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4 醫療.感染科
搜尋
嬰兒
共找到
887
筆 文章
-
-
2023-04-28 醫聲.Podcast
🎧|媽咪,您辛苦了!孕媽咪靠「五招」 才能閃躲子癲症襲擊
每到母親節,就會讓人想起母親的辛苦付出,事實上,從懷孕那一刻開始,孕媽咪已開始為孩子「負重前行」,只求小孩出生歲月靜好,只是懷孕、生產,終究有風險,特別是子癲癇症,更讓許多醫師憂心,並常提醒孕婦留意、小心。「我看過一位孕媽咪當場在診間失去意識…」談到子癲前症、子癲症的可怕之處,台北長庚紀念醫院產科主任、母胎醫學會理事長蕭勝文醫師感觸很深。他說,這位孕媽咪正苦惱於噁心、嘔吐等不舒服症狀,沒想到看診到一半,這位孕媽咪突然抽筋、失去意識,舌頭也吐了出來,為了擔心咬到舌頭,蕭醫師馬上用壓舌板壓住孕媽咪舌頭,然後馬上送去急診,進行插管治療,並緊急剖腹,讓孩子提早出生,這樣才能挽救媽咪生命,千鈞一髮的畫面,令蕭勝文醫師記憶深刻。🎧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蕭勝文醫師指出,現在懷孕女性的年齡呈現M型化趨勢,高齡孕婦日漸普遍,隨著年齡增加,血管彈性會變差,懷孕出現高血壓、生產前後血管栓塞、深層靜脈曲張的機率就會上升,也容易產生姙娠糖尿病,而子癲前症也是常見情況,對母親、胎兒的威脅不容忽視。根據衛福部孕產婦死亡率資訊,近五年來,孕產婦死亡率比過去高升,在2019年,孕產婦死亡率為10萬分之16,代表每十萬活產嬰兒中,有16位新生小寶寶出生不久就失去了母親,這數字創下23年新高,在2021、2022年,孕產婦死亡率則在萬分之14、13間起伏。「目前台灣孕產婦死亡原因,第一名是產後大出血,第二名是羊水栓塞,第三名就是子癲!」蕭勝文醫師分析,在孕產婦死亡原因中,子癲症、子癲前症是可以透過早期篩檢及早發現,因此母胎醫學會一直努力推廣子癲前症篩檢的重要性,目前子癲前症篩檢也已納入常規檢查。子癲前症很可怕,母胎生命受威脅「子癲前症」中,「癲」這個字就是指癲癇,也就是抽搐、抽筋,在抽筋、癲癇尚未出現前,稱為子癲前症,這是懷孕引起,出現於懷孕20週之後,病患會血壓上升,有時會噁心、嘔吐、頭很痛,或喘不過氣、小便明顯變少,也可能全身水腫或下肢水腫,一星期內,體重可能增加2、3公斤,持續惡化,一出現抽筋、癲前,便演變成子癲症,情況更危及、更致命。子癲前症危險的地方在於,這種疾病會造成胎死腹中、胎盤早期剝離,有的媽咪生產前血壓太高,因而出現出血性腦中風,影響肝、腎功能,也有人因為眼壓太高,引發視網膜剝離,這時候,眼睛就會視力模糊、看不到,由此可知,子癲前症的影響遍及全身,放任不管,後果不堪設想。盡早預防、治療,才能避免悲劇「子癲前症、子癲症是懷孕引起,所以一出現危急症狀,就要立刻把小朋友生出來,通常是緊急剖腹…」蕭勝文醫師指出,為了避免走到這一步,「早期篩檢」、「規律量測血壓」、「飲食少油、少鹽」、「規律運動」就非常重要,另外,一發現「有子癲前症警訊,必須規律使用低劑量阿斯匹靈、降血壓藥」,當五個環節都照顧到,就能減少子癲前症、子癲症傷害。對於子癲前症的篩檢,國際一項多國、多中心研究顯示,由於亞洲女性比歐美女性瘦小,胎盤也相對較小,因此篩檢子癲前症的平台基準需要校正,若與歐美一樣,很容易產生誤差。蕭勝文醫師研究發現,篩檢子癲前症時,除了傳統生化指數,若將媽媽體內特定「微核醣核酸」(miRNA)也納入觀察指標,搭配身高、體重等數據,便可建立一套新評估標準,且從第一孕期即可預測疾病風險高低,子癲前症的防治就能及早進行。蕭勝文醫師再次提醒,子癲前症的篩檢很重要,當孕媽咪發現血壓居高不下,一定要盡快用藥控制,才能有效保護母胎健康。蕭勝文小檔案現職:台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台北長庚婦產部教授級主治醫師學歷:長庚大學醫學系畢業台灣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胎兒醫學博士經歷: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蘇湘雲、滾宬瑋音訊剪輯:滾宬瑋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
2023-04-24 醫聲.醫聲要聞
五大皆空困境/兒科醫學會提「小總額」制 盼留住人才
兒科住院醫師招募冷,醫界指關鍵因素為健保給付偏低。兒科醫學會表示,爲增加兒科醫師人數,健保應給予特殊給付設計,期盼建立兒科「小總額」,以20萬名新生兒計算給付,作為保障兒科醫療支出門檻。健保署表示,目前健保已經採取總額制度,正檢視各科別支付情形,將視兒科需求進一步討論。為保障兒童健康,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自110年起為期四年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公務預算投入28億元,今年開始推行兒童專責醫師制度,讓兒科醫師著眼兒童健康,追蹤兒童肥胖、有無注射預防針等,醫師評每收案照顧一名兒童,一年給予獎勵金逾萬元。但台大兒童醫院長李旺祚說,兒童醫療給付偏低是不能被忽略的議題,衛福部雖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並提供獎勵措施,但最重要的應是提高基本健保給付,讓醫師願意投入兒童專責醫師制度,尤其少子化下,兒科醫師更為重要,一定要攬才、育才、留才,降低嬰幼兒死亡率。李旺祚舉例,如為一名3個月大的嬰兒看診, 孩子無法表達身體那裡不舒服,可能要詳細詢問爸爸、媽媽,醫師看診花費的時間是成人的2至3倍,健保給付也應提高為現在的2至3倍,降低年輕醫師的疑慮,改善大家不願從事兒科的情形。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說,國內新生兒人數從20萬人降至13萬人,可說是雪崩式的下降,少子化問題嚴重,可能導致40年後出生人數更低,更沒有兒科醫師提供兒童醫療,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給予的獎勵杯水車薪,衛福部應要有長遠的政策,針對基本醫療業務給予足夠的健保給付,更好的福利,以留住人才維持醫療量能。「兒科醫師很重要,一個都不能少。」蔡淑鈴說,健保署重視兒科,若有給付偏低情形,醫學會可提出討論,健保署會優先考慮,尤其是新生兒科,其中早產兒照顧不易,兒科醫師需要勞心、勞力。健保署正檢視各科別健保給付,各醫學會對於新或舊的給付項目都可提出討論。
-
2023-04-22 醫聲.罕見疾病
香港線上取經!龐貝氏症二代藥納保,病友齊聚罕病家園
換上全新的淡紫色會服,4月15日有些陰雨,34個龐貝氏症家庭不畏風雨齊聚新竹罕見家園,這天是罕見疾病「龐貝氏症日」,更是龐貝氏症第二代治療納入健保給付的元年。不僅有香港龐貝病友線上取經,18歲病友的馬小弟勇敢地緩步走向舞台,與大家述說換藥一年的心得,而他所踏出的每一步象徵著第二代治療帶來的成果,激勵著台下的病友們。 二代龐貝氏症新藥分享,香港線上取經馬小弟是晚發型龐貝氏症患者,他在11、12歲時發現體能越發下降,身邊同儕1600公尺賽跑只要8分鐘,自己得花上20多分鐘,輾轉各門診到了台北榮總才確診。在第一代治療的幫助下,體力、精神狀況等逐漸好轉,但治療逐漸到了平原期,透過計畫在一年前改為第二代治療後,明顯感受到上課不易嗜睡,進入發育期的他,身高和體重也有顯著抽高變重,笑說「疫情期間在家,用廢紙投垃圾桶,也跳得更高了!」去年10月剛開幕的罕見家園,台灣龐貝氏症病友協會首次在此舉辦年度聚會,協會邀請龐貝家庭、醫師等蓋下手印,象徵大手牽小手團結一心,並準備各項闖關與導覽活動,向病童們介紹認識這座屬於他們的城堡。活動除了有醫師們針對第二代治療的介紹外,香港黏多醣症暨罕有遺傳病互助小組(HKMPS)也線上與會,盼將台灣經驗帶回家鄉。台灣龐貝氏症協會理事長鄧慧娟分享,升上高一的兒子在計畫之下接觸新藥五年的歷程,肌肉耐力程度提升,檢驗數值也有進步,學業、體能都沒有問題,「這對照顧者來說,他們能獨立完成各項任務,其實就減少了各方面的協助。」使用新藥生理數值穩定,肌肉適當維持訓練第二代治療自今年4月起納入健保後,龐貝氏症患者終於盼見治療有更好療效。擔任第二代治療臨床實驗計畫主持人、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簡穎秀說,藥物要被體內細胞吸收,非常仰賴M6P受體蛋白(甘露糖-6-磷酸),才能作用分解肝醣,新藥與第一代藥物原理相同,只是加入較多M6P,「原本一顆藥只有一個M6P,像是一隻手去抓,但新藥增加15個M6P,抓得能力更好,被細胞吸收能力更好。」龐貝氏症患者會以尿液中的葡萄糖四醣數值為監測指標,數值低代表有效分解肝醣,她指出,針對晚發型患者進行二代治療臨床試驗的結果,該項數值確實降近54%,而一代治療只能降10%;另一項指標為肌肉損傷狀況的CK數值(肌酸激酶),平均數值下降近40%,一代治療則是14%,連心肺功能也有十足進步。至於嬰兒型的龐貝氏症患者,最為擔心心臟肥大問題,簡穎秀指出,觀察二代治療二年後,患者的心臟沒有惡化;同樣,在葡萄糖四醣及CK數值有下降,心肺運動功能也有上升。不過簡穎秀提醒,用藥治療每個人有差,也關乎平時的肌肉復健和訓練。由於龐貝氏症患者的肌肉沒有良好再生力,更需要透過復健維持,以全人照護作為目標。目前生醫界持續推展新的治療方式,「病友要維持身體健康才會有使用新藥的機會,未來治療上還有許多值得努力及期待的地方。」留意病童身心靈,面對疾病醫護一起學習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任楊佳鳳點出了龐貝氏症治療上仍待進展的問題,舉凡上呼吸道塌陷、臉部肌肉無力而被拉長,特別是口咽顎問題影響發音含糊外,當躺著熟睡時,舌頭肌肉缺乏張力向下墜,因此合併了睡眠呼吸中止症。另外,目前治療無法有效穿透中樞神經,造成認知功能問題,都是期盼能突破改善。陪著許多嬰兒型患者一路走來的楊佳鳳,注意到孩子們出現心理層面問題,她說,受到病情影響,外觀難免會和同學們外觀有些差異,可能遭同儕霸凌、異樣眼光或自我心理的厭惡感,這都是藥物治療之外,需要細心留意的面向。第二代治療的問世,對第一代治療效果有限的患者來說,是場及時雨。楊佳鳳說,有三位患者在恩慈療法下使用二代治療,感受到換藥後帶來的差異,其中一位正是馬小弟。馬小弟轉換二代治療後觀察追蹤1年來,他的上下床動作變得更為流暢。「維持最好的肌肉功能到最好的治療出現。」她鼓勵著病友,平時訓練各項肌肉時,要切記適當就好不要過度使用,累了就休息,同時,提醒家長們,幼兒在成長時的身高體重變化,若沒有按照寶寶手冊中的數值成長,甚至是倒退,更需要當心。「過去嬰兒型龐貝氏症的幼兒死亡率是百分之百,」身為第一線醫師的她形容,二代治療如同多了一樣武器,不必像以前治療完只能束手無策看著患者。她鼓勵病友們對新藥要抱持著正向思考,「心情輕鬆、態度積極」去面對這項疾病。新舊用藥疑難雜症,醫師來解答新舊治療轉換之際,病友及家屬難免會有各項疑問,與會中也向醫師們逐一拋出,HKMPS一位成員詢問,曾有病友使用第一代治療時產生抗藥抗體,擔心轉換成新藥是否會延續?簡穎秀表示,一旦出現抗藥抗體,必須要先行以免疫調節處理;楊佳鳳說,抗藥抗體需小心處理並控制在一定範圍之下,否則患者用藥後不見成效也浪費了藥物。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出席活動,她道出了新藥納保的跌跌撞撞,好不容易走上正軌,在充滿希望的座談中,她也透露,研發龐貝氏症一代治療的中研院士陳垣崇因病休養,現場的病友們錄了影片、寫下卡片,期盼早日康復再陪著龐貝氏症孩子們一起成長。MAT-TW-2300467-1.0-04/2023
-
2023-04-19 養生.聰明飲食
減脂菜單大公開:Ella吃白飯剷3公斤、劉品言「這樣吃」大瘦11公斤!7大減重法一次掌握
減肥、如何瘦得健康,是許多人的人生課題之一。不吃白飯、吃雞胸肉、沙拉,是一般人最常想到減肥的方式之一。但是減重時的三餐到底要麼安排才能有效減重?這邊一次給你海外7位名人的「減肥菜單」,讓劉品言瘦11kg的「減肥菜單」原來要這樣吃?宋慧喬:豆腐減肥法宋慧喬曾分享,自己除了運動外,在飲食上,他還靠獨門菜單「豆腐飯」減肥!吃法:以豆腐取代晚餐主食的澱粉類,三餐固定8點、12點、18點進食,只吃八分飽。營養師Stella解釋,每100公克的傳統豆腐熱量為88.4大卡,含8.5公克的蛋白質、約140毫克的鈣,並含植化素和適量的鉀、鐵、鋅等礦物質。嫩豆腐因壓制較不扎實(水分保留較多),且以不含鈣的葡萄糖酸內酯做為凝固劑,所以營養密度較差,但也因水分較多所以熱量相對較傳統豆腐低。朴信惠:小黃瓜減肥法嬰兒肥可能是許多女星的惡夢,朴信惠在剛出道時也曾有嬰兒肥、下半身肥胖的困擾,他也說自己是易復胖的體質。但他靠著飲食控制以及運動,成功減去體重,甚至曾經在一個月快速瘦下10公斤。而這套減肥菜單較為激進,因此不建議長期食用。早餐:小黃瓜1根+低脂牛奶午餐:半碗白飯+燙白菜晚餐:小黃瓜+燙白菜此外,喝足量的水也很重要!她曾分享,自己會在開水中加入2、3片薄荷葉,幫助紓壓、加速代謝、去脹氣;若有水腫狀況,就會喝紅豆水、南瓜水加強排水。劉品言:黃金減肥法天生體質易胖的劉品言,體重一直成為注目焦點,甚至在google中甚至有「劉品言 體重」等關鍵字,在14歲剛出道時,其實這讓她一度失去自信。他過去嘗試許多減肥方式,最終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減肥法,再加上運動的幫忙,成功減去11公斤。早餐:無糖紅豆薏仁、水煮蛋、拳頭大小的水果(奇異果、蘋果、櫻桃)午餐:一條魚/一塊牛排/半隻雞、拳頭大小的白飯或馬鈴薯晚餐:地瓜、蛋白質高且脂肪低的白肉、海鮮Ella陳嘉樺:白飯減肥法說到減肥,我們可能都會先從吃雞胸肉開始,原本Ella也是以吃沙拉、雞胸肉等方式減肥,但卻發現造成手腳容易冰冷,水腫狀況嚴重。看了中醫後才知道,因為身體太寒,造成體內濕氣重,反而代謝不好,因此中醫建議她吃白飯去濕氣。而他也靠這套飲食法瘦下3公斤!吃法:早、午和晚餐都以白飯為主食+蔬菜和肉類,但晚餐飯量要減少、並在5點半前吃完。其他要戒掉手搖飲和甜食;水果屬涼也在下午4點前吃完。陳妍希:碳水循環法一般民眾對陳妍希外表的印象不外乎是招牌的嬰兒肥,也因此被戲稱為「小籠包」!不過他近年來積極瘦身,並和粉絲分享自己正在執行的「碳水循環」減肥法。陳妍希表示自己過去不敢吃澱粉,但試了「碳水循環」,發現原來吃澱粉也可以好好地瘦身!1.第一天-低碳:早午餐12:30吃酪梨三明治加一點菠菜;下午一杯生椰拿鐵;晚餐6:30吃烤鴨去皮加生菜。運動搭配一堂瑜珈課。2.第二天-低碳:早午餐吃香草雞肉三明治;晚餐川燙豬肉、魚肉,加海帶芽、豌豆苗、荸薺。3.第三天-無碳:早午餐豆干2片;加餐覆盆子藍莓漿果飲;晚餐水煮魚肉、雞肉去皮,搭配豌豆苗和菇類。4.第四天-低碳:早午餐一杯生椰拿鐵,配豌豆苗和雞肉;晚餐吃貝果三明治。5.第五天-高碳:早午餐吃鮭魚沙拉和2/3貝果;加餐一杯生椰拿鐵;晚餐吃燙雞肉、白菜、莓果飲。運動搭配健身一小時、跑步機45分鐘。6.第六天-無碳:早午餐吃去皮烤鴨、酪梨沙拉;晚餐吃燙羊肉和菠菜。運動搭配跑步40分鐘。7.第七天-低碳:早餐吃貝果、鮪魚、酪梨;加餐一顆李子;晚餐和朋友吃湖南菜。運動搭配皮拉提斯20分鐘。胖艾美:邁爾飲食澳洲女星瑞貝爾威爾森(Rebel Wilson)因飾演《歌喉讚》中的「胖艾美」角色爆紅,成為大尺碼女星代表。但他在2020年決定努力減重,她透過持續的運動訓練、健康飲食(邁爾飲食)以及改變自己一些思維,兩年半就減掉約36公斤。邁爾飲食(Mayr Method):避免零食,強調吃高蛋白及富含纖維的食物,並減去麩質與乳製品、糖、咖啡因及加工食品的攝取,且每一口都咬30~50下。星野源:高麗菜減肥和被譽為「國民老婆」的新垣結衣結婚的星野源,其實也有成功靠飲食減重過!星野源表示,自己在吃飯在吃飯前,會先吃大量的「高麗菜」,避免血糖急遽上升,增加飽足感,預防過食,同時也改變吃飯順序(纖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他靠兩大原則,再加上運動,竟在兩週內瘦5公斤!吃法:準備雙手大小的高麗菜絲,將水煮蛋(或半熟蛋)、肉放入其中,最近淋上醬汁即可。小提醒:上述提及的減肥方法較為激進,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減肥還是建議正常飲食,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才不會傷了身體。減重良醫的建議減重良醫徐光漢曾提及,有患者詢問「已經少吃精緻澱粉又有規律的運動,為何體重仍然無法下降?」或是「實行了一陣子的168,但還是失敗?」想要成功減重,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除了熱量平衡外,建立起可以健康輕鬆且可長久維持的良好飲食習慣,才不會陷入反覆減重的情形。一般人最想知道的飲食習慣,也建議以「低糖、低澱粉飲食」為主,少糖、少澱粉,足量蛋白質、纖維,再加上固定的運動這3大習慣,應就可以維持良好的體態。如無法節制食欲,可以尋求醫師幫忙,或者可以考慮透過藥物減重,目前有一些FDA核可的抑制食慾藥物,可有效幫助飲食控制及減重的達成,但還是得回到最原始的飲食與生活習慣的養成,才會是可長久維持體重的方式。延伸閱讀: 「醫師也是人,我也會恐懼...」連台大醫生都束手無策,醫師林肇堂抗癌8年秘訣:早餐必備的4樣食物 生理期來就頭痛!女中醫解惑:經前、經後原因大不同!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7 養生.聰明飲食
