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9 養生.人生智慧
搜尋
心理
共找到
3666
筆 文章
-
-
2023-04-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書寫反思與感恩,帶來更快樂的生活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回應過去數週有關臨床醫學的教與學的文章。一位一般醫學住院醫師因為看到過去他指導過的醫學生追憶他們共同照顧過的病人,有感而發寫出他對這位已經過世的病人的祝福。兩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資深醫師分別寫出他們為何鼓勵醫學生書寫他們照顧病人的心得。一位引述心理學文獻,闡述由書寫反思、感謝之後可以使學員油然而生感恩之情,而帶來更快樂的生活。一位引述「敘事醫學」的醫學教育文獻,強調在臨床醫學的學習階段,養成「專注」、「書寫」與「建立醫病密切關係」是訓練醫學生成為良醫的好方法。延伸閱讀:醫病平台/Bon Voyage,祝您順風多年來引導實習醫學生、實習醫師與住院醫師討論並反思人文方面在醫療照顧的角色,我們會注意到學員的個性、溝通能力,與病人及家屬的特徵,相互交映。我們也會建議學員把照顧病人的經驗寫下來,寫的過程中會有回響,也有新的整理、分析,並發現未想過的看法。但是,有的學員會覺得有壓力,在百忙中再加新的功課,對將來醫學生涯、實際臨床工作及病人照顧上,真的會有幫助嗎?我們倡導「做中學」,但這過程中,他們真能找到人生的價值與樂趣嗎?張同學的文章在這方面有些回應。他對藝術(繪畫)、舞台有興趣,他寫這兩篇很生動的文章,剪接一幕幕的場景,道出故事的主角(病人)的內心感受,加上他自己的感動,如畫、如詩。他有所學習,病人與家屬也有感受關心。他也心存感恩。在第一篇文章「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中,他與同事互動時會回想「(過去)照顧(病人)的點滴」,也會去想到病人過世後,「他的妻子過得如何?」。能夠在反思中,領會「放下總是很難的吧」,也會回想:「我想像著那又哭又笑的面容,只但願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都能保有溫暖,讓分隔人世與天國的人們記得彼此的存在,來生再聚。」他的另一篇文章,描繪出一位末期癌症病人在「她最脆弱的時候」,還是很「頑皮」幽默,並維持她身為一位手作娃娃老師的身分,也喜歡畫畫;他引導她在住院時運用色鉛筆。他也記起自己曾與病人分享,各人都有面對恐懼和徬徨的時刻。病人也回應:「我們都在面對人生的難題呢。」病人也因此更能深一層回憶她傷心的生病過程,有所療癒。張同學最後要「謝謝那些愛與勇氣們,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變成更好的人」。他最後表達他對病人的感謝。也樂意分享他這些珍貴的臨床經驗。我們常鼓勵學生能反思,探索病人與自己的內心,從中提升自己。這學習要花時問,會有壓力。孔子要人「三思而後行」,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層層的心力付出,如何尋得樂趣?有很多心理學上的研究,發現感恩與真實的快樂有直接的關係。有一個研究,由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勞勃·艾蒙斯博士(Dr. Robert A. Emmons)與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大學的麥克·馬可拉博士(Michael E. McCullough)主持,他們要三群受試者每週書寫一個特別的題目:第一群書寫在這週中覺得要感謝的事;第二群書寫這週中每天叫人煩躁的人或事;第三群則書寫這週中影響他們的事,不論正面或負面。十週後,第一群受試者變得更樂觀,覺得日子好過多了。最有名的研究是正向心理學的主導者,美國賓州大學的馬丁·賽利斯曼教授(Martin E. P. Seligman)的研究,他要受試者做各種回憶。有一週他指定受試者寫下自己要感謝但從未表達謝意的信,並親自把這信交給要感謝的人。結果,參加此研究者的快樂指數立即大幅上升,而這情緒的改善維持了一個月以上。我們期許這些醫學生、實習醫師與住院醫師們,將來在漫長的醫學生涯中,不忘對病人及周遭的人、事常帶感恩。如此雖然有辛勞,但也有成長,更有持久的身心健康與快樂。
-
2023-04-19 醫療.精神.身心
失眠、多疑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發病警訊!自行停藥易復發 一治療可望解套
震驚社會的鐵路殺警案、小燈泡案,使精神疾病照護成為近年我國政策關注重點。為幫助思覺失調症病友穩定控制疾病,衛福部健保署連續2年編列長效針劑專款27億元,用於精神疾病治療,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表示,計畫施行後,長效針劑使用比例從不到30%增至54%,幾乎是2倍快速成長,此外國衛院研究顯示,使用長效針劑後,預防患者再住院比例高達25%。思覺失調症病友缺乏「病識感」 自行減藥易復發阿正(化名)是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大學時開始出現幻聽,後續卻變為被追殺,時常睡夢中被嚇醒,不敢睡覺,總在公園待到天亮才回家,但他不覺得自己生病,認為是外界干擾,爸爸認為他「走火入魔」,不得已只好報警,將阿正強制送醫治療。治療初期,阿正使用口服藥與第一代長效針劑,住院期間病況穩定,但出院後又開始幻聽,甚至走在路上感覺別人打擾、觸碰與毆打他,因此他時常一邊走一邊雙手亂揮。隨著醫藥進展,阿正使用新一代長效針劑治療,迄今超過一年,幻聽改善顯著,「原來聽不到聲音是這麼安靜!」阿正從不相信醫療、不相信自己的大腦生病,到一步步跟著醫療團隊規律用藥、回診,現在在規律治療下,也回歸職場,在教會從事清潔工作,他如今回想,坦承以前自行減藥的行為是不對的,未來會充分相信醫師的治療指示,也會定期打針。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楊蕙年表示,不同於身體其他器官生病如骨折、肚子痛容易被察覺,思覺失調症起因於大腦生病,病友常常不知道自己生病,缺乏「病識感」,家屬若不曉得如何求助,通常會耽誤及早診斷與治療的時機。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醫師陳泰宇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嚴重、慢性,會造成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研究統計大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首次發病年齡多在15至20歲,男女比例相當。且研究統計,思覺失調症等病友因缺乏病識感,首次發病後平均將近1年半才就醫,耽誤搶救大腦功能的時機。專注力變差、失眠、多疑…思覺失調症發病前警訊陳泰宇提醒,當患者發病前的數月至數年前,可能出現工作和社交能力減退、思考、記憶、專注力變差、失眠、多疑、甚至幻覺、妄想症狀,甚至還會容易情緒悲傷、憂鬱、易怒不定,都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發病前驅的警訊,需盡早就醫做進一步診斷。思覺失調症四大類警訊症狀正性症狀:幻覺、妄想、語無倫次、躁動不安、思想紊亂。負性症狀:情感淡漠、動機缺乏、社交退縮。認知症狀:注意力低、記憶力差、執行力低、判斷力差。情感症狀:莫名焦慮、莫名緊張、莫名恐懼、情緒穩定度差。思覺失調症自行減藥易復發 及早使用長效針劑穩病情陳泰宇表示,治療思覺失調症之所以困難,根據研究資料顯示,約有59%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第一年用藥順從性較差,症狀容易復發,光是停藥10天,疾病復發導致重新再入院機率就提升2成,若停藥1個月,疾病復發再入院機率高達3至4成。陳泰宇說,思覺失調症過去被污名「卡到髒東西」、「中邪」,病人生病第一時間不是被帶到醫院,而是帶到宮廟祭改,導致延誤治療,近年在健保支持下,思覺失調患者可以及早使用長效針劑,血液中至少保持3至6個月抗精神病藥物濃度,即可穩定病情,減少疾病復發,降低社會醫療資源支出,家人也不會一天到晚追問「有沒有吃藥」,減少彼此衝突。陳亮妤表示,早期台灣思覺失調症患者使用長效針劑比例僅10%,近年國內外已有許多研究,針對使用長效針劑後,降低思覺失調症病人再住院、再自殺及壽命延長比例。新冠疫情期間,我國思覺失調症患者經核定使用長效針劑比例,從不到30%增加至54%,在疫情期間許多病房關閉情況下,使用率還能增加超過半數已相當不錯。陳亮妤表示,部分病人對長效針劑帶有偏見,會認為是「被打針」,甚至戲稱長效針劑是「乖乖針」,且長效針劑昂貴過去沒有健保給付,病人反而比較願意吃藥,看似較具有主動性,但患者有時忘記吃藥,斷藥容易造成疾病復發;如今長效針劑透過健保專款專用,提供病人除了口服藥以外多一項選擇,也無需擔心負擔高額藥費,醫師也能放心開藥,讓病人維持體內一定藥物濃度,穩定病況。陳亮妤表示,無論一代或二代長效針劑,目前皆有健保給付,根據國外資料,使用長效針劑治療思覺失調症,可預防約15至25%再住院比例,我國國衛院最新調查也發現,可下降患者20至25%再住院比例。不過施打長效針劑,主要是抑制幻聽、妄想等脫離現實症狀不再復發,但仍有部分焦慮、失眠等副作用,患者仍應定期回診追蹤,必要時搭配口服藥。心理健康前司長諶立中表示,近兩年推動長效針劑計畫,讓病友獲得更好照顧品質,接近國際水準,更貼近人民及社會需要。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楊斯年表示,北投分院除了守護國軍健康,發展軍陣精神醫療以外,也積極強化社區精神醫療照護,包括大台北居民心理健康照護,擴及北市12個行政區、新北17個行政區,整合資源外並積極找出潛在病友,給予全面照護。★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9 養生.家庭婚姻
38歲單身女被媽催生,當心老了沒人養!女兒一句話讓眾人住嘴 6點打臉非結婚生子才幸福
【本文重點】相較於傳統的保守觀念,現代人觀念已不同於以往,晚婚或是不婚的比例增加。多數單身女性認為,就算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不必藉由婚姻來換取生涯保障,透過自身努力便能維持財務穩定,也因沒有婚姻跟孩子的束縛,更能享受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一位38歲單身女兒被媽媽催婚催生的情況,引發了許多網友對於婚姻與單身的看法。--by ChatGPT女人一定要結婚生子,老了才不會沒人養嗎?不管時代怎麼演變,仍有不少觀念傳統的人認為,女人要結婚生子人生才完整!你是否在生活中時常聽長輩「關心」晚輩,「年紀不小了,趕快找個合適的人嫁了吧!」、「XXX的兒子不錯,要不要幫你介紹?」、「都幾歲了,眼光不要太高,這麼挑小心沒人要」、「女人還是要結婚生子比較好」、「再不結婚生子,老了沒人幫你善終」。這些看似關心的情緒勒索話語,在無意間提醒著你『要結婚生子人生才性福美滿』;甚至有人會用「剩女」來稱呼年過30歲仍未婚的單身女性。相較於傳統的保守觀念,現代人對婚姻的觀念不同於以往,晚婚或是不婚的比例增加。多數單身女性認為,就算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不必藉由婚姻來換取生涯保障,透過自身努力便能維持財務穩定,也因沒有婚姻跟孩子的束縛,更能享受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38歲單身女兒被媽媽催婚催生一位38歲單身女兒頻頻被媽媽催婚,要她早點結婚生子,不然老了沒人養。女兒卻回說:「自己單身可以活得很好,老了靠自己很好啊,為什麼一定要靠別人養?大不了存錢去高級養老院。」對此,她也在網路上不解的詢問,「女人一定要結婚生子嗎?」貼文一出,引起大批網友的回應,闡述對結婚生子的看法。支持?反對?靠別人不如靠自己有網友表示過的快樂就好,不一定要結婚生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自己活的快樂精彩,有沒有結婚生子,也沒那麼重要了」、「我娘也是說要結婚,但也不一定婚姻這條路適合每個人,人活著就是要幸福!結婚是幸福,離婚也是幸福,一個人也是幸福!通往幸福的道路每人皆不同,所以只有自己能決定如何讓自己幸福。」、「有兒有女,老了未必會奉養?不如自己活得開心快樂就好,何必牽絆那麼多的問題呢?」、「來到人世間太辛苦了,不管結不結婚都辛苦,我如果晚出生,現代人,我也不結婚」、「為何要结婚折磨自己?」、「能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單身也可以過得很精彩」、「人生是自己在過的,看個人意願!」、「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婚姻生活真的不是想像中美好,如果可以重來一定不會選擇婚姻」、「想清楚了就行,知道自己往後的生活安排要如何應對,對自己負責」、「世事難料,活的自在最重要」。有觀念傳統的網友認為,女人一定要傳宗接代,老了才有人能照顧。「自己的人生如果有辦法自己負責有沒有結婚生子那無所謂,只不過有沒有傳宗接代的責任那就另當別論了,要不然人類會絕種」、「年輕想法很多到老時就不一樣,不婚,不生,到老才知嚴重」、「不孝有三。無後有大。一定要有後代才對。」、「不管男女不結婚不生不育日後將一無所有,百年之後被狗啃嗎?」、「不結婚或沒伴侶,看似輕鬆自在又愉快,最好你(妳)一生都平安無事!當有一天遭遇意外或生重病,身邊沒有半個親人,你有再多的錢,有屁用……?」、「不生小孩...萬一您老了失智了怎麼辦?病危了沒人簽名怎麼辦?」、「優生學論,如果是才貌很優的人找一個很帥的人生個孩子,自己生活品質好就生一個吧,不管男女都好」。也有網友表示,時代不同了,靠別人不如靠自己,要有錢就能養老。「女兒的觀念很好,只要經濟能力好,就不怕老」、「萬一生了小孩是敗家仔 恐怕連去養老院的錢都有問題」、「也沒有說一定要結婚但你現在開始要存足養老金了」、「一個人也很好啊,但要有錢,不然結婚後還要跟一些衍生出來不相干的產物往來,超級煩又累」、「不一定要結婚,但是一定要有錢跟保險健全。」、「過好每一天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結婚真的好嗎?生子真的會養老?人算永遠不如天算,時代已不同了!」、「年代不一樣了,小孩絕對不會養你」。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女人不一定要結婚生子才幸福女人一定要結婚生子嗎?在現代社會中,女性已經擁有更多的權利和選擇權,包括是否結婚和生育。我們應尊重每個人的選擇,而非將一種生活方式強加於他人。1.幸福並非只有一條路: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不同,婚姻和生育不一定是每個人都必須追求的幸福之路。有些人可能會找到他們的幸福通過其他方式。2.女性應該擁有自己的選擇權: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自己的人生路線,包括是否結婚生子。女性應該被允許自由地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不受到社會上的壓力。3.婚姻和生育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實現的事情:有些女性可能因為健康、財務或其他因素而無法結婚生子。這種壓力只會讓這些女性感到更加不安。4.單身不意味著孤獨:單身不一定意味著一個人總是孤獨的。人們可以建立深厚的人際關係和生活圈子,以及從事各種興趣和活動。5.生育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每個人的身體和心理狀況都不同,生育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會導致不良影響。這種壓力只會讓這些女性感到更加不安。6.關於「剩女」的詞語:使用「剩女」這樣的詞語,會讓女性感到被貶低和不尊重。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不論他們是否選擇結婚和生育。總之,女性應有決定自己人生的權利,不該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和刻板印象影響。讓女性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路徑,無論是追求事業、家庭,還是兩者兼顧。我們需要擁抱多元性和包容性,讓每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幸福和滿足。延伸閱讀:.柯佳嬿遭爆「堅持不孕」,首露面高EQ提回應!5方法教你拒絕別人的關心.女人結婚才有依靠?媽反駁爸「嫁你倒楣下半輩子」曝血淚史!婚前思考6問題.35歲婦女不孕、流產風險高! 醫指黃金生育期「25至35歲最佳」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8 焦點.長期照護
獨自就醫成趨勢 網嘆:一個人就醫並不可悲……可悲的是沒錢
不分年齡,一個人就醫情況日益普遍,但年長者獨自就醫的情景不免令人感到悲涼。本報昨專題報導「一個人就醫/獨居增 一個人就醫變多」引發網路熱烈討論,網友表示,「看護費一天3500元,一般人實在也撐不了太久」,甚至認為應該公投通過安樂死;不過,也有網友說,「人生,有時學著獨立也好,終究還是一個人走」。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林博樺表示,獨自就醫、住院的患者變多,從弘道對高齡者提供的服務觀察,整體來說,六成老人都有家人陪同就醫、一成左右有對應的服務社工陪同,自己一個人就醫者約占兩成,且愈來愈多。乳癌權威專家侯明鋒也說,許多四五十歲乳癌患者,最近幾年來,獨自門診就醫、癌症化療、住院動刀的「超孤獨」情形變多。在詢問病人「有沒有家人或親友陪同」時,須小心翼翼,就遇過癌症病友當場嚎啕大哭,場面尷尬,讓人不忍。對此,網友也對於這樣「一個人的議題」感到共鳴,紛紛在留言分享,「多數醫院要求自備陪護,但要請醫院的看護,1天至少2800元起,自己找的也要2500元起跳,還要算伙食費跟一些雜支,3000元跑不掉」、「看護費一天3500元,一般人實在也撐不了太久」、「獨自一個人就醫並不可悲…可悲的是沒錢」。甚至有網友感嘆,一個人就醫「這就是我的未來」,甚至表示「公投立法安樂死」;不過,也有討論者表示,「我覺得孤獨感是現今大部分人的功課」、「人生有時學著獨立也好,終究還是一個人走」,或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人說,「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最好是心肌梗塞,不要為家人製造麻煩,如果真的老了,也要一個人過得精采」。雖說獨自住院開刀的人成為一項社會趨勢,但也有人並不感覺孤寂或無助,其中關鍵在於,事先充分理解手術本身及術後恢復、理性面對醫療風險、善用通訊軟體與家人連結感情,有朋友可託付重要物品和事項。★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17 養生.聰明飲食
