,也許我們在待人處事上會更有包容力。這個簡單的領悟與作法,是我老來的休閒和動腦活動之一,挺有趣的,你不妨也試試看吧。
-
2023-10-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共創健康快樂護理師,一起做有意義的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護理人員的心聲」。七月初曾以「醫護人員的過勞與病人安全」邀請關心這議題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以及在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寫出三篇十分精彩的文章。當時我們深感台灣醫療團隊裡,護理人力所遭逢的考驗更需要我們的關懷。非常高興在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的主導下,我們終於有三篇針對台灣護理人力所面臨的困境有非常精闢的分析,同時也提出各種頗有創意的建議。蔡司長以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是供需不平衡的國際大環境背景,加上疫情的影響,以及國內的數據指出這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幾個可行的原則。→想看本文接著護理學界的資深老師分享她對「職業疲潰」(burnout)的精闢看法,並提出如何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的想法。醫院護理部主任暨護理師公會的資深人員寫出護理人力的省思、依據、招募與留任的看法,並呼籲護理人員應該受到尊重。希望這三篇護理界的呼籲,可以讓醫療界以及社會大眾聽到護理界的心聲,「尊重與自主」是台灣護理人員應得的權利。何謂職業疲潰(burnout)?護理師的職業疲潰現象的產生是複雜且動態的。2020年,Nabizadeh-Gharghozar等人應用Hybrid概念分析模式,進行系統文獻回顧,並進行護理師質性訪談,以建立疲潰概念的前因、概念特性及後果。研究結果指出,疲潰之概念定義為:因為未妥善處理的職場壓力及不當的社會支持,產生了負向的反應。這是一種身體、情緒及社會上的精疲力竭的狀態。疲潰會造成對工作興趣與動機的減少,也會影響照顧品質,及對護理師個人、病患及其工作的負向態度。影響疲潰的工作相關因素之實證研究2020年Dall’Ora, Ball, Reinius 及Griffiths,應用系統文獻回顧法,統整與分析91篇文獻。研究顯示:護理師的健康狀況與病假次數,和疲潰具高相關。其他的預測疲潰的因素有:人力安排不足或不適當、輪班時工作大於12小時、排班缺乏彈性、時間壓力高、工作及心理上需求、工作缺乏多樣性、角色衝突、自主性低、醫病關係不良、領導力差及工作不安全等。疲潰會影響工作成效、照顧品質、病人安全、意外事件、醫療錯誤、感染、病人跌倒及離職率高。打造健康快樂的護理師一、彈性排班多篇針對護理師排班對其疲倦、疲潰、慢性疾病的影響。Persolja(2023)進行系統文獻回顧研究,共納入21篇文獻,研究結果指出:輪班及排班影響護理師生活韻律及身心改變的重要因素。班別混亂、護理師無法選擇班別、輪班轉換快速、超時工作,兩頭班及工時小於12小時,均會造成護理師的職業疲潰。Bae(2021)進行一篇系統文獻,納入22篇研究,進行護理工作時數與病人成效的相關性之統合分析。研究結果指出護理人員每班工作多於12小時,或每週工作多於40小時,與病患成效有統計上的負相關。尤其,Wu(2022)亦建立固定班別、護理師可自由意志選擇班別、設計不同科別之多樣性排班。二、護理師自我排班(self-scheduling)國際間護理師自我排班的文化與自主權行之多年。於應徵工作時,醫院行政主管就會主動和護理師討論其排班意願,及目前醫院可以配合其班別意願的單位,如果某些特殊單位有人力需求,也會開誠布公的和護理師諮詢與討論。此外,護理師也可定期應生活或其他因素需要調整班別。Wynendaele等人(2020)也以系統文獻回顧研究法,分析護理師自我排班對護理師個人層面之工作滿意度、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健康與幸福感的影響及專業成長等。三、護理師及護生之韌力的培育正向心理學近年在國際蓬勃發展,深植於各年齡層的教育中,由小學教育至職場正向環境,期望培育正向健康的民眾,可以應用自己的強處,參與學習及參與社會、與他人建立正向關係、追求有意義的生活及完成目標。學校及醫院宜培養以實證為基礎強化護生或護理師的韌力以減少其匱乏的經驗。Castillo-González 等人(2022) 以系統文獻回顧研究法,探討護理師的韌力與疲潰的關係。共29篇與疲潰相關的文獻納入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師的韌力(resilience)分數高,其服務時間較長、合理的薪資及合理的工作負荷。