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13:46:19 新陳代謝
大陸研究顯示 糖尿病恐導致多種癌症風險升高
新華社報導,長期以來,關於糖尿病與癌症之間的關聯,醫學界一直莫衷一是。但中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可能導致多種癌...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9-05-20 13:46:19 新陳代謝
新華社報導,長期以來,關於糖尿病與癌症之間的關聯,醫學界一直莫衷一是。但中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可能導致多種癌...
2019-05-14 11:55:41 新陳代謝
突然間發現腳麻了,不要以為只是像廣告裡老人家因為「血液循環不好」,35歲李姓男子早上起床忽然發現雙腳虛弱無力,無法下床...
2019-04-29 00:32:00 新陳代謝
包括全穀類、蔬菜水果都富含膳食纖維,而多吃深色綠葉蔬菜、全穀、魚、黑巧克力、香蕉和豆類可以補充鎂,可降低罹患糖尿病風險。
2019-04-17 16:00:28 新陳代謝
今年20歲的鄭同學,9歲那年面對自己一夜之間成為糖尿病患者,她開始學習自己測血糖、打胰島素。談起控制血糖的過程,她說,...
2019-04-16 10:02:21 新陳代謝
我國國中小學生每4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最怕併發三高、心血管疾病或癌症。醫師提醒,過重或肥胖的孩子多已發生胰島素阻抗,...
2019-04-11 09:11:18 新陳代謝
胰島素筆型注射劑拆封後需保存於30℃以下室內,否則易受熱而變質,室外工作的糖尿病人需想方設法保存。糖尿病衛教師提供小撇步—保溫瓶,只要出門前在保溫瓶內丟冰塊或放冰水,維持低溫後倒出再擺入注射劑,能維持低溫半天到一天,冬天時還能拿來裝熱水喝,一舉兩得。
2019-04-07 22:50:37 新陳代謝
桃園市一名從事勞動業的60歲男性,為了維持工作精神,每天都猛灌飲料和提神飲品,幾乎每2天喝掉1箱飲料,且有10多年沒有喝過白開水,平時也不吃蔬菜、水果,最後積勞成疾,胰臟器官機能衰退,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飆升到500毫克,錯誤的飲食習慣與認知,導致他罹患糖尿病與高血脂。
2019-04-03 14:34:14 新陳代謝
得了糖尿病,通過吃藥、飲食調整等控制血糖非常重要,但也有患者容易被錯誤信息誤導,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受騙哦!以下這12種說法,不要相信。 飲食篇 1.糖友不能吃主食 有些患者因為擔心
2019-04-01 13:11:13 新陳代謝
睡眠與血糖控制息息相關!成大醫院癌症中心臨床心理師洪宜翔表示,根據國內研究發現,至少6成糖尿病患者自覺睡眠品質不佳,同...
2019-03-12 10:13:50 新陳代謝
文:邱巧凡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 糖尿病的常規檢查-糖化血色素 無論在診斷糖尿病或是確診糖尿病後評估血糖控制成效,「糖化血色素」是目前全世界最為廣泛使用的實驗室檢驗項
2019-02-20 16:30:38 新陳代謝
【文、圖/選自左岸文化《照護的邏輯》,作者安瑪莉‧摩爾】 西方的陳腔濫調 「個人的選擇」並不只是在健康照護的領域被讚頌為一種理想,而是在很多地方浮現。如何安排學校、扶養小孩、找工作、蓋房子、煮
2019-02-14 10:50:02 新陳代謝
【文、圖/選自左岸文化《照護的邏輯》,作者安瑪莉‧摩爾】 如果你有糖尿病,你的身體將無法自動調節血糖水平,身體的反饋機制已經損毀。如果你得的是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你的
2019-02-12 10:56:14 新陳代謝
文:鄭崇佑 吉安醫院醫療副院長/吉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什麼是低血糖? 所謂的低血糖,顧名思義即血液中的糖分(葡萄糖)濃度過低,血糖調控是非常細密的,由胰島素、升糖素、腎上腺素共同調控,當
2019-02-11 16:37:11 新陳代謝
【文、圖/選自左岸文化《照護的邏輯》,作者安瑪莉‧摩爾】 提供訊息的事實或是目標值 在糖尿病門診的諮詢室裡,醫師跟病患彼此面對面。佐馬先生最近才剛被診斷出來有糖尿病,還不太清楚可能會發生什
2019-02-07 00:50:00 新陳代謝
年輕人痛風最常見的發作位置是大腳趾、腳踝的關節,偶爾還有膝關節,而中老年人還常看到在手腕、手肘、膝關節等部位,痛風最好發的時間是深夜或清晨,關節會呈現紅、腫、熱、痛。
2019-01-17 16:27:25 新陳代謝
低血糖是糖尿病常見的症狀之一,血糖太低會造成暈眩、盜汗等不適,嚴重可能會導致喪失意識、昏迷、失溫,甚至致死。柳營奇美醫...