預防老化、三高及慢性病 一次看懂巧克力及可可有什麼功效
要說世界第一名的心靈食物comfort food的話,絕對非巧克力莫屬。只要是心情不好就特別想讓人來點巧克力,女生在周期來前也特別會想要吃點巧克力,巧克力到底為什麼有這種令人幾乎上癮的魔力呢?大家都知道巧克力是可可來的,而可可的學名為Theobroma cacao,Theobroma這個字來自希臘語的神theo與食物broma,意思就是「神的食物」,而cacao就是為什麼我們翻叫做可可,至於為何可可又有寫作cocoa的呢? 理由眾說紛紜,推論竟然可能是因為之前的歐洲人把cacao寫錯字?!。可可食用的歷史將近有3000年,在可可原產地的阿茲特克帝國或是鄰近的馬雅帝國,可可是非常珍貴稀有的食物,特別是作為奢侈品或是藥用,也通常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而且可可豆還可以當作貨幣或可以拿來支付稅金使用。如今可可或是製成的巧克力當然不再那麼珍稀,已被推廣到世界每個角落,但是受到更多人的熱愛,而且精緻的手工巧克力依然要價不斐。對可可的主要出產國象牙海岸、迦納、印尼來說,可可都是該國很重要的財政收入,全球每年可可豆產量約400萬噸,市值高達100億美金,加工成巧克力後,金額更高達1000億美金以上,所以「黑金」之名當之無愧。經過歐美長期研究,可可與巧克力固然風味迷人,但是人們愛吃可可與巧克力還為了它的功效,自古的說法有可可或巧克力具有催情的作用,它們也被女性們作為對抗經痛的祕方,心情不好時更讓人會想大吃巧克力,而新的研究也肯定可可或巧克力具有預防老化、幫助記憶力、預防三高等慢性病等等的作用。什麼是可可、怎麼做成巧克力?可可豆是可可果實的種子,從採收果實、從果莢中取出可可豆後,要經過繁複的手工加工,才能成為可可豆以及進行後續加工,製成各式各樣的可可、巧克力產品。可可發酵可可豆的加工中,影響風味最大的就是發酵這個步驟。可可豆如果不發酵,味道既苦且澀,難以入口,根本不是我們所認知的可可或是巧克力味。可可豆從果莢取出之後,最常見的做法是將可可豆以香蕉葉包起來平鋪,然後成堆放在籃子裡或箱子裡靜置發酵。因為可可的果肉含糖量豐富,所以發酵作用很快,並且產生高溫殺死胚芽,防止豆子發芽。發酵的過程中果肉逐步分解,產生有機酸或是酒精等成分,這些成分也會滲入豆子裡,形成可可風味的一部分。同時,一些酵素也會在豆子裡開始作用,如蛋白分解酵素有助於形成一些游離胺基酸與胜肽,這些酵素分解出來的小分子也幫助可可形成複雜風味。烘焙就像咖啡一樣,可可豆也要經過烘焙乾燥,才利於保存。烘焙的時間與溫度也大大地決定了可可的風味。研磨加工可可豆乾燥後,就可以運輸去世界各地進行後段加工,比如說再經過壓碎、研磨成為可可膏、可可脂、可可泥、可可粉等產品,最後去做成各種食品或令人喜愛的巧克力。可可有哪些成分?可可之所以風味迷人,就是因為它是植化素與多種成分的寶庫,在可可豆裡已經找到超過300種以上的功效成分,這遠遠超越了大多數其他植物。可可含有蛋白質、脂肪、多酚、黃酮類化合物、可可鹼、咖啡因、磷、銅、鐵、鋅、鎂、維生素A、維生素B6等。多酚可可含有很豐富的多酚,可可多酚包含了兒茶素、前花青素、花青素、黃烷醇等分子。多酚有很高的抗氧化性,因此讓可可或是黑巧克力可以保護心血管、維護記憶力、預防失智、保護免疫系統。前花青素尤其是可可多酚抗氧化力的主力,也是可可主要的苦味來源。而可可黃烷醇是對皮膚特別有功效的分子,可以幫助皮膚微血管的流通。可可鹼可可含有植物界裡少見的甲基黃嘌呤類物質,甲基黃嘌呤類包含了咖啡因與可可鹼。可可鹼具有提神作用,也可以保護腦神經與心血管,而且還可以促進脂肪燃燒,提升新陳代謝,而且還可以改善情緒、對抗憂鬱。礦物質可可具有多種礦物質,其中最豐富的是鎂,鎂是多種酵素反應中的重要因子,包括蛋白質合成和新陳代謝。此外,鎂也可以對抗心律不整和舒張血壓,缺乏鎂與新陳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和糖尿病有關。此外,可可還含有鈣、銅以及鐵,都是對人體很重要的微量礦物質。更多鎂的功效,參考鎂有什麼功效?幫助睡眠、放鬆身心、提升運動效果,為何又被稱為「舒壓礦物質」?補充鎂有副作用嗎?含有鎂的天然食物有哪些?胺基酸可可發酵後含有豐富的精胺酸,精胺酸可以幫助人體產生一氧化氮,缺乏精胺酸與性功能失調有關,所以或許這也是可可或黑巧克力被當作催情劑的原因之一。可可也含有豐富色胺酸,色胺酸是血清素以及褪黑激素的前驅物,血清素以及褪黑激素與維持生理時鐘、幫助入睡、對抗心理壓力、降低憂鬱有關。可可或是黑巧克力具有哪些功效?可可或是純度高的巧克力具有非常多樣的功效,經過科學證實的有:舒緩壓力、對抗憂鬱、改善心情可可含有特殊的苯乙胺(PEA)成分,苯乙胺可以促進血清素與腦內啡的分泌,任人產生放鬆愉悅的感覺,也可以提高性慾,產生一種幸福感。或許腦內啡就是許多人對於巧克力近乎成癮的原因之一。也有研究發現,飲用高多酚可可能夠提升平靜的感覺以及滿足感。此外可可的色胺酸也有助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形成,所以也能幫助對抗壓力、放鬆心情、幫助入睡。而可可裡的維生素B6也是合成褪黑激素與多巴胺時的必要因子。幫助腦部健康曾有學者分別做過實驗,發現吃巧克力可以提升α (alpha)腦波以及δ(delta) 腦波,α 波是人在清醒專注時發出的腦波,而δ 波是人在放鬆時發出的腦波,對人的腦部運作都有益處。有針對年輕成人的研究指出,食用可可能夠立即提升認知功能以及神經可塑性,這是因為食用可可之後可以立即提升腦部血液流速與腦部血氧濃度。研究指出,可可鹼也有刺激振奮心情的作用,以及提升腦力,幫助專注集中的作用。預防老化與失智研究指出,可可黃酮可能有助於輕度認知障礙的老年人維持認知功能,並減少認知退化、預防失智的風險。也有挪威研究探討富有黃酮的三種食物:巧克力、葡萄酒和茶,攝取後對認知的影響,研究對象包含了2031名參與者(年齡在70至74歲之間),結果發現攝入這三種食品的參與者在認知測試中表現顯著優於未攝取的參與者,而且他們的認知退化的的罹患率也更低。對於巧克力的攝取量約為每日10克時,影響最明顯。預防三高與慢性病可可有助預防三高等慢性病,有研究指出可可能夠降低血壓,這可能與可可多酚以及精胺酸有助於身體產生一氧化氮有關。因此可可對心血管健康有多種益處,其抗氧化力可以避免動脈硬化,也有助於預防中風,可可多酚也對血糖穩定有幫助,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度,因此可以預防第二型糖尿病。此外,實驗也證明,攝取可可能夠明顯降低血脂與膽固醇。女性健康女性經期的不適感與缺乏多巴胺與鎂有關,因為可可能夠補充身體的多巴胺,也含有豐富的鎂,所以有助於舒緩經期的不適。國民健康署也說如果攝取黑巧克力 (約30克),再搭配一杯富含鈣質的熱牛奶,效果會更好。也有實驗指出,食用黑巧克力可以明顯降低經痛。巧克力也含有豐富的鐵,可以幫助女性補充因為經期而流失的鐵質。此外,有一項有關孕婦食用巧克力量與壓力的研究發現,比較頻繁攝取巧克力的孕婦,其嬰兒在六個月時有比較低的壓力值和也有比較好的情緒。腸道健康可可含有豐富的木質素,木質素就是一種優秀的膳食纖維,木質素同樣存在芝麻裡,芝麻素就是來自於木質素。而可可豆含有木質素竟高達30%以上,而木質素這種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道益生菌的生長,也有助於預防便祕、幫助腸道蠕動、也可以幫助排除膽固醇。肌膚健康研究證實,可可黃烷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所以可以對抗紫外線產生的自由基對真皮的破壞。同時可可黃烷酮也經實驗證實,可以幫助皮膚底層微血管流速提升。甚至也有研究顯示,外用塗抹可可多酚也有助於提升皮膚的彈力、提高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的含量,以上效果都有助於肌膚老化產生細紋或皺紋。可可或巧克力的注意事項選擇可可或巧克力最好選擇無糖或低糖的可可或是黑巧克力,以免攝取過多熱量,糖也會造成體內容易發炎,抵銷可可的眾多抗發炎益處。此外還有一些該注意的。可可脂與可可代用脂因為可可脂熔點接近人的體溫,所以入口即化,因此價格很高,用途很廣。因此許多巧克力風味的甜點改用其他熔點相近、但是價格便宜很多的植物油如棕櫚油代替,這些油脂吃起來就是沒辦法像可可脂一樣入口即化,感覺比較硬,而且是飽和脂肪酸,吃對了對心血管是一種負擔。白巧克力白巧克力只有可可脂加上牛奶或是糖的成分,並不含可可多酚的成分,因此抗氧化力比黑巧克力弱了很多,而且含糖量高,比較不健康。巧克力命名標示新規定,要叫巧克力要達一定的含量之前市面上有許多巧克力製品,加入大量棕櫚油或是糖,造成巧克力含量其實不高,為避免消費者混淆,食藥署陸續修訂巧克力命名標示的新規定。巧克力為以可可製品為原料,並可添加糖、乳製品或食品添加物等製成,為固體型態不含內餡之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及白巧克力。巧克力之品名應依下列規定標示:品名標示為「黑巧克力」者,其應以可可脂混合可可粉、可可膏為原料,且其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百分之三十五、可可脂至少百分之十八、非脂可可固形物至少百分之十四。品名標示為「白巧克力」者,其應以可可脂及乳粉為原料,且其可可脂含量至少百分之二十、牛乳固形物至少百分之十四。品名標示為「牛奶巧克力」者,其應以可可脂及乳粉混合可可粉、可可膏為原料,且其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百分之二十五、非脂可可固形物至少百分之二點五、牛乳固形物至少百分之十二。以「巧克力」為品名標示者,其原料及含量應以前三款為限。添加植物油取代可可脂之巧克力,其添加量未超過該產品總重量之百分之五者:應於品名附近標示「可可脂中添加植物油」或等同字義。含餡巧克力產品其巧克力含量至少百分之二十五,並應於品名前加標示「含餡」或「加工」或等同之字義。巧克力抹醬、巧克力糖漿,其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百分之五或可可脂至少百分之二。添加植物油超過該產品總重量百分之五的產品,不得以「巧克力」為品名。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3-04-17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照護者身心負荷大 史莊敬:資源、支援一樣重要
癌症照護中,照顧者除了照料癌友生活起居,也承接癌友的情緒、外界的期待,然而,他們的感受與需求卻鮮為人知,導致生理、心理出現狀況,進一步惡化與癌友的互動。台灣癌症基金會諮商心理師史莊敬表示,照顧者因生活繞著癌友打轉,出現睡眠不足、工作受影響等問題,也會時常深陷自責、焦慮、疲倦等負面情緒,進而降低耐心,說話口氣差,動作粗魯,「癌友是會察覺出來的,如此容易引起猜疑、疏離或衝突。」他分析,一旦照顧者的感受與需求不被滿足,如沒有得到尊重與關心,休閒時間或個人空間消失等,便會感到失落,甚至對別人給予的關心產生疑惑。因此史莊敬認為,需要多項資源投入,降低照顧者的身心負荷,並在協助癌友就醫、診療、休養與復原的過程中,一同考量照顧者的想法、感受與需求;照顧者也不需過度要求自己,而是把握當下可以休息的機會,「自己的重要性需自己給,而且照顧者站穩了,才有辦法照顧癌友。」👉🏻【更多精彩內容】2023癌症高峰論壇線上策展👈🏻
-
2023-04-17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自殺率居高不下 方俊凱:心理照護政策不足
台大公衛學院曾經進行台灣癌症患者自殺死亡比例調查,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指出,一般而言,癌患自殺死亡比約一般人的2倍,但台灣癌患標準化死亡比約2.47倍,高於他國,支持癌友需要政策推動,增加癌症心理師人力及健保給付,讓心理照護制度化,減少癌友自殺的比例。方俊凱指出,對於癌友心理的照護,國健署從癌症診療品質提升計畫開始,並推動「癌症病情告知溝通技巧培訓計畫」,讓跨領域的團隊能了解心理腫瘤學,規定每家醫院要有一位心理師負責癌友的心理照護,但經過多年,台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癌症防治法」都立法,但癌患的自殺率並沒有下降。10年來,每家醫院一名心理師負責所有癌友心理照護,嚴重不足,方俊凱指出,醫學會已提出每家醫院新診斷癌患只要500人就需要一名專職心理師,每2,000人就需要增聘一名心理師,這些心理師人力缺口已提供給國健署,也希望健保署給予經費上的補助,支持癌友不能單靠NGO團體,而是需要政策來推動,才能讓癌症患者不會是一個人。👉🏻【更多精彩內容】2023癌症高峰論壇線上策展👈🏻
-
2023-04-17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最暖癌症論壇 陪您面對癌症慢病化
全癌別5年存活率突破六成,癌症已不是讓人聞之色變的絕症。國健署長吳昭軍說,癌症標準化死亡率下降,慢性病化時代來臨。聯合報調查近400位癌友心聲,發現當罹癌不再是人生終點,患者開始重視罹癌後的身心健康和財務規畫。國衛院、聯合報、健保署、國健署、元氣網、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團4月8日、9日共同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 不會一個人」。溫暖氛圍中,與會名人分享照顧過程甘苦談,專家呼籲增加心理照護資源,台下民眾感同身受,與專家交流熱絡。病友最關心癌症治療及預後。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說,國衛院在癌友和照顧者的辛苦中看到責任,20年來積極進行新藥探索。醫界領袖指出,基因檢測驅動的精準醫療是治癌趨勢。吳昭軍則說,國健署持續推動五癌篩檢,並深入職場,找出患者、及早治療。癌症藥費上升,藥物納保等待期不斷延長。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已著手加速給付收載、建立退場機制,也將推動藥品差額給付,減輕民眾負擔。與會金融專家建議民眾盡早規畫保單、投資健康,避免罹癌後因病而貧。從身心、治療到財務,本次論壇24位專業講者,陪伴您抗癌路上不再是一個人。👉🏻【更多精彩內容】2023癌症高峰論壇線上策展👈🏻
-
2023-04-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Bon Voyage,祝您順風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回應過去數週有關臨床醫學的教與學的文章。一位一般醫學住院醫師因為看到過去他指導過的醫學生追憶他們共同照顧過的病人,有感而發寫出他對這位已經過世的病人的祝福。兩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資深醫師分別寫出他們為何鼓勵醫學生書寫他們照顧病人的心得。一位引述心理學文獻,闡述由書寫反思、感謝之後可以使學員油然而生感恩之情,而帶來更快樂的生活。一位引述「敘事醫學」的醫學教育文獻,強調在臨床醫學的學習階段,養成「專注」、「書寫」與「建立醫病密切關係」是訓練醫學生成為良醫的好方法。「醫師,有一位家屬打來總機很急著想要找你。」晨會中我被突如其來的電話打斷,電話裡太太焦急地說道最近先生的狀況越來越差,她已經無法負荷卻不知道該怎麼辦,能不能來醫院尋求協助,自從上次伯伯出院之後我就一直掛念著這對老夫妻,只是沒想到疾病惡化地如此迅速。數週前這位患有肺腺癌的伯伯開始出現神經學症狀,腫瘤科醫師懷疑有腦部轉移,希望住進我們病房進行腦脊髓液穿刺診斷。我和實習醫師一踏進門,兩位眼神炯亮的長者笑笑地迎接我們,短暫自我介紹後為了爭取時間,我們很快就開始腦脊髓液穿刺。這是一項很不舒服的檢查,病人需要側睡並蜷曲身體,我們要將一根細長的針刺進脊髓腔內抽取液體,在我執行檢查時實習醫師們感受到了逐漸堆積起的緊張氣氛,很機靈地開始跟這對老夫妻聊天,才知道原來伯伯是位機師,而太太旅居歐洲教授外文。他們退休之後遊歷世界,直到伯伯生病了才暫時待在台灣,而小孩都在國外,在台灣就是他們倆互相照顧。在等待病理報告的這幾天沒有什麼額外的檢查,每天查房我和實習醫師都會去和老夫妻聊聊天,在護理站工作時也常看到倆老彼此攙扶,愜意地在走廊間漫步。直到伯伯預計出院那天,腫瘤科醫師打給我,請我跟他們討論對於安寧照護的想法,那時我有點訝異,伯伯的日常生活幾乎可以完全自理,甚至還覺得自己的癌症有治癒的可能,怎麼在這個時機想要討論安寧?腫瘤科醫師回道當癌症擴散到腦脊髓液將會進展得非常迅速,而且伯伯其實已經有明顯的退化了,只是在我們面前不會輕易表現。當天下午我與腫瘤科醫師、安寧科醫師一起拜訪,花了數個小時慢慢解釋目前狀況及可能選項,原來伯伯因為怕太太擔心,一直都是獨自來看門診,因此太太並沒有太多的心理準備面對末期疾病,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兩位從容的長者眼中流露出無助與恐懼。「平常都是我大病小病一堆,都是他來照顧我,現在他一生病就這麼嚴重,那我怎麼辦?」太太泛著淚的雙眼直盯著我,我一時不知如何回應,很殘酷地對於末期癌症醫學上我們已經沒有什麼武器可用,已經跟兩夫妻培養出深厚感情的實習醫師也感到十分挫折,難道我們真的沒辦法幫忙了嗎?走出病室我想到一本名為Listening for What Matters的書,這本書在倡導醫療脈絡(Contextualized medicine)的重要,在照顧病人的時候我們不僅要了解他們身體上的病,更要了解病後面的人,了解他的背景,他的脈絡。書中提到十個切入點我們可以運用,包括醫療可近性、社會支持、競爭責任、財務、與醫療人員的關係、技能、情緒狀態、文化及靈性、環境及對疾病的態度。我們能不能從這些角度進一步的了解病人,並且從中梳理出我們能夠協助他們的方法?在腦中重新回想起這些面向後,我再次走進病室,探尋著他們是否想要住到安寧病房,還是想要回家休養。