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慢病好日子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疾病,醫師提醒,女性停經之後的骨質會快速流失,老年時的骨質可能失去一半,而糖尿病、慢性腎病,自體免疫...
胃痛胸悶竟是骨質疏鬆 三招預防「骨鬆三高」:篩檢骨密度+持續治療+運動飲食
慢病好日子一名剛停經的婦女不小心跌倒導致胸椎、腰椎處疼痛,因沒有太嚴重的外傷而忽略就醫,幾天後覺得胃部悶痛到腸胃科看診,腹部X光一...
手腳、脖子、胸口痛竟是糖尿病引起 淡馬社區服務站揪疾病前兆
慢病好日子「最近胸口會痛,還有脖子跟左邊手腳也是,我是老了還是有什麼問題啊?」64歲阿春(化名)因為疼痛症狀困擾不已,甚至影響生活...
腎友:多吃肉延年益壽?醫師:母湯喔
慢病好日子50歲陳姓男子罹腎病多年,日前看到網路文章指「多食用肉類可延長壽命」,與醫師建議的低蛋白飲食有落差,趁回診諮詢。衛福部台...
慢性病控制沒假日 藥師提醒備足藥按時服安心過春節
慢病好日子春節期間多數人吃喝多,台中慈濟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劑科藥師沈逸婷提醒,病人自己停藥,傷身又可能讓病情加重,他說,吃藥不能放假...
5大慢性病族群過年別貪吃!營養師教你不發病飲食原則,別誤踩飲食地雷
慢病好日子農曆春節就快要到了,亞東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陳煌其特別提醒5大族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高脂血症、痛風等慢性病患,在過年期間,一定要更應該要注重飲食,建議的飲食原則如下: 糖尿病患者 過年
腦中風治療3部曲:119通報、到院治療、術後復健
慢病好日子Q:75歲的陳阿公,平日由外籍看護照料,某天早上用完餐後,覺得疲倦、右側手腳發麻無力,又回房休息一下,中午也沒有食慾,這...
首次中風弱化症狀感受度 二次中風更難察覺、死亡率達25%
慢病好日子藝人李炳輝、廖峻近年都經歷過「二次中風」,相較於首次中風,兩人二次中風的症狀,有個共通點是「被他人發現」。台灣腦中風學會...
巧克藥師/服用西藥多留意 中西藥地雷搭配禁忌多
慢病好日子日常服用西藥時,可能與我們吃的食物、或常見中藥材產生交互作用,不僅可能會造成藥性減弱、過量,甚至是藥物中毒,嚴重時恐危及生命!且一次服用兩種以上的藥物,就有可能產生藥物交互作用。 延伸閱讀:小藥
巧克藥師/約20%新冠患者症狀出現皮膚紅疹?
慢病好日子你知道新冠肺炎症狀也可能出現在皮膚嗎?根據美國與英國的皮膚醫學刊指出,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可能會有「新冠皮疹」,讓患者可以觀察到自己的皮疹,且出現的時間較長,能輔助新冠病毒診斷率,減少傳播風險
頭暈、手腳無力是低血糖還是中風?2招辨識急性中風症狀
慢病好日子Q:一名七旬老翁,某天早上起床突然單側手腳無力,說話正常但口水會不自主流下來,女兒心想可能是沒吃早餐有點低血糖,囑咐老翁...
牙痛、耳朵痛竟是心肌梗塞前兆 醫:疼痛點未必在心臟病灶處
慢病好日子鄭先生多年前患有高血糖,因菸、酒、熬夜等不良習慣,42歲就突發心肌梗塞,初次發病時他只覺得耳朵痛,一度以為中耳炎,沒想到...