預防老化、三高及慢性病 一次看懂巧克力及可可有什麼功效
要說世界第一名的心靈食物comfort food的話,絕對非巧克力莫屬。只要是心情不好就特別想讓人來點巧克力,女生在周期來前也特別會想要吃點巧克力,巧克力到底為什麼有這種令人幾乎上癮的魔力呢?大家都知道巧克力是可可來的,而可可的學名為Theobroma cacao,Theobroma這個字來自希臘語的神theo與食物broma,意思就是「神的食物」,而cacao就是為什麼我們翻叫做可可,至於為何可可又有寫作cocoa的呢? 理由眾說紛紜,推論竟然可能是因為之前的歐洲人把cacao寫錯字?!。可可食用的歷史將近有3000年,在可可原產地的阿茲特克帝國或是鄰近的馬雅帝國,可可是非常珍貴稀有的食物,特別是作為奢侈品或是藥用,也通常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而且可可豆還可以當作貨幣或可以拿來支付稅金使用。如今可可或是製成的巧克力當然不再那麼珍稀,已被推廣到世界每個角落,但是受到更多人的熱愛,而且精緻的手工巧克力依然要價不斐。對可可的主要出產國象牙海岸、迦納、印尼來說,可可都是該國很重要的財政收入,全球每年可可豆產量約400萬噸,市值高達100億美金,加工成巧克力後,金額更高達1000億美金以上,所以「黑金」之名當之無愧。經過歐美長期研究,可可與巧克力固然風味迷人,但是人們愛吃可可與巧克力還為了它的功效,自古的說法有可可或巧克力具有催情的作用,它們也被女性們作為對抗經痛的祕方,心情不好時更讓人會想大吃巧克力,而新的研究也肯定可可或巧克力具有預防老化、幫助記憶力、預防三高等慢性病等等的作用。什麼是可可、怎麼做成巧克力?可可豆是可可果實的種子,從採收果實、從果莢中取出可可豆後,要經過繁複的手工加工,才能成為可可豆以及進行後續加工,製成各式各樣的可可、巧克力產品。可可發酵可可豆的加工中,影響風味最大的就是發酵這個步驟。可可豆如果不發酵,味道既苦且澀,難以入口,根本不是我們所認知的可可或是巧克力味。可可豆從果莢取出之後,最常見的做法是將可可豆以香蕉葉包起來平鋪,然後成堆放在籃子裡或箱子裡靜置發酵。因為可可的果肉含糖量豐富,所以發酵作用很快,並且產生高溫殺死胚芽,防止豆子發芽。發酵的過程中果肉逐步分解,產生有機酸或是酒精等成分,這些成分也會滲入豆子裡,形成可可風味的一部分。同時,一些酵素也會在豆子裡開始作用,如蛋白分解酵素有助於形成一些游離胺基酸與胜肽,這些酵素分解出來的小分子也幫助可可形成複雜風味。烘焙就像咖啡一樣,可可豆也要經過烘焙乾燥,才利於保存。烘焙的時間與溫度也大大地決定了可可的風味。研磨加工可可豆乾燥後,就可以運輸去世界各地進行後段加工,比如說再經過壓碎、研磨成為可可膏、可可脂、可可泥、可可粉等產品,最後去做成各種食品或令人喜愛的巧克力。可可有哪些成分?可可之所以風味迷人,就是因為它是植化素與多種成分的寶庫,在可可豆裡已經找到超過300種以上的功效成分,這遠遠超越了大多數其他植物。可可含有蛋白質、脂肪、多酚、黃酮類化合物、可可鹼、咖啡因、磷、銅、鐵、鋅、鎂、維生素A、維生素B6等。多酚可可含有很豐富的多酚,可可多酚包含了兒茶素、前花青素、花青素、黃烷醇等分子。多酚有很高的抗氧化性,因此讓可可或是黑巧克力可以保護心血管、維護記憶力、預防失智、保護免疫系統。前花青素尤其是可可多酚抗氧化力的主力,也是可可主要的苦味來源。而可可黃烷醇是對皮膚特別有功效的分子,可以幫助皮膚微血管的流通。可可鹼可可含有植物界裡少見的甲基黃嘌呤類物質,甲基黃嘌呤類包含了咖啡因與可可鹼。可可鹼具有提神作用,也可以保護腦神經與心血管,而且還可以促進脂肪燃燒,提升新陳代謝,而且還可以改善情緒、對抗憂鬱。礦物質可可具有多種礦物質,其中最豐富的是鎂,鎂是多種酵素反應中的重要因子,包括蛋白質合成和新陳代謝。此外,鎂也可以對抗心律不整和舒張血壓,缺乏鎂與新陳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和糖尿病有關。此外,可可還含有鈣、銅以及鐵,都是對人體很重要的微量礦物質。更多鎂的功效,參考鎂有什麼功效?幫助睡眠、放鬆身心、提升運動效果,為何又被稱為「舒壓礦物質」?補充鎂有副作用嗎?含有鎂的天然食物有哪些?胺基酸可可發酵後含有豐富的精胺酸,精胺酸可以幫助人體產生一氧化氮,缺乏精胺酸與性功能失調有關,所以或許這也是可可或黑巧克力被當作催情劑的原因之一。可可也含有豐富色胺酸,色胺酸是血清素以及褪黑激素的前驅物,血清素以及褪黑激素與維持生理時鐘、幫助入睡、對抗心理壓力、降低憂鬱有關。可可或是黑巧克力具有哪些功效?可可或是純度高的巧克力具有非常多樣的功效,經過科學證實的有:舒緩壓力、對抗憂鬱、改善心情可可含有特殊的苯乙胺(PEA)成分,苯乙胺可以促進血清素與腦內啡的分泌,任人產生放鬆愉悅的感覺,也可以提高性慾,產生一種幸福感。或許腦內啡就是許多人對於巧克力近乎成癮的原因之一。也有研究發現,飲用高多酚可可能夠提升平靜的感覺以及滿足感。此外可可的色胺酸也有助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形成,所以也能幫助對抗壓力、放鬆心情、幫助入睡。而可可裡的維生素B6也是合成褪黑激素與多巴胺時的必要因子。幫助腦部健康曾有學者分別做過實驗,發現吃巧克力可以提升α (alpha)腦波以及δ(delta) 腦波,α 波是人在清醒專注時發出的腦波,而δ 波是人在放鬆時發出的腦波,對人的腦部運作都有益處。有針對年輕成人的研究指出,食用可可能夠立即提升認知功能以及神經可塑性,這是因為食用可可之後可以立即提升腦部血液流速與腦部血氧濃度。研究指出,可可鹼也有刺激振奮心情的作用,以及提升腦力,幫助專注集中的作用。預防老化與失智研究指出,可可黃酮可能有助於輕度認知障礙的老年人維持認知功能,並減少認知退化、預防失智的風險。也有挪威研究探討富有黃酮的三種食物:巧克力、葡萄酒和茶,攝取後對認知的影響,研究對象包含了2031名參與者(年齡在70至74歲之間),結果發現攝入這三種食品的參與者在認知測試中表現顯著優於未攝取的參與者,而且他們的認知退化的的罹患率也更低。對於巧克力的攝取量約為每日10克時,影響最明顯。預防三高與慢性病可可有助預防三高等慢性病,有研究指出可可能夠降低血壓,這可能與可可多酚以及精胺酸有助於身體產生一氧化氮有關。因此可可對心血管健康有多種益處,其抗氧化力可以避免動脈硬化,也有助於預防中風,可可多酚也對血糖穩定有幫助,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度,因此可以預防第二型糖尿病。此外,實驗也證明,攝取可可能夠明顯降低血脂與膽固醇。女性健康女性經期的不適感與缺乏多巴胺與鎂有關,因為可可能夠補充身體的多巴胺,也含有豐富的鎂,所以有助於舒緩經期的不適。國民健康署也說如果攝取黑巧克力 (約30克),再搭配一杯富含鈣質的熱牛奶,效果會更好。也有實驗指出,食用黑巧克力可以明顯降低經痛。巧克力也含有豐富的鐵,可以幫助女性補充因為經期而流失的鐵質。此外,有一項有關孕婦食用巧克力量與壓力的研究發現,比較頻繁攝取巧克力的孕婦,其嬰兒在六個月時有比較低的壓力值和也有比較好的情緒。腸道健康可可含有豐富的木質素,木質素就是一種優秀的膳食纖維,木質素同樣存在芝麻裡,芝麻素就是來自於木質素。而可可豆含有木質素竟高達30%以上,而木質素這種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道益生菌的生長,也有助於預防便祕、幫助腸道蠕動、也可以幫助排除膽固醇。肌膚健康研究證實,可可黃烷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所以可以對抗紫外線產生的自由基對真皮的破壞。同時可可黃烷酮也經實驗證實,可以幫助皮膚底層微血管流速提升。甚至也有研究顯示,外用塗抹可可多酚也有助於提升皮膚的彈力、提高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的含量,以上效果都有助於肌膚老化產生細紋或皺紋。可可或巧克力的注意事項選擇可可或巧克力最好選擇無糖或低糖的可可或是黑巧克力,以免攝取過多熱量,糖也會造成體內容易發炎,抵銷可可的眾多抗發炎益處。此外還有一些該注意的。可可脂與可可代用脂因為可可脂熔點接近人的體溫,所以入口即化,因此價格很高,用途很廣。因此許多巧克力風味的甜點改用其他熔點相近、但是價格便宜很多的植物油如棕櫚油代替,這些油脂吃起來就是沒辦法像可可脂一樣入口即化,感覺比較硬,而且是飽和脂肪酸,吃對了對心血管是一種負擔。白巧克力白巧克力只有可可脂加上牛奶或是糖的成分,並不含可可多酚的成分,因此抗氧化力比黑巧克力弱了很多,而且含糖量高,比較不健康。巧克力命名標示新規定,要叫巧克力要達一定的含量之前市面上有許多巧克力製品,加入大量棕櫚油或是糖,造成巧克力含量其實不高,為避免消費者混淆,食藥署陸續修訂巧克力命名標示的新規定。巧克力為以可可製品為原料,並可添加糖、乳製品或食品添加物等製成,為固體型態不含內餡之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及白巧克力。巧克力之品名應依下列規定標示:品名標示為「黑巧克力」者,其應以可可脂混合可可粉、可可膏為原料,且其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百分之三十五、可可脂至少百分之十八、非脂可可固形物至少百分之十四。品名標示為「白巧克力」者,其應以可可脂及乳粉為原料,且其可可脂含量至少百分之二十、牛乳固形物至少百分之十四。品名標示為「牛奶巧克力」者,其應以可可脂及乳粉混合可可粉、可可膏為原料,且其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百分之二十五、非脂可可固形物至少百分之二點五、牛乳固形物至少百分之十二。以「巧克力」為品名標示者,其原料及含量應以前三款為限。添加植物油取代可可脂之巧克力,其添加量未超過該產品總重量之百分之五者:應於品名附近標示「可可脂中添加植物油」或等同字義。含餡巧克力產品其巧克力含量至少百分之二十五,並應於品名前加標示「含餡」或「加工」或等同之字義。巧克力抹醬、巧克力糖漿,其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百分之五或可可脂至少百分之二。添加植物油超過該產品總重量百分之五的產品,不得以「巧克力」為品名。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3-04-15 醫療.懷孕育兒
孕婦產檢出染色體異常被勸引產!陳持平賭上生命為胎兒打開保護傘
人間四月天的午後,台北市中山北路馬偕醫院二樓產科三診診間,不同「梯次」的嬰兒在這裡川流、相聚,主治醫師陳持平笑臉盈盈,慈祥得像極了含貽弄孫的「阿公」,對每個孩子的「特點」都如數家珍,帶嬰兒來的父母或祖父母,看著聽著陳醫師的眉飛色舞和娓娓道來,或頷首微微笑,或點頭如搗蒜。產檢出「鑲嵌型第10號染色體異常」 被名醫建議引產當天約莫兩點三刻,一對從淡水來的李姓夫婦,帶著剛滿月不久的男嬰回來看陳持平「阿公」。男嬰眉清目秀,在父親胸前的襁褓裡一副安靜恬適的模樣,他的「特點」是,從羊膜穿刺、羊水染色體到驗臍帶血都是鑲嵌型第10號染色體異常,從板橋的診所到醫學中心的名醫都說可能會產下畸型兒,勸他們審慎,最好引產。李姓夫婦卅七、八歲才結婚,好不容易兩人都年過四十而自然懷孕,天賜麟兒的喜悅頓時陷入一片茫然。為母者於心不忍,且不知所措,為父者基於愛妻之心,認為即使引產,也不能隨便找個醫生草草了事,於是上PPT、Google遍尋良醫,結果找上馬偕醫院風評不錯且玉樹臨風的王亮凱醫師。「我清楚記得,那一天是2022年11月21日。」李先生說,王亮凱醫師看了報告之後,雖然認為各種文獻都顯示,如果生下來,很有可能會是畸型兒,但王醫師聽過陳持平的講演,知道陳教授十幾年來鑽研「鑲嵌型染色體異常」,並累積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及個案,幫助過多組「鑲嵌型染色體胎兒」的家庭,拯救了這些原本會被放棄的正常寶寶,於是福至心靈,引介給對門的陳教授。那一天傍晚,陳持平醫師的診間剛好只剩下最後一、兩號。陳醫師先安撫李姓夫婦,請他們放寬心,並建議抽羊水再驗驗看。同年12月19日回診看報告,異常率已經從羊膜穿刺、切片的35%、臍帶血的40%,降到抽羊水的11%。李先生回想到斯時彼刻說:「陳醫師跟我們說,胎兒很努力地要健康長大。」寶寶從確定要引產 到誕生到這個世界上在陳持平醫師的鼓勵之下,李姓夫婦鼓起勇氣把孩子生了下來,結果是健康的寶寶。李姓夫婦喜不自勝,他們感謝陳醫師「恩同再造」,陳持平則說,「寶寶從確定要引產到誕生到這個世界上,是因為上天的恩典啊!」深深體會母愛的偉大 決心盡全力拯救胎兒4月10日,寶寶的母親產後回診,特別帶孩子來看陳醫師。適巧,剛好有一對懷孕夫妻的胎兒,也驗出鑲嵌型染色體異常的問題,要生下來?還是要引產?一直猶豫不決。於是,陳持平醫師請李姓夫婦來做見證人,一方面分析兩個胎兒問題的異同,一方面鼓勵這對夫妻也要勇敢地將孩子生下來。當產前報告白紙黑字明白寫著有正常細胞也有異常細胞時,誰願意冒著被告的風險,替胎兒說句公道話呢?那需要足夠的醫學實證經驗、勇氣和人道主義精神。「每回見到找我諮詢的孕婦眼眶泛淚,我深深體會到母愛的偉大,於是下定決心,要努力去幫助她們,盡全力去完成拯救胎兒的任務。」陳持平期許透過拯救胎兒計畫,建立起醫療機構之間的轉介平台,幫助更多家庭。林徽因給四月寫的詩:「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就在馬偕醫院二樓產科三診的診間迴盪著。鑲嵌型第10號染色體異常鑲嵌型第10號染色體長臂末端缺失,主要是部分羊水細胞或胎兒細胞在有絲分裂時產生突變缺失,通常經羊水穿刺發現。要判斷是暫時性或永遠性,建議間隔4周以上再檢查一次,取出羊水細胞做傳統培養細胞遺傳學檢查,利用分子生物技術檢測未培養的羊水細胞,若異常染色體比率下降,則有機會鼓勵父母勇敢將孩子生下來。針對出現鑲嵌型第10號染色體異常的胎兒,一般婦產科醫師建議引產,主要是因為過去醫學文獻都出自小兒科醫師研究,只要發現染色體有異常的狀況,為避免生下畸形兒,最保險的作法便是引產。但快速成長的胎兒和已經誕生的嬰兒不同,已知不一定能推斷未知。鑲嵌型染色體10部分缺失由胎兒時期正常細胞突變產生,會隨著胎兒快速成長而消失。研究發現,隨胎兒愈來愈大,異常細胞比率逐漸下降,出生後很多案例在體細胞都查不到異常細胞。因此,建議母親再抽羊水進行細胞檢查,即使異常比率攀升,若隔一段時間再抽羊水細胞,發現異常比率下降,則可鼓勵父母將孩子生下來。醫療奉獻獎得主、馬偕醫院生育保健學科主治醫師陳持平目前在醫學期刊發表九例報告,皆是胎兒在子宮內後天產生鑲嵌型染色體部分異常案例,出生後全數發育正常,且異常的染色體細胞在出生後追蹤檢查均發現快速消失或逐漸漸少。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5 醫聲.罕見疾病