太太提到她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沒辦法一直待在醫院,因此希望能回家照顧,我仔細詢問他們家裡的環境,及來醫院的便利性,並解釋著伯伯接下來可能會因為急性的神經系統惡化而失去行動能力,如果這樣的狀況發生能怎麼辦。同時也跟伯伯討論對於疾病的想法,以及希望我們能怎麼幫助他們。這些對話中我漸漸釐清了一些問題,包括太太在照顧伯伯及處理家務之間的責任競爭,包括太太如果在伯伯突然失去行動能力下可能的技能不足(無法抬他下樓等),包括他們在台灣沒有別的親戚朋友也不想讓孩子知道等等。透過這樣系統化的了解病人,我們不僅找到許多可以幫忙的地方,更在過程中跟病人建立起了信任,因為我們想認識的不再只是生理的疾病症狀,而是伯伯作為一個人,伯伯太太作為一對互相扶持著的伴侶,而我們也不再只是穿著白袍的他者,而是希望能幫上忙的朋友。當治癒(Cure)不再可能,療癒(Care)就更加重要,而我很榮幸得到一群認真的實習醫師協助,繁雜醫療業務之餘他們總會花時間去跟夫妻倆聊天,並與我們分享他們的觀察和想法,在定期的醫學人文討論會中他們也與資深醫師討論如何能夠幫助這位病人,也許實習醫師們的醫療專業尚未成熟,但當他們被引導去看見病人的脈絡時,往往會成為醫療團隊非常重要的資訊來源,因為他們有時間好好的聽病人說話。也許因為如此的信任,當伯伯有天急性惡化站不起來時,我們成為太太怎麼樣也想聯絡上的人,他們很快就住進了醫院的安寧病房,這時伯伯的意識狀態已經不太穩定,而太太仍然處在挫折與恐懼之中,但至少看到熟悉的醫療團隊心情都有舒坦一些。隨著每天跟他們的相處,也漸漸能了解他們許多情緒或決定背後的故事,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生命經驗引導著他們的行為,我們不應該在尚未了解全貌時就用所謂「常理」去評斷,而是應當仔細地、用心地與病人相處,完整地了解他們的生命故事,不帶先見之明的去探索他們的苦痛、他們的想望,並嘗試給予最適切的陪伴與扶持。伯伯漸漸地進入彌留,我每次悄悄溜進病房都會心裡一震,數週前還精神爽朗地拍拍我的肩膀說著「年輕人啊再見!」的他,如今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逝著。伯伯是位基督徒,也許在這最後的時光,我們能做的就是靈性上的陪伴了。我請實習醫師向基督徒的同學詢問有沒有什麼可以幫助他的,熱心的同學們主動集結在一起,為伯伯唱聖歌與禱告。實習醫師跟我說當時昏睡中的伯伯流下了眼淚,手握緊了替他禱告著的同學,幾天後就安詳的離開了。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在這段時間並沒有做到什麼「醫療行為」,但我相信大家的投入為病人和家屬帶來的寬慰絕對不亞於尖端的化療或藥物。病人的苦痛並不是數字、並不是癌症的組織型態或期別,而是生理上的不適失能、心理上的落寞絕望、和社會靈性上的無助孤單,唯有坐在床沿靜靜地聽著他們說話,陪著他們流淚,我們才有機會真切地碰觸到受傷的靈魂,碰觸到重重防衛背後的那個人。這是機師伯伯的最後一趟旅程,我希望我們有成為一個溫暖的避風港,讓他在風暴之中有處安適之地能稍作停留,準備好之後再啟航,祝您順風,Bon Voyage。
-
2023-04-16 焦點.健康知識+
孤獨最高等級「一個人動手術」!一個人住院需要準備哪些?5撇步把自己照顧好
隨著社會變遷,「一個人」的比率愈來愈高,獨自一人就醫、甚至住院開刀,開完刀回家自己照顧自己,將逐漸成為愈來愈普遍的經歷。許多人可能覺得自己照顧生病的自己有些悲涼,其實不然,及早準備、調整心態,自己也能照顧自己。如何克服獨自住院時的孤獨感?當被推進手術房前看著白色天花板上寫著的打氣字句,想到自己獨自一人,醒來後還要面對麻醉未退、怎麼去浴廁等問題。沒有經歷過的人,可能覺得好像很淒涼,其實醫院不乏一個人住院的患者,有人選擇花錢請看護,如果實在需要協助,醫院可幫忙排解困難和連結社福資源。如何克服獨自住院時的孤獨感?國泰醫院社會服務室組長林麗玲表示,在身體健康時,就著手建立起強大的心理素質,學著一個人在外用餐、看電影,甚至出國,等到住院,就當成一次短途旅行;另外,身邊一定要有閨密、好友,在住院時有人探視、打氣,心情會好許多。另外,可以主動與社工、護理師聊天,主動說出需求,林麗玲說,曾協助一名獨自住在安寧病房的退伍老兵圓夢,因為他小時候住在大陸沿海的小村落,希望在死前到海邊走一走,看看海景,在社工、護理師等協助下,一行人來到宜蘭海邊,在海邊待半個多小時,「到現在都還記得伯伯滿足的神情。」一個人住院 留意3件事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資深護理師李蓉臻表示,一個人看病,如果遇到問題,不知道去哪做檢驗、批價、領藥,還有志工從旁協助,但如果住院、開刀,可能連洗澡、換衣服都成問題。一個人時你應該主動說出需求、要有人際連結、存夠錢才能請得起看護。「想要一個人好好過生活,前提是存夠錢」李蓉臻說,即使克服了手術前後的孤獨感,還必須擁有一定經濟能力,例如,請人幫忙洗澡,就得花好幾百元,如果找看護,每天三千元,可不是每個人都花得起這筆費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護理督導曾郁心表示,面對一個人住院的病患,通常護理師會特別注意,但畢竟護理師的工作不是照顧單一病患,因此也會請社工協助,詢問病患是否需要請看護,或使用衛福部推動的「住院友善照顧共聘模式」,由醫院聘請照顧輔佐員來協助術後照料。「孤獨等級表」一個人手術最孤單網路流傳「孤獨等級表」,級別最高的是「一個人手術」,但有些獨自住院開刀的人並不感覺孤寂或無助,關鍵在於事先充分理解手術本身及術後恢復、理性面對醫療風險、善用通訊軟體與家人連結感情,有朋友可託付重要物品和事項。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6 焦點.健康知識+
獨自就醫者愈來愈多!每個人都要面對就醫孤獨,自己顧自己更須超前部署
隨著社會變遷,「一個人」的比率愈來愈高,獨自一人就醫、甚至住院開刀,開完刀回家自己照顧自己,將逐漸成為愈來愈普遍的經歷。許多人可能覺得自己照顧生病的自己有些悲涼,其實不然,及早準備、調整心態,自己也能照顧自己。你知道自己的孤單等級嗎?網路上流傳著孤獨等級量表,從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火鍋,把孤獨分為十個等級,第十級便是一個人住院開刀。照顧許多老少病患,乳癌權威專家侯明鋒表示,一個人就醫情況日益普遍,原因在於單身獨居,或與家人分隔兩地的人口逐年增加,「每個人都要面對就醫孤獨,必須做好心理準備。」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獨居者愈來愈多,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林博樺表示,獨自就醫、住院的患者變多,從弘道對高齡者提供的服務觀察,整體來說,六成老人都有家人陪同就醫、一成左右有對應的服務社工陪同,自己一個人就醫者約占兩成,且愈來愈多。七旬癌友 回診途中分次休息侯明鋒發現,除了高齡者,許多四、五十歲乳癌患者,最近幾年來,獨自門診就醫、癌症化療、住院動刀的「超孤獨」情形變多。在詢問病人「有沒有家人或親友陪同」時,須小心翼翼,就遇過癌症病友當場嚎啕大哭,場面尷尬,讓人不忍。七十多歲乳癌晚期患者陳太太幾乎都是一個人回診、做化療,日前病情惡化,肺臟肋膜積水,稍微走路就喘,身體相當不舒服,但還是一個人開著老爺車回院接受治療,途中因為太喘、頭暈,好幾次將車停在路旁,趴在方向盤上休息;警察向前關心時,看到她胸前的引流管,嚇了一大跳,直問,「需要幫忙嗎?」侯明鋒說,這位病人是典型的「獨自就醫」個案,一開始確診罹癌時,兒子還曾陪同就醫,但幾年後北上工作,成家立業,就醫之路就剩她一人踽踽獨行,獨自回診、手術、化療,當醫護人員問起「怎麼沒有家人陪著一起來時?」總是眼眶泛紅,回說「兒子忙、沒空。」目前家庭型態多為小家庭,老後未和子女一起住的比率愈來愈多,林博樺表示,「這就是社會趨勢」。但他也發現,過去獨居可能因為經濟考量,尤其是老人不得不留在老屋慢慢變老,成為弱勢的象徵;但觀察現況,新世代老人不乏希望老後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間,選擇不和子女同住,僅維持日常聯繫,當然也就自己就醫。中年獨居 自我挑戰住院六天更年輕一些的人,本來就獨立且行動力強, 做好萬全準備,能夠挑戰自己一個人住院,完成另一種人生成就解鎖。四十六歲的徐先生單身獨居,半年來因骨刺壓迫神經導致嚴重背痛,保守治療無效,今年三月他住院六天接受頸椎微創手術,從頭到尾都是自己一個人。徐先生說,不想麻煩家人、朋友或請看護,就靠自己做好萬全準備。除了因獨居而須獨自就醫、住院,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安欣瑜觀察,親子關係也是影響因素之一。有人年輕時忙於工作或曾和孩子發生衝突,導致子女不願照顧。她曾遇過一位七十多歲奶奶,住在山區,因肝功能不佳而出現腹水,經救護車緊急送醫,兒子雖陪同,但一到醫院將老奶奶「丟下就跑了」。好在透過醫院提供資金,加上社工協助,奶奶在安寧病房的最後一周,家屬終於出現 ,彼此和解並做最後的道別。安欣瑜也表示,一個人住院,若經濟許可通常會請看護、照服員,但對經濟困難的人來說,在醫院請看護行情一天約兩、三千元左右,若住院時日較久,是筆不小的負擔。心態準備篇/自己顧自己 先沙盤推演一般刻板印象可能認為一個人生病、自己照顧自己,相當悲慘和無助,其實,如果平常就獨立生活、能積極解決問題,遇上病痛時也能發揮思考力和行動力,自己照顧自己。卅八歲的田小姐,兩年前因闌尾炎開刀,在沒有家人陪同下,她事先準備好束腹帶、透過無障礙扶手幫忙,開刀隔天就能自行下床。四十六歲的徐先生三月接受頸椎微創手術,在術前就把生活流程都想了一遍,住院六天和術後照顧,從頭到尾都是自己一個人。田小姐兩年前有天夜裡上吐下瀉,到急診觀察,原以為是急性腸胃炎,沒想到檢查是闌尾炎,緊急被送進病房,辦住院、等開刀。辦手續時,院方發現她沒家人陪同,就照流程問她是否要請看護,但她知道看護有時不見得排得上,既然只是小手術,靠自己應該沒問題。辦理住院時,沒有單人病房,她知道病房沒有可上鎖的置物櫃,就打電話將錢包等重要物品託付同事,同時也列出清單,拜託同事幫忙準備住院時物品。徐先生頸椎動手術,他先找好友當緊急聯絡人,也跟醫師問清楚手術方式,確定可以自己換藥,還事先知道術後可能會有幾天吞嚥困難,先買好流質飲品;術後無法立即恢復活動度,也先和公司商量,將原本外勤工作暫改為內勤。徐先生術後必須戴護頸圈、不能低頭,為期兩個月,他術前把生活流程想了一遍,包括準備即食品、將生活用品擺在好拿的地方。還先上網看看其他人遇到什麼問題、怎麼解決,再根據自己的狀況演練、微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5 養生.人生智慧
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放手祝福彼此將有新的旅途
每個人都會遇到與至親生離死別的時刻,該怎麼「與逝者好好道別」是門很艱難的課題。蘇絢慧諮商心理師教你如何「好好說再見」,除了祝福對方一路好走,也承諾好好照顧自己。願你無論歷經多少歲月時光,終能有感內心的平靜安然,了然於心地對著自己的生命、對著已離去的人們說出:「於是,我可以好好說再見」,並再度擁抱生命、擁抱關係、擁抱愛,因為這是悲傷真正要教會我們的事。父親罹末期肝癌過世 在國外女兒最後一刻被告知玉鈴在國外求學時,父親被診斷出罹患末期肝癌,但為了不影響玉鈴的學業,父親要全家人不准告訴玉鈴,因為父親擔心玉鈴若知道了將不顧一切的回國,耽誤了正在進行的課業。 玉鈴的父親相信自己還有治療的可能,並且也認為等到兩個月後,玉鈴放假回國,全家就能團聚了。但是,父親的病情急轉直下,雖然做了治療,但反應都不好,人突然變得好虛弱,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父親就在家人充滿無奈與震驚的情緒中離開人世。也在這個時候,玉鈴才接到母親痛哭失聲的電話:「妳爸爸已經不在了……」 玉鈴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不明白怎麼會在最後一刻才被告知,更不能接受自己竟然沒有在父親最痛苦與最脆弱時陪在他身邊。 從上了飛機開始,玉鈴的感受複雜:她想像不了父親不在了會是什麼樣的感覺,也疑惑若父親不在了,他會去哪裡。同時,玉鈴也有好深的愧疚感,在家中這麼困難的時刻,她什麼也幫不了,什麼也沒承擔。她甚至想著:還來不及讓父親看見自己學有所成,還來不及讓父親以她這個女兒為榮,還來不及讓父親過著安穩快樂的生活。一直以來,都是父親支撐著整個家庭,是父親努力做水電工,挨家挨戶,不管風吹雨淋的奔波承包工作,才讓家裡的孩子可以朝自己的理想前進,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可是,父親怎麼可以說走就走,不等她回到他身邊? 玉鈴不想接受父親已離去的事實,即使後來玉鈴參與火化儀式,但她說什麼也不能接受,一直以來照顧家庭、愛著孩子的父親怎麼會火化成一堆骨灰?她告訴自己,就當父親只是出遠門去了,暫時不在家,她相信沒有什麼會被改變,一切都沒有改變…… 「好好說再見」的勇氣我在無數個驚駭、悲傷的故事裡體會到,要對驟然消逝的摯親「說再見」其實是很需要勇氣,也需要心理準備的過程;平心靜氣、懷抱祝福、充滿愛意的道聲再見,必須是沒有傷害性的情緒(諸如:遺憾、自責、愧疚、怨恨、懊惱、憤怒),並且願意接受分離的事實,承認一切都已改變,願意讓自己承受這樣的改變所帶來的衝擊與痛苦。 若失去了這些條件,「說再見」將成為無法完成的缺憾。兩人的關係被迫停在某一刻,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像是還在進行,卻又似已經結束。你們不再有新的生命交集,不再有新的故事。 一個好的道別,常需要沉澱與醞釀,有時還需要營造一些溫暖的氣氛與好的感覺,才能成為完整的道別。 摯親若是驟然死亡,實在沒有任何好的條件讓人能順利道別。不僅負面能量壓得人喘不過氣,具有傷害性的情緒更是排山倒海而來;而分離的發生又非出於自願,完全是被迫,許多狀況下,甚至無法得知究竟讓生活風雲變色的罪魁禍首是誰,於是道別的意願更是降低,無論理智情感都難以接受生活居然遭遇不測,從此改變。 說再見的困難與心態 不說再見,是有好處的。不說再見就能編織各種理由來說服自己生活並未改變、親人只是暫時離開,如此可以勉強的繼續以過去的習慣、型態過生活,不用改變就不會為人帶來威脅,也不會帶來無力與挫折。 只要有改變、需要改變,人就得經驗重新學習、調整、認識許多過去不會或不知道的事。當一切充滿不確定,人必然會經驗到自己某部分的確是不懂、不知道的,甚至還得面對自己有某部分是無能為力、能力不足的,這種種困境與挑戰必然會衍生出挫折與無力的感覺,這是生命極具壓力和威脅感的時期。死亡所帶來的挫折與無力的感覺正是這樣來的,我們會發現,原來就算我有許多的知識、專業身分、資源、財力、計畫,也無法抵擋死亡的侵害,無法阻止死亡帶走親人的生命或自己的生命。在死亡面前,我們一點力也使不出來,想做點什麼,卻又做不出來,同時還會發現,我們對生命根本一無所知,過去所建立的信心與掌控力一點也用不上。我們不明白人為何這麼渺小、脆弱與虛無。 這就是「說再見」的困難;不願也不想經驗到自我的無能為力,一點力也使不上的感覺,那樣的自己太無能、無助與脆弱,太多不堪。何況,無能與無助是相當危險的情緒動能,能夠擊垮一個人堅毅的生存意志與活下去的力量。 但是,不說再見是不是就能因此順利、像不曾經歷改變般的照常活下去呢?答案往往也是否定的。驟然失去親屬的人,即使因為難以面對分離與驟變而不願說再見,但真實的生活環境卻無法成功的掩飾事實的發生;不再有人開車接送、不再有人煮一頓熱騰騰的晚餐、不再有人在夜半等你回家、不再有人和你相擁入睡、不再有人知道你的習慣與喜好、不再有人和你鬥嘴……一切都將告訴你:「這個人消失了」、「他真的再也不會在身邊了」。 於是,虛構與現實的衝突無時無刻存在。這是最大的痛苦——希望人生不要驟變,卻又不得不重複體驗生命已被無情猛然的改變。好似自己是被丟棄的孤兒,被任意的傷害、任意的捉弄,沒有人可以依靠,也沒有人能給予安全的保護。 「好好道別」是疏通悲傷的重要過程 許多驟然失去摯親的人,對我提出他們的疑問:為何他們沒有辦法杜絕悲傷與憤怒的侵襲?為何他們不斷反覆困在悲傷裡?他們懷疑悲傷似乎將會永無止盡的糾纏他們,他們甚至認為自己不夠堅強、不夠勇敢、不夠好,才會讓悲傷得逞,使他們徹底經驗到脆弱與無力。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並非一個人不堅強、不勇敢、不夠好,才會被悲傷占據。事實是,一旦你失去親人,悲傷就會在往後的人生如浪潮一樣的不規律湧來,又消退,再湧來,又消退,沒有靜止的那一天,除非生命不在。我們必須學習與悲傷的浪潮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以免被席捲而走,同時又能允許它的存在,因為它既真實又合情合理,是來自生命真實的經歷與曾有的記憶。 雖然悲傷是合情合理,但要與它培養信任關係與默契,能與它共存,絕對是需要長期學習的課題。我們必須認識悲傷,知道如何對待與面對悲傷,到某一個時刻,甚至能欣賞悲傷,欣賞這人生的特別景致。要能這樣無畏無懼悲傷,在悲傷會恆久存在的生命裡再次找到適切步調與姿態,並願意相信自己生命在經歷過撞擊與破壞後還能實現某些意義,就必須完成最困難與最害怕的事——與摯親好好說再見。學習如何完成道別的這段過程,絕對有許多的挑戰,以及難以跨越的限制,也有許多的懷疑、孤單、害怕會產生。路況並不好走,卻是走向療癒必經的中途站。 「好好說再見」放手祝福對方有新的旅程好好道別,好好向摯親說再見是一份承諾,也是一份祝福,同時是真實悲傷的表現。道別,往往帶來不捨,但我們之所以願意道別,是因為內心知道無法留下對方,即使再有千萬個不願意,也無法緊抓著對方不放。因為對方有他的旅程、有他的方向、有他的目的地;我們會道別,因為在此時此刻確知,分離時刻已然到來,從下一刻開始,彼此都將面對新的旅途,無法再相互陪同而行。在珍重再見聲中,我們除了祝福對方一路好走,也承諾好好照顧自己,幫助自己面對未知的未來。 不能否認,也不能避免的,道別的過程,是包含難忍的悲傷與心碎的痛苦。但也因為經歷過這樣的痛楚與心酸,道別才得以完成,而不是只能空白與麻木以對。好好道聲再見並非是準備從此將記憶塵封,宣告著此人從此和你無關,反而是為了確認兩人的關係雖遭遇了別離,仍是段重要的關係,並且以不同以往的形式,繼續的存有。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於是,我可以好好說再見:悲傷療癒心靈地圖》一書延伸閱讀:.「跟家人吃飯,哪怕一輩子一次也好」73歲癌末老人感謝照服員如女兒般照護.「希望妳在天上盡量快樂悠遊!」父母思念過世孩子直到生命結束那一刻.帶著愛犬去旅行/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美好回憶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5 醫療.精神.身心
遇到職場霸凌、壓榨怎麼辦?「是我有問題?」精神科醫教4步應對!
