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0 癌症.癌友故事
搜尋
態度
共找到
1833
筆 文章
-
-
2023-09-20 活動.活動最前線
94歲阿嬤圓夢成高齡網紅 拍殭屍片打破失智刻板印象
「記得,不是理所當然,是萬分珍貴」 趁奶奶還記得,送給她的回憶禮物原本是導演紀錄家族和94歲失智奶奶,一起拍攝趣味短片的生活,居然捧紅了奶奶?在鏡頭下變身爆笑諧星的奶奶開始上電台採訪,瞬間變成全台最高齡網紅,全家人還被邀請到大型慈善晚會表演!導演想用戲劇來活絡奶奶的記憶,異想天開動員社區鄰里,一起和奶奶拍一部金剛戰士大戰殭屍的B級電影。然而遇到找演員的困難,還有拍攝前期,手意外受傷的奶奶,接踵而來的狀況,面對已失去短期記憶的奶奶,導演和家族還有社區的鄰居們,究竟要如何完成這場拍攝呢? 失智症為高齡社會重要議題。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民國120年失智人口逾46萬人,屆時每100位台灣人將有2位失智者。大眾常因不了解失智症而恐懼排斥,造成延遲就醫,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只剩下長輩臥病在床,對照顧者來說,不論經濟、心靈或是體力,更是沉重的負荷。為此,導演徐紫柔期盼能透過這部幽默逗趣的紀錄片,讓大眾得以用正面的態度面對這項疾病,同時也為罹患失智症的奶奶留下一段深刻美好的回憶。關於電影社區總動員!最無厘頭、笑淚交織的家族任務以喜劇紀錄片的方式講述失智症的發現及陪伴《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是導演紫柔內心深埋已久的期望。早在多年前,看到日本攝影師淺田政志拍攝一系列別具特色的全家福照,其中有一張全家扮上金剛戰士作在地板吃麵包的照片,讓她大感興趣:「就算出任務也要有休息時間攤著吃飯,非常邋遢又自然,這完全就是我們家呀!」心裡便埋下遲早有一天也要這麼做的種子。於是,從事影片創作的紫柔拿起攝影機與家人拍攝短劇,也開設了臉書粉專「決戰家族」上傳影片成品讓大家聞香。沒想到一支把奶奶(實際上是外婆)打造成饒舌歌手的的饒舌短片「台北客家粄條」一夕爆紅,有了這些拍片經驗和家人培養默契,讓紫柔下定決心挑戰「記憶戰隊」B級片!這次,她有更大的野心,就是召集社區的人一起和奶奶演戲,不但找到很有表演慾的阿公阿嬤,在桃園家鄉更召集將近百名的在地居民飾演殭屍!導演徐紫柔表示,大約十幾年前,奶奶八十幾歲時,開始有失智症徵兆出現,當時家人就很快帶她去作失智症診斷,經過藥物治療和家人的陪伴,讓奶奶這十年來都維持在輕度失智,沒有惡化。她表示,「我們各自用每個人的方式,去陪伴奶奶,比方平時大舅家和奶奶可愛幽默的鬥嘴,還有照護她生活上的所需,我的話,就是用拍戲和奶奶一起創作!」,桃園市失智症關懷協會的理事長也直言,失智症可以十年都維持輕症非常的難能可貴,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關鍵,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家人滿滿的陪伴。導演徐紫柔慶幸自己能因此與奶奶共享更多時光,所以也想把這份幸運傳遞給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希望能更少一個人,因為不理解失智症,而讓家人快速惡化成重症;希望大家都能有意識,成為記憶戰隊的一份子,一同正面且積極地面對未來的高齡社會。《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導演:徐紫柔演員:蔡鍾景妹、蔡瑞洲、蔡燕麗、蔡憶涵、蔡翊帆片長:81分鐘上映日:10月13日級別:普遍級語言:國語類型:紀錄片關於導演徐紫柔獨立影像工作者,參與過商業廣告、電影的拍攝與製作。近幾年多為紀錄片拍攝,以獨到女性細膩觀察力,用接地氣的敘述方式解讀複雜的故事,轉換為溫柔具有人文力量的影視作品。作品風格在幽默中帶著感動,或是叛逆中帶著溫暖。紀錄短片作品《家族的奇幻旅程》入選2019桃園市公民紀錄片獎。 「我想用這部喜劇紀錄片,撕掉社會對失智症的標籤,當社會討論到失智症時,多屬嚴肅或悲劇, 即使失智症是一種逐漸退化的疾病,但那些患者美好的依然存留,我們要看到依然存在的,不要只看到失去的。我們仍可以與失智症患者或是高齡長者一起歡笑、冒險、實現夢想!」~導演 徐紫柔
-
2023-09-17 醫療.精神.身心
如何改善拖延症習慣?專家教你5招應對:做得很糟也沒關係
拖延應對策略—如何產生動力1.做得很糟在深入研究之後,我發現了獲得動力的最大祕密。我現在就和你分享這個祕密:做得很糟。當你面對一項艱鉅的任務,而且還不想開始做時,就先隨便做,做得很糟也沒關係。當你面對一個有壓力的專案時,與其拖到你以為會出現的天時地利人合,不如就直接開始。不要擔心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也不要想成品會是什麼樣子。雖然你做得很糟,但你不僅邁出了第一步,而且已經走在把事情做完的途中了。「做得很糟」是用興奮取代沮喪,讓你的情緒從消極轉為積極。確實使用這句口訣的人告訴我,他們開始感覺自己有能力,而且很開心。他們完成了那件事情,而不是逃避。我經常聽到的一件事是,人們認為「很糟」的嘗試,結果卻相當令人滿意。不管他們是匆忙地做了什麼,還是沒有多想,結果都做得相當不錯!正如作家兼詩人G.K.卻斯特頓(G.K. Chesterton)曾說:「任何值得做的事情,第一次做得很糟也值得。」所以,現在就把它做得很糟,你總是可以之後再回頭來好好修整。二○二○年八月,我收到一封來自班的電子郵件,他使用了在我某次演講中說的「把事情做得很糟」策略。他告訴我,以前他遇到新的機會時,他可說是「這個星球上最浪費時間的人,簡直就是徹底癱瘓的程度!」不過,聽完那次演講後,他就一直在嘗試我的建議,現在他的焦慮也緩解了:「這幾個字做到了成千上萬個小時的自我成長書、自我對話和其他行動都做不到的事情。我讀過很多『從失敗通往成功』的書,也讀過各種『克服』自我、恐懼和焦慮的方法,但一直到聽了你說的方式,我才產生了共鳴。」2.忍受不舒服一旦你開始做,就能養成行動的習慣。做得很糟可以幫助你開始做,這是很關鍵的一步。但你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策略,以更輕鬆的態度做事,就像你接下來將看到的方法。另一個策略是:當你坐下來工作時,練習忍受不舒服的感覺。你會拖延某項任務,是因為它可能會讓你產生不舒服的情緒:厭惡或沮喪。你不喜歡這種感覺,所以想要逃離這些情緒。但是當你把追求快樂看得比追求目標和夢想更重要的時候,就可能得付出代價。所以,與其逃避負面的感覺,不如練習忍受必須好好工作時的不舒服。那些感覺會過去,它們只是短暫的。3.改變焦點我念大學的時候,必須要讀大量的期刊文章,其中很多既枯燥又複雜。大一的時候,我有時會很不願意閱讀堆積在桌上的那堆論文─我把它們看作是為了獲得學位而必須閱讀的東西,是難以下嚥的苦澀果實。直到我開始和人們談論他們的情緒和心理健康,我才開始看出這一切背後的意義。直到我開始看到焦慮和憂鬱對一個人生活的影響,以及應對策略有多麼強大,我的觀點才有了改變。在與人們談論他們的掙扎和心理健康問題後,我意識到,科學論文不只是我工作的先決條件,它們掌握著通往幸福的鑰匙、找到目標的鑰匙,以及美好生活的鑰匙。我開始沉浸其中,我意識到答案就在科學中。研究人員投入了無數的時間,尋找我們該如何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受試者參加了這些研究。所以我更認真看論文。我想和你們分享這個故事的原因是:當我們面對一項任務,卻只看到我們必須閱讀的成堆論文、必須填寫的Excel 表格時,等於是把自己放入一個死胡同,限制了自己的能力。但當你開始思考同時產生的其他情緒時,事情就開始發生變化。當你把注意力從對任務的厭倦和厭惡中移開,去留意另一種不同的感覺─也許是想學習新東西的渴望,或是想在工作中晉升的野心,這些都會大幅提升你的動力。與其一直糾結於你不喜歡的情緒,不如專注於你喜歡的情緒。每一個人都有完整的情緒全景,隨時可以自由選擇。這個情緒景觀非常豐富,雖然包含負面情緒,但也有發自渴望和好奇心的正面情緒。當我們選擇積極正向的情緒,就會開始順流而行,而不是與之對抗。當我專注於做這份工作的好處、我想幫助的人,事情就開始迅速往好的方向轉變。儘管如此,還是有些日子,我會覺得工作很困難。即使有了目標感,連續幾星期閱讀相同主題的論文,也會讓我感到非常沮喪。在比較難受的日子裡,我會休息一下,讀一些勵志書籍的節選。這樣做可以重新點燃我內心的熱情,讓我記起我所做的事情的意義,把研究拼湊起來的樂趣,還有發現新事物的樂趣。然後我就能以不同的心態─好奇的心態,重新回到工作中。4.培養成長型思維想要獲得動力,更接近你想要的生活,你還可以採取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培養「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研究了這個主題,並發現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在生活中通常表現得特別好。這些人視挫折為機會,他們不會逃避問題,如果遇到無法立即解決的問題,他們反而會變得更有動力。這些人在執行某項任務時,他們的自我滿足感比較不是取決於結果—是否成功完成了任務或是否做得完美—而是取決於過程。有時候,旅程越艱難,他們就越快樂。當放棄比較容易的時候,他們對堅持的滿意度就越高。即使沒有成功,他們也會因堅持下去而感到自豪。你有沒有想過,當人們冒著可能被凍死的危險,決定去爬聖母峰時,是什麼讓他們感到滿足?或是明明跑到想吐,還是去跑馬拉松?就是因為他們想要感受到那種自豪感、成就感。因為即使他們不能贏得馬拉松比賽,或無法抵達山頂,他們仍然會因為自己的努力而感覺很棒。儘管疲勞、疼痛、充滿困難,他們還是朝著終點前進。成長型思維很能激勵人,可以成為行動的燃料。只要你帶著成長型思維,錯誤就不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是眾多不成功策略中的其中一個而已。嘗試與錯誤比追求完美更重要。5.做三十分鐘的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可以顯著提高幸福感。研究顯示,你比較快樂時會比較有動力,朝著你的目標努力也會變得比較容易。所以出去散散步、在廚房裡跳個舞、播放運動的影片,或做任何你喜歡的有氧運動,都是重新開始的好方法。總結每當你覺得沒有動力時,可以使用本章的策略讓自己直接行動。培養成長型思維,把焦點放在目標上:「你想要實現什麼?今天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一種策略沒有效,那就試另一種。不需要追求完美,做得很糟就好。※ 本文摘自《即時情緒修復:2分鐘告別壞情緒,透過50個小練習,讓你擺脫焦慮、恐慌和壓力》。《即時情緒修復:2分鐘告別壞情緒,透過50個小練習,讓你擺脫焦慮、恐慌和壓力》作者:奧莉維亞‧瑞米斯譯者:吳宜蓁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3/06/29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14 癌症.癌友故事
妻子罹癌短短兩個月離世,醫反思:「我說得太直接了,但她需要的是安慰」
癌症病人如果無法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往往使得病情加速惡化。婦產科醫師王樂明的妻子,不幸因為卵巢癌病逝。他在節目談到,自覺自己向妻子說明病情時似乎說得太直接了,妻子無法承受,「我以為她頂得住,其實不然。」癌症的盛行讓很多人談癌色變,很多人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後,驚恐悲傷不已,很多患者不是被疾病打敗的,而是因為極度恐慌、意志頹敗,因而放棄治療。以樂觀的態度抗癌,康復狀況較好癌症病人如果無法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往往使得病情加速惡化。根據研究,被診斷出有癌症後,能以樂觀的態度面對並積極治療的患者,康復狀況都會比較好。得到癌症面對的治療與身體不適,實在讓人很難以樂觀態度去面對。婦產科醫師王樂明的妻子,去年不幸因為卵巢癌病逝。他在節目《醫師好辣》中談到,妻子一開始是頻尿,他猜測是泌尿道感染,於是開了一些抗生素給妻子服用,但是病況沒有起色,還越來越痛,他想說可能是骨盆腔感染,再開效果更強的抗生素,並安排做超音波檢查。但超音波一照,發現右側卵巢有一個約7、8公分,形狀不規則的東西。王樂明心想「完蛋了」,這看起來就不是友善的東西,然後把結果告訴妻子。後來,再做電腦斷層、正子攝影,確定是惡性腫瘤,而且已經轉移了。但他回溯那段過程,自覺自己向妻子說明病情時似乎說得太直接了,妻子無法承受,「我以為她頂得住,其實不然。」妻子從手術到過世僅僅2個月時間,除了卵巢癌的惡性度太嚴重、病情進展太快,治療過程出現太多併發症。進出手術室7、8次,期間遭遇多次險阻,像是腸子破裂、內出血、中風等,妻子為了抗癌十分辛苦。病人需要安慰,而不是一直實話實說王樂明坦言,他對妻子實話實說是很殘忍的,「她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說你一直告訴他這個事實。」就算後續使用再多再好的藥物治療,病人也已經沒有心了,妻子問他:「我可不可以不要治療了?不斷有併發症。」王樂明說他從這件事學到,有時候醫師解釋病情不要太直接,如病人失去治療的希望,就會心情沮喪,放棄治療。她說:「心情是最重要的,心情不好,你根本就不想作戰了。」這是醫師的切身經歷,實在是因為多數人聽到自己罹患重大疾病,幾乎都恐懼不已,究竟該怎麼幫助患者?該怎麼對患者解說病情?有人說乾脆隱瞞,但對病人來說,他有知的權力,如果都不說,她或許會失去好好處理身後事、好好面對臨終階段的機會。所以在不可能不說的情況下,該如何說?值得大家深思。或許病人以往個性堅強,但在經歷病魔長時間折磨後,內心可能變得很脆弱,所以該怎麼告知病情與治療方式,就更考驗醫療人員與親友了。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11 養生.保健食品瘋
額外補充「植物固醇」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植物固醇是健康新救星嗎?