二代新藥納保 創龐貝氏症里程碑
今天是世界龐貝氏症日,健保一日起將罕見疾病龐貝氏症第二代新藥納入給付。台灣更領先歐盟,是全球第七個核准新一代龐貝氏症治療的國家。龐貝氏症曾被視為「嬰兒殺手」,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簡穎秀表示,心臟肥大、四肢無力及退化是龐貝氏常見症狀,若不治療,患者一至二歲就會因為心臟、呼吸衰竭死亡。龐貝氏症一代藥物由中研院士陳垣崇研發,讓年幼生命不致死亡,如今二代新藥納保,治療新里程碑令病友振奮。台灣龐貝氏症協會理事長鄧慧娟表示,目前台灣龐貝氏症患者全台共約九十人。她表示,受惠於新生兒篩檢制度,嬰兒型龐貝氏症患者出生後,一經篩檢即可用藥,避免患者面臨肌肉退化。鄧慧娟表示,患者均期待第二代新治療能夠改善生活品質,讓病童順利成長,未來更有機會貢獻社會。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則指出,新藥能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患者進行六分鐘行走測試時,第二代藥物平均比第一代藥物多走三十公尺。他認為,病人在符合條件的情形下,應該都要使用新藥。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表示,龐貝氏症第二代新藥適應症為六個月以上之龐貝氏症患者,給付條件是國健署認定之龐貝氏症患者,經事前審查後使用。她指出,龐貝氏症第二代新藥具罕藥許可證,療效及安全性經食藥署認可,納保後病友有了更多藥物選擇。此外,黃育文也說,有病友在意見平台分享,期待新藥減輕肌肉無力、提升呼吸功能,並延緩病情惡化,也拉長治療間隔減少奔波,增加用藥便利性,並希望日後推出口服劑型。她也指出,有病友從第一代藥物轉用第二代新藥後自覺症狀改善,副作用降低。台灣龐貝氏症治療成果備受國際肯定。牛道明指出,以台北榮總為例,由於發展出快速診斷的標準,民國九十七年開始進行龐貝氏症新兒生篩檢,疑似患者只要住院六小時後就能確立診斷,開始治療,由於早期治療及定期復健追蹤,有廿六名孩子都能行走。牛道明說,由於龐貝氏新生兒篩檢是自費選項,費用約幾百元,約有九成的孕媽咪會勾選加做,但近年自費篩檢的比率降為七成五,由於台灣少子化嚴重,政府應該列為常規檢查,吸收檢測費用。黃育文表示,健保署每年均會向健保會爭取增加罕藥專款預算編列,將致力提升執行率,並透過提升議價效率、暫時性健保支付制度縮短罕藥審查時程。此外,她指出,針對待滿足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s)的罕藥,會與廠商協議暫行給付,並定期評估其療效與成本效益,滾動式修訂給付規則,以加速新的罕藥引進,照顧每位罕病病友。
-
2023-04-15 醫聲.罕見疾病
龐貝氏症病童改用新藥 體力變好更精神
甫納入健保的龐貝氏症第二代藥物隨著針劑流入罕病病童姍郁體內。母親觀察,自幼罹患龐貝氏症的姍郁,不只體力變好,也更有精神,能夠整天在外活動,晚上睡得更安穩,還會幫忙做家事。「原來姍郁這麼有力量,治療後可以幫忙提重物、分擔家務。」看著姍郁體力恢復,母親甚感欣慰。姍郁出生時哭聲細小、異於常人,醫師判斷與心臟問題有關。經抽血檢查,確診為龐貝氏症,心臟肥大、四肢無力及退化,都是常見症狀。母親回憶,聽到醫師宣判從未聽過的病名,心中充滿徬徨。所幸龐貝氏症第一代治療在二○○五年通過罕藥認定,並納入健保,讓姍郁熬過了嬰兒時期。然而,姍郁開始上學後,第一代治療的限制也逐漸顯現。「上課很容易疲倦想睡,念課文、劃重點的時候,都跟不上大家。」姍郁童言童語地說著在課堂上遇到的困擾。母親則表示,第一代治療使用多年後,姍郁體力維持時間明顯縮短,每天昏昏欲睡,出門一、兩小時就發睏,上學時間也無法接受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作為輔助。在醫師建議下,姍郁增加治療頻率,隨著年紀增長,療效卻愈來愈有限。「為什麼常常不來上學?她都跑去哪裡了?」每周回診一次不僅讓姍郁的日常多了限制,在體力改善方面成效也不如預期,還讓姍郁面臨同學質疑。母親說,每周五天的學習剩下四天,她在學業方面也落後同儕。 姍郁母親和全台九十位龐貝氏症患者家庭都期待第二代新藥能延緩退化,減少施打次數,讓病童生活、學習,不再受治療干擾,能夠快樂長大,有天也能獨立生活。姍郁的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簡穎秀表示 ,酵素補充治療是龐貝氏症治療武器,新舊二代治療機轉相同,惟第二代治療吸收效率較佳,清除肝醣能力亦有提升。她表示,使用第一代治療時,因藥效無法維持,部分患者需每周回診治療;第二代治療僅需兩周施打一次,大幅減少患者日常生活上的不便。簡穎秀指出,不少患者表示使用第二代治療後,走路跌倒次數減少,疲憊感也降低,更有力量面對生活。
-
2023-04-01 醫聲.罕見疾病
龐貝氏症新治療降施打頻率 助病童快樂求學就業
小小身軀穿梭家中廚房,幫母親一起下廚炒菜。就像任何一位國小學童,11歲的姍郁白天上學讀書,下了課就幫忙家務。她還說,最喜歡打棒球和唱歌。很難想像,姍郁出生時即確診嬰兒型龐貝氏症;在接受第二代新治療前,姍郁一週只能上學四天—每週必須騰出一天的時間,回診施打第一代治療藥物,且隨年紀增長,療效越來越有限。 出生即確診龐貝氏症 原有治療療效隨年紀漸減 姍郁出生時哭聲細小、異於常人,醫師當即判斷與心臟問題有關。經抽血檢查,確診為龐貝氏症。姍郁母親說,聽到醫師宣判從未聽過的病名,實在措手不及,「心裡想說,該怎麼辦?」好在龐貝氏症第一代治療已在2005年通過罕見疾病用藥認定,並納入健保。然而,姍郁上學後,第一代治療的限制也逐漸顯現。 「上學的時候很容易疲倦想睡,念課文、劃重點的時候,都跟不上大家。」姍郁童言童語地說。母親則表示,第一代治療使用多年後,觀察到姍郁體力維持時間明顯縮短,每天昏昏欲睡,出門一、二小時就發睏,上學時間亦無法接受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作為輔助。後來在醫師建議下,改為每週回診治療。 然而,每週回診一次不僅在體力改善方面成效有限,還讓姍郁面臨同學的質疑,「為什麼常常不來上學?她都跑去哪裡了?」母親說,由於每週五天的學習剩下四天,學業方面也落後同儕。 龐貝氏症第二代治療藥物今年四月納入健保,可用於六個月以上的龐貝氏症病友。使用第二代治療後,母親觀察到姍郁體力變好、較有精神,一整天在外活動也沒問題,睡覺更安穩一點,也會幫忙做家事、搬重物,「其實姍郁很有力量,治療過後,可以幫忙提重物,還會協助處理家事。」看著姍郁體力恢復,母親甚感欣慰,也期待未來姍郁學業成績能夠提升,並慢慢學會自理生活。 姍郁的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簡穎秀表示,龐貝氏症是酵素缺乏所致,患者因體內肝醣無法分解、堆積於肌肉中,造成肌肉細胞死亡或受損;心臟肥大、四肢無力及退化,係龐貝氏症常見症狀。 醫:第二代龐貝氏症治療強化吸收效率、增肝醣清除能力 簡穎秀指出,酵素補充治療是龐貝氏症的治療武器,分為第一代與第二代治療,兩代治療機轉相同,惟第二代治療吸收效率較佳,故患者轉用新療法後,使用劑量降低仍可維持相同治療成效;使用第二代治療清除肝醣能力亦有所提升。 此外,簡穎秀說,使用第一代治療時因藥效無法維持,患者需每週回診治療;第二代治療僅需兩週施打一次,大幅減少患者日常生活上的不便。她指出,不少患者表示,使用第二代治療後,走路跌倒次數減少,疲憊感也降低,更有力量面對生活。 龐貝氏症又可分為嬰兒型、晚發型,其遺傳模式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若父母均為帶因者,其子女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會罹患龐貝氏症。晚發型病友小捷,十四歲時因背部疼痛就醫,確診龐貝氏症。 因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小捷的病情獲得控制,還在大學時爭取遠赴日本美術名校就讀。旅日初期,重大傷病審核手續仍在進行。為了不讓肌肉因治療延後而再度退化,小捷每二週回台治療。為了降低返台對學習及生活的影響,她一下飛機便奔赴醫院,約八小時的治療時間結束後,在機場附近的膠囊旅館窩上一晚,就匆匆搭機回日本。 晚發型龐貝氏症病友小捷 及時治療還赴日求學 有如針線般來回的生活,維持了數月,直到取得在日本接受治療及藥物給付的許可。對於喜愛藝術的小捷而言,罕病的枷鎖不足為懼,她要透過繪畫替自己的人生上色。如今,24歲的小捷已學成歸國、就業,個人網頁上一幅幅電繪作品,相當專業成熟。她呼籲病友及早接受治療:「當代醫療已可預知罹病後的病程進展,希望龐貝氏症的病童,都能夠趁肌肉尚未衰退的時候趕快接受治療。」 病團:第二代新治療改善生活品質,病童長大將貢獻社會 台灣龐貝氏症協會理事長鄧慧娟表示,目前台灣龐貝氏症患者全台共約九十人,且均已開始用藥。她表示,受惠於新生兒篩檢制度,嬰兒型龐貝氏症患者出生後,一經篩檢即可用藥,避免患者面臨肌肉退化。鄧慧娟表示,患者均期待第二代新治療能夠改善生活品質,讓病童順利成長,未來更有機會貢獻社會。健保署則指出,對於龐貝氏症患者而言,新型藥品確實能夠改善生活品質,也深感其生命不能重來,承諾對於癌症、罕病患者,健保署將「盡量給他們最好的機會。」MAT-TW-2300211-1.0-03/2023
-
2023-03-31 醫療.兒科
新生兒死亡率它最高!每年3000名寶寶健康異常,靠「新生兒篩檢」早治療預後佳
【本文重點】台灣去年生育率全球最低,而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衛福部4月1日起擴大SMA用藥給付外,醫界呼籲家長重視新生兒篩檢必選、加選項目,及早發現問題,以降低死亡率。新生兒篩檢每年診斷超過3千的異常個案,衛福部國健署補助必選篩檢項目21項,包括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苯酮尿症、楓糖尿症、半乳糖血症等,可額外加選10項包括SMA等新生兒罕見疾病檢測,則屬於自費項目。家長需重視及早篩檢治療,以免影響孩子一生。--by ChatGPT「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嬰兒死亡率最高遺傳病台灣去年新生兒不到14萬,生育率全球最低,連續3年負成長,除了生得少,據統計,每千位嬰兒就有4.1名死亡,超過日本、韓國2至3倍。而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衛福部4月1日起擴大SMA用藥給付外,醫界也呼籲,為了及早發現新生兒異常、降低死亡率,家長除了產前篩檢以外,新生兒篩檢的必選、加選項目一樣重要,及早發現問題與治療,預後效果更佳。新生兒篩檢每年診斷超過3千的異常個案。衛福部國健署補助新生兒必選篩檢項目21項,包括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苯酮尿症、楓糖尿症、半乳糖血症等,可額外加選10項包括SMA等新生兒罕見疾病檢測,則屬於自費項目。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林鴻志表示,許多疾病發生於無形,以兒科立場皆建議及早篩檢、治療。「新生兒篩檢」助及早發現治療台灣周產期醫學會副理事長黃建霈表示,少子化讓爸媽更加重視產檢,會花大錢做羊膜穿刺、羊水晶片、NIPT等精密檢查,但產前檢查並不包含新生兒篩檢,諸多疾病更影響孩子一生,像是甲狀腺篩檢若未篩出,恐影響孩子智能,蠶豆症未篩檢也會導致嚴重溶血性貧血,肌肉萎縮症也需要及早介入治療。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理事長鐘育志表示,SMA是台灣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若父母皆帶有SMA基因,小孩有十分之一機率成為SMA,SMA患者有9成於3歲前發病,其中6成屬於重度,會在6個月大時發病。國內調查發現,SMA患者死亡年齡中位數8.8個月,相較國外更嚴重,而SMA患者每天面對疾病退化,包括運動功能、進食或呼吸困難,且需要長期居家照顧,是難以想像的痛苦。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理事長李旺祚表示,新生兒出生48小時即可篩檢,採取一次足跟血就可以進行必選及加選檢查。在台灣,每48人就有1人帶有SMA基因,臨床上常見SMA造成新生兒發展遲緩,若未及早篩出,即使後續再治療,情況只會越差或退步,若及早篩檢就能改變小朋友的一生,凸顯早期診斷、治療的重要性。以2022年出生率推估,國內有1萬5千個家庭未進行加選篩檢,不加選原因前3名,包括決策進行篩檢時間太短、篩檢衛教資訊太少、太晚才開始了解篩檢項目,也有家長認為已有做產前帶因者檢驗、產前胎兒診斷而不加選。鐘育志感嘆,台灣新生兒篩檢曾是亞洲領先,國內3大新生兒篩檢中心篩檢率曾高達97.2%,但今年1至2月僅剩68%,反觀美國去年實施新生兒SMA篩檢率高達97%,今年更設定98%目標。「一滴血驗百病」罕見疾病中高達8成為基因遺傳導致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秘書長、部立雙和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郭雲鼎表示,罕見疾病中高達8成為基因遺傳導致,過去常說「一滴血驗百病」,新生兒篩檢可一次驗多項可治療的罕病,除了SMA也包括黏多醣症(MPS)、龐貝氏症(PD)等,發生率最高的SMA,篩檢準確度也相當高。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醫師徐瑞聲表示,部分家長希望先幫寶寶保險後再做篩檢,但往往錯過出生48小時,若延後治療預後效果仍有差。除呼籲家長及早做新生兒篩檢,台灣目前有3種治療SMA藥物,包括脊髓腔內注射藥物、口服藥物及基因治療,健保署4月1日也將擴大SMA治療藥物給付。中華民國人類遺傳學會董事長林炫沛表示,過去SMA第一型患者無法活過2歲,但現在許多孩子能活蹦亂跳,過去政府在新生兒篩檢投入心力,希望不要做半套,既然SMA可以早期確診,更應將10項自費項目納入健保給付,減少遺憾發生。延伸閱讀:.「家有罕病兒為何還要生?」31歲媽育四子撕刻板標籤.「新生兒篩檢」醫:把握出生48小時!.罕病「泡泡寶寶」靠篩檢搶救 3個月大媽媽第一次抱哭了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31 養生.家庭婚姻
二寶媽曝坐月子「在家vs月子中心」血淚經驗!第一胎在家簡直人間煉獄 坐月子3方式如何挑選?