霸凌事件常見也包括職場霸凌,且往往難以分辨。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蘇渝評解析職場霸凌情況、加害者心態、被害者心境,以及解套方式,有助被害者減輕壓力。 為什麼會出現職場霸凌?醫:獸性大於人性就會。 蘇渝評表示,霸凌之所以會出現,直白的說可為獸性比人性還強。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受到道德觀念、道德感覺、同理心,也就是所謂的人性規範,這與成長環境有關。 當一個人獸性、侵略性過強超越了上述人性、或人性本質本身就缺乏,即便沒有犯法,也容易出現如大自然法則、弱肉強食般的霸凌情況,這不論是加害者是否有意識。可能心存惡意、沒有發現、不願承認、又或者出自公事公辦、無可奈何的選擇。 因此霸凌通常是上對下,優勢對於劣勢者,例如強壯與弱小、強勢與弱勢、長官與下層等,也有可能出自於弱勢者或自信缺乏者為了不被欺負而武裝、或證明自己,反過來成為強勢的加害者。 職場霸凌,有時難以分辨,例如有些長官會刻意壓榨員工、甚至是針對,但也有些情況是人力吃緊、公司又資源有限,僅能將好幾人的工作都放在一個人身上,此情況大家都一樣,因此像是加班、超時工作等也都算,因此最重要的就是當事人的感受。 是職場霸凌還是「我有問題?」醫:當事人的感受是關鍵指標。 當事人的感受是一個評估的指標,雖說也關乎當事人耐受度、敏感度,每個人的感受都是重要的,並非比較級,而對於事件本身來看,可看是否需要調整心態,又或者不適合此環境。 也有被害者會反覆過度檢討自己,卻因為問題確實出在加害者身上而找不到原因,感到難過又困惑。但需知道人和人之間需課題分離,自己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能檢討是好事,調整即可;對方的是對方的霸凌,確實存在,不論是否惡意。 前述這種情況常會出現在自信相對薄弱的人身上,未必是本身缺乏自信,也可能是在特定情境下缺乏,例如對於溝通缺乏自信,或是認為自己若是制止霸凌很有可能失去工作、難找到工作、對於求職缺乏自信。而霸凌者也常掌握「缺乏自信」為所欲為。 遇到職場霸凌、壓榨怎麼辦?精神科醫師教4步應對! 面對職場霸凌,考量雙方的價值觀等因素,蘇渝評醫師認為,若要解除職場霸凌可依幾個步驟逐步進行。 1.先找可信賴的第三方:首先可找信賴、能同理、能聽自己說話的第三方說話,包括親友、同事等。除了宣洩情緒有助緩和情緒外,也正是所謂旁觀者清,第三方沒有情緒在事件中,更有助了解當前的事件是否真的是正常的,並也提供觀點。 2.適度檢視自己:接著,可依事件以及第三方提供的資訊,找時間靜下心來適度檢視自己,是否有可進步之處,但要記住檢視並非貶低自己,依個人價值觀衡量即可。以及自己是否真能接受,若不行也不用強迫自己,因為說到底就是現階段不適合,人並無法改變另一個人或改變環境。而若不確定,可再尋求第三方協助釐清。 3.可嘗試理性溝通:接下來,有些人可能會試著試著溝通,對此醫師認為可以嘗試,若因此解除誤會是一件好事,有可能只是加害者並沒有意識到,或可另尋解方。但若是加害者是惡意的、或沒不覺得,溝通可能無效或加重霸凌的情況。而越級溝通也是一個方法,但在職場上通常會被視為不尊重,不利解決問題,建議可利用公司的申訴管道。 4.妥善評估決定去留:嘗試雙方調整後,接下來考量的就是去留。如果有改善空間或許可考慮嘗試調整。若要離職,情況允許可先離職休息,若考量經濟因素穩定則可先尋找適合的工作再提出辭呈。在此之前也可以先確認,自己是否適合該行業,是這行業都有同樣的情況,還是只是現處的環境特別不一樣。若僅是現處的環境較遭,換個環境即可。但若是業界普遍如此,便會需要考量是否轉換跑道。可盤點自己身上的所有優勢,結合優勢後或許可發現更適合其他行業。 蘇渝評醫師強調,工作雖為必要,但霸凌有礙身心。考量自己是否適合該環境、該領域,若認為適合可嘗試調整,若不適合離開即可。如有需要可尋求精神科、身心科、心理諮商協助。記得自己的優點,生活快樂才是重點,如此更有利身心發展。 《延伸閱讀》 .6招改善憂鬱症,楊聰財:9大症狀超過兩週盡早治療。 .不要再說「別想太多」,楊聰財:4不5要陪伴憂鬱症患者!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5 焦點.長期照護
「80歲父堅持不讓請看護」孝子扛起照顧,生日當天過勞死!該不該請看護6要點一次看懂
台灣在2025年就要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這樣的現象導致有越來越多的年長者需要被照顧,「長照需求」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照顧者所承擔的照護壓力、醫療及生活花費,甚至壓垮不少家庭。作家黃大米分享,一名80多歲老父親生病後,堅持不讓家人請看護,要兒子自己顧;導致兒子只好白天忙工作,晚上接著照顧爸爸;長期下來,兒子積勞成疾不堪負荷,在50多歲生日當天過勞死;這案例讓黃大米更加堅定要找看護的決心。80多歲老父親「堅持不讓請看護」 孝子生日當天暴斃「對於家裡有長輩需要照顧,要不要請看護幫忙?」,作家黃大米在臉書分享,去早餐店時聽老闆娘轉述的民間傳奇:一名80多歲老父親生病後,怎樣都不讓兒子請看護,要兒子自己顧他;導致兒子白天要上班,晚上要顧爸,媳婦也跟著很累。而外嫁沒有住在一起的小姑也要哥哥不要請外籍看護,因為爸爸不要被別人照顧。對於婆家這樣的要求,媳婦不敢多說什麼,但每次來早餐店都說照顧的好累。後來,50幾歲的兒子在生日當天「過勞死」,而80幾歲的爸爸還活著。媳婦在老公過世後,把生病的公公交還給小姑照顧,怎料,小姑照顧沒多久後,當初堅持不讓他們請外勞的她,竟自打臉請外籍看護。對此,早餐店老闆娘感慨說道:「不管怎樣都要請外籍看護啦,不能聽老人家要省錢就不請,最後搞到大家都累死,這樣不是花的更多?」而黃大米也心有戚戚焉,表示聽完了早餐店老闆娘轉述的民間傳奇後,更加堅定請看護幫忙照顧的決心。延伸閱讀/照顧者資源看這邊!教你申請「到宅照顧技巧指導」及「轉介個別心理輔導、諮商服務」照顧者不能先倒下 請看護讓照顧者喘息對於這起老父親「堅持不讓請看護」的長照悲歌,引起大批網友熱烈的討論,「聽過很多的例子,照顧者比病人還早走,原因之一就是過勞死。該請看護的還是要請,這是必要的,對於照顧病人來說,起碼看護比我們專業,不是嗎?」、「照顧者不能先倒下」、「真心建議不是主要照顧者都請閉嘴,長照是一條很漫長的路」、「長久之計是找外籍看護,但要有家人在旁陪伴(監督關心)」「在鄉下就聽過老一輩說生病者沒死,顧的人先沒命!所以健康與金錢之間,得與失就看各家經濟狀況去衡量了~」、「支持請看護,也可長照中心,照顧者也需要喘息一下」、「請外勞來幫忙照顧老人家不是不孝,反而會因為有外勞的照顧,讓家人彼此有喘息放鬆的空間」、「身邊太多這種想替兒女省錢的長輩案例,長輩心態大多是疼惜兒女不要為自己多花錢,忽略兒女年齡同時進展到中年資深階段,身體狀況也不如青壯年時期。」該不該請看護6要點一次看懂照顧家中年長者不容易,請看護照顧長輩可以讓照顧者不先倒下,被照顧者也更健康。該不該請看護6要點幫你評估:1.減輕照顧者的負擔:照顧者經常需要照顧長時間,而且壓力很大,因此請看護可以幫助照顧者減輕負擔。2.提高照顧品質:請看護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夠提供高品質的照護,改善病人的照顧狀況。3.增加病人的安全:請看護可以協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並確保病人的安全,減少跌倒和其他事故的風險。4.照顧時間更充足:當照顧者有看護幫忙時,他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照顧長輩,並與他們建立更好的關係。5.提高照顧者的健康:照顧者經常需要長時間的照顧,容易患上壓力和情緒問題。請看護的存在可以幫助照顧者減少壓力,並提高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6.增進照顧者和長輩的關係:當照顧者有看護幫忙時,他們可以更加專注於和長輩的互動和交流,增進雙方之間的感情。延伸閱讀:.「跟家人吃飯,哪怕一輩子一次也好」73歲癌末老人感謝照服員如女兒般照護.堅持留在家裡照顧,就是對她的愛嗎?母親一句話讓張曼娟恍然大悟.照顧失智父母,「3個法律觀念」照顧者不可不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4 醫聲.癌症防治
抗癌神隊友 權威專家獻策四大資源
血液癌多發性骨髓瘤 滕傑林:單株抗體增生活品質「多發性骨髓瘤是過去10年來,血液惡性腫瘤中最蓬勃、迅速發展的疾病。」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指出,對病人來說衝擊很大,患者及照顧者都很辛苦。因此治療前須經正確診斷,並擬定治療目標、方法、代價及如何評估治療效果。滕傑林指出,多發性骨髓瘤雖然不難診斷,但症狀不典型,如骨頭出現痠痛常聯想到可能是太累了,或是想去按摩,讓患者常常跑了多家醫院。多發性骨髓瘤併發症多包括高血鈣、腎功能不良、貧血及骨頭病灶四大症狀,其中貧血症狀約占七成,頭痛約占六至七成,高血鈣、腎功能不良約各占三成。滕傑林說,目前多發性骨髓瘤第一線治療最好方式是自體幹細胞移植,但國內僅20%患者進行移植,統計指出,自體幹細胞移植後,若搭配抗CD38單株抗體標靶治療,相較未使用標靶治療患者,18個月疾病不惡化存活時間高達八成,且九成患者可以存活約3年,病情不會惡化,生活品質大幅改善。淋巴瘤 余垣斌:化療沒想像中可怕「許多淋巴瘤病友一聽到化療就垮掉,事實上化療沒想像中可怕!」在亞東紀念醫院血液淋巴腫瘤團隊召集人、腫瘤科暨血液科主治醫師余垣斌的門診經驗中,不少淋巴瘤病患,特別是年長者在經化療等正規治療後,成功治癒,重新享有精采生活,因此他鼓勵病友勇敢踏出治療第一步。余垣斌表示,對於淋巴瘤治療,化療是重要選項。化療領域含括多種藥物,治療淋巴瘤所用的化療藥物相對使用容易,每3周用藥一次,每次2到3小時,且治療反應率達八成,即使年長者需減量,仍可發揮效果,若有嘔吐、噁心副作用,目前有很好的止吐藥可供使用,不過病患要留意感染危機,若出現發燒,千萬不要自行吃退燒藥,務必盡快就醫。研究也發現,化療合併部分標靶藥物,效果更提升。此外,像新一代標靶藥物口服BTK抑制劑等也是重要治療選項,對某些淋巴瘤病患,可在化療失敗後做救援治療,甚至可取代化療成為第一線治療,對年紀大的病人來說,比化療更安全。不過,無論採取哪種治療,病患、病患家人須與醫師充分溝通,並尊重醫師建議,不要亂服偏方、不輕易放棄,治療才會順利。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侯信安:標靶藥物減副作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年族群中,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但治療上卻面臨「存活時間短」、「年長者治療效果差」的瓶頸,從2011年到2015年統計8,000名病友,平均存活時間8個月,60歲以上年長者僅3至5個月,在17種癌症分析中,白血病友平均損失17年半的壽命,遠高於胰臟癌。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祕書長侯信安指出,長者因體力不堪承受傳統治療,包括化學治療、血液幹細胞移植的治療,年長病人治療效果差,中位存活期僅3個月,20年來沒改善,醫療照護需求未被滿足。由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相當複雜,正確診斷、分類對治療計畫擬定至關重要,現在可利用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NGS)帶來新的希望,判斷是否要化療結合標靶治療,或是盡早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讓治療「贏在起跑點」,疾病的存活率亦有望突破。侯信安說,目前國外所使用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標靶藥物,約有10種之多,能減輕治療副作用,但國內現在引進、獲得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只有兩種,分別為BCL-2口服抑制劑與FLT3抑制劑,期待國內引進藥物的速度可以加快,也希望台灣加入更多國際臨床試驗,病友若能加入臨床試驗,也可得到新藥醫治的機會。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李啟誠:細胞治療精準滅癌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表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未來可能「完全免化療」,免疫力好壞是關鍵之一;標準治療都要先經過1個月的誘導性化學治療,高風險族群先進行「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再進入25至30個月的鞏固性化療,小孩成功率八成五、成人則低於五成。「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結合新世代抗體注射藥(BiTE),可達到完全免化療。」李啟誠指出,根據醫學期刊「刺胳針」發布的研究,針對40位新診斷最困難治療的「成人費城染色體陽性血癌」患者,經過1年治療後,在免化療的情況下,無病存活率高達九成五,1年總存活率同樣九成五,不僅免除化療,也避免骨髓移植的毒性產生。李啟誠說明,過往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患即使完成療程後,一旦復發,5年存活率僅剩7%至8%,根治機率低;BiTE就像是體內線民,一端抓住血癌細胞、另一端抓住T細胞,誘發T細胞精準消滅癌細胞。李啟誠說,花蓮慈濟醫院5年前也協助標準療法後復發的病友,透過BiTE結合CAR-T控制住血癌細胞,並恢復體內T細胞將其改造成為更強的CAR-T細胞,對抗血癌同時也預防復發,如今患者恢復良好。真心話自殺率居高不下 方俊凱:心理照護政策不足台大公衛學院曾經進行台灣癌症患者自殺死亡比例調查,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指出,一般而言,癌患自殺死亡比約一般人的2倍,但台灣癌患標準化死亡比約2.47倍,高於他國,支持癌友需要政策推動,增加癌症心理師人力及健保給付,讓心理照護制度化,減少癌友自殺的比例。方俊凱指出,對於癌友心理的照護,國健署從癌症診療品質提升計畫開始,並推動「癌症病情告知溝通技巧培訓計畫」,讓跨領域的團隊能了解心理腫瘤學,規定每家醫院要有一位心理師負責癌友的心理照護,但經過多年,台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癌症防治法」都立法,但癌患的自殺率並沒有下降。10年來,每家醫院一名心理師負責所有癌友心理照護,嚴重不足,方俊凱指出,醫學會已提出每家醫院新診斷癌患只要500人就需要一名專職心理師,每2,000人就需要增聘一名心理師,這些心理師人力缺口已提供給國健署,也希望健保署給予經費上的補助,支持癌友不能單靠NGO團體,而是需要政策來推動,才能讓癌症患者不會是一個人。照護者身心負荷大 史莊敬:資源、支援一樣重要癌症照護中,照顧者除了照料癌友生活起居,也承接癌友的情緒、外界的期待,然而,他們的感受與需求卻鮮為人知,導致生理、心理出現狀況,進一步惡化與癌友的互動。台灣癌症基金會諮商心理師史莊敬表示,照顧者因生活繞著癌友打轉,出現睡眠不足、工作受影響等問題,也會時常深陷自責、焦慮、疲倦等負面情緒,進而降低耐心,說話口氣差,動作粗魯,「癌友是會察覺出來的,如此容易引起猜疑、疏離或衝突。」他分析,一旦照顧者的感受與需求不被滿足,如沒有得到尊重與關心,休閒時間或個人空間消失等,便會感到失落,甚至對別人給予的關心產生疑惑。因此史莊敬認為,需要多項資源投入,降低照顧者的身心負荷,並在協助癌友就醫、診療、休養與復原的過程中,一同考量照顧者的想法、感受與需求;照顧者也不需過度要求自己,而是把握當下可以休息的機會,「自己的重要性需自己給,而且照顧者站穩了,才有辦法照顧癌友。」生病經驗非常寶貴 潘怡伶:癌友是職場新助力罹癌從來不會成為任何人的人生規畫,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在32歲那年確診乳癌,當時新婚燕爾才3個月,人生陡然劇變;當下腦袋雖然一片茫然,但對醫師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卻是:「我還能返回職場嗎?」所有影響人生的重大選擇,全都要在短時間內下定決心。「曾有病友在手術前被要求簽下『自願離職書』。」潘怡伶表示,病友遭受到許多職場歧視,一名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輕病友,在病床前被迫簽下自願離職書,本就緊張的心情,又因遭逢職場歧視更加自我懷疑。潘怡伶希望,罹病經驗是所有病友的寶藏,應替之「賦能」,讓罹患癌症的經驗成為職場上的助力,不論是癌症相關的學術研究、病友陪伴工作,都能替醫藥廠,甚至更多病友提供珍貴的協助,除了友善企業外,也需要更多大眾的加入,替病友創造友善的職場環境。營養超量干擾治療 黃孟娟:保健食品用錯傷身保健食品非越多越好!癌症希望基金會學術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部主任黃孟娟提醒,保健食品不當使用不僅傷身,「高劑量、多重服用」更可能與癌症治療產生衝突疑慮。黃孟娟指出,據美國Preventive Service Task Force 2022年JAMA發表的大型研究,健康人額外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對預防癌症、心血管疾病與減少死亡風險無顯著益處。歐洲腸道靜脈營養醫學會癌症營養治療建議,癌友治療期胃口不佳,可補充符合「膳食營養素建議攝取量」維生素、礦物質,不建議高劑量及多重補充。另外,癌友普遍聽聞麩醯胺酸可修復口腔黏膜,但例行補充麩醯胺酸與血液腫瘤再發疑慮有關。建議使用劑量以0.5克/公斤/天為限,可多次漱口後食用緩解症狀,但僅有症狀短期使用,不宜例行補充。黃孟娟建議,預防癌症及降低癌症復發風險的有力做法,是實踐地中海飲食,多吃蔬果、全穀及豆類,每天攝取奶類、每週有海魚及適量優質蛋白質,減少高油食物及精緻糖攝取也是重點。乳癌荷爾蒙治療+細胞週期抑制劑 曾令民:早期高危復發率降乳癌佔據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不過,八成患者多屬於○到二期的早期乳癌。