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緩退化/失智早期確診不易 醫籲精準診斷工具可幫忙
謝小姐的父親原被確診輕度阿茲海默症,才短短半年,病況急遽下滑且性情大變,進一步檢查才知,罹患的是額顳葉型失智症。醫師胡朝榮說,失智症早期精準診斷有助延緩惡化。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暨衛福部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胡朝榮表示,失智症有3大類,分別是腦神經退化造成的退化性失智症、腦血管疾病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續發性失智症。
退化性失智症病人占大多數,其中較常見的阿茲海默失智症占約6至7成。
胡朝榮說,失智症早期的症狀與老化十分類似,如記憶變差、說話會中斷或忘記詞彙、比較難回想事情等,還會與其他疾病症狀雷同,如憂鬱症等,且症狀可能單一、也可能同時出現,並不容易診斷。
胡朝榮表示,研究顯示,典型65歲以後發病的晚發型失智症患者,從失智症症狀出現至確診,平均要2.8年;65歲以前發病的早發型失智症患者,更需要4.4年。為了正確治療,多次往返醫院找原因,幾乎是所有疑似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必須經歷的漫長痛苦歷程。
失智症家屬謝小姐分享,父親到古稀之年時,身體健康是一極棒,連一般人常有的三高慢性病都沒有,頂多就是偶爾有點健忘,但家人一直認為就是「老化」而已。
直到健忘情況延續2、3年,謝小姐才驚覺父親行為反常,有時會像機器人一樣,不斷重複說同樣的話,或是跟5個人握手後會再重頭握一遍,還常迷路打電話求救,謝小姐這才趕緊送父親就醫,診斷後為阿茲海默失智症。
但不到半年時間,謝小姐的父親精神愈來愈錯亂,無法控制情緒,從健忘變得暴躁易怒,在醫院就診時更要4名護理人員努力安撫。醫師以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檢查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阿茲海默症,而是較少見的額顳葉型失智症。
林口長庚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林昆儒表示,腦神經退化疾病進展緩慢,以阿茲海默症者來說,他們的大腦會發現異常蛋白質堆積,從腦部出現病理變化,到產生臨床症狀,歷時約15至20年。
林昆儒表示,腦神經細胞運作時會產生乙狀類澱粉,這些澱粉樣胜肽一旦不正常沾粘,就會形成斑塊沉積在神經細胞周圍,多年後數量逐漸增加並瀰漫。類澱粉斑塊在失智症出現症狀前就形成,評估大腦斑塊,是鑑別診斷失智症的最早期指標之一。
胡朝榮表示,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為目前診斷阿茲海默症的技術之一,準確率達9成 ,歐美日韓已投入臨床診斷,台灣今年才開始推廣使用,輔助醫師診斷及排除失智症疾病種類,但需要民眾自費。
謝小姐說,雖然父親經過半年才確診,且快速惡化到中度失智,有人問她會不會怪醫生,但在那當下,醫師能做的檢查都做了,且持續嚴謹追蹤;只能遺憾精準檢測的方法太晚上路,如果可以提早診斷並確診,父親在罹患失智症的道路上,能有更多甜蜜而不辛勞的家庭時光。
胡朝榮也說,失智症早期精準診斷、治療,有助延緩惡化,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26、27日在台北醫學大學舉行年會,希望提升精準診斷及失智症醫療照護水準。
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生活照護/失智者吵著「要回家」怎麼辦?溝通需掌握「三不」與「三意」
生活照護/失智了怎麼吃飯、穿衣?「食衣住行4大重點」照顧者要知道
延緩退化/失能者沒照顧好,可能更惡化!「日常照護10技巧」預防再次發生
外出旅遊/掌握出遊要點,帶失智長輩出門旅遊不再是難事
生活照護/善用新科技,照顧長者更省力
生活照護/如何面對阿嬤失智身體臭?媽媽這一句話,她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精神行為/失智者年後情緒不穩 當心黃昏症候群
外出旅遊/帶失智長者出遊 防疫也要防走失
生活照護/失智者過年 注意作息別亂了套
生活照護/與長者相處 努力傾聽有時比分享話語更重要
生活照護/銀髮族4大保暖要訣 注意溫差及電器使用安全
生活照護/防疫少外出 失智長者認知、社交功能下降
生活照護/專家:認識失智症 學習與長輩共處
初臨失智/長輩失智症狀嚴重嗎?6原則,教你如何長期追蹤、判斷嚴重度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白天嗜睡夜間躁動,如何改善睡眠障礙?
生活照護/家有失智症患者,該如何佈置?掌握4要點,輕鬆打造失智友善居住環境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不戴口罩怎麼辦?台灣失智症協會:用7招破解
飲食照護/長者水喝太少恐出現認知障礙 醫師說明該喝多少水
飲食照護/長者精神恍惚、日夜顛倒竟是水喝太少 醫建議這樣做
飲食照護/讓長輩好好吃頓飯 中醫教你穴位按摩、藥食同源
生活照護/更年期女性,容易頻尿?醫師建議3習慣,遠離泌尿道感染
生活照護/長照常見問題 如何讓長輩能舒適洗澡?
精神行為/你可能不知道:失智症患者的長期記憶有時比正常人還好
初臨失智/兵荒馬亂新手照護期 最需要知識分享
外出旅遊/過年帶失智長輩出遊 安心玩有技巧
生活照護/一直問失智者「我是誰」、「他是誰」? 6個NG行為別再做了
生活照護/暖暖包當調理包 失智長者誤食鐵砂
精神行為/長輩見鬼?該看醫師而非法師
生活照護/失智照護應進階訓練 實作認證
生活照護/失智者易中暑 留意家中長者是否有3項危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