此外,韌力與疲潰、匱乏(exhaustion)及去人格化(depersonalisation)呈現負相關。Velando-Soriano等人(2023)進行系統文獻回顧研究,調查影響護生發展疲潰的相關因素。共33篇文獻納入分析。研究結果指出:護生的人格特質、同感心及韌力,與其情緒的匱乏、去人格化及個人的成就有正相關。Amsrud, Lyberg and Severinsson(2019) 應用質性系統文獻回顧,調查護理系教師如何支持學生發展韌力。共納入8篇質性文獻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指出,整體經驗包括兩個整體經驗的本質內涵:(1)值得信賴與(2)關懷的準備度之教育文化。其包含五個主題:展現關懷關係、認識資源與權力、認識與接受不確定性、重新理會或定義困境經驗,並調整學習的框架。正向心理學強調學習看見我們強處,朝向本真的快樂,包括:愉悅的生活、樂於工作及有意義的生活。護理是一種「關懷健康經驗」的專業。我們常在個案罹患疾病或經歷苦痛需要關照時現身。讓我們一起終身學習建構本真的快樂,陪伴我們的個案朝向圓滿的生活經驗。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07 醫療.精神.身心
癌症病人和家屬,面對重大疾病如何做心境調適?心理師傳授「5字訣」助面臨各種挑戰
癌症病人和家屬,做為疾病適應或心理調適的依據,應該如何心境調適?面對重大疾病,如何做心境調適?動筆時,腦海浮現出的第一個概念,是這幾年台灣臨床心理學界在推廣心理健康觀念時,最耳熟能詳的「安、靜、能、繫、望」五字訣,這也是我在工作上與病人、家屬互動的基礎。書裡的每一則故事雖然各自有強調的重點與主軸,但核心仍圍繞著這五個原則,只是依據不同的臨床情境來延伸和運用。這個概念,原本出自重大災難與創傷後的心理急救原則,後來陸續被運用在其他不同的情境,例如Covid-19三級警戒時期,不少心理衛生人員將它編寫為疫情底下,維持身心安定的調適原則。心理調適「五字訣」幫自己安定心情而我認為,「安、靜、能、繫、望」五字訣,正好也非常適合分享給癌症病人和家屬,做為疾病適應或心理調適的依據,讓病家能夠藉由這些簡單的原則,幫忙自己將突然亂了調的生活與心情安定下來,才有更多的心力、體力及腦力,消化、整理、因應持續面臨的各種挑戰。這五個原則分別是:.「安」維持身體與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適感。一下子接收太多資訊、來路不明的報導或偏方,容易引發我們更多的焦慮、恐慌或不舒服的感受,甚至延誤到關鍵的治療時機。建議確保自己正在接受正規、恰當的醫療處置之後,以接收醫院或官方提供、具公信力的疾病衛教資訊為主,減少不必要的慌亂與不安。.「靜」促進身心的平靜與鎮定,減緩強烈的身體反應和情緒波動。罹癌與治療的過程中,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情緒起伏,雖然很困難,但請提醒自己:盡量減少壓抑、否認或苛責,而試著改用接納、理解、探索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也可以找尋自己慣用、喜歡的放鬆方式(如:畫畫、聽音樂、寫日記、宗教信仰、瑜伽、呼吸練習等),在感受到壓力時,藉此幫助抒發、穩定心情,並將注意力專注在當下,不被憂慮的思緒牽著走。.「能」透過一些讓我們感覺自己有價值、有能力的事情,平衡面對疾病時的無能為力或挫折感,提升自我效能感。生活中,仍應保有自己喜歡、做得好、能獲得成就感的事情或興趣,而不是只剩下疾病、治療或照顧。罹病與治療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這些生活的不同面向,幫助自己找回正向的感覺。也可以試著將太過抽象、廣泛的目標,切割成比較容易執行的小目標。像是將「我要變得更健康」,調整為「每天繞公園散步半小時」等具體可行的行為。經由每一次目標的達成,我們會漸漸重拾對生活的信心與控制感。.「繫」維持與外在的聯繫,有助於降低孤單感。在生活中,找出信任、相處起來覺得舒適的家人或朋友,哪怕只有一個、兩個也很好。生病、治療的過程中,與信任的親友保持聯繫,和他們分享感受、交流。有品質的人際連結與支持,能幫助我們提升抗壓性,更能調適壓力。.「望」維持樂觀與希望感。在罹病、治療的過程中,心中保有嚮往的目標,這樣的想望常常能夠幫助我們度過最困難的時候。曾遇過一位骨髓移植中的病人透過自我激勵「康復後,我要去迪士尼玩」,熬過辛苦的治療過程;還有位上了年紀的病人為了想看孫子上小學,努力配合治療。我們可以透過「自我對話」的方式,為自己打氣。有位病人曾經和我分享,他一想到要做MRI(磁振造影)檢查,就感到非常恐懼。後來,他在心裡告訴自己:「等我完成這項檢查,就去附近的商圈吃美食。」每一次的檢查,他就靠著這樣小小的希望,度過最害怕的三十分鐘。真實互望,你、我誰也不孤單基於個案隱私的考量,寫下的故事案例都經過適度修改、模糊個人資訊。