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08:58:02 心臟血管
氣溫、體感溫度都會影響心血管疾病患!天冷又下雨 3大風險族群少出門
天冷氣溫驟降,許多地方出現「保濕噴霧雨」,近期心血管疾病患者就醫增加2至3成。心臟科醫師提醒,民眾除觀察氣溫外,更要留意...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4-11-27 08:58:02 心臟血管
天冷氣溫驟降,許多地方出現「保濕噴霧雨」,近期心血管疾病患者就醫增加2至3成。心臟科醫師提醒,民眾除觀察氣溫外,更要留意...
2024-11-27 08:49:31 心臟血管
你可以先知道: (1)主動脈剝離的最重要危險因子是高血壓,而高血壓的長期危險因子包括肥胖、吃太鹹、缺乏運動、菸酒、遺傳等,而瞬間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包括疼痛、情緒、氣溫等,都不包括頭部低於心臟等姿勢問
2024-11-27 08:24:04 呼吸胸腔
俗諺說「醫師驚治嗽!」咳嗽原因百百種,醫師提醒,別以為「咳嗽」就是感冒而輕忽,心臟衰竭引起的肺水腫也會讓人久咳不止,若是咳嗽超過三周,應進一步就醫檢查,找出病因對症治療。 心臟、腸胃道差
2024-11-27 08:16:51 泌尿腎臟
網路謠傳:「常喝發泡錠,恐會導致腎結石。」新北市土城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蕭景中表示,腎結石的成因複雜,發泡錠成分以維他命C為...
2024-11-26 10:18:15 眼部
許多人戴眼鏡後,經常會忽略眼鏡是否已經過期,或不適合自己的視力需求。但其實隨著時間的推移,視力可能會發生變化,鏡片也會逐漸老化。那麼,我們怎麼知道怎樣要換眼鏡呢? 怎麼知道眼鏡該換了? 1.視力模
2024-11-26 00:04:00 新陳代謝
營養學專家洪泰雄分享,友人落實三餐「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最後澱粉」,讓糖化血色素(HbA1c)從9%降到5.7%,還被...
2024-11-25 15:50:06 心臟血管
常備醫學知識緊急時刻可以救人一命。現在很多人因心肌梗塞或腦梗塞而猝死,除了自身沒留意預兆外,病發時身旁無人幫忙也等於錯失救命黃金時間。
2024-11-25 09:15:10 精神.身心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成年人失眠盛行率達23.5%,慢性失眠占了6.7%。女性慢性失眠多於男性,且隨著年齡增長,失眠問題變...
2024-11-25 09:13:12 牙科
飯後多久之內應該刷牙?有網路文章指出,飯後千萬別馬上刷牙,至少要等半小時以上,讓口腔內產生細菌,自然生成免疫反應後再清除...
2024-11-24 14:24:41 耳鼻喉
醫學中心No.1 亞東醫院/突發性聽損需盡快確診 及時治療才能恢復聽力 去年度亞東醫院收治6,445名聽損患者,位居全國醫療院所之冠。亞東醫院臨床副教授、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張智銘表示,該院治
2024-11-24 14:07:37 耳鼻喉
「我跟阿公講話,阿公都不理我。」七旬男子因聽力退化導致反應慢半拍,逐漸被朋友冷落,就連孫子也不和他交流,讓他非常失落。同樣是七旬的女子,發現女兒對她講話愈來愈大聲、幾乎失去耐心,不解對方「為何態度這麼
2024-11-24 11:45:48 耳鼻喉
近年愈來愈多研究指出,聽力損失與失智症有密切關係,聽損的人可能減少或拒絕社交,大腦也需要花更多時間處理認知運作,進而加速失智症的風險。很多人認為老了退化聽不見是正常現象,因而錯失矯正聽力的最佳時間。今
2024-11-22 10:22:19 泌尿腎臟
據統計,近四成台灣人有夜尿困擾,卻拖了一年以上才就醫。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查岱龍表示,網路流傳食用蓮子、南瓜、芋頭等食...
