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你以為的蔬菜其實是「隱形碳水炸彈」?營養師曝6種偽蔬菜愈吃愈胖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家有ADHD——從家長觀點了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該如何建立友善的家庭環境,紓解照顧者的壓力,手足及同儕該扮演甚麼樣的角色等。ADHD手足環境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該如何建立友善的家庭環境,紓解照顧者的壓力,手足及同儕該扮演甚麼樣的角色等。ADHD手足環境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編者按】:兩個多月前我們有一週討論到「過動兒」引起兒童精神科學會的關心,而由三位專家說出他們的看法。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秘書長蔡醫師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有詳細的包括診斷與藥物治療的介紹,並說出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的責任就是給予最正確的診斷與治療,陪伴這些孩子與家長,並在多方面協助下,營造對ADHD個案的友善環境,發揮其潛能,做個有自信、有責任感、且喜歡自己的孩子,快樂地學習和成長。→想看本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系蔡教授介紹「正向行為支持」理念,分享身為學校教師如何支持過動症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想看本文

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代表以家長觀點寫出他們期待藉由正確的引導與教養,讓ADHD症狀得到改善。給予病人正面的關注與鼓勵讚美,增加ADHD病人的自信,達到正面教育及有效的溝通,減少對家庭帶來得衝突或是被學校誤解後的對立。

所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ttention Hyperactivity Deficit Disorder, ADHD)是指孩子的注意力、過動和抑制力無法得到控制,並達到一定程度的生活或行為互動上的困擾進而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問題及行為或情緒控制等。帶來的生理及心理上的障礙。

因為要改善這些症狀,所以才會讓家長思考是否需要用藥,但是,用藥對於父母來說是個嚴肅並掙扎的課題,而且是心理上很大的困惑。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為何會需要用藥?在臺灣的傳統觀念中,孩子生病了,才需要用藥。ADHD過動症的孩子是否真的生病了?用藥真的會好嗎?藥物可以給孩子的協助到底有多少呢?我相信這個問題困惑了所有過動症孩子的家長。

我的孩子在小二時診斷出ADHD中的亞型注意力不足症(ADD),醫師看完診就開出「利他能」半顆開始吃,說實話在用藥的過程中,我真的看不出孩子有任何改變,還是一樣的迷糊、健忘、做事不完善等等。當時身為母親的我,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可進步、人際關係溝通改善、改變健忘、不注意細節」等等的特質。

但是,藥物也不是完全沒有幫助,我們使用「利他能」甚至後來用的長效型「專司達」之後,只要我專心地陪伴他寫功課、講解課業、引導閱讀等確實都有些許幫助,只要孩子不是睡眠不足或過度疲累的狀況下,都可以達到很好的藥物協助作用下的改善,當然學習成效及人際互動也可以慢慢看到預期的效果。

在學校,因為老師一位要帶著班上將近30位左右的孩子並不容易,老師往往為了管理班級秩序,訂定班規、交代回家課業、班級打掃清潔等,有過動症的孩子通常無法做得到位,因為身邊沒辦法有個專責的小秘書在旁隨時提點與協助,所以老師的班級管理狀況連連,同學的告狀也不時的發生,造成老師帶班的困擾,也間接引發我注意到孩子及老師都需要協助,但是具體該怎麼協助也成為當時重要的課題。

為了讓孩子可以在校順利學習,身為主要照顧者的我,必須努力尋找可以協助的資源,並且得到適當教養教育或用藥等知識的增長。只要有關於ADHD研習課程,其中包含情緒行為問題協助,老師的知能引導等,都必須積極涉略,幫助周圍的人理解與諒解ADHD的正常行為,都是我們需要去努力學習的目標,只要找到一點方向就要去認真嘗試,嘗試過程中孩子能得到協助並獲得改善,我就會認為這是個好方法。

說道就醫,我們看醫生,不就是為了幫助ADHD改善現狀,所以醫療可以提供的協助,應該是除了用藥的安全,還有其他生理上或是心理上所可以給予的幫助。比如如何讓家長給予孩子適當的心理上或是生理上的協助,該如何建立友善的家庭環境,紓解照顧者的壓力,手足及同儕該扮演甚麼樣的角色等,對於隔代的教養,該如何告知阿公、阿嬷正確的知識及行為知能來協助引領孩子。使其在不同的情境中,讓不合理或不是故意所產生的行為,得到體諒與諒解,不致讓大家對於ADHD錯誤印象一直蔓延,理解到ADHD並非不行而是不能。

我們期待藉由正確的引導與教養,讓ADHD症狀得到改善。抓住他表現好的時機,給予正面的關注並大方的鼓勵讚美,增加ADHD的自信,積極增加他可以把事做對的機率,達到正面教育及有效的溝通,減少對家庭帶來得衝突或是被學校誤解後的對立。

延伸閱讀:

12/11-從醫療觀點共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注意力不足症(ADD)醫學新知

12/13-校園過動症學生的正向行為支持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用藥 心理 過動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