我也曾直接詢問某幾篇故事中的主角,是否同意讓我將他們的生命經驗改寫分享。在徵求同意時,其實我的內心十分忐忑,擔憂他們可能有所顧慮或是感到為難。出乎意料的是,絕大多數的人聽了我的詢問都一口答應,並表示很樂意將自身經驗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甚至鼓勵我,就用他們最真實的樣貌呈現吧。謝謝每一位和我相遇的個案,謝謝你們用生命教會了我許多事,也謝謝你們給了我撰寫與分享的勇氣。由衷地希望讓更多的病人、家屬與親友,在這段不容易的人生旅程中,有機會感受到自己沒有這麼孤單。延伸閱讀:.幫20歲癌末女辦生前同樂會!最後親自跟每個人說說話,與親友不留遺憾的告別.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怎麼好好說再見」,祝福彼此將有新旅途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05 焦點.健康知識+
增加排尿的利尿劑怎麼成為降血壓利器?治高血壓藥是這樣誕生
弗雷明漢心臟研究從一九四八年開始,所追蹤的對象為麻州弗雷明漢市(Framingham)的五千兩百零九位居民。這是以勞工階級為主的城市,位於波士頓以西約二十哩。心血管疾病是一九四○年代最主要的死因之一,而計畫的宗旨是找出和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風險因子。弗雷明漢心臟研究率先顯示,飲食和運動對預防心臟病有影響。就和斯諾一樣,弗雷明漢研究人員也對於當時盛行的理論抱持懷疑。多數醫師相信,心臟病是老化的自然後果,尋找心臟病的藥物根本像在找不老仙丹。不過弗雷明漢計畫的科學家推測,心血管健康會受生活型態和環境的影響。他們想藉由大規模的流行病研究,看出生活型態與環境因子,從而找到新的介入方式,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學者明白這項研究要很多年後,才能得到肯定的結論,因此到一九六○年代初,才首次提出了可靠的發現,這時弗雷明漢心臟研究已經十幾年了。他們有許多發現,包括中風和三種不同的身體狀況有相關性:動脈阻塞(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血清膽固醇提高(高膽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高血液膽固醇),以及高血壓。由於弗雷明漢心臟研究和所有流行病學研究一樣,講的是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係,因此仍不清楚高血壓是否真會導致中風?或高血壓與中風這兩種疾病是不是由其他共同因素造成?就像吃精製糖和感染小兒麻痺的現象,起因都是因為一九三○年代已開發國家的生活型態。弗雷明漢心臟研究受到部分醫師的批評,例如有些人主張,高血壓與中風是老化時無可避免的副作用。但是有個研究發現,意外支持了「本態性高血壓」並非常態的說法──一種稱為Diuril(商品名,學名為「氯噻嗪」)的藥物。在一九五○年代,默克有一項計畫:尋找能抑制「碳酸酐酶」的化合物。這些阻斷劑能降低血液酸度,而血液酸度高是很常見的身體狀況,通常源自於腎臟或肺臟問題。若要維持健康,血液酸度的安全範圍很小,失衡會引發頭痛、暈眩或疲憊。如果血液太酸,甚至可能導致昏迷。碳酸酐酶抑制劑有助於調整血液酸度,使其恢復到正常範圍,卻引發了意料之外的副作用──讓病人排尿。醫師將這種會讓人排尿的藥物稱為利尿劑。由於增加排尿可以降低血容量,進而降低血壓(血液中循環的血液較少時,心臟不需要那麼用力即可把血液打到身體各處,血壓也會降低)。默克的碳酸酐酶抑制劑不僅能降低血液酸度(默克的最初目標),還在無意間降低了高血壓。當然,那時的人並未察覺降血壓藥物的需求。但默克既然已握有一套利尿劑,就會找其他理由讓病人想增加小便的頻率。他們很快發現碳酸酐酶抑制劑的另一種用途:幫助水腫(edema)的病人。水腫是指液體在皮膚下與體腔異常累積。比方說,肺水腫就是肺部腫大,若心臟太虛弱,無法把血液有效打出肺部時就會發生,導致肺部氣腔有液體累積。默克明白,碳酸酐酶抑制劑能用來治療肺水腫,因為透過增加排尿、降低病人血容量,便能(一)降低累積在肺部的水分,(二)減少總血量,使心臟更容易把血液打出肺臟。這時碰巧出現另一個發現。默克正在尋找最強力、最有效的碳酸酐酶抑制劑時,找到一種無法抑制碳酸酐酶,卻比現有藥物更能利尿的東西。他們將之取名為Diuril。他們不知道這種藥如何發揮作用,但以肺水腫病人測試Diuril時,發現既安全又非常有效。因此,原本是要找治療血液酸度的藥物,結果找到的是治療肺水腫的新藥物,這可是完全不同的疾病。但故事還沒結束。默克科學家卡爾.貝耶(Karl Beyer)認為,Diuril可能還有另一種效用──「治療」高血壓。那時的人認為「治療高血壓」就像「治療打呵欠」一樣可笑。這麼自然、正常的現象何必治療?即使如此,已有少數醫師懷疑高血壓很危險,而不是健康的象徵。