Johnny游/五個融合運動及鍛鍊的步驟 在家也能輕鬆對抗疾病
慢病好日子大家在面對幾波疫情後,是否感到身心俱疲且不敢出門?當我們脫下口罩、換下衣物、放下酒精,回到溫暖的家中後,是否覺得隔絕一切外來的病毒侵擾,好像安全無虞,但還是要注意從身體內部的健康影響喔。幾種居家的活動
合佗中醫診所院長 施昀廷醫師/ 慢病管理 應注意持續性及環環相扣的關聯性
慢病好日子很多患者在診間常會問:「醫生我這個病多久會好?」 「醫生這個藥要吃多久?會不會有副作用?」 「醫生我減重完會不會再復胖?」 面對這些問題,我常開玩笑地說:「你今天吃完飯,明天還會不會餓?」 「餓的話
突然不識字竟是腦中風 醫師:快速辨識是關鍵
慢病好日子兩年前一名消防隊員一如往常地進行演習工作,但他不知道,這是改變他人生的一天。「早上演習的時候,頭有點脹痛,以為只是早起太...
單手廚房/ 宅在家也能自主訓練──積木手指活動
慢病好日子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爆發以來,多數人都盡量待在家以減少染疫風險,慢性病患者更是如此。但中風者若是一整天都待在家無所事事,缺少運動讓家人憂心忡忡:會不會體力變差、動作平衡又退步了?疫情關係又不適合天天跑醫
慢性病患打新冠疫苗 醫師:不需停藥
慢病好日子新冠疫苗陸續抵台,不過,許多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因長期服用預防血栓藥物,擔心打疫苗前後是否需要停藥?醫師表示,即使打疫...
中風病人吃東西總是嗆咳?三大原則改善吞嚥障礙
慢病好日子中風、巴金森氏症與失智症病人進食常出現嗆咳,屬於吞嚥障礙的高風險族群。吞嚥困難有哪些症狀?如何協助病友進食才安全?台灣咀嚼吞嚥障礙學會理事長王亭貴提供重要方針。 吞嚥障礙症狀有端倪 臥床三
Lemon L. Yoga/ 三級警戒下,我們的身心是否也阻塞了呢?
慢病好日子三級警戒下,我們的身心是否也阻塞了呢? 中醫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通則不通,通則不痛。」當我們的全身經脈淤堵不順暢時,自然有個「結」出現於經脈或筋骨。「結」字本意是以線、繩、草等條狀物打結或編織
【思覺失調怎麼伴4】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
慢病好日子過往,社會對思覺失調和法律的討論多集中在懲罰、限制和安全風險控管上,司法精神醫學會表示,法律其實可以提供患者和家屬許多協助。例如民法中的「監護輔助宣告」讓家屬可代理患者處理照護安排、申請福利、協助財務
【思覺失調怎麼伴3】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
慢病好日子為幫助思覺失調患者,除了心口司推動心衛中心,「工作」也是患者增加自信的重要來源,讓他們想要活下去。家屬可讓患者進行簡單、少量的工作和家務,逐步加深複雜度,以建立成就感跟自信,也助患者與家人的情感連結。
【思覺失調怎麼伴2】思覺失調藥物治療 長效針劑副作用低 降低發病住院率
慢病好日子對醫師來說,理想的思覺失調治療是「把握病人第一次發病的治療黃金期,持續服用藥物、控制病徵,極力避免復發」。然而持續服用藥物並不容易,長效針劑可降低阻礙因素如藥物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病人擅自停藥未回診、
【思覺失調怎麼伴1】當你的思覺失調家人老了 照顧者有哪三包資源可準備?
慢病好日子當思覺失調患者步入中老年,照顧者年邁、去世後,如何預先為家人做準備?照顧者可參考三包資源:1.治療資源:長效針劑穩定病況、2.照顧資源:持續工作與連續照顧、3.法律資源:申請監護宣告安排財務 Q
警訊自我檢測/巴金森氏症不只會手抖 手指若做不到這動作應就診
慢病好日子●約有兩到五成的巴金森病友有憂鬱問題
小藥師健康營養資訊/ 血栓病患不能打疫苗? 幾個自我檢測破除迷思
慢病好日子前陣子施打疫苗後猝死或血栓的新聞層出不窮,搞得人心惶惶,在政府力拚疫苗施打率的情況下,民眾心裡不禁納悶到底哪些人絕對不能打疫苗?打疫苗之後,有多少機率會造成血栓呢?如果本來有血栓的病史可以打疫苗嗎?
