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13:19:28 陳豐偉
陳豐偉/心情不好?多做運動看看
【元氣周報/陳豐偉】 台灣政府推動「三三三」的運動口訣:每周運動三次、每次三十分鐘,心跳要到一百三,在公部門上班的病人朗朗上口。 最近在醫療網站看到新的標準說,為了身心健康,每周運動應增加到五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13:19:28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台灣政府推動「三三三」的運動口訣:每周運動三次、每次三十分鐘,心跳要到一百三,在公部門上班的病人朗朗上口。 最近在醫療網站看到新的標準說,為了身心健康,每周運動應增加到五
2014-09-23 13:19:20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電影「不能沒有你」導演戴立忍接受採訪時說:「台灣有太多的同情心了,但我們應該要有的其實是『同理心』」。正逢八八水災撼動人心,許多人在網路上轉述這句話,讓「同理心」成為眾人關
2014-09-23 13:19:17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看診時病人最常問的問題是:「醫師,我最近情緒很暴躁,是不是得了躁鬱症?」通常我會對病人說:「你是因為憂鬱、長期壓力心情煩躁,煩躁的『躁』跟躁鬱的『躁』不一樣。」 病人
2014-09-23 13:19:09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有一次在診間對一位高中學生說:「你的症狀很像強迫症,可能要長期服藥。」他父親不高興地說:「你幹嘛說這些?」我委婉地說:「現在上網路都查得到這些資料」,這病人沒再回診。早發型
2014-09-23 13:19:02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在精神科看診,常會有病人因為過度擔憂藥物傷肝傷腎或依賴性不敢吃藥,藥物七拼八湊省著用,硬撐到所有藥物都吃完、原有症狀反彈出現才會回診。每次開抗憂鬱藥物,都得一再跟病人叮嚀,
2014-09-23 13:18:59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暴躁的情緒常被誤認為躁鬱症,但恐慌的心情倒很少被說是恐慌症,這顯然是因為恐慌症很少成為媒體焦點。瞭解不夠,常讓病人恐懼害怕,其實恐慌症預後良好。 恐慌症發作時通常毫無
2014-09-23 13:18:41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有位病人原本看診的醫院醫師一診接近一百人,因為病人數多,往往講不到幾句話後就開藥,馬上換另一位病人進來。兩三年間,病人胖十幾公斤,還出現類似夢遊的副作用。推敲起來,原本醫師
2014-09-23 13:18:38 陳豐偉
【聯合報╱陳豐偉】 前幾天一位消失三個月的憂鬱症病人回診。她的症狀改善後自行停藥,停藥後也沒什麼問題,但最近出現「輕躁」(hypomania),心情變得很好、有些聒噪、不太需要睡覺,跟以前完全不
2014-09-23 13:17:26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理論上,一般的憂鬱症狀,服藥加上調整生活習慣,三個月內改善的機率很高。 但在精神科門診,最常見到的「無奈」是:病人每天工作超過十小時,回到家就九點、十點,洗個
2014-09-23 13:17:07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最近常聽到病人致謝:「醫師,我吃了你的藥,真的不太會去想了。」比如先生有「偷吃」前科,又常夜歸,病人變得敏感、易怒、動不動就興師問罪,搞得關係很僵,先生直言快受不了。有些病
2014-09-23 13:17:00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上個月中旬的Science雜誌有篇研究,證實許多「心靈成長」書籍與宗教課程裡的常識:專心做眼前的事情時,可以帶來快樂。這快樂甚至比一個人靜下來冥想美好燦爛的回憶還好。
2014-09-23 13:16:04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311日本震災之後,幾乎每天都有病人跟我提到電視反覆播放海嘯畫面,激起他們的煩躁、焦慮、恐慌。有些病人莫名擔心,卻又說不出所以然。「以前有經歷過地震或相關的事件嗎?」病人都
2014-09-23 13:15:40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熱門的小三議題隨著影集落幕達到高潮。「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台灣最有名的「傳統小三」如此喟嘆。電視劇裡的小三呈現時代新風貌,不哭鬧、不上吊、擁有個人主見,而「人妻」最後
2014-09-23 13:15:37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于美人節目來賓被先生刺死的新聞震撼人心,但新聞過後還是難有改變。台灣沒有龐大的社會資源來安置受暴者,也沒有那麼多社工協助受暴家庭,除現有法令之外,或許只能靠社會壓力,靠親友
2014-09-23 13:15:10 陳豐偉
【元氣周報/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陳豐偉】 現代人追求健康,講究無毒蔬菜、健康食品、有氧運動。但許多人不知道,針對上萬人、長達十二年的追蹤研究顯示,「有毒」的人際關係(toxic relatio
2014-09-23 13:14:55 陳豐偉
前幾天跟出版社編輯聊天,她突然問說:「可不可以推薦比較好的安眠藥?」這是許多都市朋友見到我會想問的問題,不過,這肯定沒有標準答案。
2014-09-23 13:12:28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我在歐盟官方網站上找到一份過動症專家白皮書,開場白就提到過動症女孩被忽視、低度診斷、缺乏治療,已經是性別人權的重要議題。這才讓我注意到,原來我們都習
2014-09-23 13:07:54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曾有個案因為失眠來看診,提到晚輩天真地說:「妳去看精神科,那妳就是神經病啦」。連小孩都學會貼標籤,也難怪病人常需鼓起勇氣、堅持信念,才敢走進診間。 門診常見到生育兩三
2014-09-23 12:51:36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開業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病人來抱怨植牙後出現的疼痛感。有些病人會很緊張,並因此中斷植牙計畫,等疼痛消除後才敢繼續。我會很好奇為什麼他們知道要來精神科?少部分人知道莫名
2014-09-23 11:18:17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性侵害累犯出獄不久再犯殺人的案件,讓「化學去勢」成為熱門議題,網路上已經有超過萬人的粉絲團推動立法對性侵累犯施行化學去勢。精神科業務範圍包山包海,「性侵害防治」與「化學去勢
2014-09-23 11:17:35 陳豐偉
在「醫聲論壇」,或在醫師族群的臉書上,常會看到醫師咒罵醫療糾紛的新聞。路過的網友常覺得奇怪,醫師不是收入穩定、高社經地位嗎,為何如此抱怨?
2014-09-23 11:16:53 陳豐偉
十一月初,突然傳出明年診所將要「周休二日」的消息。一時間議論紛紛,連我家人都問說,明年是不是星期六不能開診?
2009-08-09 00:00:00 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 每當出現父母想帶十幾歲青少年病人來看診,同仁就會先透過內線跟我通報。通常這代表又是一件徒勞無功的苦差事,我們將花費數倍的力氣,但很難看到回報。 青少年父母常會希望醫師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