貝耶悄悄把Diuril交給醫師同事比爾.威克森(Bill Wilkerson),請威克森悄悄讓幾名高血壓病患服用,看看有何結果。正如預期,他們的血壓下降了。貝耶於是明白,Diuril可成為第一個有臨床效用的降壓藥──不過,這種藥沒有市場。Diuril在一九五八年上市時,主要用途仍是治療肺水腫。無論如何,其他藥物公司注意到默克的降壓藥有效。他們知道未來的商機總是說不準,萬一錯過了可就不妙,於是也自行開發。這導致許多仿效Diuril的藥品出現,也就是噻嗪類利尿劑(thiazide)的降壓藥。在Diuril推出後幾年,FDA就核准了六種噻嗪類利尿劑。這些降壓藥起初並不常用。第一回合的弗雷明漢心臟研究發表後,顯示出高血壓與中風之間有關聯。雖然許多醫師對於這項研究的發現抱持懷疑,但有醫師認為噻嗪類利尿劑是安全有效的降血壓藥物,開給高血壓病患是利大於弊。如果弗雷明漢心臟研究中,高血壓與中風之間確實呈現因果關聯,那麼噻嗪類利尿劑或許能降低高血壓患者中風的機率。另一方面,如果這關聯不是因果關係,醫師認為開立噻嗪類利尿劑的處方也沒什麼太大的危害。FDA也支持開立各種抗壓劑給血壓高的患者,因為FDA明白,科學家要能建立高血壓與中風之間的因果關聯(而不是只停留在弗雷明漢研究所提出的相關性),就要先真正降低高血壓者的血壓,才能觀察影響──換言之,就是進行專門的研究。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監測全國人口的中風病例,他們很快注意到,中風人數明顯下降,遂判斷這情況和有愈來愈多病人服用降血壓藥物有關。醫學界風向變了,開始建議高血壓治療。「本態性高血壓」成為不健康的高血壓。這是早期流行病學與大藥廠攜手合作,推翻一般看法的例子,也大幅改變時人對重大身體病況的態度,一舉挽救無數人命。一九五五到一九八○年之間,美國中風病例下降近百分之四十。既然降血壓藥對健康有益,藥物獵人便開始尋找最完美的抗血壓藥。噻嗪類利尿劑降血壓的效果普通,且顯然副作用不太理想──頻尿。若某種藥能有效降低血壓,又沒有不太舒服的副作用,則可望帶來龐大的獲利,因為需要降血壓的人必須終身服用它。有個人就擔負起這項任務──詹姆士.布拉克(James Black, 1924~2010)。詹姆士.布拉克不太像藥物獵人。他一九二四年出生於蘇格蘭小鎮阿丁斯頓(Uddingston),是個優秀的學生,並進入聖安德魯大學學醫。可惜他畢業時已欠下大筆債務,百般不得已之下,便接下薪資最高的工作,到新加坡的馬來亞大學任教。後來,他總算回到蘇格蘭某獸醫學校任教。他設法善加利用不討喜的工作,開始研究腎上腺素對人類心臟的影響,尤其是心絞痛患者。你對腎上腺素在戰或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中扮演的角色應該不陌生──若面臨危險(例如持槍的陌生人),腎上腺素會大量湧現,讓你保持超高警覺,隨時行動。但腎上腺素還有另一項生理功能:它是控制血壓的激素。布拉克認為,任何能夠阻斷腎上腺素的藥物,也可降低血壓。布拉克認為這很有發展希望,便在一九五八年找上英國藥廠帝國化學工業(ICI Pharmaceuticals),應徵藥物搜尋科學家的工作。雖然布拉克是獸醫教授,沒有藥學背景,但他是名聲很好的研究人員,因此ICI錄用他,而他馬上著手尋找能阻斷腎上腺素效果的化合物。腎上腺素受體有兩種,一種是α受體,一種是β受體。研究顯示,β受體和調節血壓有關。布拉克推測,如果能阻斷人體中的β受體,就能降低血壓。但如何阻斷β受體,又不阻斷α受體則是一大挑戰,因為α受體的分子結構也相當類似,且控制著和血壓無關的其他生理機能。布拉克著手尋找能區別兩種受體的化合物,終於在一九六四年發現普萘洛爾(propranolol),這種藥能選擇性阻斷β腎上腺素受體。這是全球第一種降血壓的「β受體阻斷劑」。普萘洛爾能降血壓,又沒有噻嗪類藥物的利尿副作用,旋即成為一九六○年代與七○年代的暢銷藥,全球各地的醫師都會開立這種藥物處方。布拉克也因為這項突破性的成就,榮獲一九八八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本文摘自《藥物獵人:不是毒的毒×不是藥的藥,從巫師、植物學家、化學家到藥廠,一段不可思議的新藥發現史》。《藥物獵人:不是毒的毒×不是藥的藥,從巫師、植物學家、化學家到藥廠,一段不可思議的新藥發現史》作者:唐諾.克希, 奧吉.歐格斯譯者:呂奕欣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3/08/10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0-0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照顧「不耐煩的病人」學到的珍貴心得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如何成為好醫師」。