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3 11:42:13 眼部
眼屎是健康的「信號燈」 出現這3種色澤要當心
吳先生因眼球感染入院,卻被醫生告知需要摘除眼球。而導致這樣嚴重後果的罪魁禍首,竟是他隨手拍死的一隻蟲子!當天,吳先生走在樹蔭下,一隻小甲蟲飛到左臉頰,他順手一拍,也沒當回事。但一小時後,其左眼開始腫脹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9-08-13 11:42:13 眼部
吳先生因眼球感染入院,卻被醫生告知需要摘除眼球。而導致這樣嚴重後果的罪魁禍首,竟是他隨手拍死的一隻蟲子!當天,吳先生走在樹蔭下,一隻小甲蟲飛到左臉頰,他順手一拍,也沒當回事。但一小時後,其左眼開始腫脹
2019-08-13 10:55:32 飲食與癌症
前天收到一個簡訊,標題是《麵包、麥片要少吃!營養博士敬告:這 1 個飲食習慣再不改,癌症、失智症都跟著來…》這是一篇2019-7-30發表在財經雜誌網站的文章,而其真正的目的是在介紹或推銷一本剛發行的
2019-08-13 10:31:00 家庭婚姻
能和心愛的人組成一個溫暖的家庭,甚至家庭中若能有小孩,應該是不少人長大後對未來的規劃。但當年紀輕輕的少女,極其渴望地想成為媽媽時,背後總是有一些故事或原因。 據東森新聞報導,日前高雄傳出一名剛滿
2019-08-13 09:48:47 眼部
水晶體是眼睛裡面負責聚焦的構造,當原本清澈透光的水晶體變得混濁就稱為白內障。眼科醫師劉怜瑛指出,早期白內障會以視覺對比敏感度的下降來表現,視力在白天都還不錯,但在晚上時會變差,影響夜間駕駛。 曾
2019-08-13 09:32:10 抗老養生
天氣逐漸轉熱之後,人們就比較不會有手腳冰冷的問題了,對吧?於是許多人就會有「嗯,那就別管它了吧」的想法。然而,只有到了夏天才有辦法改善手腳冰冷的問題。在冬天是做不到的。 中醫有著「冬病夏治」這樣
2019-08-13 09:24:12 性福教戰
情人節剛過,情侶間卻非全都有完美性事,部分男性有不夠硬的困擾,一上床就覺得自己像是「剝皮香蕉」。40歲的老王就因此難啟齒,上網買了壯陽藥,服用一周後開始頭暈、全身疲軟,緊急送醫後發現是嚴重低血糖,後經藥物檢驗,他服用藥物中竟含降血糖成分。
2019-08-12 18:52:55 性愛後遺症
不舉不是吞藍色小藥丸就有效,一名40多歲男性有不舉問題又羞於就醫,乾脆上網買藍色小藥丸吃,一週後竟全身癱軟、頭暈,緊急送...
2019-08-12 18:30:40 器官捐贈移植
熱播職人劇「生死接線員」講述醫院器官協調師故事,劇情形容協調師像禿鷹一樣,追逐死亡的氣息,唯有先死才能有活路。現實生活...
2019-08-12 16:30:22 新陳代謝
人會變胖,除了可能因為疾病關係,一般而言還是跟你怎麼吃、吃什麼東西,有很大關係。 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理事長郭育祥醫師在Youtube《郭育祥診所》「為什麼會變胖?」影片中指出,變胖就是脂肪囤積,跟你
2019-08-12 16:19:21 心理學解密
拖延症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舉凡電腦、網路、手機、社群,有太多干擾注意力的事物存在,拖垮了人們原本打算完成的事項。
2019-08-12 15:33:12 乳癌
最新研究發現,常吃紅肉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比率高,食用較多白肉的女性罹癌比率則較低!學者指出,這是醫學界首次以數據顯示飲食習慣對乳癌造成的影響,也說明若民眾能改變飲食習慣,以白肉取代紅肉,就可以降低罹患乳
2019-08-12 13:52:15 健康瘦身
崔佩儀半年狠剷18公斤,她今出席愛維佳瘦身產品記者會,坦言體脂曾高達53%,在家踩凳子,竟把凳子給踩破,自己也因此受傷...
