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2 09:08:55 懷孕育兒
哺乳多吃麻油雞? 醫:恐影響寶寶發育
餵母乳的新手媽媽面臨不少難題,以為多補麻油雞、湯水等能提高母乳營養及泌乳量。但專家指出,麻油雞的酒精成分過量將影響寶寶骨骼、腦部發育,均衡飲食加上母體天生泌乳機制,母乳營養就夠,持續餵奶,一天8到12次,泌乳機制自然啟動。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7-08-02 09:08:55 懷孕育兒
餵母乳的新手媽媽面臨不少難題,以為多補麻油雞、湯水等能提高母乳營養及泌乳量。但專家指出,麻油雞的酒精成分過量將影響寶寶骨骼、腦部發育,均衡飲食加上母體天生泌乳機制,母乳營養就夠,持續餵奶,一天8到12次,泌乳機制自然啟動。
2017-08-01 14:06:13 懷孕育兒
坐月子,補過頭,讓她一兩個月胖了十公斤,婦產科醫師李茂盛提醒,坐月子食補應該適可而止,不要因為想增加母乳而狂吃豬腳、麻油雞等高熱量食品,加上坐月子時間幾乎不運動,不胖也難。
2017-08-01 13:45:23 一般內科
甲狀腺結節、機能亢進傻傻分不清!48歲向姓大學女兼任教授18年前罹患甲狀腺結節,以為脖子腫腫的與愛吃海帶、高麗菜等高碘食...
2017-07-31 14:44:15 懷孕育兒
苗栗縣頭份市40歲張姓婦人懷孕38周半,孕程都很正常,日前突然感到腹痛,原不以為意,但因持續腹痛合併大量陰道出血,趕緊急...
2017-07-30 14:02:31 懷孕育兒
澳洲高風險產科教授Jon Hyett來台,倡導年輕媽媽也該做胎兒染色體檢查,主因是根據國外研究發現5成5的唐寶寶是由34歲以下孕婦懷上,衛福部國健署對此駁斥表示,難以得知研究數據母數,但台灣女性平均生產年齡約30歲,產下唐寶寶機率比其他年齡層高,若以孕婦年齡來看,懷唐寶寶的機率,仍是年紀愈大機率愈高。
2017-07-28 11:40:29 懷孕育兒
孕婦年紀愈大,愈容易產下染色體異常的寶寶,但年輕孕婦也同樣有風險。以唐氏症為例,婦產科醫師援引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指出,有3...
2017-07-27 07:48:19 懷孕育兒
一名37歲婦人結婚十幾年,因卵巢功能逐漸低下難以受孕,今年5月到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求助,經過婦產科醫師劉政賢建議嘗試試管...
2017-07-20 16:50:21 懷孕育兒
不少孕媽咪會以羊膜穿刺或絨毛膜採樣,進行胎兒產前遺傳診斷,卻可能有流產風險。為減少侵入性檢查風險,國泰醫院婦產科與洛杉磯...
2017-07-20 11:37:28 巴金森病
一般人通常會因為年齡漸長或罹患中風、癌症等疾病,抑或遭逢意外,導致口腔變化,致使吞嚥或咀嚼困難。在用餐時,會出現咳嗽或嗆咳的現象,有時每一口食物都要吞嚥兩、三回才能吞下去。甚至用餐後,舌面上還會殘留許
2017-07-19 10:53:14 風溼過敏免疫
66歲的張姓婦人,20多年前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因早期未及時就醫診治,導致關節逐漸變形,造成行動受限、肌肉萎縮,甚至...
2017-07-18 14:14:54 風溼過敏免疫
66歲張姓婦人20多年前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因未及時就醫治療,關節逐漸變形、肌肉萎縮,體重下滑加上關節發炎、疼痛,行...
2017-07-18 10:56:31 懷孕育兒
過瘦女性,不孕風險大增!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小於19的過瘦女性,所需受孕時間高達一般人的4倍,BMI大於35..
2017-07-17 18:33:11 懷孕育兒
不少新手媽媽擔心,親餵母乳會導致乳房下垂或乳房左右不均,也以為乳房大小與產奶量有關,擔心哺乳影響胸部美觀。但衛福部國健署...