一位「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醫師」描述一位肺癌病人被發現癌症時已有全身各處骨骼轉移,深為病痛所苦而焦躁不安。他從病人的不耐煩帶給習醫者的挑戰,學到珍貴的行醫之道。一位在國內推動「健康識能」多年的醫學院教授敘述一位看似健康卻在健檢發現嚴重「三高」,但仍不願意改善風險的病人。他深感醫師是人群社會中的一部分,應該以醫療專業做為人群導師暨朋友,為人群醫療領航,因此提高全民健康識能應是好醫師義不容辭的任務。一位資深內科醫師回憶個人在國外接受臨床訓練的求學過程,深感有經驗的良醫典範之「身教」、「言教」以及實境的病房中親身體會,是臨床醫學教育所不可或缺的要素,絕非目前ChatGPT(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所能取代。在今年六月末,一位病人因為無法忍受的背痛,到了某醫學中心求助。經過精密的檢查,醫生們發現她的骨骼中出現了瀰漫性轉移的現象。然而,原發癌症的位置仍然是一個謎。之後在八月,她來到我目前服務的醫院,期待進一步的癌症評估以及治療。在這裡,我們透過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她的左下肺葉中有一個異常的腫塊。為了確定其性質我們進行了組織切片檢查。結果證實了是肺癌,且全身骨骼都出現了轉移,位置包含了脊柱、骨盆,甚至是顱骨的地方,但幸運的是癌症還沒侵犯到大腦。在住院期間,病人因為嚴重的背痛和其他部位的骨頭痛,我們給予她靜脈注射的嗎啡和非類固醇類的疼痛控制藥物。在等待病理報告並接受治療的期間,我們持續調整她的疼痛控制藥物以緩解她的痛苦。然而,病人會因為身體的不適而對問診顯得不耐煩,她的回答也經常不準確或不完整。在我們醫院,醫學生會與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一起學習,並且會分別去看病人。病人後來甚至要求醫學生與住院醫師一同看診免得打擾到她,這種不耐煩的情緒只有在主治醫師看診的時候才會有所改善,並且對問診的回答也相對完整。我能理解病人的心情,因為她知道最後做出醫療決定的人仍然是主治醫師,所以對我這種畢業後第1年一般醫學訓練醫師和醫學生會顯得不耐煩,甚至不願好好回答問診。因此,我決定只在真正有必要的時候去看她,並在有問題的時候,優先詢問在身旁照顧她的親人,有時親人的回答比起病人本身還要完整。病人在病理報告出來後,我們為她開始了第一次的免疫治療。在療程的初期,她的病情有了顯著的好轉,讓我們能夠將疼痛控制的藥物從靜脈注射轉為口服,以便我們開始規劃讓她出院的計畫,但未料她突然出現嚴重的噁心和嘔吐症狀。這導致她無法服用任何口服藥物,甚至連已經服下的藥物也全部吐出。因此,病人的狀況在短短的半天內極速惡化,全身的疼痛加上噁心嘔吐的感覺,讓她回到了最初的病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立即將她原本口服的止痛藥轉為「吩坦尼貼片」,這種藥物是藉由貼布慢慢釋放止痛藥的,以免病人因為噁心嘔吐無法服用口服藥物而疼痛繼續惡化。然而,轉換藥物的過程中需等待貼片發揮效果,而在此期間,病人因為之前的口服止痛藥並未成功服用,所以止痛效果相當差,幾乎沒有幫助。此時的病人開始拒絕回答我們的問診,甚至會哭泣,對我說她不想活下去,不想再接受任何治療,原本對我們充滿了信心,但現在卻完全消失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感到相當無奈,但我明白,我必須要繼續照顧這位病人,如果讓她長期處於這種狀況,對我們雙方都將是一種無比的壓力。於是,我開始更頻繁地過去病人的病房,一開始她的症狀還相當嚴重,我便立即給予她相應的症狀治療藥物。我知道藥效並不會立即顯現,病人的態度也不會立即改變,但隨著我不斷的關心以及藥效逐漸顯現,病人對我的態度也開始有所改變。她也許是意識到,除了主治醫師,我同樣能為她提供幫助。因此當她狀況改善時,她開始認真回答問診,甚至對之前的不佳態度向我道歉。除此之外,我還讓病人理解,協助她的不僅僅是我和主治醫師,那些日以繼夜、辛勤照顧她的護理師們,同樣在醫療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醫療照護品質的好壞,並非個別醫療工作者的功勞,而是一個大體系中每一個細節的結合,是全體醫療團隊的共同努力和付出。這一系列的情況僅在半天時間內發生。雖然在繁重的臨床業務中,做到如此投入並不容易,但如果能夠獲得病人的配合,實際上能減輕很多臨床工作負擔,並達到雙贏的局面。病人能從我這邊得到必要的幫助,我也能更全面且深入地照護病人。當我們在定期舉行的「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提出照顧這位病人所經歷的挫折與心得時,醫學生學弟妹們也提出了許多他們的看法,給了我許多照顧這位病人新的想法。負責醫學人文教育的幾位資深主治醫師也分享了他們的看法:詢問病史時,必須體諒病人當時的身心狀態,學會察言觀色。只有透過對別人的尊重,才能得到病人以及家屬的信任與合作,獲得精確且詳細的訊息,了解病人的需求,而給予真正有效的幫忙。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29 養生.抗老養生