2019-01-16 11:14:11 新陳代謝
【文、圖/摘自帕斯頓《甲狀腺的生活練習題》,作者林毅欣】 廖伯與林叔的天堂與地獄 林叔退休後回到家鄉,重返童年時的農村生活。他常笑說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農夫,被困在台北的金融圈四十年,終於「放虎
2019-01-15 10:37:32 新陳代謝
【文、圖/摘自帕斯頓《甲狀腺的生活練習題》,作者林毅欣】 你是否屬於甲狀腺疾病易發族群? 你知道甲狀腺疾病最容易發生在哪些族群嗎?沒錯,是「女性」與「老年」族群。前面有提到,許多研究報告顯示,
2019-01-03 10:59:17 新陳代謝
研究發現,一旦併發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將平均減少壽命12年,而台灣第二型糖尿病病患併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高達1/3,心臟...
2018-12-27 11:49:31 新陳代謝
患有糖尿病的58歲簡先生因感冒自行停藥一個月,後因高燒不退掛急診,檢查發現他的肝有顆大如棒球的膿瘍,肺也受到感染,住院3...
2018-12-25 09:19:21 新陳代謝
別小看糖尿病,5年內存活率不到50% 糖尿病蔓延的情況這麼嚴重,為什麼接受治療的人卻這麼少呢?是不是因為大家都太小看糖尿病了?反正你有我也有,身旁的人都是糖尿病患者。 「每個人都有,那
2018-12-16 09:15:16 新陳代謝
萬一不幸罹患糖尿病足該怎麼辦?根據日本東京女子大學調查資料顯示,糖尿病足病變的前三大直接原因分別是:鞋子的問題佔百分之六十九,燙傷佔百分之十九,外傷佔百分之七。不可思議吧!所以對糖尿病足患者而言,如何
2018-12-13 18:20:27 新陳代謝
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的糖尿病,同時是健保支出第三名,據統計,國內共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每年新增25000名患者,但超...
2018-12-09 10:29:20 新陳代謝
罹患糖尿病,難道終日只能粗茶淡飯嗎?今年63歲的糖友黃文彬,15年前診斷出罹患糖尿病,除了透過藥物以及飲食控制,將血糖值維持在120mg/dl,每天更自我要求測八次血糖,精準掌握自身血糖值,黃文彬認為,願意多花心力,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而他這拚命三郎個性,也成為院內醫護人員讚聲連連的「糖友模範生」。
2018-12-09 10:03:40 新陳代謝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由於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的疾病,如果不治療,可能會引發許多併發症,提高疾病風險,影響病人生活品質,也增加全民健保的支出。
2018-12-09 09:45:29 新陳代謝
有句話說:「出門三餐在外,餐餐都當老外。」意指民眾因工作關係外食比率高。若無法精細計算食物熱量、營養素等,對糖尿病患來說又是一種折磨。該吃多少?怎麼秤重?其實只要用「手、碗、免洗湯匙」等方式即可輕鬆代換,讓美食吃得均衡又健康之外,想吃點心也非難事。
2018-12-09 09:23:14 新陳代謝
「我現在只吃菜不吃飯」、「我現在都不碰甜食了」、「我每天吃得很清淡,血糖還是降不了」……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是很重要的一環,卻也是最難執行的,常有些似是而非的觀念,讓糖友認真節制飲食,血糖卻仍降
2018-11-28 10:11:14 新陳代謝
人體那個器官發生硬塊結節的機率最高?答案是甲狀腺,據統計,每10人中約4至5人頸部超音波檢測結果異常,發現結節,比率相...
2018-11-20 08:07:13 新陳代謝
32歲黃姓女子起床後發現脖子變粗,用手觸摸左側脖子腫脹,由於近期沒有碰撞或受傷,經就醫檢查,左側脖子甲狀腺長了3公分結...
2018-11-14 17:31:17 新陳代謝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糖尿病一定有救》,作者內場廉】 我藉由改變飲食、每天量體重和血壓,成功地將糖化血色素從11.1%降到5.0%以下,並甩掉42公斤的肥肉。原以為從此就能和糖尿病說再見,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