我在2018-3-16發表壞膽固醇應在15-50之間?,指出江晨恩醫師錯誤解讀一項測試一個名叫alirocumab的降膽固醇新藥的臨床研究。2023-8-14讀者coinball在回應欄裡詢問一篇發表在《台視樂活》的文章。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植物固醇,健康新救星?,而讀者關心的是它的第一段:「植物固醇降膽固醇的原理,在於植物固醇會搶先一步在動物性固醇在人體內的小腸上的接受器結合,並和蛋白質及磷質等鍵結,由於膽固醇要被人體吸收,必須和食物中的各種蛋白質、磷脂質及小腸的接受器結合,當植物固醇搶先把接受器占滿了,吃進去的動物性膽固醇就無法被人體吸收,便能降低人體的膽固醇指數。」讀者的問題是:這段是代表植物固醇不止阻礙了膽固醇吸收,還會阻礙我的蛋白質吸收嗎?首先,植物固醇的英文是phytosterol,而谷歌是把它翻譯成植物甾醇。台灣、中國、和香港的中文網站也大多是採用「植物甾醇」,所以在接下來的討論我也會採用「植物甾醇」。(註:「甾」發音同「在」)有關植物甾醇是如何能降低膽固醇,最新又最完整的綜述論文是2017年發表的Food Ingredients That Inhibit Cholesterol Absorption(抑制膽固醇吸收的食物成分)。其中一段是:植物甾醇抑制膽固醇吸收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包括多種途徑。提出的機制包括抑制膽固醇酯水解;與膽固醇競爭溶解成混合膠束;膽固醇和植物甾醇的共結晶;競爭穿過腸細胞頂膜的運輸;以及受損的細胞內膽固醇再酯化。由此可見,《台視樂活》那篇文章所說的「植物固醇會搶先一步在動物性固醇在人體內的小腸上的接受器結合,並和蛋白質及磷質等鍵結……」是錯誤的。我們再來看《台視樂活》那篇文章裡的另一段:「不過這些天然食物雖然富含植物固醇,但卻要吃很多的蔬果才能吃進1公克的植物固醇,例如要吃下相當5.8公斤的花椰菜、8.4公斤的櫻桃或胡蘿蔔,或是得吃6.3的公斤香蕉,才能攝取1公克的植物固醇,恐怕肚子都要撐爆了。因此,目前植物固醇通常被添加在牛奶、食用油,或是做成膠囊的保健產品內,方便民眾吃到足夠的量。」這段話是完全正確,但問題是,額外補充植物甾醇真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嗎?就目前的科學證據而言,額外補充植物甾醇的確是能降低血液膽固醇水平,但額外補充植物甾醇是不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就不確定了。事實上,一些近年來的研究反而認為額外補充植物甾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請看下面這兩篇綜述論文:2021年:Phytosterol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植物甾醇與心血管疾病)。在最近修訂的2019年ESC/EAS血脂異常指南中,首次推薦植物甾醇作為改變生活方式的輔助手段,以降低血液膽固醇水平。然而,德國心臟病學會 (DGK) 對添加植物甾醇的食品補充劑持更為批評的態度,並呼籲開展隨機對照試驗來調查硬心血管結局。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植物甾醇本身俱有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本綜述根據體外和體內研究、臨床試驗和遺傳證據的結果討論了這一爭議。【註:ESC/EAS是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歐洲心臟病學會/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學會)的縮寫】2023年:Plant Sterols and Plant Stanols in Cholesterol Management and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在膽固醇管理和心血管預防中的作用)。儘管缺乏調查其長期安全性和心血管功效的隨機試驗,富含植物甾醇/甾烷醇的功能性食品已成為最廣泛使用的非處方降膽固醇方法。補充植物甾醇的降低膽固醇作用已得到充分證實,並且已經描述了對其他脂蛋白和葡萄糖穩態的潛在有益影響。然而,研究植物甾醇補充劑或循環植物甾醇與動脈粥樣硬化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各種標誌物之間關係的實驗和人體觀察研究已經證明了有爭議的結果。最近遺傳學研究的令人信服的證據也表明循環植物甾醇血漿濃度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存在有關,從而引起了人們對植物甾醇補充劑安全性的擔憂。因此,本次綜述的目的是提供有關植物甾醇/甾烷醇對脂質修飾和心血管結局影響的最新數據,並討論任何安全問題和實際問題。從這兩篇論文可以看出,儘管額外補充植物甾醇的確是能降低血液膽固醇水平,但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額外補充植物甾醇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更令人擔憂的是,有一些證據顯示,額外補充植物甾醇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所以,把植物甾醇說成是健康新救星,也就是說,鼓勵額外補充植物甾醇,是具有危險性的健康指引。原文:植物固醇是健康新救星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09 退休力.理財準備
68歲江大哥歌聲仍如少年郎!青銀社會住宅中開設歌唱課堂與年輕人互動竟成不老祕方/老後安居2
悠揚音樂在寬廣的大廳響起,尋聲發現有個身姿挺拔,穿著藍色T恤、淺色襯衫、黑色長褲、腳踩帆布鞋的人正邊彈吉他邊唱歌,但定睛一看,他的三分頭早已花白。他是今年68歲、住在新店央北社會住宅(以下簡稱央北社宅)的住戶江希陸,偶爾會像這樣快閃大廳自彈自唱,每月更固定開設社宅歌唱教室。其實江希陸開設歌唱教室,是因參與新北市跨世代共居種子計畫,在符合基本資格的前提下,以每月固定付出時數服務居民為條件,便宜入住央北社宅。特別的是,央北社宅標榜的跨世代共居,旨在藉由青年、銀髮族居住一塊,促進世代交流,拉近彼此距離。社大、社宅族群大不同 曲目、場地都是眉角「年輕時在西餐廳駐唱,也上過廣播節目,甚至是華視張小燕的節目。」江希陸神采飛揚地細數過往輝煌戰績,50歲提早退休後,他轉往社會大學教唱,或教吉他、電鋼琴。另一方面,計劃在疫情後改為一個申請人一戶,既已單身、小孩均有各自生活的江希陸,心想社宅租金便宜,又能貢獻專業,便在去年決定加入。從不同地方開課的經驗中,他觀察到,社會大學、社宅的學生多為長者,所教曲目也多為台語歌、懷舊西洋歌;然而,「社宅居民以青年為大宗,還是比較被動、冷酷,所以要適時調整。」因此曲目常見流行華語歌或西洋樂,如周杰倫、蘇打綠,且演奏地點不適合在封閉空間,避免讓人有被拘束的感覺。江希陸表示,他會改編歌曲,或在大廳快閃表演,吸引路過的居民駐足聆聽;每半年也配合節慶舉辦「Piano Bar」,在大廳盡情演唱,並開放居民點歌,現場亦備有點心、投影幕,「課程學生差不多15人,但參加大廳活動的聽眾將近70人,其中一半是青年,事後甚至有人向我報名課程。」此外,由於課程是免費參加,學生多抱持聯誼的態度,為增加其向心力、信心,江大哥會挑選部分人在活動中上台演唱,他人看到成果後,也能激起學習的慾望。透過「課程生活化」讓學生們和央北社宅居民更緊密連結「我覺得課程生活化很重要。」江希陸說,課程除了教導唱歌、樂器演奏,也用有獎徵答的方式,鼓勵學生互相分享近況或生活小技巧,例如現在正值夏季,蟑螂開始出沒,有人獻策用拖鞋擊殺,或提議飼養壁虎捕食,增加學生共同話題,無形中關係更緊密。江希陸也會在課堂上分享社會大學學生送的點心,甚至拿給清潔人員、警衛;偶爾在大廳快閃表演時,也叫得出經過的居民名字,並主動關心近況,讓生活化不僅限於課堂內,而是充斥整個央北社宅,「自己能做一點,就很開心。」來測退休力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08 醫療.精神.身心
白居易樂觀曠達?詠老詩作2特徵透露出他的老年憂鬱
「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老友啊,我和你一起老了!老去,是怎麼一回事呢?」如此感嘆年華逝去的,是人們印象中樂觀曠達的白居易。這是白居易66歲時的詩作「詠老贈夢得」,隨著年紀逐漸增加,他的心情與身體狀況不如以往。詩中寫道:「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白居易提到老去影響的生活,包括還沒到晚上眼睛就開始乾澀;到了早晨,也懶得起身梳頭;偶爾勉強拄著枴杖出門,但大多時候都是整天閉門不出;不想照鏡子,更沒有眼力可以去看小字的書了!雖然他句句寫的是身體不舒服,但其實,他字字寫的也都是心情不愉快。老年憂鬱表現有兩大特徵,甚至有人將其描述為「不覺得憂傷的憂鬱症」:特徵1. 身體症狀更明顯相對於心情不愉快,老年憂鬱更常提及「身體不舒服」,身體症狀從頭到腳都有可能。最常見是頭暈、頭痛、全身不同部位的疼痛痠麻。而腹部不適(腹痛、腹脹、便祕、拉肚子)、心悸與胸口悶痛等,也會讓人緊繃焦慮,因而頻繁就醫。特徵2. 老年憂鬱又稱假性失智長輩可能常表示「忘記了」或回答「不知道」。因為老年憂鬱也會以記憶力與注意力的影響來表現。長輩可能抱怨自己記憶力不佳,注意力無法集中,或判斷力不如以往、思考變得較為遲緩等,而這些表現可能都來自於憂鬱。有超過一半的老年憂鬱會影響其認知功能,因此又被稱為「假性失智症」。面對白居易的老去憂愁,可以怎麼做?收信人是老友劉禹錫在「酬樂天詠老見示」詩作中回應他:「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也就是說「老去就像是日落時陽光照在桑榆之間,晚霞餘輝一樣可以映照滿天!」既然有豐富的人生經歷與更為深刻的體悟,老去一定能用樂觀態度去積極面對。(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9-06 養生.聰明飲食
蜂蜜加熱超過40度會產生毒性?教授告訴你傳言來源及實際真相
我在2017-6-21發表蜂蜜的神奇保健力?,評論一個標題為「蜂蜜的神奇保健力」的影片。雖然該影片的標題是「保健力」,但裡面的江守山醫師卻是在談「醫療功效」(註:法律上是不允許聲稱保健品具有醫療功效)。更糟糕的是,他所說的6種醫療功效全都是與科學證據相左。讀者Gordon在2023-8-12在這篇文章的回應欄裡詢問蜂蜜是不是不能加熱。他附上的文章是2021-3-13發表在Heho網站的為什麼不能加熱蜂蜜?研究:蜂蜜加熱會讓「羥甲基糠醛」升高!。這篇文章其實是在推薦一本標題為《蜂蜜療癒研究室:草藥學家的草本蜂蜜自療法》的書,而這本書的英文原作的作者是Dawn Combs。事實上,Heho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Dawn Combs。這篇文章的第一個章節標題是「為什麼絕對不能加熱蜂蜜?」,而裡面的一段話是:「阿育吠陀醫學認為,將蜂蜜加熱超過40°C 會產生毒性,便是所謂的「殘毒」(ama)──會附著於黏膜,變成類似體內的黏膠。阿育吠陀大師遮羅迦(Charaka)曾在五百多年前寫下:『不當攝取蜂蜜導致殘毒,是最麻煩的事。』在此醫學系統中,加熱的蜂蜜被視為最難排出身體的毒素之一。」任何一個稍有科學訓練的人都應當可以立刻看出這段話裡的兩個問題。第一、阿育吠陀是印度的古醫學,而裡面有很多奇方怪術是連印度本國的醫生都認為會危害健康,請看我發表的以油漱口?排毒?肝膽排石法?轉型到更高領域神奇的肝膽排石法,推薦人王康裕,姜淑惠,梅襄陽,歐陽英,翁湘淳保健品會殺死你嗎第二、阿育吠陀醫學根本就沒有任何可能會認為將蜂蜜加熱超過40°C 會產生毒性,因為攝氏溫度單位是在1742年才創造出來的(發明人是瑞典天文學家Anders Celsius)。至於這段文章所說的「絕對不能加熱蜂蜜」,美國的Clemson 大學有發表All about honey(所有關於蜂蜜),而其中就有教人家如何在做烘培時用蜂蜜來取代蔗糖。國際知名的廚藝家Martha Stewart也在2022-10-29發表How to Replace Sugar With Honey, Maple Syrup, and Other Unrefined Sweeteners in Baking(烘焙中如何用蜂蜜、楓糖漿和其他未精製的甜味劑來代替糖)。由此可見,Dawn Combs所說的「絕對不能加熱蜂蜜」,完全是一派胡言。Heho這篇文章的第二個章節標題是「加熱蜂蜜破壞營養成分,還會讓『羥甲基糠醛』攀升」,而裡面的幾句話是:「將主要成分為果糖的溶液(如蜂蜜)加熱,會產生5-羥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為什麼我們要在意羥甲基糠醛數值?根據目前的研究顯示,羥甲基糠醛有可能是致癌物。研究白老鼠的實驗帶來了警訊,羥甲基糠醛產生毒性與致癌作用所需要的劑量,極可能遠低於預期。」HMF 是會在含糖食物和飲料(包括咖啡、麵包、啤酒、果汁)裡隨著時間而自然形成,而在高溫及酸性的條件下其形成會加快。也就是說,HMF並不是只會在加熱蜂蜜時才會產生。請看2022年發表的The role of 5-hydroxymethylfurfural in food and recent advances in analytical methods(5-羥甲基糠醛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分析方法的最新進展)。有關HMF對健康的影響,目前都還只是一些實驗室的研究數據,而這些數據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負面的。下面這篇論文的標題甚至還把HMF 說成是營養素。2021年:Dose- and Sex-Dependent Changes in Hemoglobin Oxygen Affinity by the Micronutrient 5-Hydroxymethylfurfural and α-Ketoglutaric Acid(微量營養素 5-羥甲基糠醛和 α-酮戊二酸對血紅蛋白氧親和力的劑量和性別依賴性變化)。台灣食藥署在2020-5-12發表聽說蜂蜜加熱超過40度C會有毒,這是真的嗎?,其中的一段是:「目前尚未有臨床試驗證據證實HMF對人體具有毒性,對於『蜂蜜加熱超過40度C會有毒』,沒有確切的科學論述基礎之下,應該抱持小心謹慎的態度,不要隨便輕易相信。」Heho這篇文章是比台灣食藥署這篇文章晚發表了10個月,而且它也有提供連結。也就是說,Heho明知「將蜂蜜加熱超過40°C 會產生毒性」是缺乏科學證據,但還是選擇刊載這樣的錯誤資訊,還是選擇推薦這麼一本偽科學的書籍。很顯然,利之所趨,也就無所謂是非黑白了。(註:我發表過很多批評Heho的文章,請自行搜索閱覽)原文:蜂蜜加熱超過40°C 會產生毒性?Heho推薦偽科學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02 醫聲.高齡社會
廢巴氏量表以年齡劃分?專家意見不一待討論/長照看護3
我國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提出4大主張,包括「廢除80歲以上巴氏量表,長者可直接申請看護移工」等,希望減輕家庭照顧者的壓力及負擔。前衛生署副署長張鴻仁直言,侯友宜用年齡區分申請看護標準、預防失能的方向是對的,但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認為,仍應以失能程度為準。張鴻仁認為,政府在面對超高齡社會,不斷強調「預防重於治療」,正常邏輯下,尚未失能者應該預防,而已經失能者則需要照顧,「怎麼會用失能這件事,來決定能不能申請外籍看護,要等到跌倒後才可以聘雇外籍看護嗎?這觀念很奇怪」卻用巴氏量表限制人民權利,讓民眾和醫界爭議、打架,「侯已經提出解方,現在執政黨還沒想清楚」。張鴻仁說,未來長照模式包括在家照顧或長照機構,兩個方向要有不同處理方式,當我國照護人力不足時,就需要聘顧外籍看護來補充,「不然我們聘得到本國籍看護嗎?」也質疑執政黨「一天到晚講預防失能,卻逼人失能才准許申請外看」。他認為,在民主國家中,政府得先講清楚,基於何種法令來限制人民申請外籍看護的權利,而不是以歪理來搪塞,現在侯友宜提出正面態度,「我贊成他的方向」,也認為衛福部若堅持現有的看法,「那就堅持,讓民意評評理,決定誰比較對」。然而,陳景寧表示,家總一向主張外籍看護工納入長照體系管理品質,要求巴氏量表與長照評估量表合併,減少民眾奔波。但合併的基本要件之一,就是兩軌的評估邏輯要一致,以「失能程度」作為主要評估標準。陳景寧指出,勞動部過去開放以「年齡」作為進用外籍看護工標準,並不恰當,例如同樣是80歲長輩,但身心功能與健康狀況差距可能很大,不見得有長期照顧需求,造成外籍看護工資源的錯置。家總立場不支持任何以「年齡」作為擴大開放聘僱外籍看護工的政策。(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09-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準備全院人文醫療討論會心得分享
【編者按】: 本週由馬偕醫學院提供「醫學人文的教與學」。一位資深的醫學教育負責人提出醫師與學生在醫院定期舉行「人文教育個案討論會」的心得,並且分享他們目前發展成每兩個月一次「全院臨床醫學人文討論會」的心得。→想看本文一位長年專攻醫學人文的醫師老師提出醫學人文應該是一種持續的謙遜與敏銳的觀察,它必須對醫療本身的知識權力有所自覺,是一種由下而上且去中心化的知識產出與實踐。→想看本文一位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分享他在實際的全人醫療討論會上,提出自己這組的報告內容外,也同時能聽到別的同學所負責病例的情況,讓自己有更多反思的機會。聽到更多醫師前輩們分享他們自身的經驗,能領悟到醫師們隨著醫院服務的年資增長,有可能會遇見什麼樣的問題,而學生又該如何從中調整自己的心態。在大一到大四尚未進入到臨床學習的期間,馬偕醫學院便有提供幾門醫學倫理相關課程給醫學系學生選修。由於當時的自己尚未實際至醫院了解將來的工作內容及環境,因此總是認為自己將來勢必可以仁心仁術,無時無刻都運用自己的同理心去試圖理解病人的感受。當時在課堂上聽到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便是老師提醒同學們說:「根據研究統計,在醫學生進入到臨床學習的第一年內,是同理心下降最快的時刻。」之所以會將這句話記得很清楚,並不是因為有多認同這句話因而將之放在心裡,反倒是抱持著不可置信的態度,認為同理他人的感受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怎麼可能說忘就忘。直到升上五年級之前,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俗話說萬事起頭難,臨床學習更是如此雖然只是實習醫學生,臨床上面實際要由我去負責的事務老實來講其實少之又少,但真的得承認,臨床上面的學習真的和過去在教室中的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從最基本的對病人做病史詢問、理學檢查、準備病例報告,到更深層的學習在醫療團隊裡面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對於一個剛進醫院的五年級醫學生來講,真的有好多事情需要去學習。要說沒有壓力那肯定是騙人的,光是每兩個星期要輪轉到不同的科去適應新的環境,就讓自己每天都枕戈待旦,沒有一刻敢鬆懈下來。適當的壓力是前進的動力,常常深怕自己在學習的道路上面落後同儕,每天都要求自己要比昨天來得更加進步,但也在同時,我漸漸把一切都視為是項「任務」,在遇到新病人的時候,開始只在乎自己剛剛有沒有把病史詢問(Location、Quality、Quantity/Time course、Onset mode、Precipitating factors、Exaggerating factors、Relieving factors、Accompanying symptoms, LQQOPERA)給問完全,有沒有漏掉什麼重要的過去病史,在做理學檢查的時候有沒有符合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考試的標準,在抽動脈血的時候空針到底有沒有回血。