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心血管病人,大家有一個普遍印象,這類病人似乎都很缺乏運動,攝入的能量遠大於消耗的,時間一長,血管各種斑塊堵塞,自然出問題。
得病後,相信許多人都萌生過這種想法:能不能不吃藥,只是加強運動,這樣既不用考慮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又能收穫運動帶來的成就感。
一般人也只是想想,可真還有人意志堅定,風雨無阻地運動了20年!20年後,到底是人贏了,還是病贏了?
北京南郊,凌晨5點,當大多數人還在被窩時,73歲的老陳,已經到達小區附近的公園,遠處有熟人給他打招呼:「喲,老陳,天天都來這麼早呀!」
老陳遙遙地招手示意,一轉身便開始進行他的「鐵人多項」運動。
首先是遛圈,公園一個大圈2里地,老陳先溜上6大圈,12里地。老陳步速奇快,四十來歲的女兒有時上街還趕不上老爹的速度。
馬拉松式的溜圈只算熱身,緊接著,老陳開始運動自己發明的各種項目。轉頭,左轉50下,右轉50下;打拳,拳風陣陣,左右手各來50下;踢腿,體操,甩膀子更不在話下,老陳的每項運動都有針對性,且嚴格量化,每天自我監督必須達標。
一套陳氏運動法完整訓練下來,即使大冬天,吹著西北風,老陳都得摘掉帽子,不禁出了一身汗。
老陳之所以這麼拼命運動身體,源於20年前發作的一次心梗。
20年前,老陳53歲,是單位裡的大巴司機,一天早上開大巴送單位職工上班,行駛途中,他感到心口一陣陣地疼,可上班時間,疼也只能忍著。心口這種疼一直持續到晚上,斷斷續續的,等到下班,老陳開大巴將員工陸續送回家後,他的疼痛感也達到了最高峰,這時才被四弟緊急送到醫院。
心電圖一做,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馬上搶救,雖然沒放支架,但因為懷疑有血栓形成,老陳足足在心臟重症監護病房躺了一個月,轉到普通病房又躺了一個月,兩個月後,老陳下床,渾身哆嗦,畢竟兩個月沒使勁兒了,連肌肉都罷工了!
老陳心想得讓肌肉重返工作。再加之,住院時,老陳被意外告知有糖尿病,空腹血糖11點多,這樣老陳既要吃心臟方面的藥物,又要吃糖尿病相關的藥物,加上老陳本來就有胃病,還得吃胃藥,加一起,每次得吃滿滿一小瓶的藥!
最要命的是,老陳吃藥後,胃部反應特別大,一吃就吐,吐到從胃裡返黃水為止,簡直痛不欲生。
出院後,老陳乾脆把藥全扔了,一心想用運動恢復肌肉功能,並且代替藥物。
在公園裡一堆運動的老人中間,老陳更像一個戰士,他堅信通過運動就能把病給摁下去。20年裡,老陳不吃藥,不檢測血糖,只是風雨無阻地瘋狂運動,看上去身體還真挺硬朗,也沒犯過大毛病,這似乎驗證了他的信念是正確的。
但是,前一陣老陳照例在公園運動,看見前面有老人跑得挺快,不服輸的老陳,也追上去,可一加速,心口刺疼,還憋悶,實在跑不下去了,休息一陣才緩解。
但老陳不管,該運動繼續運動,到了今年5月初,在公園做轉頭運動時,他突感頭暈,慌亂間四處找可以靠著的扶手,兒女得知後,這才把老陳硬架著上醫院。
老陳想,查查就查查,自己運動20年的成果,也該給兒女瞧瞧了,自個兒不知道給兒女省下了多少事兒!
還別說,老陳造影前血液檢查指標還不錯,血脂控制得不錯,量血壓也正常。不過注意,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冠心病患者要控制在1.8以下。
但在老陳的一堆基本正常的檢查報告中,有一項異常指標格外刺眼。
老陳的糖化血紅蛋白值遠超正常值,這項指標是判定糖尿病長期控制是否良好的重要參考指標。
也就是說,老陳20年的身體戰役,打贏了血壓戰,也贏了血脂戰,但卻在糖尿病這一項上陰溝裡翻了船。
等到造影一做,沒控制住血糖的老陳,前降支近段100%堵塞,其他幾支重要血管各有不同程度的瀰漫性狹窄,如果正常的心臟血管打10分,這顆心臟的血管情況可能3分都不到。
老陳長達20年的「不吃藥運動」終於到了被徹底清算的時候。
張健醫生團隊立即給老陳進行手術,完全堵死的前降支需要通過cto,先用導絲開路,後放入支架。
等做完cto,在老陳前降放入3個支架後,從手術台下來的幾位醫生後背無不濕透,這還只是一根血管的勝利,老陳其他病變血管需要擇期再行手術。
老陳的故事,可以說非常典型,非常警醒。
第一,合理運動確實對健康有用,老陳血壓血脂控制得不錯,而且四肢靈活,耳不聾眼不花,這得益於多年堅持運動。但這並不代表運動可以完全替代藥物和更專業的醫學治療,老陳最終滿目瘡痍的心血管造影就是鐵證。
第二,跟疾病鬥爭,既要有毅力,也要有方法。針對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我們有現成的監測手段和藥物,運動的同時及時監測,把血壓血糖和血脂控制在合理的範圍,這樣事半功倍。
第三,千萬別被糖尿病騙了。尤其是並發症沒那麼明顯的,腿腳挺利索,眼睛也沒問題,就以為自己戰勝了糖尿病。其實過高的血糖正在瘋狂地侵蝕我們的血管,而我們並不知道。等血管終於被泡壞,心臟報警了,往往嚴重的後果已經造成,這才是最可怕的!
原文摘自搜狐《三甲傳真》:糖尿病20年暴走不吃藥,結果你絕對想不到!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