中風復健路漫長 3招選對足踝輔具助行走
慢病好日子●中風復健可多利用政府長照服務資源協助
合佗中醫診所院長 施昀廷醫師/防疫在家不能運動?腎友在家自我運動和穴道按摩增加抵抗力!
慢病好日子今年63歲的興哥,是施醫師網球場上的一位老球友,風雨無阻的他,年輕時總是天天來球場報到,比上班打卡還準時。但不知為何從去年開始,竟改成二、四、六、日才出現,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興哥因為長期腎臟病的關係
噗妮聊護理/ 疫情下的看診防護四步驟 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慢病好日子⾃五⽉中旬起,臺灣新冠肺炎確診數每日上升,⼈⼼惶惶,為使醫療量能可發揮最大效能,降低民眾進出醫院感染風險,各大醫院紛紛提出病患減少⾄醫院就診建議。但有 些「不得不」在疫情期間就醫的病患,如接受癌症治療
預防「糖尿病足」 經常檢查腳底7受壓點、注意挑鞋襪5撇步
慢病好日子●全台糖尿病人口超過230萬人
Lemon L. Yoga/不同部位的疼痛 聽身體想告訴你的事!
慢病好日子近年來逐漸受到大眾認識的 Wellness & Health (整體健康),建立在預防醫學的宗旨下,除了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目的外,更是由內到外、由身入心的一種健康意識。身為一位整體健康顧問與瑜伽教育者
小藥師健康營養資訊/糖尿病應多攝取維他命提升免疫力?藥師這樣說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感冒和罹患其他疾病嗎?」 其實這是一個迷思。患有糖尿病,不會提高罹患感冒或其他疾病的機率,但是,任何疾病都可能使糖尿病更難控制,更容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這也是為何美國政府鼓勵糖友要
中風後的復健長路 風友「要認真」定目標
慢病好日子急性腦中風後的3至6個月是復健治療的黃金期,當患者病情狀況穩定,一定要盡早開始復健,才能恢復日常生活與行動功能。家住南投...
機能貼布貼紮術 有效預防下肢病變
慢病好日子腦部中風大多是因為血管收縮不當,導致破裂出血造成,下肢也可能會產生類似症狀,起因就是小腿肌肉過於緊繃,進而壓迫血管導致循...
居家防疫動起來 「超慢跑」簡單效果好
慢病好日子現今社會生活節奏緊湊、工作壓力大,長時間待在辦公室、勞心費神。尤其近期疫情嚴峻,無法到健身房,容易產生文明病,或增加慢性...
莊昕悅營養師/腎臟不好的糖友怎麼吃?3個小技巧攝取低蛋白飲食又兼控血糖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患者,除了血壓沒控制好容易使腎臟惡化之外,若長時間血糖失控,更容易導致腎臟病變。這種情況,就好像腎臟長期泡在糖水裡面醃蜜餞,泡著泡著腎臟就慢慢喪失功能。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終身的大業。 延伸閱
糖尿病/百年胰島素 翻轉糖尿病治療史
慢病好日子百年前,胰島素尚未問世,第一型糖尿病及嚴重第二型糖尿病無藥可醫,飢餓療法、草藥或偏方的效果都不好,第一型糖尿病病童往往發育不良併發酮酸血症,大部分的患者在三年內就以皮包骨外觀逝去。 人體胰島素
施昀廷/ 喝茶可控制血糖?中醫師建議3種適合糖尿病患的茶飲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人口已超過200萬人,堪稱新一代國病,其分成第一型(胰島素依賴型)、第二型(非胰島素依賴型)、其他疾病引起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且超過九成的患者多屬於第二型。 (延伸閱讀/營養師帶你逛市場:
世界無菸日/慢性病患就地戒菸 成功率6成
慢病好日子台灣吸菸盛行率十三%,但心血管、神經、胸腔等專科醫師一致表示,吸菸是各種慢性病的高度危險因子,若不盡早戒菸,慢性病隨時來...