態度積極有助長壽?外國研究:「這特質」與長壽的關係最大
在過去十年裡,美國活到超過100歲的人數翻了一番;而許多百歲老人將他們的長壽部分歸因於他們正向積極的態度。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前人格心理學教授沃特森(David Watson)指出,雖然年長者可能會覺得積極正向的態度對他們的長壽有加分效果,但人格與老化之間的關係卻更加微妙。沃特森說,他認為僅積極正向的影響力被誇大了;他認為還有其他一些人格特質與長壽密切相關。與長壽密切相關的人格特質五因素模式(Five Factor Model)是心理學使用最廣泛的人格理論,它認為多數的人格特質可以分為五類:開放性(openness)、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oversion)、友善性(agreeableness)和神經質(neuroticism)。沃特森說,具嚴謹性或者是一個人是否有組織性和紀律,與長壽的關係最大。這可能是因為嚴謹性較高的人更善於照顧自己。他說,例如他們往往飲酒有度、飲食也更加均衡。沃特森說,正直認真的人不會做蠢事,因此他們的事故發生率較低,健康行為也較佳。好消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都可以提高自我的嚴謹性。沃特森表示,甚至坊間有些「嚴謹性課程」,可以提升個人的自律能力。他說,這套理論的基本的概念是,如果想提升自我的嚴謹性,就須表現得更為自覺,態度會隨著行為而改變;例如做事時盡量準時,並且有始有終。沃特森說,但這並不代表積極正向的態度便不重要。友善性也會對長壽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承受壓力的情況下。他表示,心理健康的人恢復得更快,他們會告訴自己「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會想辦法讓自己身心回到平衡狀態。沃特森強調,如果過著健康的生活,並能夠自我調適、走出困境,就能擁有更長、更令人滿意的壽命。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延伸閱讀:.長壽的祕訣其實很簡單 新研究曝只要多做一件事.日本人長壽秘密! 納豆「納豆激酶」有益心血管、遠離三高風險.生老死不可避免,但「病」卻不一定!洛桑醫師揭開健康長壽的關鍵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28 養生.家庭婚姻
「我就渣」的潛台詞是什麼?渣男渣女是如何從小被養成的?
不負責與渣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不負責任的人,並且稱他們「渣男」或「渣女」,似乎給了這樣的評價會讓內心得到些許安慰,因為他們是犯錯的人,是該承受世俗指責和詬病的人。我們自己也可能做過很「渣」的事情,為自己貼上這樣的標籤似乎也會讓心情變得輕鬆,反正破罐子破摔,只要說出「我很渣」,也就無所謂了。事實上,簡單地將不負責和「渣」畫上等號,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當我們用「渣」去看待別人的時候,就無法看到一個人的本質,下次還是會看不清對方,再度犯同樣的錯誤;當我們用「渣」看待自己的時候,就會一次又一次地逃避問題,也就意味著一次又一次地傷害別人,內心同樣是煎熬的。我們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不負責任的習慣呢?還是得說回本章第二節提到,孩子耍賴要玩具的例子。父母用不同的方式面對孩子無理取鬧的行為─一個是父母覺得大家都在看,感覺很丟人,於是尷尬地妥協;一個是把孩子轉移到沒有人圍觀的地方,堅持陪伴孩子直到冷靜下來。大家認為哪個孩子更有可能獲得責任感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第一個孩子做了過分的事情之後,不僅沒有承擔任何代價,竟然還得到獎勵,也就是沒有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相反地,第二個孩子全程需要面對情緒、消化情緒,以及理解自己為什麼被拒絕,還有未來如何再次應對這樣的事件和情緒,這就是學會承擔責任的過程。除了上述兩種父母的應對方式之外,接下來看看另外兩種可能導致孩子出現負責困難的情況。一種是父母會把耍賴打滾的孩子留在原地,頭也不回地離開,這種方式也許會讓孩子當下停止哭鬧,但卻可能在孩子心裡種下了一顆被拋棄感和無助感的種子。