2024-11-22 06:00:00 指甲.足部
43歲陳男近一個月來因為腳底疼痛,走路越來越不舒服,一下子就會一跛一跛的,使用痠痛噴劑、貼布等都無法獲得改善。到醫院骨科看診,經醫師問診並檢查後,發現患者本身就有扁平足問題,因為聽人介紹去買了號稱可以
2024-11-21 14:35:27 腦部.神經
你記得有東西放在另一個房間,於是想去拿,但到門口時,所有關於進去拿東西的記憶都消失了,只能站在那兒努力回想;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幾秒或幾分鐘,但通常最終會想起要找的東西及放在哪裡。信不信由你,這也許不算
2024-11-21 13:30:00 骨科.復健
腰痛是困擾許多人的毛病,據醫師在診間的觀察,有腰痛或腰部相關症狀的病患,竟高達一半以上!若被腰痛纏上,走路也走不好、坐也坐不好,就算要運動也害怕運動傷害,會加劇腰痛症狀,到底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個棘手的
2024-11-21 11:32:31 牙科
一位讀者在2024-11-12來函詢問一位腎臟科醫師提出的「含氟牙膏傷腎」是否屬實,所以我立刻就寫了一篇駁斥的文章,準備在幾天後發表。 很巧,我常引用的醫療資訊網站KFF Health News
2024-11-21 10:01:07 新陳代謝
一名75歲糖尿病患者,末期腎病變需血液透析,因急性右下肢血管阻塞、右腳趾多處壞死而就醫。三軍總醫院為這名患者執行感染控制右足第二趾截肢手術,再施以細胞治療,重塑部分壞死的大腳趾及周邊足部傷口,經過4個
2024-11-21 09:44:54 中醫
明天是24節氣的「小雪」,氣溫會明顯下降。中醫師彭溫雅表示,此時節可進行冬季養生「補腎」,建議可以按摩「大椎穴」與「湧泉穴」二大穴位,通暢氣血,並推薦飲用松子、黑芝麻與枸杞沖泡的「松芝茶」,補充熱量、
2024-11-21 09:38:40 心臟血管
歐洲心臟學會(ESC)近期調整高血壓診斷標準,新增居家血壓當作判斷依據,135/85mmHg即可被診斷高血壓,醫院血壓則維持140/90mmHg。台灣則在2022年下修高血壓診斷標準,以居家血壓為依據
2024-11-21 00:40:00 心臟血管
前警政署長張四良19日凌晨辭世,享壽83歲,由於不久前才與好友、部屬聚餐,席間並無異狀,驟然的噩耗讓人震驚。最近天氣多變...
2024-11-20 17:30:36 消化系統
腸道有人體「第二大腦」的稱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關乎消化系統正常運作,與老化也密切相關。為了打造健康的腸道,專家建議有5項生活習慣可以優先考慮,這也是他每天正在做的事。 1.戶外運動 專家
2024-11-20 11:40:56 眼部
時序進入冬季,由於晝短夜長,夜間眼睛瞳孔常處於放大狀態,近期許多民眾服用感冒藥物,容易誘發急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三總一般...
2024-11-20 09:29:47 心臟血管
如果常出現眼前發黑,甚至感到眩暈,尤其是每天早上起床時最常發生這些症狀,小心可能是「姿勢性低血壓」在作怪。
2024-11-19 12:26:06 腦部.神經
讀者張小姐在2024-11-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最近與家人一同去韓國旅遊時,意外的發現家父有快速動眼期行為異常(RBD)。當晚跟家父同睡一房的姊姊跟媽媽都被吵到睡不著,因為爸爸會大聲的說夢話、
2024-11-19 10:29:00 呼吸胸腔
11月20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今年主題是「Know Your Lung Function」,呼籲民眾多重視自身肺功能的變化。WHO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全球第三大死因,台灣每年超
2024-11-19 10:25:58 兒科
「好怕這疾病不只影響孩子身高,還奪走孩子呼吸、行走的能力。」孩子出生便患有罕病「軟骨發育不全症」,父母的憂慮、不捨,外人無法體會。「軟骨發育不全症」患者幼時容易出現發睡眠呼吸中止、水腦等併發症,可能因
2024-11-17 14:56:52 中醫
進入秋冬,早晚溫差大,也是許多感冒病毒蠢蠢欲動的時節。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莊照宇說,人體免疫力這階段最容易受到挑戰,重症患者、老人、孕婦或小孩都要特別留心。但人體免疫力並非越強越好,免疫力不足雖易被
2024-11-17 11:46:53 風溼過敏免疫
氣溫變化大,感冒頻繁不易痊癒、過敏嚴重、倦怠感揮之不去,可能都是免疫力下降的警訊。身體的免疫細胞擔當「保家衛國」的任務,太弱容易被各種病菌入侵,太強可能起內鬨打起細胞內戰。在各種病毒肆虐的環境中,如何
2024-11-15 09:41:39 新陳代謝
台灣18歲以上糖尿病盛行率約11%,推估全台有218萬糖尿病人口,昨天是「世界糖尿病日」,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與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