有一次要在老師查房前預先去看病人,那時後跟我在同組的同學表示說想要多接觸不同種類疾病的病患,因此想要跟我一起去,當結束離開病房後,同學居然對我說:「我覺得你剛剛跟病人講話好像機器人唷!」當下的我才恍然發現到,原來自己在下意識間,成為一個以「工作」為導向的醫療人員。想起來,現在的我和在學階段時那信誓旦旦認為絕對可以照顧好每一位病人感受的自己比起來,顯得格外的諷刺。全人醫學醫療討論會讓我找回行醫的初衷大五除了在醫院臨床學習之外,馬偕醫學院及醫院也一同讓醫學生分組,讓每組的同學以一個病例為中心去做延伸,去準備一場與醫學倫理或是法律相關的報告,並在醫院的全院會議上面向各位同仁展現成果。我們這組的報告是在講述一位癌症末期的病患,不願意施行安寧醫療,總是來往醫院和照護機構之間。老實說在一開始,自己與許多組員皆無法理解,認為疾病都已經進展到末期了,為什麼還不願意進行安寧緩和醫療,非得要老是佔用急性病房的病床數額呢?但在實際訪談病人本身及主要照護者之後,才發現有很多事情並非想像中的這麼容易。到病床旁邊看病人,才意識到他的精神狀態十分不好,在與他對談的過程才發現,他似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經得了重病,消化器官長腫瘤在他的口中變成了吃了藥就會好的小感冒。法律上的老婆遠在大陸,沒有小孩會在身邊陪他,病人的弟弟擔起了照顧哥哥的責任,然而弟弟自己的工作也十分忙碌,地點又離醫院有一段距離,每次要來病房看哥哥,都需要請假和冒著被扣工資的風險。同時,我們也詢問了病人的主治醫師、病房護理師以及社工師,試著從多個角度來了解病人的背景。沒錯,每一位病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書本上面教導我們的知識,臨床指引上面告訴我們的治療步驟,並非是醫學的全部,身為醫者的我們不單單只是將我們的所學給應用在臨床上面。我想,醫治病人從來都不是死板的是非題,而是一道變化多端的簡答題。即便今天都是癌症病患,每一位病患自己身後也必定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也因為病患都是獨立特別的個體,因此對待他們的方式不可能完全相同。「要顧及每個人的感受,這樣子會不會很麻煩呀?」我在心中這樣問自己,但想了想當初自己想要成為一位醫生的原因,不就是因為這個職業的「人味」非常重嗎?喜歡人與人相處之間的感受是自己的本性,不應該因為工作的繁忙或是心態上的壓力而放棄自己的初衷。每一個病人走到我們面前來,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行醫數年來累積好幾萬個的其中一個,但是對於病人來說,我們醫護人員便是他們的全部。在實際的全人醫療討論會上分享自己這組的報告內容外,也同時能聽到別的同學所負責病例的情況,讓我有更多反思的機會。除此之外,也能聽到許多醫師前輩們給予我們指教以及他們自身的經驗分享,讓各位初出茅廬的年輕實習師們更知道隨著在醫院的時間越久,年資增長,有可能會遇見什麼樣子的事情,而我們又該怎麼從中去調整自己的心態。我想,在進入醫院之際讓我們準備全人醫療的病例討論,讓我們可以在進入臨床後又再次理解到醫學人文在整個醫療中所扮演的重要性,只是這次不單單只是透過課程,而是讓我們親身體驗,透過訪談每位與病患有關係的人物,走進病患背後的故事。希望很多年以後,我仍會記得這次全人醫療病例準備帶給我的反思,並以病人為中心,將他們的感受掛在心頭中重要的位置,懷著自己最初對醫生的憧憬,成為一位會讓小時候的自己崇拜的醫生。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台灣醫學人文的批判性轉向——一段自我省思與實踐的歷程
【編者按】: 本週由馬偕醫學院提供「醫學人文的教與學」。一位資深的醫學教育負責人提出醫師與學生在醫院定期舉行「人文教育個案討論會」的心得,並且分享他們目前發展成每兩個月一次「全院臨床醫學人文討論會」的心得。→想看本文一位長年專攻醫學人文的醫師老師提出醫學人文應該是一種持續的謙遜與敏銳的觀察,它必須對醫療本身的知識權力有所自覺,是一種由下而上且去中心化的知識產出與實踐。一位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分享他在實際的全人醫療討論會上,提出自己這組的報告內容外,也同時能聽到別的同學所負責病例的情況,讓自己有更多反思的機會。聽到更多醫師前輩們分享他們自身的經驗,能領悟到醫師們隨著醫院服務的年資增長,有可能會遇見什麼樣的問題,而學生又該如何從中調整自己的心態。醫學人文這個詞彙的使用在台灣是有些令人不安的,原因在於它往往被視為追求一種過於理想化的醫療實踐範式,而當它成為醫學教育的一項指標時,教師們自己也都常常在教學法上感到困惑。這篇文章,算是從台灣醫學發展與醫學教育改革的歷史脈絡中,對實踐醫學人文的難題提出回應。這是一篇類似自我民族誌的書寫,從回溯醫學生時期對醫學人文的思辨,到成為執業醫師,以及成為一名在醫學教育領域教授社會科學的學思歷程中,探討究竟屬於台灣的醫學人文是什麼。起點:醫療傳道典範父親出生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兩年的南台灣,屬於戰後嬰兒潮的一代,當時的台灣社會中,大抵有種透過成為醫生來達到種階級流動的想法。從高雄醫學院畢業後,我的父親選擇了精神醫學,並開始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工作。當時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院長是蘭大弼醫師,他來自英國,是醫院創辦者蘭大衛醫師的兒子。事實上,台灣的現代化醫療最開始始於傳道工作。傳教士在十九世紀中期分別從蘇格蘭、加拿大來到台灣並建立醫院,同時宣傳福音。而我從小聽聞父親講述蘭醫師家族的故事,也將蘭大衛醫師家族「切膚之愛」的膚移植手術嘗試,當作是醫者的實踐典範。我把這種無私的愛視為理所當然。雖然,若從現在醫療實踐的標準來看,這個故事本身涉及了許多值得探究的倫理議題。不過當時那樣的故事確實帶給我一種全然的利他主義的典型。醫學人文營:南方的思辨我在1998年甫進入醫學院時,有幸參加了台杏基金會舉辦的醫學人文研習營。台杏基金會是一個由醫師創立,致力於推廣台灣文化的組織。記得當時基金會董事長江自得醫師在營隊中提及英國科學家查爾斯‧史諾(C.P. Snow)的《兩種文化》,指出台灣醫界面臨失落人文關懷的問題。事實上,台杏基金會的創立,來自於台美基金會頒給陳永興醫師的獎金。陳永興醫師作為一個台灣政治與社會改革運動的倡議者,某種程度也是傳承了日治時期一部分醫者介入社會的理想精神。事實上,台灣民主化的過程,有許多醫師參與在其中。有一個說法是因為在政治高壓的年代,人們無法自由選擇職業。從治日時期,到國民黨一黨專政時期。許多知識分子選擇當醫生,並且領導了社會改革的運動。台杏基金會的設立,也有很強的社會改革理念。但醫學人文的詮釋與實踐,畢竟不會只有一種樣貌。1999年夏天,高雄醫學大學的學生們承辦台杏基金會醫學人文研習營,當時學生們以組織整個學期的工作對的形式,一起規劃了營隊的課程,營隊不但包含了向前一年有的台灣文化,也把更多原的議題納入課程裡,例如原住民議題、愛滋病關懷、家庭暴力等等,放進營隊的課程當中。當年的九月,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給台灣帶來非常巨大的影響。地震帶來許多的傷亡,但也有許多民間的組織也更積極的運作了起來,而早跟的社區組織工作也成為一種實踐範式,影響了之後高醫學生進一步在隔年成辦營隊的內容。2000年的夏天,高醫學生再度承辦了台杏基金會的醫學人文研習營,我們就把南方的思維帶進營隊中。所謂南方的思維,便是一種去中心的,從社區裡長出來的批判思維。營隊安排了學生進行了短期的田野工作,讓學員透過觀察認識社區。 千禧年的改革:雙向的取徑兩千年時,台灣經歷了一場重大的政治變革,經過半個世紀的一黨專政,台灣第一次經歷政黨輪替。而在那樣的時空下,台灣的醫學教育也有了許多的重大變革。其中一樣就是評鑑制度的建立。兩千年時, 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TMAC)成立。由於過去台灣醫學院校的教育被美國的評鑑制度視為品質不佳,TMAC便依據World Feder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的條文來規劃評鑑制度。而TMAC也開始重視醫學系的課程是否有醫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因此,醫學院校逐漸開始招聘具有社會人文背景的教師。 政黨輪替之後,有些社會或是政治改革的運動開始消退與轉向。有一部分是,反對運動的倡議者陸續進入了公部門工作,而過去以反對國民黨政府的學生運動也逐漸式微。然而此時,社會運動的視野與行動,逐漸不再以反對專制政府為主,一方面,把視野轉向民間社會的社區運動,也關心更多元的批判性議題。有意思的是,醫學教育改革的路徑也有這種雙向取徑的樣態,一方面,由評鑑制度而來的課程規劃改革,著重在課程結構的改變,例如強調小班教學,以及在臨床訓練之前豐富醫學人文的教育等等。然而同時,學生們啟動了由下而上的改革倡議。例如在高醫,同學們自主組織工作坊,討論自己想要上的課程並落實開課。2002年,一場由台灣醫界聯盟、陽明醫學院、醫學生聯合會等資源串聯,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醫學人文教育改革研討會,號召全國醫學院學生參與,盛況空前。在兩千年之後,陸陸續續有更多海外的社會學者歸國進入醫學院校。他們也逐漸拓展了醫學人文教育與研究的路徑。那當中所提出的課程規劃,涵蓋了社區組織、性別議題、國際醫療等。同學們一方面倡議著醫學教育的改革,同時也自主的組織起許多社團活動,並且投入了不同的社會運動中。跨領域學習與社會介入近年來,我把工作重心放在人類學的研究,其實也是想要回應多年前在地震後的自我反省。九二一大地震那年我還是大一新生,隨著學生醫療團上山義診,卻對那種短期的介入感到不安。十年前,也就是大約2012年起,因為銜命參與醫院在原住民社區所發起的節制飲酒計畫,我看到了醫療介入的方法有許多問題,因此轉向人類學的學習。在英國成博士訓練後回到台灣,我有幸開始帶著醫學生上山進入部落田野,透過行走教室的課程,為的是讓學生們能夠在沉浸式的學習經驗中反省思考醫療的問題,從而建立所謂的文化謙遜或是結構識能。事實上,雖然社會醫學在台灣的醫學教育現場尚未成為一種顯學,但是醫療工作者的社會實踐卻是始終不間斷的。比方說,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許多學生佔領了立法院,而許多醫護人員自發地進入議會保護學生的安危。在學運過後,有一些新興的改革性政黨成立,醫護人員亦自發參與站台,這意味著對這個世代的醫護人員來說,他們清楚地意識到社會不平等的狀況,不能只有在診療室當中就能解決。這也呼應了某些學者所倡議的,結構識能的重要一環在於倡議的必要。近十年間,台灣社會經歷了一場漫長的公共辯論,討論同性婚姻的合法性。許多朋友們組織倡議,舉行同志與醫療研討會。最後更發動聯署,號召精神科醫師倡議婚姻平權。這些行動揭示了批判的醫學人文一些重要的態度,也就是永遠必須隨時察覺醫療本身的侷限,看見疾病的受苦所在並且在必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在政策上與制度上進行改革。結語:批判的醫學人文若要問說醫學人文究竟是什麼?而什麼是有台灣特色的醫學人文?從近而十年來從醫學生到臨床工作者,從醫學到社會科學地跨領與學習與觀察的歷程,我或許會說,台灣的醫學人文的實踐本身,一直以來都帶有一種在文化與政治上的去殖民的態度,更是一種「批判的」醫學人文,它的核心意義在於它必須召喚一種因地制宜的關懷。Viney、Callard和Woods(2005)指出,批判性醫學人文的概念不僅強調反思,還包括「行動主義、懷疑論、迫切性和寬敞性的醫學製造和重塑方式」。這個觀點成為分析台灣醫學人文在概念和實際變化方面的基礎。「批判的醫學人文」並不是一種倫理教條,或是單純的追求某種道德的好,來改良所謂的醫療服務的品質。正確來說,它應該是一種持續的謙遜與敏銳的觀察,它必須對醫療本身的知識權力有所自覺。是一種由下而上且去中心化的知識產出與實踐。參考資料:Viney W, Callard F, Woods A Critical medical humanities: embracing entanglement, taking risks Medical Humanities 2015;41:2-7.
-
2023-08-29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媽媽曾出現幻覺拿刀亂砍 女兒靠「這方法」逐漸好轉
聽到腎臟病,可能會想到控制不好會洗腎,聽到糖尿病,可能會想到飲食要特別注意,但當聽到巴金森病,你會想到什麼呢?相較於其他慢性疾病,民眾對於巴金森病識能較差,再加上初期症狀難以察覺,造成許多病人在不同門診徘徊,而錯過早期治療時機,因此慢病好日子於臉書病友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原地]中,邀請病友及照顧者分享自身故事,除了增加大眾對於巴金森病的認識,並以過來人帶未來人的精神,鼓勵彼此吸收經驗,以免陷入盲點越走越辛苦。照顧患有巴金森病媽媽22年的凌小唯(化名)分享,她自高中起,每季都帶著媽媽花費8小時,往返桃園、三峽長達15年,並利用時間在車程中補眠。背後支撐他們的是一段互相信任的醫病關係,即使媽媽因為藥物副作用產生的幻覺症狀一度惡化,會報警、持刀亂砍,但在不停與醫師溝通、調整藥物下終究獲得改善;凌小唯也從中悟出,不要總是否定病人的幻覺,反而對病人與家屬較好。22年前凌小唯升高中之際,從建築女工提早退休、55歲的媽媽反應經常手抖,但當時網路不發達,只能憑過往經驗掛骨科求診,而醫師初步研判是巴金森病,建議至神經內科近一步檢查,才確診為巴金森病,但醫師認為吃藥無效就不需吃藥的態度,讓兩人感受不好,於是再轉往友人介紹的恩主公醫院。讓母女倆不畏長時間舟車勞頓回診的原因,是為媽媽看診的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長秀,凌小唯回憶第一次門診聽到劉醫師說:「因為巴金森病無法治癒,病程會超過10年以上需要長期抗戰,用藥上以能維持基本生活為目標。」這句話讓凌小唯放寬心,能靜下心來觀察媽媽日常生活是否有困難,若不能維持生活自理就得調整藥物。面對幻覺不放棄 積極回診找尋解方凌小唯分享,8年前媽媽因為藥物副作用開始出現幻覺,自稱看到鬼,經常拿刀砍空氣和報警,導致長照人員不敢來。而一般巴金森病患回診是三個月一次,為了調整藥物,改為每週回診一次,維持近一年後,媽媽的狀況才逐漸穩定,而近期因為媽媽年紀漸長,面對來回近8小時車程過於疲勞,而改至住家附近診所追蹤病情。照顧者經驗分享:出現幻覺別否定除了與醫師密切合作,凌小唯也不藏私分享,「巴金森病人出現幻覺時,如果沒有嚴重到造成傷害,就盡量配合,不要否定病人。」她說,如果媽媽大半夜煮飯,她會轉移注意力,說服媽媽改吃麵包或喝飲料,減少開火的危險,或是媽媽看到鬼在挖牆,就附和媽媽一起觀察。累積22年照顧經驗的凌小唯鼓勵巴金森病人,除了遵從醫囑、保持正向態度外,也要找喜歡的事做,並多多運動,像是現在媽媽早上會去托老中心,與其他人一起上課,情緒因此變得穩定,回家後也願意主動拿助行器練習走動,或自告奮勇打掃當作運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維持病情。【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3-08-2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台灣全民健保何去何從?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台灣的全民健保」,這議題是來自於幾星期前「病人的不滿」而引發有關健保的檢討,我們邀請三位不同背景的醫師說出他們的看法。一位長年關心醫療品質的區域醫院院長認為在現行的健保制度下,許多醫療院所「衝量」導致醫療品質的偏差是難辭其咎的。→想看本文一位對健保政策頗有研究的全國醫師公會理事發表他對政府政策的建議。→想看本文我們也邀請健保署任期最久、被譽為「對醫界最友好的署長」,在他甫功成身退之際,與我們分享他的看法。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提高台灣醫界以及社會賢達對健保政策的了解,我們也期待這議題可以在「醫病平台」繼續討論,讓醫病雙方更了解如何努力,維護這「不能倒」的台灣健保繼續改進、永續經營。「醫病平台」邀約我以過去身為第一線的臨床外科醫師與現在的公共衛生教授,以及剛卸任的健保署署長的立場,回應林逸民醫師,對台灣健保制度所表達的意見。讓讀者(包括醫界以及社會人士)能更深入了解這困擾大家很久的健保癥結何在。說真的,台灣健保是大部分民眾滿意,醫界是很不滿意,民眾對少數醫界的看病態度也是很有意見。公衛學者與醫界同儕最喜歡說健保制度要翻修,來個三代健保、論人計酬、論質計酬,好像有一帖處方就可改革健保。但是,我真的覺得前輩規劃的單一保險人與總額預算概念,是台灣全民健保運作的神來之筆!在我生命過程中,當腎臟移植外科醫師時,面對自我要求給病人百分百成功手術與好的移植存活率是壓力最大;擔任醫院院長時,要有盈餘發獎勵金的經營壓力是其次。感恩自己的醫療生涯能有機會在健保署服務六年八個月,追求自己對健保改革理念的落實。面對人性,秉持努力與健保署同仁們、醫界同儕們溝通很多信念,如何在政府公衛體系照顧民眾健康的責任與醫療體系經營的實務間取得平衡點是改革核心。我老家在雲林縣虎尾鎮,是公務員家庭,高中就上台北念書,爸媽每個月給我固定總額的生活費,我必須學習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別讓家鄉的爸媽操心。政府投資健保、健康照護的資源不夠?我們又該怎麼改善呢?醫療保健支出占 GDP比最高的國家是美國的18.8%,大家可能有住在美國的親友,不妨打聽他們對美國的醫療制度滿意嗎?高昂的醫療支出,若沒有效率務實管理,並無法對價呈現於高醫療品質。台灣健保每年醫療費用支出是所謂總額,今年有新台幣8,300多億元,健保對醫療體系的醫療服務的給付是給點數。所以,當整體醫療服務點數大於實際總額時,醫療服務的點值就是一點小於一元。醫界若大家都有「衝量」的心態,必然會不滿做同樣醫療行為,拿到的回饋卻反而更少。大家也都知道投資健康要成本,都只會說這是政府的責任,然而,我們應該提醒醫療資源的務實使用也該是民眾的責任,羊毛出在羊身上啦!否則我們全體人民都必須共同承擔調高繳交健保費用來獲得好的醫療照護。台灣健保目前是單一保險人制度,在考量病人最大利益下,運用其管理優勢,將目前的醫療資源最大化利用,給予醫療人員合理給付是務實的努力方向。在台灣若要投入更多的醫療資源,當然涉及健保費率的調整,則是執政黨政府莫大的壓力,那是政治議題!健保已開辦28年,對於各項醫療給付的規定,均需要與時俱進予以精進,舉例而言:健保署以往原規定同一位醫師每月執行若超過40例白內障手術時,需向健保署申請事前審查,通過審查後才可施行手術。當年、此類限制有其時空背景考量,主要是希望各專科間的服務量與健保資源申報的衡平。然而,隨著人口高齡化和3C產品的方便性,白內障手術治療需求病人數逐年增加,有些眼科診所因收治病人數較多,為規避行政程序,以其他醫師名義申報手術致衍生糾紛。對於此類健保規範的爭議,並非由健保單方面即可修訂的,尚需經由醫界的共擬會議研議。共擬會議係由各專科籌組,面對健保總額上限的現實考量,每一項提案均需考量病人最大利益與與專科別間的競合。在與醫界溝通逾兩年,終於獲得共識,於100年12月9日召開「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決議刪除「醫師執行白內障手術每月40例以上須送事前審查」規範。回歸醫療專業判斷,以管理取代特定手術量須事前審查規範,期望以合理化的健保管理措施,與醫界合作,共同照護病人。落實分級醫療,推動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才是健保永續發展的核心管理,這個策略能體現臺灣醫療系統的價值、持續導入對患者有價值的創新藥與醫材、強化政府施政穩定的基礎。投資健保就是投資健康,而健康的民眾就是政府施政穩定的基礎。否則、讓健保資源點點滴滴地持續流失,健保困境一定一直在泥沼打轉!個人相信唯有提供醫療體系有快樂工作環境,民眾自然能獲得優質醫療照護。期許能夠改善健保署、病人與醫療提供者的夥伴關係,身為醫師的背景,我一向以病人最大利益為考量,在健保預算有限之下,將不必要浪費節省下來,才能有健保資源讓醫界得到合理報酬,醫界得到合理利潤,民眾也才有機會享受真正社會福利感的全民健康保險!互勉之!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23 焦點.元氣新聞
年輕人準時下班、有假就休!被老主管酸沒職業道德 網:幾世紀了以為僱長工簽賣身契?