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主任曾令民指出,進一步以生物標記檢測分析,七成癌患為荷爾蒙陽性(HR+/HER2-),雖然預後良好,但萬一是高風險患者,會有高達七成在手術後的前5年復發,建議選擇荷爾蒙治療搭配「細胞週期抑制劑」,與傳統治療相比,能有效降低30%以上的復發風險,達到治癒的目標。癌友除了擔心復發,也害怕遠端轉移。曾令民表示,通常第一個轉移的部位有33%是在骨頭、近19%在肺部,且發生遠端轉移就是進入乳癌晚期,治療目標必須從治癒變成延長壽命。他指出,特別是高復發風險族群,像是4顆以上淋巴結感染,或是1到3顆淋巴結感染加上,如腫瘤≧5公分、腫瘤細胞分化程度第三級、Ki-67指數≧20%,通常會有三成以上會在術後的前2年復發,高達七成會在術後的前5年發生,且三成的患者會有多部位遠端轉移狀況。不過,他說,隨著醫療科技進展,目前高復發風險族群使用荷爾蒙治療搭配「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有效降低30%以上復發風險,針對早期乳癌患者最怕的「遠端復發」,新藥也能顯著降低。他提醒,患者要定期追蹤,若出現淋巴結陽性等,就要回診與醫師討論治療方針。魔術子彈精準攻擊癌細胞 郭文宏:晚期治療有新武器乳癌病友進入晚期,仍有治療希望!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台灣乳房醫學會常務理事郭文宏指出,據統計,晚期乳癌病患的5年存活率為36.2%,比過去進步,隨藥物推陳出新,特別是像「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俗稱魔術子彈)的研發,更讓晚期乳癌治療有新武器,病患更有希望延續生命。郭文宏說,每4名乳癌病患中,有1人為HER2陽性乳癌,過去,HER2(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陽性病患因疾病易惡化,復發、死亡機率較高,讓醫界很棘手,自從針對HER2陽性的標靶藥物問世,情況漸有改善,而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的出現,更受關注,這類藥物運用連接子(Linker)連結標靶單株抗體與化療藥物(Payload),好似戰鬥機配置飛彈,到腫瘤處再以化療毒性精準攻擊,只針對HER2陽性癌細胞,較不會傷及無辜。近來也發現,HER2弱陽性病患佔整體乳癌約55%,臨床試驗顯示,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對HER2弱陽性病患也可產生療效。加上旁觀者效應,致使周遭癌細胞即使沒有HER2表現,也遭受「池魚之殃」,病患存活生機大為增加。郭文宏也鼓勵病患,「積極治療,永不放棄,有一天癌症將成為慢性病!」經濟一次性支付險種佳 林志潔:商保成抗癌金融力「要建立正確金融商品知識、提升健康風險意識!」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林志潔表示,她年輕時買癌症險,而擁有足夠的金融力,罹癌時才有能力動微創手術,她也因及早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早期發現肺腺癌,並了解定期健檢的重要性。林志潔說,當初動微創手術,沒化療,但體內有傷,需休養,所以工作須減量,收入減少,加上有房貸要繳,經濟有缺口,此時,癌症險一次性支付就很重要,買保險要看個人的風險承擔能力而定,需自己做功課、進行評估。林志潔提醒,長輩除了要注意健康外,近來,高齡金融詐騙日趨嚴重,已成國安議題,像往生互助會這類非法商品,很沒保障。另像一位66歲長輩原沒線上銀行帳戶,後來被騙去辦線上銀行帳戶、變更手機號碼,很快遭騙走新台幣900萬。由此可知,不只保險規劃,財產信託也值得考慮,對不懂的金融理財商品,千萬別輕易嘗試,可撥打金融服務專線1998,助釐清疑慮。整合全台保險公司 陳乙棋:縮醫療險理賠時間商業保險是癌友的重要經濟支柱,然而民眾罹癌後要申請理賠,須提供保險公司詳細病歷紀錄與診斷報告,奔波醫療院所申請文件,繁瑣費時。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資訊應用組主任陳乙棋說,壽險公會作為保險產業平台,已整合全台19家保險公司,設立「理賠醫起通」服務。陳乙棋說,該服務具一站式、無紙化的特點,民眾一機在手,只要上傳授權同意書和授權範圍,若就醫醫院是理賠醫起通合作的19家醫療院所,就能直接把治療期間的診斷報告、病歷紀錄和收據等所需資料上傳,同步授權給患者其他保險公司,民眾不必再擔心資料缺漏。他強調,此服務透過區塊鏈等技術保障個資,民眾不必擔心個資外洩。陳乙棋指出,理賠醫起通服務是建構在壽險公會整合21家保險公司的「理賠/保全聯盟鏈」之上,截至去年已為逾24萬民眾節省二次以上的重複申請過程及費用,理賠金核發的時間也從7天降至3天。壽險公會提供的「保險存摺」,讓民眾可以隨時隨地、一站式瀏覽自身所有保單重要資訊。陳乙棋表示,民眾不必擔心紙本保單遺失,能夠定期檢視保單情況,未來將納入更多給付詳情,並以免費使用為目標。新療法 舊保單理賠受限 陳碧玉:癌症保單需定期審視只有罹癌後申請理賠才會找保險公司?現在的保險公司要翻轉觀念,攜手保戶一起促進身體健康。南山人壽健康照護企劃部副總經理陳碧玉表示,作為保戶人生道路的神隊友,在健康促進期透過APP指導運動、定期健康檢查,給予回饋獎勵,如果罹癌也有「健康守護圈」從治療照護到復原期都提供足夠的支持。陳碧玉指出,根據2022年理賠數據顯示,光是癌症險理賠達135億元,平均每個月有3,000位保戶申請理賠,年紀落在40到60歲之間、女性多於男性,但近年也有好幾位40歲以下罹癌,而攤開保戶的癌症險平均保額約56萬元,隨著新的療法問世,不見得以往的保單會理賠,因此需要定期審視保單。針對年輕小資族,她建議,可以買定期癌症保障及外溢保單,待預算足夠或成家立業,首要先檢查過去買的癌症險,對於新式療法可以利用補充包險種來補齊。她舉例,一位35歲男性購買保額100萬元的10年定期險,年繳5,500元,新型補充包則有包含基因檢測、標靶藥物、微創機械手臂等,年繳約莫1萬元預算就能做到。
-
2023-04-14 醫聲.領袖開講
🎧|差點踏上物理之路的免疫學家 新科院士司徒惠康曝抉擇心境
信手捻來一首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說,詩中描繪從「少年聽雨歌樓中」、「壯年聽雨客舟中」,到「老年聽雨僧廬下」的境界,需要時間的醞釀、不同思考的衝擊,以及人生境遇的雕琢。他的一生,正如詩中情境充滿轉折,但他對研究的熱忱,對人的關懷卻不曾改變。司徒惠康是國內著名免疫學家、第33屆中研院生命科學組新科院士,並於去年底就任國衛院院長。擁有醫藥領域「雙桂冠」的他,還曾擔任國防醫學院校長,是位少將軍醫。外人也許很難想像,司徒惠康自幼的夢想,竟不是行醫救人,而是成為一位物理學家。🎧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來自花蓮的退伍老兵之子來自花蓮的司徒惠康,從小生活在單純的環境,家中鄰近太平洋,就讀花蓮高中時,更是每天在拍岸的浪淘聲中度過。父親年輕時就投筆從戎,秉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理念,受國家呼召投入八年對日抗戰。隨後國共內戰爆發,司徒惠康的父親繼續跟著國家進行作戰任務,1949年國軍撤退台灣後,更是滯留滇緬金三角擔任游擊部隊數年,才輾轉來到台灣花蓮,並在黨國要求下退伍。「離開軍隊對父親來講是很大的衝擊。」司徒惠康說,當時台灣跟中國大陸幾乎斷了音訊往來,祖父母是否健在、妻子是生是死父親都一無所知。受儒家傳統的孝道理念影響,在花蓮再婚,司徒惠康也在此後出生。司徒惠康說,出生在苗栗的母親自幼被送到花蓮當養女,並未接受正規教育,父親又是退伍老兵,靠著開卡車的一技之長維生,是相對弱勢的組合。對於困苦的出身,他沒有一絲怨懟,父母親的身教、言教,司徒惠康仍堅守至今,也默默引領他踏上研究之路,貢獻社會:「父親教會我做人一定要正直,可以放下一切去追求你的理念;母親則讓我學會待人處事應有的厚道,寧可自己吃虧,也要幫助別人。」受華裔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激勵因為家貧,司徒惠康從小沒有太多機會從事娛樂,唯一接觸外界的管道是父親訂閱的「中央日報」。他回憶,自己很小的時候,就看到報上登載楊振寧、李政道兩位傑出物理學家,年紀尚輕就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事蹟,「原來華裔族群也能有這樣偉大的科學家!」司徒惠康心中燃起一絲火苗。國中時,另一位物理學家丁肇中獲得諾貝爾獎,更堅定了他要成為物理學家的嚮往。投入大量時間鑽研物理學知識,高中時期也在數理學科取得優異成績,司徒惠康原以為,自己將會進入台大物理系,繼續實踐物理學家的夢想。然而,因爲聯考失常,加上考量家中經濟因素和父母期待,他最終選擇進入國防醫學院就讀。成為物理學家的夢想,仍在司徒惠康心底發酵。當年,國防醫學院院址在水源路上,另一端就是台大校園,司徒惠康常望其興嘆。「在醫學院前幾年,總覺得理想還沒實現,心中滿是挫折、困擾。」他趁著課餘時間到圖書館翻閱物理學書籍,在醫學教育的本科上也無心投入,只求過關。追隨未竟物理夢的時間,一晃就是三年。面對診間病人,曾決心從醫進入國防醫學院四年級,司徒惠康到醫院實習。當他真正面對病人、面對家屬,面對人類的生老病死,司徒惠康才發現,身為醫師的他,有責任、義務把自己準備好。於是他加倍認真的面對實習過程,在三軍總醫院實習的兩年,司徒惠康都拿下第一名成績。他更曾經為了找出國際案例,救治吞入異物的患者,不分日夜翻遍圖書館的期刊論文,最終找出合適的個案參考,讓指導前輩刮目相看,患者也因此安然度過險境。「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喜歡外科,因為對病人的幫助是立即的。」順應境遇,準備就此擔任外科醫師、行醫救人的司徒惠康,在國防醫學院的離校抽籤時,竟抽到籤王,必須留校擔任助教。大學時受到免疫學老師韓韶華的大師典範感染,他選擇進入國防醫學院的微生物免疫研究所任職,就此開啟免疫學研究之路。赴史丹佛大學,四年獲免疫學博士學位1992年,司徒惠康赴史丹佛求學,出國前一年,他還主動申請至中研院的生物醫學研究所,師承外國學者羅傅倫博士,充實自身的免疫學知識。當時史丹佛共有十位免疫學教授,為了擠進知名免疫學家休・麥克德維特博士(Dr. Hugh McDevitt)的實驗室,司徒惠康光是要和麥克德維特見上一面就花了好些功夫。好不容易見了面,麥克德維特卻又質疑司徒惠康有妻女,加上要在國防醫學院劃定的四年之內完成學業,認為他無法全心投入研究。司徒惠康鍥而不捨,說什麼也要跟著這位1980年就被提名諾貝爾奬,在T淋巴細胞基因調控領域非常重要的科學家做研究。最終,在徵詢實驗室三位同儕的意見,且三人一面倒的支持司徒惠康之後,麥克德維特終於點頭讓他留在實驗室。司徒惠康所在的史丹佛微生物免疫研究所,同屆的四位博士班學生中,僅兩位通過博士班資格考,司徒惠康是其中一位。四年的期限之內,司徒惠康不但順利畢業,還發表了三篇重要論文,其中一篇與麥克德維特共同發表的文章,更是登上了頂尖醫學期刊《免疫》。任國醫校長,婉拒其他職位邀約回到台灣以後,司徒惠康繼續從事他熱愛的基因轉殖小鼠研究,研究領域專注在第一型糖尿病。與第二型糖尿病不同,第一型糖尿病是自體免疫導致的糖尿病,患者多是孩童,司徒惠康開發了多種治療模式,希望救治這群弱勢病童。在國防醫學院任教的期間,他一路從基層做到校長,期間時任陽明大學(現為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梁賡義,數度邀他出任醫學院、生科院要職,甚至曾經「三顧茅廬」,司徒惠康都予以婉拒。不願丟下校園裡的學生而去,加上對國防醫學院的忠心、對研究的狂熱,讓他決定留任。在國防醫學院做了五年校長,司徒惠康離開國防醫學院校長職位。他表示,國防醫學院校長對軍醫來講意義重大,是成軍醫局中將局長的重要過程,「我自己沒有太大興趣,但很多學弟等著這個位置,我不能把路堵住。」2018年正式卸任國防醫學院校長職務後,司徒惠康赴國衛院就任副院長。如今四年過去,去年底開始,他接掌國衛院長一職。讓國衛院成為國人健康堅實後盾國衛院任務導向醫研機構的特性,恰好符合司徒惠康人生軌跡中的核心理念:行醫助人、從事研究。司徒惠康說,國衛院擁有優質、多元的研究人才,且能夠匯整國內的臨床試驗資源,也具有進行基因體、蛋白質體學、糞便微菌叢等各式體學分析的能量,透過以人體為對象的研究,獲得更貼近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運用在醫學、公共衛生領域,對疾病的預防治療帶來正面助益。司徒惠康為自己訂下目標,要在國衛院院長任內整合國內上中下游生醫研發能量,系統性的落實疾病預防與治療,並在癌症精準治療、高齡醫學與兒童醫療網等5大領域著力,讓國衛院成為國人健康的堅實後盾。「要在病人的痛苦中,看到身為研究人員應有的責任。」一場論壇中,司徒惠康以此鼓勵在場的數百位病友。源自德蕾莎修女名言「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的這句話,也是司徒惠康的人生寫照。不論是年少時那位意氣風發的實習醫師,壯年時與醫學生亦師亦友的校長,還是如今以研究支持病人的免疫學大家,境遇與職位雖然不同,不變的是司徒惠康對理念的堅持,對弱勢的關照。司徒惠康小檔案學歷:美國史丹福大學免疫學博士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現職: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經歷:國防醫學院校長軍醫局醫務計畫處處長三軍總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獎項:史丹福大學校友傑出學術獎第59屆教育部學術獎科技部未來科技獎(2度獲獎)Podcast 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林琮恩音訊剪輯:高啟書、滾宬瑋腳本撰寫:林琮恩音訊錄製:張羽萱特別感謝:國家衛生研究院
-
2023-04-14 失智.大腦健康
現代人常見4件習以為常的事 可能讓你一步步走向失智
淡江大學前國際事務副校長王高成教授在昨日(12)傳出不幸事件,王高成留遺書表示因腦部病變,智能已失,無法進行教學、研究。專家指出,腦部病變原因眾多,但只要醫療及時介入,都有機會延緩惡化,甚至維持現狀。大家都怕得到「失智症」,因為它通常會是一個漫長的病程,自己生病更拖累身邊照顧的人。但怕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試著從幾個面向來檢視,是不是日常生活就犯了很多容易致病的錯!失智症和記憶力高度相關 維持健康生活減少罹病可能一般失智症發病年齡約在70至80歲,若早於65歲即稱為「年輕型失智症」,因為發生年紀早,常被懷疑是更年期、壓力大,或其他心理因素,所以常忽略及早發現。身心科醫師陳韋伶曾受訪指出,失智症和記憶力高度相關,特別是短期記憶,一轉頭即忘了要做的事;在職場上,原本很熟悉的工作及技能變得常出錯,還有言語或書寫出現困難,都可能是年輕型失智症的表現症狀。除了基因、遺傳等高風險遺傳因子,平常一定要維持健康生活習慣,以降低罹病可能性。檢視飲食習慣而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也常是致病原因,生活步調讓人們習慣吃太快、吃太多、吃太飽,都不利大腦功能。長期投入失智症研究的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傅中玲就曾指出,吃太多導致肥胖,這是一種慢性發炎,對腦子比較不利,血壓和血糖也容易失控,誘發失智機會也高。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曾受訪指出,要維持腦力健康的「心智飲食」,應多攝取抗發炎食物,如鮭魚、蔬菜、水果、堅果,其中富含Omega3、植化素,以及維他命A、C、E,以對抗自由基,避免腦力衰退。心智飲食的食物須多樣化,建議每天吃15種以上食物,包括較多蔬果、未精製全榖、豆類及其製品等。此外還要避免傷害腦力的食物,如香腸、臘肉等加工紅肉,以及炸雞排、鹽酥雞等油炸食物,與精緻甜點、含糖飲料等。檢視運動習慣《國衛院電子報》960期指出「即使是少量的身體活動,也能降低憂鬱風險!」一文寫道,華爾街日報指出,當今沒有藥物治失智,最重要是靠運動,尤其在年輕時期就要養成運動習慣。但現實情況就是,確實很多人沒有運動習慣。因此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前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建議,「走路」是很好的入門運動,應把走路融入生活中。不過走路可不是你所想的隨興的走,根據杜克大學2019年曾在《JAMA網絡》雜誌發表過的一項研究指出,步行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涉及人的骨骼、肌肉、視力和中樞神經系統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雖然人們的步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但是速度下降也與心臟病、失智症到早期死亡的所有因素有關。因此走路時步伐要大、速度要快,至少要走到呼吸微喘的程度,比較能稱得上有運動到。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曾文毅則建議,每天應走7千步,搭配有氧運動及肌力訓練則更佳。檢視其他生活習慣現代人喜歡長時配戴耳機,且音量都開到很大,長期下來對於聽力可能造成損害。高雄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鼻科副教授羅盛典曾受訪指出,聽力退化也會增加失智的風險,尤其長者。他更提醒,聽力損害是老化現象,且「聽力退化是不可逆的」。習慣晚睡、熬夜也是常見惡習。神經科專科醫師鄭淳予曾指出,臨床發現長期有睡眠障礙或不良的人,未來有1.68倍發生記憶力退化或阿茲海默症的現象,而這發現也於《Science》期刊的研究獲得佐證。現代人常見生活惡習1.愛吃傷腦食物:加工紅肉、油炸食物、精緻甜點、含糖飲料等。2.不愛運動。3.總是戴著耳機,甚至開很大聲。4.常熬夜晚睡。【參考資料】.淡大前副校長王高成逝,留遺書「腦部病變智能已失」!醫:高知識份子對失智更敏感.有助預防失智症、延緩記憶力衰退 研究建議中年人每周吃一份這類魚.別再說沒時間,每天15分鐘就有成效!這類運動最能預防憂鬱及失智.是健忘還是大腦開始退化?小心年輕型失智症.有效避免失智及維持腦力健康 專家教怎麼吃怎麼動讓腦袋更犀利.45歲族群走路速度是關鍵 這樣走的人大腦比較「老」