「坐月子」是華人流傳許久的傳統習俗,多指產後約一個月的時間,讓媽媽在這期間好好休養生息,讓身體回到懷孕前的狀態。現代許多人會選擇產後住月子中心,而網路上只要出現「有必要坐月子」、「該不該去月子中心」的相關文章,常會掀起網友論戰,一名二寶媽在Dcard上以「我是台女 我要求住月子中心」分享血淚經驗,第一胎是親媽在家幫坐月子,母女累到崩潰,第二胎寧可自費住月子中心。第一胎在「家裡」坐月子原po回憶起第一胎在家給娘家媽媽坐月子,那一個月「自己和媽媽都累到不成人形」,因為產婦坐月子不能熬夜,所以原po跟媽媽24小時輪班,媽媽顧半夜12點到6點,自己顧白天,換媽媽補眠。才剛吃一口飯,小嬰兒就狂哭、吐奶、拉屎,此時就要馬上幫他洗洗屁屁、換衣服。媽媽中午起床後要幫忙煮月子餐,下午燒藥草包讓我洗澡。小嬰兒天生技能喝奶、拉屎、吐奶、大哭,沒來由的一直哭,會哭到換氣不順臉變紫色,原po怎麼哄都沒用,只好跟娘家媽媽輪流哄嬰兒。除了哄小嬰兒,產婦需要定時擠奶,4個小時擠一次 擠完小孩又要喝奶,由於原po沒吃好也睡不飽,導致奶量很少,需要邊擠奶邊按摩刺激乳腺,整個擠奶耗費了快一個小時。喝母奶小嬰兒很快就會餓,肚子餓就會又哭又叫,並且還會一直狂拉屎,一天至少拉個11次,原po再怎麼勤奮換尿布,小嬰兒也會紅屁股,這導致尿尿、大便時會刺痛,感到痛後又是一連串的嚎啕大哭、聲嘶力竭。原po吃完飯、擠奶、洗奶瓶、消毒擠乳器、幫小孩餵奶、餵奶完要拍嗝、洗好小孩的屁股、換好尿布,又開始擠奶、清洗奶瓶、擠乳器消毒、幫小孩餵奶、拍嗝、尿布,要一直地獄之輪迴做這些事。娘家媽媽也要幫小嬰兒洗澡,洗一堆沾到大便的衣服跟奶漬紗布巾。原po感嘆「在家坐月子的那一個月簡直不是人在過」,表示自己有保母執照,娘家媽媽也是保母,2個人在家坐月子也能累成這樣,更何況是完全沒經驗的人。本以為生產完就不會再痛,根本騙笑威!除了產後一個月持續都在流血,導致沒睡好時常頭暈;還要面臨乳腺堵住跟脹奶的痛,痛感跟生產有得拼。生產完會陰被剪開縫起來的傷口、奶頭被吸破又結痂還沒好又被吸破的傷口,傷口每天都有存在感。由於老公平日有上班,沒請他幫忙熬夜照顧坐月子,假日才會來娘家幫忙,六日兩天平均餵奶1次、換尿布0次。 第二胎在「月子中心」坐月子因為老公的薪水不夠,原po第二胎自己出「全額」去月子中心坐月子,挑選最便宜的月子中心,30天花費12萬。雖然房間非常小,但原po一點都不在意,只求能活命。第二胎不想再殘害娘家媽媽,她年紀大根本經不起熬夜,第一胎幫忙坐月子時,體力越來越差。原po在月子中心,只要負責「吃飯、擠奶、餵奶」,白天推嬰兒上來餵奶,晚上我洗澡睡覺,這樣的生活讓原po知道什麼叫坐月子。經歷了兩次坐月子(第一胎在家、第二胎在月子中心),原po感慨表示,小孩是女生在生、生產是女生在痛、擠奶是女生在擠,如果月子中心女生想住也是女生出的話,要這些沒用的男生幹嘛。對於那些「連月子中心都捨不得讓老婆住,以為月子中心只是跟閨蜜炫耀的產物」的男生,原po奉勸不要生小孩,不要以為出一張嘴、出個精子,好像有多厲害。網友力挺產婦去月子中心 生小孩是夫妻雙方的責任「我要求住月子中心」的貼文一出,引起許多網友力挺,支持產婦產後在月子中心坐月子。「有老公表示,看完我更篤定我幫老婆存月中的錢是對的~住給她爽」、「看妳第一胎的經驗真是嚇人!」、「我寧可費用全出也不願意忍受那些痛苦,身心靈的變化、身材變形,還有紋路的問題」、「推!看完覺得顧小寶寶超可怕的!還有選一個好隊友超級重要」、「我跟你一樣第一胎回娘家坐月子,全家一起累得要死!第二胎果斷自己付錢住月中」「如果未來先生敢說什麼月子在家做就好,我一定在婆家做,臉皮夠厚直接累死婆婆」。也有網友抱不平表示,月子中心的錢其實是爸爸幫「自己」出,而非幫老婆出。「你以爲是『幫』女生準備月子中心?才不是,對生完還在流血惡露跟恢復縫合傷口的產婦來說,這段期間男生是要負責照顧老婆+嬰兒,月中只是把你原本該做的事外包,要清楚是這錢是花在你自己身上才對呀,怎麼推到女生身上了?所以你不該說是『幫』老婆準備月中,而是出錢『幫自己』準備的才對!把責任扛起,不要把理由推到女生身上好嗎?」、「月子中心不是只讓女生放鬆欸!老公也能一起住進去啊!還有最重要的新生兒有專人幫忙照顧!一家三口一起住,怎麼都說是女生爽?你覺得月子中心爽到的只有女人,那是因為你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和老婆一起顧小孩,只認為那是女人的工作」。有網友呼籲,若錢不夠多別生,不然雙方都會很辛苦,生小孩是夫妻要一起共同負責的事。「女生年薪沒150萬別生小孩,結婚前就要討論怎麼分配金錢,為自己留後路跟面子」、「對於連月中錢都感到壓力的人,真心建議好好考慮要不要生。我婚前就已存好一筆錢,準備給老婆從懷孕到月中的開銷用,告訴老婆未來就是去住月中好好休息」、「坐不起月子就不要叫老婆生,器官位移、會陰處被剪開、骨質流失,哪一個是造成懷孕的男人需要承受的?對身體損傷的調養被曲解為女人之間的社交較量」,也有網友揶揄表示「貴不是月中的缺點,是你的缺點!」。但也有網友提出疑問,「歐美婦女為何都沒要求去月子中心?」此疑問一提出,被大批網友砲轟。「國外叫產後護理,台灣叫坐月子。國外產假給的多,先生也會一起請假照顧。坐月子就是產婦恢復+新生兒磨合,嚴格說起來月子中心是把爸爸的責任外包,但多數台男卻覺得月中是讓老婆去度假的地方。」、「因為外國太太生產後負責擠奶餵奶,其餘都是爸爸負責。台灣月中基本上就是代替了國外爸爸的工作,講到底,只要你夠強可以勝任每天睡不到2小時的工作,其實真的不用月中,但前提是...你能嗎?」、「有在關注歐美就知道那邊的爸爸很有育兒概念,產後課都會一起上,也會請陪產假在家帶小孩,但多數的台男不想付出又不想付錢」。「月子中心 VS. 在家」坐月子哪個好?對於在家或去月子中心,每個家庭有不同的需求和選擇。以下是坐月子3方法:1.月子中心:月子中心可以提供專業的護理人員和月子餐,讓產婦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照顧。此外,還能認識其他產婦,建立彼此的支持系統。2.在家裡請家人幫忙坐月子:在家裡坐月子可以讓產婦和家人在一起,享受親密和溫馨的氛圍。此外,也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和喜好來調整飲和生活習慣。3.請月嫂到家裡坐月子:如果家中沒有人能夠幫忙照顧產婦和新生兒,可以考慮邀請月嫂來協助。月嫂能夠提供專業的護理和照顧,讓產婦和家人能夠放心休息。最重要的是根據個人需求和情況來選擇,不需要受到外界的壓力和影響。如果在家坐月子能夠照顧好自己和孩子,那就在家坐;如果需要專業的護理和照顧,那就去月子中心;重點是要讓產婦和新生兒能夠得到足夠的照顧和休息。6種說服去「月子中心」的方法如果產婦想讓老公同意自己去月子中心坐月子,可以考慮以下6種方法:1.提供相關資訊:收集有關月子中心的相關資訊,例如服務內容、專業護理人員、醫療設備等等,並解釋它們的好處。藉由清晰明瞭的信息,讓老公明白月子中心能夠提供更好的照顧,以及幫助媽媽更快地康復。2.以健康為由說服:讓老公知道產婦在月子期間需要有足夠的休息和照顧。如果老公對媽媽和嬰兒的健康有所關注,他應該會同意去月子中心坐月子,因為那裡可以提供更好的醫療和護理。3.與醫生溝通:嘗試請醫生解釋月子期間的注意事項,以及為什麼在月子中心比在家更安全。這樣的話,老公也許會更容易接受,因為他知道這是醫生建議的。4.讓老公參觀月子中心:如果有機會,可以帶老公參觀一下月子中心,讓他看看那裡的設施和環境,以及護理人員是如何照顧產婦和嬰兒的。5.請求家人支持:尋求婆婆、父母或其他親戚的支持。如果有人能夠支持你的決定,老公也許會更容易接受。6.妥協:最後,如果老公還是不同意,或者無法承擔月子中心的費用,可以自己出錢去月子中心。或考慮在家裡坐月子,但可以考慮請保姆或月嫂等其他人幫忙照顧,這樣至少能夠減輕新手媽媽的負擔。.女結婚才有依靠?媽反駁爸「嫁給你倒楣下半輩子」曝血淚史!婚前思考6問題.為何已婚男說30萬住月子中心很值得?網:安太座一世平安.「婚姻三機、月子中心」二選一怎麼選?兩派網友各執己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28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次世代基因檢測跨平台助陣 為少見癌找到治療的希望
精準醫療已成了癌症治療最佳武器,但對於少見癌別的患者而言,因病例數少連診斷都不容易。國衛院癌研所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暨奇美醫院醫學研究部部長李健逢指出,以軟組織腫瘤為例,有近200種診斷,每年每個醫師可能都只看到個位數的惡性軟組織腫瘤(肉瘤)病人,很難累積實際的診斷經驗而做出正確診斷,且軟組織肉瘤的診斷、分類、預後、治療標的選擇皆需要分子病理的協助。為了正視臨床上未能被滿足的需求,國衛院已建立平台,提供病友及醫師高規格的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以協助確立診斷,以及找出可能的治療方針,照顧肉瘤病友的診療權益。「一個國家若連少見癌別的病人都照顧到,才是真正的先進國家。肉瘤是非常難診斷的疾病,有些特別的類別,一般醫師一輩子大概也只有機會看到一例,因此建立核心的檢測機制非常重要。」李健逢就是建立此一肉瘤基因檢測服務平台的關鍵人物之一。現在國衛院與產官學合作,讓全台的疑似個案能透過病理學會的諮詢系統將病理組織送至國衛院癌研所及合作的奇美醫院精準醫學核心實驗室,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進行精確診斷,這對個人化醫療非常有幫助。國家建立了肉瘤精準檢測平台,李健逢說,原本一年預計提供100例肉瘤疑似個案進行檢測,計畫從去年10月開始,至2023年3月已收到超過90例諮詢案例,顯見這樣的機制對於肉瘤診療的重要性。未來平台在國衛院的挹注下將回應臨床需求,持續把檢測範圍再持續擴大。顛覆一般人對癌症好發於中老年人的印象,兒童及青少年是肉瘤常侵犯的族群,由於頻繁復發、轉移,兒癌醫師常要面對年輕生命離世的困境。李健逢說,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有機會幫這些癌症找到治療的標的,例如嬰兒型纖維肉瘤約有9成可被檢出帶有NTRK基因融合變異,目前也有健保用藥給付。有些患者的腫瘤帶有在其他癌別會見到的ALK, ROS1, FGFR基因融合變異,或是BRAF基因突變等,只要經由檢測找到這類突變基因,就有藥物治療的可能性。從國衛院癌研所建立的肉瘤次世代基因檢測需求來看,精準醫療已是全癌別治療的輔助工具之一。李健逢也舉甲狀腺癌為例,經由開刀、放射碘治療後,大多病友預後很好可長期存活,但若復發且對放射碘有抗性則會造成治療上的困境。現今在精準醫療的助攻下逐漸獲得改善,例如甲狀腺癌中常見的乳突性甲狀腺癌有近9成會帶有用藥相關的基因突變,像是BRAF, RET, NTRK, ALK, FGFR等,只要經基因檢測找出來,就可以獲得治療的機會,這對患者而言是很大的希望。● 李健逢小檔案現職: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奇美醫學中心醫學研究部 部長奇美醫學中心精準醫學中心精準醫學核心實驗室主任● 「給神隊友的一句話」「就算面對少見的癌症,一樣有我們在這裡挺著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響應今年 #世界衛生組織 的新計畫,除了關注癌症本身外,更要重視癌友、家人與醫療團隊,因此我們邀請2位知名癌友家屬分享照顧歷程、20位癌症權威開講,讓這些神隊友提供癌友身心靈全方位的支持。👉🏻目前活動報名已額滿截止!後續精彩內容將持續更新在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活動策展網頁!👈🏻
-
2023-03-25 焦點.生死議題
百歲成為台灣人的神父捐大體遺愛人間!遺願令人動容