每個年級的職場生態都不一樣。現在八、九年級生的年輕人堅持平衡工作與生活,普遍追求準時下班、有假就休,不為公司做任何犧牲,給多少錢做多少事!而五、六年級生相較之下,則是比較任勞任怨,會為了公司而犧牲奉獻。對於年輕人的工作態度,你的想法為何?年輕人想準時下班 被老主管酸「缺乏職業道德」一名八年級生上班族表示,自己的工作原則是,每天都準時下班、拒絕提供免費勞務的加班、有假就休,不為公司做任何犧牲,若遇到不合理的要求,會為自己的權益爭取到底。針對年輕人的工作態度,老主管感嘆道「年輕人缺乏職業道德、沒任感,只想到自己」,他回憶起過去,常在辦公室加班度過的夜晚。對於年輕人與資深老員工的工作態度差異,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詢問大家的看法,引起多數網友討論,大部分網友都反對道德綁架的加班文化。加班就要給加班費 給多少錢做多少事有網友是追求利益派,給多少錢做多少事。「在上班期間專心不摸魚混時間,而且沒有遲到早退常要請假紀錄,個人認為準時下班應該不為過」、「給多少錢做多少事,上班期間把工作完成,為何不能準時下班?加班?可以啊!加班費要算」、「好好上班,好好下班,好好生活」、「勞工覺醒,不再慣老闆了!休想壓榨」、「正常吃喝休息,我領的是工作的精神心理賠償費」、「我只是讓老闆知道一分錢一分貨的效率,沒錯啊」、「領多少錢做多少事,錢到位我什都會」。有網友反問,為公司犧牲,那公司又給多少福利呢?「拿多少錢做多少事不是正常嗎?我是去工作又不是去賣命」、「只給香蕉當然請到的就是猴子囉」、「憑啥為公司犧牲?每天我付8小時的時間,公司付8小時薪資,有啥沒職業道德」、「不是年輕人不願意為公司犧牲,而是不願意白白犧牲。為公司犧牲把事情做好,公司賺錢的時候員工也沒有多分到,那幹嘛白白犧牲?」、「要人為公司奉獻,那也看公司給了員工多少?」、「如果老闆捨得分紅給員工,那我就願意奉獻心力給公司」、「有些老闆,可以開一瓶洋酒幾千元。對員工的幾百元加班費斤斤計較」。有網友說時代不同年輕人觀念不一樣。「現代年輕人想法確實不同,主管要與時俱進才不會代溝」、「年輕人說你們不懂生活…」、「至今還是有一堆慣老闆,都幾世紀了?你以為還在僱長工賣人力?」、「是去上班又不是賣身, 休假是權利,工作交接好休假又什麼不對。時代變了,思維也要跟著調整啦」、「賺錢有數,生命要顧。一旦身體累垮,任何事都不用講,以前那一套愚忠的模式實在要淘汰了」、「年輕人辛勤的工作,國家卻給他們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惡劣生存環境,看不到未來的年輕人到底要何去何從」。但也有網友支持老闆觀點。「常告訴女兒,要易位思考。比老闆要求的多做一些,不會吃虧的!」、「職位不同、想法不同、角度不同、薪水更是不同」。也有網友酸公司吃相難看,「遲到1分鐘扣薪水,加班要超過1小時才開始算」、「員工如果年底有分紅且很多,那就不一樣了」、「給的薪水也沒職業道德啊」、「只要錢到位,什麼犧牲都有」、「簽的是勞動契約,想找長工請簽賣身契」。準時下班不加班的5方法在追求準時下班、不加班的目標下,這裡有幾個方法可以幫助年輕人維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1.有效時間管理:優先處理重要的任務,合理分配時間,避免因拖延而需要加班。使用工作工具、行事曆和提醒功能,確保工作流程順暢。2.設定界限:學會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之間設定清晰的界限。一旦下班,關閉工作郵件和訊息,專注於自己的休息時間。3.合理規劃工作量:與主管討論和協調合理的工作量,確保能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完成任務。避免在短時間內承擔過多的工作。4.提前準備:提前做好計劃,確保會議和工作項目的順利進行,減少臨時加班的需要。5.溝通和討論:與主管和同事進行開放的溝通,分享自己的工作進度和時間表。如有需要,請求支援或重新調整工作分配。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年輕人在保持工作效率的同時,確保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享受自己的生活。透過良好的時間管理和溝通,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個人需求。延伸閱讀:.八年級生好敢?他驚年輕人整治職場 「躺平族」親揭現況:你們都奴慣了.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 面對情勒6方法解套.富養VS窮養,見證階級複製!網友嘆:沒錢不要生,小孩不是養老機器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22 醫聲.醫聲要聞
你常去的醫院幾顆星?Google評價台大醫院僅3.8 「這家醫學中心」4.5奪冠
就醫之前,你會先看Google評價嗎?Google評分已成為民眾從事任何行為的重要參考依據,就醫也不例外。各醫療院所不僅正在面臨醫院評鑑廝殺,還得想方設法拉高Google評價,不僅在施打新冠疫苗時,請民眾上網按下五星好評,連醫護人員都成為「刷評價大軍」,就是擔心評價過低、影響聲譽。聯合報本報整理國內19家醫學中心Google評價,亞東醫院以4.5分拿到第一名,醫界龍頭台大、北榮不到4分,至於低於3分的醫學中心則有奇美醫院(2.8)、高雄榮總(2.9)、萬芳醫院(2.9)。據悉,為拉高評分,醫療院所各出奇招,在疫情期間施打新冠疫苗時,護理師懇請民眾上網惠賜五星評價;北部某家醫學中心則更用心,院內召開會議時,司儀總提醒所有同事,拿出手機,在Google評價欄位點擊五顆星,希望刷出一波好成績,先前還發起比賽,各科發表宣傳文章,看哪一篇按讚人數最多。亞東醫院4.5顆星居冠亞東醫院4.5顆星,網友評論2644則,屬於超高分;觀察發現,該院幾乎對於每一筆留言均做出回應,顯示細心的一面。亞東指出,感謝民眾提出問題,讓院方有檢討改善的空間外,也會將反映回饋相關單位主管,列入未來流程改善參考。國泰4顆星、馬偕徘徊3顆星國泰醫院回應,Google評論不論正面或負面都會上線回應,負面留言會提供信箱或提供後續處理方式說明。馬偕醫院表示,醫院有多元意見回饋管道且予以尊重並重視,將持續以馬偕博士醫療傳道之精神,為民眾提供身心靈的全人醫治。北榮3.9顆星 院長陳威明:不會所有人都滿意台北榮總則為3.9顆星,院長陳威明表示,如果院內操作讓評論變成5顆星,一點都不難,但北榮不會要求同仁上網狂刷五星,值得關注的是合理的批評,北榮每天門診就醫人數為一萬人,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有人候診等了久一點,就在網路謾罵、給一顆星負評。陳威明指出,北榮致力於精進醫療品質,醫院也有臉書、院長信箱等多元管道,方便民眾、病患表達意見,而網路評分的評論則數很少,很多是不理性的病人,只要有幾個人給予一星負評,分數就會下降,但北榮不會號召同仁上網狂刷五星。陳威明表示,北榮院長信箱每個月可以收到上百封感謝信,感謝與抱怨的比例約為三比一,表示大多數的患者肯定北榮醫護人員的表現,同仁工作十分辛苦,不應用不合理的投訴打擊他們的士氣。陳威明舉例,有病房病人按了呼叫鈴,護理人員沒有馬上來,就被投訴;還有櫃檯同仁生病,嘴巴剛開完開刀,臉腫了起來,說話比較沒表情,也被投訴,被指責態度不好。對於這些,陳威明說,「真的於心不忍,心裡很痛。」陳威明說,依靠團隊合作、榮辱與共、讓各職類同仁共享榮耀和病人的肯定,才會讓所有同仁有成就感、有價值感,願意留在醫院服務病患,提供有溫度的感動服務。他表示,提高薪資只能暫時解決部分護理師及醫事人力不足,提供好的職場氛圍及工作環境,讓員工有學習成長的機會,才能留下優秀員工。陳威明指出,優質的醫療照顧、完美成功的手術是仰賴團隊合作,並非單靠「名醫」的個人功勞,有部分病人或家屬對醫師很客氣,但對護理師及其他同仁則有不同的態度,這也會讓同仁內心造成壓力和不舒服。合理的投訴是機構進步的助力,但是無理的投訴可能是導致護理師離職的最後一根稻草。台大褒貶不一僅3.8顆星 院方這麼說至於台大醫院,Google評論1900餘則,3.8顆星,並未突破4顆星,仔細觀察民眾對台大醫院留下的評論,民眾留言以稱讚或批評個別醫師為主,常指名道姓,評分也多是極端的一顆星、五顆星;也有人評論停車場排隊時間、疫情期間警衛阻攔進入,或分享開刀房、健檢中心菜色。台大醫院發言人陳慧玲表示,台大醫院重視民眾意見,也有正式管道讓病友能提供建言;針對Google評分,並未特別採取動作,如請醫師、病患「刷評論」或要求病人將負面評論下架。醫院會參考Google評論內容,但因收治病患多是「急、重、難、罕」,有些病人多重器官衰竭、有些則年事已高,都不屬於會使用Google評論的族群,取樣不夠平均。至於評論者指名道姓褒貶醫師態度或醫術,陳慧玲表示,被罵已是醫護人員家常便飯,病患因身體不適,心情也很焦急,身心都受影響,若能在就診過程中表達,一定會了解背後原因;態度好壞相當主觀,有些醫師認真執行業務,但臉色、表情未必符合病人期待,或因要處理病況危急的病人,而增加其他患者等待時間,讓患者認為等待過久。評論中常有針對醫院美食街、建築、病房環境的評論,有網友認為台大醫院病舍老舊,也有人表示位於常德街的台大舊大樓古色古香、非常優美。對此,陳慧玲表示,醫院已醫療為主軸,病人住院的重點應是醫療服務,而非美食街好壞,或病房新舊、裝潢美醜。醫療成本中,有極高比例投入病房、診間、醫療設施,每項儀器都經過驗證,也要定期維護,醫療人員更是須要專業訓練,這都是檯面下不易看見的地方。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表示,自己不曾查詢醫院的Google評論,但網路上發言不必具名,若遇到醫療糾紛,或較為情緒化、主觀認定醫師態度不佳的病友,在評論中用激動語氣、甚至涉及人身攻擊,是否與真實就醫經驗相符也難以求證,恐會造成查看評論的民眾誤會,「醫療攸關性命,評論應該客觀呈現。」陳晉興說,醫師救人性命,感謝醫師的病人大有人在。但以外科醫師來說,執業生涯中開了一萬台刀,總有一兩次手術不盡如人意,Google評論畢竟不是公允的統計數據,能夠全面性呈現個別醫師的醫療專業程度;要是遇到同事、同業間的恩怨,而遭人惡意攻擊,或有人為了造神,大量留下好評,也會影響評論的真實性。陳晉興表示,接任外科部長後,常要處理民眾投訴。以台大醫院的做法,病人不論是要對醫師表達感謝,或要投訴醫師表達不滿,都要留下真實姓名,可透過院長信箱表達意見,如遇民眾不滿,醫院也會盡力處理,「網路上發言自由,萬一有人造謠、毀人清白,讓人擔心。」以美國為例,有具公信力的機構對醫院進行排名,也細分至各科別的排名。台灣雖無類似做法,但民眾可參考具公信力的媒體報導。陳晉興說,醫藥新聞不像政治新聞有意識型態問題,記者依據事實報導,也會署名,且醫師須有臨床成就才會召開記者會。民眾就醫前搜尋醫師報導,其經歷、成就一目了然。醫師的媒體聲量、評價須長期累積,他常鼓勵生涯剛起步的年輕醫師,有空多寫文章、接受記者採訪,若有好的成就,也要對外表達或召開記者會。高雄榮總2.9顆星 院方:每月感謝書函近100封僅拿到2.9分的高雄榮總表示,醫院與餐飲業不同,不太適合用Google評價評分,但院方一直都重視病患反饋的意見,盡量做好服務,讓病患獲得滿意的經驗,以往沒有Google評論,設立院長信箱,很多病患藉此提出反映,院方視狀況處理,也有人會寫感謝函,目前每月感謝書函近100封。高雄榮總表示,醫院每個月派人整理網路評價,供高層參考,經調查後確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會內部檢討、改進,但為情緒性發言、亂打分數,也只能冷處理。高雄榮總人員私底下透露,該院出現1分評價,原因是「醫院還在用手搖式的病床」,病人嫌醫院沒有提升硬體,就給了1分。但其實手搖式病床還是有用到的地方,醫院要更新設備,也有逐年的計畫與步調,病人不懂醫院的做法,就到GOOGLE評分,院方感到相當無奈。奇美醫院2.8顆星 院方:評價自有公評至於低分的奇美醫院,也有話要說,公共事務室主任黃文良表示,院方關心網路評分,但醫療沒辦法讓每一個前往看診的病人或家屬滿意,且醫院也非產品的銷售端,有時候診時間太久,或看病結果不如預期,評價分數就變低,也有過病患不了解健保部分負擔與醫院的掛號費的區別,抱怨看診費用昂貴,而給了一顆星的評價,這對醫院也不盡公平。 黃文良說,院方將網友所留的內容意見,轉給權責單位進行檢討改善,如果候診時間過久,院方做出分流改善,一來讓民眾快速看診,一方面也不會讓同診間的醫療人員有過多的看診負擔。曾試著請看診民眾協助,希望拉高整體分數,但後來認為並不需要,並未執行。但院方仍相當重視Google評價,經常瀏覽內容,如發現需要改進之處,一定檢討改善,「醫療還是以醫療品質為首要,評價方面自有公評。」(責任編輯:周佩怡)延伸閱讀:找醫院看Google評價?專家:「這評鑑」較具公信力
-
2023-08-22 醫聲.醫聲要聞
找醫院看Google評價?專家:「這評鑑」較具公信力
挑餐廳、飯店時參考Google評論,這已成為年輕世代的反射動作,連看病也一樣,只要醫院診所的負評多、星數太低,就會影響就診醫院。多名學者專家均認為,醫療不是服務業,不能以Google評分高低來論斷醫院優劣,頂多只能當作參考。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則認為,大部分民眾就醫選擇應以衛福部醫院評鑑結果為主要指標,透過醫院評鑑把關醫療品質。年輕人選餐廳醫院 先問谷歌30出頭林先生表示,不管去大醫院、小診所,都習慣性瀏覽Google評論,「並無其他更有公信力的資訊可以參考。」 ;家有二寶的李小姐說,會特地注意負評,如有嚴重醫療糾紛,當然就會避開,「Google評論並不一定準,但還是可以當成就醫標準。」 20多歲段小姐說,「一定要看呀!」,如果是小毛病,選擇住家附近診所看診,都會先參考Google評論,至少先知道醫護人員態度好不好,如果很「雷」,就會避開;如果病情嚴重,還是會去大醫院,這時就未必參考網路評價。Google評價僅限表淺服務品質 醫師表現也可能不一周穎政表示,國際間發表的醫院評比無法精確反應醫院實際的醫療品質,Google的醫院評價則更有待商榷。醫病之間有太多資訊不對等,「深入的品質,需要更好的程序確認」,有時病患也會因為醫師的知名度而前來,但醫術是否與名聲相襯,亦無從知悉。「Google評分只對表淺的服務品質有幫助。」陽明交通大學公衛所教授周穎政說,醫護人員親切、客氣,或是指標清晰、動線佳等,都可以拿到高分,但台灣健保給付偏低,且核刪機率高,醫師必須謹慎行事,病患或家屬如果想要住院、做高階檢,遭醫師否決,就可能至平台給一星負評。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自己在看評論時,常會去看留下「一顆星」評論的網友留言,深究其中原因,「除了分數,也要去了解他抱怨的項目是什麼,據以判斷負評有理,或僅為發洩情緒。」洪子仁表示,若用在醫療機構,查看一顆星留言中的投訴事項,能夠了解機構的主要問題。同一醫院中,有不同醫師看診,每位醫師風格不同,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看診態度、提供民眾的衛教指引、治療方針等,都會影響民眾就醫感受,在網路發達的今日,很容易被流傳在Google評論中。他指出,除了醫院的Google評論分數,民眾就醫掛號前,不少人習慣先上網搜尋醫師風評,與其在醫療技術上的表現、網友的就醫意見等,足見對民眾而言,查詢醫師本人比查詢機構風評更為重要,「就算機構獲得五顆星評論,醫師表現也未必整齊劃一。」比照百貨業 護理師彎腰鞠躬 周穎政:別忽略醫護血汗付出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前理事長朱益宏說,任中山醫院院長時,十分關注醫院的網路評分,不管評分客不客觀、分數高或低,如發現負評,且情況屬實,當然必須改善,民眾選擇就醫醫院時,也會參考網路評分,院方都會多加關注。朱益宏說,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具高度專業,與一般服務業不同,因此太注意評分,可能會忽略醫療專業,如早年醫院評鑑項目,有一項為病人滿意度調查,有些醫院為追求滿意度,在開診前要求醫護人員列隊,向看診病人「彎腰鞠躬」,就像現在的百貨業,這就不是很好的現象,但如果只是參考評分,作為改進缺失的依據,「關注評分就不是壞事」。周穎政說,若民眾有癌症的就醫需求,國健署有60幾家的癌症認證醫院;醫療品質策進會也有針對諸多疾病進行認證,品質都有相當的標準。很多時候消費者不了解相關資訊,大多數透過親友、自己感受判定醫療品質,不乏有人因此把醫院當作旅館、飯店業,但醫療領域有太多細節是病患無法觀察到的,民眾不能,動輒以負評發洩不滿;至於醫院,也不應過於重視Google評價,甚至納入KPI項目,這等於將自己當成服務業,雙方別忽略健保給付下的醫護血汗付出。具公信力的就醫指南參考 專家們:醫院評鑑就可國內需要建立醫院排名制度?朱益宏說,「這排行有利有弊」,優點是方便民眾選擇就醫的醫院,可是排名在後面的醫院,是否就是做的不好或有缺失,可能也不能如此武斷,而壞處是會造成醫院龐大的壓力,且如果沒有公信力的指標,恐將會成為一場災難。至於國內是否有具足夠公信力的就醫指南可供民眾在就醫前參考?洪子仁說,台灣最重要的就醫指南,就是醫策會的醫院評鑑,是由具公信力機構執行評鑑,且明確定有與醫療品質有關的考核細項,被評為醫學中心的醫院,其經營管理能力、醫療照護品質,即屬醫療機構中的頂尖。他表示,台大醫院、台北榮總被醫策會評為醫學中心,Google評論卻不到四顆星,足見Google評論只能當作參考意見之一,且可能被有心人操作,不宜作為唯一依據。醫策會執行長王拔群說,目前醫院評鑑中仍有「就醫經驗調查」指標,此為透過方法學,針對醫院內科、外科、急診、病房等病人,並按一定的比例、性別、年齡等分層抽樣,而健保署也會進行病人出院後的電話訪查,採秘密客方式詢問病人住院期間,醫師有沒有固定來看,往後會不會推薦其他家人也來這家醫院就醫等。王拔群指出,網路評分其實太過主觀,並不科學,醫院也不會依賴此評分,因此要設置醫院排名制度,其實意義不大,因為醫院對任何負評醫院都很重視,比如被抱怨結帳、領藥速度太慢等,一定會想辦法改進,台灣醫院為何醫療品質好,就是因為十分重視病人的需求及主動改進缺失所致。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說,台灣是自由民主及奔放的社會,民眾可以隨意主觀的上網評分,分數可參考也可不參考,但要評估分數可信度,首先點擊的數量一定要多,再看評論內容加以評估,但醫療服務關係者健康、生命,相信更多民眾會參考衛福部進行的醫院評鑑作為指標,而醫院評鑑重點是替民眾把關醫療品質而不在排名。(責任編輯:周佩怡)延伸閱讀:你常去的醫院幾顆星?Google評價台大醫院僅3.8 「這家醫學中心」4.5奪冠
-