-
2023-04-14 醫療.懷孕育兒
養兒防老,反而被啃老?他直指:窮人沒資格生小孩,6點評估你是不是合格父母
【本文重點】對於現代人生小孩的想法,有人認為窮人不應該生小孩,否則孩子將會受苦。他解釋說,生活成本不斷上漲,生小孩後會導致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可能會面臨「養兒啃老」的問題。他認為,若生下註定會受苦的孩子,為何不讓他們避免這種命運呢?其他網友對此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養育孩子是個人選擇,也有人認為解決房價問題能改善這個問題。--by ChatGPT現在生小孩的人到底在想什麼?養育下一代實屬不易,有網友以「現在生小孩的人到底在想什麼?」為題發文,認為不建議窮人生小孩,並表示自己的觀點不希望讓孩子來到這世界受苦,網友則有不同看法。原PO在Dcard上表示,一般的工薪階級因應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日子就不好過,生小孩之後又要面臨生活品質的大幅度下降,若是以養兒防老的觀點出發,更有可能遇到的是「養兒啃老」,並強調「哪怕找得到工作在階級複製愈發嚴重的情況,微薄的薪資可能養活自己都困難」。窮人不要把生小孩當做「抽獎」他說明,窮人不要把生小孩當做「抽獎」,若只是單純不讓孩子餓死其實也不需花費太多,但窮人的孩子要多麼的自律或要有多少的天賦運氣才有翻身希望,指出「如果孩子生下來註定受苦,為什麼不放過他們呢?」原PO補充,若有錢人生小孩就算了,他們的孩子大可以踩著墊腳石往上爬,並表示「我能做的只是不讓我的孩子來到這世界受苦,做奴隸就請做到我們這一代為止」。有網友認為,台灣是生育率最低的地區,所以一般人不會沒事亂生,但台灣也不是最貧窮的地區,要不要養育孩子都是個人選擇。也有人認為,生小孩的原因在於想撫養一個生命,教導他認識這個世界。其他人留言表示,「解決房價問題就能改善了吧,養小孩的錢現在都拿來養房東了」、「想那些不生小孩的人到底在想什麼」、「不要妄想投胎,有很大機率投胎到中國大陸、印度」、「現在應該不會有窮人把生小孩當抽獎」、「應該有一部分人是被惡長輩所逼」。6點評估你是不是合格父母現代人生活成本上漲,生小孩後會導致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導致有人認為窮人不應該生小孩,否則孩子將會受苦。面對這樣的生活壓力,以下6點幫你評估是否準備好迎接新生命:1.經濟能力: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經濟能力是否足夠養育小孩,包括照顧和教育的費用、房屋和生活費用等。2.生活方式: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生活方式是否適合養育小孩,包括工作時間、社交生活、旅遊計畫等。3.身心狀況:檢視個人或夫妻的身心健康狀況是否適合懷孕和養育小孩。4.教養觀念:檢視個人或家庭的教養觀念是否符合對小孩的需求,包括如何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社交能力等。5.生活環境: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生活環境是否適合養育小孩,包括家庭和社區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等。6.未來規劃:檢視個人或家庭的未來規劃是否能夠包容小孩的需求,包括職業規劃、教育規劃和退休計畫等。以上評估方法可以幫助個人或夫妻更全面地考慮是否要生小孩。除了經濟、教育和生活等方面的因素,也需要考慮個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最終的決策應該是根據個人和夫妻的整體情況做出的。延伸閱讀:.二寶媽曝坐月子血淚經驗!第一胎在家簡直人間煉獄 坐月子3方式如何挑選?.網紅列出16個「不想生小孩的理由」引共鳴,但想生的原因只需一個就夠!.為何已婚男說30萬住月子中心很值得?網:安太座一世平安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2 焦點.元氣新聞
淡大前副校長王高成逝,留遺書「腦部病變智能已失」!醫:高知識份子對失智更敏感
淡江大學前國際事務副校長王高成教授,今晨墜樓身亡,校方證實他留有遺書表示「因腦部病變,智能已失,無法進行教學、研究。」消息傳出,令人遺憾。專家指出,腦部病變原因眾多,但只要醫療及時介入,都有機會延緩惡化,甚至維持現狀。腦部病變的原因很多,根據研究顯示,在腦部健康方面,幾乎所有年齡層都擔心自己面臨失智。台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高知識分子對失智症的感受力更加敏感,但只要醫療及時介入,都能將症狀維持在輕症數年,主要是社會、家人、朋友應鼓勵患者把自身情形說出來,避免承擔過大的心理壓力。高知識分子罹早發型失智症 壓力大易憂鬱王培寧表示,臨床許多年輕型的失智症病患,若能夠將自身情況說出來,身邊的人也願意給予協助,其實都能夠持續在熟悉的工作上任職。不過,高知識分子若罹患早發型失智症,通常敏感度也較為強烈,較早發現自己的工作能力出現些微衰退,卻又不能以老化進行解釋,內心的壓力便愈加龐大。「失智症早期退化不會太過快速。」王培寧指出,患者對於熟悉的工作都能夠持續進行,尤其教學工作應是相當熟捻,談論熟悉的教學領域,其實都不致出現太大的問題,至多請助教提醒上課時間,與研究生討論的時間列出行事曆,旁人的一些小小協助,其實都能夠幫助患者持續在職場上工作。台灣也有機構在進行失智症的支持團體,王培寧說,不管事病患本身、家屬、年輕病友,都有支持團體的資源可以尋求協助,但部分患者可能心理接受不了疾病的衝擊,不願意與人訴說,反造成憂鬱的現象。失智早期退化不會太快 藥物及非藥物協助能維持輕度數年「看見自己還能做到的部分相當重要。」王培寧表示,失智症患者因為生活中會逐漸發現自己「做不到」某些事情,而導致失落、焦慮,但臨床上建議身旁親友可以多讓患者獨立完成事情,或經過他人稍稍協助後,就能繼續做想做的事以建立自信心。王培寧也提醒,即使被診斷出有失智症,民眾其實毋須太過驚慌,尤其在早期,很多事情都能夠持續進行,透過藥物控制以及非藥物的介入,都能夠維持在輕度數年;僅需生活中做些調整,輕度失智症仍擁有很大的自主性,最重要的是接受它,且願意與身旁親友分享。哪些人容易得到失智症?.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人士。.具有失智症家族病史的人,父母親或兄弟姊妹曾患有阿茲海默症等退化性失智症或血管性失智症,相對一般人病發的風險較高。.巴金森氏症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一般同齡者高。.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者,或曾有中風病史與家族史的人,引發血管性失智症的可能性也高。尤其中風患者是高危險群。.腦部曾受創傷或感染的人。.長期處於憂鬱,極少參與社交活動的人。.長期抽菸的人,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較快。資料來源/元氣網疾病百科(責任編輯:葉姿岑)★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邀你一起填寫「你居住的城市失智友善嗎?」調查問卷,了解失智症,憶起讓失智更友善
-
2023-04-12 養生.家庭婚姻
買冷氣被婆婆酸「為何不省下來買房」 網笑:哪來3萬塊的房?5招解決婆媳問題
現在買房大不易,許多人會選擇先租屋來存錢,等日後再來決定。不過日前一名媳婦抱怨,她趁著政府補助與優惠期間,購入了一台冷暖空調,沒想到卻被婆婆酸「有錢可以買日本的冷氣,是不會把錢省下來買房子喔?」讓她氣炸表示「有暖氣可以吹本來很開心,卻被討厭的婆婆壞了好心情」。買冷氣被婆婆酸「為何不省下來買房」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表示,她前陣子趁著政府補助跟優惠,換了一台日系品牌的冷暖空調,結果她的婆婆來家裡看到,就開始酸言酸語,當著孩子們的面,對他們夫妻倆說:「有錢可以買這種日本冷氣,是不會把錢省下來買房子喔,到現在還跟人家租房子,不會覺得很丟臉嗎?」原PO表示,當下真的覺得好生氣,明明以後搬家還是可以把冷氣拆走啊!她坦言「本來想要跟婆婆翻臉的,但看到老公只是頭低低沒有說任何話,而且孩子們也都看著,最後還是忍下來」。文末,她大嘆「有暖氣可以吹本是件開心的事,但我那討人厭的婆婆,完全壞了這樣的好心情,每次跟老公說也沒有用,他都沒有作為,真的覺得心好累」。網友表示:冷氣省20台也買不起房子對此,有網友安慰她「婆婆都很愛講這種話,很正常拉」、「冷氣省20台也買不起房子啊,連頭期都不夠欸」、「關她屁事,又不是她花錢的!」、「買冷氣的錢可以買得起房子的話,我還不買爆!冷氣一台只要3萬多,哪能夠買房子呢!」、「老實說妳婆婆可能是在罵自己兒子,罵兒子到現在還沒有能力買房給妻兒住」。5招解決婆媳問題1.將對話轉移話題:如果遇到類似婆婆的貶低或不尊重的言論,可以嘗試轉移話題,例如問她有沒有最近做什麼有趣的事情,或者分享一些與冷暖空調無關的話題。這樣可以避免讓氣氛變得更加尷尬或是引發不必要的爭吵。2.嘗試溝通:如果你的婆婆經常對你這樣講話,可以試著跟她溝通,讓她知道這樣的話語讓你感到不舒服。婆婆可能是有好意,但是表達方式可能不太得體。透過溝通可以讓雙方更了解對方的想法,建立更好的關係。3.設立邊界:如果你已經跟婆婆溝通過了,但她還是經常說這樣的話,那麼你可以考慮設立一些邊界。例如,如果婆婆來到你家裡就開始挑剔你的家居裝潢或是你的消費方式,你可以試著給她明確的信號,讓她知道這樣的言論是不被允許的。4.不要理會貶低語言:婆婆的言論可能讓你很不舒服,但是如果你知道這不是她的本意,那麼你可以嘗試不要理會這樣的貶低語言。畢竟,你不能控制別人的言論,但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不要讓別人的話語影響你的情緒。5.找到支持:當你遇到困難時,找到支持的人可以幫助你渡過難關。你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聊聊天,或者尋求專業的諮詢服務。透過分享自己的感受,你可以減輕壓力,並且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總之,婆媳之間的問題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夠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彼此尊重、理解和包容,以建立穩固的家庭關係。延伸閱讀:.被罵到撕破臉!多年後婆婆主動聯絡,媳得知原因怒封鎖 5方法改善婆媳問題.期待婆媳關係像母女?恐怕會大失所望!心理師教5方法化解新世代婆媳問題.女結婚才有依靠?媽反駁爸「嫁你倒楣下半輩子」曝血淚史!婚前思考6問題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1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最愛問【糖尿病】血糖藥吃多會洗腎? 醫:糖尿病控制不好,血糖失控才會
「我的血糖都控制在標準範圍內,可以不要再吃藥了嗎?」診間常聽到糖友的擔憂,害怕長期吃藥傷身,甚至步上洗腎不歸路!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偉輔對此事闢謠說,吃藥不是可怕的事,血糖藥除了可降低血糖,有的血糖藥亦不會造成器官負擔,但部分藥物確實會造成腎臟負擔,若沒有控制好血糖,也可能引起腎臟等器官的病變。Brad是一名年輕糖友,由於工作導致生活作息不正常,27歲確診糖尿病,但他卻說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全家都有糖尿病,所以早有心理準備。Brad分享罹病6年,會主動與醫師討論病情變化,進而找到合適的用藥方式,並調整生活作息,血糖更穩定。他說,平時可以做功課,但不要隨意聽信迷思,應向醫師求證,遵從專業建議很重要。>>【延伸閱讀】年紀輕就確診糖尿病,讓Brad提早重視健康問題,聽聽他怎麼說…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為糖友設計糖尿病衛教系列影音課程,邀請專家破解迷思,並收集糖友課後的真實提問,一起看專家來解答!Q1. 糖友陳先生:為了避免洗腎,如果血糖穩定,糖尿病的藥可以少吃幾顆嗎?黃偉輔說,很多糖友不願意吃藥的原因,是擔心藥物殘留影響肝臟代謝,會增加洗腎的風險。其實,許多民眾肝腎功能惡化的原因,是因自行服用消炎藥、打止痛針,但糖尿病引起的腎病變則是因為血糖控制不佳,並非長期使用血糖藥所致。糖尿病藥物選擇很多,藥物在上市前都經過嚴格把關,降血糖同時保護肝腎、心血管等器官,平穩控糖,也能避免發生低血糖。黃偉輔提醒,糖友應學習與疾病和平共處,定期服藥、生活作息規律,身體數值平穩後,便能減少各種併發症的發生。服藥的原則是「聽從醫囑」,血糖穩定是因為藥物發揮作用,自行停藥或更改用量則會讓血糖震盪,造成血管和神經的傷害。Q2. 糖友王小姐: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可以做的我都做了,為什麼血糖還是不穩定?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和按時服藥是控糖金三角。不少糖友認為吃飯是禁忌,只吃蔬菜和肉類,黃偉輔表示,人體需要攝取碳水化合物,如果少吃米飯,反而容易吃進太多其它升糖指數更高的食物,或陷入含糖食物的陷阱。以台南牛肉湯為例,吃起來鮮甜美味,牛肉富含蛋白質,而湯頭的甜融入了蔬果熬煮的糖,整碗喝下去絕對爆表!許多糖友表示,已經很努力注意飲食、執行運動計畫,為什麼效果還是有限?黃偉輔說,患者的「認真」不一定跟醫護同步,公園散步的運動量就有限;現在很流行的低GI食物,纖維含量雖豐富,但不代表低熱量,更不能多吃。【更多糖尿病衛教影音】影音1:糖尿病飲食怎麼吃?影音2:糖尿病可以不吃藥嗎?>>【延伸閱讀】糖友易共病,如何正確飲食用藥?>>【延伸閱讀】糖友健檢紅字心慌 是藥物出問題?【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4-11 醫療.消化系統
口乾、口苦、口臭⋯ 是肝不好嗎?醫解析各種可能原因,只有肝衰竭才會口臭!
當出現口乾、口苦、口臭等症狀時,民眾常聯想到是否肝不好,加上中醫有「肝火旺」一說,所以常以為要往肝臟找問題。其實,這幾種症狀可能的原因很多,與肝臟的相關性反而是比較少的。以下分別介紹: 口乾可能是唾液分泌減少引起,原因可能是自體免疫疾病,例如乾燥症或是唾液腺阻塞,抑或是口腔問題,如牙周牙齦發炎、感染、潰瘍等,也可能是由於服用某些藥物引起唾液分泌減少的副作用。 口苦可能是某些腸胃道疾病所導致的,像是胃食道逆流或膽汁逆流等病況,因為胃酸及膽汁逆流到喉嚨,就可能感覺到口苦。口臭大部分的原因來自口腔疾病,因口腔內細菌數量龐大,尤其是革蘭氏陰性厭氧菌位於味蕾的間隙、喉嚨、扁桃腺,在無氧環境下細菌會大量繁殖,分解食物產生之代謝物就會產生氣味;若口腔衛生不佳導致牙菌斑大量殘留或患有口腔疾病(如牙周病、齲齒、口腔潰瘍、黏膜發炎等),則會引發口臭。而就機轉來說,細菌把含有硫的蛋白質代謝後,形成硫化氫和甲基硫醇,就是造成口腔臭味的來源。其它原因也有可能造成口腔異味,例如抽菸、好吃味道較重的食物,例如:大蒜、蔥、薑、青椒、洋蔥等,也會造成口臭,但只要停止這些行為或避免味道較重的食物,就可以改善。另外,口腔內的唾液有抑止細菌繁殖的殺菌作用,唾液也能溶解散發異味的物質,幫助清潔口腔,若唾液分泌減少而口乾,則會引發口臭,故乾燥症也是引起口臭的原因之一。另外,女性更年期時,因荷爾蒙改變,也可能會引起口乾並出現口臭。其它疾患如鼻竇炎、慢性支氣管炎(其擴張發炎導致長期積痰積膿,引發細菌增生發酵,口腔便產生異味)也會導致口苦口臭;而糖尿病導致之酮酸中毒會出現爛水果味;腎臟病人因為尿素氮堆積,尿素經過口腔細菌作用,分解成氨,從口中排出,也會造成異味(尿騷味)。至於消化器官疾病也可能導致口腔異味,例如腸阻塞造成食物滯留於腸子內發酵,產生氣味;胃食道逆流、慢性胃炎和胃潰瘍也可能會影響口氣。另外有一種心因性口臭,患者因情緒壓力大、緊張焦慮、失眠而造成心理壓力,患者事實上沒有口臭,但卻一直認為嘴巴臭,這需要身心科的介入,以心理諮商等方式,去找到真正的原因(壓力來源),才有辦法改善這種狀況。肝衰竭才會出現口臭而在造成口臭的原因中,肝病占比其實不高,慢性肝炎、脂肪肝等問題都不會造成口臭,只有嚴重到肝衰竭狀況的病人才會出現口腔異味。這種狀況之所以會導致口苦口臭,是因肝臟正常功能是把二氧化碳和氨合成尿素,從尿中排出,而當肝衰竭、肝臟功能下降時,代謝功能變差而血中氨的濃度上升,氣態氨會從呼吸道黏膜及口腔排出,而產生異味。而當肝衰竭、肝臟功能變差時,通常還會伴隨有其它症狀,例如:疲勞、食慾差、凝血功能異常、黃疸、蜘蛛痣、腹水等。若出現以上症狀,則暗示肝臟出了大問題,需要盡快就醫。先檢查口腔問題綜合以上分析,大部分口乾、口苦、口臭的困擾,還是口腔問題引起,所以建議可以先去牙科門診,了解是否為牙周、牙齦、牙菌斑等問題造成的症狀。若排除口腔問題,則應進一步查明是否和內科疾病相關。例如,若是懷疑和肝病、腸胃消化系統或其它內科疾病相關,則應該考慮做基本抽血檢查、腹部超音波,甚至上消化道內視鏡,確認是否有胃食道逆流、嚴重潰瘍、肝病、腎臟病或糖尿病等內科疾病。若非上述嚴重疾病引起的口臭,改善方式主要還是從口腔衛生做起,平時維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吃完食物後立刻刷牙,使用牙線清潔口腔,避免牙菌斑殘留。舌頭表面有一些乳突狀突起的結構,容易累積細菌,刷牙時可使用牙刷清潔舌苔,使用漱口水維持口腔清潔及去除口臭,定期洗牙,去除牙菌斑和牙結石。此外,平時應多喝水,增加口腔濕潤度,避免口腔乾燥,可以消除不佳的口氣。另外,出現口乾、口苦、口臭症狀有時也是也是一種警訊,建議不妨可以定期健檢,確認身體各器官狀況,以保健康。【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97期(2022-01-12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0 焦點.元氣新聞
嚴重腎衰竭每天洗腎,「五福星」港星吳耀漢逝!腎臟病5症狀,小便有泡沫就是「泡泡尿」嗎?