【本文重點】2023年3月22日輔仁大學大舉行「大體老師慰靈公祭」,感謝大體老師將遺體捐獻給醫學院的大愛。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醫學院葉炳強院長等率師生舉行隆重莊嚴的感恩追思禮,鼓勵醫學系學生將大體老師的愛轉為對未來患者的同情。--by ChatGPT輔仁大學在2023年3月22日舉行「大體老師慰靈公祭」 冀望學生化大愛為對病人的關愛天主教輔仁大學於22日舉行「大體老師慰靈公祭」,感謝老師們將寶貴的身體奉獻給醫學院。校長江漢聲、醫學院葉炳強院長等率師生舉行隆重莊嚴的感恩追思禮,江漢聲校長致詞時除了向大體老師致敬,也多次勉勵學生要將老師們的大愛轉化為日後對病患的關愛,葉炳強院長則重申醫學最重要的是仁愛與利他。今年的慰靈公祭大體老師除了張宇恭神父,還有馬美蘭、張恩惠、劉天輝、謝惠明等總計五位,輔大醫學院學生自製一段影片,介紹每位大體老師的生平行誼、人生故事,除向每位大體老師表達崇高的敬意,也向到場的家屬們表達謝意。其中最特別的是張宇恭神父,本人是前輔仁大學副校長,於2019年2月8日辭世,享耆壽94歲。林全前行政院長在擔任閣揆期間自介「最感謝的師長」即為張宇恭神父,「因為神父會拿玩具水槍噴水,叫醒包含他在內的賴床學生」。張宇恭為林全就讀輔大經濟系時的個體經濟學老師。賴甘霖神父百歲才拿到台灣護照,以遺愛進行最後的身教目前大體尚在進行防腐的賴甘霖神父,1917年出生在西班牙,醫學院畢業後進入耶穌會,並以修士身分取得馬德里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47年賴甘霖神父前往當時社會動亂的中國傳教,1952年離開中國,先後「暫留」於菲律賓9年、東帝汶8年,最終於1969年來到台灣,他口中的「第4個女友」也是一生摯愛。賴甘霖神父有醫學、神學雙博士學位,專長是斷層攝影、運用於脊椎部分的放射線醫學。賴甘霖神父在台灣醫療資源極度缺乏的時候不遺餘力照料病人,在台大教授醫學倫理30年以上;2016年,賴甘霖神父過99歲生日,他在生日時許願「希望能成為台灣人」,隔年終於在100歲高齡之際獲得中華民國身分證,當時在身分證頒發典禮上,賴甘霖神父激動說:「我是台灣剛剛出生的一位100歲的嬰兒!」而且一拿到身分證,賴甘霖神父甚至興奮得唱起歌來。2022年6月15日,賴甘霖神父於輔大神學院頤福園蒙主恩召,享嵩壽105歲,他的遺體遵照生前遺願捐贈予輔仁大學醫學系,預計2023年7月後完成防腐工作,2025年9月舉行大體老師啟用禮。賴甘霖神父在世時最常跟大家說的一句話就是「犧牲自己,為別人服務,就是快樂,所以他每天都很快樂」;而他一生最大的職志就是實踐基督全人關懷精神,啟迪醫學倫理,所以輔大醫學系也設立「賴甘霖神父醫學倫理教育獎勵金」,詳情請見輔大醫學院網站。其他醫學院也會對大體老師表達追思與崇敬之意台灣大學:向學生簡介大體捐贈者生平事蹟,以喚起學生對大體老師之尊敬,培養視病如親之醫德。大體教學啟用前和入殮時,醫學系師生有追思儀式。大體火化後可選擇處理方式:晉塔骨灰安奉於臺北市陽明山臻愛樓(需設籍臺北市,可安厝50年)、或花葬(陽明山臻善園)、或樹葬(富德生命紀念園---詠愛園)或海葬(每年臺北市聯合海葬)。家屬若欲領回骨灰,請事先告知受贈醫學院。台灣大學每年清明節前均舉辦慰靈公祭並邀請家屬參加。慈濟大學:大體老師於解剖教學結束後,全身器官必須歸回原位,並用手術縫針仔細縫合皮膚,保持身軀之完整,再用白布包裹全身,並穿上靜思精舍師父特製之長衫,之後,由靜思精舍師父帶領師生及家屬進行入殮、送靈及火化儀式。延伸閱讀:陳家兄弟同成大體老師的暖意:完整瞭解捐贈大體的QA與流程
-
2023-03-25 醫聲.罕見疾病
SMA治療再現曙光 MiR34可作臨床生物標記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世界上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高雄醫學大學與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共同發現,微型核糖核酸家族microRNA-34或MiR34會參與肌萎症病程發展,有潛力作為評估此症療效的臨床生物標記,可帶來更周全治療效益,相關研究已發表在「分子治療—核酸」(Molecular Therapy - Nucleic Acids)上,並申請美國專利優先權。這項研究由高醫大前校長、現任講座教授鐘育志領軍的研究團隊及中研院副研究員陳俊安研究團隊共同執行,成果獲國際肯定。鐘育志表示,脊髓性肌萎症是由SMN1基因缺陷引起的體隱性遺傳神經退化性疾病,臨床表現是肌肉無力,無法獨坐、站立或行走。出生6個月內的第一型病友,約80%在2歲前會呼吸衰竭而死。這種曾經無法治癒的神經退化疾病,現在因為新藥物—Spinraza® (nusinersen)問世,提供一線治療曙光。這也是全球第一個被美國FDA暨歐盟EMA核准的SMA疾病緩解藥物。鐘說,Spinraza雖是肌萎症救命藥,但藥費昂貴、又需終身反覆接受侵入性脊髓鞘內注射,十分阻礙治療,因此多年來他與陳俊安博士研究團隊試圖尋找出能夠作為早期評估這種藥物療效的生物標記。鐘育志說,早期Spinraza藥物是以小鼠模式研發,但肌萎症是人類特有疾病,哺乳動物中僅帶SMN2補償基因的人類能在失去SMN1的狀態下存活,因肌萎症的動物模式須引入人類的SMN2基因,挑戰度更高。陳俊安博士研究團隊長期研究微型核糖核酸等非編碼核糖核酸,推測微型核糖核酸有潛力成為治療肌萎症的生物標記。因此著手尋找參與肌萎症病程發展的微型核糖核酸,以作為潛在的生物標記。研究團隊發現透過腺相關病毒載體,引入微型核糖核酸家族的MiR34的基因療法,能讓小鼠神經肌肉交界異常的部分復原,且改善運動功能。另從肌萎症第一型患者腦脊髓液中MiR34表現量,也觀察到腦脊髓液中的MiR34量,可預測1年後患者的運動功能,因此認為MiR34是一個新的生物標記,創建全世界肌萎症研究和治療的新領域。
-
2023-03-25 退休力.自在獨立
熟齡離婚─現象篇/3個常見原因讓夫妻關係回不去!家事律師:分手前想想離婚成本
年齡邁入六字頭,人生進入後半場,卻面臨婚姻關係出現變化。兩人對老後生活期待不同,或長期疏離的關係終於到了直球對決時刻,讓「熟齡離婚」悄悄發生。聯合報關心大家的退休力,準備老後生活,關係從兩個人到一個人,心靈上的準備,你/妳做足了嗎?從數據上不僅已經可以看出熟齡離婚有增加趨勢,社會也因應熟齡離婚出現商業需求,幫助人們在人生下半場,各方面做足準備,減少驚慌。 四、五年級生走過戰後嬰兒潮的經濟起飛,現階段正面臨退休或準退休生活,不過,多項數據發現,該族群的婚姻關係正悄悄出現變化。離婚總對數中,逾五十歲者占兩成以上,婚齡超過廿年的離婚率近十年皆往上成長,特別是婚齡卅年以上的離婚率,成長速度最快。專家分析與女性經濟獨立、退休後婚姻關係變化、對第二人生想像不同等因素有關。台灣目前並沒有明確定義「熟齡離婚」,知名家事律師賴芳玉說,她所認為的熟齡離婚應該是婚齡超過十年以上,婚姻關係已經進入到老夫老妻並準備離婚,才稱為熟齡離婚;台灣現在掀起的退休後熟齡離婚,日本早在十多年前已經歷過。第一種:經濟獨立 擺脫妻與媳角色二○○七年日本為保障女性修改年金制度,夫妻離婚後,妻子可主張領取先生一半的厚生年金(類似台灣老人年金),之後日本社會就出現大規模的「定年離婚」。賴芳玉表示,台灣與日本雖有相似,如經濟議題,但她觀察,台灣熟齡離婚更多是難以適應退休後的夫妻關係變化。戰後嬰兒潮的女性,相對於已到八、九字頭年齡的女性,經濟相對獨立,進入婚姻時「男主外、女主內」是主流價值觀,女性一直照顧著男性、公婆、子女,當先生從職場退休,期待能在家中當大爺,她仍禁錮在「太太、媳婦」這個角色時,她也希望從太太、媳婦的角色退休,加上經濟相對獨立,更有機會可以尋找自我。第二種:無話可說 為了孩子在忍耐第二種熟齡離婚的典型,就是退休後,夫妻二人已無話可說,過去的關係靠解決子女問題、共同對抗婆婆等維繫,當孩子離巢、公婆離世,二人的關係也跟著「回不去了」。第三種:退休男性外尋填補空虛第三種常是男性離開職場後,頓失長期追求的競爭關係,失去自我重心,加上不敢面對自我,在家中如果找不回競爭感就會外尋填補空虛,常影響自己後半生。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則說,婚齡超過廿年以上的夫妻,二人在關係中都具有「陪伴」的功能,要捨棄婚姻帶來的陪伴功能,有部分是關係長期不好,只是為了孩子在忍耐,等孩子長大也宣告關係告終,另一種則是男性退休後,成了「有錢又有閒」的男性,不願服老想追求青春,開始期待追求年輕女性,增加自我認同感。林萃芬說,年紀超過八十歲選擇離婚的大多是女性,認為服侍這個家一輩子,不希望死後還要與不喜歡的夫家葬在一起,離婚不只是對另外一半的不滿,也是對於夫家的不認同。熟齡離婚─現象篇/分手前 想想3大離婚成本盤點離婚成本.經濟成本:開銷從兩個單位變成一個單位,經濟上是否足以負擔。.情意成本:情感的連結如何維持與斷離,在不影響雙方生活下,討論出解方。.寂寞成本:思考真的需要一個人嗎?是否有足夠的技能可以獨立生活?熟齡離婚背後藏有中年危機、人生新篇章的關係轉換,知名家事律師賴芳玉說,熟齡離婚比婚齡較短的夫妻離婚,需要思考的議題更深更廣,不僅要思索婚姻對於二人的意義,還得思考三大離婚成本,經濟成本、情意成本、寂寞成本,否則面對已進入退休的年紀,決定恢復「單身」也得具有實力才能穩健過活。據內政部統計,一一○年離婚對數中,以年齡區分,五十歲以上男性占百分之廿五、女性占百分之十五。五十歲以上男性比女性多一點六倍,而五十歲以下女性則是多於男性一點五倍。賴芳玉說,男性在五十歲以上比女性更易遇到離婚議題,而男性長期在關係中,大多扮演不會經營、表達感受,有些則是相對自我或自戀,從數據難以得知提出離婚是男性還是女性,不過數據顯示,該現象不只出現在去年,而是近五年都有相同趨勢,不少這階段的男性會透過外遇,擺脫原本關係,最後被發現而走向離婚。熟齡離婚 外遇常是「假議題」熟齡女性選擇離婚大多經過深思熟慮,男性多是不得不離婚,如外遇被抓、不想經營關係等。賴芳玉說,外遇、離婚對她而言都是「假議題」,兩者都是關係卡關導致最後的結果,面對關係經營的失敗,如果不面對而假裝蓋掉創傷,沒有趁此「轉大人」,重整自身需求,類似的問題將不斷重演,而年紀愈來愈年長,相較於年輕人,更沒有重新站起來的本錢。她建議要離婚前,先問兩個問題,現階段造成你/妳的痛苦來源是什麼?離婚有辦法解決問題嗎?賴芳玉說,有些人會認為離婚之後,問題就能解決,痛苦就能消失,但問題常不在另一半,可能是在自己或岳父母、公婆家。她強調,問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離婚前,也不建議賭氣,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單身」的本錢。賴芳玉說,離婚前,無論男女都該盤點經濟成本、情意成本、寂寞成本,也就是從錢到兩家關係,再到心靈準備都要思量。離開這段關係後,房貸、車貸等有辦法負擔嗎?與另一半分開後,多年累積的情,如何幫助自己割捨?是否需要親朋好友或專業諮商師協助?再者是,生活中的安全感、歸屬感,如何從原本二個人,回歸到一個人,也能面對孤獨。賴芳玉說,社會一直對於「孤獨」帶有負面印象,當選擇回歸到一個人,或投向另外一段關係時,都得深思自己需求到底是什麼?否則空虛感的降臨,很容易對人產生負向循環,陷入更深的深淵。熟齡離婚─現象篇/怕你衝動 陸推「30天冷靜期」【聯合報/特派記者賴錦宏/北京報導】結婚或許不一定得靠一時衝動,但離婚,有時可能真是氣頭上的一時衝動。有鑒於近幾年結婚率愈來愈低,離婚率卻節節攀升,中國大陸自二○二一年起大幅提高離婚門檻,包括設定了卅天的「離婚冷靜期」。大陸現行「民法典」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卅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卅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亦即,今天大陸的夫妻若想登記離婚,必須過五關:「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大陸民政部社會事務司長王金華稱,這樣的規定主要是為那些草率離婚、衝動離婚的人增加一個門檻。「是不是考慮清楚感情確已破裂?是不是對子女撫養、財產、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任何一方只要說不同意離婚,等於雙方沒有達成共識,說明還要再冷靜反思。「冷靜期」的設置是否真能有效降低離婚率?至少大陸媒體的報導似乎如此。廣西南寧晚報就指出,根據南寧市民政局的數據,二○二一年一月到二○二二年十二月底,南寧共有兩萬多對夫妻申請辦理離婚手續,最終實際辦理離婚的為一萬三千多對。報導因此認為,「離婚冷靜期讓約七千對夫妻保住家庭完整」。不過,對於官方這項「美意」,不少大陸民眾卻不領情。許多網友質疑,結婚和離婚是個人意願和自由,自己行為自己負責,強行用法律干預反而會適得其反。更有女權運動者擔心,這樣的法律設計可能會侵犯女性權益,因為在家暴事件中女性受害者較多。數位版看這裡從今昔婚姻關係 看童養媳的故事中研院「研之有物」專訪中山大學社會系榮譽講座教授莊英章,分析日治時代,台灣戶口調查簿與田調訪談。童養媳面對婚姻關係的不健全,婚姻關係看似約定關係,但在婚後廿四到廿五年後,離婚率相對於招贅婚、婚嫁娶中卻是最高的。更多童養媳婚姻故事,請見聯合報數位版。(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24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急性淋巴性血癌病友 終於有機會甩脫化療魔咒!