2023-08-2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衝量」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台灣的全民健保」,這議題是來自於幾星期前「病人的不滿」而引發有關健保的檢討,我們邀請三位不同背景的醫師說出他們的看法。一位長年關心醫療品質的區域醫院院長認為在現行的健保制度下,許多醫療院所「衝量」導致醫療品質的偏差是難辭其咎的。一位對健保政策頗有研究的全國醫師公會理事發表他對政府政策的建議。我們也邀請健保署任期最久、被譽為「對醫界最友好的署長」,在他甫功成身退之際,與我們分享他的看法。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提高台灣醫界以及社會賢達對健保政策的了解,我們也期待這議題可以在「醫病平台」繼續討論,讓醫病雙方更了解如何努力,維護這「不能倒」的台灣健保繼續改進、永續經營。最近醫病平台有個主題是「病人的不滿」。有一位92歲的病人,經過白內障手術,向醫師表示視力沒有改善時,這位名醫的態度突然變得不友善,令病人感到錯愕及失望。同樣是眼科的林逸民醫師,受邀對於這個事件表達他的看法。因為林醫師沒有看過這位病人,他認為他不應該對此個案做評論。但是根據他對台灣醫療的觀察,他認為這種事情的發生與台灣的的健保制度脫不了關係。林醫師感嘆:「『健保制度』造成醫病之間的緊張關係與日俱增,在當前的健保制度下,醫療院所既使是本應是學術殿堂的醫學中心,也都高度要求『衝量』,導致醫師不得不衝高診次、開刀數。然而,人非聖賢,每天如此高的診次,勞心之餘,對待病人態度上就更容易偶有疏忽。衝高刀數,其中發生醫療糾紛的機率就提升,結果造成醫師有高度防衛心理,嚴重妨礙醫病之間的溝通。這固然讓病人不滿,對醫師來說也是困境。」我非常同意人不是聖賢,經年累月「衝量」的結果,醫師太勞累,就容易對病人失去耐心,失誤的機率也會升高,這是不爭的事實。選擇醫療工作為終身志業的我,一直認為施行「全民健保」使得所有民眾都能免於因病而貧,或因貧而無法就醫,是政府最大的徳政。但是,當健保在沒有經過嚴謹而周全的規畫,費用沒有成本精算、疾病的輕重不分、不同工卻同酬、醫療分級、轉診制度沒有做好規範等問題重重的情形下,因選票考量而匆促施行,我就預測它是災難的開始。不良的健保制度而造成醫學倫理淪喪、醫療品質下滑,是三十年來我心中最大的痛。以病人最有感的門診為例,任何有一點謙虛感的醫師,應該都知道不論醫師能力多強,都不可能在三兩分鐘內,每一次都做出正確的診斷。可是健保開辦至今,台灣醫院「衝量」的問題不但沒有改善,還越來越嚴重。民衆也許不是很清楚,在台灣,健保門診花費是健保總額佔比最高的項目之一,台灣民眾每年平均看病次數從健保開辦前的12次,逐漸上升至近幾年,達到15.9次,可能是全球最高。相較OECD國家8到9次,幾乎是兩倍。另外,值得民衆參考的是,澳洲民衆一年平均看5.6次門診,平均看診時間是15分鐘;美國是看4次,看診時間是13至24分鐘;瑞典是3次,看診時間是22.5分鐘。三十年來,我在臨床現場看到太多因為醫師沒有花時間仔細問診、用心做身體檢查而延誤診斷的病例,其中不少因而失去治癒的機會,令人痛心疾首。不用說癌症,其實任何誤診,都可能造成生命的危險。舉個例子,有位熟人因膝蓋痛,到一所醫學中心看診,被診斷是痛風而接受了治療。兩天後,不但疼痛没有緩解,而且痛到受不了!因為已經是下班時間,找不到主治醫師,他就找我求救。我看他過去抽血的檢查,尿酸值都不高,再仔細觀查他的膝蓋,懷疑是細菌性關節炎,請來感染科醫師直接做關節穿刺做細菌培養,果然證實我是對的。使用經靜脈抗生素治療後,很快就康復了。林逸民醫師質問,今天在台灣,病人對醫師的不滿日漸升高,從制度面看,健保是否陷醫師於不義?的確,自健保開辦以後,絕大多數醫院的經營者是被健保牽著鼻子走,而醫師則被續效支薪制度所驅使,「衝量」變成不得不做的事。個人認為,醫師看太多病人,固然因為工作勞累而對健保不滿,可是醫師看太多的病人,最終的受害者其實是病人。健保制度事實上陷病人於更大的不義!長久以來,在台灣的健保制度下,因為沒有分級醫療的限制,台灣民眾從診所到醫學中心,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想看什麼醫師、看哪裡的醫院,都可以隨意掛號,自付額也不高,其自由度全球第一,所以民眾對於健保的滿意度很高,政府官員更引以為傲!而我個人因長年在第一線,從病人的不幸遭遇觀察到,不良健保制度導致醫療行為偏差、醫療品質惡化、健保資源浪費的實況,焦慮感不斷地升高。因此三十年來,我對健保的建言與批評從未間斷。當年復一年,眼看著醫院集體「衝量」的問題,不但沒有改善,還在繼續惡化中,感到非常無助。近日報載,為了解決醫療爭議訴訟,衍生醫病關係的對立、高風險科別人才流失、防禦性醫療等問題,衛福部自二十二年前提出草案,直到現在,終於公布[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施行細則,打算明年元旦上路。看到這個法案,深有「豈不本未倒置?」的感觸。心裡想,等到病人已經受到傷害再來調解,就是調解成功,都無法改變傷害的事實。「預防」醫療事故,不是應該從充許醫師花足夠的時間,好好看病開始嗎?既然任何有一點想法的醫師,都知道病人的不滿、醫師的疏失,大多是門診、開刀「衝量」所引起的,健保署為什麼不從問題的癥結所在對症下藥?卻還繼續放任醫界「衝量」,結果病人對醫師的信任感只會越來越薄弱,醫療不良事件也會越來越多,再多的調解,也無補於事。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15 焦點.元氣新聞
鬼月應做祭祖?命理師:農曆七月祭祖增好運,人生路更順
你是否知道農曆七月,被俗稱為鬼月,是充滿禁忌的一個月?在《簡少年現代生活改運書》中,新創科技圈的國師,專業命理看相風水師簡少年揭示了這個月份的秘密。儘管我們都熟知這個月份的諸多禁忌,並且極盡可能地避開它們,但我們是否曾經想過在這個特殊的月份裡,祭祖其實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呢?脖子無法轉向的女孩,神秘疾病透過命盤找答案我的一位客人,她在某天早上醒來忽然發現自己脖子完全動不了,只能一直看向左側,除非非常用力才能稍稍轉回正面,大家可以想想看,如果脖子不能動會是多可怕的一件事。她雖然立刻去看很多醫生,卻始終找不出原因,後來她就找上我,想請我幫她看看到底怎麼了。攤開她的命盤,我一看就看到她的疾厄宮非常明顯出了問題。通常我們在看紫微斗數的時候,都會從疾厄宮去看一個人的身體疾病。例如,你的疾厄宮有太陽,就很容易有心臟方面的毛病;如果是貪狼,那一般來說就容易有桃花產生的問題,或是跟生殖器官有關的毛病。旺盛能量暗藏危機,八字醫療揭斜頸症謎團所以在看流年運勢的時候,我們習慣會從疾厄宮去判斷他今年可能出現的狀況,或是在健康上有沒有需要留意的地方。而她的疾厄宮顯現出她現在是超級旺的狀況,也就是信心特別多,能量特別強。聽起來很正面對吧?但是以紫微斗數來講,這樣也代表疾病很多,或是會忽然爆發的可能。她說她看了很多醫生都找不出問題,於是我想起有個醫生可以邊看診,邊透過生辰八字結合中醫技術來做治療,她就立刻去找了那個醫生。這醫生把脈及看了她的八字就說:「你這是非常、非常稀有的斜頸症。」好不容易找到原因,她就用「斜頸症」的病症去看西醫,經過醫生看診也印證這個中醫說的症狀無誤,就接著展開治療。甲子病程的神秘預言,紫微斗數為你解開謎團在幾周後的某天,她再次邀請我為她算命。在我們的會面點,一家咖啡館,你能見到一位年輕且美麗的女子,身材優雅、長髮飄揚。然而,罕見的斜頸症讓她無法挺直脖子,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即使如此,她卻展現出無比堅韌和正向的態度,期待找到痊癒之路。她分享了曾到訪一個知名宮廟,那裡的神明透過扶鸞傳遞了一條令她驚慌的消息:這個疾病需要一甲子才能痊癒。震驚於此,她希望我幫她找出更快的治癒途徑。經過我的紫微斗數分析,我發現她的疾厄宮會持續到八十多歲。城隍廟揭露祖先與斜頸症的關聯這邊先說,我是怎麼從疾厄宮可以看出來她的問題會一直連續到80 多歲。紫微斗數裡面有位紫雲老師,他用一個方法叫「緣起緣滅」。我就是透過這個方法去看藏在她疾厄宮裡的連續性。她在每十年裡,都有產生一些問題,透過這些問題疊加算出來,要等到她80 多歲才有機會從疾厄宮的困境中逃脫出來。我看她的福德宮裡有一些異常,福德宮也和自己的祖父母有關聯,加上她的問題可能會和這個影響有關,我便建議她跟祖先有關的,不如試著去城隍廟問問看原因,請她去城隍廟問問看,是不是祖父母怎麼了。記得超渡祖先才能做功德給他們她到城隍廟向城隍爺問事時,城隍爺相當生氣:「怎麼年紀輕輕的一個女生,脖子突然就轉不回來?」加上她還找了一位仙姑幫她看,造成她脖子轉不回來的原因,是因為有一隻手正掐著她的脖子,並用刮痧方式真的刮出一個手印在脖子上,看到這就知道這個冤親債主非常兇惡,一定要透過城隍爺來做主,甚至還得往下找十殿閻羅也來看看。沒想到一看不得了,得先找出為什麼冤親債主這麼兇惡的原因,應該是她爺爺有些什麼事情。如果最近不順遂可以關心祖先有沒有問題為了尋找原因,她特地查詢了爺爺的出生日期,期望透過生辰八字獲得答案。驚人的是,她發現自己與爺爺的農曆生日竟然相同。這個發現解答了我之前的困惑:為何祖先的問題會影響到她,而不是她的兄長。原來她與爺爺相同的出生日,讓她繼承了爺爺的遺憾,包括脖子無法正常轉動的問題。後來,在十殿閻羅和城隍爺的協助下,她的脖子問題透過治療逐漸改善,現在已經能夠正常活動。現代人都忽略農曆七月拜祖先的重要性不管你習慣說拜祖先還是拜公媽,祭拜祖先的行為表示過世的祖先仍然活在我們的心中,並且他的靈體成為我們崇拜的一個象徵。正因如此,我們在祭拜祖先時,就該懷抱事死如事生的態度。意思就是對待過世的親人祖先,仍然像他在世時恭敬,同時也是孝道的展現。有一派也認為說,如果祖先靈魂的狀況不好時,對於子孫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因此祭拜祖先有功德迴向的效果,如果供奉不周全,很有可能子孫會遭受祖先的教訓,進而產生影響。 延伸閱讀:.你的行為決定你的命運!專家提供「改寫命運」的實用建議.眼瞼厚度透露財富潛能? 專家:想致富,也從腎臟和脾胃改變命運.哪種面相天生有理財天分?專家:「這面相」者財運亨通,是因為這原因本文節錄:《簡少年現代生活改運書》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14 養生.生活智慧王
大大縮短待在廚房裡的時間 專家教你讓下廚省時的3個生財法寶
讓下廚省時的三個生財法寶看到我幾乎每天下廚,有些人會對我說:「那是因為妳比較有空閒,所以才有辦法這麼勤快地自己煮」。的確,對於時常沉浸在追劇及滑手機的人來說,當然是困難的,並不是我不需要娛樂休閒時間,但仔細想想,如果把時間精力花在經營健康上,長期下來絕對不會後悔的,有兩個小孩的職業婦女的我能做得到,任何人只要有心也都能做得到。我會願意自己煮,是因為有三項法寶幫了大忙:「食材便利包」、「生鮮快煮包」、「加熱即食包」,大大縮短待在廚房裡的時間。我完全理解煮飯是辛苦的,也清楚大部分人下廚時會遇到的各種狀況,所以設計這三項法寶幫我做菜更省時,每餐只花不到15分鐘就能輕鬆上菜(我不追求煮美美的大菜,我在意的是家人吃的都是新鮮原食,完全沒有添加物、沒有劣質油的食安風險),而且讓買回來的食材更好用、賺得自己與家人的健康。這三項法寶也很適合想偶爾下廚的族群、不得已得常常煮飯或做家人便當的媽媽們、進行飲食控制的健身族。我自己長年使用這些方法之後,在以下幾方面感到有確實的改變:1.讓你在廚房裡煮飯的時間變少2.減少上市場補貨或採買的次數3.不用常常苦惱菜色變化4.吃到的食材永遠是新鮮原食5.隨心混搭食材,讓營養更豐富多元6.是投資菜市場獲利的加分工具7.每個月至少省下60%的食材費懂得食材管理,為食材鎖鮮且隨時有得吃下廚最麻煩的就是備料(因為洗碗收拾還可請家人或洗碗機代勞),所以我針對備料來著手,只要先做好這一步,做飯會省時省力很多。我習慣在買菜前先規劃菜單,這能讓我判斷要把食材做成「食材便利包」、「生鮮快煮包」、「加熱即食包」其中哪一種,再進行處理,這就是「食材管理」。讓冰箱(財庫)裡的東西一目了然,你才知道有多少財、又要怎麼妥善使用。就像成功的投資客一樣,既然「食材」是我的投資標的,好好管理就是基本態度,將買進的食材做最完善的處理保存,避免腐壞而浪費了所花的每一塊錢。為了讓家人隨時能吃到最新美味的食材,我長期研究處理食材的過程中,最在意「鮮度」,因為這會影響到料理品質和美味與否。愛美的人都知道,年輕時就要保養,到了像我這樣滿臉皺紋的年紀再保養絕對無效,愛健康的人應該也能理解吧,食材趁新鮮的時候處理是最棒的,而不是放進冰箱一陣子或幾天,等要烹煮的時候才整理食材,那就太晚了。我的食材管理是根據平常會吃完的量確實分包,或根據想做的料理先做好調味動作再放冰箱冷藏或冷凍保存,在想煮、想吃的時候直接下鍋,不必又從備料重頭開始(包括洗、切…等),所以特別適合忙碌沒時間的現代人。此外,也適合買菜時總容易不小心失手買太多的人,許多人會憑感覺或一時的需求買菜,比方今天想吃小火鍋,就買了一大盒肉片,然後把剩下的肉片隨意分成幾包放入冰箱,往往剩到最後吃膩了又不知如何處理,食材就這樣被深藏在冰箱很久很久;或是另一種狀況,每次想下廚時因為缺少某些食材而懶得去買,只好作罷自己煮的念頭。把冰箱變財庫,同時也是你「專屬的小型超市」「食材便利包」、「生鮮快煮包」、「加熱即食包」可以對應不同的烹調需求,難度和花費的時間也略有不同。但不管是哪一種,都建議採買前先想好菜單,避免一不小心又買多了。這三個法寶可依你的需求挑著做,也可以同時做,我個人習慣同時做,這樣冰箱就是我個人專屬的小型超市,依每天心情輕鬆下廚!法寶1 食材便利包─適合料理新手、每餐習慣吃蔬菜的人、健身自炊族買回食材後,清洗、前處理再切成習慣使用的形狀(片狀、塊狀、條狀…等,看個人)將食材冷凍成型,接著分包保存。葉菜類不適合冷凍,但可以用我的冷藏法,讓鮮度、顏色維持住。好處要炒菜、炒飯、煮湯麵時,免解凍,隨時取用混搭!法寶2 生鮮快煮包─每週煮菜頻率較高的主婦、要幫孩子帶便當的職業婦女用「食材便利包」的方法,把食材處理好之後,再加上「調味」動作,把食材處理到可以直接下鍋的程度,就是生鮮快煮包了。它的原理有點像市售的冷凍食品,但我們是自己在家做,所以沒有看不懂的添加物,吃起來更加放心。 好處對於懶得天天想菜單的人來說很好用,要蒸要炸要烤要炒都可以,隨時上菜、加菜!法寶3 加熱即食包─想要一週只炒/燉一大鍋就好,接受一鍋吃多餐的人如果你常用鑄鐵鍋、燉鍋,或習慣煮一鍋吃多餐的話,很適合這個方法,因為加熱就能吃,超級方便!同時也適合那些要買很多食材才能做一鍋的麻煩料理(我個人覺得麻煩),像是客家小炒、滷味、滷肉…等,而且做一次就省下每次煮的瓦斯費。 好處除了加熱就能直接吃,也能配飯、麵、饅頭、麵包…等主食一起吃。※ 本文摘自《我把冰箱變財庫!從採買到食材管理與收納,讓我省錢投資、環島旅行,還減重12公斤》。書名:《我把冰箱變財庫!從採買到食材管理與收納,讓我省錢投資、環島旅行,還減重12公斤》作者:楊賢英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3/08/02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歡喜做,甘願受」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快樂的醫生」。我們邀請三位不同年齡層的醫師回顧他們的生涯,分享他們如何從自己所投入的醫療工作找到意義,而熱愛他們的工作,享受快樂的人生。這是我們構思良久,第一次邀請到三位在他們的專業都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好醫師,受邀時都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分享。從他們非常不同的故事,感受到他們如何在行醫路上找到自己的價值。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些經驗的分享,可以使迷失於名利誘惑而鬱鬱不樂的醫師看到明燈,也希望正在生涯抉擇舉棋不定的年輕學生,因為這些經驗分享而看到曙光,同時這也可以幫忙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更了解醫師的內心世界。醫學生時代讀了瑞士Paul Tournier醫師的幾本書,使我覺得基督徒精神科醫師能與教會的牧師搭配,從事很好的心靈醫治工作。此讀書心得使我很早就期望將來行醫時,以精神科為志向。我和我同班另一位同學於1970年7月進入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接受四年的住院醫師訓練。我們兩人在工作及生活上都是互相支援的好伙伴,彼此分享讀書及工作心得。他是我結婚時的伴郎。我們兩家在休假時常一起帶著小孩出遊。雖然後來他有很長一段時間留在美國,但我們兩人之間的彼此支持及鼓勵一直到今天仍持續著。在老師當中,我經常找某位教授請教。雖然有不少人覺得他的話不好懂,但我卻喜歡找他談。我們的話題包括醫療、研究、社會新聞、家居生活等等,他是我一輩子的老師和摯友。醫師的工作充滿壓力,我很慶幸能有一位同輩及一位老師級的長輩做為可信任、傾談的對象,助我紓壓,使我在精神醫學之路上身心健康成長。精神科醫師的臨床工作不只是單純的醫療,也涉及社會人文層面。病人呈現的失眠、焦慮、憂鬱等症狀,其背後常藏有許多心酸故事。病人揹著這些重擔來到醫師面前,寄望壓力能獲得減輕、紓解。不少人問我每天面對心裡背負苦楚重擔的人,長期下來會不會無法承受而被壓垮?從事醫療工作,除了要有愛心,還需要有樂業精神。其實從事任何行業,都應如此。樂業精神不但使人享受工作,更能從工作中使知識、人格成長。要享受工作,必須對該工作有興趣,而有興趣的工作,不管它是否熱門,你都能做得愉快。樂業精神不只對醫療人員自己之身心健康有幫助,還能感染來就醫看病的病家,使他們也能與醫療人員有好的互動,建立好的醫病關係。五十多年前,精神科是相當冷門的科。當年我選擇精神科時,不少人聽到時會投以好奇的眼光。工作多年後,有一次參加同學會,有的人問我每天要聽那麼多人吐苦水,心情會不會受影響,會不會覺得這工作很沉重,甚至有人開玩笑說要來看我是否也變得人怪怪的。其實我相當感謝上帝,因為我是精神科醫師,人家才願意將其最困難、最痛苦、最得意、最快樂的私領域事情告訴我。我若要自己經歷、領悟這些事情,可能需要活幾百年才能做到,而只因我的工作性質,卻能每天免費獲得此學習、成長的機會。其實,不論是從事那一次專科的醫療服務,你若不是醫療人員,病人就不會把他們的私密「傷口」掀給你看。所以每一次與病人互動的機會,都是上天賜給醫療人員的「禮物」。醫療人員應該以謙卑、珍惜的心領受。也就是以「敬天愛人」的態度,學習、執行醫療工作。尋求快樂,閃避痛苦,乃人之常情。但是尋求快樂的方法如果不恰當,雖然可暫時獲得快樂,結果卻可能帶來痛苦。例如海洛因能刺激快樂中樞,但持續使用卻會帶來成癮及痛苦。許多人以為痛苦及快樂是可以清楚客觀界定的。其實不然,痛苦及快樂是相當主觀的經驗及認知。我喜歡在炎熱的夏天喝一杯冰涼的飲料,那真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但是當我牙痛時,在炎熱的夏天喝一杯冰涼的飲料,卻是帶來痛苦。我在念大學之前,不敢吃蒜頭,要我吃蒜頭是一件痛苦的事。現在我喜歡吃蒜頭,吃蒜頭是一件快樂的事,卻會帶給別人痛苦的氣味。我坐在熱門音樂會場,覺得無法忍受那噪音,坐立難安,實在痛苦。但是四周的年輕人卻是如癡如醉,快樂無比。這樣看來,天下的事、物是中性的,甚至是如舊約聖經創世記所說,上帝看他所造的都是「好的」。既然是中性的,好的,為何會出現痛苦或快樂的不同結果呢?這一方面要看時機是否恰當,就如舊約聖經傳道書所說:「哭泣有時,歡笑有時;哀慟有時,舞蹈有時。」另一方面,在時機不對時,若當事人能以積極的態度,對事情賦予正面意義,視所遭遇的困難為上天為助人心靈成長,特別量身訂做,精心設計的訓練計畫,則仍然能扭轉乾坤,使絆腳石變成踏腳石,使痛苦變成快樂。因畫「蒙娜麗莎的微笑」而聞名的大畫家達文西,曾在其筆記本裡面素描畫暹邏(泰國)連體嬰,分別標示為痛苦與快樂,以表示痛苦與快樂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其實台灣話的「疼」(thiaN)既表示痛苦,也表示愛。而愛會帶來快樂。台灣話的「疼」與達文西所畫痛苦與快樂連體嬰有異曲同功之妙。我們從日常生活經驗裡也可體會此看法。我們每個人都有過被塞在高速公路或因某種原因而無法上廁所的痛苦經驗,而當我們衝向廁所解小便的剎那,我們如釋重負,體會到從痛苦進入舒服快樂的特殊感受。但平時我們隨時可上廁所,也就不覺得能解便有什麼快樂。又如我們覺得身體某處發癢,卻因某種原因不容許去抓癢時,心裡會非常痛苦難受。本人就有過手上打石膏無法抓癢的痛苦,恨不得立刻拆下石膏抓癢。一旦能抓癢時,就覺得非常舒暢。上述解便或抓癢之所以會感到特別舒服、高興,乃是其動作之前有極大的不舒服、痛苦。此種快樂是與痛苦相隨的。我的一個孫女五歲時曾因為急性腸胃炎嘔吐而住院。醫師囑咐24小時不准進食及喝水。第二天我們夫妻二人去探視她時,剛好主治醫師來查房。主治醫師診查後,當場指示說可以開始喝水了。她喝下我們遞給她的一杯水後,立刻很高興快樂地大聲說:「好好喝哦!」當她咬下我們遞給她的第一口白土司麵包時,高興的喊出:「好好吃喔!」若非已禁食受苦一天,她哪能感受喝一杯水及咬一口白土司麵包的快樂。回首來時路,感謝上天讓我在醫學之路上有一位同輩和一位長輩一路關心、支持。感謝上帝的帶領,使我以感恩的心勉勵自己面對精神醫療工作的酸甜苦辣。並以痛苦與快樂是連體嬰的認知鼓勵自己與病人。總結一句話,選擇當精神科醫師,我是「歡喜做,甘願受」。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悲傷和死亡