孩子會覺得,原來自己做了讓父母不高興的事情時,是可能被丟下的、被拋棄的,一旦產生了這樣的念頭,就會進入一種無助狀態─我對現實是無能為力的,只能依附於父母而存在,一旦他們離開了,我什麼都不是。在這種狀態下,人很難學會負責,因為負責需要有一定的自我能量,萬一沒有人能讓自己依賴,那麼自己就無法產生能量。比如有些人的戀愛對象頻繁更換,一個接一個,從來不讓自己有空窗期,其實就是一種無法對自己負責的狀態,只有讓自己在戀愛關係中依附於另一半而存在,才能生活下去,否則自己就什麼都不是。還有一種常見的父母應對方式是,對於正在耍賴的孩子大聲喝斥、惡言相向,甚至試圖嚇唬孩子,從而讓孩子斷掉不切實際的念頭。我記得有次在馬路上遇到一對母子,兒子可能之前提出了什麼過分的要求,媽媽不同意,兒子就一直撒嬌想央求媽媽同意。媽媽的回應非常刺耳,當時真的想衝上前去,請她不要這樣說,但我確實無權過問和干涉,只能作罷。媽媽說:「你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不愛你了!會非常非常討厭你!」孩子聽了,恐懼又慌張地說:「不,媽媽是愛我的!是喜歡我的!」但媽媽可能在氣頭上,就不斷咬牙切齒地重複:「不,不喜歡!你給我閉嘴!你越說話,我越不喜歡你!」唉,當時聽得我的心都要碎了,不管孩子提出了怎樣的要求,都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引導。但在這段情緒的發洩中,這個孩子可能產生了「不被媽媽喜歡和愛的恐懼感」,之後為了再次發生,可能就會把任何會導致這種情況的事情都扼殺在搖籃裡。一個壓抑所有情緒的人,會怎樣呢?─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愛情的三要素是承諾、親密和激情,缺一不可。每個人對愛情的態度不同,對於不同要素分配的比例自然不同,但每個要素都是必須存在的,其中承諾就是依賴責任感才能存在的。所以不負責任的人,更容易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出「渣」。令人疑惑的是,在感情中不負責任的人,在學習或者工作中可能完全是另一種狀態,比如會按時完成作業或對於自己承擔的工作極其上心,其中的區別在於「責任是否與核心情緒掛鉤」。學習和工作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刺激到一個人有創傷歷史的核心情緒,因為我們大多數的挫敗經歷都是在更早期的時候,與照者的互動關係中就已經體驗過了。甚至有些人的迴避表現會強烈到根本不會讓自己開始或進入一段感情,總是以各式各樣的理由推掉或拒絕潛在的關係,這是一種終極的無法對自己負責的表現。「渣」是一個太過簡單的評價,也許我們給自己一個機會看到「渣」背後隱藏的資訊,最終可以找到完整的自己。※ 本文摘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們該如何長大:寫給成長過程中走迷、挫傷的你,完整自己的二次成長療心室》。《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們該如何長大:寫給成長過程中走迷、挫傷的你,完整自己的二次成長療心室》作者:王瑞 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3/09/27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25 醫療.皮膚
換藥像被剝皮 血淌滿地…連曬太陽都是奢望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每次換藥的時候我像活活被剝了皮,低頭看到滿地都是自己的血,卻痛得只能無聲地尖叫。」「我是來自部落的孩子,可是卻再也不能穿漂亮的衣服快樂地在太陽下奔跑。」「這個病會遺傳,未來甚至不敢生下女孩,我不要她經歷一樣的痛苦。」26歲的宸誼出身花蓮原住民部落,擁有亮麗外型,從小由阿嬤帶大,自國小、國中到讀五專,身上不時有紅疹、濕疹症狀,對皮膚症狀早已習以為常,而近年的一次嚴重急性發作,一度高燒病危,住院後才確診罹患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全身膿疱且多處傷口,沾黏衣服拉扯產生的劇痛,彷彿「用刀把皮活生生剝下」,用過無數治療方法,終於在生物製劑協助下,穩定控制病情,除感謝男友不離不棄照顧,更期許有一天能不再復發,穿起漂亮衣服,享受正常人的生活。GPP偷走的生存權|輕微皮膚症狀 竟差點變成致命的重症宸誼回想,因出社會後工作日夜顛倒,皮膚開始出現皮屑,由於父親家族曾有乾癬病史,因此對於症狀並不陌生,起初皆到診所就醫,針對乾癬治療,並沒有特別積極處理。直到某天突然身上的傷口不斷流膿、流血,且反覆發高燒,在朋友協助下送至急診,發現白血球指數過高,不慎感染可能有生命危險,直接安排住院。住院期間,除了臉以外,脖子以下全身都是傷口,醫護協助換藥時,須使用治療燒燙傷患者的濕紗布擦拭,而在換藥前即使吃了止痛藥、打嗎啡,仍然止不住痛,「我痛到只能無聲地叫,是在有意識情況下,彷彿被人用刀活生生剝下一層皮,血滴滿整個地板。」