兩年半是多長的一段歲月?原本剛出生的小嬰兒,成長兩年半,已經可以到處趴趴走。可是對多數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俗稱急性淋巴性血癌)的病友來說,兩年半,代表的是化療的煎熬與許多不確定性。最折磨的是,即使癌細胞清除乾淨,或已接受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俗稱骨髓移殖),他們還是得承受復發風險。曾醫治過許多血癌病患的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殖學會理事長李啟誠每次看到病患面對療程、疾病再次復發的哀傷、絕望與心情起伏,總是百感交集,他與醫療團隊常不斷想方設法,閱讀大量醫學期刊找尋解方,甚至研發創新療程,就是希望讓病患少受一點苦。當醫師宣判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多數病患必須先接受約一個月的「誘導性化療」,之後,再花25-30個月接受「鞏固性化療」與「維持性化療」。如果是高風險病患,必須考慮骨髓移殖,經過這麼辛苦的抗癌歷程,孩童治療成功率可達85%,不過成年人的治療成功率就沒那麼樂觀,只有不到50%。費城陽性血癌 公認最難治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患當中,公認最難治療的類型為成人「費城染色體陽性血癌」(Ph+ALL),不僅難以根治,致死風險也偏高,這類型病患約佔1/4。這種類型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為細胞第9對、第22對DNA染色體不正常接合引起,如果病患不想接受骨髓移植,幾乎一定復發。李啟誠平常就有閱讀研究文獻的習慣,他在今(2023)年年初的「刺胳針血液學」期刊(The Lancet Haematology),讀到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研究團隊所發表的研究報告,研究顯示,對於新診斷的費城染色體陽性、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患,若以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搭配新世代抗體注射劑,有機會在「免除化療毒性」、「免除骨髓移殖排斥毒性」的情況下,讓癌細胞完全消失,達到根治效果。第三代口服標靶+抗體注射 帶來新希望讀到這樣的結論,李啟誠感到十分振奮。他解釋,過去研究發現,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可破壞費城染色體中的關鍵致癌DNA,而新世代抗體注射劑本身無法殲滅癌細胞,其作用原理是借力使力,也就是同時抓住癌細胞與免疫T細胞,接著運用免疫T細胞的力量消滅癌細胞,有點像「警方線民」的概念。李啟誠說,這是首次有研究將兩種藥物結合,共有40位38-72歲的患者接受這種複合式療程,經過第一年,其無病存活率、總存活率達95%,由於年長者很難承受化療副作用,骨髓移殖也不容易成功,這種「免化療」、「免移植」治療策略為年長者等不易接受化療、移植的病患帶來新的治癒希望。跟隨醫療團隊腳步 獲得有力支援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接受骨髓移殖後,疾病又再度復發,前景就會非常不樂觀,第一次復發的病患,活到第五年的總存活率只有7%,若是50歲族群,五年總存活率只剩3%。為了讓復發病患有更多求生機會,李啟誠與慈濟團隊想辦法讓一名50多歲、已接受骨髓移殖卻再度復發的病患接受新世代抗體注射劑,搭配CAR-T細胞療法,這位患者復發後沒有接受化療,目前已治癒,情況穩定,且這份病例報告也發表成研究論文,受到醫界矚目。隨著藥物、治療策略的創新演進,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已從「治療最困難,轉變成最有機會根治的血癌」。李啟誠叮嚀病患、病患家人一定要和醫療團隊討論,不要輕易落跑,醫療團隊包含醫師、護理師、檢驗師、志工等,每一成員都可帶來幫助,只要跟隨醫療團隊的腳步,醫療團隊一定盡其所能,讓每位病患得到最適合的治療與照護。●李啟誠醫師現職: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殖學會理事長● 「給神隊友的一句話」「請收拾起悲傷的心情,跟隨愛護您的醫療團隊沉著奮戰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響應今年 #世界衛生組織 的新計畫,除了關注癌症本身外,更要重視癌友、家人與醫療團隊,因此我們邀請2位知名癌友家屬分享照顧歷程、20位癌症權威開講,讓這些神隊友提供癌友身心靈全方位的支持。👉🏻點擊報名2023年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報名人數:共計100名。(依網路報名優先順序決定錄取及備取順位,需待主辦單位確認順序後,以簡訊發送報名成功通知為主。)📍時間:DAY1:04月08日(六)上午10:00至16:00 (09:30開放入場)DAY2:04月09日(日)上午10:00至15:20 (09:30開放入場)*備午餐餐盒📍地點: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3F (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專頁
-
2023-03-19 名人.劉秀枝
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就會活化 如何預防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
外籍看護推著輪椅,上面坐著86歲重度失智的陳老太太,到公園賞櫻。她忙著拍照,回頭發現一隻蜜蜂正停在老太太的右耳上。回家後,她清洗老太太被蜜蜂螫傷的右耳,擦了藥膏,但沒告訴家屬。約五天後,老太太的兒子發現她整個右耳殼發紅腫脹,傷處出現潰瘍。於是,把耳朵拍照後,立刻帶老太太看耳鼻喉科。醫師認為是細菌感染,開立三天的抗生素、止痛藥與消炎藥膏。服用三天的藥後,潰瘍沒進步,於是回診。此時醫師發現老太太的右耳殼有不少小水泡,立刻診斷是右耳的帶狀疱疹。回頭仔細看三天前的相片,原來那時就有些小水泡,但因潰瘍處太明顯,這些小水泡就不引人注目。醫師開立六天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右耳的紅腫和小水泡在10天後都消失了,潰瘍也結疤,讓家屬大為放心。帶狀疱疹是小時候得過的水痘病毒,潛伏在人體的腦與脊髓的背根神經節中,當年紀大了或罹患癌症等導致免疫力降低時,病毒趁機活化而出,從一側神經節沿著感覺神經傳至末梢神經,造成神經痛,最後抵達皮膚,出現腫脹、紅疹與水泡等。疱疹好發部位在胸腹部,其次是頭頸部,包括三叉神經所支配的頭皮與額頭,以及顏面神經所支配的耳殼、外耳道和舌頭。顏面神經比較特別,它包含運動與感覺神經,運動神經控制臉部肌肉,感覺神經則分布在耳殼與舌頭的前三分之二。水痘病毒除了感染感覺神經造成耳朵痛、紅疹與水泡,有時也會感染運動神經而造成單側顏面神經麻痺,造成嘴歪臉斜,稱為「侖謝亨特氏症候群」(Ramsay Hunt syndrome)。此症候群是美國的耳鼻喉科亨特醫師於1907所提出,因此以他命名。此症候群並不常見,每年的發生率約每10萬人口有5位,約占所有顏面神經麻痺的7-12%,僅次於原因不明的「貝爾氏麻痺」,且預後較差,只有約六成左右會恢復。陳老太太很幸運,只有耳朵出現症狀,沒發生顏面神經麻痺。治療除了止痛藥和塗抹藥膏外,需盡快服用類固醇和抗病毒藥,才恢復較快,且比較不會出現惱人的疱疹後神經痛。這個病例還讓我聯想到:照顧重度失智者如同照顧嬰兒:重度失智長輩不會表達,不僅被蜜蜂螫時不會喊痛,也因手腳不靈活而無法揮走蜜蜂或保護自己,更不會抱怨耳朵痛。因此照顧者得像照顧嬰兒似的隨時觀察呵護。病史很重要,但也可能誤導:因為專注於被蜜蜂螫刺且感染的傷口,而忽略了小水泡。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常會造成「框架效應」而誤導醫療判斷,忽略其他診斷的可能性。回診追蹤非常重要:雖然初診時醫師很樂觀地說不用回診,但因症狀沒有進步,家屬帶陳老太太返診時,耳殼上的小水泡變得明顯,也就是病情成熟、明朗化了,讓醫師一眼就發現小水泡而診斷是帶狀疱疹,才能對症治療。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9 養生.運動健身
緩解肩頸痠痛、有助骨盆正位 日常就能做到的2招簡易瑜珈伸展
久坐族必練的骨盆正位瑜伽「長時間加班,懷疑因為久坐造成左右兩邊的臀部一高一低,左邊下背部很痠,有時候會突然沒來由的痛起來,吃止痛藥都沒效……」日常生活不對稱的慣性動作與身體所累積的壓力,都有可能造成骨盆前傾、後傾、歪斜、緊繃或鬆弛,而骨盆正位可能改善許多身體的問題,例如:經痛、便秘、更年期不適等等。骨盆底是一組位於骨盆的關鍵深層肌肉,從前恥骨一直延伸到脊柱底部。盆底的形狀像一個盆,將所有盆腔器官(子宮、陰道、腸和膀胱)固定在適當的位置,並支撐膀胱以在你排尿時提供控制。除了控制膀胱滲漏外,強壯的骨盆底肌肉還可以為你提供更強的腹肌核心力量、提高性敏感度和改善姿勢等等。除了這邊分享給大家的骨盆正位瑜伽伸展動作外,也非常推薦你在日常生活中加入骨盆底強化的瑜伽姿勢來鍛鍊這些肌肉改善整體健康,例如:座椅式、橋式、蝗蟲式、英雄三。蜥蜴式1.四足跪姿,左腳大步跨到左手外側,腳掌一點小外八。2.右腳可以選擇腳趾尖點地或是腳背貼地,如果覺得右腿前側還有空間伸展,可以再往後退一小步。3.吐氣,慢慢將手肘貼往地板,如果覺得髖太緊,可以拿瑜伽磚支撐在手肘底下,或是維持在手掌撐地的高度。4.停留八∼十個呼吸,約二∼三分鐘。3C族緩解肩頸痠痛的自救練習「固定會去針灸,經常貼著痠痛貼布,但最近發作越來越頻繁,好像不能就這樣放著痠痛不管……」我們大多數人都過著高強度的生活,總是忙於各種活動,這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實在太過分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許多疼痛和疾病。你受傷了,你只是挺過去,而不讓它有機會痊癒。或許你太過努力,也習慣用強烈的意志力試圖撫平一切,讓我們一起在練習時對自己說:我允許自己放鬆、我允許自己放掉。背後祈禱式1.站立或是坐在瑜伽墊上,背部打直。雙手放置後背,嘗試手指碰觸合掌。2.吸氣,雙手合起,試著慢慢往上移動。3.停留三∼五個呼吸,再慢慢放下,重複三∼五次。注意不要駝背。簡單版:如動作1 無法合掌,可以① 互抱手肘,或②雙拳在背後互碰取代。兔子式1.跪坐在瑜伽墊上,雙手握住腳跟。2.保持呼吸並緩緩地圓背前彎,額頭靠近膝蓋,臀部離開腳跟,頭頂點地。3.吸氣時,臀部坐回腳跟,額頭貼地,回到嬰兒式休息。重複三∼五次。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7 醫聲.Podcast
🎧|ChatGPT來襲年輕世代憂失業 高醫教授:應學習思辨、培養斜槓專長
近期生成式人工智慧ChatGPT掀起討論熱潮,部分論者認為,將帶來新一波的科技革命。高醫藥學院名譽教授李志恒日前接受本報專訪表示,自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科技發展就逐漸影響人類生活與工作型態,科技演化速度也不斷加快,尤其是從1990年代資訊化開啟時代新頁以來,更形明顯,製藥產業也出現資通訊科技取代人工的情況。李志恒說,面對「資訊與機器取代人力」的時代,教育改革也是重點,學生因資訊取得容易,知識廣度容易達成,但卻常成為「淺碟式」的認知,思考專精度不足,所以重點應轉為讓學生習得思辨能力,分辨資訊真假。李志恒也鼓勵年輕世代培養斜槓專長;同時支持年長的「資深公民」退而不休,繼續學習新知,貢獻社會。🎧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資訊取得方式轉變 高教應重視博雅教育「在我們的世代,以及我們之前的千百年,知識的取得都必須透過紙本。」李志恒說,過去人類的智慧結晶,集結在圖書館中,透過老師的教導,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得以認識世界、養成價值觀。1990年代,全球從工業化社會正式進入資訊化時代,李志恒說,資訊取得變得快速而容易,只要有電腦、有手機,任何人都可以透過網路「與知識連結」,傳統教育「傳承知識」的本質已經被改變。李志恒表示,西方教育中很重要的思維,是希臘羅馬時代的邏輯思考、辯證法,雖在國內大學以通識教育的樣貌呈現,長久以來卻未受到重視,「我們常把通識教育、博雅教育當作營養學分。」他指出,隨著時代改變,尤其步入數位時代,年輕世代應該從老師身上學習的是「分辨知識真與假」的能力,「學生在離校前學好邏輯辯證的能力,未來的人生中才能自己終身學習。」科技加速演進 導致例行性工作流失李志恒年初出版新書「一身兩世:給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我們」,他透露出書動機,除了希望為自己所屬的戰後嬰兒潮世代留下紀錄,也期待不同世代間,能夠以包容、理解取代對立。李志恒說,若以世代觀點來看,年輕世代生活在資訊、機械大量取代人力的時代,面對「努力未必有成果」的窘境。「綜觀人類發展歷史,可以發現科技的演化是加速進行的。」李志恒說,18世紀蒸汽的使用帶來第一次工業革命,輕工業興起,造成一部分的人失業,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帶來重工業發展,人類生活雖然改善,卻有更多人失業。他指出,時至今日,歷史再次重演,電腦、人工智慧取代人們的工作。李志恒以製藥產業為例,1970年代的藥廠製造錠劑,生產線從原料混和、製粒、打錠、裝瓶、包裝和品質化驗,都需要人力;到了工業4.0時代,有了機器、電腦進行製程管控,原先每條生產線需要20人的藥廠,只需要2、3人就可以維運,主要的人力資源剩下藥品研發的高端人才,「這告訴我們,新世代的專長如果不是機器無法取代的,我們的工作可能終有一天會消失。」「例行性工作機會流失是科技演化的必然結果。」李志恒建議年輕世代,要具備不同專長,發展「斜槓」能力,並且不同專業都要有一定的專精程度,才能在這個世代存活。他舉例,以藥廠來說,如果員工在藥學知識以外,同時具有資訊專長,萬一面臨裁員時,比較不會首當其衝。人類壽命延長 資深公民退而不休不只年輕世代在資訊時代面臨挑戰,隨著醫藥科技進展,人類壽命延長,高齡長者屆齡離開原本工作崗位後,也要適應與社會共存。李志恒指出,19世紀德國宰相俾斯麥為工人設計了70歲請領退休金的制度,但是當時德國平均壽命只有45歲;20世紀中葉,美國建立社會安全制度,規定65歲可以請領養老金,但以當時美國人的平均壽命來看,不少人60多歲就已過世,真正能享受退休生活的人非常少。他說,65歲退休制度後來延用流傳全球,但如今民眾就算活到80歲,體力雖有下降,「但可能都還蠻健康。」李志恒說,這群「資深公民」還有智慧可以貢獻社會,若退休在家,對年輕人不僅沒有幫助,還會增加年輕世代心中的掛慮。李志恒建議,應將高齡人力適當運用,讓資深公民退而不休,不論是兼職投入基層能力,在百貨公司、大賣場工作,與年輕世代互相幫補,或繼續學習新知、運用過去的專業貢獻社會,均為可行方向。他分享,2006年他在公務人員任內,曾奉派以色列商議禽流感防治事宜,當時該國的衛生部長,正是一位高齡長者。李志恒解釋,當時以色列高齡長者自認在其國內權益不受重視,於是組成「老年年金黨」,並推派候選人投入國會議員選舉,成功選上數個席次。他指出,由於國會組成聯合政府,故該黨獲得2席部長席次,其中一位正好就是衛生部長,「我建議資深長者如果覺得自己還能貢獻社會,可以透過不同方式,持續增加社會參與度。」李志恒小檔案現職:高雄醫學大學藥學院名譽教授亞洲毒理學會理事長學歷:紐約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博士高雄醫學院藥學系學士經歷:台灣藥學會理事長衛生署管制藥物管理局局長高雄醫學大學毒理學碩士學位學程教授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教授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製作人:韋麗文 主持人:林琮恩 音訊剪輯:林琮恩腳本撰寫:林琮恩 音訊錄製:周佩怡
-
2023-03-17 養生.抗老養生
用古老藏傳呼吸法養生!洛桑醫師教你打通左右氣脈,預防八萬四千種病
