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9 19:15:23 呼吸胸腔
氣溫驟降,氣喘病人增3成!醫:患者需注意保暖,別感染流感讓症狀加重
受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局指出,今全國天氣涼冷,醫師表示,隨著氣溫降低,除新冠病毒及流感病毒持續流行外,氣喘患者也有增加...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2-10-19 19:15:23 呼吸胸腔
受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局指出,今全國天氣涼冷,醫師表示,隨著氣溫降低,除新冠病毒及流感病毒持續流行外,氣喘患者也有增加...
2022-10-19 16:45:00 牙科
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可以自在的吃東西,自在的大笑,是再自然不過了。但隨著年齡增長,牙齒的問題可能越來越多,稍有不慎就可能演變成缺牙的問題。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12歲以上的
2022-10-18 17:51:16 耳鼻喉
耳垢就是俗稱的耳屎,耳道內有耳垢是正常現象,耳垢係為蠟狀物質,具有保護、潤滑和抗菌特性的作用,相反的,如果耳朵中沒有耳垢可能會導致耳朵乾燥、發癢!耳垢和死皮細胞會慢慢移動到耳道開口處,大部分情況下,耳
2022-10-18 17:05:00 懷孕育兒
女性懷孕時,母體承受了2倍的工作量,再加上荷爾蒙的影響,心情也變得多愁善感。胚胎在媽媽的肚中成長,產生的情感多少會跟爸爸不同,沒有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出生、成長。然而生活中有很多狀況是
2022-10-18 16:36:47 皮膚
天氣變冷,很多人都會出現肌膚乾燥的狀況,加上現在防疫期間,許多人一直用熱水洗手,造成手部乾裂脫皮。當手部乾燥、粗糙,或過度清洗時,肌膚很容易起皺或失去彈性,此時,許多人都會使用護手霜!然而,使用護手霜
2022-10-18 15:22:20 耳鼻喉
據衛福部身障證明統計,累計至2022年6月國內罹患重度或極重度聽覺機能障礙者約為2萬754人,但使用人工電子耳植入人數,...
2022-10-17 14:46:17 消化系統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高,已讓民眾開始重視透過有效儀器揪瘜肉來早期預防,然而,我們醫院成立快2年來,除了高達40%的大腸內視鏡受檢者有所謂癌前病變的腺瘤性瘜肉外,第二個常發現的消化道疾病是「逆流性食道炎」,
2022-10-17 10:19:30 呼吸胸腔
王先生苦惱的詢問:「藥師,最近鄰居一直勸我去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但疫苗好像不只一種該怎麼選?會有副作用嗎?」相信很多人心中...
2022-10-17 09:56:11 心臟血管
上禮拜六(2022-10-8)大學同學群組傳來一篇文章和一篇臉書貼文,詢問我的意見。文章是天下雜誌2022-9-15發表的每月花近萬元打針,63歲醫師壞膽固醇跟新生兒一樣低 他為何激進「護心」?,而貼
2022-10-16 16:34:48 腦部.神經
▌巴貝茲迴路和「閃光燈泡」記憶 當然,記憶也不是在真空中運作的。某些記憶似乎有些特別。為什麼你幾乎能聽見每個人在你去年的生日會上唱「生日快樂」歌的聲音,卻不記得一個禮拜後收音機裡播著什麼歌?為什
2022-10-16 16:16:25 心臟血管
「小酌怡情」是許多嗜好杯中物者常說的話,甚至還會拿「喝點酒有益健康」來安慰自己。但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則示警...
2022-10-15 14:39:04 骨科.復健
腰痛、背痛日常在所難免,不過有些痛起來異常就不可輕忽,小心可能是「椎間盤突出」。國泰綜合醫院骨科劉哲瑋醫師提醒,椎間盤突出雖治癒率高,並不如民眾想像中可怕,但若遲未治療或情況嚴重還是會有癱瘓風險,不可
2022-10-14 16:34:23 感染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疾管署監測到國內今年流感季首例「流感併發重症死亡」案例,為90多歲以上女性,有慢性病史之長照機...
2022-10-14 09:12:27 感染科
流感疫情蠢蠢欲動,疾管署實驗室自動通報系統統計,上周流感通報病例總數達184件,較前周增加95例,其中A型流感151件,...