【編者按】:本週是長庚醫學系師生分享他們在醫學人文教育的教與學。這位負責醫學人文教育的臨床老師特別選擇以如何在疫情肆虐之際,分享我們應該如何教導學生「專業型塑」,並引用許多文獻提出醫病溝通需要「用心體會」、「冷靜正向」、「清楚溝通」。→想看本文一位高年級醫學生寫出她從照顧病人體會到醫者不只要了解「疾病」,但更重要的是透過用心聆聽病人、家屬的對話,才能領會病人在疾病診斷背後的情感糾結,才了解疾病對「病人」的影響,也因爲這樣的經驗,使醫學生有機會卸下害怕和病人互動的心防。→想看本文一位同年級醫學生因為見證醫師宣布病人死亡的經驗,而引起許多感觸,最後激起他一句感人肺腑的心得:「我們剛起步,要不忘秉持著對生命謙卑的態度,繼續在醫學的道路上精進鑽研、奮而不懈。」林口長庚兒童氣喘過敏風濕科教授林思楷醫師在長庚醫訊寫道「病患如詩人般,亟欲找得適切隱喻來形容自己的困境;醫者則想深耕自己的情緒韌性,以承受強大傷痛而不潰堤」。五年級踏入臨床學習後,我們這群醫療體系中最菜鳥的學生,每日工作除了累積醫學知識外就是與病人和家屬的互動中學習聆聽和溝通的技巧。在臨床學習過程中,會遇到病人康復出院令人開心的事情,也會有難過的時候。醫學生在學習生涯中也會遇到住院病人過世的經驗, 在宣判病人死亡的當下,除了要保持專業和理性,也需要對病人家屬表達同理心。我還清楚記得在一個細雨綿綿的10月下旬的晚上11點,我留在病房在指導我的PGY住院醫師旁學習。剛接完一位新病人的我正在絞盡腦汁整理剛才做的理學檢查結果和問診資訊,書寫入院病歷。這時學長走過來跟我說,「學弟,有病人expire了。你要來看一下嗎?」「好。」我馬上回答。我戰戰兢兢地跟在學長身後,走進病房,並站在病床的尾端。這時家屬已經在病房內等候了。學長依序確認病人沒有瞳孔反射,用聽診器檢查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加上心電圖顯示心搏停止的一條線,說出:「病人在晚上11點20分離開,前往人生下一段路程。請家屬節哀。」昏暗的病房內非常的安靜,隔著玻璃窗戶可以看到外頭的雨毫不留情的繼續下著。在這剎那,時間彷彿被畫上了句點,空氣沈重到令人窒息。學長和我在離開前和家屬鞠躬,將最後的時光留給家屬。在這次震撼教育中,我腦海無數次的閃過自己家中長輩過世的情境。回到護理站,我默默的祈禱著,希望病人能夠放下牽掛、脫離苦海,家屬能揮別傷痛、勇往向前。雖然內心很難過,也很想哭,但是只能強忍著淚,繼續完成手邊書寫病歷的臨床工作。死亡是每一位醫師在職業生涯必須學習面對的艱難議題。縱使目前醫療維生器材日新月異,藥物發展一日千里,仍是有無法治癒之疾患。儘管昔日令人聞風喪膽的新冠肺炎疫情已趨緩許多,世界各國的經濟和民生活動也陸續回歸正常,但是疫情開始時,如海嘯般湧入醫療院所的場景在世界個大城市上演的景象猶如夢魘般揮之不去。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發人深省的一篇論文《Facing Covid-19 in Italy—Ethics, Logistics and Therapeutics on the Epidemic’s Front》描述了在義大利倫巴大區,守護在第一線的醫師需要在醫療資源匱乏情況下做出抉擇,如何配給有限的呼吸器給病人的困難。面對眼前陷入彌留的一位位病人,醫者需要承受莫大的壓力,更要在醫學專業和道德倫理之間考量,造成精神上極大的痛楚(agony)。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下,教導學生如何面對死亡成為了醫學教育最熱門的議題。為了解決年輕醫師可能無法以理想的觀念看待死亡,醫學院很早便陸續開始引入人文(humanities)課程(醫學歷史、醫療人類學、醫學哲學、大體老師追思大會等)以及橫跨醫學、道德倫理、宗教的「生死學(Thanatology)」課程培養學生接納悲傷面對死亡的韌性。台灣擁有成熟的醫療體系,並且借鏡SARS疫情累積的防疫經驗和優良國民素質的三管齊下,我國無需面對像國外大量的死亡人數。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國外的經驗可以繼續為台灣醫學教育和醫療體系在未來面對新興疾病帶來一些啟發。對於醫學生來說世界醫師會日內瓦宣言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Declaration of Geneva) 其中的兩句話「我鄭重地保證將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我將堅持對人類生命的最高尊重」猶如金科玉律,是醫者不可違背的精神。但是醫師終究還是人,面臨死亡會悲傷,心情會低落。病人的死亡不代表醫者不盡責,更不代表失敗。面對病人的家屬,年輕的醫師有時只能強忍住淚水,以保持「專業」的形象,而無處宣洩的悲傷不斷的啃噬著內心。年輕醫師彷彿遊走在鋼索上,要學會視病如親但又不能過度投入,達到完美平衡。若一不留意、心態調適不佳,可能跌入萬丈深淵。懂得適時放下,在忙碌臨床生活尋找興趣幫自己喘息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剛起步,要不忘秉持著對生命謙卑的態度,繼續在醫學的道路上精進鑽研、奮而不懈。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編者按】:本週是長庚醫學系師生分享他們在醫學人文教育的教與學。這位負責醫學人文教育的臨床老師特別選擇以如何在疫情肆虐之際,分享我們應該如何教導學生「專業型塑」,並引用許多文獻提出醫病溝通需要「用心體會」、「冷靜正向」、「清楚溝通」。→想看本文一位高年級醫學生寫出她從照顧病人體會到醫者不只要了解「疾病」,但更重要的是透過用心聆聽病人、家屬的對話,才能領會病人在疾病診斷背後的情感糾結,才了解疾病對「病人」的影響,也因爲這樣的經驗,使醫學生有機會卸下害怕和病人互動的心防。一位同年級醫學生因為見證醫師宣布病人死亡的經驗,而引起許多感觸,最後激起他一句感人肺腑的心得:「我們剛起步,要不忘秉持著對生命謙卑的態度,繼續在醫學的道路上精進鑽研、奮而不懈。」躺在病床上的,是個面色紅潤稚嫩的年輕妹妹,抱了一隻純白鴨子玩偶蹭著臉頰,要不是先瀏覽過病歷,還真看不出昨天才剛動完卵巢癌的開腹手術,病床旁立著一位爽朗的婦人,是女孩的媽媽,一聽完我的來意,熱情地說:「沒問題!妹妹來,把你經歷的故事,仔仔細細地分享一下。」自從大五進入臨床實習,莫名地害怕到床邊看病人,聽著同學分享08A阿公年輕時的英勇事蹟,23D弟弟的戀愛甘苦談,羨慕之餘,更多的是「萬一被問到不懂的知識或處置會很尷尬」的緊張情緒。每每鼓起勇氣走近,隔著床簾躊躇半天擬台詞,真正問出口的依然是那幾句:今天症狀有沒有比較好?頭還會不會痛?大小便都還好嗎?除了病人入院時的病史詢問,因為有較明確的問題可以填滿整個談話過程,住院期間,我都傾向在老師或學長姐查房時跟著一起紀錄,盡量減少和病人獨處的時間。「要怎麼問才自然?會不會顯得很不專業?」各種可能性在腦海盤踞,加深和病人互動的恐懼。這次,在敘事醫學報告的名目下,像找到正當理由般,我一邊默想著作業的要求:了解病患家庭狀態及成員間互動情形,疾病診治過程以及對病人身體心理之衝擊……一邊緩步踏進婦產科長廊盡頭的病房。於是,我得知妹妹也是大學生,念的是旅遊管理,大一時因為容易腹脹,肚子沒來由地變大,照超音波發現右側卵巢囊腫,用內視鏡拿掉後,病理報告說有惡性的發展趨勢,轉來醫學中心追蹤。妹妹平常除了上學,下課不是打工,就是回租屋處或老家休息,這次住院,是因為去年超音波看到的右側卵巢小囊泡,已經越來越大到9.8公分,CT下懷疑沾連小腸,所以要進行開腹手術切除。不幸的是:手術中冷凍切片發現是惡性,並且波及左邊卵巢,必須將兩邊輸卵管和卵巢都拿掉,生育功能無法保留。由於原本手術目標是希望可以保留一邊卵巢,所以不能生育的殘酷事實,妹妹和媽媽也是當天稍早才知道,就在我來訪不久前,著實令我有些不知所措,反倒是媽媽強忍悲傷,鎮定地跟妹妹說:「沒辦法啊,知道了就是要面對,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克服的難關。」只見妹妹無奈地聳聳肩,似乎也準備接受命運帶來的挑戰。稍微安心後,我就繼續了解這次生病對妹妹帶來:不管是家庭、感情或學業的影響。這次住院主要照顧者是媽媽,當我讚美她們感情深厚,看起來就像姐妹,媽媽還半開玩笑地說:「因為太早生了啦!年輕不懂事。」而在提到爸爸時,雖然依舊輕聲細語地,但妹妹清澈的眼眸似乎蒙上一層陰鬱:「爸爸要賺錢,養另外一個家啦……」講到這裡,媽媽暫時離開上廁所,妹妹接著提到:因為這次疾病導致不能生育,自己其實很擔心也很難過,雖然男友一直安慰她說沒關係,家裡還有哥哥可以傳宗接代,但是因為知道男方很喜歡小孩,而且男友哥哥在家中比較得寵,所以就更擔心因為不能懷孕,讓對方在家中的地位更低。一邊說,眼眶早已盈滿淚水,我趕緊抽了幾張衛生紙遞過去,這時媽媽正好回來,撞見這幕,嘆口氣道:「講一講也好,把平常不敢跟我說的都說一說吧!」詫異之下,我轉頭低聲問妹妹:「這些心事沒有和媽媽分享嗎?」妹妹搖頭表示:「其實並不習慣跟媽媽講心事,怕媽媽擔心,也怕媽媽要額外請假來照顧,況且即便和家人朋友分享了,事情也不會改變。」伴隨妹妹豆大的淚珠滑落,我緊鎖眉頭,深深感到每個相愛的彼此,都因為愛和牽絆,生了更多的顧慮:媽媽因為愛女兒,希望女兒可以在她面前暢所欲言,但是女兒卻因為不希望媽媽擔心而有所保留;男方寬慰著病中的女友不用擔心生育的問題,女生卻還是因為替對方著想而鬱悶痛苦,於是這樣層層疊疊,交雜著外人難以理清的情感,反而因為在乎而生疏了。眼見女兒不斷啜泣,媽媽嘆道:「你們繼續聊,我到外面走走。」我靜靜地坐在床緣,妹妹稍微平復後,繼續說起她是一個很不喜歡計劃被打亂的人,但這次生病,本來過關斬將面試贏得的飯店實習機會,卻因上工時程和手術撞期必須放棄,好不容易努力達成的夢想,在天降橫禍後化為烏有。我不禁暗自慚愧,常因小事鳴冤抱不平的自己,有何資格在這裡試圖開導眼前柔弱卻堅強的小女生。就這樣,搬一把病房綠色塑膠椅,揣著一顆試探的心,和一位只看過病歷、素昧平生的女孩,在某個西曬的病房,度過了婦產科最後的實習時光。午後的陽光灑進,將靠窗的這側床位照得閃閃發光,病床上的女孩下意識地將眼睛瞇成一條線,那樣地自然,沒有醫學的專業術語,也沒有未來的治療方向。我站起身,擋住女孩臉上的陽光,輕拍她的手:「之後找時間再來看妳,要好好吃飯睡覺喔!」妹妹輕快地回:「好呀~」,晶亮無邪的大眼睛眨著,臉上的淚痕乾了,看著又像是剛掀開床簾時所見,無憂無慮地模樣,讓我彷彿看了場4D電影,驟然回到現實的錯覺,拉上門簾,藏不住心中湧出的充實成就感,我恣意傻笑著走回護理站。幾步路的距離,我思考著:如果沒有這次嘗試,就可能沒有機會了解病患在疾病診斷背後的情感糾結,沒有機會卸下害怕和病人互動的心防:依然禁錮在自導自演的小劇場中,揣測病患不喜歡我的打擾,不喜歡和疾病治療無關的對談——但就如同醫學本身,會出現各種的「可能」需要排除,發現疾病真相,才能有效治療——面對心中的種種懷疑,最好的驗證方法,就是在安全無虞的條件下,採取行動。感謝那天來得恰好的暖陽,見證並參與了這場交會時互放的光亮。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08 養生.生活智慧王
比起魚和肉,冷凍庫更適合放這類食物!專家:聰明買菜不是只會殺價
超乎你想像的冰箱生財能力大部分家庭的冷凍庫是滿滿的生鮮食材(海鮮、肉類…等),我家卻恰恰相反,我的冷凍庫食材擺放比例是葷食1:蔬菜3,蔬菜比生鮮食材多兩倍。因為從健康角度來看,每天吃的蔬菜量比生鮮食材多,所以我更重視蔬菜。若是遇到風災雨災發生的時候,漲幅最大的也是蔬菜類。若是災情嚴重,接下來蔥價就會暴漲5~10倍、高麗菜也是4~5倍,還有番茄更是天價…等,而每次看到這些新聞的時候,我都會感覺自己是「蔬菜富翁」,因為我的冷凍庫裡有滿滿蔬菜,這都要歸功於平常的超前佈署。長期的買菜經驗告訴我,災情造成的短缺決不是一兩天就能解荒的,因為蔬菜生長需要時間,短則1~2個月,嚴重的時候可能要3~4個月,所以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維持高價位。而生鮮食材(海鮮、肉類…等)相對容易取得,幾乎沒有漲價,所以漲幅震盪很大的蔬菜類才是我長期觀察菜市場及逢低買進的主要標的。食材對我來說是「材」也是「財」,在一般人眼裡,蔬菜可能是只可以擺放一週的食材,但是我把食材看成短線或可長放的投資物,所以判斷食材的第一個想法是「它能不能長期放冷凍庫」,我把能冷凍的食材看成可以長抱的績優股,代表它有潛力做成儲備存糧,我會多買一些;只能放冷藏的食材則是極短線標的,對我來說,只需買保存期限內會吃完的量即可。懂得保存法,就能逢低買進盛產美味「聰明買菜」不是只會殺價或是專挑有瑕疵或便宜的商品,而是知道哪些可以多買、哪些不需要多買,很多人只知道冷凍庫適合放魚和肉類,其實冷凍庫更適合放蔬菜根莖類。若是了解哪些食材可以放冷凍庫的話,看到便宜又能冷凍的蔬菜時,就可以像我一樣大膽買進,像是青江菜,一般兩口之家的絕不敢買很多,但是我看到10元的青江菜,就決定當成儲備存糧處理,所以我敢買多,那時就是買到賺到,就算後續菜價上漲也不怕。所以,如何延續每月花費的經濟效益,就要在食材管理這方面下工夫了。根據多年的採買經驗,我把伙食費預算抓在一個月6000~7000元左右(一個女兒結婚了,現在家,超乎你想像的冰箱生財能力裡是三個人吃飯),但是菜價就像是活絡的股市,漲幅震盪超級大,而漲跌取決於天候。我留意到春天、冬天的菜價普遍偏低且滿多食材適合放冷凍庫;而夏季食材的價錢偏高,這樣伙食費絕對超標,而且超標程度很可能是平時的3~4倍,所以必須以一年的均價來平衡每月消費。只要懂得活用冷凍保存法,看似短線的蔬菜根莖類就變成可長抱的績優股,在菜價低的時候把春季冬季食材做成儲備存糧,面臨缺乏蔬菜的高價季節時就能起到平衡作用。也就是說,想要控制買菜預算,得先學會食材冷凍、冷藏的方法,一年下來能賺到很多價差,其實超乎你的想像。尤其像我這樣的年紀,特別在意「吃」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自然知道什麼時候的食材是當季最新鮮以及買進價格最佳,當你在家吃著用5元一斤買進的番茄還加了滿滿蔥花的番茄蔥花炒蛋時,邊看電視新聞播報說「最近番茄一斤140元、蔥一斤也要250元」,難道不會覺得很爽嗎?快樂花錢的精髓在於能夠「花錢豪爽卻又省很大」,但如果不會保存方法,遇到盛產的超低價蔬菜時就不敢大膽買進了,等於錯失開心花錢的大好機會。想用這樣的方式從「食」賺錢,還得再加上「食材保存法」才能讓冰箱變財庫,而且即便你平時習慣在超市、大賣場買菜也沒問題,這套食材處理與保存法完全適用於不同採買習慣的族群。短期標的-適合冷藏的食材新鮮食材對我來說有兩種意義,它既是「財」更是「健康」,把花錢買回來的食物變成營養來源,打造全家人的健康,道理看起來簡單,但很多人卻忽略或無視於它的重要性。其實「食材管理」並沒有那麼複雜,只是利用買菜回來的空檔時間先做前處理,而且剛買回來的食材絕對比放入冰箱後再拿出的狀況好處理多了。我的食材處理主要分成冷藏和冷凍保存,冷凍保存又分為「食材便利包」、「生鮮快煮包」、「加熱即食包」三種(詳見Chapter3、4、5),這些方法讓我不浪費食物、省時上菜,而且家人吃到的都是最新鮮的原型食材。我個人覺得,懂得「食材管理」就像成功的投資客一樣,既然確定「食材」是我的投資標的,好好管理就是基本態度,將買進的食材做最完善的處理保存,避免腐壞而浪費了所花的每一塊錢。適合冷藏的食材一般冷藏庫的溫度是0~10°C,所以保存期限不長,除了醃漬品或乾貨原本就是能長時間保存的食材之外,新鮮食材大約都只有十天左右的保存期限,就像是投資客的超級短線,必須要隨時盯著,才能在需要的時候快速脫手。既然是短線操作,保存時間不會長,我總是如履薄冰地每天盯盤,活用保存法保鮮,以免一不注意就讓食材壞掉而造成損失。對我來說,適合冷藏或冷凍的判斷基準是:「一旦放冷凍庫後的口感、味道會變難吃的,就適合放冷藏保存」。像是蘿蔔糕,放冷凍後組織變鬆散,煎的時候會散散的,無論口感味道都變難吃,所以只能冷藏;若在6~7天之內沒吃完就會腐壞的食材,因為賞味期限很短,我也將它列為短期。還有葉菜類一般適合冷藏保存,像是口感鮮嫩的葉菜類(例如:莧菜、生菜、大陸妹、A菜、茼蒿…),但它們的保存期最多只有10天,而且是在妥善保存的情況下。不過,鮮嫩的定義因人而異,有些人會把花椰菜放冷凍庫,但我覺得花椰菜冷凍後的口感不好,所以不會放冷凍;但是不介意冷凍花椰菜口感的人,就可以把花椰菜歸入長期儲備食材。至於水果類的冷藏也有小訣竅,有人說香蕉、芒果、釋迦不能放冰箱冷藏,其實可以的,只要留意別直接放冰箱就行。因為它們都偏屬熱帶水果,易出現類似人類的感冒現象,導致表皮變黑,可以先包一層報紙當成水果的外套,就能避免此情況。我會將香蕉分成2~3根後包成一包;芒果、釋迦則用報紙包好,再放入塑膠袋,然後都放冷藏庫保存,這樣的方式能保鮮約一週。如果還是吃不完,切塊後放冷凍庫,取出後直接吃或打成冰涼果昔。除了部分可以放常溫的食材,大多數食材都得在較低溫的環境才能延長保存期限,最重要的前提是:懂得保存訣竅,就能讓口感、美味不流失。至於不能當長期標的物的食材,我只會買剛剛好吃完的份量,才不會吃不完而浪費掉了。※ 本文摘自《我把冰箱變財庫!從採買到食材管理與收納,讓我省錢投資、環島旅行,還減重12公斤》。書名:《我把冰箱變財庫!從採買到食材管理與收納,讓我省錢投資、環島旅行,還減重12公斤》作者:楊賢英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3/08/02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08 養生.家庭婚姻