「這病可以根治嗎?我不想一直反覆發作。」宸誼分享醫師診斷她確診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後當下的第一個念頭。她說,確診初期,吃藥、擦藥2至3個月,仍無法控制病情,後續改嘗試免疫抑制劑,但卻使得她免疫力低下,每當天氣轉換更容易感冒,感冒時就會誘發GPP,甚至每月經期也會引起復發,產生「不得已要吃藥,但吃藥又無法避免復發,且還有副作用」等惡性循環;所幸2011年國際威期刊NEJM找到GPP的發病因子,加速專門針對GPP急性發作的生物製劑問世,宸誼改施打這樣的生物製劑1至2天後,全身膿疱明顯改善,且無其他症狀,「生物製劑好像上帝給我了一條生路,是我的救命稻草,否則真的像是被判了死刑…」GPP偷走的形象權|擔心再發作 失去穿衣與戶外活動自由新冠疫情爆發期間,醫院加強住院管制,宸誼回想去年夏季再度急性發作,因為全身長滿膿疱,只能穿著布料較薄的睡衣,避免傷口黏到衣服、拉扯再度流血,沒想到從早上9點到院,晚間7點PCR檢驗確定新冠陽性,一度被拒絕收治住院,但宸誼正在高燒,醫院評估後,仍讓她在晚間11點入住醫院。也因為新冠肺炎拉長她住院時間,第一週先治療新冠,好轉後,第二週才能治療GPP症狀。宸誼分享,愛美是女生的天性,因為GPP讓全身都有傷口、色素沉澱,漂亮衣服、太過貼身或比基尼都不敢穿,只能著寬鬆的長袖、長褲。從小在部落長大的她,其實最喜歡曬太陽、打籃球、跑步及游泳,卻因為GPP讓她不能曬太陽,也不敢輕易玩水,就怕一不小心讓疾病再復發,愛到處遊玩的她也再不敢出遠門或出國,擔心突然發作時,可能沒有藥物能立即治療。GPP偷走的生育權|恐懼會遺傳的風險 未來不敢生育女兒GPP較難為大眾所知,連宸誼花蓮的家人也無法理解為何無法治癒,時常復發又得要長期住院,對她來說,這2至3年最感謝的人莫屬男友,當她不舒服時,立即帶她就醫並給予照顧,即使知道她罹患難纏疾病,仍然願意跟她交往,從沒有出現任何眼神、語氣、態度不耐的狀況,盡可能讓她多休息,少做家事,「他讓我知道世界上真的有人不在乎我的外表,身體的傷疤,更不覺得是負擔。」外表看似淡定,鮮少露出情緒波動的宸誼男友說,過去雖然有照顧外公外婆中風的經驗,但對於GPP是「無法預期」,隨時都有可能發作,但仍然選擇交往。他說,照顧這件事很累,說不累是騙人的,但她已經很不舒服,只能盡力做能做的,「人與人互動就是heart to heart,不用思考太多,在一起前沒想那麼多,現在也不會想太多。」擁有男友與家人的支持,讓宸誼堅強勇敢對抗疾病,不過因GPP不定時反覆復發的特性且可能為遺傳性疾病,不僅影響到她工作表現,也影響她對於結婚生子看法,就怕生了女兒,未來得跟她走一樣的路,她現在對未來沒有明確規劃,只希望身體健康就好。宸誼也呼籲,若有出現膿疱、乾癬的病人,應及早到大醫院皮膚專科就醫檢查,及早正確診斷、及早獲得妥善治療,採能有機會讓疾病有更好的控制。此外,也期許若未來能有病友團體能互相支持,可以藉著分享交流心路歷程,走過每一個無助時刻。「我才二十多歲,如果問我對未來的期待,我希望我沒有生病。但既然得到了無法被治癒的GPP,只希望它永遠不會再復發,讓我能跟一般女孩一樣好好生活。」【疾病小百科】●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縮寫為GPP)是一種罕見的嗜中性白血球增多皮膚疾病,特徵為皮膚出現大範圍的無菌膿疱(甚至匯聚成「膿疱湖」)、脫皮及紅斑。●急性發作時會出現膿疱合併發燒等嚴重全身性反應。包括發燒、發冷、疲勞、嚴重疼痛、灼傷感,但每位病患的症狀都不相同,提醒患者如有任何症狀應儘快前往大醫院皮膚科尋求正確診斷治療。●病程難以掌握,容易反覆發作因而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急性發作時若未即時給予治療時,全身型膿疱性乾癬也有可能引發危及生命的併發症,是一個不可輕忽的皮膚重症疾病。建議就診科別:皮膚科延伸閱讀深入了解更多疾病資訊>>>【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疾病百科聽聽專家視角怎麼說>>>不敢結婚 放棄生育…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病人三困境 醫:已找到致病基因📢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我會遇見GPP嗎?遇見GPP會怎麼樣?我想對GPP病友說...👉最完整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大公開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加入臉書社團】👉 GPP情報站[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