【本文重點】資深香港影星吳耀漢於4月10日離世,享壽83歲。吳耀漢近年因腎臟病、心臟血管栓塞和聽力衰退等問題而陸續受到限制。腎臟病初期不易發現,需注意疲倦、貧血、高血壓、泡泡尿和水腫等症狀。慢性腎臟病分為五期,患者不一定需要立即進行洗腎治療,需控制慢性疾病,如血壓、血糖,避免高蛋白、磷離子、鉀離子和內臟等食物,以及避免長期使用消炎藥等。在腎功能受損的情況下,需遵循醫生的建議和定期檢查。--by ChatGPT據港媒報導,以「五福星撞鬼」系列電影走紅的香港資深影星吳耀漢今(10日)傳出逝世的消息,他的家人在通訊群組證實吳耀漢離世,享壽83歲。《香港01》報導,吳耀漢家人在昨(9日)接到醫院通知前去見吳耀漢最後一面,他們被告知吳耀漢的心臟停止了,醫生一度嘗試用儀器使它再次運作但仍無效。事實上,吳耀漢近年因年紀大身體陸續出現問題。他曾因心臟血管栓塞要做手術,聽力衰退也讓他兩邊耳朵都戴了助聽器。有嚴重腎衰竭的他腎功能只剩約一成,每日要洗腎4次,吳耀漢2年前受訪時透露自己因每天洗腎使得日常生活受限很多,但醫生不建議他換腎。腎臟病初期5大症狀腎臟病初期其實不易發現,除了靠健檢揪出紅字,平常還要注意若出現「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五大症狀就要小心,避免腎病變。而許多人對「泡泡尿」的症狀最是感到疑惑,因為平常尿尿可能或多或少會有些泡泡,那該如何辨別?建議先觀察5至10分鐘,蛋白尿的泡泡不易消散,若持續數天未改善,應進一步就醫。得了腎臟病就會走到洗腎?而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其實不少,去年洗腎人口即已超過9萬人,很多人也擔心,是不是得了腎臟病最後就一定會走到洗腎?慢性腎臟病分期慢性腎臟病分為5期,分類指標是綜合年齡、性別和血清肌酸酐(CR)算出的腎絲球過濾率值(GFR)來判斷。.第1期的腎臟功能都還正常,但可能出現夜尿、多尿等情形。.第2期則開始出現腎功能異常;這時候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需注意飲食和維持良好作息,建議每半年定期追蹤一次腎功能。.第3期開始進入中重度腎臟病階段。.3到5期腎已明顯受損,應控制好慢性病。.第5期腎臟腎臟無法正常代謝運作,會開始出現尿毒症狀。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曾柏榮曾受訪指出,3到5期的病人並不是馬上就要洗腎,此時應該控制好慢性疾病,包括血壓、血糖,減少高蛋白食物和控制磷離子、鉀離子的攝取,避免內臟、湯汁等食物,也要盡量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藥品。亞東醫院腎臟內科醫師潘思宇則指出,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而言,是否需要開始透析治療,需要考慮這兩項重要臨床指標:1.腎功能不全的嚴重程度2.是否有藥物無法控制併發症。4族群特別留意腎臟狀況國健署也在上個月的「世界腎臟日」提醒,吸菸、肥胖、三高患者以及年長者,特別應注意腎臟狀況。平常可透過「驗尿」及「抽血」2種檢查方式,確認腎絲球過濾率、尿蛋白狀況,了解自己屬於腎臟病五期中的哪一期。國健署有免費提供40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之成人健檢,幫助民眾及早覺察三高及腎臟狀況。國健署護腎黃金8守則1.多喝水2.健康飲食3.規律運動4.定期檢查腎功能5.三高控制6.體重控制7.不抽菸8.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參考資料】.「五福星」吳耀漢離世!晚年每日洗腎享壽83歲.腎臟病什麼時候該洗腎?醫曝出現3種情況就要有心理準備.我的腎功能如何,是否需要「洗腎」? 腎臟科醫師告訴你臨床判斷指標.慢性腎臟病分五期:小心腎臟病5大徵兆 3分鐘自我檢測.這些壞習慣會害腎提早罷工!「世界腎臟日」公布護腎8招,少吃止痛藥也在內
-
2023-04-10 養生.家庭婚姻
李坤城小40歲爺孫戀引關注 老少配是各取所需還是有真感情?
2013年音樂人李坤城與小他40歲且當時還是17歲高中生的林靖恩交往,成為當年轟動一時的「爺孫戀」,如今10年過去,9日林靖恩在臉書發文透露李坤城的死訊,讓外界感到震驚和惋惜。據報導,林靖恩透漏原本沒有結婚的計畫,直到李坤城因大腸癌住院期間,因為一些醫院文件需要家屬簽名,面對這樣的現實問題才決定辦理結婚登記,在醫護人員的見證下於病房完簡單的結婚儀式。為什麼老少配容易引關注?受到傳統禮教影響,老夫娶嫩妻常被以「老牛吃嫩草」、「老男人愛呷幼齒」、「老不修」等不堪入耳的形容詞嘲笑,並且往往惹人側目,像是諾貝爾得主楊振寧以82之齡,娶了28歲的翁帆,兩人相差達54歲。而演藝圈也有不少案例,例如已故的「青蛙王子」高凌風和第三任妻子金友莊就相差19歲。樹德科大性學研究所教授林燕卿曾受訪表示,「老少配」之間因年歲的落差,不論在言語溝通或生命經歷,都有代溝存在。例如楊振寧就曾坦承,由於年齡的差距,和翁帆兩人的確存在代溝。通常在男方年長女方年幼的組合中,男性較常擁有高社會地位和成功事業,為情場或婚姻中的老手;女性則擁有年輕的身體和稚嫩的心智,更容易被操控。年長一方可獲得掌控感的快樂,而年輕的一方只需順從,就能獲得周全的呵護。婦科權威鄭丞傑曾受訪指出,男女結婚的情況多半是男性年紀稍長一些。這是因為年長男性通常擁有較穩定的經濟基礎,心智上也較成熟,有更多的魅力吸引對方。此外,他們也能容忍太太一些小錯誤。然而,若年齡差距超過15歲,兩人可能會面臨社會壓力。不過,只要兩人情投意合,心靈契合,並做好心理準備和相互調適,就算受到外界的看法,他們仍能擁有美滿的婚姻。至於老夫少妻或老妻少夫的情況,同樣需要承受社會壓力和下一代的接受度。因此,關鍵是要冷靜思考並問自己選擇對方為終身伴侶的原因是什麼,而且要有相當的心理準備和彼此調適,才能擁有長久的幸福婚姻。老少配最常遇到的問題是性生活?統計資料顯示,「老少配」婚姻普遍存在性生活不協調的問題,主要原因是40至60歲之間的中老年男性勃起障礙,如無法勃起或勃起硬度不足,進而導致夫妻感情和男性自信心受到影響。泌尿外科醫師吳政哲在受訪時曾推測,很可能與現代人晚婚、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以及缺乏運動等因素有關。性慾會隨年齡增長而降低,這是自然的生理退化現象。除了年齡因素,代謝症候群、肥胖、熬夜、抽菸、酗酒等也都會導致睪固酮濃度降低,進一步影響勃起功能。因此,男性超過40歲後應注意身體的變化和健康管理。無論是「老少配」還是「姐弟戀」,年齡差距過大會對生理和心理產生影響。建議雙方互相溝通體諒,嚴重情況則需尋求醫師協助。最好夫妻一起到門診,以便了解實際情況,避免誤解。老化是正常的過程,男性進入中年後也應了解自己身體的變化,並預防和治療相關問題。必要時可以尋找適當的醫療和身心治療方式。另外,一般人認為,年紀大了就不應有性行為,甚至以為老年縱欲過度有害身體。但泌尿科醫師吳季如曾受訪指出,對於銀髮族性生活應保有開放態度,並擁有規律性生活,即使因高血壓、糖尿病會引起男性勃起功能障礙,但經適當的治療和控制,擁有「性」福美滿的性生活,反而有助於身體健康。
-
2023-04-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步一步陪著病人慢慢走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學生如何成為良醫」。高雄醫學大學一位資深肺癌專家以病人的照護,說出許多富有哲理的話,「除了這些藥物治療之外,我們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幫病人做的事」、「醫療工作很忙所以很重視效率,但這樣久了會失去對病人的敏銳和溫柔」、「每一個病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無論是誰,都希望你們能放慢腳步,蹲低下來看看這些跟你不同世界的人,多了解他們才能夠真正幫助他們」。接著一位臨床實習醫學生更睿智地指出,處處以「醫病對立」的立場,只怕「如果不這麼做,會被告」,反倒可能被告,唯有發揮「同理心」,隨時「將心比心」,才能根本性翻轉醫病對立的關係,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最後,醫病平台回顧當年成立這電子報就是為了改善醫病關係,而誠懇的向各醫學院校師生邀稿,分享各校對改善醫病關係的努力。一個住在恆春,小細胞肺癌以Lambert-Eaton syndrome來表現(這是一個小細胞肺癌造成的近端肌肉無力的疾病)的中年未婚男性,原本是煙酒檳榔都來的水電工,最常做的娛樂就是在後壁湖潛水抓魚,但現在肌肉乏力從神經內科轉過來,連走路都很困難。檢視過報告和影像,我坐在床旁的陪客椅和他聊天,他有點緊張和焦慮,除了解釋現在的病情和未來的治療策略之外,復健和陪伴應該是很重要的事。「我請少年醫學生陪你走走(台語)」,於是請實習醫學生陪他用助行架(walker)在護理站慢慢走,陪他一步一步復健,就像小時候我們蹣跚學步,爸爸媽媽在旁邊看著的樣子一樣,也叮嚀學生在病人快要跌倒的時候要保護他,在這緩緩走路的過程,也希望醫學生能夠跟他聊聊天,瞭解在常規的病歷紀錄下病人還有沒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事情,病人得到這樣子的惡疾會不會心情鬱悶?會不會擔心別人異樣的眼光?短期他應該沒有辦法工作了,會不會因為沒有做水電工所以沒有錢過生活?家裡還有其他人可以照顧他?還是他需要照顧家裡年邁的父母?定期要從恆春來高雄看診接受化療有人可以定期帶他嗎?學生覺得有點疑惑,我們照顧的重點不是應該擺在最新論文上提到使用傳統化學治療合併昂貴的免疫治療對於擴散期的小細胞肺癌可以改善他的存活率嗎?不應該只是這樣子的。如同我常常跟學生說的,我們必須不斷讓自己在醫學知識上變強,才不會帶病人走錯路,但除了這些藥物治療之外,我們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幫病人做的,醫療工作很忙所以很重視效率,但這樣久了會失去對病人的敏銳和溫柔。以你們的才智,讀書很容易,報告可以做得很漂亮,甚至很多的面試都可以講的頭頭是道,你們每天在醫院都走得很快,如同你們在學校總是努力爭第一拿冠軍,深怕走慢就落後了。你們是臺灣升學制度下的人生勝利組,未來一片光明,但你們真的知道醫師這個職業要照顧的人是誰嗎?可能是那些又老又窮無理咆哮甚至毒癮煙酒檳榔樣樣都來,平常你不會想多看一眼的族群;也或許只是疾病造成生活困頓的普通人。但請記得,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無論是誰,都希望你們能放慢腳步,蹲低下來看看這些跟你不同世界的人,多了解他們才能夠真正幫助他們。這些病人因為生病了才與你相逢,人一旦生病就變得很脆弱,如同他在跟我們講話有點畏懼的樣子。因為關心他,所以每天要仔細觀察病人,也試著幫他解決問題,每天要為病人念點書看看要怎麼樣做才能讓他好一點,在適當的化學治療、放射治療、藥物調整、積極復健外,我們是不是還有能夠幫他做的事情?例如考量到他的行動不變,我們是不是可以主動幫他寫巴氏量表找移工照顧他或長照系統的協助,而經濟負擔的部分可以請社工師尋求或社會資源協助,至於憂鬱的部分可以請精神科或者是腫瘤心理師協助,這些都是在癌症治療之外很實質的幫忙。我也知道有些醫療上的努力和支持只是徒勞無功,病人也不見得能活得比較久,但是相信有我們的陪伴,病人在抗癌的這個路上是不孤單的,有時候只是默默聽著他的故事抱抱他就是很棒的事情了,在肺癌還沒有走到無可挽救之前,我們可以多給他一些好好治療的勇氣。「以後病如果好一點的話,你來恆春,我下海抓魚給你吃。」「好啊,我們一言為定。」兩個男人相視而笑,希望會有那麼一天,我期待。
-
2023-04-09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高價新藥納健保 健保署多管齊下控藥費
【本文重點】為加速給付癌症新藥,健保署採用前瞻式預算、建立登錄系統及多元風險分攤制度,並將研議癌症新藥差額部分負擔及醫療保險附加醫療險。此外,也積極推動精準醫療,專注於基因檢測及針對基因變異位點給予藥物治療。癌症醫療花費逐年增加,癌藥費用已超過健保總額每年成長率4%。健保給付癌症藥費快達400億元,未來還會持續增加。--by ChatGPT癌症連續40年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癌症藥費屢創新高,健保給付藥費如何把關?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參與「2023癌症高峰論壇」表示,目前採用「真實世界依據(RWE)」與「藥品給付協議(MEA)」兩大機制,在法規授權下商價管控藥費,當藥物有效時,健保加碼給付,若是無效,廠商必須還款,110年已為健保節省藥費近50億元,健保計畫給付CAR-T細胞治療,也將採取此一模式評估。2023癌症高峰論壇由國衛院、聯合報主辦,今年為第五屆,主題是「擁抱您,不會一個人」,癌症照護不只有醫療,還包括患者心理、照顧者、社會結構、文化背景及國家政策等,藉由論壇進行全方位探討,提供病友更深入、更直接、更有效率的幫助。石崇良今以「健保癌症治療政策及展望」,在論壇中發表專題演講。石崇良說,傳統藥品需經三期人體臨床試驗,收案人數達數百人以上,但醫療科技進步,許多癌症新藥在二期臨床試驗就取得藥證,如治療急性白血病的CAR-T細胞治療;正在審核中的的基因治療罕病藥物,一劑6000萬元,三期臨床試驗也僅收案20多人。為加速癌症新藥給付,健保署首先採用前瞻式預算,希望廠商提早提出新藥納保申請,再經醫療科技評估及病友意見,透過專家會議、共擬會議,進而與廠商議價,價格採多元風險分攤制度,如限定價格範圍、折扣、價量協商、價值導向等,再經真實世界依據(RWE)資料評估,最後完成議價。石崇良說,真實世界依據資料為針對癌症新藥建置登錄系統,蒐集病人資料、追蹤用藥成效,並定期檢討給付,藥物有效時健保可以加碼,無效時廠商還款,藉由此制度110年為健保節省藥費近50億元。健保預計給付CAR-T細胞治療,目前廠商開價一千多萬元,正擬定相關登錄系統,價格也在協商中。另外,石崇良表示,為了幫助癌症新藥納入健保,短期政策是加速給付收載及建立退場機制,如新藥給予兩年暫時性支付,有效就繼續給付,無效就退出。長期策略為藥品差額部分負擔,提升新藥可及性,將蒐集、諮詢各界意見,以評估可行性;同時針對高價藥品,研議獨立多元支持基金或預算。另外,也透過健保協同商保,讓醫療保險更到位。石崇良說,目前商業保險無法帶病投保,且實支實付醫療險需要住院,並有投保上限及額度限制,而醫療險多為儲蓄險或其他險種附加,未來希望健保附加醫療險,但也需要諮詢各界意見,了解未來要如何開發保單。健保署也積極推動「癌症精準醫療」照顧,也就是個體差異治療模式,目前一年約給付兩億多元於白血病、乳癌、肺癌、大腸癌等基因檢測,針對基因變異位點給予藥物治療,現以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伴隨性檢測及用藥較多。依健保署統計,從2014至2022年,癌症醫療花費逐年增加,從783億元增至1334億元,其中癌藥費用從180億元上升至402億元,上升達2.3倍,每年癌藥平均成長率約10%,已超過健保總額每年成長率4%。石崇良指出,健保給付癌症藥費400多億元,共照顧83萬名癌症患者,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約12萬人,未來癌藥支出還會持續增加。
-
2023-04-08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聚焦癌友身心、新藥發展引熱議
2023癌症高峰論壇今年第五屆,為新冠疫情後首次實體舉行,此屆主題「擁抱您,不會一個人」。國衛院長司徒惠康表示,癌症高峰論壇為與「聯合報」共同舉辦,自第一屆討論癌症治療方法、精準防癌以來,逐漸了解癌症不只是醫療問題,還包括患者心理、家庭照顧者、社會結構、文化背景及國家政策等,癌症論壇藉由全方位探討,提供病友更深入、更直接、更有效率的幫助。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說,癌症為國人主要死因,這次論壇進行全方位討論,協助病友及家屬處理癌症帶來的問題,今年論壇更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面對癌症觀念,不只是面對癌症治療,更需要關照癌症病患、家人及照顧者,因癌症不僅對病人帶來衝擊,更讓家人、照顧者面對許多挑戰,相信論壇提供的資訊,可以讓病友、照顧者知道如何面對、處理及找到解方。游美月說,為期兩天論壇將從如何預防癌症、治療後如何避免癌症再復發,以及癌症術後照顧時,如何解決經濟與財務負擔等方面進行研討,在議題主軸方面為癌友身心、癌症新藥新發展、癌症預防、經濟負擔共四個面向進行討論。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衛福部健保署、衛福部國健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聯合報元氣網、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團共同舉辦。今天上午論壇講者有國衛院長司徒惠康、健保署長石崇良、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台灣癌症基金會諮商心理師史莊敬、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部主任黃孟娟、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跨界藝術家眼球先生。癌症成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40多個年頭,癌症時鐘連年加快,109年已來到每4分19秒就有一人罹癌的速度。司徒惠康表示,過去癌症治療主要有兩種概念,一種是手術直接切除,第二種是化學藥物、放射線、賀爾蒙及標靶治療等外部介入的方式,達到「毒殺癌細胞」、「減緩癌細胞生長」。司徒惠康從「癌症治療面面觀」分析,目前研究走向「誘發體內既有的免疫系統」以清除癌細胞,如「自然殺手細胞」、「殺手T細胞」、「記憶T細胞」是人體內第一線「捍衛戰士」,但要啟動它們需要「吹哨人」,如樹突細胞、B細胞、輔助T細胞等;國衛院、中研院、成大醫院已啟動合作計畫,並在2月通過食藥署臨床測試許可,研究「樹突細胞免疫療法」以客製化設計癌症用藥,誘發體內免疫反應,替未來癌症治療提供更有效的方案。