一個正在修行的高人,你可能會看到他盤著腿、挺著脊椎坐著一動也不動。坐著不動在幹嘛?肯定不是在打瞌睡。他可能透過觀想在調整他的腦波,也可能為了清除阻礙和濁氣,在練習他的呼吸。呼吸不是大家天生都會,這還需要練?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出版《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 如果你到現在還能維持跟嬰兒時期一樣自然而然、深又長的腹式呼吸,那你算是萬中選一渾然天成的奇葩,或許就可以不用練。但如果你跟我一樣,緊張的時候會憋氣、興奮的時候會呼吸急促、鬱悶的時候會長吁短嘆……那麼,以下這個古老的藏傳呼吸法,能很好地幫我們調整身心靈狀態,幫我們打通左脈和右脈,促進整體循環,包含血液循環、氣的循環和生命能量的循環。左脈又稱為月脈,右脈也被叫做日脈,日、月都打通,合起來就是一個「明」字。好好練會這個呼吸,常保智慧清明、不受心毒殘害。武俠電影說打通任督二脈,西藏人說打通左右氣脈根據藏醫藥學,生命能量流貫於經脈中,細分人體內的經脈,多達七萬兩千條,經脈網絡交織成為「精微身」,所有調節生命能量的治療法,都是實施在這個精微身的各個調節點上。而精微身中最重要的大脈有三條,包含隆能量運行的中脈,赤巴能量運行於其中的右脈,培根能量運行於其中的左脈,而三條大脈交會之處即為大家耳熟能詳的脈輪。從藏人角度來看中醫,中醫的針灸常有奇效,三百六十一個腧穴施針施灸的那些調節點,正是作用在我們說的這個精微身上面。左右氣脈的概念可能你第一次接觸,能不能理解都無妨,關鍵是把下面打通氣脈的方法學起來,利用此法調控風息,對於阻礙生命能量運行而衍生出的八萬四千種病,可收全盤預防之效。順帶一提,對於許多雪域靈修者來說,這款呼吸法是很重要的基礎,有淨化和啟動的好處。他們往往會一練再練,一段時間後,才會循序漸進,繼續去練那些需要師父面對面親授的高級功法。最終,達到至高無上的喜悅之境,那是一種非常非常快樂的感覺,比中樂透還開心。出家人練呼吸主要目的為開悟,去悟到空性,而身體健康,只是附帶的好處。事實上,人若想要把自己的潛能完全發揮出來,悟到什麼、創造什麼,或是做一些好事情,最基礎最基本,有一個好用的身軀、暢通的能量渠道,那將會非常有利。打通左右氣脈的方法,下面告訴你:步驟一:左手拇指按壓無名指根部的「止火點」,握拳,放置右胸肋骨下方。步驟二:右手食指按壓左鼻孔。步驟三:慢慢吸氣,觀想氣往頂輪走,持續納氣循序往眉間、喉嚨、心窩、肚臍,下壓至海底輪,憋氣五至七秒。步驟四:慢慢從鼻孔吐氣,觀想濁氣從海底輪自鼻孔排出。如此反覆練習七次或二十一次。左邊做完換壓右鼻孔,用同樣的方法,再做七或二十一次,左手姿勢維持不變,依舊握拳放置右胸肋骨下方。頂輪位於頭頂,海底輪位置介於肛門與生殖器之間。吸氣時,臀部提肛向內側夾緊,也就是武俠小說中的「鎖二陰」。自己像一顆氣球慢慢充飽,但下面最好別有破口,否則剛吸進來的氣就又洩出去了。吐氣時,二陰持續鎖住,濁氣、病氣統一由鼻孔排除。觀想祕訣:吸氣時觀想一道療癒白光進入身體,照亮你每個部位、每個細胞。吐氣時觀想身體裡所有的病氣、穢氣、濁氣,通通排出體外。本文節錄:《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14 性愛.性愛後遺症
她不想結婚,卻被「保險套」亂了人生規畫… 9種避孕法PK,這種失敗率最高
【本文重點】一位女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她意外懷孕,發現前男友故意使用不當方法讓她懷孕,讓她很受傷。然而,並不是所有人對保險套的使用方法都了解,例如使用油性潤滑劑或使用兩個保險套等都可能降低保險套的避孕效果。除了保險套,還有其他避孕方法可供選擇,如子宮內避孕器、口服避孕藥等。選擇正確避孕方式,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意外懷孕。--by ChatGPT一位女網友在Dacard發文指出,她27歲,前男友大她1歲,兩人交往5年。男方家庭較傳統,希望兩人趕快結婚,但女生想趁年輕在職場多拼幾年後再結婚,因而跟男友協議,是否要等三年,或是分手各不擔誤。原本男生也同意了,還承諾會跟父母說明。但沒想到,後來一個逆轉,讓女生人生差點轉彎了。女生在此不久後就發現懷孕了,原本打算修改自己人生規畫的她,卻意外發現原來前男友被父母教「戳破保險套」這招,才讓她在此巧合之際懷孕。女網友表示最後孩子仍不保,也沒有真的改變規畫,不過這個意外事件仍讓她身心受傷。保險套破了…常見意外懷孕原因不算這個故事是真是假,重點是此案例是刻意讓保險套破掉,才讓女生懷孕。不過事實上,就算性愛時就算使用保險套,也不保證一定不會懷孕。還有更多情況是錯誤使用,讓保險套無法發揮更高的避孕效果。例如有些人會覺得太乾不好使用,因此會以嬰兒油、護膚乳、按摩精油增加滑潤度。食藥署曾公開說明,市售保險套大多是乳膠材質,只能使用水性的潤滑劑,而嬰兒油、護膚乳、按摩精油等油性潤滑劑可能破壞乳膠保險套的完整性甚至造成破裂,也要注意高溫也可能使其變質損壞。此外,還有人怕一層防護不夠而使用兩個保險套,這也是NG行為,因保險套的乳膠會因內外層相互摩擦導致破損。正確使用保險套5步驟第一步:由保險套鋁箔密封邊線拆封,一定要避免從中間撕開,或是用剪刀等物拆除,之後用手輕輕擠出保險套。第二步:將保險套前端的貯精囊空氣排出,若需要用潤滑液一定要用水性,不要用油性如凡士林、嬰兒油等。第三步:擠出空氣,套上陰莖,順勢往下套至陰莖根部,此時要避免指甲畫破保險套。第四步:射精後,要在陰莖尚未鬆弛時,握住陰莖根部保險套邊緣,連同保險套一起,小心取下,避免精液流出。第五步:把保險套打結後,連同衛生紙包裹好,直接丟進垃圾桶,要注意不可有滲出物,以防他人接觸感染。NG使用行為1.以嬰兒油、護膚乳、按摩精油增加滑潤度。2.存放於高溫處。3.使用兩個保險套。(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哪種避孕方式成功率最高?如果還不想懷孕,除了保險套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種其他避孕方式可選擇。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曾受訪指出,男性較常使用的是保險套、性交中斷的體外射精;女性 則是子宮內避孕器、口服避孕藥、避孕環。有些人是除了過程中使用保險套之外,女生也會在之後服用事後避孕藥。而子宮內避孕器、避孕環、結紮的避孕成功率都有99%以上。9種避孕方法比較1.性交中斷體外射精法-男失敗率:15%~25%2.安全期避孕-女失敗率:20%3.保險套-男.全程使用失敗率3%~5%.射精前才使用,失敗率15%~20%。4.口服避孕藥-女失敗率:0.3%5.事後避孕藥-女.性交後24小時內服用成功率95%.24到48小時內服用降為85%.48到72小時內服用則降低至50%6.子宮內避孕器-女成功率:99.2~99.4%7.子宮內投藥系統(避孕器)-女成功率:99.2~99.4%8.避孕環-女成功率:99.7%9.永久性結紮-男成功率:99.7%在白色情人節後,如果不想有「意外」發生,性愛過程務必全程使用保險套,更重要的是,確認不要犯了以上的錯誤。有正確安全的防護,才不會有令人「驚嚇」的結果。【資料來源】. 《Dcard》懷孕了,卻發現一切都是陰謀.保險套潤滑別亂抹 碰上乳液嬰兒油恐破.9種避孕法比一比!不成功 便成「人」
-
2023-03-10 焦點.元氣新聞
健康永續論壇/M型社會弱勢傷最深 高雄市盼照顧辛苦人
面對少子女化趨勢,為了確實接住每位新生兒,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表示,現行的M型化社會,對於弱勢族群更為不公平也是最受到傷害的群體,市府透過醫療資源分配達到平權,尤其首創的「飛象家園」提供重大兒虐的孩童保護,落實照顧辛苦人的理念。台灣疫苗推動協會、聯合報今天共同舉辦「2023城市健康永續論壇」,邀請中央、六都市府團隊與地方政府衛生局首長討論各縣市因應母嬰防護力的相關政策。黃志中以新冠疫情為例,曾有懷孕36周的孕婦染疫,市府隨即安排後續的醫療照護;期間也曾有年輕爸媽載著染疫的小嬰兒不知所措地在市區繞行,所幸相關人員在電話支援下,協助派發入住加強型防疫旅館,這也案例凸顯出資訊、資訊落差的狀況。他說,市府承辦衛福部的「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以幼兒為中心發展健康照護制度,從生命早期介入,以增進兒童未來最大的潛能發展,並以個案管理方式,整合現有預防保健、預防接種、篩檢轉介等服務,連結衛政與社政,落實初級照護與健康促進。偏遠地區的照護服務,他說,每月提供婦產科、小兒科、兒童牙科及24小時緊急醫療,以及公車式小黃專車服務,讓孕婦產檢免於奔波。不過,高雄市在母嬰政策上,指標性放在弱勢族群照護,黃志中說,未成年孕婦可能涉及到毒品等案件,因此一率都會收案,同時警政衛政系統也會介入,而衛生局也與助產公會的大姐們攜手陪伴小媽媽。至於兒虐保護,高雄市府與醫療院所合作,他說,照護包含驗傷評估、醫療中心資源介入,而醫療機構也會設置兒少保護小組。最特別的是,市府首創「飛象家園」,專門為0到18歲的兒虐重症全方位照顧模式,也能透過生活重建,減輕障礙程度及併發症等,提升孩童日常生活自我照顧能力。黃志中強調,如果孩童不幸死亡,市府有死因回溯分析,會搜集所有病例及相關小組負責篩檢,就曾發現有二歲以下幼兒用藥致死的狀況,為此增強了用藥的安全性。他強調,以健康平權為宗旨,從指標性照護政策,延伸到全面性照護服務,建構婦幼及弱勢族群更友善的支持環境。
-
2023-03-08 醫療.婦產科
女性4招補鐵!日常含鐵食物多 搭配「這個」吃更可增進鐵質吸收
今日3月8日為我國婦女節,根據統計,台灣15至49歲婦女貧血盛行率為19.1%,代表近2成育齡婦女有貧血現象,若準媽咪在懷孕初期缺乏鐵質,容易導致孕期缺鐵性貧血,甚至造成早產、死胎等風險,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醒,女性備孕、懷孕期間應加強攝取富含鐵質食物,維持良好健康狀態孕育下一代。育齡婦女貧血 胎兒可能早產、過輕或死胎依據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5至49歲育齡婦女貧血的盛行率為19.1%(血紅素濃度隨著胎兒的成長,母體的血液量會增加,以利運輸足夠的營養素給持續發育的胎兒,如果懷孕初期鐵質缺乏,血液中無法運送足夠氧氣,容易導致孕期缺鐵性貧血,且可能增加嬰兒早產、出生體重過輕或死胎等風險。蔡維誼說,若孕婦缺乏鐵質,也容易出現疲倦、嗜睡、頭暈、臉色蒼白等情形,且寶寶在胎兒時期會預先儲存出生至6個月大體內所需的鐵質,若胎兒無法從母親體內獲得足夠的鐵質,可能造成其出生後生長遲緩。蔡維誼建議,育齡婦女每日鐵質攝取量需達15mg,第三孕期之孕婦及哺乳中的媽咪更要增加每日鐵質攝取量至45mg,以提供本身及胎兒所需的鐵質。女性4招補鐵為預防缺鐵性貧血,國民健康署提供4招鐵質攝取建議,讓有懷孕計畫的婦女透過飲食,調整身體狀況,做好備孕的準備:1.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可經由富含鐵質的紅肉類、海產類(如文蛤、章魚、牡蠣)、內臟類(如豬肝、鴨血、雞心)及豆類與其製品(如黑豆、小方豆干、豆干絲)來補充。2.攝取深綠色蔬菜:除了動物性食物外,深綠色蔬菜的鐵,亦可作為部分鐵質的來源,如紅莧菜、白莧菜、紅鳳菜等,建議每日至少攝取1份(煮熟約0.5碗),除了攝取鐵質還有纖維,可幫助腸道蠕動與健康。3.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用餐中或餐後2小時內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當季水果(如:柑橘、芭樂、鳳梨、小番茄),可以增進鐵質吸收。4.避免用餐時喝茶與咖啡:茶葉、咖啡中的單寧酸與咖啡因會阻礙鐵質的吸收,建議於用餐後2小時再酌量飲用。14次公費產檢 含2次貧血檢驗為能瞭解孕媽咪及寶寶的健康狀況,國民健康署補助孕婦14次公費產檢,包含2次貧血檢驗(建議檢驗週數分別為孕期第12週前與第24週至28週之間)與2次一對一衛教指導服務,強化準媽咪孕期營養健康識能。準爸媽們如有其他孕期營養或孕產婦照護相關問題,可至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孕媽咪好孕館(https://health99.hpa.gov.tw/theme/5),或是孕產婦關懷網站(https://mammy.hpa.gov.tw/)查詢相關資訊,或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國語諧音:抱緊您,抱緊您),將有專業人員為您服務,歡迎準爸媽們多加利用。(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6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輕鬆仰躺、舒緩前彎,超有效緩解經痛疲勞的5招瑜伽體式練習!
月經期腹部脹痛、下背部好痠,整天感到疲倦不舒服?女性生理週期大約有7天,如何減輕經期的不適感、舒緩身心?就讓「寶拉瑜伽風」的寶拉老師來教大家5招簡單有效的瑜伽體式練習,趕快點開影片來學學!寶拉老師在此教大家的5招體式有蝴蝶仰躺式、仰躺簡易交叉腿、支撐頭部束角式、支撐頭部坐角式、支撐舒緩嬰兒式。動作大抵都能輕鬆執行,體式也以仰躺和前彎為主,都是致力使腹部、骨盤、子宮、髖關節和背部得到放鬆。輔具可準備一條毛毯和瑜伽枕,也可用枕頭來代替。練習時可在瑜伽墊上或家中床上也可。體式的練習大約停留5個呼吸,當然,如果喜歡某個體式,也可以拉長停留時間,只要注意腹部到髖關節部位要覆蓋一條小被子保暖,不要著涼。寶拉老師強調每個體式要有意識的放慢呼吸,放鬆身體,也保持著臉部放鬆與柔軟,做的時候可閉著眼睛,身心放鬆想睡了那就好好休息吧!想了解更多關於瑜伽健身的資訊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女性經期也要好好照顧自己!原始影片寶拉瑜伽風 YT寶拉瑜伽風 IG延伸閱讀肌肉痠痛還是運動傷害?馬拉松教練教你這樣跑步不傷身先天性氣喘、心臟病?67歲的她靠重量訓練享受健康的退休生活!「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3-03-05 焦點.長期照護
張慶光/減少照護 才能減少長照悲歌
最近參加一些論壇,很多與會講者都提到台灣的平均壽命雖然已過80歲,但是同時平均不健康餘命亦超過8年,而且有愈來愈長的趨勢,換句話說,人生最後十分之一的日子可能處於失能狀態中。大家開始憂心未來要住哪裡?誰來照顧我?若沒有錢怎麼辦?會成為「下流老人」嗎?這樣的論述有一個基本假設:就是「老了一定會失能」,失能後就無法復能,且失能的時間會愈來愈長,所以必須有長期照護的規畫及心理準備。真的是如此嗎?其實未必!創立樂齡網15年來,我看過很多成功老化的長者,即使90歲仍然會上網購物,也持續運動健身,參與社群活動,如同英國女王在臨終前仍在執行公務,若他們身心一直保持在活化的狀態,也許只有人生最後二周需要臥床。另一方面,我一直認為現在55至75歲的所謂嬰兒潮世代,他們的老後人生與前一代八、九十歲的長者可能會有很大不同。他們更重視健康養生,也拜醫療及生技科技發展,可以及早發現病灶,防患未然。令人憂心的反而是,我們因為提供長者無微不至的照護,反而剝奪了長者自我生活的能力而加速退化,提早進入失能狀態,落入長照深淵。很多家庭照護者一方面出於孝心,一方面可能也沒有時間,因此往往等不及長者慢慢做完動作便出手幫忙,從吃飯穿衣到沐浴如廁,都積極介入,累了自己,也讓長者更加依賴而無法自理生活。在日本有一家日照中心「夢之湖村」,他們一直在推廣所謂「減法照護」,強調要先假設長者可以自己做得到,從旁「守護」而不是照護,盡可能讓長者自行完成生活大小事。要進到日照中心前,他們會先對長者做評估,讓長者靠牆站立,只要能自己將腳抬起來,旁邊的工作人員就會大喊「你可以走路了」,讓長者大受鼓舞。而他們也會根據長者的評估結果,利用各式助行器或輪椅來訓練他們走路。工作人員會指導他們如何使用輔具,但都是站在守護的立場,站在長者後面教導,而不是扶持他們走路。這樣每天訓練的結果,讓長者可以逐步擺脫輔具,能自己行走。從生活移動能力的改善到重獲步行能力,才有機會重回正常生活,不需要長期照護。更特別的是,為了讓長者在居家環境正常生活,夢之湖村的設計並非建立一個完全無障礙的生活場域,因為現實的環境並非如溫室般,各種條件都符合預期,他們強調不過度保護長者,因為過度保護反而讓長者無法自立生活。他們會教導長者如何利用生活周邊的家具,如:桌子、椅子來輔助行走,而不是設置一大堆扶手在牆壁。其創辦人本身也是一位職能治療師,他認為照護的目的是要恢復自我生活能力,有信心回家過正常的生活,這樣才能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台灣近十年來累計近百件照顧殺人事件,有很多照護者因不堪長期照顧壓力或不想讓家人繼續受苦,而親手殺了家人。法務部考量此類事件其情可憫,正朝修法的方向希望能讓照護者有機會免關或減刑。不過,如果我們能從源頭開始,透過減法照護,讓原本需要被照護的長者大幅減少,或者延緩其進入失能狀態的時間點,也許這才是減少長照悲歌的治本方法。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01 焦點.元氣新聞
政府長年健康投資偏低 落後日、韓!專家籲調高醫療保健支出