2019-08-12 11:41:02 健康瘦身
很多人以為澱粉類食物吃多了會胖,將米飯、麵條都列為拒絕往來戶,營養師說,那是因為大家吃錯啦!那麼應該怎麼吃才對?營養師告訴你! 吃澱粉類食物會變胖?許多愛美女性因而減少甚至完全不吃澱粉,
2019-08-12 09:53:09 耳鼻喉
摸到頸部有硬塊,千萬別掉以輕心,尤其是40歲以上成人,最好找耳鼻喉科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揪出病因、及早治療。
2019-08-12 09:25:13 肺癌
經營早餐店的58歲李姓婦人,下背痛持續1年,就醫發現右肺有一顆腫瘤,經切片證實是第四期肺腺癌,且已從肺部轉移至骨頭造成...
2019-08-12 07:50:12 健康瘦身
肥胖是現代文明病,但醫師提醒小心,肥胖不只對身心影響巨大,體內堆積的脂肪也可能反覆發炎導致罹患乳癌及大腸癌等重症。 高...
2019-08-11 23:41:20 抗老養生
現代人,越來越懂得生活了,所以自然想要長壽。但自古以來,人們也常追尋著長命百歲的秘密,都未能實現。但實際上,真的想要長...
2019-08-11 23:26:25 精華區
教育及健康是國家的資優財(merit good),一個國家要有好醫師才會有好的人民醫學教育。走上教育及研究是條重要的路,我就選擇了這條路。
2019-08-11 23:18:20 性福教戰
男性過了40歲,開始被公司小妹戲稱「大叔」,體內睪固酮也逐年低下,有人走兩步路就喘,有人哀嘆記憶力如金魚,最令大叔難過的是「勃起功能障礙」出現機率逐年增加。營養師建議,想延後男性更年期發生,平時就得維持飲食均衡及運動的習慣,若想「強身健體」,可多攝取動、植物蛋白質。
2019-08-11 17:30:29 科普好健康
台灣65歲以上失能人數已達78萬人,其中糖尿病足、壓瘡、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等慢性傷口者達20多萬人,每天2至3次換藥時間,都是夢魘,漫長的住院更是心理折磨。三軍總醫院成立「傷口負壓治療中心」,透過負壓技術,不僅大幅減少換藥次數,更能在家養傷,甚至可到處趴趴走。
2019-08-11 15:08:33 許金川
皮膚科醫師:「你這個地方記得洗澡時少碰水,不要擦喔!」
2019-08-11 14:23:01 失智專題
107年各縣市失智症門診就醫人次前五名
2019-08-11 14:16:00 像極了失智
診斷失智症需要瞭解患者的認知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前者的檢測工具是「簡短心智量表(MMSE)」,後者則是「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一般需要兩者同時執行,幫助確診。
2019-08-11 11:43:21 失智專題
失智症有「21世紀黑死病」之稱,全球每3秒就新增1人罹病,目前卻沒有藥物能恢復或阻止受損的腦細胞持續惡化。 台灣失智人口也不斷攀升,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專題,聚焦失智症,透過健保大數據初步窺
2019-08-11 11:22:34 腦部.神經
失智症目前並無藥物可以根治,但有藥物能延緩退化速度,讓病人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提升一些。不過,衛福部健保署給付用藥的人口,遠低於醫界推估。
2019-08-11 10:30:49 腦部.神經
醫師建議:確診後 回鄰近院所追蹤 如果退化性失智症的病程無法逆轉,那還要去看醫師嗎?是不是看哪家醫院都一樣?不少失智症家屬心中有這些疑惑。其實,失智症就醫仍有必要,持續就醫才能因穩定用藥而延緩退化,
2019-08-11 10:14:00 名人專家
「老闆不喜歡阿公不會算數了。」從印尼來的看護蒂娜眉頭深鎖,原來阿公前陣子確診失智症,但他兒子無法接受事實。
2019-08-11 09:42:02 腦部.神經
失智海嘯席捲全球,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告失智症是全球公共衛生的優先議題,今年五月針對「降低認知衰退和失智風險」首次公布生活型態指南,強調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對於預防失智極具重要性,呼籲民眾主動採行健康生活方式,避免目前無藥可醫的失智症。
2019-08-11 06:59:12 胃癌
吃錯食物有可能提升癌症風險,醃漬食品就是地雷之一。研究顯示,長期吃鹽分高且醃製的食物,體內會產生N-亞硝基化合物,進而...
2019-08-10 19:19:24 失智資源
60歲塗智敏(綽號阿塗)9年前因腦出血中風而遺失記憶,確診血管型早發性失智症。好在太太耐心陪伴,他去醫院復健、參加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