2017-07-14 11:00:00 骨科.復健
我們的膝關節構造非常精巧,尤其,在膝關節內有兩條強而有力的十字韌帶、以及一對半月狀軟骨,在力學上扮演最關鍵的角色:前者是穩定膝關節動作的首要功臣、後者則是承受壓力的最佳避震器。若這兩組重要零件因運動和
2017-07-14 01:08:43 一般外科
南投縣七旬顏姓婦人昨天凌晨在浴室驚見一隻手掌般大的黑蜘蛛,她套上塑膠袋想抓起來丟掉,沒想到蜘蛛大口刺破塑膠袋,咬傷她左手無名指;手指頓時腫脹發黑,視力也變模糊,送醫急救後無大礙,但留院觀察。
2017-07-13 10:02:28 血液.淋巴
千萬不要輕忽身上的瘀青,若長期未退,甚至出現針點般的瘀點,當心罹患紫斑症。
2017-07-10 16:28:16 一般內科
今年流感疫情反常,夏季高溫仍未脫離流行期。台中傳出一名3個月大嬰兒,同時感染A、B流感,治療後痊癒出院。衛福部疾管署副署...
2017-07-10 11:22:17 一般內科
時序已進入夏季7月,為何流行性感冒仍在流行中?台中市大里仁愛醫院小兒科醫師程建勝指出,這和許多人已帶原仍進出公共場所吹冷...
2017-07-08 11:00:00 風溼過敏免疫
「我全身的血漿是靠20個人換來的!」開明商職美髮科老師陳儀珊罹患免疫疾病「重症肌無力」,必須透過大量置換血漿進行治療。換血過程中,看見自己被置換出來的血漿灰濛、混濁,輸入的血漿是那麼清澈,頓時感受到許
2017-07-07 14:00:31 整形美容
許多家長相信孩童鼻梁不挺甚至「塌鼻」,用捏鼻子可以改善,宣稱能讓鼻梁變挺的「鼻梁增高器」也熱賣。奇美醫學中心整形外科醫師...
2017-07-06 12:25:34 一般外科
60歲林姓男子一年來因疝氣,下腹部常鼓起,推一推就回復原位,沒有就醫,直到日前腹痛、劇烈嘔吐送醫急救,檢查發現腸子卡住,...
2017-07-05 12:36:09 風溼過敏免疫
秋冬大過敏,當心是夏天不良習慣累積的後果。醫師今表示,進出冷氣房、愛吃冷飲、忽略清理塵(蹣),本就容易誘發過敏,加上夏天...
2017-07-05 09:00:00 一般內科
向來在寒冷天氣活躍的流感病毒,今年盛夏依然流連忘返,造成全台單周就診破12萬人次的怪現象,大醫院急診人潮逼近過年。為何流感病毒在高溫卅度仍然活蹦亂跳?
2017-07-04 09:10:06 一般內科
盛夏流感疫情不降反升,急診醫師感受深,直呼流感掛急診,直逼冬季過年急診人潮,造成大醫院急診壅塞。疾管署表示,今年因天氣「慢熱」、疫苗保護力隨時間降低導致盛夏流感疫情發燒,推估疫情可於7月開始降溫。
2017-06-30 09:38:42 一般內科
近期氣候多變,流感疫情發威,不少家庭一家大小全都罹患流感。專家提供,預防流感的7大絕招,包括打疫苗、勤洗手、戴口罩、掩口鼻、速就醫、好作息、多休息,可以降低罹流感的機會。
2017-06-29 00:55:00 兒科
因為大部份的發燒都是病毒感染的感冒居多,所以剛發燒的時候不見得要立即去醫療院所就醫。有時候往往只是小感冒,去診所或醫院與其他病童混雜在一起候診時,反而被傳染更嚴重的疾病。但是發燒本身會讓孩童非常不舒服,孩子不舒服,爸媽心裡也非常難受。因此如何舒緩孩童發燒的不適,就是家長必學的技巧。
2017-06-22 00:17:21 一般外科
57歲陳姓婦人同時發現食道癌和胃癌,曾被診斷要開刀切除胃、食道,經轉診嘉義基督教醫院評估,因屬早期患者,透過「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進入體內除去病灶,沒有開刀,也成功保住2個器官,不過沒健保給付,得自費,一次手術費用6萬5千元。
2017-06-08 11:16:24 罕見疾病
高齡者常感疲累、左上腹疼痛,當心不只是衰老。一名85歲老翁長期全身疲累無力、左側腹部疼痛、食慾低落,近日難耐到影響生活作...
2017-06-08 09:37:00 風溼過敏免疫
連續幾天豪大雨,室內室外都很潮濕,但是氣溫又持續飆高,很容易使得環境裡滋生黴菌,甚至塵蟎以及蟑螂等導致過敏疾病的過敏原,都容易在這種潮濕悶熱的環境裡生長;醫師提醒,有過敏疾病家族史者,可得要注意居家環境清潔衛生,積極去除過敏原,以免爆發過敏疾病。
2017-06-07 13:13:37 血液.淋巴
台中市一名40歲女子因先天性紅血球生成異常性貧血,紅血球碎片被誤判為過多的血小板,從小被診斷為重型地中海貧血、血小板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