成為爸爸後我並不幸福!面對生活挑戰承認失落,不表示你不該成為父母
成為爸爸媽媽,似乎理所當然要被幸福包圍,但實際上,當要面對的困難與挑戰如此多,能開口說自己並不感覺幸福嗎?一位父親最近在社群媒體上誠實分享成為父親後的感受,他說他的幸福感大大的降低了,而且這是他與同樣情況的好友的共同感受。他的言論受到許多人關注與回覆,也有不少人批評他,指責他既然成為了父母,就不要抱...成為父母,生活面臨巨大改變他們這群朋友,小孩的年齡介於八個月大到四歲之間。他們的感受是,成為父母,整個文化要求你表現的,必須是「成為父母好幸福」「孩子是一份上天賜與的禮物」。但事實是,當一群父母聚集在一起時,通常會發現多數人對目前的生活並不滿意,會發現彼此關心的是育兒困境;身體和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或是,職業生涯遭受了影響或巨大的打擊;因為沒時間與朋友相處,友誼漸行漸遠;與伴侶的關係感覺緊張,有人甚至說,另一半基本上只是與我住在一起的另一位家長。回覆這位爸爸的網友,自然有一些反對聲音,但大多數人似乎都同意,在養育子女方面曾經很掙扎,曾經遭遇問題。儘管有研究表明,父親在孩子出生後不久,會覺得自己更加幸福,但也有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出生後最初幾年裡,除了婚姻滿意度下降之外,幸福感也會下降。面對教養的壓力在大多數日子裡,養育子女的事情總是一件接著一件來,而要一位家長時時刻刻對孩子表現出正確的教養態度,並態度平和、善良、仁慈,這確實有很大的壓力。而且,要夫妻雙方在育兒、家務、工作中,取得平衡,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育兒必須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資源,父母身上的壓力可能使夫妻之間的關係變得疲憊,根本無暇顧及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即便有不開心、吵架了,可能根本沒有時間好好談一談,消化負面情緒。這種變化造成了夫妻關係疏遠和情感日漸淡薄。承認不幸福的勇氣如果成為父母後,生活上的巨大改變,讓人感受不到幸福,該怎麼辦?調整需要時間,也需要方法,但第一步,就是要先承認這件事,並且不要感到有罪惡感。如果逃避這樣的感受,自然沒有改變的機會。如何找回快樂的自己?願意承認是第一步。有許多過來人會安慰剛成為父母不久的人:「忍耐!等孩子大一點就好,我們也是這樣熬過來的。」確實,孩子會長大,但每個人面對的壓力不同,如果熬不過去呢?如果身心已經出現問題,如果夫妻關係已經十分惡化呢?嘗試減輕養育孩子壓力1.找人幫忙,安排獨處時間找人幫忙帶孩子,安排自己去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這將為你提供減壓和休息所需的空間,這樣當你回到育兒模式時,你就會有更多的精力,不會感到如此精疲力竭。有時即便是幾個小時,都非常有效果。曾經聽過一位媽媽說,她連把小孩暫時交給別人,都會有莫名的罪惡感,甚至會被家人指責,怎麼可以把自己的感覺放在孩子的感覺之前呢?這是社會對一位母親不正常的期待。2.找有相同困境的人聊天許多人會在社群上發文抱怨,但要小心,或許會招致批評或責備,因為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育兒的難處。你應該找和你有相同困境的人聊天,或許你們依舊無法找到最妥適的解決辦法。但光是傾訴,就能紓解壓力。當然若問題還是很困擾你,讓你覺得自己離幸福很遠,你必須尋求專家協助。而一般大眾應該讓父母有機會說出自己面臨的困境,而不感到羞恥。育兒過程是一個極具挑戰性和多變性的旅程,其中包含了許多高峰和低谷,情緒上的起伏是正常且合理的。面對困難和挑戰並不表示你不應該成為父母,成為父母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這需要時間和經驗。延伸閱讀:.爸爸的健康不能等!營養師告訴你最能照顧爸爸健康的「3種營養素」.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8-0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口罩掩不住的人性關懷—談疫情下的醫學人文教育
【編者按】:本週是長庚醫學系師生分享他們在醫學人文教育的教與學。這位負責醫學人文教育的臨床老師特別選擇以如何在疫情肆虐之際,分享我們應該如何教導學生「專業型塑」,並引用許多文獻提出醫病溝通需要「用心體會」、「冷靜正向」、「清楚溝通」。一位高年級醫學生寫出她從照顧病人體會到醫者不只要了解「疾病」,但更重要的是透過用心聆聽病人、家屬的對話,才能領會病人在疾病診斷背後的情感糾結,才了解疾病對「病人」的影響,也因爲這樣的經驗,使醫學生有機會卸下害怕和病人互動的心防。一位同年級醫學生因為見證醫師宣布病人死亡的經驗,而引起許多感觸,最後激起他一句感人肺腑的心得:「我們剛起步,要不忘秉持著對生命謙卑的態度,繼續在醫學的道路上精進鑽研、奮而不懈。」什麼是醫學人文?謝博生教授曾提到:「醫學人文宛如整個縱向課程之靈魂,有了人文素養才能賦醫學技術知識予生機。」戴正德教授也在他的著作「新時代的醫學人文」中提到:「醫學人文簡而言之即是醫學教育及醫療生涯中,對人文素養的強調。它是一種學養也是一種態度。」醫學人文的領域是屬於跨學門的,包含了歷史、文學、藝術、哲學、人類學、社會學、宗教與神學、心理學等學門。研究領域則涵蓋健康與疾病、醫療與照護、病人經驗、醫師經驗、醫病關係等方面。醫學人文教育則是對於醫學生提供上述內容的教學,希望讓學生能更了解病人、更了解自己、更了解醫師這個職業,也能發展觀察、分析、創造、綜合、批判性思考等重要的能力。最終的目標希望能夠培養具備人文關懷的良醫,也能夠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在正值疫情高峰的2020年4月,德國的總統Frank-Walter Steinmeier發表了一個談話,當年很多言論都說這次的疫情是人類與病毒的戰爭,但他覺得疫情是人性的試煉及考驗。有人類開始就有疫情的記載,我們可以追溯到古早的年代,在聖經裡就有很多對於疫情的記載,疫情也出現在中國的甲骨文時代。就醫學文化史的觀點,發生疫情的時候,人類社會的心理反應是一個矛盾的狀態,人們會希望能夠冷靜下來,但還是會表現出恐慌,這個反應類似我們在面對壞消息的時候。想像一下當我們得知確診了COVID-19時,一開始可能會否認和懷疑,「我都有保持社交距離,也沒有到處亂跑,哪有可能確診?」;接著會有恐懼和恐慌,害怕染疫之後對於身體的危害;經過一段時間後心情上會比較能夠接受與順從,願意接受治療;再來會抱有希望但也有著不確定感;最終如果是順利痊癒自然是以高興收場,如果不幸遺留後遺症甚至死亡,就是以悲傷收場。面對疫情,我們應該教導學生「professionalformation」,我翻譯成「專業型塑」。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行善的原則,希望能夠灌輸勇氣與自我犧牲的想法,也要能區辨英勇與魯莽。比方說,在個人防護裝備不足的狀況下冒然去照顧確診的病人,就是魯莽而非英勇。我們也需要讓學生知道行醫時一定會遇到不可避免的風險。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不應使病人遭受汙名,像是在疫情中曾對於特定職業與特定地區的不當標記。傳承疾病大流行的經驗很重要的,台灣之所以能把防疫做得好,多年前SARS經驗的傳承非常重要。也應灌輸學生對於病人的專業責任應大於醫師、醫學生的個人自主權,像是疫情開始時,醫護人員被限定不能出國的議題。透過以古鑑今,可以讓學生掌握可以理解的恐懼,學習負責任地管理稀缺資源,基於行善的道德義務,在不確定之下做判斷。我身為臨床醫師,近幾年有幸參與了醫學人文教學,在教學相長的氛圍中,也讓我對於醫學人文有更深入的了解。前面提到以古鑑今,在學校的課堂中,我試著在「生死學」課程中提到疫情與文字的議題。Quarantine目前指的是隔離或檢疫,是源自於義大利文Quaranta giorni,是四十天的意思,因為十四世紀威尼斯控制黑死病傳播的措施就是隔離四十天。也介紹了口罩的歷史,歷史上兩次發明防疫口罩的疫病大流行,除了西班牙流感之外,還有發生在清末民初的滿洲鼠疫。我也在課堂上撥放電影「大明劫」的一小段,呈現了吳又可醫師當年整理治療瘟疫的經驗,寫成了《瘟疫方論》的故事,他當時就用了檢傷分類與隔離的現代醫療概念。人面對急性壓力的反應,會表現在身體、行為、情緒與認知上,這是我在「醫療人類學」課程的教材,希望把這些內容呈現給同學,讓他們能夠同理病人。也從醫療人類學的觀點思考疫情下的生與死,探討剝奪臨終訣別機會所造成的影響。在「科技、醫療與社會」課程中,我介紹了確診或疑似確診的洗腎病人在疫情中曾經被當作人球的際遇。在醫院的醫學人文活動,我們透過臨床倫理討論會、醫學倫理案例討論會與敘事醫學文章寫作,則結合了臨床實境,提升醫學人文課程在學生心中的實用性。我也分享自己在疫情之中的經歷,讓學生體會在醫療實境中,需要考慮的點與兩難情境。在疫情之下,口罩難免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我們也試著引導學生學習疫情之下的醫病溝通。美國老年醫學會雜誌在2020年所刊載的一篇文章,提到在口罩之下如何和老年人溝通的議題,所提到的三個重點也很適用於疫情之下醫病的溝通。我們期待在疫情之下能做到「用心體會:透過專注與適當的語言與非語言溝通方式,與病人充分溝通」、「冷靜正向:傳達樂觀正向的概念給病人,不要讓他們因為疫情而恐慌」、「清楚溝通:透過簡單明瞭的語句、放慢的語速、可以聽得清楚的音量,達成有效溝通」。很慶幸現在嚴重的疫情已經到了尾聲,但在醫院裡因為病人安全與感染管制的考量,仍需要配戴口罩。期待疫情給我們在醫學人文方面教與學的啟發,能讓我們即使戴著口罩,也能展現我們對於人性的關懷。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07 養生.人生智慧
林杰樑逝世十周年/兩兒踏上行醫路,「譚老師」致力食安!林杰樑身教遺產如影隨形
上周六(8/5)是「俠醫」林杰樑醫師逝世10周年的日子。由林杰樑太太譚敦慈以及林醫師學生們共同經營的林杰樑臉書粉絲專頁也在當天PO文「匆匆十年」,及林杰樑瀟灑自如的一張照片,短短一句話也讓人懷念起林杰樑醫師陪伴大家短暫卻又深植人心的時光。十年前的今天,林杰樑醫師離開了我們,留下深深的遺憾,但十年來,林醫師的家人沒有忘記林醫師的使命,林醫師的太太譚敦慈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譚老師」,致力食安教育;兩個兒子也走上行醫之路,一起為增進大家健康而努力。《元氣網》整理十年來譚敦慈和兩個孩子接受採訪的重點整理,「珍惜當下,過好每一天」是林醫師和家人以身做作教導我們的事。不向悲傷屈服 譚敦慈用生活化方式 分享正確食安觀念【聯合報/文/翁舒玫/2020-12-26】每當食安風波爆發,政府官員的說詞無法相信,食安專家的複雜解釋聽不懂,許多媒體與民眾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不如去問問譚敦慈老師的意見,期待她能以一貫的俐落態度,把答案講得清楚又明白。延續丈夫志業 推廣食安理念曾經,譚敦慈「只是」俠醫林杰樑的太太,當林杰樑帶領綠十字醫療服務隊到偏鄉義診,不顧黑金威嚇利誘,挺身揭發公害汙染真相,她是林杰樑背後最重要的支持者,是妻子也是得力助手,顧好家庭的同時,更協助整理相關數據與研究計畫。2013年林杰樑離世,喪夫之痛難以承受,「醒來一片茫茫然,我知道我得盡一個母親的責任,但除了責任,我的人生希望在哪裡?我的每一天,究竟要為什麼而活?」譚敦慈曾在媒體分享當時的椎心之痛,直到一個網路影片點醒她,她在心裡告訴林杰樑:「我突然醒了過來,我不能辜負社會大眾對你的愛,我要積極的活下去、延續你對這個社會的使命。」於是,她成立「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為了延續丈夫志業,個性低調的她,開始走到台前,有需要宣導食安的公益演講或活動,盡力跑場,出書、寫專欄、上健康談話節目,宣導正確食安觀念。雖然早已成全台最受信賴的食安專家,譚敦慈仍自謙地說:「我不可能取代林醫師,他真的是學富五車,而我是一個媽媽、一個太太、也是護理師,教的其實就是最生活化的作法。」面對失去摯愛 感謝留下溫暖隨著年齡漸長,當許多人無可避免,必須面對「伴侶離去,痛失摯愛的失落」,譚敦慈用這樣的比喻來互勉:「人生是一條路,大家往前走,有些人就要停下來。他也是無奈,他只能陪你走到這裡,留下來的人,還是要繼續往前走。」「他總是讓我覺得自己如此重要而美麗,帶給我這麼不同的人生,給我很多溫暖,這是他留給我們最大的遺產。」每每談起丈夫,譚敦慈總是充滿感謝:「林醫師走的時候,家中沒有任何貸款,我很感激他。」夫妻倆婚後買了20年的儲蓄險與人壽保險,同時每月持續買投資型保單,雖然以前負擔很大,卻讓他們的家在丈夫走後,經濟不虞匱乏,加上勞保的遺屬退休金,兩個兒子念書的錢都準備好了。把無常當如常 該做的趕快做丈夫的離世,讓譚敦慈深切體悟到「無常就是如常,把能做的盡量做好,剩下的,只有接受它。」每個人都只有一個人生,所以要好好過這個人生,認真過好每一天。她除了工作會預先安排,旅行或行程安排都很隨興,比方說想爬山的時候,就出發去爬陽明山,而不要等三年後,再去爬喜馬拉雅山。因為擔心計畫趕不上變化,譚敦慈最久遠的計畫是3個月,演講邀約如果預約太久遠的明年,她就暗自擔心不知道明年人在哪裡;話頭一轉,譚敦慈笑說:「明年10月是小兒子的醫學院授袍典禮,所以我至少要活到明年。」林杰樑兒上台大醫 譚敦慈:獎勵抱一下【記者羅真╱台北報導/2018-08-07】大學考試分發結果今揭曉,已故俠醫林杰樑的小兒子林浩楨金榜題名,以457.1分考取台大醫學系,大兒子林泓楨目前也在上海擔任心臟內科醫師。外界好奇林杰樑與譚敦慈夫妻如何教育出兩名成績優異的孩子,譚敦慈說,沒什麼特別的方法,孩子考試考得好,回家後可獲得的獎勵只有「抱一下」。譚敦慈說,林杰樑要求她,絕對不能因為孩子成績考差罵孩子,成績不會因為一罵變得更好,反而會傷透孩子的心;同時,也不能因為孩子成績好而獎勵美食或禮物,否則孩子的價值觀會變得錯亂。倘若孩子考第一名、奔回家告訴媽媽,譚敦慈只會以一句話、一個擁抱作為肯定,「很好啊,來,抱一下!」夫妻倆從來不曾跟孩子說「去讀書」,頂多跟孩子分享把書讀好可能會有成就感,若想追求成就感就得靠自己努力,付出多少努力、獲得多少成就感,「都是自己的事」。譚敦慈說,家裡面沒有電視,但過去住家有一間大間書房,書房內有3張書桌,一張是林杰樑的,兩張是孩子的,書桌上從來只有書跟文具,沒有零食或其他課外雜物。每天林杰樑下班、孩子下課後,爸爸就在書桌前讀論文、寫論文,兩個兒子也各自念書。這樣的陪伴,或許影響孩子喜歡看書,並且可以很安靜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專心完成分內工作。林杰樑很在意孩子的腦部發展,由於12歲以前的大腦尚在發育,攝取咖啡因會使孩子變得興奮、影響專注與發展,家中嚴格要求,國中以下不能碰含咖啡因食物。另外,國小階段得在每天晚上8點睡覺,國中階段最晚9點要上床,隔天全家人跟著爸爸6點起床,充足的睡眠才有健康的大腦,且有充分精力應付一天的工作。【延伸閱讀】>>林杰樑家 生食生菜不會上桌教養傳家寶/林杰樑身教遺產:敢說真話 【聯合報專訪/2014-09-23】國內毒物科權威林杰樑醫師的告別式於8月23日圓滿結束,大家用心念傳達不捨,用鞠躬表達敬意,現場不捧香、不燒紙錢,用他知曉後會微笑點頭的方式,送他最後一程。遺孀譚敦慈印製兩千本林杰樑的著作取代毛巾,繼續闡明丈夫理念;大兒子林泓禎含淚對爸爸承諾:「一定會把您平常教我的問心無愧、敢說真話,傳承下去。」林杰樑瀟灑轉身近一個月,譚敦慈和兩個兒子,在家裡還是忍不住追尋他的身影。林杰樑是頗具童心的慈父,尤其面對比泓楨小12歲的浩楨。浩楨小學時,爸爸接他放學,他總愛伸出雙手、一躍而上,掛在林杰樑身上說,「我是無尾熊掛在大樹上。」直到現在國二,賴床時還會喊著:「爸!拉我起床!」聽到小兒呼喚,老爸一句「馬上來!」,便邊唱著「拔蘿蔔」,邊把浩楨從床上「拔」起來。今年父親節,浩楨走到掛著爸爸醫師袍的椅子,緊緊抱住椅背說:「爸,父親節快樂!」父親遠行,浩楨是家裡最沒有真實感的一個。告別式上,譚敦慈深情對林杰樑說:「如果真的有來世,願再結緣當夫妻。」譚敦慈不僅是林杰樑的牽手,還是他的研究助理、營養師、護士和司機,每天料理三餐、找研究資料,還接送林杰樑看診、上節目,照顧他洗腎,身兼數職。每天牽著妻子的手入眠的林杰樑,用「不鏽鋼花瓶」比喻這位美麗又堅強的女子。孩子曾替媽媽不平,認為媽媽承擔太多。但她告訴孩子,「不是這樣,事情不能這樣看。」她說:「你爸爸在生活上倚賴我,但我在精神上倚賴他,我們都是。」林杰樑是支撐家裡最大的精神力量。」當時,孩子們可能不了解,爸爸遠行後,他們漸感受到這句話的重量。林杰樑離開了,但他教導的事情,兩兄弟不會忘記。例如,少喝咖啡因飲料,兩兄弟在國中前沒有喝過可樂、紅茶和奶茶;過著簡單的生活,林家在林口長庚的宿舍,幾乎沒有裝潢,家具簡樸,兩兄弟穿平價成衣,哥哥穿過的衣服,傳給三個表弟,再回頭輪到浩楨身上。林杰樑曾說:「父母不要太寵,讓孩子對降低物質的欲望,將來不管他們長大後賺錢多寡,希望能過得快樂。」林家的休閒娛樂,是不花錢的爬山,周末,帶著吐司、白開水,到打鐵寮古道、白石山,或在社區放風箏、玩迴力鏢、看星星、散步。沒電視也是林家特色,「沒有電視,不讀書就太無聊了。」兄弟從小放學回家,就先洗手做功課,之級共進晚餐,餐後一起讀書,再花〺分鐘繞著長庚社區快走三圈。平常兄弟倆也做家事,媽媽吸塵,泓楨、浩楨負責拖地。「滄海笑,滔滔兩岸潮……」聽著林杰樑最愛的歌,歌聲滄桑豪邁,細細吟唱,彷彿看見林杰樑開懷的笑容,如同俠客的身影,林杰樑的努力、堅持和勇氣,孩子永遠記得。
-
2023-08-03 養生.家庭婚姻
父母離婚後男童心碎告白:爸媽都成了別人的爸媽!當初承諾會一樣愛自己,卻只偏愛弟妹