健保署長石崇良主講「健保癌症治療政策及展望」時指出,去年癌症就診病患83萬人,健保癌症醫療花費達1300多億元,約占健保總額的六分之一,其中癌藥費用支出達400多億元,每年癌藥費用平均成長率約為10%,但健保總額成長率僅約4%,因此,癌症藥費成長率已高於總額成長率,其中以標靶藥物支出最多達248億元。因此,癌藥如何透過醫療科技評估給予給付,或經病人使用後研判可能療效不佳,而必須退出健保格外重要。石崇良說,面對癌症治療的挑戰及展望,於短期策略是加速給付收載及建立退場機制,長期策略是健保協同商保、醫療保險更到位,面對高價新藥健保署擬推動差額給付,減輕民眾負擔。另商業保險無法帶病投保,且實支實付醫療險需要住院,以及投保上限及額度有上限限制,這些必須一一與外界溝通研議解決方案。至於,在降低癌友高自殺風險方面,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指出,台大公衛學院曾進行台灣癌症患者自殺死亡比例,一般而言,癌症自殺死亡率約一般人兩倍,但台灣癌患標準化死亡比約2.47倍,高於他國,近年政府雖開始推動癌友的心理照護,但仍嚴重力不足。方俊凱說,國健署雖在103年有醫院癌症診療品質提升計畫,但每家醫師僅一名心理師來負責癌友心理照護,面對龐大癌症病人,非常不夠,學會曾算過,每家醫院新診斷癌患每500人就需要一名專職心理師,每2000人需增聘一名心理師,這些心理師人力缺口已提供給國健署,也希望健保署給予經費補助,支持癌友不能單靠NGO團體,而是需要政策上來推動,才能讓癌症患者不會是一個人。當罹患癌症後,病友、照顧者所面臨的心理衝擊,台灣癌症基金會諮商心理師史莊敬說,其實「照顧者面對患者有很大的責任,但誰來照顧他們?」因照顧者時間安排以癌友為主,但外界又寄予厚望,導致照顧者生、心理面臨挑戰,如睡眠、食慾、工作等常受到影響,也深陷焦慮、疲倦、委屈等情緒,進而反映在與癌友的互動,惡化雙方關係。「悲傷是起於失落,失落則是來自對期待的落空。」史莊敬說,當照顧者需求沒有獲得回應,心聲不受重視,就會感到失落,因此除了外界增加資源,分擔照顧壓力,照顧者也須傾聽內在的感受,並把握當下可以休息的機會,才有動力繼續照顧癌友,溫暖雙方的心靈與情感。癌友營養攝取方面,癌症希望基金會學術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部主任黃孟娟說,研究顯示,地中海飲食可防癌,且預防再罹癌,地中海飲食原則為「餐餐攝食豐富蔬果全榖乾豆」、「天天不忘有牛奶及堅果」、「每周有適量優質蛋白」與「每月偶爾才吃甜食、紅肉」,適量優質蛋白指海鮮與豆類至少2份、雞蛋2到4個與白肉2份。針對保健食品,癌友若蔬果攝取不足,選一般人營養建議攝取量即可,避免多重補充或高量補充,以免干擾治療。「曾有病友在手術前被要求簽下『自願離職書』」,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表示,乳癌病友遭受到許多職場歧視,一名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輕病友,在病床前被迫簽下自願離職書,本來就緊張的心情,又因為職場歧視更加自我懷疑。潘怡伶說,「罹病經驗」是所有病友的寶藏,應該替之「賦能」,讓罹患乳癌的經驗成為職場上的助力,不論是乳癌相關的學術研究、病友陪伴工作,都能夠替醫藥廠,甚至更多病友提供珍貴的協助,除了友善企業外,也需要更多大眾的加入,替病友創造友善的職場環境。今年癌症論壇邀請跨界藝術家眼球先生,請他談談照顧罹患腦癌父親時的過程,他形容這是趟「生命教育旅程」,從接獲訊息的恐懼到調整心情後的接受,他體悟到家人陪伴對病人最珍貴、重要,也因此在父親最後的人生,他和哥哥替父親安排了一趟日本自助旅行,這也成了生命中最珍貴的記憶。身為癌症家屬的他也鼓勵著照顧者們,要有隨手可得放鬆心靈的招數,可以是聽音樂或靜心冥想,他當時在芳療師朋友的介紹下,學會了薰香,除了自我放鬆也替爸爸按摩穴位療癒,「過去是過去,未來也不知道,所以更要珍惜當下。」★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3-04-07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照顧需要建立安全網
聯合報在二月份的「陽光行動」中,如何預防長照殺人是該系列的一個重要議題,這也是目前及未來高齡化社會中,需要好好面對的社會挑戰。筆者以從事失智症照護和關注國內外長照趨勢多年的經驗,提出相關的分享。2022年12月在台北舉辦的亞太區國際失智症大會中,韓國失智症協會Okjin Rhee博士說:以她的國家為例,社會迅速的高齡化,讓失智症人口盛行率已經達到10.5%。而韓國針對失智症照顧者壓力的研究中,有下列幾項發現:1.在2018年的調查中,照顧者中有14%必須要辭職,33%減少工作時間。2.自2011年以來就有18個失智症照顧者因為照顧壓力而殺死了罹病的配偶。3.2019年的報告指出: 失智症的照顧者有49%面臨經濟壓力,16.5%的人有情緒挫折,14.5%的人健康不佳。4.2019年發生1381件失智長者受虐,占全部長者受虐案件的26.3%。其中50%的施暴者是照護機構,43%是家人。以上是很有系統的國家調查彙整,可以清楚了解失智症照顧者在歷程中,不論生理、心理和經濟上所面臨的困境。而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推估,國內的失智症人口已經超過30萬。在失智的家庭悲劇中,最近發生的案例就是2023年2月3日,新北市中和一位高齡母親和兩個兒子相繼去世,獨留84歲失智父親的人倫遺憾;而近幾年發生過的案例則包括女兒和女婿將80多歲大小便失禁的失智長者,關在陽台,逝世時還光著身子;還有92歲的失智爺爺誤認外傭在他的藥中故意下毒,所以刺殺了她;以及兒子照顧失智的父母,由於父親一向對媽媽有暴力行為,兒子在照顧壓力和無法再忍受父親的長期施暴下,失手殺了爸爸。在家庭暴力中,相關的家人普遍存在著家醜不可外揚,所以常常會壓抑而不去通報。或者已經是暴力的高風險家庭,即使專業人員勸說通報,還是會被拒絕,因為背後可能有糾結的家庭關係和問題。還有一些是弱勢或老老照顧的家庭,不知道如何向外求援。因此,當事件再次發生時,有時很不幸就會釀成無法挽救的傷亡。所以,榮民總醫院失智症治療和研究中心的黃婕寧在上述的國際會議中,分享了他們針對失智症的個案管理,會進行失智症的確認、家庭訪問、風險評估、介入模式、處置流程和結果分析。尤其在面對面或是線上諮商的過程中,都會先判讀當下的求助者,是不是正處於高風險的狀態。因此,有些案例更需要和失智症共同照顧中心、醫院的急診處、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或社會福利主管單位,一起討論如何分工合作。包括:家庭的危機處理教育及自我保護、施暴者的管理、受虐者後續的治療、是否需要住院或強制就醫、社區端的資源連結、申請長照服務,或者是安排入住養護機構等,這些都會以失智者和照顧者的需求和現況作為接下來協助的相關事項。不論是韓國和台灣的研究,都包括了照顧的虐待、壓力堆疊後的反撲、失智長者認知錯誤下的暴力等。以及沒有列入但是容易被忽略的,長期照顧所導致的過勞死。這些所需探究的原因其實是廣泛而複雜的,但也都是社會安全網中的破口。我們發現:施暴者可能是失智者,也有可能是一個以上的家庭照顧者或是家人,甚至於機構的照顧者。如果能透過正式通報,得到專業的介入和社會資源的提供,反而可能是家庭危機的轉折點。社區的民眾或家人,一旦發現鄰里中的家庭有安全上的威脅時,可以向警政系統、社會福利主管機關求援,或是上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的網站,連絡居住地或鄰近的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協助。由於失智症的照顧歷程,從8年到15年以上不等。所以,整體的防治環節更需要仰賴醫療和非藥物的治療、社區鄰里的連結、社會體系的機制,以及媒體的探討等,來正視失智者和照顧者在漫長病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如此才可以進一步督促安全網的環節和合作平台的建立,也可以強化家人關係和社會支持,同時減少暴力和悲劇的發生。
-
2023-04-0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用心與病人交流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與兩週前同樣是「醫學生從病人學習到的心得」,但每個醫學生都有不一樣的故事。一位醫學生寫出兩篇很久以前的病人給他留下的印象。他由一位病人康復後送給他的手作娃娃,想起自己與病人的各種對話,而說出令人感動的「謝謝那些愛與勇氣們,讓我們(醫學生)在成長的路上變成更好的人(醫師)。」同時也回想起另一位在安寧病房照顧過的病人與其夫人的互動,說出自己的感觸,「只但願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都能保有溫暖,讓分隔人世與天國的人們記得彼此的存在,來生再聚。」另一位醫學生在一位癌末病人在安寧病房過世好幾個月以後,以「用心與病人交流」為題,寫出自己與病人及其家人的互動,而最後道出「一直都陪在臨終病人的至親和照顧者們,你們默默地付出、承受在旁愛莫能助的痛苦和心理壓力,是很勇敢也是願意無私奉獻的一群人。」這些習醫者都因為有這些令人感動的時刻支持著,他們才有辦法一直走下去,成為有同理心的好醫師。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謝謝那些愛與勇氣們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這篇文章想表達對這一位病人的敬意,也想對一路陪伴在癌末病人身邊並默默付出的至親們說聲辛苦了。初次見面打開病房的門,病人正站著和太太在閒聊。我和學長向他們自我介紹,說明我們是接下來負責照顧他的團隊,想先來了解他的病況。這一位病人是年屆七十的伯伯,他在五年前曾罹患肺腺癌並接受了外科治療,病況穩定。一直到兩年前常覺得頭疼,且影像追踪發現有小腦的轉移,才重新接受抗癌治療,接著便持續追踪。而近半年發現左下肢麻痛以及無力,加上最新的影像檢查顯示薦神經出現了新的腫瘤,所以這一次入院主要目的為調查這新的症狀是否和腫瘤的轉移和壓迫有關。伯伯衣著乾淨整齊,非常有禮貌,雙眼專注地看著我們,對我們的提問也耐心地回應,且口齒清晰。在理學檢查時他的配合度極高,簡直是個標準病人。身體診察在神經系統的確發現伯伯有左下肢無力和辨距不良的狀況。從問診結果得知伯伯目前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狀態仍不錯,自覺身體狀況良好。因此,他倆對住院檢查這一件事感到非常錯愕,好奇已穩定追踪幾年的病況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轉變?太太滿臉的焦慮和懊悔,不時質疑過去所做的治療。從談話找中我們得知伯伯退休前是機師,在退休以後就帶著太太一起周遊各國。好景不長,追踪和治療限制了他們倆原先悠遊自在的生活,這幾年只能待在國內,兩人互相扶持。問診的過程中太太常搶著回答,看似比先生還要理解他身體的狀況,同時毫不掩飾地碎念丈夫的一些生活上的小事,兩位的互動不自覺地流露出十分緊密的夫妻之情。就算不是過著理想中的生活,兩人有著彼此的陪伴,看似也非常地富足。尊嚴伯伯個性爽朗健談但有些倔強,即使提著瘦弱的身體也不願讓身旁的人幫忙,常說「我自己來可以」,甚至我們離開病房時還站起來送我們出去。隔天主治醫師來查房的時候說些讓他休息的話,伯伯卻回應「不需要,我現在比你還壯叻」,讓我們覺得可愛又好笑。這一次住院主要的檢查是腰椎穿刺,藉此去確認腦脊髓液裡面是否有癌細胞。這個檢查需要病人高度配合,讓他保持著「蝦米彎」的屈曲姿勢好長一段時間。學長用超音波確認了位置、消毒、止痛、入針、靜待脊髓液慢慢流出。在一旁協助的我留意到伯伯緊張害怕的眼神,於是為了轉移他的注意力,我們開始和伯伯聊了起來,問他在飛行的生涯中最喜歡哪個國家、和太太怎麼認識等等生活上的大小事。伯伯的話匣子瞬間打開,開始侃侃而談。印象深刻的是伯伯在檢查順利結束之後,拍了拍學長的肩說了一些鼓勵的話。即便是面對檢查本身的恐懼,還有檢查結果所帶來的未知命運,當下伯伯還是保有寬容的心去對待晚輩,這寬大的心境讓我打從心裡地敬佩。在和腫瘤科的主治醫師討論病情時他說了一件令我們非常驚訝的事。事實上伯伯在最近一次的回診時其實已經有行動不便的狀況,但他拒絕使用輪椅,從醫院門口走到診間竟花了1小時。這和我們在病房當中所問出的病史有很大的落差。雖然小腦的平衡和雙腳的控制已經開始不如以往,但伯伯仍不喜歡讓別人攙扶或幫忙,所以寧願謝絕他人好意自己慢慢來。這讓我意識到在病房這小小的空間和短短的幾十分鐘內,我所了解的病人是經過他言語修飾的,當中包含了病人對自身的期待和他想要展現的面貌,而經驗不足的我自然沒有察覺當中的蹊蹺。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只要還能自我表達的時候,他都想用自己的意識去生活。我的病情真的已經那麼糟糕了嗎?早上打開病房的們,耳邊傳來的是很愜意的indie folk音樂,就像在公路之旅時會邊開邊哼的歌。眼前兩位正在吃早餐,畫面很好看。入院的這幾天太太都沒有留下來過夜,因為伯伯說他沒有什麼需要照顧的地方,讓她回去休息。太太調皮地回應說「他就是嫌我煩,我不在讓他耳根清淨點」。於是早上都通勤過來醫院陪伯伯,很甜啊!檢查結果出來的確有發現異常的細胞,雖然無法確定是否為癌細胞,但搭配臨床症狀和影像檢查,腫瘤已經開始有腦脊髓液的轉移幾乎是不容爭辯。這樣的病情進展速度變得非常快,時間開始變得緊迫。按照規定病情解釋這一件事情必須由主治醫師來說明,所以在伯伯詢問我們檢查結果的時候我們只好說結果還沒出來,需要再等一等。就算我們有權責能夠傳達病情,當下的我也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對我來說揭露壞消息是一個艱難的任務,因為這對病人來說是改變生命篇章的轉捩點。人真的是情感非常豐富的個體。整理的過程中發現醫學知識就像醫病關係的基底,與人交流的過程是讓人更深刻於心的元素。二者必須兼顧。這次住院的最後一天,腫瘤科和安寧團隊的主治醫師一起來向伯伯解釋病況,說明了惡性腫瘤的腦脊髓液轉移的預後不佳,放射治療效果差強人意且副作用大,所以接下來的治療主軸為緩和醫療,同時說明他們所能提供的照護內容。這消息讓夫婦倆非常錯愕、無助。原以為入院找到原因即可接受治療,一如既往地接受追踪就好,但事情卻有了不一樣的展開,最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生命開始倒計時。由於當下已無住院需求,接著他們便辦理離院,先回家休息。終末之旅約莫一個月以後,伯伯再一次入院。走進病房,他緩緩地站起來跟我打招呼,舉步維艱,不怎麼說話,但雙眼仍與我對視並專注地聆聽。他變得非常消瘦,坐著讓我聽診的時候撐著身體的手甚至在發抖。問他這幾週在家裡身體有哪裡不舒服,他含糊地說吞東西有些困難,接著主動帶我慢慢地逛起與病房連通的會客室來,生硬地岔開話題,說要請我吃飯。伯伯依然倔強,想要平淡地帶過自己的病況。依太太的敘述,伯伯自上一次回家以後吞嚥困難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導致胃口不佳、全身無力,生活起居的照護完全需要依靠太太。以她一人的體力實在無法支撐伯伯的居家照護。所以主治醫師建議他們入院接受安寧團隊的治療。伯伯的病情每況愈下,而身邊的太太是最清楚不過,所以在這時主動向醫院尋求協助。和上次一樣,太太看到我們時不自覺地分享兩人的往事,唯一不同的是,她表達已不再奢望伯伯能夠好起來,只希望減緩任何疾病所造成的痛苦。我們見證了太太心理階段的轉變,從否認、氣憤,到妥協,心理實在有些不捨。看著活潑健康的親人因為癌症的吞噬而走向生命的尾聲,至親們愛莫能助的心無時無刻都在消耗他們的精神和心靈。雖然她不曾喊累,但疲倦的神情無法被掩飾,無助和悲傷展露無遺。常聽到這一句話,「日子還是要過」,被逼迫著成長和堅強的人們總是能在逆境中找到一絲希望並堅持下去。既然無法治愈,那就求痛苦的消弭吧,充滿韌性的人們。已經開始忘記如何呼吸的中樞接下來幾天我都抽空去病房看伯伯,大部分時間他都在睡覺。身旁是一位剛請來的看護阿姨,在吃飯時間把伯伯叫醒,並幫他擦身、換尿布。我嘗試跟伯伯聊天,他勉強能發出一些聲音來回應,已經無法完整的對話。伯伯的呼吸開始變得不規律,出現呼吸停頓,接著快深的呼吸,再來變得淺慢然後停頓,周而復始,是所謂潮式呼吸(Cheyne-stokes breathing)的表現。病情進展的速度非常快,短短的幾天內,伯伯進入了昏睡的狀態,對外界的刺激沒什麼反應。我嘗試詢問太太的踪跡,想和她聊聊天,但看護說她已經好幾天沒來了。想必是無法接受丈夫現在的病況吧。照顧癌末的親人需要很大的勇氣,也要強忍著無止盡的擔心和害怕,害怕離別那一刻的到來,害怕無法承受離別的自己。小妹妹你有信仰嗎?曾經在聊天的時候伯伯有問我是否有宗教信仰,接著分享他在迷失方向的時候會到祈禱室靜坐禱告,說假如你進來病房沒看到我,那我應該是在六樓(祈禱室)了。在伯伯開始進入昏睡狀態時,和我一起照顧伯伯的學長提醒我可以帶身邊信仰基督教的同學一起到床邊為伯伯唱聖歌、禱告。我本身沒有特別信仰哪一個宗教,也不太了解宗教能如何給予人們力量,但我還是去執行了,因為當下我認為這個舉動非常貼心,再來是我們能為他做的事也不多。非常感謝三位善良可愛的同學和我一起到病房去做這一件事。播著背景音樂,同學們開始吟唱,在平靜溫暖的旋律下,伯伯閉著眼安靜的聆聽,溫暖的手輕輕地被我們握著。聖歌結束後同學用禱告做結尾,那些話語非常溫暖、堅定、有力量,像是在告訴伯伯他不會孤身一人,背後還有強大的靠山給予支持和指引。這時昏睡中的伯伯開始呻吟,濕潤的眼角流下了眼淚,手開始緊握。應該是有聽見吧,我們想。同學問我有什麼想對伯伯說,當下我的腦袋真的一片空白,淚水也不聽使喚直流。最後只說了「 伯伯辛苦了,好好休息」。宗教溫柔的一面,讓在世者善別,臨終者善終。在病人在無法表達、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時,信仰就像大海中的浮木,讓他可以在漂泊的過程中找到一些依靠。而在世的人也藉此機會好好的面對臨終的病人,勇敢說出內心的話。尊重病人的信仰,並且嘗試給予病人精神上的力量,或許無法給予病情任何正面的改變,但卻能給予心理上的療愈,無論是病人或是照顧者,心理都能得到某種程度的救贖。感謝一直都陪在臨終病人的至親和照顧者們,你們默默地付出、承受在旁愛莫能助的痛苦和心理壓力,是很勇敢也是願意無私奉獻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