腳中風分四等級 膝蓋以下沒感覺是警訊
慢病好日子●腳中風是動脈裡血栓滯留或血管阻塞,阻斷血液循環
腎臟病/在家洗腎+雲端醫療 腎友留職場
慢病好日子台灣透析治療(俗稱洗腎)人口超過九萬人,有一半洗腎人口介於卅到六十四歲黃金勞動年齡層,且根據最新腎友就業意願調查顯示,有七成腎友認為洗腎影響其就業競爭力。響應世界腎臟日,三大腎友團體、及學界代表齊聚,
莊昕悅營養師/掌握健康飲食三步驟 心血管暢通不阻塞
慢病好日子清晨時常常聽到救護車歐咿歐咿呼嘯而過,寒冷的夜裡,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心血管的健康,只要一不小心就會導致中風或心肌梗塞。 延伸閱讀:中風也能出好菜,單手廚房暖心鍋:https://reurl.cc/Dv
靦腆醫廚Dr.cook/服用抗凝血劑不能吃這些東西?搞懂抗凝血劑才是關鍵
慢病好日子「醫師,我心臟有放支架,有在服用保栓通,是不是不能吃火鍋?」 「醫師,我以前中風過,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是不是也不能吃火鍋阿?」 上述的這些藥品名稱「保栓通」、「阿斯匹靈」,其實不是抗凝血劑,而
斜槓營養師林佩璇/得舒飲食抗三高?一日飲食計算讓你了解
慢病好日子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若能在飲食方面有效控管,將可吃得健康,避免慢病發生。 「得舒飲食」(DASH飲食)就是推薦給想降血壓、預防三高的朋友們。此飲食法可以降低血壓、血脂、心血管
陳怡婷Cynthia營養師/肌少症年輕化!生活四原則擊退它
慢病好日子隨著人口老化,高齡社會來臨,高齡者常面臨的老年病症候群「肌少症」逐漸受到重視,且現代人因久坐不運動、飲食不均衡,肌少症有年輕化的趨勢。如何預防肌少症,維持良好肌肉量及增強肌力? 延伸閱讀:腎友不要怕
長輩、照顧者做解憂瑜伽 在家活絡筋骨紓壓
慢病好日子健康版╳元氣網
Johnny游/天氣冷身體冷吱吱 暖身行為前停、看、聽
慢病好日子天氣冷颼颼,身體可不能冷冰冰。氣溫驟降的天氣,我們都很希望洗個熱水澡、窩在棉被裡、抱著電暖爐,但這些暖身行為,可不能想做就做,小心中風找上你! 每年連續低溫都讓猝死案例暴增,大多都是心血管、中
尼尼藥師/ 我的胃好好的,為什麼醫生開胃藥給我?
慢病好日子胡廷岳/鄉土劇「吃抗凝血藥配老鼠酒」,想裝病竟歪打正著?
慢病好日子鄉土劇《天之嬌女》第100集,你看了嗎?男主角為了裝病,一口氣吞了抗凝血藥和老鼠酒,沒想到歪打正著,稍微肢體碰撞一下就流鼻血了。怎麼辦到的?血小板像三秒膠一樣,會把傷口的洞補起來,讓傷口別流血,而「抗
噗妮聊護理/當身體出現這些「暫時性」症狀 當心小中風離你不遠!
慢病好日子「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太累,雙眼常常會突然黑掉,休息之後才又恢復,反覆出現好幾次,害我都不敢開車出門,如果在開車時突然看不見就太危險了...」五十幾歲的親戚和我描述近日的身體不適,當我聽完他描述的症狀後,
如何慢養肌力?美國運動醫學會推薦4種運動對抗肌少症
慢病好日子雖然現在許多人都有運動習慣,早上的公園也能看到滿滿都是運動的人,但多數都在甩手、拍打和走路。而運動不規律、強度低、項目單一等三大運動問題,正是造成我們未老先衰的原因之一。 (推薦閱讀:洗腎完累得像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