世衛組織主張「健康是一種投資,而不是成本」,但我醫療保健支出僅占國內生產毛額(GDP)6.1%,低於日、韓,更不及多數已開發國家。台灣醫務管理學會與開發性製藥協會等團體與專家,共同簽署「2023台北健康照護宣言」,呼籲政府在2028年以前,調高醫療保健支出占GDP比率至8%以上。「增加健康投資.強化國家競爭力」高峰論壇上周五舉行,包括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歐洲在台商務協會理事暨健康永續委員會聯合主席余文慧、日本前厚生勞動省醫政局長武田俊彥,還有上騰生技顧問公司董事長張鴻仁、長庚醫管學系暨醫管研究所教授盧瑞芬發表專題演說,說明健康投資的重要。健康投資 政府長年都偏低洪子仁指出,110年國人醫療保健支出占GDP6.1%,與日本11%、南韓8%及多數已開發國家10至17%有一段落差,國人平均餘命、新生兒死亡率、可避免死亡率、主要癌症存活率、急性心肌梗塞住院後死亡率等指標,落後美、英、德,同時也落後日、韓等亞洲國家。洪子仁說,台灣的醫療思維應從「成本控制」改為「價值創造」,尤其經過疫情洗禮,為打造具足夠韌性的醫療照護體系,應把強化健康醫療的公共支出作為投資,政府長年來對健康投資偏低,但是否願意增加健康投資,提升國人平均餘命,取決於政府看待「人命價值」的態度。健保初衷 是互助而非省錢張鴻仁說,20多年來,國內充斥著「調高健保費率,不如抑制醫療浪費」的論調,此樣的說法有違健保立法初衷,因為「全民健保是集全國力量,把大家的錢集中起來,讓所有人,不分年齡、性別、收入都可以享有無阻礙的就醫環境」,健保成立的目的是互相幫忙,並非省錢。政府官員常以不漲保費當作利多。張鴻仁說,健保費率不調漲,許多藥品和醫療項目無法給付,重症患者必須自費,往後只剩有錢人才有能力接受治療。他也感嘆,低劑量電腦斷層有助及早發現肺癌,自費需5000元,但許多人嫌貴,其實吃高檔日本料理、出國旅行的花費都高於這個金額,這樣的現象值得深思。修健保法 盼強化醫療量能盧瑞芬表示,醫療支出是投資財,不是成本,「健康投資絕對有理」,醫療支出影響國民健康,但投資的對象和方向也很重要,美國2020年醫療保健支出占GDP18.8%,但平均餘命77歲,嬰兒死亡率為每千名活產死亡5.4人,斯里蘭卡2019年醫療保健支出占GDP4.08%,該國平均餘命76歲,主要是斯里蘭卡將有限資源投資公共衛生。洪子仁說,期許台灣在2028年以前,比照日本5年內成長2%的幅度,達到醫療保健支出占GDP成長至8%以上,並透過調整健保給付與支付架構、修訂「健保法」、編列合理預算、整合健康、醫療、財政與經濟等跨部會力量,讓台灣成為全球醫藥衛生、生醫創新的先行者。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說,20多年前,韓國醫療保健支出GDP占率與台灣差不多,現在已超過台灣,全聯會將交付「2023台北健康照護宣言」給蔡英文總統,希望政府增加健康投資,強化國家競爭力及醫療量能,守護國人健康。2023台北健康照護宣言我們認同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揭櫫之「健康是投資,不是成本」與「在健康上的支出是一項強化生活品質、幸福與繁榮的投資」理念,籲請政府於2028年前達到醫療保健支出占GDP從6.1%成長到8%以上,使健康投資水準盡速與國際接軌,強化國家競爭力,加速推動台灣為全球醫藥衛生、生醫創新與經濟成長的領頭羊。歐洲商會建議 公私部門合力整合資源麥肯錫報告指出,每投資1美元用於改善健康,可獲2至4美元的經濟回報。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向國發會提出2023年建議書,呼籲行政院成立健康醫療投資策略小組,公私部門合力,探索整合可挹注於健康投資的所有資源;日本曾加強管控藥價,但發現影響新藥引進損及民眾權益,由此可見健康投資的重要。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理事暨健康永續委員會聯合主席余文慧表示,平均餘命與健康投資程度有關,是基礎健康、社會經濟福祉與國家競爭力指標。不過,台灣醫療保健支出偏低,使健保與藥品支出的GDP占比低於日、韓等多數社會保險國家;若增加健康投資,縮小新藥新科技給付與國際標準治療的落差,造福病人,也有利醫療體系、生醫創新生態系與國際接軌,增加競爭力。日人平均餘命84.62歲 世界第一日本醫療保健支出GDP占比,從1996年6%成長至2020年的11%,日本前厚生勞動省醫政局長武田俊彥指出,當前日本人健康平均餘命世界第一,達84.62歲。和歐美國家相比,人口高齡化的日本在醫療費用控制尚屬良好,日本健保制度也致力保障民眾對創新醫藥科技的可近性。武田俊彥表示,近年日本醫療費用成長主要來自持續引進新醫藥科技,政府曾嘗試加強控制藥價,卻引發新藥引進延遲與缺藥的副作用。因此,他特別成立「藥品定價和分配政策研究小組/藥品未來學院」研究小組,要讓各界了解藥品是全球性產品,高品質藥品不能只考量價格,必須給予民眾應有的治療。同時,為了讓民眾長壽也更健康,更要注意65歲以上長者飲食與活動,預防虛弱,維持生活品質。余文慧表示,ECCT 2023建議書在健康永續方面主要有兩個建議,一、以「投資健康醫療」為題,由政府與民間合作進行委託計畫,具體量化台灣投資健康的價值,作為制定醫療政策的基準;二在行政院下成立「健康醫療投資策略小組」,採取「全政府策略」,重新打造健康醫療相關法規政策、獎勵誘因,並探索各種可挹注於健康投資的政府資金、預算或收入來源。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27 焦點.食安拉警報
把未開封煉乳罐頭放鍋裡隔水加熱做焦糖醬?專家籲別這麼做
前言:日本人好像很愛直接加熱罐頭,近來看到很多例子,實在在食安上替他們感覺捏一把冷汗。像之前網路上很流行,甚至很多台灣網紅也在學,將煉奶罐長時間加熱就變成了牛奶糖(焦糖醬),好像很方便、很好玩、露營也很好用,而日本人在家料理好像也會將罐頭拿去直接加熱。罐頭直接加熱最大的食安問題是雙酚A,雙酚A存在於罐頭內壁的epoxy塗層內,如果加熱就會大量溶出,所以如果要加熱罐頭食物,較好的方法是將食物倒到碗裡再加熱,不要直接加熱罐頭。雙酚A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在一些塑膠容器、或是鐵鋁罐內部塗層會有微量添加,對人體可能會有一些內分泌干擾的作用,我們最好盡量避免攝取。雙酚A這種環境荷爾蒙對健康有什麼影響?BPA (bisphenol A,雙酚A)是一種1960年代開始發展出來的一種塑膠添加劑,可以提高塑膠的強韌度,所以曾經用在許多食品、化妝品的包裝上,比如說透明堅固的PC水瓶、食品金屬罐的內襯塗層等等。但是之後陸續有研究懷疑雙酚A會在保存過程中慢慢滲到食品、化妝品中,造成人體可能誤攝取入微量的雙酚A。雙酚A令人擔心的地方是它的結構類似於雌激素,因此可能會干擾體內荷爾蒙的平衡,所以雙酚A一種內分泌干擾物,被歸類為環境荷爾蒙的一種。由於人體荷爾蒙的調控影響是全面性的,所以雙酚A對生殖、代謝、神經、免疫、內分泌、甚至癌症的發生都有潛在的健康問題,過度接觸雙酚A會造成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情形。嬰幼兒對雙酚A更為敏感,所以不可不慎。所以還是建議大家接觸雙酚A要越低越好,依照現在台灣的「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嬰幼兒奶瓶不得使用含雙酚 A 之塑膠材質,而PC 材質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檢驗雙酚A不得超過0.6 ppm。BPA雙酚A常被使用在哪裡?雙酚A最常添加在製造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的塑料、或是環氧樹脂(epoxy resins)裡。PC 常被使用於生產食品容器,或是透明的飲料水瓶,例如:餐具(盤子與杯子)、微波器皿、廚具,過去也用作奶瓶,也可用來製造玩具與奶嘴。而雙酚 A 製造的環氧樹脂被使用於鐵罐、鋁罐的內襯塗層,也會用在住宅飲用水儲存桶的塗層中。感熱紙的油墨也曾使用雙酚A (依照目前台灣規定,標準檢驗局已於2011年公告CNS 15447「感熱紙」標準,規範感熱紙所用顯色劑不得含有雙酚A成分,且感熱紙中雙酚A限量值須低於50 ppm。)。BPA會造成那些健康問題?荷爾蒙對人體的影響是全面性的,雙酚A作為一種環境荷爾蒙,對人體的影響很大;而且雙酚A會造成人體慢性發炎,對健康整體的威脅也不可小覷,再加上雙酚A屬於油溶性的,容易累積在體內不易排除,所以對健康的影響時間很長,甚至在一些動物實驗裡發現,雙酚A的影響甚至透過母體及於下一代。雙酚A生殖影響雙酚A在人體內會干擾性荷爾蒙,造成其功能混亂,因而引起不孕、早熟,也可能透過母親影響嬰幼兒的行為與成長。雙酚A引發新陳代謝症候群在一些人類流行病學的研究中,發現雙酚A與成人的第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有正向相關。也有研究認為,過度接觸雙酚A會造成肥胖。雙酚A影響免疫近期的研究指出人類暴露於雙酚 A下可能影響免疫系統,造成全身慢性發炎反應。雙酚A造成癌細胞發展有許多研究顯示雙酚A促使卵巢癌、乳癌、前列腺癌、大腸癌的發展。雙酚A會透過怎樣的途徑進入人體?如果使用了含有雙酚 A的食品容器,雙酚 A可能皆由食品包裝材料遷移至食物與飲料中,而被人吃進身體。而手如果摸了含雙酚 A 的感熱紙,沾到了油墨再以手拿食物食用,雙酚 A也可能被攝取進人體。由於雙酚 A 可能存在於感熱紙與化妝品中,可能經由皮膚接觸這些產品而攝取了雙酚 A,另外也可能接觸家中含有雙酚 A 的灰塵 (來自含環氧樹脂製造的地板、油漆、電子設備與電路板),經由皮膚攝取到雙酚 A。怎樣才能避免雙酚A的健康問題?目前國際認定雙酚 A 的每日容許攝取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TDI)為 50 μg/kg/day; 歐盟EFSA 的專家曾在 2015 年 1 月 21 日公布報告考慮降低雙酚 A 的安全限量,將 TDI 降為4 μg/kg/day,專家並認為新的暴露評估結果顯示日常生活中暴露雙酚 A 的量,不致使人類有健康上的風險疑慮。所以雙酚 A沒有全面禁用於與食品相關的包裝材質裡。雙酚A這種環境荷爾蒙,我們還是盡可能減少接觸,所以想要盡可能降低攝取雙酚A的機會,我們可以做到:選擇標示不含雙酚A的PC容器可以選擇有些水瓶特別標示不含雙酚A的,如最新的Tritan材質可以考慮。嬰兒奶瓶可以盡量改用玻璃材質。然而許多號稱不含雙酚A的材質,其實是使用了雙酚S BPS或雙酚F BPF作為代替,只是近年一些研究也發現BPS、BPF也有一些潛在的健康問題,這點仍需注意。罐頭食品避免直接加熱鐵鋁罐或是金屬罐頭不要直接加熱,最好是將食物倒出再加熱,因為加熱會加速鐵鋁罐內壁塗層中的雙酚A溶出,因而造成大量攝取雙酚A。塑膠容器避免損傷、定期更換塑膠容器或水瓶避免直接曝曬於陽光下或使用高溫,如果塑膠表面受損或有刮痕時最好立即更換。補充加速排毒的營養有一些營養成分有助於體內排除或降低雙酚A的傷害。如蝦紅素、CoQ10等脂溶性抗氧化劑有助於抵抗雙酚A造成的氧化壓力與體內發炎;一些富含含硫植化素的蔬菜如青花菜、羽衣甘藍,也有助於提升肝細胞酵素排除雙酚A的活性。觸摸油墨、塑膠器具後記得洗手由於雙酚A也用於環氧樹脂中,所以如果手摸了塑膠製品、塑膠家具、油墨等等器物之後,最好徹底洗手再摸食物。延伸閱讀:塑膠包裝到底能裝熱食嗎?一文看懂塑膠種類及是否含有塑化劑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3-02-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生?不生?墮胎在法律、政治和社會上的爭議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女性與生育」。我們邀請一位博覽群書,曾經負責一所新設醫學院人文課程設計的資深婦產科醫師,分享他對墮胎的臨床社會醫療經驗,並介紹歷史上打破傳統性別迷思的幾位女性英雄,以及探討生育控制和人口成長的政策,並對這複雜的問題寫出他個人的看法。我們希望之後也能有其他專家表達他們的看法。年輕醫師在診間跟前輩學習,當女人驗尿知道懷孕,前輩會向她道恭喜。初任主治醫師,閱人有限卻如法泡製,直到有人眼眶紅了落淚……他才知道說錯了話!1/4到1/3的懷孕以墮胎收場,懷孕未必是當事男女的最佳利益。1930 年代的英格蘭產婦死亡機率是250 分之 1(如今小於1/10000),當時英格蘭每天有1 打女人死於生產,現在每週約1個。恭喜懷孕是過於簡單的祝賀,懷孕經常因為胎兒或母體疾病而衍生母胎衝突的困境,這是產科醫師經常遇到的情境。診間出現一個由丈夫陪同,懷孕24週的婦女,他們是低收入戶,有一個小孩需要社會局安置,孕婦有腦出血開刀的病史,也是等待換心的病人,肥胖令人不察她懷孕,她想終止妊娠,丈夫不置可否,醫師說明之後,他順從妻子的意願。晚期墮胎的主因是胎兒嚴重畸形或母體有重大甚至致命的病,伴隨的因素包括住在偏遠地區、家貧、低教育程度。晚期墮胎極具挑戰性,直接拒絕是簡單的道德,承擔需要深思熟慮,艱難的團隊合作,牽涉複雜的諮詢和求證。醫療技術則包括羊膜穿刺,注射藥物讓胎兒心跳停止,再用藥物流產,是不尋常的產科流程。墮胎合法化多年,爭議始終存在,2022年美國大法官以5比4反轉他們前輩在1974年以7比2通過的墮胎合法化(Roe v. Wade),最高法院此舉象徵美國的墮胎權將回歸政治,由州議會和政府決定。這將製造很多障礙,不少保守州的嚴厲墮胎法導致許多婦女必須跨越數千公里到相對自由的西部沿海和東北地區尋求醫療協助,增加許多費用和障礙。相對下,英國議會有600多個國會議員,要反轉1967年的墮胎法(Abortion Act)並不容易。台灣1984年施行優生保健法,法律名稱如今醞釀改成生育保健法,並修改過時的條文包括需要配偶同意及尊重青少女的自主權。在醫療層面,以藥物取代手術,照顧終止妊娠婦女的隱私和安全都已經提升到可接受的層次,墮胎的困難不再是過去背街黑巷的印象,但仍是倫理和道德的棘手問題。對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的一個簡單問題是:當法律允許女人墮胎的權利,當她們援引合法的權益,請求醫師終止妊娠,如果醫師或機構拒絕,請問這是合法,還是非法?因為個人的道德而拒絕病人的請求其實非法,英國法律規定醫師可以援引良心反對(conscientious objection),但要有個人信仰的事證,也有義務安排轉給接手的醫師。台灣法律沒有良心反對的概念,但是拒絕墮胎普遍,證明機構或醫師旨在彰顯偏頗的道德,無視法律及倫理。道德是不同的社會、團體和個人所獨具的,與眾不同的行動、信仰、態度和原則規範;倫理則是為了做抉擇所演繹歸納的概念性框架,它不是道德。醫學倫理要傳遞的是考量法律、性別、政治、社會和文化的環境之下,醫師的職責,勇氣和抉擇。同時,我們必須審視台灣社會特有的文化、道德、宗教和法律脈絡,才能體會不同社會其相對和演化的過程以及落差;不能偏重科技層面卻忽視人文思維。當高科技遺傳和影像偵測已經廣泛運用在自費產前檢查的同時,一旦發現胎兒異常,該何去何從?Guttmacher Institute 位於紐約,是著名的性、生育健康和墮胎權利的研究機構,也是紀念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婦產醫師Alan F. Guttmacher(1898-1974)而設,這位倡導家庭計畫,避孕觀念的實務主義名醫曾說:「除非能控制生育,沒有女人能完全自由。」 「嬰兒不可能擁有與生俱來的權利,除非其誕生是父母歡欣想要的。」從柏拉圖的理想國到現代社會,人類的心理狀態,改變不大,一如尼采所言:「Human, all too human.」(人性的,太人性的)。
-
2023-02-17 焦點.健康知識+
感冒只能多喝水?營養師推薦「4種飲料」補充營養加速康復
每當生病感冒時想喝東西,只能「多喝水」嗎?雖然對於正在和病菌戰鬥的身體來說,的確需要補充水分能加快恢復速度,但除了多喝白開水之外,其實還可以喝「這4類飲品」也有幫助,尤其時出現出汗或發燒症狀,需預防身體脫水時,更加重要。除了清淡無味的白開水之外,是否還有其他適合用來補充水分的飲食呢?營養師李婉萍在臉書粉絲頁發文指出,以下「4類飲品」包含果汁、茶飲、湯類,除了可以補充水分外,還能補充營養,讓身體提高免疫力: .維生素C果汁:檸檬汁、柳橙汁等 .無咖啡因茶飲:花草茶 .蜂蜜水:助改善咳嗽、好睡 .雞湯:補充蛋白質維生素C果汁:有助縮短感冒時間 李婉萍表示,維生素C有助縮短感冒持續的時間和嚴重程度,在開水裡滴幾滴新鮮檸檬汁、柳橙汁,或使用油甘鮮果粉泡水喝,都能攝取到維生素C。也可使用發泡錠補充,不過市售保健品得留意過量問題,每人每天維他命C建議攝取最高上限是2,000毫克,過去曾有患者喝太多檸檬汁,結果感冒沒好,反而引起胃潰瘍復發掛急診。 無咖啡因茶飲:緩解感冒不適症狀 在身體康復之前,應盡可能避免飲用任何含有酒精、咖啡因或含糖量高的飲品,以免導致脫水。可選擇不含咖啡因的茶,例如洋甘菊、薄荷、玫瑰花等花草茶。熱熱喝還能幫助舒緩畏寒、疲倦、流鼻涕、咳嗽和打噴嚏的症狀。蜂蜜水:改善咳嗽、幫助睡眠 李婉萍指出,在開水或上述飲料中加入少許蜂蜜,也有改善咳嗽和睡眠的作用,特別是針對兒童的上呼吸道感染。有文獻指出,吃蜂蜜可減少孩子夜間咳嗽和生病睡不好的情況。但要注意,未滿1歲的嬰兒因免疫力尚未完全,不能食用蜂蜜。雞湯:增進食慾、補充蛋白質 如果因為感冒而食慾欠佳時,不妨利用雞肉和新鮮蔬菜煮湯來獲取身體需要的熱量,也能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礦物質,增強免疫力。過去曾有一項研究發現,雞湯中的成分能減少緩解體內發炎、提升免疫系統對病原體的免疫反應。 此外,雖然前面提到,應盡量避開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但平日就有喝咖啡習慣的人若擔心突然沒喝反而會引發頭痛,仍可適量飲用。不過李婉萍也提醒,因咖啡具有利尿效果,喝完後別忘了要再額外多補充水分,才不會讓身體水分快速流失。【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59957.html】