離婚時,你以為你,以為前任都會一樣愛孩子,也向孩子這樣保證。但怎麼有新對象,再婚後就變了?甚至是再度有了孩子,你在乎孩子是否受到冷落與委屈嗎?請當個有膽識和勇氣的大人,把孩子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在台灣,夫妻離婚已經尋常現象,而對孩子而言,父母的離異是一件重大的生活變化。孩子沒有決定權,也沒有話語權,只能默默接受這樣的事實。夫妻無法繼續共同生活下去,但有了孩子的夫妻,對於如何共同撫養孩子,絕對要有妥善的安排。特別是,當有了再婚的打算。離時婚向孩子保證,爸爸媽媽會一樣愛你,做到的人有多少?許多人離婚之初,都對孩子信誓旦旦,拍胸脯保證:「爸爸媽媽還是會一樣愛你。」但事實卻是,當有了新的對象,態度就有了極大轉變。這是受到新對象的影響所致?想問問離婚的父母,如果有了新對象,要約會時,會帶著孩子嗎?如果要結婚,會認真思考這個對象是否也會愛你的孩子嗎?而又如果有了另一個孩子,你能保證新爸爸新媽媽對你與前任的孩子一視同仁嗎?你確定你看到的,跟孩子實際感受到的一樣嗎?要有這種決心,才可以再婚你在享受新戀情的時候,你想過孩子的心情嗎?這並不是要離婚家長不可以談感情或迎接下一段婚姻,而是呼籲:「你要有判斷力,判斷新對象是否能愛你的孩子;你也要有強烈的認知,比起愛情,你更重要的是愛你的孩子。」因為,孩子識別無選擇的,你有絕對的義務要好好保護他。你必須讓孩子知道:「我愛你勝過一切。」當你有這樣的膽識,你才可能不讓離婚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你才能夠找到一個願意尊重你的新伴侶。當對方看見你的決心,不愛孩子的人便會知難而退,愛你的人也才會一起愛你的孩子。若不然,當又有了孩子,偏心的狀況一定越演越烈。孩子把委屈,寫在作文裡中國一個小學生,寫了一篇作文「媽媽成了別人的媽媽」,文字裡充滿了無奈,因為他知道他無從選擇,只能在大人的選擇裡過生活。看完真的讓人鼻酸。媽媽成了別人的媽媽爸媽離婚,我跟了爸爸。爸爸說他不會再找人,怕我受委屈。媽婦走的時候抱者我哭說對不起,等她有能力了一定會來接我走。後來爸爸戀愛了,他帶我去見阿姨,阿姨對我很好,保證不會讓我受委屈,會一直對我好。很快他們結了婚,爸爸和阿姨生了個弟弟。爸爸讓我把玩具讓給弟弟,他再給我買,他沒買。弟弟說他媽媽帶他吃了麥當勞,讓他不要告訴我。弟弟在阿姨懷裡哭,爸爸讓我道歉,可卻是弟弟把我的玩具弄壞了,弟弟哭得更兇了。爸爸吼我,讓我快道歉,我知道爸爸是別人的爸爸了。三年了,媽媽終於回來看我了,我想和她走,媽媽不同意。媽媽也跟別人結婚了,還生了個妹妹,媽媽也成了別人的媽媽。無從選擇的孩子,漠視孩子心情的家長,忘記了當初決定生下孩子的決心和責任。為了自己的幸福,犧牲孩子的幸福。本文絕對不是在說離婚的人不能再婚,而是當你有了孩子,你的選擇就無法單純,你要很有勇氣,去捍衛自己孩子的幸福。你必須確定,你再婚再有另一個孩子,不會讓孩子受到委屈,多少人離婚後,因為新對象而忽略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受委屈,甚至是讓孩子遭受虐待和侵犯!實在令人感嘆。千萬不要成為這種不不責任的大人。延伸閱讀:.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媳婦永遠不會變女兒」婚前被準婆婆下馬威!律師給婆媳的10點相處攻略※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8-01 焦點.長期照護
優照護/支援長者自立生活的《新孝道》
《新孝道》是一個應對現代高齡者照顧問題的新觀念,強調亞健康或衰弱狀態的長輩,不需要七天24小時專人照顧,可利用短期照護服務或科技、協助高齡者恢復健康和運用外部專業照顧知識等方式,減少家庭成員照顧壓力,讓高齡者保有獨立性和自主性,同時也讓家庭成員保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同時提升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兩代的生活品質。台灣社會的高齡環境台灣社會面臨嚴峻的高齡環境挑戰,其老化速度全球排名第一。統計數據顯示,台灣人從臥床到逝世的平均時間長達7.6年,這表明高齡者需要長期的照顧和支援。同時,台灣的出生率已經不如死亡率,導致高齡人口比例不斷攀升。這些數據凸顯了高齡環境的現實狀況,迫使我們必須正視高齡社會所帶來的挑戰。建立適應高齡環境的策略,提供適切的照顧和支援,是台灣社會所需共同面對的重要議題。透過對高齡環境的關注和努力,我們能夠確保長者在晚年擁有尊嚴、安心和舒適的生活環境。支援長者自立生活支援長者「自立生活」是現代高齡照顧的重要觀念。在這過程中,強調照顧是「協助」長者,而非「服侍」長者,鼓勵長者參與日常生活的決策,並提供適當的支持。長者長期臥床容易導致身體虛弱,增加腦中風及骨折的風險,因此支援長者繼續在原本居住的環境,依靠自身能力過生活,能更有助於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支援長者自立生活也可協助發現長者的優勢、能力和潛力,並激勵他們尋找改變的動機和創造堅持的動力。這種積極的支援能讓長者保持積極心態,增加對生活的熱情,有助於長者自我肯定與自尊。另外,努力維持、改善長者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條件,並預防持續惡化亦是此作為重要的目標。這些重點在實踐中,可以幫助長者維持在原有的生活環境中,感受到被尊重和關懷。透過強調長者的能力和潛力,我們能建立一個關愛與支持的環境,讓長者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過著充實且有意義的晚年生活。支援長者自立生活不僅是為了減輕家庭成員的照顧負擔,更是為了讓長者保有尊嚴和自主性,並以最佳的狀態度過晚年。第二代的照顧壓力大,但有外部資源可運用根據「優照護」針對平台會員的問卷調查研究,有高達68%的照顧者認為照顧長者是具有壓力的。這些壓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情緒問題、需同時兼顧工作與照顧、金錢與經濟方面,約有2/3的受訪者都表示有這些困擾。面對這樣的壓力,多數照顧者期待能夠得到協助以減輕負擔。但另一方面,尋求專業照服員的協助的確能夠緩解照顧負擔,並更有效地處理照顧長者的情緒問題。然而,照顧長輩所需的照顧相關費用,仍然是家庭難以避免的負擔。不過,現在有許多外部的專業人員和科技可以協助照顧上一代長者。這樣的支援讓第二代照顧者不必獨自承擔照顧責任,也不用因照顧而辭去工作。透過專業照護,家庭內部也能減少因照顧而引起的爭吵和公平問題,讓照顧工作更有組織性和高效率。藉由運用外部的專業資源和科技協助,第二代照顧者能夠更輕鬆地應對日益增長的照顧壓力。這種支援不僅確保長輩得到適切的照顧,同時也幫助照顧者保持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透過共同努力,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支持和關愛的環境,讓照顧者能夠應對挑戰,為長輩提供最好的照顧,同時也保持家庭和諧與團結。藉由合理運用外部資源,我們能共同承擔照顧的責任,使得長者能夠在晚年享有尊嚴和安心。自立支援照顧,以增加長者的生命品質時間照顧的使命是生活品質(QOL)的提升,而醫療的使命則主要集中在急重難症的緩解。如下圖所示,紅線代表長者可能需要臥床數年的情況,這將導致生活品質的明顯下降。然而,透過自立支援照顧的實踐,我們可以將這條紅線提升成綠色,以增加長者的生命品質時間並且縮短長者需要臥床的時間。在現代高齡社會,《新孝道》的概念帶來了重要的轉變。強調長者自立生活的支援,可以減輕家庭成員的照顧壓力,同時提升長者生活品質。透過外部專業資源和科技的應用,能夠更有效地協助長者自主生活。這種觀念的實踐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能享受更豐富、有意義的生活。藉由共同努力,我們能營造一個關愛和支持的社會環境,讓長者在晚年保有尊嚴,同時讓家庭成員有更好的生活平衡。(本文獲「《優照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01 養生.心理學解密
你是總替別人想、老是付出太多的「好人」?專家拋6問題自測是否有「好人症候群」
2023年初香港發生震驚華人圈的名媛分屍案,據媒體報導,該名媛(死者)離婚後還照顧前夫全家、買豪宅登記在前公公名下、聘請前大伯擔任司機⋯等,親友對死者生前的性格描繪則是善良、為人客氣有禮、樂於付出。而韓劇《今生是第一次》也寫女主角婚後與婆家相處的生活,女主角是溫和、善良、不善於拒絕別人的人,卻一直被婆婆拗去做許多勞力活,雖面有難色但聽到親戚輪番誇讚時,又顯得得意的複雜情緒⋯北市聯醫忠孝院區精神科臨床心理師黎姿嫻表示,在台灣,職場上或人際團體喜歡強調「我們是一體的」、「大家庭」,薪資福利差就別提了,常見當員工試圖討論權益或工作劃分時,公司就強調「不要計較」、「能者多勞」,若員工承擔過多不屬於份內之事,常只換來一點口頭誇讚,甚至有時連口頭誇讚都沒有。 在家庭中,晚輩快畢業時,親戚長輩就忙著替晚輩留意工作,一旦介紹工作好像就要對他感恩戴德一般;未婚者則常遇到一堆人作媒,就連已婚的也不放過,頻頻催促生小孩;生完小孩後還希望晚輩遵照許多教養指示;在都已成年的狀況下,家人也可隨意進出各自房間,隨意使用/翻閱/檢查對方物品。什麼是「心理界限」? 以上事例,每天都在你我身邊以不同程度、方式上演,到底該如何避免持續「超負荷」的勞心勞力?黎姿嫻說明,首先,要瞭解何謂「心理界限」(Boundary),顧名思義就是每個人在心理上能夠接受的極限。 她比喻,心理界限就好比一棟房子的圍牆,在自己房子裡的東西,別人不能夠亂拿,反之亦然;如果圍牆是鋼筋水泥,那外界的變動就不容易影響到房子裡,但若圍牆是低矮木欄,一點風吹草動就會有所干擾。6問題自測是否有「好人症候群」 到底怎樣的人,需要去檢視自己的心理界限,是否不夠完整呢?黎姿嫻列出以下「6大特質」,幫助民眾自我檢視,是不是在無意間陷入了「好人症候群」的陷阱:1. 你是好好先生/小姐嗎?在多重的人際角色裡,你總想當好人嗎? 2. 你為他人的付出,與身旁其他人也遇到類似情境時,顯得太超過、太多嗎? 3. 你總覺得要對身旁的人交代或為他們的事負責嗎? 4. 你心裡常會閃過「這是我應該做的」念頭嗎?或是無論被指派什麼工作時,第一時間都會答應下來? 5. 你常覺得疲憊不堪,事情永遠做不完嗎? 6. 你覺得你人很好,但都沒有得到應有的感謝或回報嗎?「惡有惡霸,善也有善霸。」黎姿嫻指出,心理界限不明確的人,較無法正確拿捏人與人之間的分際,常侵犯他人而不自知,反之也容許自己被他人侵犯,當他們侵犯他人時,會揮舞著「為你好、幫你、替你擔心⋯」等大旗,實則卻是在侵犯、不尊重他人;若對方試圖拉開距離,他們就會用「愛計較、態度不行、拒絕人家的好意、不知感恩⋯」等話語來指責別人,這就是「善霸」。 善霸的人其實也很無奈,總想著自己都已經承擔過多、盡心盡力、做牛做馬,「為什麼別人還是這樣對我?」、「我對人那麼好,竟還要被稱為『善霸』?」黎姿嫻說明,多數人對界限的誤解,在於認為「一旦我設立界限,就是切斷人際關係」,實則不然,我們都被教導付出與善良是美德,但也請記住要做有界限的善良。設定「心理界限」4大做法 黎姿嫻表示,自我設定心理界限,有如先對外界訂好遊戲規則,更能區辨人我,哪些事與自己 有關,判斷該付出到什麼程度,才能互敬互愛,關係才能長久。那麼到底該如何設定心理界限,讓自己不要變成善霸,也不要被善霸侵犯呢?她提供下面「4個實際做法」:1. 不要為誰犧牲,不要為誰擔憂,也不要討好誰,而是做自己真心、願意、能力範圍內的事: 所謂的「真心、願意」就是「我想做才做,一切先問自己想不想」,行為不是為了別人或社會評價,亞洲的文化是群體導向的,為了保有心理界線守護自己,黎姿嫻建議,更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要把「我」放大。 這個世上要妥協、犧牲、要退讓的事很多,既然要取捨,就更需要明確的界限來守護自己,不管我們選擇犧牲什麼,依然要時刻記得好好愛自己。黎姿嫻指出,曾遇過一些人,會習慣去為他人擔憂,甚至在聊天中就會直接對對方說「我真為你擔心耶」,更基於這樣的擔憂進而去做很多幫助他人的事。 但黎姿嫻提醒,其實在某些時候,擔憂就是越界、侵犯他人而不自知,因為「擔憂」本身就隱含著一種我高你低、我會你不會的優越感,當自身基於某種主觀判斷,而認為對方是弱者、無法做到這些事,所以擔憂他人、幫他人做,這通常就是造成人際衝突的開端。建議以關懷取代擔憂,如果認為對方需要協助,請先問他是否需要幫忙、要幫到何程度⋯等等,再決定你該採取的應對方式。相信這樣做,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溫暖。2. 試著去區辨事情的輕重緩急、人際的親疏遠近: 黎姿嫻指出,可以將人際關係想像成一個同心圓,從圓心開始,最中間最重要的部分是自己,越往外延伸,表示對自己的重要性越低,愛己而後愛人,把自己照顧好後,才有能力去照顧好別人;同時要學習分配時間、精力、金錢⋯等等資源,優先顧好包含自己在內、排序前幾名的對象與事物。認清自己的限制,沒有人可以全盤的掌握所有事情。 3. 標記自己的情緒或身體狀態: 跟某人相處或遇到某事時,總會覺得哪裡怪怪的卻說不上來?黎姿嫻建議,這時可以試著問自己:「我正在不爽嗎?我感受很差嗎?」、「對方做了某事,讓我感受到什麼嗎?」在當下抓住立即出現的情緒非常重要,因為這是立即的感受正在告訴自己,這件事有問題,該要有警覺心。 4. 瞭解法律: 法律的存在,就是在界定人的最基本行為規範,法律也是一個界限,略知法律可以讓我們評估當前情境,會更知道拿捏界限。有時善霸會強調自己在做對的事,殊不知所謂對的事,根本有違法的疑慮,是在侵犯他人;若能略知法律,可以幫助我們用新的角度看待眼前的鬧劇,心情跟著海闊天空。 黎姿嫻提醒民眾,最重要的還是要記得,一定要好好愛自己,先建立並劃出輕重緩急、親疏遠近的心理界限,有優先照顧好自己的觀念,才能更有餘力去照顧其他重要的人和事。【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1167.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31 養生.抗老養生
名人養生/從沒想過自己已經活了這麼久 齊邦媛用文學的力量締造理想晚年生活
文學家齊邦媛今年(2023年)已經99歲,有別於很多人對老年的想像,認為老年生活就應該和家人住在一起享受天倫、頤養天年,她卻在80多歲時選擇搬入養生村,並在入住養生村期間完成震動華人世界的鉅著《巨流河》。「我才80歲,有自己生活要過」是怎樣的人生觀讓齊邦媛決定入住養生村?根據聯合報2017年的報導,事實上在當時銀髮族住養老院是「沒人要」、「子孫不孝」的象徵,但齊邦媛表示,那時候「我才80歲,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縱使從親友到學生,每一個都反對齊邦媛的決定,她卻堅持住進養生村、當起一輩子沒當過的「自了漢」(一個人只顧自己了此一生)。有別於華人的觀念是「在家養老」,視「三代同堂」為家庭幸福圓滿的象徵。齊邦媛認為,現代人已沒有組成大家庭的空間與經濟條件,「沒有大家庭的房子、院子和經濟,何必去扯大家庭的糾葛?」不如找一個適當的地方養老,自己締造理想的晚年生活。剛入住養生村時,齊邦媛坦言內心「惶然無助」。當時養生村還是荒涼山村,入住率不到兩成,新挖的土地上草木都是新種,聽不到蟬鳴鳥叫。每當最後一班接駁車離去,「村民」彷彿遺世獨立。她在日記寫下心情:「在一個原不曾夢想的孤獨世界裡,面對自身不可知的結局,孤獨走向虛空。」這樣的孤獨,卻也是面對記憶最好的時空。齊邦媛在這輩子第一次擁有的獨立空間中,一字字寫下《巨流河》。「在生命中有餘燼之火的晚年,找到自己真正的書房、寫半生想寫之書。」人生也許也只有走到這個階段,才有如此清明的人生檢視。不改初衷 對文學充滿熱愛即便到了晚年生活,齊邦媛鍾情的文學仍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根據聯合報2007年的報導,同個養生村的老人看她在餐廳看書,探頭一望:「哎喲,你看英文,你還看得見呀?」這讓齊邦媛無奈表示,「我不喜歡人家用老來套在我身上。有的人不相信讀書的自助力量,很早進入『殘生』,能與他們談什麼?」那些人並不知道,多年前齊邦媛曾車禍受重傷,疼痛難熬的時候,她是用默誦英詩保持心智清醒。她對文學充滿熱愛,她教授濟慈的詩,〈秋頌〉寫到初秋還有些花在開,傻蜜蜂以為夏天永遠不會過去。她想,她就是那隻傻蜜蜂,以為幸福可以永在。這些生活的點滴,在在顯示文學在齊邦媛生命中的重要性。薇薇夫人在《九十挺立,繼續舞向終點》一書曾提到,老了以後自己最重要。她指出,八十二歲得諾貝爾獎的加拿大女作家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曾說:「這世界上沒有什麼好怕的,只要顧好你自己就好了。」這「顧好」一定要包括身心靈全部在內。另外根據中央社外電報導,今年逝世、享高壽107歲的日本第一位女性攝影記者笹本恒子曾說:「人不應該懶惰。重要的是對生活抱持正面態度,永不放棄。必須鞭策自己,保持警覺,這樣才能持續邁進。」以文學顧好身心靈並且持續邁進,或許能呼應齊邦媛的生命態度。根據親子天下2019年的報導,作家簡媜便曾說,齊邦媛是她的老年典範。雖然齊邦媛的肉體已不再年輕,但她的心並沒有陷入困境,還有蓬勃的力量用她的筆開天闢地。堅強面對生命 每一刻都是永恆齊邦媛除了嚴肅看待文學,也堅強面對生命。曾眼看因氣切、無法言語且臥床四年的先生在紙上寫下:「不知外面世界了!」她充滿感慨,為自己預簽拒絕心肺復甦聲明,就放在獨居處天天埋首寫作的書桌上。因此談到生死,齊邦媛從容豁達。她不諱言自己曾經抱著「等死」的心態,「等也不死,很麻煩,就不等吧。」心境一轉,「不等」讓她打開另一個世界。人生至此,她不再等待任何人與事,每天讀書寫作,每一刻都是永恆。2018年,英文版《巨流河》問世,隔年齊邦媛獲母校印第安那大學來台頒贈榮譽博士學位。根據風傳媒2019年的報導,那時95歲的她在致詞時幽默地說,她已經活得夠長了,不過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已經活了這麼久。因為她很忙,寫了很多書、關於自己的一生,尤其是久遠的時代。她表示,「我這一輩子活在愛中,尤其是我父母給我的愛,為了紀念他們,促成我寫成這本書。」【參考資料】齊邦媛養生村日記 「我才80歲,有自己生活要過」自比傻蜂戀秋花 讀英詩止痛巨流河牽線、管中閔見證 齊邦媛獲遲到半世紀的學位獲印第安那大學來台頒贈榮譽博士學位 95歲《巨流河》作者齊邦媛致詞:這是我生命中不凡的一天!無聊的老後生活是可怕的毒藥!薇薇夫人:老後的自由,別被無聊荒廢笹本恒子107歲心態不老 長壽秘訣每天一杯紅酒作家簡媜 在銀閃閃的地方,從容微笑(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