2022-10-14 00:43:00 精神.身心
由於她每天早上大約七點起床,這意味她前一天必須十一點以前入睡,才能睡飽八小時。加上她睡前及醒後都會留給自己一點時間,因此她每天大約十點就上床,準備入睡。 睡前必做4件事 為了讓自己無論是在工作事務
2022-10-13 17:02:00 風溼過敏免疫
痛風是尿酸結晶沈積在關節、滑囊液、軟組織或其他組織的疾病,已經證實補充某些食物可以避免身體發炎、降低尿酸且增強免疫系統。 8好物讓你緩解痛風帶來的不適感 關節炎基金會推薦8個好物,讓你緩解痛風帶來
2022-10-13 11:37:56 感染科
每年10月到隔年3月是台灣流感好發的季節,每到10月左右各醫療院所便肩負起流感疫苗施打的重責大任,以預防秋冬季的流感疫情。自COVID-19疫情爆發與推行外出配戴口罩政策以來,流感重症發生率有極大幅度
2022-10-12 15:31:00 懷孕育兒
孕媽咪有產前焦慮嗎?越逼近生產的日子就越緊張、越恐慌!但其實有些事情發生的機率很小,現在的醫學也很發達,基本上媽咪只要放輕鬆、抱著愉快的心情去生小孩就可以了。 「生產」是人生中一件大事。更有許多
2022-10-11 12:29:43 感染科
隨著國人對於健康的重視,不少民眾願意自費接種疫苗,然而對多數人來說成為一筆開銷,桃園市第一選區市議員陳美梅多次向市府拋出公費補助帶狀皰疹(皮蛇)疫苗,並且持續追問桃園市長鄭文燦選前承諾的補助新生兒口服
2022-10-11 12:29:22 感染科
新冠疫情大大影響生活,卻也讓科技快速導入醫療領域,台南市在疫情間就創建「台南打疫苗」的LINE官方平台、智慧城市辦公室等,不過隨著疫情走向共存,平台也需要轉型,台南市議員李宗翰透露,「台南打疫苗」日後
2022-10-11 12:29:00 感染科
衛福部長薛瑞元點出,新冠疫情凸顯兒童醫療網脆弱問題,有意在新設立「兒童司」前,會先優化國內兒童醫療,其實,在南部不少當地民意代表長年發聲,盼能在台南、高雄等處興建兒童醫院。台南市議員呂維胤指出,台灣新
2022-10-11 07:00:00 消化系統
你聽過胃痙攣嗎?所謂的胃痙攣就是俗稱的「胃抽筋」,它雖稱不上是疾病,只是臨床症狀,但當出現此症狀就代表胃已經承受不了!千萬不要再虐待你的胃了!英文補教名師徐薇,就因「急性胃痙攣」痛到暈倒失去意識,撞到
2022-10-10 19:18:56 血液.淋巴
易感疲勞已成為現代人普遍的症狀,但若同時出現骨痛、食慾下降,可能已非工作勞累所致,而是骨髓纖維化,全台每年罹病的人數雖不...
2022-10-10 10:42:31 骨科.復健
● 久坐姿勢不良,適時起身動一動
2022-10-09 11:11:56 消化系統
胃疾和飲食、壓力脫不了關係,因此成為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國人依賴胃藥,常自購胃腸成藥隨身攜帶,胃脹不適、胃酸逆流就吞一包...
2022-10-09 10:04:36 消化系統
感覺像「心臟病發」?若只發生在飯後,要考慮腸胃問題。
2022-10-08 12:44:00 巴金森病
「有位阿嬤在十年前從台北搬回嘉義,罹患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的她未再親自回診,而是請託兒女協助繼續在台北拿藥,而吃藥了五、六年後病情卻不見穩定,直到有天出現不自覺摔倒的狀況才驚覺異狀前往就醫。」嘉義基督教醫院內科部神經內科主任許永居分享的個案,在當地並非特例。他說,巴金森病每二到三個月要定期就醫,依照病友身體狀況調配藥物,此時如果看診的地方在外縣市,舟車勞頓恐降低患者回診頻率、意願,這凸顯就近就醫的重要性。
2022-10-08 09:30:00 精神.身心
現在人由於工作壓力大、飲食作息不正常,常會有睡眠的問題。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表示品質好的睡眠有助整體健康、還能讓隔天活力充沛;不僅如此,每天都能保持好的睡眠品質、深度睡眠和充足睡眠,有助於預防癡呆
2022-10-07 09:00:00 婦產科
女性朋友的一生,總需要迎接每個月都來的「姨媽」,也就是月經。部分女人能與姨媽和平共處,然部分女性卻有嚴重的「經前症候群」,經痛嚴重到連搭捷運時都需要坐下,痛到只能癱在床上。或是憤怒與憂鬱如潮水湧來。對
2022-10-06 16:35:18 懷孕育兒
還記得當初陪你進入產房的那個人是誰嗎?相信不少孕媽咪都是由另一半陪產,網路上也有不少老公陪老婆生產時發生的「趣事」。國外一名護理師荷莉(Hollyd)就曾經在網路上分享她在產房聽到爸爸們的「荒謬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